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2 2九年級理化科題目卷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新北市立永和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九年級自然科試題卷

範圍:第六冊 1-1~2-1 ;3-1~4-2


九年_____班_____號 姓名:_______________
1.銅銀電池的裝置如圖(一)所示(活性:銅>銀),當通電一段時間後,下列敘述
何者正確?
(A)銅片是電池正極、銀片是電池負極
(B)鹽橋中的 NO3-離子會游向甲燒杯
(C)硫酸銅水溶液的藍色逐漸變淡
(D)鹽橋中的 K+離子會游向甲燒杯
【圖(一)】
2.將兩支條形磁鐵,兩極相向互相間隔一段距離,排成一直線,其磁力線如圖(二)
所示,則下列何者正確 ?
(A)甲、乙皆為 N 極 (B)甲為 S 極,乙為 N 極
(C)甲為 N 極,乙為 S 極 (D)甲、乙皆為 S 極。 【圖(二)】
3.甲燈泡標示為 110V、30W;乙燈泡標示為 110V、45W;丙燈泡標示為 110V、90W。今將甲、乙、丙三燈泡串聯
後,接 110V的電壓,則下列物理量的比例,何者正確?
(A)三燈泡的電功率比為 3:2:1 (B)流經三燈泡的電流比為 6:3:2
(C)三燈泡的電阻比為 1:2:3 (D)三燈泡的電壓比為 1:1:1。
4.『夏天的午後,菊姐打開 (甲)果汁機,一邊打著果菜汁一邊把昨晚家中剩下的土司放入(乙)烤麵包機中,頂樓設置
的(丙)曬衣桿上曝曬著早上洗好的衣物。此時菊姐的(丁)手機響起,原來是宇哥打來說晚上要來家裡吃香氣十足的
蒜香雞腿排。睡個午覺下午 5 點驚醒了,菊姐匆忙的洗好米放入(戊)電鍋內插上電源,準備無骨雞腿排、薑、蔥花、
大蒜,打開(己)電烤爐烘烤,蒜香雞腿排即將上桌。時間還夠,菊姐調低陽台的(庚)電熱水器的溫度控制,先洗個
舒服的熱水澡讓自己清醒一點,等待宇哥的到來…』
,請問菊姐當天使用的工具中,哪些主要應用到電流的熱效應?
(A)甲乙丙 (B)乙戊己庚 (C)丙戊庚 (D)甲丁戊庚。
5.使用家庭電器時,其外殼或其接地線需接地的理由為何?
(A)萬一漏電時,可將外漏的電流導入地面,以避免人體觸電 (B)當電器過熱時,可將多餘熱量導入地面,以策安全
(C)可減少電能損耗,節約能源 (D)接地時,可構成迴路,讓電流流通。
6.下列有關大雄、靜香與胖虎對磁鐵特性的敘述,何者正確?
大雄: 被磁化後,可長期保有磁性的物質,可稱為【永久磁鐵】,例如鋼釘。
靜香: 任何形狀的磁鐵,N 極和 S 極必定同時成對存在。
胖虎: 能被磁鐵吸引的物質,即稱為【磁性物質】,像鐵棒、銅棒、鋁棒皆是。
(A)只有胖虎敘述正確 (B)大雄跟靜香敘述才對 (C)沒有人說對 (D)三人敘述皆正確
7.有關磁力線與磁場的敘述,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A)磁力線的疏密程度與磁場強度完全無關 (B)離磁極越近的地方有可能磁力線會交錯
(C)磁力線是封閉的平滑曲線 (D)磁鐵內、外的磁場方向皆是由 N 極到 S 極
8.正恩將一根長條形磁鐵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在磁鐵周圍分布的磁力線如圖(三)所示。
今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丙、丁四個位置各放置一個磁針,若地球磁場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則關於磁針 S 極的指向,下列何者錯誤? 【圖(三)】
(A)甲:向西 (B)乙:向南 (C)丙:向南 (D)丁:向東
9.「鋰離子電池在 25℃之電壓約為 3.6 伏特」,在電池放電時,有關 3.6 伏特的意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每秒鐘通過的電量為 3.6 庫侖 (B)每秒鐘提供的電能為 3.6 焦耳
(C)每庫侖電量通過電池時可提供 3.6 焦耳的電能 (D)每個鋰離子電池的電能容量為 3.6 焦耳。
10.電路中有三個電器正常連接使用,如右圖(四)所示。
若突然間電磁爐因本身問題故障斷路,則整個電路會有何變化?
(A)所有電器一定會跟著損壞 (B)最靠近電磁爐的電器一定也會壞掉
(C)保險絲會因電流過大燒毀 (D)對其他電器沒有影響。
11.將電燈甲和電燈乙並聯後,連接至電源上,如圖(五)所示。
若甲的亮度比乙大,請問下列敘述哪個是正確的? 【圖(四)】
(A)甲燈泡消耗的電壓較大 (B)乙燈泡流經的電流較大
【圖(五)】
(C)甲燈泡消耗功率較大 (D)甲燈泡的電阻較大。
12.阿英在外國投宿飯店時,不慎誤把標示 INPUT:110V AC 的手機充電器插入 220V 的電源插座中,則接上手機後,手機
最可能發生的結果? (A)使用手機時音量會變大,效果更佳 (B)充電速度加快,可節省充電時間
(C)毫無影響,可放心充電 (D)電壓過大,手機可能會燒毀。

第 1 頁,共 4 頁
13.下列何者不是常見的二次電池?
(A)碳鋅電池 (B)鋰離子電池 (C)鉛電池 (D)鎳氫電池。
14.有關碳鋅電池與鹼性電池的特性比較,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選項 碳鋅電池 鹼性電池
(A) 初始電壓約 1.5V,適合小功率設備 初始電壓>1.5V,適合需快速啟動與大功率物品
(B) 容易會有漏液的情況發生 完全不會有漏液的情況發生
(C) 不可充電 可充電
(D) 電池正負極材質活性相同,電壓較穩定 電池正負極材質活性相同,電容量較大

15.下列何者是錯誤的磁力線形狀?

(A) (B) (C) (D)


16.下表(一)所列為小明家中使用的一些電器的資料,則:小明將 110 伏特、安全負載為 10 安培的雙孔插座延長線,接
至牆上 110 伏特、安全負載為 20 安培的一個插座,則在此延長線上,同時使用下列哪兩種電器時會有安全上的顧慮?
(A)日光燈和電視 (B)日光燈和電鍋 (C)電冰箱和電視 (D)洗衣機和電鍋。

【表(一)】

17.右圖(六)為某商家 5 月 18 日當天總消耗電功率與時間的關係圖。
假設每度電的電費為 5 元,則該商家這一天用電量的電費約多少元?
(A) 360 元 (B) 432 元 (C) 480 元 (D) 520 元。
18.下列何者不是電鍍廢液的污染:
(A)二仁溪綠牡蠣事件:銅離子污染 (B)鍍銀廢液:含有劇毒氰化物(CN-) 【圖(六)】
(C)桃園觀音區、雲林縣及彰化縣的鎘米汙染事件 (D)燃燒廢五金產生戴奧辛氣體
19.選用電器時,您認為識別有以下何種標章最為重要?

(A) (B) (C) (D)


20.右圖(七)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若開始實驗,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可加入少量的酒精來幫助導電加快電解 (B)甲試管收集的氣體是不助燃的二氧化碳
(C)水電解是吸熱的化學變化 (D)電解後兩管產生的氣體體積,為甲:乙= 3:2
【圖(七)】
【地球科學部分】
21.下列何者可以視為聖嬰現象發生時的指標?
(A)南美洲西岸近赤道海域水溫異常上升 (B)北美洲東岸近赤道海域水溫異常下降
(C)黑潮的潮流強度增加 (D)侵襲臺灣的颱風強度增強
22.平常時期時,赤道附近南太平洋之現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氣壓西低東高,海溫西低東高,雨量西高東低 (B)氣壓西低東高,海溫西高東低,雨量西高東低
(C)氣壓西高東低,海溫西低東高,雨量西低東高 (D)氣壓西高東低,海溫西高東低,雨量西高東低
23.(甲)赤道附近的東風增強 (乙)赤道附近的東風減弱 (丙)祕魯漁民的漁獲量增加 (丁)祕魯漁民的漁獲量減少
(戊)造成印尼附近多雨 (己)造成祕魯附近多雨 ,以上敘述哪些是聖嬰現象發生時的狀況?
(A)甲丙戊 (B)甲丁己 (C)乙丙戊 (D)乙丁己

第 2 頁,共 4 頁
24.有關洋流的敘述,下列哪些是正確的?
(甲)表層海水受固定方向的風推動,容易形成洋流 (乙)洋流會影響全球氣候分布
(丙)洋流會影響船隻航行的時間與及漁產的分布 (丁)往高緯度流動的洋流,為溫度較高的暖流
(A)甲乙丙 (B)甲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丙丁
25.黑潮為北太平洋主要海流之一,有關黑潮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由南赤道洋流而來 (B)黑潮夏天往北流,冬天也往北流
(C)流速快,黑潮主流流經臺灣東部 (D)海水溫暖給臺灣帶來溫暖潮濕氣候
26.阿傑乘坐熱氣球從海拔300 m的山坡上升至海拔3000m的高空,再降落到海拔100m 的草原上,在正常大氣條件下,且
整個過程皆在同緯度的情況下進行,下列何者最能代表熱氣球移動過程中,環境氣溫隨時間的變化趨勢?
(A) (B) (C) (D)

27.當臺灣正值烏魚季時,臺灣東岸與台灣海峽的海流情況何者正確?
(A)東岸:黑潮;西岸:中國沿岸流 (B)東岸:黑潮;西岸:親潮
(C)東岸:黑潮;西岸:南海海流 (D)東岸:南海海流;西岸:中國沿岸流。 【圖(八)】
28.如圖(八)是地面等壓線的示意圖,黑線為等壓線,單位為百帕。
甲、乙兩地的地表皆有一下沉氣流的天氣系統。根據圖中資訊判斷,A、B、C、D 四點何者
的氣壓值最大?
(A) A (B) B (C) C (D) D。
29.如圖(九)為臺灣地區冬季季風及雨區分布圖。下列對臺灣冬季季風的敘述,何者正確?
(A)受到蒙古高壓增強影響 (B)受到蒙古低壓增強影響
(C)受到太平洋高壓增強影響 (D)受到太平洋低壓增強影響 【圖(九)】
30.如圖(十)甲、乙是兩個氣團,其性質分別為何?
(Ⅰ)甲是冷氣團,乙是暖氣團;(Ⅱ)甲是暖氣團,乙是冷氣團;
(Ⅲ)甲是高氣壓,乙是低氣壓;(Ⅳ)甲是高氣壓,乙是高氣壓。
上面敘述,正確的有?
(A)Ⅰ、Ⅲ (B)Ⅰ、Ⅳ (C)Ⅱ、Ⅲ (D)Ⅱ、Ⅳ。
31.在地面天氣圖中,標有 H 和 1004,請問其各代表什麼意義?
(A)高氣壓和氣溫 (B)高氣壓和等壓線上的氣壓值 【圖(十)】
(C)低氣壓和氣溫 (D)低氣壓和飽和水氣量。
32.為防止太陽輻射影響氣象儀器的觀測,部分儀器須安置在百葉箱內。請問:百葉箱的開口在臺灣地區該朝向哪一方?
且漆成何種顏色?
(A)開口朝北,漆成黑色 (B)開口朝南,漆成白色 (C)開口朝南,漆成黑色 (D)開口朝北,漆成白色。
33.關於臺灣的氣象災害,何者正確?
(A)冬天寒潮來襲,易造成農作物凍傷,稱為寒害 (B)因降雨分布不均、水資源不足,造成臺灣各地都有沙漠化現象
(C)梅雨時期為水庫帶來豐沛水量,毫無威脅 (D)臺灣地區最大的氣象災害是森林大火
34.科學家曾在南極大陸的企鵝體內化驗出農藥的殘跡,最可能與下列哪個因素有關?
(A)酸雨的嚴重性 (B)地下水汙染的嚴重性
(C)海洋環流系統的全球連通 (D)南極大陸的板塊運動
35.附圖(十一)是臺灣受到某鋒面影響的地面天氣圖,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此鋒面為滯留鋒 (B)此時應該為陰雨天氣
(C)此時有可能為 5 月 (D)此鋒面有可能帶來強烈寒流,各地要慎防寒害

【圖(十一)】
第 36 到 38 題為題組
聖嬰現象對臺灣氣候的影響 【本文節錄-聖嬰現象對台灣氣候的影響 作者:陳昭銘 】
為何東太平洋聖嬰現象會造成臺灣地區的暖冬與春雨偏多?其相關調節機制為何?當聖嬰現象的海水增暖中心位
於熱帶東太平洋時,伴隨的海溫變化為熱帶西太平洋的海水偏冷,但更西側的南海地區海水則增溫。變暖的海水可視為
熱源,偏冷海水則為冷源,熱源與冷源導引大氣的上升與下沉,引發環流連續變化,經由大氣橋機制將熱帶東太平洋聖
嬰現象的影響導引到西太平洋和海洋大陸區。在熱帶西太平洋偏冷海水的冷源,激發低層的大氣環流變化,在冷源西北
方形成高壓環流變化,壟罩在菲律賓海-南中國海上空,此環流變化導引順時針方向風場,為位於南中國海東北側的臺
第 3 頁,共 4 頁
灣,經由異常的西南風,減弱東北季風南下的強度,並將熱帶洋面上的暖空氣帶入臺灣。在冷空氣減弱而暖空氣增強的
環境下,臺灣冬季氣溫因而上升,形成暖冬。聖嬰年時,出現在菲律賓海-南中國海的低層異常高壓環流,一般是在秋
季形成後,持續到隔年春季。因此,到了春季時,此一異常的高壓環流能持續將熱帶洋面的暖濕空氣傳送到臺灣,使得
開春後第一個雨季(春雨季)得到比平常更充分的水氣供應,有利降雨,因此春雨偏多。換言之,東太平洋聖嬰可經由大
氣橋機制導引西太平洋-南中國海鄰近區域環流之持續氣候變化,調節大氣氣流與水氣傳送方向,導引臺灣地區發生氣
溫與降雨的變化。
另一個伴隨聖嬰現象的氣候特性,為太平洋颱風的活動特性。聖嬰發生時,因為暖海水從熱帶西太平洋往中太平洋
延伸,所以颱風生成位置隨著暖海水東移而偏東,主要生成區域從菲律賓海向東移到西太平洋東南側。當颱風生成位置
東移後,距離臺灣便較遠,在它們生成後開始向西移動時,因受到地球自轉的影響,易使其運動方向往其右側偏轉,亦
即所謂的柯氏力效應。所以生成位置偏東的颱風便較容易往北太平洋與日本轉向而去,侵襲臺灣的機率便相對降低。但
是,假若颱風在當時大氣氣流導引下,使其能夠持續往西行進,則將因在暖洋面上發展的時間拉長,生命周期增加下反
而有強度變強的傾向。
36.根據文章內容及參考右圖(十二),下列哪個選項的敘述最正確?
(A)東太平洋的聖嬰現象一定會讓西太平洋颱風強度增強
(B)在東太平洋聖嬰現象發生時,臺灣受菲律賓海-南中國海
的低層異常高壓環流帶來的暖濕空氣影響,故春雨偏多
(C)聖嬰現象僅會影響東太平洋
(D)在東太平洋聖嬰現象發生時,臺灣地區暖冬的原因是蒙古
大陸冷氣團異常減弱導致東北季風強度亦隨之減弱而造成
37.文章中提到《變暖的海水可視為熱源,偏冷海水則為冷源,
熱源與冷源導引大氣的上升與下沉,引發環流連續變化…》
【圖(十二)】
試問:冷源區與熱源區較易形成何種氣壓?
(A)高壓;高壓 (B)低壓;高壓 (C)高壓;低壓 (D)低壓;低壓
38.對於聖嬰現象發生時對於臺灣颱風季的影響,根據文章內容下列何者錯誤?
(A)颱風侵襲臺灣的機率會較低 (B)侵襲臺灣的颱風強度會較弱
(C)通常生成位置距離臺灣較遠 (D)較易在臺灣東部海域轉向朝日本方面前進
第 39 到 40 題為題組
颱風與氣候變遷 【本文節錄自 當 Ms.颱風遇到 Mr.氣候變遷 作者:吳俊傑 】
永續發展的一個重要主軸便是氣候變遷,臺灣在 10 年前經歷莫拉克颱風風災,破紀錄的長時間降雨導致山崩,造
成小林村嚴重傷亡,越來越強的風暴系統和劇烈降雨與氣候變遷存在著什麼樣的關聯性呢?當今的科學是否能夠預測全
球暖化環境下未來的颱風變化呢?
2004 年, Kunutson 博士利用電腦模式模擬颱風強度的分布,顯示在未來二氧化碳倍增的情境下,颱風會變得更強。
2005 年 Webster 教授研究指出,根據 1970~2004 全球統計,發現強烈颱風的比例越來越高,輕度颱風則越來越少,顯
示颱風在過去 30 年有增強趨勢。然而 2006 年世界氣象組織第六屆國際颱風研討會指出,從近百年的資料中發現,雖然
目前海表面溫度有所增加,但是仍沒有足夠證據顯示颱風強度的改變和全球暖化的關聯,未來仍需要更多更可靠的觀測
資料與分析,以及利用更進階電腦模式來探討颱風與全球暖化之間的關係。
近十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修正了過去颱風資料分系的偏差,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颱風生成的頻率在過去 100 多年
裡,並沒有明顯變化的趨勢,但是行經東亞地區的颱風在過去 30 年裡增強了 12~15%,第四到第五級強烈颱風所佔總颱
風個數比例增加了 1 倍,颱風出現快速增強的頻率在大西洋增加 2 倍,颱風達到生命期最大強度的位置約略偏向往高緯
度,而颱風的移動速度也有減慢趨勢,特別是在西北太平洋有最顯著的移速減慢特徵,導致延長颱風影響時間。
電腦預測模式一直在進步,現在颱風的模擬結果(生成位置、頻率等)已更為接近實際颱風的氣候統計狀態。研究結
果顯示,未來颱風強度會越來越大,全世界主要的氣候模式多數顯示颱風的頻率和個數將會減少,而颱風帶來的降雨也
會增加,新的氣候模式推估顯示,過去數百年才會發生一次的大洪水,未來會加速在百年可能就會發生一次…
39.根據文章判斷近年來全球暖化對於颱風的影響是
(A)生成颱風的數量明顯增加 (B)颱風的移動速度增加
(C)強烈颱風占總颱風生成個數比例變高 (D)颱風越往高緯度移動時會越強
40.颱風若侵襲臺灣時移速緩慢,會造成下列那些影響?
(甲)農漁業影響減小 (乙)雨量累積增加 (丙)山區更易發生土石流跟山崩
(丁)低窪地區易淹水 (戊)隔年春季更容易缺水
(A)甲丙丁 (B)乙丙丁 (C)甲丙丁戊 (D)甲乙丙丁戊

第 4 頁,共 4 頁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