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新解 刘洪波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

2004 年 7 月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Jul.

2004

第4期 Journal of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No.4

《论语 ・里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新解 
刘洪波 刘 凡∗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吉林省教育学院 中文系,吉林 长春 130022)

摘 要 :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可补充后代学者从残存的郑玄《论语注》等材料中辨别《古论》
、《鲁
论》、《齐论》异同的不足。今本《论语》中属于《鲁论》的部分,或《鲁论》对古《论语》解读的一些
内容,是从今本《论语》中难以辨别和看到的,但幸运的是竹简本《论语》的出土提供了一些线索,从
中可看出一些端倪。竹简本《论语》
“君子踰于义,小人踰于利。
”一句与今本《论语》在文字上就有差
异,笔者认为竹简本中此句当属《鲁论》,“踰”应理解成“超过”、“超出”的意思,这种理解是与孔子
思想相符的。
关键词:《论语》;《鲁论》;踰;孔子;仁义;利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17(2004)04-0052-05

《论语》是我国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研究孔子及其思想的主要材料。在西汉时期《论语》
有三种传本,即《鲁论》 、
《齐论》、《古论》,而现在通行的今本《论语》的祖本则是西汉后期张禹结
集三论而成的《张侯论》 ,但长期以来《张侯论》之前的《论语》面貌基本无法考证。幸运的是,1973
年在河北定州的西汉中山怀王刘脩的墓中出土了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以下称简本) ,这是目前
发现的唯一的《论语》西汉抄本,其价值无庸置疑。据断定, “因中山怀王刘脩死于汉宣帝五凤三年
(公元前 55 年),所以它是公元前 55 年以前的本子,是时有《鲁论》、
《齐论》、
《古论》三种《论语》
[1]
存在。” 故就简本《论语》的定性而言,李学勤先生、孙钦善先生、单承彬先生等见仁见智,但迄
今尚无定论。陈东先生曾对此总结说“有人说它‘保留了《古文论语》一些风貌’ ,有人推测‘《齐
[2]
论》的可能性大一些’ ,更有人断定当属于《鲁论》系统” 。 透过各家的观点,我们发现这样一个
事实:学者们在简本《论语》身上看到了汉代三论的影子。可以肯定的说,简本《论语》虽然只是
个残本,却成为研究今本《论语》的重要的新材料,我们可以将它与《说文解字》中的《论语》引
文和东汉熹平石经本《论语》等材料互相参看,以此管窥现存《论语》版本的某些问题,并可补充
后代学者从残存的郑玄的《论语注》中辨别三种《论语》异同的不足①。 
本文就简本《论语》与今本《论语》在《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踰于义,小人踰于利。’”
这句话文字上的差异做了一个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初步的见解,望能抛砖引玉。 
有人说简本《论语》就是《鲁论》 ,这一观点虽未成定论,但据材料考证,简本《论语》中的确
有很多属于《鲁论》的部分,如各篇的分章,简本与今本有所不同。这点《定州汉墓竹简〈论语〉
介绍》中多有论述。如“特别是《尧曰》 ,今本为三章,而简本则为二章,今本的第三章在简本中用
两个小圆点与上间隔,以两行小字连在下面,好象附加的一段,在题写章节与字数的残简中,正有
一枚记:
‘凡二章,凡三百廿二字’。知简本《尧曰》只二章。康有为《论语注》中认为:
《尧曰》
‘《鲁

收稿日期:2003-09-30
作者简介:刘洪波(1974—),女,吉林通榆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助教,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中
国诸子文献学、训诂学。刘凡(1958—),女,吉林省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研东西方文学史。

① 三论合一的注本,《经典释文·序录》:“郑玄就《鲁论》张、包、周之篇章,考之《齐》、《古》为之注。”
・52・
论》本二章,其末一章为《齐论》也。’”[1]可见简本《论语》的分章与《鲁论》相似。特别需要指
出的是:今本《论语》的《述而》
:“五十以学《易》 ,可以毋大过矣”。陆德明《经典释文》
(以下简
称《释文》)与郑玄注皆曰:“鲁读‘易’为‘亦’”。“正为弟子弗能学也”。郑玄注曰:
“鲁读‘正’
为‘诚’
。”《卫灵公》中“好行小慧”,
《释文》曰:“鲁读‘慧’为‘惠’ ”等这些《释文》与郑玄注
中“鲁读某为某”一类的校文的真实性得到了出土简本《论语》的证实,即简本中“易”作“亦”,
“正”作“诚”
,“慧”作“惠”
。我们说,在简本中发现的非《鲁论》所具有的文字,则不应属于《鲁
论》①,而属于《鲁论》所具有的文字,就应当是《鲁论》本来的东西。除上述所说的这些以外,
今本《论语》中还应该有许多属于《鲁论》但至今未被发现的部分,因为在定州汉墓竹简中和简本
《论语》一起出土的,还有西汉经学名儒萧望之的奏议,萧望之在当时身为太子太傅,是皇太子(即
后来的汉元帝)的老师,曾以《论语》、《礼服》授皇太子,他师承夏侯胜,是传授《鲁论》的大师,
我们虽然没有足够的资料证明这个简本《论语》和萧望之有必然的联系,但同样不能证明它和萧望
之没有联系,或许刘脩把此本《论语》同萧望之的奏议放在一起随葬不是偶然的,这“是否可以证
明:简本或许就是萧望之的传本?”[3]。 
虽然简本《论语》与《鲁论》大师萧望之的关系还有待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今本《论语》
中属于《鲁论》的部分,或出自鲁学的《鲁论》对古《论语》解读的一些内容,或许从今本《论语》
中难以辨别和看到,但是简本《论语》的出土提供了一些线索,从简本《论语》中可以看出一些端
倪。象《论语・里仁》 :“子曰: ‘君子踰于义,小人踰于利。 ’”这句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 
关于今本《论语・里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喻”字的解释,最早见于孔安国的
“喻,犹晓也。 ”刘宝楠《论语正义》曰:“ 《礼记・文王世子》注同。《淮南・主术》 、
《修务训》注
[4]
‘喻,明也。 ’‘明’ ‘晓’义同。 ” 后来历代注家依据今本《论语》多采此说,释为:君子懂的是
义,小人懂的是利。并且一般认为孔子的这一论断揭开了中国义利之辩的序幕。许多人认为,孔子
之意是说:弃货利而晓仁义的是君子,晓货利而弃仁义的是小人。亦即:明昭德义是君子的品行,
只知私利是小人的共性。并认为“小人利而后可义”[4],这一理解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今本《论语》的真实性即它材料的可信程度有待考证,因此这种基于今本《论语》中的
文字进行解说的结论的真实性也值得置疑。建国以来,讨论孔子及其思想的文章虽有几百篇之多,
见解各异,然所据材料,多半没有超出今本《论语》 ,而今本《论语》乃是张禹结集各本并经过郑玄
用《齐论》 、《古论》校改《鲁论》后形成的。而这一经过传抄改定的三合一的本子,它的编定者在
三论的文字有差异的地方进行取舍时可能很多时候是靠主观判断来裁定文字的,所以难以保证材料
的真实性。其实,三论的差异不只在篇章上,更在文字上,由字异而导致义异的笔墨官司很多至今
仍没有定论。如“孔子曾否学《易》 ”这一孔子研究中的公案就可推究到一字之异,即《述而》 “加
我数年,五十以学《易》 ,可以无大过矣。 ”中的“易”字,郑玄注和《释文》皆曰: “鲁读‘易’为
‘亦’。”若为“亦” ,则文义大变,成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 ”可以说,一字
之异,文义大变。还有《阳货》 :“子曰: ‘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这章中的“天”字,《释文》曰: “鲁读‘天’为
‘夫’”。若为“夫” ,孔子此话的神秘性则荡然无存,就该理解为他只是想表述自己想不说话了而已。
针对这种情况,朱维铮先生曾论述,并认为此两例今本《论语》中作“易” 、
“天”是郑玄认同《古
论》否定《鲁论》的结果,他说“从前引二例看,能说郑玄是古非鲁的修改,更符合孔子的本意么?”
“正因如此,我们要研究孔子和他的思想,便不能满足于利用今本《论语》 。”[5]他实际上是在告诉
我们今本《论语》中有些内容不一定是符合孔子本意的,今本《论语》材料的真实性是让人置疑的。  
其次,今本《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的“喻”简本作“踰” ,可做别种解释。

① 简本《论语》与《释文》和郑玄注相参看,也可证明简本中有一些非《鲁论》的东西,如:简本《公冶长》 :“可
使治其赋也。”中的“赋”,《释文》曰:“梁武帝云:‘《鲁论》作‘傅’。’”《阳货》“古之矜也廉”,《释文》曰:
“鲁读‘廉’为‘贬’”
。“天何言哉?” 《释文》曰:“鲁读‘天’为‘夫’ ”。“恶果敢而窒者”,
《释文》曰:“鲁
读‘窒’为‘室’”等。这些前人所说的属于《鲁论》的内容,在简本中未证实。
・53・
在今本《论语》中“喻”共出现两次,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一句;
“踰”共出现四次,
即《为政》
:“子曰: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距。’
”《子张》
:“子夏曰:
‘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
可也’。”“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踰也;仲尼,日月也,
无得而踰焉’ 。”而在简本《论语》中,今本《论语》出现的两“喻”字并作“踰”,即无“喻”字。
今本《论语》的《子张》篇的“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踰
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焉’。”这句,简本作“……陵也,犹可踰也;中尼,日月也,无得踰
焉”。而今本《论语》中《为政》篇的“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距。’”一句和《子张》
中“大德不踰闲”一句简本《论语》残缺,不知原本作何 ①。由上可见,简本中可见的用“踰”字
的地方共有四处,“君子踰于义,小人踰于利。
”和“……陵也,犹可踰也;中尼,日月也,无得踰
焉”,因此,
“君子踰于义,小人踰于利”中“踰”的意思亦当理解为“超过”
、“超越”
,象“……陵
也,犹可踰也;中尼,日月也,无得踰焉”中的“踰”字一样。这样,孔子的这句名言可理解为:
对君子(统治者)而言,要超越“义”这一层面,
(使其达到更高层次的“仁”,即爱人,这是孔子
认为的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对小人(百姓)而言,要超过“利”的层面,
(不只要满足他

们的各种生理、物质的需求,而且要使他们有道德修养。)  
这样理解是和孔子“仁”学说的一贯主张相符合的。我承认孔子把“义”看作君子的一种德行,
《论语・卫灵公》 :“子曰: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阳货》:
“子路曰: ‘君子尚勇乎’?子曰: ‘君子义以为上。 ’”
(简本“上”作“尚” )《里仁》:
“君子之于天
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等都说明了这一点,这些前人也多有论述,但是不是“义”就
是君子的最高德行了呢?是不是君子只懂得义,而不懂得仁呢?众所周知,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是
“仁” 。《吕氏春秋・不二》说: “孔子贵仁。 ”而据杨伯峻统计,今本《论语》全书作为道德标准的
[6]
“仁”共出现 105 次 ,有《学而》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八佾》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里仁》 :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
于是。”《雍也》 :“子曰: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 。《颜渊》 :“子曰: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等。可以说,不能否认,孔
子对人是否能真正成“仁”也深怀忧虑,饱含怀疑。如其在《里仁》篇所言“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
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我未之见也。 ”可见“仁”作为孔子对人的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的评价,
是最高的,也是最难以达到的。有时,虽然人对“仁”有一定的认识,但并不是人人都能轻而易举
地得到它,连君子都未必能做到“仁” ,如《宪问》载“子曰: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
仁者也。 ’”也就是说,君子懂“仁”却未必能“仁” ,小人是达不到“仁”这个层次的。而只有那些
把“仁”看得高于生命的“君子”才能成“仁” 。《卫灵公》说: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杀身以成
仁。”,但虽然仁这种美德很难达到,却并不是达不到的,在一定程度上孔子对人成仁还是充满信心
的,《卫灵公》 :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
《宪问》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就证明还是有人达到“仁”的。而且虽然“未有小人而仁者” ,但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
(《卫灵公》 )可见孔子对
小人同样有道德修养上的要求,小人也时时刻刻在追求、渴望与仁德同在。而且“在孔子看来,仁不
仅仅是值得追求的一种未来目标,也是人的本然素养。尽管生活中难以找到至仁的人,但每个人都有
足够的力量遵循仁的方向去行事,毋需外来的压力。孔子说: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
渊》)意思是,仁是一个人自觉的精神状态,内在于生命中,不是附加的条件;同时,仁虽是设定的
目标,可这个目标亦非遥不可及,一样内在于生命之中,因而可以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

① 此两处从文意上看似亦当作“踰”字,与简本《论语·子张》
:“……陵也,犹可踰也;中尼,日月也,无得踰焉”

中的“踰”同。
② 关于君子和小人的解释参看程树德《论语集释》引《群经平议》:“古书言君子小人大都以位而言,汉世师说如
此。后儒专以人品言君子小人,非古义矣。”和刘宝楠《论语正义》引范宁“君子、小人以位言。”等。
・54・
矣’(《论语・述而》)——自我本身是仁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力量”[7]。 
而且,“君子踰于义,小人踰于利”这种理解与孔子并不否认“利”的合理性这种主张相符。孔
子并不是禁欲主义者,他不反对人追求利欲,并把人的欲求看成是人的一个层面,只不过他把它看
成是较低的层面罢了。象《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颜渊》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子路》
:“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矣?’曰:
‘富之’。”《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宪问》:
“见利思义。”这些都表明孔子是承认物质利益的重要性,是以满足人的欲求为原则的,是
承认人欲中有欲利的成分的,是承认“利”对生存的重要性的。而且正如前面所说,孔子认为人活
在世不只是生存,其内质中还有道德修养方面的素养和追求,这对于“小人”
(百姓)来说,就是尽
量超越“利”的层面,追求“义”和“仁”,尽管他们未必能达到那样的境界,但这种欲义、欲仁之
心是和君子一样的,而正如《卫灵公》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恭
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路》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所言,统治者进行个体道德修养就可以实现“无为而治” 。并且君子的做法可以影响小
人的做法,君子的德行可以改变小人的德行。 《颜渊》 :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
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就可证明。 
再者,据《论语正义》载: “传播鲁论语的,有龚奋、夏侯胜、韦贤、鲁扶卿、萧望之、张禹等
人”。[4]《汉书・艺文志》亦云: “传《鲁论语》者,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
鲁扶卿、前将军萧望之、安昌侯张禹,皆名家。 ”[8]萧望之乃汉时名儒, 《汉书・萧望之传》载他“又
[8]
从夏侯胜问《论语》 、《礼服》,京师诸儒称述焉。” “为太傅,以《论语》 ”[8]
、《礼服》授皇太子。
而在萧望之之前和之后同做过太子太傅的夏侯胜、张禹两人都有自己的《论语》版本,分别是《论
语说》和《张侯论》,那么,萧望之是不是也有自己的《论语》版本呢?而且通经术的萧望之曾倍受
汉宣帝青睐,曾累官至御史大夫,在朝野中有很高声望,宣帝疾笃时,还遗诏辅政。因此,与萧望
之奏议一起出土的简本《论语》(公元前 55 年之前的本子),很可能就是当时萧望之(公元前 47 年
去世)的《论语》传本,而其中的“君子踰于义,小人踰于利”这句就是萧望之《鲁论》的观点,
据《汉书・萧望之传》确载:“望之与少府李强议,以为‘民函阴阳之气,有好义欲利之心,在教化
之所助。尧在上,不能去民欲利之心,而能令其欲利不胜其好义也;虽桀在上,不能去民好义之心,
而能令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尧、桀之分,在于义利而已,导民不可不慎也。 ’”[8]可见,萧望之
这位《鲁论》大师对利义的理解是:人皆有欲义好利之心,统治者的所作所为对人民有一定的影响,
他们对人民的教化好坏可使人民或欲利之心胜好利之心或好利之心胜欲利之心。好的统治者虽“不
能去民欲利之心”,而能“令其欲利不胜其好义” ,其中“胜”就是“胜过、超过”的的意思,与“踰”
同。“欲利不胜其好义”就是欲利之心不超过好义之心,即好义之心超过欲利之心,也就是“小人踰
于利”而“好义”。这正如《荀子・大略》之所谓“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 ”[9]故君子
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小人也会受同化,而且君子应该有高的道德追求,小人也一样,这种道德追求
就是“君子踰于义”而趋向仁,“小人踰于利”而趋向义、仁,这就是 孔子所谓“君子踰于义,小
人踰于利”的含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定州汉墓竹简论语[M].河北:文物出版社,1997:2. 
[2]  陈东.关于定州汉墓竹简〈论语〉的几个问题[J].孔子研究,2003,(2):5. 
[3]  单承彬.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性质考辨[J].孔子研究,2002,(2):34. 
[4]  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8:155,155,1. 
[5]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19. 
[6]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221. 
[7]  曾业桃.孔子对人性本善的信仰.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4):51. 

・55・
[8]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6:1717,3271,3282,3275. 
[9]  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7:503 
 
Another comprehension of “Junzi Yu Yu Yi ,Xiaoren Yu Yu Li”

LIU Hong-bo LIU Fan


(Chinese Department,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 China)
(Jilin Education College, Changchun 130022 China)

Abstract:The handwritten copy of bamboo-slip Analects discovered in Han-Dynasty tomb in the city
of Dingzhou can supplement the defects of discriminating among Lu-State Analects. Qi-State Analects and
Ancient Chinese editions of Analects from the remnant Zhengxuan ’s annotations about Analects.Some
contents of belonging to Lu-State Analects which did not be found in the present Analects would be found
in the handwritten copy of bamboo-slip Analects.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of the words “Junzi Yu Yu
Yi ,Xiaoren Yu Yu Li”between the handwritten copy of bamboo-slip Analects and the present Analects .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sentence in the handwritten copy of bamboo-slip Analects belongs to Lu-State
Analects, the meaning of “Yu” should be “Surpass”,and this kind of comprehension conforms to the
thought of Confucius.
Keywords:Lu-State Analects;Surpass;Confucius;Virtue and morality;benefit

(上接第 51 页)

 [9]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上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50. 
[10]  朱伯崑.帛书易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国际易学研究(第一辑)[C].58-61. 
[11]  梁韦弦.卦气源流考[A].文史[J].2003,(1);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月纪及周髀算经所记之节气[A].古籍整
理研究[J].2001,(1); 八风与五行八卦[A].古籍整理研究[J].2002,(4) 
 
On interpretations of the remarks “getting friends in the south-west, and losing friends in
the north-east” attached to the hexagram of Kun and certain issues related
LIANG Wei-xian
(Institute of Chinese Ideology and Culture , Siping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136000. China)
Abstract: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remarks of “getting friends in the south-west, and losing friends in
the north-east” affiliated to the hexagram of Kun is not correlated to the revolving of the Dao of heaven in
a year. So, the directions and positions mentioned in the hexagram of Kun do not compty with the
revolving orders for the things’ growth described both in Shuo Gua Zhuan (explaining the trigrams) and yi
zhi yi (connotations of the Yi) Copied on silk. What the Shuo Gua Zhuan and Yi zhi Yi elaborate do not go
beyond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eight trigrams and four seasons, manifesting that neither of them
conceives the particular connctations of the notion of Gua qi raised by the Han scholars. Therefore, the
classical and historical docoments do not regard what the Shuo Gua Zhuan described as “eight trigrams’
Gua qi”, for the saying of “eight trigrams’ Gua qi” has no basis. Studies of the history of ideology and
culture ought to be departed from the view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Keywords: Zhouyi; the hexagram of Kun; diretions of the eight trigrams; Yi Zhuan copied on silk;
Qua qi theory

・5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