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8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9 講讀使用

單元 9 風雲人物
講讀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姓名:               日期:          

班別:             (  )

【課文理解】
1.  廉頗和藺相如的出身有甚麼不同?
                      

2.  為甚麼繆賢認為藺相如「可使」?
 

3.  藺如如認為應如何處理「秦王求璧」一事?他持甚麼理據?

4. 藺相如以甚麼理由從秦王手中取回璧玉?

                                

5. 藺相如認為秦王有禮待趙國嗎?何以見得?
 

6. 藺相如為甚麼再三借故不把璧玉獻給秦王?

7. 為何秦王不殺相如?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1 ©2010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9 講讀使用
 

8. 廉頗在趙王赴會前作了甚麼部署,以致秦不能加勝趙?
 

9. 在澠池之會時,秦王要求趙王做甚麼?藺相如又要求秦王做甚麼?
 

10. 「澠池之會」的結果如何?
 

11. 廉頗得知藺相如拜為上卿後有甚麼反應?

12. 藺相如怎樣回應其舍人勸諫他不要躲避廉頗呢?

【基礎訓練】
一 理清內容層次,理解故事內容
1. (1) 本文記述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及「負荊請罪」三個主要事件,試理出
各段的內容重點,然後寫出這三個事件的經過概略。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2 ©2010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9 講讀使用
完璧歸趙
(a) 秦國提出 ,趙國君臣 。
(b) 繆賢推薦 ,相如 。
(c) 相如先是 ;後祕密地


(d) 回趙國後,相如以功拜 。

澠池之會
(a) 秦王邀趙王於 一見,廉頗、藺相如計議讓趙王赴會。

(b) 秦王意欲 趙王,使其 。

(c) 相如 ,並在 為趙國爭回面子。

(d) 結果,秦不敢輕舉動兵。

負荊請罪
(a) 相如因功拜為 ,位在 之上。
(b) 廉頗 ,並揚言遇見相如定必 ,相如

(c) 相如向欲離他而去的門客說明 。
(d) 廉頗及後 ,向相如負荊請罪,兩人成為 。

(2) 承上題,本文運用了哪種敍事方法來記述這三個主要事件?所記述事件的次序有
甚麼特別的序列關係?

2. 綜觀全文,司馬遷對哪幾位人物予以讚揚?他們分別有甚麼優點?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3 ©2010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9 講讀使用

二 分析及比較篇章的寫作方法

剪裁得當,詳略得宜
1.   (1) 本文作者主要描寫了哪兩個人物?

(2) 文中在哪些段落提到藺相如?試躲明之。

(3) 以下段落提到關於廉頗的甚麼事情?

第 1 段:

第 2 段:

第 7 段:

第 8 段:

(4) 藺相如和廉頗在本文中,誰為主,誰為次?

2.   (1) 有關藺相如的事跡,在具體敍述過程中以下哪項是詳寫?試在適當的方格躲加;
可選擇多於一項。
 交代出身
 入秦經過
 獻璧經過
 回趙經過
 澠池之會經過
 忍讓廉頗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4 ©2010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9 講讀使用

(2) 承上題,作者為甚麼會作這樣的詳略安排?
提示 本文屬於甚麼體裁?作者有甚麼目的?

語言描寫
1. 以下是「完璧歸趙」一事中,藺相如在廷上向秦王所說的話。試仔細閱讀,分析藺
相如說這番話的目的。
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
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
璧俱碎於柱矣!(第 3 段)

2. 承上題,這番話反映了藺相如的甚麼形象?

3. 於「澠池之會」中,廉頗跟趙王告別時所躲的一番話,反映了他的哪些性格?

4. 「澠池之會」中藺相如與秦王的對話,反映了藺相如和秦王的甚麼形象?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5 ©2010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9 講讀使用

5. 在「負荊請罪」中,廉頗用甚麼字眼來形容自己?可見他的性格有何特徵?

行動描寫
細閱以下片段,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片段一: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第 3 段)
片段二: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第 3 段)
片段三: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第 8 段)

1. 從片段一、二文字所描述藺相如的一系列動作,可見他處事如何?

2. 根據片段三,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可見他 的性格特徵。

3. 試從文中選出最能表現秦王傲慢無禮的行動描寫,並加以躲明。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6 ©2010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9 講讀使用

運用襯托法彰顯人物性格
根據下表所示,看看能否指出表中所舉事件的襯托作用,並指出誰是主要人物,誰是陪襯
的角色。
事件 躲容 主要人物 陪襯人物 作用
完璧歸趙 秦王欲作弄藺相如,反被
相如用計騙回璧玉。

澠池之會 秦君臣咄咄逼人,欺負趙
王,反被藺相如巧用計謀
加以還擊。

負荊請罪 廉頗妒忌藺相如,有意侮
辱;相如以大局為重,處
處忍讓。

三 價值反思:以大局為重,不計個人私怨
1. 你對藺相如這種以大局為重、不計私怨的做法有何感想?

2. 假如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類似藺相如所面對的情況,你會怎樣處理?

【進階訓練】
1.  繆賢對相如的評論:「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第 2 段)在全篇結構上,
起了甚麼作用?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7 ©2010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9 講讀使用

2.  你認為相如能完璧歸趙,是否全憑一時急智,還是思慮周密的安排?為甚麼?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8 ©2010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9 講讀使用

3.   試細閱以下文字,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1 優旃者,秦倡朱儒也。善為笑言,然合於大道。秦始皇時,置酒而天雨,陛楯
者皆沾寒。優旃見而哀之,謂之曰:「汝欲休乎?」陛楯者皆曰:「幸甚。」優旃曰:
「我即呼汝,汝疾應曰諾。」居有頃,殿上上壽呼萬歲。優旃臨檻大呼曰:「陛楯
郎!」郎曰:「諾。」優旃曰:「汝雖長,何益,幸雨立。我雖短也,幸休居。」於是
始皇使陛楯者得半相代。
2 始皇嘗議欲大苑囿,東至函谷關,西至雍、陳倉。優旃曰:「善。多縱禽獸於其
中,寇從東方來,令麋鹿觸之足矣。」始皇以故輟止。
3 二世立,又欲漆其城。優旃曰:「善。主上雖無言,臣固將請之。漆城雖於百姓
愁費,然佳哉!漆城蕩蕩,寇來不能上。即欲就之,易為漆耳,顧難為蔭室。」於
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居無何,二世殺死,優旃歸漢,數年而卒。
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節錄)
陛楯者:殿前階下持武器警衛的武士。
大苑囿:擴大打獵場。

(1) 根據本文內容,優旃怎樣幫助受冷的武士?結果如何?

(2) 優旃怎樣勸止秦始皇擴大打獵場及秦二世用漆塗飾城牆的計劃?

(3) 根據本文內容,優旃有甚麼優點?試舉例並略作說明。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9 ©2010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9 講讀使用

(4) 本文與《廉頗藺相如列傳》在刻畫人物方面,有甚麼相同、相異之處?
相同 相異

4. 廉頗、藺相如兩人都是趙國的重臣,他們的事跡中,很多都與趙國有關,為甚麼司馬
遷只選取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這三件事來詳細記述?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10 ©2010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9 講讀使用
單元 9  風雲人物
講讀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參考答案

【課文理解】
1.  廉頗和藺相如的出身有甚麼不同?
廉頗出身尊貴,是趙國有名的大將。他曾率趙軍大敗齊國,因功而獲任命為上卿。藺
相如出身寒微,只不過是宦官頭目繆賢門下的食客。
2.  為甚麼繆賢認為藺相如「可使」?
繆賢從相如勸他不要逃亡燕國一事,看出相如對人情事理有充分的理解,又懂得審度
時勢、隨機應變;且具有置諸死地而後生的勇氣,因此認為相如可以出使秦國。
3.  藺如如認為應如何處理「秦王求璧」一事?他持甚麼理據?
藺相如認為秦國強大而趙國弱小,所以只能奉上和氏璧。他認為如果趙國給予秦國玉
璧而秦國沒有照承諾交出城池,理虧在秦,所以寧可答應秦國,使秦國承擔理虧的責
任。
4. 藺相如以甚麼理由從秦王手中取回璧玉?
藺相如佯稱璧玉有瑕疵,要指給秦王看,從而從秦王手中取回璧玉。
5. 藺相如認為秦王有禮待趙國嗎?何以見得?
藺相如認為秦王沒有禮待趙國。秦王在只供遊憩的離宮章台接見相如;得到璧玉後,
秦王把它傳給美人,沒有向相如提及以城償璧的事,都顯示秦王沒有禮待趙國。 
6. 藺相如為甚麼再三借故不把璧玉獻給秦王?
藺相如深知秦國自秦穆公以來的二十多位君主,多輕諾無信;因而擔心受秦國欺騙,
故再借故不奉上和氏璧。  
7. 為何秦王不殺相如?
因為秦王明白即使殺了相如,也不能得到和氏璧。而且兩國相交,不斬來使,此舉會
令秦國與趙國交惡。
8. 廉頗在趙王赴會前作了甚麼部署,以致秦不能加勝趙?
廉頗在趙王出發前,請求趙王同意,如趙王三十日不回,便立太子為王,以免秦國挾
持趙王,要脅趙國。
9. 在澠池之會時,秦王要求趙王做甚麼?藺相如又要求秦王做甚麼?
秦王要求趙王鼓瑟;藺相如要求秦王擊缻。
10. 「澠池之會」的結果如何?
在酒宴上,秦王最終都不能從趙王身上取得好處。加上因為趙國已屯駐重兵,所以秦
王亦只能按兵不動。

11. 廉頗得知藺相如拜為上卿後有甚麼反應?
廉頗不服相如拜為上卿,認為自己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相如只不過是效口舌之勞而
已。加上相如出身低微,現在反而位居其上,廉頗因此感到不快。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11 ©2010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9 講讀使用
12. 藺相如怎樣回應其舍人勸諫他不要躲避廉頗呢?
藺相如向門客說他之所以一直躲避廉頗,並非因為懼怕廉頗的威勢,而是因為要以
國家大局為重。相如認為強大的秦國不敢侵趙,就是因為趙國有自己和廉頗兩位賢臣。
假如兩人不和,秦國就有機可乘。
【基礎訓練】
一 理清內容層次,理解故事內容
1. (1) 本文記述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及「負荊請罪」三個主要事件,試理出
各段的內容重點,然後寫出這三個事件的經過概略。
完璧歸趙
(a) 秦國提出 以城換璧 ,趙國君臣 無策以對 。
(b) 繆賢推薦 藺相如 ,相如 奉璧入秦 。
(c) 相如先是 獻璧,又以計取回 ;後祕密地 送璧回趙,並贏得秦王禮
遇,不辱使命 。
(d) 回趙國後,相如以功拜 上大夫 。

澠池之會
(a) 秦王邀趙王於 澠池 一見,廉頗、藺相如計議讓趙王赴會。

(b) 秦王意欲 羞辱 趙王,使其 鼓瑟 。

(c) 相如 以死迫使秦王擊缻 ,並在 言語上 為趙國爭回面子。

(d) 結果,秦不敢輕舉動兵。

負荊請罪
(a) 相如因功拜為 上卿 ,位在 廉頗 之上。
(b) 廉頗 不服 ,並揚言遇見相如定必 侮辱他 ,相如 忍讓,
處處相避 。
(c) 相如向欲離他而去的門客說明 「先國家後私讎」的道理 。
(d) 廉頗及後 覺悟 ,向相如負荊請罪,兩人成為 刎頸之交 。
(2) 承上題,本文運用了哪種敍事方法來記述這三個主要事件?所記述事件的次序
有甚麼特別的序列關係?
本文以順敍法記事,按事件發生的先後次序組織故事內容。而本文所記述的
事件有因果關係。文中先交代廉頗、藺相如的身分懸殊,然後記述完璧歸趙及
澠池之會的經過,交代相如身分地位擢升的過程,從而帶出廉頗不滿,出言侮
辱,最後負荊請罪的事件。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12 ©2010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9 講讀使用
2. 綜觀全文,司馬遷對哪幾位人物予以讚揚?他們分別有甚麼優點?
司馬遷對藺相如和廉頗予以讚揚。他通過敍述完璧歸趙及澠池之會,突顯了藺相如敢
於抗秦,維護趙國尊嚴的貢獻,讚揚相如機智勇敢的性格;又藉着記敍負荊請罪一事,
突出廉頗勇於改過的精神,並讚揚相如和廉頗以國事為重的襟懷。

二 分析及比較篇章的寫作方法
剪裁得當,詳略得宜
1.   (1) 本文作者主要描寫了哪兩個人物?
廉頗及藺相如。
(2) 文中在哪些段落提到藺相如?試說明之。
文中所有段落都提到藺相如。從決策入秦,完璧歸趙,以至後來的澠池之會,
退讓廉頗,將相和睦,都以描述藺相如為主線。
(3) 以下段落提到關於廉頗的甚麼事情?
第 1 段:廉頗的出身。
第 2 段:廉頗曾跟趙王和其他大臣商議秦王求璧一事。

第 7 段:廉頗勸趙王赴會,以及提出若趙王三十日後仍未回國,即立太子為王 ,

以絕秦望的建議。

第 8 段:廉頗不滿藺相如位高,揚言侮辱對方,後來覺悟前非,負荊請罪。
(4) 藺相如和廉頗在本文中,誰為主,誰為次?
藺相如為主,廉頗為次。
3. (1) 有關藺相如的事跡,在具體敍述過程中以下哪項是詳寫?試在適當的方格內加
 ; 可選擇多於一項。
 交代出身
 入秦經過
 獻璧經過
 回趙經過
 澠池之會經過
 忍讓廉頗
(2) 承上題,作者為甚麼會作這樣的詳略安排?
提示 本文屬於甚麼體裁?作者有甚麼目的?
本文屬人物傳記,作者主要通過歷史事件描述人物的形象,故對繁多的歷史事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13 ©2010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9 講讀使用
件加以剪裁,「獻璧經過」、「澠池之會經過」和「忍讓廉頗」的片段更易於表
現藺相如的性格,故詳加鋪寫,其他方面則略作交代。
語言描寫
1. 以下是「完璧歸趙」一事中,藺相如在廷上向秦王所說的話。試仔細閱讀,分析藺
相如說這番話的目的。
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
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
碎於柱矣!(第 3 段)
藺相如說這番話,是為了批評和要脅秦王。藺相如的話,表示了他對秦王接待來使
時的禮節深感不滿,亦批評了秦王不講信用,得到玉璧後完全沒有償趙國城邑的意思。
同時,藺相如亦深知秦王喜愛玉璧,因而以擊碎玉璧作手段,要脅秦王,以退為進,
藉此保存自己的性命,並維護趙國的國威。

2. 承上題,這番話反映了藺相如的甚麼形象?
這番話反映了藺相如勇者無懼的形象。藺相如雖身處秦國國境,但卻敢於當面直斥秦
王的不是,批評秦王對待來使禮節傲慢、態度不恭,完全無懼秦王的威勢。他甚至不
顧自己的性命,以死相脅,藉以維護趙國的國體,可見他敢於挑戰權威,無所畏懼。

3. 於「澠池之會」中,廉頗跟趙王告別時所躲的一番話,反映了他的哪些性格?
那番話反映了廉頗謹慎小心的性格。廉頗先算定趙王往返澠池的路程應不超過三十天,
並就此擬訂應對秦國之策,請求趙王同意若三十天後他仍未回國則由太子 繼位,避
免趙國出現羣龍無首,國君成為他國人質的情況。廉頗為國君遠行一事作出周全的
考慮,以防備秦王使詐,可見他的性格謹慎小心。

4. 「澠池之會」中藺相如與秦王的對話,反映了藺相如和秦王的甚麼形象?
那番對話反映了藺相如智勇雙全,以及秦王恃強凌弱的形象。藺相如在趙王因鼓瑟而
吃虧後,反用秦王的計策,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提出「請奏盆秦王,以相娛樂」的
要求,要「秦王為趙王擊」,是具智慧的表現。此外,相如不顧秦王身邊侍衛眾多,
聲言「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以死相脅,可見他勇者無懼的形象。
至於秦王則在宴會上首先提出「聞趙王好音,請奏瑟」的要求,無視他國國君的尊嚴,
是恃強凌弱、倨傲輕慢的表現。

5. 在「負荊請罪」中,廉頗用甚麼字眼來形容自己?可見他的性格有何特徵?
廉頗用「鄙賤之人」來形容自己。廉頗明白藺相如以大局為重,處處迴避自己後,大
受感動,並為自己的輕率深感躲疚,因而以「鄙賤之人」自稱,直率地向相如負荊
請罪。這反映了他既直率,又勇於認錯、改過的性格特徵。

行動描寫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14 ©2010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9 講讀使用
細閱以下片段,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片段一: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第 3 段)
片段二: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第 3 段)
片段三: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第 8 段)

1. 從片段一、二文字所描述藺相如的一系列動作,可見他處事如何?
從藺相如的一系列動作,可見他處事謹慎,善於揣摩他人心意。「卻立」一詞,顯示
藺相如取回玉璧後,隨即後退數步,跟對方保持一定距離,避免對方有機會強搶玉
璧。而「倚柱」之舉,也是為了要尋找掩護。這些動作都反映了相如小心謹慎的一面。
至於「持璧睨柱,欲以擊柱」,則是相如看穿秦王深愛玉璧後,所作出的舉動,藉此
要脅秦王,作為談判的條件。由這個動作可見相如成竹在胸,成功揣摩秦王的心意。

2. 根據片段三,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可見他 勇於改過 的性格特徵。

3. 試從文中選出最能表現秦王傲慢無禮的行動描寫,並加以說明。
「秦王坐章台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
歲」一段行動描寫,最能表現秦王的傲慢無禮。秦王不在大殿接見來使,而選擇在
供遊憩的別宮接見相如,可見他輕視趙國,是傲慢的表現。而在玉璧到手後,秦王
又只顧把它傳示美人及左右,大肆顯示自己的威風,既沒有向相如道謝,也沒有依禮
接待相如,更全無以城易璧之意。由此盡見秦王傲慢無禮的一面。

運用襯托法彰顯人物性格
根據下表所示,看看能否指出表中所舉事件的襯托作用,並指出誰是主要人物,誰是陪襯
的角色。
事件 內容 主要人物 陪襯人物 作用
完璧歸趙 秦王欲作弄藺相如,反被 藺相如 秦王 以秦王的笨拙,反襯藺
相如用計騙回璧玉。 相如的機智。
澠池之會 秦君臣咄咄逼人,欺負趙 藺相如 秦王及秦臣 以秦國君臣的仗勢凌人
王,反被藺相如巧用計謀 反襯藺相如剛正不屈;
又以秦王左右侍臣膽小
加以還擊。
如鼠,反襯藺相如的勇
猛果敢。
負荊請罪 廉頗妒忌藺相如,有意侮 藺相如 廉頗 以廉頗的心胸狹窄,反
辱;相如以大局為重,處 襯藺相如的胸襟廣闊。
處忍讓。

三 價值反思:以大局為重,不計個人私怨
1. 你對藺相如這種以大局為重、不計私怨的做法有何感想?
我相當欣賞藺相如的做法。因為他不計私怨,願意忍讓廉頗,令廉頗感到慚愧,繼而
「負荊請罪」。他這種先公後私的精神,令廉、藺兩人齊心為國家效力,對趙國大有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15 ©2010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9 講讀使用
益處。(學生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2. 假如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類似藺相如所面對的情況,你會怎樣處理?
假如我遇到類似藺相如所面對的情況,我會選擇直接向對方表達自己只求為國效命 ,
不計較職位高低的心跡,希望得到對方諒解,歸於和好。(學生自由作答,言之成理
即可。)

【進階訓練】
1.   繆賢對相如的評論:「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 」(第 2 段)在全篇結
構上,起了甚麼作用?
繆賢對相如的評論,正點出全篇文章的主題。在繆賢發表了他對相如的評價後,文章
接着便具體描述了相如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璧歸趙的情節,以及他在澠池再挫
秦王銳氣,力保趙國尊嚴的事跡,刻畫了他的機智和勇敢,印證了繆賢的評論。由
此可見,繆賢的評論,在全篇結構上起了提綱挈領、點明主題的作用。
2.   你認為相如能完璧歸趙,是否全憑一時急智,還是思慮周密的安排?為甚麼?
我認為這是相如思慮周密的安排。從相如出發前說「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
請完璧歸趙」一語看來,他應已預計秦王可能負約,並已考慮有何方法能夠完璧歸
趙。相如在章台以「璧有瑕」為由重奪和氏璧,並作勢擊柱的舉動固然是他情急智生
的表現,但他要求秦王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明顯是為了爭取時間,安排送還和氏
璧。加上他的「從者」之所以能夠輕易「從徑道亡」,想必是入秦前已仔細考察過
地理情況,因此才不致被秦軍所阻。由此可見,完璧歸趙是相如思慮周密的安排。
(同學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16 ©2010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9 講讀使用
3. 試細閱以下文字,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1 優旃者,秦倡朱儒也。善為笑言,然合於大道。秦始皇時,置酒而天雨,陛楯
者皆沾寒。優旃見而哀之,謂之曰:「汝欲休乎?」陛楯者皆曰:「幸甚。」優旃曰:
「我即呼汝,汝疾應曰諾。」居有頃,殿上上壽呼萬歲。優旃臨檻大呼曰:「陛楯
郎!」郎曰:「諾。」優旃曰:「汝雖長,何益,幸雨立。我雖短也,幸休居。」於是
始皇使陛楯者得半相代。
2 始皇嘗議欲大苑囿,東至函谷關,西至雍、陳倉。優旃曰:「善。多縱禽獸於其
中,寇從東方來,令麋鹿觸之足矣。」始皇以故輟止。
3 二世立,又欲漆其城。優旃曰:「善。主上雖無言,臣固將請之。漆城雖於百姓
愁費,然佳哉!漆城蕩蕩,寇來不能上。即欲就之,易為漆耳,顧難為蔭室。」於
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居無何,二世殺死,優旃歸漢,數年而卒。
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節錄)
陛楯者:殿前階下持武器警衛的武士。
大苑囿:擴大打獵場。

(1) 根據本文內容,優旃怎樣幫助受冷的武士?結果如何?
優旃知道武士希望休息後,要求武士合作,使計令秦始皇讓武士休息。優旃先要求
武士聽到他呼喚後,要即時作出回應。武士依他所示而行,優旃繼而靠着殿門 ,
以調侃的語氣大聲指出武士雖然長得高大,但整天站立在階下,被冷雨所煎熬;
自己身材矮小,卻能 夠安然站在殿上,委婉地批評秦始皇對武士要求苛刻。秦
始皇聽到他的說話後,准許武士減半值班,輪流交替。
(2) 優旃怎樣勸止秦始皇擴大打獵場及秦二世用漆塗飾城牆的計劃?
優旃以幽默的反語,明褒實貶的方法勸阻秦始皇和秦二世的計劃。對於秦始皇擴大打
獵場,以及秦二世塗飾城牆的計劃,優旃都先稱「善」,然後才分別指出「以麋
鹿觸寇」和「漆城蕩蕩,寇來不能上」這兩個無稽的支持理由,婉轉地令兩位皇
帝知道計劃的荒謬處,從而打消實行計劃的念頭。
(3) 根據本文內容,優旃有甚麼優點?試舉例並略作說明。
優旃機智聰敏,能言善辯,亦有仁愛之心。面對秦始皇想擴大打獵場和秦二世欲
漆其城的計劃,優旃裝作投其所好,先支持兩人的想法,然後再以幽默的言辭,
巧妙地提出兩個計劃的不合理處,委婉地進行勸說 ,從而達到勸止的效果。足
證他機智聰敏,能言善辯。而從他「見陛楯者皆沾寒而哀之」的反應,可見他
具備仁愛之心。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17 ©2010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9 講讀使用

(4) 本文與《廉頗藺相如列傳》在刻畫人物方面,有甚麼相同、相異之處?
相同 相異
本文和《廉》文同樣運用了語言描寫, 本文運用了肖像描寫,交代了優旃身
如本文便通過「善。多縱禽獸於其中, 材短小的外貌;而《廉》文則沒有運用
寇從東方來,令麋鹿觸之足矣」這句 肖像描寫。
話,表現優旃的機敏和幽默感。

4. 廉頗、藺相如兩人都是趙國的重臣,他們的事跡中,很多都與趙國有關,為甚麼司馬
遷只選取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這三件事來詳細記述?
因為這三件事是廉頗與藺相如兩人一生中的重要事跡,足以突出他們保衛趙國的功績。
此外,這三件事既有時間順序,亦有因果關係,兩人始終貫穿於這三件事件當中。加
上這三件事十分有代表性,能夠充分反映廉頗與藺相如的性格和為人,所以司馬遷
才會選擇詳細記述這三件事。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18 ©2010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