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0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第六章 社会性别与专业选择
女性正式进入公共领域是二十世纪全球最受瞩目的现象之一,高等教育则是
女性进入公共领域和步入现代职场的重要通行证,中国也不例外。尽管数千年来,
中国一直有系统地排斥女性接受正规教育和带薪就业,但进入近代以后性别障碍
与高等教育获得的关系在不断变化。20 世纪初性别障碍逐步地被瓦解,从晚清
的教师、护士等再到民国后的教授、律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乃至进入政界,
中国女性逐步踏入了现代职场。民国时期,女性不仅作为工人、店员等活跃于城
市的各个角落,更重要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得以闯入精英者的行列,进入
传统社会中被男性垄断的位置,如知识的生产者、医生和行政管理者等。在上海、
北京等都市中 “职业女性” 这一社会群体于二十世纪上半叶业已成型。①她们
中的大多数都是中国最早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例如 1914 年,清华学校首次资
送了 10 位女生赴美留学,这些女性至少有 4 位获得了美国大学的学士学位,2
位获得了硕士学位,回国后作为教育精英和高端人才,或在上海的大学任教,或
独立开设音乐教育机构,或在南京的中央政府部门任职等,②成为现代都市中从
事高端工作的“职业女性”。
民国时期的社会观念并没有公开从教育和就业两方面阻止女性的进入,这与
同一时期的西方和东方其他国家有着显著的不同,也不同于中国以往的传统。在
欧美各国,尽管男女同校十九世纪就已经存在,但女性的高等教育仍以女子学院
为主。同时在男女同校的西方大学,家政专业一度在大学校园流行,由于只有女
生会学习家政专业,它便成为了另一种在男女同校的形式下分割男女大学教育的
方式。③民国虽然也存在着女子大学和家政专业等,但更普遍情况是男女不仅同
校而且共院、同系,这种方式与同时期的西方有极大差异。女性和男性共同接受
精英教育并非中国传统,“男女大防” 的儒家观念直到 20 世纪早期都具有相

① Wang, Zheng. Women in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Oral and textual histories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② 相关信息采自梁晨负责建设中的“清华留美同学归国后职业发展信息数据库”。
③ Eschbach, Elizabeth S,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women in England and America 1865-1920. 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Inc,1993,Pp165-166. Goldin, Claudia, The Meaning of College
in the Lives of American Women: The Past One-Hundred Years. Working Paper 4099.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1992, M.A.p7.McClelland, Averil E, The education of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a guide to theory, teaching, and research. 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92, p61. Solomon, Barbara M, In the company of educated women: a
history of women and higher education in Americ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5,p87.

1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当的影响力,是女性进入公共领域的最大阻力。①然而五四运动以后,批判儒家
父权文化的思潮成为主流,“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恋爱自由”、“教
育民主”等自由主义思想是当时支持男女同校的学者、学生的重要武器。② 此外,
民族危机的背景和“救国”、“强国”的紧迫感更是男女同校和女子就业现象背
后的核心推动力。
以往民国社会史和高等教育史的研究主要依据个别的案例,从宏观定性的角
度着眼女性进入公共领域的政治和文化意义,多从女性主义视角进行理论解说,
不仅缺乏系统全面的微观证据,亦较少从人才来源和社会转型的角度来观察。具
体来说,既有近代女性高等教育的研究,多数着重于男女同校的发展历程和女大
学生数量的变化及分布的统计、早期男女同校大学和女子学院的案例分析、梳理
有关女性高等教育的话语和争论以及女大学生和女性知识分子的个案分析等问
题。③这些研究当然对理解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和女性群体的崛起有重要意
义,但对于这其中最早进入大学的女性群体,长久以来我们却一直缺乏准确的认
知,尤其是对她们的社会特征和个人生命历程,例如她们的社会背景、地域来源、
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等,由于材料和方法的限制,几乎无法系统研究,更没有在
这些方面就男、女大学生群体进行对比研究。
本章延续第五章对社会来源和关系的讨论,把重点放在性别层面,着重比较
开放女性教育后的男女大学生群体,力图从学生的地理来源与流动、家庭背景、
专业选择与动力等三个方面理解民国高等教育中性别上的平等和不平等。这些走
在时代前沿的女性就读于什么样的学校?在学校中有多少女同学、又有多少男同

① Susan L. Mann.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p.48;Wang, Zheng. Women in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p.15.
② 王晓慧:《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论争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年,113-128 页。
③ 卢燕贞:《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史 1895-1945》;Paul J. Bailey:Gender and Education in China;熊
贤君:《中国女子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6 年;乔素玲:《教育与女性: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与知识
女性觉醒,1840-1921》,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 年;陈祖怀:“中国近代女子教育论述”,《史林》1996
年第一卷,69-78 页;程谪凡:《中国现代女子教育史》;潘懋元:“文化变迁的寒暑表:中国女子高等教
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22 卷第 10 期,1-8 页;Jessie G.
Lutz:China and the Christian Colleges, 1850-1950,康奈尔大学出版社 1971 年;朱峰:《基督教与
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金陵女大与华南女大比较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 年;储朝晖:“郭秉文与
陶行知在中国教育现代化中的互动与选择”,《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年第 16 卷第三
期,109-117 页;武智灵,“近代女子高等教育的新里程———南高师首开‘女禁’刍议”,《濮阳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13 年第 26 卷第一期,112-114 页;易琴:“但开风气敢为先——试析五四时期‘大学开女
禁’论争的过程及意义”,《历史教学》2009 年第 567 期,33-36 页;王晓慧:《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论争
史研究》;张素玲:《文化、性别与教育:1900-1930 年代的中国女大学生》,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年;
Harriet T. Zurndorfer, “Gender,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new woman’: the experiences of
female graduates in Republican China”,Leutner, M. & N. Spakowski 编, Women in China: The
Republican Period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LIT Verlag 出版社 2005 年,450-481 页。

2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学?她们来自于什么样职业背景的家庭?她们在哪里读高中?她们的家庭在哪
里生活?她们在大学里选择了什么专业?她们在毕业之后是否步入职场?有怎
样的职业前途?在这些问题上,她们与其男大学生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在
不同类型、地域和时期的学校中,这些问题的答案又会有什么变化?在这一章中,
我们试图回应以上这些的问题,希望通过这些讨论,能够为中国近代女性高等教
育提供更为详细、准确的图景。

第一节 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
学者和大众一般认为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在男女平权方面是个相当传统和
落后的国家,女子教育,特别是男女同校教育的时间都要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发达
国家。但实际上,相较于绝大多数的欧美国家,尤其在国家级精英大学层面,中
国男女同校的起步不但可能不算很晚,而且推进的速度还很快,甚至更彻底。如
图 6-1 所示,和同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女大学生的比例虽然落后于
英、美、法等西方发达国家,但远远超过多数的亚洲国家,甚至还能与一些欧洲
国家持平,如和西班牙相比,中国女生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远在其之上;和德
国相,在进入 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也是不相上下。
同时,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民国时期男女同校的开拓者是最为精英、最具
备教学和研究实力的国立大学,而美国的许多顶尖大学却是男女同校的坚定反对
者。早在十九世纪初期,美国就已经有了女子学院的建立。到 1833 年,第一所
男女同校的学院 Oberlin College 也已开办。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美国接受高
等教育的学生中,女性的比例更是稳步上升,并且有越来越多男女同校学校被建
立,但同时,那些强调“性别区隔”的男校、女校在教育机构中依然占据着很大
比例,而且很多还是极受推崇的顶尖精英学校。例如虽然自南北战争以后,男女
同校就已经在美国被允许了,但一方面,女性长期被限制在一些特定的课程和专
业上,在某些学科领域中也遭到阻碍,同时女性也被排除在课外组织和活动中。
另一方面,在 20 世纪 20 年代,包括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布朗大学在内的
东部名校,都没有采取男女同校的教育模式,而是实行所谓的女子合作学院方式,
即将女生招收在特定的专门学院中进行教育,由此产生了哈佛大学的拉德克利夫
学院(Radcliffe College),哥伦比亚大学的巴纳德学院(Barnard College)和
布朗大学的彭布罗克学院(Pembroke College)等著名女子学院。当时只有中西

3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部的一些年轻大学比较好的采取了男女同校模式,比如芝加哥大学等。①
在英国和法国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虽然早在十九世纪就
设立女子学院,但是其校内最精英化的本科学院直到 1970 年代才开始向女生开
放;在法国,女性在十九世纪晚期已经能够进入大学,但是要进入顶尖院校,即
法国的“大学校(grande école)”,却是 1947 年以后的事情。②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亚洲的日本,其男女同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875 年,但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男女同校也并没有成为国家普遍现象,只是在公立大
学才得以推行男女同校。事实上,在 1996 年之前,更多的日本女大学生就读于
两年制的短期大学而不是四年制大学。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日本只有 10%的四
年制女大学生。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四年制女生的占比才达到 20%,甚至
在 2010 年,四年制女大学生比例仍低于 45%。

60%

50%

40%

30%

20%

10%

0%
1920 1922 1924 1926 1928 1930 1932 1934 1936 1938 1940 1942 1944 1946 1948 1950 1952

中国 日本 印度 西班牙 德国 英国 美国 法国 苏联

图 6-1 20 世纪上半叶高等教育中女性比例国际比较

数据来源:中国数据来自于国民政府教育部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8 年; 日
本数据来自日本教育部:《明治 6 年以降教育累年統計》,
见 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others/detail/1318190.htm.印度数据来自 Mak,Grace
CL. Wome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sia: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s. Garland
Publishing,1996;西班牙数据来自 Davies,Catherine,ed.Spanish Women's Writing 1849-1996.A&C
Black,2000;Flecha García, Consuelo.2011.“Education in Spain: Close-up of its history in the
20th century.”Analytical Report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4(1),pp17-42;德国数据来自

① 约翰·塞林:《美国高等教育史》(第二版),孙益、林伟、刘冬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第


93 页,179-181 页。
② Maria Malatesta:Professional Men, Professional Women: The European Professions from the
19th Century until Today,SAGE press 2011.

4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Stephenson, Jill.1975 ; “Girls' Higher Education in Germany in the 1930s”.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10 (1), pp41-69;英国数据来自 Anderson, Robert David. Universities and
Elites in Britain since 180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p23; Bolton, Paul. Education:
Historical Statistics. House of Commons Library,2012,p14;美国数据来自 120 Years of American
Education: A Statistical Portrait.National Center for Statistics,1993,pp68-69;法国数据来自
Tournier, Michele. 1973. Women and access to university in France and Germany (1861‐1967).
Comparative Education 9(3),pp107-17;Klineberg,Otto.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Exchange: An
Assessment of Its Nature And Its Prospects. Walter de Gruyter GmbH & Co KG,2015.苏联数据来
自 Fitzpatrick, Sheila. 1978.“Sex and Revolution: An Examination of Literary and Statistical
Data on the Mores of Soviet Students in the 1920s.”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50 (2),p252;
De Witt, Nichola,Soviet Professional Manpower: Its Education,Training,And Supply,National
Academies,1955,p314;De Witt, Nichola,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mployment in the
USSR.National Academies,1961.
说明:日本 1949 年以前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可能同时包括了两年制院校和四年制院校。

尽管男女同校的实践在中国开展的比西方要晚,但不仅推进得很快,而且在
形式上可能相对更彻底。至少到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中国已经有一批大学开始
接受男女同校,其中更不乏顶尖名校。1912 年民国成以后,初等小学已经实行男
女同校,但高等学校基本是男女分设办学,不能开展混合教育,教育史上称此为
“女禁”。过去有研究认为,中国近代女子高等教育开始于 1904 年贝满学校被
改建为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到五四之前中国为女子开设的高等学校,只有教会创
办的北京协和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和华南女子大学等,1919 年 4 月,教育
部将“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改组为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是国人自设的第一
所高等教育机构”。①但实际上,国人自设的女子高等教育机构以及中国开始高
等教育男女混合教育的历史可能都要早于 1919 年。比如上海的私立大同大学,
它早在 1916 年就开始招收创校者家庭中的适龄女生,教会岭南大学于 1907 年
开始招收教职员家庭的女孩,并在 1918 年实现正式的男女同校。② 1920 年 1 月,
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报纸上公开宣布:
“教育部所定规程,对于大学学生,
本无限于男子之规定。……故予以为无开女禁与否之问题。即如北京大学,明年
招生时,倘有程度相合之女学生,尽可投考;如程度及格,亦可录取也。”③次
月,北京大学即接收邓春兰、王兰等 9 位女学生来校旁听,同年秋,她们正式被
北京大学录取——这是北京大学自 1898 年建校(初名“京师大学堂”)以来首

① 姜良芹、牛力、车志慧:《南京大学史·第二卷·南京高师与东南大学》,待版,第 38 页。
② 有研究者认为大同大学当时招生的女生,就读的是中学课程,不能算是大学男女同学的起点,但岭南大
学确实最晚在 1918 年就实现了男女同校,至少北大不是第一所实行男女同校的大学。谢德新、谢长法:
《中
国大学男女同校之始考论》,《教育学报》2013 年第 5 期,第 113-121 页。
③ 高平叔撰著:《蔡元培年谱长编(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第 271 页。

5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次招收女生。同样在 1920 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提出了招收女生,实现男女同


校。对于这一主张,2 月 16 日时任教育部参事的邓芝园给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
长郭秉文复函中称:“既表同情,大可积极进行。至于先设女子部乎?抑即完全
共学乎?仍当以贵处实际情形定之。……鄙意若非女子特别学科,则以后者为较
有效。”①很快,南高师派陶行知赴北京与教育部接洽招收女生的具体事宜,1920
年秋,南高师正式招考当年新生,对性别不做限制且男女考试同等要求,结果有

8 名女生入学,分别就读教育和英文专修科。 至此,从个别私立、教会大学出于
自身需要进行的个体尝试,到公立大学在教育部领导下的组织化、规范化的集体
行为,“女禁”在中国逐步被打破,男女同校变得普遍起来,包括最为顶尖的国
立大学都参与其中,惟有少数教会学校还比较保守。
1920 年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携夫人来华考察,他们注意到了中国大学开放女
禁和男女同校之迅捷,远胜欧美国家。杜威夫人在福湘女校的演讲中就指出:
“(男
女同校)此事在欧美各国,当无如是易易。必经女子极力要求,经过许多困难,
家庭男女间迭起反对,末后使得解决。不料在你们中国,不仅容易通过此案,且
已经实行;实行的首为北京大学,于去年春季许女子十人,不经考试,得入校旁
听,……次为南京高等师范,去年夏令特期,有女子六十二人加入。”③
根据教育部 1925 年、1932 年和 1947 年统计的全国大学列表,到 1932 年,
全国 41 所注册大学中只有 3 所未实现男女同校,而到 1947 年所有注册大学均
实现了男女同校。1932 年时 3 所未实现男女同校的大学包括两所天主教大学:
震旦大学和辅仁大学,以及以工科为主、位于辽宁的东北交通大学。天主教大学
主要是因为教义的束缚,在男女同校问题上有所抵触,而其他学校或中国高等教
育界,基本在 1930 年代初就已经全面实施男女同校了。这种情况在“民国大学
生量化数据库”所收录的各个大学中也有明确反映,如果剔出那些 1937 年以后
成立的大学,应该说绝大多数中国大学在 1928 年以前已经践行男女同校的做法,
仅有天主教辅仁大学、当时尚未立案的基督教圣约翰大学等少数几所没有开放男
女同校。

① 《邓芝园致郭秉文函》(1920 年 2 月 16 日),中国第二历史裆案馆藏中央大学档案,编号:648-
58。
② 姜良芹、牛力、车志慧:《南京大学史·第二卷·南京高师与东南大学》,待版,第 38 页。
③ 杜威夫人:《男女同校》,曾葆荪口译,张平子笔述,《新妇女》,第 4 卷第 4 号,第 33-36 页。

6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表 6-1 民国大学生量化数据库各校男女同校时间

学校 类型 级别 驻地 成立时间 男女同校时间
朝阳学院 私立 学院 1911 1927
中法大学 私立 大学 1920
国立北京大学医学
公立 大学 1912 1920

北京
国立清华大学 公立 大学 1911/1928 * 1928
辅仁大学 教会 大学 1925 1938
国立北京大学 公立 大学 1912 1920
燕京大学 教会 大学 1919 1920
北洋大学 公立 大学 天津 1895
齐鲁大学 教会 大学 济南 1864/1909* 1923
铭贤学院 私立 学院 山西太谷 1907/1927 1929
辽东学院 私立 学院 1945 1945
沈阳医学院 国立 学院 沈阳 1911/1945 1945
奉天美术专科学校 私立 专科 1931 1931
大同大学 私立 大学 1911/1922 * 1916
上海市立专科学校 公立 专科 1945 仅男性
国立暨南大学 公立 大学 1906/1927 * 1922/1927
国立交通大学 公立 大学 1896/1921 * 1927
上海
国立上海商学院 公立 学院 1917/1932 *
东吴大学法学院 教会 大学 1900 * 1928
圣约翰大学 教会 大学 1879/1905 * 1937
沪江大学 教会 大学 1906/1915 * 1921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教会 学院 1913 仅女性
南京
金陵大学 教会 大学 1888/1910 * 1920
国立浙江大学 公立 大学 1897/1928 * 1932
杭州
之江大学 教会 学院 1897/1914 * 1929
福建协和大学 教会 大学 福州 1915 1934
厦门大学 私立 大学 厦门 1921 1922
国立中正大学 公立 大学 泰和 1940 1940
国立湖南大学 公立 大学 1924 1932
国立师范学院 公立 学院 湖南 1938 1938
湘雅医学院 公立 学院 1914 1915
国立中山大学 公立 大学 1924/1926 * 1924
广州
岭南大学 私立 大学 1888 1917
华西协合大学 私立 大学 成都 1906 1924
说明:加*号学校通常存在创立后修改校名或申请立案等问题,因此对成立时间有不同理解。立达学社
1911 年于上海成立,1912 年创办大同学院。1922 年,大同学院被政府立案,改称大同大学。圣约翰书院创
建于 1879 年。1905 年,圣约翰书院升格为圣约翰大学。浸会神学院于 1906 年在上海开办,1909 年开设浸
会大学堂。1911 年两部合并组建上海浸会学院。1915 年,更名为沪江大学。暨南学堂于 1906 年在南京成
立,1918 年暨南学堂于原址复学,改名为国立暨南学校。学校后迁往上海,并与 1927 年改组为国立暨南
大学。存养书院于 1879 年创设,并于 1884 年改名为博习书院。中西书院于 1882 年在上海创办。宫巷书院

7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于 1896 年在苏州创设。1899 年博习书院迁往上海,合并于中西书院。1900 年改设宫巷书院为大学,名东


吴大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于 1924 年成立,1926 年改名国立中山大学。清华学校建于 1911 年,1928 年更名
为国立清华大学。求是书院于 1897 年成立,后改称浙江高等学堂。1927 年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8
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育英书院 1897 年开设大学课程,1914 年改名为之江大学。国立上海商学院历史
可追溯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7 年创办的商科。1921 年,商科迁至上海,定名为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
商科大学。1928 年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1932 年独立,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南洋公学 1896 年
成立于上海,中华民国成立后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 年,与交通部下属的唐山工业专门学
校、北平铁路管理学校、北平邮电学校合并为交通大学。汇文书院 1888 年成立于南京,1910 年宏育书院
并入汇文书院,成立私立金陵大学。

和欧美各国单独创设女子学院不同的是,中国的女性高等教育以男女同校为
主。尽管从 20 世纪初开始,教会创办的女子师范学院开始陆续招生,包括 1908
年创办的华北协和女子大学、1914 年创立的华南女子学院和 1915 年创立的金陵
女子大学。国立女子学院,即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也于 1919 年开办。然而,直
到 1920 年,随着大学男女同校的迅速推广,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才得到了实
质性的广泛拓展。中国早期的女子学院主要由教会主导,而这些学院在创立的初
期均存在招生困难等问题。例如华南女子学院在创立早期曾一度只能靠招收孤女
入学维持办学。由此可见,早期的女子高等教育依然受到伦理纲常的限制和约束。
此外,其余公私立女子学院则集中于专门学科,例如师范、法科、医科等。到了
国民政府时期,男女同校在大学中已经非常普遍了,有观察者还发现,北平各级
学校男女同校的情形不大一样。在小学层次,由于“两小无猜”,因此男女是又
同校又同班;中学层次,由于“情窦初开”又“知识不足”,因此只同校不同班;
而大学层次,则又同校同班,只是“于宿舍往来加以限制”。①
与其他国家和社会不同,这些男女同校的中国大学并没有单独的女性入学配
额、单独的女子学院、单独的校园、单独的师资或专业。女学生和男学生一样,
是根据考试资格录取的,并接受与男学生相同的教育。各校在入学考试和申请上
并没有区别对待男女大学生,同时学校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中也没有明显的男女学
生区隔。②1919 年北洋政府公布的《中华民国教育实施方针》明确提出“男女教
育机会平等”,不过在教育的宏观方向上,也提出“女子教育并须注重陶冶健全
之德行,保持母性之特质,并建设良好之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甚至国民党第
二届中央执委会也公开宣称“对于女子教育尤须确论培养博大慈祥之健全的母性,

① 《时代学生:北平男女同校情形》,《摄影画报》第 9 卷第 41 期(1933 年),第 26 页。


② 当然,女禁开放和男女同校在保守气氛浓厚的民国社会也并未没有反复。1930 年代初读经运动时,地
方政府曾以“恢复风化”为名试图限制、取消男女同校,如北京市长袁良曾试图取缔中学男女同校等乱相,
但在正式的规定中,从未有实际的区别对待的条款。

8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实为救国救民之要图,优生强种之基础”。但在招生方面,从国家教育部门到大
学招生的具体要求,基本都没有对男女考生行区别对待。我们考察了多个民国大
学的招生简章,包括“民国大学生量化数据库”收录了的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
学、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商学院、私立大同大学、
朝阳学院、教会沪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以及数据库未收录学生信息的国立中
央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大学等校。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招生简章都明确说明本
校招收新生时是“男女兼招”或“不分男女”;个别未明确说明的也明显是默认
不区分性别,只按照成绩和科系名额进行招生。同时,上述各校被检索的招生简
章都表明,除极其个别的专业外,绝大部分院系、专业在招生时也都不区分男女。
这极个别区分男女的专业,比如东北大学设有女子家政专修科,明确规定不招男
生。①国立中央大学招生简章中各院系都未注明男女生问题,仅有体育系体育科
特别注明男女兼收,想必是担心没有女生报考所致。②
此外,通过各校招生简章的规定,我们可以推测民国时期女性获得高等教育
的机会是由她们个人的入学考试成绩所决定的。第二章已有介绍,民初以来教育
部对大学招生几乎不加干预,但对入学资格则有要求,即一是重视身份的合规,
需具有高中资格等,二是重视能力的合格,即须以考试成绩来确定录取与否,但
绝无性别的要求。如民初《国立大学校条例》就规定“国立大学校收受高级中学
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资格者”,
“国立大学校录取学生以其入学试验之成绩定之”,
同时“私立大学校应参照本条例办理”,③而检视各校招生简章,各大学在招生
时也似乎只关心这两件事情,即报考者须有高中或相应教育资格,同时考试成绩
合格,之后便可进入体检、交费等录取流程。因此,可以说民国大学录取女学生
多数情况下应该由其考试成绩决定。④
男女同校在中国的传播非常迅速,女禁开放后的 20 年间,全国女大学生的
比例在全国所有大学中占到 20%左右。按图 6-2 所示,在所有教育部立案承认的
大学和学院中,1932 年女生所占比例为 12%左右,经过八年的增长,到 1940 年,
女生在所有高校中所占比例达到 20%,而这个比例一直延续到抗战结束后。整体

① 《东北大学第十一届招生简章》(1934 年 8 月),《东北大学校刊》第 5 卷第 16 期,第 4-6 页。


② 《介绍:国立中央大学之招生简章及其试题》,《新闽前锋》1930 年第 4 期,第 101-118 页。
③ 《法规:国立大学校条例》,《江苏教育公报》第 7 卷第 2 卷(1924 年),第 123-126 页。
④ 由于很多大学提供学生住宿,而女生宿舍若有不足,则有可能会导致大学限定女生名额,从而影响女生
录取,这种情况在民国大学中是存在的。

9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而言,民国大学生人数在 20 世纪 20 年代后半期显着增加,在 20 世纪 30 年代初


突然下降,但从 1938 年开始大幅度增长直到 1942 年,从那时起到 20 世纪 40 年
代后期保持稳定。
综合比较包括民国大学生数据库在内的各项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由于抗战的
影响,战前、战时、战后三个阶段女大学生在各校的比例也有所变化。总体上抗
战爆发前女生在所有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 10%以上,大部分学校的女生占
比在 10-15%之间。全面抗战爆发后,女子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得到了提升,占比
20%左右。一方面,受战时环境影响,大中学校的男女同校进程都有所推进,同
时,随着男大学生更多上战场或服务抗战,客观上使得女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入学
机会;另一方面,国民政府还明确要求战时提高女子中学的数量,以吸收更多的
女青年。从数据库的总体统计结果看,抗战期间女性学生的比例从战前总体的 10%
上升到了 18%,有一些特殊专业的院校,如北大医学院女生几乎占到了一半。后
续各节将以民国大学生数据库为基础,具体分析女大学生群体的主要特征。

60

50

40
百分比

30

20

10

0
1930

1940
1923
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沪江大学 国立商学院 国立交通大学


湘雅医学院 所有政府认可大学及学院 民国大学生数据库

图 6-2 民国大学生量化数据库各校女生所占比例

第二节 女大学的地理及社会来源

如第四章所述,“民国大学生量化数据库”中大学生的地域来源有一个明显
特点,即多数是来自于大城市和学校所在驻地。从 1932 年和 1947 年大学的空间
分布以及民国大学生量化数据库(CUSD-ROC)中大学驻地分布,我们可以看出大

10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学也多分布在大城市或各地区的中心。但和男生相比,从籍贯和家庭住址看,女
生来自大都市的比例更高。如果说民国大学生的地理来源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形成
了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圈为重心的分布,而若从性别比较角度看,
女大学生向这三个地区集中的趋势更为明显些,超过男生。表 6-2 表明,在“民
国大学生量化数据库”收录的学生中,籍贯为这三大地区的男生比例为 59.7%,
女生则达到了 62.08%,女生略高一些。但家庭地址是这三大地区的男生比例为
61.9%,女生达到 67.28%。

表 6-2 男女生地理来源比较(%)

男生 女生
籍贯 高中 家庭住址 籍贯 高中 家庭住址
浙江 19.23 3.91 10.93 18.29 2.24 4.78
江苏 18.44 7.49 8.28 20.03 6.17 5.08
广东 18.23 18.53 14.89 17.85 12.92 12.47
湖南 6.69 7.57 6.55 5.63 5.42 5.19
江西 5 6.1 5.28 3.09 3.09 3.23
福建 4.65 3.42 3.31 4.74 3.37 3.06
四川 4.23 5 3.82 3.78 5.54 2.88
河北 3.56 0.24 1.45 4.71 0.1 0.9
安徽 3.31 1.27 1.81 3.81 0.7 1.26
辽宁 2.49 0.18 3.47 2.24 0.08 3.07
上海 2.35 31.2 19.03 3.3 44.29 28.55
湖北 1.94 0.97 0.98 2.66 1.39 0.74
山东 1.82 0.44 1.04 1.99 0.33 0.98
广西 1.61 1.37 1.87 0.94 0.69 1.05
云南 1.03 0.47 1.09 0.83 0.66 1.3
河南 0.99 0.44 0.87 0.77 0.29 0.66
山西 0.64 0.25 0.41 0.53 0.23 0.33
南京 0.52 2.59 2.69 0.68 2.6 4.6
北平 0.49 2.77 4.8 0.98 3.36 9.23
天津 0.44 0.77 1.28 0.95 1 2.57
贵州 0.43 0.63 0.45 0.56 0.8 0.67
陕西 0.33 0.43 0.28 0.22 0.24 0.22
其他 1.3 3.94 5.42 1.42 4.5 4..08
总比例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总人数 83,507 44,512 70,998 17,420 10,165 13,875
不仅是三大地区的集中程度要更高,女生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比例更
更高。从表 6-2 可知,家庭地址是上海的女生占所有女生的比例接近 30%,而男
生这一比例只有 19%多。高中是上海的女生比例更是达到了 44%多。在上海的高

11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校中,超过 80%的女大学生来自于上海,只有 10%来自于江浙及上海之外的省份,


其本地化程度远超上海男大学生及其他地区大学生。其他大城市,比如南京,女
生家庭比例是 4.6%,男生只有 2.69%。北平女生家庭比例 9.23%,男生只有 4.8%,
约一半。天津女生有 2.57%,男生只有 1.28%。
女生比男生更集中于大城市,也更多来自于大学驻地。由教育带来的地域流
动在女生中更为少见,尤其是上海女生。离家读书的经历可使当时的年轻女性获

得相当程度的自由, 但分析显示,在大学阶段能有机会在异地读书的女生实为
少数。实际上,与男生不同的是,女生更像是在不太长时期内从原籍移居到大学
所在大城市的群体。地图 6-1 到 6-4 通过比较女性和男性大学生的籍贯和家庭
住址说明了这一点。数据库中有 62.64%的女大学生的籍贯来自广东、江苏、浙
江、安徽和湖北等省,但她们中只有不到 1/4,即约所有女生中的 24.33%居住
在这些省份,约 23.42%的女学生就读于这些省份的高中。也就是说,这 70%的
大学生中有 3/4 并不住在原籍,也不在原籍读高中。相比之下,61.15%的男生
来自这五个省,但 36.89%的男生居住在这些省份,约 32.17%的男生就读于这
些省份的高中。原籍来自这五个省的男学生,居住在这些省份和在这些省份就读
高中的比例比女生高不少。另外,从籍贯来看,上海的男女生地域来源无明显分
别,主要来自江浙两省,籍贯为上海者较少;但从家庭住址来看,男女差别明显,
有高比例的女生家住上海本地,来自江浙两省的女生比例明显少于男生,即女生
比男生更为本地化。超过 80%的上海女大学生来自于上海,且只有 10%来自于江
浙及上海之外的省份,其本地化程度远超上海男大学生及其他地区大学生。与男
生不同的是,女生更像是在不太长时期内从原籍移居到大学所在大城市的群体。

① 这里的“离家”包括了赴异地和住校两种情况。虽然后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女生远离原生家庭的影
响,但是前者显然更能扩大女生自主生活的机会。Zheng Wang: Women in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H. T. Zurndorfer: Gender,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new woman”: the experiences of female graduates in Republican China, in Leutner, M. &
Spakowski, N. (Eds.): Women in China: the Republican period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Berlin:
LIT Verlag 2005.

12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地图 6-1 民国大学生数据库男生籍贯分布 地图 6-2 民国大学生数据库男生家庭地址分布

地图 6-3 民国大学生数据库女生籍贯分布 地图 6-4 民国大学生数据库女生家庭地址分布

这种地域来源的差异背后,应该是不同地区的社会和不同职业的家庭对女子
教育的态度存在明显不同。具体来说,虽然自晚清以来,女子受教育在中国逐渐
普遍开来,但无论从家庭经济条件还是文化的接受度来说,城市家庭,尤其是大
都市里的中上层家庭,特别是从事公务员、专业技术工作的家长们更愿意给女孩
提供受教育的条件;而广大农村和小城镇家庭,即便是有一定实力的地主家庭,
出于保守的家庭文化和女子出嫁后的经济考虑,对给予女孩教育的热情较为匮乏。
比如通过研读 1948 年中央大学一年级新生所写的个人自传,发现多数自传
提及到了家庭兄弟姐妹的情况,其中包括教育信息。总体上发现,即便到抗战中
后期,此时民国建立已经 30 年,五四运动也已 20 年,这批学生也多是出生于五
四之后,但一般只有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家庭,尤其是教师等家庭,不管学生
描述的家庭经济状况如何,才会给予男女子代以平等教育,商人和地主家庭往往
只给男孩教育。比如 1948 年的学生陆方,本身是男生,父亲是公务员,有两个
哥哥和两个姐姐,加上他共五个孩子,都受过高等教育。另一位女生江淑贞,她

13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是家中长女,生长在江苏如皋县的小镇上。父亲在中学教书,妈妈在医院工作,
父母并没有因为她是女生而放弃供给她上大学。又比如男生郁涵,其父抗战前供
职于县教育局,抗战后在上海教书,虽然只有父亲一人工作,家庭经济困难,但
两个妹妹都正在读中学。再比如女生倪慧,父亲是中央大学教授,自己就读于中
央大学医科,三个妹妹也都在接受适龄的教育。
与上述形成对照的是,1948 年学生何鉴,其父在安徽经商,虽家庭小康,但
三个姐姐只念到小学即停止学业了。又有湖南衡阳的钟承元,父亲从事钟表店,
但父母都没有受过教育,两个姐姐也只接受高小教育后即停止。还有俄语专业的
苏学铭,父亲是常熟地方“管理着几百户佃户”的大地主,但在子女教育上也有
明显区别对待,姐姐们都只读师范,而哥哥们却可以接受大学教育。更不要说四
川潼南县的王庶绩,按其表叔,家中男孩都有教育,而姐妹们似乎都没有接受过
教育就出嫁了。①笔名箴一的女大学生曾回忆,她自己是一个“生长在穷僻的乡
村封建大家庭中女孩子”,自己在家庭中“向来就没有受过新教育的洗礼,除了
在家塾内读了两三年的四书外,只有从人们的谈笑中偷听来的一点常识”。如果
一直在家乡,她注定也无法接受高等教育,但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来到南京,又
恰巧有位金陵大学教授的长辈。这位教授认为“乡下的女孩子是应当让她求学的,
就费了九牛二虎的气力劝说我的母亲”,甚至还聘请了教师给她补习英语和数学,
最终帮助她圆了大学梦。②
另外,数据分析发现在上海地区,女生比男生更具有流动性,不仅大学如此,
甚至高中也有类似的现象。上海的大学新生中女生的比例总体呈波动式上升趋势,
且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在 1935-1949 年中,上海地区高校女生比例于 20%-32%区
间内波动,中国其他地区大学的女生比例则在 10%-23%区间内波动,低于上海地
区 10 个百分点左右。相比之下,与上海一同引领近代早期女子教育的北京地区
大学则与其他地区无明显差别。虽然本数据库未包含北京大学等引领女性高等教
育的北京地区大学,但是这一发现仍能体现上海女性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惊人领
先程度。
不过,这种开放具有极强的封闭性,女生社会经济背景的精英化趋势在上海
地区极为明显。这一方面与上海地区大学生本身更为精英化有关,即上海的男生

① 《1948 年中央大学学生自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编号:648-3234。
② 箴一:《我的中学时代》,载俞荻编:《我的中学时代》,文化图书公司 1941 年,第 13-16。

14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与女生中分别有 46%和 53%的学生来自商人家庭,而其他地区只有 30%左右的学


生来自商人家庭,男女之间的比例差别不大。另一方面,上海女生的社会背景甚
至比上海男生更精英化。有将近 90%的上海地区女生来自商人、专业人士或公务
人员家庭,而上海男生的相应比例则为 84%。在其他地区的大学生中,只有 73%
左右的女生和 65%的男生来自上述三种现代精英家庭,相比之下,上海女生的家
庭背景精英化程度惊人之高。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对底层的职业家庭中,如农民
和工人家庭,男女比例差距悬殊。例如,上海地区和其他地区分别有 5%和 20%的
男生来自农民家庭,而相应的女生比例则只有 1%和 5%。可以说,几乎没有上海
地区女大学生来自于农民家庭。从地域来源的角度而言,女大学生的来源较男生
更为本地化,而这种特征在上海大学生中更为明显。
民国时期大学高昂的学费使得高等教育极具排他性,但这同时也解释了女大
学生往往拥有更精英的家庭背景。高校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较高,无疑有助于高社
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女学生占主导地位。正如叶文心所强调的那样,只有富裕家庭
才能负担得起高等教育,特别是在教会和私立大学,因为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成
本很高。第二章中显示的民国各大学的学费和总生活费用的差异表明,上海是民
国主要城市中最昂贵的高等教育之地。根据 1929 年的一项调查,上海学生的平
均费用为 500 元,而位于北平的燕京大学是最贵的教会大学,年花费为 320 元,
位于广州的国立中山大学仅为 220 元。而进一步对比了广州公立大学和教会大学
的就学成本差异。其中最大的不同是学费,岭南大学以 202.5 的广州毫银收费,
是国立中山大学花费的十倍。岭南大学的住宿费也比国立中山大学贵,体现了教
会大学学生更为精英的家庭背景。大学的高成本对家庭来说,衡量子弟教育的投
入产出就格外慎重了。民国有大学生认为,在农村,读书本就是极少数有钱人家
庭的专利,甚至包括一些地主家庭,虽然家长也知道“读书好”,但“在他的直
觉上,卖粮食读书是不舍得的事情”,
“对子女上学的期望也不过是能认识钞票,
能算帐而已”;一些“富足家庭的家长并不愿意子女多读书”,“一来这样耗费
太多,二来孩子不再从事农业,祖业无人守,因此很多有为青年就放弃了高等教
育机会”。此外,对于地处偏僻的家庭来说,除了经济之外,“交通不便,文化
落后”,也会造成“读大学的青年非常少”。“很多有为青年并非因为家境贫困,

15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而是大半都受到文化低落的影响就没有读书,被埋没了”。①
女学生在教育上的地理流动性,体现了民国时期女性个人身份认同的觉醒,
除了家庭的影响和安排外,她们开始探索自我发展和实现的可能。五四以来,女
权主义在国内流传开来,都市女性追求经济独立和男女平等成为风潮。有女性就
认为,中国兴办女学虽时间不长,但却早就了不少女性人才,也在社会上争取到
了一定的职业位置,首要的原因就是“女子本身的觉悟”,她们“不甘心再作男
子的奴隶,要求发展个性的机会,在身体上智慧上求进步”,“在社会里得相当
的位置,加入替人群谋福利的运动”。②

第三节 女大学生的学校与专业选择

民国女大学生在学校和学科专业等的选择上也体现出一定的偏好或差异,这
为观察和分析民国大学与学科中蕴含的性别属性提供了机会。比如就不同性质的
大学来说,根据民国大学生量化数据库中各校男女性别信息统计发现,教会大学
的女生比例明显最高,国立大学的女生比例则明显较低。北京的天主教辅仁大学,
女生比例高达近 39%,基督教燕京大学女生比例近 36%。上海教会沪江大学,女
生比例 33%多,教会东吴法学院女生比例达 25%。杭州教会之江大学女生比例为
20%略多,广州教会岭南大学,女生比例 27%略多。长沙的教会湘雅医学院,女生
比例 34%多,当然这也与医护专业本身女生多有关。这些教会学校的女生比例都
高于全国和也高于民国大学生量化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平均值(17.5%)。仅有南
京金陵大学,或许受同城金陵女大的影响,女生比例只有接近 13%左右。一般的
私立大学中,视乎地点和学科设置,女性比例差别较大。如上海的大同大学,虽
以理科闻名,但也有 22%多的女生。太原的私立铭贤学院有约 19%的女生,沈阳
的辽东学院只有 6.3%的女生。公立大学中女生比例几乎都低于 20%,如清华 14.3%、
中山 13.6%、暨南 12.7%、湖南 10.6%、浙江 9.2%、中正 8.8%,交通大学只有约
6.5%的女生。不过,国立师范学院有 16.3%的女生,国立上海商学院有 22.7%的
女生,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有高达 44.8%的女生。不过这些专门学院女生高,和
学校的学科性质关系密切,同时规模小,相比于教会大学,国立综合大学的女生
比普遍还是较低。

① “马广志自传”、“鲁岚峰自传”、“杜伯元自传”,见《1948 年中央大学学生自传》,中国第二历史
档案馆藏,编号:648-3234。
② 赵敏淑:《女性与职业》,《女青年月刊》第 8 卷第 7 期(1929 年),第 11-13 页。

16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教会学校比较能吸引女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严格的学生管理。教会学校
的学生多要住校,对学生举止和礼仪管束较多,加之由于强调英语和较高的学费,
学生多来自于社会中上层,男女同学相对更为“门当户对”,这都使得那些大资
产阶级、大地主家庭更愿意送女儿进教会学校,特别是女子教会大学读书,哪怕
明知这些大学相对于著名的国立大学办学规模更小,师资实力有限也在所不惜。
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大学是民国南京的两所著名教会学校。就规模和办学实力来

说,金大明显更胜一筹。20 世纪 20 年代该校的学生数量已达 500 余人, 1920
年便有 59 名教师任职,②学科上文、理、工、医、农、林科皆有。而地理位置极
为邻近的金女大,直至 1930 年学生规模也未超过 200 人,教师仅有 44 位,③1924
年前只设文理两科。金大男生讥之为:“每每以中国惟一的女子大学自夸……不
过是‘塘中无鱼虾为大’,大极了都是虾”④,并由此推论女子大学无独立存在
之必要,无论出于国家教育的前途还是女学生自身的发展考虑,金女大都应尽快
并入金大。但金女大吸收了大量包括上海在内的江南大家庭的女子前来就学,比
如上海著名的宁波商帮首领严筱舫的三个孙女,其中严彩韵和严莲韵就读的就是
金女大,最小的严幼韵 1925 年考入的也是教会的上海沪江大学,1927 年又转入
私立复旦大学上课,是复旦第一批女生。⑤沪江大学作为较早开放女禁的教会大
学,战前女生占比高达 36%。其他像燕京大学等教会学校也是很多大家庭的子女,
比如上海另一个著名商人家族,永安公司老板郭琳爽的四女儿郭婉莹就是离开上
海,选择在燕京大学完成大学学业的。上海最为精英的圣约翰大学,由于在 1936
年之前不招收女生,⑥这也增强了金陵女大、金陵大学甚至燕京大学⑦等对上海大
商人家庭女儿们的吸引。

① 王德滋主编:《南京大学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 5 月版,第 457 页。


② 中华续行委员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第 938 页。
③ Lawrence Thurston and Ruth N. Chester, Ginling College,p.161-163; Ginling Alumnae
Association ed., Ginling College Record Book, p135-168.
④ 列子:《男女金陵大学》,《金陵周刊》第 16 期,1928 年 6 月 11 日,第 13 页。
⑤ 《严莲韵:活在“厚生”的境界中》,前焕琦主编,丁浩副主编:《金女大校友口述史》,南京: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年,第 633-646 页。
⑥ 1936 年圣玛利亚毕业生 13 人因毕业文凭不为立案学校承认,无法考入高校读书。这迫使圣约翰大学
改变了以往大学部不招收女生的规定。1936 年 5 月,圣约翰校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接受圣玛利亚女中毕
业生为走读生。从此圣约翰大学向女性打开了大门。徐永初 陈瑾瑜主编:《圣玛利亚女校(1881-
1952)》,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第 46 页。
⑦ 圣玛利亚女校是民国上海最著名的女子教会学校之一,也是要求非常高的一所女子中学。1900-1931 年
高中毕业生不过 145 人,但 1935 年时在燕京大学就读的毕业生龚维航在给母校学生刊物的来信中告知,当
年在燕京大学就读的该校毕业生共有 12 人,包括 2 名研究生和 10 名本科生。徐永初 陈瑾瑜主编:《圣玛
利亚女校(1881-1952)》,第 270-271 页。

17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民国中上层社会家庭对教会系统女子教育的青睐很可能还是系统性的。他们
至少从中学,甚至小学就开始安排女子在各级教会学校,尤其是教会女子学校接
受教育。一般来说,女生及其家庭更愿意选择教会大学,部分原因是因为许多女
生在教会高中接受教育,便自然地选择其附属的大学。教会中学中容纳较多女性
学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大约是家长出于青春期男女接触需谨慎的考虑,即前文提
及的北平中学情况,对“情窦初开”之中学男女,区隔措施要明显强于小学和大
学。具体来说,一方面,在晚清民初之际,出于“风化”考虑,女性可得到的各
级公共教育还是相对有限,虽然民国初年公立初等教育推行了男女同校,但直到
20 世纪 20 年代,公立中等教育仍然以男性为中心。另一方面,教会中学设立了
较多女子中学,满足了很多社会中上层家长的需求。①前面提到的女生箴一,她
从乡下到了南京以后,经金大任教的长辈亲属游说和亲自安排,才得以说服自己
的母亲送其去投考学校,而其母同意的条件最主要的就是必须投考“教会所设立
的女子中学”,因为教会学校“规矩严肃”才能使其放心。最终,通过考试,同
时经过家庭的“讨论选择”,她进入南京汇文女中。因为这所中学“只收住读生”,
“避免抛头露面”,“更合于她家庭的理想”。②又比如上海永安公司的郭家,
其著名的八姐妹,除了 1949 年才上中学的最小的郭志薇没有进教会女中外,其
余七位均就读于沪上著名的教会女校圣玛利亚。
社会性别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学校的选择上,同样可能也存在大学专业的选择
上。民国时有人指出,女子上大学,一部分是追求时尚的大学生活,因此对学业
负担重的理学院或 Science 专业则是“避之而不及”的,其他少数追求学业的,
也会因为理科专业的男性氛围而可能选择其它专业。③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由于
学科专业以工程为主,仅有少量工程管理学专业学生,女生比例便出奇的低,始
终不超过 10%。交大的女同学们也不得不感慨“在这注重实用科学的大学里,姐
妹们总是比较哥儿们少”。④同在上海的国立商学院,由于其学科的特点,女生
所占比例一直较高。地处长沙的湘雅医学院作为医科院校,其护理等专业又多以
女生为主,女生占比高也就顺理成章了。因此,虽然民国大学绝大多数专业并不

① 比如上海地区教会办理的圣玛利女中、清心女中、晏摩氏女中等都是沪上甚至全国闻名的女子中学,其
学生在数据库中收录得也较多。
② 箴一:《我的中学时代》,载俞荻编:《我的中学时代》,第 13-16。
③ 忠彪记述:《女大学生为什么不进理科学院》,《中国学生》第 2 卷第 1 期(1930 年),第 16-17 页。
④ 惠子:《女同学们在交大》,《交大学生》第 6 卷第 2/3 期(1937 年),第 72 页。

18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公开对学生性别有所限制,但考虑到学业的难易、社会工作的环境等因素,女生
在大学专业的选择总体也有一定的社会性别倾向。
这种看法虽然不免有性别歧视的成分,但不仅是某些学校的个案证明了这种
现象的存在,大规模数据的分析同样支持这一点。对国民政府教育部 1934-1946
年全国专科以上学校统计中专业和学生性别信息的分析发现(图 6-3),男性占
主导的专业是工程和法律,女性则多选择教育、人文和法律。①需要指出的是,
学习工程的学生部分是对政府鼓励学习工程学而限制学生选择人文学科和法律
政策的回应。男生学习工程专业的比例从 1934 年的 16%上升到 1940 年的 26%,
女生只从 2%增加到 4%。女生在教育、文科和医科所占比例远超过男生。一方
面,从传统社会性别角度看,这几个专业不太需要体力和外出,不像地质、机械
等相关工作经常需要和男性打交道,因此适合女生学习;另一方面,从就业角度
考虑,这些专业可以提供较多适合女性就业的市场。女性的专业偏好首先体现在
教育上,这毋庸置疑地反映了她们在这些领域的就业机会。民国以来,新式学校
增加,基础教育中女性教职员的需求也较大。有比较研究指出,“美国的小学教
员有十分之九是女子充当”,中国这种趋势也会不断增加,比如“江苏的小学教
员已有十分之一是女性了”,“十年后可以赶上美国”。这其中不仅蕴藏了大量
就业机会,而且“教育儿童,是女性天赋的特长”,甚至可以说“教育是一种女
性的职业”。②又比如青岛“中学的女教员没有男教员多,但是小学校的女教员,
却比任何职业的妇女要多许多”。③

① 民国时期女大学生的总人数较少,整个时期仅占 20%左右,因此在分析中采用比例比较的方式,没有比
较绝对数字。
② 邢如寒:《女性的职业》,《妇女杂志》第 16 卷第 2 期,第 18-23 页。

③ 《青岛女性职业相》,《 》第 2 卷第 1 期 ,第 169 页。
政治月刊(上海) (1941 年)

19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0.05 0.12 0.20 0.04 0.19 0.14 0.13 0.13


0.07 0.10 0.09 0.22 0.12 0.23 0.07 0.09
生 63538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农科 商科 教育 工科 文科 法科 医科 理科

图 6-3 1934-1946 年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学生按专业和性别分布

从图 6-3 全国专科以上学校统计的比例上来看,女生在教育、文科和医科所
占比例远超过男生。一方面,从传统社会性别角度看,这几个专业不太需要体力
和外出,不像地质、机械等相关工作经常需要和男性打交道,因此适合女生学习;
另一方面,从就业角度考虑,这些专业可以提供较多适合女性就业的市场。女性
的专业偏好首先体现在教育上,这毋庸置疑地反映了他们在这些领域的就业机会。
民国以来,新式学校增加,基础教育中女性教职员的需求也较大。有一项比较研
究指出,“美国的小学教员有十分之九是女子充当”,而中国这种趋势也会不断
增加,比如“江苏的小学教员已有十分之一是女性了”,
“十年后可以赶上美国”。
这其中不仅蕴藏了大量就业机会,而且“教育儿童,是女性天赋的特长”,甚至
可以说“教育是一种女性的职业”。①又比如青岛“中学的女教员没有男教员多,
但是小学校的女教员,却比任何职业的妇女要多许多”。②
民国大学生量化数据库中男女生专业比例的特征与全国状况基本类似。通过
图 6-3 和图 6-4 的比较可以明显发现,我们数据库和教育部统计的全国男女大
学生专业分布结构具有相似性,唯在农科和文科,民国大学生量化数据库中女生
的优势更加明显。这一方面说明“民国大学生量化数据库”虽然无法收集民国所
有大学的全部学生数据,但它不仅具有一定的量,更能比较合适的反映民国时期
高等教育不同侧面的总体状况;另一方面,这也反映了相对精英的大学在性别和
专业分局上与一般院校的不同。“民国大学生量化数据库”表明八个最常见的专

① 邢如寒:《女性的职业》,《妇女杂志》第 16 卷第 2 期,第 18-23 页。


② 《青岛女性职业相》,《政治月刊(上海)》第 2 卷第 1 期(1941 年),第 169 页。

20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业:农科,商科,教育,工科,文科,法律,医科和理科,其中有四个专业存在
明显的性别差距。图 6-4 表明,工科是最为男性化的。
“民国大学生量化数据库”
中有 36%的男生选择学习工程学,但只有 8%的女性选择这样做,差异几乎达到
5 倍。相比之下,女生学习教育等专业的可能性是男性的 6 倍(12%比 2%),
女性学习文科和医科的可能性是男性的 2 倍左右。


0.08 0.10 0.12 0.08 0.24 0.14 0.06 0.18
生 100



0.08 0.060.02 0.36 0.11 0.17 0.03 0.15 634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农科 商科 教育 工科 文科 法科 医科 理科

图 6-4 民国大学生量化数据库学生按专业和性别分布

在民国大学生量化数据库中,国立中正大学 1944-1947 年的毕业生登记表反


映出教育系统是女大学生就业特别重要的去向。85 名女毕业生中有 53 名从事教
育工作,无论是作为中学教师还是大学教员。主修教育的学生中,有 90%从事教
育工作。 即使是理科和农业的毕业生,教育仍然是她们理想的从业领域。法学
院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其中四分之一在商业部门工作,一半在政府工作。虽然我
们尚未找到其他大学初次就业的类似信息,但民国时期女性对于专业选择显然与
就业市场有关。

表 6-3 1944-1947 年国立中正大学女毕业生就业去向(%)

专业/职业 商业 教育 政府 医疗 总计
农科 1 6 3 0 10
教育 0 25 3 1 29
工科 0 0 1 0 1
文科 0 1 0 0 1
法科 5 5 9 0 19
理科 0 10 0 2 12
总计 6 47 16 3 72
考察另一所大学——金陵女子大学——20 世纪三十、四十年代毕业生的职
业去向可以发现,虽然此时女大学生投身教育界虽然仍是最主要的职业选择,但

21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也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从超过一半降低到三分之一左右。同时,以婚姻为归
宿的女生也有所增加,从 10%略多发展到了近 20%。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女学
生的其他职业也在逐渐丰富,如社会服务、医药健康、政府公职等也都吸引了较
多女大学生的加入,比例也在持续提升。除了正式的雇用机会,在非正式的领域,
如家族经营的企业公司等,女性也被期待从事与家庭相对分离的管理等事务。

表 6-4 金陵女大毕业生去向统计
职业 1931 1933 1937 1947 1948 1949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教育 106 56.40% 118 44.20% 186 53.60% 237 32.60% 247 31.40% 303 37.70%

社会服务 15 8.00% 21 7.90% 26 7.50% 89 12.20% 81 10.30% 75 9.30%

宗教 11 1.50% 7 0.90% 10 1.20%

医药健康 5 2.70% 7 2.60% 18 5.20% 33 4.50% 35 4.50% 40 5.00%

文学写作 3 1.60% 2 0.70% 0.00% 8 1.10%

政府公职 4 2.10% 9 2.60% 66 9.10% 70 8.90% 33 4.10%

商业 2 0.30% 4 0.50%

婚姻 20 10.60% 41 15.40% 63 18.20% 142 19.50% 174 22.10% 152 18.90%

升学 31 16.50% 25 9.40% 18 5.20% 68 9.40% 90 11.50% 106 13.20%

其他 49 18.40% 21 6.10% 44 6.10% 50 6.40% 49 6.10%

亡故 4 2.10% 4 1.50% 6 1.70% 29 4.00% 30 3.80% 31 3.90%

数据来源:《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学生统计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卷宗号:六六八-234。

此外,医疗健康领域也一直吸引着较多的女大学生,也因此教会的湘雅医学
院有 34%多的女生,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更有高达 44.8%的女生。但与男性不同
的是,女性在健康领域从业的方向多集中在妇科和儿科。民国时人已经指出:
“看
护和产科”可算是“医药界里妇女最适宜的职业”了。①这一方面符合对女性作
为“看护者”和“服务者”的刻板印象,但另一方面,随着医疗健康领域的职业
化,作为“看护者”的女医生也需要符合执业标准。1940 年,在 263 名执业女医
生中,有 7 名甚至在 1912 年民国成立之前便开始执业,其中包括第一位中国女
医生,1900 年毕业于博济医学堂的张竹君。根据她们报告的第一份工作,我们发

① 邢如寒:《女性的职业》,《妇女杂志(上海)》第 16 卷第 2 期(1930 年),第 18-23 页。

22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现女医生遍布中国各地,她们不仅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如北平,天津,上海,
广州,江苏,浙江和福建执业,还遍布于安徽(安庆和九江),四川(成都,自
贡和杭州),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奉天,山西和山东(济南和德县)。
然而,大多数这些女性医生都专注于儿科或妇科。表 6-5 还显示,在私人诊所中,
女医生较少。大多数人在教会医院或公立医院工作。在报告大学毕业的 248 名女
性中,有 30 名女性获得了中国以外的学位,其中 13 名来自美国,10 名来自日
本,4 名来自德国,3 名来自加拿大。其余 218 名女医生中,有一半毕业于三所
医学院:广州夏葛女子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上海女子医学院。

表 6-5 1940 年女西医科别分布

年龄组 年份 大学教育 专长 现职位 职业情况

(出生年) N=230 N=224 N=74 N=130 N=225

1896-1911 7 6 1 (1 妇科) 2 (1 主任) 7 (4 私人执业)

1912-1927 66 63 15 (13 妇科) 37 (12 主任) 64 (12 私人执业)

1928-1939 157 155 58 (37 妇科) 91 (4 主任) 154 (16 私人执业)

数据来源: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界指南,1940 年》 ,上海,未见出版信息,原件藏于美国芝加哥大学东
亚图书馆。

此外,政界中各级政府对女性从事书记、会计等工作又有着很强需求,①这
些都促使了女性投入文科、医科等专业的学习。而在农科、商科和理科,女生所
占比例几乎与男生持平。农科、理科都是民国高等教育界所谓的“实科”,其生
源本有一定比例要求,以免文科学生太多。此外,农科中包含有农艺、农业经济
等专业,而不仅仅是畜牧等专业,这些专业相对也比较适合女性,故有一定比例
女性加入。商科,尤其是会计等专业向来也比较受女性欢迎,其未来的就业相对
有保证,且从事财务工作,通常认为需要认真和谨慎,不能过于马虎和胆大,也
被认为适合选择女性从事。因此,上海商学院虽是国立院校,但有 22.7%的女生,
比例远高于一般的国立大学。
只有工科和法科,男生所占比例超过女生,也只有工科,男生具有压倒性优
势。尤其像上海交通大学这样的几乎纯工程科院校,女生比例仅有 6.5%左右,比

① 邢如寒:《女性的职业》,《妇女杂志(上海)》第 16 卷第 2 期(1930 年),第 18-23 页。

23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清华、中山等国立大学要低很多。而同样在上海的市立工业专科学校,虽然是一
个专科级别的小学校,但 800 多学生中竟无一名女生。也无怪乎交大女生感慨:
“在这注重实用科学的大学里,姐妹们总是比哥儿们少”。①因此,从比例角度
考虑,民国大学的专业,男女选择的情况差别有,但多数专业都比较开放,仅有
工科显现出特别大的社会性别化。这不仅是工科学习相对有难度,更是因为工科
未来出入多需要实践,不仅对体力可能存在要求,更可能要多参加基础工作,与
男性工人等接触较多,大大压抑了女性的选择意愿。男生和女生专业分布的不同
特点,一方面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化,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女性的自我选择和
家庭期待。民国时期,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从事土木工程,毕业后在建筑行业或
机械行业工作。因此,男性在工科学生中的优势可能是因为这些工作机会并不欢
迎女性或对女性开放。同样地,女性在健康领域的优势,可能是因为医疗及护理
行业对女性卫生工作者更加亲睐。
除了在教育和医疗领域的高就业率,我们还看到整体而言,民国时期女大学
生的初职就业率较高,但即便如此,由于婚姻和生育的限制,女性难以长期活跃
在专业职场。当时有评论文章就指出,虽然“照常理,女大学生的问题应该同男
大学生一样,然而不,她们有她们的特殊的问题,同样的婚姻问题,同样的出路
问题,然而在她们,就有很不同的现象”。②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尤其是丈夫
夫权思想的控制,长久以来,中国女性“永久依附着男性把自己的理性作了不必
要的毁灭”,
“常常以男性的观点作为结论”,在民国这样的观点不仅没有肃清,
而且“依然强有力的在许多家庭中蔓延着”,③很多知识女性在结婚后,很可能
不得不中断职业,回归家庭。从图 6-5 看,女西医生年龄分布经历了三个阶段的
变化。从 23 岁大学毕业到 26 岁,人数急剧增长;到了 30 岁左右人数锐减;在
34 岁时,人数再一次减少。而女教员的年龄分布则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如表 8 所
示,从 27-29 岁开始,女教员的人数逐年减少。这一方面是由于女教员中助教人
数众多,而其工作准入门槛较低又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女教员中的教授
和副教授数量相当少。可见,女性就业依然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束缚。

① 惠子:《女同学们在交大》,《交大学生》第 6 卷第 2/3 期(1937 年),第 72 页。


② 斐:《女大学生的前途——婚嫁与出路及其任务》,《女子月刊》第 2 卷第 7 期(1934 年),第
2521-2523 页。
③ 黎萍:《新女性职业问题》,《湖南妇女》第 4 卷第 6 期(1941 年),第 8 页。

24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23-25 26-30 31-35 36-40 41-45 46-50 51-55 56-60 61-65 66-70

教员年龄组 医生年龄组

图 6-5 女西医生年龄分布(1940 年)和女大学教员年龄分布(1941、1944 年)

数据来源:女西医数据同表 6。1941 年女教员数据见《专科以上学校教员名册》,吴相湘、刘绍唐主编:


《民国史料丛刊》第三册,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 1971 年;1942 年女教员数据见国民政府教育部:《专科
以上学校教员名册》(第二册),未见出版信息。

当然,民国女大学生中仍有相当一批人并不愿意被这种“回归家庭”的思想
束缚,不认为结了婚就要“成为丈夫的累物”,她们认为“目前女子职业已经有
了相当的数量”,因此头脑清醒的知识女性部应该苟安而不努力。①许多民国时
期的女大学生,就有着自己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并通过持续的努力逐步实现。
金女大的毕业生多保有着服务和奉献的“厚生”精神。她们之中的许多人,比起
投机赢取虚名厚利,反而愿意埋头做实事,走旁人难以理解的荆棘之途。根据金
女大学生的状况调查表,填写了“毕业后拟择何业”问题的学生中,240 人在多
次问卷调查中都坚持了原有的答案,并始终为这一目标而奋斗,仅有约 78 人修
改过择业方向。②1924 级毕业生严莲韵不顾被周围人误会“因成绩差被分配到乡
下”, 选择拿微薄的薪水,在偏僻的怀远教了三年书,大大改善了当地女子中
学的教学状况。③1940 级毕业生皇甫玉珊,自幼年目睹天津协和医院医生的工作
状态后便立志学医,入读金女大医预系时多次在调查表上写明自己的志向为“医”,
经过刻苦学习,她最终顺利考上协和医大,后来又成为著名的传染病专家。④1944

① 斐:《女大学生的前途》,《女子月刊》第 2 卷第 7 期,第 2521-2523 页。


②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学生状况调查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卷宗号:668-190~194。其中
有 285 份因仅填写过一次,未能判断是否有过修改。
③ 徐景灿、徐录乾主编:《严莲韵蓦然回首一百年》,香港:语丝出版社,2002 年版,第 6-7 页。
④ 魏鲁伊:《皇甫玉珊:“传染病世界”里的白衣天使》,钱焕琦主编:《金女大校友口述史》,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年 2 月版,第 102-103 页。

25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年肄业的杜寿玢则认为比起党政干部,国家更需要营养学工作者,因此面临提拔,
担任协和医院党政领导时,她选择了婉拒,坚守专业工作。①
此外,为了更好地发展职业,女大学生们还积极谋求留学以提升自我。20 世
纪 40 年代金女大曾对学生毕业后意愿进行调查,毕业后希望继续深造的学生仅
次于从事“教育”和“社会服务”者,居第三位。抗战中受时局影响,国民政府
对留学进行了严格限制,1945 年以后这种积压的留学需求得到释放,在国外留
学的金女大学生人数从 1940 年的 12 人迅速升至 100 人(表 6-6)。对金女大毕
业生而言,留学深造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眼界学识的开拓,也是为了更好地承担服
务他人的职责。如金女大地理系创始人刘恩兰、社会系教授汤铭新等,都曾在学
校支持下出国进修,在提高学术和教学能力的同时,也将前沿学术信息和最新科
研成果带回课堂。女生对留学的选择,延续和实现了女性在职业上的抱负,甚至
体现了女性毫不输于男性的服务国家的意志。不过,也需要承认的是,即使女性
可以作为职业妇女拥有一份工作,甚至在这份工作中服务社会和贡献国家,在其
个人性格塑造和身份表达方面,依然受到较大的限制。这与同时期的男性存在显
著的差异,也进一步体现了在个人身份的构建上存在强烈的性别化特征。

表 6-6 金女大毕业生深造升学人数统计表(1931-1949)

1931 1940 1945 1947 1948 1949


哲学科学博士学位(Ph.D & Sc.D)
已获学位 3 10 14 16 16 18

医学博士学位(M.D) 5 22 22 22 23 24

硕士学位(M.A. & M.S.) 30 53 54 73 76 80

已获护士学位 10 12 12

正在深造 国外留学 19 12 51 66 83 100

国内升学 12 6 7 2 7 6

未获学位 8 13
资料来源:《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学生统计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卷宗号:六六八-234;《金
陵女子文理学院校刊》,1940 年 11 月第 77 期、1945 年 11 月第 130 期、1948 年 10 月第 153 期,其中少
数数据档案馆统计表与校刊统计数据有出入,“()”内为校刊版本。

余论:女大学生的求学动力与教育选择

① 张晓雪等采访撰稿:《杜寿玢:心系营养学》,钱焕琦主编:《金女大校友口述史》,南京: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15 年 2 月版,第 71 页。

26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随着全球进入近代社会,女子逐步获得了教育权,也获得了进入职业社会的
凭借。不过,由于传统价值观的长期存在以及不同社会的差异,全球至少有三种
不同的女性教育模式:1)传统的家庭女性教育。女性受教育是受歧视的,最多
只能在家庭中展开,即便学有所长,社会职业也几乎不向女性开放。2)以 20 世
纪初美国社会为代表的区隔型的女子教育。女子虽有教育权,也有专门的学校,
但男女同校不普遍,存在着广泛的“女禁”现象。学校招生主要看重的是人种、
阶层和性别等,就如卡拉贝尔(Jerome Karabel)在 The chosen: The hidden history
of admission and exclusion at Harvard, Yale and Princeton 一书中指出的,美国精英
大学招生的秘密就是将不想要的社会群体排除在外,女性往往就是很多精英大学
需要排除的群体。3)以民国时期中国社会为典型的混合性女子教育。传统和西
方的影响并存,女子学校和混合制学校并存。坚持考试或能力为选拔标准,同时
文、理专业中女性比例较高。总之,女子教育在学校和专业上都呈现出一定的空
间和可能,也就使得有条件的女子家庭及其本人有了选择的可能,选择本身也就
有了社会性的内涵和意义。
传统中国,参加科考,获得功名是社会中成年男子主要的成功途径。科举考
试是国家自上而下的群体性决定,家庭或个人几乎都是顺势而为而已,即使这个
决定会受到多数人的接受和支持。至少对于成绩优异的青年来说,参加科举考试,
获取功名并得以在朝堂施展抱负是一种标准化的选择与期待。而在文官系统中的
官员,并不以个人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他们更像是代表着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公众
人物。
民国以后,随着就学途径、所学内容和就业方向的选择变得多样化, 男性
和女性开始有机会在家庭和集体的支持下做出基于个人的选择。首先,接受西式
教育需要得到家庭的经济支持,对于女性这种支持更难能可贵,家庭背景和地域
位置的限制更大。农村家庭,包括地主和商人家庭,即便有条件,也不太愿意让
女子接受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而大城市中的专业人士,如教员、医生等则比
较愿意给女儿们提供上学的机会,这使得女子教育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家庭的选择
和深刻的社会影响。实际上,随着西学的引入和高等教育的兴起,个人与家庭的
发展选择和身份认同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部分,这种变化尤其适用于民国时期的精
英阶层。而随着新式教育的深入,人们学习的侧重逐渐转到了更加深入的价值观。

27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大体而言,新式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兴起为教育精英阶层提供了平台,使其能够将
西方的价值观内化到自己的身份认同和个性发展上去。
由于民国新式学校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向发达地区,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
为了升读大学,青年学生及其家庭可能要从初中,甚至更早就做出离乡读书的抉
择。民国的青年们往往要离开父母的家庭前往大都市就学,他们或投奔亲友,或
寄宿学校。到了大学阶段,即便是本地学生,也多选择住校。在这个过程中,学
校作为一个重要的媒介为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提供了基础。在这个时期,由于新
式教育的出现,使得学生的青春期延长,为他们进入成人世界做了充分的准备。
这样的状况,都使得民国青年们相较于科举体制下的前辈们,受家庭或固有价值
观的影响更小。离家的青年,受同学、老师和朋友的影响反倒可能更大。这种影
响一直从高中、大学延续到升学和就业,使得个人愈发独立于家庭。甚至是一般
认为比较温顺的女大学生,也常常有背叛家庭的惊人之举。比如民国要人陈布雷
之女陈莲。陈家是浙江慈溪人,陈莲在父亲的安排下,在杭州师范学校读书,以
备将来进幼稚园做老师。但学习的过程中,陈莲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自我认识,她
坚决不愿意做缝衣做饭等传统女性的事情,因此叛逆家庭,转学到杭州高级中学
就读。高中毕业后,她又考入昆明的西南联大,更远离了父亲和家庭的影响或控
制。在西南联大读书期间,陈莲再次背叛家庭,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
她不仅逃离了家庭,更在政治上走向了父亲的敌对面。①
在进入大学前后,学生们还要进一步做出选校和选专业的决定。这种基于个
人的选择机制发端于民国时期,与传统社会男性或服务家庭或服务国家不同,民
国以来剧烈的社会转型带来的多样化的就业机会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政府
官员已经不再是唯一正确的职业选择,商人、专业人士、普通职员都是新时代男
女学生可以考虑并选择的新兴职业。伴随着国家和民族危机的加剧,民国青年服
务社会、拯救国家的愿景也越发高涨,然而做什么和用什么方式去实现则大有不
同。由于大学录取的门槛,到了升读大学的阶段,学生们首先需要表明自己的入
读志愿,包括为什么读大学,想要入读什么专业,期待服务什么机关等等。大学
生一进到学校便要在志愿书中明确列出自己的专业选择和未来的服务志愿。这个
时期,学生的服务志愿多独立于家庭,集中在公共领域,其中包括但并不局限于


沈宁:《母亲陶琴薰的闺蜜们(上)》,《世纪》2019 年第 3 期,第 82-85 页。

28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国家机关,也涵盖随着新兴职业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各科教文卫组织、公司和专门
性的事务所。对于女性来说,选择新教育的目的可能更丰富或混乱,是为获取更
好的婚配对象和家庭生活而读书,还是为了体现自我能力,实现个人在社会中的
报复而读书,是选择更有挑战的理学等专业,还是固守女性特有的领域,坚持在
教育或医护领地等等,都更加需要家庭和个人的思考和坚持。她们常常需要挑战
固有的社会观念,甚至需要背叛家庭,民国时期很多女大学生,特别是事业有成
者,几乎都有这样的经历。教育选择与动机,不仅对理解女子教育,更对理解近
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是青年获得知识和塑造自我的重要场所,对男女学生皆不例外。但对女
大学生而言,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往往是她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比如陈莲
就是如此。在传统中国社会,儿女被家庭所支配,鲜有机会参与人生的重要决定,
然而在民国时期,女性和男性一样被赋予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作为独立的个
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有动力做出个人选择。当然,并不是说民国
女大学生在学业和就业上都是自我选择,而无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实际上,肯定
有很多女性的教育选择深受家庭,包括原生家庭和婚姻家庭的影响,也深受社会
的影响。比如 1947 年金女大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在南京和上海,因
为只有这样的大都市,才能提供给她们就业或建立理想家庭的机会。民国时期的
大学教育和国家建设,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提供了专业就业的机会,包括教
育、健康、法律界和商业界。但这种就业机会本身存在于公共领域,这对女性在
私领域中,作为个人塑造性格和表达自我的影响实际上可能还是有限的。民国女
性获得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更多地表现出国家对于女性的重视,在抗战救
国的潮流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和男性被放在同样的位置,贡献国家,服务社
会。
过去几十年里,文化史学者的研究中出现了不少关于近代中国个人空间和身
份的探讨,多局限于极个别的文人雅士上。20 世纪以前的中国,个性和身份的形
成与发展仍然不是完全个人化的。人们表达情感、愿望、甚至性格的方式主要基
于对标准化角色的模仿。民国初年,虽然对于个人主义的讨论愈发激烈,也有相
当一部分人按照自己的理解生活,但这种表达依旧不是完全个人化的,大多人仍
是模仿已有的模版和范式,例如摩登女孩、摩登男孩、又或是完全西化的生活方

29
中编 民国大学生群体的来源与特征 第六章 性别构成与专业选择

式。五四运动之后,关于个人意识觉醒的讨论愈加激烈。本章所强调的个人选择
并非仅仅来自于个案,还辅以从量化数据库中获取整个群体的特征。以民国大学
生群体地理来源、家庭职业背景以及性别与专业的特征为基础,应该有更多深入
的问题还需要研究与讨论。

3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