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

東平洲除了以層層疊疊的沉積岩馳名外,小島上的山崖和海蝕平台也十分引人

入勝,當中以難過水一段最為壯觀。此外,更樓石和斬頭洲其實也是海蝕地貌
之一:海蝕柱。在東平洲上隨意也可找到一、兩種海岸侵蝕地貌,原因是它為
於裸露地區,四周吹程長,因而出現破壞性波浪,從而引致侵蝕作用發生。只
要願意細心探究,小小的東平洲已足以樂上一整天。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現已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而東平
洲的沉積岩更是一大特色。於東平洲,你四處都可見到沉積岩石,這些一層層
的沉積岩石尤如一本厚厚的書本,記載著歷史的過去及東平洲的形成與變遷。
沉積岩紋理清晰,是由於顆粒較粗的粉砂岩與顆粒較細的泥岩層層相疊,經過
了多年來不同的物質累積重疊,地層甚至蘊藏了保存完整的化石,故東平洲已
成為了地理考察之熱點。

一如其名,「龍落水」繪聲繪影的形容著東平洲的獨特風光。「神龍」實是指一
片厚厚的岩層,由於受到多年的風吹雨打,岩層的抗蝕能力有著差異,當抗蝕
能力較高的得以保存,而蝕掉的則顯得下陷,漸漸岩石便形成了尤如龍脊般凹
凸的景像,這神龍仿如從樹林中冒出來又潛進水裏,於水退時尤其明顯,故有
「龍落水」的稱號。

「更樓石」同樣亦是另一地理現像,在地質學上稱為海蝕柱。「更樓石」的形是
因為岩石中有著一些裂隙,受地殼移動及外在環境因素所形成,漸漸當這些裂
隙擴大,岩石變得脆弱而倒下,只剩餘抗蝕能力最強的岩石,而成為了海蝕
柱。於東平洲的海蝕柱高達 7 米,尤如守護著該地區的更樓,故及後被稱為
「更樓石」。

東平洲位於香港境內最東面的海島,處於東北水域大鵬灣之內,島形如一輪新
月,由於全島皆由沉積岩組成,頁岩是以層狀一層一層疊著,造成地勢平坦,
故此被命名為「平洲」。東平洲全島面積 1.1 平方公里, 東平洲有非常獨特的
地質及地理特徵,造成這些特殊地貌由於海浪浸蝕作用, 海浪對岩岸的拍擊帶
來水力和磨蝕作用,使東平洲沿海主要是高約 2 米的海蝕平台及堆積階地組
成。

地質方面,東平洲主要以沉積物為主,沉積物一般來自億萬年前由侵蝕作用產
生,侵蝕將河溪的陸上沙石帶到海中,並沉積於海底,當有壓力出現時,泥沙
中的灰質便膠結起來而形成岩石,後來當地殼變動,地層被抬高離開水面,便
是現時所見的沉積岩。沉積岩佔全港土地約百分之十五,在沉積岩中包含有
泥、粉砂、砂、卵石和礫石,亦有動植物的殘留部份。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