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a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

艚 


 

浅谈 马 林 巴琴 两 种 四槌 演 奏 法 之 比较 
口文/温 洁 

摘要 :马林 巴是 一 种 多槌 演 奏 旋律 、 和 声 的键 盘 乐 器 , 它 的 演 奏技 巧 相 对 复 杂 ,
技巧性很 高、 难 度 很 大 。在 “持 
槌”方 面,
不仅要 熟练地掌握两个槌的演奏 , 而且还要进 行四槌甚至六槌的演奏训练 ; 在“演奏技 巧”方面 , 有单音 的 
滚奏 ,
双音 的击奏、 滚奏 (即颤音 ), 连 续跑 动性 旋律 音型及和声 的演奏技巧等 等。本文研 究的 目的, 通过 整理相 关 
文献资料 ,对 马 林 巴两 种 四 槌 的 演 奏 技 巧 进 行 理 论 性 的 概 括 和 梳 理 。
 
关 键 词 :马 林 巴 ;演奏 技 巧 ;四 槌 ;
持 槌 

马林 巴作为一 件特殊 的打 击旋律 乐器 , 它有着 独特 的 


表演技 能 , 它不像小 提琴 、 钢琴 等乐器 , 通过 手指 的运动 直  口  曰  曰  田 
接接触 乐器来 进行演 奏 , 传 递音乐 ,但 手对 于马林 巴而言 ,  

*琴

 
同样很重要 。手是传递媒介 , 通过拿不 同质地 、 不同数量 的 
槌,根据不 同演奏 法 , 把 美妙 的音乐演 奏 出来 , 使音 乐在 美 
的创造 的实践 中得 到美 的升华 , 产 生震 撼人 心 的抒 情没 魅  外
力和审美感染力 。马林 巴的四槌演 奏法技术是 近代 马林 巴 
作 品 中技 术 难 度 大 、
表现力丰富 、 运 用 广 泛 的 一 种 。 四槌 演 
奏法最广泛使用 的有 两种 持槌 方式 , 它们 既有相 同之处 , 又 
有 各 自的特 点 。
 
马 林 巴 的演 奏 基 本 演 奏 技 法 
图 2:琴 槌 序 号 介 绍 
马林 巴的演 奏技法 非常 复杂 , 技巧 很高 、 难 度很 大 、 多 
在 两 侧 伸 张 时 与 中 指 来 共 同进 行 控 制 、 调 节 二 号 和 三 号 琴 
槌进行演奏旋律 、 和声 的乐器 。“ 持槌 ”方面来讲 , 不仅要 熟 
练地掌握两个槌 的演奏 方法 , 而且还要 进行 四槌甚 至六 槌  槌张合及运动 。手腕处 于水平 姿势 , 扣腕 进行 演奏 。由于 
这种持槌方法两根 琴槌琴 杆交 叉呈 现为轴 心状 , 所 以也 被 
演奏 的训 练。演奏技 巧 , 包 括单 音 的轮奏 、 滚奏 , 双 音 的击 
奏、 滚奏 ,连 续跑 动性 旋 律音 型 、 装 饰 音及 和 声 的演 奏等 。   叫做 “交 叉 式 持 槌 法 ”。  
随着 造琴技 术完善 , 音乐 表现 力提高 , 为其 专 门创 作 、 改编  传统演奏法进行演 奏时 , 大约 7 0%力 量支撑 来 自无 名 
指 和小 指 , 20% 的 力 量 来 自于 中 指 , 10% 的 力 量 来 自 于 拇 
的乐 曲出现 , 以及作 品和声织 体 的需要 , 四槌 、 六槌演 奏法 
也 就应 运而生了。四槌演奏法又是马林 巴作品 中应 用的最  指 。不 同度数音程 的击 奏主要 是靠 每只手拇 指 、中指 和食 
广 泛 的 一 种 演 奏 技 法 。本 文 将 从 马 林 巴 的 最 常 用 的 两 种 四  指 分 别 控 制还 和调 节琴 槌 的 张合 来 完 成 的 。为 了更 清 晰 明 
了, 现 用 三 个 具 有 代 表 性 的音 程 , 二度 、 五度 、八 度 来 阐 述 演 
槌 持槌 法— —“传统 ”演奏法和“斯 蒂文斯 司”演奏法作 , 如 
下 的 详 细 论 述 和 比较 。  奏手 形 。 
二 度 音程 是 两 根 琴 槌 演 奏 时 张 合 范 围最 小 的 度 数 。演 
1.传 统 演 奏 法 
奏时 , 拇 指 指 心 抵 于 内测 杆 的 里 侧 ,食 指 第 二 关 节 置 于 两 槌 
0 o
, 杆之间 ,中指 、 无名指 和小 指 自然弯 曲绕住槌杆 , 手形 呈抓 
物状。  

  第三部分
  五 度 音 程 的 演 奏 手 形 是 每 只 手 两 根 琴 槌 演 奏 时 张 合 比 
较 自然 舒 适 的 度 数 。 演 奏 时 拇 指 略 为 弯 曲 , 手 指 的第 二 部 
分 置 于 内侧 槌 杆 上 方 , 控 制 和 调 节 内侧 琴 槌 的张 合 运 动 ; 食 
指第二关节抵住外侧的槌杆 , 中指 自然 弯 曲环包外槌 杆 , 共 
同控制调节外侧琴槌 的张 合运 动 ; 小 指和无 名指 弯曲控制 
两槌交叉处 , 指尖抵住掌 心 , 仍承担琴槌张合 及运动时 的大 
部分力量 , 整个 手形 自然伸展 。  
. . 一 — . .
/  八度或八度 以上 的音程是马林 巴四槌演 奏 中每 只手两 
根 琴 槌 伸 张 的最 大 音 程 数 , 手形 与演奏二度 、 五度音程有较 
图 1:
手 指 部 位 介 绍  大 区别 ; 拇 指伸直 , 指 外 侧 置 于 内侧 槌 杆 的 上 方 ; 食指伸直 ,  
最 早 的 四槌 演 奏 法 谓 之 “传 统 演 奏 法 ”(Tr
adi
ti
ona
1)。
  第二关节外侧抵于槌杆 , 并 向 外扩 撑 , 中 指 弯 曲环 绕 包 外侧  
其持槌方 法为 : 每 只手 各 持 两 根 琴 槌 ,
交叉握 手于 手掌 1 /2
  槌杆 , 和食 指共 同来 控制 外侧 琴槌 ; 小 指 和 无 名 指 仍 弯 曲 控 
处,手形为水平姿势 。外侧琴槌在 内测琴槌下方 , 槌 杆交叉  制槌杆交叉处 。八 度及八 度 以上音程 演奏 时 , 每 只手 的拇 
处形 成轴 心。小指用第 一部分 , 无名 指用第二部 分 , 握住外  指、 食指及虎 口的都要伸展达到最大限度 , 手形呈扩张状。  
侧槌 杆尾部 3 __
4厘 米槌杆 交叉 处 , 控制 交叉 点 , 形 成胶 链  就传统演奏法技 术来 说 , 由于手 中的两根琴槌 杆交 叉 
功能(琴槌扩张时无名指用第一部分 )。无 名指尖轻轻触抵  重叠 , 并且 共有一个 着力点 , 因此 ,在 演奏密集 音型和快 速 
大鱼际肌 ( 拇指下方 突 出部位 );中指 弯曲关节 第二部 分与  乐 曲段落 , 或者演奏较长篇乐 曲时 , 就较为省力 、 轻松 , 对音 
第三部分包住外侧槌杆 ; 食 指第 三部分外侧 抵于外侧槌 杆 ,   程 度 数 的控 制 方 面也 相 对 准确 有 把 握 。作 曲 家 安 德 烈 ・托 
马斯创作 的难度 相 当大 的独奏 曲《玫林 》, 第二 乐章 “时代 
之路 ”, 头到尾近 7分钟 不间地连续 快速 音型 , 运用传 统演  直, 用第 2部分 里侧协奏 食指 共同持握 住 内侧槌 杆 。整 个 
奏法便会 省力从容 , 这是它的优 势所在 。然而 , 又 因为每 只  手形不再呈拳状 。  
手中两槌 交叉叠置 , 手型集中 , 这就使得两琴槌 的伸张距离  演奏八度 ( 八度 以上 )音程 时 , 小指指 和无名 指仍然 环 
上有 了很 大的局 限性 。一般而 言 , 传统 演奏法 两槌 最大 的  绕包裹住外侧槌杆 , 指尖将槌杆末端抵于手掌小 鱼肌 ; 中 指 
伸张距离 约为 4 2厘米 , 与后 文论述 的“斯蒂文司”演奏法相  伸展略弯 , 用第 1部分下侧压向外侧槌杆 , 完全脱离 内侧槌 
比, 两槌的张距应该是最小 的。所 以, 传统演奏 法来演奏八  杆;食 指接 近伸 直 , 拇 指伸直 , 共 同捏住 内侧槌 杆。槌 杆末 
度以上的音程就会感到有点力不从心 。而且 随着琴槌 的伸  端抵 向掌心指根部位。整个手形类 似鹰嘴状 。这种姿势 两 
张手形改变后 , 手指对 内侧琴槌控制 范围就相对减少 , 琴槌  槌 伸 张 的距 离 约 为 62厘 米 。 
非常容易脱 落。如玛斯 兰卡 (Ma sl
anka)的作 品《我 的怀特  斯蒂文司演奏法最 大的成 就在于 : 1.手腕 运动 姿式 的 
夫人》第二乐章 开始 的第 1小节 , 左手 1号 和 2号琴槌击奏  改 变 —— 由手 腕 上 下 扣 腕 变 为 上 下 直 腕 ,大 大 增 加 了 手 腕 
的十度音程 , 在传 统演奏法技术 上就显得难 以胜任 。此外 ,   运动 的活动空间及 灵活性 。2. 持槌 的改变—— 内侧 琴槌 由 
由于 传统 演奏 法 两 琴 槌 在 手 掌 中呈 胶 着 状 , 互相制约 , 抑 制  拇 指 和 食 指 捏 握 (四槌 演 奏 法 拇 指 置 于 内侧 槌 杆 上 方 ),在 
了 演 奏 时槌 杆 的 弹 力 ,
致 使 击 奏 时 的声 音 显 得 干 涩 且 缺 乏  音程度数变化时 , 拇指和食指旋转控制琴槌 的张合 , 准确性 
柔性 , 每根琴槌的 自主性也被削弱。   更有把握 。3.持槌方法 的变化 , 使 每只手 中两根琴 槌分解 
综合 上述 的介 绍可 以看 出 , 传 统式 演奏法 的优点 是在  单击时 , 力度加强 , 发音宏厚 坚实。4. 斯 蒂文司演奏法 出现 
于在 对 曲子 技 术一 L的 灵 活 性 发 挥 的 空 间 很 大 ,
它 更 易 于 手  之前 , 其他 四槌演奏 法演奏 的作 品中仅仅使 用 了两 槌击 奏 
对 两根琴槌 的操作 , 稳定性 较好 。再者 就是对 于传统 式演  双音 、 交 替 滚 奏 的技 术 ,即每 只手 中 的 两槌 击 奏 一 个 双 音 和 
奏法 的力度 问题 , 由于稳定性 出色 , 所 以在需要 强力度的部  声,两手交替滚 奏。而斯 蒂文 司创造 了单手 滚奏——每 只 
分 能够有很足且很 强劲 的爆 发力 , 这是 其他演 奏法所 不可  手 中的两槌单击交替滚 奏 的技 术 , 这极大地 丰 富了 四槌 的 
比拟 的。传统演奏法适用的人群则多数为亚洲人 士或者较  演奏技术 , 并 增 加 了音 乐 的 表 现 力 。 巴西 作 曲家 、演 奏 家 罗 
为娇小 的女士 , 众所周 知的 E t本演奏 家安 倍圭子 、 波兰的演  萨洛 ( Rosau
m)的《马林 巴琴协奏 曲第 2乐 章》, 左 手两槌交 
奏家卡塔琳娜 ・梅其卡就擅长传统演奏法 。在 我周边 的多  替滚奏 , 右 手两槌击奏双音旋律 , 和声 丰富 ,织体 复杂 , 乐 曲 
数的马林 巴学 习者 大多数 也运用 的为传 统演奏 法 , 相对 与  的 内涵 得 到 了充 分 的 展 现 。不 过 , 斯蒂文 司演奏法 虽然类 
其他 演奏 法来说亚洲人 的手型更为适合。   似玛赛尔演奏法 , 但它 的持槌位置更靠末端 , 槌杆 的支撑 点 
2.斯 蒂 文 司演 奏 法  减到 了极 限, 这使得持槌和演奏相对更吃力 , 对手型偏小 的 
20世纪 中后期 , 美国马林 巴演 奏家 、 教育 家、 作 曲家斯  演奏者而言是个较为严 峻的考验 。  
蒂文 司 ,在总结马赛尔演奏法优点 的基 础上 , 改 进完善 了这  结 语 

演 奏法 ,并成为至今世 界上 特别是 欧美最 为流行 的演奏  马林 巴的两种 四槌 演奏法 分别作 了介绍 和归纳 , 若要 
法— — “斯 蒂文 司 ”演 奏 法 。  将它们分 出伯仲 实属不易 。从 理论上说 , 每一种演 奏法都 
斯 蒂文 司演奏法也是分开式持槌 。每 只手 中的两根琴  有 它 的优 点 和 不 足 。两 种 演 奏 法 也 各 有 大 师 娴 熟 应 用 得 炉 
槌分别独立持 于手掌 中。内侧琴槌 由拇 指 、 中指和食 指控  火纯青 。比如斯蒂文 司本人作 为代表 的 , 斯 蒂文 司演奏法 
制I 夕
 侧的琴槌由小指 和无 名指控制 , 槌杆末端 不伸 出手掌  多为欧美演奏家 所选用 。我个 人认 为 , 我们 在选用 某种演 
之外 。小 指 和 无 名 指 提 供 给 外 侧 琴 槌 持 握 力 量 ,其 中 小 指  奏 法 时 关 键 是 要 看 是 否 更 为适 合 自身 生 理 条 件 和 演 奏 舒 适 
承担 约 为 55% ,无名 指 承担 约 3 5% ,中指 分 担 约 为 1 0% ;内  度 。一般来说 , 欧洲 人 的体 型魁梧 , 手掌 宽大 , 斯蒂 文 司的 
侧琴槌 的持握 力量 主要靠拇 指和 中指提供 。演 奏时 , 手心  分离式演奏法更为适合 ; 亚 洲人尤 其女性 演奏者或 初学 者 
朝 内侧 ,手背向外侧旋转为 9 0度 ,手腕 上下垂直运动 , 这 也  适合传统式 演奏 法。正 如古谚 语 所言 : 条 条 大路 通 罗马 。  
是四槌演奏法 中独一 无二 的直腕动 作。手腕形 态的改 变 ,   无论 哪一种演奏法 , 都需 要演奏者深 刻领会 , 刻苦学 习 , 悉 
构成小臂一个垂直延伸部分 , 对 两槌 的伸张起到积极作 用。   心 掌握 。只要 掌 握要 领 , 训练有素, 就会 日趋娴 熟 , 得 心 
斯蒂文司演奏法 的革新 不仅体现 在手腕 的姿 势及动作 上 ,   应手 。 
还有 一点 至关重要 的变革 , 就是两槌 的伸张不是 同时外 扩 。   参考文献 :  
而主要 由拇指和食 指控制 内侧琴槌 旋转 运动来进 行 , 这一  [1]刘平. 浅谈马林 巴三种 四槌演 奏技术 [J].山东 艺术学 
革新是对音程距离变化 时 , 击 奏音程 (无论分解 或和声 )准  院学报 , 2003. 
确性 非 常 有把 握 。  [2]刘刚.马林 巴教学 [ J].乐器 ,2
005.6.
 
演奏二度音程 时候 , 小指 和无 名指 完全弯 曲环绕 包裹  [3]段新波. 关 于木琴 在西方音乐 中早期 发展 的探 讨 [J] .
 
外侧 槌 杆 ,指 尖 触 抵 掌 心 ;中指 弯 曲 向下 与 无 名 指 并 拢 , 用  集美大学 , 2005.6. 
第 一 部分 的下 侧 夹 住 外 侧 的尾 部 ,加 强外槌稳定 ; 中 指 第 一  [4]皮 特 萨 德 罗 .琴 槌 演 奏 法 的 要 点 [M].德 国 法 兰 克 福 : 
部分 上侧 托 住 内侧 槌 杆 尾 部 , 指 尖 将 内 侧 槌 杆 末 端 抵 向 拇  齐 默 尔 曼 出版 社 ,20 03.
 
指大鱼肌 ; 食指弯 曲呈勾状 , 第二关 节处托住 内侧槌杆 ; 拇  [5]翟 月 昌.谈 打 击 乐 教 学 的 几 个 环 节 [J] .大 舞 台,  
指 自然平方 , 虎 口并拢 , 向下用第二部分协助食 指共 同持握  1998.1.
 
住 内侧 槌 杆 ,
整 个 手 形 类似 拳 状 。  [
6]白杨红.
打击乐滚奏技巧探略 [
J].
音乐探索 ,19
99.
1. 
演奏五度音程时 , 小指 和无名指 完全 弯 曲, 环绕包裹住  [
7]吕青山.
打击乐特殊节奏初探[J].
沈 阳音乐 学院学报 , 
外槌杆 , 小指第 3部分及指尖将外槌杆末 端抵 向掌心 ;中指  1998.1.
 

弯曲向下与无 名指 并拢 , 用第 1部分 下侧夹住 外侧槌 杆使  [


8]郑建鸥.关 于节 奏学 的研究 [
J].
西 南 师范 大学 学报 ,
 
其稳 定 ;中指第 2关节处上侧托住 内侧槌杆尾部 , 第 1部分  2000.
26 

及指尖将 内侧槌杆末端抵 向掌心 ; 食 指略微伸直 , 第 3部分 


上侧 置于内侧 槌杆 下方 , 支 撑琴 槌 ;拇 指 与 虎 口分 开并 伸  温 洁 :中北 大 学体 育与 艺术 学院 讲 师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