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弹道导弹 - V2导弹(三) - 哔哩哔哩140758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第一种弹道导弹——V2导弹(三)

学习 ·2019-9-8 ·693阅读
o小强同学o  关注
        其实早在二战之前,美国人戈达德就对液体火箭做了极为详尽的研究,甚至从外观直接判
断,戈达德所制造的小型火箭更符合现代火箭的设计。然而戈达德的薪水并不能够满足他逐渐扩
大的试验规模,面临着研究资金短缺问题的他还要面对着邻居对于他做爆炸性试验的指责,甚至
要面对着警察因为他整的那些东西的搜查。着或许也是一种生不逢时的境遇吧。美国政府并未真
正重视起他的研究,而因此在火箭领域上输给了同时期的纳粹德国。相比之下,冯·布劳恩则通
过纳粹德国政府拨款的两千万马克以及秘密的科研项目带来的bu ,带领着纳粹的火箭技术一路
高歌猛进。(虽然说最后还是美国人在战后捡了个大便宜,把几乎所有的参与过V-2项目的核心
科学家都打包带回了国)

戈达德  拍摄于1935年5月

打开客户端阅读 立即体验

享受点赞、投币、收藏素质三连
戈达德在他的工作间里

戈达德

戈达德造的火箭保存在了博物馆里
打开客户端阅读 立即体验

享受点赞、投币、收藏素质三连
上一篇说到冯·布劳恩的研究团队引入了再生冷却技术及涡轮泵。事实上为了保证火箭发动机燃
烧室内的燃烧”剧烈而稳定”,喷注器的作用同样非常关键。V-2导弹火箭发动机上部的燃料加注
结构主要由18个预加注器组成,每个预加注器的中部为一个拥有120个小孔的花洒式液氧加注
头,为了防止其被液氧快速氧化它的材质为黄铜。该液氧加注头共有6圈小孔每圈共20个
(6*20=120),其中最外圈的液氧加注小孔为2mm,最内圈约为1.5mm,小孔的直径向加注器
中心递减。

图片右侧带很多孔的莲蓬头式器件就是液氧加注头,它的上级直接与篇二所说的液氧多接管相连。
       预加注器的内壁上端,最接近液氧加注器头的一圈,是燃料通过的涡旋喷注头,材质同样为
导热且抗氧化的黄铜。在预加注器下方,连续安置了两圈外观类似但燃料喷注射流有所差别的小
喷注头,其中接近液氧喷注头的小号燃料喷注头型号为2131E,下方则为3303D/3304D。(由
于缺乏考证,UP自己也不太清楚3303D与3304D两种喷注头是单纯的某一种被安置在预加注器
上,还是二者混装各占一圈)

打开客户端阅读 立即体验

享受点赞、投币、收藏素质三连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其实在预加注器和燃烧室内壁上都设计有小孔,这一小孔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火箭燃料
(V-2导弹是75%的乙醇)能够沿着内壁流出形成液膜以隔绝高温。

预加注器中各小喷注口的具体细节,下方的纵切面可以看出喷注口做了一些束口的设计。这一设计能够让
流体即燃料在临出口处得到一些向前加速的喷出效果。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上面的小喷注头的实物照片,会发现燃料进入小喷注头的中央流道时,是
沿着两个2mm左右与中心轴对称的小孔。这两个小孔并没有沿直径方向直接打通,而是与直径
呈一定夹角(其实也就是接近于圆周的切线方向啦),故在实际运作时,中央流道中的液体会因
为从小孔中进入时带来的动能而不断加速旋转产生涡流,喷头外部的燃烧室运动过去,并在出口
处因为离心运动扩散成一个形状类似锥形的层流面。这个层流面将会与上方的柱状液氧射流碰
撞,完成混合。
       实际上这里的加注器与加注器中各个喷头的作用都是为了更好的将燃料与氧化剂混合,使得
燃料在燃烧室中的燃烧更加充分彻底,这一点在汽车用的活塞式引擎上的喷油器也同样有体现,
目的是一致的。但由于设计的特点在这里,加注器复杂的结构和所处的环境意味着燃料在这一区
域内应尽量避免剧烈燃烧,就像你假如点根烟去抽那肯定不希望烫到嘴或者直接把烟抽反。。。
所以预喷注器部分对燃料的小喷注头位置的安排,以及液氧花洒式的造型,目的都只有一个,那
就是保证燃料在刚刚进入预加注器时混合不够彻底不能够剧烈燃烧,而在一旦通过这一区域后,
则混合彻底能够剧烈燃烧。所以为了达到这一微妙的平衡,加注器的设计则需要大量的试验和计
算。除此以外,预加注头上下两圈燃料小加注头之间有一系列的小孔,当燃料从此处进入预加注
器时,燃料将会在预加注器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液膜,而这层薄薄的液膜同样能够将由下方燃料
剧烈燃烧带来的热量与金属壁隔绝开来,保证金属壁的强度。

打开客户端阅读 立即体验

享受点赞、投币、收藏素质三连
V-2导弹火箭发动机内部流动的粗略示意图,其实也能够让人理解火箭发动机在工作时燃烧室到底是怎样
的状态了。
       在完成主要的设计以后,就是制造了。显然一个设计如果仅仅停留在纸面上,那它永远都无
法发挥出自己的价值,而加工制造则在火箭工程中同样不可或缺。从图中我们可以分别出在小加
注头上分布着的两个3mm直径的相距约10mm的小孔,这两个半孔并未和小喷注头的内部流道连
通。UP一开始同样为这两个孔的存在而感到困惑,经过查找,发现这两个孔的作用是为了方便
安装,便于让工人在制造过程中利用特制的工具将小喷注头死死地拧在预加注器的壁上。显然考
虑到二战的背景,被拉来制造V-2导弹的大多是犯人以及一些不知道什么理由就被抓进来做壮丁
的劳工,如果在设计时就采用更加牢固的钎焊技术以固定这些小小的喷嘴,那么恐怕也没有那么
多人能够满足得了钎焊焊接技术比较高要求了,这对于批量制造显然是不太可行的。想到一个火
箭发动机的小号喷注嘴就有1200多个,而V-2导弹生产基地不断地被盟军飞机轰炸却仍然在二战
结束前生产了数千枚,这和其易于制造的设计特点也有一定的关系。
       整个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成功与否其实和喷注器的设计同样密切相关。五六十年代,美国和苏
联在航天领域上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美国佬对自己金属工艺和制造能力的信心让他们最终选择
了大直径单燃烧室的F-1引擎。由于F-1火箭发动机的喷注面巨大,这一发动机一度出现了严重
的燃烧不稳定现象,发动机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机械振动甚至直接导致发动机报废(一台可不便
宜)。最后还是我们的冯祖师爷带着自己的团队,在计算机仿真技术几乎为零的情况下,硬是通
过实验的方式找到了解决办法,为F-1引擎的燃料喷注器装上了合适形状的隔板。虽然最终并没
有完全解决燃烧不稳定的稳定,但好歹能用,最终F-1引擎也不负众望达到了百分之百的服役期
成功率。而冷战另一方的苏联,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离奇故事,他们最终在N-1这款5级运载火
箭的第1级绑了30台NK-15。

打开客户端阅读 立即体验

享受点赞、投币、收藏素质三连
F-1引擎从菊花看过去的特写,可以看到喷注器上的小孔和隔板。
亚马逊老总贝索斯从大西洋海底下打捞出来的F-1引擎的喷注器部件。
人类的航天技术发展至今,看上去好像是到处开花成绩了得,然而目前为止想要进入太空唯一的
办法仍然是在我们自己PG底下点火,这简直就是真实发生的现代版的活人献祭活动。假如真正
要为现在的火箭找一个像模像样的父皇,V-2导弹恐怕是稳坐了宝座。
(未完待续)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
本文为我原创
技术 火箭 航天

  
24 24 8

推荐文章
最先进防空护卫舰再升级,海基反导能力大提升,可拦截弹道导弹
日常 · 26阅读
B611短程弹道导弹
日常 · 12阅读
火箭专题——序言
学习 · 38阅读
热门评论(4)  按热度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ω・)
表情
打开客户端阅读 发布


享受点赞、投币、收藏素质三连 立即体验
乐可可lcw 
2019-9-13
up太赞了👍
   

o小强同学o UP :🌝🌝🌝
地球OL国区客服  NO.
094377
2019-9-10
可以的,很强
   

o小强同学o UP :🙈🙈🙈

打开客户端阅读 立即体验

享受点赞、投币、收藏素质三连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