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lePaper 2018 CHI P1 MS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

2018年 香 港 中 學 文 憑 考 試

中國語文 試卷一
閱 讀 能 力 (樣 本 卷 )
評分參考

分額
甲 部 : 指 定 閱 讀 篇 章 ( 30 % )

1. 評分原則:
 每道分題,答對給 1 分。
 若考生答多於一個答案,而答案包含正確及錯誤答案,給 0 分。
 錯別字造成解釋錯誤,給 0 分。
 字詞解釋必須符合句意。

( i) 擔憂╱擔心 1
( ii) 賣 1
( ii i) 私下╱暗中╱私自 1
( i v) 地位低下 1
( v) 他,指子女╱子弟╱他們╱他的子女 1

2. 評分原則:
 題 2 ( i) 的 答 案 有 錯 誤 , 仍 須 評 改 題 2 ( ii) 。
 即 使 題 2 ( i) 未 有 作 答 , 仍 須 評 改 題 2 ( ii) , 若 有 關 答 案 的 說 明 正 確 、 清 晰 , 仍
可給 2 分。

( i) 評分原則: 2
 「魚」比喻生命╱生╱性命;「熊掌」比喻義╱仁義╱道義,各給 1
分。
 誤 解「 魚 」的 比 喻 , 如 : 生 存 ╱ 對 生 命 的 追 求 ; 誤 解「 熊 掌 」的 比 喻 ,
如:義氣╱正義╱公義,該項給 0 分。

( ii) 評分原則: 2
 指出處境:生與義必須犧牲其一╱不可兼得,給 1 分。
 指出人應有的選擇:為義而放棄生命╱捨生取義,給 1 分。
 未有或錯誤指出人應有的選擇,本分題得 0 分。

以下答案,僅供參考:
說明「義」比生命重要,當兩者必須犧牲其一的時候,人往往會選擇義而
放棄生命。

3. ( i) 錯誤 1
( ii) 正確 1

4. 評分原則:
 題 4 ( i) 的 答 案 有 錯 誤 , 給 0 分 ; 題 4 ( ii) 也 不 須 評 改 , 給 0 分 。
 即 使 題 4 ( i) 未 有 作 答 , 仍 須 評 改 題 4 ( ii) , 若 有 關 答 案 的 說 明 正 確 、 清 晰 , 仍
可給 2 分。
 題 4 ( ii) 的 說 明 須 與 題 4 ( i) 所 指 出 的 修 辭 手 法 配 合 , 否 則 題 4 ( ii) 給 0 分 。

1
分額

4. ( i) 對比╱排比╱反復 1

( ii) 評分原則: 2
 根據引文說明修辭手法的特點,給 1 分。
 說明修辭手法的說理效果,給 1 分。

以下答案,僅供參考:
透 過 「 身 死 」 與 「 宮 室 之 美 」、「 妻 妾 之 奉 」、「 所 識 窮 乏 者 得 我 」 作 對 比 ,
前 者 重 要 卻 「 不 受 」, 後 者 未 及 前 者 重 要 而 「 為 之 」, 突 出 「 為 之 」 的 不 合
理。
【或】
運 用 三 句 句 式 相 似 的 句 子,反 復 指 出「 身 死 而 不 受 」
,卻 為「 宮 室 之 美 」
、「妻
妾 之 奉 」、「 所 識 窮 乏 者 得 我 」 而 「 為 之 」, 能 加 強 語 氣 , 突 出 「 為 之 」 的 不
合理。

5. 評分原則: 4
 指出以周瑜反襯作者,給 1 分。
 說明以下各項,每項給 1 分,最高給 3 分:
- 周瑜的形象:周瑜年少有為,立下不朽功業的英雄形象;
- 作者的處境:投閑置散的落泊處境;
- 作者的感慨:一己無所作為的感慨╱年華老去╱人間如夢。
 未見周瑜與作者的扣連,全題給 0 分。

以下答案,僅供參考:
蘇軾以「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刻劃三國時的周瑜年少有為的英雄形象,目的
是要以此來跟自己被貶官而投閑置散的落泊處境作反襯,抒發一己無所作為的感
慨。

6. B 2

7. ( i) 陰風怒號,太陽、星宿都被遮蔽隱沒,一片昏暗。╱「陰風怒號」,「日 2
星隱耀」,「薄暮冥冥」。

( ii) 水 面 平 靜 不 起 波 浪 ╱ 碧 綠 水 色 延 綿 萬 里 。 ╱「 波 瀾 不 驚 」,「 一 碧 萬 頃 」。 2

8. ( i) 評分原則: 2
 「憂」、「樂」之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給 2 分。
 每個錯別字╱錯默字扣 1 分,最多扣 1 分。
 錯別字╱錯默字嚴重影響句子意思,本分題給 0 分。
 有冗文則本分題給 0 分。

2
分額

8. ( ii) 評分原則: 4
 能準確理解文意:
- 作者以古仁人為榜樣,做到先天下憂,後天下樂;
- 自己處於「廟堂」或是「江湖」,也不會改變憂國憂民的心。
 能具體說明作者的情懷是否體現了「積極入世」的人生價值:
- 以天下百姓的福祉為己任,具「憂國憂民」之心;
- 具堅守志向的胸懷。

入品原則:
 上 品 (4 分 ):
準確理解文意,並舉述文章內容具體說明作者的情懷是否體現了「積
極入世」的人生價值;闡述清晰飽滿。
 中 品 ( 2 -3 分 ) :
準確理解文意,並舉述文章內容大致說明作者的情懷是否體現了「積
極入世」的人生價值;闡述較為一般。
 下 品 (1 分 ):
大體理解文意,惟未能舉述文章內容說明作者的情懷是否體現了「積
極入世」的人生價值;闡述粗疏。
 0 分:錯誤理解文意,分析與文本內容有矛盾。

以下答案,僅供參考:
作者以古仁人為榜樣,勉勵自己,做到先天下憂,後天下樂,以天下百姓
的福祉為己任,足見其「積極入世」的人生價值。又作者強調無論外在環
境如何,自己處於「廟堂」或是「江湖」,也不會改變憂國憂民的心,更
進一步體現其「憂國憂民」、堅守志向的胸懷。

乙 部 : 閱 讀 能 力 考 材 ( 70 % )

第一篇

9. ( i) 評分原則: 2
 指出「花」需要培植、灌溉,給 1 分。
 指出「花」要有合宜的氣候、陽光,給 1 分。

( ii) 評分原則: 4
 指出「友誼」脆弱,可毀於一旦,給 1 分。
 說明「友誼」如何可毀於一旦,以下各項,每項給 1 分,最高 3 分:
- 一句無心的說話可失掉友誼;
- 計較施予與回報會令友誼觸礁╱介懷自己吃虧;
- 時空和地位的距離會令友誼斷絕。

以下答案,僅供參考:
脆弱,可毀於一旦:一句無心的說話、計較施予與回報、時空和地位的距
離,均可破壞友誼。

3
分額

10. 評分原則: 4
 指出「戒心」是「戒備之心」,或表達了提防╱防範╱以免╱怕之意,給 1
分。
 說 明 交 情 的「 付 出 」與「 期 望 的 回 報 」, 以 下 各 項 , 每 項 給 1 分 , 最 高 3 分 :
- 交 情 的 「 濃 」 與 「 淡 」: 交 情 一 深 , 即 自 己 對 別 人 施 予 的 情 多 ;
- 施予與回報的計算:對別人施予的情多,期望的回報也多;
- 交情的斷絕:期望得不到情感的回報,便會心生失望之意,朋友容易成
仇。
 答案中未見「戒備」之意,全題給 0 分。
 錯誤理解文意,全題給 0 分。

以下答案,僅供參考:
指戒備之心。以防彼此交情一深,即自己對別人施予的情多,期望的回報也多;
倘若期望得不到情感的回報,便會心生失望之意,朋友容易成仇。

11. ( i) C 2
( ii) B 2

12. A 2

13. 評分原則: 4
 說明自己要負的責任:未反省自己短處之多,要朋友忍受自己的缺點,給 2
分。
 說明朋友要負的責任:朋友也會給自己吃苦頭,讓自己承受難以計算且無法
補救的傷害,以致痛定思痛,給 2 分。
 僅 能 指 出 自 己 和 朋 友 也 要 負 責 任 , 未 有 任 何 說 明 , 給 1分 。

以下答案,僅供參考:
作者認為自己和朋友也要負責任。自己的責任在未反省自己短處之多,要朋友忍
受自己的缺點;而朋友的責任在於對方也會給你吃苦頭,讓你承受難以計算且無
法補救的傷害,令你痛定思痛。

14. 厭棄╱輕蔑╱不屑一顧╱輕視。 2

15. ( i) E 2
( ii) A 2
( ii i) D 2

4
分額

16. 評分原則: 6
 能 準 確 理 解 文 意 : 全 文 的 中 心 思 想 為 「 友 誼 是 必 需 品 」。
 從文意的發展或文章結構具體說明矛盾╱沒有矛盾之處。

入品原則:
 立場為「沒有矛盾」,按以下原則評分:
- 上 品 ( 5 -6 分 ) :
確理解文意,並具體說明沒有矛盾之處;闡述清晰飽滿。
- 中 品 ( 3 -4 分 ) :
大體理解文意,並大致說明沒有矛盾之處;闡述較為一般。
- 下 品 ( 1 -2 分 ) :
大體理解文意,惟未能說明沒有矛盾之處;闡述粗疏。
 立場為「有矛盾」,按以下原則評分:
- 上 品 ( 5 -6 分 ) :
準確理解文意,指出矛盾之處,並具體說明這矛盾對表達文章主題的作
用;闡述清晰飽滿。
- 中 品 ( 3 -4 分 ) :
大體理解文意,指出矛盾之處,並大致說明這矛盾對表達文章主題的作
用;闡述較為一般。
- 下 品 ( 1 -2 分 ) :
大體理解文意,僅指出矛盾之處,惟未能說明這矛盾對表達文章主題的
作用;闡述粗疏。
 0 分:
- 錯誤理解文意,分析與文本內容有矛盾。

以下答案,僅供參考:
兩者並沒有矛盾。
「 友 誼 是 必 需 品 」為 本 文 的 中 心 思 想。作 者 先 以「 友 誼 介 乎 必 需 品 與 奢 侈 品 之 間 」

說明友誼可有亦可無,但可令生活有點綴,從而引起讀者思考友誼的必要性。作
者又在文中帶出交上許多益友得到的種種好處,強調友情必須用心經營及付出,
更須珍惜,從朋友相處之道帶出「友誼是必需品」這個主題。
此為作者刻意的布局,使文章富於變化,容易令讀者留下較深刻的印象。
【或】
兩者並沒有矛盾。
開首的界定是基於友誼對人生存和生活的影響,基於此層面,友誼不會對人的生
死有影響或在生活上成為必需品,有朋友的話,只是心靈有更高的享受,所以介
乎必需品和奢侈品。
末 段 所 寫 的 , 亦 沒 有 否 定「 沒 有 友 誼 也 可 以 活 」, 沒 有 與 首 段 所 言 的 矛 盾 。 末 段 所
指的「必需品」是必須納入為必須珍惜的一項,因為作者明白了失去朋友是最可
傷的事,能維持友誼也非易事,當中經歷不少磨合、衝突、相互判斷,所以必須
珍惜。

5
分額
第二篇

17. ( i) 錯誤 2
( ii) 正確 2
( ii i) 正確 2

18. ( i) 傷害 2
( ii) 在戰亂中突如其來,令人刻骨銘心的友誼 2

19. 評分原則: 6
 考生可以答「金石之交」╱「君子之交」;若考生以「君子之交」作答,最
高只可達中品。
 準確理解「金石之交」╱「君子之交」的特點:
- 「金石之交」的特點:
 情誼不會受時間、空間、地位的距離影響;
 即使彼此沒有見面,也會互相思念;雙方的情誼不會中斷,反會愈
濃愈堅。
- 「君子之交」的特點:
 感情可濃可淡。
 準確理解與姓馮朋友╱可佩的交誼:
- 與姓馮朋友的交誼:
 在醫院裏認識,只有短時間的相處,在相處期間,姓馮朋友與作者
分享其信仰,而作者又與他分享自己獲得獎勵的畫片;
 離別之後,作者仍不忘他的笑臉。
- 與可佩的交誼:
 童年時的好友,他們從軍後二十年,只匆匆見過兩次面,之後可佩
死在東山島上,彼此不只受時空阻隔,更是陰陽相隔;
 可佩留給他「夢般的記憶」、「一個寫在晚霞中的名字」。

入品原則:
 上 品 ( 5 -6 分 ) :
準確理解文意,能列舉事例具體說明金石之交的特點;闡述清晰飽滿。
 中 品 ( 3 -4 分 ) :
準確理解文意,大致能列舉事例說明金石之交╱君子之交的特點;闡述較為
一般。
 下 品 ( 1 -2 分 ) :
大 體 理 解 文 意,惟 未 能 列 舉 事 例 說 明 金 石 之 交 ╱ 君 子 之 交 的 特 點;闡 述 粗 疏 。
 0 分:錯誤理解文意,分析與文本內容有矛盾。

以下答案,僅供參考:
作者與可佩的情誼,屬金石之交。
作者與可佩是童年時的好友,他們從軍後二十年,只匆匆見過兩次面,之後可佩
死在東山島上,彼此不只受時空阻隔,更是陰陽相隔,然而他們的友誼並沒有斷
絕。相反,作者時刻思念可佩,大家的情誼比前更濃。作者寫到可佩留給他「夢
般的記憶」、「一個寫在晚霞中的名字」,大家仍是精神上相融相契,友情是久
遠的,超乎生死的。

6
分額
第三篇

20. 評分原則: 3
 句譯無誤,給 3 分;關鍵詞譯錯,每個扣 1 分;非關鍵詞可不譯,如誤譯,
每個扣 1 分;
 錯別字扣 1 分;重錯不扣分;
 文句不通、錯別字,最多只扣 1 分;如完全誤解原句文意,給 0 分。
 意譯全句給 1 分。

關鍵字詞 答案舉隅
子何取 你為什麼取╱買
於是 這鞭子╱這東西╱它
而不愛五萬? 而不愛惜五萬元?

以下答案,僅供參考:
你為什麼買這鞭子而不愛惜五萬元?

21. B 2

22. 評分原則:
 僅引錄原文而不作任何解說,給 0 分。

( i) 洗濯前:黃色而有光澤 2

( ii) 洗濯後:失去光澤,變成蒼白之色 2

23. A 2

24. D 2

25. ( i) 評分原則: 3
 指出作者藉此諷刺一些在上位者╱君主,給 1 分。
 指出在上位者╱君主的特點,以下每項 1 分,最高給 2 分:
- 受到下屬言語以及外表蒙蔽╱重用那些虛有其表的人;
- 自食苦果╱蒙受傷害。

以下答案,僅供參考:
作者藉此諷刺一些在上位者受到下屬言語以及外表蒙蔽,而重用那些虛有
其表的人,最後自食苦果。

7
分額

25. ( ii) 評分原則: 4


 指出作者藉此諷刺一些官員,給 1 分。
 指出官員的特點,以下每項 1 分,最高給 3 分:
- 只靠言語或外表包裝╱欺騙以圖在朝廷立足;
- 若得到超過其能力的官位便快樂;得到與其能力相若的官職時反
而大怒,說「我為什麼不能成為公卿」╱不安守本分;
- 到面對危難之時,他們未能以僅有的能力應付,為害頗大。

以下答案,僅供參考:
作者藉此諷刺一些官員沒有任何本領,只靠言語或外表包裝以圖在朝廷立
足,有些人能成功得到統治者的任用。若得到超過其能力的官位便快樂;
得 到 與 其 能 力 相 若 的 官 職 時 反 而 大 怒,說「 我 為 什 麼 不 能 成 為 公 卿 」
。結 果 ,
到面對危難之時,他們未能以僅有的能力應付,為害頗大。

鳴謝

試題曾引用下列書籍的文章:

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思果《雪夜有佳趣》
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司馬中原《司馬中原笑談人生》

試題引用的資料,蒙有關出版社准予使用,本局深表感銘。倘當中引用的資料有未及取得版權
持有者同意,或因未悉其來源而有牴觸版權之處,祈為鑒諒。

本局已盡一切努力追溯資料的來源,如有因資料來源錯漏而導致牴觸版權的情況,懇請有關的
版權持有者聯絡本局,以便作出適當的安排。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