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2

單元 7 世道人事(人物描寫)

講讀一《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班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廉頗:趙國大將軍,位居      ,出身      。
一、 閱讀前哨站知識重温(見《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第二版)第二冊,頁 6.4)
1. 語言描寫 藺相如: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      ,出身      。
語言描寫就是通過人物的語言來刻畫       。閱讀時留意人物話語所用的
起因:秦王要求以           換取趙國的和氏璧,繆賢推
、     的內容,有助了解人物的身份、     ,以及      
薦藺相如奉璧出使秦國,藺相如許諾如果         。 ,
   
他定必把璧玉完好無缺的送返趙國。
2. 行動描寫
經過:秦王在離宮的      接見相如,更把璧玉傳給
動作行能具體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行動描寫就是描摹人物的    及  
    觀賞,完全暴露了他            的企圖。相如
    ,以表現人物的     和     。
以計騙回璧玉,並要求秦王         及        ,
3. 肖像描寫 才再獻上璧玉,同時暗中派人把璧玉送回趙國。秦王知道即使殺了相
肖像描寫是指對人物外貌的描寫,包括描寫人物的身材、    、    ,以至
如,也無法得到璧玉,最終只好                。
特點,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及表現人物的   。 。
結果:趙王拜相如為        

4. 心理描寫 起因:秦王因璧玉一事而           ,    次出兵
攻打趙國,後又要求趙王在澠池會面,相如陪伴趙王前往。
心理描寫即表述人物的意念活動,描寫人物        情緒的變化。心理描寫
經過:為防秦國挾持趙王要脅趙國,廉頗提出要求 ─ 假如趙王三十
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可以        對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行描述;或運用
日內不回國,他便會        。廉頗同時    
;或利用人物的對話來顯示;或通過傳神的動作、    作烘托。    ,
使秦國不敢輕舉妄動。在宴會上,秦王要求趙王      ,而相如
5. 襯托法 也以死脅迫秦王      ;秦臣又要求趙國以         
  為秦王祝壽,相如則請秦國以 
襯托法是一種通過周圍人物的     、反應和          為趙王祝壽。
    互相映襯,使
相如一次又一次的狠挫秦王的銳氣,令趙國的國體       。
    的形象在襯托下更加鮮明的人物描寫方法。
結果:趙王拜相如為      ,位在廉頗之上。
起因:廉頗對相如官位高於己感到     ,揚言要    他。
6. 側面描寫
經過:相如以       為先,對廉頗處處忍讓,不但在路上遇
側面描寫,又稱間接描寫,即通過刻畫 
見廉頗時便     ,更加      
  或      
      ,來表現所要描
,使其門客也感到
寫的對象,使其形象更     、鮮明突出,方法包括對比法、襯托法等。與側面
羞恥,要求      。廉頗知道相如的用心後,便向相如負荊請罪。
描寫相對的,稱直接描寫,即直接通過對描寫對象的外型、語言、動作、神態、心理
結果:廉頗和藺相如成為           。
等描寫,表現人物的性格、品行等。

二、課文結構(60 分,每項 2 分)(見《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第二版)第二冊,頁 6.6)

廉頗、藺
相如的身
分和地位

第1頁
負荊請罪
澠池之會
完璧歸趙
第2頁
【版邊問題】(見《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第二版)第二冊,頁 6.8~6.16)
1. 秦昭王願意以十五座城與趙交換和氏璧,為甚麼會令趙國國君感到困擾?

因為趙王擔心若給予秦王璧玉,恐怕被秦王欺騙而最終未可得城;但若不給予秦

王璧玉,又怕秦王會派兵來攻打,陷入進退兩難之間。
2. 為甚麼繆賢認為藺相如「可使」?
繆賢從相如勸他不要逃亡燕國一事,看出相如對人情事理有充分的理解,又懂得

審時度勢、隨機應變;且具有置諸死地而後生的勇氣,因此認為相如可以出使秦國
3. 藺相如認為應如何處理「秦王求璧」一事?他持甚麼理據?
藺相如認為秦國強大而趙國弱小,所以應答應秦國要求奉上和氏璧。他認為如果趙

國給予秦國璧玉而秦國沒有照承諾交出城池,理虧在秦,所以寧可答應秦國,使

秦國承擔理虧的責任。

4. 為甚麼藺相如認為秦王無意交換城邑?

因為秦王沒有禮待趙國使者。秦王在只供遊憩的離宮章台接見相如;得到璧玉後,

秦王把它傳給美人,沒有向相如提及以城償璧的事,這些都顯示秦王沒有償城之心

5. 在「完璧歸趙」一事中,怎樣體現藺相如的足智多謀和勇敢自信?

藺相如準確分析以城換璧的利害形勢,見秦王無意換城,便使計取回璧玉,要求秦

王齋戒以拖延時間,使人循小路持璧歸趙,足見他足智多謀。他又自願出使秦國,

在秦廷上當面怒斥秦王的傲慢無禮,表示要與璧共存亡,送回璧玉後仍留在秦國 ,

可見他勇敢自信的一面。 在秦廷上當面怒斥秦王的傲慢

無禮,表示要與璧共存亡,送回璧玉後仍留在秦國,可見他勇敢自信的一面。

6. 廉頗在趙王赴會前作了甚麼部署,令秦不能加勝於趙?

廉頗在趙王出發前,請求趙王同意,如趙王三十日不回國,便立太子為王,以免

秦國挾持趙王,要脅趙國。

7. 試從「澠池之會」分別歸納藺相如及廉頗的性格特點。

藺相如脅迫秦王奏樂及要求秦王獻贈咸陽給趙王,為趙國爭回面子,足見他的機智

廉頗在「澠池之會」期間為趙國所作的部署,表現了他的深謀遠慮。

智。廉頗在「澠池之會」期間為趙國所作的部署,表現了他的深謀遠慮。

8. 廉頗得知藺相如拜為上卿後有甚麼反應?

第3頁
廉頗不服相如拜為上卿,認為自己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相如只不過是效言詞之

勞而已。加上相如出身低微,現在反而位居其上,廉頗因此感到不快。

9. 藺相如怎樣回應其舍人勸諫他不要躲避廉頗?

藺相如向門客說明他之所以一直躲避廉頗,並非因為懼怕廉頗的威勢,而是因為

要以國家大局為重。相如認為強大的秦國不敢侵趙,就是因為趙國有自己和廉頗兩

位賢臣。假如兩人不和,秦國便有機可乘。

10. 「負荊請罪」一事可見到藺相如和廉頗的哪些性格特點?

藺相如處處忍讓廉頗,有愛國忘私的情操;當廉頗向他請罪時,他不記前嫌,與

廉頗成為刎頸之交,可見他寬厚的性格。廉頗不甘心地位在藺相如之下,便出言侮

辱,反映了他的衝動魯莽;當他知道藺相如為顧全大局而躲避他時,便立即負荊

請罪,足見他勇於改過。

【篇章探究】(見《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第二版)第二冊,頁 6.18~6.21)
1. 試解釋以下句子中標有▲符號的字詞,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
(1)決負約不償城。(第 3 段) 負: 違背

(2)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第 4 段) 負: 辜負

(3)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第 2 段) 徒: 白白地

(4)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第 7 段) 徒: 只

(5)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第 2 段) 使: 出使

(6)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第 4 段) 使: 讓

2.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寫成白話文。

(1)從徑道亡。(第 3 段)

循小路逃走。

(2)卒廷見相如。(第 4 段)

(秦王)終於在朝廷上接見相如。

3. 根據《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一文的結構,回答以下問題。

(1) 本文共有7段,按內容可嘗試分為四個層次。試寫出各層次分別由哪些段落組
成,並概括層次大意。

第4頁
層次 段落 層次大意

簡述 廉頗和藺相如的出身和地位 。
一 第 1 段

記敍「完璧歸趙」一事,從事件中表現 藺相如智勇兼
二 第2~4 段
備 。

記敍「澠池之會」一事。從赴會前的部署,表現了廉頗

三 第5~6 段 的 心思細密 ,同時亦刻畫了藺相如在會上的 機智

和勇氣 ,維護了 趙國的體面 。

記敍「負荊請罪」的故事,表現藺相如 以國事為重,

四 第 7 段 克己忍讓的品 ,以及廉頗 勇於改過的精神

(2) 根據上述資料,概括《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一文的主題思想。

本文記述了「完璧歸趙」
、「澠池之會」、
「負荊請罪」三個故事,交代了藺相如

敢於對抗強秦、維護趙國尊嚴的事跡,以及他跟廉頗兩人由矛盾到和好的過

程。文中刻畫出藺相如智勇雙全的形象,讚揚他的愛國情操,亦對廉勇於改

過的行為加以肯定和表揚。

4. 作者利用繆賢憶述欲逃亡燕國一事來介紹藺相如,這個安排用意何在?

作者通過繆賢之口來介紹藺相如的出場,讓讀者從具體的事件中認識藺相如的性

格特點,能營造「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效果。此外,藉着繆賢的介紹及對藺相如

「其人勇士,有智謀」的評價,側面刻畫藺相如的機智勇敢,為隨後他在「完璧歸

趙」、「澠池之會」中的出色表現作鋪墊。 「其

5. 根據本文內容,判斷以下陳述,塗滿與答案相應的圓圈;每道分題限選一個答案。
無從
正確 錯誤 判斷
(1) 藺相如憑着個人的急智,最終能完璧歸趙。 ○ ○ ○
(2) 秦王安排澠池之會,欲報不能得璧之仇。 ○ ○ ○

6. 文中廉頗向趙王交代赴會前的部署一段,顯示廉頗是一個怎樣的人?
第5頁
深謀遠慮
桀驁不馴
赤膽忠心
口蜜腹劍
A 
B
C  A B C D
D  ○ ○ ○ ○

7. 藺相如在「完璧歸趙」及「澠池之會」中步步不讓,據理力爭,但到「負荊請罪」一事
時,藺相如不僅沒有對廉頗說之以理,反而選擇刻意迴避。從「負荊請罪」一事,如
何得見藺相如性格前後一致?
藺相如自知「拜為上卿」一事令廉頗羞愧不甘,但假如在廉頗怒氣冲冲,誓要泄憤

之時,向他說之以理只會挑起爭端,廉頗亦只會被怒氣所蒙蔽而把藺相如的話拒

之於外,故藺相如選擇稱病不朝和引車避匿。這些舉動看似懦弱,實則是大勇若怯

的表現,亦貫徹了他善於審時度勢的性格。 於外,故藺相如選

擇稱病不朝和引車避匿。這些舉動看似懦弱,實則是大勇若怯的表現,亦貫徹了他

善於審時度勢的性格。

8. 廉頗對藺相如的態度前後有哪些變化?這對塑造廉頗的形象有甚麼作用?
由於廉頗出身尊貴,且向有戰功,身居要位,故當出身低微的藺相如拜為上卿後,

廉頗感到不快,甚至斷言「我見相如,必辱之」
。但得知相如處處忍讓的原委後,對

相如表現歉疚,更負荊請罪。從廉頗對藺相如前後態度的反差,使廉頗魯莽直率與

勇於改過的人物形象更鮮明、更突出。 於外,故藺相如選擇稱病

不朝和引車避匿。這些舉動看似懦弱,實則是大勇若怯的表現,亦貫徹了他善於審

時度勢的性格。

9. 以下是「完璧歸趙」一事中,藺相如在廷上向秦王所說的話。試仔細閱讀,分析藺相
如說這番話的目的。這番話反映了藺相如的甚麼形象?

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
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
璧俱碎於柱矣!(第 3 段)

藺相如說出這番話,以示不滿秦王接待來使的禮節,批評秦王不講信用,要脅秦王,

以退為進,維護趙國國威。藺相如敢於當面直斥秦王,不顧自己的性命,以死相脅,

反映藺相如勇者無懼的形象。 於外,故藺相如選擇稱病
第6頁
不朝和引車避匿。這些舉動看似懦弱,實則是大勇若怯的表

10. 廉頗負荊向藺相如說:「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第 7 段)以下哪項最


能描述廉頗當時的心情?
A 失望無奈
B 愧疚自責
C 慷慨就義 A B C D
D 感恩圖報 ○ ○ ○ ○

11. 細閱以下片段,指出片段中所描述的動作,表現出各人物的哪些性格特點。

(1) 秦王坐章台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
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第 3 段)
(2) 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第 3 段)
(3)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第 7 段)

(1)秦王:秦王不在大殿接見來使藺相如,璧到手後,顯得欣喜若狂,將璧傳予

妃嬪和羣臣玩賞,左右高呼萬歲,絕口不提償城一事。從秦王一連串得

意忘形的舉動,可見他為人傲慢,不守信諾。 如家

(2)藺相如:相如持璧後退、靠着殿柱,與秦臣保持距離,目的是尋找掩護,避免

璧被搶,可見他處事謹慎。

(3)廉頗:廉頗知道藺相如避見自己的原因後,深感慚愧,於是赤身背着荊條到

相如家謝罪,這舉動表現了他勇於改過的性格特點。 如家謝

罪,這舉動表現了他勇於改過的性格特點。

12. 根據下表所示,指出表中所列事件的襯托作用,並指出事件中誰是主要人物,誰是

陪襯的角色。

事件內容 主要人物 陪襯角色 作用

(1)秦王欲作弄藺相如,反
被相如用計取回璧玉。
(完璧歸趙)

(2)秦國君臣咄咄逼人,欺 以秦國君臣的仗勢凌
負趙王,反被藺相如巧 人,反襯藺相如剛正不
用計謀加以還擊。(澠 屈;又以秦王左右侍臣
池之會) 膽小如鼠,反襯藺相如
第7頁
的勇

(3)廉頗妒忌藺相如,有意 以廉頗的心胸狹窄,反
侮辱; 相如以大局為 襯藺相如的胸襟廣闊。
重,處處忍讓。(負荊
請罪)

13. 閱讀下面一段引文,然後回答問題。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
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蘇軾《留侯論》(節錄))

(1) 根據上述引文,蘇軾認為怎樣才稱得上「豪傑之士」?

蘇軾認為能被稱作豪傑的人,一定有出眾的節操,能夠忍受一般人不能忍受

的事情,遇到突然的變故不會驚慌,無故受到侮辱不會發怒,有高遠的志的

事情,遇到突然的變故不會驚慌,無故受到侮辱不會發怒,有高遠的志向。

(2) 藺相如合乎「豪傑之士」的準則嗎?試從課文中舉出事例說明。

「負荊請罪」一事中,藺相如一直躲避廉頗,非因懼怕廉頗的威勢,而是以國

家為重,相如知道秦國之所以不敢侵犯趙國,就是因為趙國有他們兩位賢臣,

如果兩人不和,會讓秦國乘虛而入。藺相如基於對國家的承擔和時局的遠見,

在受到廉頗侮辱之時,也沒有「拔劍而起,挺身而鬥」,反而處處忍讓,面對

廉頗「無故加之而不怒」,由此可見他有過人的愛國情操,堪稱「豪傑之士」

的事情,遇到突然的變故不會驚慌,無故受到侮辱不會發怒,有高遠的志的

事情,遇到突然的變故不會驚慌,無故受到侮辱不會發怒,有高遠的志的事

情,遇到突然的變故不會驚慌,無故受到侮辱不會發怒,有高遠的 志

【比較閱讀】(見《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第二版)第二冊,頁6.21~6.22)
1. 孔子在《論語.論君子》中提到「君子不憂不懼」及「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從廉
頗及藺相如在本文中的表現,你認為他們二人算是君子嗎?試舉例說明之。

「君子不憂不懼」的意思是仁者心胸坦然,所以無所憂慮,亦無所懼怕;「內省不疚,

夫何憂何懼」的意思是自己經常反省內心,覺得問心無愧,所以無所憂愁懼怕。我認

第8頁
為廉頗及藺相如二人算是君子。例如藺相如在章台看到秦王無意償城時,即使計騙回

璧玉,更倚柱表示與璧俱亡的決心;使人把璧玉送回趙國後,在秦廷上義正詞嚴地

斥責秦王,更請求受湯鑊之刑,置生死於度外,可見其行事無愧於心、勇而無懼,具

有君子氣度。廉頗本不甘心地位低於藺相如而出言侮辱對方,後來得悉藺相如為顧全

大局而克己忍讓,便反省自己的過錯,且負荊請罪,可見他有自省及勇於改過之心,

符合君子之道。(學生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局而克己忍讓,

便反省自己的過錯,且負荊請罪,可見他有自省及勇於改過之心,符合君子之道。

(學生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局而

2. 試綜合《左傳.曹劌論戰》及《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分別比較曹劌、廉頗及
藺相如三人,在以下三方面的性格。
 才德
曹劌、廉頗及藺相如皆為才德兼備之人。曹劌對戰略運用得宜,待齊人三鼓後才出兵

待確定齊軍是真的敗退後才讓魯軍追擊,可見他做事慎密、才智過人。另外他眼見國

家有難,便主動參與國事,可見他勇於承擔國民的責任。

廉頗在澠池之會一事中,為趙國作好一切部署,表現出他的深謀遠慮。而且,廉頗

得知藺相如避見自己的原因後,馬上反省自己的過失,並向相如請罪,足見他有勇

於改過的德行。

藺相如在完璧歸趙事件中,能以智謀從秦王手中奪回璧玉。在澠池之會一事中,又

能為趙國爭回面子,足見他的機智。此外,他與趙王初次見面時,能冷靜分析趙國

當前的局勢;出使秦國時,一再以事前考慮和刻下秦王的反應作出部署,可見他為

人細心謹慎。 當前的局勢;出使秦國時,一再以事

前考慮和刻下秦王的反應作出部署,可見他為人細心謹慎。

當前的 局

 氣度
曹劌和藺相如皆有君子氣度。當鄉人質疑朝中已有官員為魯莊公謀策,曹劌為何仍

要參與其中時,曹劌沒有為他的質疑而動怒,反而耐心解釋自己的原由,充分顯示

了他的氣度。藺相如在知道廉頗出言侮辱自己後克己忍讓,又在廉頗負荊請罪時不

計前嫌,足見他的容人之量。相反廉頗在知道藺相如出身寒微,地位卻在他之上時

心生怨憤、出口傷人,稍嫌氣度不足。 當前的局勢;出使秦國時

一再以事前考慮和刻下秦王的反應作出部署,可見他為人細心謹慎。

第9頁
當前的局勢;出使秦國時,一再以事前考慮和刻下秦王的反應作出部署,可見他為

人細心謹慎。

 愛國之心
曹劌、廉頗及藺相如三人皆有濃厚的愛國之心。曹劌本為平民,當知道國家將與齊交

戰後,他不理鄉人勸阻,求見魯莊公及跟隨應戰,務求為國家效力。

廉頗身為趙國將軍,為國家立下不少汗馬功勞。在趙王出席澠池之會時又為國家作

出精心部署,以防秦國要脅趙國,足見他的愛國之心。

藺相如向趙王自薦奉璧赴秦,不畏危險,以報國家。在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二事中,

又以死脅迫秦王,願意為國犧牲。此外當廉頗揚言侮辱時,藺相如亦能以國家為重,

處處忍讓,先國家而後私讎,可見他有忠貞愛國的情操。 當前的局勢;出

使秦國時,一再以事前考慮和刻下秦王的反應作出部署,可見他為人細心謹慎。

當前的 局勢;出使秦國時,一再以事前考慮和刻下秦王的反應作出部署,可見他

為人細心謹慎。

3. 閱讀以下一段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的引文,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11 優旃者,秦倡朱儒也。善為笑言,然合於大道。
12 始皇嘗議欲大苑囿,東至函谷關,西至雍、陳倉。優旃曰:「善。多縱禽獸
於其中,寇從東方來,令麋鹿觸之足矣。」始皇以故輟止。
13 二世立,又欲漆其城。優旃曰:「善。主上雖無言,臣固將請之。漆城雖
於百姓愁費,然佳哉!漆城蕩蕩,寇來不能上。即欲就之,易為漆耳,顧難為蔭
室。」於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居無何,二世殺死,優旃歸漢,數年而卒。
(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節錄))
 倡:表演歌舞的人。  固:本來。
 朱儒:個子矮小。  蔭室:指遮蔽太陽,用以儲存待乾漆器的房間。
 大苑囿:擴大打獵場。  居無何:過了不久。
 寇:侵略者。
 輟:停止。
 二世:指秦二世 嬴胡亥。

(1) 優旃怎樣勸止秦始皇擴大打獵場及秦二世用漆塗飾城牆的計劃?

優旃以幽默的反語,明褒實貶的方法勸阻秦皇。他先稱「善」,然後指出無稽的

支持理由,婉轉地道明計劃的荒謬處。

(2) 根據本文內容,優旃有甚麼優點?試舉例並略作說明。

優旃性格機智聰敏,能言善辯,懂得用幽默言辭,巧妙提出計劃的不合理處,

委婉地進行勸說。這從他想說服秦二世不要「漆其城」時,以「即欲就之,易為

漆耳,顧難為蔭室」為由,令秦二世能「笑之」及打消漆城的念頭可知。為漆耳

第 10 頁
顧難為蔭室」為由,令秦二世能「笑之」及打消漆城的為漆耳,顧難為蔭室」為

由,令秦二世能「笑之」及打消漆城的

(3) 本文與《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在刻畫人物的手法上有甚麼相同之處?

本文和《廉》文同樣運用了語言描寫刻畫人物,如本文通過「善。多縱禽獸於其

中,寇從東方來,令麋鹿觸之足矣」這句話,表現優旃的機敏和幽默感。《廉》

文則通過「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這句話,表現藺相如有勇

有謀的形象。 為漆耳,顧難為蔭室」為由,令秦

二世能「笑之」及打消漆城的

【古漢語知識】(見《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第二版)第二冊,頁6.23~6.24)
試指出以下句子中「乃」字的意義。

1. 今君乃亡趙走燕。(第 2 段) ( )
2. 臣乃敢上璧。(第 3 段) ( )

3. 乃使其從者衣褐。(第 3 段) ( )

試指出以下句子中「因」字的意義。
句子 意義
1. 相如因持璧,卻立。(第 3 段)

2. 不如因而厚遇之。(第 4 段)

3.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第 7 段)

試指出以下句子中「孰」字的詞性及意義。
句子 詞性 意義
1. 惟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第 4 段)

2. 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第 7 段)

試指出以下倒裝句的類型,並寫出倒裝的成分。

1. 寧許以負秦曲。(第 2 段)

謂語前置,把謂語「負」前置,是「寧許以秦負曲」的倒裝。 賓語前置,
第 11 頁
2. 求人可使報秦者。(第 2 段)

定語後置,把定語「可使報秦」後置,意思為求「可使報秦」的人。 賓語前置,

3. 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第 7 段)

賓語前置,把賓語「之」前置,是「公視之廉將軍孰與秦王」的倒裝。 賓語前

~完~

第 12 頁
單元 6 世道人事(人物描寫)
講讀一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
參考答案
一、 閱讀前哨站知識重温(見《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第二版)第二冊,頁 6.4)

1. 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就是通過人物的語言來刻畫 人物形象 。閱讀時留意人物話語所用的 字

詞 、 對答 的內容,有助了解人物的身份、 所處情況 ,以及 性格特徵 。

2. 行動描寫

動作行能具體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行動描寫就是描摹人物的 動作 及 行為 ,

以表現人物的 性格特點 和 心理狀態 。
廉頗:趙國大將軍,位居 上卿 ,出身 尊貴 。
3. 肖像描寫 藺相如: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 門客 ,出身 卑微 。
肖像描寫是指對人物外貌的描寫,包括描寫人物的身材、  容貌 、 衣着打扮 ,
起因:秦王要求以 十五座城池 換取趙國的和氏璧,繆賢推薦藺相
如奉璧出使秦國,藺相如許諾如果 秦王不守信
以至 神態 特點,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及表現人物的  性格 。  ,他定必把璧玉完
好無缺的送返趙國。
4. 心理描寫 經過:秦王在離宮的 章台 接見相如,更把璧玉傳給 美人和左右
觀賞,完全暴露了他 無意償趙城 的企圖。相如以計騙回璧玉,並
要求秦王  齋戒 及 設九賓之禮
心理描寫即表述人物的意念活動,描寫人物   ,才再獻上璧玉,同時暗中派人
喜怒哀樂   情緒的變化。心理描寫
把璧玉送回趙國。秦王知道即使殺了相如,也無法得到璧玉,最終只
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可以  第三人稱   對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行描述;或運用
好 送相如回趙國 。
結果:趙王拜相如為 上大夫 。
內心獨白  ;或利用人物的對話來顯示;或通過傳神的動作、  環境的渲染  作

烘托。 起因:秦王因璧玉一事而 懷恨在心 , 兩 次出兵攻打趙國,後
又要求趙王在澠池會面,相如陪伴趙王前往。
5. 襯托法 經過:為防秦國挾持趙王要脅趙國,廉頗提出要求 ─ 假如趙王三十
日內不回國,他便會 立太子為王 。廉頗同時 部署重兵 ,使秦
襯托法是一種通過周圍人物的  言談  、反應和  行為  互相映襯,使 主要描
國不敢輕舉妄動。在宴會上,秦王要求趙王  奏瑟 ,而相如也以死
脅迫秦王  擊缻 ;秦臣又要求趙國以 十五座城池 為秦王祝壽,
寫對象 的形象在襯托下更加鮮明的人物描寫方法。
相如則請秦國以 首都咸陽 為趙王祝壽。相如一次又一次的狠挫秦
6. 側面描寫 王的銳氣,令趙國的國體 得以保存 。
結果:趙王拜相如為 上卿 ,位在廉頗之上。
側面描寫,又稱間接描寫,即通過刻畫  其他人物  或  描繪環境  ,來

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使其形象更  具體  、鮮明突出,方法包括對比法、襯托法

等。與側面描寫相對的,稱直接描寫,即直接通過對描寫對象的外型、語言、動作、

神態、心理等描寫,表現人物的性格、品行等。

二、課文結構(60 分,每項 2 分)(見《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第二版)第二冊,頁 6.6)


廉頗、藺
相如的身
分和地位 第 13 頁
完璧歸趙

澠池之會

起因:廉頗對相如官位高於己感到 不服氣 ,揚言要 羞辱 他。
經過:相如以 國家利益 為先,對廉頗處處忍讓,不但在路上遇見
廉頗時便 迴避 ,更加 稱病不上朝 ,使其門客也感到羞恥,要
負荊請罪 求 離去 。廉頗知道相如的用心後,便向相如負荊請罪。
結果:廉頗和藺相如成為 刎頸之交 。

【版邊問題】(見《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第二版)第二冊,頁 6.8~6.16)
1. 秦昭王願意以十五座城與趙交換和氏璧,為甚麼會令趙國國君感到困擾?

因為趙王擔心若給予秦王璧玉,恐怕被秦王欺騙而最終未可得城;但若不給予秦

王璧玉,又怕秦王會派兵來攻打,陷入進退兩難之間。
2. 為甚麼繆賢認為藺相如「可使」?

第 14 頁
繆賢從相如勸他不要逃亡燕國一事,看出相如對人情事理有充分的理解,又懂得

審時度勢、隨機應變;且具有置諸死地而後生的勇氣,因此認為相如可以出使秦國

3. 藺相如認為應如何處理「秦王求璧」一事?他持甚麼理據?
藺相如認為秦國強大而趙國弱小,所以應答應秦國要求奉上和氏璧。他認為如果趙

國給予秦國璧玉而秦國沒有照承諾交出城池,理虧在秦,所以寧可答應秦國,使

秦國承擔理虧的責任。

4. 為甚麼藺相如認為秦王無意交換城邑?

因為秦王沒有禮待趙國使者。秦王在只供遊憩的離宮章台接見相如;得到璧玉後,

秦王把它傳給美人,沒有向相如提及以城償璧的事,這些行為都顯示秦王沒有償

城之心。

5. 在「完璧歸趙」一事中,怎樣體現藺相如的足智多謀和勇敢自信?

藺相如準確分析以城換璧的利害形勢,見秦王無意換城,便使計取回璧玉,要求秦

王齋戒以拖延時間,使人循小路持璧歸趙,足見他足智多謀。他又自願出使秦國,

在秦廷上當面怒斥秦王的傲慢無禮,表示要與璧共存亡,送回璧玉後仍留在秦國 ,

可見他勇敢自信的一面。

6. 廉頗在趙王赴會前作了甚麼部署,令秦不能加勝於趙?

廉頗在趙王出發前,請求趙王同意,如趙王三十日不回國,便立太子為王,以免

秦國挾持趙王,要脅趙國。

在酒宴上,秦王最終都不能從趙國取得好處。加上因為趙國已在邊境屯駐重兵,所

以秦王亦只能按兵不動。

7. 試從「澠池之會」分別歸納藺相如及廉頗的性格特點。

藺相如脅迫秦王奏樂及要求秦王獻贈咸陽給趙王,為趙國爭回面子,足見他的機智

廉頗在「澠池之會」期間為趙國所作的部署,表現了他的深謀遠慮。

8. 廉頗得知藺相如拜為上卿後有甚麼反應?

廉頗不服相如拜為上卿,認為自己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相如只不過是效言詞之

勞而已。加上相如出身低微,現在反而位居其上,廉頗因此感到不快。

9. 藺相如怎樣回應其舍人勸諫他不要躲避廉頗?

藺相如向門客說明他之所以一直躲避廉頗,並非因為懼怕廉頗的威勢,而是因為

要以國家大局為重。相如認為強大的秦國不敢侵趙,就是因為趙國有自己和廉頗兩

第 15 頁
位賢臣。假如兩人不和,秦國便有機可乘。

10. 「負荊請罪」一事可見到藺相如和廉頗的哪些性格特點?

藺相如為了國家的安危,處處忍讓廉頗,有愛國忘私的情操;當廉頗向他請罪時,

他不計前嫌,與廉頗成為刎頸之交,可見他寬厚的性格。廉頗不甘心地位在藺相如

之下,便出言侮辱,反映了他的衝動魯莽;當他知道藺相如為顧全大局而躲避他

時,便立即負荊請罪,足見他勇於改過。

【篇章探究】(見《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第二版)第二冊,頁 6.18~6.21)
1. 試解釋以下句子中標有▲符號的字詞,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
(1)決負約不償城。(第 3 段) 負: 違背

(2)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第 4 段) 負: 辜負

(3)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第 2 段) 徒: 白白地

(4)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第 7 段) 徒: 只

(5)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第 2 段) 使: 出使

(6)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第 4 段) 使: 讓

2.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寫成白話文。

(1)從徑道亡。(第 3 段)

循小路逃走。

(2)卒廷見相如。(第 4 段)

(秦王)終於在朝廷上接見相如。

3. 根據《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一文的結構,回答以下問題。

(1) 本文共有7段,按內容可嘗試分為四個層次。試寫出各層次分別由哪些段落組
成,並概括層次大意。
層次 段落 層次大意

簡述 廉頗和藺相如的出身和地位 。
一 第 1 段

記敍「完璧歸趙」一事,從事件中表現 藺相如智勇兼
二 第2~4段
備。
記敍「澠池之會」一事。從赴會前的部署,表現了廉頗

三 第5~6段 的 心思細密 ,同時亦刻畫了藺相如在會上的 機智和

勇氣 ,維護了 趙國的體面 。

第 16 頁
記敍「負荊請罪」的故事,表現藺相如 以國事為重,
四 第 7 段
克己忍讓的品德 ,以及廉頗 勇於改過的精神 。

(2) 根據上述資料,概括《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一文的主題思想。

本文記述了「完璧歸趙」
、「澠池之會」、
「負荊請罪」三個故事,交代了藺相如

敢於對抗強秦、維護趙國尊嚴的事跡,以及他跟廉頗兩人由矛盾到和好的過

程。文中刻畫出藺相如智勇雙全的形象,讚揚他的愛國情操,亦對廉頗勇於

改過的行為加以肯定和表揚。

4. 作者利用繆賢憶述欲逃亡燕國一事來介紹藺相如,這個安排用意何在?

作者通過繆賢之口來介紹藺相如的出場,讓讀者從具體的事件中認識藺相如的性

格特點,能營造「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效果。此外,藉着繆賢的介紹及對藺相如

「其人勇士,有智謀」的評價,側面刻畫藺相如的機智勇敢,為隨後他在「完璧歸

趙」、「澠池之會」中的出色表現作鋪墊。

5. 根據本文內容,判斷以下陳述,塗滿與答案相應的圓圈;每道分題限選一個答案。
無從
正確 錯誤 判斷
(1) 藺相如憑着個人的急智,最終能完璧歸趙。 ○ ● ○
(2) 秦王安排澠池之會,欲報不能得璧之仇。 ● ○ ○

6. 文中廉頗向趙王交代赴會前的部署一段,顯示廉頗是一個怎樣的人?
 深謀遠慮
桀驁不馴
赤膽忠心
口蜜腹劍
A 
B
7. 藺相如 在
C  A B C D
D  ○ ● ○ ○

「完璧歸趙」及「澠池之會」中步步不讓,據理力爭,但到「負荊請罪」一事時,藺相
如不僅沒有對廉頗說之以理,反而選擇刻意迴避。從「負荊請罪」一事,如何得見藺
相如性格前後一致?
藺相如自知「拜為上卿」一事令廉頗羞愧不甘,但假如在廉頗怒氣冲冲,誓要泄憤

之時,向他說之以理只會挑起爭端,廉頗亦只會被怒氣所蒙蔽而把藺相如的話拒

之於外,故藺相如選擇稱病不朝和引車避匿。這些舉動看似懦弱,實則是大勇若怯
第 17 頁
的表現,亦貫徹了他善於審時度勢的性格。

8. 廉頗對藺相如的態度前後有哪些變化?這對塑造廉頗的形象有甚麼作用?
由於廉頗出身尊貴,且向有戰功,身居要位,故當出身低微的藺相如拜為上卿後,

廉頗感到不快,甚至斷言「我見相如,必辱之」
。但得知相如處處忍讓的原委後,對

相如表現歉疚,更負荊請罪。從廉頗對藺相如前後態度的反差,使廉頗魯莽直率與

勇於改過的人物形象更鮮明、更突出。

9. 以下是「完璧歸趙」一事中,藺相如在廷上向秦王所說的話。試仔細閱讀,分析藺相
如說這番話的目的。這番話反映了藺相如的甚麼形象?

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
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
璧俱碎於柱矣!(第 3 段)

藺相如說出這番話,以示不滿秦王接待來使的禮節,批評秦王不講信用,要脅秦

王,以退為進,維護趙國國威。藺相如敢於當面直斥秦王,不顧自己的性命,以死

相脅, 反映藺相如勇者無懼的形象。

10. 廉頗負荊向藺相如說:「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第 7 段)以下哪項最


能描述廉頗當時的心情?
A 失望無奈
B 愧疚自責
C 慷慨就義 A B C D
D 感恩圖報 ○ ● ○ ○

11. 細閱以下片段,指出片段中所描述的動作,表現出各人物的哪些性格特點。

(1) 秦王坐章台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
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第 3 段)
(2) 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第 3 段)
(3)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第 7 段)

(1)秦王:秦王不在大殿接見來使藺相如,璧到手後,顯得欣喜若狂,將璧傳予

妃嬪和羣臣玩賞,左右高呼萬歲,絕口不提償城一事。從秦王一連串得

意忘形的舉動,可見他為人傲慢,不守信諾。

(2)藺相如:相如持璧後退、靠着殿柱,與秦臣保持距離,目的是尋找掩護,避免

璧被搶,可見他處事謹慎。

第 18 頁
(3)廉頗:廉頗知道藺相如避見自己的原因後,深感慚愧,於是赤身背着荊條到

相如家謝罪,這舉動表現了他勇於改過的性格特點。

12. 根據下表所示,指出表中所列事件的襯托作用,並指出事件中誰是主要人物,誰是

陪襯的角色。

事件內容 主要人物 陪襯角色 作用

(1)秦王欲作弄藺相如,反 藺相如 秦王 以秦王的笨拙,反襯藺


被相如用計取回璧玉。 相如的機智。
(完璧歸趙)

(2)秦國君臣咄咄逼人,欺 藺相如 秦王及秦臣 以秦國君臣的仗勢凌


負趙王,反被藺相如巧 人,反襯藺相如剛正不
用計謀加以還擊。(澠 屈;又以秦王左右侍臣
池之會) 膽小如鼠,反襯藺相如
的勇猛果敢。

(3)廉頗妒忌藺相如,有意 藺相如 廉頗 以廉頗的心胸狹窄,反


侮辱; 相如以大局為 襯藺相如的胸襟廣闊。
重,處處忍讓。(負荊
請罪)

13. 閱讀下面一段引文,然後回答問題。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
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蘇軾《留侯論》(節錄))

(1) 根據上述引文,蘇軾認為怎樣才稱得上「豪傑之士」?

蘇軾認為能被稱作豪傑的人,一定有出眾的節操,能夠忍受一般人不能忍受

的事情,遇到突然的變故不會驚慌,無故受到侮辱不會發怒,有高遠的志向。

(2) 藺相如合乎「豪傑之士」的準則嗎?試從課文中舉出事例說明。

「負荊請罪」一事中,藺相如一直躲避廉頗,非因懼怕廉頗的威勢,而是以國

家為重,相如知道秦國之所以不敢侵犯趙國,就是因為趙國有他們兩位賢臣,

如果兩人不和,會讓秦國乘虛而入。藺相如基於對國家的承擔和時局的遠見,

在受到廉頗侮辱之時,也沒有「拔劍而起,挺身而鬥」,反而處處忍讓,面對

第 19 頁
廉頗「無故加之而不怒」,由此可見他有過人的愛國情操,堪稱「豪傑之士」

【比較閱讀】(見《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第二版)第二冊,頁6.21~6.22)
1. 孔子在《論語.論君子》中提到「君子不憂不懼」及「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從廉
頗及藺相如在本文中的表現,你認為他們二人算是君子嗎?試舉例說明之。
「君子不憂不懼」的意思是仁者心胸坦然,所以無所憂慮,亦無所懼怕;「內省不疚,

夫何憂何懼」的意思是自己經常反省內心,覺得問心無愧,所以無所憂愁懼怕。我認

為廉頗及藺相如二人算是君子。例如藺相如在章台看到秦王無意償城時,即使計騙回

璧玉,更倚柱表示與璧俱亡的決心;使人把璧玉送回趙國後,在秦廷上義正詞嚴地

斥責秦王,更請求受湯鑊之刑,置生死於度外,可見其行事無愧於心、勇而無懼,具

有君子氣度。廉頗本不甘心地位低於藺相如而出言侮辱對方,後來得悉藺相如為顧全

大局而克己忍讓,便反省自己的過錯,且負荊請罪,可見他有自省及勇於改過之心,

符合君子之道。(學生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2. 試綜合《左傳.曹劌論戰》及《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分別比較曹劌、廉頗及藺相
如三人,在以下三方面的性格。
 才德
曹劌、廉頗及藺相如皆為才德兼備之人。曹劌對戰略運用得宜,待齊人三鼓後才出兵

待確定齊軍是真的敗退後才讓魯軍追擊,可見他做事慎密、才智過人。另外他眼見國

家有難,便主動參與國事,可見他勇於承擔國民的責任。

廉頗在澠池之會一事中,為趙國作好一切部署,表現出他的深謀遠慮。而且,廉頗

得知藺相如避見自己的原因後,馬上反省自己的過失,並向相如請罪,足見他有勇

於改過的德行。

藺相如在完璧歸趙事件中,能以智謀從秦王手中奪回璧玉。在澠池之會一事中,又

能為趙國爭回面子,足見他的機智。此外,他與趙王初次見面時,能冷靜分析趙國

當前的局勢;出使秦國時,一再以事前考慮和刻下秦王的反應作出部署,可見他為

人細心謹慎。

 氣度
曹劌和藺相如皆有君子氣度。當鄉人質疑朝中已有官員為魯莊公謀策,曹劌為何仍

要參與其中時,曹劌沒有為他的質疑而動怒,反而耐心解釋自己的原由,充分顯示

了他的氣度。藺相如在知道廉頗出言侮辱自己後克己忍讓,又在廉頗負荊請罪時不

計前嫌,足見他的容人之量。相反廉頗在知道藺相如出身寒微,地位卻在他之上時

第 20 頁
心生怨憤、出口傷人,稍嫌氣度不足。

 愛國之心
曹劌、廉頗及藺相如三人皆有濃厚的愛國之心。曹劌本為平民,當知道國家將與齊交

戰後,他不理鄉人勸阻,求見魯莊公及跟隨應戰,務求為國家效力。

廉頗身為趙國將軍,為國家立下不少汗馬功勞。在趙王出席澠池之會時又為國家作

出精心部署,以防秦國要脅趙國,足見他的愛國之心。

藺相如向趙王自薦奉璧赴秦,不畏危險,以報國家。在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二事中,

又以死脅迫秦王,願意為國犧牲。此外當廉頗揚言侮辱時,藺相如亦能以國家為重,

處處忍讓,先國家而後私讎,可見他有忠貞愛國的情操。

3. 閱讀以下一段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的引文,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11 優旃者,秦倡朱儒也。善為笑言,然合於大道。
12 始皇嘗議欲大苑囿,東至函谷關,西至雍、陳倉。優旃曰:「善。多縱禽獸
於其中,寇從東方來,令麋鹿觸之足矣。」始皇以故輟止。
13 二世立,又欲漆其城。優旃曰:「善。主上雖無言,臣固將請之。漆城雖
於百姓愁費,然佳哉!漆城蕩蕩,寇來不能上。即欲就之,易為漆耳,顧難為蔭
室。」於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居無何,二世殺死,優旃歸漢,數年而卒。
(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節錄))
 倡:表演歌舞的人。  固:本來。
 朱儒:個子矮小。  蔭室:指遮蔽太陽,用以儲存待乾漆器的房間。
 大苑囿:擴大打獵場。  居無何:過了不久。
 寇:侵略者。
 輟:停止。
 二世:指秦二世 嬴胡亥。

(1) 優旃怎樣勸止秦始皇擴大打獵場及秦二世用漆塗飾城牆的計劃?

優旃以幽默的反語,明褒實貶的方法勸阻兩位皇帝。他先稱「善」,然後指出無

稽的支持理由,婉轉地道明計劃的荒謬處。

(2) 根據本文內容,優旃有甚麼優點?試舉例並略作說明。

優旃性格機智聰敏,能言善辯,懂得用幽默言辭,巧妙提出計劃的不合理處,

委婉地進行勸說。這從他想說服秦二世不要「漆其城」時,以「即欲就之,易為

漆耳,顧難為蔭室」為由,令秦二世能「笑之」及打消漆城的念頭可知。

(3) 本文與《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在刻畫人物的手法上有甚麼相同之處?

本文和《廉》文同樣運用了語言描寫刻畫人物,如本文通過「善。多縱禽獸於其

中,寇從東方來,令麋鹿觸之足矣」這句話,表現優旃的機敏和幽默感。《廉》

文則通過「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這句話,表現藺相如有勇
第 21 頁
有謀的形象。

【古漢語知識】(見《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第二版)頁6.23~6.24)
試指出以下句子中「乃」字的意義。

1. 今君乃亡趙走燕。(第 2 段) ( 是 )
2. 臣乃敢上璧。(第 3 段) ( 才 )

3. 乃使其從者衣褐。(第 3 段) ( 就 )

試指出以下句子中「因」字的意義。
句子 意義
1. 相如因持璧,卻立。(第 3 段) 接着,隨後

2. 不如因而厚遇之。(第 4 段) 趁

3.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第 7 段) 經過、通過

試指出以下句子中「孰」字的詞性及意義。
句子 詞性 意義
1. 惟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第 4 段) 形容詞 通「熟」,仔細

2. 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第 7 段) 疑問代詞 誰,哪一個

試指出以下倒裝句的類型,並寫出倒裝的成分。

1. 寧許以負秦曲。(第 2 段)

謂語前置,把謂語「負」前置,是「寧許以秦負曲」的倒裝。

2. 求人可使報秦者。(第 2 段)

定語後置,把定語「可使報秦」後置,意思為求「可使報秦」的人。

3. 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第 7 段)

賓語前置,把賓語「之」前置,是「公視之廉將軍孰與秦王」的倒裝。

~ 完 ~

第 22 頁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