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 儿化 研究 王媛媛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36

分类号

编号

暨南大 晋
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一少
上化兰研 究

学位 申请人 工遥笠
导 师姓 名及 职 称 鱼 童 教挽
专业名称 一这语 宜夫 主兰

年 月 日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暨 南 大 学 博 日匕学 位 论 文

题名 中英对 照 汉语 “儿化 ” 研 究

勿 “ ,, 儿化

作者姓名 王媛媛

指导教师姓名
及学位 、 职称 伍巍 博士 、 教授

学科 、 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字学

论文提交 日期 年 月 日

论文答辩 日期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鲍厚星

论文评阅人 靶厚呈 蜘 介 碰 佗
学位授予单位和 日期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 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 声 明所呈 交的学位论 文是本人 在导师指 导下进 行 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 的

研究成果 。据我所 知, 除 了文 中特别加 以标注和致谢 的地方外 , 论 文 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 暨南大学 或其他教


育机构 的学位 或证书而使用过 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 的 同志对本研 究所做 的任何

贡献均 已在 论文 中作 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上凌走 签字日
期 年”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暨南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 , 有权保 留并 向国家有关 部 门或机构送交论文 的复 印件和磁盘 , 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暨南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
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 , 可 以采用影 印 、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 编学位 论文 。

保密 的学位 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王
旋炎
签字日期
学位 论文作者 毕业后去 向
年 月 玛日 导
师签
名少入
签字日期尸州 年 月乓 日

工作单位 电话

通讯地址 邮编
暨南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摘 要

“儿化 ” 是汉 语 的一种重要 的语言现象 , 前人对 它的研 究和论述 已相

当多 。 然而到 目前为止 , 语言学界对 “儿化 ” 的语法性质和功能 的界定不

统一 , 更缺少对 “儿化 ” 产生 的原 因及发展演变机制的探讨 。致使我们至

今对汉语 “儿化 ” 现象 仍缺少历史 的 、 总体 的认 识, 不能把握汉语 “儿化 ”

的本质特征 。

本文 以有关语言 学理论与认 知规律 为依 据 , 运用 田野调查法和 比较法

两种基本方法 , 从共 时平面和历 时平面相 结合 的角度对汉语 “儿化 ” 的形

式类型 、 “儿化 ” 的历 史发展轨迹及其 功能的衍变机制 作相对深 入的研究 ,

以企从系统上理清汉 语 “儿化 ” 的源流关 系 。文章包括 “汉语 `儿化 ' 的

界定 ”、 “汉语 `儿 ' 音 的演变机制 ”、 “汉语 `儿化 ' 的语音类型 ”、 “汉语

`儿 ' 的虚化 ”、 “汉语 儿化 的形成及 发展演变 过程 ” 等几个部分 。

关键词 儿化 类 型学 泛化 虚化 形式 功能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呢 ,, 儿化 哪 ·

“ ,, 儿化 , ,

, '

叩 “ ' ' 儿化
' , , ,

“ ,, 儿化

即 ,
,

“ ,, 儿化
,

“ , ' 儿化

即 “ ” 儿化

, “ ” 儿 ,

“ ,, 儿 化 , “ ,, 儿

, 吧 ” 儿化

“ ” 儿化 升 舒


暨南大学博 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 究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二”””” ” ” ”” ……”””……


本文 的研 究范 围及选题意义 ……
本文 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 ……
本文 的材 料来源 ……
本文 的符号说 明 ……, ……, ……,二, ……

第二章 前人研 究成果 的述评及 汉语 “儿化 ”的界定 ……” ……” ” …


前 人研 究成果 的述评 ……
前人 的研究成果 ……
以往 研究 的不足 ……
汉语 “儿化 ”的界定 ……, …` ……` ……, …
以往 有关 “儿化 ”界定 的观 点 ……
本文对于汉语 “儿化 ,的界定 ……,, ·····……

第三章 “儿 ”音 的历史演变过程 及汉语,' 化 ”的语音类 型 ““二“ ……““ …“”…


, ' 音 的历史演 变过程
` ……, ……, ……
对 前人 “儿 ”音研究 的评述 ……, ……
' , ' 音 的历史演变过程及演变机制 ……
汉语 “儿化 ”的语音类型 ……,
以往 关于 “儿化 ”类型分 析的主要 观点 ……, ……
汉语 “儿化 ,的语音类型 ……

第 四章 汉语 “儿 ”的虚化现象研 究 …””““”二 ”一” ” … 一 ”““ …“…”………


以往关于汉语 “儿 ”的虚化 的论 说 ……
以往 关于汉语 “儿 ”的虚 化论 说的共识 ……
以往 关于汉语 “儿 ”的虚化论 说的分歧与不足 ……
汉语史上 “儿 ”的虚化表现 ……
魏晋南北朝 时期 “儿 ”的虚化表现 ……, …, ……, ……
唐宋时期 “儿 ”的虚化表现 ……, … …
元 明 清 时期 “儿 ”的虚 化 表 现 ……
' `儿 ”的虚 化表 现 比较研究 二, ……
汉 语 史 上 “儿 ”的虚 化 表 现 总 结 ……, ……
“儿 ”虚 化 原 因 和 虚 化 机 制 探 讨 ……, ……
“儿,,的泛 化 一
“儿,,的 虚 化 八

,

“儿 ”虚 化 过 程 小 结
“儿 ”虚 化机 制 小 结 一
八 八, 户 二觉之`
夕日,刀二早 ` 汉 语 “儿化 ”的形成及 发展演变过程 … ……“ ……“ ……
“儿 化 ,的 形 成 ,内

以往 关 于 “儿 化 ”形 成 的 主 要 观 点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 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本文关于 “儿化 ”形成 的观 点 ……, ……


汉 语 “儿化 ,的发展演变过程 ……, ……
, 七缀 ”阶段
` ……
', 缀 ”和 “儿化 ”并存阶段 ……, ……`…
', 化 ”阶段 ……
', 化 ”消退阶段 ……
汉语 “儿化 ”的发展演变 过程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 ……” ”””” “” ”二“ …”””二” ““”…” ” ……


本 文研究 的结论 ……, ……
本 文的创新之处 … …, ……
本 文的不足之处 ……, …, ……

注释 …” …“ ……”” ”“””””” ”” “ ……”…”“ 。”” ” ……”


参考文献 二” ””” “ ” “ ” ””””””” ”“ ……”…” ”“”” …” ””““”” ……”一
附录 汉语 儿化现象专题研 究 — 以 “徐州方言 ”为例 二” “” ……”…””“
, 徐州方言 的儿化韵 ……
徐州方言 的声韵调 ……, …, ……, ……
徐州方言 的儿化韵 ……, ……
徐州方言儿化 的分布 与作用 ……
名词 的儿化 ……
非名词或 非名词性语素儿化成名词 ……, ……
形容词 的儿化 ……, ……
动词 的儿化 ……,, ……, ……
量词 的儿化 ……
副词 的儿化 ……, ……
象声词 的儿化 ……,
徐 州方言儿化的特色 … …, ……
儿化 的位 置多样 ……, ……
儿化 的连用现象 ……

附录 调查发音人 情况一览表 “二“” ” ” …“” “…” 一 ……。 ……

附录 汉语 “儿化 ”调查词表 。 ……” ……”” “…””二”” ……


附录 “儿化 ”调 查语料举例 ……”…” ””二““”” ”…”二”……“ ……
附录 在读期 间科研成果清单 ……““二”“……” …

后记 ……。 …… ” ……”二““ ” ”二” ” ……”“ ” ””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第一章 绪论

本文的研究范 围及选题意义

儿化 是汉 语 的一个 重要 的语 言现 象 , 它不仅 存在 于汉 语普 通话 中, 而且 广

泛存在 于汉语 的各 大方 言中 。儿化 不仅是 一种 重要 的语音现 象 , 而 且和 词汇 、 语

法 、修 辞等联系 密切 , 在 表现 形式 上也是 复杂 多样 。正是 由于 儿化现 象 的普遍性 、

复杂 性和 多样 性 , 以及它 在汉语 中发挥 的重 要作用 , 儿化现 象一 直都 是语 言学界

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但 由于依据的理论 、 观察的角度 以及研究的方法不同, 关

于儿 化的性质 、 类型 、 语法 意义 等都是众 说纷 纭 , 始 终未 能达成 共识 。我们认 为

只有说清 了现代汉语共时平面 “儿化 ” 的几种类型及其发展衍变的由来, 才可以

说清 汉语 “儿化 ” 的 问题 。因此 , 本文拟 在前 人研究 的基础 上 , 结合历 史语料 和

方言 材料 , 对 汉语 的儿化 现象 进行全 面 的分 析和 探讨 , 其 中包 括 汉语 “儿化 ”

的界 定 、 汉 语 “儿 ” 音 的历史演 变 过程 、 汉语 “儿化 ” 的语音 类型 、 汉 语 “儿 ”

的虚 化 、 汉语 “儿化 ” 的形 成及 发展演变 过程等 。希 望本文 的研 究能把 汉语 “儿

化 ” 研 究 向前 推进一 步 , 使人们 对于汉 语 “儿化 ” 这 一重 要的语 言现象 认识得 更

加全 面 、 透彻 , 这 不仅对 于汉语 本体研 究有 着重 要意义 , 而且对 于解 决 “儿化 ”

在语 言教 学及 语言应 用 中 出现 的 问题 都有 帮助 。

本 文 的主 要 内容和 主 要观 点包括 以下几个 方面

一 、汉语 “儿化 ”的界 定 。在前人研 究 的基础 上 , 广 泛 收集汉语 方 言 中与 “儿


化 ” 有关 的语言材 料 , 从语 言事 实 出发 , 对 “儿化 ” 现象 进行全 面 的观察 与科学

的界 定 。 由于 以往 不 同学者在 讨论 儿化 的性 质 时, 对后 缀 、 词 尾 、 儿缀 、 儿尾 、

儿化 等相关 术语 的含义和 相互 关系有 不 同的理解 , 对 “儿化 ”性质 的界定 不统一 ,

始终未能达成共识 以往研究从单一标准对儿化进行界定的较多, 多角度 、 全方

位进 行研 究的较少 , 因此 得 出的结论 很难全 面 、 科 学地 反映汉语 “儿 化 ” 这 一复

杂 的语言现 象 。所 以本文 将 从语音 、 词汇 、 语 法 、 语用等 多个角度 , 采用 多种标

准相 结合 的方法对 儿化进 行 界定 。

二 、 汉语 “儿 ” 音 的历史演 变过程 。儿化 韵是 由 “儿 ” 和前 一音 节合音 生成

的, 由于 “儿 ”在 不 同方 言 中有不 同的语音 表现 , 因而在 实现儿 “化 ” 的过程 中,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研究

“儿 ” 与前面的音节就发生语音上的不同组合关系, 表现 出不同的儿化形式 。汉

语方言共时平面的语言现象是历时平面语言发展面貌的反映, 汉语 “儿 ” 音发展

演变 的过 程 , 以及 在各 个发展 阶段的表 现 , 在现 代汉语 共 时平面上 均 留下可供 参

照 的 印记 , 因此汉 语方 言共 时平 面 的 “儿 ” 音 现象应 该 能为我们 研究汉 语 “儿 ”

音 史提供 重要 的线索 。

三 、 汉语 “儿化 ” 的语音类型 。在全面梳理汉语方言 “儿化 ” 语料并对其进

行 综合 比较 、 分 析 的基础上 , 从语言 类型 学的角度 , 对汉 语 “儿化 ” 的语 音形 式

进行 研 究 。根据汉 语方 言 “儿 化 ” 现象 在语音形 式上 的表现 , 我 们将汉 语 “儿 化 ”

的语音类型概括为以下两种类型 ①韵尾型儿化, 包括 鼻音韵尾小类, 如金华

汤溪 方言 的 “桃儿 ”一
, ' 、 婶儿 。 。, , ,一
, ” 边 音韵尾 小类 , 如遵 义话 的 “梨 儿

、 小姑 儿 傲 、 ” 平舌元音 韵尾 小类 , 如 兰州话 的 “月牙 儿 、小


孩儿 。 ” 卷舌元音韵尾小类 , 如北京话的 “帽儿 , ' 、 歌儿 竹 ' ” ②

合 型 儿化 , 如 云南 临沧 地 区方 言 的 “一 点儿 ” 。 一 、 “粉 丝儿 ” 。

一 、 “黄果 儿 ” ”。

四 、 汉 语 “儿 ” 的虚化现 象研 究 。虚化现 象是 汉语 发展 的一种 重要现 象 , 汉

语 “儿 ” 同样经历 了 由 “实 ” 到 “虚 ” 的演变 过程 , “儿 ” 的本义 是 “小 儿 ”, 随

着使 用范 围的不 断扩大 , “儿 ” 的意义不 断虚化 意义 上 的虚 化 引起语 音 的弱 化 ,

导致 “儿 ” 与前一音节发生合音现象 , 形成 “儿化韵 ', 。可见 “儿 ” 的虚化是 “儿

化 ” 产 生的前提 条件 , 只 有对 “儿 ” 的虚化现 象认 识清楚 了 , 才有 可能对 “儿 化 ”

产生 的原 因有 更加 准确 的认识 。因此 本文将 结合历 史语料 对 “儿 ” 的虚化 过程和

虚化 机制进 行深入 的探 讨 , 并证 之于现代 汉语 共时平 面的方 言材 料 。

五 、 汉 语 “儿化 ” 的形成及 发展演 变过 程 。语 言事 实证 明 , “儿化 ” 属 纯粹

的 口语现 象 。 “儿化 ” 古 己有之 , 现代汉 语 不同类 型的 “儿化 ” 现象 应 当是历 史

汉语 “儿化 ” 现象 在 不 同地域 方言 中的沉积 与发展 。作 为语素 的 “儿 ”, 语 义 上

的虚 化必然 在语音 上有所 反 映, 方 言 “儿 ” 的虚化 表现 在语音 形式 上 , 可 以分 为

不 同的发展 阶段 “儿 缀 ” 阶段 “儿 ” 自成音节 “儿缀 、 儿化 ” 并存 阶段 “儿

化 ” 阶段 “儿 ” 不 自成 音节 “儿化 ” 消退阶 段 儿尾音 消 失 等 。 不 同方 言

“儿 ” 的虚 化用法及 其在 “儿化 ” 发展演 变过程 中所 处的阶 段不 尽相 同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本文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

本文在 全面 收集汉 语方 言 中与 “儿 ” 有关 的语 言材料 的基础上 , 结合历 史语

料 , 在认 知理论 、 虚化 理论 、 词汇 扩散理 论 、 变异理 论等语 言学理论 的指 导下 ,

运用 田野 调查法 、 描 写法 、 比较 分析法 等研究 方法 , 对汉 语 “儿 化 ” 现 象进行全

面 、 深入 的研 究与探 讨 。

本文 主要章节 依据 的理 论和研 究方法

一 、 汉语 “儿化 ” 的界 定 。在 这一 部分 , 主 要运用 描写 、 分析 的方法 , 从 语


音 、 词汇 、 语法 、 语用 等各 个角度 , 对 “儿化 ”现象 进行考 察 , 在 此基础 上对 “儿

化 ” 进行 界定 。

二 、 汉 语 “儿 ” 音 的历 史演变过 程 。 运用 田野调 查法 、 描 写法 、 比较法 、


音 韵学理 论等 , 对 汉 语 “儿 ” 音 的历史演变 过程 进行探 讨 , 揭示汉 语 “儿 ” 音 历

史演 变 的规律 与轨 迹 。

三 、 汉 语 “儿 化 ” 的语 音类 型 。类 型学研 究是 更高层 次 的研 究 , 以往学者 的

田野 调查 为我们提 供 了丰 富的汉语 方言 “儿化 ” 的宝 贵资料 , 本 文将把 自己 田野

调查 的材料 和前人 收集 的语料 放在 一起 , 进行 综合 的分析 比较 , 根据 “儿化 ” 在

语音 形式上 的表现 , 归纳 出汉语 “儿化 ” 的类 型 , 展 示汉语 “儿化 ” 语 音形式 的

整体 面貌 。

四 、 汉 语 “儿 ” 的虚化 现象研 究 。 “儿 ” 的虚化 问题是 语言 学界一个 重要 的

研 究 课题 , 本 文将 结合 认知 理论 、 虚 化理 论等对 方言材 料和历 史语料 中与 “儿 ”

有 关 的现象进 行全 面 的分析和 探讨 , 通 过共 时平面 与历 时平面相 互 印证 的方法 来

揭 示 汉语 “儿 ” 的虚 化过 程和 虚化机 制 。

五 、 汉语 “儿化 ” 的形 成及发 展演变 过程 。 “儿 化 ” 作 为一种语 言现象 , 必

然 经 历一个产 生 、 发展 、 成熟和 消退 的过程 。文章 的这 一部分 , 将 把历 史语料和

共 时平 面 的方 言材料 结合 起来 , 运用 比较 、 分析 的方法对 汉语 “儿化 ” 的形成 发

展 演变 过程进 行探 讨 。

本文 的材料 来源

一 、 田野调 查 方 言研 究离不 开 田野 调查 , 虽 然本文 的研 究 主要是 建立在 前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人研 究的基础上 , 对前人 收集 到 的大 量语 料进 行 比较分 析 、 理 论探讨 , 但 仍将 通

过实地的田野调查收集一些一手语料,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 自己对儿化这一纷繁复

杂的语言现象的感性认识, 而且可 以通过实地调查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这对于把

握材料 、 分析材料更加有利 。本文系统调查了徐州市区和山东十二个方言点的儿

化现象, 并参与调查了粤语的高州话和信宜话, 收集了一些儿化语料, 还对某些

儿化现象比较突出的方言进行了调查录音, 如河南滑县话 、 河南新郑话 、 河南祀

县话 、 广西桂林话 、 湖北黄 冈话 、 云南保 山话等 。其中徐州市区方言儿化现象的

调查成 果将在 本文 的附录 中展示 出来 , 通 过对 徐州 市区儿 化现象 专题研 究 , 可 以

让 我们更 深入地 了解 儿化 这一综合 的语 言现象 的基本 面貌 。其 他方 言点 的儿化 调

查 成果 将在相关 章节 中用 作举证材 料 。

二 、 前人 的研 究 成果 包括描 写性成 果 与研究性 成果 系统 的汉 语 “儿化 ”


研 究 要涉及 到较 为广 阔 的时空范 畴与相对 丰 富 的实证材料 , 在本人 有 限的 田野 调

查 作业 的 同时, 利 用 已有 的研 究成果 是唯 一可行 的办法 。现 已发表 的论文 中, 描

写性 的文章居 多 , 特 别是展 示单个 方言 点 “儿化 ” 现象 的文章 较 多 , 但从 类型 学

的角度 , 对汉语 “儿化 ” 现象 进行 整体 的分析 比较 的文 章还 不 多见 , 因此 本文 将

充分利 用前人 的研 究成果 , 从 类型 学 的角 度对 现代汉语 共 时平面 的 “儿化 ”现 象

进 行 综合 的比较 、 分 析 , 并试 图通过考 察 儿化在 方言共 时平面 上 的表 现 , 来 印证

其 历 时的发展演 变轨 迹 。

三 、 历 史文献材 料 主要 指历 史 口语 文献 材料 , 如 白话诗 、 变文 、 话本 、 小
说 、 外 国人编 的汉语 教科 书等 。 这部分 材料 多是各 个不 同历史 时期 口语 的纪 实 ,

对 于 我们追踪汉 语 “儿化 ” 的历 史源流 与发 展线 索具有较 为可 靠 的实证价值 。本

文细 致地翻 阅 了大 量 的文 献资料 , 如 《抱朴 子外 篇校笺 上 、 下 》、 《世 说新 语

校 笺 》、 《颜 氏家训集 解 增补本 》、 《王梵 志诗 校注 》、 《寒 山诗注 附拾得 诗注 》、

《御 定全唐诗 》、 《敦 煌变 文校注 》、 《梦 梁录 》、 《宋 元小说 话本集 》、 《全宋词 》、

《全 元散 曲 》、 《元 明清散 曲 》、 《老乞 大 》 元 、 明 、 清三个 版本 、 通 事谚解 》、


《全 本金瓶梅 词话 》 等 , 对其 中 的 “儿 ” 的使 用情况进 行 了仔 细地 调查研 究 , 整

理 出 了十几万 字 的 “儿 化 ” 语料 , 这些 资料对 论证本文 的观 点具有 非 常重要 的价

值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本文 的符 号说 明

一 、 本文 一律 采用 国际 音标标音 , 调值用 五度标记 法 , 调类 用发 圈法 。 “口 ”


表 示有音 无字 , 斜 体字 表 同音字 。

二 、 “ ” 表 示列举 “一 ” 表示对 举 、 比较 “ ”、 “一 ” 表示 发展与被 发展


的源 流关 系 。

三 、例 子后面 括号里 的数 字是指例 子在被 检索语料 中出现 的页码或卷 数 , 括

号 里的朝代 是指 文献 资料 的成 书年代 。

四 、 历 史语料 或方 言材料 的普通 话解释 或说 明用 小字体 在其右 下角 注 明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化 ” 研究

第二章 前人研究成果的述评及汉语 ,' 化 ” 的界定

前人研究成果的述评

前人的研究成果

儿化现象是汉语里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 一直以来是语言学界关注的一个重

要 问题 , 有关 儿化 现象 的研究无 论在 理论上还 是实 践上 , 都 留下 了相 当数量 的成

果 , 取 得 了一定 的成就 , 某些领 域可 以说有 了突破性 进展 。本节 我们将 从 “普通

话 的儿化现 象研 究 ” 、 “方 言儿化现 象研 究 ” 、 “儿化 历史演 变研 究 ” 这 三个领

域来 回顾一 下 以往 学 者对汉 语 “儿化 ” 进行 研究 的情况 。

普通话的儿化现象研究

一般人 对于 儿化 现象 的认识局 限于普通 话 , 认为儿 化是普 通 话的重 要特 点 ,


学 习并使用 儿化 也是 在学 习普通话 的过程 中进行 的 , 因此 许 多学者将研 究 重点 放

在普 通话 的儿化 现象 上 。普通 话儿化 现象研 究在有 关儿化 现象 所有研 究 中所 占的

比重 相 当大 , 研 究 的角度 也多种 多样 , 众 多 学者从语音 、 词汇 、 语法 、 语 用等 多

个角 度观 察这一 语言 现象 , 研 究成 果颇为 丰硕 。有 关普通 话 的儿化现 象研 究主 要

包括 儿化 的本体 研 究和儿 化 的应用研 究 。 以下列 举代表 性文 献 。

① 年 代 以前

李明 《“儿化 ” 浅谈 》 、 林 寿 《北京话 儿化 韵 个人读 音差异 问题 》 、

闪桂琴 《谈儿化韵的读音规 范 》 、 李思敬 《论现代汉语普通话 中儿系


列字 的音值 和 儿音 缀 的形 态音位 》

② 年代

李思敬 《汉语普通话儿化音两种构音方式的语音实验 》、 杨顺安


《普通话儿化音节规则合成的初步研 究 》 、 贾采珠 匕京 口语儿化轻读辨

义 》、 贾采珠 匕京话 的轻声儿化韵 》 、 李延瑞 《论普通话 儿化韵及儿

化音位 》、 沈 阳, 邵敬敏 《试谈香港地区普通话教学中的 “儿化 ” 和 “轻声 ”


问题 》 、 王 玉冰 《普 通话 儿化 教 学 中应 注意 的几个 问题 》

③ 年 至今

苏新春 《 现代 汉语 词典 中的 “儿 ” 尾 词该 如何 处理 》 、 郭展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化 ” 研究

《`
, 儿 ” 的书写形式问题 》、 许艳丽 似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 “儿化韵 ” 的规 范

问题 》 、 彭宗平 《北京话儿化词在北京地 区主要报刊中使用情况的调查 》 、


谭为宜 《关于普通话 “儿化 ” 教 学的几点意见 》 、 王理嘉 《儿化规范
综论 》、 彭宗平 匕京话儿化词研 究 》 、 徐越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儿化
问题 》

一 、 普通话 “儿化 ” 的本 体研 究
一 普 通话 “儿化 ” 的性 质

关 于普通 话 “儿化 ” 的性质 语言 学界存 在不 同的观 点

语素 、词缀 说 。最流行 、最普 遍 的观 点是现 在通行 的汉语 教科 书上 的观 点,

即认 为 “儿化 ” 是 语素 , 是词缀 , 如 黄伯 荣 , 廖序 东 、 邵敬 敏

等。

语音 节律特 征说 。认为 “儿化 ” 发 生在一个音 节 中 , 没有独 立 的音节或 音


素作 为 自己的语音 形式 , 所 以 “儿 ” 不是 音素 , 是语音节 律特 征 , 如王理 嘉 , 贺

宁基 。

发音 动程说 。既否 认儿化 是词 缀或 语素 的说法 , 也 否认儿 化是语 音节律 特

征 , 只认 为儿化是 一个有 起 点状 态和 终 点状 态 的发音动 程 , 如 孙忠 。

二 普 通话 “儿化 ” 的形 式 语音

语言 学界 己经 认识 到普通 话 “儿 化 ” 表 现在语 音形 式上就 是后缀 “儿 ” 与它

前 一音节 结合成一 个音节 , 形成 带卷 舌色 彩的 “儿 化韵 ” 。但对 于卷舌 色彩 的作

用 点在哪 , 有不 同的看法

认 为卷舌 动作只作 用 于音节 的某 一个元音 上 , 如谢奇 勇 。

认 为卷舌作 用贯 穿于整 个韵母 , 如 宋艳旭 。

三 普通 话 “儿化 ” 的功 能

语言 学界 的绝大 多数 学者 都认 识到 “儿化 ”在 普通话 中具有 重要 的表情 达意

的作 用 , 认 为 “儿化 ” 与否 可 以区分词 义 、 区分词性 。但 在其他 功能 上的认 识存

在 分歧

一 些学者注 意 到 “儿化 ” 除可 以区分词义 、 区分词 性外 , 还可 以表示 较小

的事物 , 表达 喜爱或厌 恶 的感情色 彩 , 如李延瑞 。

另 外一 些学者 则认 为 “儿化 ” 用来 区分 词义 、 词 性 、 表 小指 爱的功 能并不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 究

明显, 其突出的作用是表达一种 口语风格色彩, 如王立 、王理嘉 。

二 、 普 通话 “儿化 ” 的应 用研 究

一 “儿化 ” 教 学 问题

“儿化 ”作为一 种复 杂 的语言现 象 , 在 普通话 教学和对 外汉 语 教学 中始 终是

一个难点, 因此教学研究领域把 “儿化 ” 的教学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如沈 阳 , 邵敬 敏 、 谭 为宜 、 徐越 。

二 “儿化 ” 处 理 问题

“儿化 ” 在 口语 中读轻 声 , 与前 一音节 合二 为一 , 在辞 书编 纂工 作 中对 “

儿 ” 如 何处 理是儿 化研 究领域 中产 生 的新 课题 , 如苏 新春 。

三 “儿化 ” 测试 问题

能否 正确识读 “儿化 ” 是衡量 普通话 水平 高低 的一个重 要标 准 , 有关 “儿化 ”

在普通 话水 平测试 中的标准 问题也 已成 为学者 关注 的 问题 , 如许 艳丽 。

四 “儿化 ” 规 范 问题

“儿化 ”现象 在 目前 的语 言使 用 中具有举足 轻 重的作用 , 因此 有些 学者 提倡

我们应 该 重视 “儿 化 ” 规 范 问题 , 认为 “儿化规 范将促 使 民族 共 同语 向更为 丰 富

多彩 的道 路上健康 发 展 ” 〔,̀ , 如王理 嘉 。

方言儿化现象研究
中国是一 个多方 言的 国家 , 儿 化现象 作为一 种重要 的语 言现象 , “并 非只 是

北 京话里 的方 言土语现 象 , 它 同样 也 出现在其他 汉语 方言 里 , 只 是儿化 的方 式各

有 不 同, 儿化 韵具体 的语音 表现 形式 也各有 不 同罢 了 ” 〔 。从 年代 开始 研 究

方 言儿化 现象 的文章 就 己经 陆续 发表 , 到 年 代揭 示方言 儿化现 象 的文 章数量

急剧 上升 , 特别是 近几 年随着 方言 语法研 究 的兴旺发展 , 儿化 这种涉 及语 音 、 词

汇 、 语法 、 语 用等 多层面 的语言 现象 在方言 语法研 究领域 更是 成为研 究 的热 点 ,

关注 的学者越 来越 多 , 研究 成果 也越 来越丰 富 , 发表 的研 究成果 无论在 数量 和质

量 上都有 显著 提高 。 以下 列举代 表性 文献 。

① 年代 以前

蒋希文 《赣偷话 儿化 词 的特殊作 用 》 、 郑 张 尚芳 《温 州方 言 的儿

尾 》、 郑 张 尚芳 《温 州方 言儿尾词 的语 音 变化 一 》 、 郑 张 尚芳 《温 州

方 言儿尾 词 的语音 变化 二 、 董 绍克 《阳谷 方言 的儿化 》 、 李 国正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四川话 儿化 词 问题新探 》、 颜 森 《黎川 方言 的仔 尾 和儿尾 》

② 年代

应 雨田 《湖 南安 乡方 言的儿化 》 、 万幼斌 《鄂 州方言的儿化 》、 胡

光斌 《遵义 方言 的儿化韵 》 、 钱 曾怡 《论 儿化 》 、 王森 划台夏 方

言的儿化 音 变 》 、 李宇 明 《泌 阳方 言 的儿化 及 儿化 闪音 》 、 张树铮 《山

东寿光北部方言的儿化 》 、 赵 日新 《徽语的小称音变和儿化音变 》 、 汪化
云 《团风 方 言 的 儿 尾 》

③ 年 至今

乔全生 《山西方言 “儿化 、 儿尾 ” 研究 》 、 张成材 《商州 张家源

方言的儿尾 》 、 董永义 《试论 内蒙古西部 区河套方言中的 “儿化 ” 现象 》 、

蒋平 , 沈 明 《晋语 的儿尾 变调 和儿化 变调 》 、 毛 洪波 《徐 州话 儿化现

象的特征 几何 分析 》 、 张邱林 《陕县 方言的 儿化 形容词 》 、王 文卿 《太

原话儿尾使用情况分析 》 、方清明 《浮梁县鹅湖话的卷舌儿化和鼻音儿尾 》 、


黄进 《南京 方 言儿化 语 音机 理分析 》 、 胡 光斌 《遵 义方言 儿化 的分 布

与作用 》 、 马雪艳 《西宁方言与普通话 “儿 ” 尾的对比研究 》 、 李艳 霞

《安 阳方 言形 容词 儿化调 查 》

一 、 方言 “儿化 ” 现象 宏观研 究
“儿化 ”在汉 语方 言中 , 无 论表现在 形式上 、还是在 功 能上都是十 分丰 富 的 。

从宏观 上对汉 语 “儿化 ” 现象进 行 比较研 究的文章 还不 多见 , 如钱 曾怡 、

王福 堂 。

钱 曾, 台 结合 方言语料 全 面论 述 了 “儿化 ” 的 性质 与作 用 、 分布 与类

型 。作 者认 为 “儿化 ” 作 为汉语 历 史发 展 中新形成 的一种 特定 的音 义结合体 , 除

主要 具有 名词 性 的特征 外 , 一些方 言 中的动词 、 形容词 儿化也 跟 “儿 ” 义 密切相

关 儿化在北方方言中比较普遍, 此外还分布于吴 、 粤等方言区 儿化音变的类

型 包括韵母 、 声母 、 声调的变化 , 其 中儿化韵有元音卷舌式 、 舌面元音式 、 鼻辅

韵 尾 式 、 边音韵尾 式 , 声母 变化有 “儿 ” 音 与声母 的融合 、 声母发 音部位 的转移

等 , 变调有 单 纯变调 或声调伴 随韵母 的变化 。此外 还讨论 了有 关儿化 音 变与汉语

语音 的传 统结构 格局 、儿化 音 的产 生及过 渡形 式 、儿化在 汉语 一些 方言 中的扩展

之 势等 问题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王福 堂 对汉 语 方言 的儿化韵进 行 了全 面深入 的探 讨 , 主要 包括八 个

方 面 的 内容 ①儿化韵 的地 区分 布和语 音形 式 ②儿化韵 的性质 ③儿化 韵 的合

音方式 ④儿化韵的形成 ⑤儿化韵韵类的调整和 归并 ⑥儿化韵调整归并中的

“逆行 ” 现 象 ⑦儿化韵和儿化 变调 。

二 、 单个方言片 “儿化 ” 现象整体研究

“儿化 ” 现象与其他语言现象一样 , 都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同一方言片

的不 同方 言点 , 往往 在共 时平面 保存 了 “儿化 ” 发 展过程 中不 同阶段 的不 同语 言

形式 , 因此 对某个 方言 片 的不 同方 言点 间的 “儿 化 ” 现 象进行综 合 的 比较研 究 ,

对 于我 们考 察汉 语 “儿化 ” 形成 发展 的过程 很有 帮助 , 如赵 日新 、 乔全
生 。

赵 日新 介绍 了徽语 儿化 音 变的 几种 形 式 ① “儿 ” 自成音 节跟在 前

一音节的后 面, 如旅德 、绩溪 、建德 、遂安 ②岩寺等地儿化使前一音节带上 一


尾 , 并使前一音节的主要元音变成长元音 ③前一音节加上 〔一 」
尾 , 如 屯溪 、 休

宁 、 彩县 、 寿 昌, 其 中有的还引起前一音节韵母 的变化 , 如彩县 。 ④儿化使前一


音节的主要元音变成鼻化元音, 如婆源 、 寿昌 部分 ⑤淳安有个别字的特殊

读音可能是儿化造成的, 德兴 尚未发现有儿化现象 。作者认为前四种形式完全可

以看 成是 儿化 音 变在徽语 中 的四 个发 展 阶段 , 其 中 ②实际上是 两个音 节合 并为一


个音节的过渡阶段 文章还描述 了徽语儿化演变的轨迹 川 一 一

一 , 对 徽语 儿化 丰富 的语 法 功能也进行 了介 绍 。
乔全生 对 山西 个县的 “儿化 、 儿尾 ” 情况进行 了全面的调查分

析 。涉及 “儿化 、 儿尾 ” 的分布情况, “儿化韵 ” 的数量, 分布及表义功能

个县有 “儿化,, , 个县有 “ 匕尾 ” , 个县无 “儿化,, , 也无 “ 匕尾 ” 。从地

理上 看 , 自北 向 南儿化 韵数 目依 次增 多 , 少的 个 , 多的 个 , 说 明 “儿化 ”

发展的速度在 山西的不同县 区是不同的, 有 的快些, 有 的慢些 。

三 、 单 个方 言点 “儿化 ” 现 象专题 研究

方 言 “儿化 ” 现象 是一个 非常 复杂 的语言现 象 , 研 究角度 多样 。有 的学者 围

绕某 一层 面进 行深入 的研 究 有 的学者则从 整体 上对某 一方言 的 “儿化 ”现象 进

行全 面探 讨 。

一 “儿化 ” 的语音 问题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化 ” 研究

对某 一方言 的 “儿化 ” 的音 变规律 进行 总结 。如张 少华 分析 了呼

和浩特 儿化 韵 的几 个发音 问题 , 对 呼和浩特 方 言儿化 韵的音变 规律进 行 了总 结 、

锥鹏 主要 讨论 了甘肃靖 远 方言 中后字 是儿化 韵的两字 组变调 规律 。

对 “儿化 ” 音变 的机理 进行 探讨 。如毛洪 波 用特 征几何 学理 论对


徐 州话儿化 现象 的成 因, 内部 结构等 进行 了探讨 黄进 从语音 机理 角度

研究了南京方言的儿化现象并发现 了南京方言儿化过程的发展链 自成音节阶段

一 残 音节 阶段一 合 音节 阶段一 无音 质特征 阶段 。


二 “儿化 ” 的分 布 与作用 问题

对某 一方 言 “儿 化 ” 的分布 与作 用进行 整体研 究 。如王文 卿 从形


式 、语 义 、功 能 、作用 以及发 展趋 向几个 方面对太 原话 的儿尾 进行 了描 写和分 析 ,

并得 出太 原 话 儿尾使 用情 况 即 由南 到北 递减 , 逐渐 向儿化过 渡 的趋 势 任永辉

从 “儿 化在 词类 中 的分 布与 作用 ” 这一 角度研 究 了常德 主要 是 市 区武

陵 区 方 言 的儿化现 象 , 并通 过方 言 “儿化 ” 与 “儿 ” 尾 的 比较 、 方 言 “儿化 ”

与普 通话 “儿化 ” 的 比较 探求 了常 德方 言儿化 的特 点和规律 。

对某 一方 言某种特 殊 的 “儿 化 ” 用法进 行分 析 。如 张文 光 从经 常
涉及 的动 词 、 出现 的格 式 、 语法 作用 的认 定三个方 面论 证 了唐 山方 言中动 词儿化

与 动态变化 的关 系 , 分析 了唐 山方 言中动词 儿化体 现完 成和进 行 的动 态变 化这 一

特殊 语言 现象 张邱 林 从儿化 形容 词 的范围和形 式 、儿化 形容 词的语 义 、

儿化 形容 词 的入句 功 能和 入句 条件 、儿化形 容词 与特定 的句法 框架 、 儿化形 容 词

的语用价 值五个 方面全 面考 察 了河 南 陕县方言 很有特 色 的儿化形容 词现 象 。

三 “儿化 ” 现象 综合 研究

“儿 化 ” 是一 个涉及 语音 、 词 汇 、 语法 等多 方面 的复杂语 言现象 , 对某 一 方

言 “儿化 ” 现 象进行 全面 、 细 致 的分析和研 究 的论文 也不少 。如 陈史 从

语 音现象 、 词汇意 义和语 法意义 以及与 古汉语 的关系等 角度 , 全面分 析 了滇 南 儿

化 音变 的性质 胡海 对 宜 昌方 言儿化 的范 围 、 儿化 的音变规 律 以及 儿 化

的作 用进行 了全 面 的分 析 蒋文 华 对 大 同话 的儿化 现象在 语音 、 词汇 、

语法 各方 面 的特 色进行 了全 面 的分析和研 究 董永 义 对河套 方 言儿化 词

的分布 、 儿化 的作用 、 常见 的儿化 形式 以及儿 化现象 的特 点进行 了分析 和研 究 。

儿化 历史演 变研 究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研究

虽然在汉语产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儿化现象是一个相对年轻的现象 , 但因

其在现代汉语 中占有重要地位, 语言学者对其产生 、 发展 、 演变的原因和机制也

十分关注 , 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和著作也早 已问世 。李思敬 《汉语 “儿 ”


, 音 史研 究 》 可 以说 是探讨 “儿 ” 「
刻 音 发展 演变过 程 的非常重 要 的一部 专著 。

王力 《汉语史稿 》 、 太 田辰夫 《中国语历史文法 》 对 “儿 ” 的

虚化 问题也都有所论述 。 以下列举代表性文献 。

① 年代以前

陈治文 《关于北京话里儿化的来源 》 、 李思敬 《汉语音韵 学史上

的儿化音记录考 》 、 李思敬 《汉语 “儿 ” 【


刻音史研 究 》 、 伍巍 《汉语

“一儿 ” 尾纵谈 》 、 俞敏 《驻防旗人和方言的儿化韵 》


② 年代

季永海 《汉语 儿化音的发生与发展 — 兼与李思敬先生商榷 》

③ 年至今

李思敬 《现代 北京话 的轻音 和儿化 音 溯源 — 传统 音韵 学和 现代 汉语

语音研究结合举隅 》 、 王福堂 匕京话儿化韵的产生过程 》

一 、 儿音 发展 史及儿 化溯源研 究
参 阅各 种 口语 的或 书面语 的材料对 儿音 的发展历 史进 行研 究 , 同时对儿 化现

象 产生 的原 因和机 制进 行探 讨 , 这是儿化 历 时研 究 的重要课题 。如 李思 敬 、

伍巍 、 俞敏 、 季 永海 。

李思敬 通过对元杂剧 、 《西游记 》 、 明代早期俗 曲中合乎 儿化条件

的词语的考辨, 对儿化音的来源, 成熟时期, 以及儿化音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 ,


得 出 了 “儿化 音的成 熟在 明代隆庆 、 万历 时代 , 也 就是十 六世 纪 中叶 。” 的结论

同时指 出现代 汉语北 方话 的儿化音 由 “儿 ” 旧̀ ” “里 ” “了 ” 四 个音 汇成 , 并

各有其历史渊源 儿化韵 的历史发展 , 简单说就是不断从拼合型儿化音 中蜕 变出

化 合 型的 儿化 音 。

俞敏 〔 指 出在官话区的几个大城 市和附近的方言里, 都有用 “儿化韵 ”

的 习惯 。作 者通 过查 阅历 史书籍 , 发 现这 些城 市都驻过驻 防旗人 , 并提 出这些地

方用 “儿化 韵 ” 的 习惯是 清初驻 防旗人 带过去 的假 设 。而对 于没有或很 少见 儿化

现 象的官话 方言 , 作 者解释 为是 经过太平 天 国的涤 荡, 原 有 的痕迹被 抹 杀掉 了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季永 海 以元杂剧中的唱词和说白为主要材料 , 并证 以元代其他著作,

论证元代 已有儿化音, 反驳 了明代说 , 并对儿化音的产生原 因进行讨论 。论 文在


研 究了宋代诸宫调和话本小说 中的语言以及辽金元 明清资料 中的对音后得 出结

论 儿化音发生于宋代 。 儿化音的发生, 既有汉语的来源, 又有外来的影响 。 我

国北方阿 尔泰语 系语 言与汉语的互相影响 , 也是产生儿化音的原 因 。

二 、 历史 文献材料 中的儿 化现象研 究

书面语 料为我们 观 察一种 语 言现象 的历史发 展演 变 的过程 提供 了另外 一个

窗 口 。历史 口语文 献材料 , 如 白话诗 、 变文 、 话 本 、 小说 、 外 国人 编 的汉语 教科

书等, 多是各个不同历史时期 口语的纪实, 考察这些书面语料中的 “儿 ” 的使用

情 况对 于准 确把握 “儿化 ” 的形成及 发展演 变过程 有 重要价值 。如李 明 、

潘攀 。

李明 对 《红楼梦 》 这部产生于二百多年前, 以当时北京 口语为基

拙, 经过加 工提炼而成的文学名著 中出现的儿化词语进行分析, 从不同的方面和

角度 , 说 明儿化韵在语义表达上所起的作用, 也使我们看到 了 《红楼梦 》 是怎样

使用儿化词语来表达特定的语义 、 语 气和感情, 以达到预定的修辞效果的 。

潘攀 对 《金瓶梅词话 》 中的 “儿 ” 尾进行 了全面细致的考察 。调查


遍及全书各回, 共搜集各类型材料 余条, 并依据这些材料, 探讨 了作 品中

,' 匕” 尾 出现 的位 置 , “儿 ” 尾 的语 法 、 语 用作 用 。

以往研 究的不足

从 上 文列 举 的文献 资 料 我们 可 以看 出 , 关于 儿 化现 象的研 究 成果 已十 分 丰

硕 , 普方 古三 个角度 都有 关注 。但总 的来说 , 以往 的研 究关注普通 话儿化 多 , 从

整 个汉语 的角度观察 儿化 少 共 时观察 多 , 历 时观 察少 客观描 写多 , 实证 性研

究 与理论 探讨 少 。而 且讨论 虽然 热烈 , 但 就儿化 现象 的一 些基 本 问题 却始 终未 能

达 成共识 。 原因多方 面 , 我们 认为主 要存在 以下 几个 问题

一 、 概 念不 明确
以往 学者 在研 究 “儿 化 ” 现 象 时 , 对 一些基 本概念 说法不 一 , 对 于词缀 、 词

尾等 概念 不 明确 , 导致 对 儿缀 、 儿化 、 儿尾等 的界 定也 不一致 。

二 、 缺 乏类 型学角度 的研究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研究

儿化现象 在不 同方 言 中的表 现 并不一 致 , 在语 音 、 词汇 、 语 法等 各方 面都有

差别, 以往研究对某一方言 “儿化 ”现象进行描写的多, 从类型学的角度, 对 “儿

化 ” 现象进行方言间的综合比较的少 。以一种方言的 “儿化 ” 现象来为整个汉语

“儿化 ” 定性 , 很 难做 到科学 、 全面 。

三 、 没有将 普方 古三个 角度 的研 究打通

以往 的研 究成 果大 都是从某 一角 度对 汉语 “儿 化 ” 现象 进行研 究 , 因此 对儿

化现象 缺乏全 面 、 整体 的认识 。 “儿化 ” 现象 古 己有之 , 在 口语 性 强的文献 资料

中有 丰富 的反映 , 而且作 为一种 重要 的语 言现象 , 在现代 汉语共 时平 面 的方言 中

也大量 存在 。 因此 要想 全面 、 科学地 认识 汉语 “儿化 ” 这 一重要 的语 言现象 , 必

须将 共 时平 面 的研 究 与历 时平 面 的研 究结 合起 来 , 将普 通话 与方 言结合起 来 , 让

普方 古三个 角度 打通 。

以上这 些 问题 都 是我们将 在本文 中重 点解 决 的问题 。

汉语 “儿化 ” 的界定

以往有 关 “儿化 ” 界定 的观 点

以往关 于 “儿 化 ” 的性质众 说纷 纭 , 始 终未 能达成共 识 。下面考 察一 下 以往

学者 关于 “儿化 ” 界 定的观 点

一 、单纯从 语音 形 式上来 界定 “儿化 ”现象 。如 李延瑞 、刘照雄 、


曹跃 香 、 方清 明 等 。

李延瑞 认 为 “儿化 ” 主要是 由于 “儿 ” 尾与前一词根语素连读使语

音 结构发 生很 大变化 的一种 语音 现 象 。 “儿化 ” 的性质 实际上是 “儿 ” 尾 与前 一

词根 音 节长期快捷 连读 而形 成的一种 语音 融合 现 象 。

曹跃香 认 为 “儿化 ” 是 指 口语 读 音 时把 “儿 ” 与其前 字音 节融合 为

一 个儿化韵 的 过程 。 因它与读 音有 关 , 所 以 , “儿化 ” 是 语 音平 面上 的一个 术语 。


方 清明 认 为 “儿化 ” 是一 个上位概 念 , 采用 卷舌 方式 的是 “北方型

儿化 ”, 采用鼻音方式的是 “南方型儿化 ”。 根据是否 自成音节, “北方型儿化 ”

可 以分 为 “北 方型 卷舌 儿化 ” 和 “北方型 卷 舌儿尾 ,' “南方型 儿化 ”可 以分 为 “南

方型鼻音儿化 ” 和 “南方型鼻音儿尾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化 ” 研究

二 、 单纯从 语法 功能上 来界定 “儿化 ”现 象 。如刘雪春 、莫超


等 。

刘雪春 认为 “儿化 ” 是语素 , 它符合语素的两个条件— 骨义结合

体 和 不可再 分割 。并根据 语 法功 能的不 同, 将 “儿化 ” 划分 为一个词 缀和一 个词

尾 。如果 “儿 ” 可以与独立成词的语素 、 不能独立成词的语素构成新词 , 而且还

表示附加性的词汇意义, “儿 ” 所构成的词可以一一列举 , “儿 ” 就是词缀 。如果

,' 匕” 没有参与构词, 儿化前后语 言成分的词根相 同, 理性意义也相 同, 只是儿


化后增加 了 “小 ”、 “喜欢 ”、 “亲切 ”、 “随意 ” 的附加意义或改变 了成分的语体 色

彩 , “儿 ” 构成的形式也不能一一列举, “儿 ” 就是词尾 。

莫超 认 为如 果语 素加 上 “儿 ” 「
司构成名 词 , 这 个 “儿 ” 就是 “儿 ”

缀 。 “儿 ” 缀不是 “儿化 ”, “儿 ” 缀是构 词现 象 , “儿化 ” 是 构形 现 象 。

三 、 从语音 形式和 语法 功能两 方面对 “儿化 ”进 行界定 。如徐通 锵 、

向道华 、 徐海 英 、 蒋平 , 沈 明 、 叶南 、 伍巍,

王媛媛 等。

一 认 为儿化 是非音 节语素形 式 的构词后缀 。如徐 通锵 、 徐海英

、 蒋平 , 沈 明 、 叶南 等。

徐通 锵 谈 到 儿化 是一种构 词现 象 , 是语 素平 面的 问题 , 就 其本质 来

说 , 不是语 音 问题 。 “儿 ” 是 一个语 素 , 儿化 就是 在一 个语 素之 上再加 一 个 “儿 ”,

然后达到 “化 ”, 使原来属于两个不同音节的语素挤进一个音节的框架, 实现单


音 节化 。

蒋平 、沈明 谈到儿化指作词缀的语素 “儿 ” 失去 了自成音节的身份,

其 自身的语音特点附着在前邻词根 的音节上 。 这种由 “词根 儿缀 ” 融合而成的

音 节便是 我们 常说 的儿化 韵 。

二 认 为儿化是 非音 节语素形式 的构形 后缀 。 如 向道 华 等。

向道 华 谈 到在 汉语 不少方 言里 , 后 缀 “儿 ” 是 一种 重要 的构形 手段 ,

但 其表现 形 式却 不一样 , 有 “儿化 ” 和 “儿尾 ” 的 区别 。 “儿 ” 音跟 前 一音节 融

合 为单 音节 的是儿化 “儿 ”音 自成 音节 的为儿尾 。即认 为儿化 的语 音 形式是 “儿 ”

音跟前一音节融合为单音节, 语法功能是构形后缀 。

三 认 为儿化 是一 种非音 节语素形 式 的附加成分 。如伍 巍 、 王媛媛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研究

等。

伍巍 、 王媛媛 将汉语词语 中 自成音节的附加成分 “儿 ” 称之为 “词

缀 ”, 将不 自成音节的附加成分 “一儿 ” 称之为 “词尾 ”, 也就是 “儿化 ”。凡属 “儿

化 ”, 其附加的语音表征必须融入被儿化音节 , 作为儿化现 象中附加语素的 “


儿 ” 没有独立的声调 。
通 过 以上考 察 , 我 们可 以看 出 以往 学者 在讨 论 儿化 胜质 时主要 存 在两 大 问

一 、 术 语使用 混 乱 。对 于 “词缀 ” “词尾 ” “儿缀 ” “儿尾 ” “儿化 ” 等 术语 的


含 义和相 互关 系理解 不 同 , 造成对 同一语 言现 象产生 不 同的看法 。

二 、 界 定标准 单一 。有些 学者从 单一标准 对 “儿化 ” 进行 界定 , 这 不利 于形

成 对 “儿化 ” 这一 涉及 语音 、 词汇 、 语法 、 语用等 多个语 言层 面 的复杂 的语 言现

象 的全 面 、 科 学 的认识 。

本文对于汉语 “儿化 ” 的界定

儿化 的 内涵涉 及 到形式 语音 与功 能两个方 面的 内容 , 因此 对儿 化 的准确

定义 必须兼 顾语音 、 词汇 、 语法 、 语用 各个层 面 。

一 、 语 音层 面上 的表现 。 “儿化 ” 指虚 语素 “儿 ” 不 独立 成音 节 , 和前 一音
节合 音生成 “儿 化韵 ”。 “儿分作 “儿化韵 ” 的韵尾 时, 语音 形式 如果和 独立 成音

节 时的 “儿 ” 相 同, 那 么就 要靠 “是否具有 独立 的声调 ” 来 区别 “儿 ” 的性质 ,

“儿 ” 具有 独立 的声 调时 , 是 “儿 缀 ”, “儿 ” 不 具有独 立 的声调 附着于 前一 音节

的末尾时, 是 “儿化 ”。如镇龙方言的 “汤圆儿 ” 明̀ 丫礴


一 明̀ ' 口马
儿靓 姆` ' ,, `魂 。 ' 砰, , 横线左边的是 “儿缀,, 词 , 横线右边的是 “儿化,,
词 。

二 、 词汇层 面上 的表 现 。 “儿化 ” 中的 “儿 ” 是一 个彻 底虚 化 的语 素 , 如 普

通话 “花 儿 ” 中的 “儿 ” 不 同于 “男儿 ” ' 亡 中的 “儿 ”

三 、 语法 层面 上 的表 现 。 “一
儿 ” 这 一薪着语 素 具有 区分 词义 、 区分词 性 以及

表 小指 爱 , 突 出 口语色 彩等作用 。如徐 州话 “盖桐 扩'— 盖 词玩 , ' 、锥桐


名 “, '

— 锥 儿溯 ' ” 中 的 “儿 ” 有 区分词义 、 区分 词性 的作用 “狗琳 —


小 狗 儿麒励 毗 。 ,、 大 站柜 ,' £
,' , '— 菜柜 儿 `。, '玩 。,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中的 “儿 ”有 表小 意味 而 “合 黑儿蒯 黝雌 尹 扩 、趴趴窝 儿 低, , 房屋' `

记 ” 、 醋浅儿衅 子 `, 娜̀`扩, 、 提系儿解 摊 提的鲜 ' 傲扩 `、 狂疹 指多郎翻 人


' 明 犷 , ” 等 中的 “儿 ” 主要 突 出了徐 州话 口语色彩 , 这 类词 的含义 对于 缺乏
语 感 的外人 一般难 以把 握 。

四 、 语用层面上的表现 。 “一
儿 ” 因和前一音节产生合音现象, 读音不足一个

音 节 , 特别 是在 北方方 言 中, 往往 是一个 “轻 而短促 ” 的音彩 , 因而在 某些 口语

的文字记录 中, “一
儿 ” 往往 被 自由省略 , 不过在 阅读 过 程 中会 被读者 根据 口语 习

惯 还原 。

概括 地说 , “儿化 ” 是一个 彻底 虚化 了的附加语 素 , 在语音 上表现 为非 音节

的音素形式 , 在功 能上具 备 区分 词义 、 区分词 性 、表 小 指爱或 增加 口语色彩 等作

用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第三章 ,' ” 音的历史演变过程及汉语 ,' 化 ” 的语音类型

“儿 ” 音 的历史演变过程

儿化韵是 由 “儿 ” 和前一音节合音生成的, 由于 “儿 ” 在不同方言中有不 同

的语音表现 , 因而在实现儿 “化 ” 的过程中, “儿 ” 与前面的音节就发生语音上

的不 同组合 关系 , 表现 出不 同的儿化形 式 , 因此 , 研 究 “儿化 ” 不 能不涉及 “儿 ”

的语音形式 。我们都知道 , 方言共 时平面的语言现象是语言历时发展的沉淀, “儿 ”

在 方言 中不 同 的语音 形式 , 是 “儿 ” 音发展 演变过 程 的反映 , 因此考察 “儿 ” 音

的历史演 变过 程对 我们认 识现代 汉 语共 时平面 “儿 ” 音 的表现 形 式 , 从而 把握 汉

现 代语 “儿化 ” 的语音类 型都 至关 重要 。

对前人 “儿 ” 音研究的评述

前人研究值得肯定之处

一 、 对 汉语 “儿 ” 音大 致 的发展 轨迹进 行 了描 述 。 如郑 张 尚芳 、李
思敬 。

郑张尚芳 以图表 的方式将汉语方言儿尾 的四种类型的历史分化过程

概括为

痴一粉 仆 卜 习 鼻音一一温 州
匕 狗

叹 不 一一卜
边 音 一一 杭 州

元音卷舌一一北京


裁 浊擦音一一武 山

李思敬 以图表的方式将 “儿 ” 司音通史大体轮廓表述为


隋唐 金元 明代

儿 邺 一一 司 一 〔二〕一 …… 刁 司 —

二 、 对 汉语 “儿 ” 音 的演变 机制 进行 了探讨 。 “儿 ” 音 的历史演 变有 一个 过

程 , 它是 渐变 的 , 不是突 变 的, 会 出现 中间阶段 。如 何对 不 同阶段 的 “儿 ” 音 进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化 ” 研究

行解 释 , 是探讨 “儿 ” 音发展 史 的重要 问题 。如伍 巍 。

伍巍 就通过考察韵 书中 “儿 ” 的音韵地位 的变化情况并结合语音学


知识 对 “儿 ” 音 的演 变机 制进行 了探 讨 。指 出 《切韵 》 时代 的 “儿 ” 是 一个 细音 ,

拟音一般都作 “材 ” 哪 《中原音韵 》 时代 “儿 ” 由原来的细音跨入 了洪音的

行列, 元代最初 “儿 ” 音节的拟音是 “孔 ” “儿 ” 由 “而, 到 “'' 的读音变化

过程 的完成 , 最 迟 亦 当不晚 于明代 末年 。

三 、 对音材料的使用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 记录语言的方块汉字本身对于揭

示实际语音作用不大 。使用对音材料对于判断儿系列字的相对音值还是有很大帮

助 的 。如唐 虞 。

唐虞 根据 《辽史》 《元 史 》 中对音材料所反映出来的 “儿 ” “耳 ” 和
“ ”、 “ ” 对译 的关系, 得出辽金 时代儿 系列字的音值肯定不是 《切韵 》 时代 的

不 或 邺 己的结论 。

四 、 韵脚字系联法的使用 。从活 的语音出发 , 通过 比较不 同时期诗歌 、 曲词

押 韵的异 同 , 可 以观 察 出儿系列 字读音 的历史演 变情 况 。如 李格 非 。

李格 非 根 据 《西厢记 诸 宫调 》 的韵脚 字 系联 , 证 明 支思部 和 齐微 部

在 《中原 音韵 》 以前 就分 立 了, 指 出 `
, ' 字与 支思部 为韵 , 并 断言 当时的 “儿 ”

的音质 决不会停 顿在 “奥 ” 的阶段 。

五 、 方 言材料 的使 用 。共 时平 面 的方言现 象是历 时语言 发展演 变 的沉 淀 。不

同方言保 存 了汉 语发 展不 同时期 的一些语 言面貌 。 因此 现代 汉语方 言 中的 “儿 ”

的读音现 象 , 为 我们 了解 “儿 ”音 的历史 发展过程 提供 了一个 窗 口 。如陈默 。

陈默 认 为语 音 的共 时分 布体 现 了其历 时的发展序 列 , 通过 “儿 ” 字

在 方 言中的读音 证 明在 “儿 ” 音 史上 曾有 〔音 的存在 。

前 人研 究 的不足之 处

一 、 缺乏语 言材 料 的全面 比较 。“儿 ” 音在 汉语方 言 中的表现 是纷繁 复杂 的 ,


要想 弄清 汉语 “儿 ” 音 的 由来 , 必须对 汉语 “儿 ” 音 材料进 行全 面的 比较研 究 。

陈默 根据方言材料和中外对音材料 , 对汉语儿音在北方地 区的演变

进行 了探究 。单线论证北方话 “儿 ” 音的发展, 看不到 “儿 ” 音演变的整体线索 。

二 、 过 分依赖 对音 材料 。李思敬 指 出凭借对 音材 料只 能判 断儿 系列


字 的相对 音值而 无法 确定其 绝对 音值 。也 就是 说 , 我们只 能大 体估量 一下是 哪一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 化 ” 研究

类音, 而确定不了究竟是哪一个音, 因此在研究 “儿 ” 音时不能过分依赖对音材

料。

唐虞 单凭 “儿 “耳 ” 和 “ ”、 “ ” 对译的关系, 就确证辽金 时代儿


系列字的音值肯定是 〔
司是不客观的 。 所以我们在运用对音材料时, 既要看到它

的作 用 , 也要 认 识到 它的局 限性 。

三 、 口语材料欠缺 。 以往学者在研究 “儿 ” 音史时, 引用韵书和正统文献较

多, 较少使用 口语材料 。作为反映诗歌押韵规则工具书的韵书 , 我们不否认它对

考察各时代语音的重要作用, 但韵书毕竟不是口语材料, 在考察 “儿 ” 的实际口

语读音 时还 是有 一定 的局 限性 元 曲虽然 在节 奏 、 用字 等方面 比较 自由, 也 能反

映元代 口语的一般实际, 但作为诗歌形式, 曲仍有 “构牵声律 ” 的要求 。要准确

地考察 “儿 ” 音 , 还 不能 离开 当时 的 “民间歌 曲 ” 或 “俗 曲 ” 材料 的佐证 , 因为

“儿化 ” 现 象 自古至今就 是 一个 口语现象 。因此 , 我们 研 究 “儿 ” 音 的发展演 变

过程及 儿化 音 的形成 时 , 对 民间 口语文献 予 以充 分 的关注 。

“儿 ” 音 的历史 演变过 程及演 变机 制

汉 语 的 “儿 化 ” 形式 实 际上就是 作为虚 语素 的 “儿 ” 的读音形 式如 何与前 一

语素所 呈现 的音 节在读音 上 “化而 为一 ” — 由两个音 节变为一 个音 节 的过程 。

因为如 此 , 我们 要研 究汉 语 “儿化 ” 的形式发展 就不得 不涉及 到汉语 “儿 ” 本 身

读音 的发展 , 然 后才 能解 释 “化 ” 化而 为一 , 这是 一个无 法绕开 的 问题 。要 解

决这个 问题 就 不但要 了解 “儿 ” 在现代 汉语语 音平 面上 的表现 流 , 而且要 了

解 “儿 ” 的相 关历 史读音面 貌 源 , 然 后才 能梳 理 出 “儿 ” 音 的纵 向发展轨 迹 ,

从而 论证 “儿化 ” 的发 展 。

关于 “儿 ” 音 在现代 汉语 平面上 的表现 , 过去 我们关注 较 多的是北 方话 , 对

南方 共 时平 面 上 “儿 ” 音 的研 究相对 要少得 多 即使是在 北方话 范 围内 , 我们 集

中关注 的仍 然 是普通 话 的 “儿 ”。我们 己掌握 的材 料显 现 , 现 代汉语 的 “儿 ” 音

是异彩 纷呈 的, 普通话 的 “儿 ” 只是 其 中的一种 形式 , 要相对 全面地 呈现 现代汉

语 “儿 ” 的读音 形式 , 还必 须依赖 更多 的方言实 证 。

关 于 “儿 ” 的历史 读音面貌 的求 证也 有一定 的难 度 , 然而不是 不可解 决 。我

们都 知道 , 汉 语历 史语音 不可 能 留下 有声 的实证材料 , 传 统音韵学对 历 史语音 的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追 溯 只能凭借 相关文 献求证 古代 语音 的基本格局 与大 致 的发展线 索 , 无法解 决 具

体 的音质 判 断 。也 就是说 , 中 国传 统音 韵学 的方 法只 能解 决各历 史阶段 语音 的大

致分类 与发 展 的总体趋 向 , 而无 法合理地 判定 各音类 的具 体音质 可语 言学音 类

的判 定又必 须 以具体音质 的别义 功 能作为音位 分合 的依 据 , 这是长 期 限制 中国历

史语 音研 究 的一 大难题 。 自上个世 纪初 叶, 瑞 典语言 学家 高本汉

先生将 西方描 写语 言学 的理 论与 方法 具体运用 于 中 国历史 语


音 的构拟 时 , 我们才 真正 认识 到 了现实 的汉语 方言材 料对 历史语 音学研 究 的 “活

化 石 ” 价值 。现代 著名语 言学 家拉波 夫 曾提 出来一条 重要 的原 则 , 即一

致性 原则 历史记 载 中曾经起过 作用 的音变力 量和现 在起 作用 的力量 是相 同 的,

因此 我们 可 以根 据现 在 已得 到充 分经 验支 持 的原 则 为历 史上 已经 完成 的音变 作

出一些合 理 的解 释 , 用 现 在 说 明过 去 , 正像 我们 能用 过 去来 说 明现 在 一样 。

这一 方法 启示我们 必须将 研究视 线转 向丰 富的现代 汉语 方言材 料 , 从 中寻 找两个

问题 的答案 ①现代汉 语 “儿 ” 音 的类 型 ②现代 汉语 “儿 ” 音 的地域 差异所 映

射 的历史 “儿 ” 音 的阶段 差异 。

汉语方言 “儿 ” 音 的类型
从 目前 已有 的方言记 实材料 中, 我们 概括现 代汉 语 “儿 ” 的读 音形 式不外 以

下三类

一 、 “辅音 元音 ” 音节类 型
此类 型不 外两种

一 鼻辅音 边音 元音

川 广 东高州 , 徽 州放 德 , 浙江 义乌 川 浙 江云和

卜 青岛 、 利津 、 诸城 。 遵义 二厦 门市区
二 擦辅 音 塞擦 辅音 元音

西河

几 阳新

厦 门同安

二 、 辅 音 自成 音节类 型
此类 型可 分三种

一 鼻辅音 自成音 节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徽 州休 宁

习 浙江 平 阳 、 温州
二 边音 自成音 节

毕节 、 甘俘
郸 、 原 阳 、 山西平定 、 甘肃武山

杭州 、 山东章丘
三 擦 音 自成音 节

甘谷 、 通 渭
三 、 元音 自成音 节
此类 型可分 单元音 、 复元音 两种

一 单元音 自成 “儿 ” 音节

建宁 、 福州 、 黎川 、 梅县

茶陵 、 清溪

。 西宁 、 连 云港 、 南城 、 宁都 、 陆川

。 建欧

合肥 、 扬 州 仑 大理 、 昆明 、 南充

丫 柳州

兰州 、 天 门 、 武汉 、 迁西 、 洛 阳
飞 宿松

。 安庆

贪 北京 、 保 定 、 宜 昌 、 襄 樊 、 大 同 、 徐 州

二沧州 、 呼和 浩特
二 复元音 自成 “儿 ” 音 节

临夏
以 二连 南

功 桂林

清徐
纵观现 代汉语 平面 上 “儿 ” 音 的表现 , “辅音 元音 ”、 “辅 音 自成音节 ”、 “元

音 自成音 节 ” 三个 类 型之 间存在 着有机 的联 系 。根 据一般 的语音 发展规 律判 断 ,

后两 种类 型不过 是前 一类型 音节成分 的简化 与变异 , 而且很有 规律 。显然 , 这 也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是历史一“儿 ” 音不 同发展 阶段 的面貌 在现代 汉语平 面上 , 以地域 差异 的形式 所显

示的发展 印记 。

在 “辅音 元 音 ” 类 型 中 , 现 代汉语 “儿 ” 类 字 声母 如 “然 、 肉 、 儿 ” 等

日母 字 大 体 以 “鼻音 ”、 “擦音 ” 塞擦音 南 北两 分 以吴语 、 信宜 粤语 为代

表的南方方言多为 “鼻音 ” 型 以北京 、 扬州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多为 “擦音 ” 型 。

鼻音 声母 与边 音声母 的转 化应 该是个 普遍 的事实 , 在鼻 、 边音无 对立 的方言 中如

此 , 即使在有鼻 、 边音对立的方言中 如上海吴语 、江西赣语 , 日母字 如 “然 、

如 、 日 ”等字 文读 也普遍 是边 音 。至于擦 音 、 塞擦音 声母 的分 别 , 只 是具 体方

言的变异 特征 。

“辅 音 自成音节 ” 类 型是 “儿 ” 音 节历 史发展 过程 中韵母 的脱落 , 至于 鼻音

与边 音的转 换原理 与第 一类 型相 通 。 “元 音 自成 音节 ” 类 型是 “儿 ” 音 节 声母 的

脱落 , 至于 单元音 与复元 音 的区别 也不难 解释 同样 一个 “奇 ” 字 , 在 北京 为代

表 的北方话 中为单 元音 韵母 , 而在广 州粤语 中却 为复元 音韵母 甚至 同属止

摄开 口支 韵的 “皮
` ”、 “碑 ”在 同 一地点 的北京方 言 中, “皮 ” 为 单元音 韵母 , “碑 ”

为 复元音 韵母 。 “元音 自成 音节 ” 类 型 中, 尚有元 音开 口度 的明显差 异 , 这也 反

映 了汉语 “儿 ', 音不 同历史 阶段 的变 化轨迹 与地域 发展 的不平衡 。比如 常用字 “姐 ”

的韵母在 中古的拟音 当是 , 今天 的上海 吴语 、 五华客话 依然 如此 北 京话今 天

作 , 扬 州 话今天 为 , 这无 疑是 “姐 ” 历史语 音发 展 的三个阶段 在今 天地域 形

式上 的呈现 。尤其 是作 为 “元 音 自成音节 ” 的 “儿 '夕


, 在 摆脱 了声母 的束缚 之后 ,

其 发展变 化 当有更 大 的相 对 自由空 间, 这也 是在今 天 的汉 语方 言平面 上 , “儿 ”

音异彩 纷呈 的原 因所 在 。

汉 语 “儿 ” 音的历 史发 展轨 迹

一 、 中古 《切 韵 》 音 系 中的 “儿 ” 音
汉语 “儿化 ” 现象产 生 的前提 条件 是 “儿 ” 作 为 附加 成分 的语义虚 化 。在我

们 己掌握 的历史 语料 中 , “儿 ” 虚 化 的例证最 早 当不早于 中古 , 因此 , 与之 相 关

的 “儿 ” 音研 究 也应上溯 到 中古 。

让我们 先来看 看 “儿 ” 在 中古诗 词中的 叶韵情 况

唐 李益 《江南 曲

嫁 得 瞿塘 贾, 朝朝误 妾期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早知潮有信 , 嫁与弄潮儿 。

这是唐代 的一首乐府 《相和歌 》, 乐府是以口语歌词被于乐曲演唱的, 歌词的押

韵 自不待言, 该诗韵脚 “期 ” 之韵 、 “儿 ” 支韵 均属止摄开口三等字 。再如

唐 杜 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 》 韵脚
池 、枝 、 为 、知 、危 、 随 、 儿 、移 、 离、雌 、 黑 、疑 、璃 、 宜、 斯

彝、 衰、披 、施 、垂

唐 王维 《老将行 》 韵脚

时 、 骑 、 儿 、 里 、 师、 雳 、 慕 、 奇
宋 欧阳修 《滴滴金 》 韵脚

肢 、眉、低 、 时、伊、 儿、期 、知 全宋词 》

宋 晏几道 《又 》 韵脚

眉 、儿、 洗、 宜、肢、 思、底 、期 全 宋词

宋 苏轼 《又双荔支》 韵脚

知 、 排 、伊 、儿 、 随 、 离、 西 、 时 全宋词 》

这 些例证 告诉 我们 , 在 “支 ”、 “脂 ”、 “之 ” 三韵 “同用 ” 合 韵 的 中古时期 ,

“儿 ” 字 的韵母都是 , 只 是到 了宋 代 , 属于蟹 摄 四等 开 口细音 的 “低 、 底 、 西 ”

等 字也加入 了止摄 通押 的行 列 。

《广 韵 》 平声 “儿 , 汝移 切 ”, 对照 稍早 的 《切韵 》 读 音相 同 。直到 南宋 时

期 的 《韵镜 》, “儿 ” 仍排 于 日母支韵 开 口三 等细音 地位 , 与 “离 ', 、 “你 ” 同韵 ,

可见 自隋至 宋 的整个 中古 时期 , “儿 ” 的读音 是统 一 的 。 现代 音韵 学诸 家 的拟音

不外林 或呱 , 这 一拟音 的科学 性 同时得 到现代 汉语方 言 实证 的支 持 , 请看 相关

的方 言事实

痴 儿 苏州 、 上 海吴语

项 儿 旅 德徽 语

顽 儿 粤西阳春 、 化州客话

川 儿 高州 、 信宜粤语
通 过汉 字的谐声关 系 , 即使 在普通话 范 围 内我们今 天仍 然 能看 到 中 古 “儿 ”

的这 一读音遗 迹 , 如 “倪 ”、 “霓 ”、 “鱿 ”、 “晚 ” 等形 声字均 从 “儿 ” 得声 , 普 通

话今天 依然读 。 由此可证 , 中古时期 的 “儿 ” 音当为 “林 ” 痴 是无 疑 的史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实。

二 、 元 代北方 音系 中 的 “儿 ” 音

通 过元 代戏 曲中与 “儿 ” 通押 的韵脚 , 可 以帮助我们 大致 了解 元代 “儿 ” 韵

母 的一般 情 况

关汉卿 《钱大尹智宠谢天香 》 一折韵脚 王起 《中国戏曲选 》 上 、

试、 时、师、 儿、 事、辞 混江龙


诗 、 似 、 时 、 伺 、 使 、 史 、 司、 字 、 儿 油葫芦
词、疵 、思 、儿、 诗、 志、 时 金盏儿

杨果 仙 吕 翠裙腰 》 韵脚 全元散 曲 》

姿 、肢 、指 、施、 死、 比、丝 、至、 咨、 时、字、子 、词、 纸、 事、


使、 思、齿、 次、 儿

商衙 《 【
正宫 」
月照庭 ·问花 》 《全元散 曲 》

紫、 查 、 孜 、 私 、 质 、脂 、施 、 词 、 时、 使 、 次 、 子 、 市 、危 、肢 、

止 、 思 、 丝 、 脂 、 齿 、 诗 、 思 、 慈 、 匕、 姿 、 辞 、 事 、 雌
盔志学 , 、令 【
双调 蟾宫曲 》 全元散 曲》
时、 篱 、 诗 、 危 、 儿 、 肤 、 诗 、 思 、 辞

庐挚 《 双调 】
湘妃怨 ·西湖 》 全元散 曲 》 一

儿 、 时 、 事 、 丝 、 脂 、 词 、 施 、 思 、 枝 、 寺 、诗 、 姿 、 子 、 似 、 鸳
对 照 唐宋 诗词 的叶韵规 律 , 我们 发现一个 新现象 唐 宋诗词 中 的 “儿 ” 不但 与

“池 、 知 、 肢 、 师 、 思 、 斯 ” 等止摄 齿音字通 押 , 而 且与 “披 、 离 、 奇 、 移 ” 等

非齿 音字 通押 可在元 代 曲牌 中 , 与 “儿 ” 通 押 的字仅有 “精 ” “照 ” 组 齿音开

口字 , 其他 非齿 音字几 乎很 少与 “儿 ” 通押 。与此 同时 , 止 摄的非 齿音字及 精组

合 口字 包括 知组个 别字 依然 与蟹摄三 、 四等 字通押 , 如

王 实 甫 《四垂相 高会 丽春 堂 》 二折韵脚 王起 《中国戏 曲选 》 上


势 、 蹄 、 意 、 奚 、 皮 、 随 、 嘴 、机 满庭 芳

郑光祖 《迷青琐倩女 离魂 》 三折韵脚 同上


迷、 逼 、 及 、里 、 医、迟 、意 、 知 石榴 花

“皮 ”、 “机 ”、 “里 ”、 “意 ” 等字 的韵母今 天 的北 方话 依然为舌 面元音 , 所 以我

们只 能得 出这样 的结 论 中古 的止摄开 口齿音字 在元代 的读音 己经发 生 了变化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研究

翻开宋代的 《韵镜 》, “词 、 思 、 慈 、 兑 、 死 、 四 、 支 、 时 、 脂 、 诗 、 尸 ” 等

止摄齿音开口字仍在三等细音的位置, 可在南宋稍晚时期的 《切韵指掌图 中,

“词 、 思 、 慈 、 雌 、 兑 、 死 、 此 、 紫 、 寺 、 自 、 悠 ” 等字却一跃而上升到一等洪

音的地位 切韵指掌 图 》 十八 图 , 唯一的解释是这些字的韵母在南宋稍晚时期

就 已经 由舌面元音变成了舌尖元音 。既然 “儿 ” 在元代能与 “思 、 词 、 时 、 脂 、

诗 ” 等字通押, 也说明 “儿 ” 的韵母也与这些字一样, 由舌面元音 变成了舌尖


元音 , 这 是元代 语音 划 时代 变革 的标志 。检索 《中原音 韵 》, “儿 ” 与 “支 、 慈 、

词 、 时 、 纸 '夕等字同属 “支思 ” 韵, 这一事实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

通过 以上论 证 , 我们 己经证 明了元代北 方话 “儿 ” 的韵母 己由舌 面元音 变成

舌尖 元音 , 接下来 的 问题 是元代 “儿 ” 有没 有声 母 如果 有 , 声 母又是什 么 为

澄清 这一答 案 , 我们 不妨 借助于 当时的有关译 音 材料 。刊行于 十 四世 纪初

年 , 用八思巴字拼写汉语的韵书 《蒙古字韵 》 以近似于当时的 “日 ”音对译 “儿 ”

见 《蒙古字 韵 》 “支 ” 韵 四 , 可见元 代末 年北 方话 的 “儿 ” 声母 并未 脱落 。与

此 同时 , 元代 沈宠绥 的 《度 曲须 知 》 “支 思 ” 韵 中 , 明注 “儿 、 而 , 如 之切 ”, 今

天 的北京 话 `旧 ”、 “如 ” 仍 然为 “冷 ” 声母 , 可见元代 北方话 的 “儿 ” 确有 一个

近似 于翘 舌 的浊擦音 声母 , 这样 一来 , “儿 ” 的韵母 就一 定是一个 近似 于舌尖 后

的元 音而 不可能 是舌尖 前元 音 。显然 , 北方 话 旧̀ ” 母在 这一 时期 已加 入 了照组

的发 展路 线 , 共 同趋 向于翘 舌的发 展方 向 。

之 所 以说元代 “儿 ” 的声母 是一 个 “近 似于 翘舌 ” 的浊擦 音 , 是因为 直到 《集

韵 》 时代 , 照系 的 “庄 ”、 “章 ” 两 组声母仍 是分 而不混 的 , “章 ” 组为舌面 前音 ,

“庄 ” 组 为舌 叶音 , 即使在 此后 , “章 ” 组 加入 “庄 ” 组 , 均 为舌 叶音 声母 , 止

摄知 照组 三等字 韵母 发展 为舌尖 元音仍 然需 要 时间 , “儿 ” 也 不可 能一 步走 向声

母脱 落 。 因此 , 伍巍 认为元 代北 方话 的 旧̀ ” 母 字基 本还 应 当是个 舌叶

的浊 擦音 “ 一”, 起 码 从 中古脱胎 到元 初 的 `旧 ” 母应 该 是如此 , 因此 , 伍巍 将

元代 的 “儿 ” 音拟 为 “孔 ” 号表示 舌尖元 音位 置偏前 。这 样 , 从 中古到元 代

早期 , “儿 ” 音 的发展 过程应 当是

中古 “儿 ” 音 元 代 “儿 ” 音

如今 山东 即墨话 的所谓 “翘 舌音 ”仍 然是舌 叶音 广 东新 宁 、 五华等 地 的客 家话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之 ”、 “诗 ”、 “齿 ”等字 的声母今 天依然 是个近 似于 舌叶 的翘 舌音 。即使是徐 州 、

郑州 、 济南等地 的北 方 官话 , 今天 的翘舌 音也没有 北京 人发音 那 么靠后 。

三 、 明代北 方话 的 “儿 ” 音

明代 末年 的 《重订 司马温公等 韵 图经 》 正式将 “儿 ”、 “而 ”、 “二 ” 等字 归入

影母 , 同一 时期法 国耶稣会 士金尼 阁所 著的 《西 儒耳 目资 》 也将 “儿 ” 归入零 声

母 , 可见 这 一时期 的 “儿 ” 已脱落 声母 , 成 为一个 舌尖 后元 音 自成 音节 的音 。

从音 理上判 断, 当元 代 的 “儿 ” 音 为 “ ” 时 , 浊擦音 声 母 “ ” 与偏前 的

舌尖 后元音 “ ” 已经形 成 了共生 关系 , 就 像今 天普 通话 中 的 旧̀ ”, 发 音摩 擦

重一点就成了浊擦音, 摩擦轻一点就成了舌尖元音 “介 ” 的发音完全与此 同理 。

不 同的是 , 作 为舌 叶浊擦 音 “ ” 的发 音位 置不可 能再 向前偏 移 , 再 向前 就是 舌

尖 前位置 , 因此 只能有 向后 的发展 空间 。当 “儿 ” 音 “介 ”稍稍 向后 就成 了 “歇,',

发音稍稍松懈一点就脱落了擦音声母 , 成 了一个 自成音节的舌尖后元音 “'' 。根


据发音 省力 的原则 , “儿 ” 脱落 浊擦音 声母 , 发展 成 为舌尖后 元 音 当是顺 理成 章

的过程 。如此 , 北 方话 的 “儿 ”在 明代 的读音 应 当是 一个 自成音 节 的舌尖后元 音 。

元代 “儿,, 音 明代 “儿,, 音

了七 — 一 瓜 一 飞

这 一判断 也 能在现 代 汉语方 言 中找 到事 实例证 位于 皖西 的岳 西方 言的 “儿 ”、

“尔 ”、 “二 ” 等字至今读作偏前的舌尖后元音 “'' , 如果让发音人发音力量大一

些 , 发音人往往 会不 自觉地 带上摩 擦成 分 如果让 发音人 发音 轻松 自然一些 , “儿 ”

就成 了一个 纯粹 的舌尖元 音 。

明代 的 “儿 ”音 在摆 脱 了声母 的束缚 , 成为一个 既无 韵头羁 绊又 无韵尾牵 制

的单元 音音节后 , 它就 得 到 了一个更 大 的 自由发展 空 间, 这也 是在 以北京 为代 表

的北方 话 中, 作为 旧̀ ”母 字 “儿 ” 比 尚有牵 制成分 的其他 旧̀ ”母 字 如 “肉 ”、

“让 ” 发展更 快 、 语音 形式 更多 的原 因 , 因而 呈现 了 日母字 内部 发展 的不 同步 。

当 “儿 ” 音成为 “ 后, 从 口腔的松弛状态到 “'' 的翘舌发音一定需要一

个 短暂 的过程 , 它还 不像发 那样 只在 张 口的功 夫 。在 实际语 流 中, 如果较 轻松 、

随意地发 “'' , 往往会 不 自觉地带 上一个 前流音 “ 。”, 这样 , “儿 ” 音 “犷 很 自

然 地就发 成 了 “丫, 在 “儿 ” 口语 使用频 率很 高 的明代 , 语流 中进一 步 自然 、 松

弛的发音 , 势必 会使 过渡音 “ 。” 逐渐 成 为主要元 音 , 将 “儿 ” 读 成 “礼 ”。当然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在 以北京 为代表 的大 部分 北方话 中 , “儿 ” 的基本 音色特 点仍然 是翘舌 , 所 以 “ 。”

毕竟不能完全替代 “'' , 所以, 这也是北京 、 保定 、 太原 、 西安 、 济南 、 郑州等


方言 “儿 ” 至今不能丢掉翘舌成分的原因所在 。如此, 明代 官话的 “儿 ” 音就应

当经历 了一个 由 “'' 到 “叮, 的发展变化过程

飞动 — 、 — 叽
从唐宋时代 的 “川 ” 发展到明代的 “对 ,, 汉语的 “儿 ” 在北方话中就基本
走完 了它从中古到近现代语音发展的大致过程 。至于 “儿 ” 由 “教” 进一步发展

为更 加松 弛的 “二” 则是后 来 以北京 为代 表 的部分 北方方 言 的特 点 , 两者 并没 有

实质 性 的区别 。 归结 北方话 “儿 ” 音 的全 部发展 变化 过程应 当是

中古 元 代 早期 元代后 期 明代 现代 北 京话

川 一 孔 一一 飞 一 孔 一一 守

四 、 关 于方言 中 “儿 ” 音变 化 的交代

在 以北 京为代表 的北方 “儿 ” 音 逐渐走 向翘 舌 的同时 , 南方 方言 “儿 ” 音 的

发展 相对较 慢 , 今 天的北 部吴语 、粤 西粤语 、徽 语族 德话等 仍然 停 留在 中古 “儿 ”

音 的原始 状态 广 州 、 福州方 言却 丢失 了 “儿 ” 的鼻音 声母 , 以元音 自成 音节 ,

茶 陵 、 西 宁 、 合肥 、 柳州 、 兰州 、 临夏 、 桂林 、 清 徐诸 方言 也 以单元音 或 复元 音

自成 “儿 ”音 节 , 这都属 于声母 的脱落 变化 , 不难 理解 。需要 解释 的有三个 问题

一 休 宁 “儿 ”, 平 阳 、 温 州 “儿 ” 分别 读作 、 习的解释

徽语休 宁话 “儿 ” 读作 “ ”, 平 阳 、 温州 “儿 ” 读作 “习”, 这 是在 “儿 ”

高频 率使用 过程 中韵 母脱落 而 自成 音节 的结果 , 其 中 “习” 是 “ ” 的发展 。这 两

地都有高频运用 的 “儿化 ” 现象 休宁方言音系中没有后鼻音韵尾 温州方言音

系中没 有前 鼻音韵尾 , “儿 ” 音分 别取 “ ”、 “乃” 均 为各 自音 系发展 的特 点使然 。

二 西河 、 阳新 方言 “儿 ” 分 别为 “ ”、 “几 ” 的解释

上 面说 过 了, 中古 “儿 ” 的各 家拟 音大体 均为 “哪 ” 加 , 南方方 言 的 “儿 ”

大体取鼻音声母为主 , 北方方言多走上擦音化的道路 。西河 、 阳新方言音系都不

存 在翘 舌音 声母 , 所 以 “儿 ” 音 分别 发展成 为平舌 的 “ ”、 “ ”, 其 中 “刃 ” 不
过是 “ ” 韵母 舌尖 元音化 的结果 。

三 遵义 , 厦 门 市 区 , 青 岛 、 利 津 、 诸 城方 言 “儿 ” 分别作 边音 音节

“ 。”、 “ ”、 “扣” 的解释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遵义 方 言 “儿 ” 读 “ 。”, 厦 门 市区 方言 “儿 ” 读 “ ”, 青 岛 、 利津 、

诸城 方言 “儿 ” 读 “诊 ” 应 当是 “歇 ” 加 大摩 擦成 分 的结果 当 “儿 ” 音 “瓜 ”

在这 些方 言 中的发音 方 法朝 着 与北 京方 言相 反 的方 向 , 以加 大摩擦 的方式 发 音

时 , 摩擦 增加 到一 定 的程 度 , 其 舌位 必然 与硬 愕 的相关部位 产生接 触 , 这 样 , 产

生一个 既具 备方 言特 色又 方便 发音 的边音 就是 自然的道 理 了 。至 于是舌尖 中边 音

还是 舌尖 后 边音 , 那完全 由各 方言 自身 的发音特 点决定 。

毕节 、 邯郸 、 原阳 、 山西平定 、 甘肃武山等方言的 “儿 ” 自成音节作 “''

杭州 、 山东章丘 等 方言 的 “儿 ” 作 “ ” 甘 谷 、 通渭 等方 言 的 “儿 , 作 “ ” 同

样是韵母脱落的结果, 这里就不再赘述 。

统观 汉语 的 “儿 ” 从 中古 到现代 汉语平 面 的整个 发展 过程应 当如 下

一一卜 £ 卜

声母脱落

一一卜

韵母脱落

声 母脱落

南方 鼻音化 川 一一卜 习

。 韵母 脱落

汉语 “儿化 ” 的语音类 型

类型 学研 究是更 高层次 的研 究 , 关于 汉语 “儿化 ” 的类 型学研究 以往学 者也

关注 过 , 但 由于观察 的角 度和研 究方 法 的不 同, 以及 凭借语料 的范围不 同 , 得 出

的结论也不 尽一 致 。前 人对汉 语方 言儿化 现象进行 的大 量 的 田野调 查 , 为我 们提

供 了丰富 的汉语 “儿 化 ” 的宝贵材 料 , 本 章将把 自己通 过 田野调 查收集 到 的一手

材料 和前人 收集 的语料放 在 一起 , 进 行综 合的分析 与 比较研 究 , 力求 归纳 出汉 语

“儿 化 ” 的主要类 型 , 力 争全 面展 示汉语 “儿化 ” 的整 体面貌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研究

以往关于 “儿化 ” 类型分析的主要观点

一 、 放眼于汉语各大方言区归纳汉语儿化 的语音类型 。如徐通锵 、


李立成 、 钱 曾怡 、 王福 堂 。

徐通锵 的观点 汉语儿化的形式主要 包括三种类型 ①儿化使前一

音节韵母发生变化 ②儿化是使 “儿 ” 或 插入声母和韵母之 间而成为一种

中缀 ③ “儿 ” 在 实现单音节化 的过程中, 直接充当前一音节的韵尾 。


李立成 的观点 李立成根据 “儿音 ” 和它前面音节之 间的关系, 把

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儿化现 象分为三种类型 ①韵尾型 ②韵化型 ③声化型 。


钱 曾怡 的观点 钱曾怡认为 “儿化韵 ” 指 “儿 ” 音跟前一音节韵母

的融合 , 一般是 “儿 ” 成为韵尾 , 大体有四种形式 ①元音卷舌式 ②舌面元音

式 ③鼻辅韵尾式 ④边音韵尾 式 。

王福堂 的观点 王福 堂根据 儿化韵 中 “儿 ” 尾和前一语素韵母合音

的方式, 就合音以后 “儿 ” 尾在韵母 中的位置 、 “儿 ” 尾在语音上是不是还 能辫

认着眼, 可以分为两类 ①拼合型儿化韵 ②融合型儿化韵 。

二 、着眼于某方言区内部概括该方言区儿化的语音类型 。如钱曾怡等 、
蒋平 , 沈 明 。

钱 曾, 台等 的观点 钱 曾 。
台谈到 山东方言的儿化音变形式丰富, 除了

跟北京相 同的元音卷舌以外, 还有平舌元音 、 增加 闪音 、 声母发生部位转移 、 介


音失落等多种形式 。

蒋平 、 沈明 的观 点 蒋平 、 沈 明根据 儿化 韵 中儿尾 与前部语 素 的合

音 方式 , 合 音 以后 儿尾在 韵母 中的位 置, 以及儿尾 在语 音上是 否还 能辫认 , 把 晋

语里的儿化韵分为三类 ①拼合型儿化韵 ②融合型儿化韵 ③替代型儿化韵 。

以往 学 者都 己经看 到 了汉语 “儿化 ” 具有丰 富 的语 音表现 形式 , 只是对汉 语

“儿化 ” 语 音类型 的分类 不尽 相 同, 原 因在 于不 同学者对 汉语 “儿化 ” 不 同语音

形式 的本质 认识 不 同, 采取 了不 同的分类 标准 。

汉 语 “儿化 ” 的语 音类 型

在 节 中我们 谈到 , 汉语 的 “儿化 ” 形 式实 际上就 是作为虚 语素 的 “儿 ”

的读 音形 式如 何与前 一语 素所呈 现 的音 节在读 音上 “化 而 为一 ” — 由两 个音 节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变 为一个 音节 的过程 。因此要研 究汉语 “儿化 ” 的语 音类 型就 不得不涉 及 到汉语

“儿 ” 本身 读音类 型 。上节我们 对汉 语 “儿 ” 音 的发 展演 变过程 进行 了详细 考察

和 论证 , 本 节我 们要着 重讨 论的 是汉语 “儿化 ” 的语音 类 型 。

在这 一章节 中, 我们借 鉴前人 的研 究成果 , 并结合 自己观察到 的儿化 现象 ,

根据 “儿化 ” 在 语音 上 的表现 形式 , 将现 代汉语 “儿 化 ” 的类 型主要概 括为 两大

类型 ①韵尾型 ②融合型 。

韵尾型儿化

韵尾 型儿化 指 “儿 ” 和前 一音节通 过合 音形成 儿化 韵 , “儿 ” 音 以某 种音

素形 式成 为儿化 韵 的韵尾 , 儿化 有 时对 儿化音 的韵 母或 声母不 产生影 响 , 有 时对

儿化音的韵母或声母产生影响 。根据 “儿化韵 ” 的 “韵尾 ” 类型, 将 “韵尾型儿

化 ” 分为 ①鼻音韵尾小类, 如安徽休宁话的 “锤儿 ” 娜 娜坤 , 浙江

义乌 话的 “梅 儿 ” 。 。 、 浙江温 州话 的 “老鸦 儿 ” 今
, ` 一 、

浙江 金华 的 “梨儿 , ” ②边 音韵尾 小类 , 如 贵 州遵 义方 言 的 “戒 指 儿 ”

指 句劝 ③平舌元 音韵 尾小类 , 如河 北迁 西方 言 的 “把儿 ”

扩 ④卷 舌 元音 韵尾小类 , 如徐 州话 的 “盘儿 ” 贯̀,, `£


, , 、 “刺儿 ” `二, `
丫̀” 。

一 、 鼻音 韵尾 小类
韵尾型儿化的鼻音韵尾小类的特点是 “儿 ”单字音是 “鼻辅音 元音 ”或 “鼻

音 声化 韵 ”, “儿 ” 与前 一音节 通过 合音 生成儿化 韵 , “儿 ” 以鼻音 韵尾 的形式 附

到 前一音 节 的末 尾 , 儿化有 时对儿 化音 的韵母或 声母不 产生 影 响 有 时对 儿化音

的韵母或 声母产 生影 响 。而 有 的方 言韵母 系统 中 的鼻 音韵尾 正 向鼻 化方 向发展 。

请 看例证

安徽休 宁话 的 “儿 ” 字单读 〔 , 儿化时, 被 儿化 音节末尾加带不 自成音节


的 吮 ,, 。 如 锤儿娜 ” , 娜 ,, 、 芽儿 ,, 。,, 、 篮 儿 , 、

铃儿 ,, ,, 、 瓶儿 , 一 , 、 虾儿 、 纸鹤 儿解 够

, 、 盒儿 护, 、 鸟儿 , 等 。 ,̀休 宁方 言的儿化 形式
属于韵尾型儿化的鼻音韵尾小类 。

浙江金华汤溪方言 “儿 ” 字单读 , 儿化 时, 〔
川 附到本音韵母的末尾充 当
韵 尾 。如 细 刀儿 一
, 钓 一 、 桃 儿 刊 ”一
,” 一 。`' 、 婶 儿 。 , 一
, ,一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 , , 、红纸儿 , '一
, 习,,一
, ,, 、叫儿·

子不钓,,一
,,, 娜 。, 、洞儿 习 ,'
, ,一
, , 、 细鸡儿 , 娜习
,一 一娜 , ` 、 竹儿 娜 习,, 娜 。, , 等 。 ”,汤溪方
言的儿化形式也属于韵尾型儿化的鼻音韵尾小类 。

浙江金华方言 “儿” 字单读 时 , 金华方言共有 个韵母, 其中 ” 个韵

母 经过儿化后, 共形成 个儿化韵 , 这 个儿化韵都是鼻化韵 。如 小生儿蜘中

蛹卜种 ,,卜,, 矛 叨 、 四方座 儿带。 的


方, , ,一
,, 峋 钵,, 己“ 、 盒儿 ,
丫 、 梨儿 ,, 、 兔儿 场,, ` 、 不儿 。己
,, 。
罗 等 。浙江金华
方言的 “鼻化韵 ” 形式是韵尾型儿化的鼻音韵尾 小类的一种变体 , 是其继续向前
发展 。 `
,

二 、 边 音 韵尾 小类
韵尾 型儿化 的边音 韵尾 小类 的特 点是 “儿 ” 单字 音是 “边音 元音 ” 或 “边

音 声化韵 ”, “儿 ”与 前一音 节通过合 音生 成儿化 韵 , 边音 成为 “儿化 韵 ” 的韵尾 ,

儿化有时对儿化音的韵母或声母不产生影响 有时对儿化音的韵母或声母产生影

响 。请 看例 证

遵义方言的 “儿”单字音读 。 , 儿化韵以 收尾 , 三十七个韵母除 叨】

三韵外 , 其他三十四个韵母都可以儿化 , 儿化后形成八个以 印 为韵尾的儿化韵


母 。如 道士 儿 通叨 跳 、 梨儿 、 小姑 儿 。 、 、

钢锯 儿 明 娜 娜 月 、格 格 儿 到 劣 到 、骨 节 儿 玩 闷
幼 一硒 劝 、

,卜名儿 傲 、 妇 等 。 `遵义方言的儿化形式属于韵尾型儿化 的边音韵


尾 小类 。

河南泌阳方言的 “儿 ” 单字音读 , 三十八个韵母 , 除 〔 司 不能儿化外 ,


其他韵母都可儿化, 共形成十六个儿化韵 。 儿化韵的韵尾是 印 与 自成音节的 甲
读音相 同 。如 犊儿 、 、 包儿 川 、 歌儿 劝 」、 嘴 儿

咬 、 穗儿 劝 、板 儿 刁一 、 偷儿 `粗 一 ` 等。
,泌 阳方 言的 儿化 形 式也属 于韵尾 型 儿化 的边音韵尾 小类 。

三 、 平舌元 音韵尾 小类

韵尾 型儿化 的平 舌元音 韵尾 小类 的特 点是 “儿 ” 单字音 是 “单个 平舌 元音

自成音节 ” 或 “两个平 舌元音 形成 的复元音 自成音 节 ”, “儿 ” 与前 一音 节通过 合

音 生成 儿化 韵 , 平舌 元音 成为 “儿化 韵 ” 的韵尾 , 儿化有 时对儿化 音 的韵母 或声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母 不产 生影 响 有时对 儿化 音 的韵母或 声母产 生影 响 。请看 例证

河北迁西方言 “儿 ” 的单字音是平舌元音 , 迁西方言的 个基本韵母除

韵外都可以儿化, 儿化 的形式是在音节的末尾直接加 , 或去掉韵尾 、韵腹再


加 , 如 一 渣儿 。各
四 、 一 瓜儿 少 川、 一姻 几 下儿 傲料 。、

一 砚 味儿 叫 。、 。一四 小雪儿 “。四 、 抓一 。现 儿 尹 。现 等 。 〔


,,迁西方
言的儿化 形式属 于韵尾 型 儿化 的平舌元 音韵尾 小类 。

陕西神木话 “儿 ” 的单字音是 「 〕, 三十九个基本韵母 中, 除 外, 其


余均可儿化 , 共形成 个儿化韵 【叫【 【 【 。列举如下 飞飞 。

, 。 姐 。 以似

矛 “ 扑 ` “ 。如 籽儿 朋 ,, 飞 鸡 儿 娜 二, ,
酒壶儿 娜 、 , , 。, , 花卷儿 娜琳 。 ` 。 等 。 ,̀ 。
, 陕西神木话 的
儿化形 式也属 于韵尾 型 儿化 的平舌元 音韵尾 小类 。

四 、 卷舌 元音 韵尾小 类

韵尾 型 儿化 的卷 舌元 音韵尾 小 类 的特 点是 “儿 ” 单字 音是卷 舌音 , “儿 ” 与

前一音节通过合音生成儿化韵, “儿化韵 ” 带上卷舌韵尾 , 儿化会对儿化音的韵

母产生 或大或 小 的影响 , 有 时甚至对 声母 产生影 响 。请 看例证

徐州方言 “儿 ” 的单字音读 二匀, 徐州方言的四十个基本韵母 中, 除 。


川以外 , 其余三十六个韵母都可以发生卷舌儿化 , 儿化后共有二十七个儿化韵母 。
如 气儿 娜`扩 ' 姆`, ` 、本 儿 。尸, 一 己
,, 、劲 儿 娜 , ' , ' 、孙儿
娜己 。尸”

, 、 面儿 ` £, ' 、 圆 儿 仑 £,, 、 碟儿 二, 。,,

等 。徐 州 方言 的儿化 形 式属 于韵尾 型 儿化 的卷 舌元音韵 尾 小类 。

湖北宜昌方言的 “儿 ” 单字音读 【
二 , “儿化 ” 形式与普通话类似, 韵母 “儿

化 ” 后 , 由于卷舌动作 的影响 , 韵 母 总会发 生或 大或 小的 变化 , 形成各 种卷 舌 儿

化韵 。如 一 坝坝儿 。· 叨一 肚 筐筐 儿 。 叨 · 金 一
条条 儿 。` · ` 穗穗 儿 “· 二 、 一二 篓篓 儿 “ 、 ·

一 板板儿 “ · 加一二 坑坑儿 。' ·' 二等 。 〔


川宜昌方言的儿化形
式也属 于韵尾 型 儿化 的卷 舌元 音韵尾 小类 。

山东即墨话 的 “儿 ” 单 字音读 〔
二 , 儿化 时 , 有 的发生声母 发音部 位转 移 的
现 象 。 声母发 音部位 转移 的主要 有 耳、 才 、 了, 、' 、 , , 共 个声母 , 例 如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研究

叮一 各 侄 泊 一侄 儿 押 耳`一 舀` 尺 叮`一尺 儿 “舀` 丁


一 叔 一小叔
儿 “ 。“冬 一 节 。一节儿 场 `一 `雀 ` 。一家雀儿 多 `

一 小 。一 小小儿 。“ `岔 一凡 凉 叨 一 阴凉儿 。 。
咖 。 “,, 即 墨话 “儿

化 ” 时部分声母发音部位转移的现象是语音逆 同化的结果 , 说 明卷舌动作不只在

韵尾上, 而是在整个音节上, 是一个上加成素 。即墨话 的儿化形式也属 于韵尾型


儿化 的卷 舌元 音韵尾 小类 。

山东安丘方言的 “儿 ” 单字音读 【
剥 , 儿化 时, 韵腹的卷舌动作有 时会影响
到声母, 声母或者直接卷舌, 或者后边添加滚音 。 ' ' 习 等声母 的开

口呼音节与合 口呼音节 ` 还可以拼 齐齿呼 儿化时, 声母直接变为卷舌音 。


如 “布 儿 ” 丫 、 “口儿 `。
丫 `。 、 “袄 儿,, 习了 一习。 、 “马儿,,

仑 等 ` ` 声母 的开 口呼音节与合 口呼音节 `还可 以拼齐


齿呼 儿化 时, 声母后要添加 。如 “袋儿 。 。 、 “图儿,, ` ` 、

。捺̀ 儿 ” 二 、 “座 儿,, 了 。 、 “草 儿,, `了 `。 、 “四儿 ,,


, 一 等 。安丘方言的儿化是要求音节 自始至终卷舌的, 如果声母 能满足
卷舌的要求, 则声母直接卷舌 , 如声母不能满足这个要求 , 则卷舌作用迫使不能
卷舌的声母后边添加一个滚音 , 以便顺利地实现不卷舌到卷舌韵母 的过渡 。 “”

安丘 方言 的儿化 形 式也属 于韵 尾 型 儿化 的卷 舌元音韵尾 小类 。

融合 型儿化
融合 型儿化 指 “儿 ” 和 前一音节通 过合 音形 成儿化 韵 , 前一音 节和 “儿 ”

都发 生 了变 化 , 在 儿化韵 中难 以辨 认 。如 滇南 方言 的 “儿 ” 单 字音读 沉 , “尖

璐词, 表。利 丽 — 晒 部 己” “团璐词 酗靓


刀尖 儿驹 , 指刀 一 团 名词湘 滋” 中
的 “刀尖 儿 ” “团儿 ” 都是 融合 型儿化 。 请看例 证

湖北鄂州话的 “儿 ” 单字音读 , 儿化韵母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单音节型,

一种是双音节型 。单音节型是通过韵母的元音变换来表示儿化意义, 前一音节和


“儿 ” 在 “儿化韵 ” 中都无法辫认 。单音节型的儿化, 介音部分是不变的 。 儿化

只是变化介音后面的部分 。如果不管介音, 单音节型的儿化韵母只有三个 , 即 〔

二 。 。它们和 基本韵母 之 间有 一 个 简单 的对应 关 系 凡基 本韵 母 主要元 音 即韵


腹 是 。 的 , 儿化后 都是 , 如 “把 儿 ” ` 一 ` 、 “婆 儿 ” ` `

凡基 本韵母 主要元 音 即韵 腹 是 【 的 , 儿化 后都 是 【
刻 , 如 “街 儿 ” 岔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 “糕 儿,, 脉 、 “竿 儿 ” 脉 凡基本韵母 主要 元音 即
韵腹 是 。 的 , 儿化 后都 是 。 , 如 “锤儿 娜` 娜` 、 “裙 儿 ” 娜`

娜` 。 例外的只有 〕两个韵母 , 儿化后不是 【


司 , 而是 , 如肖

,儿 。 、 新 鲜 儿 。引 。湖北 鄂 州话 基本韵母 主要 元 音 即
韵腹 是 。 的, 儿化后构成的单音节型儿化也是融合型儿化 。 川̀
云南临沦地 区方言中, 总的看来, 儿化韵不多见 , 只有凤庆话 中儿化韵较多,

凤庆话的 “儿 ” 单字音读 【 , 儿化韵大多属于融合型儿化 。如 “豆腐脑儿 ”


、 “鞋带儿,, 、 “一点儿,, 。 、 “粉丝儿 ”

。 、 “黄果 儿 ” 。 ,,
汉语 “儿化 ” 语音类型小结

一 、 汉语 方言儿化 的语 音类 型主要有 两种
一 韵尾 型 儿化 。 指 “儿 ” 和 前一音 节通过 合音 形成儿化 韵 , “儿 ” 成 为

儿化 韵 的韵尾 , 儿化有 时对 儿化音 的韵母 或声母 不产生 影响 有 时对 儿 化音 的韵

母 或声母 产生 影响 。包 括 ①鼻音 韵尾小类 , 如金华 汤溪 方言的 “桃 儿 钓 `'一


, '、

婶儿 。 , ”
, 一 边音韵尾小类, 如遵义话的 “梨儿 、 小姑儿 。 、初 ”

③平舌元 音韵尾 小类 , 如 兰州话 的 “月牙 儿 、 小孩 儿 。 。 。。 ” ④卷舌

元音 韵尾 小类 , 如 山西右 玉方言 的 “辫 儿 , `、 段 儿 扩 , ”。

二 融合 型儿化 。指 “儿 ” 和前 一音节通 过合 音形成 儿化韵 , 前 一音节和

“儿 ” 都 发生 了变化 , 在 儿化韵 中难 以辨 认 。 如云南 临沧地 区方言 的 “一 点儿 ”

。 、 “粉丝 儿 ” 。 一 、 “黄 果儿 ” 一 ”

二 、 不 同方言基本 韵母 和儿化 韵 的对 应关系 主要 有三种

一 一 对一 关系 。 一个基 本 韵母对应 一个 儿化 韵 , 这种 儿化现 象在全 国汉

语 方言 中来说 是 比较 少见 的 。如 陕西延 川话共有 个基本 韵母 , 除去 。 己经 是

卷 舌元音 , 不 存在儿化 的问题外 , 其他 个基 本 韵母可 以生成 个 儿化韵 【


'“

商州 张 家源 方言 的韵母 除 二 、 单外 , 也几乎 是一个 韵母对应 一个 儿化韵 。

二 多对一 关系 。 多个 基本 韵母对应 一个 儿化 韵 , 这种 儿化现 象在 汉语 方

言 中相 当普遍 。如湖 南安 乡方言 的儿化音 节不论 原来是什 么韵母 , 其主 要元音 都

读作 央元 音 「
司, 儿化 音节 的韵母 形式 , 根据 原来韵 母 的开齐合撮分 别归 并为 〔。 二

。 盯 陕西神木话三十九个基本韵母中, 除 外, 其余均可儿化, 共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形成 个 儿化韵 。 外 `” 。

三 一对 一或 多对 一关 系 。一 个方 言 的基本 韵母和儿 化韵 的关 系既包 含 一

个基本韵母对应一个儿化韵的情况 , 也有多个基本韵母对应一个儿化韵的情况 。

如河南泌阳方言除几 司不能儿化外 , 其他韵母都可儿化, 三十八个韵母 , 形成

十六 个 儿化韵 。 既有一 对一关 系 丫卜 二 卜 盯卜 岁卜 。 。

。 罚 几 也有 多对 一关 系 。卜 瀚 。卜

。卜 邓 卜 毋 叨 。
习 即 叨 习 卜 二 明 卜 印刊

三 、 北 京话 的 “一
儿 ” 的性质 是一种 “上加 成 素 ”

在 对汉 语 “儿化 ” 语音 类型进 行划 分 时 , 我们 主要根 据语 音形 式将 北京话 、

徐 州话 这种 卷舌儿 化类 型 , 划 为 “韵尾 型儿 化 ” 类 型 。原 因在于 它们 在形 式上与

其他 典型 的 “韵尾 型儿化 ”如徽 语 的 “一 ”化相 类似 , 给 人 的一种 整体 感觉 是 “儿

化 ” 时使前 一音节末 尾增 加 了一 个卷 舌韵尾 。但 事 实上 , 我们认 为在 北京话 这类

“儿化韵 ” 中, “儿 ” 的卷舌特征在实际发音时并不是只是作用于韵尾, 而是 自
始至 终贯 穿整个 韵母 , “一
儿 ” 在 “儿化韵 ” 中不是 一个独立 的音素 , 而是 一个上

加成 素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化 ” 研究

第四章 汉语 “儿 ” 的虚化现象研究

以往 关于汉语 “儿 ” 的虚化 的论说

以往关于汉语 “儿 ” 的虚化论说的共识

以往 学者 结合历 时语料 和共 时的方 言及普通 话 的材 料分 别对汉 语 “儿 ”的虚

化轨 迹进行 了描写和 分析 , 基本上 都谈到 了汉语 “儿 ” 的虚化 过程 中的前后 几个

阶段 的各种用 法 表 儿子或 幼儿 、 指称 动物幼 患或植 物幼 苗 、 用于 同类事物 的 小

者或 形体小 的事物 的通称 、 作名 词 的标 记 、 表达 某种 感情色 彩 、 表 口语 色彩等 。

如伍 巍 、 王力 、 林霞 、 日 太 田辰 夫 著 , 蒋 绍愚 、 徐 昌

华译 等。

以往关于汉语 “儿 ” 的虚化论说的分歧与不足

一 、 对 于 “儿 ” 处在虚 化过程 中 的某 一阶 段时 “儿 ” 本身 的性质 , 不 同学 者


的认 识有所 不 同 。 如用 于鸟 兽虫类 , 其 中不表示 鸟兽 虫类 的初生 者 的 “儿 ”, 王

力 认为是 “词尾 ”, 林霞 认为是仍是 “实词 ”。

二 、 对 于 “儿 ” 彻底虚 化 的时 间, 以往 学者 的意见 也不一致 。如王 力

认 为词尾 “儿 ” 唐代 开始 产生 伍巍 认 为 “儿 ” 完全虚 化 的用 法 , 最迟

当不 下于南 北朝 时期 。

三 、对 于 “儿 ”字虚 化 的原 因和虚 化机 制 的探 讨也还 不深入 。对 于这些 问题 ,

下文 我们 都将 进行讨 论 , 此不赘述 。

下面 我们将 结 合 历史 语料和 方 言材 料 , 运 用认 知语 言 学理 论和 虚 化理 论对

“儿 ” 的虚化 原 因和 机制 进行探 讨 。

汉语 史上 “儿 ” 的虚化表 现

“儿 ” 的虚 化用法 和 “儿 化 ” 现 象从 古至今 都是 口语现象 , 因此本文 在观

察汉 语史上 “儿 ” 的虚化 表现 时, 主要 选用 口语性 强 的历史文献 资料 , 如 白话 诗 、

变文 、 话本 、 小说 、 外 国人 编 的汉 语教科 书等 , 我们认 为从这 些 口语性 强的历 史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研究

文献 资料 中发现 的 “儿 ” 的虚 化例 证更有 说服力 。本章 节将对 不 同时期 的 口语 性

强的代表文献中的 “儿 ” 的使用情况进行细致的考察与分析 , 比较不同时期 “儿 ”

的使用情况的异 同, 以期对 “儿 ” 在历史上的虚化过程有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

魏晋南北朝时期 “儿 ” 的虚化表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们选用 了东晋葛洪的 《抱朴子 》、 南朝宋刘义庆的 《世说

新语 》、 北朝 颜之 推 的 《颜 氏家 训 》 等作 为书证 的来源 , 是 因为 这几本 书 , 口语

性 强 , 能够较 好地 反 映 当时 的 口语 使用情 况 , 语言 在 当时较有 代表 性 , 而 且这几

本 书在 后世 影 响也较 大 。

《抱朴子外篇校笺 下 《抱朴子 内篇校笺 》 的 “儿 ” 使用情况


《抱 朴子 》 是 东晋初年 写定 的一 部杰 出子论 。全 书 内容丰 富, 『
词 旨辨 博 』
,

尤其是对社会和文学, 提 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 能够反映东晋时期的语言使用情况,

是 当时代表 性 的文 学著作 。

一 、 指人
一 指 “小 儿 ,,

儿 内 、 婴儿 外 、 小儿 外

二 指具有某种特征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持刀儿 外 、 庸儿 内 、 小家儿 内

二 、 指无生命体
朱儿 、砂 内

《世 说新 语校 笺 》 的 “儿 ” 使 用情况
《世说 新语 》 是南朝宋 临川 王刘义 庆所作 的一 部主要 记载 汉末 、 三 国 、 两 晋

士族 阶层遗 闻轶 事 的小说 , 是 一本在 当时 比较有影 响 的 口语 小说 , 能够 反映 当时

社会 的 口语 使用情 况 。

指人

一 指 “小 儿 ,,

儿 、 小儿 、 儿孙

二 指具有某种特征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田舍 儿 、 白眼儿 、 兵儿 、 健儿 、 利齿 儿 、

大家儿 、 偷儿

颜 氏家训集解 增补本 》 的 “儿 ” 使用情况

《颜 氏家训 》 是北朝 颜之 推撰 写 的一 本家 训 , 系统 阐述 了他 的教育 思想 、 教

育 方法 , 反映 了当 时上层社 会家庭 的教 育概 况 。此 书 的语 言在 当时具有代表 性 ,

而 且该书 在后世 也颇有 影 响 。

指人

一 指 “小 儿 ,,

儿 、 儿孙 、 儿子

二 指具有某种特征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武夫 儿

魏晋南北朝 “儿 ” 虚化表现小结

通过考 察 , 我们可 以看 出魏 晋南北 朝 时期 , “儿 ” 的用法 主要还 是本义 的用

法 , 表 “小儿 ”, 但也 出现 了引 申用 法 , 表 示 具有某种特 征或 从事某种 职业 的人 ,

如 “庸儿 、 利 齿 儿 、 屠 儿 ” 等 , 这 些 “儿 ” 出现 在表人 名词 中 , 仍表 实在 意义 ,

是名 词语素 。只在 《抱 朴子 内篇校 笺 》 中发现 一例 “儿 ” 出现在表 事物 名词 中的

用法 , 如 “朱儿粉 ”, 显然 “朱 儿 ” 里 的 “儿 ” 己不 能实解 为名词 语素 , 说 明在

东晋 已经 出现 了 “儿 ” 虚化 的例 子 。又 如 南朝沈 约的 《领 边绣 》 诗 “萦丝 飞凤

子 , 结缕坐 花儿 。” 中 “花儿 ” 与 “凤子 ” 对举 , 也说 明这 里 的 “儿 ” 己经彻底

虚化 。不过 这里 的 “儿 ” 尚不是 儿尾 , 因为在这 联工整 的诗句 里 , “子 ” 占一 个

音节 , 是个词 缀 , “儿 ” 也应 该是 个词缀 。

唐宋 时期 “儿 ” 的虚 化表 现

唐宋 时期 我们 分别选 用 了唐 代王梵 志 、 寒 山 、 拾得 的 白话 诗 、 《御 定全唐 诗 》

以及 《敦 煌变 文校 注 》 南 宋吴 自牧 的 《梦 梁录 》、 《宋 元小 说话本集 》 中的宋代

作 品 、 《全 宋词 》 等 作为 书证 的来源 , 是 因为这 些文学 作 品的语言在 当 时非常有

代表 性 。唐代 白话 诗 、 敦煌 变文 、 宋代 小说 话本 口语性强 , 能较好 地反 映当 时 口

语使用情 况 , 而唐 诗宋词 又分别 是这两 个 时代 最有 影响 的文学体 裁 , 语 言也非 常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化 ”研究

有代表 性 。

《王梵志诗校注 》 的 “儿 ” 使用情况

一 、 指人

一 指 “, 、儿 ”

儿子 、 儿舒 、 童儿 、儿 。
, 、 匕孙 、 小儿 、

孙儿

二 指具有 某种特征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黯儿 、 市郭 儿材 、 屠 儿献 、 大家儿翻 秀 、 田舍 儿 乡

认 、 富儿 、 出家儿, 徒 、 贫儿
三 指 成人

妇儿奴 家 、 丈夫 儿以夫

二 、 指动物

一 动 物幼 资

儿 小鸟

二 动 物通 称

猪儿 、 鼠儿

《寒 山诗注 附拾得诗注 》 的 “儿 ” 使用情况

一 、 指人

一 指 “小 儿 ,,

儿儿, 、 儿姚 、 儿舒 、 小儿摊子

二 指具有某种特征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富儿 、 盲儿 、 田舍 儿 、稼汉 、 出家儿蛛人 、 客 作 儿雇


三 指 成人

女 儿年。女子 、 男儿黔汉

二 、 指动 物

一 动 物幼 怠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儿 小牛犊

二 动物通 称
猫儿 、 鸳鸯儿 、 雀儿

《御定全唐诗 的 ,' ' 使用情况

一 、 指人

一 指 “小儿 ,, 、 人 名 小字

童儿 卷四 、 胡儿 卷四 、婉 儿 卷五 、 儿 卷 十七 、 婴儿 卷十 七 、

儿孙 卷十八 、 枚童儿 卷十九 、 小儿 卷二十一 、 杨叛儿 卷二十

一 、 孤儿 卷 二十 四 、 乳 臭儿 卷二十 四

二 指具有某种特征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屠 酷 儿 卷二 十 、 健 儿 卷二 十 、 羽林 儿 卷二十 四 、 蛮 儿 卷二十 八 、

将相儿 卷四十五 、 侍儿 卷五十三 、 轻薄儿 卷一百六 、 黄须儿 卷

一百二十五 、 游侠少
匕 卷一百二十五 、 征戍儿 卷一百六十一 、 软羊儿
卷一百六十一 、 亡命儿 卷一百九一 、 歌儿 卷一百九十九 、 富儿 卷

二百 十六 、 壮 儿 卷二 百十六 、 痴 儿 卷二 百十九 、 风 尘儿 卷二 百二
十二 、 贫儿 卷三百 、 田舍 儿 卷四百七十七 、 乡里儿 卷四百八十 、
雄儿 卷四 百八 十六

三 指 成人

男儿肝 卷十八 、 并 州儿 卷十八 、 女 儿好 〔卷二 十 、 边城 儿 卷 二十

五 、 边塞儿 卷二十 六 、 襄 阳儿 卷二 十九 、 羌儿 卷 二十 九 、 塞 上 儿

卷 一百二 十五 、 五 陵儿 卷 一百三 十三 、 长安 儿 卷 一百三 十三 、 邯

郸儿 卷二百 三十 、 凉 州儿 卷二 百八十 四

二 、 指 动物

一 动 物 幼 ,慈

落 巢儿 卷二 百二 十 四 、 鹅 儿 卷 二百二 十八 、 鸭 儿 卷三 百六十 九

二 动物通 称

猫儿 卷 六 十九 、 黄 莺儿 卷一 百 六 、 雁 儿 卷 一百 二 十六 、 青雀 儿
青雀 卷一百二十九 、 青鸟儿 卷一百九十四 、 鱼儿 卷二百二十七 、

马儿 卷二 百八 十四 、 白鹭儿 卷三 百五 十 六 、 百 舌儿 卷三 百八十七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研究

峡蝶儿 卷三百八十七 、 狗儿 卷四百四 、 鸦儿 卷四百九 、 鸟儿 卷

四百 四十八

三 、 指无生命体
丸儿 卷三百四十一

敦煌变文校注 》 的 “儿 ” 使用情况

我们选取 《敦煌变文校注 》 作为书证来源, 是 由于敦煌变文具有 口语性强的

特 点 , 考 察敦 煌变 文 中的 “儿 ” 用例对 于研究 当时 口语 中的 “儿 ” 的使 用情 况十

分 必要 , 再加上 敦煌 变文作 为 “近 代汉 语和古代 汉语 的分 界线 ”, 考 察其 中 的 “儿 ”

的使用情 况对 于研 究 “儿 ” 的历 史发展演 变 的过程 也是 至关重 要 的 。

《敦 煌变 文校 注 》 的 “儿 ” 使 用情况 如下

一 、 指人

一 指 “小 儿 、 小 名

小儿 、 孩儿 、 象儿林 、 童儿 、 儿舒 、 儿子

、 阿孩 儿 、 儿孙 、 儿叶 、 婴儿 、 童 子儿

二 指具有某种特征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病儿 、痴儿 、黯 儿 、 主儿明铭 、 出家儿蛛人 、

贫儿

三 指 成人

男儿籽 一 、 女 儿好 、 丈 夫儿

二 、 指动 物 通称

雀儿 、 鸭儿 、 猾儿 、 青雀儿

《宋元小说话本集 》 中宋代作品的 “儿 ” 使用情况

一 、 指人

一 指 “小儿,, 、 人名 小字

侄儿 北宋 ,

孩儿 南宋 , 、 女孩 儿 南宋 , 、 锦儿 南宋 , 、女儿 南宋 ,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儿子 南宋 , 、 陈三 儿 南宋 , 、 范鳅 儿 南宋 , 、 小儿 南宋 ,

、 迎儿 南宋 , 、 童儿 南宋 ,

二 指具有某种特征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判儿 南宋 , 、 侍儿 南宋 ,

三 指 成人

老儿 北宋 ,

男少
匕男于 南宋,

二 、 指动 物

一 动物幼 患

小鹿 儿 南 宋,

二 动 物通称

白猫 儿 南 宋,

三 、 指植 物 植 物整 体或 某一部 分

松柯 儿 南宋 , 、 花 瓣儿 南宋 ,

四 、 指无生命体
担儿 北宋,

碗儿 南宋, 、 弩儿 南宋, 、 帘儿 南宋, 、 阁儿 南宋, 、

绣鞋 儿 南宋 , 、 门楼 儿 南宋 , 、 篮儿 南宋 , 、 笠儿 南宋,

、担 儿 南 宋, 、轿儿 南宋 , 、铃儿 南宋 , 、屋儿 南

宋, 、 船儿 南宋 , 、 小 门儿 南宋 , 、 环儿 南宋 , 、

灯儿 南宋 , 、 枕儿 南宋 , 、 被儿 南宋 , 、 简儿 南宋 ,

、 简帖儿 南宋 , 、 手儿 南宋 , 、 包儿 南宋 , 、 锣儿

南宋 ,

五 、 用 于 “时间名 词 或抽 象名词 ”
今 日儿 南宋 , 、词儿 南宋 , 、 昨夜儿 南宋 , 、话儿 南宋 ,

、 性儿 南宋 , 、 法儿 南宋 ,

六 、 用 于 “数 量 短 语 ”

两 口儿 北 宋,

一垛 儿 南宋 , 、 一堆 儿 南宋 , 、 两 口儿 南 宋, 、 一对 儿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南宋, 、 半掇儿 南宋,

南宋吴 自牧 《梦梁录 》 的 “儿 ” 使用情况

一 、 指人

一 指 “小儿 、 人名 小字

外甥儿 、 胡女儿 、 黄胖儿 、 婴儿 、 梅来儿 、

孩儿 、 小儿 、 儿

二 指具有某种特征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喜 虫儿报、之
徒 、 涉儿杠队 、 小厮 儿

三 指 成人

男儿 、 龚婆 儿 、 小娘 儿 、 鲍 老儿

二 、 指 动物 通称

金雀儿 、狗儿 、龟儿 、马儿 、鸡儿 、羊儿 、


虾儿 、 猫儿 、 , 哥儿 、 鱼儿 、 促 织儿

三 、 指 植物 植物整 体或 某一部 分
葫 芦儿 、 枣儿 、 豆儿

四 、 指无生命体

架儿 、 鼓儿 、 冠儿 、 衫儿 、 裙儿 、 弹儿 、

笠儿 、 解儿 、 小段 儿 、 糖 小儿 、 帽儿 、 背,衬

儿 、 香 袋儿 、 笼儿 、 扇 面儿 、 裹蒸儿 、千

层儿 、 纸袋 儿 、 灶儿 、 担儿 、罐儿 、 碟儿

、锣儿 、 刀儿 、 枪儿 、旗儿 、棒褪儿 、

阁儿 、 车儿 、 盏儿

《全 宋词 》 的 “儿 ” 使 用情 况

一 、 指人

一 指 “小儿,, 、 人名 小字

郭郎 儿 、 婴儿 、 儿童 、 儿女 、 儿孙 、女儿

、 素儿 、 玉儿

二 指具有某种特征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侍儿 、 僧儿

二 、 指 动物 通称

蜂儿 、 胡蝶儿 、 燕儿 、 蜜蜂儿 、 莺儿 、 牛儿

、鸦儿 、 虫儿 、蛾儿 、黄莺儿 、雁儿 、


鹅儿 、 促织儿

三 、 指植 物 植物 整体 或某一部 分

松儿 、 果儿

四 、 指无生命体

眉儿 、扇 儿 、 眼儿 、船 儿 、裙 儿 、鞋 儿 、

宅儿 、衫儿 、庞儿 、鼻儿 、脚 儿 、脸 儿 、

盐角 儿 、 帘儿 、 蟠儿 、 袜儿

五 、 用于 “抽 象名词 ”

模样儿 、 情性儿

六 、 用于 “数 量 短 语 ”

一 两枝 儿 、 六点 儿 、 一 团儿 、 一点儿

唐宋时期 “儿 ” 虚化表现小结

一 、 唐代 “儿 ” 开始普 遍泛用 于动物 名词 。 通过观 察王梵 志 、 寒 山 、 拾得


的 白话诗 、 全唐 诗 以及敦 煌变文 中 “儿 ” 使用 情 况 , 我们 可 以看 出唐代 “儿 ” 主

要 出现在 指人名 词和 动物名 称 中 。这一 时期继承 并发展 了魏晋 时期 “儿 ” 表 “小

儿 ” 的本 义用法 和泛 化用 法 , 可 出现 在 “小名 ”, 如 “象儿铭 ” “具有某种 特 征

或从 事某种 职业 的人 的称 呼 ”, 如 “市郭儿翻 、 屠儿 、 、 田舍儿好人、 出家儿雕 ”

中 “儿 ” 在 指 “小 儿 ” 或 指 “具 有某种特 征或 从事某 种职 业 的人 ” 的称 呼词语

中, 虽然 包含 了一 些表 “小 ” 意味 , 但 意义仍 比较实在 , 是表人名 词语素 。 “儿 ”

在表 人名 词 中使 用 范 围继续扩大 , 用 于 “成 人 的称 呼 ”, 就 不再 具有表 “小 ” 意

味 , 如 “男 男子、 女儿好 、 丈夫儿 ”, “儿 ” 在 “成人 的称 呼 ” 中是名 词词缀 。 这

一 时期 , 还产 生 了 由表 “人 ” 到表 “动物 ” 的泛 化 , “儿 ” 可 以出现 在动物 的称


名 中 , 表 “动物 幼 患 ”, 如 “鸭黄 儿 ”, 其 中的 “儿 ” 表 实在 意义 , 是表动物 的名

词语 素 “儿 ” 还 可用 于 “形体 小 的 ” 动物 的通称 , 如 “ 鼠儿 、 猫 儿 、 鸳鸯 儿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雀 儿 ” 等 , 其 中的 “儿 ” 是 “小称 ” 标记 , 是 名词词 缀 “儿 ” 出现在 不 具有 “形

体 小 ” 特 征 的动物 的通称 中, 如 “猪 儿 、 驴儿 ” 等 , “儿 ” 表 “小 ” 意 味磨损 ,

只 是名词 词缀 。在 《御定全 唐 诗 》 中我们 又 发现 了一例 “儿 ”作 名词词 缀 的例子 ,

如韩愈 《病 鸥 》 诗 中 的 “今者命 运穷 , 遭逢 巧 丸儿 中汝 要害 处 , 汝 能不得 施 ”

卷三 百 四十 一 中的 “丸儿 ” 指 的是 “射 杀鸦 鸟 的弹 丸 ”, “儿 ” 肯定 是一 个名

词词缀 。只是这一时期 “儿 ” 作名词词缀的用法仍不多见 。

二 、 宋代 “儿 ” 开始大量 泛用 于无 生命体称 名 。通 过观 察南宋吴 自牧 的 《梦


梁 录 》、 《宋 元 小说话 本集 》 的宋 代作 品 、 《全宋 词 》 中 “儿 ” 的使 用情 况 , 我们

可 以看 出宋代 “儿 ” 的使用 的范 围进 一步扩 大 , 除 了用在 指人称 呼 、 动 植物 的名

称 中, 还 出现 了大量 的用于 无生命 体名称 中的用 法 , 如 “眉儿 、 扇 儿 、 眼儿 、 船

儿 、 裙儿 、 鞋儿 、 宅 儿 、 衫儿 ” 等 。与魏晋 时期发 现 的个 别 “儿 ” 作名 词词 缀 的

现象 相 比, 这一 时期 “儿 ” 作 名词 词缀 的用法在 数量 上有 了显著 的增 加 。

三 、宋 代 “儿 ”始 用于抽 象名 词 、时间名词和 数量 短语 。这一 时期 , 随着 “儿 ”

虚化 程度 的进 一步 加深 , 使用 范 围也更大 , “儿 ” 开始 出现在抽 象名 词 、 时 间名

词 、 数量 短语 中 , 如 “模 样儿 、 情性 儿 、 今 日儿 、 昨夜儿 、 一 团儿 、 一 点儿 ” 等 ,

其 中 的 “儿 ” 是词缀 。

四 、 与 北宋相 比, 南 宋 “儿 ” 的使用 范 围更 大 , 出现 频 率更高 。对 比 《宋 元

小 说话本 集 》 中北宋作 品 “儿 ” 的使用情 况与 南宋作 品 “儿 ” 的使用情 况 , 我 们

可 以 明显 地看 出, 南宋 时期 “儿 ” 的虚化现 象更 为 明显 , 使用 范 围更 加扩 大 , 在

各 种词类 中出现 的频率都 大为增 加 。南宋吴 自牧 的 《梦梁 录 》 中 “儿 ” 的使用 情

况 也反 映 了这 一特 点 , 参 见 。

元 明清 时期 “儿 ” 的虚化表 现

元 明清 时期 我们分别 选用 了 《宋 元小说 话本集 》 中的元代 作 品 、 明代 《全本

金瓶梅 词话 》、 清代 汉语 教科 书 《朴 通事 谚解 》 等作 为书证 的来源 。这 些作 品大

都描 写 当时的市 井生活 , 使用 的都是 口语性 非常 强的语 言 , 对 于我们考 察这 一 时

期 口语 中的 “儿 化 ” 情况 非 常有 帮助 。

《宋 元 小说话 本集 》 中元 代作 品 的 “儿 ” 使用情 况

一 、 指人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化 ” 研究

一 指 “小 儿,, 或 人名 小 字

孙儿 元, 、 王留儿 元, 、 童儿 元, 、 迎儿 元, 、

豚儿 元, 、 小儿 元, 、 侄儿 元, 、 淑儿 元,

二 指具有某种特征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侍儿 元,

三 指 成人

老儿 元, 、 老官儿 元,

二 、 指动 物 通称

驴儿 元, 、 马儿 元, 、 猫 元,

三 、 指植 物 植 物整体 或 某一部 分

笋芽儿 元, 、 果儿 元,

四 、 指无生命体

衫儿 元, 、 包儿 元, 、 盒儿 元, 、罐儿 元, 、 茶儿

元, 、 房儿 元 , 、 眼儿 元 , 、 书儿 元 , 、脚 儿 元 ,

、 车儿 元, 、镜儿 元, 、锯儿 元, 、 嘴儿 元 , 、

额儿 元, 、 鼻儿 元, 、 腮儿 元 , 、 胸 儿 元, 、奶
儿 元, 、腰儿 元, 、 小罐儿 元, 、 小钉儿 元, 、

牌儿 元, 、 担儿 元, 、 碟儿 元, 、 盏儿 元, 、线

儿 元, 、 纸条 儿 元, 、 靴儿 元, 、 架儿 元, 、 门

儿 元, 、 帘儿 元, 、 矮凳 儿 元, 、 棒儿 元, 、 当

甫儿 元, 、 箱儿 元,

五 、 用于 “时 间名词 或抽 象名词 ”

曲儿 元, 、 破儿 元, 、 千 岁儿 元, 、 影儿 元, 、

模样儿 元,

六 、 用 于 “数 量短语 ”

两个 儿 元, 、 两 口儿 元, 、一 些儿 元, 、一 堆儿 元, 、

半点 儿 元,

七 、 用于 “副词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化 ” 研究

争些儿 元, 、 假 意儿 元,

明代 《全本金瓶梅词话 的 “儿 ” 使用情况

一 、 指人

一 指 “小 儿,, 、 人 名 小字

李娇儿 、 李瓶儿 、 天福 儿 、 吴银 儿 、戒安儿

峨安 、 来安儿 、 棋童儿 、 儿计 、 匕子 、

李桂儿 、 二官儿 、小囚儿 、来兴儿 、孩儿 、

孩子儿

二 指具有某种特征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官儿

三 指 成人

, 、彩 儿 、 娘子儿 、 媳 妇儿 媳妇 、 婆儿 、
娘儿

二 、 指动 物 通称

蝴蝶 儿 蝴蝶 、 雀儿 、 兔儿

三 、 指植 物 植 物整体 或 某一部分

细果子 儿 、 核桃 仁 儿 、 桃儿

四 、 指无生命体

衫儿 、 鞋儿 、东
田儿 、 手儿 、 头儿 、 钩儿

、铃儿 、房 儿 、眼儿 、姜汤儿 、粥汤儿 、

角 门儿 、 酒菜 儿 、 桌儿 、 门缝 儿 、瓜 子 儿 、

眉儿 、 挂珠 儿 、 座儿 、 酒儿 、 贴儿 、袍

儿 、 汗 巾儿 、 袄儿 、 脸儿 、 腿儿 、 脚儿

、 盘儿 、 绢儿 、 嘴儿 、 水沟儿 、 草绳儿
、 板儿

五 、 用于 “抽 象名词 ”

性儿 、 话儿 、 事儿 、 计儿 、 动静 儿 、匀
当儿 、 小便 宜 儿 、礼 儿 礼 、语 儿 、 笑话 儿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曲儿

六 、 用于 “数 量短 语 ”

一声儿 、 一眼儿 、 一个儿 、 一对儿 一对 、 两口


儿 、 一 家儿 、 一 两儿 、 几遍 儿 、 一杯 儿

七 、 用 于 “副词 ”

迎 面儿 、 直撅 儿 跪在 地 下 、 一答儿 、 照样 儿 、

打彩儿 、 一路 儿

八 、 用 于 “形容词 ”

谦 恭礼貌 儿 的 、 可怜 见 儿的 、 可 可 儿的

九 、 用 于 “动 词 短 语 ”

迎接迎接儿 、 等等儿 、 扭扭儿 、 理你理儿 一 、坐


坐儿 坐坐

清代 《朴通事谚解 》 的 “儿 ” 使用情况

《朴通 事谚解 》 上 、 中 、 下 年 是显宗 时期边 进 、 朴 世华等 人对 《翻


译朴通 事 》 所作 的修订 , 反 映 的是 清初 的语言 面貌 。

一 、 指人

一 指 小儿 、 人 名 小字

李小 儿 、 女孩儿 、 孩儿 、 赵 宝儿 、 儿 、

翠儿 、 小儿 、 许瘦 儿 、 芒儿

二 指具有某种特征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头儿 、 主儿 、 小厮 儿

三 指 成人

男 儿 男子

二 、 指 动物 通称

促织儿 、 雀儿 、 鸡儿 、 猫儿 、 鱼儿

三 、 指植 物 植 物整体 或 某一部分

杏儿 、 草儿 、 梨儿 、 菜子儿 、 叶儿

四 、 指 无生命体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桌儿 、 笛儿 、 米 帖儿 、 小车儿 、木鞘儿 、
锥儿 、 锯儿 、 球儿 、 板儿 、 环儿 、 甸, 儿

、瓮 儿 、镊 儿 、帽 儿 、舌尖 儿 、腰 儿 、

刀儿 、 身子儿 、 面皮儿 、 包儿 、 被儿 、
花 台儿 、 锅儿 、 水精 角儿 、 勺儿 、 窝儿 、
煤 简儿 、 钩儿

五 、 用于 “抽 象名词 ”

曲儿 、 法儿 、 花样 儿

六 、 用 于 “数 量短语 ”

一遭 儿 、 一根 儿 、 一捧 儿 、 几 件儿 、 两 口儿
、 一半儿 、 一套儿 、 一遍儿 、 一伙儿

七 、 用 于 “副词 ”

慢慢 儿 打 、 这样 儿 、 有些儿
元 明清时期 “儿 ” 虚化表现小结

一 、 元代 “儿 ” 始用 于 “副词 ', 。通 过观 察元 代小 说话本 中 “儿 ” 的使用 情


况 , 我们 可 以看 出与唐宋 时期相 比, 这一 时期 “儿 ” 的使用 范 围更 加扩大 , 虚 化

程度 更 高 。 “儿 ” 产生 了用 于 “副 词 ” 中的用法 , 如 “争些 儿 、 假 意儿 ” 等 。

二 、 明代 “儿 ” 始用 于 “形容 词 ” 和 “动 词短 语 ”。通 过观察 明代 的 《全 本

金瓶 梅 词话 》 中 “儿 ” 的使用情 况 , 我们可 以看 出明代 “儿 ” 的使用范 围更加 扩

大 , 产生 了用于 “形 容词 ” 和 “动词短语 ” 中的新用法 , 如 “谦恭礼 貌儿 的 、 可

怜 见儿 的 、 可可儿 的 、 迎 接迎 接儿 、 坐坐 儿 ” 等 , 而且这些 新产 生 的用法 使用 频

率 非 常高 , 可 见 明代 是 “儿 ” 的虚化用 法发 展成 熟 的阶段 。

三 、 清 初 “儿 ” 的虚 化达 到顶峰 , 此 后呈下 降趋势 。通 过观 察清 初 的 《朴通

事谚解 》 中 “儿 ” 的使用 情况 , 我们 可 以看 出清 代初年 “儿 ” 的使用 范 围还 是非

常广 泛 的, 各种虚 化 用法 都很普遍 , 这一 时期 “儿 ” 的虚化 达到 顶峰 , 此后 “儿 ”

的 虚 化 用 法 逐 渐 呈 下 降趋 势 。

“儿 ” 的虚化 表现 比较 研究

通过 上文对 历史文 献资料 中 “儿 ” 的使 用情 况 的考 察 , 我们 可 以看 出 ①宋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代 以前 “儿 ”的泛化 、虚 化用法 有 限 魏晋 南北朝 时期 “儿 ”主 要用于 各种表 “人 ”

称 呼 中 唐代 “儿 ” 既保 留 了表 “人 ” 用法 还产生 了用 于 “动物称 呼词 语 ” 的新

用法 。 ②宋 代 以后 “儿 ” 的主要虚 化用法产 生 了 , 到元 明清 时期发 展成 熟 宋 代

“儿 ” 既保 留了表人 或动物 的虚 化用法 , 还 产生 了用于 抽象名 词 、 时 间名词 和数

量 短语 的新用法 元代 “儿 ” 始 用于 “副词 ” 明代 “儿 ” 始用 于 “形 容词 ” 和

“动词短语 '夕 清代 “儿 ” 的虚 化达 到顶 峰 , 各 种虚化 用法 随处可 见 。 要想 更深

入地 了解汉 语 “儿 ” 的虚化现 象 , 有必要对 宋代 以后 “儿 ” 的虚化 用法 做进 一步

的探 讨 。

下一章 节我们 主要考 察宋 元 时期和 元 明清 时期这两个 阶段 “儿 ”的虚 化用法 。

宋元 时期选 用 《宋 元小 说话 本集 》 元 明清 时期选 用 《老乞大 》 元 、 明 、 清 三个

不 同版 本 。通 过对 《宋元 小说 话本 集 》 中反映 出来 的宋 元 时期 “儿 ” 的虚化用 法

和 《老乞 大 》 元 、 明 、 清 三个 不 同版本 中反映 出来 的元 明清 时期 “儿 ” 的虚 化用

法 分别进行 比较研 究 , 以显 示这两个 时期 “儿 ” 的虚化用 法 的不 同特 点 。

《宋元小说话本集 》 的 “儿 ” 的虚化用法比较研究

宋元 时期 , 话本 小说 大放 异彩 。 话本来 自民间, 产 生于 口头文学 的 “说话 ”

艺术 , 都是文人采 用 民间传 说而进 行 的再创作 , 口语色 彩非常浓 厚 , 下 面我们 就

结合 《宋元 小说话 本集 》 中 “儿 ” 虚化 的具 体例证对 宋 元时期 “儿 ” 的虚化用 法

进 行 比较研 究 。

收牛儿一养蚕女

收牛儿尚睡, 养蚕女 由眠 。 宋代,

大 虫一儿

大 虫恶 杀 不吃 儿 。 宋代 ,

在例 中 “牧 牛儿 ” 与 “养蚕 女 ” 对举 , “儿 ” 是 本义用 法 , 指 “小儿 ” 例

中的 “大 虫 ” 与 “儿 ” 对举 , “大 虫 ” 是老 虎 的俗 称 , “儿 ” 在这 指老 虎 的幼 患,

民 间有 “虎毒 不食子 ” 的说法 , 所 以例 中的 “儿 ” 也是 实词 , 指动物 的幼 患 ,

“儿 ” 表 “动 物幼 患 ” 的用法 是从 “儿 ” 表 “小 儿 ” 的用 法泛化 而来 的 。

菩萨一小佛儿

纵然不做得菩萨, 修得个小佛儿也罢 。 宋代,

大主 一小主 儿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化 ” 研究

张主管在 员外面前嫉妒你, 你如今要愈加用心, 大主小主儿买卖, 一


般样 做 。 元代 ,

在例 中 “小佛 儿 ” 与 “菩萨 ” 相 比道业要 浅 , 因此 “小 佛儿 ” 中的 “儿 ”

有 表 “小 ” 的意味 , 而 “菩萨 ” 后 不带 “儿 ” 例 中的 “大主 ” 和 “小主 儿 ”

同时 出现 , 一个不 带 “儿 ”, 一个 带 “儿 ”, “儿 ” 的 “表小 ” 意 味一 目了然 。例

、 中的 “儿 ” 是 小称 的标 志 , 是名词 词缀 。

绣鞋 儿一金 权子

金 莲着 弓弓扣绣鞋儿, 螺髻插短短紫金钦子 。 宋代 ,

锅 子 一锅儿

史憨儿今夜要来偷我锅子, 先来说教我留门 。 宋代,

史弘肇那里顾得干湿, 戴得锅 儿便走 。 宋代,

担 儿 一担子

这 日有个箍捅的, 叫做张公, 挑着担儿, 径往柳林里, 穿过褚家堂做

生活 。 宋代 ,

张公只不答应, 挑着担子 , 径入 门歇下, 一一 宋代,


例 中的 “绣 鞋儿 ” 与 “金钗 子 ” 对举 , 说明 “儿 ” 与 “子 ” 一样 , 己经虚

化 为名词词 缀 。例 、 中的 “锅子 ” “锅 儿 ” “担子 ” “担儿 ” 交替 出现 , 说 明此

时 的 “儿 ” 与 “子 ” 一样 是 词缀 , “儿缀 ” 与 “子缀 ” 处 于并存 竞 争阶段 。

朱三老儿一朱三老

却有 昨夜小娘子借宿的邻 家朱三老儿说道 一一 宋代,


朱三老道 “好 自在性儿 一一 ” 宋代,

合哥 儿 一合 哥

多时不见合哥 儿 回来 , 一一 合 哥 回来 , 与众人低 低道 一 一 宋代 ,

促 织 一促 织儿

分开 兰麻 看 时 , 吃 了一惊 , 见 这促 织在一条 火赤 炼蛇 头上 。 王二取

块石 头打去 , 蛇便 走 了, 促 织 儿 已跳在 地上 。 宋代 , 一佣

驴 儿一驴

小员外 目睁口呆, 阁知所措 , 正低 了头倚着栏干, 恰好皇甫真人骑个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驴 儿过来 。 吩 咐罢 , 真 人 自骑 驴去 了 。 元代,

篮 儿 一篮

这人走至面前, 放 下篮儿, 又着手唱三个偌 。 宋代,

大尹再教放下篮去取时, 杳无踪迹 , 一似石沉大海, 断线风筝 。

宋代,

盏 一盏 儿

赵正和宋四公叙 了间阔就坐, 教酒保 添只盏来筛酒 。 元代,

妇女在宋四公根底坐定, 教量酒 “添只盏儿来 。” 元代,

例 中的 “朱 三老 儿 ” 和 “朱 三老 ” 是指称 同一 个人 , 例 中 的 “合 哥 儿 ”

和 “合 哥 ” 也是 指称 同一个 人 , “朱三老 儿 ”、 “合 哥儿 ” 都是 生活 中很 随意的称

呼, 口语色彩很浓 。 “儿 ” 在这类称呼词语中不具有实在的意义 , 只是表达 了一

种 口语 色彩 。例 、 中 的 “儿 ” 在 指称 同一动 物 的称 呼词 语 中也 出现 自由省

略 的现 象 , 如 “促 织 促 织儿 ', 、 “驴 儿 驴 ”。例 、 中 的 “儿 ” 在 指称 同一无

生命 体的物 名词 中也 出现 自由省 略现 象 , 如 “篮儿 篮 ” “盏 盏 儿 ”。 可见 到 了宋

元 时期 , “儿 ” 在 书面语 中的 自由省略现 象是 非常普 遍 的 。我们 认 为在这类 词语

中 “儿 ” 的意义更加 虚化 , 表 “小 ” 意味 磨损 , 主 要是名 词的标 记 , 表达 一种轻

松 、 随意 的 口语色 彩 。 “儿 ” 的语 义上 的虚 化 , 导 致语音 的弱化 , “儿 ” 很容 易 与

前一音 节形 成儿化 韵 , 口语 中 “儿化 ” 使用越 普 遍 , 越纯熟 , 作 家在 写作 时, 就

很有 可能越 少用 “儿 ” 字来 记录 “儿化 ” 现象 , 他们 潜 意识 中认为 只要看 到这类

词 , 口语 中 自然就 读 “儿化 韵 ”, 记 录时就 没多加 注 意 , 这可 能就是 书面 语中 “儿 ”

在这类 词 中 出现大 量 自由省略现 象 的原 因所 在 。老舍 是地道 的北京人 , 他 写的 小

说 《骆驼 祥子 》 中 “儿 化 词 ” 非常 多, 但 也不 乏 “儿 ” 自由省略 的例子 在 一句

话 中, 表 达 同一意思 的词 , 有 时带 “儿 ”, 有 时不带 “儿 ”。如 “一边 拉着 人还得

一边 儿央 求人家 原谅 ” 中 “一边 ” 和 “一边 儿 ” 同时 出现 在 同一上 下文 中, 指


称 同一事物 或表达 同一 概念 的词语 , 有 时带 “儿 ”, 有 时不带 “儿 ”。如 “虽然 十

五个 大铜子 儿 已经算 是甜 买卖 。 不屑 于三 五个铜 子 的穷凑 了 。” 中的 “铜子 儿 ”

和 “铜子 ” 都 出现 “而 且得一 气儿 休息好 几天 。 他知 道一旦 倒下 , 他可 以一气

睡三 天 。” 中的 “一气儿 ” 和 “一气 ” 都 出现 。我们都 知道 “一边 儿 ”、 “铜 子儿 ”、

“一 气儿 ” 在北 京话 口语 中至今 仍然 是 “儿 化词 ”, 但 《骆驼祥 子 》 中 的这 些 词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语 中的 “儿 ” 却 出现 自由省略现象 。这 正可 以说 明字面上 的 “儿 ” 的数 量减 少 ,

不一 定表示 口语 中 “儿化 词 ” 的减少 , 相 反有可 能是 口语 中 “儿化 ” 运用 纯 熟的

表征 。

随着 “儿 ” 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 “表小 ” 意义磨损, 所 指称 的对象 可 以不

再 具有 “形 体小 ” 的特征 。指称 事物 的名词 中出现 “儿 ” 主要 是传达 一种 随便 、

亲切 、 轻松 、 活泼或 者浓郁 的 口语色 彩 , 这 在一些 “儿 ” 连 续 、 多次 出现 的语境

中表 现得最 为 明显 。例 如

风儿 灯儿 枕儿 被儿

开 了房 门, 风 儿 又吹 , 灯 儿 又暗 , 枕 儿 又寒 , 被 儿 又冷 , 怎生 睡得

宋代 ,

发儿 额儿 眉儿 眼儿 鼻儿 肥儿 口儿 胸儿 奶儿 手儿 腰儿 脚儿

黑丝丝 的发 儿 , 白莹莹的额 儿 , 翠 弯弯的眉 儿 , 溜度 度 的眼儿 , 正 隆

隆的鼻儿, 红艳艳的肥儿, 香喷喷的 口儿, 平坦坦的胸儿 , 白堆堆的

奶儿, 玉纤纤的手儿 , 细袅袅的腰儿 , 弓弯弯的脚儿 。 元代,

随着 “儿 ” 的虚 化程度 进一步加 深 , 使用 范 围更加 扩大 , 不再 仅 限于具体 的

物名 词 , 其他名 词 中也 可 以出现 , 如 时 间名词 今 日儿 、 昨夜 儿 、 抽 象名 词 模

样儿 、 隋性 儿 、 法 儿 、 名 儿 、 意 儿 。请看 例证

用 于 “时 间名词 ”

今 日儿 来到堂前票复 “妈妈, 今 日儿欲要湖上闲玩 , 未知尊意若何 ”

南宋 ,

昨夜儿 昨夜儿经雨过, 似佳人细腻香肌 。 南宋,

用于 “抽 象名词 ”

法儿 做娘 的不慌 不 忙, 说 出一个 法儿来 。 南 宋,

” 性儿 朱三 老儿道 “好 自在性 儿 一一 ” 南宋 ,

“儿 ” 的虚 化程度 越高 , 应 用 的范围越 来越 大 , 由名 词扩展 到其 他词类 , 如

数量 短语 一些儿 、 一 点儿 、 一 团儿 、 副词 一灵 儿 、 险些 儿 、 争 些儿 、 假 意

儿 、 凑巧儿 等 。请 看例证

用 于 “数 量词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一 对儿 夫妻两个, 好一对儿, 果是说得着 。 南宋,

半掇儿 宋四公走到五人面前, 见有半掇儿吃剩的酒, 也有果菜之 类,


被 宋四公把 来吃 了 。 元代 ,

用于 “副词 ”

争些儿 姐姐 , 我为你嫁上江头来, 早晚不得见面, 害了相思病, 争些

儿不得 见你 。 元 ,

假 意儿 那妇人 气喘气促, 做神做鬼, 假意儿装妖作势, 哭哭啼啼道

一一 元,

通 过 以上 分析 , 我们 可 以看 出宋元 时期 “儿 ” 的主要虚 化用法 都 已发展 起

来 , 可用 于 “无 生命 体 的称名 、 抽象名 词 、 时间名词 、 副词 ” 等 中 。 宋元 时期

出现 了大 量 “儿 ” 连 用现 象 、 “儿 ” 自由省略现象 , 说 明这一 时期 “儿 化 ” 在 口

语 中运用 的非 常纯熟 。南 宋 “儿 ” 的使 用情况 与北宋有很 大 区别 , 而 与元代 比较

接近 , 特 别 是 “儿 ” 出现 在 “抽 象名 词 、 时间名词 、 副词 ” 中 的用 法 , 在 南宋 、

元代才 普遍存 在 , 可见 南宋 、 元代 “儿 ” 的虚化程 度 比北宋要 高 , 使 用范 围也 比

北宋 更大 , 原因可 能与 南宋 时期社会 变迁有 关 。

元 、 明 、 清三种版本 《老乞大 》 的 “儿 ” 的虚化用法 比较研究

《老乞 大 》 作 为一本 汉语 教科 书 , 记 录的语 言都是地道 的 口语 , 能够较 好 的

反 映当时人 们 口语 的使 用情 况 , 对于考 察 “儿化 ”这种 口语现 象 的使用情况 比较

有利 我们 将该 书元 、 明 、 清三个 时期 的不 同版 本 中的 “儿 ” 的虚化 用法进 行 比

较研 究 , 对 于发现 “儿 ” 在 这一历 史发展 时期 中使用 情 况的变异 有重要 价值 。

《原 本老乞 大 》 元 代语言

初步 认为此 本约刊 刻 于朝鲜世 宗朝 一 年 , 是至今 发现 的最早 的

《老乞大 》 本 子 。它 的语 言与传 世的版本 存在 明显 的差 异 , 是地道 的元代 北方 口

语 。

《老 乞大谚 解 》 明初语 言

世珍 为 《老 乞大 》 作 了谚解 , 他所 依据 的 《老乞 大 》
由朝 鲜著名 语言 学家 崔一

汉 文本应 是 年经 过 中 国使 臣葛贵等 人修 改过的本子 , 这个 修 改本 的语言 跟

所 谓 的 “古本 ” “ 旧本 ” 已有很 大 的不 同, 大体上反 映 了明初 的北 方话 口语 其

中也许还 杂有 南方 方言 的成分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老 乞大新释 》 清 代语 言

年 《老乞 大新释 》 问世 。 从 年 葛贵等 人对 《老 乞大 》 作 了较 大 的


修 改 、 崔 世珍据 以作 谚 以后 , 一 直到 年 《老 乞大 新释 》 问世 , 中间将近 三

百年 , 没 有发现 修 改 《老 乞大 》 原 文 的迹 象 。三 百年 间 , 语 言 的变化是 很大 的 ,

所 以 《新释 》 的 出现 事属必 然 , 《新释 》 反 映 了清代 语言 的实 际状况 。

下面以 “原本 ” 表示 《原本老 乞大 以 “谚解 ” 表 示 《老 乞大谚解 以 “新


解 ” 表示 《老乞大新释

一 、 指 人名 词

一 指 “小儿,, 、 人 名 小字

原本 孩儿 、 小孩儿 、 小女 儿 、 侄儿 、 兴儿

谚解 孩儿 、 小孩 儿 、 小女 儿 、 侄儿 、 兴儿

新释 孩子 、儿子 、小孩 子 、 小儿 、 小女 儿 、

侄儿 、 孩儿 、 兴儿

二 指具有某种特征或从 事某种职业的人

原本 主儿 、 官人

谚解 主儿 、 官人

新释 主儿 、 官儿

三 指成 人

原本 汉儿 、 汉 儿人 、 男儿 、 男儿人

谚解 汉儿 、 汉 儿人 、 男儿

新释 中国人 、 汉人 、 男子

二 、 指 动物

原本 鸡儿 、 喜鸽儿 、 羊羔儿 、 鱼子儿

谚解 鸡儿 、 喜鹊 儿 、 儿马 、 ,羔儿 、 鱼子 儿

新释 鸡 、 喜鹊 、 匕马 、 羔儿 、 鱼子儿

三 、 指 植 物 〔植 物 整 体 或 一 片植 物

原本 枣儿 、 酸 枣林

谚解 枣儿 、 酸 枣林 儿

新释 枣儿 、 酸枣林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四 、 指无生命体
原本 签筒儿 签筒 、桌儿 、石槽儿 、槽儿 、筐儿 、

井儿 、 襟儿 、 瓢儿 一 、 罐儿 、 杂货铺 儿 、

草店儿 、 房儿 、 门儿 锅儿 、 盏儿 、坐

车儿 、 肚儿 、 馅儿 、 帽儿 、 衫儿 、 锥儿

、 盒儿 、 针 筒儿 、 小铃 儿

谚解 签 筒儿 签筒 、 桌儿 、 石槽儿 、 槽儿 、 筐儿
、 井儿 、 襟儿 、 瓢儿 、 盐瓜 儿 、罐儿

、 杂货铺儿 、 草店儿 、 房儿 、 门儿 、

锅儿 、 盏儿 、 坐车儿 、 肚儿 、 馅儿 、

帽儿 、 锥儿 、 盒儿 、 针筒儿 、 小铃 儿

新释 签筒 、 桌子 、 石槽 、 槽儿 、筐 一 、
井 、 衣襟 、瓢 、罐 、 杂货铺 、草

房店 、 房子 、 、盏 、 车子 、肚

儿 、馅 、帽 、 锥子 、 盒儿 、 针筒
儿 、 小铃 档

五 、 用 于 “时间名词或抽 象名词 ”

原本 性儿 、 一 霎儿 、 暂霎 儿 、 夜来

谚解 性儿 、 一霎 儿 、 夜来 、 一会 儿

新释 性格 、 一会 儿 、 一会 、 昨儿

六 、 用 于 “数 量 短 语 ”

原本 两遭 儿 、 两 家儿 、 一 半儿 、 一 张儿 、 一 句儿

、 一等儿 、 三栩儿 、 五分儿 、 一检 儿


谚解 两遭 儿 、 两 家儿 、 一 半儿 、 一锭 儿 、 一 句儿

、 一等儿 、 三棚儿 、 五分儿 、 一顿儿

新释 两回 、 两家 、一半 、一块 、 一句 、

一等 、 三回 、 五分 、 一顿 儿
七 、 用于 “副 词 ”

原本 大片儿 切 、 远些 儿 拴 、 假 意儿 叫 、 正面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研究

儿 坐

谚解 大片儿 切 、 远些儿 检 、 假 意儿 叫 、 正面

儿 坐

新释 大片 切 、 远些 检 、 假 意儿 叫 、 正面

通 过 《老 乞大 》 三个 版本 中 “儿 ” 的使 用情况 的对 比, 我 们可 以明显看 出 ,

虽然在 元 明两代 , “儿 ” 的虚化 现象普 遍存 在 , 但 明代 “儿 ” 的虚 化 使用 范 围 比

元 代更 广 , “儿 ” 在各种 词类 中 出现 的频率 也更 高 。发展 到清代 , 反映在 字面 上 ,

“儿 ” 的数量 明显 比元 明两代 减少 , 指称 同一事 物 的词 , 在 元 、 明两代 有 “儿 ”,

而到 了清代要 么不 带 “儿 ”、 要 么带 “子缀 ”。我们 认为 明代 “儿 ” 的使用 范 围 比

元 代普 遍是 “儿 ” 意义进 一步 虚化 的表 现 , 由 “儿 ” 的本义 “小儿 ” 引 申出的 “表

小指 爱 ” 的虚 化用 法 , 或 “表 小 ” 意味磨 损后作 名词词 缀 的用法 非常 普遍 。也 正

是 由于 “儿 ” 的使 用 范 围的不断扩 大 , “表 小 ” 意味 磨损 , 因此 如需 强调 “小称 ”

意味 时 , 就必须采 用其 他方 式 , 如加 “表 小 ” 限定语 或用 “子 缀 ” 替代 。我们认

为 《老乞大 》 清代 版本 中 “儿 ” 字数 量 的减 少并不 能说 明 口语 中 “儿化 ” 数量 的

减少 , 有可 能与我 们上文 分析 的 “儿 ” 自由省略 的原 因相 同, 是 口语 中 “儿化 ”

使用 纯熟 的反映 。清初 的 《朴 通事 谚解 》 中 “儿 ” 虚 化用法 的丰 富 多样 正说 明了

这 一 点 , 参见 。 当然这 一时期某 些 “子 缀词 ” 替 代 “儿 缀词 ” 也 是书面

语 中 “儿 ” 数 量减 少 的一 个原 因 。

汉语 史上 “儿 ” 的虚 化表 现总结

通 过对 口语性 强 的历 史文献 资料 中 “儿 ” 的使 用情 况 的考 察 , 我们对 “儿 ”

在 历史 上 的虚 化 的情 况有 了进 一步 的认 识 , 兹总 结如下

一 、 魏晋 南北 朝时期 , “儿 ” 的用法 主要还 是用于 “表人 称 呼 ”


魏 晋南北 朝时 期 , “儿 ” 主要还 是用于 “表 人称 呼 ”, 包 括本 义用法 , 表 “小

儿 ”, 如 “婴 儿 、 小儿 ” 等 引 申用法 , 表示 具有 某种特 征或 从事某 种职 业 的人 ,

如 “庸儿 、 利 齿儿 、 武 夫儿 ” 等 。用 于指 “小 儿 ” 或指 “具 有某种 特征 或 从事某

种 职业 的人 ” 的称 呼 词语 中的 “儿 ', , 仍表 实在 意义 , 是表人 名 词语 素 。 此 时开

始 出现 “儿 ” 虚化 为名词 后缀 的个别例 证 , 如 “朱 朱砂” “花 儿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二 、 唐 宋时期 , “儿 ” 的使用 范 围发 生 了跨范畴 的泛 化


一 唐代 “儿 ” 普 遍泛 用于动 物名 词 。唐 代 的 “儿 ” 除 了继 承并发 展 了

魏 晋 时期 “儿 ”表 “小儿 ”的本义 用法和 指人 的泛化用 法外 , 还产 生 了 由表 “人 ”

到表 “动物 ” 的跨 范畴 的泛化 , 出现在 动物称 呼词语 中 , 表 动物 的幼 患, 如 “鸭

黄儿 ” 等 , 其 中的 “儿 ” 是名 词语 素 出现 在 “形体小 ” 的动物通 称 中, 如 “鼠

儿 、 猫儿 、 鸳鸯 儿 、 雀儿 ” 等 , 其 中 的 “儿 ” 是 “小 称 ” 标 记 , 是名词 词缀

出现 在不 具有 “形体 小 ” 特征 的一般 动物 通称 中 , 如 “猪儿 、 驴 儿 ” 等 , 其 中

的 “儿 ” 是 名词词 缀 。

二 宋代 “儿 ” 开 始大量 泛用 于无 生命体 称名 、 抽象 名词 、 时 间名 词 、

数 量 短语 。 宋代 “儿 ” 的使用 的范 围进一 步扩大 , 除 了用在 指人称 呼 、 动植物

的名 称 中, 还 出现 了大量 的用 于无 生命体名 称 中的用 法 , 如 “眉 儿 、 扇 儿 、 眼

儿 、 船儿 、 裙儿 、 鞋 儿 、 宅儿 、 衫儿 ” 等 , 其 中 的 “儿 ” 是 名词词 缀 。 随着虚

化 程度 的加深 , 这 一 时期 “儿 ” 还可 出现在 抽象名 词 、 时间名 词 、 数 量短语 中,

充 当词缀 , 如 “模样 儿 、 情性 儿 、 今 日儿 、 昨夜 儿 、 一 团儿 、 一 点儿 ” 等 。

三 与北宋 相 比 , 南宋 “儿 ” 虚 化用 法范 围更广 , 使用 频率更 高 。 南宋

“儿 ” 的虚 化用法 在使 用 范围上 明显 匕北宋 大 , 在各类 词 中的 出现频 率也 比北

宋 高 。《宋元 小说话 本集 》 中宋代 作 品的 “儿 ” 的使用情 况明显 反映 出这 一特 点 。

参见 。

三 、 元 明清 时期 , “儿 ” 的使 用范 围更加扩 大

一 元代 “儿 ”始 用于 “副词 ”。元代 的 “儿 ”除 了继承 并发 展 了宋代 “儿 ”

的各种虚 化用法 外 , 还 产 生 了用于 “副词 ” 的新用法 , 如 “争些儿 、 假 意儿 ” 等 。

二 明代 “儿 ” 始 用 于 “形 容词 ”、 “动 词短语 ”。 明代是 “儿 ” 的虚 化用

法 成熟 的阶段 , 在 以往 产生 的各种虚 化用 法蓬勃 发展 的同时 , 还产 生 了用 于 “形

容 词 ” 和 “动 词短语 ” 中 的新用法 , 如 “谦恭 礼貌 儿的 、 可怜见 儿 的 、 可 可儿 的 、

迎 接迎接 儿 、 坐 坐儿 ” 等 。

三 清初 , “儿 ” 的虚化 达到顶 峰 。无论 是在 书面 语还是 口语 中, “儿 ” 的

虚化 用法 都 随处 可见 , 此 后 “儿 ” 的虚化 用法 逐渐呈 下 降趋势 。

下面 我们 以图表 的方 式展示 一下历 史上 “儿 ” 的虚化用法 的表现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主要 用 法 新 生用 法





南 ①表 “小儿 ” 婴儿 、 小儿

②表具有 某种特征的人或 从事某 种职业的人 庸 儿 、 武夫儿 指无生命体 朱儿娜 、 花儿

出现例 子极少

①表 “小儿 ”、 小名 婴儿 、 象儿怜


唐 ②表具有 某种特征的人或 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③指成 人 妇儿 、 丈夫儿 指动物




宋 ④指动物 猫儿 、 鸳鸯 儿 、 雀 儿

⑤指无 生命体 丸儿 出现例 子极少

①指 人


代 ②指动植物 鸭黄儿 、 笋芽儿 用 于 “无 生命 体名 称 、 抽 象名 词 、

③指无 生命体 眉儿 、 扇儿 、 船儿 、 鞋儿 、 碗 儿 时间名 词 、 数量 短 语 ”

④用于 “抽象 名词 、 时间名词 、 数量 短语 ” 惰性 儿 、 今 日儿 、

一团儿

①指人


代 ②指动植物

③指无生命 体 用 于 “副词 ”


兀 ④用于 “抽 象名词 、 时间名词 、 数 量短语 ”

⑤用于 “ 副词 ” 争些 儿 、 假意儿




兰垫

②指动 植物

清津堂竺一—
时 ④用于 “抽象名词、 时间名词、 数量短语”
一 用 于 “形容 词 、 动词 短语 ”

期 ⑤用于 “副词”

⑥用于 “形容词 ', 可可儿 的 、 可怜 见儿的

⑦用 于 “动词短语 ” 迎接迎接 儿 、 坐坐儿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儿 ” 虚化原因和虚化机制探讨

通过上 文对 历 史文 献 资料 中 “儿 ” 的使 用情 况 的考 察 , 我们 可 以清 楚地看

出 “儿 ” 的演变 经历 了 “泛化 ” 与 “虚 化 ” 两个 过程 。 “儿 ” 由 “泛 化 ” 到 “虚

化 ” 的演变 过程主 要表 现在 “儿 ” 的虚 化应 用范 围的不 断扩大 上 。下 面我们 就 以

“儿 ” 的虚化 应用 范 围 扩大 为纲 , 结合历 史语料 论证 其功 能 的发 展及支 撑其

发 展 的机 制 因素 , 并证 之 以共 时平 面 的方 言材料 。

“儿 ” 的泛化

“儿 ” 的泛 化指 “儿 ” 在 发展演变 的过 程 中 , 结合 的词语 越 来越 多 , 范 围不

断扩 大 , 但表 达 的意义 与 “儿 ” 的本义 “小儿 ” 相类 似 , “儿 ” 在泛 化后 出现 的

词语 中 , 仍 表实在 意 义 , 是名词语 素 。 “儿 ” 的泛 化又包 括两 个 阶段 ① “儿 ”

在表 人称 呼词语 中的泛 化 ② “儿 ”在 动物 的幼 患或植物 的幼苗 的称 呼词语 中 的

泛化 。

“儿 ” 在表人称呼词语中的泛化
“儿 ” 的本义 是 “小 儿 ”, 《说文 》 “儿 。孺子 也 。” 段注 “儿孺 双 声, 引 申

为幼小之 称 。” 泛 化后 可 以广泛用 于各类 指 人的称 呼词语 中, 这些称 呼词语所 指

称 的对象 要么年龄 小 , 要 么社会地 位低 、 要 么是一种 小名 、 爱称 等 , 都包含 “表

小 ” 的意味 , 是 “儿 ” 的本义 “小儿 ” 的 引申用 法 。 “儿 ” 在 这些 指人称 呼 中,

虽 然包 含表 “小 ” 意味 , 但仍 意义 实在 , 是名 词语素 。 “儿 ” 的这些 用法 , 很 早

就 出现 了 , 东汉 以前就 可 以看 到 , 特 别是 到 了南北朝 时期 , 更 为普遍 。请看例 证

一 、指 “小 儿 ,, 、 小名
婴儿 卒 民相 盗 家室婴 儿 。 北 大语料 库 ·春 秋语 料

小儿 秽 人前 儿 , 前儿 若弥猴 , 立行 似 小儿 。 北大语 料库 ·战 国语

童儿 当此之 时 , 易子而食 , 析 骸 而炊 , 丁壮者 死 , 老 病童 儿 皆儿城 ,

牢守 儿不 下 。 北大语料库 ·西汉语料

孩儿 弟子布 施一 索 , 分难之 时愿 平善 , 孩儿早 出来 。 敦煌 变文校


注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皮亮儿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皮亮儿, 一一 世说新语校笺 》


羊忱儿 次女适徐州刺史羊忱儿 。 世说新语校笺 》

胡儿 胡儿既无由知父为此事 。 《世说新语校笺 》
象儿 弟三不是别人, 是小弟象儿 。 敦煌变文校注 》

二 、 指具有某种特征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黄发 儿 黄发儿既多受社 , 黄发儿齿 。 北大语料库 ·周代语料

乞儿 景公睹乞儿于涂晏子讽公使养第十 北大语料库 ·战国语料


歌儿 高祖所教歌儿百二十人 , 皆令为吹乐, 援有缺 , 辄补之 。 北

大语料库 ·西汉语料

侍儿 臣故为从史盗君侍儿者 。 北大语料库 ·西汉语料


卖珠 儿 窦太主寡居, 年 已五十余, 却又与卖珠儿董僵 亲近 。 北大语
料库 ·西汉语 料

偷儿 汝等若 自知海改, 可速将本地偷儿, 尽数拿来, 以赎 己罪, 我


便饶 汝 。 北 大语 料库 ·西汉语料

卖饼儿 王兴从前不过一个城 门令史, 王盛乃是卖饼儿 , 二人只 因应 了

哀章所造金 遗人名, 竟平空得 了显职 , 真是梦想不到 北大语


料库 ·西汉语料

田舍儿 田舍少农民强学人作 尔馨语 世说新语校笺 》


健儿 祖 于时恒 自使健 儿撇 啪士鼓行劫钞 , 一 一 世 说新语 校 笺 》

利齿儿 天下 自有利齿儿时躺人。 《世说新语校笺 》

武夫儿 今世士大夫, 但不读书, 即称武夫儿, 乃饭 囊酒餐也 。 颜 氏


家训集解 增补本 》

市郭儿 兴生市郭儿毓, 从头市内坐 。 王梵志诗校 注 》


屠儿 伺命取人鬼, 屠儿煞羊客 。 王梵志诗校 注 》

客作儿 博钱沽酒契, 翻成客作儿肛 。 寒山诗注附拾得诗注 》 时


黯儿 黯 儿例人别设俏 , 转 急且抽 头 。 敦 煌 变文校 注 》

“儿 ” 在 表人称 呼 词语中 的泛 化 , 在现代 汉语 方言 中也有 反映

一 、 指 “小 儿 ”

细 儿舒 、少
年 味
均 、 男儿料儿 习闷” 温 州话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二 、 指具有 某种特征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攘茬 儿软弱而
容易对
付的人硼 `扩 , 、

, 、商贩儿 。 。, , 。明 ,月 '丘护' 徐 州话
“儿 ” 在动物的幼患或植物的幼苗的称呼词语中的泛化
“儿 ” 的本义 是 “小儿 ”, 可 以发生 由表 “人 ” 到表 “动物或 植物 ” 的跨 范畴

的泛 化 , 即 出现 在动 物或植 物 的称 呼词 语 中 , 标记动物 的幼 息或植 物 的幼苗 , 如

“鸭黄儿 、 小鹿 儿 、 笋芽 儿 、 小鹅儿 ” 等 中 的 “儿 ”, 其 中 的 “儿 ” 是表动 物 的

幼 息或植物 的幼 苗 的名 词语 素 。特 别是 在某些特 定 的语境 中 , 可直接 用 “儿 ” 指

称动物的幼患, 这里的 “儿 ” 的实词 。如在 “大虫恶杀不吃儿 ” 中, 直接用 “儿 ”

来 指称老虎 的幼 息 。因为人 与动 植物都 是 有生命 体 , 存 在相 类似 的成长 过程 , 都

有初 生 , 幼小 的阶段 , 所 以将表 “小儿 ” 义 的 “儿 ” 用于 指称 新生 、 幼小 的动植

物 的称 呼词 语 中符合 人类 的一般 认知规 律 。 “儿 ” 的这种用 法 是唐代 新产生 的用

法 。请看例 证
儿 人间养男女 , 真成鸟养儿鹤 。 王梵志诗校 注 》
儿 犊子又生儿峙犊, 积数无穷 已。 寒 山诗注附拾得诗注 》
鸭儿 鸭儿碾子水上学浮沈 , 任性终无顾恋心 。 敦煌变文校注 》

鹅儿 最 爱杯 中浮 蚁 闹 , 鹅儿 、鹅破 壳娇黄 。 全 宋词 》

“儿 ” 在动物 的幼 患或 植物 的幼 苗 的称 呼 词语 中的泛化 , 在 现代汉 语方 言 中

也 有反 映

指动物幼患或植物幼苗

马儿骚 ,, 。, ”一
今 ,, 、 牛儿 牛
, 。 , '一
, , 。, ”一
”、

芋子儿子, `'礴切, ,一
,习 , 温州话
, ,一

“儿 ” 的虚化

“儿 ” 的虚 化 指 “儿 ” 随着 使用 范 围的不 断扩 大 , 意义越 来越虚 , 虽然 所表

达 的意义 与 “儿 ” 的本 义有某种 引 申关系 , 但 随着虚化 程度 的加深 , 关系越 来越

不 明显 , “儿 ” 在虚 化后 出现 的词语 中作词 缀 。 “儿 ” 的虚化 包括 以下几个 阶段

① “儿 ” 在 一般表 人称 呼词 语 中的虚化 ② “儿 ” 在 动物或 植物 通称 中的虚化

③ “儿 ” 在无 生命 体物名 词 中的虚化 ④ “儿 ” 在 时间名词 、 抽象 名词 中的虚化

⑤ “儿 ” 在 其他 词类 中 的虚 化 ⑥ “儿 ” 在 固定 结构 中的虚 化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儿 ” 在一般表人称呼词语中的虚化

随着 “儿 ” 使 用范 围的不 断扩大 , “儿 ” 不再仅 限于 出现在 各类包 含 “表 小 ”

意味 的指人称 呼词语 中, 还 可 以出现在 其他 一些表人称 呼 词语 中 , 表小 意味不 再

明显 , 只是 一种 随意 的 、 但 俗 的叫法 , “儿 ” 出现在 这类 称 呼词语 中是虚 化用法 ,

作名 词词缀 。请看 例证

大丈 夫儿 大丈 夫儿肛 天道通 , 提 戈骤 甲远从 戎 。 敦煌 变文校 注 》

朱三老儿 却有 昨夜小娘子借宿的邻家朱三老儿说道 一一 《宋元 小

说 话 本集 》 宋代,

“儿 ” 在一般 表人称 呼词语 中的虚化 , 在现代 汉语 方言 中也有 反映

指成人

半岁老儿缸针细纵 州 们酬 州 、 老老娘儿掀尹酬 酬、项训州 温州话

老 头 儿 。, , ` ,, 、 大婶 儿 各扩 , 徐 州话

“儿 ” 在动物或植物通称中的虚化
随着 使用 范 围的更加扩 大 , “儿 ” 可 以进一 步 出现 在 具有 “形体 小 ” 特 征 的

动 植物 的称 呼词 语 中 。因为人 或动植 物 的初生者 、 幼 小者均 具有 “形 体小 ” 的特

征 , 因此 “儿 ” 从表 有生命 体 的 “幼 小 ” 义 引 申出 “形 体小 ” 的特 征意 义 , 用 来

隐喻形体 小 的动植物 , 符合 人类 的认知 规律 。这 时的 “儿 ” 已不再 具有标 志 “初

生 、 年 幼 ” 的语义 内涵 , 只是表 示 “形体 小 ” 的特 征意 义 , “儿 ” 是 名词 词缀 。

如 “猫儿 、 兔 儿 、 闹蛾 儿 、 促织 儿 、 虫 儿 、 鸡儿 、 鸟儿 、 蚕 儿 、 赤蛇 儿 ” 等 , 这

些动物 与 “牛 、 羊 、 猪 、 狮 子 、 老 虎 ” 等其他动 物相 比, 本 身就 具有 “形体 小 ”

的特征 。又 如 “松柯 儿 、 花瓣 儿 、 花朵 儿 、 果儿 、 豆 儿 、 蕊儿 、 柳絮儿 ” 等 都 是

指称植物 的花 瓣 、 果 实等 , 这些事 物本 身也具有 “形 体小 ” 的特 征 。请 看例 证


鼠儿 口共经文语, 借猫溺鼠儿 。 王梵志诗校注 》
猫儿 胖榴将捕鼠, 不及破猫儿 。 寒山诗注附拾得诗注 》

鸳鸯儿 浪捧鸳鸯儿, 波摇 溪输子 。 寒山诗注附拾得诗注 》


雀儿 雀儿和燕子, 合作开元歌 。 《敦煌变文校注 》

蜜蜂儿 人情须耐久 。花面长依 旧 。莫学蜜蜂儿 。等闲悠腌飞 。 全宋


词 》

莺儿 留春不住 。 费尽莺儿语 。 全宋词 》

虫儿 虫儿真 个成灵 利 。 全 宋词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化 ” 研究

蛾儿 搓得峨儿黄欲就 。 全宋词 》

果儿 一一 思量起 , 拈 枝花 朵 , 果 儿难结 。 《全 宋词 》

柳絮儿 恰便似桃 片逐雪涛, 柳絮儿随风飘 。 元明清散曲选 》


“儿 ” 在动物 或植 物 通称 中的虚 化 , 在现代汉 语方言 中也有 反映

一 、 指称 形体 小的动 物或植物
鸟儿指体妞,卜
的鸟 , `, 。, ,一
, 、 兔儿耗 `叮 `一
, `。, ,一
,, 、

白瓜 儿 杯 , 果型小 , 一'幼 , 一
, ' 。, '一
,, 温州话

蛛蛛 儿 娜 , '娜” , ' 、 燕 儿痴沱 、 雀 儿 娜`耐 , 徽语 祁 门话

二 、 指动物 通称 或植物 植物整体或某一部分

, ' , '一
驴儿奸 场犷,一 , '、 豹儿衍 , '习
,一 , '一
,, 温州话
棉桃 儿 。 的
果实 澎 、 `。尹 、 麻 杆 儿麟 。 的茎 尹 仑 徐 州话

“儿 ” 在无生命体物名词中的虚化

一 、 表 “小 ” 标记
随着 使用 范 围的继 续扩大 , “儿 ” 不仅 可 以出现在 有生命 体 的称 呼词语 中,

标 记其 “形 体小 ” 的特 征 , 还 可 以出现 在指称 无生命 体 的物 名词 中 , 标记指 称对

象 具有 “形 体小 ” 的特 征 , “儿 ” 是名 词词缀 。 请看例 证

纸条儿 把一封寄来书都扯做纸条儿 。 全元散 曲 》


衣纽 儿 衣纽 儿 尚然不 曾扣 。 《全元散 曲 》

月牙儿 遥望着梅梢上月牙儿咒 。 全元散曲 》

鞋儿 小 小鞋 儿连根 绣 。缠 得 帮儿瘦 。 全元散 曲 》

蜂针儿 萤火儿 蛛丝儿


蜂针儿尖尖的做 不得绣, 萤火儿亮亮的点不得 油, 蛛丝儿密密
的上 不得 魁 。 元 明清散 曲选 》

二 、 名词 标记

虽 然在 东晋 、 南 北朝 时期 , 就 已出现 了 “儿 ” 用 于 “无生命 体物名 词 ” 中的

用法 , 但 只是个 别用 例 , 这种用 法 , 到 了宋代 , 才普遍 起来 。 随着 “儿 ” 使 用 范

围的不断扩 大 , 原有 的 “表小 ” 意味逐 渐受 到磨损 , “儿 ” 出现 的名 词所指 称 的

对 象不再 具有 “形 体小 ” 的特 征 。“儿 ”只 是作 为一种名 词的标 记成分 , 具有 “区

别 词义 ”或 “成 词 ” 的作用 因为较 小 的东西往往 是可 爱的 , 容 易让人产 生亲 切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喜 爱之情 , 因此一 部分词 语 附加 了 “儿 ” 这 个名词 词缀 以后 , 增加 了亲切 、 喜 爱

的感情色 彩 , 这是 由 “儿 ” 的 “表小 ” 意义进 一步虚 化得 来 的 。 请看例 证

朱儿 砂一斤于盖下 。 《东晋 ·抱朴子 内篇校 笺 增订本


内朱儿朱 》

花儿 萦丝飞凤子, 结镂 坐花儿 。 南朝 ·沈约 《领边绣

眉儿 对好景 良辰 , 皱着眉儿 , 成甚滋味 。 《全宋词 》

船儿 终须放 、 船儿去, 清香深处住 , 看伊颜 色 。 全宋词 》

裙儿 揭起裙儿, 一阵油盐酱醋香 。 全宋词 》


宅儿 买个宅儿住著伊 。 《全宋词 》

衫儿 怪生频 整衫儿 。 《全 宋词 》

帘儿 把手留连帘儿畔 。 全宋词 》

“儿 ” 在 无 生命体物 名词 中 的虚 化 , 在 现代汉 语方 言 中也有反映

一 、 表 “小 ” 标记
纸 迫箱 儿州 姗赚 ,,一
, ”一
,, 。,,一
“ , '一
,, 、 被 儿瓣湘儿 的,卜
被子 , `一 , “一
,, 习 , '、

手罐儿讲磷, ,,一 , ' 。,,一


,,对 ,一 , 温州话

二 、 名词 标记
手套 儿 。 ,, `。 一̀'习
,一 , '一
,, 、 缩儿, , , , 习,一̀ 温 州话

后 门儿 , ' 扩 、 被 面儿 , ' 二, '、 吸管 儿 `一,玩二 , 徐 州话

“儿 ” 在时间名词 、 抽象名词中的虚化
随着虚 化程 度 的进一 步加深 , “儿 ” 应用 的范 围也变 得更加 广泛 , 不 再仅 限

于 具体 的物 名 词 , 在其他 名词 中也可 以出现 , 如 时 间名 词 两 日儿 、 一 夜儿 、

抽象 名词 模样 儿 、 惰性 儿 、 罪 名儿 , 其 中的 “儿 ” 是 名词词 缀 。这 种用 法在

宋代 产生 , 元 明清 时期得 到发展 。 请看例 证

一 、 用 于 “时 间 名 词 ”

两 日儿 你 多 日子也担 待 了 。再 宽他 两 日儿 。 全本金 瓶梅词 话 》

一夜儿 就让 不得 这一夜 儿 西 门庆道 。 《全 本金瓶梅 词话 》


二 、 用 于 “抽 象名词 ”
模样儿 宝帐烛 残时 。好 个温 柔模样 儿 。 全 宋词 》

情性儿 一一情性儿 、 慢腾腾地 。 脑得人又醉 。 全宋词 》

罪名儿 拿住那杀人诚, 我乞个罪名儿 。 关汉卿, 蝴蝶梦 ·第一折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研究

甚意儿 你可便斟量着做 , 似这般甚意儿 关汉卿, 蝴蝶梦 ·第一折

“儿 ” 在 时间名词 、 抽象 名词 中 的虚 化, 在现 代汉语 方 言 中也有 反映

一 、 用 于 “时间名 词 ”
后 儿个 儿后、 竹 、 饭 时儿恤 啊候倔 ' 盯 徐 州话

二 、 用于 “抽象名词 ”
支儿眯时支 。
尸 、 节骨眼 儿 幼尹 一知 扩 , 徐 州话

“儿 ” 在其他词类 中的虚化
“儿 ” 的虚化程 度越 高 , 表 “小 ” 意 味退化越 明显 , 应用 的范 围反而越 来越

大 , 由名词 词类扩 展到 其他词类 , 如数量 短语 一遭 儿 、 一 个儿 、 一杯 儿 、 代

词 这些儿 、 些儿个 、 副词 一灵儿 、 险些儿 、 争些儿 、 假意儿 、 凑巧儿 等,

其 中的 “儿 ” 是词缀 。请看 例证

一 、 用 于 “数 量短语 ”

一 片儿 两个心肠一 片儿 。 《全 宋词 》

一 团儿 一团儿肌骨不禁春, 甚有得 、 许 多泪 。 全宋词 》

一遭儿 我的娘, 好 歹让我做主这一遭儿, 待送他转 身, 我 自来陪你的


礼 。 宋元 小说 话本 集

一个儿 自瞒着我一个儿 。 《全本金瓶梅词话 》

一杯儿 酒儿也不替我递一杯儿 。 《全本金瓶梅词话 》


二 、 用 于 “代 词 ”

这些儿 这些儿 、 寂 寞情怀, 何事新来常慈地 。 全宋词 》

些 儿个 晓妆初 过 。 浓檀 轻注些 儿个 。 《全 宋词 》

这 些儿 费尽 丹青 。 只这 些儿 画不成 。 《全 宋词 》

些儿 但 只教 、 时 时得 些 儿 , 便 拼 了一生 , 为伊 烦 恼 。 《全 宋词 》

三 、 用于 “副 词 ”

险些儿 自家今 日说一个青年子弟, 一一险些儿坏 了堂堂六尺之躯 , 一

一 《宋元 小说 话 本集 》
凑巧 儿 归 家去 整整欣 昏迷痴 想 了两 日, 再不得 凑巧 儿遇见 夫人 , 一一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宋元 小说话 本 集 》

打移 儿 咱三个打移儿走走去 。 《全本金瓶梅词话 》

一路 儿 一路 儿走 到仪 门 。 《全本金瓶 梅词 话 》
“儿 ” 在其他词类中的虚化, 在 现代 汉语 方言 中也有 反映

一 、 用于 “形容词 ”
不咋儿砒衅 、不
要紧 `一' 扩, 、 圆快儿肚, 。二 澎 。 、

毛 包儿璐掀 , ` 尹 犷 `
, 徐 州话

二 、 用 于 “动词 ”

吹喝儿瞰 、使, 。, , '一 丫 ' 、 步碾儿村砖 ,' 耐,、

走扯儿筋此聪铭储粼 、 沛 二̀ 徐 州话

三 、 用 于 “量词 ”

拨儿 竹 , 、 成 儿 昌`护 、 下 儿 。 , , 徐 州话

四 、 用 于 “副词 ”

一佗儿拼 , 一, ` ,, 、 按 窝儿触 、紧
接着£
, 丫尸' 徐州话
“儿 ” 在 固定 结构 中 的虚 化
到 了明清 时期 , “儿 ” 出现 的范围更加广 泛 , 可 以出现 在许 多 固定 的结构 中 。

如 “ 儿 ” 好好 儿 、 紧 紧儿 、 慢 慢儿 、 “ 一加 儿 ” 睡 一睡 儿 、 救

我救 儿 、 候候儿 、 坐坐 儿
一 等。
一 、 匕

慢慢儿 锅儿是铁打的, 也等慢慢儿的来 。 《金瓶梅 》

生生儿 又说他怎的拿刀弄杖 , 成 日做贼哩, 养汉哩 , 生生儿祸弄的,

打发他 出去 了 。 《金 瓶梅 》

好好儿 好好儿的衣裳, 为什 么熏他 红楼梦 》

愣愣儿 那何 玉凤听 了 “乌里稚苏台” 五个字, 耳朵里还许有个影子,

只在 那 里愣 愣儿 的听 。 《儿女 英雄传

二 、 一 儿

看他 看 儿 大官人 … …不进 里面看他 看 儿 。 金 瓶梅 》

候候儿 你每且 外 边候 候 儿 。 《金 瓶梅 》

坐 坐儿 哥 去 到那 里略 坐坐儿就 来也 罢 。 《金 瓶 梅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顽顽儿 就在这里和姐姐妹妹一处顽顽儿罢 。 《红楼梦

等等儿 且略等等儿 。 红楼梦


歇歇 儿 二 爷既这 么说 , 坐坐 , 也 该让姑 娘歇 歇儿 了, 别 叫姑娘 只是

讲 究 劳神 了 。 《红楼 梦

“儿 ” 在 固定结构 中 的虚化 , 在现代 汉语 方言 中也有 反映

“ 儿 儿” 式

饱 儿饱 儿 的锐 犷, 犷 , 、 透 透儿 的疑 , 二
透 ` , ' `扩 , 徐 州话

“儿 ” 虚化 过程 小结

汉 语史 上 “儿 ” 的演变 主要经 历两 个阶段 泛化 和虚 化阶段 。

一 、 泛 化 阶段
一 “儿 ” 在表 人称 呼词 语 中的泛化 。 “儿 ” 的本 义是 “小儿 ”。 “ 七” 发生

“泛化 ”现 象 , 应用 范 围不 断扩 大 , 可 出现在 各类表 人 的称 呼词 语 中, 如 “小儿 、

婴 儿 、 童 儿 、 象 儿忱 、 羊忱 儿岭 、 乞 儿 、 田舍儿 ” 等 , 其 中的 “儿 ” 是 名词语 素 。

这种 用法 东汉 时期就 可 以看 到 , 特 别是 到 了南 北朝 时期 , 更 为普遍 。

二 “儿 ” 在动 物 的幼 息或植物 的幼 苗的称 呼词 语 中的泛 化 。 “儿 ” 发 生跨

范 畴的 “泛化 ” 现 象 , 出现 在 “动植物 称 呼词语 ” 中, 表 示 “动物 的幼 患或 植物

的幼苗 ”, 如 “鸭黄儿 、 笋 芽儿 ” 等 , 这种用 法是 唐代 产生 的新用法 , 出现 在这

类 词语 中 的 “儿 ” 意 义仍 很实在 , 是名 词语素 。

二 、 虚化 阶段

一 “儿 ” 在一般 表人 称 呼词语 中的虚化 。 “儿 ” 随着使用 范 围的进一 步扩


大 , 可 以出现在指 成人 的称 呼词语 中 , 如 “老 儿 、 婆 儿 、 丈夫 儿 ” 等 , 这是 “儿 ”

在指 人称 呼 中的虚 化用 法 , 这类称 呼词语 中的 “儿 ” 是名 词词缀 。

二 “儿 ” 在动物 或植 物通称 中的虚 化 。 随着 使用 范围的更 加扩大 , “儿 ”

在 动植物称 呼 中也产 生 了虚 化现象 , 可 以 出现在 一些 “形 体小 ” 的动 植物 的通称

中, 标 记其 “形 体 小 ” 的特征 , 如 “ 鼠儿 、 猫 儿 、 促 织儿 、 闹蛾 儿 、 松柯 儿 、 花

瓣 儿 、 花朵 儿 ” 等 , 其 中的 “儿 ” 是表 “小 ” 标 记 。甚 至还可 以出现 在一些 形体

并不 小 的动物 的通称 中 , 如 “猪 儿 、 驴 儿 ” 等 , 其 中 的 “儿 ” 是名 词词缀 。

三 “儿 ” 在无生命 体 物名 词 中的虚化 。随着 “儿 ”虚化 应用范 围继 续扩大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一儿化 ”研究

产 生 了用于 “无 生命 体物名 词 ” 的用法 , “儿 ” 都是名 词词缀 , 其 中一部 分是 “小

称 ” 标记 , 如 “小铃 儿 、 小阁儿 、 月牙儿 ” 等 一部分 只是名词 的标 记 , 如 “朱

儿娜 、 宅儿 ”等 。虽然 这种用 法在 东晋 、 南北朝 时期 就 己出现 , 但 只是个 别用例 ,

到 了宋代 , 才普遍 起 来 , 元 明清 时期这种 用法 更是 随处可见 。

四 “儿 ” 在时间名词 、 抽象名词 、 其他词类中的虚化 。 宋元时期, “儿 ”

作为一个无实在意义的虚词词缀, 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无论是在 口语中还是文人

作 品中 , 都 随处可 见 , 词语 中 出现 了这个 勃着语 素 “儿 ” 往 往增加 了轻 松 、 随意

的 口语色彩 。这 一时 期 , “儿 ” 甚至 产生 了用于 时间名词 、 抽 象名 词及 其他 词类

的虚 化用法 , 如 “今 日儿 、 昨夜儿 、 法儿 、 话 儿 、 假 意儿 、 一 路儿 ” 等 。

五 “儿 ” 在 固定 结构 中的虚 化 。 明清 时期 , “儿 ” 出现 的范 围更加广 泛 ,

可 以 出现在 许多 固定 的结构 中 。用 于描摹状 态 的 “ 儿 ” 式 , 如 “好好

儿 、 慢慢 儿 ” 等 表 示动 作 的短 时或 少量 的 “ 一 儿 ” 格式 , 如 “坐

坐儿 、 等等 儿 、 看 他 看儿 ” 等 。

下 面我们 以图表列 示 “儿 ” 的虚 化过程

泛化 虚化

表人名词 、 动植物名称一 、 表人名词 、 动植物 、 无生命体称名 叶时间名词 、 抽 象名词 、 其他词类或结构

中的泛化 中的泛化 中的虚化 中的虚化

东汉 唐代 东汉 、 唐代 、 宋代 宋代 、 元明清

泛化 虚化

第一 阶段
段 第 二阶段
段 第三 阶段
段 第 四阶段

应用 表人名词
词 动植物名称 表人名词、动植物、、 时间名词 、 抽象名

范围 中的泛化
化 中的泛化
化 的 词 、 其他词类或结构
无生命体称名中的 构

虚化 中的虚 化

②指 具有 某种 特 征或 从事
事 鸭黄儿 、 笋 体 促织 儿 、 鸟 今 日儿 、 昨夜 儿 、

具体 ①某
指小儿 、 小名 童儿 、 孩儿
种职业的人 儿 指动物幼患或
芽儿
儿 或 ①指
儿 、“形体小
花瓣儿 、” 柳
的 ①法儿
用于、“时间名词
名儿
儿 、

用法 儿 、 羊忱儿
庸 儿 、 屠象儿 儿 植物幼苗 动植物
絮 、无生命
儿 、 蜂针 、
儿命 ②用 ', 、 数量
于 “副 词
抽象名词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锥儿 短语 ” 假意 儿 、 凑

②指成人 、 一般动物
物 巧儿 、 一杯儿 、 两

、 无 生命 体 老儿 、 口儿

婆 儿 、 驴儿 、 猪 ③用于 “ 儿” 或

儿 、 朱 儿朱砂、 船 “ 一

儿 、 宅 儿 、 门儿
儿 儿 ” 结构 好好

儿 、 慢慢儿 、 坐

坐 儿 、 等等儿

“儿 ” 名词语素
素 名词语素
素 名词词缀
缀 词缀

的性质

虚 化年代
代 东汉
汉 唐代
代 东汉 、 唐代 、 宋代
代 宋代 、 元明清

“儿 ” 虚化机制小结

一 、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


多 的词义 需要语言 来表达 , 但 受语 言经 济性 原则 的制约 , 词汇 的数量 不可 能无 限

制地 增加 , 因此人 们 要充分 利用现 有 的语 言资 源来表 达更 加丰 富的 内容 。 “儿 ”

的本 义是 “小儿 ”, 后经 过泛化 、 虚 化 , 使 用范 围不 断扩大 因人和 动 植物 具有

相类似 的成 长过程 , 因此经 过 同范畴 的泛 化 , “儿 ” 可 出现在 具有 “表 小 ” 意味

的指 人称 呼中 , 经 过跨 范畴 的泛 化 , “儿 ” 可 出现在动 植物称 呼 中表 “动物 幼 患

或植物 幼苗 ”。“儿 ” 在泛 化 阶段 出现 的词语 中表达 的意义 仍 比较 实在 , 是名 词语

素 。在虚化 阶段 , “儿 ” 语义 发生虚 化 , 原来 “儿 ” 本义 “小儿 ” 中包含 的表 “人 ”

义素 消失 , 表 “小 ” 义 素 凸显 , 用于动植物 通称 和各类 名词 中 , 充 当 “表 小 ” 后

缀 后进 一步扩展 到形 容词 、 量 词 、 副 词等词类 中充当 小称 标记 。随着 “儿 ” 的

使用 范 围不 断扩大 , “儿 ” 指小 意义磨 损 , 只 是充 当名词性 标记 “儿 ” 有时会 赋

予词语 亲切 、 喜爱 或厌 恶的感情 色 彩 , 或表 达浓 厚 的 口语色彩 。可 见 “儿 ” 通 过

泛化 、 虚化 , 采用在 原有 词根 的基础 上增加词 根语 素 “儿 ”或 附加词缀 语 素 “儿 ”

的办法 来 改变 原有 词根语 素 的词性或 词义 , 或 增加 附加意 义或感 情色彩 , 符合 语

言 的经 济原 则 , 如 “庸硼麟 词。 素一庸儿 ”、 “鹿赫 — 小鹿儿 佛 ”、 “鸟统称


鸟少爱称”、 “钉动 儿一 钉儿名”、 “信稀 — 信 儿湘 ” 等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二 、 认知的隐喻原则 。人类是认知活动的主体,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 。认知是


客观 世界在 人类 主观世 界 中的反映 , 凭 借语 言形式而 呈现 。词义 的引 申发展客 观

上是 人 的主观认 知 的积累 与发展 , 人首 先熟悉 的莫过 于 自身 , 由已及 他 它 、

由此及彼 、 由近及远这是人类的一般认知规律 。人类将对于 自身 “年龄小 ” 的认

知推 及到动 植物 , 再 隐喻 到与 “年 龄小 ” 相 关的 “形体小 ” 的特 征 上 , 再扩展 到

其他词类中, 表 “短时或少量 ” 等, 符合人类一般 的隐喻规律 。这些规律通过人

类 的认知折 射 到语言 中去 , 就形成 了 “儿 ” 虚化 的语 法规律 。汉 语 “儿 ” 的虚 化

规律 就符 合上述 的 隐喻规律 , 如 儿 子 孩 儿指 一 小鹿 儿梳 芋头儿 样头一盅 儿师

杯米 儿毓 励籽 , 体积小一一会 儿响短 一 点儿腿少。语 言是人类 共有 的, 人类 的认知 规


律 是相通 的 , 汉语 “儿 ”的虚化过程 和虚化 机制在其 他语 言 中也有相 类似 的反 映 。

勺 根 据 当时 已经有 的大量 的调查 结果 , 认 为小称 语法 化 词汇几 乎

都 是来源 于表 示 “小孩 ” 的概念 ' 和 对 世界 上 余种

语 言 的调查 结果也证 实 , “小孩 ” 概 念是 各种语 言小称 的共 同来源 , 小称又会 发

展 出其他 各种 各样 的功 能, 有些 已经 很难看 出其 与 “小称 ” 之 间 的语 义关系 。这

与我们考 察得 出的汉 语 “儿 ” 的虚 化演变 规律是 极其相似 的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第五章 汉语 “儿化 ” 的形成及发展演变过程

“儿化 ” 的形成

以往 关于 “儿化 ” 形 成 的主 要观 点

以往 关于 “儿化 ” 形 成 的观点主 要包括 以下 两种

一 、 绝大 多数 学者认 为 “儿化 ” 的产 生是 汉语 自身发 展 的必 然结果 。是在 语


流 音变 的范 围 内, 由 “儿 ” 尾 和前 一语 素韵母 合音 的要求 来推 动形成 的 , “儿 ”

的语义 的虚化和 语 音 的弱化 等是 “儿化 ” 现象 产 生的前提 。如颜 峰 、曹

跃香 、 王福 堂 、 伍 巍 、 王媛媛 等 。

二 、 少数 学者 认为 “儿化 ” 的发生 , 既有汉语 的来源 , 又 有外 来 的影 响 。汉

语 自身发 展 的要求 以及 阿尔泰 语 系诸 语 言卷 舌 韵尾 的影 响是 汉语 儿化 韵产 生 的

原 因 。 如李立成 、 季 永海 等。

本文关于 “儿化 ” 形成的观点

一 、 “儿 ” 语 义 的虚化 是 “儿 化 ” 现象得 以产 生 的前提 。 根据 上文对历 史语


料和 方 言材料 的分析 , 我 们可 以看 出随着 “儿 ” 的使 用范 围 的不 断扩 大 , “儿 ”

的区分词 义 、 区分 词性 , 表 小指爱 的作用越 来越 不 明显 , 虚化 到最 后 , 更 多 的是

一种 口语 色彩 的标 志 。正是 由于 “儿 ” 虚化 发展 到最 后成 了一个无 实在 意义 的后
缀 , 在 实 际的语流 中很 自然 的会 被轻 读 , 形成 轻声 , 轻声音节 在与前 一音节 连读

时很 容 易发生合音 现 象 , 产生 “儿化 韵 ”。但 语义 的虚化 只是 “儿化 ” 形成 的一

个前 提条件 , 一种 语 言 的 “儿 缀 ” 是否 可 以 “化 ” 进 前一音 节 , 产 生 “儿化 韵 ”,

还 要受这 一语言 音系特 征等 其他 因素 的影响 。

二 、“儿 ”音节 本 身所具 有 的语 音特 征 以及 前一 音节 的语 音特 点也会 影响 “儿

化 韵 ” 的形成 。汉语 方言 中 “儿 ” 的三 大类 , 七 小类 语音形式 参见 中,

除擦 辅音 塞 擦辅 音 元音 如阳新 的 月 、 擦 音 自成 音节 如甘谷 的 这两

种语 音形 式外 , 其 他 五种 语音形 式 即鼻 辅音 边音 元 音 、 鼻辅音 自成音 节 、

边音 自成音 节 、 单元 音 自成 “儿 ” 音节 、 复元音 自成 “儿 ” 音节 , 都可 以与前一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音节合音生成儿化韵 。因为汉语的音节可 以是鼻音韵尾 、鼻化韵以及边音韵尾和

边音声化韵 、 卷舌元音韵尾 、 平舌元音韵尾 。 当前一音节 的语音特 点与 “儿 ” 的

语音形式不产生矛盾时, “儿 ” 很容易与前一音节合音生成 “儿化韵 ” 当前一音

节的语音特 点与 “儿 ” 的语音形式相抵触时, 前一音节 的韵母就可能发生音变 以

适应 “儿化 韵 ” 的形成 当矛盾 无法 调节 时 , 就很难 形成 “儿化 韵 ”。 如普通 话

儿化音变的动因就是为了做 出一个卷舌动作 , 发出一个卷舌音, 普通话的 “儿化 ”

是否 引起 前一 音节 的韵母产 生音变 , 取决 于韵母 的最末 一个 音素是 否 同卷舌 的动

作相冲 突 , 是否 妨碍卷 舌 。如 果 同卷舌 的动作 不冲突 , 对于 卷舌无碍 , 儿化 时韵

母就不会 发生 变化 反之 , 要 是 同卷舌 动作冲 突 , 妨碍 卷舌 , 儿化 时韵 母就必 然

发生变化 。 山东方 言儿化 时 , 有 的声母产 生 发音部位 改变 、 声母卷 舌或 增音 的现

象也 是受 “儿 化 ” 影 响而产 生 的语 音逆 同化现 象 。

三 、 “儿化 ” 的产 生是汉 语 自身发展 的结果 , 不是受 少数 民族 语言 影 响而产

生 的 。丰富 的历史 语料和 方言材 料为 我们证 实 了 “儿 ” 缀 到 “儿 ” 尾 是汉 语 “儿

化 ”的必然 过程 。某 一方言 “儿 ”在 发展 过程 中发生 的语 义虚 化和语 音弱 化 、 “儿 ”

本身 的语音形 式 以及 该方 言音系本 身 的调节 功能等 , 是 “儿化 ”形成 的前提 条件 。

“儿化 ” 是汉 语为 适应 自身发展 需要 , 不 断变化调整 的结果 。

四 、 作 为一种 语言现 象 , “儿化 ” 必然 也有一 个形成 、 发 展 、 成熟 、 消 退 的

过程 。在形 成初期 , “儿化 ” 只 是个别现 象 , 随着 “儿化 ” 数 量 的增加 , 必 然有

一个 “儿缀 ” “儿化 ” 相持 的阶段 , 再 进一 步发展 “儿化 ” 现 象更 加普 遍 , 最后


随着 “儿化 ” 表义 功能 的弱化 , 其 他表 义方 式产生 , “儿化 ” 也会 逐渐 消退 。

汉语 “儿化 ” 的发展演 变过程

方言是历 史语 言 的沉 淀 , 是历 史语 言 的活化石 , 共 时平 面 的方 言材 料 能够 为

我们观 察语 言的历 史发展情 况提 供可靠 的佐 证 。特 别 是对 于 “儿化 ” 这 样一 种特

殊 的 口语现象 , 书 面记录 并不能准 确地 反映 它在 口语 中 的实际读 音情 况 , 因此如

果 我们单从历 史文 献 出发 , 很难观 察 出其全 部 的发 展演变 过程 , 但 方言 材料 却可

以弥补书面语 言 的这一不 足 。 因为方 言材料 是我们 目前 可 以听的 到的活 的语言 ,

而 且不 同方 言又 是在不 同历史 时期形 成 的, 可 以在 某种程 度上 反映不 同历 史 时期

的语言面貌 , 将这 些方 言材料 中 的 “儿 ” 的使用情 况进行 综合 比较 , 就 应 该可 以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 儿化 ” 研究

为我们展 示 出汉 语 “儿化 ” 的发展 演变轨 迹 。

第 四章我们 对汉 语 “儿 ” 的虚化 过程进行 了全面 的考察 与分 析 , “儿 ” 在汉

语 史上经 历 了由 “泛化 ”到 “虚化 ”的演变 过程 第一阶段 , 在 虚化 的早期 , “儿 ”

泛 化用于 各种包 含 “表 小 ” 意味 的 “指人 称呼 ” 以及 “动物 幼 息 、 植 物幼苗 ” 的

称 呼词语 中 , 都 是 实义用法 , “儿 ” 是 名词语 素 第二 阶段 , “儿 ” 进一 步虚化 ,

产 生 了 “小称 ” 标 记 的用法 , 指称 具有 “形体 小 ” 特征 的 “动植物 或无生命 体 ”

第 三阶段 , 随着 “儿 ” 的使用 范围越 来越广 , “表 小 ” 意味越 来越 不 明显 , 最后

彻底 虚化 为一个 名 词标 记 。第 四阶段 , “儿 ” 的使 用范 围更加 扩大 , 甚至产 生 了

用于其他词类和短语中的虚化用法 。 语言是一个整体, “儿 ” 意义上的虚化必然

在 语音上 有所反 映 。处于虚 化过程 的第一 阶段 的 “儿 ” 意义 比较 实在 , 一般 自成

音节 , 是 “儿缀 '夕 处 于虚化过程 的第 二 、 第三 、 第 四阶段 的 “儿 ”, 语义有 所虚

化 , 意义上 的虚化 容 易引起语 音 的弱化 , “儿 ”容 易与前 字词根 融合 为一个音 节 ,

形成 “儿 化韵 ”。 当然 由 “儿 缀 ” 向 “儿 化 ” 的演 变不 可能 同时在所 有词语 中完

成 , 中间必然有 一个 过渡 阶段 , 这 一阶 段会呈现 出 “儿缀 ” “儿 化 ” 的并存现象 。

当然 语义 的 “虚化 ” 只 是 “儿化 ” 产 生的一个 前提条件 , 某 一 方言 的 “儿 ” 能否

与前 一音 节产生 合音现 象 , 还受 “儿 ” 本身 的语音形式 以及 方言音 系特 点等 其他

因素 的影 响 。

下面 我们将 分 “儿缀 ” 阶段 “儿 ” 自成音节 , “儿缀 、 儿化 ” 并存 阶段 ,

“儿化 ” 阶段 “儿 ” 不 自成音 节 , “儿化 ” 消退 阶段 儿尾 音消 失 等 四个阶

段对 汉语 “儿化 ” 的发展演变 过程 进行探 讨 。

“儿缀 ” 阶 段

“儿 缀 ” 阶段指 “儿 ” 虽然 意义上有 所虚化 , 但仍保 持一 个独立 的音节 , 处

于 “儿化 ” 形成 发展 历程 中的前 期阶段 。如南 朝沈约 的 《领 边绣 》 诗 “萦 丝 飞

凤 子 , 结缕 坐花儿 。” 中 “花儿 ” 与 “凤 子 ” 对举 , “凤子 ” 中 的 “子 ” 独立 成音

节 , 明显是词缀 , 所 以 “花儿 ” 中 的 “儿 ” 也应 当是一个 自成 音节 的词 缀 。又 如

唐代 诗人 金 昌绪 的五 言诗句 《春 怨 》 “打起黄 莺儿 , 莫教枝 上啼 。” 中的 “儿 ” 是

韵脚 所在 , 肯 定是一 个音 节 , 说 明此一 阶段 尚未产 生 “儿化 ” 现象 。下面我 们就

来看 看 “儿缀 ” 在方 言 中的表 现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一 、 不 同方 言 “儿缀 ” 的表 “小 ” 意 味深浅不 同 。
一 “儿 缀 ” 表 “小 ” 意 味 明显 。有 的方 言 “儿缀 ” 的主 要用法 都包 含 “小

称 ” 意味 。如贺州本地话 “儿协 阴平调 ” 的本义 “小儿 ” 引申后有两种用法

①用 作表 “小 ” 名 词或名 词语素 , 指所 有动物 的幼 息或植物 的幼 芽 ②用 作 “小

称 ” 标记 , 表 “小 、 少 、 时间短 、 程度轻 ” 等 附加意义 。

贺州本地话 “儿 班 阴平调 ” 的本义 “小儿 ” 引申后的两种用法都 包含


表 “小 ” 意味
①指动 物 的 幼患或植 物 的幼 苗

筒头狗 下 儿 了妹 下, 了、口番 薯 出儿 了针 红。 芽了

②用作 “小称 ” 标记 , 表 “小 、 少 、 时间短 、 程度轻 ” 等附加意义


体, 、 口下儿玩一
虾 儿琳 小、 雀 儿形 间。 靓 口儿比二漂亮
下 ,时 一、 程度

二 “儿 缀 ” 既有表 “小 ” 意味 , 也有 区分感情 色彩 的功 能 。有 的方言 “儿

缀 ” 的语 法意 义 比较丰 富 , 保 留 了 “儿 ” 在 历史虚 化过程 中的各种用 法 , 既有 表

“小 ” 的作用 , 也 有 区分感情色 彩 的功能 。如镇龙 方言 的 “儿缀词 ” 包含 了汉 语

史上 “儿 ” 的各种 用法 ①成 词 ②狭义 指小 表 同类 事物 中的小者 ③广 义

指小 本 身含 有 小 、 少等意 味 , 加 “儿缀 ” 起 强调作用 ④区分感 情色 彩等 。

镇龙方言的 “儿缀词 ” 的各种用法

①成 词

瓜一瓜 儿 、 兔一兔儿 、 梳 一
梳 儿 、 菌一菌儿

②狭 义指 小 表 同类事物中的小者
牛儿衅 、 猪儿小。、 桌儿嵘子、 树儿州

③广义指小 本身含有 小 、 少等意味 , 加 “儿缀 ” 起强调作用


油 渣 儿 、 蒜 苗儿 、 点点 儿 、 撮 撮 儿 、 差 点儿

④区分感情 色彩

豁嘴 儿 、 驼 背儿 、 豆脚 儿吝、,

三 “儿缀 ” 表 “小 ” 意味 不 明显 。 有 的方言 “儿缀 ” 表 小指 爱的 意义磨

损 , 只 是作 为名词 的标志 , 如 果要 强调 “小称 ” 意味 , 必 须采用 其他 方式 。如 太

原话 “儿 缀 ” 的表 小指爱 的作用 己不 明显 , 要想表 达细 小 的意 思 , 必 须采 用其他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方法 , 这 是 “儿 缀 ”表 “小 ”功 能退化 的表现 。如在 儿缀 词前添加表 小修 饰语 太

原小店 话 、 晋 源话 的 “小猫儿 、 小鱼 儿 、 小锄儿 ” 等 。

二 、 不同方言 “儿缀 ” 的语音形式有所不同


一 语义 单一 , 语音 形式简 单 。有些方 言 的 “儿 ” 语义 比较单 一 , 语音形

式简单 。如 广西 贺州本 地话 中 , 不 管是指所 有动物 的幼 患和植物 的幼 芽 的 “儿 ”,

还是作 “小称 ” 标 记 , 表 “小 、 少 、 时间短 、 程度轻 ” 等 附加 意义 的 “儿 ”, 都

包含表 “小 ” 意味 , 都读 儿 痴, , 阴平调 , 读音一 致 。

二 语 义丰 富 , 语 音形 式复 杂 。有些 方言 的 “儿 ” 表 示 的语法 意义 非常丰


富 , 既有 “指 小表 爱 ” 的用法 , 又有 “名 词标志 ” 的用法 , 该方 言的 “儿缀 ” 在

语音上 的表现 就 比较复杂 , 一般 是用不 同的语 音变 体表达 不 同的语 法意 义 。如 四

川省五通 桥城 区方 言儿缀 的音值 是 司, 有两个 声调变 体 【 【 , 声调变 体

主要表示 小称 、 褒贬 、 强调 或减轻 等 附加 的词汇 意义 声 调变体 【 主要 表示构

词 的语法 意义 , 即改变原 词干 的词性 , 使之 变为名 词 。

四川省五通桥城 区方言儿缀的音值是 叫, 有两个声调变体 【 、 〔


声调变体 用于增加附加意义
碗 儿 料 小、 龟 龟 儿 拟 洲 和 、 点 点 儿 衬 少、 轻 轻 儿 抓 调

声调变体 用于改变词义
推 动一 一推推 儿名、 尖形一 一尖 尖儿名、 把 量一 一把 把 儿名

“儿 缀 ” 和 “儿化 ” 并存 阶段

“儿 缀 ” 和 “儿化 ” 并存阶 段指虚 语素 “儿 ”, 有 的 自成 音节 , 是 “儿缀 ”

有 的不 自成音 节 , 是 “儿化 '夕


, 同一历 史 时期呈现 出 “儿缀 ” 和 “儿 化 ” 并存 的

现 象 , 处于 “儿化 ” 历史 进程 中 的中间阶段 。因为汉语 是表 义文字 , 不是 表音文

字 , 所 以我们 很难 断定宋 元 时期历 史文 献 中的虚语 素 “儿 ” 哪 些是 “儿缀 ”, 哪

些是 “儿化 ”。但 汉语 方言 是历 史语 言的积 淀 , 许 多方 言 “儿缀 ” 和 “儿化 ” 并

存 的现象 是 “儿化 ”发展历 史上 存在 这一并 存阶段 的佐 证 。下面我们就 来看 看 “儿

缀 ” “儿化 ” 并存 阶段在 方言 中 的表 现

一 、 不 同方言 “儿缀 ” 和 “儿 化 ” 所 占比例 不 同


一 “儿缀 ” 多 “儿化 ” 少 。有 的方言 , “儿 缀 ” 词 占大 多数 , 只有 少量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 化 ”研究

音节可 以 “儿化 ”。 如西宁方言的 “儿 ” 【


司作为词语后缀时, 一般仍然保持着一

个独立的音节 。 “儿化 ” 现象仅存在 。、 。 、 。、 。、 、 等几个韵母中 。

儿缀词 西宁方言的虚语素 “儿 ” 一般独立成音节


燕儿 ·。、 套儿 ` ·。、 “肖儿 ·。、

瓜籽儿 知 ·。、 眼珠儿 巨各·。、 灯泡儿 叨 ` ·。

儿化词 “儿化 ” 现 象仅存在 拾、 璐 、 ” 、 、 。 、 。习等几个韵母 中


花盆儿 `。、 背,心儿 。、 袖筒 儿 。 ` 。、

围裙 儿 娜` 。、 扁担 儿 。、 面面儿 £“

二 “儿缀 ” “儿化 ” 互 补分布 。有 的方 言 , “儿 缀 ” 与 “儿 化 ” 对立 互补

存在 。如重庆 话 “儿缀 ” 只 出现 在单音 节之 后 而 “儿化 ” 正好相 反 , 一般 不 出

现在 单音 节之 后 也有个 别例 外 , 只 出现在 “单音节 重叠 以及双 音节 、 三 音节

之后 , 。

重庆话 “儿缓 ” “儿化 ” 互补分布

儿缀词

帽儿 、瓢 儿 ` 、瓜 儿皮 、 冒儿头

儿化 词

杯杯 儿 、 干 鸭儿 、 重庆 怠儿 `习 娜`习

三 “儿缀 ” 少 “儿 化 ” 多 。还有 的方言 “儿缀 ” 词较 少 , “儿 化 ” 词 占

多数 。 如遵 义方言 儿化现 象相 当普遍 , 主 要分布 于名 词 、 量 词 、 数 词和 形容词 ,

其 次是 动词 、 代词 与副 词 。而遵 义方 言 的儿 缀词 不多 , 常见 的有 三十 多个 , 这类

词多 为表事物 的名 词 , 纯 系 约定俗成 , 不 能类推 。


遵义方言的 “儿化词 ” 多, “儿缓词 ” 少

儿化 词

①名 词 帕儿 `二 、 猫 儿 二 、 刀儿指初 二 、 盒 盒儿特指很小的盒子

②数 量词 一条 儿 鱼 劝`二 礴 、 一 张儿 纸 寸二 匀,

③形容 词 热和 儿 。 酬 、 悄悄 儿 姆` 娜`二 、 温温 儿

④动词 粉 儿动
词, 讽。

⑤代 词 里 月七 、 这 下 儿洲候现在
这点 儿以 , 这 毋 、 那 阵儿啊候 , 娜

⑥副词 将将 儿叶 刚才幼明 幼二 、 恰 恰 儿岭 姆` 娜 `二 、 下 下儿啊 权二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儿缀词 表 事物的名词
猫儿 切、 刀 儿 闷、 帽 儿 」 、 水竹 儿 、 劝、

石头儿 」。、 劝、 河沟儿 灿 日、 箩兜儿 礴、 劝


二 、 不 同方 言 “儿缀 ” 向 “儿化 ” 的演变通 过不 同的扩 散方式展 开
一 语音扩 散方 式 。有 的方言 “儿缀 ” 向 “儿化 ” 的演 变 是通过语 音扩 散

的方 式展开 的 。 如 团风 方言

最后 音素是 、 、 。的音 节 , 附加虚 语 素 “儿 ” 必发 生 儿化 , 变 。为 。 变 、


为 。, 如

儿化 词

雀儿 娜`浏 一娜` 训 、 沙儿 、 靴 儿 户移 舀
飞珍

最后音素是 或作韵腹的 、 、 协 飞的音节, 附加虚语素 “儿 ” 一般不发

生儿化 , “儿 ” 自成音节, 但存在语音顺同化现象, 如

儿缓词

帐儿 叨 勺。 明 、 鸡 儿 娜 ·。 娜 、 姑儿 ·。 如 、

猪儿 卿 哪 则 、 枝儿 性。 一句 、 齿儿 ` ·。 `

最后音素是韵尾 、 的音节, 附加虚语素 “儿 ” 的发音一般两可, 词干为

单音节的, 一般倾向形成 “儿缀词 ” 词干为多音节的一般将韵尾 和韵腹一起

变为 。、 将 韵尾 和韵腹 一起 变为 。, 形 成 “儿化 词 ”, 如

儿 缓词

肉 儿 孕 训· 。 肉孕 、 盖儿 , ·。 盖 门

儿化 词

瘦 肉儿 ,即 肉孕 、 锅 盖儿 。 创 盖 介 川

二 词汇扩 散方 式 。有 的方言 “儿缀 ” 向 “儿化 ” 的演 变是 通过词 汇扩 散

的方式展 开 的 。一般 和人 关系密 切 的动植物称 名或 具体事物 的名称 中的 “儿 缀 ”

词较 多 , 其 他词语 中 “儿化 ” 词 较 多 。如遵义 方言 中 , 儿化词 很多 , 主要 分布 于

名词 、 量词 、 形容 词 、 副词等 。但 有些 词可 以带 “儿缀 ”, 这类 词 多为表 事物 的

名词 。

遵 义方 言 “儿缀 ” 向 “儿化 ” 的演 变通过词 汇扩散 方 式展 开

儿缀词 表事物的名词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猫儿 、 刀儿 飞 、 帽儿 」寸、 水竹 儿 气 劝 、

石头儿 `。 、 河沟儿 劝 知 闪、 箩兜儿 。们 闪


儿化词

①名 词 儿 化

帕儿 `二 、 盆儿 `。 、 头儿 `。 、 弟儿 、
蒜儿 二 、 菌儿好 娜 协 平 儿 “ `

②量词 重 叠儿化 成名 词

本本 如重。式, 每一
本 、 一本 本儿绷 , 本子 二 、

个 个卸重。式, 每一个 川 一 个个 儿翎 , 个头儿 川玩

③形容词 重 叠儿化 变成名 词

瘪 瘪璐词, , 的
形状 、 、一瘪瘪 儿圳 , 嘴。 人 、 二 、

条形。 `
条条雌词, 长 ' 条。'
妇一条条儿朋, 纸 ' 二州

④动词 儿化 变名词

钻桐娜 一钻 儿圳 , 锥子 二 、 钩徊 北 一钩 儿名
月 词, 钓鱼,

⑤量词儿化表 小称
甲 进个厕 所 都要 两角钱 明 、幼州姆` 劝。

乙 两角儿钱 明裤 姆` 算朗呢似

⑥副词 的儿化 才幼明 幼二 、 刚刚儿咐 , 好 叨吸二


将 将 儿咖 刚

三 、 方 言 中 “儿缀 ”、 “儿化 ” 的使用情 况存在年 龄差 异

在 “儿缀 ” 和 “儿化 ” 并存 的方言 中 , “儿缀 ” 词和 “儿 化 ” 词都 说 的情况

一般 出现 在老年 人 口中 , 年 轻人 一般 说 “儿化 ” 词较多 , 如太 原城 区 岁 以上


的人 儿缀 词和 儿化词 都使 用 的情况 比较 多 , 岁 以下 的年轻人 使用 儿 化词 比较

多 〔 又如 临澄方 言有些 “儿缀 ” 词 , 如 “桌 儿 、 刀儿 、 哥儿 、 姐儿 ” 等在 老人

的 口语 中常见 , 年轻 人说 话 时并不多用 。

“儿 化 ” 阶段

“儿化 ” 阶段 指 “儿 ” 意义上 虚化 , 不 自成 音节 , 与 前一音 节合音 组成 “儿

化 韵 '夕
, 一般 处于 “儿化 ” 历 史进程 的成熟 阶段 。 宋元 时期 “儿 ” 在 书面 语 中 自

由省 略 的现 象非 常普遍 。 同一上下文 中 , 指 称同 一对 象 的词语 , 有的 带 “儿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有 的不带 “儿 ”, 如元代 话本 《金 明池吴清 逢 爱爱 》 中 “小员外 目睁 口呆 , 周知

所措, 正低 了头倚着栏干, 恰好皇甫真人骑个驴儿过来 。 吩咐罢, 真人 自骑驴

去 了 。” 中 “驴 儿 ” “驴 ” 同 时 出现 。在 中我们对 “儿 ” 的 自由省略现

象进行 了探 讨 , 认 为这 正是 “儿化 ”成熟 阶段 的表现 。下 面我们就 来看看 “儿化 ”

阶段在 方言 中 的表 现

不 同方 言 “儿化 ” 的表 “小 ” 意 味深浅不 同

一 、 “儿 化 ” 表 “小 ” 意 味 明显 。有 的方 言 “儿化 ” 具 有 明显 的小称 意味 。
如徽 州方言 的 “儿化 ” 是 其重要 的小称 形式之 一 , 包括 “一 化 ” 和 “鼻化 ” 两种

形 式 。 “一 化 ” 指被 儿化 音节末 尾加 带不 自成音节 的一, 形成 “表 小 ” 功能 。 “一

化 ” 是 徽州方 言 的主要儿 化形 式 , 分布 地域 最广 , 其 中较完整 、 较有代 表性 的是

休 宁徽 语 的一 化 。 “鼻化 ” 指被 儿化音 节加 带鼻化 成分 , 形成 “表 小 ” 功 能 , “鼻

化 ” 是 徽语 “一 化 ” 形式 的 发展 , 可 以款 县徽语 为代表 。

徽语 的 两种 “小称 ” 形 式

休 宁徽语的 “一 化 ”

虾 儿 姐, 。,, 、 杯 儿 , 丫, 、 篮 儿小子 ,, 。, , 、

铃 儿研 。 , 一 , 、 一 点 儿 幢 ,,一, , 龙

款县徽语的 “鼻化 ”
刁、社卜儿 留 切 、 虾 灯 儿 , 、儿语 一̀ 扩 ` ' 、

一 下下儿冲儿 一犷 巨

二 、 “儿化 ” 表 “小 ” 意 味不 明显 。 有 的方 言 “儿化 ” 表 “小 ” 的 功能 己经
退 化 。一般 是一 个封 闭的类 , 要想 强调 小称意 味 , 必须 采用 其他 的表 示 方法 。如

神木 话重 叠名 词的指 小意义 比儿 化名词 明显 、 强烈得 多 。一些儿化 名词 可 以再重

叠 , 有 的人 名也 是先儿化 后重 叠 。表 明神木 方言 儿化 的指 小作用 已经 受 到很大 的

磨损 , 不足 以表 达指 小 、 表 爱 的意味 了 。

神木方言 “儿化 ” 指 小意义不明显的表现

重 叠的指 小意 义 比儿化 更 明显 板 凳 儿 、不一


铁 和的 板 凳凳 最, 、的

儿化 名词 可 以再重 叠 猫儿猫 儿 、 老 婆儿婆 儿 、 板 儿板 儿

人名 先 儿化 后 重 叠 柱 儿柱 儿 、 蜂 儿蜂 儿 、 英儿 英儿 、 女 儿女 儿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 究

' 化 ” 消退阶段

“儿化 ” 消退阶段 指有 时表达 同一事物 或对 象 的词语 , 不用 “儿化 ” 词 , 而

换用其他说法, 处于 “儿化 ” 历史进程的消退阶段 。与元明时期相比, 清初 “儿

化 ” 现 象虽然 仍很普遍 , 但 己出现 “消退 ” 的迹 象 。上文对 比元 、 明 、 清三 个不

同版本的 《老乞大 》 中 “儿 ” 的使用情况, 我们可 以看出清代语言中 “儿化 ” 消

退 的迹象 元 明两个版 本 中的 “小孩 儿 ” 在清 代版 本 中改称 “小孩 子 ”、 “锥儿 ”

在清代版本中改称 “锥子 ”、 “桌儿 ” 在清代版本中改称 “桌子 ”、 “房儿 ” 在清代

版 本 中改称 “房子 ” 等 。下 面我们 就来看看 “儿 化 ” 消退阶段 在 方言 中的表现

处 于这 一阶段 的方 言 的 “儿化 ” 现象 己经有 了种种 消退 的迹象

一 、 “儿 化 ” 词 出现无序 隐现 。有些方 言 “儿化 ” 虽然 还是 非常普 遍 的现 象 ,


在语 言运用 中也有 着非 常重要 的作用 , 但 消退 的趋 势却 非常 明显 。如 北京话 相 当

一部 分 “儿化 词 ” 去掉 儿尾音 也不会 或基本 不会影 响正 常交 际, 于是 北京人 在使


用 这类词 时 , 逐渐 “丢 ” 掉 了儿尾 音 , 变得 可儿 化可 不儿化 , 书 面语 则一般 不标

出 “儿 ” 字 。 “非 儿化 形式 ” 便成 为儿化 词的变 体形 式 , 原有 的 “儿 化形 式 ” 暂

时隐藏起 来 , 待话语 时空 、 谈话对 象 、 谈 论话题 适 宜时 , 有可 能重新 显现 。但 这

类 词 的 “儿化 形式 ” 如果长期 没有遇 见适 宜 出现 的环境 , 长 时间不被 使 用 , 结 局

是 “儿尾音 ” 从暂 时隐退 转入真 的消失 , “儿化词 ” 彻底 变成 “非 儿化词 ”。 `川

彭宗平 调查发现的现在北京人在 口语使用 中经常发 生无序 隐现现


象的 “儿化词 ”

语文 儿 、 理科 儿 、 书本 儿 、 公园 儿 、 地名 儿 、 方面 儿 、

时候 儿 、 派头 儿 、模样 儿 、 尽量 儿 、 理会 儿 、 当面 儿

二 、保 留 “儿化 ” 现象 的残迹 。有些 方言 “儿化 ” 现象从 整体 上说 己经消 失 ,

但却保 留了儿化 的残 存形 式 。如宁 波方言有 一种特 殊 的语言现 象 , 即不 同 的音类

有相 同 的 “音变 ” 形式 , 宁波 方言这种特 殊 的音变 现象 , 无论在 意义 上 、 使用 范

围上 还是 在语音 的 “化 ” 的特 点上 , 都表 明这种 音变 相 当于北京 话 的 “儿化 ”,

这种特 殊 的 “音变 ” 形式 是汉 语方言 “儿化 ” 现象 的残迹 。

宁波方言不同的音类有相同的 “音 变” 形式

鸭 钾韵 , 本音 , 变音 。

猫 肴韵 , 本 音 。, 变音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帕 码 、 陌韵 , 本 音 ` , 变音 减

牌 佳韵 , 本音 , 变音

汉语 “儿化 ” 的发展演变过程小结

语 言事实证 明, “儿化 ” 属 纯 粹 的 口语现象 。 “儿化 ” 古 已有之 , 现 代汉 语处

于 不 同发 展阶段 的 “儿化 ” 现 象 是历史 汉语 “儿化 ” 现 象在不 同地域方 言 中的沉

积 与发展 。从 一 中 , 我 们可 以看 出历 史文献 资料和 方言 口语材料 中的

“儿化 ” 都经 历 了一个形 成发 展演 变 的过 程 “儿 缀 ” 阶段 “儿 ” 自成 音节

“儿 缀 、 儿化 ” 并 存 阶段 “儿化 ” 阶段 “儿 ” 不 自成 音节 “儿 化 ” 消退 阶段

儿尾音 消失 等 。 “儿化 ” 的 不 同发 展阶段 在共 时平面 的分布情 况完 全可 以和

它在 历时发 展过程 中的演变 轨迹 互相验证 。


第 阶段 第 阶段 第 阶段 第 阶段

“儿 缀 ” 一一 一 “儿缀 ” “儿化 ” 并存 一一 一 “儿化 ” 一 一 叶 “儿化 ” 消退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第六章 结语

本文研究的结论

“儿化 ”现象是汉语方言的一个重要现象, 不仅在语音形式上复杂多样, 而

且在 词汇 、 语 法 、 语用等 方 面具有十 分重 要 的作 用 。要 想全面 了解 汉语 “儿化 ”

这样 一个 复杂 的语 言现 象 , 必须对 它 的来 源和 发展演变 过程进 行全 方位 的考 察 。

本文 结合历 史语料 和方 言材 料 , 对 汉语 “儿化 ” 现象进 行 了重 新 的界定 对汉语

“儿化 ” 的语音 类型进 行 了归纳 并对汉 语 “儿 ” 的虚化现 象 以及汉语 “儿化 ”

的发展演变 过程 进行 了探 讨 。得 出以下 一些 结论

一 、 汉语 “儿化 ” 的界定 。儿化的内涵涉及到形式 语音 与功能两个方面


的 内容 , 本文对 儿化 的界 定兼顾 了语 音 、词 汇 、语 法 、语 用各个 层面 。概 括地说 ,

“儿化 ”是 一个彻 底虚 化 了的 附加 语素 , 在 语音 上表现 为非音 节 的音 素形 式 , 在

功能上 具备 区分词 义 、 区分 词性 、 表 小指 爱或增 加 口语 色彩等 作用 。

二 、 汉 语 “儿化 ” 的语 音类 型 。我们 借鉴 前人 的研 究成 果 , 并结 合 自己观

察到 的儿化现 象 , 根据 “儿化 ” 在语 音上 的表现 形式 , 将汉 语 “儿化 ” 的语音类

型 主要概括 为 以下两种 ①韵尾 型儿化 。 包括 鼻音 韵尾 小类 边音 韵尾 小类

平舌 元音 韵尾小类 卷 舌元 音韵尾 小类 。 ②融合型儿 化 。

三 、 汉 语 “儿 ” 的虚 化 过程和虚 化机 制 。对 不 同时期 的 口语性 强 的代表文


献 中 的 “儿 ” 的使用 情况 进行 细致 的考察和 分析 , 比较 不 同时期 “儿 ” 的使用 情

况 的异 同 , 我们 将汉 语 “儿 ” 的虚化过程 分 为两个 阶段 泛 化和 虚化 阶段 。

泛化 虚化

表人名词 、 动植物名称一砷表人名词 、 动植物 、 无生命体称名叶时间名词 、 抽象名词 、 其他词类或结构

中的泛化 中的泛化 中 的虚 化 中的虚化

东汉 唐代 东汉 、 唐代 、 宋代 宋代 、 元 明清

语素 语素 词级 词缀

“儿 ” 的虚化机 制主 要有 以下 两个 语 言 的经 济性 原则和认 知 的隐 喻原则 。

四 、 汉 语 “儿 化 ” 形成 及发 展演变 过程 。 通过本 文对 历史 语料 和方 言材 料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中 “儿化 ” 现象 的系统 全面 的考 察 , 我 们可 以看 出 “儿化 ” 属纯粹 的 口语现象 ,

古 己有之 。 “儿化 ” 是汉 语 自身发 展的产 物 经 历 了以下 四个 发展阶 段

第 阶段 第 阶段 第 阶段 第 阶段

“儿 缀 一一 叶 “儿 缀,, “儿化 ” 并存一 一 叶 “儿化,, 一一 一 “儿化 ” 消退

本文的创新之处

一 、 对汉语 “儿化 ”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 。运用丰富的历史语料和方


言材料对 汉语 “儿化 ” 进行全 面系统 的研 究 , 以往还 没 出现 , 本文 在这 一点上 可

以说填补 了语言 学界 的一个 空 白, 这是 本文 最大 的创 新 点 。本文 系统研 究 了以下

几 个 问题 汉语 “儿化 ” 的界定 、 汉 语 “儿 ” 音 的历 史演 变过程 、 汉语 “儿化 ”

的语音类 型 、 汉 语 “儿 ” 的虚 化 、 汉 语 “儿化 ” 的形成及 发展演 变过 程等 。

二 、 共时研 究和 历时研 究相结合 。现 已发表 的 “儿 化 ” 相关研 究成 果中 , 对


共时平面 “儿化 ” 现象描写的文章居多, 从历时的角度对 “儿化 ” 的来源和机制

进行深入 探讨 的文章不 多见 。我们 认 为现代 方言是历 史语 言的积 淀 , 是研 究语 言

历史发展演变的活化石 , 汉语方言共时平面的 “儿 ” 音形式对于研究 “儿 ” 音的

历史演变 过程很 有参考 价值 “儿化 ” 在 不 同方 言 中的具体表 现 , 也可 以很 好地

反映 “儿化 ” 的历 史发展演 变过程 , 因此 本文运 用 比较 法对 汉语 “儿 ” 音的历 史

演 变 过程 以及汉 语 “儿化 ” 的形成及 发展演 变过程 进行探 讨 , 并证 之 以共时平 面

活 的方言材 料 。

三 、 重视类型学研究 。 以往有关 “儿化 ” 的研究成果中, 对共时平面单个方


言 点 “儿化 ” 现象 描写 的文章居 多 , 从 类 型学 的角度 , 对 汉语 “儿化 ” 现 象进行

整 体 的分 析 比较 的文章 还不 多见 。本文 充分 利用前人 的研 究成果 , 从类 型学 的角

度对 不同方言 点 的 “儿化 ” 现象 在语音 上 的表现形 式进行 综合 的 比较 、 分析 , 归

纳 了汉语 “儿化 ” 的语 音类 型 。

四 、 重视历 史 口语 文献材料 。 “儿化 ” 现象 从古至今 都 是 口语现 象 , 重视历

史 口语文 献材料 , 对 于研究 “儿化 ” 的历史 发展过程 非 常重要 。本 文细 致地翻 阅

了大量 的文献 资料 , 如 《抱 朴子外篇校 笺 上、下 、 《世 说新语校 笺 》、 《颜 氏

家训集解 增补 本 》、 《王梵志诗校 注 》、 《寒 山诗注 附拾得 诗注 》、 《敦煌 变文校

注 》、 《梦梁录 》、 《宋 元小说 话本集 》、 《全 宋词 》、 《全元 散 曲 》、 《元 明清散 曲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老 乞大 》 元 、 明 、 清 三个版 本 、 《朴通事 谚解 》、 《全本 金瓶梅 词话 》 等 , 对 其

中的 “儿 ” 的使用 情况进 行 了细致 的考察 , 收集 整理 出大量 的 “儿 ” 语料 , 这些

语 料在本 文论 证汉语 “儿 ” 的虚 化过程 时起 了非常 重要 的作用 。

本文的不足之处

一 、使用一手材料相对较少 。由于 “儿化 ”现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语言现象,


调查起来十分困难, 一般只有说本方言的人才能很好的体会和把握 与此 同时,

调查人 员也 要具备 较强 的 田野 调查 能力 , 才 能 比较 准确 的记录 这一语 言现 象 。鉴

于能 力和 时间有 限 , 本人只 能对 自己比较熟悉 的一些 方言 的 “儿化 ”现 象 进行 系

统 的调查 , 如徐 州方 言 、 山东方言 , 参 与调查 了高 州话 、 信 宜话 , 收集 了一些 儿

化语料 , 还对 某些 儿化现象 比较 突 出的方言进 行 了调查录 音 , 如河 南滑 县话 、 河

南新 郑话 、 河 南祀 县话 、 广 西桂林 话 、 湖北黄 冈话 、 云南 保 山话 等 。再加 上本 文

是一 篇系 统研 究汉语 “儿化 ” 现象 的论文 , 而 系统 的汉语 “儿化 ” 研 究要 涉及 到

较 为广 阔的 时空范畴 与相 对 丰富 的实证材 料 , 由于 本人 时 间 、 财 力有 限 , 只 能进

行有 限的 田野 调查 , 因此利用 己有 的研 究成果是 唯一可 行 的办法 。由于 本文涉 及

的方言材 料非 常多 , 虽然尽 力核 实 , 但 也还是 不能保 证所有 的材 料都准 确无 误 ,

但相 信这 对于本 文 的基本观 点不会 产 生太 大影 响 。当然 如果有 可 能今 后 还是 要尽

量 多用 一些一 手材料 。

二 、 对 “儿化 ” 产 生 的具体 时 间没有 交代 。 因为汉 语不 是拼 音文 字 , 历史

文 献材料 不 能准 确 反映 口语 的实 际面貌 , 因此 , 要想准 确判 断汉 语 “儿 化 ” 产 生

的具体 时 间, 有较 大 的难 度 。由于本 人能力和 时 间的有 限 , 本文对 于这 一 问题没

有 进行 过多 的探讨 , 但 汉语 “儿化 ”产 生 的具体 时间是 一个非 常值得 探讨 的问题 ,

在今后 的研 究 中, 我 们将 予 以关 注 。

注释

【」【 王 理 嘉 《儿 化 规 范 综 论 》, 《语 言文 字 应 用 》 年 月第 期, 页 。

徐通 锵 《历 史 语 言 学 》, 北 京 , 商 务 印书 馆 , 年 月第 版, 页 。

仁 」〔 」
伍 巍 王媛媛 《徽州方言的小称研 究 》, 《语言研究 》 年 月, 第 卷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研究

第 期, 一 页。

【 曹志耘 《南部吴语 的小称 》, 《语言研究 》 年第 期, 页 。


胡光斌 《遵 义方言的儿化 韵 , 《方 言 年第 期, 佗 页 。

〕李 宇明 《泌 阳方言 的儿化及儿化 闪音 》, 《方言 年第 期, 一 页。

「〕江海燕 《河北迁西方言的儿化 》, 《徐州师 范大学学报 》 年 月第 卷

第 期, 一 页。

〕 〕邢 向东 神木方 言研 究 , 北京 , 中华书局 , 年 月第 版,

一 页 一 页 。

「 〕胡海 《宜 昌方言儿化现象初探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 年第 期,

一 页 。


钱 曾怡主编 《山东方 言研究 , 山东 , 齐鲁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一 页。

【 」
赵光智 《山东安丘方言的儿化 现象 》, 《潍坊学 院学报 》 年 月, 第 卷

第 期, 一 页 。

万幼斌 《鄂州方言的儿化 》, 《方言 》 年第 期, 一 页。

〔 」
敖秀藩 《临沧地区方言儿 化韵和合音词初探 , 《红河学 院学报 》, 年第 期,

一 页。

〔 〕王福堂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 和层次 》, 北京 , 语文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页。

仁 」
张成材 《商州 张家源 方言的儿尾 》, 《语文研究 》 年第 期, 一 页。

〕应 雨 田 湖 南 安 乡 方 言 的 儿 化 》, 《方 言 》 年第 期, 页 。

〕 ,

, 一

」 , ,

【 」 〕陈 小 燕 《广 西 贺 州 本 地 话 的 “一儿 ” 尾 — 兼 论 粤 语 小 称 形 式 的发 展 和 演 变 》,

《广 西 师 范 大 学 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一 页 。

「 」
向道 华 《镇 龙 方 言 儿 尾 》, 《首 都 师 范 大 学学 报 》 年第 期, 一 页。

」 〕王 文 卿 《太 原 话 儿尾 使用 情 况 分 析 》, 《太 原 师 范 学 院学 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一 页。

【 叶南 《四 川 省 五通 桥 城 区 方 言 的儿 尾 》, 《西 南 民族 大 学 学 报 》 年 月, 总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卷, 第 期, 页 。

【 马雪艳 《西宁方言与普通话 “儿 ” 尾 的对 比研究 》, 《青海 民族 学院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一 页 。

〔 徐海英 《重庆话的儿尾 》, 《重庆师专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页。

」 胡光斌 《遵义方 言儿化的分布与作用 , 《方言 年第 期, 一 页

胡光斌 《遵义方言的儿化 韵 》, 《方言 》 年第 期, 页。

〔 汪化 云 《团风 方言的儿尾 》, 《方言 》 年第 期, 一 页。

〔 〕赵 冬梅 《临遭方言的儿化和儿尾 》, 《韶关 学院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页 。

【 〕彭宗平 匕京话儿化词研究 》, 北京, 中国传媒大 学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页 。
〔 」
徐通锵 《汉语研 究方法论初探 》, 北京 , 商务 印书馆, 年 月北京第 次印
刷, 一 页。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参考文 献

蔡勇飞 《杭州方言儿尾 的作用 , 《杭 州师 院学报 》 年第 期 。

曹跃香 《从 “ 儿 ” 产生理据上分析 “儿 ” 的性质和作用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曹跃香 《儿化 、儿尾和 儿缀等 术语在不 同平面上之转换使用 — 兼论 “ 儿 ”的规 范问题 》,

《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 年第 期 。

曹志耘 《南部吴语的小称 》, 《语言研 究 》 年第 期。

陈 默 《儿音演变之我见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陈 萍 《儿化音变 的发音机理与训练方法 》,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 年 月, 第 卷

第 期 。

陈 雯 《滇南方言的儿化音变 》, 《红河学 院学报 》 年第 期 。

陈小燕 《广西贺州本地话的 “一儿 ” 尾 — 兼 论粤语小称形式的发展和演变 》, 《广 西师 范

大学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陈章太 、 李行健主编 普 通话基 础方 言基本词汇集 》, 北京 , 语文 出版社 , 年 月

第 版 。

陈治文 《关于北京话里儿化的来源 》, 《中国语文 》 年第 期 。

仇志群 《国外关于阳谷 方言儿化现象 的理论分析 》, 《山东师 大学报 》 年第 期 。

崔 山佳 《 金瓶梅词话 中 的 “儿 ” 作 动 词 词 尾 分 析 》, 《宁波 广 播 电视 大 学 学 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英」
戴 维 ·克 里 斯特 尔 《现代 语 言学 词 典 》, 北 京 , 商 务 印 书馆 , 年 月第 版,

年 月 北京 第 次 印刷 。

丁志丛 《论 常德 方 言 的 “儿 化 ” 现 象 》, 《湘 潭 工 学 院 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董邵克 《金 瓶梅 中 的 “儿 ” 尾 不 全 是 儿 化 音 》, 《古 汉 语 研 究 》 年第 期 。

董绍克 《阳 谷 方 言 的 儿化 》, 《中 国语 文 》 年第 期。

董永义 《试 论 内蒙 古 西 部 区河 套 方 言 中的 “儿 化 ”现 象 》, 《内蒙 古 经 济 管 理 干 部 学 院学 报 》

年 。

方清明 浮 梁 县 鹅 湖 话 的卷 舌 儿 化 和 鼻 音 儿尾 》, 《上 饶 师 范 学 院 》 年 月, 第 卷

第 期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 究

冯常荣 《儿化在 口语中注意的几个 问题 》,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 年第 期。

郭 展 ' 儿 ” 的书写形式 问题 》, 《语言教学与研 究 》 年第 期。

胡光斌 《遵义方言 的儿化韵 》, 《方言 》 年第 期。

胡光斌 《遵义方言儿化 的分布与作用 》, 《方 言 》 年第 期。

胡 海 《宜 昌方言儿化现象初探 》, 《华中师 范大学学报 》 年第 期。

胡晓慧 《对外汉语教材 中普通话 “儿 ” 化韵的规范问题 》, 《编辑之友 》 年第 期。

黄伯 荣 廖序 东主编 《现代汉语 》, 北京 , 高等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年 月第 版 。

黄伯荣 《汉语方言语法类编 》, 青 岛, 青 岛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黄 进 《南京方言儿化合音 的演化与语法意义的磨损 》, 《南京广播 电视大学 》 年第

期 。

黄 进 《南京方言儿化语音机理分析 》, 《上海师 范大学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黄 征 , 张涌泉 《敦煌变文校注 》, 北京, 中华书局 , 年 月第 版。

季 永海 《汉语儿化音 的发 生与发展一一 兼与李思敬先生商榷 》, 《民族语文 》 年第

期。

贾采珠 《北京 口语儿化轻读辨 义 》, 《中国语文 》 年第 期 。

贾采珠 《北京话的轻声儿化韵 》, 《中国语文 》 年第 期。

江海燕 河北迁西方言的儿化 》, 《徐州师范大 学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姜文振 《哈尔滨话儿化的若干 问题 》, 《学术交流 》 年 月, 总第 期第 期。

蒋平 、 沈 明 《晋语 的儿尾变调和儿化变 调 》, 《方 言 》 年第 期 。

蒋 文华 《大 同方言 的儿化现象 》,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 年第 期 。

蒋 希文 《赣榆话儿化词 的特殊作用 》, 《中国语文 》 年 月号 。

金有景 《读 李思敬 汉语 “儿 ” 刻 音史研究 》 年第 期。

劲 松 ' 儿化 ” 的 语 素形 位 学 研 究 》, 《扬 州 大 学 学 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劲 松 《儿化词变 异和变化 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 《修辞学习 》 年第 期 。

拉波夫 ,

兰 陵笑 笑 生 全 本 金 瓶 梅 词 话 》, 香港 太平 书局 , 年 月第 版 。

老 舍 《骆 驼 祥 子 , 北 京 , 人 民文 学 出版 社 , 年 月 北 京第 版, 年 月北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化 ” 研究

京第 次印刷 。

黎 平 《试论儿化音 节中 “儿 ” 的语法地位 归属 — 兼谈儿化音节的读音及书写规范 》,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 年第 期 。

李 国正 《四川话 儿化 词 问题 新探 》, 《中国语文 》 年第 期 。

李立成 《“儿化 ” 性质新探 》, 《杭 州大学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李 明 ' `儿化 ” 浅谈 》, 《语 言教学与研究 》 年第 期 。

李 明 从红楼 梦中的词语 看儿化 韵的表义功能 》, 《世界汉语教学 》 年第 期。

李启群 《永顺方 言中的儿化 》, 《吉首大学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李荣主编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 分卷本 《梅县方言词典 》 年 月第 版 、 《徐州

方言词典 》 年 月第 版 、 《温州方言词典 》 年 月第 版 , 南京 , 江苏教

育 出版社 。

李如龙 《汉语方 言学 》, 北京 , 高等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次 印刷 。

李思敬 《汉语音 韵学史上 的儿化音记录考 》, 《语文研究 》 年第 期 。

李思敬 《汉语 “儿 ” 【
刻 音史研 究 》, 北京 , 商务 印书馆 出版, 年 月第 版 。

李思敬 《论现代 汉语普通 话中儿系列字 的音值和儿音缀的形态音位 》, 《中国语言学报 》

年第 期。

李思敬 《汉语普通话 儿化音 两种构音方式 的语音实验 》, 《王力先生纪念论文集 》, 商务出

版社 。

李思敬 《现代北京话 的轻声和儿化音溯源 》, 《语文研 究 》 年第 期。

李素娟 《许 昌方 言 中儿 化 韵 的读 音 》, 《许 昌学 院 学报 》 年第 期。

李 行杰 《胶 南方 言 的儿 化 问题 》, 《青 岛大 学 师 范 学 院学 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李 延瑞 护 儿 化 ” 性 质 及 普 通 话 儿 化 韵 的发 展 趋 势 , 语文建设 》 年第 期。

李 延瑞 《论 普 通 话 儿 化 韵 及 儿 化 音 位 》, 《语文 研 究 》 年第 期。

李 炎 《蒲 松 龄 聊 斋 埋 曲集 中 的儿化 现 象 》, 《中 国语 文 》 年第 期。

李艳 霞 《安 阳 方 言 形 容 词 儿 化 调 查 》 , 《安 阳师 范 学 院 学报 》 年第 期。

李 宇明 《泌 阳 方 言 的 儿 化及 儿 化 闪 音 》, 《方 言 》 年第 期。

林 宝卿 《普 通 话 的 儿 化 , 《语 言 文 字应 用 》 年第 期。

林 熹 《北 京 话 儿 化 韵 个 人 读 音 差 异 问题 》, 《语 文 研 究 》 年第 期 。

林 熹 《北 京 话 儿 化 韵 的 语 音 分 歧 》, 《中 国语 文 》 年第 期 。

刘 慧英 《论 儿 化 的 显 性 与 隐 性 》 , 《呼伦 贝尔 学 院学 报 》 年 月第 卷第 期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 究

刘 群 《现代汉语中词语儿化后 的语义类型 》, 《襄樊学院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刘 森 《 金瓶梅 中儿化韵的使用与人物性格 》, 《成都理工大 学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刘新 中 《几个 常见词缀在汉语方言中的分布 》, 《学术研究 》 年第 期。

刘雪春 《儿化 的语言性质 》, 《语言文字应用 》 年 月, 第 期。

刘照雄 《说儿化 》, 《语言文字应用 》 年 月第 期。

鲁允 中 《轻声和儿化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年 月第 版。

栗瑞波 宫钦第 《山东莱阳方 言的儿化现象 》,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罗开华 《临沧汉语方言儿化现 象辨析 》, 《临沧教育学院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锥 鹏 甘肃靖远方言儿化变调 》, 《西北师大学报 》 年 月第 卷第 期。

马 国荣 、 江介 民 《从 骆驼祥子 看 北京话 儿化词 的结构类型 》 , 《语言研 究与应用 》 ,

商务 印书馆 。

马秋武 《北京话 儿化的优选论分析 》, 《现代外语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马文忠 《右玉方言韵母儿化带来 的变化 》, 《语言研 究 》 年第 期。

马雪艳 《西 宁方言与普通话 “儿 ” 尾 的对 比研究 》, 《青海 民族学 院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毛洪波 《徐州话儿化现 象的特 征几何分析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 年 了月, 第 卷

第 期 。

毛修敬 《北京话儿化的表 义功 能 》, 《语言学论从 》 年第 辑 。

毛修敬 《带 “小 ” 的儿化现象 》, 《中国语文 》 第 期。

莫 超 《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语法研究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 社 , 年 月第

版 。

南 安 薪春县青石镇樟树村方言儿化现象浅谈 》, 《湖北师 范学 院学报 》 年, 第

卷第 期。

欧 阳健 、 萧 相 恺 编 订 《宋 元 小说 话 本 集 》 上 、 下 , 河 南 , 中州 古 籍 出版 社 , 年

月第 版 。

潘 攀 《金瓶梅词话的 “儿 ” 尾 》, 《语言研究 》 年第 期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潘 悟云 《汉语历史音 韵学 》, 上海 , 上海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彭宗平 《北京话儿化词在北京地区主要报 刊中使用情 况的调 查 》, 《中国社会语言学 》 创刊

号。

彭宗平 《北京话 儿化 词研 究 》, 北京 , 中国传媒大学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戚晓杰 《轻声音 节 “儿 ” 的入位条件 限制 与表达功 能 》, 《语 言文字应用 》 年 月第

期。

钱永文 `营县话 儿化音 节的结构 》, 《甘肃 高师学报 》 年第 卷第 期 。

钱曾怡 《论儿化 》, 《中国语 言学报 》 年第 期。

钱曾怡主编 《山东方 言研 究 》, 山东 , 齐鲁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乔全生 《山西方 言 “儿化 、 儿尾 ” 研 究 》, 《山西大学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任 崇芬 《普通话儿化词两议 》, 《语文建设 》 年第 期。

任永辉 《常德方 言儿 化的分布与作用 》 , 《怀化学 院学报 》 年 月第 卷第 期 。

邵慧君 《吴 、 粤小称变音与 “儿 ” 尾 》, 博士学位 论文 , 年 月。

邵敬敏主编 《现代汉 语通论 》, 上海 , 上海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年

月第 次 印刷 。

沈 明 《山西方 言的小称 》, 《方言 》 年第 期 。

沈 文玉 《包头方言 中的儿化现象 》, 《阴山学刊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施其 生 《汕头方言量词和数量词的小称 》, 《方言 》 年第 期。

石毓智 《表现物体大小 的语法形式 的不对称性 — “小称 ” 的来源 、 形式和功能 》, 《语言

科学 》 年 月第 卷第 期。

史 定国 《现 代 汉 语 儿 化 词 规 范 问题 》, 《语 文 建 设 》 年第 期。

侍建 国 《浙 江 义 乌 话 的 〔司 尾 韵 及 其 音 变 》, 《方 言 》 年第 期 。

宋艳旭 《论 普 通 话 “儿 化 韵 ” 的 发 音 原 理 及规 则 》, 《湖 南科 技 学 院 学 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宋玉柱 《关 于 “一儿 ” 的 语 法 性质 》, 《语 文 月刊 》 年第 期 。

隋树森 《全 元 散 曲 》,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出版 发 行 , 年 月第 版, 年 月北京第

次 印刷 。

孙得金 《北 京 话 部 分 儿 化 韵 读 音 调 查 》, 《语 言 教 学 与研 究 》 年第 期 。

孙 忠 《普 通话 “儿 化 ” 现 象 语音 性 质 新 探 》, 《池 州 师 专 学 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唐爱华 《宿松方言研究 》, 北京 , 文化艺术 出版社 , 社会科学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唐圭璋编纂 、 王仲闻参订 、 孔凡礼补辑 《全宋词 》 全五册 , 北京 , 中华书局出版社

发行 , 年 月新 版。

田柞 申 《巴东方言中的儿化 》, 《湖北大学学报 》 年第 期。

万幼斌 《鄂州方言的儿化 》, 《方言 》 年第 期。

汪长 学 《重庆方言儿化音当议 》, 《西南师范大学 学报 》 年第 期。

汪化 云 《团风方言 的儿尾 》, 《方言 》 年第 期 。

汪维辉 《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装刊 一 》, 北京, 中华书局 出版发行 , 年 月第

版 。

王梵 志 〔
唐 〕著 , 项楚校注 《王梵志诗校注 》, 上海, 上海 古籍 出版社 出版 , 年 月

第 版 。

王福堂 《北京 话儿化韵 的产生过程 》, 香港中文大学 “名家名师谈普通话教学 ,'

王福堂 《汉语 方言语音 的演变和层次 》, 北京 , 语文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

王理 嘉 、 王海 丹 《儿化韵研 究中的几个 问题 — 与李思敬 先生商榷 》, 《中国语文 》

年第 期 。

王理 嘉 《儿化韵语素音位的讨论 》, 《中国语 言学报 》 年第 期。

王理嘉 化规范综论 》, 《语言文字应用 》 年 月第 期。

王 力 《汉语语音史 》,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王 力 《汉语史稿 》, 北京, 中华书局 , 年 月新 版, 年 月北京第 次 印刷 。

王 立 《北京话儿化成分 的语义特点及语素 身份 》, 《语言文字应用 》 年 月第 期 。

王利器 《颜 氏家训集解 增补 本 , 北京 , 中华书局 , 年 月第 版 。

王 明 《抱朴子 内篇校笺 增订本 , 北京 , 中华书局 出版 , 年 月第 版 。

王起主编 、 洪柏昭 、 谢伯阳选注 《元 明清 散 曲选 》, 北京 , 人 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 ,

年 月北京第 次 印刷 , 年 月北京第 次 印刷 。

王 森 《临夏方言 的儿化音变 》, 《语言研究 》 年第 期。

王文卿 《太原话儿尾使用情况分析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吴振 国 《武 汉 话 的 类 儿 化 音变 》, 《华 中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吴 自牧 〔
宋」 《梦 梁 录 》, 浙 江 , 浙 江 人 民 出版 社 , 年 月第 版 。

伍巍 王媛媛 《徽 州 方 言 的 小称 研 究 》, 《语 言研 究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伍 巍 《汉语 “一儿 ” 尾纵谈 》, 《音韵学研究 》 第二辑 , 北京, 中华书局 出版 社,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年 月第 版 。

向道华 镇龙方言儿尾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 年第 期。

项 楚 《寒 山诗注 附拾得诗注 , 北京 , 中华书局, 年 月第 版 。

谢奇勇 《普通话儿化音节的结构 分析 , 语文研究 》 年第 期。

谢书 民 《商丘方言的儿化音变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辛永芬 《浚县方言语法研 究 》, 北京 , 中华书局 , 年 月第 版。

邢 向东 《神木方言研究 》, 北京, 中华书局 , 年 月第 版 。

徐海英 《重庆话的儿尾 , 重庆师专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徐家宁 《儿化中的语义变异 》, 天津师大学报 》 年第 期。

徐通锵 《宁波方言 的 “鸭 ” 〔£
」类词和 “儿化 ”的残迹 — 从残存现象看语言的发展 》, 《中

国语文 》 年第 期 。

徐通锵 《历史语言学 》, 北京, 商务 印书馆 , 年 月第 版。

徐通锵 《汉语研 究方法论初探 》, 北京 , 商务 印书馆 , 年 月北京第 次印刷 。

徐震愕 《世说新语校笺 》, 北京, 中华书局 出版 , 年 月第 版, 年 月北京第

次 印刷 。

颜 峰 《略论汉语 方言儿化韵的历史演变 》, 《语言研究 》 年特刊 。

颜 森 《黎川方言的仔尾 和儿尾 》, 《方言 》 年第 期。

杨 明照 《抱 朴子外 篇校 笺 》 下, 北京 , 中华书局出版 , 年 月第 版 。

杨邵林 《成都话与普通话儿化韵发音之 比较 — 兼论普通话 水平测试 中儿化韵读音正误的

判 定 》, 《成 都 师 专 学报 》 年 月第 卷第 期 。

杨顺安 《普 通话儿 化音节 规则合成的初步研究 》, 《中国语文 》 年第 期 。

杨文会 《儿 化 琐议 》, 《张 家 口大 学 学 报 》 年第 期。

杨子华 《 金瓶梅 用 “儿 尾 ” 方 言来 描 写 人物 》, 《员 阳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校 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叶 南 《四 川 省 五通 桥 城 区方 言 的儿 尾 》, 《西 南 民族 大 学 学 报 》 年 月, 总 卷,

第 期 。

应雨 田 《湖 南 安 乡 方 言 的 儿化 》, 《方 言 》 年第 期。

余志鸿 《儿 化和 语 言 结 构 的变 化 》, 《江 苏 社 会 科 学 》 年第 期 。

俞 敏 《驻 防旗 人 和 方 言 的 儿化 韵 》, 《中 国语 文 》 年第 期 。

《御 定 全 唐 诗 》, 文 渊 阁 《四库 全 书 》 电子 版 原文 及 全 文 检 索版 , 上 海 人 民 出版 社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年 月。

詹伯 慧主编 《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 》, 武汉, 湖北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年 月第 次 印刷 。

张成材 《商州 张家源 方言的儿尾 》, 《语文研究 》 年第 期。

张邱林 《陕县方言 的儿化形容词 》, 《语言研 究 》 年 月第 卷第 期。

张少华 《关于呼和浩特方言儿化韵的发音问题 》, 《语文学刊 》 年第 期。

张少华 《再谈呼和浩特方言儿化韵的发音 问题 》, 《语文学刊 》 年第 期 。

张世方 《从周边方言看北京话 儿化韵 的形成和发展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年第 期。

张树铮 《山东寿光 北部方言 的儿化 》, 《方言 》 年第 期。

张文 光 唐 山方言单音节动词 儿化与动态变化 》, 《唐 山师专学报 》 年 月第 卷第

期 。

张晓曼 《威海方 言儿化与语法结构分析 》, 《山东社会科 学 》 年第 期 。

张雪涛 《普通 话 “儿化 ”音变韵腹 的趋变规律 》, 《淮北煤炭师范学 院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赵冬梅 《临澄方言 的儿化和儿尾 》, 《韶关学 院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赵光智 《山东安丘方言的儿化现象 》, 《潍坊学 院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赵 日新 《徽语 的小称音变和儿化音变 》, 《方言 》 年第 期 。

赵运普 七化 的界 定和 朗读处理研 究 》, 《新 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

郑有仪 《北京话和成 都话 、 重庆话的儿化 比较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 年第 期。

郑张 尚芳 温 州 方 言 的儿 尾 》, 《方 言 》 年第 期。

郑张 尚芳 温州方 言儿尾词 的语音变化 一 , 《方 言 》 年第 期。

郑张尚芳 《温 州方 言儿尾词 的语音变化 二 , 《方 言 》 年第 期。

周晨萌 《 世纪 年代北京 口语 儿化词 的使用情况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年第

期 。

周慧珍 《枣庄方言儿化词的特 点 》, 《枣庄师专学报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周晋英 《北 京 话 儿 化 韵 的 优选 论分 析 》, 《首 都 师 范大 学 学报 》 年增刊 。

朱晓农 《亲 密 与 高 调 — 对 小 称 调 、 女 国音 、 美 眉 等 语 言 现 象 的生 物 学 解 释 》, 《当代 语 言

学》 年第 期。

竺家宁 《中古 汉 语 的 “儿 ” 后 缀 》, 《中 国语 文 》 年第 期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附录 汉语儿化现象专题研究

— 以 “徐州方言 ” 为例

论文 的主体 部分从 宏观 的角度 对方 言 “儿 化 ” 现象进 行 了整 体 的研 究 , 这 里

我们将对单个方言点的儿化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 我们选取徐州市区方言的 “儿

化 ” 现象 作为研 究对象 。原 因在于 , 徐 州方言儿化 现象 非常普 遍 , 再 加上徐 州 方

言是作者 的母 语 , 作 者对其 有可靠 的语 感 , 能够 比较准 确地 记录和 分析这 一语 言

现象 。通 过对徐 州市 区方言儿 化现 象 的专 题研 究, 我们 可 以更 深入地 了解儿 化这

一综合 的语言现 象 的基 本面 貌 。
徐州 位于江 苏省 西北部 , 京沪 、 陇海两大铁 路干 线在 此交会 , 京 杭大运 河傍

城而过 , 是我 国交通枢 纽城 市之 一 。现 下辖丰 县 、 沛 县 、 铜 山县 、 唯 宁县 四县 ,

那 州市 、 新沂 市二市 , 以及鼓楼 区 、 云龙 区 、 贾汪 区 、 泉 山区 、 九里 区五 区 。徐

州话属 中原官话 , 洛 徐片 。徐 州话 内部 略有差异 , 本 文 记录 的儿化音 以徐州 市城

区方言为准 。徐 州方言 儿化现 象非 常普遍 , 主要分 布于 名词 、 形容词 , 其次 是动

词 、 量词 、 副词 、 像声词 。 儿化的作用也比较丰富, 主要有 ①成词 ②小称

③变 化词义 以转指 他物 ④改变 词性 。徐 州方言儿 化 的特 色主 要表现 在两个 方面

①儿化的位置多样 ②儿化的连用现象 。 发音人 王文焕 , 男, 岁, 世居

徐州 市区 , 工人

徐州 方言 的儿化韵

徐州 方 言一
的声 韵调

一 、 声母
徐州 方言有 二十三 个声 母 , 包 括零 声母在 内 。

巴布 白边 ' 怕皮普偏 麻母民明 飞夫分 方 微 未 唯维


刀动点定 ' 土替 同 田 拿 哪挪怒 蓝 懒拉路

资走 桌准 ' 次才 擦草 市诗师三

吞只猪 站章 ' 吃车 尘称 舀湿 十身绳 孔人 日 肉让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研究

娜尖江据君 丫 庆秋群穷 `香心虚星

姑瓜 公 官 ' 枯 困空 苦 火 黑灰 胡

衣 云元 用

二 、 韵母
徐州方言有韵母四十个 , 包括 自成音节的 习。

滋 子刺 师狮 鼻皮米鸡梯 布 木路猪 树 女绿 去鱼 徐
知值尺 石 日

二 儿耳 二贰

八爬 妈发 打 家虾 牙下 恰 抓瓜花 娃刷

。车 热个 河鹅 。憋 爹铁切姐 。脖 婆摸 多做 。脚 缺雪 药 月

白笔麦 内雷 对推锥 水 灰

。摆排 卖 台菜 。街 阶鞋 蟹挨 。瑞甩 乖外 快

。包跑 刀好老 。表 票挑 鸟小

豆头 手狗 后 丢 牛九 油秋
滋班盘 帆蛋三 击扁片 棉天前 击端 暖乱 穿官 £卷旋 圈元 远


奔盆 门粉 人 己
拼 民金新 印 己
蹲 吞村温 文 己
军 裙云 晕笋

明 帮胖房 糖浪 明 娘 凉江枪 想 明 庄窗 筐黄王

的 棚灯 能正 生 习冰平 明听京 明 冬 童洞送 工 钩 炯 穷胸拥 用

娜 早 习

三 、 声调

徐 州方 言单字 调 四个 , 轻 声 除外 。

阴平 江 尖干 安先 阳平 忙船 长学房

上声 水走 反酒 俺 去声 地命 兴脆对

徐州 方言 的儿化 韵

徐 州方 言 四十 个基本 韵母 中 , 除 【
二 川以外 , 其 余三 十六个 都可 以儿 化 ,

儿化后 共有 二十七 个儿化 韵母 。儿 化韵母 与基本 韵母 非儿化 韵 的关 系如 下 表

中先列 儿化 韵母 , 括 弧 内是 该儿化 韵母 的基本 韵母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化 ” 研究

竹 刁 竹 。 刁 竹 。

。 德 己 己 己
贯 。击 贯 击 呱 £ 严 滋

。 。 。

酥 明 亩 明 愈 叼

。习 习 证 明 介 约

下面 以儿 化韵 母为序 分别举例 。例 词先列基 本韵母 , 再列 儿化 韵母 。

地 ,, 阴凉地 儿 己, 一
, , 明, , 扩 , 皮 `, , 皮儿 `扩 ,

粒 ,, 一粒儿 , 一, 扩 ` 妮 , 妮儿 扩 ,,

系 `, 提 系儿 ` 扩, 气 娜` , 气儿 娜`二 ,

子 葵花子儿 ' 一 扩, 支 尹, 支儿掀附支 。



刺动' 尹 刺儿 ' 。尸 师 , , 。户
师儿师
侄 吞
犷, 侄儿 舀
扩, 十 对, 年三十儿 £,, £ ,,各。,,
,,,一
食 对, 吃食儿 舀` ,,一 扩,
,,吞
本 己
,, 本儿 ,, 粉动拢, , 粉 儿名 尸,

仁 艰, 核桃 仁儿 。,, `。, ,罕 ,, 门 己
,, 对 门儿 ,, 。护,

身 步, , 身儿 , 冬
扩 ,, 根 己, 根儿上 的人 。广,,一 明
, ,舀 季, ,

今 娜己, 今儿个 娜扩 , 一, 。 劲 娜己, 劲儿 娜 `

蹲 己, 蹲蹲 儿鲜 己, 一` 扩 , 屯动 ` 己
, 屯儿抓 ` 二

滚 如己 落滚 儿 , 一` 扩 孙 己, 孙儿 ,

白 ,, 葱 白儿 `叨 ,, 一` 。护, 脉 ,̀ 脉儿 。广,

柜 ,, 菜柜 儿 `。, , 盯,, 水舀 , 妈妈水 儿 , , 一, 各 ,,

瓣 £
,, 花瓣儿 ,,一, 二, , 盘 `£
,, 盘儿 `扩 ,

竿 £,, 竹竿 儿 舀, , 一
, 慢 £, ` 慢儿慢 儿 。 护, , ,一
,,

坎 ' 澎, 坎儿 `。产 安澎 安儿 。虫背


撇 护体扩 乃

边 £, 边儿 扩 ,, 面 £, 面儿 ,,

点 滋 点儿 扩 间 娜滋 , 间 儿 娜扩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研究

片 `£, ` 瓦片儿 , `扩 , 燕 £
,, 小燕 儿 。。, , 。尸,

团 ` £,, 团儿 ` 仑
护 串 ` 茁, , 串儿 `。 ,,

馆 如滋 菜 馆儿 `。, 扩 段 滋, 段儿 扩,

院 澎, 当院儿 明 一” 尸 卷娜澎, 试卷儿 厅 姆” 尸


圈 娜` £,, 圈儿 佛`” 尸,, 圆 £,, 圆儿 ”

豆 , 豆儿 , 扣动 ` , 扣儿名 ` ,

口 ` , 巷 口儿 。明, , `洲 漏 ,, 地漏 儿 , , ,,

球 娜` ,, 乒 乓球 儿 ` ,,一
,, ` ”一
, '娜` , 溜形 ' 溜 儿量 ,'

桃 `。,, 棉 桃儿 £,, 。。护, 泡动 `。, , 泡 儿量 `淤 ,

毛 。,, 毛儿快颧 不
, 二, , ` 。, , 道 。, , 道道 儿 , 犷,

苗 。, , 鱼 苗儿 ,, 犷, 挑动 ` ,̀ 挑儿量 `扩 ,,

票 ` ` 票儿证 `犷 , 各。 , , 肴 。,, 肴儿 。淤,

疙如 , 疙儿 记 , 盒 盒儿 竹

姐娜 姐 儿 娜记 , 碟 碟儿 二

窝 , 被 窝儿 ,, 丫 , 末 , 末儿 丫尸

拨动 尹 , 拨 少量 丫尸 掠动 尹 掠 儿掠儿 绒 、拉关系 竹 盯

雀 娜` 矛`
, 小 老雀儿 。 , 琳 `卿 `

瓤 硼 ,, 枕 头瓤 儿 各
己,, ` 和 ,, 帮 明 ,̀ 帮儿 犷 ,

秧 明, ,̀ 鱼秧 儿 , 余, ,̀ 梁 明,, 鼻梁 儿 ,, 肚, ,

双 舀明 ` 双儿双儿 舀犷 怡 亩 望 明,, 望儿希。 亩, `


把 , 把儿 扩 , 沓 , 沓儿 ,,

码 ,, 菜码 儿 `。
,, 扩, 茬 ` , 搭茬 儿 , 一, ` ,

架幼 衣架 儿 一幼扩 ` 夹幼 俩 夹儿琳 子 尹 幼扩
下 ,, 下 儿 `扩 ,

花 花儿 扩 呱 ” 呱儿 扩

鱼 ,, 小鱼 儿 。。,, 沉,, 局 娜 ,, 局 儿 娜 沉, ,

橱 舀`, , 书橱儿 舀, ,,一, 舀` , 户 , 富户 儿 血, ` ,

牌 `。,, 门牌儿 ,, `。,,


己 盖 。, , 瓶盖 儿 `习, 仑

涯 河涯 儿 加护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研究

块 ` ` 块儿 `。 , 怀 怀儿 护

拢响 拢儿 垃尸

星 。习,, 星儿 讨 ,, 经 娜习, ` 纸经儿 切,,幼产`


,

生 。。, ,̀ 生儿 尸, 缝动几。, 缝儿 护,

群 姆`德
,, 群儿 姆`二,, 蛹 刊,, 蛹儿 护,
徐州方言儿化音变的规律可 以概括如下

一 、 凡韵母 的主要 元音 是 、 、 。、 的, 儿化 时只须在 这些 韵母 的后 面


直接 加卷 舌动作 。例如 、 、 、 、笼 。、

。 、 、

二 、 凡韵母 的主要 元音 是 。的 , 儿 化 时一律 把 。变 成 丫, 后 再卷 舌 。 例 如

竹 。 、 竹 。 、 眯 。 、 竹 。

三 、 凡韵母 的主 要元音 为 、 行、 、飞的 , 儿化 时主要元 音变 为 。, 后 再卷舌 。


例如 。 己 飞、 二 己、 己、 二 己 。 主要元 音是 、

的 , 儿化 时在 、 后加 。 , 例如 、

四 、 凡 韵母 的主要元 音是 。、 滋的, 儿化 时主 要元音变 为 。, 后 再卷舌 。例

如 仑 。£ 、 贯 击 、姗 £、 £

五 、 凡 韵母 的韵尾 为 习的, 儿化后 成为鼻 化卷 舌韵 , 在主 要元音 上加 “一”,

后 再卷 舌 。例如 亩 明 、 余 明 、 岔 明 、 。习 、 习 、

云 明 、夕 。

徐 州方 言儿化 的分布与 作用

徐州 方言 的儿化现 象相 当普遍 。从儿 化在 词类系 统 中的分 布看 , 徐州方 言儿

化主 要分 布于名 词 、 形 容词 , 其 次是动 词 、 量 词 、 副词 、 像 声词 。 介词 、 连词 、

助词 、 叹 词 、 语气 词不 能儿化 。

儿化 的作用 主要有 ①成词 将不 成词 的语 素或 语素组合 儿化 成词 ②小

称 包括 指大变 指小 、 泛 指变特 指细 小 的事物 、 表 示 “小 、 少 ” 或 “轻微 ” 的 附

加 意义 、 表 示某些 感情 色彩 ③变 化词义 以转 指他物 ④改变词 性 。 有的儿 化

只具有 某一 方面 的作 用 , 有 的儿化 同时具有 两个 或几个 方面 的作 用 。

下面 以词类为 纲 , 分 别加 以讨论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名词 的儿 化

名词 的儿化 在徐 州方 言 中是极 为普遍 的现象 。大量 的 事物名 词是通 过儿 化才

成 词 的 , 即便 是不 儿化 也能成 词 的事物名 词 , 很多也 可 以儿化 。此外 , 人名 、 地

名 、称 谓名词 不少必 须儿 化 , 时间名词 以及 一般处所 名词 有 的也需要 儿化或 可 以

儿化 。 儿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成词 、 表小称 、 变化词义等三个方面 。

一 、 大量 的名词 是 由不成词 的语素 或语 素组合 通过 儿化构成 的


儿化 在徐 州方 言 中是成 词 , 尤其 是构成 名词 的重要手 段 。例 如

一 屯儿 `。 护, 、 米儿 扩 、 碟儿 矿 、 盘儿 ·
矿 、 嘴儿 , 、妞

儿 , 、 师 儿蝉 , 、 姐 儿 姆记 、 户 儿 `、 头儿 ` , 、 行儿 犷 、 活

儿 有 、 婶儿 昌
扩 , 、 孙儿 扩 ”、 侄儿 吞
扩 , 、 支儿掀 姗支 扩 `
, 、 毛儿娥 护, 、

疙儿触 丫 ,̀ 、 糊儿析 , , 、 馅儿 。二, ' 、 皮儿 `扩 ,

,, 扩 ”、 石子儿 对 、 扩, 、 年跟儿
二 风丝儿 几习, 一 £,,灿产”、 葱 白儿
`习
, ”一, ,, 、 后 门儿 , ' 扩 , 、 被面 儿 , ' 二,, 、 吸 管儿 。 ”一
, 尸 、 老头

。, ` ,, 、 脸 蛋儿
儿一 £
, , 二, ' 、 床 单儿 冬` 明,,耐 ,, 、 豆泡儿 , ' `。尸, ' 、 饭 时儿吃

饭的时候优 ` 。护
三 花凉 影 儿 ”一, 明, , 、 雾 拉毛 儿税狮 ' , 、 砖 头瓦 块儿

£ ,̀一, ` ,, `眼 , '、 节骨 眼儿 娜 , '一,玩 扩 , 、 爬 墙虎儿 ` 呱 `明, 、洗


脸 盆儿 。,, £, `二,, 、攒 钱罐 儿 £、 `£, '、 住家 户儿 舀, '娜 , 一 、 小商

贩儿 。,, 舀
明 ,̀ 一`耐 `、 鼻窟 眼儿 , ` ,̀一`扩 , 、 孙子媳 妇儿 己,̀一, , 一`俪 、
`

双 眼皮 儿 舀明 ”一' £
,, `二,, 、 毛背心 儿 , , '、扩 , 。

一 组词 的词根 为单音 节名 词性 语素 , 二 组 词 的词根 为双音 节名 词性

语素 , 三 组词 的词根 为 多音 节名 词性 语素 。 这些语 素在 徐州 方言 中都不 能单

说 , 必须通 过儿化 才 能成词 。 这样 的儿化 名词在 徐州方 言 中为数不 少 。

有些多 音节语 素 儿化 词包 含重 叠形式 , 如 山窝儿 窝儿 澎, 一 丫 一' 竹 ' 、

每 儿 每 儿杆 。产 、 虫
曲儿 灿 少 蟋蟀娜` 。尸 一娜` 、 跟 儿 跟 少 紧靠耕 嵘 撇 方

。尸`一
“, 。
产 、 跟 儿 跟 儿跟 强调栽 耕 储 。户 一
“, 二 扩 , 、 脸 帮 儿 帮 儿 顺 肌 屁股

习, ' , 一' 亩 、 小 脚 巴儿 巴儿称, ·


孩的脚, 含喜髓味 。 。,, 娜 , 一' , 、 片 儿片儿
, 的汤 ` , ` `二 `明 “`等 , 其 中 的重 叠儿化 部分 究竟是什 么 结构呢
汤顺 皮 我们认

为 可 以分两 类 一类 是先 儿化后 重叠 , 如 “窝儿窝儿 、 跟 儿跟儿 、 帮儿帮 儿 、 片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儿片 儿 ”, 其 中 的 “窝儿 、 跟儿 、 帮 儿 、 片 儿 ” 都 可 以独 立成 词 , 也可 以与其 他

语素 组成 短语 , 如 “山窝儿 、 鞋跟 儿 、 腮 帮儿 、 药 片儿 ', 另一类 是先 重叠后 儿

化 , 如 “每儿每 儿 、 灿 儿灿 儿 、 脚 巴儿 巴儿 ”, 其 中的重叠 语素 不存在 非重叠 形

式 , 这些语 素必须 重叠 , 重叠 是前提 , 然后 儿化 , 才 可 以成词 。

二 、 通过儿 化构 成 的名 词具有 很强 的习惯性

在徐 州方 言 中包含 同一语 素的组合 , 尽管语 法性质 相 同 , 组合方 式相 当 , 却

有 的不儿化 能够成 词 , 有 的必须 通过 儿化才 能成 词 , 例 如 “仙 人 掌 — 仙 人球 儿 ', 、

“铜 盆 — 洗 脸盆 ”、 “香 干 — 臭干 儿 ” “月底 — 月头 儿 ” 同是姓 氏前 面加

“小 ”, 有 的必 须儿 化 , 有 的又 不能 儿化 , 例 如 “小秦 、 小季 ” 与 “小李 儿 、 小

酒儿 、 小周儿 、 小 陈儿 、 小王 儿 ” 等 同是地 名 , 有 的必 须儿 化 , 有 的不 儿化 ,

例如 “千 里巷儿 、 小布 市儿 、 剪子股 儿 ” 与 “丰储 街 、 马市街 、 户 部 山 ” 等 , 这

些 名词语 素儿 化与否 并无 规律可 言 , 但 只要是 徐州人 一般都 这样 用 , 恐 怕只 能解

释 为约 定俗成 的一种 习惯 。

三 、 一部分 儿化 名词 含有小称 意义

可分 为 以下几 类

一 指小 。有 的词 不儿化 时指该类 事物 中大或较 大 的事物 , 或泛指 整类 事

物 , 儿化后 指 同类 中的细小 的事 物 。例 如 狗脉 — 小狗 脱奶
翩 狱 傲尹 扩, 、

大 站柜撇大 , ' 澎 ' , '— 菜柜儿体捌、 `扩` 扩 '、 大雨 扩丫 — 小雨儿

。,, 扩 , 、 西瓜 皮麟 大。 ,̀一,知 , ' `,, — 花 生皮 儿潍 小 , ,̀一


,, , ` `扩 , 、 钱淋
,,一

娜`澎 — 制钱儿 日 , 钱对 '姆`扩, 。


时琳料确小
二 增加 感情 色彩 。有 的名 词儿化 , 可 以显示 出说话 人 的俏 皮 、 诙谐 、 幽

默 、 风 趣或 讥讽 的感 情色彩 。这是 小称 的变体 。例如 “喝 酒 — 喝酒儿 、 吹 牛一

一 吹牛儿 、 钓鱼 — 小猫 钓鱼 儿 ”, 其 中 的 “酒 、 牛 、 鱼 ” 之 类在 一般场 合
是不 儿化 的 , 儿化后 含有 幽默 、风趣 等感情 色彩 。而 “咱是个 芝麻 官儿 , 有啥 权 ”

中 的 “芝麻 官儿 ,翔 户 ”、 “他 学 习可差 了, 是个 留级 鬼儿 。” 中的 “ 留

级鬼儿 幼 “, 一
“' 。
户 ” 则包含 了 自嘲 或讽刺 义 。

三 变化 词义 以转 指他物 。 一些 名词 , 不儿 化时指 某种 事物 , 儿化 后指 称

另 一事物 。例如 米解 — 米儿麟 摊靓颇 恻子 扩 , 、 头躺 撇 ` — 头儿领

导 `。 、 嘴 确淋 — 嘴 儿毗弊脉 咖栖 。产 、 眼溅 翻 澎 — 眼 儿峨 二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化 ”研究

非名词或非名词性语素儿化成名词

一 、 有的单音节形容词儿化后变为名词 , 意义也随之发生变化 。 例如 晚形

驹喊 , — 晚儿雌 甘 、 大 , `— 大儿戏 , 、 小 。。, , — 小儿, 、的儿。犷 , 。


二 、 有 的单 音节 动词 儿化 后变 成 名词 , 意义 也 随之 发 生变化 。 例 如 捻酮

£, — 捻儿驹 矿 `、盖酮 `— 盖儿驹玩 `、锥桐 外 , — 锥儿铜 扩, 、


缺桐 娜`犷' — 肥 瞰 、职务厅 娜`记 ` 。
缺儿捌硼的

三 、一些动词或形容词语素儿化后构成的名词, 不具有 “表小指爱 ” 的作用,

只体现一种方言色彩 。这类词必须儿化, 而且一般不为外人所理解, 是方言特色

词 。例 如 合 黑儿刑 黝 哪 扩 扩 ` 、 醋 浅 儿螺子 宁 '娜`扩 , 、 提 系 物体肆 稚 麒 系

' 协扩 ' 、磨锥 儿啪服 撇人 尹 扩 , 、贼 不偷儿姗膝 撇耐 踢姑 舫人 `扩 ” 。

形容 词 的 儿化

徐州 方 言 中, 形容词 的儿 化现象较 为常 见 。除 了和 构词有 关之外 , 儿化还 可

以增添 小称 附加 意义 。

一 、 儿 化形 容词 的一般 用法
徐 州方 言 中有一部分 形容 词必须 儿化 , 不 儿化不 成词 。儿化不增 添语 法意 义 ,

只起 构词作 用 , 这类 儿化形容 词 的数 量不少 。例如 不对 劲 正常 矿 ”一


不 “ , '幼 。尸 、

、怎
不咋儿刁么样、不要
紧 ' ` 、 不打口 匕
言颧畅、爽
快 '一
, '尹捕 , '· 管乎少顶
事、有

护 犷 、 精露儿奸 精。幼了 一 ,, 、 迷糊 记性, 护 卜 搜抠儿 。。, 小气

一' '、是味儿扣喊杨绷受 ' 。护'、曲娄拐弯儿璐衅酗稍靴啾甜雏角娜犷̀'一


,'
尸 、 抵事儿礴 、中用
产 仑 扩 ' 、 拉 拉秧儿喘 胁输拉, 不
利索尹 护 犷 、 假不六

道儿摊 麟 昨 髓 幼尹 ' 扩 ' 、 迷 娄麻 哈儿撇新 称 真 户 护 犷 , 、 稀娄

糊 扩 `一
麻 哈儿驶敝 , 里 “` 尹 , 、 圆快 儿胜 , 圆满 澎 ' 。 、 条 道 儿能碱指, 行为

微 , 老实' 厅场 、 拔 尖儿嵘怜 醋眼 出 娜耐 ,, 、 得劲 儿黝 , ,硒 ` , `、 显 眼儿纵注。


,一

刘 傲澎 扩 , 、 麻爪 儿黝鳃附 娜袱杆既 措 尹 四扩 , 、 毛包 容毓 脏 尹 犷 ” 、 抓 瞎

儿群捕撇 规啊 麟我 撇, 无法创 四 '一傲 ,̀ 、 没谱儿 种无” 超过
锭 溯度 ” ` 、 有红

似 白儿鲤赦 , ,, , ' 扩 , 、 可 不定星 儿脆 姗 、没


习 有升 `。, , '抓 ' 。

二 、 儿化 形容词 的生动 式用法

徐 州方言 中形 容词的生 动形 式主要有 两种表示 方法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一 “ 儿”式 其特 点是两个 相 同的音 节重 叠 , 并且儿化 。 具

体 又可分 两小类

①赖赖 巴儿 巴儿邪, 的强
毗法护 ' 扩 扩, 、粘粘糊儿糊儿 说
话、。 不利
索、不果
断 澎,

£ 、崩崩 拉儿 拉儿, 星、零散 钓 , 一, 扩 , 扩 , 、饱 儿饱 儿的撇 犷 , 。尸, 、


够够 儿 的跳 了, 达到腿殿 的。 限
度, 多
用裸姗 倦、厌
恶的, ,' 、瓜 儿瓜 儿 的挪徽 。 被水

淋。 往下
献 麟子 扩 , 一' 扩 ,扔 、 透透儿 的朋 , 湿透 ` , '
这一类 重叠 音节 的后一 音节 儿化 后一般 都变为 高平 调, 高调在 声 响上 具有 明

显 、 突 出 的特 点 , 能 引起 听感上 的注 意 , 而这类 重叠 儿化形 式所表 达 的意义就 是

要 强调 一种 状态 的 。 因此 高调 正好 是 这种 格式 所表 示 的语法 意义在 语 音上 的标
日匕

②老好 儿好 儿叭卿 , 有觑性分 户 产 、叭儿 叭儿 的口


龄俐能说
翎 扩 , 一 扩, 、

啪儿啪的 。
两眼, 一眨王 , 显, 机灵衅 子 `扩 ' 一 `扩 , 一
, , 、 傲 儿 傲 儿 的毗 二或
恐解 朋 加 雌 麟 子

岔, ' 一, 。尸,̀一, 、 呜儿 呜儿 的璐袱 麟子犷 , 一


, ' 一,
这一类 重叠音 节儿化 后 , 除阴平 连读变 调外 , 其 余都读 本调 。词重音格 式 为

“重 重 ”。这类 叠 音词 多 由形 容词 性或 动词性 的单音 节语 素重 叠而成 , 有 一种

明显 的表 情貌 的作 用 , 特 别是 由拟声 词充 当构词语 素构 成 的词 , 描摹 状态 的特 点

更加 突 出, 表达 上十分 生动 形象 。 例 如 “这个 小 丫头儿 小嘴儿 叭儿 叭儿 的, 才

会说 。”、 “别看她 小 眼儿啪 儿啪儿 的, 就是学 习不行 。”

二 儿 的 式 其特 点是 两个 音节 中, 第一 个音节 的音长 延长 , 其

后可 以稍 有停 顿 , 第二个 音节 为长音 , 并且儿 化 , 变 为 高平调 , 词尾 的 “的 ” 与

前面音节 结合 紧密 , 一般 不 能去掉 , 有 的虽然 可 以去 掉 “的 ”, 但 去掉 “ 的 ” 后 ,

该词后一 音节 读为轻 声 。具 体又 可分 两小类

① “ 儿 的 ” 中 的 “ ” 是 “乎 ” 这个 词缀 。 例如 甜 乎儿 的赫甜, 比
较如

味 `£,, , 、 晕 乎儿 的靓麟绷 溯涂 己, 一 、 快乎 儿 的瞰糕 快 ` 。, ' ,


这类 形容 词的第 二个音 节儿化 后读 高平 调 , 该类 词 既可 以出现在祈 使句 中 ,

如 “你快 乎儿 的 不然就 赶不上 车 了 。”、 “稀 饭做得 粘糊 儿 的 小孩 儿吃 了好 消

化 。” 也可 以 出现在 一般 的陈述 句 中, 如 “我这几 天有 点晕乎 儿 的, 老 算错 账 。”

“这 个菜 甜乎 儿 的, 大人 小孩 儿都 爱吃 。” 当这类形 容 词 的第 二个音 节儿化 后读

轻声 时 , 该 类 词 主 要描 写状 态 , 一般 不 能 出现 在祈 使 句 中 。 例 如 暖乎儿咖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澎 、 匀 乎儿的 适巾
好 蟋 道没有嗣 护 、 躁 乎 儿腥
, 闻尹 一 、 近 乎少关系卿

幼舒 、 全乎 七
齐全 全而娜`师 。
② “ 儿 的 ” 中的 “ ” 虽然也是一个词缀 , 但意义没有完全虚化, 添

加这个词缀后 , 整个 形容词表达起来更加 生动 形象 。 例如 稀溜 儿的秘 憾 软

, 一, 、 肥嘟 儿 的瞰肥 , 、 横 嘟儿 的漏 知麟子娜 , 、 亮 净儿 的明

啪 白 叨, 幼尸 、 乖滑 儿 的喘 不闹 矛'一
,, 扩 、 黄 巴儿 的璐 褪黄 明 扩 、黑
隆儿的 、天
色, 未明
配黝璐瓢 有光
亮 ”一
,, 亩 、直杠儿的教麟子汀 愈 、 圆快儿的周

全、 圆满 击 `仑 。

这类形容词有些也可 出现在祈使句中, 如 “乖滑儿的, 别惹大人生气 ” “走

路直杠 儿 的 别整 天 弓着 个 腰儿 。” 而表示 状态 的 “肥 嘟儿 的 、 精 嘟儿 的 、 黑隆

儿 的 ” 等 , 一般不 出现在 祈使 句 中 。

动词 的儿化

徐州方 言里动 词 儿化现 象不 多见 , 只 少量 动词可 以儿化 如 哈 喝儿瞰 、使唤

, 竹 , 、 步碾儿徒
厅, 一 频行 , ' 。户 、 走扯儿娜班漪姗赫献扯 矿沛 `记 , 、 掠儿掠儿

教 、拉
关系加竹 腑 、 歇 歇儿 傲尹 一 扩 ,, 。

量 词 的儿化

一些个 体量词 可 儿化可 不儿化 , 儿化往 往增添 “小 ” 的含 义 。儿化不 改变量


词的 内涵 意义 , 却 能凸显所 计量 的事物在 数量 、 面积 、 体积 、 直 径 、 长度 等方 面

的 “少 ” 或 “小 ”, 例 如 一 根儿 灿产, 葱细— 一根 己, 木头粗、 一片 儿 `扩 `

树叶酣小— 一片 ' 澎 '麦地酬大。也许数量本身并不少 , 但量词儿化后能表达说

话者 主观上 认为 量少 , 例 如 俺 家就三 间儿屋 椒纵撇 塾 — 一 间屋就 够 住 了椒 上

认为数量充足 。

一些量 词 , 在徐 州方言 中必 须儿化 。例如 件 儿 娜论护' 、沓儿 、伙 儿 姗 、


拨儿 竹 , 、 成 儿 , `酥, , 、 下儿 。扩 , 、 圈儿 娜` 。尸,̀ 、 溜儿 犷 '、 子 儿解糊麟 掐

住的 束细长的东西 。尸 。

一些容器 本身体 积不 大 , 由其 转变 的容器量 词本 身就包含 了量 少 的意义 , 因


此这 类量词 一般要 儿化 。 例如 勺儿 , 竹, , 、 挑 儿 `犷 ,, 、 盒 儿 竹,,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 究

一些 量词可儿 化可 不儿化 。但 在 “数 量 ” 框架 中 , 当数词 为 “一 ” 时 , 一


般 要儿化 , 表 示 “量少 ”。例 如 一身儿 阳尸”衣 服 、一粒儿 扩 , '米 、一 顿儿 。
护'

饭。

副词的儿化

副词 的儿化 为数也 不多 , 常见 的主要 有 以下 一些 原根儿 林 澎 尸 、岁会

儿删 幼明 ' , 沉 、 早 晚儿树 、偶
尔 朋产 、 一佗少一并 ,' 、 按窝儿触 、紧
接着、

, ' 丫尸,, 、 轻 翔
二便£ 轻易娜`习, ”一
,, 扩 ”、 沾不 点儿狮 动, 动辄舀£, 一` 。尸, 、 大估则 儿

大。 , , , 扩 ' 、 一时儿靓 , 一, 留, 。

象声词的儿化

个别象 声词可 以儿化 , 如 吱儿叶 声 。户 、 瞄儿铡 声 岔 、 厂刀 厂刀 火车临 声

扩 , 扩 , 、 良儿 限儿黔 扩 ,̀一
,, 扩 ' 等 。

徐州方言儿化的特色

徐 州方言儿 化 的特色 主要表现 在两个 方面 ①儿化 的位 置多样 ②儿化 的连

用 现象 。

儿化 的位置 多样

徐 州方言 儿化 的一个突 出特 点就是 儿化 的位 置多样 。儿化 不仅 可 以出现在 词

的最后 一个音 节上 , 而 且可 以出现在 词 的其他 音节 上 , 如第一个 音节 、 第 二个音

节 、 第三 个音节 都可 以出现 儿化现象 。例 如

一 、 第一个 音节 儿化
今 儿个妖 、 玩儿 转鞠那 、 玩 儿不转 、 玩儿 去纵舒 黝加朋 语、 毛 儿快 干话快耐 精、

毛 儿 眼 子猫嘟 的通称

二 、 第二个 音节 儿化

三十 儿晚上 、 琉 弹儿虫 、 花 边儿 小瓦 、 一头儿沉很 勃螟 断淞型, 一头能碱抽, , 另

嫩有、 四眼 儿狗 、 瓦活 儿师傅 、 瓜干 儿酒 、 火头 儿上扒袱 恻候、 扬 脸儿 睡 、 一 门儿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化 ”研究

一样形
容完全同、 多了儿的多
此一举
三 、 第三个音节儿化

挂嘴 头儿 上 、 芝麻盐 儿卷子

儿化的连用现象

徐州方言儿化的另一个突 出特点就是儿化可以连用 。既有两个不同儿化音节

的连用 , 也有两个相同儿化音节的连用, 有时甚至出现三个儿化音节连用的现象 。

例如

一 、 两 个不 同儿 化音节 连用
凉影 儿地 儿 、 半拉儿腰 儿 、 后儿个 儿献 、 昨 儿个儿耘 、 前 儿个 儿概 、 刺儿 头

瞎掠 儿乎 儿 、 玩 儿猴 儿朔 。 、计策等、 哈 儿糊儿辘 、 伸头 儿探 脑儿 、 挨 门儿挨 户



声且﹄

二 、 两个 儿化 音节 重叠

山窝儿 窝儿 、 每 儿每儿扦 、 跟 儿跟 儿胜黔谴 晒方、 虫


曲儿灿儿 、 嘟儿 嘟 儿 。蟀、

琉琉崩 儿崩 儿辟品、 老好 儿好儿 、 旋 帮儿 帮儿雁脱 袱 、 脆 门儿 门儿 撇肋 处、 脚 巴

儿 巴儿 、 片 儿片 儿汤 、 双 儿双 儿撇胎、 掠 儿 掠儿 、 藏老 萝 儿梦 儿 、 叭儿 叭儿 的 、

嘴 儿嘴儿 的连。 次地裤 、 念 央儿 央儿稍 豁 畴师麟 岭秘 地。 、 磕磕 巴儿 巴儿 、 傲 儿嗽

儿 叫 、 赖赖 巴儿 巴儿 、 口 ' 点儿 点儿林少、 粘粘糊 儿糊 儿 、 慢 儿慢 儿 、 瓜 儿瓜

儿 的 、 啪儿 啪儿 的 、 呜儿 呜儿 的 、 崩 崩拉 儿拉 七断撇续、。量少、 拢儿 拢儿就 、 一 点

儿点儿

三 、 三 个 儿化音 节连用

跟 儿跟儿 跟儿 懒疑黔嵋 、 边 儿边 儿边 儿溯 黔谴帐泌 锄方、 饱 儿饱 儿饱 儿酬稀

饱、 样儿样 儿样儿洲 解 、 火儿火 儿虫 儿妙 虫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化 ” 研究

附录 调查发音人情况一览表

方言点
点 山东新泰
泰 山东济 南 山东利津
津 山东曲享
享 山东邪城

姓名 纪慧慧一
女 宋宏宾一
男 张 利波一
男 孙雅芬一
女 杨海燕一

年龄
原籍 西张庄镇
镇 历 下区
区 陈庄镇
镇 小雪镇
镇 邪城县城

职业 学生 商人
人 学生
生 学生
生 教师

教育 硕士在读 , 年级 大专
专 本科在读 年级 博士 在读 年级 博士在读 年级
程度
幼年 新泰话
话 济 南话
话 利津话
话 曲阜话
话 邪城话

语言
曾住地
地 曲阜 、 济南现住 济南现住 济南现住 济南现住 济南现住
其 他话
话 普通话
话 普通话
话 普通话
话 普通话
话 普通话

记音
时间
方言点
点 山东龙 口 山东荣成
成 山东莱州
州 山东沂水
水 山 东诸城

性名 曲研妮一
女 梁新荣一
女 戚 飞飞一
女 张传彩一
女 孙宗亮一

年龄

原籍 黄县七 甲镇
镇 大瞳镇
镇 平里店镇
镇 沂 镇中海子
里 水县四十

子 诸城市瓦店镇

后村
职业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教育 本科在读 年级 硕士在读 , 年级 本科在读 年级 本科在读 年级 本科在读

程度
幼年 龙 口话
话 荣成 话 莱州话
话 沂水话
话 诸城话

语言
曾住地
地 济南现住 济南本科今
今 。
济南现。 济南现。 济 南现。
其他 话 普通话 普通话 普通话 普通话 普通话
记音
时间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化 ” 研究

方言点
点 山 东青 岛 山 东潍坊
坊 内蒙古
古 河南滑县
县 河南新 郑
青州 赤峰市

宁城 县
性名 兰成孝一
男 刘伟一
男 张荣银一
男 秦素苗一
女 丁继锋一

年龄

原籍 青 岛市四方 区 潍 坊青 州 宁城县
县 河南滑 县 河 南新郑

占 巴村

职业 教师
师 学生
生 学生
生 学生
生 学生

教育 硕士 大学
学 大学
学 博士在读 年级 博 士在读 年级
程度
幼年 青岛话
话 潍坊 青州话
话 宁城话
话 滑县话
话 新郑话

语言

曾住地
地 青 岛 、 济南现住 潍 坊青州 、 济南现住 郑 州 、广州现住 广州现住
济 南现。
其 他话
话 普 通话
话 普通话
话 普通话
话 普通话
话 普通话

记音 时

方言点
点 河南开封
封 广西桂林
林 湖北黄 冈 江苏徐 州 云 南保 山
祀县
性名 张雪丽一
女 侯俊云一
女 刘虎一
男 王文焕一
男 杨光 明一

年龄
原籍 河 南开封祀县
县 广西桂 林 湖北黄 冈 江苏徐州
州 云南保 山
职业 学生 学生 学生 工人 退休 工人

教育 硕士在读 , 年级 博士在读 年级 博 士在读 年级 大专
专 中专

程度
幼年 祀 县话
话 桂林话
话 黄 冈话
话 徐州话
话 保 山本地话

语言
曾住地
地 开封 、 广州现住 桂林 、 广州现住 武汉 、广州现住 徐州市区
区 保 山县城

其 他话
话 普通话
话 普通话
话 普通话
话 普通话
话 普通话

记音
时间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附录 汉语 “儿化 ” 调查 词表


山东各 点 、 江 苏徐州 、 河南开封 祀县 、 内蒙古 赤峰 市宁城 县

词目 词目 词目 词目
太 阳 、 太阳光
光 太阳地儿
儿 荫凉儿
儿 月亮

月 亮地儿
儿 日晕
晕 月晕
晕 月蚀

星星 流星 彗星
星 启 明星

北 斗星
星 毛毛雨
雨 暴雨
雨 大雨

封冻 化冻 、 冰融化 风停 了 下雨
雨停 了 每年
年 前年
年 昨天

今天 明天
天 后天
天 大前天

大 后天
天 早晨 、 清晨
晨 中午
午 下午

傍晚 晚上
上 这样
样 那样

怎样 这里 那里 这会儿
那 会儿
儿 多会儿
儿 什么 时候
候 这时候

那 时候
候 过去 、 从前
前 除夕
夕 立春

麦季 元宵节
节 端午节
节 中元节

中 秋节
节 重阳节
节 腊八
八 小年

平地 土丘 山腰
腰 荒地
地方 河岸
岸 河心
心 水坑

路 角落 左边儿 右边儿
中间 附近
近 跟前
前 前边 、 前方

后边 、 后方 上面 、 上方 下面 、 下方 里面
外面 边缘 、 终点 各处 到处
父亲 伯父
父 岳父
父 叔父

婶母 丈夫
夫 妻子
子 儿子

女儿 男孩儿 女孩 儿 外甥 、 外孙
外甥 孙 女 弟弟 妹妹 连襟
老 头儿
儿 老婆儿
儿 姑娘
娘 老姑娘

长辈 晚辈
辈 邻居
居 大家

爷们 哥们 男人 们 女 人们

双胞胎 单身汉 再 嫁 的妇 女 商人
买卖中间人 店员 、 短工 厨师 货郎鼓
接 生员 魔术演员 吝 音 的人
人 身体 、 身材
头 卤门 头旋儿 后脑勺儿
脖子 额头
头 眼泪 、 泪水
水 鼻孔

耳垂儿 酒窝 下领 腋窝儿
肘 指甲 拇指 小拇指
脊椎骨 胸脯 心 口窝 儿 乳房
乳汁 肚脐眼儿 膝盖 不舒服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癫痈 天花
花 胃疼
疼 针灸

结痴 驼背
背 豁唇
唇 干 活儿

大便 小便
便 打隔儿
儿 打 吨儿

闲谈 串门儿
儿 玩 请客
上座 儿 拍手
手 背手
手 叉腰

弯腰 踞脚
脚 蜷腿
腿 分腿

眨眼 合伙
伙 讲故事
事 沉 默 、 不言语

小 孩同大人翠嘴
嘴 抬杠
杠 挑毛病
病 说大话 、 夸海 口
自言 自语
语 找茬 、 挑刺儿
儿 走后 门 捞 取便宜

摆 架子
子 相处 、 相伴
伴 合群
群 出洋相

高兴 非常高兴
兴 舒服
服 特 别厌恶

出气 、 消气
气 婚事 、 办喜事
事 相亲
亲 结婚 日
男子娶亲
亲 女子出嫁
嫁 新郎 送柬
闹洞房
房 临产
产 头胎
胎 男女孩间隔出生

喂奶 改嫁
嫁 续 弦 、 再娶
娶 拜寿
寿
丧事 招魂
魂 甫道
道 里屋

外屋 台阶 门槛
槛 「
〕门

门挂儿
儿 锅灶
灶 家具 火柴

日光灯
灯 手杖
杖 樟脑 丸 汗衫

裤头 短裤
裤 腰带 围巾

女 式方 围 巾 童兜肚儿
儿 衣兜
兜 护肩

毡鞋 铺盖 、 被褥
褥 被子
子 床单

耳 环 、 耳饰
饰 手镯 针 线活 儿 针线盒儿
缠 线板 儿 针脚
脚 顶针儿
儿 粗布

细布 零碎布条
条 扣鼻儿
儿 早饭

午饭 晚饭
饭 饭菜 、 伙食
食 馅饼

粉条 面条
条 凉粉儿
儿 自淤面条

冰 糖葫芦
芦 下饭
饭 下酒菜
菜 下水儿

地 排车
车 车轮
轮 捂眼睛
睛 顾客

本钱 赔钱
钱 理发店
店 澡 堂 、 浴室

黑板擦 打稿 别字 考卷
零分 变魔术
术 捉迷藏
藏 拾 子儿

跳 房 、 跳方
方 翻跟头
头 侧身翻
翻 头顶地倒立

打 水漂儿
儿 滑冰
冰 游泳
泳 讲 故事

猜 谜语
语 昌儿歌
歌 打扑克
克 下象棋

孵 小鸡 麻雀 蟋蟀 蝉
知了 蛾抖 玉米芯 马铃薯
花生 花生米
米 花骨朵儿
儿 香 椿芽

花蕊 葵花子
子 榆荚
荚 喇叭花

中等 刚才
才 刚巧
巧 马上 、 立刻
差 点儿
儿 趁早 哨悄
悄 突然 、 猛 然
幸亏 大概 、 差 不 多 一百个左右 一百多个

一千 个 左 右 一万个左右 一 点儿
儿 一小堆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 儿化 ” 研究

一 串儿 、 一挂儿
儿 一段 时间
间 一群 、 一帮
帮 一件事

一排座儿
儿 一层
层 一会儿


广西桂林 、 河南滑县 、 河南新郑 、 湖北黄岗

词目 词目 词目 词目
雨 鸡蛋 刮 胡 子用 的 薄 刀 片 低 山, 小 丘
小雨 母鸡腹内的未成形的小蛋 女人用的小皮包
包 壁完, 砌在墙体中的小阁子
毛 毛雨
雨 羊 尼龙编织袋
袋 供商品包装用的瓦楞纸箱
雪 羊羔 篮子
子 小的瓦楞 纸箱

小雪 猫 盛食物的篮子, 吊起来防鼠
鼠 被子

岩石 小猫
猫 织 网袋用 的小梭 子 专供幼儿盖的小被子

小 石块
块 鸟 毛巾 用于装各种常用工具的

小箱子

较 小的石块
块 体型较小 的鸟
鸟 手帕 斧子

砖 猴子
子 老式 的摆在桌上 的钟
钟 一种供瓦工斩断砖头 、修

肖哆
砖瓦用的小斧子

碎砖 小猴 子 一般用的摆在桌子上的
的 锤头为铁制的锤子

钟 , 较老式座钟小些

米 蚕 铃 鞋匠专用的一种铁锤子

碎米 家蚕 的幼虫
虫 铃档
档 棍子

颗粒 小的糯米
米 臭虫
虫 捣米用的石臼
臼 小棍子 细小的树枝、竹枝
大 粒的糯米
米 臭 虫的若虫
虫 中药店用的捣药小臼
臼 脸盆

小米 沙 中小虫
虫 箩筐
筐 小号的脸盆, 多用来贮存

食物 或汤 汁

玉米 蚊子 小 箩筐
筐 装东西的口袋或包裹

芋头 蚊子 的幼虫
虫 用硬木制成的扁 担 礼金 旧俗春节拜年时馈

赠 的礼物

小芋头 色 用毛竹制成的扁担 线 的一 端
生姜 鱼苗
苗 稻草人
人 线头子, 很短的一段线
线
嫩姜 虾 手扶拖拉机 辫子
大 芥菜
菜 极小的虾
虾 供包装商品用的木箱
箱 短辫子

小 芥菜
菜 银 鱼昌 供包装商品用的小木箱
箱 泪液
辣椒 幼 小 的银 鱼
昌 用木板临时搭成的床铺
铺 泪花儿
小 辣椒
椒 河鳗 高低床
床 鼻子
石磨 鳗苗 儿 木板 鼻尖
手 推 的 小石 磨 舌蹋
蹋 狭 长 的长 条 木 板 口
马 幼 小 的舌 蹋 短 小 的梯 子 比喻 人 的 小 巧 的 嘴 巴
小马 个 儿大 的草 鱼 楼梯 齿
牛 草鱼
鱼 厢房 比喻 牙 齿 细 密 、 洁 白
小牛 房 厢房旁的小屋子 儿童的胖乎乎的胳膊
猪 厨房 椅子 拳头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小猪 门 小椅子
子 儿童 的拳头

半 大 的猪
猪 矮门 一种专供婴儿坐的小椅子 脚
鸭子 侧门 平房
房 小脚

出壳不久 的小鸭
鸭 凳子
子 山 肚子

嫩鸭 小板凳
凳 狗 锅
鹅 床 小狗
狗 小锅

初 出壳 的小鹅
鹅 单人床
床 坎肩
肩 小伙子 , 小子

鸡 刀 人 外 国少女

嫩鸡 小刀
刀 脐带
带 妹妹

肚 脐眼
眼 制作布纽用的小钳子, 形如大镊子 男人的阴茎
茎 女孩

指 人 的身材
材 背称弟弟
弟 小儿的阴茎
茎 背后称自己的哥哥, 特指长兄
指 女性 的身材
材 儿子
子 血液
液 私生子

楼 白眼珠
珠 丝缕状 的血液
液 过继 的儿子

阁楼 黑眼珠
珠 指衬衫、衬裤等贴身的衣服 小姑娘

专给小孩煮米糊用的锅
锅 绸子
子 奶嘴装在奶瓶口上的像
像 顾客

奶头的东西
西
舀子 针 乳头
头 雇工
饭勺 顶针
针 画成、塑成或雕成的人的形象 姐姐

簸箕形的指纹
纹 耳环
环 指裁制服装等余下的碎布 妻子

形似簸箕的竹器
器 项圈 布 后妻

钳子 项链
链 用绳 、线结成的捕捉鱼虾
虾 未 结婚 的青年男子

或 鸟兽等的器具

新人 具有新思想新作风
风 这么大
大 妇女罩头发用的网子
子 未结婚的少女

的人

新人 新娘子 才这么大
大 围裙, 农民或工人工作时围在腰部 厨师

以下 的身前身后, 以防裤子受污染

或保护 下身

阿罗 老罗 一壶茶 一大壶茶 指短的围裙, 仅围在腹


腹 尼姑

前 , 多在夏天使用

阿罗 小罗 一壶茶 一小壶茶 食糖
糖 小姨子

牙刷 拍手
手 糖果
果 小舅子

这 个会计 一般 口吻 一把铲
铲 桌子
子 小姑子

这 个会计 轻蔑 口吻 一把铲 才一把铲 茶几
几 小叔子

干部 一般 口吻 打一下
下 绳子
子 耳朵 器物用手拿的部分

干部 轻蔑 口吻 轻轻打一下
下 细绳子
子 耳朵的俗称

爷爷 面称 擦 大碗 温水
爷爷 背称 擦擦 稍微擦一下 小碗
碗 微温的水
铃声 看书
书 心肠
肠 包红
木头头
一只铃 看看书 猪肠 一把刨
二十块钱 坐 扫地
地 花生油
只有二十块钱 坐坐 稍坐一会 扫把 油柜子
生产 队 柴刀 牛角 黄色
排队 铅笔刀 蛋角 蛋黄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一 筒饼干干 鸡蛋
蛋 洗刷
刷 黑板擦

手 电筒
筒 蛋糕
糕 擦洗
洗 苍蝇拍

轻放 一点 很少 一眼井
井 眼泪

轻 轻放
放 一点点 极少
一斤米 一会 不长的时间
才 一斤米
米 一会会 极短的时间

说明
调查 目的 通过 实 地 的 田野 调查 , 增加 对汉 语 “儿化 ” 的感性 认识 。
调查步 骤
①发音人对照词条说出该词条在发音人母语中的说法 。
②对调查录音进行整理, 对 出现儿化现象的词条要特别注意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附录 “儿化 ” 调查语料举例

青岛话 “儿化 ” 调查语料

兰成孝 年 青 岛市四 邑区 大学 教师 调查 时间
词条 青岛话
话 词条
条 青岛话

太 阳 、太阳光
光 日 头儿 ` ` 耳 垂儿
儿 耳朵 北 垂儿 吞` ,`
荫凉儿
儿 荫凉地儿 守 酒窝
窝 酒 窝儿 二 。
昨天 夜来
来 下领
领 下巴
今天 今夜
夜 肘 肘子
明天 明夜
夜 指甲 指 甲盖儿 , 。
后天 后夜
夜 膝盖 膝盖儿 矛 曰 膊楞盖儿

大 前天
天 大前夜
夜 不舒服
服 不得 劲 儿 娜, 娜
大 后天
天 大后夜
夜 打吨儿
儿 打吨

早 晨 、 清晨
晨 早上
上 闲谈
谈 聊 天儿 `矛 `
中午 晌午 二 夜 玩 耍
这里 这来
来 请客
客 请客儿 `
, `
过 去 、 从前
前 以前
前 拍手
手 拍 ` 手儿 冬
批 各

除夕 大年三十 声 叉腰
腰 叉腰儿
小年 小年儿 , 弯腰
腰 弯腰儿 二
河岸 河儿 。沿儿 才 。 踏脚
脚 踞脚儿 体 , 娜 。
河心 河儿 。中 间 儿 娜, 够 蜷腿 蜷腿儿 `守 `
路 路 分腿
腿 分腿儿 ' 沙
角落 音晃 眨眼
眼 眨 巴眼儿 才 ℃
左 边儿
儿 左 面儿 守 合伙
伙 合伙儿 , 。
中间 中间儿 娜, 姆 走后 门 走后 门儿 ,
前 边 、 前方
方 前面儿 , 捞取便宜
宜 占便宜

后 边 、 后方
方 后面儿 才 里屋
屋 里间

边 缘 、 终点
点 边儿 矛 上 台阶
阶 台阶儿 幼, 幼幼

叔父 叔各 叔界 锅灶
灶 锅台
婶母 婶子
子 樟脑 丸 樟脑丸儿 , 二
老 头儿
儿 老头儿 汗衫 汗衫儿 昌
, 吞。
老 婆儿
儿 老妈儿 妈儿 裤头 裤头儿
姑娘 大口 , 短裤
裤 短裤儿 ` `
邻居 令区什街
街 铺 盖 、 被褥
褥 铺盖

大家 口 床单 床单儿 , 扼
爷们 大老爷们儿 矛 耳环 、 耳饰
饰 耳 。环儿 沙 仑
哥们 伙计 硒 。 手镯 手 镯 儿 吞才 各。
再 嫁 的妇女
女 二 , 婚 针脚
脚 针脚 儿 娜 , 够 。
商人 做买卖儿 沙 。 的 粗布
布 粗布 儿
接生 员 接生 的 细布
布 细布 儿
身 体 、 身材
材 身子
子 零碎布条
条 碎布 条儿 `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头 旋儿
儿 头旋儿 叮矛 ” 馅饼
饼 馅儿 , `仑 饼
鼻孔 鼻子眼儿 , 粉条
条 粉条儿 ` `
眼泪 眼泪儿 矛 面条
条 面条儿 '
澡堂 、 浴室
室 澡堂儿 `叨 `, 冰糖葫芦
芦 冰糖 葫芦儿
黑 板擦
擦 黑板擦儿 ` ` 车轮
轮 车轮子

考卷 考卷儿 娜 二 娜 甘 儿 。
零分 零分儿 份 几 鸡 鸡幼
打 水漂 儿 打水漂儿 ` ` 小鸡
鸡 小鸡儿 娜
滑冰 滑冰儿 猪 猪 各
打 扑克
克 打 扑克儿 ,̀ `。 小猪
猪 小猪 儿 舀,,
下象棋
棋 下象棋儿 够` 娜` 羊 羊 。习
麻雀 家铆 七 ` 小羊
羊 小羊儿 。

蝉 孑六儿 猫 猫 。
蟒蚌 蟒蚁儿 二 、 小猫
猫 小猫儿
花生 花生儿 各。习 舀。习 狗 狗 二
花 生米
米 花生米儿 小狗
狗 小狗儿 批
花 骨朵 儿 花骨朵儿 桌子
子 桌子
幸亏 亏着
着 小桌子
子 小桌 子儿 守
大 概 、 差不多
多 差不 多儿 , 姑娘
娘 大口 沙

一 百个左右
右 一百来个儿 , 。 小姑娘
娘 小口 矛
一 段时间
间 一阵儿 各
, , 。 一点儿 数 一点儿 ,
量少

一根 一根儿 , 一个点
点 一个 点儿 ,
一对 一对儿 耳朵
朵 耳朵
一 会儿
儿 一阵儿 昌
, 冬。 二百
百 二百
一卷 一卷 儿 娜 扩 第 二 个 儿 第 二个儿 。。

分量 份几 量 被窝
窝 被窝儿
一份 一份儿 份 几 铺盖
盖 被卧 。
凉 粉儿
儿 凉粉儿 份 几 合伙
伙 轧伙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宁城话 “儿化 ” 调查语料

张荣 银 年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 占巴村 宁城话 学生


调查 时间
伺条 宁城话
话 词条
条 宁城话

太 阳 、 太 阳光
光 太阳
阳 上面 、 上方
方 上面儿 分
太 阳地儿
儿 太阳地 儿 , 下面 、 下方
方 下面 矛
荫 凉儿
儿 荫凉
凉 里面
面 里头儿 `。
月亮 月亮
亮 各处 到处

月亮地儿
儿 月亮地儿 二 父亲 爸
化 冻 、 冰 融化
化 化冻
冻 伯父
父 伯伯 印 。
昨天 夜来的
的 岳父
父 老丈人

早晨 、 清 晨 灰上
上 叔父
父 大大

中午 晌午
午 婶母 婶子

下午 过晌
晌 丈夫
夫 丈夫

傍晚 晚上
上 妻子
子 妻子儿 ,
晚上 晚上
上 儿子
子 小子儿 守
这样 这么 习着 舀。 女儿
儿 头儿 绷̀

那样 那么 着 各
扣 外甥 、 外孙
孙 外甥

怎样 咋着 吞、 弟弟
弟 弟弟

这里 这块儿 `,, 妹妹
妹 妹子
那里 那块儿 `,, 连襟
襟 连桥儿 岭`戈
这 会儿
儿 这会儿 , 老头儿
儿 老 头儿 `。
那 会儿
儿 那会儿 才 老婆儿
儿 老 婆儿 `二
多 会儿
儿 多会儿 , 姑娘
娘 丫头儿 `。
什 么 时候
候 啥时候
候 老姑娘
娘 老 丫头儿 `。
这 时候
候 这工夫
夫 大家
家 咱们

那 时候
候 那 工夫
夫 爷们
们 爷 们儿 ,
过 去 、 从前
前 过去
去 哥们
们 把子
除夕 除夕
夕 男人们
们 爷们儿 守们
端 午节
节 五月节
节 女人们
们 娘们儿 , 们
小年 小年儿 , 单身汉
汉 光棍儿 ,
土丘 土包 再嫁的妇女
女 再婚妇女

山腰 山腰 儿 商人
人 做买卖儿 矛的

河岸 河头儿 `。 店员 、 短工
工 店员

河心 河当间儿 幼守
守 厨师
师 大师傅

角落 音晃角儿 够 接生员
员 接生婆

左 边儿
儿 左边儿 矛 吝音 的人
人 抠 的人

右边 儿 右边儿 矛 头 脑袋

中间 中间儿 幼二
二 头旋儿
儿 旋儿 才
跟前 跟前儿 娜`沙 后脑勺儿
儿 后脑勺儿 冬。
前 边 、 前方
方 前面儿 才 额头
头 盾娄盖 。
后 边 、 后方
方 后面儿 汾 眼泪 、 泪水
水 眼泪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化 ” 研究

下领 下巴 鼻孔
孔 鼻子眼儿 ,
腋 窝儿
儿 口口窝儿 各。 矛 耳垂儿
儿 耳垂儿 , `守

肘 肘儿 各。 酒窝
窝 酒窝儿 ,
指甲 指盖子
子 出气 、 消气
气 出气

拇指 大拇哥 , 婚事 、 办喜事
事 喜事

小拇指
指 小拇哥 , 相亲
亲 相对象

脊 椎骨
骨 脊梁骨
骨 女子 出嫁
嫁 出门子

胸脯 胸脯儿 ` 愉产 了 快生 了
心 口窝儿
儿 心 口窝儿 , 续弦 、 再娶
娶 二婚 、 再婚

乳房 妈妈
妈 拜寿
寿 祝寿
寿
肚 脐眼儿
儿 肚脐眼儿 , 丧事
事 白事

膝盖 口口 守 台阶
阶 石登
不 舒服
服 难受
受 门槛
槛 门槛儿 `
,
癫痈 癫痛儿 傲矛 门门
门 「
〕插子

天花 天花儿 门挂儿
儿 门帘儿 矛
结痴 结口口 扮了 锅灶
灶 锅台
驼背 罗锅子
子 火柴
柴 洋火儿 ,
豁唇 豁嘴儿 才 日光灯
灯 电灯

大便 拉屎
屎 手杖
杖 拐棍儿 ,
小便 尿尿
尿 汗衫
衫 背心儿 嗬,
打 吨儿
儿 打吨儿 裤头
头 裤头儿 `。
闲谈 唠磕 ' , 短裤
裤 裤权儿 子`
串 门儿
儿 串门子
子 腰带
带 裤腰带

玩 玩儿 才 童兜肚儿
儿 肚兜儿 二
上 座儿
儿 上座
座 衣兜
兜 挎兜儿
拍手 拍手儿 冬。 铺盖 、 被褥
褥 被 卧儿 二
背手 背手儿 吞
翻 床单
单 床单儿 ,
叉腰 叉腰儿 耳环 、 耳饰
饰 耳环

弯腰 猫腰儿 手镯 镯子
掂脚 踞脚儿 娜 针线活儿
儿 针线活儿 才
眨眼 眨么 眼儿 扩 针线盒儿
儿 针线盒

合伙 合伙儿 淤 缠线板儿
儿 线锥儿 阿
沉 默 、 不言语
语 不说话
话 针脚
脚 针脚儿 娜 ,
小 孩同大人擎嘴
嘴 顶嘴
嘴 顶针儿
儿 顶针儿 尹
挑 毛病
病 找茬儿 各`。 零碎布条
条 破烂铺衬

找 茬 、 挑刺儿
儿 找茬儿 各`。 扣鼻儿
儿 扣口 才
走后 门 走后 「 才 凉粉儿
儿 凉粉

捞 取便宜
宜 占便宜
宜 自撰面条
条 手淤面

相 处 、 相伴
伴 相处
处 冰糖葫芦
芦 糖 葫芦儿
合群 合伙儿 矛 车轮
轮 车轮辘儿
高兴 乐 捂眼睛
睛 捂眼珠子

非 常高兴
兴 口娜` 乐 顾客
客 客人

零分 大零蛋
蛋 别字
字 错别字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研究

特 别厌恶
恶 口口 人 本钱
钱 本钱 儿 娜`,,
捉 迷藏
藏 藏猫猫儿 考卷
卷 卷子

侧身翻
翻 斜着 舀。 一百多个
个 一百多点儿 守
头顶地倒立
立 倒立
立 一点儿
儿 一丁点儿 守
打水漂儿
儿 打水泡 ` 一小堆
堆 一小堆儿 ,
猜 谜语
语 猜谜儿 才 一串儿 、 一挂儿
儿 一 串儿 吞`矛

下 象棋
棋 下棋
棋 一段时间
间 一会儿 二
孵 小鸡 焙 一会 儿 一会 儿 才
麻雀 家雀儿 娜`矛 猪 猪
蟋蟀 灿儿灿儿 娜`才
才 小猪
猪 小 口口
蟒蚌 口 匀 牛 牛
青蛙 蛤蟆
蟆 小牛
牛 牛犊子

玉米 芯 棒子芯儿 协, 狗 狗
马 铃薯
薯 山药儿 皿 小狗
狗 狗患子

花生米
米 花生豆儿 二 大鸡
鸡 大鸡 幼
花 骨朵儿
儿 花骨朵儿 , 小鸡
鸡 小鸡儿 幼矛

花蕊 花芯儿 抓, 大鹅
鹅 大鹅 加 子
葵 花子
子 瓜子儿 巨
, 小鹅
鹅 小鹅 加 子
榆荚 榆钱儿 丫 , 一点儿 数量少 一点儿 守
喇 叭花
花 喇叭花儿 一个点
点 一个点

中等 中流
流 开会
会 开会

刚巧 正好
好 大刀
刀 大刀 。
马 上 、 立刻
刻 马上
上 小刀
刀 小刀儿
差 点儿
儿 差 点儿 才 突然 、 猛然
然 突然

趁早 快 点儿 沙 幸亏
亏 幸好

悄悄 口口地 娜`仑 娜`℃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河南 开封 祀县方 言 “儿化 ” 调查语 料

张 雪丽 年 河南省开封 市祀县沙沃 学生 调查 时间
词条 祀县话
话 词条
条 祀县话

太 阳 、 太 阳光
光 日头
头 那 时候
候 那 时候

太 阳地儿
儿 日头地儿 沙 过去 、 从前
前 口口 才 盯
荫 凉儿
儿 荫凉儿 除夕
夕 。
年 口切。
月亮 月亮
亮 立春
春 立春

月 亮地儿
儿 月亮地儿 矛 麦季
季 麦口
月蚀 月蚀
蚀 元 宵节
节 元宵节

星星 星星
星 端午节
节 五月端午

流星 扫把星
星 中秋节
节 八月十五

彗星 彗星
星 腊八
八 腊八

毛 毛雨
雨 毛毛雨
雨 小年
年 小年 口 ` 。
暴雨 暴雨
雨 平地
地 平地儿 才
大雨 大雨
雨 土丘
丘 土估堆

封冻 结花儿 荒地
地 口 它 荒
风停 了 不刮 了 地方
方 地儿 才
下雨 下雨
雨 河心
心 河 中间儿 幼才

雨停 了 雨停了
了 水坑
坑 水坑

每年 每年儿 , 路 路
前年 前年 儿 , 角落
落 口口 £
昨天 夜儿 , 个 左边儿
儿 左面儿 ,
今天 今儿 幼才个
个 右边儿
儿 右面儿 矛
明天 明儿 二个
个 中间
间 中间儿 幼,,
后天 后儿 个 附近
近 跟儿 口 才 仑
大 前天
天 大前儿 丫 扮 个 跟前
前 跟前儿 娜`,
大 后天
天 大后儿 二 个 前边 、 前方
方 前面儿 于
早 晨 、 清晨
晨 清早起来
来 后边 、 后方
方 后边

中午 晌午
午 上面 、 上方
方 顶儿 沙上

下午 合晌 。吞
仑 下面 、 下方
方 底下儿 协才
傍晚 落 黑儿 , 里面
面 里头

晚上 夜来
来 外面
面 外边

这样 这样
样 边缘 、 终点
点 边儿 矛口 、
头口
那样 那样
样 各处
处 哪口 沙
怎样 咋样
样 父亲
亲 伯 。
这里 这儿 守 伯父
父 大爷

那里 那儿 淤 岳父 老 岳儿 矛
这会 儿 这会儿 , 叔父
父 叔
那会 儿 那会儿 矛 婶母 婶儿 各
,
多会 儿 多会 儿 矛 丈夫 掌柜 口 、 当家 口 、
老 板 、 男人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什么 时候
候 啥 时候
候 妻子
子 老婆

这 时候
候 这 时候
候 子 七
男孩 儿 小小子儿 分 女儿
儿 闺 女
女孩 儿 小闺 知 女儿 , 肘 胳膊 肘 姐
外 甥 、 外孙
孙 外甥
甥 指甲 指 甲盖儿 才
外甥 孙 女 外甥 女儿 , 拇指
指 大拇 指头

弟弟 小弟
弟 小拇指
指 小拇 指头

妹妹 妹妹
妹 脊椎骨
骨 脊娘骨

连襟 一条船儿 昌`, 、一条
条 胸脯
脯 胸脯 口
口 , 、 一条杠儿 玩下

老 头儿
儿 老头 儿 `。 心 口窝儿
儿 』
自窝儿 ,
老 婆儿
儿 老婆 儿 `二 乳房
房 咪咪

姑娘 闺 女 乳汁
汁 奶水儿 即
老 姑娘
娘 老闺 知 女 肚脐 眼儿
儿 肚么 。脐儿 够`,
长辈 长辈儿 , 膝盖
盖 口口 。盖儿 矛
晚辈 晚辈 儿 , 不舒服
服 不得 劲儿 幼,,
邻居 邻居
居 癫痛
痛 羊羔风儿 伪了

大家 人家 儿 幼 天花
花 天花

爷们 爷们 儿 , 胃疼
疼 胃疼

哥们 哥们 儿 才 结痴
痴 结疤痢

男 人们
们 男的
的 驼背
背 罗锅

女 人们
们 女的
的 豁唇
唇 豁子嘴

双 胞胎
胎 双生
生 干活儿
儿 干活儿 矛
单身汉
汉 光棍儿 扒 大便
便 拉屎 、 厨屎
光 棍儿 , 条儿 `
再 嫁 的妇女
女 二婚 、 二茬婚
婚 小便
便 尿尿 、 尿泡

商人 做生意的
的 打 隔儿
儿 打咯 £哄
调 解人
人 管事儿 尹 的 打 吨儿
儿 打磕睡 `。吞

厨师 老师 儿 各
, 闲谈
谈 喷
货 郎鼓
鼓 货郎鼓
鼓 串门儿
儿 串门儿 ,
接 生员
员 接生婆儿 `,, 玩 玩儿 才
魔 术演员
员 玩把 戏口 请客
客 请客儿 ,̀,
吝 音 的人
人 老抠儿 `。 拍手
手 拍手儿 吞。
身 体 、 身材
材 身皮儿 `, 背手
手 背把手儿 昌

头 头 叉腰
腰 掐腰儿
卤门 呼哒 门儿 矛 弯腰
腰 弯腰儿 岔
头 旋儿
儿 旋 掂脚
脚 立楞脚儿 娜 ,
后 脑勺儿
儿 脑袋把子
子 蜷腿
腿 蜷腿儿 `
脖子 脖子 分腿
腿 叉 开腿 儿 `
额头 眉骨头 眨眼 挤 巴眼 儿 份
眼 泪 、 泪水
水 泪 。水儿 各
守 合伙
伙 合伙

鼻孔 鼻子窟窿 。 讲 故事
事 讲 故事
下领 下 巴壳
壳 抬杠
杠 抬扛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耳 垂儿
儿 耳朵 加习垂 儿 各` 沉默 、 不 言语
语 不吭气儿 娜`,
酒窝 喝酒窝
窝 小孩同大 人翠嘴
嘴 擎嘴儿 、
顶嘴 儿
腋 窝儿
儿 咯老 口 才 挑毛病
病 挑刺 儿 `矛
找 茬 、 挑刺儿
儿 找茬儿 各` 说大话 、 夸海 口 吹 ` 、喷
走后 门 走 后门儿 , 护肩
肩 垫肩

捞取便宜
宜 拣便宜
宜 毡鞋
鞋 黑布 鞋 、 薄棉鞋

摆 架子
子 大样 儿 铺盖 、 被 褥 铺体 、 盖体

相 处 、 相伴
伴 做 伴儿 , 被子
子 盖体

合群 合群 儿 娜厂̀
厂 床单
单 单子

出洋相
相 出洋相 儿 协叨 耳环 、 耳饰
饰 耳坠儿 卯
高兴 高兴
兴 手镯
镯 指 巴镯儿 阳,,
非 常 高兴
兴 可高兴
兴 针线活儿
儿 针线活儿 守
舒服 得 劲 针线盒儿
儿 针线包少
特 别厌恶
恶 惹人烦
烦 针脚
脚 针脚儿 岭 ,
出气 、 消气
气 撒气 顶针儿
儿 顶针儿 舀
,
婚 事 、 办喜事
事 结婚
婚 粗布
布 粗布

男 子娶亲
亲 娶媳 妇儿 份 零碎布条
条 布开里儿 矛
女 子 出嫁
嫁 出 门儿 矛 扣鼻儿
儿 盘扣 、 扣鼻儿 ,
新郎 新女婿 儿 卿,, 早饭
饭 清早饭儿 份
闹洞房
房 闹洞房
房 午饭
饭 晌午饭儿 份
右产 了 快生 了 。 晚饭
饭 黑楼饭儿 份
头胎 头生 各。
习 馅饼
饼 肉盒儿 , 、 菜莽

喂奶 喂奶
奶 粉条
条 细粉

改嫁 再走一家
家 面条
条 面儿 矛条

拜寿 祝生儿 , 。
, 凉粉儿
儿 凉粉

丧事 丧事儿 自淤面条
条 撰面条儿 `
招魂 叫魂儿 才 冰糖葫芦
芦 山里花

甫道 过道 、 走 道 下饭 下蟆
里屋 里屋 下酒菜 下酒的菜
外屋 堂屋
屋 下水儿
儿 杂水 猪 、 牛的内脏 、
杂壳 鸡
台阶 台阶儿 幼,, 地排车
车 架车

门槛 门槛儿 ,̀, 车轮
轮 车轴辘儿
门挂儿 门帘 儿 淤 捂 眼睛
睛 蒙眼
家具 家具
具 顾客
客 买东西 的
火柴 洋火儿 本钱
钱 本儿 ,
日光灯
灯 电棒
棒 赔钱
钱 赔本儿 ,
手杖 拐棍儿 , 理发店
店 理发店 、 剃头挑子

樟脑 丸 臭 ' 蛋 澡堂 、 浴室
室 澡堂儿 仑̀习
汗衫 小坎儿 `才 黑板擦
擦 黑板擦 `盯
腰带 束 吞` 腰带
带 榆荚
荚 榆角儿 娜 ,
裤头 裤权
权 打稿
稿 打草稿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化 ” 研究

短裤 裤权
权 别字
字 错别字 儿 ,
围巾 围脖儿 才 喇叭花
花 喇叭花

女式方 围巾
巾 围巾儿 娜分
分 考卷
卷 卷子

儿童兜肚儿
儿 肚兜儿 零分
分 零分儿 扮 、 吃个鸭蛋

衣兜 兜儿 兜儿 变魔术
术 玩把戏

跳皮筋儿
儿 跳皮筋儿 幼,, 捉迷藏
藏 藏老猫 儿 二
翻跟头
头 翻跟斗
斗 拾子儿
儿 拾 子儿 ,
侧身翻
翻 侧着 。身儿 尹 中等
等 一般般

头 顶地倒立
立 贴墙 、 倒立
立 刚才
才 口怕 会儿 二
滑冰 溜冰
冰 刚巧
巧 正好

游泳 游泳
泳 马上 、 立刻
刻 赶紧

猜谜语
语 猜谜语儿 , 差点儿
儿 差一点儿 矛
唱 儿歌
歌 唱 歌 趁早
早 温 早儿 冬

打 扑克
克 来牌
牌 悄悄
悄 不吭气 儿 丫 扒
蹂 手镊脚儿 娜 , 、 偷偷

下 象棋
棋 下象棋
棋 突然 、 猛然
然 猛一下 傲。 打一下 傲。
孵 小鸡 暖小鸡儿 幼,, 幸亏
亏 亏口
麻雀 小铆 ' , 大概 、 差不多
多 差不多

蟋蟀 小口' 一百个左右
右 一百来个

蝉 马鸡 刀 七 飞的 一百 多个
个 一百多个

知了 爬 查 地下 一千个左右
右 一千来个

蟒蚌 蛤 。蟆蛾 蚌 一 点儿
儿 一点儿 才
癫蛤 蟆 癫嘟 蛤 。蟆
蟆 一小堆
堆 一估堆

马铃 薯 土豆
豆 一 串儿 、 一挂儿
儿 一嘟噜

花生 落生
生 一段 时间
间 一小会 守、一阵儿 尹
花 生米
米 落生豆
豆 一群 、 一帮
帮 一伙子 、 一估堆 、
一班子
花 骨 朵儿
儿 花骨朵儿
儿 一件 事 这个事儿 ,
香椿 芽 香椿芽
芽 一排座 儿 一溜座儿
花蕊 花芯儿 矛 一层
层 一层儿 `。
葵花 子 葵瓜 子儿 , 一会 儿 一会儿 ,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化 ” 研究

徐州话 “儿化 ” 调查语料

王文焕 年 江苏 省徐州市 区 工人 退休 调查时间


词目 徐 州话
话 词目 徐 州话

太 阳 、 太阳光
光 太 阳 、 太 阳光
光 太 阳地儿
儿 太 阳地儿
月亮地儿
儿 月亮地儿 流星
星 扫帚星

北 斗星
星 北斗星
星 毛毛雨
雨 毛毛雨儿
封冻 上冻
冻 化冻 、 冰融化
化 化冻

雨停 了 雨住 了 、 不下 了 每年
年 每年

今天 今儿 幼沉个
个 明天
天 明个儿 竹
大 后天
天 大后儿 个儿 竹 早晨 、 清晨
晨 清起来

傍晚 握傍晚儿 二 晚上
上 晚黑

怎样 咋样
样 这里
里 这来

那 时候
候 那 晚儿 朋 过去 、 从前
前 每天子

麦季 麦 口儿 ` 元 宵节
节 元 宵节

中秋节
节 中秋节
节 重 阳节
节 重 阳节

平地 平地儿 河岸
岸 河握

路 路 角落
落 音 。晃儿
中间 当央儿 扮 附近
近 旁边儿 二
后 边 、 后方
方 后边儿 盯 上面 、 上方
方 上边儿
外面 外边儿 边缘 、 终 点 边儿 贯边 儿 件
父亲 大大 、 爸爸
爸 伯父
父 大爷

婶母 婶子
子 丈夫
夫 对象

女儿 闺女
女 儿子
子 儿子

外甥 孙 女 外孙女儿 二 弟弟
弟 弟弟
老 头儿
儿 老头儿 ` 老婆儿
儿 老妈儿 妈儿

长辈 长辈儿 二 晚辈
辈 小辈儿 沉的
爷们 爷们儿 二 哥们
们 哥们儿 盯
双 胞胎
胎 双胞胎
胎 单身汉
汉 光棍儿
接生 员 接生婆
婆 魔术演 员 变魔术的的
脖子 口 。口 。习子
子 额头
头 脑 门子

耳 垂儿
儿 儿朵垂儿 各` 盯 酒窝
窝 酒窝儿 二
肘 胳膊肘儿 舀 指甲 手指盖儿 二
脊 椎骨
骨 脊梁骨
骨 胸脯
脯 胸脯

乳汁 奶 肚脐眼儿 肚眼子
结痴 结疤
疤 驼背
背 罗锅腰儿 沉
大便 属 巴巴 小便 尿尿
闲谈 瞎扯
扯 串门儿
儿 串门子

荫 凉儿
儿 荫凉地儿 月亮
亮 月亮

暴雨 暴雨
雨 大雨
雨 大雨

风停 了 不刮 了 下雨 下雨
前年 前年 昨天 昨儿 个儿 竹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研究

中午 中午
午 下午
午 下午

后天 后儿 个儿 竹 大前天
天 大 前儿 丫 二 个 儿

那里 那来
来 这会儿
儿 这会子

什 么时候
候 啥时候
候 这时候
候 这晚儿 佃
除夕 年三十儿 吞。 立春
春 立春

端 午节
节 五端午
午 腊八
八 腊八

山腰 山骼儿 酥 荒地
地 荒地

河心 河 中间儿 切价
价 水坑
坑 水坑

左 边儿
儿 左边儿 盯 右边儿
儿 右边儿 仑
跟前 跟前
前 前边 、 前方
方 前边儿
下 面 、 下方
方 下边儿 里面
面 里边儿 贯
各处 各个地方
方 到处
处 到处

岳父 老丈人
人 妻子
子 老婆

女 孩儿
儿 妮子
子 外甥 、 外孙
孙 外孙儿 二
妹妹 妹妹
妹 男人们
们 男的

邻居 邻居
居 女人们
们 女的

厨师 厨子
子 商人
人 做 买卖儿 盯的
吝 音 的人
人 搜抠
抠 身体 、 身材
材 身架儿 幼
头 旋儿
儿 旋 后脑勺儿
儿 后脑勺儿 外二

眼泪 、 泪水
水 眼泪
泪 鼻孔
孔 鼻窟眼儿 盯
下领 下巴
巴 腋窝儿
儿 胳肢窝儿 二
拇指 拇指
指 小拇指
指 小拇手指头

心 口窝儿
儿 心 口窝 儿 二 乳房
房 妈妈

膝盖 咯娄拜 子 不舒服
服 不舒坦

豁唇 豁子
子 干 活儿
儿 干活儿 竹
打 隔儿
儿 打隔楼
楼 打 吨儿
儿 打吨儿
玩 玩儿 甘 请客
客 请 客儿 。

背手 背手儿 脚 叉腰
腰 叉腰 儿
蜷腿 蜷腿 儿 ` 分腿
腿 分腿 儿 `
讲故事
事 讲故事
事 沉默 、 不言语
语 不吱声

挑 毛病
病 挑刺儿 `。 说大话 、 夸海 口 吹牛儿
走后 门 走后 门儿 捞取便 宜 占便宜

合群 偎群儿 够`盯
盯 出洋相
相 出洋相儿 协岔

舒服 舒坦
坦 特别厌恶
恶 最烦

相亲 相亲
亲 结婚 日 大喜的日子 、结婚当天

新郎 新郎 送柬
柬 送请贴

头胎 第一胎
胎 拜寿
寿 祝寿
寿
甫道 过道 里屋 里间
门槛 门槛儿 贯
贯̀ 门门
门 门门儿 吞 ℃
家具 家具
具 火柴
柴 火柴

樟脑 丸 樟脑丸儿 仑 汗衫
衫 汗衫儿 巨

衣兜 挎包
包 护肩
肩 护肩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化 ” 研究

腰带 裤腰带
带 围巾 围巾
被子 被子
子 床单
单 床单
针 线活儿
儿 针线活儿 丫 针线盒儿
儿 针线盒儿 飞
顶 针儿
儿 顶针儿 各。 粗布
布 粗布

扣 鼻儿
儿 扣鼻儿 盯 早饭
饭 早饭

头顶地倒立
立 拿大顶
顶 馅饼
饼 馅饼儿
凉粉 儿 凉粉儿 伪 自拼面条
条 挂面

下 酒菜
菜 下酒菜儿 仑̀ 下水儿
儿 下水

捂 眼睛
睛 把眼睛捂上
上 顾客
客 顾客

理 发店
店 理发店
店 澡堂 、 浴室
室 澡堂子

别字 错别字
字 考卷
卷 卷子

捉迷藏
藏 藏 梦̀梦
梦 拾子儿
儿 拾子儿 沉
游泳 游泳
泳 讲故事
事 讲故事

打扑克
克 打扑克 `。 下象棋
棋 下象棋儿 娜`
蟋蟀 蜕儿姆沙竹灿儿丫 竹 蝉 知了
花 骨朵 儿 花骨朵儿 丫 香椿芽
芽 香椿芽儿
马 铃薯
薯 土豆儿 喇叭花
花 喇叭花儿
刚巧 刚好
好 马上 、 立刻
刻 马上

悄悄 悄悄
悄 突然 、 猛然
然 猛地

一 百个左 右 一百来个
个 一百多个
个 一百多个

一 点儿
儿 一点儿 贯 一小堆
堆 一小堆儿 沉
一 群 、 一帮
帮 一群儿 娜` 一件事
事 一件事

一 会儿
儿 一会儿 盯 一件衣 服 一件儿 娜渝 衣服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 究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南方方 言性别标记的虚化现象研究 》, 《中国语文 》 权威 , 年第 期 。


与导师合作

《徽语方言的小称研究 》, 《语言研究 》 核心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与导师合作

《广州音 系舌根声母 、 ' 讨论 》, 《暨南学报 》 核 心 , 年第 期。


与 导 师合 作

《普通话 中 “你看 ” 变体 的多角度考察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 核 心 ,


年第 期 。 独立

《信都土话的语音特点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年第 期。

与导 师合作

《普通话 中 “你看 ” 变体的多角度考察 》, 《中国人 民大学书报 资料 中心语言文


字学 》 年第 期全文转载 。 独立

。《南方方言性别标记的虚化现象研究 》, 《中国人 民大学书报资料 中心语 言文字


学》 年第 期全文转载 。 与导师合作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 “儿化 ” 研究

后记

“诚实地做人 认真地读书 ” 这是我的导师伍巍教授在我入师门时对我提

的两 个基本 要求 。三年 的读博 生活是 艰难 而又有 意义 的 。因为我硕 士读 的是汉语

语法 学 , 到博 士才转 学方 言学 , 招 收我 这样一个 未经方 言考核 的学生 , 对 于导师

和我 都是一 种挑 战 。而 且我 的母语 是官话 , 作 为一个没 有理想母 语基础 的学 生 ,

攻读 方言学 博士难 度是 可想而 知 的 。有 幸 的是我遇 到 了伍 巍教授这 样一位好 的 导

师 。三年 来 , 我和 导师 一起走 过 了一段艰 苦 的历程 , 除教授 我方 言学 的专业 基础

知识 外 , 伍 老师 更是在 学 术研 究方面给 了我 很大 的指 导 。在要 求我认真 读书 , 踏

实完 成学业 的 同时 , 积极 鼓励 我锻炼 独立 思维 的能力 , 我 在学业上 取得 的每 一 点

成绩 都与伍老 师 的教诲 分不 开 。伍老 师对 学生认真 负责 的态 度 、严 谨 的治 学精神

以及敢 于创 新的 思想都 是我永 远学 习 的榜 样 。三年来 , 导师 不仅在 学业上对 我进

行 了悉心指 导 , 而 且在生 活上 给予 了无微 不至 的关 心和照顾 , 特别 是师母对 我更

是关 心备至 , 让我在 远离 故乡 的地方仍 能 时刻 感受到 家 的温 暖 。在此 , 我谨 向伍

老师和师 母致 以深 深 的敬 意和 由衷 的感谢 。

本文 自 年 月开题 以来 , 数 经易稿 , 至 年 月初最 终定稿 。从

论文 的选 题 、 材 料 的收集整 理 、 论文 撰 写初稿 到最 后定稿 , 导师都给 我提 了许多

建议性 的意见 , 论文 能 以今 天 的面 貌呈 现给大 家 , 与导师 的悉心 指导分 不开 。读

博三年 期 间, 除 了我 的导师 伍老 师 以外 , 詹 伯慧老师 、 邵 敬敏老师 、 郭 熙老师 、

彭小 川老 师 、 邵 宜老 师 、 甘 于恩老 师 、 刘新 中老师 、 宋 华老师等 也给 了我不 同形

式 的帮助 和指 导 , 在 此表 示我最 诚挚 的谢 意 。还要特别 感谢 张燕芬 同学等在 我进

行 田野调 查 时给予 的帮助和 支持 。

我还 要感谢 与我 一起 同窗苦 读 的师 兄 、 师姐 、师 弟 、师 妹们 , 有他们 的相伴 ,

我的博士 生活 增添 了许多色 彩 。 感谢所 有关 心帮助过 我 的老 师 、 同学与朋 友 。

最后 , 我要对 我 的父母 表示我 最深 的谢意 和歉意 。是他们 把我含 辛茹苦地 养

大 , 又是他 们在 我读 书期 间源源 不断地 向我输 送精神 与物质支 持 。当我 学有所 成

时 , 父母 己渐渐 老去 。虽然 父母 的爱是 最无私 的爱 , 不 求任何 回报 , 但 我仍想 做

一个迟迟 来 到的承 诺 — 我一 定要让 父母 过一个 幸福 的晚年 。


王 媛媛
一一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