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

36 2

航天电子对抗‚04(5)
0

卫星攻防对抗初步研究

路 远‚凌永顺‚陈鹏举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合肥 2
300
37)

  摘要: 简述了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总结了对卫星进行跟踪监视的方法‚对卫星攻
防对抗方法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部分国家卫星的卫星攻防武器。
关键词: 卫星;监视侦察;对抗;防卫
中图分类号: TJ8
6  文献标识码: A

战争中‚美军就大量使用装有 “ 全球定位系统”
1 引言 (GPS)的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实现了前所
未有的命中精度和打击效果。卫星在战争中的作
在现 代 战 争 中‚卫 星 的 作 用 越 来 越 大。以 用使人们看到‚制太空权是夺取高技术战争胜利
1
991年海湾战争为例‚美军动用了几乎全部军用 的必备因素。
2颗‚同时还征
卫星系统‚所使用的军用卫星达7 为了争夺制太空权‚各军事强国在积极发展
用了部分在轨商业卫星‚在盟军其他空间系统的 卫星技术的同时还在发展反卫星武器‚美、俄已具
配合下‚多国部队完全掌握了制信息权‚使战争迅 备初步的反卫星作战能力‚一场围绕卫星的攻防
速获胜。 对抗已经在太空展开。
卫星这种信息化的空间平台‚能提供全面的
侦察、通信、预警、导航、气象等保障。目前各军事 2 对卫星的情报获取及监视侦察
0%的战略情报是由侦察卫星获得的‚美
强国约7
0%以上的军事情报来自侦察卫星。美国曾
国9 掌握卫星在空间的运行情况是进行卫星对抗
利用导弹预警卫星探测伊拉克“飞毛腿”导弹的发 的基础。获取卫星情报可以利用各种公开与非公
射‚为“爱国者”导弹拦截伊拉克的“ 飞毛腿” 导弹 开渠道‚但最基本的是要对卫星进行监视和侦察‚
提供了关键的预警数据。美国已经建成的国防卫 采用的方法有雷达、光学和无源跟踪定位等形式。
星通信系统、军事星保护通信系统、特高频后继星 在对卫星的监视上‚美国拥有最完整的探测与跟
(舰队卫星通信系统)和卫星数据通信系统承担了 踪系统。美国地面和空中对卫星的侦察由“ 空间
0%左右的远距离军事通信任务。利用导
美国7 探测和跟踪系统”(SPADATS)来完成‚包括空军的
航卫星对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进行导航定 “空间跟踪系统” (SPACTRACK)和海军的“ 空间监
位‚其定位精度可达米级‚能够精确地测定攻击武 视系统”(SPASUR)。空军的“空间跟踪系统” 包括
器与被攻击目标的位置‚引导精确制导武器准确 六个雷达站和四个光电跟踪站。美国目前正在研
地命中目标。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 制和部署天基“空间监视和跟踪系统” (SSTS)‚其
轨道将根据空间监视系统的需要而定。它包括在
收稿日期:2
003-0 0;
9-3 2
004-0
2-1
9修回。 赤道轨道上的4~6颗卫星和极轨道上的2~1
4
作者简介:路远(1
971-)‚男‚安徽萧县人‚在读博士研究生‚
颗卫星。其他军事强国也有一定的空间监视能
从事光电对抗与空间电子对抗研究。
力。
卫星攻防对抗初步研究 37

2.
1 利用公开资源 加远程多普勒成像仪。
一般来说‚卫星的轨道通常是固定的‚发射和 2.
3 雷达跟踪系统
跟踪卫星并不是困难的事。目前‚卫星观察爱好 雷达跟踪系统可对卫星进行全天候跟踪‚主
者运用光学观察手段、无线电信号接收手段、商业 要用于对低地球轨道上的卫星进行高精度跟踪和
卫星轨道预测软件和公开的卫星数据及行星图‚ 识别。目前‚俄罗斯研制的工作在超高频和极高
已经能够准确确定目标卫星所在的区域和位置。 频的 BAKSAN 卫星跟踪识别雷达系统对卫星的探
业余爱好者将观测到的卫星数据在互联网上共 0
测距离达到了300km‚
24h 内能跟踪3
00颗卫星。
享‚
使得利用公开渠道就能得到部分卫星的运行 德国波恩马克斯-普朗克射电天文学研究所拥有
情况‚有些爱好者甚至能跟踪秘密的间谍卫星。 0
的可控射电望远镜‚能探测到100km 远处仅0.
1
996年‚美国在范登保空军基地进行了一次代号 9cm 大小的目标。
为 USA1
29的秘密发射。在发射时‚业余天文学 0
美空军的“ 空间跟踪系统” 能对高度在300
家网就给出了“ 大力神”4火箭的飞行轨道‚几天 0
或400km 以下的航天目标进行探测。其6个雷
之后‚澳大利亚和瑞典的业余爱好者就确定了卫 达站分别部署在谢米亚岛(阿留申岛)、埃格林空
星的运行轨道‚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获 军基地(弗罗里达州)、迪亚巴克尔(土耳其)、夸贾
取卫星轨道信息的一种公开资源。 林岛和吕宋岛。美海军“空间监视系统”由部署在
2.
2 光学跟踪系统 美国本土上的9个雷达站组成‚它包括3个发射
光学跟踪系统精度高、探测距离远‚能对地球 站和6个接收站。“空间监视系统”向太空发射垂
同步轨道和大椭圆轨道上的卫星实施观测。目 直屏障波束‚航天器通过狭窄的垂直屏障波束时
前‚
基于望远镜的各种光学成像系统对地球同步 8
能发现它们‚能对轨道倾角在2°~1
52°范围内的
轨道上的各种卫星的定位精度已小于3弧秒。而 航天器进行搜索。
基于光电探测器(如摄像机和电荷耦合器件探测 2.
4 无源定位跟踪
器)的各种跟踪与成像系统的定位精度可接近1 无源定位跟踪是指利用接收机接收目标发射
弧秒。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德国和澳大利亚 的信号来实现对目标的定位和跟踪。由于来自卫
等国家已经拥有各种有源卫星光学跟踪与成像系 星或其它航天器发射机的电磁波以直线传播‚信
统‚
这些国家还在研究与发展无源光学跟踪和激 号到达方向就是发射机的方向‚据此利用双站或
光测距等技术。 多站定位就能够确定这个航天器的位置。地球同
美国空军的光学监视站配置在加州的爱德华 步轨道卫星由于其位置相对地球固定‚更容易受
兹空军基地、夏威夷的毛伊岛和蒂马鲁(新西兰) 到捕获或跟踪。
以及圣维托-德诺尔曼克(意大利)。光学监视站
能发现直到静止轨道高度的目标。其中毛伊岛空 3 对卫星的攻击
间监视站是美国空军监视系统中最大的光学站‚ 对卫星的攻击可利用各种软杀伤和硬杀伤手
装备有3.
67m 口径的先进光电系统(AEOS)望远 段来完成‚包括对卫星地面控制系统的干扰和摧
1.
镜、 6m 望远镜、
1.2m、
0.8m 和0.
6m 的光束定向 毁‚对空间卫星系统的干扰与摧毁等。软杀伤手
0.
器、 7m 的 RAVEN 望远镜等8台光学系统。毛
3 段主要是采取各种电子干扰技术‚对卫星进行干
伊岛的 AEOS 是专为空间监视研制的望远镜‚是 扰和欺骗‚硬杀伤则是利用攻击性的武器系统如
目前美军最大的光学望远镜‚能进行各种卫星的 动能武器、定向能武器对卫星实体进行攻击。
识别。现在美空军正在对 AEOS 进行如下改进: 3.
1 电子干扰手段
整合全方位适应光学仪器;整合高级激光雷达‚获 对卫星进行电子干扰主要是干扰卫星和地面
0dB 的增益以增强对太空目标的监视能力;增
得3 控制系统所使用的各种电子设备和传感器‚使其
38 2
航天电子对抗‚04(5)
0

无法正常工作。对执行侦察、侦听、预警任务的卫 1
963年开始研制共轨式截击卫星‚用于攻击地球
星进行电子干扰的技术手段有:伪装、隐蔽、遮蔽、 低轨道的军用卫星和其它航天器。该截击卫星为
角反射器、通信保密、辐射控制、干扰和欺骗等‚这 圆柱体‚高5m 左右‚直径1.
5m‚重约2~2.
5t‚星
其中既有有源手段‚也有无源手段。对通信卫星 上装有5台轨道机动发动机、制导装置、高能炸药
和其它卫星的指令链路则可以进行电子攻击。所 和破片杀伤战斗部‚用 SL-
11运载火箭从地面发
有卫星通讯系统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都非常脆 射场发射入轨‚绕地球飞行一周或两周后‚转到与
弱‚容易受到干扰和欺骗‚商业卫星和民用卫星由 目标卫星轨道几乎相同的轨道上‚然后在制导系
于缺乏防护措施‚更易遭到电子攻击。空间电子 统的控制下向目标卫星靠近‚在距离目标卫星
干扰卫星可以由航天器携带电子干扰系统来实 0m 左右时‚根据地面指令引爆破片战斗部‚形成
3
施‚也可以由专门的电子战卫星来完成。 的大量重约0.
5~2g 的破片‚以3
0 0
0~60m/s 速
干扰地面设备则是干扰地面的接收系统‚俄 度将目标卫星击毁。1
982年‚在前苏联军队大规
罗斯生产的一种便携式的 GPS 干扰设备‚其功率 模战略核武器综合性演习中‚进行了拦截卫星和
为1W 的型号只有香烟盒大小‚能够干扰5
0km 左 战略导弹的实战试验‚在实战试验中‚苏军发射了
右的 GPS 接收系统;功率稍大的型号干扰能力可 反卫星拦截器‚摧毁了模拟的美国侦察卫星‚同时
2
达10km。这种干扰机在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 也发射了两颗军用卫星替代假定在战争中被敌方
争中已经有所使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摧毁的已方卫星。演习反映了前苏联已拥有可供
3.
2 利用高空核爆炸反卫星 实战使用的截击卫星‚反卫星作战已经成为未来
这种武器利用高空核爆炸的影响能迅速扩散 作战的一个内容。
并弥漫至整个空间的特点‚在无需直接对准卫星 (2)自杀式卫星是一种微型卫星‚平常在轨道
的情况下‚对敌方卫星进行攻击。高空核爆炸将 上运行‚本身具有动力系统‚可自主跟踪目标卫星
产生两种后果:一是核爆炸所产生的高功率电磁 并保持距离。自杀式卫星平时可对太空目标执行
脉冲能对卫星的地面部分产生影响甚至使之失 侦察等任务‚将资料送回地面或保存。在接受到
效;
二是核爆炸所产生的辐射足以给附近的卫星 作战任务后‚可对确定目标进行攻击。这种卫星
造成严重的破坏‚并且使低地球轨道上各种卫星 的攻击很难被探测防御。美国、韩国、日本、俄罗
的寿命由几年缩短到几个月甚至更短。研究表 斯、以色列、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微型
在南北纬3
明‚ 0°以 外 的 高 空 核 爆 炸 可 以 影 响 卫星技术逐步走向成熟‚一旦需要‚很容易改造成
2
000km 高度以上轨道上的各种卫星;而南北纬 自杀式卫星。
3
0°以内的高空核爆炸可以影响2
000km 高度以下 3.
4 发射反卫星导弹
轨道的各种卫星。这种攻击武器可以假借试验的 反卫星导弹通常是带有核或非核弹头的多级
名义对卫星进行攻击。美国、俄罗斯、印度、伊朗、 导弹‚可从陆地、海洋和空中直接发射至目标附近
巴基斯坦、朝鲜等多个国家正在发展高空核爆炸 的空域‚然后利用弹上自动寻的制导装置探测与
反卫星武器。 跟踪目标‚当接近到距目标一定距离时‚启动弹头
3.
3 发射反卫星卫星 的爆炸装置摧毁目标‚或利用弹头高速运动的动
反卫星卫星有截击式和自杀式两种。 能撞毁目标。
(1)截击式卫星由运载火箭把带有爆破装置 9
美国178年正式开始研制机载反卫星导弹。
的卫星发射到与目标所在轨道基本相同的轨道‚ 该导弹长5.
4m‚直径0.
5m‚质量1
196kg‚由两级
然后利用星上雷达和红外寻的器探测与跟踪目 固定火箭发动机和寻的拦截器组成。导弹由 F-
15
标‚
依靠小型火箭发动机进行机动变轨去接近并 飞机从空中发射‚寻的拦截器与发动机分离后‚通
摧毁卫星。自杀式卫星平时在轨道上运行‚在接 过长波红外探测器可探测到几百千米以外卫星发
收到指令后靠近目标卫星实施攻击。前苏联于 出的红外辐射‚经计算机处理后由周围的小型火
卫星攻防对抗初步研究 39

箭发动机控制其飞行轨道‚自动跟踪并导向目标‚ 摧毁敌方的轨道卫星的能力。
0
最后以80km/min 的相对速度与目标碰撞‚将目 4
美国的空基高能激光器则是由波音77飞机
标击毁。1
985年‚美国 F-
15飞机发射的反卫星导 携带‚主要用于攻击处于推进阶段的弹道导弹‚必
0
弹进行了首次打靶试验‚击毁了一颗在50km 轨 要时可用于反卫星‚该激光器正在试验中。
道上的军用实验卫星。 美国正在研制战略防御天基阿尔法化学激光
3.
5 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和粒子束武器 武器‚用于攻击卫星和处于助推段的弹道导弹。
定向能反卫星武器通过发射高能激光束、粒 0
美国国防部计划在210~2
020财年进行天基高
子束和微波束照射目标‚使其毁坏或丧失工作能 能激光器整合飞行试验。
力。定向能反卫星武器包括激光武器、粒子束武 (2)粒子束武器。粒子束武器是通过高能加
器和微波武器‚部署平台有地基、空基和天基‚主 速器将电子、质子、中子一类的亚原子粒子和中性
要是以热效应、冲击效应和辐射效应杀伤卫星。 原子加速到光的速度‚将其聚焦成密集的束流后
定向能武器能量大、速度快、精度高‚能通过定向 射向目标。粒子束武器对目标的杀伤效应有两
照射目标‚使不同运行轨道上的卫星传感器、光电 种:一是热效应‚等粒子束达到目标上时‚与目标
仪器运转失常而坠毁。 成分材料相碰撞‚便把能量传递给目标材料‚使其
(1)激光武器。目前较成熟的定向能武器是 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时‚会引起材料热
激光武器。激光武器反卫星的方式通常有两种: 应力发生变化‚从而发生破裂‚当其温度进一步升
一是利用高能量的激光完全摧毁卫星‚二是利用 高时‚会使材料熔化‚使目标物质结构被破坏。二
低能量激光干扰和致盲破坏其光电传感器。由于 是电效应‚粒子束穿过电子设备时‚引起设备中产
卫星轨道容易探测到‚光电仪器设备的破坏阈值 生电子-空穴对‚从而引起脉冲电流‚这种脉冲电
较低‚因而相对于战略反导激光武器而言‚其技术 流产生阻抗热‚最终破坏电路。粒子束武器主要
0世纪6
难度较小‚费用较低。①前苏联从2 0年 有以下优点:一是速度快。粒子束的速度可达到
1
代开始研究激光反卫星武器‚97
5年1
0月‚苏联 光速的一半或接近光速‚因而用于反导和反卫星
连续五次用氟化氢激光器照射两颗飞临西伯利亚 时不需要考虑提前量;二是能量大‚粒子束武器能
上空的美国用于监视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的早期 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束流的能量集中到目标的一小
预警卫星‚使其失效达4h 之久。②美国研制的高 块面积上‚轻易击毁飞行中的导弹、卫星和其它军
能激光武器有:地基反卫星激光武器‚空基反卫星 用航天器。前苏联对粒子束反卫星武器的研究始
激光武器和战略防御天基阿尔法化学激光武器。 0世纪6
于2 0年代‚并进行了多次空间和地面的
地基反卫星激光武器用于反低地球轨道卫 9
试验。美国于178年决定开始研制粒子束武器‚
星‚能干扰、致盲和摧毁低地球轨道上的敌方军用 也已进行了多次试验。
9
卫星。从192年2月起‚美陆军战略防御司令部 3.
6 动能武器
利用“中红外先进化学激光器” (MIRACL)和与之 动能武器是通过发射高速运行的弹头‚以其
配套的“ 海石” 光束定向器(SLBD)进行了一系列 整体或爆炸形成的碎片‚来直接碰撞摧毁目标的
试验。1
997年1
0月‚美国在新墨西哥州南部沙漠 0世纪8
武器。动能武器首次出现于美国2 0年代
深处的白沙导弹靶场高能激光系统试验中心‚利 的“星球大战”计划中。动能武器主要由拦截弹头
用“中红外先进化学激光器” 向在轨道上运行的 和高速发射装置两大部分组成。拦截弹头通常是
MSTI-
3号气象卫星发射了两束高能激光(持续时 寻的制导式的‚由红外和雷达导引头、计算机、惯
间分别为不到1s 和大约1
0s)‚激光束直径2m 左 性制导和通信系统、杀伤机构以及推进系统、控制
0
右‚激光器的输出能量为200kW‚试验使得该卫 系统等部分组成。
星不能正常工作‚这次试验中该激光器并没有满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提出了一
负荷运转。试验表明了美国已经具有利用激光器 种称为“智能卵石” 的天基动能拦截弹方案。“ 智
40 2
航天电子对抗‚04(5)
0

能卵石”集目标探测、跟踪、寻的、拦截等各种功能 苏联卫星武器专家认为:环绕在地球轨道上的卫
于一体‚可以由运载火箭或其它航天器运载‚部署 星移动速度非常快‚而性能过于复杂‚结构上就显
在环绕地球的各种轨道上‚当“ 智能卵石” 接收到 得脆弱‚且容易确定它在轨道上的位置‚故攻击用
攻击指令时‚它上面的高性能计算机可以根据探 的武器无需大型化和巨大的爆炸力‚只要有足够
测系统侦测到的目标数据‚迅速计算出目标的精 的精度‚仅以金属的碎片抛洒在卫星前方‚就可以
确位置和飞行轨道‚发出指挥指令‚控制拦截弹目 摧毁卫星。目前的卫星的防卫手段几乎为零‚针
标发起攻击。“ 智能卵石” 体积小、重量轻、成本 对可能的攻击‚卫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卫:
低‚便于大量发射升空。如果用运载能力为5t 的 (1)威胁评估。威胁评估是利用各种手段了
美国“大力神” 火箭发射‚一枚火箭一次就可以向 解对手和潜在对手对已方卫星系统构成的威胁‚
太空轨道部署“智能卵石”几百枚。“智能卵石”已 对这些威胁进行评估‚确认其威胁的类型以及危
经进行过地面试验。 险程度‚然后再决定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御。威
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力发射高速弹丸的装置‚ 胁评估需要发展可携带光学或雷达探测器的轻小
美国防部和美空军正在进行一项名为“ 电磁轨道 卫星‚用于对反卫星武器进行探测、跟踪。
系统”的天基动能武器研究计划‚由安装在模拟空 (2)隐身技术。隐身就是降低卫星本身的光
间环境的真空室里的电磁炮发射的小型弹头的速 电特性‚以减少被敌方探测器发现的概率。卫星
度已达8.
6km/s。电磁炮可用于拦截洲际弹道导
的隐身要考虑到太空特殊的背景情况。就探测技
弹和中低轨道卫星。电磁炮工程技术复杂‚目前
术而言‚探测卫星主要依靠雷达探测和光学探测。
仍仅仅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
防雷达探测要尽力降低卫星的雷达散射截面积‚
3.
7 应用轨道封锁武器———太空雷
途径有两种:一是对卫星的外形进行隐身设计‚二
卫星在轨道上运行速度极高‚即使是极小物
是在卫星表面涂覆雷达波吸收材料。防光学探测
体‚也能对卫星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因此‚太空雷
则主要是降低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太空卫星自身的
(space mine)的概念应运而生。太空雷是一种轨
红外辐射。
道封锁武器‚由爆炸装置、引信、遥控系统和动力
(3)卫星加固。对卫星各种部件进行加固‚是
系统等构成。平时部署在空间轨道上‚形成一定
提高其生存能力的有效办法。目前美国已经有防
的障碍。当军事航天器进入雷区时‚太空雷通过
止高空核爆炸的各种加固技术‚还在发展用于电
自身引信或地面的指令来引爆‚爆炸形成的碎片
子元器件的对付激光攻击的高反射表面、遮蔽物
击毁航天器。太空雷可以预先部署‚也可以机动
和非吸波材料以及对付高功率微波武器和粒子束
部署。太空雷的另一种方案是利用卫星携带大量
武器的限幅器、滤波器、法拉第盒、波动抑制器、波
的非机动小物体(如金属弹、沙粒、冰粒)‚在需要
导断流器等新型加固技术。
时从卫星释放出来‚运行在地球轨道上‚形成地球
(4)假目标。星载假目标是使反卫星攻击偏
轨道封锁区‚由于卫星和颗粒之间的相对高速度‚
所有经过的目标卫星都要遭到损害或毁坏。 离真实卫星的一种低成本的有效办法。假目标配

太空雷方案是前苏联为对抗美国“星球大战” 置在要保护的卫星上‚在需要的时刻进行投放‚以
计划而提出的‚造价低廉‚作用大。太空雷一旦部 诱骗对卫星的攻击。美国正在研制模拟卫星雷达
署‚将会对轨道上的航天器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后 和光学特性的各种假目标‚同时还在发展对反卫
患无穷。太空雷方案仅仅停留在实验室中‚并没 星寻的系统的光学和雷达干扰技术。
有实际部署‚但仍是未来反卫星的一种选择。 (5)备用卫星。该技术的一个方案是在某一
给定的轨道上部署多颗卫星‚这些卫星覆盖范围
4 卫星的防卫 彼此交叉‚如果一个卫星失败‚那么其它卫星将执
行这颗卫星的全部或部分任务‚迫使敌方要攻击
卫星是一种高精密的系统‚技术先进复杂‚前 多个航天系统‚从而增大攻击的成本和复杂性;另
卫星攻防对抗初步研究 41

一方案是快速入轨技术‚即需要时能够在短时间
5 结束语
内将备用卫星发送到轨道上‚代替失效的卫星。
(6)微型卫星组网。微型化本身就可降低被 2
1世纪是太空的世纪‚随着人类空间探索的
敌方探测的概率‚同时使得卫星成本降低‚可大量 日益发展‚各国对太空资源的争夺必然日趋激烈。
部署和组网使用‚使得攻击少量的卫星难以对整 太空广阔无边‚为高速高效武器提供了用武之地;
个卫星系统造成重大影响。纳微米技术的进步将 太空高高在上‚具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太空没有国
为微型卫星的发展铺平道路。 境‚没有侵犯领空的限制。这些特点促进了发达
(7)轨道机动。目前多数卫星带有用于高度 国家对制太空权的争夺。对太空的争夺‚目前的
控制、位置保持和轨道改变的助推器‚但基本上不 重点是太空制信息权的争夺‚卫星是空间信息作
具备使卫星进行轨道机动的能力。要使卫星获得 战的主要载体‚卫星攻防对抗将不可避免地出现
轨道机动能力‚必须携带必要的推进剂。因此‚进 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中。卫星的攻防对抗将是相
行轨道机动必须开发卫星在轨推进剂添加技术。 当长一段时间内太空战的主要作战方式。■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正在发展轨道快车等项 参考文献:
目‚目的是为了验证航天器轨道机动技术。 1 李瑞晨等译.航天器的作战应用.中国国防科技信息
(8)主动防卫。发展携带轻型小导弹的小卫 1
中心‚95.
9
星‚对反卫星武器进行拦截‚保护重要卫星执行任 2  Wilson T.Threats to United States Space Capabilities [ R/
务。目标卫星本身可携带小型化高能激光器‚对 OL ] .
攻击性武器进行拦截、摧毁。 3 付伟.国外激光反卫星技术发 展 综 述 [ J ] .激 光 技 术‚
(9)伪装技术。将各种卫星外表设计相似‚从 2
001‚
25(2).
4 蒋盘林‚李加祥.军事空间系统面临的电子攻击威胁
而使敌方难以分辨所要攻击的目标‚使其攻击程
环境 [J ] .航天电子对抗‚
203(1).
0
度复杂化‚增大了达成攻击的难度。卫星也可设
5 冀兴南.发展反卫星武器面临 的 问 题 [ J ] .中 国 航 天‚
计得像太空碎片‚以骗过敌方反卫星武器的探测。
2
000(6).

E-
6B“水星”通信中继飞机的第一阶段改进
0
  美海军于204年年中与 Rockwell Collins 公 6
制和通信)设备改进。开放式系统结构将包括1
司的政府系统部签订了价值0.
795亿美元的合 个标准化的工作台以替代现用的特定任务工作
同‚对 E-
6B“ 水星” (Mercury) 飞机 Block Ⅰ改进项 台。
目进行研制和演示。此项改进将提高 E-
6B 通信 美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 Renee Hatcher 说‚改
系统和机载指挥所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有利于 进后的 E-
6B 飞机将配属于第3和第4舰队航空
加强该机载指挥所在紧急情况下‚更安全地承接 侦察机中队(VQ-
3和 VQ-
4)‚这两个作战中队都
美战略司令部的核指控任务。改进还将用一体化 部署在俄克拉荷马州的 Tinker 空军基地。
的开放式系统结构代替现有的封闭式系统结构。 BlockⅠ项目是一项为期5年的系统研制演
具体工具包括对改进部分的设计、研制、安装以及 示项目‚包括选择2架小批量生产的飞机。接下
在系统综合实验室和一架生产型飞机样机内对其 来签署的大批量生产合同以对余下的飞机进行改
进行测试。Block Ⅰ改进项目涉及安装改进型任 0
进。全部工作预计于208年9月完成‚
201
0年具
务航空电子设备处理机系统;数字机载机内通信 备初始作战能力。2
014年具备完全作战能力。
及转换系统机内通信系统‚还有 UHF C (指挥、控 3
(立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