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4

文言增潤一 文士情思

應試題目
唐詩三首
山居秋暝
(參考 2014 年閱讀題 9)
1 在《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
A  借代
B  對偶
C  擬人 A B C D
D  比喻    

(參考 2016 年閱讀題 15)


2 《山居秋暝》描寫秋天山居四周的哪些景色?
 松影清泉
‚ 繁花似錦
ƒ 竹林人喧
„ 蓮塘舟動
A 、„
B ‚、ƒ
C 、‚、ƒ A B C D
D 、ƒ、„ ¡ ¡ ¡ l

(參考 2017 年閱讀題 2)


3 在《山居秋暝》,王維主要運用了甚麼描寫手法來刻畫眼前美景?
A 動態描寫
B 反用典故
C 借景抒情 A B C D
D 象徵寄託    
王維運用了一連串的動態描述眼前美景,如「清泉石上流」寫泉水在石上流動,
「蓮動下漁舟」寫水上的蓮葉搖動。

1
文言增潤一 文士情思

(參考 2016 年閱讀題 4)


4 根據《山居秋暝》,判斷以下陳述。
A 正確 B 錯誤 C 無從
判斷
(1) 王維認為汲汲於名利的官場中人不愛欣賞
¡ ¡ l
山間美景。
(2) 王維描寫浣女歸來的景象,目的是讚揚
¡ l ¡
山中人生活辛勤純樸。
(1) 無從判斷。王維只表示自己厭惡世俗官場,嚮往鄉間質樸的生活,並沒有
提及對官場中人是否喜愛欣賞山間美景的看法。
(2) 錯誤。王維描寫浣女歸來的景象,是為了表現對山中簡樸生活的嚮往,以及
歸隱的決心。

月下獨酌(其一)
5 在《月下獨酌》,「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與以下哪一句互相呼應,
以表達月與影的不解人意?
A  行樂須及春
B  醉後各分散
C  永結無情遊 A B C D
D  相期邈雲漢    

6 在《月下獨酌》,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中的「徘徊」和「零


亂」, 分別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
A  雙聲;疊字
B  雙聲;疊韻
C  疊韻;雙聲 A B C D
D  疊字;疊韻    

(參考 2014 年「試題舉隅」題 7)


7 在《月下獨酌》,李白多次提到「月」,以下哪一項不是提及「月」的原
因?
A  描寫眼前美景
B  襯托孤獨心情
C  寄託愛國思想 A B C D
D  發揮豐富想像    

2
文言增潤一 文士情思

(參考 2016 年閱讀題 4)


8 《月下獨酌》多次提到「月」,根據文意,判斷以下兩項陳述。

A 正確 B 錯誤 C 無從
判斷
(1) 李白認為並非人人都可以跟他一樣,能用
¡ ¡ l
明月來排遣自己的孤獨憂愁。
(2) 李白以明月為寫作對象,目的在於表達
¡ l ¡
自己已沉醉於月夜的怡人景色之中。
(1) 無從判斷。李白在詩中只描述自己的所見所感,沒有談及或評論其他人。
(2) 錯誤。李白是以眼前的月夜美景,反襯自己獨自喝酒的孤獨和苦悶。

(參考 2018 年「樣本試卷」題 6)


9 李白在《月下獨酌》中表現了怎樣的性格特點?
A  憂鬱內向
B  自命不凡
C  天真爛漫 A B C D
D  曠達灑脫    
李白想像與月亮、影子共舞,以超凡的想像力排解自己的孤寂,可見他為人
曠達灑脫。

登樓
10 在《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中的「客」是指甚麼人?
A 作者
B 文人
C 遊客 A B C D
D 君主    

11 在《登樓》,「玉壘 浮雲變古今」運用了甚麼寫作手法表達 杜甫 對世
事變幻不定的感慨?
A  象徵寄託
B  借景抒情
C  託物起興 A B C D
D  反用典故    

3
文言增潤一 文士情思

(參考 2014 年閱讀題 9)


12 在《登樓》,「北極朝廷終不改」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
A  示現
B  借代
C  引用 A B C D
D  比喻    
以北極星位置在天空固定不變來比喻唐室政權的穩固。

(參考 2016 年閱讀題 8)


13 在《登樓》,「日暮聊為《梁甫吟》」中「日暮」象徵甚麼?
A  孤獨無依
B  體能轉弱
C  年華老去 A B C D
D  雄心壯志    
以「日暮」象徵自己年華老去,不能像諸葛亮般為國效力。

14 跟據《登樓》,以下哪一項是杜甫在詩中表達的內容?
A  為國家內憂外亂而感到十分擔憂。
B  認為唐室沒有能力抵禦外族入侵。
C  覺得眼前美景是對自己心情的諷刺。 A B C D
D  認為自己仍有能力和心志報效國家。    

4
文言增潤一 文士情思

宋詞三首
念奴嬌‧赤壁懷古
(參考 2019 年閱讀題 8)
1 在《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中的「大江」和「浪」
分別比喻甚麼?
A  英雄;際遇
B  時間;歷史
C  人物;年齡 A B C D
D  戰爭;成敗    

2 在《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和「江
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作者抒發甚麼情懷?
A  對國家時局的擔憂
B  對古代豪傑的讚賞
C  對人生短暫的感慨 A B C D
D  對戰爭慘烈的慨歎    
由眼前長江滾滾奔流的景色,想起千古以來多少英雄豪傑都會隨時間流逝,
感慨人生短暫。

(參考 2017 年閱讀題 2)


3 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運用了
甚麼修辭手法描繪江水奔流的動態?  
  對偶
 排比
 誇飾
 比喻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是對偶。
「千堆」是誇飾。
以「雪」比喻浪花。

5
文言增潤一 文士情思

(參考 2015 年閱讀題 15)


4 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下片,蘇軾流露了對周瑜的甚麼情感?
A  妒忌
B  羨慕
C  惋惜 A B C D
D  喜愛    
周瑜雄姿英發、春風得意,兼具文才武略,年青已建功立業,相比作者年老
卻仍無所作為,故流露出對周瑜的羨慕之情。

(參考 2012 年閱讀題 18)


5 在《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以「人間如夢」和甚麼構成對比?
A  赤壁之戰遺址
B  白髮和美酒
C  古代英雄豪傑 A B C D
D  江水和明月    
「人間如夢」是指人生像夢一樣短暫而虛幻,而江水無盡、明月不變,故蘇
軾以此作為對比。

聲聲慢‧秋情
(參考 2017 年閱讀題 2)
6 《聲聲慢‧秋情》運用哪些感官描寫手法渲染秋意?
 視覺
 聽覺
 觸覺
 味覺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雁過也」、「滿地黃花堆積」是視覺感受。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是聽覺感受。
「乍暖還寒時候」、「晚來風急」是觸覺感受。
「淡酒」是味覺感受。

6
文言增潤一 文士情思

7 《聲聲慢‧秋情》中以下哪些句子運用了間接抒情手法?
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 這次第,怎一箇愁字了得!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8 《聲聲慢‧秋情》中交代了以下哪些資料?
 天氣
‚ 空間
ƒ 季節
„ 時間
A 、„
B 、‚、ƒ
C ‚、ƒ、„ A B C D
D 、‚、ƒ、„ ¡ ¡ ¡ l
「乍暖還寒時候」、「風急」、「細雨」交代天氣時暖時寒,有風和微雨。
「守着窗兒」、「滿地黃花堆積」交代空間是窗前和庭院。
「雁過」交代季節是雁羣南飛的秋天。
「晚來」、「到黃昏」交代時間是由白天到黃昏、晚上。

(參考 2018 年閱讀題 20)


9 綜合《聲聲慢‧秋情》,以下哪項最能說明本篇的主題?
A  秋日無聊,倚窗觀園每多閒愁。
B  國破家亡,在秋景中深感孤苦。
C  雁過花落,慨歎世間知音難覓。 A B C D
D  日暮驟雨,悄然領悟人生無常。    

青玉案‧元夕
(參考 2019 年閱讀題 8)

7
文言增潤一 文士情思

10 在 《青玉案 ‧ 元夕 》 ,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 、星如雨」 中的


「花」、「星」分別比喻甚麼?
A  花燈;煙火
B  婦女;那人
C  煙火;花燈 A B C D
D  那人;婦女    

11 在《青玉案‧元夕》,「寶馬雕車香滿路」運用了哪些感官描寫手法?
 視覺
‚ 聽覺
ƒ 觸覺
„ 嗅覺
A 、‚
B 、„
C ‚、ƒ A B C D
D ƒ、„ ¡ l ¡ ¡
「寶馬雕車」是視覺感覺。
「香」是嗅覺感覺。

(參考 2017 年閱讀題 2)


12 在《青玉案‧元夕》,「鳳簫聲動,玉壺光轉」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描寫
元宵的景象?
  襯托
 對偶
 比喻
 對比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兩句結構相同,詞性相對,是對偶句。
以玉壺比喻月亮。

13 以下哪些項目正確描述《青玉案‧元夕》的寫作手法?
 「東風夜放花千樹」運用誇飾與比喻。
 「星如雨」包含了兩個喻體。
8
文言增潤一 文士情思

 「寶馬雕車香滿路」運用了借代。
 以熱鬧的景象襯托「那人」的孤高。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星」、「雨」都是喻體,「星」比喻煙火,「雨」比喻煙火散落的樣子。
「馬」、「車」、「香」(衣鬢之香)都是實景,並非借代。

9
文言增潤一 文士情思

岳陽樓記
(參考 2014 年「試題舉隅」題 3)
1 《岳陽樓記》屬「記」一類,這類文體主要的寫作目的是甚麼?
A  闡釋道理
B  敍寫人物
C  記敍事情 A B C D
D  歌頌政績 ¡ ¡  ¡

(參考 2014 年「試題舉隅」題 7)


2 范仲淹 在《岳陽樓記》中提及滕子京,以下哪一項不是有關滕子京的內
容?
A  使百姓安居樂業
B  重啟已荒廢的事務
C  肅清官員貪污惡習 A B C D
D  被貶為巴陵太守 ¡ ¡  ¡

3 《岳陽樓記》中總寫洞庭湖 的景致,可以用以下哪項概括?
A  奇異秀麗
B  壯闊浩渺
C  陰晴不定 A B C D
D  清幽雅致 ¡  ¡ ¡

(參考 2018 年「樣本試卷」題 4)


4 在《岳陽樓記》,「銜遠山,吞長江」兩句運用了擬人法來描寫洞庭湖,
達到甚麼表達效果?
 寄託作者所思所感。
 突顯湖的氣勢磅礡。
 引起讀者強烈共鳴。
 使描寫對象更形象生動。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10
文言增潤一 文士情思

5 在《岳陽樓記》,「前人之述備矣」與前文的「刻唐賢、今人詩賦」在文章
結構上有甚麼作用?
A 點明題旨
B 層層深化
C 承上啟下 A B C D
D 前後呼應 ¡ ¡ ¡ l
「前人之述備矣」呼應前文所說「刻唐賢、今人詩賦」,指這些詩賦已詳盡描
述了岳陽樓上所見的壯觀景象。

6 在《岳陽樓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中的「遷客」是指甚麼人?
A 離開故鄉,到別處生活的人。
B 經常居無定所、漂泊不定的人。
C 被降職或調到邊遠地區的官員。 A B C D
D 因公務需要時常要遷居的官員。 ¡ ¡ l ¡

7 在《岳陽樓記》,沒有運用哪一種感官描寫來描述岳陽樓一帶的景致?
A 味覺
B 聰覺
C 嗅覺 A B C D
D 視覺 l ¡ ¡ ¡
「陰風怒號」、「虎嘯猿啼」是聽覺感受。
「郁郁」是嗅覺感受。
「濁浪排空」、「沙鷗翔集」、「皓月千里」是視覺感受。

(參考 2018 年「樣本試卷」題 11)


8 在《岳陽樓記》,「靜影沉璧」是指:
A  保持安靜的遊人。
B  沉在水底的美玉。
C  波瀾不興的湖水。 A B C D
D  水中月亮的倒影。 ¡ ¡ ¡ l

(參考 2012 年閱讀題 8)


9 《岳陽樓記》末段「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在文章結
構上有甚麼作用?
A  點明中心
B  收束作結
C  承上啟下 A B C D
D  照應題目 ¡ ¡ l ¡

11
文言增潤一 文士情思

「古仁人之心」統攝後文,寫仁者不因景物和際遇而悲喜;「二者之為」概括
前文,遷客騷人因天氣轉變而影響心情。

(參考 2016 年閱讀題 3)


10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末段對「古仁人」流露了甚麼感情?
A  歉疚
B  仰慕
C  悲憤 A B C D
D  羞愧 ¡ l ¡ ¡
末段寫「微斯人,吾誰與歸?」表達了他想效法品德高尚的古人,具有以
天下為己任的共同抱負,對他們流露仰慕之情。

11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提到古仁人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特點,
當中的「物」和「己」分別指甚麼?
 別人的看法
 外在的環境
 個人的際遇
 個人的情緒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12 《岳陽樓記》中「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和「微斯人,吾誰與歸?」均運
用了反問,在文章中有甚麼作用?
 加強語氣
 層層遞進
 表示肯定
 表示質疑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13 在《岳陽樓記》,「是進亦憂,退亦憂」中的「進」和「退」分別指甚麼?
A  滕子京;范仲淹
B  跟從古仁人;跟從一般人
C  身在朝廷;身在民間 A B C D
12
文言增潤一 文士情思

D  仕途順利;仕途不順 ¡ ¡ l ¡

14 《岳陽樓記》寫古仁人時用了六個「憂」字,范仲淹認為「古仁人」是為誰
而「憂」?
A  百姓和君王
B  朝廷和百姓
C  君王和朝廷 A B C D
D  百姓和自己 l ¡ ¡ ¡
從文中「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可見古仁人是
為百姓和君王擔憂。他們身在朝廷高位,就為百姓憂慮;身在民間,就為君
王擔憂。

(參考 2016 年閱讀題 12)


15 以下哪些項目正確描述《岳陽樓記》的佈局?
 總寫岳陽樓上所見景色,分述遷客騷人覽景而生的感受。
 末段「處江湖之遠」與首段「謫守」首尾呼應。
 全文由記事、寫景、抒情、議論環環相扣。
 文末結合作者個人的經歷和感想,收束全文。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參考 2018 年閱讀題 10)


16 根據《岳陽樓記》內容,范仲淹寫作此文除了是應滕子京的囑託外,還有
甚麼目的?
 訓導後人
 勸勉好友
 暗諷朝廷
 自我激勵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范仲淹在文末表達希望自己與古仁人一樣擁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是自我
激勵,同時也藉此勸勉好友滕子京也要以此為目標。

13
文言增潤一 文士情思

1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