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

创世记第 8 章逐节注解、祷读 19-12-2020

【创八 1】「神记念挪亚和挪亚方舟里的一切走兽牲畜。神叫风吹地,水势渐落。」

 挪亚全家在方舟内已经等候了「一百五十天」之久(七 24),似乎被神遗忘,但神从来
不会忘记属祂的人。神总是按着祂的所定的时间,按照祂的方式来搭救祂所「记念」的人和生
物。
 此时浩大洪水将神的创造翻转到「渊面黑暗」(一 2)的状态,而「神叫风吹地,
水势渐落」,与「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一 2)相似,就像神重造的过程。
 「风」和「神的灵」原文是同一个字。在创造之始,神的三个位格都出现了:「神」
(一 1)、「神的灵」(一 2)、「神说」(即「道」)(一 3)。在重造之时,三一神再次同
时做工:「神」、预表基督的「方舟」和「灵」。圣经对洪水的审判与洪水之后的重造的
描述,以「神记念」为转折点,显示了以下「镜像」的过程,表明每一步都是神有
秩序的控制之下:

1、挪亚生了三个儿子(六 10) 1、挪亚的三个儿子(九 18-19)

2、神命令进入方舟(七 1) 2、神命令可以出方舟(八 16)

3、再过七天(七 4) 3、又等了七天(八 12)

4、过了那七天(七 10) 4、又等了七天(八 10)

5、洪水泛滥在地上四十天(七 17) 5、过了四十天,挪亚开了方舟的窗户(八 6)

6、山岭都淹没了(七 20) 6、山顶都现出来了(八 5)

7、水势浩大,在地上共一百五十天(七 24) 7、过了一百五十天,水就渐消(八 3)

H 神记念挪亚(八 1)

【创八 2】「渊源和天上的窗户都闭塞了,天上的大雨也止住了。」 
【创八 3】「水从地上渐退。过了一百五十天,水就渐消。」

这「一百五十天」是从下雨的时候开始算的(七 24)。

【创八 4】「七月十七日,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

 「七月十七日」是阴历,与后来以色列的宗教历相差 6 个月。以色列宗教历的正月十五
日是逾越节(出十二 2、6),主耶稣于正月十五日逾越节被钉十字架,第三天十七日复活。主
耶稣复活的日子正是阴历「七月十七日」,也就是「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的日子。
 「山」原文是复数,指山脉。传统认为「亚拉腊」山脉是在亚美尼亚境内,古代乌拉尔
图(Urartu)王国所在地(赛三十七 38;耶五十一 27)。现代土耳其东北部亚拉腊山只是这山
脉中的一个山峰。
上图:希伯来历法(Hebrew Calendar),源于苏美尔尼普尔历法(Calendar of Nippur),亚伯拉罕的老家就是
苏美尔文明的吾珥(创十一 31)。苏美尔人使用阴历,一年分为 12 个月,每月以刚露出月牙的这天为初一,一年
有 6 个月每月 30 天,另 6 个月每月 29 天,全年 354 天,第二年或第三年需要加一个闰月。在尼普尔历法中,每年
夏至(现代公历 6 月 21 日前后)之后的那个新月被称为大麦播种月(Še-numun),是一年的第 4 个月。
以色列人在亚笔月(即尼散月)出埃及(出十三 4),因此神吩咐以色列人以这个月「为正月,为一年之首」(出
十二 2),被称为宗教历(Religious Calendar)。亚笔月是春分之后的第一个新月(现代公历 3-4 月间)。
被掳巴比伦以后,犹太人把每年以他念月(即提斯利月)、也就是宗教历七月(王上八 2)作为正月,被称为民事
历(Civil Calendar),新年从宗教历七月一日吹角节(Rosh Hashanah,利二十三 23)开始。以他念月是秋分之
后的第一个新月(现代公历 9-10 月间)。
在以他念月,当年的收割工作全部完成,接下来的秋雨使泥土松软,可以耕田犁地,开始新一年的农活。神在出
埃及时吩咐以色列人「年底」守收藏节(出二十三 16;三十四 22),也就是宗教历七月十五日的住棚节(利二十
三 34),而禧年也是在以他念月的赎罪日(宗教历七月初十)宣告的(利二十五 9)。这表明在出埃及之前,以色
列人的民事历正月就是以他念月。而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的民事历「七月十七日」(创八 4),就是宗教历正月十
七日,也就是初熟节(利二十三 11)、主耶稣复活的日子(可十六 2)。
上图:地球板块构造。大洪水之后,地球的板块构造可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非洲板块、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互相挤压的地方隆起了亚拉腊山脉。

【创八 5】「水又渐消,到十月初一日,山顶都现出来了。」

「山顶都现出来了」表明得救的盼望有了确实的证据。「山顶」原文是复数,表示众山。

【创八 6】「过了四十天,挪亚开了方舟的窗户,」

「四十天」代表彻底的察验:埃及人「薰尸的常例是四十天」(五十 3);以色列十二探子曾
窥探迦南地「四十天」(民十三 25);主耶稣曾在旷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路四 2),
复活后「四十天之久」向使徒显现,讲说神国的事(徒一 3)。

【创八 7】「放出一只乌鸦去;那乌鸦飞来飞去,直到地上的水都干了。」

挪亚放出不会自动归巢的「乌鸦」,是为了观察它所选择的飞行方向,判断陆地的所在。乌鸦
是不洁净的鸟类,食腐肉是乌鸦的习性,因此必然能找到足够的食物,它也不介意在泥泞的地
上或动物浮尸上栖身。

【创八 8】「他又放出一只鸽子去,要看看水从地上退了没有。」
【创八 9】「但遍地上都是水,鸽子找不着落脚之地,就回到方舟挪亚那里,挪亚伸手把鸽子
接进方舟来。」

挪亚放出能自动归巢的「鸽子」,是为了判断地面是否干了。鸽子喜欢干燥洁净的地方栖身,
以植物为食,外面既然没有合适的食物,也没有「落脚之地」,只好回到方舟。

【创八 10】「他又等了七天,再把鸽子从方舟放出去。」
「七」是完全的数目,「又等了七天」代表充分的等候。

【创八 11】「到了晚上,鸽子回到他那里,嘴里叼着一个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挪亚就知道地
上的水退了。」

通常「橄榄」生在比较低海拔的地带,因此有「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表示低处的水也已经
退去,并能根据橄榄树淹没后长出新叶所需的时间,作为洪水深度的线索。世人以口衔橄榄枝
的鸽子做为和平的记号,就是源于这个典故。

【创八 12】「他又等了七天,放出鸽子去,鸽子就不再回来了。」

鸽子一去不复返,表明地上的水都干了。

【创八 13】「到挪亚六百零一岁,正月初一日,地上的水都干了。挪亚撤去方舟的盖观看,便
见地面上干了。」

「正月初一日」这个日期的写法,是在重申人类有了一个新的开始。世界再获新生,正如创
造的过程中旱地和海洋被分开(一 9)。

【创八 14】「到了二月二十七日,地就都干了。」

洪水开始于「二月十七日」(七 11),到此刚好过了一年又十天。13-14 节 3 次说到地「干


了」,有人认为是暗示一切都在三一神的眷顾下恢复正常。

【创八 15】「神对挪亚说:」
【创八 16】「『你和你的妻子、儿子、儿妇都可以出方舟。」

挪亚全家「进入方舟」是根据神的话(七 1),「出方舟」也是根据神的话。挪亚已经多次释
放乌鸦和鸽子察验(7-12 节),并且早在正月初一日已经确定「地面上干了」(13 节),但他
并没有根据自己的眼见作决定,而是在方舟里等候神的命令五十七天。信徒行事为人,一面应
该尽本分、警醒预备,一面必须等候神的话。

【创八 17】「在你那里凡有血肉的活物,就是飞鸟、牲畜,和一切爬在地上的昆虫,都要带出
来,叫它在地上多多滋生,大大兴旺。』」

 在神的旨意中,动物是为人造的,人是动物的管理者(一 26)。因此,人败坏,动物也
跟着遭殃(六 7);人得保存,动物也跟着得保存(六 18-19);人蒙神记念,动物也跟着蒙记
念(1 节);现在人得救,动物也跟着得祝福。「滋生」原文与神在创造时祝福的「滋生」相
同(一 20),「兴旺」原文与神在创造时祝福的「滋生」相同(一 22)。
 方舟只需要装载每个种类带有丰富基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的一对动物幼崽,就
可以在洪水之后繁衍出许多不同的品种。这并不是进化,而是动物在不同环境和遗传条件下基
因多样性的表现。
上图:狗和狼是同一种动物,挪亚带进方舟的可能是狼的祖先。人驯化狼的后代,经过育种,至今已经繁衍出 700
个品种的狗。神在创造时,为每个物种都预备好了许多种基因,可供不同环境的选择,称为基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物种在不同的环境和遗传条件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基因特性,繁衍出不同的品种。狗的祖先有足
够的基因多样性,经过人工育种,至今已经培育出 700 多个品种的狗,虽然外表相差很大,但还是「各从其类」,
始终属于犬科、犬属、狼种、犬亚种。鸽子、小鼠的基因多样性也足够大,可以培养出许多品种。

【创八 18】「于是挪亚和他的妻子、儿子、儿妇都出来了。」
【创八 19】「一切走兽、昆虫、飞鸟,和地上所有的动物,各从其类,也都出了方舟。」
【创八 20】「挪亚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拿各类洁净的牲畜、飞鸟献在坛上为燔祭。」

 人常常是蒙恩而不知感恩(路十七 18),或者感谢神用来施恩的工具如方舟,而漠视了
施恩的神。但挪亚「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在那刚受过审判的地方,首先感谢施恩的神。
 「各类洁净的牲畜、飞鸟」原文都是阳性单数,表示每样只献上一只公的。「燔祭」是
指将祭物放在坛上完全焚烧而献给神(利一 4)。本节是圣经中第一次提到「筑坛」。

【创八 21】「耶和华闻那馨香之气,就心里说:『我不再因人的缘故咒诅地(人从小时心里怀
着恶念),也不再按着我才行的灭各种的活物了。」

 「闻那馨香之气」是用拟人的方法表示神悦纳对祂的敬拜(弗五 2;腓四 18)。「心里


说」表明这是神亲自启示人。
 「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这句之前有个连接词,可以翻译为「虽然」,表示神虽然知
道人的本性就是邪恶,但还是选择不再用洪水灭世。因为神将召出祂的选民,使用一个民族来
带出「女人的后裔」(三 15),成就祂救赎的计划。神不是应允不再「灭世」,而是应允「不
用洪水灭世」。

【创八 22】「地还存留的时候,稼穑、寒暑、冬夏、昼夜就永不停息了。』」

 神恢复了自然的秩序,一直持续到新天新地(启二十一 1)。「稼」原文是种子,指播
种;「穑」原文是「庄稼、收割」;「寒暑」原文是「冷热」。「地」将有一天不再存留,那
时会被「新地」所取代(彼后三 10、13)。
 本节原文的形式是诗歌。
上图:主前 7 世纪苏美尔《吉尔伽美什史诗 Epic of Gilgamesh》的泥板残片,于 1848 年至 1876 年出
土于尼尼微亚斯那巴图书馆(Library of Ashurbanipal)的遗址。整篇史诗大约有三千多行,以楔形
文字刻在泥版上。苏美尔史诗可能是主前 21 世纪成形的,史诗的第十一卷记载着大洪水和方舟的故事,
与创世记所记载的大洪水和挪亚方舟有许多相似之处,表明大洪水的历史存在于人类文明的记忆中。但
吉尔伽美什史诗又加上了许多离奇的故事,表明和古代埃及人、希腊人、中国人、德鲁伊特人、波利尼
西亚人、爱斯基摩人、格陵兰人、非洲人、印度人、印第安人等古代文明的洪水灭世传说一样,都是人
离开方舟之后,按着自己的形象来造神的结果,并且各民族分散得越远,传说得也越复杂。古巴比伦大
洪水神话《阿特拉哈西斯 Atrahasis》与《吉尔伽美什史诗》的主角和剧情都相似。苏美尔和巴比伦的
洪水神话中说,诸神停止洪水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缺乏人类的祭物,以致饥肠辘辘。诸神从此学到了一
课,不敢再用洪水灭世了。但真正的造物主则启示:「我岂吃公牛的肉呢?我岂喝山羊的血呢?你们要
以感谢为祭献与神,又要向至高者还你的愿,并要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荣耀我」
(诗五十 13-1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