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

文 艺 理 论

试析小说《岁除》中的时间艺术
◎花 平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摘 要 时间结构作为一种艺术表达的有效策略,常为小说叙事采用。白先勇在《岁除》中机智地设计时间刻度,巧妙地
运用“时间倒错”法,表达了较强的时间意识,体现了他独特的生命哲学,即向悲而生。本文以叙事时间为着眼点,通过分
析具体文本中的时间艺术,以充分呈现白先勇小说叙事中渗透的强烈的“生命悲感”。
关键词 《岁除》 叙事时间 “生命悲感”
文章编号 1671-0703(2011)01-060-02

叙事文学是在时间中展开和完成的,本质上是一种时间 象征,那么刘英便是生命之始的预言。如此看来,年轻气盛
艺术,
恰当的叙事时间模式在凸现主题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 的俞欣暗含生命的无畏状态。无疑,
刘营长则为生命稳定期
的效果。白先勇的短篇小说《岁除》机智地运用叙事时间策 的典型,
其生命呈现成熟的魅力。当一一呈现刘英、俞欣、

略,凸显了以“人性”为中心而深蕴的生命“悲感”。仔细分析 营长和赖鸣升,读者便会将人物的生命形态贯串为完整的生
文本对时间的独特运用,
有助于理解白先勇在“内心磨炼”中 命之链,此时再把人物置于除夕夜的情境,便自然会将时光
形成的思想底蕴;本文基于《台北人》
“历史——命运”的表现 流变融合起来。一份人生的失落感、
虚无感和沧桑感油然而
角度,
以时间意识为切入点,综观《岁除》中贯穿的死亡意识、 生,
借助文字,
通过人物将生命的悲感体验传达出来,
这或许
命运意识、轮回意识三个方面,以充分体悟白先勇浓重的“悲 是作者有意为之的笔法。
感”情怀。 除夕是独特的时间刻度,
白先勇把人物置于此时间刻度,
一、
岁除与死亡 “他奏响了一曲以人物性格命运为主旋律,以天上人间古往
死亡是时间的折射,
是生命历程的终结形态,几乎《台北 今来的传说、信仰、
风俗为和声的交响乐”。赖鸣升的挣扎显
人》每篇作品都有“死亡”的身影。无论仆人还是将军,不管 示生命难以遏制的萎缩,他最终会面对生命的终结,因为当
贫穷还是富有,小说人物都以独特的方式演绎“死亡”。“岁 “又一个新年开始降临到台北”时,他已睡去,全然不知。春
除”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按照中国传统习俗,除夕之夜是迎新 节是群体性时刻,它展现的不是刘营长的小家,而是人类的
之夜。迎新前不可少的活动是“除旧”,它以人文化为有意义 大环境,
传达的是作者清醒而自觉的死亡意识。除夕夜会结
的终结。白先勇选择“除夕”,某种程度上也是要传达一种“终 束,
新年会到来;
赖鸣升代表的老一辈会退出时代舞台,
俞欣
结”。叙事作品所津津有味地描写的某些独特的时间刻度, 和刘英代表的新一代会崛起。然而,白先勇不是悲观的,他
也受到深刻的人文化了。而且这种人文化不仅存在于文本 以为“人的青春不能永保,
大概要化成艺术才能长存”。俞欣
之内,还存在于文本之外,存在于写作的联想和阅读的联想 谈到“台儿庄战役”时的自豪,刘英被问及志向时的“严肃”,
之中。 都使他充满期待。他执着地将先辈英勇无畏的神情铸在后
从文本中,读者认识了赖鸣升:
“寸把长的短发,已经花 代的脑海中、灵魂中,
生命之激情与生命之颓落相形映照,

到了顶盖”,
“一脸的皱纹水波似的一圈压着一圈”。在除夕 人悲,令人激奋,然而终究令人悲慨难平。
夜,
“上了年纪”的“英雄”,孤寂凄凉。死亡有着无可抗拒的 二、
今昔与命运
威力,作者以此传达出了人生之大限,天命之大不可强求的 小说以全能视角展开一段除夕夜的故事,
镜头定格在刘
生命寂灭感。在此背景中,读者目睹赖鸣升的衰老:他兴致 家,
从“才近黄昏”向前推进,到“除夕已经到了尾声”停止。

勃勃地要“守岁”、带小刘英“放炮仗”,
可几杯高粱酒下肚后, 段时间里读者通过视觉、听觉,融合想象串出了赖鸣升的人
那副“铁打的架子”不断散落,
岁月已剥蚀他坚固的身体。除 生曲线:
他当过伙夫头,
北伐时跟革命军打孙传芳,
民国二十
夕已到尾声,当他呈现于这一意境时,读者又在格格不入中 七年在四川做骑兵连长,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现为荣民医
发现不言而喻的吻合,
除夕在他的生命中寥寥可数。
“终结” 院厨房的买办。他在台湾没有亲人没有家,
每年年三十要从
的意味宛然可见。 台南挤车到台北来曾经的部下刘营长家吃“团圆饭”。我们
研读文本中的人物设置,读者会不自觉去关注和联想人 从这条人生曲线中不难看出命运的多舛无常。曾经充满激
物的生命意象。如果充斥死亡身影的赖鸣升是人生终结的 情的岁月,连同昂扬的精神都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生

60 2011 年第 期 安徽文学
文 艺 理 论
活中处处流溢的落魄、颓败、
衰老与沉沦况味。 意味“今生”的终结,人们便期待下一重生命。
除夕夜的“团圆饭”是“话旧”的最佳场合,这种时间点设 生命存在于时空观念里。由于生物体本身的短暂性,人
计是翻旧为新。这里读者又一次亲临赖鸣升“忆往昔”的情 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了生命持续长久,人们相信轮回的存在。
境,青壮年时的辉煌无疑是潦倒无为的老兵津津乐道的“佳 赖鸣升便拥有这些思想因子,
他坚信刘营长是“前世修来”的
话”。小说巧妙运用了“外倒叙”的手法,
“除夕夜”在时间推 福气才会家庭幸福、事业成功;
对于自己他没有悲观,而是满
进中也承载了回顾功能。回忆或倒叙作为小说的叙述方式, 心希望“这份福,等我下辈子来享”。从这些细节读者不难发
同时形成了小说的情感特征——怀旧。对于赖鸣升而言,他 现:赖鸣升把别人的幸福归功于前世的功绩,而不是今生的
不是总结,而是在这个难得的“团圆”时刻,与仅有的老友述 努力;把自己的落魄归因于前世没能修来好福气。也许,他
说那些刻骨铭心的“曾经”,是复活,是时光倒流,是在向年轻 反复讲述的昔日辉煌是作为他今世的心理支撑,在来世将成
人展示他生命历史的丰富,更是一种自我找寻。 为他福气的筹码,即便今生是不如意的,没有完整的家庭和
读者的思绪不断往返于现在和若干年前,在时间倒错的 一如既往的生命辉煌,他仍期待“下辈子来享福”。这折射出
状态中,小说呈现两个时间整体:赖鸣升来台之前和到台之 的因缘果报思想和“生命轮回”意识经过作者不无悲慨的打
后。这两个时间整体呈现了他截然不同的生命形态,
“在叙 量和叙述(甚至调侃)成为一种期盼式的预言叙事,使人对生
事中,真实是依赖时间的”,已逝去的民国二十七年因赖鸣

命之今昔产生复杂的联想。
升的光彩成了一种时间标志。人的生命会因时间流变而划 白先勇曾一再强调“我个人觉得我是很积极的。虽然人
分成整体性,一如赖鸣升今非昔比的生命历程。他的过去是 生有许多痛苦,有许多不可预测而叫人遗憾的事,但偶尔一
时间意义上的消亡,更是社会意义上的沉沦,是人的意识无 下的喜悦,
人性迸出一点光辉,
常使我对人性肯定,使我对人
法遏止的物质失落,生命的无常性由此彰显。
“过去”包含了 性有信心;虽然人也有恐怖的一面,但人也有所以为人的尊
人类普遍的情感和生命体验,白先勇总认为“美的东西不长 严。我想我不是悲观的,而是对人生怀有一份悲感,这也使
存,一下子就会消失,人也如是,物与风景也如是”,所以,赖 我对人性更加珍惜”。④如此看来,赖鸣升仅代表一种聊以自
鸣升必然得承受这份从生命颠峰坠落的痛和无名的落寞。
作 慰的人生观,承载着白先勇“积极的悲观主义”。他在多舛命
者让人物盘桓在“过去”与“现在”这两个时间层,人物都专情 运中挣扎,因为他自信还有兴盛的一天,坚信人性的努力与
于过去,而过去又不再回来,这就使得作品的“时间”观念很 自信即便在今世因为诸种原因无法实现,那么等到下辈子,
强,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极大关注使作品始终弥漫着“自古人 同样会享有这份他该得的幸福与完满。或许这是作者为人
生长恨水长东”的古典式情怀,
回荡着人生无常,世事如烟的 生中的无常和不幸所制造的希望。赖鸣升在除夕夜接近尾
慨叹。 声时含醉而睡,不失为作者的悲悯而温情的用笔。
白先勇通过赖鸣升这一人物演绎了他“命运意识”的真 岁除意味着终结,也暗含了新生的希望,虽然白先勇着
正核心:
命运不但是人把握不住的,而且似乎总是悲剧性的。 力在《岁除》中刻画一个前景黯淡的小人物,
但那种对生命的
他用最生动的人生轨迹将客体主体化,
传达出一种关于命运 热恋、对辉煌人生的渴盼,却奏出了深沉的人性悲歌。此事
的法则:
辉煌是短暂的,
平淡才是永恒的;
“兴盛是变量,只有 古难全,唯其难全才见出生命本身的残缺,唯其残缺才见出
衰败才是恒量;拥有仅仅是一种偶然,失落才是命定的必 生命的光与热。白先勇始终对人类,尤其是对中华民族饱含
然”。 他在命运的游戏中所显现的徒劳抗争都表现了人的

着一份终极关怀,他在《岁除》中想告诉人们的大概就是这种
局限性。白先勇赋予他的这一命运结局是符合自然法则的, 极无助、极无望的人生中的一点热望吧。
此时,白先勇更期望的是赖鸣升醒后可以从“过去”走出,在
新一年到来时,走进属于“他”的真正的生活。 注释:
①[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三、
轮回与期望
版, 第 67 页.
时间是流动的,当不断流动的时间以某一人文观念为标 ②刘俊.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广州: 花城出版社,2000 年版,
第 266 页.
准而构成一个阶段、一个整体时,它便具有了人文色彩。
“时
③杨义.中国叙事学(杨义文存 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间观念上的整体性和生命感,使中国人采取独特的时间标示 版, 第 122 页.
的表现形态”,

“年”便是这样的人文时间形态。新年则意味 ④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年
版,第 446 页.
着过去一年四季更迭的结束,
人们将迎来新一轮的春夏秋冬,
人的生命便在这样的周期中延续着几十载,
“时间一头连着 参考文献:
[1]白先勇.白先勇文集・台北人.广州:
花城出版社,2000 年版.
宇宙意识,
一头连着生命意识”,
当有朝一日,
生命结束时,

2011 年第 期 安徽文学 6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