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5

對比與外推—

沈清松跨文化哲學策略理論基礎之初探

謝怡君
輔仁大學哲學系研究所 碩士生 

摘要:「全球化」作為現今社會正在發展的進程,強勢地展現了其自身的不可逆性。
當今時代下,不同文化與宗教間的往來互動,使我們不可避免地進入一個多元文化
的世界。面對全球化衝擊,沈清松反思過去哲學家們的解決方式,提出「外推」策
略以應對。不同於建構純粹的理論系統,沈清松更為外推的實踐步驟進行規範和說
明。然而進行外推的行動者、與之相互外推的對象,以及外推在理論上如何可能?
這一切策略之所以有實踐的可能,係建基在其對比哲學的理論基礎之上。從個別經
驗主體的原初慾望,乃至個別文化傳統的交流經驗,我們都可以由原初慷慨的存有
關係出發,重估自我與他者之間的互動關係與和諧外推的可能性,以獲得更加整全
的思考經驗。

關鍵詞:沈清松、對比哲學、建構實在論、慷慨外推

壹、前言
當今世界的每個社會,無不受到來自各方文化的衝擊──無不受到全球化的影
響。個殊相異的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的衝擊有如不斷行進著的浪潮,而被沖擊的個
體社會則須找到所能依恃的立足點,否則將被浪潮沖刷掉自身的痕跡。

人們不僅僅是生活在一個群體之中,更準確地說,人們是生活在該群體所構建
出的文化傳統之中。沈清松認為:每個文化傳統中最核心、深沉的部分,便是其傳
統中的哲學與宗教。 1面對全球化的衝擊,沈清松自建構實在論延伸出可與之相對
應的策略──「外推」。1994 年出版的《現代哲學論衡》中,他提出「對比哲
學」這個概念,以詮釋他對這個世界、他對這個世界一切時序性發展過程之理解 。
1997 年時,沈清松在華爾納(Firtz Wallner, 1945-)為不同學科間的科技整合所提
出的認識論策略──「建構實在論」的學說基礎上,將其思想置入該脈絡中,增建
出一脈「沈清松思想式的建構實在論」。換言之,沈清松之所以提出此學說,並不
僅是為了完整其自身的哲學理論系統,而是以此理論系統嘗試解決自身文化所遭遇
到最深沉、也最迫切的問題。

「外推」,是沈清松主張可吸收其他宗教文化傳統的優點及特色、進而豐富自
己宗教文化傳統的精神的一種方法。基於其個人的宗教情懷,他擁有充分的信念,
相信「外推」可迂迴地接近終極真實。沈清松相信要使不同文化傳統中最核心的部
分相互溝通、相互交流,以至相互豐富,可以運用其所主張的對比哲學,及其重構
過後的「外推」策略讓每個文化主體在因應全球化浪潮時,有可以相互豐富彼此內
涵的可能性方向;並且,透過此一策略,共同尋找出可普化的價值。

貳、內文

一、對比哲學──作為方法、歷史與存有

1
沈清松:《跨文化哲學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頁 3。

1
沈清松所謂對比(contrast)2,係指決定經驗發展、歷史演進以及存有呈現的
基本律則。 3除了作為一種理解歷史的方法,「對比」也是存有展現其流行歷程與
演進痕跡的方式。作為一種思想運作的程序,對比的意涵並非是要將主體經驗到的
表象再現(represent)出來,而是將主體所經驗到的現象在意識當中以對比的情境
呈現出來、經疏導和控制,使經驗在思想當中得以完成──成為知識。

(一)身體內與世界接觸的原初欲望
如何能感知經驗、透過對比、形成知識?若沒有身體作為和外在世界接觸的媒
介,我們無法產生經驗,自然也無法運用理智形成知識。然而,身體和外在世界相
接觸後,如何能將感受到的物質材料傳遞給抽象的理智,使其同樣地感受到?或者
說,理智如何能意識到身體所經驗到的外在世界?《現代哲學論衡》中對身體及意
識之間的關係作出解釋:「由於身體,我們纔能向世界開放;由於身體,我們纔能
進一步的有客觀知識。」4

「成為一個意識,或者更好地說成為一個經驗,就是與世界、身體和別人內在
地相溝通,是與他們同在,而不是袖手旁觀。」 5在此,「身體」成為與自然世界
相接處的必然媒介、成為意識生成經驗最原始來源。身體,這個與世界的第一接觸
點,在其之中有兩種現象:

一、在身體裏面有一種自動自發的、盲目的力量,不斷地逃脫於意
識的掌握之外,它甚至是吾人根本意識不到的運動和狀態,例如吾
人體內的腸胃、器官,除非有病痛,是難以意識到其運作狀況的。
就 其 為 自 動 自 發 的 運 動 力 量 而 言 , 它 是 能 動 的 身 體 ( body
motor)。
2
此處所指涉之「對比」,是指一種在不同事物,甚或不同哲學傳統之間的差異性和互補性富於張
力的構成,以及連續性和斷續性的交互律動與辯證發展。參考自沈清松:《跨文化哲學與宗教》,
臺北:五南出版社,2012,頁 13。
3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頁 3。
4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頁 131。筆者按:此處
所指涉的「身體」,是沈清松自梅洛˙龐蒂(M. Merlau- Ponty, 1908-1961)「知覺現象學」中對於
意識及身體間的關係更進一步的詮釋。
5
Maurice Merleau-Ponty ,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lated by Donald Landes, p. 112.

2
二、此外,身體亦有其意識層次,其中有各種表象
( Vorstellung ) , 例 如 感 覺 的 印 象 ( impression ) 、 想 像 的 影 像
(image)、和知性的概念(concepts)、對這些表象吾人較易接近
較易控制,因為我可以接受某一印象,想像某一概念,也可以不接
受、不去想。意識中的表象對吾人的生存和發展而言似乎更為重 要 ,
因為我們大部分的生活和思想,都是在這個層次活動。由於意識的
介入,我們亦有身體的表象(body representation)。6

綜上所述,在身體裡的兩種力量,一種是要不斷逃脫意識掌控之外的力量、是
經驗主體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的運動狀態。這股力量是一種自動自發的、使身體之
所以能動的力量。另一種現象,是身體所經驗到的各種表象呈現在意識層次中。或
許是感覺的印象(impressions)、想像的影像(images),也有可能是知性的概念
(concepts)。由於意識的疏導和控制,經驗主體可以將表象進行轉換、形成知識 ,
也可以決定思想什麼、不想什麼。上述兩種現象,說明了身體兼具動力和思想的雙
重存有模態:一方面是能動的身體(body motor),一方面是身體的表象(body
representation)。

就如同經驗主體的「意識」難以知覺到那股在身體裡自動自發、不斷逃脫掌控
的力量,「意識」也難以覺察到在自身之中,最原始、樸素而自動自發的層次中,
人與他人、人與自然之間息息相關的共同隸屬關係。身體與他人、與他物之間的內
在關聯,使得意識的原始層次不斷湧出追求他人他物之慾望。這股慾望就猶如他人
他物在身體裡說話一般,渴望交流──是身體裡原初而自發的、指向意義的活動。
正如呂格爾(P. Ricoeur, 1913-2005)對梅洛‧龐蒂的評論:

這位現象學家(按:指梅洛˙龐蒂)所說的意思,並不是認為佛洛
伊德所謂的無意識就是身體。他只是在表明身體的存有模態,既非
在我內的表象,也不是在我之外的事物,而是任何吾人可以想見的
無意識的存有者的模態此一飯是的地位並不是來自對於身體的生物

6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頁 131。

3
性的規定,而是來自一個身體之內被把握到的意義,同時也是一個
指向意義的活動。7

為何說在意識最原始層次中的慾望,是為生命最原初而自發指向意義的活動?
在這之前,需要在此先說明意義之根源。按照《現代哲學論衡》一書所指出的,懷
德 海 ( Alfred North Whitehead, 1864-1947 ) 認 為 意 義 的 最 基 礎 根 源 在 攝 受
(prehension)的活動8──現實物主動的攝取與被動的接受。此一動態指向意義的
活動,促使每一現實物皆指向其他的現實物,也接受來自其他物的意義指向。就在
現實物主動向他物指意,及被動地收受其內的活動間,蘊含了和它物有內在關聯的
可能性。萬物相互之間的內在關聯姓,也促使彼此進行動態的聯繫。

如同梅洛‧龐蒂認為在有機的生理整體中有一股原初自發的力量,懷德海在其
理論中以「因果效力」(causal efficacy)9指稱之。懷德海認為,理性主體能將當
下經驗到的感覺加以客體化,形成直接表象。而理性主體的行動又會順應時間和空
間發展,即因果效力。因果效力和直接表象相互指涉的歷程,即是「象徵指涉」
(symbolic reference)之歷程。 10所以,懷德海所說的表象並非是意識中的知覺最
原始的形式,而已經是理性主體與其它經驗物經過共同隸屬的關係,而在理性主體
的知覺中綜合出來的結果。原始指意動力和意識中的表象相互指涉、相互作用,使
理性能夠在其中獲得知識結構,並以這樣的結果為基礎,進行下一次相互指涉。上
述活動過程,也可以以沈清松的對比哲學解釋之:因果效力與直接表象的相互指涉
就宛若在一對比情境當中,透過順應時間發展出來的直接表象(相同處),與理性
主體的因果效力進行對比、產生結論;再以此結論為下一次對比之共同基礎、再用
因果效力對另一順應時間發展出來的直接表象(有相異處)進行對比。這個象徵指
涉的歷程中,有相同處,亦有相異處,方能使理性主體以對比之方法進行認識。現
實物透過相互指涉的繁複歷程進行認識,使理智能進一步的形成知識。藉由歷程中
不斷進行的綜合及統一的的交相活動,理性主體的「我的世界」逐漸形成──「自
我」的主體性由此構作而成。

7
沈清松:《建構實在論》,臺北:五南出版社,1997,頁 185。
8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頁 135。
9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頁 140。
10
摘寫自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頁 141-155。

4
身體,作為有自發動力的「能指」,指向的是與其有內在關聯的他人、他物─
─「能指」指向「所指」。經驗主體對「自我」的理解和建構需透過語言的表達以
獲得擴展和延伸。呈上文所述,指意性活動更精細地說明了一切存在物內在息息相
關的共同隸屬之關係。另一方面,身體裡的意識可以透過操作各種特殊化、抽象化
的歷程,製造各種表象,製造各種印象、想像以及概念。透過這些被意識製造出的
表象,再組織成意識層次中較高的各種世界。經驗主體,或說是現實物,與他人他
物之間的內在關聯,便是懷德海所說的「普遍相關性」。萬物基於內在的普遍相關
性,而能與他物進行意義的攝受活動。這一具體事實,保障了經驗主體內的意識不
斷演進、上昇經驗。

回到身體中意識與表象的關係,意識從與他人他物的普遍相關性、從共同隸屬
的關係中,對他人他物採取距離以獲得自由和獨立、形成思想。「身體」既作為指
向意義的原初行動,也是意義表達的原初場所。換而言之,身體中不斷活動著的意
識,從共同隸屬中採取距離、形成思想,是使自我從有限走向自由的媒介。是由,
意識中最原始層次的慾望、基於內在關聯性而欲與他人它物進行原初的相互指涉的
慾望,就是沈清松後來在其外推策略中,定義為意志向外揭露自身、向存在的可能
性開放的「原初慷慨」。11

(二) 以對比的方法閱讀歷史、理解存有的流行歷程
經驗的形成,如果我們以對比之方式理解的話,可以將源頭區分為兩個異質的
元素:經驗主體與外在事物,即客體。此二者雖然是有差異性、有距離的,卻也是
共同隸屬於自然世界、彼此內在有關聯性,只不過客體以各式面貌呈顯在主體的意
識當中,使得主體能夠進行認識。經驗發生的那一剎那,主體所經驗到的外在事物
便以各種面貌──各種表象呈現在主體的意識當中。意識為了有效地進行認識,需
要將各元素排列開來,以「同質-異質」、「配合-分歧」等對比關係來組織──
這便是最原始粗糙的對比關係。

經由這一對比,意識便能形成初級的理論。以此初級理論為一元素,再與其他
新的現象或元素進行另一更高層級的對比、產生新的理論或依更高層級的理論。如

11
沈清松:《建構實在論》,臺北:五南出版社,1997,頁 204。

5
此往復,「透過對比、產生理論、改進或進行新的對比」這一歷程便可以幫助經驗
主體認識現象、產生知識。若將對比結構縱向切開,便可以發現在此結構中所排列
著的諸元素。現象進入意識後,以各式面貌呈顯為各種元素,從這些排比對列的元
素 的 組 織 關 係 間 的 關 係 去 研 究 意 識 正 在 進 行 的 , 是 結 構 對 比 ( structural
contrast);從現象結構和經驗主體形成的理論去研究的,是動態對比( dynamic
contrast)。12所謂動態對比,係指在經驗主體的意識之中,「對比」是不斷進行著
的活動,是現象和理論不斷地交互作用、彼此辯證發展、持續經歷各種階段而形成
各個層級的理論。這樣持續性的發展過程是無法為時間所截斷的。換而言之,動態
對比是貫時性(diachronic)的發展歷程。13結構對比和動態對比不斷且持續的相互
作用,是經驗主體中的意識走向越來越複雜化的歷程、是意識走向多元的歷程。

越複雜的對比,產生越豐富、越高層次的理論,便可以使經驗主體認識越多的
現象、越擴大深入自身的經驗。此一活動歷程的持續和演進,便是一經驗主體探索、
認識自身生命和世界的過程。

對比可以是個人在意識中進行的活動,也可以在個人及個人之間進行、在社會
團體及社會團體間進行、在文化和文化之間進行……等等。對比活動在時間之流當
中持續且不斷地運作,使經驗得以呈現、發展、演進,以及流傳。在時間的軸上切
割出階段,便可以研究已經發生的經驗如何流轉、如何成為歷史;觀察不同階段
(不同時間)的歷史發展,也是以對比的方式認識已經發生的經驗,方可以幫助觀
察歷史的經驗主體形成理論、提升自己的意識層次。作為個人可以是如此閱讀、認
識歷史;作為在同一地域共同生活的團體,亦可以以對比的方式認識自身歷史、發
展出具創造性的新的理論結果──創造出歷史。

一個經驗主體,一個個人的意識由結構對比和動態對比不斷且持續的交互作用
著。歷程中,不僅是意識在主體內進行活動,其也會使主體之所意欲的,以實踐之
形式表現在外在世界。而外在世界的運作又是得以時間為路徑去理解,由是,我們
可以得知:這是一個由潛能(在意識中的對比活動)走向實現(個人在時間當中的
實踐)的過程。換言之,個人將在其意識中的對比活動之歷程實現在時間中,即是

12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頁 7。
13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頁 7。

6
其意識的創造力之結果。之於個人是如此,同樣地,之於個人所隸屬的團體亦是如
此。

個人在某一特定地域,與其他個人在時間中共同成長、發展成團體,並且能在
時間的流轉中表現這個團體的創造力之歷程與結果的整體,便是沈清松所定義的
「文化」。 14「文化」這樣的歷史性之生活團體中,包含了終極信仰、認知系統、
規範系統、表現系統以及行動系統這五個層次的內涵。經由團體中的成員們之間的
對比活動之歷程,創造出實現之結果;帶著已實現的結果開發新潛能、再實現、再
開出新的結果。這樣的歷程也是一種對比活動,也是該團體將其經驗演進、上昇、
發展為具豐富內涵的主體之過程。

沈清松認為,一個成熟的文化中,有其對人生與世界之究竟意義之終極關懷、
而將自己聲明所投向的最後根基,視為該文化的終極信仰。另一方面,一個文化也
會有一套認識自己及世界的方式,或以神話、傳說、思想、科學等等方式表現之,
是為該文化的認知系統。依據其終極信仰以及認知系統,該文化能制定出一套行為
規範和價值判准,是為該文化的規範系統。而團體中的成員也能以感性的方式(文
學或藝術等)表現其終極信仰、認知系統及規範系統,是為該文化的表現系統。除
此之外,該團體也會發展出對應於自然和團體中的成員的管理技術,多表現在其政
治、經濟及社會中,是為該文化的行動系統。 15沈清松以系統性的歸類方式排列出
他認為「文化」所具備的內涵及不同深度的層次,目的在於說明文化所蘊含的創造
力,由潛能走向實現的發展歷程。文化,或說是具地域性、歷史性的生活團體,在
時間中發展而出、在發展中表現出創造力,對比的交互作用使該團體中的成員共同
成長、共同創造,在此歷程中構建出自身文化的主體性。

由上可以得知,「歷史」在結構上由對比所構成;在發展上由對比所推動。經
驗主體可以用對比的方式認識歷史、產生理論、在時間當中實踐自身。諸存有者在
流動的時間中所進行著的不僅僅是對比活動,更是在對比活動之後不斷超越先前自
我的實踐活動。從這個方面來看,存有者不斷地進行著的意識活動,可以說是超越
的對比活動。如何理解對比活動,以及在對比活動之後存有者的超越性實踐活動?
上述這條思考的路徑,即為存有學的對比層面。從最原始的「主體──客體」的形

14
沈清松:《解除世界魔咒》,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8,頁 31。
15
摘寫自沈清松:《解除世界魔咒》,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8,頁 33-37。

7
器層面的對比,上昇到「已實現的限定者──其他未實現之可能性」(已實現的限
定者:存有者;其他未實現之可能性:超越性)之超越的對比,存有學對比做為此
二者的根基,在經驗主體中開顯、創造了主體的原初動力。並使存有者透過原初動
力,使自身與其所開顯的歷史形成對比。經驗主體便是在形器對比和超越對比持續
且不斷的複雜運動中,將經驗不斷昇華、朝向更為豐富、更為豐富之對比活動。

表象作為存有者向外在世界追求的渴求和慾望,開顯在存有者的意識當中。由
於存有者和他人他物、和世界皆內在普遍相關性,因此,若以類比來形容意識中的
表象和實在本身的話,此二者的關係就如同隱喻的喻依和喻體一般:實在作為表象
存在的根據,使其得以開顯在經驗主體的意識之中,但由於意識的控制和疏導,有
所開顯就有所遮蔽。經驗主體對實在本身的可能性把握就取決於表象開顯的向度及
深度。換而言之,這隱喻的類比關係既同又不同,既相似又有所差異,既是連續相
依又有其斷裂之處。正因為如此,經驗主體才能以對比的方式向實在本身的可能性
開放,並且在可能性開放的過程中逐步體現出已揭露出的、自我已然實現的現實性。
「向存在的可能性開放──體現已揭露的現實性」的辯證過程,正是經驗主體由原
初到複雜的追尋意義的對比活動之歷程。

二、建構的實在世界及外推策略
(一)被建構起的實在世界/多重的實在世界與多元內涵
「建構實在論」( Constructive Realism )是在 1980 年代後期有「邏輯實證
論」(logical positivism)之稱的維也納學派(Vienna Circle)沒落之後,再次興起
的科學哲學的一支。 16原本的邏輯實證論針對檢證、意義的判準、經驗的指涉等等
問 題 有 詳 細 的 探 討 和 論 述 , 但 卻 不 談 論 「 存 在 」 ( existence ) 和 「 實 在 」
(reality)本身。其目的在於用科學的方法對經驗做出精確地描繪,使不同學科之
間得以有共通且流暢的方式進行知識交流,以利科學的整合及統一。但這樣的缺點
在於,不同學科對於世界、對於已發生的經驗之理解有各自的方式及看法,因此難
以進行統一的整合。如此一來,科學的整合窒礙難行。

16
沈清松:《建構實在論》,臺北:五南出版社,1997,頁 31。

8
建構實在論者吸取前人經驗,面對當時科技思潮提出了所需的科技整合的知識
論策略,並重新審視科學的目的及各學科之間應有的適當關係。針對維也納學派的
缺失,建構實在論提出「兩重實在論」(two types of reality),區分「實在本身」
以及「建構的實在」。雖然邏輯實證論者拒絕談論實在本身,但建構實在論者認為
一個「建構的實在世界」可作為各學科的總和。誠如維根斯坦( 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 1889-1951)在《哲學研究》中所述:「任何一種語言遊戲皆
對應著一種生活方式。」 17建構實在論者也認為,所有的認知活動都須透過語言進
行。

語言,作為一個指向意義的活動,可以分為書寫語言及非書寫語言、自然語言
及人工語言、對象語言及後設語言。在談論語言結構的後設語言中,又可以將語言
區分成語法、語意,及語用三個方面。 18透過語言將具體現象抽象、再組織,可以
表達經驗主體思想中的具體想法;但語言的抽象性同時也是它的限制。語言表達的
同時,也是限定住已揭露之事物之時。因此,它無法整全地表達人類最為深刻的經
驗,它也無法表達、敘述終極實在,這是語言必定會產生的遺漏。

回到各學科當中,不同的學科會用不同的術語、論述方式來表達其對於實在的
理解。也因為如此,此一科學就難以理解彼一學科所闡述的學問。每個科學都用自
己的語言、理論,按照各自學科的興趣、研究方法,建立各自的「微世界」
(micro-world)。於是建構實在論者假設在「建構的實在世界」中,是各個科學的
微世界的總和。不過,兩重實在論者的最終目的皆不在於接近實在本身,而是要在
這建構的實在世界中,讓諸微世界相互溝通、彼此豐富。兩重實在論者以「建構實
在」和「實在本身」為整合眾微世界的策略,但沈清松卻主張,在這兩重世界之間,
還有一極為重要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不僅僅是由嚴謹科學所建構出來的諸多
實在世界,也包含我們所成長、生活的不同文化的世界。在不同文化的微世界中,
也包含其文化中對終極實在的理解,也就是不同的宗教世界。因此,在科技整合之
外,不同文化傳統之間如何能真正的彼此溝通、相互豐富?

(二)以對比的方法建構實在世界
17
轉引自沈清松:《跨文化哲學與宗教》,臺北:五南出版社,2012,頁 16。
18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頁 55。

9
跨文化哲學的研究並非是要將不同哲學納入同一框架之中,再進行比較和學習,
而是要將不同文化中最深刻的內涵-將不同文化中哲學傳統進行「對比」。透過對
比的歷程,呈顯出富有張力的差異和互補,此結構動態的持續發展,最終將導向不
同文化內涵的相互豐富。承本文第一章的結論:「對比」( contrast)作為認識之
方法,可以發現歷史演進的律則;而對比歷程之演進,也是理性主體回應外在世界
的「語言」。運用循環往復的外推策略,個人的活動便能對自我進行認識;群體的
活動則能夠對該群體的個體文化進行建構。

然而,在這些殊多的微世界中,如何能對另一微世界進行理解而不落入故步自
封呢?沈清松將中國哲學「推」的倫理學納入其中-提出「外推」這一跨文化的認
識策略19,「外推」(strangificaiton)這個認識論上的策略由是產生。在外推之前 ,
預設了需要先對另一微世界所用語言的習取。由此,才可以進行外推。外推策略有
三 個步驟,分別是 語 言外推( linguistic strangification )、實踐外推( pragmatic
strangification),以及本體外推(ontological strangification)。

沈清松認為,語言的習取能夠開啟經驗主體對於使用不同語言的群體、學科、
文化之興趣和研究,也能使自身意識中的意義世界被深入擴大、豐富。語言的外推
奠基於此。因此,不同微世界裡各自的語言、所主張的命題,應該是要能夠為另一
語言所翻譯。如若無法被翻譯,則應反省與檢討自己取得語言/命題的方法及原則;
若該命題可以被翻譯,則表示其中有可普化的真理、可以與另一微世界所共享。第
二個層次的實踐外推,則是將某一社會組織中所產生的科學從該組織中抽出,嘗試
置入到另一社會組織中,觀察是否可行。若是可行,則代表該科學有蘊含更多可普
化的真理;如若並不可行,則表示該科學有其限制、僅適合原本的社會組織而無法
被普遍化。第三層次的本體外推,則需要進行外推者實際的進入另一微世界的社會,
以對另一微世界的核心科學有更深刻的理解。20

同樣地,外推策略也可以運用於哲學與文化中。

進行論述之前,需要先說明為何哲學與文化可以,或說是,為何它們需要外推
策略?在此,筆者認為應先將外推策略萌芽的時代背景說明清楚。在沈清松的思想
脈絡中,面對當今世界中這股不可逆的全球化局勢、面對這樣不可避免的浪潮,每
19
華爾納(Wallner):《建構實在論:中西哲學的中介》,臺北:時英出版社,2018,頁 ii
20
摘寫自沈清松:《建構實在論》,臺北:五南出版社,1997,頁 132。

10
一哲學傳統、每一宗教文化能夠如何因應?若僅僅以倫理面向的「尊重」為方法,
主張要尊重不同文化對自身的認同,以及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的話,那將會局限在
相互承認的政治僵局,而無法對彼此文化的核心內涵及價值體系有更深入的認識。
因此,沈清松認為每一哲學傳統、每一宗教文化應利用自家資源,與其他宗教文化
傳統進行交談、相互豐富,而使彼此受益。在交談前、交談時、交談後,以對比的
方式使自家的哲學傳統、宗教文化得到更豐富的對比經驗,深化更多層次。21

運用在哲學實踐中的第一步,語言外推,就是要將自己的哲學文化傳統中的論
述或語言轉譯成其他哲學文化傳統中的論述或與語言,看可否獲致理解。如果可以,
則表示自己哲學與文化傳統中的論述或語言是具有可普化價值的;反之,如果無法
獲致理解,則須回頭反省、進行自我批判。第二步的實踐外推中,則是要將自身文
化脈絡中的哲學理念或文化價值抽出,嘗試置入進另一文化脈絡或社會組織當中,
觀察是否一樣能夠起作用。如果仍然是可理解也可行的,則表示該哲學理念或文化
價值有更多可實踐的可普化性;如若不可被理解、不可行,則要回頭對此進行反省
和自我批判。第三步的本體外推中,則是要經由對實在本身的直接接觸(密契經
驗),或是經由終極實在的開顯迂迴,存有者方可實際地進入另一微世界、文化世
界,或宗教世界。

外推較邏輯實證論的「證真」、「證偽」更適合作為認識論策略的原因是:邏
輯上的「證真」難以檢證;「證偽」則是以排除錯誤的方式以逼近真理,它只關心
命題的真偽而難以和其他微世界相互動。外推作為一種實踐的行動,會介入另一領
域、並改變該領域的組織。在《建構實在論》中,沈清松從中國哲學的角度提供了
貼切的說明。他以老子所言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2闡述經驗主
體所應該對建構的實在世界抱持的態度。他認為,「道」是實在本身;「可道」是
建構的實在世界。經驗主體應該讓科學參贊天地萬物的化育;而非以宰制的心態操
縱科學工具。就如同他在《現代哲學論衡》中所述:「科學是建立在表象之上,因
為表象可操控;但是哲學必須探索一切經驗的深刻理由。」23

21
沈清松,《跨文化哲學與宗教》第一章 從比較哲學到跨文化哲學與宗教,頁 10-17。
22
司馬志:《道德經全書》,臺北:華志文化,2013,頁 11。
23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頁 139。

11
結論

從對比活動到外推策略,沈清松預設了在經驗主體最原始的意識層次中有一原
初動力,驅使經驗主體走出自我、走向陌生、走向與自己內在息息相關的多元他者。
這股原初的力量被沈清松視為每一個經驗主體所具備的原初慷慨,是對比活動之所
以能持續不斷進行、外推策略之所以能施展的根基。原初慷慨並非是經理智計算後
的考量,而是在意識最原始而粗糙的層次中源源不絕地湧現出來地、與他人他物進
行「對話」的慾望。這股慾望作為身體自發而出的活力,不僅僅侷限在物理的力量
而已。之所以會產生這股慾望、有這股力量向外探求,是由於內在在主體之中,與
他人他物有內在關聯地「普遍相關性」。這份關係,使我們不可避免地要面對體內
來自他者的對話。而原初慷慨也促使我們走出封閉的自我、走向他者,像存在的可
能性開放。立基於這份原初慷慨,經驗主體不僅能與其他經驗主體進行相互外推、
彼此豐富;更可以是文化與文化間的對比、外推活動。

西方世界自古希臘,一直到近代歐洲,悠久的歷史文化之發展,使其哲學文化
同樣地具備強健的根基。受制於文化發展的哲學,雖然在不同文化傳統有各自的發
展,如中國的儒家、道家、佛家等;或印度哲學,非洲哲學等,但仍然不敵西方哲
學強勢的宰制。西方哲學的強勢,意味著壓縮了其它文化傳統、其它哲學共榮的可
能性。但今日世界並非是單一文化所能主宰的世界。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不同文
化傳統間有更多互動的機會。從另一方面來看待這件事情,就是不同文化傳統不可
避免地處在一個多元文化的世界、不可避免地要對其他文化傳統之「對話」進行回
應。如何能在多元文化的全球化浪潮下,回應多元他者、並強健自身的哲學傳統?
基於無私的原初慷慨,以及對生命究竟道理的終極關懷,沈清松提出對比哲學以回
應;體感全球化浪潮及其他強勢文化的宰制,沈清松主張以外推策略,在相互豐富
的過程中擴張、深入自身文化主體的形構歷程。

在對比情境中的主體,與他者為一組抽象關係,相對立而能進行對比。主體的
原初慷慨致力於回應體內來自他者的對話的慾望,因而,主體能在此一對比情境中
成為關係的主體,以及具有創造力的主體。主體在認識世界的對比歷程中、在承認
多元他者的存在之時,便已經在以外推之方法形構自身主體性,便已經在用自身的

12
語言回應外在世界的多元他者。作為個別的經驗主體是如此,作為文化的主體,亦
是如此。

13
參考文獻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
沈清松:《建構實在論》,臺北:五南出版社,1997。
沈清松:《跨文化哲學與宗教》,臺北:五南出版社,2012。
沈清松:《返本開新論儒學》,貴陽:孔學堂書局,2017。
沈清松:《士林哲學與中國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
華爾納(Wallner):《建構實在論:中西哲學的中介》,臺北:時英出版社,
2018。
沈清松:《跨文化哲學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洪漢鼎/夏鎮平譯:《真理與方法──補充和索引》,臺北時報文化企業出版有限
公司,1995。
王榮麟、王超群譯:《建構實在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
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
沈清松:《解除世界魔咒》,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8。
李步樓:《哲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司馬志:《道德經全書》,臺北:華志文化,2013。
translated by Donald Landes, Maurice Merleau-Ponty , 2013,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 Routledge.

1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