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0

 

   
 
   
文学作品与中高级汉语教材 
   
 
  
 
   
 
   
施光亨 
 李明 
   
 
  
 
   
简评

  
  在现代汉语教学史上,文学作品要不要进入语言教材?怎么进入语言教材?是一个有争
论的问题。不 同时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结论也不同。直到现在,也还没有取得一
致意见。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这个基本观点出发,在
认真总结以往 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将文学作品作为中高级汉语教材的如下问
题:1.文学作品难以为语言教学的层次性需要提供可能的选择;2 .文学作品的冗余成分
  
(如外国人不熟悉的背景知识、文学知识等)不利于语言技能的全面而集中的训练;3.文
学作品的描写 性文字、特殊语言风格、古代与近代汉语,不适用于语言技能训练,或不适
用于现代汉语教学;4.文学作品虽有趣味性,但在实际交际中很难用得上。接着,本文以
课文《香山红叶》为例,具体统计分析了其中的突出问题:1.生词量大;2.非常用词比重
大;3.某些重要语法现象(如长句、多重复句和虚词等)多被忽视。最后,本文以谈文学
作品的先天不足转到中级教材编写问题,提出:1.教材是培养目标、总体构思、各门课程
的关系以及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诸方面的综合体现;2.做好教材编写的大量的前
期工程,主要是以初级汉语教学为基础的总体设计;3.中级汉语教材的课文,似应以编者
自行编写或改写为主。
  
  本文的价值在于,作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并提出了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这个问题关系 到对外汉语教学是走文学的路子,语文的路子,还是语言的路子的问题。这
说明作者善于 辨别关键性问题。理论上的抗争可以促使我们从多种角度观察和研究问题,
使我们更加接近真理。本文更多的是提出问题,引起讨论,不是下最后结论。当然,   
正如
作者开头所说 ,从整体上看文学作品语言真实地道,又有具体的文化背景,情节曲折,学
生感兴趣,不 能把它排斥在语言教材之外。同时,我们也看到,有各种不同的文学作品,
关键是如何选 材,如何使用。文中谈到的某些问题,不是文学作品本身的问题,而是使用
不当的问题。 另外,文学作品也不是唯一的可供语言教学选用的语言材料,作者在文中提
到的学生之所 以对时文和口语感兴趣,或许也说明了这一点。说到底,问题只有一个,这
就是在语言教学中,如何从交际的角度处理文学作品。这也许就是作者撰写本文的初衷。

  
  (作者简 介)施光亨,北京语言学院副教授。江苏无锡人,1
938
年4月21
日生。1
956
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 习,19
61年毕业后在北大东语系进修阿拉伯语。19
64年至北京语言
学院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历任教研室主任、《语言教学与研究》副主编、北京语言学院
出版社副总编辑、总编 辑。其间7 0
、80
年代曾先后赴也门、埃及任教。是《中国现代语言
学家》编写组负责人及 撰稿人之一,撰有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论文数十篇,另有
《费萨尔传》、《我的一生——萨达特回忆录》等译著数种。  
  

  
中高级的对外汉语教 学比起基础教学来,起步要晚得多,可是发展很快。就拿本文讨论
的中高级汉语教材来说 ,第一本比较成熟的铅印教材《文选》第一册成书于l979
年,而第
一本公开出版的基础汉 语教材《汉语教科书》问世于1958
年,其间相距近20
年。但1 9
79
年以后的短短几年中,《文选》不但六册全部出齐,还进行了多次修订,最近更有修订、更
    《 高 级 汉 语 》 之 举 。 此 外 , 还 印 行 、 出 版 了 《 汉 语 学 习 丛 书 》 多 种 。 教 材
的迭经修改反映了人们 的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化。除了教材外,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
程设置,以至经验总结 和理论探讨,都日益完善和发展,可以说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已经
蔚为大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良好的基础,我们才有可能就有关的问题提出来讨论,才敢奢
望这些意见中或许有一得之用;而其中偏颇不当之得,也才有可能寄望于同道者、先行者的
批评指正。

  
对外汉语教学的中高 级汉语教材一般选用文学作品,它的名称在很长时间内因此也就
驯作《文选》。这一作法由来已久,在“文革”以前北京语言学院的二年级教材就是选用的文
学作品。19 79年以后历 年印行的《文选》基本上也是选用的文学作用,以1 98
1-19
83年的
第1-4册修 订本 和 第5、6 册初印本为例,全套教 材共设6 1课。因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重 见 于 4册 和 5册 , 故 所收 作品 为60篇。 其中 ,名 著改 写1篇 ,民 间故 事1篇 ,原 作58
篇;内有现代小说33、 古典小说6、剧本3、散文7
、 电影文学剧本2、相声1
,共计文学作
品52
篇,占全部60
篇的 86.
7%;另有记叙文l、议论文4、演讲词l。其它高等学校的中高
级汉语教材情况也大致 如此。如有的学校的< 现代汉 语文选》就把“选名家名篇”作为选
文的原则,其选用的文章有:
 
 鲁迅:  祝福、  
阿Q正传
茅盾:  
春蚕、白杨礼赞
朱自清:  背影、荷塘月色
 
老舍:  散文两篇、  龙须沟(节选)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登记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
 
曹禺: 
 雷雨(节选)
(见《成年人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问题》,
《语言教学与研究》19
80.4
.)在国外从事把本
  语作为外语教学的专家中也有人十分重视“使用文学教材之必要”。(
《文学教材在英语作
  外语教学中的地位》,《语言教学与研究》,19
84.
1)
 
   
一般认为,使用文学作品的优点是:故事性强,形象生动,可以增加学习兴趣,可以使
学生较早接触和了解某些著名作家,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反映社会生活较广泛,有
利于学生了解中国情况;表达方式丰富、生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同时,多数
选编者认为,尽管教材中多数课文是文学作品,但他们进行的是语言教学,.因此在课文后
边安排了大量词语例解,从意义、结构和功能诸方面对有关常用词语作了详细的注解,设
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项目,这就远非二十年前课文后只有若干思考题的旧观可比。教材的使
用者们也在教学中注意突出语言能力的培养,重视语言的实践性,努力在课堂上进行交际训
练。有关这方面的体会和经验反映在他们的论文里。①
  
但是,我们的看法是:以文学作品作为语言教材有其先天的不足。此外,一旦选用了文学
作品作教材,就必然会产生一种推动力。比如,选文时自然会把眼光投向文学上有成就的名
家;选了若干名家之作后,若某另一名家作品未人选,就会感到缺憾,由于这种缺憾感的
推动,又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在教材中反映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貌的愿望,等等。正是由
于文学作品作为语言教材先天的不足和这种推动力的作用,削弱了语言教学的特点。下面
就来谈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一、从语言教学的层次性看文学作品作为语言教学材料的局限 
   
   
  语言教学需要循序渐进。比如在初级阶段,如果以语言结构为纲编写教材,那么语音、
语法、词汇三个语言要素中,  那些东西是最基本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是可以暂时舍
弃的;哪些应该先出,哪些应该后出,这些安排既要体现语言系统的内在规律,又要考虑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特点;从功能出发编写的教材也要注意各功能项目间的关系和由浅入深的
先后次序。我们把这种处理叫作语言教学的层次性。在初级阶段这种层次性表现得十分明
显,前后两课的教学内容很难互换,即使是“ 埋”下一个没有学过的生词或词的一个义
项,都会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暗礁。随着学习者语言知识的增加和语言技能的提高,自学能
力起来越强,这种层次性就逐渐减弱下来。那 么对于刚学完基础汉语或同等水平的外国
人,是否还要注意教学的层次性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他们所掌握的还仅仅是一些基础
的东西,对于复杂的语言系统和他们继续学习、生活、工作所需要的交际能力来说是远远
不够的。如在语音方面,多数学生总有些难音难调掌握得不太好,语调的抑扬变化和话语
的自然流利方面的训练才刚刚开始;词汇方面还只学了2
,50
0 -
 3 ,
000
个常用词,不少词还只接
触到习见义;语法方面在基础汉语阶段学到的语法点还不到1 50个,其中主要是句子的基本
类型和主要成分等,还有一些复杂的语法结构、句式和不少虚词没学,已经学过的还不会
熟练地运用,从知识转化为技能还有待进一步的训练…. 总之,在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没有也
不可能完成语言知识学习和交际能力训练的全部任务。在中级阶段开始以后仍然必须充分
重视语言教学的层次性。有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仍须据此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编写。但是现成
的文学作品一般来说不能适应这种层次性的需要。为各层次的教学,选择正相适应的文学
作品,这很难办到。作家的作品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艺术的构思、风格上会有高下
之分,雅俗之别。但是要作为语言教学的材料,却很难确定某篇作品适用于某一层次的教
学。因为作家写作时只考虑他应该怎么说,而不考虑特定的读者(如语言学习者)需要怎
么说。(这里仅指一般情况,儿童文学、通俗文学的写作则要考虑读者对象的语言水平。在
白话文运动以前,有的作家的作品明白如话,有的比较古奥艰涩。这些只能另当别论。) 
   
旦选用文学作品作教材,教师就只能因“材”而教,人们无法苛求现成的作品,与在某
阶段应该学习哪些语言知识、进行什么样的技能训练的教学需要正相配合。
  
多年来,我们一直面临着一个困难,即基础汉语和中级汉语-《文选》第一册之间有
一个很大的“陡坡”,很难找到一篇现成的作品作为过渡教材。为了弥补这一点,又编印了
《基础汉语课本・续集》并在《文选》第一册的前几课采用改写的课文,但仍未形成一个
舒缓的坡面,原因是后续文学原著的语言水平还是太高,改写的课文很难、甚至不可能有针
对性地为它们作铺垫。例证之一就是后续作品的篇目和次序迭有变化,而过渡性课文却未
作相应变动。
  
  在采用文学作品的教材中,同一篇作品有时放在某一年级的某一册中使用,有时又放在
另一年级的另一册中使用,同一组课文在不同的版本中先后排列的次序也有所不同。如
《文选》 
-册的1
979年初印本和1
983年修订本对下列作品的次序就曾作过这样的调整:

  
  篇名  
   
197
9年本  
   
198
3年本
  
  1   
  纪念孙中山  
   
第3课  
   
(移至第二册第2
课)
  
  2   
  荷花淀  
   
第4课  
   
第8课
  
  3   
  一件小事  
   
第5课  
   
第5课
  
  4   
  香山红叶  
   
第6课  
   
第3课
  
  5   
  最后一次讲演  
   
第7课  
   
第4课
  
  6   
  母亲的回忆  
   
第8课  
   
第7课

我们相信,这些调整的依据虽然未见有文字说明,但肯定来自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然而怎
样用定量、定性的分析方法,从语言教学的层次性方面给以科学的说明呢?
  又如 ,都 是鲁迅的作品,《一件小事》放在第一册第5课,《孔乙己》放在第2册第8
课 ,《 药》 在第 3
册 第8课 ,《 祝福 》在第4册第10
课。《阿Q正传》在第6
册 第2
课。这
5篇作品选取不同题材,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作者所处的时代,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可是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从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的接受能力看,怎样来说明它们分布在
不同层次上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呢?
  
  当然,我们这里是从语 言教学的角度说的。就文学作品自身来说也有其层次性,阿Q
的形象不庸置疑比《一件小事》中的“我”要复杂得多,但这是文学的层次,不是语言教
学的层次。对外族人进行语言教学不同于对本族人进行语文教学。在语文课上学习文学作
品的本族人大体上已有相当高的语言水平,对他们进行语文教学的任务就包含丰富文学和
文学史知识,提提文学欣赏、分析和鉴别能力,训练写作技巧,提高语文素养等等。对外
族人进行语言教学的任务则是提高语言能力。他们所使用的教材当然应该有所区别。

 
 二、从语言技能训练看文学作品的冗余成分
  
中高级汉语课(即以前的 《文选》课)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训练语言技能,尽管有关教
材的编选者和使用者都十分注意这一特点,但选用文学作品作教材的作法必然会给语言教学
带来某些冗余成分。
   
 1.要读懂文学作品必须了解作品所描写的时代和环境,必然会增加不必要的教学容量。
  任何作品都是通过特定的题材,反映特定的时代和环境,表现作者对时代、环境和事件
的分析和态度。学习语言当然必须理解作为语言教材的作品的内容,而这样又必须了解作品
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乃至生平(哪怕是最简单、肤浅的了解)。比如,要读懂鲁迅   
一些小说'就必须对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状况、世态民俗、作者的思想脉络有比较深入  
面的了解。又如不少当代作品,其故事情节和人物经历与3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风云有着 
切联系,外国人不是很容易就能弄清楚的。学习汉语的青年学生,多数对中国历史、社 
知之不多,不对作品的时代和环境作足够的说明,他们就理解不了整个故事乃至某些 
节。这样也就违背了选用名家名篇的初衷。这也许是有些教材在课文后面没有“作者 
绍”和“题解”的原因罢。但在课堂上要把“介绍”“题解”之类变成学生的知识,并同 
事的发展联系起来,势必增加教学的容量,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会与语言技能训练平分秋
色,乃至反客为主。
  
  2.有些作品反映的生活,外国人比较生疏,因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文学作品一般都要反映某一环境中某一阶层的生活面。其中有的生活学生比较熟悉,或
容易理解,有的则比较生疏。如《春蚕》描写了旧时蚕农的一些习俗,作为小说来读,只
须明白这反映了他们对丰收的殷切期望和谨慎虔诚的劳作态度就行了。而对学习汉语的外
国人,却必须字字句句有所交待。为此,有的学校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但是,大多数学生
以后什么时候再接触这些生活,使用这些词语呢?语言是交际工具,如果所学的词语、表
达方式在现实中或可以预见的未来没有使用的可能性,那么这些内容就不能认为是必要
的。
  
  3
.长篇文学巨著的节录,矛盾集中,人物众多,不宜于用来进行语言教学。
  
  中高级汉语教材常常从长篇文学巨著中节选一个片段作为课文,而这些片段多数又是各
种矛盾集中的场面,出现的人物也比较多。这些矛盾在原著中都有自己的来龙去脉,都有
所铺垫,人物的身分、性格也在故事的发展中逐渐展开。这些都不可能在作品的某一片段
中有充分的说明。有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故事,教师必须予以补充,而这显然不
是语言教学本身所必要的内容。使用长篇文学巨著的片段作课文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对这些
巨著有所接触和了解。但是我们觉得这个意图可以通过别的渠道来实现,都集中在语言课
程上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4
.要真正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除了语言能力以外,还须有一定的文学知识。 
   
  前面说过事物常常有内部的推动力。人们既然选用了文学作品做教材,尽管编选者、使
用者注意从各方面突出语言教学的特点,但在不由自主中仍会从文学角度上来处理它们。
如在课文后面有这样的练习题: 
 
  
 
  
    
①央金、扎西顿珠、旺堆同是受苦人,他们的性格,对待生活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谈谈
对他们的看法、(《央金》)
   
 
 
   
②分析人物:觉慧、鸣凤。(《家,觉慧和鸣凤》) 
   
 
   
⑧小说用孔乙己作人名和题名有什么寓意?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孔乙己》)
  
 
   这些练习题有些是关于人物性格的分析和理解的,有的是关于作品主题的挖掘的,我们
揣度编者的意图在于测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练习成段表达能力,但这些题目都是文学
的,要正确地回答,除了相应的语言能力外,还必须有进行文学分析的知识和训练,有些
更有赖于对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的了解。而从语言教学的要求看,这些显然是不
必强求学生的。  
  
   
 这里有必要谈一谈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问题。有的同志认为文学作品以其多样的题
材,丰富的社会生活风貌为语言学习提供了广泛的文化背景知识。固然,语言是文化的载
体,只要稍微长一些的言语片段就很 可能包含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甚至,比如说,把一
 
个陌生 人称呼为“师傅”,就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称人“同志”还是“师傅”大体上也能分
辩出 称呼者的年龄和社会阶层。但是, 我们在处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时必须注意的是:
 
①这些 文化知识应是语言学习者所必备的或是在日后的语言交际、语言工作中可能接触到
的,过于偏僻的知识及其语言表达方式只能增加学习者的负担; ②文化知识的信息量必须
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协调一致,如果 文化知识超过了某一语言水平的容量,那么在教学中
就可能会两败俱伤;③文化知识学习和语言学习既要互相联系,在课程上又要有所侧重,,
有些专门的文化知识需要单设课程, 不宜都集中在语言课上来学。在语言教材中反映中国
文学史概貌的尝试只会模糊语言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三、从语言技能训练看文学作品的文体特点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它讲究技巧,讲究个人风格。对于已经具有相当语言水平的人
来说;阅读文学作品对提高语言、文学素养、阅读欣赏能力、写作技巧,都是有益的。而第
二语言教学的要求则是准确、熟练地 掌握语言结构,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自如地、得体
地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显然作为语言 艺术的文学作品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来说是属于较
高层 次的东西。如《美国国务院制定的 外语技能分级标准》中,只有在最高级五级,即
  “同于本族人或双语技能”级的阅读技能一栏中才规定“既能阅读口语化的作品和经典文
学作品,又能阅读极为困难的、抽象的散文作品”,而且认为这个标准达到了“受过教育的
本族人的水平”。正在学习中高级汉语的外国学生,多数还不可能达到这个水平,而要把文
学作品作为对他们进行全面语言训练(不仅仅是阅读能力)的材料,似乎是档次太高了。
1.文学作品的描写性文字不适宜用于语言技能的训练。
 
 文学作品往往有成段的描写性文字 。在这些段落里,作者常借写眼前的景象抒发内心的
感情或烘托故事的气氛,文字十分优 美,显示着作者锤炼语言的功失。但它们常常是书面
语,是“阅读”的语言,“欣赏”的语言,用作高层次的阅读材料则可,用以进行综合的语
言能力训练则不一定合适,因为人们,包括作者在内,在生活里都不这样说。至、于有的教
材采用诗歌——即使是白话诗做为课文,更是完全服务于文学教学的目的了。

.由于时代和环境的关系形成特殊语言风格的作品不适于做语言教材。
 鲁迅 先生 的作 品是 典范 的白 话文。但 是由于他处在白色恐怖的包围中,行文常常比较
曲折隐晦。我们今天的对外汉语教学 中就不必传授这种表达方式了。与此相类,有些二三
十年代作品的词语也已成了历史的陈迹,失去了用于交际的实用价值。
  
3:近代白话小说使用的是近代汉语,不适宜用于现代汉语教学。
 
   
在有些汉语教材中还选用了一些古代或近代白话小说,如《水浒》、<
三国演义》、<

林外史》、《红楼梦》等,关于这些作品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刘镰力同志有一段非常中肯
的话。她说:“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 语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将长久存在下去,但是
在现实社会中,早已失去了交际意义 。我们所编写的泛读教材是语言学习材料,必须有利
于学生学习现代社会中的活的语言, 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最好用规范的
现代汉语进行改写。几是失去实际交际意义的语言,都不进入教材。” (《谈谈为外国留学生
改写中国文学名著的问题》,
《语言教学与研究》,1
984.
3)她说的是泛读教学,但对用于语言
能力综合训练的精读教材同样适用,甚至更应该受到重视。
 
有位语 言学家在谈到口语对语言研究的重要性时说过大意是这样的一番话:有些语言研
究从文学作品中找例句,作研究对象,但是文学作品有个人的风格,有地方色彩,有时代的
特点,必须谨慎的加以鉴别;《红楼梦》是近代汉语,不是现代汉语。我们想,这番话对编
写对外汉语教材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四、从语言教学的趣味性看文学作品的长处和短处
  语言教材要 有趣味性,使学生愿意学,有学习的积极性。在这方面文学作品因其人物生
动 、情 节曲 折、 构思 巧妙 而 有其 独到 的长处,让学生较早地接 触名家名篇也是调动学
生积极性的方 法。但更重要的是,趣味性的价值还表现在能否使学到的东西在交际中付诸
实践,能否使 学生在实践中产生并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学习外语的人都有这种体会:如
果学到的东西 能在目的语的民族人口里得到印证,或说出来的话能为他们理解,就会得到
极大的鼓舞和 乐趣。这些年来,不少学生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表现出很大热忱,如报刊阅
读课受到普遍 的欢迎;口语课从无到有,从学时较少到较多,从只在低年级开设到高年级
学生也要求开 设,等等,这些都是对我们继续改进中高级汉语课程,在教材中突出语言技
能训练的最好 启示。而某些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听说能力,特别是表达能力很难得到有效的
提高,更是为我们敲起了警钟。
  
  有些选自文学作品的课文篇幅太长,也不利于增加趣味性,如《日出》(第二幕)长达
48
页;相当一 部分课文教学时间延续几个星期,有的甚至要以月计,这就不能不在师生两
方面都产生疲劳感,因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对课文《香山红叶》的数字统计和分析②
  
上面我们分 析了使用文学原作作教材的一些弊病,下面我们想对课文 《香山红叶》作
一些具体的统计和分析,由此来看一看文学作品作教材在语言方面的一些问题。
  
  《香山红叶》是著名作家杨朔的脍炙人口的名作,多年来一直为中级汉语教材所采用。作.
品记述的是一 次秋游。游览的地点是北京香山。多数学生来华后都有机会去香山游览,因
此并不生疏。 文中除一则小故事外,没有说古论今的历史知识,也没有介绍特殊的风土习
俗。作品用现代汉语写成,没有方言土语,也没有很多成语典故,文字不算艰深。在历年的
教材中,它都 放在中级汉语的前几课,便于同基础汉语比较。因此我们选用这篇课文作为
统计和分析的对象。
 
   
《香山红叶》全文1,23
1字,看来篇幅不算太长。教学中在语言方面的困难是:
 
   
1.生词量较大。全文总词次是884
,其中生词有11
0个,占总词次的1
2.4
%强,亦即
1/
8。⑧这就是说学生每读100词次,就会遇到12个以上的生词。1
00词次大体上能组成长
短不等的句子 1
0个左右。1
2.4%
的比例就意 味着句句有生词。从全文看,大约只能找到10
个左右的句子不含生词,含一个生词的约有15个句子,其余都有两个以上的生词。这样大
的生词量和分布率,我们可以想象学习中的困难会是多大。   
  
  
2.非常用词 , 
 即所谓低频词所占比重大。我们利用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著
的《汉语词汇的统计与分析》一书提供的材料和数据,对《香山红叶》中110
个生词逐一作
了对照分析。 该书的表Ⅱ把全部约52万字的语料中出现的词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出现
次以上的,我们称它为高频词,即常用和次常用词。第二部分是出现3次以下的,我们称它
为低频词或非常用词。《香山红叶》中1
10个生词的情况是这样的(括号中的数字是《统计
与分析》一书中标注的词次):
①抬(143)破(134)
    叶 (70)  冒 (67)  游 (66)  围 (60)  坡 (51)  醒 (42)  一 带 (41)松 (41)
  
  浓(37)  
盆( 3
6)  
摘( 36
)  挺(34)
  透(34) 
 单(33)  
刻( 32

 
   
转(2
9) 
 梦(2
7) 
 向导(2
6) 
 埋(25
)  
活儿(24)
  含(
21)
  乡村(
21)
 
   
怪(1
9) 
 盘.(15
)  
波浪(15
)  
居然( 1
5)偏(
15)
  槽(
15)
  记号(
12)
 
   
柏(1
2) 
 泉水(12
)  
砌(1
1) 
 雇(11
)  
秋色(11)
 
   
地势(9)
  壁(9)
  现(出)(9) 
 原先(8
)  
门坎(8
)  返(
7)富有(
7)
 
   
缀(6
)  
当儿( 5)
  气魄(5
)  
轮(5) 
 邀(
5) 
 轻微(
5)嗅(5
)乐意(4
)明
 
   
净(4
)难怪( 4
)  
怪不得( 4
)来历(4)
    ② 野 味 (3)铜 钱 (3)凑 巧 (2)清 爽 (2)树 荫 (2)人 情 (2)倦 (2)枫 叶 (2)早
  
  年  (
1)硬朗( 1
)饭馆(1)消夏(1)清静( 1
)脉(1)幽雅(1)絮叨( 1
)迷人( 1

  
  盆景(1)重阳( 1
)旧俗(1)
    
⑧作美高爽腰板儿麦酒慢言慢语山顶踏青遮天蔽日三伏天
    交 迭 聚 宝 盆 工 帐 值 钱 乐 得 慨 叹 煞 风 景 茫 茫 苍 苍 红 树 上 弦 应 重
九登高离奇
    ④ 香 山 西 山   玉 泉 山   双 清 梦 感 泉 半 山 亭   昆 明 湖   万 寿 山   佛 香 阁 森 玉
笏西山睛雪昭庙
  
  上 述第一部分是超过4
词次以上 的生词,其中1
00词次以上的 有两个;5
0以上99
以下的
有5个;20以上4
9以下的有1
7个;10以上1
9以下的有1
2个;4
以上9
以下的有1
9个。
共计55个。占本课全部生词的50%

    
第 二部 分 是3词次 以下 的, 共20
个 。第三部分是在《汉语词汇的统计与分析》-书中
没有出 现的,2
3个。第四部分是专名,12
个。三部分合计也是55个。恰恰也占全课生词的

0%。
  
  人 们不能苛求每课课文都不出现非常用词,但是现在这个百分比恐怕是大了一些。我们
设想, 如果不掌握这5 5个非常用词,就很难理解或基本上看懂课 文;而如果把非常用词跟
常用词 一样来对待,以后却又很少用到,这样的学习就是“事倍功半”。我们还可以设想一
下,如 果学生一学年学习2,000个生词的话,按上述比例推算,其中非常用词就有l,00
0个
左右。 显然,非常用词很难通过自然重现来掌握,那么他们为了 读懂有关课文而学习这些
生词要 花费多少精力和时间啊!如果把这些精力和时间用来进行 语言能力的全面训练,效
果又将如何呢?  
  
  
  3
.语法方面,《基础汉语课本》一、二册共出语法点7
1个,三、四册共出6
6个,还有一
些词语注释。但是学完这些语法点并没有学完汉语的全部语法规则,恰恰相反,还有很多
语法现象还没有出现,特别是句法问题,如长句,多重复句以及虚词(尤其是关联词)等
等。历来的中高级汉语教材都比较注重词语的注释和练习,相形之下,关于语法的注释和
练习似乎没占到应有的比重,而且随机性很大——它们的出现和安排都随课文选用什么作品
而定,究竟讲哪些语法点,分析哪些句型,练习哪些虚词,似乎都缺乏周密的计划。比如
《香山红叶> 
-课后面就有关于“到”“在”“见”作结果补语的语法注释④。一般来讲,
结果补语,特别是它所表达的意义,对外国学生来讲并不太难,在本课出现的用法也均属
比较常用比较容易掌握的,那么在这里有无必要再重复讲解就很值得考虑了。相反,《香山红
叶》课文中另有一些语法点,对外国学生来讲,倒是不太容易的。例如,不带连词的复句:
  几盘野味,半杯麦酒,老人家的话来了……
  这是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但并没有用任何连接成分,语言显得很简练。汉语里不
用连接成分的复句,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都是很常见的。如“有人问你,你说不知
道”,“天太冷了,我不去了”、“吃一堑,长一智”等等。这种不用连接成分的复句,学生
不大会用,应该成为语法练习的重点之一。
   
 另外,汉语中的复句常常用副词来连接。例如《香山红叶》中有这样的句子:
   
 地势一高,  
气也清爽,人才爱来。
三个单句分别用副词“一”“也”“才”连接。前两个分句表两件事紧接着发生,有相承的
关系。第二和第三分句又是一种条件关系,这就构成了多重复句。怎样用副词连接句子,
需要给学生大量例句,使他们意会其中的语义关系,从而逐步掌握它。
  每课课文都会有重要的语法现象出现,我们应该针对学生的难点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语
法讲解和练习。上面举的例子只不过是要说明每课都有值得练习的语法现象,并不是说这
些语法现象都应该放在《香山红叶》这样一课书里讲和练。哪课书进哪个语法现象还应有
个统筹安排。

   
 我们从各个方面谈了文学作品作教材的先天不足之处,很自然地就会提出一个问题:教
   
 材应该怎样编写呢?下面我们先就中级汉语教材的编写谈一点意见,供讨论之用。
   
 第一,教材是培养目标、总体构思、各门课程的关系以及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
诸方面的综合体现。讨论中级汉语教材的编写问题就必然要同这些问题联系起来。中级汉
语课是外国留学生汉语专业的一门重头课。它虽然和其他课程一样,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
的汉语语言能力,但是,如果它的教材包含的内容太多,就不利于语言能力的培养。我们
建议,为了突出其主要任务,其他内容可以单独设课。比如可以开设“文学作品选读”,把
部分文学作品放在这门课程中使用。这门课既可以配合文学史的教学,又可以增加文学常
识,提高文学赏析能力,还可以和报刊阅读一起共同担负起培养阅读能力的任务。又比
如,有些关于文化知识方面的项目可以并人“语言和文化”课程。再比如,如果认为二年
级学生有必要接触一下带方言色彩的普通话的话,那么可以开设“方言常识”之类的选修
课,等等。这些具体意见是否正确、可行,当然还可以讨论,但是采用文学作品作中级汉
语教材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却是关系到总体设计、课程设置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
等大局,因此也首先必须从这些方面着手解决。
 
   
第二,搞好教材编写的大量的前期工程。中级汉语是基础汉语的继续,要编好中级汉语
教材首先必须十分了解和熟悉基础汉语教学的情况:出了哪些生词、哪些语法点;常用 
的常用义项出现了哪些;各语法点的深度如何;各项技能达到什么水平;初级阶段的教学
特点是什么等等。了解历史才能找到继续前进的最佳起点,编写教材也不例外。前期工程
的第二方面,就是要根据总体设计的要求,在初级阶段的基础上,制定各项技能训练的基
本要求。比如语音方面还要进行什么训练?词汇量是多少?常用词是哪些?不常用词进入
教材的控制比例是多少?还有哪些语法规则需要在这一阶段继续学习?应该达到的各项 
能的指标是什么?等等。目标明确了,前进过程中的每一努力才能收到最优的效益。前期
工程,量大而复杂,但是关系重大,是编好教材的前提。
  第 三 , 中 级 汉 语 教 材 的 课 文 似 应 以 编 者 自 行 编 写 或 改 写 为 主 。 自 行 编 写 课 文 , 可 以 合 理
地 处 理 生 词 和 语 法 点 , 恰 当 地 安 排 词 语 、 句 型 的 重 现 率 , 更 好 地 体现 循序 渐 进的 层次 性;
可 以 更 好 地 突 出 语 言 教 学 的 特 点 . 每 课 课 文 的 教 学 内 容 更 加 集 中 明确 ;可 以 排除 原著 中的
冗 余 成 分 , 更 加 合 理 而 恰 如 其 分 地 把 语 言 教 材 和 文 化 因 素 结 合 起 来。 编写 时 还要 注意 课文
的 题 材 要 密 切 联 系 多 数 外 国 人 交 际 的 需 要 , 注 意 内 容 的 广 泛 性 和 实用 性; 体 裁要 多样 ,语
言 要 流 畅 上 口 , 书 面 语 比 例 可 以 比 初 级 汉 语 有 所 增 加 , 但 仍 应 以 口语 体课 文 为主 ;注 释和
练习除了现有的关于词语的以外,要增加语音的练习和语法注释及练习项目;等等。
    有 则 外 国 谚 语 说 , 如 果 你 想 惩 罚 某 个 人 , 你 就 让 他 去 编 词 典 。 编 写 教 材 的 甘 苦 不 亚 于 编
著 词 典 。 一 部 好 的 教 材 要 求 编 者 对 本 专 业 的 内 容 有 广 泛 的 了 解 和 深入 的研 究 ,还 要求 有丰
富 的 教 学 实 践 经 验 , 能 正 确 把 握 本 课 程 的 教 学 要 求 、 教 学 特 点 , 并能 据此 筛 选出 最必 要的
教 学内 容, 给予 合理 的安 排。因此 ,可以说,好的教材是学术性和教学艺术的和谐的结
合 。 另 一 方 面 , 教 材 和 专 著 不 同 , 它 有 很 强 的 实 用 性 , 它 无 时 不 在受 到教 学 实践 的检 验和
使 用 者 ( 教 师 和 学 生 ) 的 评 论 , 因 此 也 很 容 易 发 现 其 中 的 不 足 之 处而 不断 加 以改 进。 这些
都是编好教材的有利条件。
    至 于 高 级 汉 语 ( 三 、 四 年 级 ) , 我 们 想 也 应 突 出 实 践 性 原 则 , 注 重 技 能 训 练 。 层 次 性 的
要 求 可 以 降 低 。 文 学 作 品 的 比 重 可 适 当 加 大 。 至 于 怎 样 与 中 级 汉 语相 区别 又 相衔 接, 突出
高级汉语本身的特点,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注:
 
   
①这些论文 有:
《文选 课的词语教学 》
(李玉敬 、
孙瑞珍) ;
《在短文 教学中必须重 视语言的实践 性》
(刘镰 力);
《谈 谈
高 年级 文选课 教学的原则和 方法》(李玉敬、孙瑞珍) ;
《文选课 要重视语言能 力的培养》(吴叔平 );
《谈交 流》(陈灼
等 );
《 试谈汉语文选 课教学》
( 刘镰力、
胨灼 );
《谈 谈文选课的交 际训练》
( 李忆民),
《外国进修生 汉语文选教学 中的几
个 问题 》(徐缦华、王继 志);
《成年人 的汉语(作为外 语)教学问题 》(徐缦华)。还 有一些论文部 分地接触到了 中高级
汉语教学问题,不一一列举
 
   
②根据19
85年油印本《香山红叶>的课文和生词统计。
 
   
③课文中有些词出现多次,如“的”出现38
次,“一”出现2
3次,“是”出现19
次,“向导”出现1
0次,“老”
出现9
次,“红叶一出现7
次,“香山一出现5次……,如果我们除去这些重复出现的词次数,总词数约为7
80左右,那
么生词所占的比例就更高了。
 
   
④见1
985
年油印本《中级汉语》第一册18
3页。

 
   
(原载《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
98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