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單元四 悠然看風景 情文並茂

導讀‧煙花港與夜廟街‧分析與探究

(參考 2013 年、2014 年閱讀題 1)


1 課文三節共 18 個自然段,按內容可分成八個部分。試填寫下表。(16 分)
部分 段落 內容大意
一 第 1 至 5 段 由眼前的煙花景象和現場聲響,帶出 作者首次在
(1 分) 山頂看煙花匯演的回憶(1分)。
二 第 6 至 7 段 從回憶回到現實所處的海邊,描寫眼前維港煙花
(1 分) 綻放的景象(1 分)。
三 第 8 至 9 段  記述以往在下班時候,由中環天星碼頭乘渡輪往
(1 分) 尖沙嘴時所見維港沿岸的景色。(2分)
四 第 10 至 12 段 以童年記憶中的天星碼頭,跟眼前的海港(1分)
(1 分) 作比照,由此 抒發內心的感慨(1分)。
五 第 13 至 14 段 表達作者對廟街夜市的概括印象:江湖落難人賣
東西、賣本領維生的地方(2分)。
六 ○
11 第 15 至 16 段 描述在廟街所見遊人和攤販的活動。

(1 分)
七 ○
12 第 17 段 描述妻子記憶中的廟街,由此帶出對舊街變遷的感
(1 分) 懷。
八 第 18 段 ○
13 以廟街燈火對比在山頂、中環海傍所見的煙花匯

演,指出為生活而努力的人間煙火才最動人。(2分)
整合
考核重點:劃分意義段,概括段意。

(參考 2012 年閱讀題 7)


2 作者憶述第一次看煙花匯演的情況,除了展現當日觀賞煙花的景象,還流露
出甚麼感受?試加以說明,並從文中其他部分找出與他這些感受呼應的內
容。(5分)
(1) 感受:作者記述山頂的建築物,名稱已由通俗的「老襯亭」改為高雅的「凌
霄閣」,外貌由質樸的木屐模樣改為金屬飛船形狀,(1 分)暗示他感覺
香港的社會風氣已從過去的樸實親切,變成冷漠功利。(2 分)
(2) 呼應:第11 段寫不斷拆建的海港、有名的新商廈,令作者感到陌生;(1
分)在第17 段,作者藉「大笪地」和廟街的變遷,慨歎高速發展使富本土
文化色彩的舊街多已面目全非。(1分)
整合、引申
考核重點:理解內容重點,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4 1
單元四 悠然看風景 情文並茂

(參考 2014 年閱讀題 9)


3 以下一段文字運用哪些修辭手法來描寫煙花?達到甚麼效果?試簡略說明。
(6分)
一條一條飛天金蛇,前仆後繼,噴泉般激濺,金亮的蛇頭滿溢力爭上游
的意志,擺尾飛到半空「叭叭」爆破,化成傘狀的億萬金蝌蚪。「嘣」,一
個深藍的摩天輪剛升起,中心又爆放集束炸彈,呯呯呯呯呯呯,一團團光如
白晝的銀光中,又爆開一圈一圈雨花石,小圈罩不住大圈,大圈困不住更大
的圈,所有圓心突然一齊引爆,滿天裂帛,無數仿如陽光中的鑽石閃閃發亮,
閃得人眼花繚亂。(第 7 段)
答:運用貼切的比喻描繪煙花,例如:飛天金蛇、傘狀的億萬金蝌蚪、深藍的摩
天輪等,把煙花的各種形態具體地呈現讀者眼前;(2分)又用比擬,例如說
像金蛇的煙花「滿溢力爭上游的意志」,把煙花向上空發放當作人們競爭向
上來寫,把煙花的動態生動地描寫出來;(2分)運用摹繪手法,描寫煙花的
爆破聲,「叭叭」、「嘣」等,以及煙花由金色、深藍到銀色的色彩變化,
使煙花綻放的景象更加真實。(2分)
整合、評價
考核重點:分析及評鑒寫作手法。

(參考 2013 年閱讀題 6)


4 根據課文第11段判斷以下陳述,選出正確答案;每題限選一個答案,多選者0
分。(4分)
無從
正確 錯誤 判斷
(1) 作者認為匯豐銀行紙幣上印的建築物不足以代 ○ ○ ●
表香港。
(2) 作者認為香港社會太重視經濟發展,以致忽略 ● ○ ○
其他事物。
答案分析
(1) 作者說不希望自己記憶中的香港也約化成某些建築物外殼和煙花,但並沒有就這些建築物是
否足以代表香港表達看法。
(2) 作者指經濟掛帥的香港經濟發展迅速,而容許人們樸實地謀生和富本土文化特色的地方卻逐
漸消失。
引申
考核重點:掌握內容重點。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4 2
單元四 悠然看風景 情文並茂

5 課文第12段描寫:「一隻鷹在商廈之間盤旋,我看見玻璃幕牆上,牠展着雙
翅的孤單的影,在半空中飄着浮着,好像找不到落腳的地方。」以下哪些分
析的內容正確?(6分)
 運用細描。  旨在抒發憐惜之情。
 運用比擬。  流露失落之情。
 託物寄興。  着力於動態描寫。
 有烘托氣氛的作用。
A B C D
A 、、、 ○ ○ ● ○
B 、、、
C 、、、
D 、、、
答案分析
③ 運用擬物手法把鷹在空中飛翔的情況,寫成物件在空中飄浮。
④ 作者面對自己成長的地方,卻欠缺應有的熟悉和安全的感覺,顯出失落之情。
⑤ 作者把個人對海港環境的陌生感覺投射到鷹身上,覺得牠的身影孤單,無處落腳。
⑦ 作者在前段寫對眼前海港景物感到陌生,接着寫一隻鷹孤單地飛,正好配合前文,有烘托氣
氛的作用。
評價
考核重點:分析語言特色,評價表達效果。

6 課文第17段,作者表達了對廟街未來的憂慮,從文中描寫廟街的段落,可
見他認為廟街有哪些存在價值?(3分)
答:廟街能讓不同背景的人各憑本領營生;(1分)不同年紀的人都能在這裏找
到自己感興趣的事物;(1分)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提供空間,讓一些本土的
民間文化得以保存。(1分)
引申
考核重點: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進階思考
7 作者為甚麼詳細描寫廟街中賣藥的地攤?這對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發揮甚
麼作用?(4分)
(1) 原因:在廟街一眾攤販中,賣藥女人展現的點穴功夫最為突出,也正是江
湖人靠本領營生的寫照,最能體現廟街的江湖氣息,故以詳細描寫。(2
分)
(2) 作用:作者詳細描寫賣藥女人的點穴功夫和洋婦的反應,展現中國功夫的
奇妙之處,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廟街保留着富本土色彩的民間文化,值得
珍惜。(2分)
引申、評價
考核重點:掌握內容重點,評鑒寫作手法。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4 3
單元四 悠然看風景 情文並茂

*8 課文主要描寫了哪三個場景?試據有關場景的特點及作者對其流露的感
情,說明這樣選材的作用。(6分)
(1) 場景:課文主要描寫了煙花匯演、維港兩岸及廟街夜市三個場景。(1 分)
(2) 作用:煙花匯演與廟街夜市:煙花匯演瑰麗奪目,但一瞬即逝;廟街夜
市是市井小民擺賣謀生的地方,平凡不過。人們大都讚歎煙花璀璨,但作
者更欣賞廟街燈火的人氣人情,並為之感動。(2分)把這兩者比較,是要
借煙花的浮華虛幻來突顯廟街人間煙火的實在;(1分)維港兩岸:維港
兩岸不斷拆建,新建商廈都金碧輝煌,叫作者感覺陌生。維港代表着香港,
作者藉寫維港面貌的變化,反映整個社會着眼經濟發展,其他值得珍惜的
生活和文化都被忽略甚至消失,流露今不如昔之歎。(2分)
整合、評價
考核重點:掌握文章選材和主旨的關係。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4 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