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華裔再華化的爭議:馬來西亞經驗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5

See discussions, stats, and author profiles for this publication at: https://www.researchgate.

net/publication/347944082

东南亚华裔的“再华化”争议:马来西亚的经验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resinicisation


discourse on the ethnic Chinese of Southeast Asia: The case of Malaysia

Article · December 2020

CITATIONS READS

0 50

1 author:

Tien Ngu
University of Malaya
12 PUBLICATIONS   2 CITATIONS   

SEE PROFILE

All content following this page was uploaded by Tien Ngu on 21 May 2021.

The user has requested enhancement of the downloaded file.


東南亞華裔的「再華化」爭議:馬來西亞的經驗

香港社會科學學報 第 五 十 五 期   2 0 2 0 年 春 /夏 季

Hong Ko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No. 55 Spring / Summer 2020

i
東南亞華裔的「再華化」爭議:馬來西亞的經驗

東南亞華裔的
香港社會科學學報
第五十五期 2020 年春/夏季
Hong Ko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再華化」爭議
No. 55 Spring/Summer 2020

馬來西亞的經驗
Revisiting Resinicisation Discourse
on Ethnic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The Case of Malaysia

吳益婷*
Ik-Tien NGU

摘要

自 20 世紀七十年代中國大陸政府啟動改革開放後,東南
亞社會的華人文化活動出現蓬勃現象,學者把這一現象視為東
南亞華人的「再華化」
,並視其為中國崛起的結果。這些學者
認為,中國大陸為在地華人文化資源和網絡關係發展的主要動
因,並體現在中文教育人才、中華文藝表演、華人和中國原鄉
網絡等方面。本文梳理了中英文學界關於「再華化」的論述,
希望可以為讀者展示「再華化」討論裏的辯論主題、政治傾向
等。同時,本文以具有全國輿論影響力並參與公民運動的馬
來西亞華人社團為研究個案,提出「再華化」華人文化元素產

* 吳益婷 馬來亞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
收稿日期:2020 年 2 月 3 日;通過日期:2020 年 3 月 25 日

1
吳益婷

生,更多在於回應本土民主化運動和族群政治發展,並非如文
獻裏所闡述僅是中國大陸文化資源的影響。

關鍵詞

民主化、再華化、華人性、華人社團、馬來西亞

Abstract

Local Chinese cultural activities in Southeast Asia have shown vibrant


development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Many scholars describe this
phenomenon as resinicisation and attribute the development to the rise of
China. As argued by those scholars, China contributes tremendously in the
process by providing 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building social networks, such
as supplying Chinese language experts, conducting cultural performances
and establishing networks between ancestral homelands and ethnic Chinese
communities in Southeast Asia. This study revisits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scholarly discussion of resinicisation to show the themes and political
tendencies of the debate and complexity of the discourse. In addi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case studies of influential Malaysian Chinese organisations
which have actively involved in local civil society movements in the past
decades. This research contends that factors such as domestic ethnic politics
and democratisation movements, rather than Mainland China’s cultural
resources, are more likely to shape the sense of Chineseness of Chinese
Malaysians and hence a localized resinicisation process in Malaysia.

Keywords

Chinese organizations, Chineseness, Democratization, Malaysia,


Resinicisation

2
東南亞華裔的「再華化」爭議:馬來西亞的經驗

前言:東南亞華裔「再華化」的現象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大陸政府啟動改革開放政策後,
中國的經濟迅速發展,吸引了東南亞華裔商家的投資。當時的
中國經濟成長率一直是以二位數增長,國家的財富迅速累積,
很快地成為東亞區的強國。時至今日,中國不僅是區域強國,
也是可以與美國抗衡的世界強國。成為世界強國的中國,十
分積極和高調地擴展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海外華人被視為中
1
國增加其國際社會影響力的資源。 正如其他國家一樣,中國
政府也積極地進行文化外交,美國學者稱之為「軟實力」
( soft
power )
,而海外華裔時常被視為與其他國家建立關係的搭橋者
或中介者。在東南亞國家裏,這樣的情況相當明顯。
同時,大陸政府對人口流動的政策也比過去寬鬆,因此
東南亞國家陸續迎來不同背景的大陸移民潮。
「再華化」很多
時候是新移民的活動,直接促使東南亞社會中華或華人文化活
動的蓬勃發展,引起了學界和在地非華裔社會的關注。例如菲
律賓早至七十年代末就迎來大陸移民,主要來自福建省,與菲
華裔有親屬關係( Ang See, 2007 )
。九十年代的大陸移民則是
來自不同的中國城市。九十年代中期之後,新加坡、馬來西
亞和印尼加入隊伍,成為大陸移民接受國(莊國土,2008:頁
2
77 )
。 第二個階段是 21 世紀初,莊國土指出許多大陸移民移

1 中國政府的文宣時常把海外華僑華人描述為中國在國際上擴張影響力的
資源,認為中國應該採取拉攏海外華人策略,整合資源。同時,中國政
府邀請其他國家的華裔公民擔任中國海外交流機構的職位,這樣的發展
已經在一些國家如澳洲和美國等引起在地的關注。
2 在這三個國家中,新加坡比較樂意為大陸居民提供永久居留證和公民
權,馬來西亞和印尼極少發放永久居留證予中國大陸居民,更別說公民
權了。馬來西亞政府一直實施國民訪華禁令,一直到 1990 年才廢除。
1994 年後,才逐漸開放大陸人訪問馬來西亞。大陸人以學生、工作身份
進入馬來西亞,也有不少是無證件移工(代帆,2011 ) 。留在馬來西亞的
多為流動人口( migrants )
,估計約 10-15 萬,多為商販、學生、勞工、中
國新娘和退休人士(莊國土,2008 ) 。 3
吳益婷

居東南亞大陸,如緬甸、泰北、柬埔寨、老撾。這個時期,來
自大陸的流動商人出現在華人社區,社區裏也多了大陸人經營
的商店。另外,大陸人開辦的中文課程開始出現,而一些東南
亞學校、媒體和宗鄉會館也聘請大陸人為教師和其他職位。這
情形在菲律賓和新加坡相當明顯。其次,本土鄉團(宗親會、
方言會館等)改變了一直以來青黃不接的現象,開始變得活躍
起來,一個接一個參與世界級的鄉團大會,甚至成為主辦或聯
辦單位。這股趨勢被認為是「再華化」
,而且推動力主要是中
國新移民。
另一推動力是中國領導和海外華商。多年居住新加坡的
劉宏( Liu, 1998 )發現新加坡華人鄉團有復興的現象,許多連
接中國大陸的機制被設立起來,如他所觀察到的秘書處的設
立、世界性鄉團大會、海外聯繫加強等。類似的鄉團復興也
發生在馬來西亞,主要參與者是華裔商人。此外,在印尼、
泰國和菲律賓還有學華語熱潮,一些國家領袖也公開推崇中華
文化,表示自己具華裔血統,願意與中國大陸建立聯繫等(劉
宏,2010 )
。除了劉宏的觀察,歷史學者曾玲( 2013 )也從「再
華化」視角分析新加坡傳統社團宗鄉會館的「復興」現象。她
認為新加坡建國時期為了加強國家認同,採取抑制族群文化策
略,因此華人宗親會走向沒落,華文教育式微及華語和華人方
言不受年輕一輩青睞。但是到八十年代中期,新國政府順應
中國崛起的發展,調整方向,改為保留各族群的語言文化和傳
統,例如推行盛大的華族文化節,成立華文教研中心,實乃接
受會館為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的載體。
關於上述跡象,英文學界的學者理解為 resinicisation 或者
re-Sinification,意指曾經被政權和主流社會壓抑的華人性如今
可以重新展現(如血統、風俗、語言、社會組織等)
,且被執
政者和主流社會接受。但是「再華化」的發展不僅與中國大陸
4
東南亞華裔的「再華化」爭議:馬來西亞的經驗

有關,它還包含許多層次,目前關於這方面的論述出現幾種不
一說法,本文嘗試簡論之。

一 再華化的論述
Resinicisation 的複雜層面可以從中文學界對英文的翻譯顯
示出來,如「再漢化」
、「再中國化」和「再華化」
。目前,許多
研究東南亞的中文學者傾向使用「再華化」
,而非「再中國化」
和「再漢化」來翻譯 resinicisation。一般所持的理由是東南亞
華人的國家認同已經不是中國,他們的文化傾向是基於族群意
識或華人自覺,並非當代中國民族(王賡武,2011;莊國土,
2002;劉宏,2010;張小倩,2016;代帆、張秀蘭,2002 )

陳志明( 2004,2012 )和王賡武( 2010 )以 19 和 20 世紀的印
尼土生華人為例,解釋土生華人所認同的中華文化與近一百年
來的中國本土文化幾乎沒有關係,他們是用自己的自覺保留他
們祖輩的中華文化傳統。即便如此,東南亞華人仍有中國情結
和「中國」這個概念,但是他們的「再華化」是保留中國傳統文
化,不是真的要了解當代中國,或被稱為當代中國的一分子。
雖然這樣的評斷相當主觀性,但是確實有跡可尋,如馬來西亞
的大馬樂團( DAMA Orchestra )表演中國黃梅調時表示,他們
並不尋求「還原」
,而是以現代馬來西亞人的想像去表演黃梅
調,在演繹時也體現了西方音樂藝術的訓練和英語、日韓、廣
東和華語流行音樂的影響( Loo and Loo, 2012 )
。他們認為這
就是馬來西亞華人的品味。其他文獻如陳瑞明( Tan Sooi Beng,
2000 )研究馬來西亞表演藝術歷史,她發現七十年代和八十年
代的華裔表演藝術,族群意識和表達慾望加強,認為乃回應國
內的族群政治。較近期作品如吳益婷、蔡曉玲( 2017 )所報告
的,則認為是華裔青年文化工作者的原鄉想像。

5
吳益婷

無 論 如 何, 多 數 學 者 都 認 為 21 世 紀 的「再 華 化」與 中
國大陸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也可以說中國大陸是這波「再華
化」的主要推動力。現有的文獻顯示,在東南亞國家當中,
印尼和菲律賓華人社會因中國大陸文化影響力所形成的「再
華化」現象比其他國家(如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更顯著。但是
一些學者在分析這個發展時提出了中國大陸華人性( Mainland
Chineseness )與在地華人性的差異。這個分析視角特別出現在
成長於兩地社會的學者研究裏,如年輕學者夏洛特( Charlotte
Setijadi )
( Setijadi, 2016: p. 3 )在觀察印尼華人社會的情況時指
出,仍諳中文的華裔商人和社團在文化取向上趨向中國大陸
的華人性( Mainland Chineseness )
。來自菲律賓的學者施蘊玲
( Caroline Sy Hau )
( Hau, 2012 )也感到中國大陸在東南亞推動
「中國大陸模式」的華人性。所謂「中國大陸模式」的華人性,
指是大陸人所認為的中國人或華人的文化指標如語言、傳統、
3
中國歷史、社會組織等。
但是「再華化」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發展。馬來西亞和新加
坡的華族認同感一直比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華裔強,因為兩個國
家的華裔人口眾多,在地華文教育也能滿足華人社會需求,所
以對中國所推動的「中國」模式的中華文化有不同感受。所謂
的「再華化」
,如華人意識加強,以及華族傳統復興,真正的
催化劑可能並不如一些關於「再華化」的中文研究般簡單化。
一些文獻所呈現的畫面彷彿中國文化和在地華人文化完全水乳
交融,彼此之間沒有任何嫌隙(代帆、張秀蘭,2002;曾玲,
2013 )
。但事實上,王賡武注意到東南亞華族文化已經出現

3 在印尼和菲律賓,多數華人沒有中文姓名,也不說華語。他們很多也信
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6
東南亞華裔的「再華化」爭議:馬來西亞的經驗

4
「異化」
,他解釋為反抗被捧為「正統」的文化。 本文認為,
東南亞的「再華化」發展十分複雜,既與當代中國大陸崛起有
關,又同時夾雜反抗「正統」元素,這影響了東南亞華人的文
化選擇和認同。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和書寫,英文文獻較豐富,
所以本文將以此為基礎,簡略說明這個文化和認同「異化」的
討論,以及其普遍性,然後探討文化「異化」的原因。

二 文化「異化」和本土華人性
過去二十多年來,當東南亞華人普遍歡迎中國經濟和文
化急速發展的同時,社會裏出現了微妙的情緒化「抵抗」當代
中國的表達。面對以中國大陸政府為中心的文化推廣和新移民
的大量湧現,東南亞華裔的其中一種表現方式是,嚴正表示自
己不是「中國人」
,強調一種本土華人的國家身份。這個現象
符合學者發現的華人文化認同沒有影響華裔的國家認同。但是
在英語語境裏,有華人族群認同的華人在面對中國人時卻表示
5
自身不是 Chinese 其實是一件複雜的事。 因此,新加坡學者
Brenda Yeoh( Yeoh and Lin, 2013: p. 43 )指 出,面 對 大 陸 新 移
民,新加坡華人正進入一種身份認同掙扎,因為他們感到自己
的華人性沒有與中國大陸的華人性完全契合。這種不契合,讓
新加坡學者和國家政治領袖看到新加坡華人的獨特性是建立在

4 王賡武( 2011:頁 6–7 )認為,過去幾十年來,中國作為一個「概念」已


經漸漸不被海外華人視為文化的觀念,更傾向政治、國家和民族的觀
念,所以海外華人,尤其是第三、四代華人漸漸感到疏離。他們認為中
國的政治、文化演變不一定適合他們,也擔心新移民會把中國的政治和
文化等帶去他們的社會,影響他們與非華裔的關係。
5 參閱作者(吳益婷,2019a )關於中國因素和馬來西亞華人認同變動的評
論文章。

7
吳益婷

6
獨特歷史階段、多元族群和文化裏。
在 菲 律 賓 的 華 裔 知 識 分 子 圈 也 產 生 類 似 疑 問。因 此,
九十年代的菲律賓華裔流行以 Tsinoy 或 Tsinoy community 來
區分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和土生菲華( Ang, 2007: p. 140 )
。知
名學者如施蘊玲( Hau, 2012 )也提出「 Becoming Chinese – But
What Chinese? 」這樣的質問。她的論文強調形塑東南亞華人的
身份認同是多元和多變的,可以異於中國大陸,也不一定來自
大陸。她批評「再華化」被片面地視為是中國大陸的文化向外
擴張的結果,或者以中國國家為中心來推動外界的中國化。她
認為現代的華人性是某一個歷史過程,不同地域的發展結晶
( Hau,2012 )
。基本上,不少來自於東南亞的學者不約而同地
指出,東南亞各國的華人性和文化的獨特性是建立在當代中國
大陸所沒有經歷過的歷史時段(如南洋時代落地生根的移民)

地域(東南亞的地理和社會)和在地文化(生活)
。因此,這些
華人的獨特性來自於 20 世紀文化基因的變異。
中國大陸所提倡的中華民族也令一些東南亞學者感到困
擾。印尼出生的學者廖建裕覺得需要釐清許多英文稱謂以區別
東南亞華人和中國人( Suryadinata, 1997 )
。他討論數個名稱的
差異,如 ethnic Chinese,Chinese overseas,overseas Chinese 以
及東南亞華裔學者的偏好。其目的主要是要說明東南亞華人的
身份認同相當複雜,因國家而異,但已經與中國人不同。同
時,他覺得現有文獻誇大了印尼華人的「再華化」
,並認為印
尼華人沒有重用中文名字來證明這一點。
馬來西亞學者陳志明( 2012:頁 47 )則針對認同的對象進

6 參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新加坡講華語運動 40 周年的演講詞。新加坡推
廣華語理事會,也推出新加坡華語資料庫,收集具新加坡特色的華語詞
彙,加強新加坡華族的地方身份認同感。

8
東南亞華裔的「再華化」爭議:馬來西亞的經驗

行探討。他認為有一種族群認同是國家型族群認同( national
ethnic identity )
,這包括對土地和地方文化的認同,而馬來西
亞華人正是如此。目前越來越多文獻把中國大陸以外的華人
視為離散華人,包括馬來西亞華裔,但是地域的經驗仍然形
塑馬來西亞多數華人的部分。對華人研究著作甚豐的文化研
究學者洪美恩( Ang, 2001 )也認為特定的歷史條件( particular
historical conditions )和 人 所 經 歷 的 軌 跡( specific trajectories )
造 就 了 一 個 人 的 特 殊 性。即 便 是 所 謂「離 散 華 人」
( Chinese
diaspora )或「流動的國際移民」
,當他們面對跨國的中文媒體
所傳遞的資訊,他們會以本土的經驗去理解和篩選( Carstens,
7
2012: pp. 177–198 )

許多中文文獻忽略的是,東南亞華裔社會強調華人族群
認同的同時也存在對中國成為強權並強勢地輸出文化的一種抗
拒。王賡武( 2011 )曾以印尼土生華人為例,指出了中國新客
讓土生華人感到「再中國化」的壓力,覺得他們不懂華文,不
是真正中國人。因此,不難理解何以莊國土( 2002 )在其一篇
論文的結語裏,看似突兀地勸勉中國學界寬心接受東南亞華人
基本上已經從中華民族轉為認同華人族群,並說若中國大陸的
中華文化傳播帶有優越感,可能會帶有反效果。
上述例子說明中國的影響力、新移民和文化外交一方
面推動了部分東南亞華人的「再華化」
,但也同時讓不少東
南亞華人出現文化認同困惑,甚至對這種說法抱有反抗情緒

7 九十年代的電子和網絡媒體發展,讓香港、臺灣和中國大陸的文化產品
輸送至全世界的華裔社群,甚至有人認為這會發展出跨國華人認同(trans- trans-
national Chinese identity )
。但是柯雪潤( Sharon Carstens )在 1998 年曾用
了半年的時間在馬來西亞數個城市進行田野調查,結果否定中文影視節
目會建構馬來西亞華人中學生的跨國華人認同。

9
吳益婷

( Suryadinata, 2017 )
。這種複雜情緒的產生,原因在於中國崛
起並不是形塑華人社會和文化的唯一力量。更多時候,這些華
裔被在地經驗、國內政治、特殊歷史時段、其他文化,以及東
南亞獨有的多族群文化所影響。但是這個部分並沒有很充分地
被文獻或主流論述呈現出來,以致大多數時候東南亞華人只是
被描述為中國模式的華人或中國大陸的移民後裔而已。中文學
術文獻極少關注東南亞華人如何建立本土和非華裔網絡,如何
進行文化創新,建立本土歸屬感等。本文的出發點,乃是要說
明在「再華化」發展備受關注的同時,馬來西亞華人也經歷了
巨大的國內政治變革,而這個變革對他們的影響更深。同時,
本文會以數個傳統和新興的華人社團為例,把它們置於過去十
多年的國內政治發展脈絡裏,檢驗這個期間的華人社會和文化
發展如何異於「中國崛起」脈絡裏的「再華化」現象。本文希望
藉此呈現華人社團發展研究不足的面向,而非多數中文文獻關
注的中華文化慶祝活動,從而能讓國際社會更準確地掌握馬來
西亞的華人文化發展,包括華人意識本土化和「異化」的部分。

三 本土民主化政治和跨族群結盟
傳統華人社團,尤其是宗鄉會館和民間宗教是「再華化」
研究的主要對象,所得出的結論是一種以中國為中心的「再華
化」
,如與「僑鄉」的文化臍帶和新興的文化活動。這篇論文也
選擇華人社團,不過不是社區或地方性的宗鄉團體,而是具全
國輿論影響力的華裔社團。這樣選擇的目的是想提出現有馬
來西亞華人文化研究過於傾向某種類型社團,忽略了某類型社
團,以致形成一種印象 ——「再華化」發展是傾向中國的中華
民族文化。因此,本文希望選擇比社區性宗鄉社團更具輿論影
響力的團體,透過他們所關注的議題、活動和發展軌跡,為讀

10
東南亞華裔的「再華化」爭議:馬來西亞的經驗

者呈現一種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文化動態。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吉隆坡和雪蘭莪中華大會堂和林連玉基
金,以及他們連同其他公民組織於 2011 年成立的公民組織聯
盟 —— 大馬行動方略。本文將介紹他們在國內所建立的跨族
群和文化網絡,以及初顯成效的合作模式,來呈現他們深耕於
本土社會的價值觀和行為面向。本文試圖從研究對象對國內民
主化運動的支持,與非華族交流和合作以建構的一個和諧民主
的多元族群國家,來顯示非中國大陸,而是由本土經驗滋養的
文化,是如何深刻地成為今天華人性的一部分,而這是異於當
代中國模式的華人性的。

1 本土民主化政治:跨族群合作的意願與時機

過去 20 年,馬來西亞的國內政治經歷種種變化,公民運
動十分蓬勃,街頭示威也是時常被使用的表達手段。在全國
第 12 屆至第 14 屆全國選舉期間,以爭取乾淨選舉的示威最
引人注目。從 2007 年第一場集會,華裔參與人數寥寥可數,
到 2016 年的第五場,華裔示威者遠遠多於其他族群。到了第
8
五場街頭集會,出席人數很可能超於 10 萬人。 上述街頭大集
會的主要訴求是要求政府實施各項確保選舉是乾淨和公平的政
9
策。實際上,在第 12 屆和第 14 屆全國選舉期間, 出現各種
10
議題的街頭集會,由在野政黨聯盟提出的反腐敗、拼兩線制

8 關於每一次的集會人數,不同媒體和組織都有不同報道,從第一次的一
萬到第五次的十多萬之間。
9 馬來西亞獨立以來,第一次迎來政權更替是第 14 屆全國選舉。
10 在馬來西亞,單一政黨難以獲得逾半選票和國會席位,所以不論是在朝
或在野政黨,都會組成聯盟,以聯盟形式參與選舉。所謂「兩線制」,
如美國的兩黨制,即兩個政黨都有機會贏得政權,政權交迭情形時常發
生,形成一種體制上的制衡力量。

11
吳益婷

11
和強化民主口號也獲得選民,尤其是華裔的支持。
像「淨選盟」
( Bersih 4 rally )這樣的社會運動是由數十個
公民組織所組成並發起的,動員群眾是認同其訴求的國民。它
成為一個平台,為公民社會提供合作和溝通、甚至一起行動的
機會。這些運動也把不同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差異次要化,成功
建立跨族群共識和行動。這些運動不僅對吉隆坡參與社運的華
裔青年產生影響,也為傳統華團提供機會參與不以族群訴求為
主的公民社會運動。但是參與的不多,有直接參與的都是扮演
意見領袖角色且較具規模的華團,如吉隆坡和雪蘭莪中華大會
堂和林連玉基金。
吉隆坡和雪蘭莪中華大會堂(簡稱「隆雪華堂」)原名「雪
蘭莪中華大會堂」
,由華裔資本家於 20 世紀初創立,目的是結
合雪蘭莪一帶的華裔社團,維護華人利益和照顧鄉親福利。馬
來西亞獨立後,中華大會堂的模式在各州成立,集結各個州的
華人社團。但是「隆雪華堂」的發展比一般中華大會堂更引入
矚目,自八十年代起,它已經是國內舉足輕重的華人社團。它
在華人政治上扮演意見領袖的角色,也在華人文化發展上發揮
樞紐的角色(吳益婷,2019b )
。與「隆雪華堂」毗鄰而立的林
連玉基金,成立於 1985 年,原是以紀念對馬來西亞華文教育
有功的林連玉先生為主,同時宣傳和維護華文教育,但是過去
十年來,林連玉基金與「隆雪華堂」一樣,十分積極參與各種
議題的公民社會運動,試圖走出另一個格局。單從林連玉基
金所發佈和簽署的文告及所辦的人文和社會科學性質的刊物
《當代評論》
,即可看出林連玉基金已經跳出華文教育的傳統路
線,參與其他公民社會組織的政治行動。當多數傳統宗鄉團體

11 由具公信力民調中心 Merdeka Centre 的調查結果,在第 13 屆全國選舉


裏,九成華裔選民支持在野的希望聯盟。

12
東南亞華裔的「再華化」爭議:馬來西亞的經驗

對社會運動如「淨選盟」街頭集會採取迴避和否定的態度時,
「隆雪華堂」和林連玉基金卻採取了公開支持的態度,甚至以
行動支持這個歷時多年的社會運動。
過去十多年,國內追求民主化的政治發展和族群政治對
本土華團如吉隆坡和雪蘭莪中華大會堂和林連玉基金的影響深
刻。民主理念、制度和運動已經不被視為西方的產物,而是許
多華裔所認可的價值觀、管理模式和生活態度,這特別吸引都
市的華裔青年。經過民主化社會運動洗禮的人面對當代中國的
國家和民族觀以及其制度和治理模式時反而感到有所隔閡。這
樣的隔閡讓他們看到一種異於當代中國、具本土經驗的文化。
這樣的文化正在形塑一種當代的華人性,也許將如臺灣社會逐
漸以「民主臺灣」建構一種新的民族性。

2 大馬行動方略的成立:跨族群的公民組織聯盟

馬來西亞是一個典型的族群、宗教與語言分裂的社會
( divided society )
。自國家獲得獨立以來,公民組織的跨族群
合作極少,更別說像傳統華人社團這般族群性組織了。不同族
群間的正式合作以政治合作為主,政黨乃主要平台。但是,
在 2018 年舊政權垮台之前,跨族群的合作成為社運行動者趨
向使用的合作模式。這個趨勢在都市的青年和藝術組織裏很
早就出現,但是直到近期才發生在傳統和龐大的華人社團中,
並具有持續性。 21 世紀初,
「隆雪華堂」前任主席陳友信倡議
成立跨族群的公民社會組織聯盟,獲得一些華團如林連玉基
12
金的響應。 同時,此提議也獲得國內幾個具影響力的非華族

12 雪蘭莪、森美蘭、柔佛和檳城的中華大會堂或總會支持這個行動,也成
為大馬行動方略的成員。

13
吳益婷

團體響應,如穆聯會( IKRAM )伊斯蘭組織、淡米爾基金會


(Tamil Foundation)
、馬來西亞五大宗教諮詢理事會等的支持。
這個聯盟稱為大馬行動方略(簡稱「行動方略」)
,馬來文稱為
Gabungan Bertindak Malaysia(簡稱“ GBM” )
。行動方略成立至
今,每一屆的團體成員( organisational members )維持在 20 至
30 左右。這裏面,主幹團體都是會員數量龐大的組織,如「隆
13
雪華堂」
、穆聯會、淡米爾基金會、林連玉基金等。
14
創辦主席陳友信 ( 2014 )覺得馬來西亞華人社團需要採
取跨族群合作路線,建立多元族群的合作模式,畢竟在一個多
元族群的社會,無論多麼龐大的華人機構,能發揮的力量都是
相當有限的,而且會被貼上族群標籤。同時,當華人社團只
在一族的圈子裏活動,也會被本身單一族群的觀點和經驗所限
制。
馬來西亞華人的傳統社團是族群性極強的志願性團體,
它們的成員一般只開放給本身族群,所以它們的活動也是以
聯絡和服務鄉親為主。二戰前,除了跨方言群的中華商會,
多數華人社團(簡稱「華團」)的本質為宗鄉團體。戰後,本
土跨域和跨方言的泛華人社團相繼成立,如各州的中華大會
15
堂 和總商會等。這些雨傘型團體的會員制一般以組織為主

13 成為大馬行動方略成員需要向執行委員會申請,而委員會也可向某團體
提出邀請。筆者曾代表人權組織 Aliran 參與行動方略,發現執行委員會
在批准和要求成員方面,會考慮平衡聯盟的族群、宗教、議題和地域的
代表性。
14 陳友信自八十年代參與雪蘭莪中華大會堂,曾擔任第 34 屆和 35 屆會
長。他也曾是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簡稱「華總」)副會長,目前是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簡稱「董總」)副主席和馬中總商會會長。
當他是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的副會長時,因為該組織的內部矛盾激
烈,他決定離開。當時他與一些華人社團領袖覺得馬來西亞華人社團需
要建立多元族群的合作模式。
15 雪蘭莪州的中華大會堂早在戰前已經存在。

14
東南亞華裔的「再華化」爭議:馬來西亞的經驗

( organisational-based membership )
,例如雪蘭莪中華大會堂的
成員是雪蘭莪州內的華人團體,以地緣性、業緣性、血緣性和
廟宇的華人團體為主。當國家獨立後,這些團體的角色除了維
護會員福利,維持傳統中華文化或展示某種華人性被視為新任
務( Wickberg, 1988, 2007 )
。在馬來西亞,傳統華團也被政府
及華人社會本身認可為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代表,這從八十年
代的「十五華團」文化備忘錄和 1999 年由華團發起的馬來西亞
第 10 屆大選訴求所引發的全國性關注可見一斑。
當華團向政府提出 1999 年選舉訴求時,被當權者猛烈攻
擊為華人沙文主義等,這令陳友信等一些華團領袖反思一個問
題,何以由華團提出的多數大選訴求雖然並無族群利益的色
彩,但是由於這是由華團發起、帶有華人視角,而且由華團推
動和執行的訴求,就輕易地被反對者標籤為種族主義者?那是
否能成立華團與非華裔團體的聯盟,以同一平台提出全民關注
的議題,同時一起推動和執行?
正如之前所提,馬來西亞是一個族群分裂的社會,公民組
織也多是各族本身成立,跨族群合作者甚少,目前像行動方略
般深入和多方面的合作模式屈指可數。因此,大馬行動方略的
成立和發展的意義重大,它突破了傳統華團的社會參與面,體
現華人社團已經突破過去的局限,也找到了跨族群合作的架構
與操作方式。目前,大馬行動方略在組織管理和行動方案上是
多元化的結盟,例如行動方略秘書處的執行人員都可以以雙語
或三語溝通,活動也採用雙語或三語進行。行動方略的第一屆
主席是「隆雪華堂」主席陳友信,第二任則由穆聯會擔任。
與國內人權組織不同的是,行動方略側重教育、語言和
文化議題。在馬來西亞,教育、語言和文化分歧易離間族群關
係,時常把國民推向對立的局面。有關議題包括華語與淡米爾
語小學是否該繼續留在國民教育體系,政府應否承認華文私立
15
吳益婷

中學的文憑,由官方推動的伊斯蘭化政策,國語的地位等。這
些議題都是一般華人社團極關心的議題,所以一旦有威望的全
國性華團呼籲華團簽署爭取華裔權益的選舉訴求時,多數都會
獲得華團正面的反應。
對於國內的華人文化發展,馬來西亞行動方略聯盟的出
發點與策略和傳統華團有明顯的差異。雖然兩者都在爭取權
益,也宣告維護國家多元文化,但是前者是採取多元合作的路
線,而後者則以號召族群團結為主。行動方略的宣言是「多元
共生、和諧共進」
( From Discord to Harmony )
,並認為民主體
制的削弱和專制的施政會造成社會不安和族群關係惡化(參閱
馬來西亞行動方略聯盟網站)
。該組織肯定「文化多元性」是資
產,在多元文化上建立共識是成員組織的共識。行動方略所關
注的議題不僅限於華族文化和教育,更側重以國內教育發展、
族群關係和維護文化多元性為主。目前它已經被國內公民社會
接受為跨族群團隊,也是維護多元文化遺產的積極發聲團體,
這可由它的聯盟和連結對象來自不同政治訴求和文化背景的議
題組織證明。相對行動方略而言,一般華團維護本身的文化和
教育利益時,以團結華裔為主,極少在論述、策略與操作上爭
取非華裔的合作或支持。
馬來西亞的文化多元性反映在語言、宗教和族群上。在
跨族群的交流和合作上,英文和馬來文成為主要溝通工具。此
外,跨族群合作也涉及了解不同族群的宗教和族群文化,長期
下來會出現文化調試和創新,進而建構異於傳統和當代中國的
文化。

四 異化於中國的價值認同
本土民主化的政治發展促成了公民跨族群的聯盟,深化

16
東南亞華裔的「再華化」爭議:馬來西亞的經驗

華人為公民的身份。這個公民身份是一種建立在現代民主政
治體制價值觀上的國家和公民權認知,也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認
同。本文認為,過去的民主化政治發展所產生的公民運動,以
及本地社會的結構,在某種程度上形塑了新的文化基因。這些
新元素與一些東南亞國家相近,即異於當代中國以漢族為主的
本土多族群文化,和擁抱民主的政治價值觀和目標,如監督政
府、制衡權力、參與式民主等。這令人想起王賡武( 2011:頁
8 )以「異化」解釋二戰前馬印土生華人對中國政治感到陌生和
抗拒的態度。他進一步解釋,面對 20 世紀末中國崛起後的發
展,東南亞華裔的異化可能也很大部分與難以接受中國的政治
或制度有關。這可從一部分華裔青年同情和支持香港的反送中
16
示威看出端倪。 另一宗事件為林連玉基金原本於 2019 年 11
月邀請臺灣學者演講「台港和華人世界的社會運動」
,但因多
個協辦社團認為演講者可能支持香港反送中運動而施壓,最後
使得主辦單位妥協,腰斬此講座(林連玉基金,2019 )
。這個
決定在華裔公民團體裏引起批評聲浪,可見中國政治文化和制
度讓不少參與華裔公民運動者感到疏離。但是,王賡武認為中
國現代化發展,如經濟和科技成就,沖淡了他們的異化感受。
文化異化的情形是真實存在的,但缺乏被中文學界學者從
在地的政治發展脈絡分析。例如新加坡的「方言文化節」
,確
實是當代新加坡一個傳承與復興宗鄉文化的重要舞台。但是若
認為政府意圖展示華人祖籍原鄉豐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亦具有
強化新加坡華人與祖籍地的文化紐帶、凝聚華人社群的重要功

16 香港反送中示威在馬來西亞華裔圈裏引起巨大辯論,支持和反對皆有,
而且有明顯的世代差距。2019 年 6 月 16 日,一批馬來西亞華裔青年在吉
隆坡集會公開支持反送中,此舉引起多個華人傳統社團的批評,可見華
裔社會的分歧。

17
吳益婷

能(曾玲,2013:頁 68 )
,這則與新加坡政府向來淡化族群文
化邊界的態度有出入。研究者把多元族群慶中秋等節目視為傳
播中華文化,並沒有注意到新加坡政府鼓吹多元文化的華人性
(看李顯龍演講)
,以致盡量將族群性的傳統節慶加入在地化元
素,供全民參與的意圖。
另一方面是研究者所描述的新加坡華人鄉團有復興現象,
實際上這些復興跡象並非當地青年人的參與度提高,而是許多
連接中國大陸的機制被設立起來,如劉宏所觀察到的秘書處的
設立、世界性鄉團大會、海外聯繫加強等。在馬來西亞,鄉團
復興也同樣發生,這些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華裔商人,因此多
了功利色彩。但是這些近年來「復興」的鄉團無法彙集本土華
裔知識分子,文化和組織創新力也不強,所以僅是反映一部分
華人組織和文化發展趨勢。
馬來西亞的族群政治和中國的崛起加強了華人意識,但是
民主化和多元文化社會則在形塑新的華人文化。馬來西亞的例
子說明,東南亞的社會所面對的文化和思想衝擊,原是來自各
方,若把一個群體從不同文化交集和衝擊的現實裏抽離出來,
放大一方面的影響,簡單地說「再中國化」或「再華化」
,可能
流於以偏概全。在東南亞的政治現實裏,這樣的簡化對認識華
人社會沒有助益。何況族群文化在許多東南亞國家是政治問
題,也是政治籌碼,實際上其他國家也把它視為政治資源。例
如中國大陸在官方報告上(陳琮淵、胡越雲,2014;中華人民
共和國國家外國專家局,2015 )所提出硬和軟實力概念,把文
化活動當作「僑務」和「文化外交」來看待,強調「國家引導」

公共參與等字眼,充分說明文化就是政治資源。在這樣的論述
下,東南亞華裔被視為擴充國力的政治工具,傳播中華文化也
被政治化( Lee, 1997 )
。若這樣的論述也被媒體大肆宣傳,逐
漸成為主流論述,這會對東南亞華裔帶來嚴重的政治和社會後
18
東南亞華裔的「再華化」爭議:馬來西亞的經驗

果,包括政策上的族群歧視和社會上的族群衝突。一些國際學
者甚至把「再華化」放置在文明衝突或爭權的脈絡裏,讓「再
華化」蒙上極濃的政治色彩。

結論
馬來西亞華人社會是否正經歷如 19 世紀末的辜鴻銘和林
17
文慶似的再中國化, 似乎需要更多的證據和人類學的調查。
因為從公共輿論以及私人團體的內部討論裏都沒有發現 20 世
紀初本土華人對中國政治運動或體制的仰慕或投入,也未見
20 世紀初那股辦報辦學校來宣揚中華民國政治理想的熱潮。
事實上,本土華人所認可的與其他族群類似,就是認同中國的
經濟成就,也希望能分享這個經濟強國經濟發展的好處。但
是國內的政治民主化發展,更頻密的跨族群互動所沉澱的價值
觀已經逐漸成為他們生活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是他們身份認同
建構的重要元素,正如今天許多的東南亞華人、香港和臺灣社
會。因此「再華化」的研究應該考慮社會上不同文化發展規律
才能掌握其更多面向。
與 19 世紀末和 20 世紀初相比,在前言裏所描述的「再華
化」功利色彩比較濃厚,不是身份認同層次的「再華化」
。即
使有,也只是局部性發展,主要是某些宗鄉會館、第一代老移
民、商人群體或有職業需要的群體上。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如果傳統鄉團不約而同地被研究者作為研究對象,而忽略其他
沒有這個發展趨勢的團體,那所謂「再華化」的具體體現也是

17 英國政府在某程度上接納他們的英國人身份,但確認他們是華人。事實
上,他們也十分肯定自己身為華族的族群身份。雖然兩人不在中國出
生,但十分認同中華文化,甚至參與中國革命,公開維護中國利益。林
文慶批評鴉片生意,提倡學習儒家經典,視之為中華文化的精要。

19
吳益婷

相當片面的,而且所獲得的研究結果可能相當一致,即「再華
化」是一種傾向保守的文化發展。這部分鄉團多數辦聯誼性質
活動和宣傳傳統文化,鮮少被視為時事議題的意見領袖或文化
創新者。
新議題和新視角的知識分子多數分佈在社會運動組織、研
究機構、青年文藝團體、新媒體等。這些群體對過去十多年的
國家民主化運動發展感受和參與最深,他們的文化和族群觀念
由許多異於當代中國的元素所構成,這個群體可能對國內政治
和文化發展的影響力更大。這些群體面對當代中國的華人模式
一方面確實激起了他們的華人意識,另一方面也可能驅使他們
尋找本土華人性。

參考文獻

王賡武( 2011 )
:〈中國情結:華化、同化與異化〉
,載《民族社會學研究通
訊》
,第 95 期,頁 1–9。
代帆(2011)
:〈東南亞的中國新移民及其影響〉
,載《東南亞研究》
,第 2 期,
頁 89–96。
代帆、張秀蘭( 2002 )
:〈論海外華僑華人的文化認同〉
,載《東南亞》
,第 1
期,頁 46–50。
林 連 玉 基 金( 2019 )
:〈 2019 林 連 玉 基 金 講 座 說 明〉
,http://llgcultural.com/
【 2019 林連玉講座声明】/,瀏覽日期:2020 年 1 月 31 日。
吳益婷、蔡曉玲( 2017 )
:〈後現代精神與文化符號:馬來西亞華裔青年的原
鄉重構〉
,載《哲學與文化》
,總第 516 期,頁 67–80。
吳益婷( 2019a )
:〈中國因素、認同變動和大馬華人〉
,http://contemporary-
review.com.my/2019/07/19/1-190/,瀏覽日期:2019 年 7 月 19 日。
吳益婷( 2019b )
:〈吉隆坡華人文化樞紐的形成與演變〉
,吳小安、黃子堅
編:
《全球視野下的馬新華人研究》
,北京:科學出版社,頁 204–17。
莊國土( 2002 )
:〈略論東南亞華族的族群認同及其發展趨勢〉
,載《廈門大
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總第 151 期,頁 63–71。

20
東南亞華裔的「再華化」爭議:馬來西亞的經驗

莊國土( 2008 )
:〈論中國人移民東南亞的四次大潮〉
,載《南洋問題研究》

總第 133 期,頁 69–81。
陳志明( 2012 )
:《遷徙、家鄉與認同:文化比較視野下的海外華人研究》

香港:商務印書館。
陳琮淵、胡越雲( 2014 )
:〈東南亞華人與中國僑務公共外交:文化政治的視
角〉
,載《南方大學學報》
,總第 2 卷,頁 91–125。
曾玲( 2013 )
:〈社會變遷、國家因素與當代新加坡華人社會宗鄉文化之復
興〉
,載《河南師範大學學報》
,第 40 卷,第 1 期,頁 65–9。
張小倩( 2016 )
:〈二十一世紀以來印尼華人「再華化」現象研究〉
,載《世界
民族》
,第 1 期,頁 82–91。
劉宏( 2010 )
:〈海外華人與崛起的中國:歷史性、國家與國際關係〉
,載《開
放時代》
,總第 218 期,頁 80–93。
Ang, Ian (2001), On Not Speaking Chinese: Living Between Asia and the West (1st
Edition). Abing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Ang See, Teresita (2007), “Influx of New Chinese Immigrants to the Philippines: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Mette Thunø (ed.), Beyond Chinatown New
Chinese Migration and the Global Expansion of China. Denmark: Nordic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 Press, 137–164.
Carstens, Sharon A. (2012), Histories, Cultures, Identities: Studies in Malaysian
Chinese worlds. Singapore: NUS Press.
Hau, Caroline S. (2004), “Notes on Indonesian-Chinese and Filipino-Chinese
Literature,” Japanese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42 (1): 106–108.
Hau, Caroline S. (2012), “Becoming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in Peter J.
Katzenstein(ed.), Sinicization and the Rise of China Civilizational Processes
Beyond East and West. Abing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75–206.
Liu, Hong (1998), “Old Linkage, New Networks: The Globaliz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Voluntary Associations and its Implica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
No.155, September: 582–609.
Loo, Fung Ying and Loo, Fung Chiat (2012), “Innovation for Survival? DAMA
Orchestra Butterfly Lovers - The Musical on a Contemporary Multiracial
Malaysian Stage,” Asian Theatre Journal, 29 (2): 339–356.
Ngeow, Chow-Bing and Tan, Chee-Beng (2018), “Cultural Ties and States'
Interests: Malaysian Chinese and China Rise,” in Bernard Wong and Tan

21
吳益婷

Chee-Beng (eds.), China’s Rise and the Chinese Overseas. Abing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96–116.
Setijadi, Charlotte (2016), “Ethnic Chinese in Contemporary Indonesia: Changing
Identity Politics and the Paradox of Sinification,” Perspective, No. 12: 1–11.
Suryadinata, Leo (1997), “Ethnic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Overseas Chinese,
Chinese Overseas or Southeast Asians?” in Leo Suryadinata (ed.), Ethnic
Chinese As Southeast Asians.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24.
Suryadinata, Leo (2017), 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Overseas: A Study of
Beijing’s Changing Policy in Southeast Asia and Beyond. Singapore: ISEAS
Publishing.
Tan, Chee Beng (2004), Chinese Overseas: Comparative Cultural Issue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Tan, Sooi Beng (2000), “The Chinese performing arts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in
Malaysia,” in Lee Kam Hing and Tan Chee Beng (eds.), The Chinese in
Malaysia. Shah Ala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16–341.
Thunø, Mette (2001), “Reaching out and Incorporating Chinese overseas: The
Trans-Territorial Scope of the PRC by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68, December: 910–929.
Wickberg, Edgar (1988), “Chinese Organizations and Ethnicity in Southeast Asia
and North America since 1945: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Jennifer W.
Cushman and Wang Gungwu (eds.), Changing Identitie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Since World War II.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303–318.
Wickberg, Edgar (2007), “Global Chinese Migrants and Performing Chineseness,”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3 (2): 177–193.
Yeoh, Brenda S.A. and Lin, Weiqiang (2013), “Chinese Migration to Singapore:
Discourses and Discontents in a Globalizing Nation-State,” Asian and Pacific
Migration Journal, 22 (1): 31–54.

訪問

陳友信,前吉隆坡和雪蘭莪中華大會堂主席,吉隆坡,2014 年。

22

View publication stats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