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9

中國語文

試卷二

Arthur Kho

Arthur Kho
BA (Hons), PGDE (Distinction in Teaching Practice)
教統局「註冊教師」(R.T.) 專業教學資格。
日校科主任經驗。
報讀人數極速激增,為行內備受矚目之中文科講師。
首創中文「句構學」、「段構學」、「文本拆分法」理
論,深受學生歡迎。課程以「質素高」見稱,而且
更廣為各校學子所交口稱譽。其編撰之筆記長期被
多所名校學生視為試場闖關的必備利器。
多次應邀於香港會展、理工大學、浸會大學、沙田
大會堂、屯門大會堂之大型會考/高考講座作主講。
分別獲港大、中大辯論學會及世界大學生粵語辯論
比賽之邀,擔任嘉賓評判。
獲浸會大學《JUMBO》訪問教學心得。多次為本地
大學學生服務中心作教育專題、研討的主講嘉賓。
04 及 06 年均為《明報》教育網撰寫會考中文科模擬
試題。
曾獲《太陽報》教育版邀請為會考中文科及高考中
國語文及文化科專欄作者。
2005 年,多位會考狀元皆為 Arthur Kho 學生。

Prepared by Arthur Kho


甲部、 閱讀理解問題

本部全部問題均須作答。
用自己的文句解答下面兩篇文字所附問題。
第一題 15 分,第二題 14 分。

(一)

1. 「你不用那麼緊張吧!老師說明天小測的考卷全是選擇題,你不懂便隨便選一個
答案吧,不用寫長問答,很容易的 ……」
。在擠迫的電車上,一把自信滿滿的聲音在
我身後響起,似乎正在安慰一個站在我身旁,正埋首書本中的女生。

2. 女孩不語,仍舊專注於自己的書本之中。我看著她,不由自主地想:只是選擇題
的考試,便容易嗎?

3. 自小,我們便被訓練為考試的機器,學會應付各種不同類型的試題,如填充、問
答、配對、找錯處、排列時序 …… 而選擇題,只是其中一項。相較其他開放式的題
目種類,如問答題,選擇題似乎較為容易,因為它早已把答案寫出,我們要做的,只
是選擇。

4. 可是,選擇,容易嗎?

5. 公開考試中一道小小的選擇題,甚至足以影響你一生的前途。「一子錯,滿盤皆
落索」
,你敢看輕它嗎?

6. 大至擇偶,小至今天的午飯,都是選擇。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做選擇,俗語說:
「熟
能生巧」,然而,事實似乎並非如此。我們一生中有過很多不同的選擇,有誰能說,
自己沒有做錯過一個決定?而且往往更是錯的多,對的少。

7. 為甚麼選擇那麼艱難?經濟學有一課叫機會成本,而機會成本,就是教我們如何
選擇。它告訴我們,每一次選擇,每一個決定,都表示你放棄了其他的選擇。我們在
選擇中,往往只看自己得到些甚麼,而忽略了其實放棄的更多。取捨之間,原是一門
極高深的學問。

© by Arthur Kho 1
8. 你說,選擇,容易嗎?

9. 這樣看來,似乎沒有選擇更好。不是嗎?沒有選擇,便沒有這麼多的麻煩。然而,
細心想想,又會覺得還是有選擇好一些。誰人不想自己會考十優,大學學位任你選擇?
但是,有選擇,不代表選得對。每年都總有人因為選錯了科目而後悔不已。重新來過,
選多一次?還是將錯就錯,繼續讀下去?這又是另外一道選擇題了。有能力給自己選
擇,是聰明;懂得為自己做合適的選擇,是智慧。

10. 人生少有一大篇一大篇的問答功課,而多是一道又一道的選擇題。看來微不足
道,卻正是這些小小的選擇,一步一步影響著我們。如何給自己做正確、合適的選擇,
是人生的大課題,一點也不容易。

一、
(1)為甚麼旁人覺得選擇容易?(2 分)為甚麼作者認為選擇一點也不容易?
(4 分)

(2)回答下列三項:

1) 甲、只是選擇題的考試,便容易嗎?(第 2 段)
乙、可是,選擇,容易嗎?(第 4 段)
丙、你說,選擇,容易嗎?(第 8 段)
指出上列三句句子(畫有雙線)所共用的修辭手法。
(1 分)作者在
文中反覆運用相類似的句子,有甚麼用意?(1 分)

2) 解釋第 7 段「取捨之間」(畫有雙線)一詞在文中所代表的意思。(1 分)

3) 指出本文的主旨。(1 分)

(3)試分析末段首句「人生少有一大篇一大篇的問答功課,而多是一道又一
道的選擇題。」在文中的結構作用(1 分)
,並指出及說明此句所運用的
兩種語言技巧。
(4 分)

© by Arthur Kho 2
(二)

【終身食魚】
昔者,有饋魚於鄭相者,鄭相不受。某人謂鄭相曰:「子嗜魚,何故不受?」對
曰:
「吾以嗜魚,故不受魚。受魚失祿,無以食魚;不受得祿,終身食魚。」

劉向《新序》

【湖之魚】
余啜茗於湖濱之肆,從柳蔽窗,湖水皆黯碧若染,小魚百數,來會其下,戲嚼豆
脯唾之,群魚爭喋 (注釋 1),然隨喋隨逝,繼而存者三四魚焉。再唾之,墮綴水草之
上,不食矣。
始謂魚之逝者皆飽也,尋丈之外,爭喋他物如故。余方悟釣者之將下釣必先投食
以引之,魚圖食而並吞 。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將有 矣。然則名利之藪 (注釋 2),
獨無 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時而去之,其能脫 而逝者幾何也!

林紓《湖之魚》

【觀漁】
漁於池者,沉其網而左右縻 (注釋 3) 之。網之緣,出水可寸許;緣愈狹,魚之
躍者愈多:有入者,有出者,有屢躍而不出者,皆經其緣而見之。安知夫魚之躍而出
者,不自以為得耶?又安知夫躍而不出與躍而反入者,不自咎其躍之不善耶?而漁者
視之,忽不加得失於其心。嗟乎!人知魚之無所逃於池也,其魚之躍者,可悲也!然
則人之躍者,何也?

梅曾亮《觀漁》

注釋:
(注釋 1) 喋:指魚吃食
(注釋 2) 藪:事物聚集之地
(注釋 3) 縻:牽動前進

© by Arthur Kho 3
二、
(1)上述三篇文章,各以「魚」來比喻些甚麼?(3 分)

(2)鄭相愛吃魚,又想終身食魚,為甚麼不接受別人饋贈的魚?(2 分)
這與【湖之魚】的魚的表現,有甚麼異同?(5 分)

(3)
「其魚之躍者,可悲也!」作者所「悲」的是甚麼?(2 分)

(4)指出下列畫有雙線的「得」字在句中的意思:
(2 分)

甲、安知夫魚之躍而出者,不自以為得耶?(【觀漁】
,第二行)

乙、而漁者視之,忽不加得失於其心。(【觀漁】
,第四行)

© by Arthur Kho 4
乙部、 讀本問題

本部共設六題,考生只須選答四題,每題 17 分。

三、根據《驀然回首》
、《兵車行》兩篇,回答下列問題:

(1)《驀然回首》和《兵車行》同有寫及生離死別情景,前者寫述「月餘間,
生離死別,一時嘗盡,人生憂患,自此開始」
,後者寫述「牽衣頓足攔道哭,
哭聲直上干雲霄」
。試綜合此兩篇內容,說明一者憂患(6 分)
、一者痛哭(4
分)的原因。

(2)根據《驀然回首》一文,試述下列二個時期對作者創作小說歷程有什麼影
響?(4 分)

1. 建國中學讀初三。
2. 在愛我華工作室深造。

(3)試據《驀然回首》和《兵車行》兩篇,指出作者運用什麼相同的寫作手法
表達對以下兩件事的感受,並加以說明。
(3 分)

1. 母親的病逝。
2. 杜甫在咸陽橋的所見所聞。

四、根據《曹劌論戰》
、《范進中舉》兩篇,回答下列問題:

(1)在《曹劌論戰》一文中,曹劌認為與敵一戰的重要原因是什麼?(3 分)

(2)
《曹劌論戰》與《范進中舉》兩篇的敘事手法均有相同之處,試加以指出。
(4 分)

(3)試分析范進中舉後喜極成瘋的原因?(2 分)又作者安排范進中舉後發瘋

© by Arthur Kho 5
的目的何在?(2 分)另外,范進中舉後,因瘋致使胡屠戶被迫打他一個嘴
巴,及後鄰居內一個人道:
「胡老爹方才這個嘴巴打的親切,少頃范老爺洗
臉,還要洗下半盆豬油來!」試分析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並說明作
者的目的何在?(2 分)

(4)甲 (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乙 屠戶見女婿衣裳後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低著頭替他扯了幾十回。

甲、乙兩節引文運用了哪一種相同的手法來刻畫慳吝者、胡屠戶?試分
別指出,並加說明。
(4 分)

五、根據《始得西山宴遊記》
、《聽陳蕾士的琴箏》
、《花潮》三篇,回答下列問題:

(1)
《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中,作者登上西山遊覽,為什麼竟至於「不知日之
入」
,甚至暮色四合而「猶不欲歸」?(3 分)

(2)甲 月下,銀暈在鮫人的淚中流轉,白露在桂花上凝聚無聲,香氣細細從
睡蓮的嫩蕊溢出。
乙 他左手抑揚,右手徘徊,輕撥 天河兩岸的星輝。然後抑按藏摧,雙
手游隼般俯衝滑翔翻飛。
丙 十指在急縱疾躍,如脫兔如驚鷗,如鴻雁在大漠陡降:把西風從竹林
捲起,把木葉搖落雲煙盡斂的大江。
丁 十指在翻飛疾走,把驟雨潑落窗格和浮萍,颯颯如變幻的劍花在起落
迴舞,彈出一瓣又一瓣的朝霞。

綜述甲至丁節引文所描寫的琴音變化。(4 分)作者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
(1 分)以上引文分別通過不同的感覺來描寫琴音,試指出三種,並各舉一
例說明。
(3 分)

© by Arthur Kho 6
(3)指出下列引文的描寫對象,並說明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
(2 分)

這時候,甚麼蒼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 …… 都挽不住遊人。
大家都一口氣攀到最高 ,淹沒在海棠花的紅海裏。

(4)
《花潮》一文,作者透過「途人論花」一節,表達了什麼主旨?(2 分)又
《聽陳蕾士的琴箏》及《花潮》
,各運用了不同的寫作手法作結,試加以指
出。
(2 分)

六、根據《一剪梅》
、《青玉案‧元夕》
、《歸去來辭並序》三篇,回答下列問題:

(1)
《一剪梅》一詞,李清照寫了什麼冷寂之景?抒發了什麼內心感情?(6 分)

(2)《青玉案‧元夕》一詞,辛棄疾極寫元宵佳節熱鬧情況,試加以說明。(3
分)又這對表達主題有何作用?(2 分)

(3)
《歸去來辭並序》與《青玉案‧元夕》都是抒發個人懷抱之作,試說明陶潛
和辛棄疾的人生態度相似和相異的地方?(4 分)

(4)下列畫有底線的詞原本是甚麼意思?它們分別借代甚麼?(2 分)

1. 紅藕香殘玉簟秋 《一剪梅》
2. 蛾兒雪柳黃金縷 《青玉案‧元夕》

七、根據《敬業與樂業》
、《孔孔己》
、《漢字的結構》三篇,回答下列問題:

(1)梁啟超認為為什麼人類要敬業?(2 分)試說明怎樣才能做到敬業,並舉一
「事例」以證。
(3 分)你認為孔孔己敬業嗎?試具體解釋你的看法。
(2 分)

(2)對於「六書」的名稱,一般學者都接受許慎的說法。為甚麼?(2 分)又象

© by Arthur Kho 7
形字有何缺點?(3 分)至於「六書」
,哪一書數量最少?哪一書數量最多?
為什麼?(3 分)

(3)何謂「合體字」?「六書」中哪些為「合體字」?(2 分)

八、根據《竹林深處人家》
、《我看大明湖》
、《我和我的唐山》三篇,回答下列問題:

(1)
《竹林深處人家》和《我看大明湖》兩文的作者如何讚歎「竹樹」和「湖
水」的實用價值?試分別舉例說明。
(3 分)

(2)
《竹林深處人家》一文,作者抒發了什麼感情?(3 分)又《我看大明湖》
一文,作者在文末抒述了什麼旨意?(4 分)

(3)
《我和我的唐山》一文中,作者十年後再返唐山,雖然看不到廢墟,但卻「忽
然覺得自己懂得些什麼了」
,究竟作者學懂了什麼道理?(5 分)又作者借
「老柳樹」,抒發了什麼感情?(2 分)

─ 試 卷 完 ─

© by Arthur Kho 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