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9

中國語文

卷一

初中中國語文
中二

試卷一 閱讀能力評估
試題答題簿
考生姓名
考試時間:90 分鐘 班  別

考生須知:
(一) 本卷總分 100 。

(二) 本卷 共分 為兩 部分 :第 一部 分為 閱讀 理解 ,第
二部分為閱讀策略運用。

(三) 全部 試題 均須 作答 ,並 須根 據各 有關 文章 的內 考生得分
容回答。
第一部分
(四) 各題答案必須填寫在指定橫線上或方格內。
第二部分
(五) 除 題 目 指 定 者 外 , 回 答 選 擇 題 , 限 選 一 個 答 總 分
案,並只須填寫所選答案的英文字母。

1
第一部分 閱讀理解(80 分)

根據下列文章,回答問題。

第一篇(共 33 分)
于吉請雨 干寶

1 孫策欲渡江襲許 〔1〕,與于吉〔2〕俱行。時大旱,所在熇厲 〔3〕。策催


諸將士,使速引船。或身自早出督切 〔4〕,見將吏多在吉許 〔5〕。策因此激怒,
言:「我為不如吉耶,而先趨附之?」便使收吉。至,呵問之曰:「天旱不雨,
道路艱澀,不時得過,故自早出。而卿不同憂戚,安坐船中,作鬼物態 〔6〕,
敗吾部伍。今當相除。」令人縛置地上,暴之使請雨。若能感天,日中雨者,
當原赦;不爾,行誅。俄而雲氣上蒸,膚寸而合 〔7〕 。比至日中,大雨總至
〔8〕,溪澗盈溢。將士喜悅,以為吉必見原,並往慶慰。策遂殺之。將士哀惜 ,
藏其屍。天夜,忽更興雲覆之。明旦往視,不知所在。

2 策既殺吉,每獨坐,彷彿見吉在左右。意深惡之,頗有失常。後治瘡方
差〔9〕,而引鏡自照,見吉在鏡中,顧而弗見。如是再三。撲鏡大叫,瘡皆崩
裂,須臾而死。

〔1〕許︰許昌。當時曹操挾漢獻帝並遷都許昌。
〔2〕于吉︰道士,琅邪人。
〔3〕熇厲︰熇,火勢熾盛;厲,嚴重。此處形容天氣酷熱。
〔4〕身自早出督切︰身自,親自;督切,督促迫切。
〔5〕許︰處所。
〔6〕作鬼物態︰即作鬼弄神。
〔7〕膚寸而合︰這裡形容濃雲密佈。膚寸,指空間極小。
〔8〕總︰通「匆」,忽然。
〔9〕方差︰方,剛剛;差,同「瘥」,病愈之意。

1. 試說明作者在文章開首交代的故事背景。(3 分)(閱讀:理解文言篇章
的內容)
孫策出兵,帶同于吉渡江赴許昌;當時大旱,天氣非常酷熱。     

2. 為甚麼孫策會「激怒」?(3 分)(閱讀:理解文言篇章的內容)
孫策「激怒」,因為于吉看起來比他更受將士們歡迎。一次,孫策清早督
導行軍時,發現將士們也在于吉處所,因此動怒。          

2
3. 孫策以甚麼罪名加誅于吉身上?他又如何解釋定這罪名的原因?(9 分)
(閱讀:理解文言篇章的內容)
孫策以敗壞軍心的罪名,加在于吉身上。他認為自己無論在任何惡劣環境
下,也親自帶領將士前進,于吉卻在這時刻只顧安坐船中,不單沒與他分
憂,更作鬼弄神,擾亂軍心。              

4. 孫策如何懲處于吉?(3 分)(閱讀:理解文言篇章的內容)
孫策命人縛住于吉,並將之暴曬於烈日下。如果于吉能令上天下雨,孫策
就赦免他的罪,否則就殺死他。                  

5. 將士們與于吉的關係如何?從何見得?(6 分)(閱讀:理解文言篇章的
內容;理解人物描寫的方法—行為描寫)
他們的關係是很好的。首先,將士們經常拜訪于吉,否則也不會招致孫策
的不滿。第二,下雨後,眾將士都感到喜悅,認為于吉必獲免罪,並祝賀
慰問,可見他們對于吉的關心。第三,于吉被殺後,將士都感到悲哀,更
收拾他的屍體,非常尊敬于吉。                  

6. 綜合上文,你認為孫策是個怎樣的人? 從何見得?(9 分)(閱讀:理解


文言篇章的內容;理解人物描寫的方法—語言描寫、行為描寫、心理描
寫)
學生自由作答。1) 孫策是個凡事親力親為的人,他重視軍隊的行軍情況,
親自督促行軍。2) 他是個妒忌心重的人,見到于吉比自己受將士歡迎就動
了殺機。3) 他是個沒有信用的人,說好了于吉能使天下雨就赦免他的罪,
最後仍然殺死了他。4) 他是疑心極重的人,殺了于吉後終日疑神疑鬼,令
到自己精神失常。          

3
第二篇(共 21 分)

杜甫的重陽登高詩(節錄) 吳汝寧
1《登高》是杜甫於唐代宗大曆二年(公元七六七年)在夔州(今四川省奉
節縣)的重陽日登高所作的。由於這詩內容充實,情景相生,對偶又工整,因
此被譽為歷代七言律詩的冠軍。胡應麟評它︰「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
中,字字皆奇。」(見《詩藪》)如果國文科教師配合時令,在重陽節前向學
生介紹、講解,除了讓他們認識、欣賞杜甫的名作外,更可以增加過節的氣氛,
一舉兩得。
2 這首名詩的內容是︰高台上西風急吹,天色高朗,猿猴的叫聲十分哀傷。
向下觀望,河中的小洲清晰,河畔的沙粒潔白,河上更有鳥雀徘徊飛翔。樹木
的葉子不斷被西風吹落,發出蕭蕭的聲響;沒有盡頭的長江水則滾滾東流。離
家萬里,長期作客他鄉;秋天又到,令人更加哀傷!人生不過百年,疾病竟然
多樣;又缺少親人陪伴,只有高台獨上。時局艱難,遭遇不幸,自然愁恨綿長;
頭上的白髮也茂密如霜。本已頹廢失意,加上百疾纏身,唯有停止飲酒消愁。
3 原文是︰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徘徊。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4 這首冠軍律詩,可謂構思嚴密,修辭講究;而且句句對偶,字字妥貼,
不愧「冠軍」稱譽。對偶本來不容易,而且律詩只需中間四句對偶;但這位大
詩人竟然將首尾四句都對得工工整整,可見功力深厚。
5 我對這首名作五體投地。可惜我不是畫家,否則我會根據它的描述繪成
連環圖畫;在一個秋高氣爽的郊外,遠山樹木的葉子紛紛墜落,隨著江水流過
來。江中的小洲和江邊的白沙,江上的飛鳥,都是畫中的景物。但最重要的還
是我們的詩人——身體瘦削,滿頭白髮,站在高台上舉目四望,無盡的愁苦之
情在他的眉目、皺紋中表現出來。——這個表情需要用大特寫表達,才能深刻,
才能動人。
6 讀者如有興趣,不妨試著畫呢!

1. 為甚麼《登高》會被譽為「歷代七言律詩的冠軍」?(3 分) (閱讀:綜
合作者的論點)
因為這詩內容充實,情景相生,對偶又工整。             

2. 作者引用胡應麟的評價,對這文章有甚麼作用?(3 分)(閱讀:複習說明
的方法——引用說明)
因作者引用胡應麟的評論是為了說明《登高》是一首奇詩,以支持《登高》

4
是「歷代七言律詩的冠軍」這個說法。            

3. 請簡述《登高》一詩的主旨(3 分)(閱讀:綜合作者的論點)
《登高》所寫的是杜甫在重陽節登高時,看見秋天蕭瑟的景色時,抒發出
自己長年飄泊、老病孤愁之感。                  

4. 作者如何說明杜甫的功力深厚?(3 分)(閱讀:綜合作者的論點)
作者認為對偶本來不容易,而且律詩只需中間四句對偶;但杜甫竟然能將
首尾四句都對得工工整整,所以可見他的功力深厚。         

5. 在第 5 段中,作者為甚麼說「最重要的還是我們的詩人」呢?(6 分)(閱
讀:綜合作者的論點)
因為《登高》最感人之處並非登高時的風景,而是作者本身的情懷,沒有
他顛沛流離之經歷及老病孤愁之感,全首詩就失去了意義了。     

6. 有人認為這是一篇「主觀色彩濃厚的評論」。試說說你的看法。(3 分)
(閱讀:評鑑作者的論點)
學生自由作答。1)我贊同這說法。作者在文中多番強調個人喜好,並用上
「五體投地」等誇張字眼,引用別人的話語時(「被譽為歷代七言律詩的
冠軍」),更沒說明該句話語的依據,有失客觀。此外,作者更在第 5 段
中,以個人想像來描寫《登高》圖像化後的情景,評論與描寫性質的文字,
有失衡的情況。2)我不贊同這說法。作者在文中客觀地評價《登高》,從
前人評論引錄、文學體制、語言運用、聯想等,皆有精準說明,以文論文,
雖有主觀成分,但未至於「濃厚」。                

第三篇(共 26 分)

「棋王」阿球 陶然
1 五十來歲的清潔工人阿球,握著掃把,幽靈般從走廊飄進我們的辦公室,
目光游移著,嘴上不著邊際地說︰「嗬,還沒下班,拼命啊?」

2 那時,我在旺角一家周刊工作,每當編務忙得一塌糊塗時,他便會出其
不意地出現,兀自挑釁地指著這人那人說︰「你的棋術不行,你呢?你就更差
了!」

3 阿球從來不會明言要下棋,他懂得使用激將法,三言兩語,他就將兩個
對手挑了起來,於是,編輯部便成了擺棋的戰場。

5
4 棋藝不高明,但阿球卻很自尊,下起棋來,那股拼命的勁頭,倒有一股
氣勢。人說落子不回,他卻往往在三思之後,猶猶豫豫地正要將棋子放下,猛
聽得對手喝問一句︰「想好了沒有?」他便慌忙又把棋子抓回手裏。有時毅然
回答︰「想好了!」當對方有不利於自己的行動時,他便高喊︰「慢著,我還
沒決定呢!」然後閃電般撤回剛走的那步棋。

5 儘管阿球經常悔棋,但是,他總是一敗再敗。他的兩個對手,其實只是
為了發洩,為的是要宣告,這一回贏阿球贏了多少比零,「痛快得很!」

6 阿球又很能自我安慰,每當他被奚落,總是不肯承認自己不行,逼得緊
了,他就仰天哈哈一笑,道︰「小兄弟,我只是跟你們鬧著玩,要是我認真起
來,你們乳臭未乾,哪裏是我的對手?我只是讓你們罷了!」
7 這些話重複得多了,便成為濫調;但他也不在乎,只顧照說,沒有絲毫
的不安。偶然一次贏了棋,便會手舞足蹈,大叫︰「喏喏喏,你們看,我一發
威,你們就抵擋不住是不是?!」

8 許多時候,在他們殺得天昏地暗之際,我已踏著星光悄然離去。到了次
日上班,但見地下的碎紙仍未收拾乾淨,聽他們一談起,才知道前一夜球嬸摸
上樓來,把阿球捉將回去。

9 至今,我還記得阿球的模樣,他圓睜雙眼,面對著「臭棋」的嘲笑,猶
自吶吶地辯解︰「我沒有心思下棋罷了,不然的話,你們幾個加在一起,也不
是我的對手!」

10 於是,大家就給他封了個外號︰「棋王」阿球。

1. 第 4 段中,作者如何描寫阿球很「自尊」的姿態?(1 分)(閱讀:理解人
物描寫的方法——行為描寫)
阿球下棋總有股氣勢,帶著拼命的勁頭,姿態甚高。      

2. 作者如何描寫阿球悔棋?試從外貌、語言和行為描寫三方面作答。(6
分)(閱讀:理解人物描寫的方法——外貌描寫、語言描寫、行為描寫)
他往往在三思之後,猶猶豫豫地正要將棋子放下,猛聽得對手喝問一句︰
「想好了沒有?」他便慌忙又把棋子抓回手裏。有時毅然回答︰「想好
了!」當對方有不利於自己的行動時,他便高喊︰「慢著,我還沒決定
呢!」然後閃電般撤回剛走的那步棋。

6
3. 第 8 段中,你認為為甚麼地下的碎紙仍未收拾乾淨呢?(3 分)(閱讀:理
解文章的內容)
因為阿球只顧與別人下棋而拖延了工作,但又因被球嬸捉了回家而未及收
拾辦公室。        

4. 你認為大家阿球的外號「棋王」有何含意?(3 分)(閱讀:理解文章的
內容)
學生自由作答。1) 阿球真很喜歡下棋。 2) 反諷阿球的棋藝、棋品也低劣。

5. 根據文章內容,判斷以下各項。(共 8 分)(思維: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
部分 無從
正確 錯誤
正確 判斷
(1) 在公司裡,阿球是個多言的人。 
(2) 大家對阿球說自己故意讓賽的說話已經見怪不怪

了。
(3) 作者經常一大清早便離開公司。 
(4) 作者以後都無法忘記阿球的模樣。 
題解
(1) 正確。全文都經常出現阿球的說話,他又會主動挑釁別人下棋。
(2) 正確。第 7 段說︰「這些話重複得多了,便成為濫調……」
(3) 錯誤。第 8 段說︰「多時候,在他們殺得天昏地暗之際,我已踏著星光悄
然離去。」
(4) 無從判斷。作者只說:「至今,我還記得阿球的模樣」,但不代表他以後
也會記得。

6. 你在日常生活中,也曾遇見像阿球一樣的朋友嗎?試比較二者。(2 分)
(思維訓練)
學生自由作答。

7
第二部分 閱讀策略運用(20 分)

試根據篇章後的問題,運用適當的閱讀策略閱覽下列兩篇文章,並回答問題。
第一篇(10 分)(閱讀:掌握閱讀方法——SQ4R 法)

冰河 陶然
林立的大冰塊,就好像多米諾骨牌一樣,連鎖地倒下去了,看起來氣勢逼
人。電影中的這個鏡頭告訴我們︰冰陣可以傷人,可以致人於死地。
香港的氣候,嚴冬時分也不足以使人結冰,除了在冰庫,巨型冰塊難得一
見。在北方就不同了,入冬,湖與河都冰封了,大地在視覺中變得一片莊嚴。
在那白色的莊嚴底下,卻也並不是像表面那樣凝固,總也有流水潺潺,只
是我們看不穿那冰層罷了。
冰層卻是有薄有厚,薄冰之上走路,自然要格外警惕,因為它看上去似乎
踏足可憑,但一踩下去卻往往支持不住一個人的重量。假如冰裂而掉進冰窟窿,
人又穿著厚厚的棉衣,冰水灌了進來,那後果如何,可想而知;何況在冰窟窿
旁邊救人,隨時都可以使冰裂擴大,連救人者也一齊掉進去。記得那年冬天,
我與朋友上頤和園,就在結冰的昆明湖面上邊坎邊選景準備照相,但聽得腳下
冰「嘶嘶」地響,我立刻便想及那不堪設想的場面。幸好那只不過是一場虛驚
罷了,冰面已足夠堅硬,不然豈容我們涉足?
再堅硬的冰面,也會有消融的時候。我印象最深的是根據屠格湼夫小說拍
成的蘇聯電影《春寒》中的一個鏡頭︰春天來了,冰河解凍,龜裂的冰塊隨著
水流飄走了……

1. 作者覺得林立的大冰塊像甚麼?
多米諾骨牌。                            

2. 電影中冰塊倒下的鏡頭告訴我們甚麼?
冰陣可以傷人,可以致人於死地。          

3. 在白色的冰層底下是甚麼?
在白色的冰層底下有流水潺潺。               

4. 假如冰裂而有人掉進冰窟窿,後果會怎樣?
冰水會灌進那人穿著的棉衣,那人便會難以爬回冰面上;而在冰窟窿旁邊救人,
隨時都可以使冰裂擴大,連救人者也一齊掉進去。

5. 作者和朋友遊頤和園時發生了甚麼驚險的事?
他們在結冰的昆明湖面上邊坎邊選景準備照相,但聽得腳下冰「嘶嘶」地響。

8
第二篇(10 分)(閱讀:掌握閱讀方法——SQ4R 法)

潔行廉約 《世說新語》

范宣〔1〕年八歲,後園挑〔2〕菜,誤傷指,大啼。人問:「痛邪?」答曰:
「非為痛,身體髮膚,不敢毀傷,是以啼耳。」宣潔行廉約,韓豫章 〔3〕 遺
〔4〕絹百匹,不受;減五十匹,復不受。如是減半,遂至一匹,既終不受。韓
後與范同載〔5〕,就車中裂二丈與范云:「人寧可使婦無褌 〔6〕邪?」范笑而
受之。

〔1〕范宣︰字宣子,晉陳留人。
〔2〕挑︰挖。
〔3〕韓豫章︰韓伯,字康伯,晉潁川人。
〔4〕遺︰贈送。
〔5〕載︰乘坐。
〔6〕褌︰褲子。

請不要重看文章,回答以下問題。

1. 根據文章所述,范宣那年幾歲?
八歲。

2. 范宣如何回應別人以為他是因為痛而大叫呢?
他說︰「非為 痛 , 身體髮膚 , 不敢毀傷 ,是以啼耳。」

3. 根據文章所述,范宣的為人怎樣?
他是個潔行廉約的人。

4. 韓豫章嘗試了多少次想把絹送給范宣呢?每次的份量又有多少?
四次。份量依次為百匹、五十匹、二十五匹、二丈。

5. 韓豫章說了甚麼話才令范宣收下絹呢?
他問范宣︰「一個人難道可以讓妻子沒有褲子穿嗎?」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