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 包媛媛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

DOI:10.16814/j.cnki.1008-7214.2016.02.

001

丨1语文化与书面文化》

《口 语 文 化 与 书 面 文 化 :语 词 的 技 术 化 》 ,英文名
为 《O r a l i t y a n d L i t e r a c y :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i z i n g of

||R_ t h e W o r d 》 ,是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第二代核心人物沃
尔特•翁(W a l t e r J . O n g ) 探讨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差
异 的 力 作 。在西方将口头传统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
口语文化
与笮面文化 交流媒介的学术研究领域中,沃尔特•翁的研究一直是重
语词的技术化
要的成果。
该书首先追溯了荷马问题和米尔曼•帕里研究中的口
C魏〕沃尔W . » (W allar J O n〇) 1
间 *宽 a 头 理 论 来 源 ,从语用学的层面分析了口语文化和口头传
统 在 思 维 和 表 达 上 不 同 于 书 面 文 化 的 典 型 特 征 ,包 栝 “
附 加 而 非 附 属 ” “聚 合 而 非 分 析 ” “冗 赘 或 复 S ” “保
'9 v
守 或 传 统 化 ” “贴近人 生 世 界 ” “带 有 对 抗 色 彩 ” “移
情的和参与式的” “衡稳状态的” “情景式而作抽象的”等 等 。翁的另一项创新是建构
口语文化一书面文化两极理论。他 严 格 区 分 “口语文化”与 “书面文化” ,从人类社会
变迁的历史角度论口头/ 听 觉 、手 稿 、印刷媒介之间的差异,以及与各种媒介相对应的
人类思维及其表达的变化。手稿、印 刷 分 离 r 口语文化时代作者与听众之间的直接关系,
改变人类原初的知识储仔、提取和利用方式,从而重构了人类的意识。 口语文化九大特
征的系统界定和两极性理论的阐释开辟了理解口语肚界的新途径,也为研究和保护包括
史诗在内的口头传统和无形文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同时将分析投射到大众电f 媒介时代,创 造 性 地 提 出 与 “原
生口语文化”相 对 的 “次生口语文化”概念。翁 将 “电话、广 播 、电视产生的文化”称
为次生口语文化。 “电子文明”时代的次生口语文化构建的是虚拟仿真会话,它在一定
程度上恢复了原生口语文化的一些特征,如参与的神秘感、社群感的养成、套语的使用
等 ,但同时也应认识到它是以文字和印刷术为基础的。次生口语文化这一概念有着强大
的 阐释力,它 不f又提醒我们关注科技时代的口语文化遗存,同时也揭示了口语文化、书
面文化与电子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正如翁在书中的序言所说的: “在这样的历史
研究框架之内,古与今,荷马与电视就可以相互启发了。”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英 文版于1982年 初 版 ,1991年重新印刷。
中译本由何道宽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 0 8 年8 月出版,被 列 入 《未名社科•媒介环境学
译丛>〉。

( 包媛媛)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