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

成都日报/2020 年/9 月/16 日/第 007 版

理论周刊 新知与新论

科学比神话神奇 10000 倍

——诺兰如何在科幻电影中释放科学之美

《科幻世界》栏目/小说作者 东方晓灿

电影《信条》热映,导演是大名鼎鼎的诺兰,有捧的,也有踩的。今天不做影评,只说科幻电影里的科
学之美。看诺兰如何在科幻电影中释放科学之美,种出科学之花。
《信条》中的科学之美
《信条》的核心设定是“时间逆行” ,落回手中的子弹、倒行的人和车、汽车火势越凶反而越冷,
冷到结冰……诺兰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熵减”的奇异世界,因果颠倒,时空错乱。
对于“时间是怎么逆行的?”诺兰给出的解释并不太清晰,但台词提到了物理学家费曼的一句:
“反物质是沿着时间逆行的正物质。 ”
正常物质的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而反物质则是电子带正电,质子带负电。最早预言反物质
存在的是狄拉克。费曼发现“狄拉克方程”两端的电子方向和时间调整后,方程依旧成立,于是就有
了上面那句。
片中还有一处设定,回到过去的时间逆行者要穿好全套防护服,不能和过去的自己直接接触,否
则就会“粉身碎骨”(原台词)。所以我们看到“未来的自己”和“过去的自己”搏斗时,必须有一方
用防护服捂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其实,何止粉身碎骨这么简单!
按影片设定,时间逆行者如果是反物质构成的,那么和由正物质构成的自己发生接触后会发生“湮
灭” ,即质量 100%转化为能量。要知道,原子弹的质能转化效率只有 1%左右,氢弹也无非 2%-3%。
如果两个 100 多斤的壮汉轻轻一握手,完全化为能量,那劲头用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计算,估计能把多
半个洛杉矶啃成一个深坑。
还有个问题,防护服是正物质还是反物质?用刘慈欣的话说就是“来科幻小说里挑毛病,您算是来
对地方了。 ”(怎么听着更像郭德纲的语气?)科幻电影只是电影,能引发人们对科学的关注就是好的,
没必要吹毛求疵,好看就行。所以问题应该是什么是好看的科幻电影?定义可以很清晰——奇丽、震
撼。奇丽,指科幻点子体现在视觉场面上的那种奇异、壮丽;震撼,指对观众心灵的巨大冲击力。能
做到这两点的,只有科学。现代科学理论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远超古代神话,比神话还要神奇一万倍,
美丽一万倍。科学是土壤,故事情节则是开出的美丽花朵。
诺氏科学之美回顾
接下来,按时间顺序回顾一下诺兰的路程,对科学之美的表达方式做一番探究。克里斯托弗・诺兰,
1970 年生于伦敦。1996 年,年仅 26 岁的他以《追随》获得业界关注,而立之年,又凭《记忆碎片》
提名奥斯卡。可谓天赋异禀,年少成名。
《记忆碎片》2000 年上映,主打外伤导致记忆能力受损,医学上说得通道理的科幻点子,让诺
兰电影和科学概念的结合趋势初露端倪。男主脑部受伤,因此患上了一种怪病——只能记住 10 分钟
内发生的事情,有些类似于间歇性健忘症。有了这样奇特的设定前提,一个复杂的复仇故事就此徐徐展
开,剧情和主角的记忆一样支离破碎,观众个个看得五迷三道。诺兰特有的叙事方式,拼贴、零碎、
需要烧脑回顾等特征异常鲜明。
2005 年,
《蝙蝠侠・侠影之谜》公映。主打各种“近未来科技”的科幻点子,从不吝啬各类科学元
素,包括后来的《蝙蝠侠・黑暗骑士》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一系列电影中,那辆炫酷拉风的蝙
蝠战车,各种高技术武器,各种变异的“邪恶”主角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1页 共2页
诺兰第一次真正拥抱科学,以科学发明带给观众以惊奇观感的是《致命魔术》,2006 年上映,主打
用特斯拉交流电大变活人的科幻点子。片中出现了科学家、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在研究交流电的
过程中,特斯拉意外发现能够实现物体的瞬间复制,并由主角魔术师应用于魔术表演。随着镜头的推
进,观众看到隐秘草丛中散落着成堆的黑色礼帽,每一顶的样式都完全相同,再到最终发现魔术竟然
一次次地复制活人,又一次次残忍地淹死复制人。观众心中疑惑解开的瞬间,惊奇、惊悚感也同时袭
来,大呼过瘾。但值得注意的是交流电并不能真的大变活人,影片只是在剧情设定合理性方面向科学
借取力量罢了。
2010 年上映的《盗梦空间》 ,主打精神分析心理学有关人格分层,梦境分层等科幻点子。这部诺
兰评分最高的电影,奥斯卡最佳视效不是盖的,当主演“小李子”抬起脚,迈向面前 90 度垂直于地
面的墙壁时,镜头突然一横,整个梦中世界颠倒了 90 度!原来的墙,变成了地面,远方的街道和大楼高
耸在目光尽头,视觉上的压抑和冲击让观众沉迷于离奇梦境,欲罢不能。这其中有什么科幻点子吗?
答案是来自心理学。相信导演和编剧一定都读过弗洛伊德的畅销书《梦的解析》,潜意识冲动和社会
道德约束造成的人格分层——自我、本我、超我,和片中的“梦中造梦” “分层的梦”
“潜入意识深处”
如出一辙。
做梦人水喝多了在意识中产生尿意,下一层梦境中马上就下起了大雨;对亡妻的思念导致梦中的
她如幽灵般无处不在,差点毁掉任务;林林总总这些,已经是对精神分析方法的直接视觉化应用了。
如果说《盗梦空间》的科学点子还需要仔细解读,那么直接由科学土壤长出电影之花的、史上最
成功的硬科幻电影就是《星际穿越》了。 《星际穿越》2013 年上映,影片的科学顾问是基普・索恩(因
LIGO 引力波探测获得 201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硬得不能再硬的硬科幻电影。
《星际穿越》的全球票房 6 亿多美元,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它另一个角度
的成功,即硬科幻电影的特征——科学本身就是剧情。如片中有虫洞、黑洞。虫洞,一个布满星光的
球形奇异空间,让飞船在折叠过的空间里穿行,短时间内航行到遥远的光年之外,人类世世代代都不
可能企及的宇宙级尺度。黑洞,真实存在的天体。根据广义相对论,它的附近空间引力剧增,时间流
速也显著放缓。于是我们看到了飞船在几小时后返回时,原来同龄的队友已经老了 23 岁。那一刻,
沧海桑田。我们还看到了 30 多岁的主角返回地球时,记忆中刚 10 岁的女儿如今已经 100 多岁,躺在
病榻上,风烛残年。年轻的父亲拉起女儿那双布满皱纹的手,贴在脸边呢喃着,热泪纵横……一回首,
是百年身。如此令人动容的情节,来自广义相对论,来自时间和空间的科学定义。在编剧为如何打动
观众而穷经皓首、悬梁刺股时,科学竟以如此直观、如此震撼的方式走到了我们眼前。
科幻电影的未来在中国
刘慈欣曾说: “科幻小说,正是通向科学之美的一座桥梁,它把这种美从方程式中释放出来,以
文学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 ”科幻电影,也是如此。我们期待诺兰更多佳作,也期待有更多的国产科
幻电影为我们展现出科学所独有的风情万种。
不可否认,尽管编剧已经尽力了,充斥屏幕的科幻、玄幻、魔幻、奇幻等体裁影视是存在天花板
的,观众会审美疲劳,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相信当下一代编剧,当其中有人沿着诺兰们的足迹,把脚
坚实地踏上科学土壤、肩后生出科学翅膀的那一刻,就是中国科幻影视振翅高飞之时。
或许,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好莱坞会继续一骑绝尘,领跑业界,但中国科幻电影必定会迎头
赶上,分庭抗礼,尽管现在我们的科幻电影产业基础还不算雄厚,尽管我们只拍过一部叫好又叫座的
《流浪地球》 。之所以如此笃定于这个结论,是因为笔者从事科幻写作的两三年以来,看到了中国科
幻文学作者、读者的年轻化,朝气蓬勃,蓄势待发。科幻电影产业的上游是科幻文学,西方科幻在上
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经历过伟大的“三巨头黄金时代”(克拉克、阿西莫夫、海因莱因)、 “新浪潮运
动”等。科幻的蓬勃发展不是无缘无故的,和经济密切相关,那段黄金年代正是战后西方世界的经济
上升期。至于 21 世纪,毋庸多言,中国将成为新的领跑者。因为,科幻是有关未来的历史,有未来
的民族才会去思考未来。

第2页 共2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