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

2-184 第 2 章 – 最低设计荷载

第 208 节
地震荷载
208.1 综述
208.1.1 目的
后续的地震条款的目的,主要是设计抗震结构,以防止可能导致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的重大
结构损坏。这些条款规定并非旨在确保结构在地震中不会遭遇任何损坏,或确保结构在经历
严重地震后仍保持其功能。
208.1.2 最低抗震设计
设计和建造的各种结构及其各个部分,至少应能承受本节规定的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的影响 。
208.1.3 抗震及抗风设计
规范规定的抗风设计产生较大影响时,应以规范规定的抗风设计为准,但详细要求和限制应
以本节和参考章节中规定的为准。
208.2 术语定义
参见本文件第 202 节的相关规定。
208.3 标志和符号的含义
AB = 结构的底层面积,包括所有悬壁结构和投影覆盖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AC = 结构第一层剪力墙的组合有效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Ae = 第一层剪力墙任何水平面上的最小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Ax = x 层的扭转放大系数
ap = 第 208.7 节中规定和表 208-13 中规定的数值系数
Ca = 如表 208-7 中规定的地震系数
Ct = 第 208.5.2.2 节中给出的数值系数
Cv = 如表 208-8 中所述地震系数
D = 固定荷载
De = 第一层平行于所施加力的方向上剪力墙的长度(单位为米)
E, Eh, Em, Ev = 第 208.6 节中规定的地震荷载
Fx = 分别施加到 i、n 或 x 层的设计用地震力
Fp = 该结构部分的设计用地震力
Fpx =隔板上的设计用地震力
Ft = 除了 Fn 之外,被认为集中在结构顶部的那部分基底剪力 V
fi = 用于公式 208-14 的 i 层的横向力
g = 重力加速度 = 9.815 米/sec2
hi, hn, hx =底面以上分别到第 i,n 或 x 层的高度,单位为米。
I = 表 208-1 中给出的重要系数
Ip = 表 208-1 中给出的非结构部件的重要系数
L = 活荷载
菲律宾结构工程师协会(ASEP)
2-185 第 2 章 – 最低设计荷载

Level i =下标 i 所指的结构的层数


“i = 1”表示基础以上的第一层
Level n = 结构主要部分最高的那一层
Level x =正在设计考虑的那一层
“x = 1”表示基础以上的第一层
M = 最大力矩大小
Na = 用于确定与建筑物接近程度相关,或与已知断层的结构相关的地震区 4 中 Ca 的近场修
正因子,后者的震级如表 208-4 和 208-5 所示。
Nv =用于确定与建筑物接近程度相关,或与已知断层的结构相关的地震区 4 中 Cv 的近场修正
系数,后者的震级如表 208-4 和 208-6 所示。
PI = 土壤可塑性指数按国家批准的标准测定
R = 代表抗侧向力系统的固有超强和整体延性能力的数值系数,如表 208-11 或 208-12 所示
r = 用于确定 易弯曲冗余/可靠性因子的比率。见第 208.5 节。
SA, SB, SC, SD, SE, SF = 表 208-2 中列出的土壤剖面类型
T = 结构在所考虑方向上的弹性基本振动周期,单位为秒
V = 由方程式给出的基底剪力。208-8、208-9、208-10、208-11 或 208-15
Vx = 楼层 x 中的设计楼层剪力
W = 第 208.5.2.1 节中定义的总的地震恒荷载
Wi, Wx = 分别位于或分配给 i 或 x 层 W 的那部分
Wp = 元件或组件的重量
Wpx = 隔板及其从属元件在 x 层的重量,包括第 208.6.1 节中定义的其他载荷的适用部分
Z = 地震带系数见表 208-3
= 最大非弹性响应位移,即结构受到设计基准地震动的影响时发生的总位移或总的楼层
间位移,包括对第 208.6.4.2 节中定义的总变形的估计弹性和非弹性贡献,单位为毫米
(mm)

= 设计水平响应位移,即结构受到设计地震力时发生的总位移或总楼层间位移,单位为
毫米(mm)

= 由于所施加的,用于公式 208-14 中的侧向力 fi,在相对于基础的 i 层发生的水平位移,


单位为毫米(mm)
p = 由公式 208-20 给出的冗余/可靠性系数
= 地震力放大因素,需要考虑结构强度过大,详情见表 208-11
208.4 设计依据
208.4.1 综述
应根据本节的规定,考虑地震区域划分、现场特征、占用、配置、结构系统和高度,从而确定
结构设计的程序和限制。考虑到结构的非弹性响应和侧向抗力系统的固有冗余、超强度和延
展性,设计的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由设计基准地震动的引起的横向位移。

菲律宾国家结构规范第 1 卷第 7 版,2015 年
2-186 第 2 章 – 最低设计荷载

应 基 于 根 据 第 208.5 节 静 态 侧 向 力 程 序 确 定 的 设 计 地 震 力 确 定 最 低 设 计 强 度 , 但 第
208.5.3.5.4 节修改的除外。
使用强度设计之处,第 203.3 节的载荷组合应适用。在使用容许应力设计之处,则第 203.4 节
的载荷组合应适用。
无论结构设计中使用何种设计方法,只要使用了第 203.4 节的荷载组合,就可以使用容许应
力设计来评估土壤结构界面处的滑动或倾覆。
208.4.2 用途分类
出于抗震设计的目的,每个结构都应归属于表 103-1 中列出的用途分类之一。表 208-1 为每个
用途分类的抗震结构分配了重要性系数 I 和 Ip 以及结构观察要求。
表 208-1-抗震重要性系数
用途分类 1 抗震重要性系数,I 抗震重要性 2 系数,Ip
I. 必要设施 3 1.50 1.50
II. 危险设施 1.25 1.50
III. 特殊用途结构 1.00 1.00
IV. 标准用途结构 1.00 1.00
V. 其它结构 1.00 1.00
1
结构的用途分类列表见表 103-1
2
第 208.7.2.3 节中配电板连接的 Ip 限制对于整个连接器应为 1.0
3
结构的观察要求见第 107.9 节
4
对于生命安全系统所需的机械设备的锚固,Ip 取值为 1.5
208.4.3 现场地质和土壤特征
应使用第 208.4.3.1.1 节和表 208-2 中规定的现场分类程序,根据正确地证实的岩土数据,确
定每个现场的土壤剖面类型。
特例:
土壤特性的详细信息不足以确定该现场的土壤剖面的类型时,应默认该现场为 SD 型土壤剖
面。不需要假定某现场的土壤剖面类型 SE 或 SF 型土壤剖面,除非建设主管部门的官员确定
现场可能存在 SE 或 SE 类型土壤剖面,或者如果根据岩土工程数据确定其为 SE 或 SF 类型土壤
剖面。
208.4.3.1 土壤剖面类型
土壤剖面类型有 SA,SB,Sc,SD,SE,相关定义见表 208-2,SF 类型的具体属性需要根据以
下特定现场评估:
1. 在地震荷载下,土壤容易发生垮塌或坍塌,比如液化土、快黏土和高灵敏度黏土、湿陷性
弱胶结土等。
2. 泥煤及/或高有机黏土壤,是指土壤厚度超过 3.0 米的泥煤或高有机黏土。
3. 塑性指数 PI > 75 的超高塑性黏土壤,其黏土厚度超过 7.5 米。
4. 超厚软性/中度硬黏土壤,其黏土厚度超过 35 米。
5. 应考虑土壤剖面类型 SF 定义中要求特定现场评估的标准。如果现场情况与这些标准一致,
那么该现场应被归类为土壤剖面类型 SF,并进行特定现场的评估。
208.4.3.1.1 现场分类程序

菲律宾结构工程师协会(ASEP)
2-187 第 2 章 – 最低设计荷载

208.4.3.1.1.1 范围
本节通过表 208-2 中的定义 SF 介绍土壤剖面类型 SA 的确定过程。
表 208-2-土壤剖面类型
土壤剖面上层 30m 的平均土壤属性
不排水抗剪
土壤剖面类型 土壤剖面名称 / 通用描述 标准贯入试

剪切波速度,Vs(m/s) 验,N(锤击/
度,SU(kPa
300 mm)

SA 硬质岩石 > 1500
SB 岩石 760 到 1500
Sc 极密土壤及软质岩石 360 到 760 > 50 > 100
Sn 粘结性土壤剖面 180 到 360 15 到 50 50 到 100
SE1 软性土壤剖面 < 180 < 15 < 50
SF 要求特定现场评估的土壤。见 208.4.3.1 部分。
1
土壤剖面类型 SE 也包括塑性指数 PI > 20,Wmc ≥ 40%,Su < 24 kpa 且软性黏土壤超过 3.0 米
的其他土壤剖面。塑性指数 PI 及含水率 Wmc 应由批准的国家标准确定。
208.4.3.1.1.2 定义
土壤剖面类型定义如下:
SA 剪切波速度 Vs > 1500 m/s 的硬质岩石
SB 剪切波速度 760 m/s < Vs ≤ 1500 m/s 区间的岩石
Sc 360 m/s < Vs < 760 m/s 或者 N > 50 或 Su ≥ 100 kPa 的极密土壤及软质岩石
SD 剪切波速度在 180 m/s ≤ Vs ≤ 360 m/s 区间或 15 ≤ N ≤ 50 或 50 kPa ≤ Su ≤ 100 kPa 的粘结性
土壤
SE 剪切波速度 Vs < 180 m/s 的土壤剖面或 PI > 20, Wmc ≥ 40%及 Su < 25 kPa 且软性黏土壤超
过 3 米的其他土壤剖面
SF 要求特定现场评估的土壤,参见 208.4.3.1 部分
208.4.3.1.1.2.1 Vs,平均剪切波速度
应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Vs

其中
di = i 层厚度,单位米(m)
Vsi = i 层剪切波速度,单位米/秒(m/s)
208.4.3.1.1.2.2 N,实地平均标准贯入阻力和 Nch,非粘结性土壤层平均标准贯入阻力
N 和 NCh 应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菲律宾国家结构规范第 1 卷第 7 版,2015 年
2-188 第 2 章 – 最低设计荷载

其中
di = i 层厚度,单位毫米(mm)
ds = 非粘结性土壤层前 30m 内的总厚度
Nt = 按照国家批准认可的标准 土壤层的平均标准贯入阻力
208.4.3.1.1.2.3 Su,平均不排水抗剪强度
Su 应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dc = 粘性土壤层上层 30m 内的总厚度(100 - ds)
Sui = 按照国家批准认可的标准的不排水抗剪强度,不超过 250 kPa
208.4.3.1.1.2.4 岩石剖面,SA 和 SB
岩石层,SB 土壤类型的剪切波速度应在现场进行测量或者经过岩土工程师、工程地质学家或
地震学家对中度压裂和风化的强岩层进行评估。更软的及压裂、风化程度更严重的岩层应在
现场进行测量剪切波速度或被归类为 SC 土壤剖面类型。
对于土壤剖面类型 SA 的硬质岩石,应在现场经过剪切波速度测量或测量相同或风化、压裂程
度更重的同类型岩层剖面。在已知深度 30m 内岩层物理条件连续的情况下,表面剪切波速度
测量方式可以被推测为评估 Vs 值。如果岩层表面与其扩展基础或底板基础的底部之间有超过
3m 的土壤,则不应使用岩石分类、土壤剖面类型 SA 及 SB 的定义。
本文中所提出的定义应该应用在现场剖面上层 30m 的部分。有明显不同土壤层的剖面应被细
分到底部数字从 1 到 n 指定的那些层面,即在上层 30m 内共有 n 个不同的土壤层。符号 i 指 1
到 n 之间的任一层面。
208.4.3.1.1.2.5 软性黏土剖面,SE
应调查总厚度超过 3m 的软性黏土的软性黏土壤是否符合 Su < 24 kPa, Wmc > 40%和 PI > 20
的定义。如果满足这些标准,则该现场应被归类为土壤剖面类型 SE。
208.4.3.1.1.2.6 土壤剖面 Sc,SD 和 SE
按照 208.4.3.1.1.2 规定,在所有情况下,土壤剖面类型为 SC,SD 和 SE 的现场应使用以下三种
方式之一(Vs,N 以及 Su)来分类确定和计算。
1. Vs 针对上层 30m(Vs 方式)。
2. N 针对上层 30m(N 方式)。
3. NCH 针对上层 30m 非粘结性土壤层(PI < 20)和平均 su 值针对上层 30m 粘结性土壤层
(PI > 20)的(Su 方式)。
208.4.4 现场地震灾害特征
菲律宾结构工程师协会(ASEP)
2-189 第 2 章 – 最低设计荷载

现场的地震灾害特征应基于地震带、活跃地震源的毗邻区域、现场土壤剖面特点及其结构的
重要性因素而确定。
208.4.4.1 地震带
菲律宾群岛仅被分为两个地震带。2 号地震带涵盖了巴拉望省(除了布桑加)、苏禄省和塔威
塔威省,而该国其他地区在 4 号地震带(如表 208-2 所示)。根据表 208-3,每个结构应被安
排一个地震带系数 Z。
表 208-3 地震带系数 Z
地震带 2 4
Z 0.20 0.40

208.4.4.2 地震源类型
表 208-4 明确了地震源的类型。用于设计的地震源地理位置与类型应基于批准的地质学数据
而确定,见表 208-2A。A 类地震源应根据表 208-2B,2C,2D 的内容而确定,或者由菲律宾
火山学与地震学研究所(PHIVOLCS)最新发布的活动断层图来确定。
表 208-4 – 地震源类型 1
地震源类型定义
地震源类型 地震源类型描述
最大矩震级,M
A 能产生大震级地震活动以及具有地震活 7.0 ≤ M ≤ 8.4
动高发生率的断层。
B 除了 A 和 C 类型的其他所有断层。 6.5 ≤ M < 7.0

C 不能产生大震级地震活动以及具有地震 M < 6.5


活动较低发生率的断层。
1
俯冲源应在特定现场的基础上进行评估。

菲律宾国家结构规范第 1 卷第 7 版,2015 年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