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TBK ch01 r1 T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9

課本練習(2013 修訂版)                      配合單元 1 講讀使用

單元 1 憶述往事
講讀  陳德錦《兒時的食物》

姓名:               日期:       

班別:             (  )

【課文理解】
1. 本篇共有 10 個段落,按結構可分成三個部分。試指出每部分分別由哪些段落組成。
新增 然後概述各部分的內容大意,並把答案填寫在下表中。

部分 段落 內容大意

(1) 作者因年夜飯吃得早,夜深飢餓,不期然勾起了童年吃
第一部分
第    段 夜宵的回憶。
(4):
(2)                           
第二部分
第    段

(5):
(3)                           
第三部分
第    段

2. 當第一眼看見《兒時的食物》這個篇目時,你推想本文的文章體裁是甚麼?文章的
主要內容又是甚麼?

3. 為甚麼作者在寒夜困倦之際,就會想起小時候吃夜宵的往事?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1 ©2013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2013 修訂版)                      配合單元 1 講讀使用
新增 4. 作者兒時粥檔吃的粥和現今粥店吃的粥感受很不一樣。試分別指出作者對兒時粥檔
的粥和現今粥店的粥的不同感受,請塗滿與正確選項相應的圓圈,每題限選一個答
案。

選項:
A 重視火候 B 料子豐富
C 甘香爽口 D 太重味道
E 淡而無味 F 價錢便宜

A B C D E F G H
(1) 兒時粥檔的粥 ○ ○ ○ ○ ○ ○ ○ ○
(2) 現今粥店的粥 ○ ○ ○ ○ ○ ○ ○ ○

新增 5. 依作者所見,怎樣吃豆腐花才是最佳方法?

 越熱吃越好
 拌一匙糖漿
 拌一匙放了薑的黃糖汁
 配以芝麻糊,製成芝麻糊豆腐花
A 、 A B C D
B 、 ○ ○ ○ ○
C 、、
D 、、、

新增 6. 在街頭售賣食品的小販怎樣引起作者的注意?

 沿街的叫賣聲
 食物濃烈的香味
 製作食物時的動作
 鈴子響起的「噹噹」聲
A 、 A B C D
B 、 ○ ○ ○ ○
C 、、
D 、、、

7. 為甚麼作者最懷念這些街頭巷尾的食檔?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2 ©2013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2013 修訂版)                      配合單元 1 講讀使用
8. 為甚麼作者認為即使現在再吃粥、煎餅、豆腐花,也不會得到當年的滋味?
 

【基礎訓練】
一 理解篇章內容,歸納主題思想

推測題意
閱讀本文後,你認為自己最初對題意的推測是否準確?試加以說明。
                                   

                                   

                                   

理解段落大意
1. 試在下表內寫出第 2 至 7 段的內容大意。
段落 內容大意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第6段

第7段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3 ©2013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2013 修訂版)                      配合單元 1 講讀使用
2. 本文可以把各個「自然段」,劃分為三個「結構段」,即:
第一層次:第 1 段
第二層次:第 2 至 7 段
第三層次:第 8 至 10 段
為甚麼這樣劃分?是否有另一種分法?試分析看看。
提示 可從段落的內容和對篇章結構的作用,考慮劃分方法。
 

掌握寫作線索
新增 1. 本文運用了哪一種記敍的順序?

A 順敍 A B C D
B 倒敍 ○ ○ ○ ○
C 插敍
D 補敍

新增 2. 作者以甚麼為文章的抒情線索?
A 小販 A B C D
B 食物 ○ ○ ○ ○
C 童年生活
D 街頭巷尾的食檔

新增 3. 承上題,本文的寫作線索與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有甚麼關係?試說明之。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4 ©2013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2013 修訂版)                      配合單元 1 講讀使用

找出重點詞句,歸納篇章主旨
說話 1. 試以兩人為一組,先各自在文中找出各自然段落的中心句,然後互相比較對照,看
看兩者所找的中心句是否一致,並說明尋找的理據。
 

2. 試綜合以上的分析,寫出本文的主旨。
 

二 分析寫作方法
敍事詳略得當

1. 以下是本文所記述的某些事情,哪些屬於詳寫?試在適當的方格內加 。

(1) 作者兒時光顧粥麪店所目睹的情景。 
(2) 作者兒時吃豆腐花的經驗。 
(3) 作者上西餐廳、中菜館的經驗。 

2. 承上題,作者對這些事情的詳略作出取捨,原因分別是甚麼?試加以分析。
提示 可從表達主題思想的角度考慮。
 

記事抒情
1. 除了粥檔外,文中還記述了光顧麫店、賣豆腐花老人和街頭小販的情況;在記敘的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5 ©2013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2013 修訂版)                      配合單元 1 講讀使用
過程中,作者流露出對兒時食物怎樣的感情?試簡略說明之。
(1) 麫店:                              

(2) 賣豆腐花老人:                         

(3) 街頭小販:                            

2. 作者在憶述兒時光顧不同食檔、小販的情況時,帶出自己對食物的感情,這對於表
達文章主題有甚麼作用?
提示 如果只記敍,而沒有寫出以上感情,讀者能領會作者在篇末抒發的情意嗎?
 

首尾呼應
新增 1. 作者在文末敍述除夕聽雨時再次憶起舊日街道上小販喊賣裹蒸糭的情景,在情感表
達和文章結構上起着甚麼作用?試略加說明。
提示 本文開首與結尾提到甚麼相同的事。
 

三 價值反思:培養念舊的美德
1. 本文作者憶述了兒時光顧風味食檔的往事,可見他是一個十分念舊的人。你小時候
又有沒有一些可記可念的往事呢?試記述一些童年趣事,回味箇中樂趣。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6 ©2013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2013 修訂版)                      配合單元 1 講讀使用

2. 試閱讀以下一則報道,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護土行動抗爭激烈 市民支持反對參半
【本報訊】本城素有「懷舊美食天堂」之稱的元味街,昨天終被政府圍封
準備重建前的拆卸工程。有數十名青年以絕食、靜坐的方式「死守」街道
抗議政府的清拆行動;警方須出動上百警力方把示威者驅散。據香城大
學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受訪者不同意以「集體回憶」為理由阻
礙重建元味街,認為最終只會影響舊區的發展計劃;但也有近半數人
支持示威者行動,認為政府應保護具歷史意義的文化遺產。

(1) 示威者的行動可取嗎?除了這種行動之外,是否還有其他途徑可表達他們的訴
求呢?
 

(2) 具文化意義的事物是否必須保留?如果在文物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有所衝突,
應該作出怎樣的取捨?試提出你的意見。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7 ©2013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2013 修訂版)                      配合單元 1 講讀使用
【進階訓練】
1. 本文作者說:「美的,是那記憶,不是往日的事物,鄉愁因此是一種病。」(第 9
段)可怎樣理解這句話?
提示 「往日的事物」可以是指舊事、親人、朋友、家鄉或家國。
 

2. 承上題,試說明以下一首詞是否切合這句話的意思?
新增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
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3.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1  我們那時,小巷的孩子渴時飢時,是將瓜果拿來就大啃大嚼的,最
多只是在褲子上擦擦,在水龍頭沖沖水而已。
2  不論是番茄、青瓜,還是胡蘿蔔、地瓜,以及可以生吃的蔬果,我們
只在地上搕去泥沙,然後就一人拗一塊,放在嘴裏格吱格吱咬得歡。這
些東西生吃、整個的吃或連皮帶核的吃,既脆響又多汁,富口感又有嚼
頭,比現在生意場上的麻煩吃法,痛快多了。
3  現在的孩子太舒服了,幾乎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要甚麼就有甚
麼,常常不知道餓的滋味。
4  有許多玩事,隔一會就生厭了,常要新潮流來刺激和更換,而不像
小巷生活,一些的新鮮感和新潮感,根本就是孩子們自己在製造。

5  只有由飢渴中過來,才會甚麼都覺得美味可口;只有在貧乏中過來,
才會樣樣都感到新奇滿足。
6  不是說社會繁榮昌盛、生活進步文明就樣樣都美好了,起碼孩童的玩
事,就有許多今不如昔的地方,這也是當年小巷生活很有值得回味和比
較之處。何況當小巷成了城市歷史時,那種文化也就永遠消失了呢。
吳曉華《小童吃喝》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2013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8(為便於設題,文字略經刪節。)
課本練習(2013 修訂版)                      配合單元 1 講讀使用

(1)《兒時的食物》和《小童吃喝》兩篇文章所記的「食物」有甚麼不同?這反映兩位
作者所過的兒時生活是怎樣的?
 

(2) 兩篇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甚麼相似和相異之處?試比較說明之。
 

(3) 兩篇文章都運用了「今昔對比」的方法突出主題,試各舉一例加以說明。
 

(4) 你是否認同《小童吃喝》作者對兒時生活的看法?試說出你的意見。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9 ©2013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2013 修訂版)                      配合單元 1 講讀使用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1 ©2013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0
課本練習(2013 修訂版)                      配合單元 1 講讀使用

單元 1 憶述往事
講讀  陳德錦《兒時的食物》  參考答案

【課文理解】
1.  本篇共有 10 個段落,按結構可分成三個部分。試指出每部分分別由哪些段落組成。
新增 然後概述各部分的內容大意,並把答案填寫在下表中。

部分 段落 內容大意

(1) 作者因年夜飯吃得早,夜深飢餓,不期然勾起了童年吃
第一部分
第  1  段 夜宵的回憶。
(4):
(2) 敍述兒時光顧粥檔、麪鋪等食檔,以及向街邊小販買各
第二部分
第 2-6/7  段
式風味食物的往事。
(5):
(3) 懷念兒時的食物,並歎惜那樸素的品質日漸消逝。
第三部分
第 7/8-10 段

2. 當第一眼看見《兒時的食物》這個篇目時,你推想本文的文章體裁是甚麼?文章的主
要內容又是甚麼?
記敍抒情文。內容是記述作者兒時吃過的食物。            

3. 為甚麼作者在寒夜困倦之際,就會想起小時候吃夜宵的往事?
因為作者兒時有吃夜宵的習慣,熱氣騰騰的及第粥給了他美好的回憶,讓他在飢寒

困倦的時候,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11 ©2013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2013 修訂版)                      配合單元 1 講讀使用
新增 4. 作者兒時粥檔吃的粥和現今粥店吃的粥感受很不一樣。試分別指出作者對兒時粥檔
的粥和現今粥店的粥的不同感受,請塗滿與正確選項相應的圓圈,每題限選一個答
案。

選項:
A 重視火候 B 料子豐富
C 甘香爽口 D 太重味道
E 淡而無味 F 價錢便宜

A B C D E F G H
(1) 兒時粥檔的粥 ● ○ ○ ○ ○ ○ ○ ○
(2) 現今粥店的粥 ○ ○ ○ ● ○ ○ ○ ○

新增 5. 依作者所見,怎樣吃豆腐花才是最佳方法?

 越熱吃越好
 拌一匙糖漿
 拌一匙放了薑的黃糖汁
 配以芝麻糊,製成芝麻糊豆腐花
A 、 A B C D
B 、 ● ○ ○ ○
C 、、
D 、、、

新增 6. 在街頭售賣食品的小販怎樣引起作者的注意?

 沿街的叫賣聲
 食物濃烈的香味
 製作食物時的動作
 鈴子響起的「噹噹」聲
A 、 A B C D
B 、 ○ ○ ● ○
C 、、
D 、、、
                   
7. 為甚麼作者最懷念這些街頭巷尾的食檔?
因為這些食檔為作者兒時的住處,增添了一種地方性、平民性,可堪回味。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1 ©2013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2
課本練習(2013 修訂版)                      配合單元 1 講讀使用

8. 為甚麼作者認為即使現在再吃粥、煎餅、豆腐花,也不會得到當年的滋味?
因為舊時的食物,須配合舊食店、舊地方、舊光陰,才吃得出風味;如今事過境遷

風味食店已難復睹,即使模仿從前的方法吃這些食物,也不復當年滋味。  

【基礎訓練】
一 理解篇章內容,歸納主題思想
推測題意
閱讀本文後,你認為自己最初對題意的推測是否準確?試加以說明。
我認為自己最初對題意的推測是準確的。文中着實記述了作者兒時的各式風味小吃,與

文題貼合,也符合我的推測。                   

理解段落大意
1. 試在下表內寫出第 2 至 7 段的內容大意。
段落 內容大意
第2段 憶述舊時入夜後的「粥市」光景和粥品的味道。
第3段 憶述舊時麫店的風格和所售賣的麫食、甜品。
第4段 憶述舊時吃豆腐花的情景和方法。
第5段 憶述兒時在街邊光顧小販的情景。
第6段 憶述兒時在街上看小販製造香蕉糕的過程。
第7段 指出街頭巷尾的食檔比館子更惹作者懷念。

2. 本文可以把各個「自然段」,劃分為三個「結構段」,即:
第一層次:第 1 段
第二層次:第 2 至 7 段
第三層次:第 8 至 10 段
為甚麼這樣劃分?是否有另一種分法?試分析看看。
提示 可從段落的內容和對篇章結構的作用,考慮劃分方法。
第 1 段在時空上是屬於「現在」,是憶述兒時食物的引子;第 2 至 7 段則回到「過

去」作出憶述;第 8 至 10 段則是作者抒發感想。根據記敍的時空和表達方法,本文

因此有這樣的分法。                 

文中第 7 段可以歸入第三層次。因為作者由這段開始抒情,說出自己懷念兒時食物

(第 2 至 6 段)的地方性、平民性,所以這段可以歸入抒情的層次中。     

掌握寫作線索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1 ©2013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3
課本練習(2013 修訂版)                      配合單元 1 講讀使用

新增 1. 本文運用了哪一種記敍的順序?

A 順敍 A B C D
B 倒敍 ○ ● ○ ○
C 插敍
D 補敍

新增 2. 作者以甚麼為文章的抒情線索?
A 小販 A B C D
B 食物 ○ ● ○ ○
C 童年生活
D 街頭巷尾的食檔

新增 3. 承上題,本文的寫作線索與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有甚麼關係?試說明之。
作者以「食物」為抒情線索,從除夕夜對兒時食物的聯想,具體地憶述昔日光顧風

味食檔、小販的情景,藉此抒發懷緬兒時食物、感慨舊時風味不復現的情感。作者的

感情,就是通過這樣的內容鋪寫而抒發出來的

找出重點詞句,歸納篇章主旨
1. 試以兩人為一組,先各自在文中找出各自然段落的中心句,然後互相比較對照,看
看兩者所找的中心句是否一致,並說明尋找的理據。
(學生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2. 試綜合以上的分析,寫出本文的主旨。
作者因在除夕夜感到飢寒,而不期然想起兒時吃夜食的往事,憶述舊時食物和食

檔的平民風味,繼而抒發對這些質樸的風味食檔逐漸消逝的感慨,以及表達對平

民式吃喝生活的懷緬。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1 ©2013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4
課本練習(2013 修訂版)                      配合單元 1 講讀使用
二 分析寫作方法
敍事詳略得當
1. 以下是本文所記述的某些事情,哪些屬於詳寫?試在適當的方格內加。
(1) 作者兒時光顧粥麫店所目睹的情景。 
(2) 作者兒時吃豆腐花的經驗。 
(3) 作者上西餐廳、中菜館的經驗。 

2. 承上題,作者對這些事情的詳略作出取捨,原因分別是甚麼?試加以分析。
提示 可從表達主題思想的角度考慮。
(1) 為寫出食檔的風味、平民性和地方性,突出主題,故詳述其情景。   

(2) 為寫出作者最懷念的吃豆腐花的經驗,在平凡中見樂趣,故詳寫。   

(3) 此非主題,只借這些餐館襯托作者對舊時風味食店的懷念之情,故略寫。

記事抒情
1. 除了粥檔外,文中還記述了光顧麫店、賣豆腐花老人和街頭小販的情況;在記敘的
過程中,作者流露出對兒時食物怎樣的感情?試簡略說明之。
(1) 麫店:喜歡舊時麫店雅樸的風格,以及麫食、甜品的美味。      

(2) 賣豆腐花老人:豆腐花熱吃最滋味,以甜食為正宗,味道「香遠益清」。

(3) 街頭小販:喜歡看小販製作食物時的動作,而食物也別有滋味。    

2. 作者在憶述兒時光顧不同食檔、小販的情況時,帶出自己對食物的感情,這對於表
達文章主題有甚麼作用?
提示:如果只記敍,而沒有寫出以上感情,讀者能領會作者在篇末抒發的情意嗎?
作者在憶述兒時光顧不同的食檔時寫出他對食物的感情,能具體地表達出他對昔日

風味食檔的眷戀,使得在篇末感慨這類食檔逐漸消逝,觸動起「愁腸」,情感抒發

有所呼應、承接,主題表達就能做到統一而深刻。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1 ©2013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5
課本練習(2013 修訂版)                      配合單元 1 講讀使用

首尾呼應
新增 1. 作者在文末敍述除夕聽雨時再次憶起舊日街道上小販喊賣裹蒸糭的情景,在情感
表達和文章結構上起着甚麼作用?試略加說明。
提示 本文開首與結尾提到甚麼相同的事。
在文章結構上起着首尾呼應的作用,令文章結構上達到圓滿、統一的效果。作者在

首段敍述除夕夜因飢餓而憶起兒時吃夜食的往事,冀盼此時能有一碗熱氣騰騰的

及第粥;結尾則呼應首段,敍述除夕聽雨時再次憶起舊日街道上小販喊賣裹蒸糭

的情景。在情感表達上,文章首尾都以除夕夜引入兒時食物的聯想,這能深化主

題,真切地表現出對風味食物的眷念,而且留有餘味,把讀者再次帶到昔日生活

的想像中。                    

三 價值反思:培養念舊的美德
1. 本文作者憶述了兒時光顧風味食檔的往事,可見他是一個十分念舊的人。你小時候
又有沒有一些可記可念的往事呢?試記述一些童年趣事,回味箇中樂趣。
(學生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2. 試閱讀以下一則報道,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護土行動抗爭激烈 市民支持反對參半
【本報訊】本城素有「懷舊美食天堂」之稱的元味街,昨天終被政府圍封,
準備重建前的拆卸工程。有數十名青年以絕食、靜坐的方式「死守」街道,
抗議政府的清拆行動;警方須出動上百警力方把示威者驅散。據香城大
學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受訪者不同意以「集體回憶」為理由阻礙
重建元味街,認為最終只會影響舊區的發展計劃;但也有近半數人支持
示威者行動,認為政府應保護具歷史意義的文化遺產。

(1) 示威者的行動可取嗎?除了這種行動之外,是否還有其他途徑可表達他們的訴
求呢?
不可取。因為絕食會影響身體健康,而又未必能達到目的。他們應該以較和平的

方法表達訴求,如與發展官員作進一步的討論、提出具體的保育方案等。(學生

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1 ©2013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6
課本練習(2013 修訂版)                      配合單元 1 講讀使用

(2) 具文化意義的事物是否必須保留?如果在文物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有所衝突,
應該作出怎樣的取捨?試提出你的意見。
我認為文物是否值得保留,應視乎文物專家的 鑒定和民眾的意願;文化價值高

而民眾也趨向保留,該文物就應受到保護。因此,在文物保護和經濟發展有所

衝突時,政府應採取這種評定方法,來決定怎樣取捨;而不應有所偏聽,只顧

及某一方的利益而作出決定。(學生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進階訓練】
1. 本文作者說:「美的,是那記憶,不是往日的事物,鄉愁因此是一種病。」(第 9
段)可怎樣理解這句話?
提示 「往日的事物」可以是指舊事、親人、朋友、家鄉或家國。
這句話的意思是:所念的事物本身很平凡,而真正「美」的是事物予人的愉快、甜美

的回憶;因為這回憶可望而不可及,越是思念,越難「根治」,所以說鄉愁是一種

「病」。

新增 2. 承上題,試說明以下一首詞是否切合這句話的意思?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
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寫詞人緬懷故國,卻又復國無門,愁緒如春水東流,綿綿不斷;這種感情

就與《兒時的食物》那句話相似。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1 ©2013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7
課本練習(2013 修訂版)                      配合單元 1 講讀使用

3.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1  我們那時,小巷的孩子渴時飢時,是將瓜果拿來就大啃大嚼的,最多只
是在褲子上擦擦,在水龍頭沖沖水而已。
2  不論是番茄、青瓜,還是胡蘿蔔、地瓜,以及可以生吃的蔬果,我們只在地
上搕去泥沙,然後就一人拗一塊,放在嘴裏格吱格吱咬得歡。這些東西生吃、整
個的吃或連皮帶核的吃,既脆響又多汁,富口感又有嚼頭,比現在生意場上的
麻煩吃法,痛快多了。
3  現在的孩子太舒服了,幾乎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要甚麼就有甚麼,常
常不知道餓的滋味。
4  有許多玩事,隔一會就生厭了,常要新潮流來刺激和更換,而不像小巷生
活,一些的新鮮感和新潮感,根本就是孩子們自己在製造。
5  只有由飢渴中過來,才會甚麼都覺得美味可口;只有在貧乏中過來,才會
樣樣都感到新奇滿足。
6  不是說社會繁榮昌盛、生活進步文明就樣樣都美好了,起碼孩童的玩事,就
有許多今不如昔的地方,這也是當年小巷生活很有值得回味和比較之處。何況當
小巷成了城市歷史時,那種文化也就永遠消失了呢。
吳曉華《小童吃喝》
(為便於設題,文字略經刪節。)

(1)《兒時的食物》和《小童吃喝》兩篇文章所記的「食物」有甚麼不同?這反映兩位作
者所過的兒時生活是怎樣的?
前者記的是平民食檔的食物,後者記的是鄉村耕種的食物。《兒》文作者兒時過

的是城中生活,生活條件較好;《小》文作者兒時過的是鄉村小巷的生活,生活

條件較差。                   

(2) 兩篇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甚麼相似和相異之處?試比較說明之。
相似之處在於兩者都懷緬兒時的食物,寫出昔日吃喝的樂趣。不同的是,前者

感慨風味食檔日漸消逝,愁緒較濃;後者多藉今昔對比,批評現今孩子嬌生慣

養,同時也因能在貧苦中自尋樂趣而感自豪。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1 ©2013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8
課本練習(2013 修訂版)                      配合單元 1 講讀使用
(3) 兩篇文章都運用了「今昔對比」的方法突出主題,試各舉一例加以說明。
《兒》文第 8 段,作者指出即使在寒夜蹲在街頭吃粥煎餅、在午飯前吃豆腐花,

也不會得到當年滋味,通過這樣的對比,突出作者所念的是昔日在街頭吃喝的

《小》文第 4 至 5 段以現今小孩和作
「記憶」,且因「記憶」不復重現而滿是愁緒。

者兒時作對比,突出「今不如昔」、為能在貧苦中自尋樂趣而感自豪的主題。

(4) 你是否認同《小童吃喝》作者對兒時生活的看法?試說出你的意見。
我同意作者的說法。現今小孩大多嬌生慣養,吃不了苦頭,而且盲目追趕潮流 ,

貪新厭舊,導致他們不懂珍惜,只講功利。例如我們經常在報章上看見一些孩

子因索取零錢、玩電子遊戲、上網等而與家人爭執,這些都是因他們自幼受寵壞

而造成的。或:我不同意作者的說法。現今社會生活條件較佳,孩子得到較好的

供養是理所當然的;現今購買食物方便,難道我們還要像作者般捱 着餓上山採

摘生果嗎?因此,問題不是出於社會或孩子本身,而是父母應負起教導孩子的

責任,教導他們珍惜、愛護事物的道理。(學生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1 ©2013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