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 16 卷 第 1 期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Vol.16,No.

1
2 0 1 6 年3 月 Journal of Jiangs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r . 2 0 1 6

DOI:
10.19315/j.issn.2096-0425.2016.01.009

传统苏绣艺术的传承
张 蕾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通 226007)

摘要:中国刺绣起源于服饰,装置装饰、画绣艺术是在实用品刺绣上的创新与发展,苏绣的实用品加
工应该基于民间传承。装置装饰刺绣与画绣艺术需具备工艺性、艺术性、文化性,这些与制作者设计者的
修养有一定的关系。装置装饰、画绣艺术在当今的传承方式之一是职业学院的传承,师生的审美、艺术、
文化造诣是苏绣所必须具备的技艺基础。
关键词:苏绣; 装置装饰; 画绣艺术; 传承; 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425(2016)01 - 0032 - 04

1 中国刺绣的起源
《尚书·益稷》中记载,虞舜时期用五彩锦绣制作礼服,所谓“黼黻文绣之美”。刺绣起源于服饰,最早
是为了使衣服更加牢固,而后美化服饰。随着社会的发展,刺绣渐渐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绣服饰成为
女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汉唐出现了以宗教人物内容为题材的装置艺术刺绣,到了宋代,真正意
义上的纯粹欣赏性画绣出现,开创了刺绣新的形式。从目前的文献资料中发现,装置艺术刺绣或画绣是
在实用品刺绣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在历史中有记录的刺绣手艺人大部分来自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家庭,
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绣花女子。三国孙权使赵夫人绣山川地势军阵图,唐永贞元年(805 年)卢眉娘绣法华
经于尺娟之上。元代管道升的平绣《十八尊者册页》,是现今保存完好的元代刺绣品,共有人物 26 人,神态
各异,反映了元代刺绣的最高水平。管仲姬(1262—1319 年)名道升,字仲姬,浙江吴兴人,元代书画家赵
孟頫之妻, 精通翰墨辞章,善画竹梅兰,笔法妙绝, 其刺绣《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等载于史籍。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韩希孟所绣“顾绣宋元名迹方册”由董其昌题字,因而非常出名,这是曾经
延续了三百多年的顾绣的代表作。顾绣沿袭了宋画绣的风格,画绣结合,作品既有绘画的艺术效果又独
具刺绣的艺术美感,工艺精湛、细致,具有文人画的艺术气息。 《顾绣考》中详细地记录了顾绣的历史与家
传。顾绣起源于明代松江府顾名世家。顾名世是嘉庆三十八年的进士,晚年在上海建露香园,所以顾绣
也称“露香园绣”。顾名世之孙寿潜,字旅仙,别号绣佛主人,为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的学生。顾寿潜之妻
韩希孟工花卉善绣,是顾绣的代表人物。 《顾绣考》评价韩希孟道:“顾韩希孟深通六法,远绍唐宋发绣之真
传,摩绣古今名人书画,别有会心,故世备称顾绣之巧,谓为写生如画,他处所无,名之曰画绣,而许为女中
神针也”[1]。后来,顾绣绣品以“露香园顾绣”之名出售,技艺也被传授于其他女子,这使得顾绣从闺阁中走
出,其绣品也逐渐在江南一带出名,顾绣成为当时刺绣的总称。到明末清初,由于脱离了原本的刺绣环
境,再加上大量民间画绣粗制滥造,顾绣没有了原本精湛、细致的文人画气息,它在刺绣界的统治地位逐
渐被苏绣所替代。

2 苏绣的发展与传承
清代,苏绣开始在全国各地流行,飞速发展。清代刺绣艺术家丁佩在《云间丁佩绣谱》[2]中将苏绣特色

收稿日期:2015-12-08
作者简介:张蕾(1966-),女,江苏南通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国家非遗项目南通仿真绣江苏传承人, 研究方向为仿真绣。
基金项目: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编号 FYKY/2013/15);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研究课题(编号 FYJY/2012/20)。
第1期 张 蕾 :传统苏绣艺术的传承 33

总结为齐、光、直、匀、薄、顺、密,在论品上总结为能、巧、妙、神、精工、富丽、高超。苏绣因其工整、细腻、雅
致、清新的传统艺术特色名列四大名绣之首,影响至今,几乎成了苏州及周边地区刺绣的总称。这一时
期,各地出现了与刺绣相关的绣织局、织造局。民间绣工通过这些机构将绣品进行交易,或通过这些机构
下单,再由绣工们完成。与顾绣不同,苏绣作品中纯粹的画绣并不多见,主要是一些装饰艺术作品,以清
代的各种吉祥寓意的纹样、图案或宗教内容为题材,载体为屏风或挂饰,既有欣赏作用又有一定的实用价
值。清代,从皇室贵族到普通百姓的生活用品几乎无所不绣,实用品刺绣占据统治地位。刺绣针法与绣
法也在生活运用中不断开发、创新、发展,这使得绣品具有实用价值的同时又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与艺术美
感。在古典名著《红楼梦》里就有很多对绫罗绸缎的实用品精致绣花的细腻描写。根据清代的文献记录,
当时,苏绣有专门的画工参与图样的设计,在服饰上的纹样也会不断翻新,在苏州,几乎家家户户的女孩
子都会绣花,这些都推进了苏绣工艺的发展。
清末民初由于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出现了沈寿、杨守玉两位刺绣大师,沈寿开辟了刺绣艺术新的形
式,推出了仿真绣。仿真绣是在传统画绣以及装置装饰艺术内容上的创新,在经历了近千年的书画、纹
样、宗教等题材的表现形式后,以西洋油画的人物、风景、肖像、摄影等为绣稿,技法上吸收西洋油画的用
光、用色,用中国传统的刺绣针法和绣线来表现,并独创旋针、散针。作品具有仿真的艺术效果,其色彩比
传统的刺绣更加丰富,丝线的自然光泽与独特的针法所展示的刺绣作品变化莫测、立体感强。著名的仿
真绣《耶稣像》完稿于 1915 年,绣稿为油画摄影,题名“荆棘冠冕”。内容是耶稣头戴荆棘被钉在十字架上
受难的情景,由严文梁先生(严先生是我国早期引进西洋画方法的教育家之一)先放大再描到绣料上,再
由沈寿绣制。1914 年,沈寿应张謇之邀来南通创办女工传习所,任所长并亲自教绣。女工传习所是我国
早期女子职业教育学校,张謇先生与沈寿共同制定和完善了刺绣职业教育体系,在创办之初就具备了自
身的特色,使刺绣从“民间实用”上升到“艺术创作”层面,强调个人素质与工艺创作相结合。他们将中国
刺绣这种分散在民间以一家一户为单位、母女姑嫂彼此传授的手工业,通过专业职业教育的形式加以传
承。这种系统的教育,重视技能、知识和素质的培养,使沈绣艺术通过学校教育和培训的形式在南通得到
了良好的传承,形成南通独树一帜的刺绣艺术特色,现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的分支。沈寿仿真
绣的创新也启示了其他艺人对刺绣艺术的变革,画稿用油画、水彩画、照片为绣稿来刺绣,乱针绣彻底地
改变了刺绣平铺直套的基本针法,用长短不一的交叉针法来表现绣面[3],这种绣法与传统刺绣截然不同,
不仅刺绣的表现手法相异,而且艺术效果也大不一样,因而在刺绣艺术中创出了一条新路。确切地说乱
针绣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苏绣,它是传统苏绣创新改革的成功典范,充分地表现了丝线和针法艺术的美
感,这正是刺绣艺术追求的最高表现形式。
乱针绣的创始人杨守玉(1895—1981 年),江苏武进人,就刺绣艺术的开拓来讲,杨守玉可与沈寿并
列。杨守玉出身名门,幼年曾师从史聘三(史良之父),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因住在一起的表姐常为绣
庄加工刺绣,她于课余又从表姐处学绣,后进常州女子师范绘画专修科,学习传统绘画,也接触到素描、水
彩、油画等西画。由于她能画善绣,又有文学功底,更显得才华横溢,1912 年吕凤子先生创办女子学校后,
增设中学部改名为正则女子职业中学,吕凤子特聘杨守玉去正则女校任教,在正则女子职业中学杨守玉
创出了纵横交错、针法自如的乱针绣,以新的线条组织形式,绣出了西方艺术的效果,是典型的中西方艺
术的结合。张謇创办的女工传习所,常州吕凤子先生创办的正则女子职业中学等学校,它们培养的刺绣
学生都为后来的刺绣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苏州、南通、常州都有相应的合作社、传习所、女子专科学校教授刺绣,文革前后
停办。1972 年,国家再次提倡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性,要求复兴传统手工艺,各地开始成立研究所,苏州、南
通、常州等地将散失在民间的手工艺人、工艺美术师、传统艺术家集中起来发展传统手工艺,刺绣得到全
面的发展。研究所举办绘画培训班与艺术讲座,提高刺绣艺人的文化知识艺术修养,还设立刺绣设计室,
在造型、色彩等方面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并涌现出一批刺绣工艺师和刺绣绘画设计师,许多画家也热心
于刺绣的设计。各地研究所创新了双面绣、双面异色异样绣、彩锦绣等新的绣种,到了 20 世纪八十年代苏
34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6 年

绣又发展到新的高峰。当时,以研究所为龙头,辐射各区的乡镇,并在乡镇进行培训指导。由设计师设
计,将实用品的开发下单发放到乡镇绣制,同样也培养了一批刺绣工匠或绣娘,特别是为日本和服进行腰
带加工的那批绣娘至今仍活跃在刺绣镇湖街。直到 20 世纪九十年代末,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 传统手工渐
渐没落, 龙头研究所开始解散变卖, 设计师、工艺师纷纷转行, 乡镇的农民绣工绣娘也纷纷走进服装加工厂
从事各种机械工作, 留下的一部分刺绣工作者, 无论是人员的数量还是技艺都不尽如人意。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机绣开始替代手工刺绣,喷墨打印机的出现加速了传统手工刺绣工艺流程的消
失,手工白描勾图设计彻底消失了,特制细密的真丝塔夫绸绣料被涤纶面料所替代,绣花真丝线甚至也换
成了涤纶线,刺绣作品沦为印刷图样与拉线刺绣的简单结合,一旦印刷颜色消失,刺绣作品上就只留下单
调的无图案的绣线,这样的刺绣粗制滥造,价格低廉。至此苏绣的传统技艺几乎消失,遗存的优秀绣工绣
娘少之又少, 到 2005 年之后上海各大商场几乎看不到苏绣。
2003 年 10 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32 届大会上通过了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
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个公约在国内也得到了积极响应。随着物质
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重新感觉到了手感精神的重要,刺绣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但
市场上销售的刺绣大部分已不是传统的苏绣, 不仅直拉绣线的针脚开始变短, 还创造了斜针针法, 改变了传
统苏绣平铺直套、 按纹理走向绣制的苏绣装置艺术或画绣的特点, 印刷数码彩印替代了手工描图的设计过
程,大大地缩短了设计与绣制的时间, 一幅人物肖像或画绣作品原先需要半年完成, 现在只要 3 个月甚至更
短时间。本应该存在的人物、动物、花卉的肌理、结构、明暗,雅致的色彩艺术效果包括丰富的针法都没有
了,取而代之的是使用大量斜套针法、 没有纹理走向、 民间色彩强烈的镇湖风格刺绣。这是缺乏指导又无绘
画基础与艺术修养的镇湖绣娘在实际工作中渐渐摸索出来的一套绣法, 同时也将他们的审美运用到了刺绣
的用色之中。镇湖风格刺绣的绣面主要以平绣的散套针、 乱针绣为主,题材包括传统风景画、油画、 人物、

影画等, 其绣品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众的消费, 但那种具有文人气息、专业艺术审美、文化内涵的苏绣
画绣或装饰装置艺术已基本丧失。
实用品刺绣由于长时期没有运用于生活实际,导致大部分传统针法流失或失传。目前服饰上的刺绣
针法大部分都是平绣中的散套针法,纹样以牡丹花、荷花、龙纹、凤纹为主,色彩要么是民间风,要么为皇
家风范,缺失了寻常生活中的风格,这类服饰在使用中易起球、拉丝,不易打理,丢失了原有的实用品的使
用功能,大部分只能用于走秀或宴会礼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绣饰服装已很少见到,即便有也失去了苏
绣技艺原有的功能。而在博物馆或民间收藏的刺绣服饰中,实用品上的刺绣针法与绣法的运用设计美观
又实用,并可做简单的打理,衣服面料有些在使用过程中虽遭破损,但上面的绣花还完好无损。目前实用
品绣由于缺乏设计,加上实用品加工业的渐渐消失,实用品针法已大量流失。因为本来从事的手工加工
技艺没有了, 所以很多绣娘靠临摹古画、油画赖以生存。

3 苏绣艺术现代传承的困境与出路
不难看出,近百年是实用品刺绣与画绣、装置装饰艺术品得到空前发展的时期,刺绣风格特点明确。
民间绣娘以绣实用品绣为主,她们在生活使用当中传承,不断地完善改变创新了刺绣针法与绣法。有一
定社会地位的文人雅士家的女子由于受环境、家庭的影响,她们作品的风格更接近文人画的风格,会绣一
些书画作品,当然也有些本身就是画家或丈夫是文人画家,这在她们的刺绣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
用,如上述所提到的管夫人、韩希孟、丁佩以及近代的沈寿、杨守玉。由于江南一带自古就是文人雅士聚
集的地方,这也影响了绣娘的审美与技艺的提高,所以民间的绣娘也会绣制装置装饰艺术刺绣甚至画
绣。笔者祖母庄锦云在女工传习所经过一年的预科实用品刺绣的练习,三年的本科学习(第一年学习花
鸟,第二年学习山水,第三年学习人物,第四年研修班学习仿真绣,其他所学科目与当年张謇创办的女子
师范学院相同),才创作出了经典的刺绣作品《贵妃醉酒》《小常保》等。刺绣要从民间实用上升到艺术创
作,没有文化底蕴的支撑与实用品针法的基本功训练, 是很难想象的。
一幅传统的装置装饰、画绣作品需具备工艺性、艺术性、文化性,这与制作者、设计者的修养有着非常
第1期 张 蕾 :传统苏绣艺术的传承 35

大的关系。画绣、装置装饰艺术由于各种因素,如艺术修养、文化底蕴、工艺设计等后继乏人,难以传承,
而实用品刺绣并不缺乏传承人,绣娘、绣工、留守妇女他们都有大量的空闲时间,他们所缺的正是良好的
设计。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看到生活中使用或穿着清新、雅致、简约、时尚的刺绣服饰了。除了缘于人们的
生活节奏加快,传统文化的缺失外,更重要的是设计没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刺绣脱离了生活的实用
性,
难以推广与普及,
影响了传统刺绣艺术的传承。这是苏绣艺术现代传承的困境。
高职院校的传习对苏绣艺术的现代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第一,高职院校具有文化传承与
创新的使命,文化是他们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及其成员的身份标识,它使高职院校及其成员具有使命感、
责任感。因此,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高职院校具有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研究、整合、传承、发展、
创新等方面的教育教学功能,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第二,相关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哲学、美术
和其他艺术素养,能够提供知识思想、技能技术的支撑,具有学习、模仿、训练,搜集、保存、整序和传递的
能力。第三,高职院校边讲边练、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及其实训方式,既具有传统的一对一师带徒的优
势,又具有团队演练的群体效应,有利于培养一批传习者和爱好者。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张蕾刺绣工
作室所承担的任务,就是通过开设刺绣鉴赏课与刺绣技艺课,使学员们在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过程中,
既提高刺绣鉴赏力,又训练实用针法,通过针法的实样绣制,根据师傅传授进行分类分批实训,培养了一
批又一批既懂刺绣工艺又有艺术素养、水准高于一般绣工的仿真绣传习者。
此外,实用品的设计要在传承人与设计师之间构架起桥梁,运用非遗元素创新开发适合绣娘与绣工
绣制的实用品,大力开发生活实用品刺绣,并推广到生活中不断地运用。通过设计师设计出简约、时尚的
刺绣实用品,并通过学校传习、现代学徒制等机制以及市场营销,使苏绣实用品走进普通人的生活。而生
活的运用和一批爱好者、传习者的出现,将不断推进苏绣实用品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实用品刺绣艺术的
创新,提升了装置装饰、画绣艺术,装置装饰、画绣艺术又推动了苏绣实用品刺绣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将共同创造出一个绣的美学艺术空间和生活美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徐蔚南 . 顾绣考[M]. 上海:中华书局,1937.
[2] 丁佩 . 云间丁氏绣谱[M]. 常州:武进涉园,1927.
[3] 杨桐 . 张謇全集:第 4 卷[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曹从坡, 1994:303-321.
( 责任编辑:
马斌 )

On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Suzhou


Suzhou Embroidery Art
ZHANG Lei
(Jiangs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Nantong 226007,
China)

Abstract:Chinese embroidery originated in clothing,and the art of installation and decoration and embroidered
paintings are innovation and new development based on practical embroidery. Practical Suzhou embroidery is an
inheritance of folk art. Both the art of installation and decoration and embroidered paintings are characterized by
fine craft,artistry and culture,all of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fessional qualities of a designer. One of
ways to inherit the art of installation and decoration and the embroidered painting is education conducted by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aesthetic,artistic and cultural attainments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necessary
technological basis for embroidered paintings.
Key words:Suzhou embroidery; the art of installation and decoration; embroidered painting; inheri⁃
tance; innovation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