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9

2 │中│華│技│術│

SPECIAL REPORT
專題報導

摘 要
ABSTRACT

大跨度波形鋼腹板複合 波形鋼腹板複合梁橋於1986年起源於法國,此橋型係擷取鋼材及預力混凝土材料之
優點,運用混凝土抗壓穩定特性,結合鋼板抗剪力性能,複合成箱形斷面。藉由波形鋼腹
板取代傳統混凝土腹板,可減輕橋梁上構自重,減少地震力,進而縮減下部結構尺寸及造

梁橋及鋼與PC混合梁橋
價,對景觀環境均有正面之效益。另都市高架橋在跨越橫交道路路口,常因施工中交通維
持因素,須採用中大跨度橋梁型式,而鋼與PC混合梁橋外觀連續性佳,且此種橋型係在跨
度較大之中央主跨改採鋼梁型式,側跨仍維持預力混凝土梁構造,藉由兩種材料之重量及
強度不同,中央及側跨跨徑比可加大,路口橋墩配置可在等梁深條件下,儘量遠離路口,

之設計與施工
對於用路人視覺及交通安全運轉均有正面之效果,此類橋型在國內尚無案例。針對上述兩
種國內首度採用之橋型工法,本文將以台中生活圈4號線工程為例,說明其設計理念與技術
重點,以供各界參考與應用,其中跨越大里溪及草湖溪兩座波形鋼腹板複合梁橋之最大跨
徑均達145m,為目前世界上此類型橋梁中跨度最大者。

關鍵字: 波形鋼腹板、外置預力、挫屈強度、剪力、混合橋梁、懸臂工法、連續梁橋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結構部/協理/林曜滄 1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結構部/技術經理/賴震川 2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結構部/副理/楊國雄 3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結構部/計畫工程師/吳宣欣 4
1 2 3 4 5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結構部/計畫工程師/張肇華 5

壹、 前言 波形鋼板不同材質合成應用產生更多樣的視覺
效果[1]。台中生活圈4號線目前正施工中的波形
隨著工程技術的進步與更新,橋梁不再只 鋼腹板複合橋,為國內首座波形鋼腹板複合梁
是單純聯絡兩地及便捷交通而已,如何將設計 橋施工實例,其中跨越大里溪及草湖溪最大跨
朝向輕量化及美觀化也是工程師共同努力的方 徑達145m,完工後將成為世界最大跨徑之波形
向。近年來在經濟效益的考量下,追求經濟合 鋼腹板複合梁橋。而混合橋梁常應用於鋼及混
理性的複合結構(Hybrid Structure)已成為國外最 凝土混合梁橋、混合拱橋、混合斜張橋等[2],
新橋梁及建築新建方式。複合結構橋梁是結合 利用鋼及預力混凝土兩種不同材料構件組成混
2

專題報導
鋼及混凝土材料優點的新橋梁型式,依組合方 合連續梁橋,在國內尚無案例,國外如日本等
式不同可概分為構件剖面由不同材料組成的合 先進國家則有多座之實績。台中生活圈4號線
成橋梁(Composite Structure Bridges)及不同材 主要橫交道路採用鋼與預力混凝土混合梁(跨徑
料構件一體化組成的混合橋梁(Mixed Structure 50m+85m+50m及45m+80m+45m),亦為此類混
Bridges)兩個範疇。 合梁橋在國內之首例。

傳統預力混凝土梁橋全斷面均採用混凝 以下各節將以台中生活圈4號線工程為例,
土,橋梁自重較大,經過國外多年的研究,採 分別介紹波形鋼腹板複合梁橋及鋼與預力混凝
用波形鋼板取代傳統預力梁的腹板將能有效降 土混合梁的設計考量與施工技術重點,以提供
低上部結構的自重,景觀上也能藉由混凝土與 各界參考與應用。台中生活圈4號線屬台中都會
118 │No.89│ January, 2011 No.89│ January, 2011 │119
度僅考慮上下翼板(詳見圖4)。混凝土應
大 台中生活圈4號線建設計畫 力彎矩強度檢核依據公式(1)計算:


溪 溪 ............................................................(1)
霧峰
A

溪 B 草 大里聯絡道
A 大 3 其中Ac及Zc僅考慮混凝土斷面
3 A
A 湖 B


B B
3 霧峰
溪 交流道 ......(4)
: 鋼與PC混合梁橋
台中市 63
A
其中 k: 剪斷挫屈係數k=4.00+5.34/α2
B : 波形鋼腹板複合梁橋
α: 縱橫比 α=a/h 但 a≦h
圖3 波形鋼腹板手風琴效應示意圖
圖1 台中生活圈4號線建設計畫路線示意圖 a: 波形鋼板波幅
h: 波形鋼腹板高
區東側山區環狀快速公路系統,計畫路線起自 年法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波形鋼腹板橋— μ: 波形鋼板Poison ratio (= 0.3)
台中縣潭子鄉起,往東跨越台3線及縱貫鐵路, Cognac橋[3]。 γ: 幅厚比 γ=t/h
再轉南經台中市北屯區、台中縣太平、大里向 整體挫屈強度依據公式(5)計算[5]:
西南延伸至中投公路(台63線);另設大里聯 波形鋼腹板複合橋主要由混凝土上、下
........(5)
絡道跨越大里溪及草湖溪至國道3號霧峰交流道 床板、波形鋼腹板及內、外置預力系統組合而
止(如圖1),全長約23.4公里,其中高架橋路 成,相關配置詳見圖2[4]。整體分析概念,主 其中 β: 材料固定程度係數 1.0
段長約15.4公里。本工程於2007年1月底陸續動 要由上下床板提供彎矩強度、波形鋼腹板提供 圖4 波形鋼腹板梁之彎曲勁度計算斷面圖 Ix:波形鋼腹板橋軸向單位長度
工,預計於2012年8月全部完工。 剪力強度。分析重點包括:彎矩分析、剪力分 斷面二次矩 Ix = t3x(δ2+1)/(6η)
析、鋼板與混凝土接合部分析、鋼板接合…等 (二) 剪力分析 δ: 波高板厚比 δ=d/t
等,相關內容說明如下: 剪力設計時,與傳統預力梁差異較 η: 長度減少率

貳、 波形鋼腹板複合梁橋 大,須同時檢核鋼腹板剪力強度、局部 Iy: 波形鋼腹板高方向單位長度


挫屈強度、整體挫屈強度及合成挫屈強 斷面二次矩 Iy = t3/{12(1-μ2)}
一、結構行為及設計考量 度。剪力強度檢核依據公式(2)(3)計算, 合成挫屈強度依據公式(6)計算[5]:
須分別檢核容許剪力強度及極限剪力強

2 以往一般中跨度之橋梁,結構型式多為預 度。公式(4)~(6)為挫屈強度之檢核。 ......(6)


2
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力混凝土梁橋或鋼梁橋。兩種型式各有其優缺 其中 τcr,L : 局部挫屈強度
點及適合應用之處,一般而言,相同跨度之橋 .........................................................(2) τcr,G : 整體挫屈強度
梁,預力混凝土梁橋造價較低,斷面較大;鋼
圖2 波形鋼腹板橋梁構造示意圖
梁橋斷面雖較小,上部結構重量較輕,然造價 .........................................................(3) (三) 鋼板與混凝土接合部分析
較混凝土梁橋高。橋梁工程技術不斷思考如何 其中 h: 波形鋼板垂直方向高度 鋼板與混凝土接合方式主要有:a.埋
結合兩橋型之優點,使工程能在最經濟的條件 (一) 彎矩分析 t: 波形鋼板板厚 入式接合 b.角鋼型式接合 c.雙開孔鋼板
下完成。考量預力混凝土梁腹板面積一般約佔 彎矩分析時,由於腹板採用波浪狀 τa: 波形鋼板容許剪力 條接合(Twin-PBL) d.單開孔鋼板條+剪力
總斷面積的25%~30%,採用鋼板取代混凝土將 鋼板,施加軸力時容易自由變形,產生 τy: 波形鋼板極限剪力 釘接合(S-PBL+Stud),相關構造詳見圖
能有效降低上構自重,據此構想,1940年代就 所謂手風琴效應(Accordion Effect)詳見圖 局部挫屈強度依據公式(4)計算[5]: 5。
有相關橋梁力學性能的學理分析研究,至1986 3,腹板不承受軸力(P),彎矩(M)計算勁
120 │No.89│ January, 2011 No.89│ January, 2011 │121
η: (=1.1) (2) 支壓應力檢核須滿足公式(17)(18)
f’ck: 混凝土設計強度 ,詳見圖7。
γc: 混凝土材料係數(=1.3)
(6xMv)/(Lxh2)≤σck :極限載重時.........................(17)
d: 貫穿開孔孔徑
(6xMv)/(Lxh2)≤σba :設計載重時.........................(18)
Q pu 2 Ist: 7.5V ck
u t u貫穿鋼筋直徑
fst: 貫穿鋼筋引張強度 其中 L: 波形鋼板橋軸方向單位長
(or波形鋼板1波長)
(3) 混凝土剪力塊龜裂破壞強度依據 h: 波形鋼板埋入長(詳圖7)
公式(13)計算: σba: 混凝土容許支壓應力

Q pu 2 I u t u 7.5V ck ..........................................(13) (3) 波形鋼板壓縮挫屈須滿足公式(19)


Q pu其中
2 I: u 7.5V ck
u t開孔孔徑 ,詳見圖8。
t: 鋼板厚度
Pu/Aw+Mu/Zw≤σsa 設計載重時..................................(19)

圖5 鋼板與混凝土接合圖 (4) 孔與孔之間鋼板剪斷破壞強度依 其中 Aw: 單位長波形鋼板


據公式(14)計算: (or波形鋼板1波長)斷面積
鋼板與混凝土接合須分別就水平剪 Zw: 單位長波形鋼板
力及垂直橋軸向彎矩進行檢核,內容說 ........(9) .................(14) (or波形鋼板1波長)斷面係數
明如下: 其中 σck: 混凝土設計強度 其中 As: 開孔間鋼板面積 σsa: 鋼板容許壓應力
A1: 斜鋼板投影面積 σy: 鋼板降伏強度
1. 接合部水平剪力檢核 (A<5A1,A=b0xh0)
水平剪力檢核依據公式(7) 計算: A2: 支壓應力有效面積 各種破壞強度的計算式(9)~(14)均
μ: μ=1.0 需符合公式(7)。
...............................................................(7)
σsy: 鋼筋降伏應力
其中 Qu 為接合部提供水平剪力強度 A2: 縱向接合鋼筋面積 2. 接合部垂直橋軸向彎矩應力檢核
Hv 為接合部設計水平剪力 垂直橋軸向彎矩應力檢核依據公 圖6 混凝土剪力孔之剪斷強度圖
設計載重依據公式(10)計算: 式(15)計算:
設計水平剪力依據下列公式(8)計算:

2 2
.........................(10) Mu/Mv≥1.0........................................................................(15)
.............................................................(8)
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其中 σ1: 混凝土床板容許支壓應力 其中 Mu 為接合部提供彎矩強度
各種接合方式提供水平剪力強度 (=[0.25+0.05A/A1]xσck) Mv 為接合部設計彎矩
均不相同,本工程採用埋入式接合方 σsa: 鋼筋容許降伏應力 圖7 接合部混凝土水平支壓應力
式設計,故僅就此型式提出說明,其 (1) 混凝土剪力榫彎矩強度依據公式
餘接合方式計算可參考日本設計要領 (2) 混凝土剪力塊設計依據公式(11) (16)計算,詳見圖6。
第二集[5]。 (12)計算:
Mu = SvxHxN...................................................................(16)
Qpu1 = (1.85xA/1000 ― 106.1).............................(11)
(1) 鋼板止滑塊設計 其中 Sv: 貫穿孔混凝土提供剪力強度
極限載重依據公式(9)計算: ...(12) H: 圖6所示開孔深度
圖8 鋼腹板局部挫屈檢核
其中 f’cu: 混凝土設計壓縮強度(=ηxf’ck/γc) N: 單位檢核長度之開孔個數
122 │No.89│ January, 2011 No.89│ January, 2011 │123
(四) 鋼板接合型式 二、設計與施工案例-台中生活圈4號線為例
鋼腹板接合型式分為: a. 銲接接合
b.螺栓搭接(詳見圖9)[5]。 本節將以台中生活圈4號線工程跨越大里
溪橋為案例,該橋採用5跨連續梁配置,跨度
為99m+3@145m+99m=633m,橋梁梁深由4m
漸變至8.5m(立面配置詳見圖10),橋面寬度為
25.8m,斷面採用3室4片鋼腹板(斷面詳見圖
11),採用懸臂工法施工,完工後將成為該橋型
之世界最長跨度。
斷面圖 冷彎製造施工圖

圖13 波形鋼腹板斷面及彎製施工情形
梁深規劃主要參考日本「複合橋設計施工
a. 銲接接合 b. 螺栓搭接 規準」[6] (詳見圖12),支承處最大梁深採用
圖9 鋼板接合圖
START
8.5m跨度中央採用4m。波形鋼腹板係以ASTM
A709 Gr.50材質之鋼板經冷彎加工製造而成, 構造形式選定

其彎曲形狀採用波長160cm、波高22cm(詳見圖
斷面假設 ‧波形鋼腹板配置決定
13)。此外,為避免鋼板加工時降低鋼板勁度或
‧忽略腹板斷面性質計算
於表面產生裂縫,彎曲半徑採用板厚15倍以上 斷面性質計算
‧扭轉斷面性質計算
[6]。
‧彎矩力 ‧軸力
斷面力計算
圖10 立面配置圖 ‧剪力 ‧扭力

本工程整體分析採用有限元素法建立架 PC 鋼腱配置
‧PC鋼腱配置
‧內預力及外預力使用
構,分析流程詳見圖14。其中有關彎矩應力 ‧初始拉應力

及軸力之檢核,原則上與一般傳統預力梁類似 預力計算 ‧導入初始預力


‧有效預力計算
故不再贅述。有關懸臂工法節塊配置部分,因
腹板改為鋼板,斷面重量減少,節塊長度可配 NO 彎曲應力及 ‧設計載重檢核
軸力檢核 ‧極限載重檢核
合增長,惟需考量搭配鋼板結合位置及鋼板波
YES ‧設計載重檢核
長,使節塊配置位置適合鋼板進行續接。設計  波形鋼腹板剪應力檢核
圖11 波形鋼腹板複合梁斷面圖 NO  (鋼板厚度檢核)
橋梁之鋼腹板時,需特別注意鋼板之剪力強度 剪應力檢核

2 2
‧極限載重檢核
 波形鋼腹板剪應力檢核
及挫屈強度的檢核(相關檢核公式詳見前一章節  波形鋼腹板挫屈檢核
YES
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分析流程詳見圖15。
NO ‧波形鋼腹板剪應力檢核
扭力檢核
 (剪力+扭力)
‧間隔梁位置設置
腹板與混凝土接合部分,本工程採用埋入 YES

式之接合方式,詳見圖16。其力學傳遞機制於 NO 變形檢核 ‧斷面檢核


橋軸方向之水平剪力主要由斜鋼板後方的混凝
YES
土、焊接縱向鋼筋及貫穿鋼筋抵抗,於橋軸直
構造細節檢核
角方向之彎矩,則由埋入式鋼板與橫向貫穿鋼
筋抵抗。此種接合方式焊接作業較少、費用較 END 註:  波形鋼腹板橋特有檢討項目

低,且無專利問題,日本本谷橋、黑部川B橋均

圖12 波形鋼腹板梁深參考 採用此方式,檢核流程詳見圖17。另接合部分


圖14 波形鋼腹板梁橋主要設計流程
124 │No.89│ January, 2011 No.89│ January, 2011 │125
本經驗[4]梁深大於5m於柱頭附近須設置裏打混 鋼腹板為國內首次施作,施工經驗較缺,單一
START START
凝土。上床板設計部份,與傳統預力梁較為不 節塊所需施工工期較長(約為10~12天)。然整體
剪力計算 設計水平簡力計算:Hv 同,由於腹板勁度較低,設計上床板鋼筋時須 評估仍具有以下優勢:

鋼板開孔間距決定
採用有限元素法進行模擬,活載重採不同布設 (一) 結構效能發揮
波形鋼腹板形狀決定 混凝土剪力孔孔徑決定
方式,以求得臨界應力進行設計。另有關預力 波形鋼腹板橋由上下床板提供抗彎
YES 混凝土剪力塊
NO 設計荷重
設計剪力強度Vs1計算 鋼腱錨碇塊設計部份,本橋型預力鋼腱效率較 強度,梁深越深結構效能越佳,本類橋
剪應力檢核
混凝土剪力塊 佳,錨碇塊設計時需特別考量,此外本橋型採 型梁深常採一般預力橋梁深上限,可提
YES 剪斷強度Vs2計算
用較多外置預力鋼腱,錨碇處需採用有限元素 高抗彎能力且腹板重量增加有限。
NO 極限荷重 3D透視圖 鋼板剪斷強度Vs3計算
剪應力檢核 法進行模擬,並檢核局部應力。
YES NO 安全性檢核 (二) 混凝土用量減少
Hv≦Vs1
NO
局部挫屈檢核
腹板由鋼板取代,上部結構變輕、
YES

YES NO 破壞型態檢核 地震力變小,下構尺寸也可減少,混凝


Hv≦Vs2

NO
土用量減少約15%。
YES
整體挫屈檢核
NO 破壞型態檢核
YES Hv≦Vs3
(三) 鋼腱用量減少
NO YES
合成挫屈檢核 NO 貫通鋼筋檢核
波形鋼腹板橋軸向勁度較小,鋼腱
Ast
YES 效率較高,約可減少15%鋼腱用量。
YES
END END
接合施工圖
圖19 裏打混凝土配置示意圖 (四) 景觀視覺佳
圖15 腹板設計流程圖 圖16 埋入式接合施工圖 圖17 腹板與混凝土
接合設計流程圖 波形鋼腹板橋特有波浪型元素,創
三、 波形鋼腹板複合梁橋優缺點 造視覺不同景觀效果,圖20為本工程波

與傳統預力橋梁比較,懸臂工法搭配波形 形鋼腹板複合梁橋施工之情形。

2 2
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a) 跨大里溪懸臂節塊施作情形 (b) 跨旱溪橋閉合節塊施作情形

※ 防水工(1)為2mm PU防水膜,防水工(2)為2cmX2cm尺寸之填縫膠
圖18 波形鋼板與混凝土接合處防水詳圖

較易因水氣凝聚產生銹蝕,故對於防水及防蝕 主,本工程採用單剪式摩阻型高拉力螺栓接
需特別加強,本工程採用防水處理方式詳見圖 合,因其組立時較容易調整、費用較經濟,並
18。 易於控制接頭施工品質。鄰近柱頭部分,為減
(c) 跨大里溪橋梁(五跨連續99m+3@145m+99m=633m)施工情形
緩隔梁附近剪力急劇變化造成腹板挫屈,設置
波形鋼板續接方面,主要以傳遞剪力為 裏打混凝土於鋼腹板內側(詳見圖19),依據日 圖20 台中生活圈4號線波形鋼腹板複合梁橋施工情形
126 │No.89│ January, 2011 No.89│ January, 2011 │127
參、 鋼與PC混合梁橋 法分析,其流程詳見圖21,分別進行鋼
梁及預力梁的設計及應力檢核,其中鋼
一、 結構系統與設計考量 及預力混凝土接合部應力行為複雜,為
本橋型設計重點所在,有關接合部之特
都市高架橋在跨越橫交道路時,主跨會採 性及設計理念敘述如下。
用大跨度跨越道路,混合梁橋的結構系統因擷
取不同材料的優點,並發揮其特性,在跨度上 (二) 接合部設計規劃
第一種型式:後支壓板方式 第二種型式:前、後支壓板併用方式
比傳統梁橋更具優勢,傳統梁橋最經濟的跨度 1. 接合部型式研選
比(中央跨徑/邊跨徑)約為1.2(等梁深) ~1.6(變梁 一般而言,接合部是兩種材質
深),而混合梁橋的跨度比則依接合部的位置 剛性的變化處,為結構不連續點,會
不同而有所不同,若將接合部設置於中央跨度 有應力集中的現象,常成為結構的弱
間,梁橋可採用等梁深,其跨度比約達1.8;若 點。因此本橋型之關鍵在於是否能將
將接合部設置於邊跨間,中央跨度採大跨度變 兩者不同特性的材料,透過適當的接
斷面鋼梁,其跨度比可增加至約2.0。另外, 合設計,順利接合成一體,從而發揮
考量橋梁外觀連續性及橋下淨高空間是否足夠 整體結構功能。參考日本以往實績案 第三種型式:支壓接合方式 第四種型式:剪力釘接合方式

時,採用混合連續梁橋實為另一種選擇。 例,除了前支壓板型式外,一般常見 圖22 常見接合型式示意圖


的接合型式分為後支壓板型式、前後
(一) 整體結構考量 支壓板併用型式、支壓接合方式及剪
本文介紹的混合梁橋是由鋼橋 力釘接合方式等多種型式,如圖22,
與預力梁橋兩種不同的結構特性及 其中前支壓板型式與後支壓板型式最
材料性質結合而成,必須充分考量其 被普遍使用且實績最多[7,8],如圖
差異,才能妥適的接合,並對整體結 23、圖24,後支壓板型式較前支壓板
構系統作全面的考量,以發揮最佳 型式具有下列多項優點:
接合效果。為達到整體結構系統力 (1) 接合部填充混凝土與預力梁接合
量傳遞之連續性,在預力梁部分設 隔梁能連續結合成一體。
置腹板數目應與鋼梁數目相同,以
便於力量能連續傳遞而不致中斷。 (2) 接合面的應力集中現象較前支壓
板型式小。

2 橋梁整體結構分析採有限元素數值
(3) 剪力釘的效果能充分發揮,使應
圖23 前支壓板接合型式示意圖 圖24 後支壓板接合型式示意圖 2
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力流的傳遞較為平順。
傳遞路徑1 鋼梁傳遞的壓力 傳遞路徑1 鋼梁傳遞的張力
根據上述的各項優點,因此接合 傳遞路徑2 傳遞路徑2
PC梁傳遞的壓力 PC梁傳遞的張力
型式以後支壓板型式進行接合設計較
傳遞路徑2
傳遞路徑2
具優勢。
傳遞路徑1 傳遞路徑1

剪力釘 鋼室 剪力釘 鋼室
後支壓板接合型式的力量傳遞主 PC梁 鋼梁 PC梁 鋼梁

要是透過剪力釘、後支壓板、鋼室及 填充混凝土 後支壓板 填充混凝土 後支壓板

填充混凝土共同分擔,其壓力、張力 圖25 後支壓板接合型式壓力傳遞路徑圖 圖26 後支壓板接合型式張力傳遞路徑圖


128 │No.89│ January, 2011 圖21 整體分析流程圖 傳遞路徑示意圖如圖25及圖26: No.89│ January, 2011 │129
2. 接合部位置的決定原則 凝土進行填充,易造成蜂窩及搗實不 鋼筋,接合部吊裝定位完成後,於現 待運至現場組立完成後,再行整跨吊
混合梁橋的接合部的位置選擇甚 良等缺失,近年來由於高流動性自充 場澆置自充填混凝土,當結合部混凝 裝鋼梁。
為重要,其設置原則需注意下列幾點 填混凝土的普及,故採用此種混凝土 土固結後,施加第二階段接合部縱向
[7,8]: 灌漿同時配合設置填充確認孔,如圖 鋼腱。 步驟6: 最後安裝及施拉中隔梁第二階段橫向
(1) 若為軸力控制的橋型(如斜張橋), 27,可大幅改善此項缺失,將鋼室內 預力鋼腱後,拆除中隔梁及接合部處
接合部多設置在彎矩小的反曲點 部充分填實,達到良好接合效果。 步驟5: 混凝土的潛變、乾縮會一直發生,因 臨時支撐鷹架,再進行橋面板、護欄
附近。 此在吊裝鋼梁前,需將工地實際測量 等施工。
二、 施工步驟考量 數據回饋工廠,進行整修鋼梁節塊,
(2) 若為彎矩控制的橋型(如梁橋),接
合部多設置在彎矩小且無反復應 本橋梁型式中鋼及混凝土的特性不同,如
力 (皆為同向應力)處。 混凝土乾縮、潛變等二次應力會造成鋼橋的影
響,可透過在施工程序上的安排,將影響減至
(3) 因接合部結構較為複雜,故儘量 最低;另外,接合部結構細節上較為複雜,需
避免與錨碇設施有衝突情形。 要有良好的施工品質,避免因施工瑕疵造成接
合部的失敗,因此在施工步驟需特別要求及考
3. 接合部製作及施工性考量 量[9],施工步驟示意圖詳見圖28。
接合部鋼室(Cell)尺寸銲接製作 步驟1: 構築完成基樁、樁帽及橋墩。
便利性需特別考量,參考日本混合梁
橋相關實績案例[9],如表1,以決定 步驟2: 兩側邊跨採場鑄逐跨架設工法,架設
適當的鋼室尺寸。另因接合部內部結 臨時支撐鷹架。
構剪力釘多且鋼室較小,若以一般混
步驟3: 澆注兩側邊跨上部結構混凝土,待固
表1 日本相關混合橋梁實績的鋼室(Cell)尺寸 結後施拉預力鋼腱,其施拉時機需特
別注意是否載重已加載完成,首先,
高 (m) 寬 (m) 長 (m)
安裝及施拉端隔梁及中隔梁第一階段
生口橋 0.6 0.64 1.5
橫向預力鋼腱,再安裝及施拉第一階
美濃JCT橋 0.6 1.0 2.0 段縱向預力鋼腱,並預留第二階段結
新川橋 0.6 0.9 2.0 合部縱向鋼腱及鋼筋。

2 吉田川橋 0.6 0.6 2.0 2


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步驟4: 前階段預力梁在施拉縱向預力時,鋼
0.5m 2m 0.8m 梁尚未吊裝完成,故施拉預力所產生
PC 接合部 的即時彈性收縮尚未影響鋼梁,但將
填充孔150mm∮
來鋼梁吊裝完成後,會因混凝土的乾
縮、潛變等因素造成鋼梁承受軸向拉
力。為避免二次應力所造成的不利影
響,應儘量減少此現象,所以需將預
力梁置放約一個月時間左右,待初始
填充確認孔30mm∮
乾縮、潛變完成約一半後,再拆除介
圖27 填充孔配置圖 面模板,架設第二階段結合部模板、 圖28 施工步驟示意圖
130 │No.89│ January, 2011 No.89│ January, 2011 │131
預力梁部分    接合部 鋼梁部分    接合部   預力梁部分

45M 80M 45M


三、 工程案例應用 系統力量傳遞之連續性,在預力梁部分 12M 56M 12M

設置之腹板數目需與鋼梁之腹板數目相
在國內本橋型首度使用於台中生活圈4號 同,以便於力量能連續傳遞而不中斷,
線工程各主要跨越路口處。一般路段高架橋採 故預力箱型梁斷面採2箱室(3腹板)型式,

25.8M
預力混凝土箱型梁結構型式,橋梁標準跨徑約 且將預力斷面懸臂長與鋼梁懸臂長能相
為45m。沿線於宜平路、新仁路、德芳南路及 符順接;接著將橋梁斷面幾何尺寸及材
國光路四條主要橫交道路路口,在施工中交通
橋護欄外緣線
維持因素及橋下平面道路交通運轉需求考量
下,採用中大跨度橋梁配置(50m+85m+50m、 預力梁部分    接合部 鋼梁部分    接合部   預力梁部分
45m+80m+45m),以減少工地作業、縮短工期,
第一階段施工 第二階 第三階段施工 第二階 第一階段施工
並可維持交通,現場施工情形詳見圖29。 段施工 段施工
45M 12M 56M 12M 45M

上述跨路口段橋梁考量與一般路段之橋型 2.8M

景觀視覺連續感,採用鋼與PC混合連續梁橋設 (a) PC部分施工情形


計,本橋型在側跨延續一般路段採用之預力混
凝土箱型梁結構型式,在中央主跨處因跨度大
則採用鋼梁型式,主要藉由兩種材料之重量及 圖30 橋梁結構平立面圖

強度不同,中央及側跨跨度比可加大,路口主
跨橋墩配置可在相同梁深條件下,儘量遠離路 料性質建立結構分析模型(如圖31所示)進
口,對於用路人視覺及交通安全運轉均有正面 行整體結構的數值分析。
之效果。
(b) 接合部施工情形 (二) 接合部位置檢討
(一) 跨度及斷面配置 依據前節的接合部位置的設置原
本文以跨越德芳南路橋梁單元為 則,分別以接合部距橋墩剛接處5m、
例,為避免影響橋下交通,採用三跨連 10m、15m的3種方案進行分析,分析結
續之鋼與PC混合橋梁,中央段則需採用 果彎矩如圖32所示,方案一、二介面處
較大跨度跨越橫交道路,其跨徑配置為 因無反復應力,故較方案三適合,且方
圖31 橋梁結構數值分析模型
45m+80m+45m,支承系統採M-R-R-M(R- 案二彎矩值較方案一小,故方案二(接合

2 剛接,M-活動端),屬中大跨徑橋梁。本 方案一:接合部距橋墩剛接處5M
部距橋墩剛接處10m)為最適宜的位置。
2
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單元若採以預力箱型梁設計,所需最深 (c) 吊裝鋼梁施工情形 方案二:接合部距橋墩剛接處10M
方案三:接合部距橋墩剛接處15M

梁深約為5m,採以鋼箱型梁橋設計需約 (三) 接合部設計


3.2m,而採用鋼與預力混凝土混合橋梁 為決定接合部相關尺寸,參考表
型式,則全橋可採2.8m固定梁深,保持 一,鋼室(Cell)尺寸採用長約2m、寬約
梁深的一致性,接合部設置於中央跨度 0.6m、高約0.6m,如圖33所示;另考量
間[10],如圖30。 預力梁端的接合隔梁能傳遞剪力,其長
接合部介面 度至少需大於一倍梁深(H=2.8m),且鋼接
無反復應力
在鋼梁部分以經濟性為原則配置3根 合部深入接合隔梁約0.5m,因此隔梁總
(d) 三跨連續(45m+80m+45m)施工情形
鋼梁,斷面懸臂長約4.5m,並沿橋軸向 長度採用3.5m較為適當。
每2m設置一懸臂托梁,為考量整體結構 圖29 台中生活圈4號線工程鋼與PC混合梁橋 圖32 各方案彎矩值比較圖
132 │No.89│ January, 2011 施工情形 No.89│ January, 2011 │133
接合部結構是由剪力釘、後支壓 板、鋼板與混凝土間之附著摩擦力共 3. 剪力傳遞可由剪力釘、鋼板與混凝土
板、鋼室及填充混凝土所構成,設計時 同分擔,但其中附著摩擦力的不確定 間之附著摩擦力共同分擔,在常時及
需考量在常時及地震時兩種情況下,力 因素較大,所以將之忽略,在常時由 地震時皆忽略附著摩擦力,而僅由剪 參考文獻
量傳遞路徑及各構件所分擔力量的比 剪力釘、後支壓板共同承擔,而地震 力釘承受剪力。
例,建議斷面力傳達分配率[11]為後支壓 時僅由後支壓板承受軸向壓力。 1. 鄭登清、陳錦林、莊文宏,波形鋼腹鈑預力箱
型梁設計探討,中華技術,71期,p.138-146 。
板:剪力釘=65%:35%;此外,力量分
配時各構件能否承擔的明確性也需特別 2. 軸 向 拉 力 傳 遞 可 由 剪 力 釘 、 接 合 鋼 結語 2. 佐佐木保隆,「複合結構橋樑施工的應用與
考量,以下將就各種力量傳遞情形並分 腱、鋼板與混凝土間之附著摩擦力共
發展」,第27屆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2007
別說明接合部設計理念: 同分擔,在常時忽略接合鋼腱及附著 本文介紹之波形鋼腹板複合梁橋及鋼與PC 年11月。
摩擦力,而由剪力釘承擔;在地震力 混合梁橋均為國內首座該類型之橋梁,許多設
1. 軸 向 壓 力 傳 遞 可 由 剪 力 釘 、 後 支 壓 時,僅由接合鋼腱承受軸向拉力。 計細節及施工經驗須向國外請益,國內目前並 3. 林正偉、張英發、林曜滄,波形鋼腹鈑在斜
無相關設計規範。故對於國外新規範研析、設 索外置預力橋之應用探討,中華技術,71
期,p.148-158 。
計完工案例參考更顯重要。

4. 日本「波形鋼板ウェブPC橋-計画マニュアル
台灣與日本同處地震頻繁的區域,降低地
(案)」,平成10年。
震力為工程師共同努力的目標,日本已有百餘
座波形鋼腹板橋完工經驗。本橋型確實能有效 5. 日本「設計要領第二集,橋梁建設篇-中日
降低地震力、縮小下構尺寸,同時降低整體工 本高速道路株式會社」,平成20年8月。
程經費。本橋型具有獨特的波浪造形,對國內
橋梁景觀也能注入一種新的元素,使國內橋梁 6. 「複合橋設計施工規準」,社団法人プレス
有更加豐富及多元化的選擇。 トレストコンクリート技術協会編,技報堂
出版,2005年11月。

此外,結合鋼及混凝土材料優點、追求經
7. 「複合橋設計施工規準」,社団法人プレス
濟合理性的複合結構,已成為新建橋梁的另一 トレストコンクリート技術協会,技報堂出
種選擇與思考。複合結構橋梁在國內尚屬萌芽 版,2005年11月。
階段,設計及施工案例不多,本文介紹之橋型
於跨越路口採用鋼及混凝土混合梁橋設計,在 8. 「鋼‧コンクリート複合構造の理論と設計
中央主跨採用鋼構造以提高跨度比(中央跨徑/邊 (2)応用編:設計編」,日本社団法人土

2 2
木学会,1999年4月。
跨徑),全橋採等梁深設計,相較於傳統式變梁
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深橋梁,在景觀視覺上橋梁外觀較為整齊劃一
9. 河野謙介,「鋼‧PRC混合橋の設計と施
且連續流暢。
工」,財団法人高速道路技術センター技術
情報誌「EXTEC」NO.74,2005年9月。
本文以台中生活圈4號線實際設計經驗,介
紹波形鋼腹板複合橋設計施工理念,及鋼與PC 10.長橋或特殊橋梁方案之評估報告」,國工
混合梁橋預力之施拉、接合部之分析與構造細 局,2006年5月。
節等,此經驗可提供各界參考與應用,期有助
於國內設計及施工技術的提昇。 11.「平成14年度 伏木富山港(新湊地区)臨港
道路技術検討調査」(2002)。

圖33 接合部詳圖
134 │No.89│ January, 2011 No.89│ January, 2011 │13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