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

内蒙古中医药第 40 卷2021 年 2 月第 2 期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40 No.

2 2021 165

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研究综述△

李洁 1 杨波 1 杨洪涛 1* 高喆 2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 天津 300193;
2.天津市河东区富民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天津 300182)

摘 要 膜性肾病(MN)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中药在提高MN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低蛋白状态、控制蛋白尿、缓解
水肿等方面有显著的优势。MN的病因病机以脾肾气虚为本,痰湿热瘀胶着为患,大多数患者慢性久病肝郁不舒。治疗以补益脾
肾、调护正气为主,同时兼顾清热去瘀祛风,活血化瘀要贯穿整个疾病始终。然而,中药治疗存在一些不足,可与西医分子生物
学、蛋白组学、药理学等现代研究方法结合,多靶点全方位认识MN,为中医治疗该病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膜性肾病;中医药;病因病机;综述
中图分类号:R2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79(2021)02-0165-02

膜性肾病(MN)是免疫复合物沉积后激活补体系统(旁路 痞满纳呆 [5]。肾居下焦,下焦如渎,主水液代谢,肾关不固,一方


途径),膜攻击复合物逐渐形成,损伤足细胞导致足突融合,足 面水失所主而妄行,溢于周身肌肤、内渍脏腑,易出现颜面、四
细胞逐渐消失。MN 中老年发病率高于青少年,且构成比逐年 肢水肿、胸腹腔积液;另一方面,肾虚封藏失职,精微外泄,形
增加,我国继发性膜性肾病多于原发性膜性肾病(IMN)。2018 成蛋白尿[6]。
年梅奥诊所指出:① IMN 患者中,75%PLA2R 抗体阳性,5% 久病不复,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无以化精微,输布障碍,清
THSD7A 抗体阳性;②PLA2R 滴度水平可用于评价 IMN 活动 气不得升;肺脏失养,肺气失宣,无以化气,精气不布,又可加重
度、预后及疗效评估,组织中较循环中抗体更敏感;③Na +通道 脾气虚弱,多见食少、便溏、气短懒言、面色苍白等免疫功能下
阻滞剂阿米洛利联合应用袢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可能是有 降的表现。因此,在临床中也要注意肺气的养护。
效控制水肿的方法;④推荐总环磷酰胺累积量<20 g;⑤促肾 1.2 痰湿热瘀胶着为患 久病难复,肺脾肾功能失调,阳不化气,
上腺皮质激素可能缓解蛋白尿。长期使用西药带来的感染率 气虚无以行血,壅滞三焦,血停成瘀,脉络壅滞,水湿不化,郁而
升高、免疫耐受、血栓栓塞等多种并发症使得激素或免疫抑制 化热,湿热内蕴,湿热焦灼熏蒸,这是导致 MN 病情缠绵难愈的
剂为主要的治疗方案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受到了质疑 [1],寻求一 关键病理因素。加之激素类药物属阳热之品,热蒸湿动,与体内
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案成为现代肾病科医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 瘀积之水邪相互搏结,攀援勾结,形成水湿热相互为患的局势。
题。越来越多的临床实验研究证实,中药在提高 MN 患者免疫 痰、湿、热、瘀四者结合阻于中焦,乱于下焦,终致痰饮互结、中
功能、改善低蛋白状态、控制蛋白尿、缓解水肿等方面有显著 甚至发生关格危候[7]。瘀血作为病
焦气逆、下关闭塞、溺毒内聚,
的优势 [2]。 理产物又成为致病因素,阻碍气化,导致瘀水互结。陈以平教授
1 中医对 MN 病因病机的认识 根据膜性肾病“虚、湿、瘀、热”四大病机,结合膜性肾病发病机
MN 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多伴血 制,将中医辨证论治与肾脏病理诊断相结合,认为免疫复合物
栓形成、微炎症状态。“水肿”在 MN 患者病程中间断出现,
“尿 在上皮下沉积属中医“瘀血”范畴,
“湿热胶着成瘀”是影响 MN
浊”伴随疾病始终。
《景岳全书》曰:
“凡水肿等证……故其本在 预后的关键[8,9]。曹式丽教授强调“毒损”贯穿 MN 病变全程,尤
肾[3]。水化于气,故其表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诸湿肿满 以“风、湿、 主因不尽相同[10]。
浊、瘀”突出,不同病理阶段“毒损”
皆属于脾。”[4]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二者相互滋生,同 MN 患者使用激素初始阶段,多表现为阴虚火旺,外感之邪
病相怜,脾肾俱虚。肝肾同源,共居下焦,肝主疏泄,肾主封藏, 化热,湿热易阻滞气机。
一泄一藏,二者相得益彰,肝郁不舒,肝失条达,克伐脾土,脾失 1.3 肝郁气滞不容忽视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互滋生相互转
统摄,输布失常,健运失司,气血津液不循常道而行,水溢脉外, 化,精与血化源于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故精血充足又赖
肾络涩滞,精微下泄。MN 病位涉及肺、脾、肝、肾,脾肾亏虚是 脾之运化散精功能的调节。肝脏疏泄功能正常,可助脾土运化
MN 发病的基础,湿、
热、痰、
瘀是 MN 不同病理阶段病理要素。 水湿,亦可助三焦枢机通利。然而,MN 病情反复难愈,易导致肝
1.1 脾肾气虚为本 脾位居中焦,为制水之脏,中焦如沤,腐熟 郁不舒,郁怒伤肝,疏泄失常,肾关不利,精微外泄,导致水湿内
水谷,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运化水湿,斡旋三焦,脾虚则 停、湿浊内蕴,多见水肿、蛋白尿。因此,医者在临床诊治时不可
气机运化无力,三焦枢机不畅,终则水液妄行,水无所制而泛 忽视肝郁气滞产生的兼证。
滥,精微物质不升反降,壅遏气机,多见神疲倦怠、面色无华、 2 MN 的中医中药治疗
2.1 补益脾肾,调护正气 脾肾气虚是 MN 病机关键。脾位居中
△项目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03440)。
作者简介:
李洁(1986-),
女,汉族,
天津人,
主治医师,
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西医
焦,主运化,腐熟水谷,运化精微,化生气血,为气机升降之枢
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 纽。肾居下焦,主水液代谢、主封藏,肾关不固,水液妄行,泛益
166 内蒙古中医药第 40 卷2021 年 2 月第 2 期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40 No.2 2021

肌肤。脾肾互为先后天,脾的运化水谷有赖于肾中阴阳的资助 远期疗效鲜有报道,缺乏大样本临床对照试验研究,可结合西
和促进,始能健旺;肾中元气,亦赖脾气运化水谷之精的不断充 医分子生物学、蛋白组学、药理学等现代研究方法,与中医辨病
养和培育。 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相结合,多靶点全方位认识 MN,为中
吕仁和教授认为激素撤减阶段,易出现乏力、纳差等脾肾 医治疗该病提供数据支持。因此,如何遣方用药,使其更具说服
两虚证候,治以健脾益肾、补益脾气,药用黄芪、太子参、白花蛇 力以及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也是中医
防治疾病复发[11]。宋立群教授认为膜性肾病
舌草以提高免疫力, 中药走向国际化的关键所在。
后期基本病理是肾之阴阳气血衰惫,多因久病迁延、精微下泄、 参考文献
肾气受伐而形成,临床常以杜仲、牛膝益肾精强腰膝;以沙苑 [1]Pema A,SchieppatiA,
ZamoraJ,et al.Immunosuppressive treat-
子、菟丝子补肾填精、平补阴阳[12]。 ment for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a system atic re-
2.2 清热去瘀,兼顾祛风 叶任高教授认为使用激素应分阶段配 view[J].Am J Kidney Dis,2004,44(3):385-401.
合中药治疗,初期大剂量激素的使用,易化热化火耗气伤阴,可 [2]高飞,王泽泽,杨冰,等.中药复方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膜
配合滋阴降火类药物如知母、黄柏、玄参、丹皮、生地黄等;激素 性肾病的系统评价和 Meta 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0,
撤减阶段,如釜底抽薪,发生药源性转化,多由阴虚火旺转为气 26(22):1705-1716,1728.
阴两虚型,此时应加入黄芪、党参、肉苁蓉、补骨脂、淫羊藿等益 [3]张海涛,马雷.刘宇宁教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经验[J].中
气养阴温阳类药物;使用环磷酰胺出现骨髓抑制时,加入鸡血 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14):4-5.
[13]
藤、当归以养血生血 。 [4]史彬,张荣融,王新慧,等.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难治性膜性肾
黄春林教授指出,慢性肾病患者某些可疑的感染长期存在 病的临床观察[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9,
8(1):30-37.
或反复发生,应辨别病邪部位与性质,选用清热解毒药物。MN [5]刘学永,何聪芹,王聪舟,等.膜性肾病的中医诊治进展[J].临
中免疫复合物的出现多由炎症因子导致,与各种感染灶的持续 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76):15039-15041.
存在反复发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发无定时,善行数变,正是 [6]陈文军,檀金川,陈素枝,等.加味升降散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
风邪的致病特点,常与寒暑湿燥热合邪为病。王永均教授认为 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6,1(31):
44-47.
风湿内扰是慢性肾病最常见的病因,也是加速疾病进展的因 [7]刘童童,王宇阳,占永立.膜性肾病的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J].
素,治疗关键在于及时祛除风湿之邪,恢复脾肾功能,多选用防 环球中医药,2019,20(10):1555-1557.
己黄芪汤以去风除湿利水。湿邪郁久化热,湿热毒邪停滞体内, [8]张先闻,王琳,陈以平.陈以平教授治疗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
耗伤正气,而激素的使用往往加重体内湿热毒邪,应重视清热 经验撷英[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7,2(18):
98-99.
利湿祛邪,使邪去正安。张佩青根据 MN 病情制定了清热解毒 [9]陈以平,邓跃毅,倪兆慧,等.中医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肾
利湿祛邪、活血化瘀以去除胶结的治法。吕仁和针对湿热、外 病综合征的前瞻性、随机、
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
感,采用清热利湿、疏风清热之法[14]。 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13(6):471-474.
2.3 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随着膜性肾病病程进展,呈现出阴盛 [10]董兆珵,刘宝利.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研究进展[J].世
阳衰、血行不畅、阻于中焦的状态,水湿蕴结中焦,阻碍气机升 界中医药,2018,13(6):1332-1336.
降,气虚无以行血而形成瘀血,瘀血阻碍气机,又加重湿浊[15],湿 [11]雷根平,朱开然,胡蓝方,等.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现代医学治
化为痰,与瘀血胶着不化,形成痰瘀相互搏结,形成“癥结”,难 疗进展及中医辨证论治现状[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以祛除,这也是膜性肾病病程缠绵反复的一个重要病理因素。 42(1):169-172.
国医大师郑新认为“肾病多瘀”
,重用破血通络之品,如走 [12]宋立群,李娟,代丽娟.宋立群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的经验介
窜之虫类药,善联用风药以行十二经络,治以祛风湿、祛风通 绍[J].黑龙江医药,2014,
27(2):418-419.
[16]
络,以改善肾脏微循环。邹燕勤教授治疗 MN ,以调理脾胃为 [13]何邦友.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经验与体会[J].中医药
基础,重视祛风通络、活血利湿,常用僵蚕、全蝎、蝉蜕等之品。 临床杂志,2019(2):273-276.
杨霓芝教授指出 MN 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 [14]李莲花,陈新昌,
张佩青.张佩青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用药规律
以水湿、湿热及瘀血为标,
“ 瘀血”为标实之著,可因气滞血瘀、 挖掘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12):
205-208.
因虚致瘀、因湿致瘀。赵玉庸教授提出“肾络瘀阻”的理论[17],临 [15]刘学永,何聪芹,郭术莲,等.基于痰瘀互结理论讨特发性膜
证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法,选用虫蚁搜剔之品的“芪苓通络方”经 性肾病的中医病机及治疗[J].医学综述,2018,24(14):2841-
验方治疗 MN 疗效较好[18]。本病病程长,活血化瘀慎用耗血破血 2844.
之品,以免伤正。 [16]仲昱.邹燕勤采用益肾清利、祛风通络法治疗膜性肾病验案
综上所述,膜性肾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 1 则[J].江苏中医药,2013,45(9):52-54.
亏虚为主,标实以“湿、热、瘀”为要,临床医家在遣方用药时多 [17]丁英钧,蔡冀民,潘莉,等.慢性肾脏病“肾络淤阻”共有病机
重视健脾补肾,同时兼顾祛风、清热、
祛湿、
活血通络。多项临床 学说及临床意义[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3):
690-691.
及动物实验研究证实中医中药治疗膜性肾病效果显著,且不良 [18]刘童童,丁英钧.赵玉庸治疗膜性肾病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
反应小、安全性高。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中医药对于 MN 的 志,
2016,31(10):4064-406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