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中国针灸 2

012年 3月第 32卷第 3期 Chi


nes
eAcupunct
ure& Moxi
bus
tion,Ma
r.201
2,Vo1
.32 
No.3
 

针 灸治疗 的各 科疾 病分 别有 :
  的针 灸水平 ,
是研 究古 代 医学 的 重要 史 料 。“尸 蹶 ”
 
内科 疾 病 :
尸蹶 、
肺 消瘅 、
气疝 、
热蹶 、
涌疝 、
头 风  案 中的“三 阳五 会 ”一 穴 ,即“百 会 ”。《针 灸 甲 乙经 》
 
眩、
虚疾 、
倪 惚不恒 、
头重、
心痛、
风痿、
寒疾、
痫疾 、
背  载:
“百会 一 穴 ,
一 名 三 阳 五 会 ”,百 会 又 称 三 阳、五 
曲、
毒 气 内侵 、
病嗽、
狂疾 、
舌吐、
病 风等 。
  会、
维会 、天 满 、岭 上 、泥 丸宫 、
巅上 、
岭 上 天满 ,为手 
外 科疾 病 :
腰痛、
身 体遍 青 、
损 足 、风患 、足疾 、中  足三 阳经 和督脉 之会 。该 穴在 头顶 中央 ,
人头 者 ,
诸 
矢、
足底 不 能伸 、
奇痒 、
腹疾 、
肠痈 、
脚跛 等 。
  阳之 会 ,穴为手 足三 阳、
督 脉之会 ,
百 病 皆主 ,
故 名百 
妇 科疾 病 :
死 胎不 下 、
难 产等 。
  会;
又本 穴处人 身 最 上 ,四围各 穴 罗 布 有序 ,大 有百 
五官 、眼 科 疾 病 :龋 齿 、患 喉 、目疾 、不 能 言 、瞽  脉朝 宗之 势 。百会 具有调 补 中气 、
健 脑 宁神 、回 阳固 
目等 。
  脱、
平肝 息风 的作用 。
 
针灸事 故 、
禁针穴:
法 不 当砭 灸 、
坏 肝 刚绝深 、
气  《后 汉 书》与《三 国志》均 记载华 佗采 用针 药结 合 
胸、
损其明、
堕胎 等 。
  方 法治疗 “死 胎”的医案 ,
其 中《三 国志 》较为详 尽 :
 
2 二十 四史 针灸 临床史 料分 析  .
  李将 军 妻 病 甚 ,呼 佗 视 脉 ,曰:“伤 娠 而 胎 不 
正史 中的针灸 医案作 为古 代 医家采用 针灸 治疗  去 。”将 军言 :
“闻实伤 娠 ,胎 已去 矣 。”佗 曰 :
“案脉 ,
 
多 种疾病 的记 录 ,充分 反 映 历 代针 灸 医家 在 临 床 时  胎 未 去 也 。”将 军 以 为 不 然 。 佗 舍 去 ,妇 稍 小 差 。
 
是 如何独 立 思考 、掌 握 治疗 规 律 及 灵 活用 穴 。这些  百 余 日复 动 ,更 呼佗 ,
佗 日:“此 脉 故 事 有 胎 。前 当 
理论、
法则、
针 刺法 、
取 穴 等 都 是根 据 临床 具 体 实践  生 两儿 ,一 儿 先 出 ,血 出甚 多 ,后 儿 不 及 生 。 母 不 
做 出 的总结 ,
是历 代 针 灸 医 家 的经 验 精华 。通 过研  自觉 ,
旁 人 亦 不 寝 ,不 复 迎 ,遂 不得 生 。胎 死 ,血 脉 
究 这些史 料 ,
有利 于 了解 前人 的经 验 ,
在 继承 的基 础  不 复 归,必燥 著 母 脊 ,故 使 多 脊 痛 。 今 当 与 汤 ,并 
上 发展 针灸 医学 ,
对针 灸临床 、
科研 和教 学起 到借 鉴  针 一 处 ,此 死 胎 必 出。汤 针 既 出,妇 痛 急 如 欲 生 
作用。
  者 。佗 日 :
“此 死 胎 久枯 ,不 能 自出 ,宜使 人 探 之 。
” 
2.1 针 药并 用 ,
历 史悠 久  果 得 一 死 男 ,手 足 完 具 ,色 黑 ,长 可 尺 所 。 (
《三 国 
针 药结 合 是 指对 同一 患者 ,
针 对 其 病症 同时施  志 ・魏 书 ・华 佗传 》)
 
以针灸 和药 物等治 疗措 施 ,以达 到防病 治病 的 目的 。
  死胎 不下 ,
又名 胎 死 不 下 ,指 儿死 于母 腹 后 ,
不 
针 灸药 物各 有所 长 ,
针 药并 用 ,能取 长 补 短 ,
相 互 辅  能 自行娩 出 的病 症 。本病 症相 当于现 代西 医学 之稽 
佐,
从 而发挥 更好 的临 床效果 。当今 ,
针 药结 合 已成  留流产或 过期 流产 。此案 为针 灸用 于妇产 科 以下死 
为临床 广泛 使用 的治疗 手段 ,
在 中医史 上 ,
提 倡针 灸  胎 的最早 案例 记 载 。该 医案 记 录 华 佗诊 疗 过 程 ,
华 
药 物并 用 的医家 众多 ,
也可 成为 一大派 系 。
  佗 通过“视 脉 ”得知 “李 将 军 妻病 甚 ”的病 因为 “伤娠 
历 代 医家采 用针 药并用 方法 治疗全 身性 疾病 或  而 胎不去 ”,
继 而详 论病机 ,
得 出主要 症状 为“脊 痛 ”,
 
急重病 症 ,
最早 的针 灸 医 案 即为 春 秋 战 国 时期 名 医  确 定治法 。华 佗 采 用 针 药 结 合 的 治 疗 方 法 治 疗 病 
扁鹊 采用针 药结 合 的方法 治好 虢太子 :
  妇,
但“妇 痛 急如欲 生 ,
然 死胎 尤未 能下 ”。华佗 精 于 
扁鹊 曰:若太 子病 ,所谓“尸蹶”者也 ……扁 鹊 乃  针灸 ,
仍 不能 使病妇 胎落 ,
可 见这一 时期 针灸 在妇 产 
使 弟子 子 阳厉 针砥 石 ,以取 外三 阳五会 。有 间 ,
太 子  科 方面 还未 取得 确 实 满 意 的疗 效 。然 而 ,
通 过 本 医 
苏 。乃使 子 豹为 五分之 熨 ,以八减 之齐和 煮 之 ,以更  案 中的“宜使 人探 之 ,
果 得一 死男 ”描述 ,
可见 当 时 的 
熨 两胁 下 。太 子起 坐 。更 适 阴阳 ,
但 服 汤二 旬 而 复  妇 产科 已发 展到 了相 当水平 。
 
故。(
《史记 ・扁鹊 仓公 列传 》)
  2.2 循 经取 穴 ,
理 论指 导 
“尸蹶 ”是假 死 的病症 ,
患此 病者会 突 然 昏倒 ,
状  全 身经 脉 在 体表 的循 行均 有 一 定 的路 线 ,
在 针 
若尸体 ,
其 实 未 死 。当 时 ,
虢 国 国君 以为 太子 死 了 ,
  灸 治疗 时可 以在 与患 病 局 部 相 同 的经脉 上 ,
选 用 治 
但 扁 鹊根 据太 子病症 诊 断 出太 子并 没有死 。扁鹊治  疗 的穴 位 ,
这 种取 穴 的方法 即循经 取穴 ,
分 为循 经远 
疗 “尸蹶”时 ,
根 据 虢太 子 病 情 之 急缓 ,分 而治 之 ,
最  取 和循 经近 取两 种 。本 法 早在 《内经 》中就 有 论 述 :
 
终使 虢 国太子 完全康 复 。他先 在“三 阳五 会”针 刺放  “按其 所 以之经 以调之 ”。
 
血,
以求 苏厥 之效 ,
使 太 子 苏 醒 ;然后 再 用 熨 敷法 交  仓 公采 用循 经取 穴 方 法 、结 合 “苦 参 汤 ”漱 口治 
替热 熨太 子两 胁下 ,
使 太 子 起 身 坐起 来 ,
达 到 “急 则  好齐 中大夫 龋齿 :
 
治标 ”之功 ,
综 合运 用针 刺放 血 、
熨 敷法 、内服 中药 等  齐 中大 夫病龋 齿 ,臣意 灸其左 太 阳明脉 ,即为 苦 
多种 方法 ,
治 好“尸蹶”。
  参 汤 ,日漱 三升 ,出入 五 六 日,病 已。(
《史记 ・扁 鹊 
扁 鹊治疗 虢 太子“尸蹶 ”反 映两千 多年 以前我 国  仓 公 列 传 》)
 
中国针灸 2
012年 3月第 3
2卷 第 3期 Ch
ine
seAc
upu
nct
ure& Mo
xih
ust
io
n,Ma
r.2
012,Vo1
.32
 No
.3 

“阳明脉 ”指手 阳明大肠 经 ,


这是 唐 以来 的名称 。
  升,
其 色如 墨 ,又且谬 刺之 。 如此者 六 七 ,
服 药三 月 ,
 
手 阳明大肠 经在《灵 枢 ・经 脉 》原 称作 “大 肠 手 阳明  病 良已。(
《元 史 ・李 杲 传 》)
 
之 脉”,
《内经 》中一 般 只称 “手 阳 明”,
长 沙 马 王 堆 出  痫疾 (羊痫 风):
长 山徐 妪 痫疾 ,手足 颤 掉 ,裸 而 
土 的几种 “十一脉 ”帛书本子 中 ,
足臂 本称作 “臂 阳明  走,
或 歌 或 笑 。汉 卿 刺 其 十 指 端 ,出血 而痊 。 (
《明 
脉 ”,阴阳本 称作 “齿 脉 ”,江 陵 张家 山 出土 的 简 书也  史 ・周 汉卿 传 》)
 
称 “齿脉 ”,即与 阴阳本 相 同 ,
其名 称 的演变 反 映 了经  唐代 御 医张文 仲 、
秦鸣 鹤 冒着杀 头之 险 ,
两 次在 
脉理 论概 念 的扩 展 。“齿 脉 ”这 一 名称 最 为 朴 实 ,
意  百会 穴放 血 ,
以清 头 散 风 、开 窍 醒 神 ,
最 终 治 愈唐 高 
指有 关牙 齿 的脉 ]。本经 腧 穴可 主治 眼 、
耳 、口 、
牙、  宗 的头 眩 。作 为金 元 四大家 之一 的李 果推 崇放 血疗 
鼻、
咽 喉等器 官病 症 ,胃肠 等 腹 部 疾 病 、热病 和本 经  法 。通过 李杲 在《脾 胃论 》
《兰 室 秘 藏 》《内外 伤 辨 惑 
脉所 经 过 部 位 的 病 症 ,
本 经 的 商 阳 、二 间 、三 间 、合  论 》中所 记载 的针 灸病 案可 以看 出 ,
他 在重 视针 刺疗 
谷、
阳溪 、
偏历 、
温 溜 可 治疗 齿 痛 。“龋 齿 ”案 是 一 个  法 的同时 ,
亦较 重 视 泻 血 疗 法 。李 氏放 血疗 法 既用 
“经 脉所 过 ,主 治 所 及 ”、循 经 取 穴 的针 灸 医 案 。此  于实 证 、痛证 ,
也用 于虚 证r
4]。《元史 》
所 记 载李 果治 
外,
本案 除采 用灸 “左太 阳明脉”外 ,
记 载采 用苦 参汤  疗 陕帅郭 巨济 的“偏枯 ”(即偏 瘫 )也就 是其 推崇 放血 
漱 口,
苦 参可 清热燥 湿杀 虫 ,
用之漱 口治疗 龋齿 具有  疗法 的有 力佐 证 。李呆 用长 针在 戳 中 (
委 中)放 血可 
科 学性 。循 经取穴 ,目前仍 是 临 床 上 较 常用 的取 穴  清热 散邪 、
舒 筋利 节 ,出血 量 多 达 一 二 升 ,
并 结合 内 
方法 之一 。仓 公治 疗 齐 中大 夫 病 龋齿 的 医案 ,
反 映  服 中药 ,
最终 治愈 郭 巨济 的“偏枯 ”。
 
在西 汉 时期 ,
经络 学 理论 已在 临 床 中起 到指 导性 的  2.4 单 穴针刺 ,
精 准有效 
作用  。
  针灸疗 法 一 向以操作 简 单 、
见 效迅 速著 称 ,
而应 
2.3 放 血疗 法 ,
屡 见奇 效  用单 穴治 疗疾 病应 该是 最基 本 的治疗 方法 。单 穴针 
放血 疗法 是针 刺 方法 的一 种 ,即《内经 》中 的刺  灸治病 的方法 源远 流长 ,
其简便性 、
实 用 性 、高效 性 
络法 ,
采 用针具 或 刀 具 ,
根据 不 同 的病 情 ,
刺 破 或 划  为历代 医家 所 重 视 。历 代 针 灸 医 家 根 据 病 人 的病 
破人 体特 定 的穴位 和一 定 的部位 ,
放 出适量 的 血液 ,
  机、
病 情 、病势 、
病 程等 的不 同 ,
其 证候 有虚 实 、
新久 、
 
通过 调 和气血 、
疏 通 经 络 、活 血 理气 ,达 到治 疗 的 目  动静 、
缓 急 的复杂 表 现 ,
运 用 中医 辨证 论 治 的原 则 ,
 
的 。本疗 法 的 产 生 可 追 溯 至 远古 的石 器 时 代 。其  在临证 治病 时辨 证 取 穴 ,
一针进穴 ,
疾病立愈 ,
立 竿 
时,
人们 在劳动 实 践 中发 现 用锐利 的 石块—— 砭 石 ,
  见影 。
 
在患 部砭 刺放 血 ,
可 以治 疗某 些 疾 病 。砭 刺 的工 具  从 《二十 四史 》的针 灸 医案显示 出不少 医家 处方 
随着 科学 的发 展 
,产 生 了金属 针 ,
以后 又根据 医疗 实  遣穴 特点 为“贵 在 约”“少 而 精 ”,治 疗 疾病 通 常采 用 
践 的 需 要 ,出 现 了 专 门 用 来 放 血 治 疗 的 锋 针 、三  只在一 个 穴位上 刺 激治疗 疾病 的单 穴疗 法 。如 :
 
棱针 。
  风 患 :隋鲁州 刺 史 库 狄嵌 苦风 患 ,手 不得 引 弓,
 
《二 十 四史 》
所 记 载 的放 血疗 法 的 医案 ,
是 研 究  诸 医莫 能疗 。权 谓 日:
“但 将 弓箭 向垛 ,一 针 可 以射 
放血疗 法 发展历 史 的重要 史 料 。除 了扁 鹊采 用放 血  矣”。针 其 肩 隅 一 穴 ,应 时 即 射 。 (
《旧唐 书 ・甄 权 
疗法 治疗 虢太 子“尸蹶 ”外 ,
正 史 中还 有不 少 的放 血  传 》)
 
疗法 医案 ,
如:  -
  心痛 :
会 帝 患心 痛 ,召迭 里 特 视 之 。迭 里特 日:
 
头重:
上 苦 头重不 可 忍,侍 医秦 鸣鹤 曰:
“刺 头微  “膏育有瘀 血 如 弹丸 ,然 药 不 能及 ,必针 而后 愈 。”帝 
出血 ,可愈 。
”天后 帷 中言 曰 :
“此可斩 ,欲刺 血于 人 主  从 之 。呕 出瘀 血 ,痛止 。(《辽 史 ・迭 里特传 》)
 
首耶!
”上 曰 :
“吾 苦 头重 ,出血未 必不 佳 。
”即刺 百会 ,
  背 曲:
诸 暨 黄 生 背 曲,须 杖 行 。他 医 皆 以风 治 
上 曰:
“吾 眼 明矣”。 (
《旧唐 书 ・高 宗传 》
)  之 ,汉 卿 曰:
“血 涩 也 。
”刺 两足 昆仑 穴 ,顷之投 杖 去。
 
头 眩 :帝头 眩不 能 视 ,侍 医张 文 仲 、秦 鸣 鹤 日 :
  其捷 效如 此 。(
《明史 ・周 汉卿传 》)
 
“风 上逆 ,
砭 头血 可 愈 。
”后 内幸 帝殆 ,得 自专 ,怒 曰:
  病 嗽 :绝食 五 日,众投 以补 剂 ,益甚 。 云 日:“此 
“是 可 斩 ,
帝体 宁刺 血处 耶?”医顿 首请 命 。帝 曰 :
‘ 医  寒 湿积 也 ,穴 在 顶 ,针 之 必 晕绝 ,逾 时始 苏。”命 四人 
议疾 ,乌可 罪 ?且 吾 眩 不 可堪 ,听 为之 !
”医一 再 刺 ,
  分 牵其发 ,
使 勿倾 侧 ,
乃针,
果 晕绝 。家人 皆哭 ,云 言 
帝 曰:
“吾 目明矣 !
”言未 毕 ,后 帘 中再 拜谢 ,日:
“天赐  笑 自如 。 顷之 ,气 渐 苏 ,复 加 补 ,始 出针 ,呕 积 痰 斗 
我师!
”身 负缯 宝以赐 。(
《新 唐 书 ・后 妃传 上》)
  许 ,病 即除 。(
《明史 ・凌云传 》)
 
足底 不 能伸 :陕 帅郭 巨济病偏 枯 ,二指著 足底 不  库 狄嵌 因“风 患 ”即痹 症 ,痹症 由风 寒 湿 邪 侵 袭 
能伸 ,
果 以长针 刺 戬 中,深 至 骨 而 不知 痛 ,出血 一二  肢体 经 络 ,
而导致 “手 不得 引 弓”、
肢 节疼 痛 、
麻 木 、屈 
・ 
282
 ・  中国针灸 2
012年 3月第 3
2卷第 3期 Chi
nes
eAc
upunc
tur
e& Mox/
bus
t/o
n,Mar
,2012,Vo1
.32
 No.
3 

伸 不利 。甄 权 只针 刺 “肩 隅”,库 狄 嵌 “应 时 即 射 ”。
  参 考文献 
肩隅又作 肩髑 ,主泻“四肢之 热”,
又善祛 风 ,
故 “手 臂  [1
]  雷跟 平.中 医 医案 源 流 考 [
J].陕 西 中 医学 院学 报 ,
 

挛痹取 肩髑 ”_
5]。
  1998,
21(2):49— 51.
 

3  结 语  E2
] 李 鼎.从 “
齿 脉 ”到 手 阳 明 大 肠 经 [
J].
上海 中医药杂 志 ,
 
1997,
31(
3):10— 12.
 
《二十 四史 》所 记 录 的 针 灸 医案 是 不 同 历 史 时 

3]  田从 豁 ,
许 培 昌.
汉 代 医学 家 淳 于意 针 灸 学 术 特 点 [
J].
 
期、
不 同地 域 的针灸 家 临 床 的包 括 成 功经 验 和失 败 
山东 中医 学 院 学 报 ,1988,12(3):
45,44.
 
教训 的史 料 ,
是 针灸 家 对 中医辨 证 论 治 理论 的具 体 

4]  赵慧玲.
李果针灸 学术思 想探析 [
J].北 京 针 灸 骨 伤 学 
运用 的范 例 ,
对 于 当今 针灸 从业 者有借 鉴 、
参 考 的学  院学报 ,1994,1(
2):
35— 37.
 
术价值 。但 是 ,
正史 中 的针 灸史 料 ,
往 往 医话 、医案 、
  E
5]  田从 豁 ,
余茂基 ,
臧 俊岐 ,
等 .古 代 针 灸 医 案 释 按 [M].
 
医事 混为 一体 ,
特别 是 临床 史 料 ,记 载较 简 单 、
不 完  北京 :
人 民军 医 出 版社 ,2011:
99.
 
整 、非专业 ,
从 而可信 度要 打折 扣 。
  (收 稿 日期 :
2011-
07-
05,马兰萍发稿)
 

《中国针灸》杂志诚聘特邀审稿专家 
为 进 一 步 提 高《中 国针 灸 》
杂 志 的学 术 质 量 ,
加 快 审 稿 速 度 ,缩 短 稿 件 刊 用 周 期 ,
加 强 与 针 灸 学 科 专 家 的 
联 系,本刊在原编委基础上, 诚 聘 相 关学 科 的专 家 作 为 本 刊 的特 邀 审 稿 专 家 。 

.特 邀 审稿 专 家 条 件 
(1
)具 有 副 高级 及 以上 职 称 ,
从 事 针 灸 学 某 一 领域 研 究 ,并 已取 得 一定 成 绩 ,
熟 悉 本 领 域 的 发 展 前 沿 和 整 
体水平 ,
近 5年 以 第 一作 者 发 表 在 国 内外 权 威 核 心 期 刊 的论 文 3篇 或 以上 ;
 
(2)具 有 优 秀 的 科研 能 力 ,主持 或 参 与过 相 关 的科 研 课 题 ,并具 备 较好 的 统计 学知 识 和 文 字功 底 ;
 
(3)关 注 针 灸 事 业 的发 展 ,
热 心 审稿 工 作 并 对 此 项 工 作 有 一 定 了解 ,
愿 意付 出 一定 的 时 间和 精 力 参 与 稿 
件 的审理工作 ,
在审稿过程 中秉承 客观 、
公正 的态度 ,
并 能在规定 时间内认真、严谨地 完成 审稿工作 ;
 
(4)有 固定 的工 作 单位 ,通讯 方便 、
快捷 ,
懂 电脑 操 作 ,
能进 行 网络 审稿 。
 
2.审 稿 要 求 
(1)对 文章 选 题 、
科 研 设 计 、学 术 水 平 、
创 新性、
严谨性进行评价 ,
提 出 明确 的 意 见 ;
 
(2)对 可 采 用 的稿 件 ,
需 要 修 改 的 地 方尽 可 能提 出具 体 修 改意 见 ;
 
(3)对 一稿 多投 及 有 抄 袭 剽 窃 之嫌 的 文 章 能够 给 出判 断和 建 议 ;
 
(4)审稿 时 间 :
每 篇 14天 以 内。
 
3.聘 请 办 法 、权 利及 义务  ‘
 
(1)符 合 以上 条 件 且 愿 意 支持 本 刊 的 专 家 ,
请 填 写 本 刊 特 邀 审稿 专 家 申请 表 (请 登 录 本 刊 网 页 WWW.c
ja—
 

upunc
tur
e.c
on 下 载 ),
r 其 中包 括 专 业领 域 、审稿 的 内容 方 向 等 ,同 时 附 近 3年 发 表 文 章 情 况 ,发 E—
mai
l至 :
 

henj
iub
j@v
ip.s
ina
.com(邮件 主 题 请 注 明“中 国针 灸 特 邀 审稿 专 家 申请 表 ”),同 时 将 表 格 打 印 附 单 位 证 明或 
盖章 邮寄 至本 刊 编 辑 部 ,
信 封 上 注 明“审稿 专 家 申请 表 ”。通 过 本 刊 编 委 会 审核 ,符 合 基 本 条 件 者 ,
将 被 聘 为 
本 刊 审稿 专 家 ,
并 颁 发《中 国针 灸 》杂 志 审 稿 专 家证 书 。
 
(2)审 稿 专 家 须 在 约 定 的 时 间 内对本 刊送 审 的稿 件 返 回评 阅意 见 。遇 有 暂 时 不 能 审 稿 的特 殊 情 况 时 ,
请 
审稿 专 家及 时和 编 辑 部 联 系 沟 通 。  
(3)本刊对专家审稿过程 中付 出的精力和时间表示衷 心地 感谢 ,
根据 审稿数 量,半年或 一年支付 一次 审 
稿酬 劳。
 

4)对 稿 件 审查 准 确 、
审 稿 时 间及 时 、数 量 较 多 、支持 本 刊 工 作 的专 家 将 作 为 聘 任 下 届 编 委 的 候 选 人 。
 

5)每 期 赠 送《中 国针 灸 》杂 志 l册 。
 

6)审稿专 家本人要求不再审 阅稿件 ,
或经常不能如 期审 回稿件 ,
本 刊将根据 情况取 消其特邀 审稿人 资 
格 ,相 应 的权 利 与 义务 自动终 止 。
 

颁 发 证 书 及 学 分 :应作 者 要 求 ,
凡 在 本 刊 正 式 发 表 的 文 章 均 可 颁 发 证 书 ,并 注 明 学 分 。 有 需 要 者 可 直 接 
汇款 5
O元 至本 刊 编 辑 部 。请 在 汇 款 单 附 言 栏 内说 明“证 书 费”及 文 章 题 .
目,发 表 于 何 年 何 期 。 务 必 写 清 地 
址 、姓 名 、当地 邮政 编 码 ,以 免有 误 。
 
地址 :
北 京 市 东 直 门 内南 小街 1
6号《中 国针 灸 》编 辑 部  邮编 :
10070
0  电 话 :
010—8404633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