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2021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2

《孟子.

公孙丑下》
战国 孟子(孟轲)
作者简介
➢孟子,名 轲 ,字子舆,战国 时期邹国人
➢他是 孔子孙子 孔伋[jí]的再传弟子

➢毕生阐扬孔子的 儒家 思想

➢主张“ 性善 ”“ 仁义 ”“ 民贵君轻 ”,
一生奔走列国劝导 诸侯 实施 仁政
➢后世尊称他为“ 亚圣 ”

➢擅长以 比喻 说理,论证严密,说服力强

➢他的言行大多记载于《 孟子 》。
作品简介:《孟子》
✓属 语录体 散文集,今存 七 篇
✓全书充满 论辩性 和艺术感染力,
以“ 篇 ”和“ 章 ”分类
✓每篇的篇名则摘取开头几个主要的字
来命名
✓书中主张“ 性善论 ”, 以此延展
出“仁政”“王道”的 德治 学说
✓其中“民为贵,社稷jì次之,君为轻”
具有强烈的 民本主义 思想。
题解:
➢本文取自《孟子.公孙丑》
《孟子.公孙丑下》

文体: 议论文
对一件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
提出自己的主张
或者批评别人的见解,驳斥别
人的主张的文章。
议论文的结构
引论 ——提出问题

本论 ——分析问题

结论
——解决问题
议论文的要素

论点 作者的看法、见解或主张

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
论证 是连接论点和论据的纽带
论证的方法

1)举例论证(事实论证)
举出一些真实、权威的例子,
使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的方法。
2)道理论证
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和古
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
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
点。
3)正反论证
在陈述句中以事实的正反两面
作出比较以突显主题的方法。
4)对比论证

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
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论得更
全面的方法。
5)比喻论证

用具体生动的事物来形象地证
明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其本
质是化虚为实。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
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 sù )非不多
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 yù )民不以封疆( jiāng )之界,固国
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 guǎ )助。寡助之至,
亲戚畔( 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qī )之所畔,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指适宜作战的 指有利于作
时令、气候 。 战的地形。 及不上。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人心,上下团结。
第一段段意:
孟子用“ 天时 ”“ 地利 ”
“ 人和 ”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
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提出 观点 。
承接连词 转折
第二段 连词
三里之城①,七里之郭②,环③而攻之而
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④不胜者,是⑤天时不如地利也。
1.城:内城
2.郭: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3.环: 围,包围。
三里之城①,七里之郭②,环③而攻之而
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④不胜者,是⑤天时不如地利也。
4.然而: 既然这样,那么(但是)
5.是: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第二段:

举出 围攻 一座小城却 不能取胜


的事例,论证了 天时不如地利 的
观点。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城①非不高也,池②非不深也,兵革③非
不坚利④也,米粟sù⑤非不多也。委⑥
而去⑦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①城: 城墙 ②池:护城河。
③兵革: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
④坚利: 坚固锋利。
⑤米粟: 指粮食。
城①非不高也,池②非不深也,兵革③非
不坚利④也,米粟sù⑤非不多也;委⑥
而去⑦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⑥委: 古义:舍弃、放弃。 今义:委任
⑦去: 古义:离开 。 今义:到……去
第三段段意
第三段: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sù非不多也;委⑥而去⑦之,是地利不如人和
也。

本段用了 防御 条件优良却 弃城逃跑


的事例论证“ 地利不如人和 ”。
故曰:域民①不以②封疆之界,固国③不
以山溪之险,威④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①域民:限制人民。
②以: 凭,靠。
③固国: 巩固国防。
④威: 震摄、扬威。
施行仁义 少
得道⑤者多助,失道者寡⑥助。
第四段:小结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
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不论是“ 域民 ”、“ 固国 ”或是


“ 威天下”,主要关键在于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寡助之⑦ 至⑧,亲戚⑨ 畔⑩ 之;

⑦之: 动词,到。 ⑧至:极点。


古义:内亲外戚
⑨亲戚:
今义: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
⑩畔: 通“叛”,背叛。
多助之至,天下顺⑪之。 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
胜矣。

⑪顺: 归顺,服从。
第四段
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论证“ 得道 ”即“得人和”
则“ 战必胜 ”。
1.试写出文中“天时”、“地利”
和“人和”的意思。

“天时” 有利的时机
“地利” 有利的地势/地理位置
“人和” 齐心协力/团结/
人心所向
2.根据孟子所说,为何尽管一切外在物
质条件齐备,百姓仍然会弃城而逃?

➢这是因为城里人心向背、内部不团
结。

3.从本文看来,成功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怎么才能得到这种条件?
➢成功根本的条件是得到很多人的帮
助,这得拥有道义才行。
找出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1.排比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
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对比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3.顶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课本PG.146
2.古今异义
原句 古义 今义

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 池塘
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器 士兵
委而去之 离开 往,到
亲戚畔之 因婚姻联
内亲外戚
成的关系
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