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5

学 校 代 码 1 0 60 8


学  号2 0 1 4 0 5 02 1 03 1 

分 类 号 G 1 1 

密 级 公开

G u an gx i  U n i v e r s i t y  fo r N a t i on a l i t i e s

项 士 学 佳 办 文

印 尼 米 南加 保 族 母 系 文 化 及 其 变 迁 研 究

研 究 生 姓 名 : 杨君楚

导 师 姓 名 职 称 :
杨 晓强 副教授

学 科 专 业 : 亚非语言文 学

所 属 学 院 : 东 南 亚语 言文 化学 院

年 级 : 20 1 4 


论 文 完 成 时 间 : 20 1 7 年 4 





分类号: G112 密级: 公开

硕 士 研 究 生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 印尼米南加保族母系文化及其变迁研究

专 业 亚非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 印尼语言文化

研 究 生 杨君楚

指导教师 杨晓强 副教授

论文起止日期: 2016 年 4 月至 2017 年 4 月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

完成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其他机构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没有剽窃、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侵权

行为。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

明。本人愿意承担由本声明而引起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日期:年月日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民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

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

外,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

研究生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印尼米南加保族母系文化及其变迁研究

摘要

印尼米南加保族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母系氏族,是印尼的第七大部族,
共有人口 646 万人,该族十分尊崇以习惯法为核心的母系文化。系统梳理米
南加保族母系文化变迁,可以归纳总结该族社会历史变化脉络和规律,为进
一步深入研究米南加保族文化以及印尼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文章主要
从三个方面研究米南加保族母系文化的变迁:米南加保族男性地位和出外谋
生的传统;伊斯兰文化与母系文化并存;自治体那格里。本文认为:
(1)米
南加保族男性在家庭和部族内按照“舅父制度”承担管理的责任,并有出外
谋生的传统,其形成与母系文化传统、居住区域的扩展和对外贸易的拓展有
关。新式教育兴起后,米南加保族形成了重视教育的传统和外出求学的风气,
成长起来的一批批知识分子为后来印尼共和国的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成
就了今天米南加保族在印尼的良好形象;(2)米南加保族母系文化与伊斯兰
文化彼此适应,并行不悖,这可以从伊斯兰教传入的方式、习惯法的包容性
等方面得到解释;(3)米南加保族自下而上自然发展形成那格里,用“舅父
制度”进行自治。荷兰殖民时期开始,自治遭到破坏,不再享有那格里一级
的完整自治,印尼独立后,中央在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促进地方发展中不断
探索前进,政策上出现反复,甚至“那格里”作为行政级别一度被取消,社
会自我管理系统后退,给母系文化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经过以上几个方面的
历史变迁并在其相互作用下,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印尼米南加保族及其母系文
化。

关键词:印尼;米南加保族;母系文化;变迁

I
A STUDY OF THE MATRILINEAL CULTURE
AND ITS CHANGEOF
THE MINANGKABAU ETHNIC GROUP IN INDONESIA

ABSTRACT

The Minangkabau is the world’s largest matrilineal society at present and the
seventh largest ethnic groups in Indonesia, with a population of 6.46million. This
ethnic group is highly respected to the customary law, which the core is matrilineal
culture. By Sorting matrilineal cultural change of Minangkabau, its social and
historical change contexts and laws can be summarized, that gives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y of Minangkabau cultur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tudy the change
of Minangkabau matrilineal culture from three aspects: Male status and their
tradition of men travelling out to make a living; the coexistence of Islamic and
matrilineal culture; Nagari, an autonomous Minangkabau people regional
administrative uni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1) the Minangkabau men take the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under the system “council of uncles” to manage the
family or Nagari (hometown) affairs, which means the children of any man are
considered to be in their mother's descent group, and so the closest male relative to
her (the children's uncle) is often the chosen male figure (considered the only male
blood-kin of the child). And men travelled out to make a living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 It was generalized and influenced by its matrilineal culture and the
expansion of residence and trading. After the rising of modern education, the
custom of emphasizing education and leaving their hometown to study is popular
in Minangkabau. A group of educated intellectuals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established an outstanding
II
Minangkabau image in today’s Indonesia. (2) The matrilineal culture and Islamic
culture adapted to each other, both can be implemented without coming into
conflict, this can be found and explained from the introduction approach of Islam
and the inclusiveness of customary law. (3) Nagari system was formed naturally
from bottom to the top in Minangkabau. It was autonomously administered under
the "council of uncles" system. During the Dutch colonial period, the autonomy
was destroyed, and the full primary autonomy was no longer exist. After the
independence of Indonesia,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continuously explored and
moved forward in enhancing the reg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promoting local
development. There was policy change and restore. Nagari, as an administrative
unit even once was cancelled, then the autonomous administrative system was
going backwards; which bringsa certain influence on matrilineal culture. Through
the above historical changes and their interaction on each other, today's
Minangkabau ethnicity and its matrilineal cultural feature formed.

KEYWORDS: Indonesia; Minangkabau; Matrilineal culture; Change

III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缘起................................................................................................... 1
第二节 研究现状................................................................................................... 2
一、关于米南加保族的研究.............................................................................. 2
二、关于母系氏族的研究.................................................................................. 3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基础观点............................................................................... 4
一、文献分析法.................................................................................................. 4
二、实地调研.......................................................................................................5
三、多学科方法综合.......................................................................................... 5
四、本文的基本观点.......................................................................................... 5
第二章 米南加保族及其母系文化概况.................................................................. 7
第一节 米南加保地区与民族基本情况............................................................... 7
一、族源与发展.................................................................................................. 7
二、民族性格.......................................................................................................9
第二节 米南加保母系文化的基本内容............................................................. 10
一、按母系计算世系,女子继承财产............................................................ 10
二、男子入赘.................................................................................................... 11
三、女性地位高................................................................................................ 11
第三节 母系文化是米南加保族习惯法的核心.................................................12
第三章 米南加保族母系文化中的男性角色........................................................14
第一节 男性在家庭和部族中的角色................................................................. 14
一、舅父.............................................................................................................14
二、丈夫和父亲................................................................................................ 15
三、家族首领和部族分支首领........................................................................ 15
第二节 米南加保男性“出外谋生”传统......................................................... 17
一、传统的形成................................................................................................ 17
二、传统的近现代发展.................................................................................... 20
第三节 小结..........................................................................................................22
第四章 米南加保母系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适应............................................... 23
第一节 伊斯兰教的传入与发展......................................................................... 23
一、伊斯兰教传入之前.................................................................................... 23
二、从西海岸传入............................................................................................ 23
IV
三、从东海岸传入............................................................................................ 24
四、伊斯兰文化在米南加保地区的发展........................................................ 24
第二节 米南加保母系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适应的原因................................ 26
第三节 米南加保母系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并行发展........................................ 27
一、米南加保母系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并行发展在民间文学中的体现....... 27
二、“填补空白”与“并行发展”.................................................................. 29
第四节 小结..........................................................................................................30
第五章 米南加保母系文化自治体的时代流变....................................................32
第一节 那格里及母系文化的传统状态............................................................. 32
一、前巴卡路荣王国时期................................................................................ 32
二、巴卡路荣王国时期.................................................................................... 33
第二节 荷兰殖民时期......................................................................................... 33
第三节 印尼中央政府统一管辖......................................................................... 34
一、独立之初的三十余年................................................................................ 34
二、那格里作为行政区域的消亡和复兴........................................................ 36
第四节 小结..........................................................................................................37
第六章 结论.............................................................................................................40
参考文献................................................................................................................... 42
后记........................................................................................................................... 4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7

V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现在世界上受关注较多的母系氏族有印度东北部的梅加拉亚邦的卡西人,墨西哥南部
的古奇坦人,台湾土著社会,云南摩梭人等。而米南加保族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母系
氏族,也是印尼最有影响力的民族之一。
米南加保族在印尼有较大的影响力,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其文化的特殊性,米南加
保族依然是一个母系氏族,按母系计算世系,女子继承财产。二是米南加保族人口总数全
印尼排名靠前。印尼中央统计中心 2010 年的人口普查报告显示,爪哇族总人口最多,达
9521 万,占印尼总人口的 40.22%,米南加保族的人口总数排名第七位,共有人口 646 万
人,占印尼总人口 2.73%。三是这样人口众多的母系氏族并不是一个封闭的民族。米南加
保族男性有外出谋生的传统,巴东菜餐馆遍布印尼各地,深受印尼人喜爱。米南加保族历
来重视教育,外出求学不在少数。米南加保族在印尼各地形象良好。
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笔者在导师的提示下首先关注到米南加保族男性外出谋生的
现象。人口普查显示米南加保族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长期处于外出状态。由此笔者认为,
米南加保族得以保存母系文化并不是因为其文化环境相对固定而不易容受外界环境影响。
米南加保族积极融入外部环境,那么,米南加保族母系文化发生了怎么的变化?笔者在阅
读文献材料的过程中还发现,米南加保族在奉行母系文化的同时,与印尼其他民族和地区
一样,都信仰伊斯兰教。印尼建国后,在统一的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改变了原本米南加
保族以那格里为载体所进行社会的管理,政治因素与母系文化不断调和。
这样的一个人口众多、开放的民族仍然遵循母系文化,这与我们观念中偏远的母系社
会有所不同。男子出外谋生、伊斯兰文化、那格里变迁等问题,都是影响母系文化变迁的
因素。其中男子出外谋生的历史发展过程、伊斯兰教传入并与米南加保母系文化相调适并
存、那格里在现代治理体系下影响下发展变化过程,都可以窥见米南加保母系文化的变迁
过程以及米南加保族的发展历程。梳理米南加保母系文化变迁的脉络,还可以预见其未来
发展的走向。米南加保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保持母系文化同时,继续与不同的文
化影响因素继续调和。研究这样在一个印尼国内广受欢迎的民族,希望有助于丰富我国印
尼研究的内容。

1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米南加保族的研究

印尼国内学者对于米南加保族的研究有不同的着眼点。20 世纪 70 年代米南加保研究
的标志性人物是米南加保人穆克达·纳民,印尼著名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研究着
眼点是米南加保男子出外谋生的传统,著有《出外谋生:米南加保族的迁移模式》,主要
分析了米南加保族男子出外谋生的情况变化。该书英文版 1974 年由新加坡大学出版社出
版,印尼文版 1979 年卡查玛达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印尼各界的接受程度非常高,既
为普通民众读物,也广泛作为各高校民族研究和迁移研究的教科书或参考书。着眼于米南
加保族男子外迁现象的还有苏悦西·卡托的《历史透视中的米南加保习俗与往外迁徙》,
纳德拉的《从方言变异看占碑省米南加保族迁移的来源和方向》。日本学者加藤毅的《母
系与外出谋生:米南加保族习俗在印尼的延续》,论述了母系制度与外出谋生的关系,该
书有印尼语和马来语版。
米南加保历史变迁方面的研究。阿米尔·沙里夫丁《米南加保:从伊斯干达苏丹到伊
玛目·朋佐尔英雄时期》,包括对米南加保族的基本介绍,地方志和民间文学介绍,又着
重讲述了伊斯兰教传入印尼后带来的影响,荷兰殖民时期的影响等;拉司吉《米南加保:
简史与习惯法》,讲述了米南加保族的简要历史、米南加保族的结构和习惯法的规定及其
作用。
从母系氏族角度进行的研究。印尼学者莫妮卡的《全球化时代下米南加保族年轻家庭
母系的延续》,讨论了米南加保族中男性的地位以及在年轻一代的家庭中是否有改变。马
来西亚学者亚历山大·斯达克的期刊文章《米南加保的母系氏族及其在历史中的延续:结
构视角》,从历史结构的角度分析米南加保母系文化的存续问题。
从习惯法方面进行的研究。安华《印尼习惯法:纵观米南加保习惯法》,以米南加保
习惯法为例对印尼习惯法进行研究。祖比尔《米南加保文化与习俗》,从习惯法与自我价
值和自我认知的关系进行书写。阿米尔 M.S.《米南加保习惯法米南加保人的生活模式》,
从习俗、亲属关系、那格里、米南加保人等方面阐述习惯法,同时也是阐述习惯法对方方
面面的影响。
木沙依尔《米南盆地与生活环境》,着重从文化和环境方面进行研究。达督·度亚是
米南加保族的一位部族分支首领,著有《米南加保自然史话》,就“自然史话”包括的方
方面面进行阐述。美国学者伊丽莎白·格雷福斯《米南加保族现代精英的起源:19-20 世
纪荷兰殖民的回应》,阐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历史以及米南加保族重视教育的原因。以上
无论着重于哪一方面的研究都一定会涉及米南加保族最重要的特征即母系文化。

2
我国关于印尼米南加保族的研究几乎为零。唐慧《具有母权制色彩的民族—印尼米南
加保族》,是关于米南加保族的简介。黄昆章《一个以妇女为中心的社会—印尼米南加保
族的历史传说与风俗习尚》也属于简介类型。
以上研究的各个方面为本研究提供的许多资料,并没有把米南加保族几个显著的特点
串联到母系文化的变迁中来,从显著的几个因素中既关注母系文化也其变迁过程。

二、关于母系氏族的研究

学界对氏族提出较为系统的理论以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的研究为标志,他


在《古代社会》(1877 年)中提出,氏族是一个由共同祖先传下来的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
他同时认为,氏族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社会组织,从远古就开始流行;氏族是一种社会政治
制度的基本单位,是古代社会的基础。我国古代学者对氏族的研究不多,而且缺乏系统性,
国内的近现代学者才对氏族提出学术观点。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一书中对氏族和家庭进
行了比较,认为氏族是单系的,为处理经济和政治事务的组织,但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组织,
因为其基本功能并不具有普遍性。
国外关于母系氏族的研究较为丰富,关于母权制的研究,亨利梅因爵士在研究了罗马
人、斯拉夫人和北印度人的古代法律之后,推断出父权制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和最普遍
的单位,对当时相当有影响力的父权制思想了做了一个总结。巴霍芬不同意梅因的观点,
在梅因的《古代法》出版的同一年,他出版了那本极富争议性却又极具影响力的《母权制》。
在书中,巴霍芬详细考察了当时学术界相关的理论,并提供了其他一些社会的详细资料,
表明有些继嗣制度和家庭组织与梅因描述的父权制社会的情况大相径庭。巴霍芬根据他的
研究推断,在人类历史的进化阶梯上,曾经有过一个普遍的母权制阶段,并且它先于父权
制存在。维多利亚时代首屈一指的进化论者,包括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在内,都赞同巴霍芬的基本假设,但是在母系继嗣阶段如何发展、又如何被父系继嗣所取
代这个问题上,他们的意见不尽相同。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母权制是人类历史界化阶梯
上的一个阶段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来自其他大陆的民族志报告所质疑。到近代,斯赖德
等(1974 年)在《母系亲属关系》一书中认为,在母系社会中,不存在“妇女统治男子”
的现象,因而在现代人类学中很少使用“母权制”一词。
关于母系社会是否是人类社会必经阶段的研究,J.J.巴霍芬(1961 年)在《母权论》
一文中,首倡母系先于父系为人类社会进化两个阶段;斯赖德等(1974 年)则认为,大量
的人类学资料表明,在世界各族中,实行母系的仅占 15%左右,且多半发生在农业较为发
达的社会中,在以狩猎、采集或游牧为生的社会中,很少实行母系制度。
关于母系继嗣制度,哈里斯(1977 年)在研究易洛魁人时提出,母系的建立和加强,
主要与男子经常长期外出,从事远途贸易和远征有关,但并不是所有地区和民族都有产生
母系社会的条件。德里弗(1969 年)认为,关于离婚后子女的处理,17 世纪尚无固定规

3
则,19 世纪才有子女必须随母的规定;年轻男女选择配偶最早完全由当事人决定,后来母
亲的意见才起着决定性作用。
国内关于母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我国西南地区的摩梭人的讨论。摩梭人因其独特的
母系制家庭、男不娶女不嫁、暮合晨离的两性自由走访婚姻等方面的形态,受到国内外学
者的关注和研究。目前,学术界对摩梭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摩梭人的亲属制度、母系家
庭、阿注婚姻的起源、“衣杜”的社会性质等方面。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民族学家宋恩
常(1962 年)、詹成绪(1961 年)到永宁地区系统深入调查了摩梭母系制,并分别形成
研究文章《纳西族的母系家庭》《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家庭》,在学术界引起极大关注。80
年代以后,他们在原先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形成专著《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
系家庭》(1980)、《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制》(1983)及调查资料丛刊《永宁纳西族社会
及母系制调查》,奠定了我国学术界对摩梭母系制调查的基础。他们认为,摩挲走访制婚
姻保留了若干血缘婚姻和群婚的实例,并且正在经历由母系制社会向父系制社会的过渡。
对摩梭人社会性别结构体系的研究方面,施传刚(1993 年)在《永宁摩梭:中国西南
一个异居制母系社会的性联盟、家户组织、文化性别与民族认同》认为,摩梭走访制婚姻
是一种非契约性、非义务性、非排他性的形式,家庭并不是摩梭家庭组织的起点和基本单
元,女性在摩梭传统文化中处于中心地位。和钟华(2000 年)在《生存和文化的选择——
摩梭母系制及其现代变迁》中认为,外来文化的冲击必将引起摩梭文化的变化,从而导致
其母系制的变化,母系文化自身聚合能力的强弱主导着母系制的走向。周华山(2001 年)
在《无父无夫的国度?——重女不轻男的母系摩梭》一文认为,摩梭文化的实际是“害羞
文化”,即在亲属面前遵循伦理禁忌,并从社会性别角度系统剖析了摩梭母系思维下的女
性和男性、母系血缘核心下的家庭以及非独占式的性观念和婚俗。
从家户领域和公众领域研究摩梭地区旅游发展对当地社会性别关系的影响方面,如刘
永青(2001 年)的《家户领域与公众领域:旅游业发展对摩梭人社会性别的影响——永蒗
县落水村摸索社区个案研究》,陈斌(2004 年)《摩梭人家庭角色的现代冲突》,杨丽娥
(2005 年)《论摩梭母系文化的变迁》。
此外,还有学者研究了摩梭人的宗教信仰及仪式、家庭财产继承、语言文化等方面。
国内对摩梭人的研究为笔者对米南加保族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参考,特别是两者都有母
系、现状描述、变迁一类的著作或文章。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基础观点

一、文献分析法

笔者主要在印尼国家图书馆和米南加保地区巴当班让文化中心找到了许多珍贵的材

4
料,得以从文献资料中整理和发掘米南加保族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现状。不足之处是印尼之
外的国家对于米南加保族的研究资料难以收集,只有印尼语译本且已在印尼出版了的可以
收集到。
米南加保族十分尊崇习惯法和“史话”。笔者通过研究认为,米南加保习惯法其母系文
化得以续存的关键,研究米南加保族的许多现象也都要从习惯法着手。“史话”口口相传
至 18 世纪才整理成书,习惯法一直都是口头流传,而这两者都可以通过长谚语、板顿诗、
古玲当诗等口头文学形式中得到体现。历史文献材料匮乏的情况下,从民间文学与口头文
学着手研究。本研究着重收集了长谚语,长谚语相对较通俗易懂,也因此在民众中的流传
程度较高,更容易收集。

二、实地调研

在导师的支持下,笔者于 2016 年 8 月前往印尼西苏门答腊省巴当班让市、达纳达塔


尔县,以及巴里让安那格里,亲身感受母系文化氛围,从中了解现实情况与书本描述的差
异。笔者以流利的印尼语及对印尼文化的总体了解,更好地浸入被研究群体当中。笔者对
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了采访,了解人们如何解释自己的制度、文化与变迁,通过录音和照
片记录了丰富的访谈和文献资料。保证了文章的真实性。这是我永生难忘的一次田野调查。
在田野调查中注意将主位文化观点和客位文化观点相结合。主位文化的观点主要以调
查地提供消息的人的描述和分析的恰当性为判断依据。客位文化的观点是把调查者在描述
和分析中使用的范畴和概念作为判断依据。在田野调查中,注意将主位文化观点和客位文
化观点相结合,以期得出更可靠的结论。

三、多学科方法综合

运用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亚非语言文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对米南加保母系文化的变迁进行分析、说明,理清脉络,把隐匿、依附、蕴含于其中的社
会、历史、民俗、思维等文化因素及文化意义揭示出来。充分利用文献资料与前人研究成
果,结合笔者的田野调查的资料,对米南加保母系文化进行综合、立体的研究。

四、本文的基本观点

本文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首先,米南加保族保持了如同其他母系氏族的基本内容,
依母系计算世系,而男性以家舅、族舅的身份获得话语权,逐级而形成的“舅父制度”是
米南加保社会管理的关键,也就是文章第二、第三章所述的内容;其次,伊斯兰教传入于
米南加保族历史而言是一个节点,能与伊斯兰文化并存是米南加保族母系文化的特色,这
与伊斯兰教传播的方式和过程有关,习惯法更是关键所在,即本文第四章所述内容;第三,

5
那格里是米南加保族社会自治的载体,自荷兰殖民时期起,传统的以舅父制度为基础的自
治受到现代治理体系的冲击,对米南加保母系文化产生了影响,两者不断调和,传统的母
系文化做出退让。尽管那格里经历这样复杂的变迁过程,但并没有撼动母系文化内核,这
也是米南加保文化强大适应力的体现,即本文第五章所述内容。
以上几点都分别包含了历史变迁过程的阐述,本文的总体框架并没有采用历史学的时
间纵轴进行描述,而是结合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在特定章节按照时间纵轴进行论述,并且
本文认为对以上几点的现状的综合描述就是米南加保族母系文化变迁的结果。

6
第二章 米南加保族及其母系文化概况

第一节 米南加保地区与民族基本情况

一、族源与发展

通常认为,米南加保族由续至马来人发展而来。大约于公元前 500 年至公元前 100 年


从亚洲大陆沿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越过马六甲海峡来到苏门答腊岛,沿几条大江来到现
在的“五十城”
(县)地区。现在五十城的多个村落内仍有巨石文化遗址。人们相信,
“米
南加保”
(Minangkabau)一词的由来与“赛牛”
“胜利”有关,Minang 来自 manang,米南

加保语的“胜利”,kabau 是米南加保语的“牛”。米南加保“史话” 的其中一则讲述的是,
麻诺巴歇王朝派遣一支强大的舰队来到该地区,当地人民为避免战争,提出用赛牛的方法
来定胜负。爪哇人自以为爪哇水牛凶猛善斗,天下无敌,便答应了当地人的提议。斗牛时,
侵略者选择了一头很有攻击性的大牛,当地人民却选了一头饥饿的小牛。战斗中,小牛以
为大牛是它母亲,便冲上去找母乳,绑在小牛头上尖刀割破大牛的肚子,小牛取得了胜利,

家园得以保全。
因此,牛成了米南加保族重要的图腾。米南加保族的传统建筑加当屋的特色就在于使
用牛角顶。“加当”(Gadang)的意思是“大”,指的不是面积大而是功能齐全。加当屋除
了是住所,还是举行家庭会议和风俗仪式的地方,是母系文化的重要代表元素。中间朝前
有一个牛角顶。两边有对称数量的牛角顶,4 个或 6 个牛角顶的居多。传统的房屋可以从
两边牛角顶的数量可以看得出屋子内的房间数,例如四个牛角顶的屋子有 5 个房间。以前
屋顶用棕榈纤维和稻草搭建,现多用薄铁皮或瓦片。屋身有的全部用木头,有的背侧用竹
子。整个房屋框架的木板上均有各式雕刻和图画,有的贵族人家连屋内的柱子和天花板上
也有雕花。屋子前面的院子里通常有两个谷仓。从前使用牛角顶是地位的象征,只有地位
被族人认可的才可以使用,而外来人还未获得认可的,在牛角顶上要做一定的标志。由于
工艺复杂、造价昂贵、占地面积较大、城市化等原因,现在米南地区人们新建的住宅大多
数已不是真正的加当屋。城市里、县里的建筑大多数是现代的水泥建筑,学校、教育机构、
商场、清真寺大多会水泥建筑顶上加上两边对称的牛角顶。现在使用牛角顶不再像从前严
格,或者说出现不规范的牛角顶。


注:米南加保“史话”记载了米南加保关于民族起源、那格里起源、自然环境的各类传说和故事,又分为“自然史话”
和“习俗史话”两大部分,形式上是类似诗歌的口头文学。在 20 世纪才用马来语将“史话”制定成书。

A.A.Navis: Alam Terkembang Menjadi Guru: Adat dan Kebudayaan Minangkabau. Jakarta. PT. Pustaka Grafitipers. 1986.
p.51-52.
7
图 2‐1 巴当班让市米南加保文化中心

米南加保族主要居住在印尼苏门答腊岛,以西苏门答腊省为中心,覆盖其周边几个省
份,这一片地区统称为米南地区。西苏门答腊省总人口 484 万,其中米南加保族 421 万人,
另有巴达克族 22 万人,爪哇族 21 万人。西苏门答腊省的面积为 42297 平方公里,该省的
西部海滩地形较低,西北至东南一线地势较高。全省海岸线长 375 千米。西苏门答腊省下
设 12 个县和 7 个市,县和市同一级,县一级之下设镇,镇之下设“那格里”,相当于印尼
其他地方的“乡”,最后设周隆,相当于“村”,即行政等级为:县—镇—那格里—周隆。
省会城市巴东。西苏门答腊省经济占比最大的是农业(包括林业与渔业),占地方国内生
产总值的四分之一;省会城市巴东的经济发展尤其领先于其他各县市,巴东市近几年的生
产总值均占全省的 25%左右,排名第二的巴当巴里亚曼占比不到 9%,差距较大。
本次田野调查点选在西苏门答腊省达纳达塔尔县(Tanah Datar),达纳达塔尔镇,巴里
昂让那格里(Pariangan)。达纳达塔尔县位于马拉比火山、丹迪杰火山和兴加朗火山之间
的狭长地带,气候较省内其他地区偏冷、多雨。笔者也走访了巴当班让(Padang Panjang)
市内的几户家庭。
西苏门答腊省周边省份廖内省有米南加保族 68 万人,北苏门答腊省 33 万人。米南加
保族男子还有出外谋生的传统,雅加达有米南加保族常住人口 27 万人,西爪哇 24 万人,
廖内群岛省 16 万人,占碑省 16 万人,万丹省 9 万人。
米南加保族下还有许多“部族分支”
(subsuku),类似宗族。普遍认为最初的部族分支
有四个,分别是科多、比莉阳、柏迪、扎尼亚歌。但现在人数最多的部族分支是斯坤棒分
支。米南加保族至今认为一个部族分支的人关系是很紧密的。原则上不可以和同一部族分
8
支的人结婚,除非两家相距甚远,车程四个小时以上。

二、 民族性格

在荷兰殖民时期,西苏门答腊省由于土地肥沃、农业发达、种植园众多,荷兰殖民者
较为重视苏门答腊岛。米南加保人较早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19 世纪起荷兰人为培养可以
为殖民政府所用的当地人而兴建学校,客观上促成了米南加保族重视教育的传统。为印尼
人民所熟知的英雄人物伊玛目·朋佐尔,是米南加保族英勇反抗荷兰殖民者的代表。进入
20 世纪后,荷兰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批知识分子已活跃于文学、媒体、教育等领域。20
世纪 20 年代的公认 15 位优秀作家中,有 9 位属米南加保族。印尼建国后短短几十年中涌
现了许多米南加保族的政、商、文化界名人,包括建国后的第一任副总统穆罕默德·哈达。
米南加保族在经商方面相当优秀,思维开阔,可以与印尼华族媲美。米南加保族男子
有外出闯荡传统,许多人在外经商,遍布印尼的巴东菜餐馆就是很好的证明。米南加保族
地区的菜式都被称为巴东菜,取的是现西苏门答腊省省会城市的名称。巴东菜在印尼十分
受欢迎,巴东菜馆遍布印尼各大小城市,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地也广受欢迎。
巴东菜中最受欢迎的又数仁当牛肉,用大量的香料和椰浆熬煮五个小时以上,期间不断搅
动,直至香料和椰浆被完全吸收,颜色偏黑但不焦糊为最佳。
米南加保族性格细腻,喜好文学,口头文学非常丰富。米南加保族非常喜爱且擅长做
板顿诗、说长谚语、做古玲当诗,常常用来衡量个人修养,即使受的教育不多,只要擅长
演讲、做板顿诗,就会得到大家的尊重。米南加保文学一直通过口头传承,直至马来语广
泛使用后,才用马来语文字书写并制定成书。正因为口头艺术是传承和表现文学的形式,
演讲在各种仪式和活动中都占据重要地位。
米南加保族更偏爱悲伤的音乐。米南加保族的传统乐器与印尼其他民族的传统乐器有
很多相似的地方。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是最传统的乐器类型,在演奏中扮演重要角色。最

具特色的是稻子杆与椰子树叶做成的漏斗型的吹奏乐器。 传统舞蹈是碟子舞,西海岸地
区的碟子舞吸收了一些葡萄牙舞蹈的元素,有的碟子舞以米南加保族的“希拉”功夫为基

本舞步。 由于是母系文化,传统中男性为舞者,但近几十年来女性也可以成为舞者,甚
至渐渐取代了男性舞者。


Drs. H. Musyair Zainuddin: Ranah Minang dan Lingkungan Hidup, Yogyakarta: Penerbit Ombak. 2014, p.65-67.

Drs. H. Musyair Zainuddin: Ranah Minang dan Lingkungan Hidup, Yogyakarta: Penerbit Ombak. 2014, p.67-70.
9
第二节 米南加保母系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按母系计算世系,女子继承财产

米南加保母系文化的基本内容与其他母系氏族的文化的内容类似。米南加保族子女都
是从母居,从母名,从属母家的家族和部族分支,家宅与财产都由母传其女。女子可终身
不变其居处关系。男子则幼时从母居,婚后从妻居。妻子可以独立处理家庭中的一切事务。
以下是笔者参观阿尔芬家后的笔记。
田野笔记 4-1
时间与地点:2016 年 8 月 22 日,巴当班让市,阿尔芬家中
被采访人:阿尔芬,男,25 岁,未婚,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主要关注问题:按母系计算世系
午后,阿尔芬邀请我们一起到家里做客。阿尔芬家位于巴当班让市内,是一
座两层的水泥楼房。阿尔芬的妈妈到门口欢迎我们。几个男生在院子里玩乐器,
后来才知道那是阿尔芬的三个兄弟。客厅紧凑而温馨,看得出是个小康之家。我
让阿尔芬把买的两个榴莲拨开叫家人一起吃,这时可以看到,除了阿尔芬的父母,
姐姐一家也住在这里。姐姐漂亮有个女儿,姐夫外出工作了。姐姐和妈妈带着小
孩和我们一起在客厅地板上说说笑笑。阿尔芬知道我在研究米南加保族文化,主
动给我展示最具特色的稻子杆做成的乐器,椰子树叶做成的漏斗型的乐器,还有
多种笛子。最后,阿尔芬在得到母亲同意的情况下,向我展示了家里的族谱。
笔者将阿尔芬家近三代族谱简化如下:

玛丽阿尼 鲁斯里
科多分支 单绒

拉夫里斯 祖发尼 阿里 马尔林尼斯 达尔林尼斯 阿斯里 胡斯妮


科多 科多 扎尼亚歌 科多 科多 科多 科多

尼菲德丽 比利安 乐妮 拉赫莫 伊布努 阿尔芬 法嘉儿 沙尔迪 雅达 马里斯


科多 占百 科多 科多 科多 科多 科多 科多 科多 科多

女 男
入赘的男子

苏拉雅 名字 名字
科多 所属部族分支 所属部族分支

10
上图的“玛丽阿尼——祖发尼——尼菲德丽”一线可以看出米南加保族依母系计算世
系。子女的部族分支所属也根据母亲的部族分支决定。阿尔芬的外婆玛丽阿尼属于科多部
族分支,外公属于单绒部族分支,所以六个孩子都属于科多部族分支,并依科多延续下去。
米南加保族把财产分为世代继承的财产和父母积累的财产,前者称为“高财产”,后
者称为“低财产”。世代继承的财产包括家族的公有地、加当屋等,依母系代代相传的家

族财产,即从母亲传到女儿,一般不允许出售。 “低财产”延续五代人后也可以归为“高
财产”。
男子对“高财产”有经营管理权,无所有权和继承权,男子可以根据经营中付出的努
力,获得其收益的一部分,但不能将此收益传给后代。男子去世后,这部分财产依然回归

母家,归母亲、姐姐或妹妹她们的后代。 “高财产”的管理权从舅父延续到外甥(男)。
“低财产”大部分由女子继承。

二、男子入赘

婚姻以招赘制为原则,男子搬进女方家的房子里,与妻子母系一方同住在一个加当屋
里。妻子在加当屋里有绝对话语权,丈夫像是外人。男子无论结婚前还是结婚后都算母家
的人。结婚后的男女双方仍在原来各自的家族中扮演重要角色,核心家庭的观念不强。
传统认为,最理想的婚姻是与舅父家的孩子结婚,或是与父亲的外甥、侄子结婚,这
样的婚姻关系最牢固,其次是一个大家族内的联姻,再次是一个村子里的,以此类推最后

是同为米南加保族即可。 这是从前为了固守家族财产的做法,现在已不再追求这样理想
的婚姻类型,和外族人结婚通常也会得到部族首领的同意。米南加保族结婚既要得到伊斯
兰教的同意,要符合印尼国家法律,也要按照习惯法举行仪式,否则不能住在同一个屋子
里。由于造价昂贵、占地面积较大等原因,新建房屋大多已不是加当屋,大多选择建造新
式房子,这种情况下也依然是男方住进女方家里。

三、女性地位高

米南加保族女性地位高不仅地位体现在上述家庭和家族内,也体现在整个社会氛围
中,并集中体现在“真母亲”这个称呼上。米南加保族男性人人皆是舅父,女性人人都可
以是“真母亲”。米南加保语“真母亲”
(Bundo Kanduang),bundo 的意思是“母亲”,Kanduang
的意思是“亲的”,“亲母亲”或是“真母亲”应当是合适的翻译。“真母亲”可以是:1.
对米南加保族女性的尊称,日常生活中对已婚优秀女性的尊称,戏剧表演中对女性的尊称;
2.称呼家族首领或部族分支首领的妻子或母亲,与 penghulu(首领)相对;3.也可以专指


Amir M.S: Adat Minangkabau: Pola dan Tujuan Hidup Orang Minang, Jakarta: PT. Mutiara Sumber Widya, 2006, p.94-97.

Amir Sjarifoedin Tj.A.: Minangkabau dari Dinasti Iskandar Zulkarnain Sampai Tuanku Iman Bonjol, Jakarta: PT. Gria Media
Prima, 2011, p.97-98.

Amir M.S: Adat Minangkabau: Pola dan Tujuan Hidup Orang Minang, Jakarta: PT. Mutiara Sumber Widya, 2006, p.13-14.
11
获得此头衔的女性,头衔的颁发由专门委员会决定。想要拥有正式的“真母亲”头衔,必
须女性特征明显,又要具备领导气质,现在还要求有学识。
习惯法中对“真母亲”的地位描述如下:
长谚语 2-1

Bundo Kanduang 真母亲


Limpapeh Ruman nan Gadang 加当屋之大
Amban puruak pengangan kunci 权利之核心,掌管钥匙
Ampah puruak aluang bunian 财产继承
Pusek jalo kumpulan tali 计算世系
Semarak dalam kampung 村内之辉煌
Hiasan dalam Nagari 那格里之修饰

Nan gadang basa batuah 受人尊重

“真母亲”是米南加保族女性的榜样,是人们非正式的、心理上的领导。无论从前还
是现在,都非常强调母性。有知识、懂习俗、有爱心、有耐心、知廉耻、勤俭节约、注意
言行,是基本要求。此外,
“真母亲”还应当有房子,继承来的,父母帮助购买的都可以,
还要有经济来源,当然由于基本上每一个米南加保女子都拥有或多或少的田地,这个条件
不难满足。所以,当一个女子被别人尊称为“真母亲”,就认为她包含了上述这些特征。
“真
母亲”是社会尊重女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女性自身努力的目标。
米南加保族女性本身就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决定权。在政治上,女性也是米南加保那
格里习惯法会议的成员,参与协商决定与习惯法、加当屋建造、修路、田地继承等问题。
而拥有“真母亲”头衔的女性还拥有修订族谱的权力。米南加保族每一个那格里内的每一
个部族分支单独制定族谱。米南加保族制定族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记录家族发展,作为族

内的公共文献,可以查询财产继承的线路,维护母系文化。族谱亦由女性保存。

第三节 母系文化是米南加保族习惯法的核心

对于习惯法的界定,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根据米南加保族的实际情况,本文倾向
于认为,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习惯法
是一种准法律规则,是民俗习惯中符合作为社会行为规范的法律的基本特征的一些行为规

范。
米南加保母系文化,其产生时间不可考,在长期坚持母系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特


Muhammad Jamil: Bundo Kanduang di Minangkabau, Bukittinggi: Penerbit Cinta Buku Agency, 2016, p.11.

Muhammad Jamil: Bundo Kanduang di Minangkabau, Bukittinggi: Penerbit Cinta Buku Agency, 2016, p.16-18.

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8‐10 页。
12
有的习惯法,母系文化依靠这种传统和习俗的力量延续至今。习惯法或习俗法在印尼语中
称 Adat(或 hukumadat),该词一说来自阿拉伯语,意为“习惯”;一说来自梵语,意思是
“固定下来的东西”。米南加保族认为包括行为举止一切都应有规矩,民众都十分信奉并
且愿意遵循这些规则。人们相信,米南加保族习惯法最初由贝巴帝首领和卡独芒古贡首领

编纂 ,后人一直口口相传,历经时代发展,沿用至今。习惯法于米南加保族本质上是习
俗、风俗习惯,是生活方式的根基。伊斯兰教传入后,加入了伊斯兰教的道德规定。有学

者认为,融合后的习惯法相与宗教并存,还是习惯法更有决定性作用。
米南加保的习惯法是一种以“道德”为基础的生活观,而道德的基础是大自然的精神,

向大自然学习完全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 “大自然”的含义不仅仅是自然环境,也包
括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尊重别人,营造和谐氛围。习惯法的其中一条是“对我们好,对
别人也好”,教育着米南加保族,在顾及自己利益的时候,不能妨碍别人的利益。在自己
的利益和别人的利益之间寻求平衡是生活的原则。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以发展中的大自然
为师”。米南加保习惯法和史话的记载如下:
长谚语 2-2
Panakiak pisau sirawik, 割橡胶的小刀,

Ambiak galah batang lintabuang, 要握其刀柄,

Silodang ambiak ke niru. 槟榔花要拿到米筛旁。

Nan satitiak jadikan lawik, 以一滴水为一片海,

Nan sakapa jadikan gunuang, 以一把土为一座山,



Alam terkembang jadikan guru. 以发展中的大自然为师。

这一则长谚语还包含了鼓励人们持续学习和研究大自然的意思。学习和研究的结果在
多次实践后,就可以把它当作老师,继续向它学习,或当作经验教训,挖掘对人有用的东
西。米南加保族明白大自然(或周围环境)是不断地发展的,要持续不断地向发展中的大
自然学习,用学习的成果来规定社会生活。“不断地学习”、“发展中的大自然”包含了两
个动态,人与大自然在这一过程中持续互动。
习惯法中,延母系计算世系是核心元素,尊重氏族首领也是重要元素之一。当社会有
新元素出现时,习惯法将适应性改变,即习惯法这时会既包含旧元素也包含新的东西。融
合的结果是产生了新的习惯法。习惯法中有核心元素和次要元素,只要主要元素不变,次
要元素可以改变。


H. Idrus Hakimy: Rangkaian Mustika Adat Basandi Syarak di Minangkabau, Bandung: Penerbit Remaja Rosdakarya, 2001,
p.5.

Chairul Anwar: Hukum Adat Indonesia: Meninjau Hukum Adat Minangkabau, Jakarta: Penerbit Rineka Cipta, 1997, p.56-59.

Drs. H. Musyair Zainuddin: Ranah Minang dan Lingkungan Hidup, Yogyakarta: Penerbit Ombak, 2014, p.23.

H. Idrus Hakimy: Rangkaian Mustika Adat Basandi Syarak di Minangkabau, Bandung: Penerbit Remaja Rosdakarya, 2001,
p.2.
13
第三章 米南加保族母系文化中的男性角色

第一节 男性在家庭和部族中的角色

一、舅父

舅权现象是母系氏族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般以“家舅—族舅”为体系,承担社会管
理的责任。这种社会管理体系在米南加保族称为“舅父制度”
(Sistem Ninik Mamak)。
“舅
父制度”这个词在米南加保文化环境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 Mamak 即舅父,对母亲兄弟的称呼;
2) Ninik Mamak 用来称呼把舅父的责任履行得很好的男子。这样的男子可以是很年轻
的,也可以是已经当上家族首领和部族分支首领的,可以加在名字前面表示尊称。
这时,Ninik Mamak 类似形容词;
3) Ninik Mamak 指家族首领和部族分支的首领,类似名词复数形式;
4) Ninik Mamak 一词强调习惯法,指拥有习惯法规定的任务舅父,是习惯法的拥护者

和执行者,同时又是伊斯兰教的伊玛目;
5) Sistem Ninik Mamak 即“舅父制度”,是米南加保族母系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是米
南加保族亲属关系的描述方式,这一制度的元素包括舅父、父亲与丈夫、家族首领

和部族分支首领,又涉及“真母亲”、加当屋、母系的财产管理等内容。

做“舅父”于米南加保男子是一种义务。母亲的兄或弟都是舅父,不仅仅亲兄弟是舅
父,堂兄弟也是舅父,一个人可以有多个舅父,只是亲疏程度不同。所以,米南加保男子
人人是舅父,都必须有舅父的意识和责任感。舅父与外甥根据亲疏程度分为三类,分别用
了三个身体部位来表示,“下颌以下”,
“肚脐以下”,
“膝盖以下”
。“下颌以下”的最亲近,
外甥可以继承舅父的物质财产和精神财产(例如头衔)。
男子成年后,姐妹家有孩子后,便开始履行舅父的职责。舅父也并不是时刻围着外甥
转,舅父仍然正常地工作,空余时间才教育外甥,帮助外甥解决问题。习惯法称“舅父是
雨天的雨伞,父亲是晴天的阳伞”,意思是孩子既受到父亲的关爱,也得到舅父的领导。
米南加保人说“抱着孩子,领着外甥”,作为舅父,除了养育自己的孩子之外,还要教育
外甥。舅父教育外甥时,父亲不可以插手。
舅父于外甥而言,其主要责任是领导外甥的发展方向,“没有钱吃饭,则给他吃饭;


Muhammad Jamil: Paduan Lengkap Ninik Mamak di Minangkabau, Bukittinggi: Penerbit Cinta Buku Agency, 2016, p.16-21.

Muhammad Jamil: Dilema Pemangku Adat Minangkabau, Bukittinggi: Penerbit Cinta Buku Agency, 2015, p.28-31.
14

没有钱上学,则供他上学;没有钱结婚,也帮助他”
。 从前舅父有责任供外甥上学,现在
已基本上都由父母供孩子上学,父母没有能力的则舅父帮忙。在父系社会中我们会问“你
是谁的孩子?”而在米南加保则会问“你是谁的外甥?”
从传统来讲,男孩子们晚上还住在村内小清真寺的时候,各位舅父经常会在晚上来到
清真寺,教外甥学习谚语、功夫和伊斯兰知识,舅父显得特别亲近。现在男孩子已不住在
清真寺,舅父可以随时到家里来。
舅父有管理母家财产的责任。舅父结婚后,若是务农,首先帮助耕种母家的田地,然
后才是妻子家里的田地。经营田地的一部分收入归舅父,但大部分归家里的女子。各个家
庭中优秀的“舅父”,将有一人会在日后成为家族首领,并被授予“datuk”(意思是首领)
的荣誉头衔。又从各家族首领中选出部族分支首领。所以,下文所述的家族首领和部族分
支首领也都首先是舅父,都有舅父的责任。米南加保族每个男子都有舅父的责任。

二、丈夫和父亲

男子成家后,住到女方家里,开始履行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男子在女方家里是一
个外来者的角色。夫妻是双方母家的维系者,应做到对双方家庭平衡照顾,积极参与各自
家族事务的决策或执行。与母家、大家庭的概念相比,核心家庭的概念不重。米南加保男
子作为丈夫和父亲,尽管在家中的地位不高,应尽的责任也和父系家庭一样,要挣钱养活
家庭和小孩,满足孩子的日常基本需求。即使还有舅父教导,父亲也不能疏于管教。孩子
和外甥相比,当然还是优先孩子。
男子结婚后,在女方家族的眼中,丈夫是“入赘的男子”。米南加保族把分为三种,
从分类中可以看出对“入赘的男子”的期望不高:一是“ninik mamak”型,即“舅父”型,
能给双方家族带来安宁的,睿智的,遇到问题能尽力解决的,扮演者积极角色的;二是给
女方家庭带来麻烦的,引发问题或把问题尖锐化的;三是只顾及孩子而不顾及其他事情的,

只起了帮助传宗接代的作用。 无论是哪一类的入赘男子,在妻子和孩子家里都没有权力。
从前,男子白天快出务农,接近傍晚才回到妻子家中居住。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妻子,
轮流到各个妻子家中住,特别像客人。越来越多人搬出加当屋住到城市里的今天,一夫一
妻的现象也占绝大多数,若是夫妻俩决定搬出女方家组建小家庭居住,当然妻子也必须跟
随丈夫。

三、家族首领和部族分支首领

一个那格里内由若干个家庭组成家族,若干家族组成部族分支,四个以上不同的部族
分支一起组成那格里。家族从各家庭的舅父中选出一位成为家族首领,又从各家族首领中


Muhammad Jamil: Paduan Lengkap Ninik Mamak di Minangkabau, Bukittinggi: Penerbit Cinta Buku Agency, 2016, p.19.

Amir M.S: Adat Minangkabau: Pola dan Tujuan Hidup Orang Minang, Jakarta: PT. Mutiara Sumber Widya, 2006, p.16
15
选出一位部族分支首领。两类首领都叫 penghulu,一般都会获得“datuk”头衔,头衔可以
加在名字后面,也可以当面称呼 datuak 或 dato(datuk 的方言)。保护家族的财产是家族首
领的主要任务,如果不能有助于增加家族财产,起码在其管理下不应减少,更不能变为己
有。
首领的作用大,名望高。正如以下米南加保长谚语诗所述:
长谚语 3-1

Nan tinggi tampak jauh 高的能从远处看见的


Nan gadang jolong basuo 大的一开始能发现的
Kayu gadang di tangah padang; 是旷野中的大树;
Tampek balinduang kapanasan 躲避酷暑
Tampek bataduah kahujanan 躲避大雨
Ureknyo tampek baselo 于树根盘腿
Batangnyo tampek basanda 于树杈倚靠
Pai tampek batanyo 出行前解惑
Pulang tampek babarito; 回来后讲述;
Biang nan akan menambuakkan 欲裂的瓦
Ganting nan akan mamutuihkan 欲断的线

Tampek mangadu sasak sampik. 解决困难的地方。

由此可以看出首领在族中的地位,犹如一棵大树,为族人遮风挡雨,解决困难。家族
首领教导家族内的外甥们学习习惯法和古兰经,履行习惯法各项规定,防止年轻一代做出
违反习惯法的事情,加强族人的团结意识和大家庭意识,维护家族财产,维护族内的加当

屋,主持或出席族内仪式和协商会等。 若是部族分支首领,除了以上责任外,还必须能
协调解决问题和纠纷,要关注部族分支整体的经济、卫生、教育、安全等问题,带领族人
谋发展。因此,要想成为家族首领或部族分支首领,必须有过人的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

有过人的智慧,熟悉习惯法,虔诚于伊斯兰教,“行为世范”,品行良好有耐心; 节俭,

慷慨,有控制力,公平对待族人。 选拔任命首领的过程各个那格里的规定有所不同,都
相当严格,须经族人一致同意(而不是少数服从多数)。其任命仪式和任命后的宣传推广
仪式通常一起举行,十分盛大,是米南加保族最重视的仪式之一。
履行这些责任占据了首领大部分的时间,为了保证首领的生计,首领有权单独经营族


Amir M.S: Adat Minangkabau: Pola dan Tujuan Hidup Orang Minang, Jakarta: PT. Mutiara Sumber Widya, 2006, p.68.

Drs. H. Musyair Zainuddin: Ranah Minang dan Lingkungan Hidup, Yogyakarta: Penerbit Ombak, 2014. p.35-40.

Amir Sjarifoedin Tj.A.: Minangkabau dari Dinasti Iskandar Zulkarnain Sampai Tuanku Iman Bonjol, Jakarta: PT. Gria Media
Prima, 2011. p.147.

Muhammad Jamil:Paduan Lengkap Ninik Mamak di Minangkabau, Bukittinggi: Penerbit Cinta Buku Agency, 2016, p.30-31.
16

里划出一块田地,通常会有外甥帮助经营。 首领帮助经营族内的田地和财产所获得收入
也依然可以从中获得一部分。家族首领和部族分支首领的地位之高、责任之大,至今依然
如此。现在有的首领外出从事其他职业不再务农的,则利用空余时间完成上述责任,榜样
作用变得更为突出。

虽然米南加保族是母系氏族,但其中男性的角色更是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舅父
和“舅父制度”十分重要,家族首领和部族分支首领都必须是男的。在家族内(母家),
男性有打理从吃穿用度到财产分配一切事务的义务,是管理者的身份,但不能占有财产,
类似“经理人”。在妻子的家族中,他是外来者,没有权力,依然要履行身份丈夫和父亲
的义务。男子在家族内与家族外的角色并行且力求平衡。总之,男性以“舅父制度”在米
南加保族母系社会中的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整个系统起了“稳中求进”的作用。

第二节 米南加保男性“出外谋生”传统

人类的迁移伴随着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其动因从最初的自然环境因素开始,不断发
展变化。二战后经济原因普遍成为首要因素。就印尼而言,城市化和各地经济发展差异较
大一直都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其中米南加保族、爪哇族、马都拉族等是人口流动较大
的民族。米南加保族的人口流动受关注较多,常常与其母系文化相联系。爪哇族是印尼人
口最多的部族,分布在全国各地自然很多。马都拉族大量人口从马都拉岛来到爪哇谋生,
但民风彪悍,在外形象不好。
“出外谋生”,印尼语 merantau,词根 rantau 原指海岸线地区、河流沿线地区,加上动
词词缀 me-最初表示到海岸线地区和河流沿线地区去,后来有延伸义“离开家乡,到外地,

到国外去”,承载了离开家乡寻求财富、知识和名望的含义。 根据人们对于这个词语的感
情色彩,本文将其翻译成“出外谋生”。研究米南加保族的印尼著名学者穆克达尔·纳依
木给 merantau 下的定义,认为至少包含以下六个元素:1).离开家乡;2).自愿的;3).长期或
短期;4).以谋生、求学、寻求经验为目的;5).一般都有意要回到家乡;6).是一种带有文化

意义的社会行为模式。

一、传统的形成

(一)米南加保男子出外谋生与母系文化的关系

穆克达尔·纳依木根据 1930 年和 1961 年印尼人口普查结果推算,1930 年至 1961 年


Amir Sjarifoedin Tj.A.: Minangkabau dari Dinasti Iskandar Zulkarnain Sampai Tuanku Iman Bonjol, Jakarta: PT. Gria Media
Prima, 2011, p.153.

Tsuyoshi Kato: Nasab Ibu dan Merantau: Tradisi Minangkabau yang Berterusan di Indonesia, diterjemahkan oleh Azizah
Kassim, Kuala Lumpur: 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Kementerian Pendidikan Malaysia, 1989, p.4.

Mochtar Naim: Merantau: Pola Migrasi Suku Minangkabau, Jakarta: PT. Raja Grafindo Persada, 2013, p.3.
17
间米南加保族人口迁移强度大幅提高,1961 年达到米南加保族人口总数的 31.6%,1971 年
甚至达到 44%,远远领先于同时期的印尼其他民族,排名全国各民族第二位。而 1930 年米
南加保族人口迁移强度为 11%,仅排名第四位。1961 年,雅加达的人口增长了 3.7 倍的情
况下,在雅加达居住的米南加保族人增长了 18.7 倍。穆克达尔·纳依木的计算方法是把
西苏门答腊省作为中心地带,即“迁出地”,西苏门答腊省以外的地方都算作“迁入地”。

用类似的方法,从 2000 年人口普查结果中按照民族进行普查的结果可以推算出,有



约 370 万米南加保族人口生活在西苏门答腊省之外, 即大约三分之一的米南加保族人处
于“外出状态”
。这与穆克达尔·纳依木就 1961 年的情况推算持平,说明外出至今在米南
加保仍然是一种风气。这与笔者在巴当班让地区的观察体验相一致。
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首先对米南加保男性出外谋生产生了影响。米南加保族所居住的
西苏门答腊地区的西海岸有许多印度、阿拉伯商船停靠,苏门答腊岛的东海岸与马来半岛
相望。米南加保中心地方虽不在贸易中心地区却靠近贸易繁华地区,走出去容易实现,走
出去实现人生目标显得“伸手可及”。穆克达尔·纳依木于 20 世纪 70 年代进行的调查“你
为什么外出闯荡?”结果显示经济原因占的比重达到一半以上,其余几个原因加起来不足
一半。经济原因中又包括:经济压力,没有田地,在农村很难生活、没有工作机会、感觉
没有前途等。由于长期以来米南加保地区以农业为主的情况没有改变,城市相对于农村的
吸引力,大城市相对于小城市的吸引力,一直如此。
除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之外,米南加保族母系文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以上经济原
因中部分原因也是母系文化所导致的。母系文化是米南加保男子出外谋生的内在推动因
素。
第一,从小住在村里的小清真寺对成长产生了影响。据当地的长者回忆,大约 20 世
纪 60 年代以前,男孩子在家里没有单独的房间,大约 7 岁起就住在村里的小清真寺,这
对其成长产生的影响非常大。男孩子与同龄人在一起过上集体生活,受父母约束较少。在
同龄人互相影响下,容易形成自由的性格、民主的态度;与同龄人自由地交流中,逐渐形
成了自信的作风;在集体的氛围中,容易形成互相竞争互相比较的氛围。出外谋生成功的

例子在同龄男子中分享,成为一种诱惑。15 岁左右,很多男子便外出闯荡。 米南加保男
子把外出谋生当成试金石,认为能够帮助自己形成坚毅、勤快的性格,变得成熟,提高生
活水平,努力走向成功。第二,家中女性成员“挤占”了男性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男
子与妻子母家一起住在加当屋内,与其他姐妹的丈夫一起居住,而男子无权插手妻子家族
的事务,不免有许多嫌隙。第三,米南加保族男子对于自己的母系的财产也没有继承权,


Mochtar Naim: Merantau: Pola Migrasi Suku Minangkabau, Jakarta: PT. Raja Grafindo Persada, 2013, p.55-60.

Badan Pusat Statistik: Kewarganegaraan, Suku Bangsa, Agama, dan Bahasa Sehari-Hari Penduduk Indonesia: Hasil Sensus
Penduduk 2010.

Amir Sjarifoedin Tj.A.: Minangkabau dari Dinasti Iskandar Zulkarnain Sampai Tuanku Iman Bonjol, Jakarta: PT. Gria Media
Prima, 2011, p.511.
18
只能获得一部分的“管理费”
,却有将其发展壮大的义务。第四,身兼多个角色多层责任,
而在家务农难以支撑这些责任。许多男子在外地仍然不停地往家里寄钱。如此代代相传,
成年男子喜欢外出闯荡可以说成为了其民族性格的一部分。

Karatau madang dihulu, babuah babungo alun, 河流上游有桑树,未成果未开花,



Marantau bujang dahulu, di rumah paguno balun. 年轻去闯荡,在家未有用。

正如以上板顿诗所言,米南加保男子认为出外谋生可以证明自己,为自己增加人生经
历,为家人增加财富。客观上看,加强了米南加保地区与外界的联系,间接地促进米南加
保地区的经济发展。米南加保族人在外地的良好形象,打造出了米南加保族善于交流、善
于适应异乡的风俗文化的形象,提高了该族在印尼各民族中的名望。鲜有米南加保族在当
地与居民发生冲突的新闻。米南加保族用谚语“踩一方地,则顶一方天”(“Di mana bumi
dipijak, di situ langit dijunjung”)来表达“入乡随俗”。这一谚语也被吸收到官方印尼语中。

(二)地理区域与贸易的拓展

米南加保“史话”中记载了“三个村”地区(luhak nan tigo)是米南加保族最初的中


心地带,即平地村(Luhak Tanah Datar)阿敢村(LuhakAgam)和五十城(Luhak Lima Puluh
Kota)。米南加保族在那里建立了第一个那格里——巴里让安(Pariangan)那格里。随着人
口的增长,不断地拓展土地,建立起新的那格里。从“三个村”地区首先往东沿河流沿岸
拓展至今天的中苏门答腊省的东部;往西拓展至今天的巴里亚曼和巴东地区,即苏门答腊
岛西海岸地区。相对于最初的巴里让安和“三个村”地区,往东边和西边的拓展已经算是
rantau(海岸线地区、河流沿线地区),merantau 最初就是去往这些地区。据推测,大约 6

世纪起,米南加保族的居住范围就已拓展到“三个村”地区之外。 往东发展或许更早,
这主要是因为对于早期交通状况而言,往东边沿河流发展比往西边沿陆路更方便。
14 世纪,巴卡路荣王朝(Pagaruyun)迁到米南加保族中心地区之后,首先控制了该
地区与外界的胡椒和黄金贸易,进而又控制了西海岸的贸易。在此之前估计也已经有来自
亚齐、印度、波斯等地的商人到这片地区进行贸易。上文所述从中心区往东、西海岸的拓
展路线进而发展成两条贸易线路。米南加保族便开始在贸易路线沿线拓展居住区。
15 世纪,马六甲王国兴盛,成为了世界性的商业中心,各地商船往来不断。凭借地缘
优势,苏门答腊岛东西海岸的贸易不断发展,米南加保中心地区也成了货物来源地,主要
商品是黄金和胡椒,还有辣椒、安息香、蜡烛、蜂蜜、樟脑、檀香、克利斯剑等。一部分

人在做贸易时首先经常在外侨居,久而久之便在侨居地定居下来。
大约 15 世纪甚至更早,大量米南加保族商人已经越过马六甲海峡,到达马六甲王国


Tsuyoshi Kato: Nasab Ibu dan Merantau: Tradisi Minangkabau yang Berterusan di Indonesia, diterjemahkan oleh Azizah
Kassim, Kuala Lumpur: 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Kementerian Pendidikan Malaysia, 1989, p.4.

Mochtar Naim: Merantau: Pola Migrasi Suku Minangkabau, Jakarta: PT. Raja Grafindo Persada, 2013, p.71.

Tsuyoshi Kato: Nasab Ibu dan Merantau: Tradisi Minangkabau yang Berterusan di Indonesia, diterjemahkan oleh Azizah
Kassim, Kuala Lumpur: 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Kementerian Pendidikan Malaysia, 1989, p.4.
19
首都附近的地区。米南加保人在马来半岛同样建立那格里(nagari),依然遵循母系文化。
后来,九个那格里联合起来组成 Negeri Sembilan(原意就是“九个那格里”,逐步发展成
今天马来西亚的“森美兰州”)。为了加强统一,特意从老家巴卡路荣王国请来皇室成员到
当地做国王。1511 年葡萄牙军队在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的带领下占领了马六甲,1512
年阿尔布克尔克记载到米南加保移民已经居住在他所占领的地区。16-17 世纪,马来半岛
内陆地区已有大量米南加保族居住,另一位葡萄牙人于 1613 年记载,葡萄牙管辖下的那
宁(Naning)和林茂(Rembau)两地米南加保族居民由于人口众多,已经超出了辖区范围。

1825 年巴卡路荣王国在帕德里战争中失利,王朝倾覆,Negeri Sembilan 从此不再是巴卡
路荣王国的属国。

二、传统的近现代发展

1803 年,由于宗教意见不合,伊斯兰巴德利教派和旧风俗派发生斗争,继而引发巴德
利战争。1821 年荷兰人卷入战争,1825 年巴卡路荣王国消亡。这场战争接着演变为反对
荷兰殖民者的战争,1837 年,当地人防守堡垒被一一击破,英雄人物伊玛目·朋佐尔被捕,
标志着战争结束,整个苏门答腊岛落入了荷兰殖民者的手中。这在客观上加速了苏门答腊
岛的发展,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加速,米南加保族外出闯荡的类型因此发生了大的变化,
开始“到城市中谋发展”。
1837 年—1900 年。多个港口城市巴东、巴里亚曼、派南(Painan)、帝古变得更加繁
忙,内陆城市武吉丁宜、巴当班让、帕亚孔布(Payakumbuh)、巴都桑卡尔(Batusangkar)、
索洛克(Solok)、沙哇伦多(SawahLunto)也逐步发展起来。城市提供了许多新的就业机
会,城市周围的那格里的居民首先涌入临近城市。殖民政府为培养能够为其所用的公务员,
1840 年,在武吉丁宜成立了第一所可以招收当地人的新式小学(世俗学校)
,1846 年,在
各个那格里一共建立了 11 所世俗学校,并不断发展。统计数字显示,1855 年,各个那格

里学校共有 233 名学生,到 1869 年达到 717 人,且各地发展趋于均衡。 学生经过短时间
的学习就可以到殖民政府体系中任职。1856 年,在武吉丁宜建立了第一所师范学校,招收
14 岁以上有一定基础的学生。
这一时期,荷兰人开始实行“强迫种植”政策,利用那格里首领强迫当地人种植咖啡,
阻断东海岸悄悄出口的路线,压低大米价格,强迫劳动等做法,造成民不聊生,不少人了
逃离当地。
1900 年--1930 年。殖民政府逐步取消了“强迫种植”政策,加之自由贸易禁令的取
消,茶、烟叶和咖啡价格的大幅上涨,人们纷纷返回家乡,重新从事农业劳动。居住在土
地相对贫瘠的地区的人们,开始来到土地较肥沃的地区充当补充劳动力。

Mochtar Naim: Merantau: Pola Migrasi Suku Minangkabau, Jakarta: PT. Raja Grafindo Persada, 2013, p.74.

Elizabeth E. Graves: Asal-usul Elite Miangkabau Modern: Respon terhadap Kolonial Belanda Abad XIX/XX, diterjemahkan
oleh Novi Andri, Jakarta: Yayasan Obor, 2007, p.169-170.
20
1930 年—1940 年。世界经济形势萧条,印尼民族觉醒加剧,这一时期外出闯荡的非
经济因素占据主导——在苏门答腊岛内求学或到爪哇求学。新式学校、伊斯兰学校以及两
者结合的学校都发展迅速,互相竞争。一个名叫达瓦里博的私立学校 1928 年共有 39 个分
校,在校学生共 17000 人。许多学生毕业后都到爪哇岛继续求学,继而投身民族主义事业,
在印尼建国之初和建国后发挥重要作用。达瓦里博学校依然存在至今。米南加保族外出求
学的风气至此已经形成。
1940 年—1970 年。在这二十年里,印尼经历了日本殖民时期,印尼独立,
“八月革命”。
外出的人都以逃难为主,设法进入日本人或荷兰人控制薄弱的地区。
“八月革命”胜利后,
首都雅加达在建设中需要大量的人才,包括米南加保族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涌向雅加达。
1951 年雅加达的人口是 1948 年的三倍。1958 年,巴东人阿赫玛·侯赛因领导的“印尼共
和国革命政府”动乱是这一时期人口外迁的顶点。
1970 年至今,西苏门答腊省局势稳定,经济逐步发展,外出谋生或求学主要以大城市
为目标。1959 年,苏门答腊岛内各省份重新划定,普遍认定西苏门答腊省是米南加保族的
集中居住区。此后,随着交通的进一步改善,“出外谋生”起码是到外省,从村里到附近
城市或省会城市巴东都不再计算在内。只有到更远的地方,或在外居住更长的时间才被认
为是“出外谋生”,这在数据统计方法上已经有所体现。

男子在外地与非米南加保族女子结婚后,一般都遵守当地习俗,不再坚持母系文化 ;
夫妻二人都是米南加保族一同外出闯荡的,若是依然坚持母系文化,则不再强调舅父的作
用,而母亲所发挥的作用较一般家庭更大。现在,男孩子在米南地区或是在外地,在家里
都有自己的房间,没有结婚之前都住在母家,不再住在村里的小清真寺。村里小清真寺发
挥的教育作用减弱。
21 世纪以来,印尼整体经济发展迅速,但爪哇岛的经济发展一直领先于全国其他地方,
印尼各地经济发展差异仍然很大,米南加保族外出求学和谋生人数一直占本族人口总数的
较大比例,分布印尼各地的米南加保族人为印尼经济社会做出了贡献。男性外出谋生当然
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在家乡的和外出的米南加保族人无论从学历还是收入水平来看,
差异较大,从长期来看对西苏门答腊省的经济发展不利。西苏门答腊省经济发展水平目前
处于全国的中等水平,发展潜力较大。大量男子外出闯荡导致米南加保族的离婚率较高,

还有家乡男女比例不平衡等问题。 受外来文化的不断影响,米南加保族越来越强调个人
发展,少了对家族和那格里的关心。米南加保族男性“出外谋生”现象,还会经历更多的
变化,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


Mochtar Naim: Merantau: Pola Migrasi Suku Minangkabau, Jakarta: PT. Raja Grafindo Persada, 2013, p.340-349.

Mochtar Naim: Merantau: Pola Migrasi Suku Minangkabau, Jakarta: PT. Raja Grafindo Persada, 2013, p.325-332.
21
第三节 小结

米南加保男子人人是“舅父”,人人都有舅父的责任。舅父要教导外甥,管理家庭财
产。米南加保男子身为父亲和丈夫,与父系社会中的父亲和丈夫一样,要养活子女和妻子。
从优秀的“舅父”中选出家族首领,进而选出部族分支首领。首领带领族人谋发展,地位
高,责任大。因而,社会管理以“舅父——家族首领——部族分支首领——那格里首领”为
中心形成“舅父制度”
,在米南加保族母系社会中的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整个系统起了“稳
中求进”的作用。
米南加保族男性在本民族之外以“出外谋生”而著名。本章分析“出外谋生”现象并
不是从人口流动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是认为:
第一,男子长期出外谋生之积极、数量之大,是区别于其他母系氏族的特点之一;外
出的传统形成的过程的特殊性,是米南加保族外出闯荡相比印尼的其他民族的外出闯荡的
特点所在。米南加保族现有人口 600 多万,有三分之一的人处于外出状态。米南加保族从
来都不是一个封闭的母系氏族。从中心区域“三个村地区”往东海岸和西海岸拓展居住区、
进行贸易,而后到城市求学与谋发展,米南加保族总是以积极的心态与外界联系。merantau
并不是简单的外出打工,不能把米南加保族外出的现象单纯地等同于经济发展后的进城务
工现象。外出闯荡的传统由来已久,外出求学也已经形成传统。在米南加保族母系文化的
背景下,“出外谋生”是一种带有文化意义的社会行为模式。
第二,米南加保族男子“出外谋生”的发展历程恰好也是米南加保族民族发展历程的
一个侧面。从“三个村地区”往外逐渐拓大中心区域的过程中,米南加保族人口不断增加、
部族分支增加、部族分支之间不断融合、母系文化进一步发展巩固的过程。从中心地带往
西海岸做贸易,往东海岸直到马来半岛做贸易,大大增加了米南加保族外出闯荡的人口数
量。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贸易路线沿线首先是“侨居地”,继而才拓展成永久居住
地,建设新的那格里,成为中心地带的延伸。这也是米南加保族重视经商的特征逐步形成
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米南加保族也逐渐发展壮大。

22
第四章 米南加保母系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适应

第一节 伊斯兰教的传入与发展

一、伊斯兰教传入之前

在伊斯兰教传入之前,米南地区与印尼其他地区一样,经历了原始崇拜时期、佛教影
响时期、印度教影响时期。原始崇拜包括万物有灵论、物力论和自然主义。以上三种信仰
都有一个关键的人物,巫师,能和精灵以及鬼神交流的人。人们认为好的精灵住在特定的
物品里面,于是开始用这些物品来保护自己,例如特殊的石头、特定的动物的骨头。宗教
影响进入米南加保地区后,原始崇拜并没有完全消去。至今米南加保族依然相信格利斯剑、
戒指、装饰戒指用的宝石等可以为自己和整个村子带来好运。7 世纪中叶,在苏门答腊岛
南部(今巨港地区)发展起来的室利佛逝王朝(又名三佛齐),信奉佛教和婆罗门教,米
南地区也受其影响。13 世纪,在爪哇强大起来的麻诺巴歇王朝信奉印度教,米南加保地区
也进入了印度教影响时期。而伊斯兰教传入米南地区并发展巩固后,把佛教和印度教信仰

几乎一扫而尽。

二、伊斯兰教从西海岸传入

7 世纪起,许多阿拉伯商人经马六甲海峡往来于东亚、东南亚和西亚之间,阿拉伯人
在进行商贸的同时传播伊斯兰教。我们认为这一时期伊斯兰教已经开始传入苏门答腊岛。
7-12 世纪,伊斯兰教的影响范围大概都以沿海地区为主。1400 年前后建立的马六甲王国
皈依伊斯兰教后,极大地促进了伊斯兰教在该地区的广泛传播。特别是 15 世纪中叶以后,
马六甲王国已经发展成一个强大的东南亚商业中心。马六甲与苏门答腊岛北部的巴赛王
国、爪哇的淡目王国之间的联系,加速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1511 年,马六甲王国落入葡萄牙人手中,16 世纪起,亚齐的巴赛王国取代了之前的
马六甲,逐步控制了苏门答腊岛西海岸地区。而当时亚齐的巴赛王国的国王已皈依伊斯兰
教,自上而下地,巴赛王国已经完全信奉伊斯兰教。巴赛王国统治时期,苏门答腊岛西海
岸的帕里亚曼(Pariaman)、帝古(Tiku)、巴东(Padang)、派南(Painan)、沙里多(Salido)、
棉花木(Batangkapas)等地发展成港口城市。印尼学者汉卡教授认为,Pariaman 这个地名


AlexanderStark: TheMatrilinealSystemoftheMinangkabauanditsPersistenceThroughoutHistory: AStructuralPerspective.
SoutheastAsia. AMultidisciplinaryJournal, Vol 13, 2013, p. 1–13.
23

源于阿拉伯语,意思是“安全的平地”。 在商业交往的过程中伊斯兰教逐渐在西海岸站稳
脚跟,不断地、缓慢地从西海岸传播到米南加保内地。

三、伊斯兰教从东海岸传入

研究印尼伊斯兰历史的学者伊斯玛·亚库(IsmailYakoeb)认为,伊斯兰教传入米南
加保地区有两条路线,一是上述从西海岸传入的路线,即从亚齐巴赛王国—西部沿海港口
帕里亚曼—米南内地;还有一条从东海岸传入的路线,即从马六甲海峡—苏门答腊岛东海

岸—夏克河(SungaiSiak)—甘巴地区(Kampar)—米南加保中心地区。
大约 14 世纪,巴卡路荣王朝迁到今西苏门答腊省内陆地区后,开始对米南加保地区
长达三个多世纪的统治。巴卡路荣王朝通过马六甲海峡从事黄金贸易,与马六甲王朝联系,
而马六甲王国自 15 世纪起已信奉伊斯兰教。马六甲王国的苏丹满速沙(SultanMansyurSyah)
在位期间(1459-1477 年)其统治范围已经包括苏门答腊岛的甘巴和英德拉吉利(Indragiri)
地区,苏丹规定,“欲与所有已经信奉伊斯兰教的王国进行贸易,必须拥有伊斯兰教徒出

任的书记员帮助出具的贸易交易证。” 于是,伊斯兰书记员的地位在这一地区迅速提升。
信奉伊斯兰教能够与其他王朝通信,能提高名望。现在,米南加保内陆地区伊斯兰沙菲仪
学派虔诚的学徒仍被称为“夏克人”,这也能说明伊斯兰教的传入与夏克河有一定的关系。
学界普遍认为,巴卡路荣王国的第一任国王是阿迪地亚瓦曼,他应该是麻喏巴歇王朝
的官员,有米南加保族血统。“麻诺巴歇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统一国家,它统治的地区分为

两部分,爪哇为内领,其余地区为外领,即属国。” 也就是说此时的巴卡路荣王国还是麻
诺巴歇的属国,第一任国王阿迪地亚瓦曼应该是佛教徒,米南加保处于佛教影响时期。但
是巴卡路荣的伊斯兰化进程比麻诺巴歇要快。大约于 1411 年,巴卡路荣的第四位国王德
旺·潘单·苏多沃诺已经皈依伊斯兰教。1520 年,麻诺巴歇被淡目国打败,巴卡路荣王国
也就成了独立的王国。

四、伊斯兰文化在米南加保地区的发展

伊斯兰教在米南加保内陆地区的传播与巩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7 世纪,米南地区从
事黄金生意的商人大部分已经皈依伊斯兰教。这时还有一部分内陆地区居民只是把伊斯兰
教作为原有信仰的附加部分,并没有去除掉原有的信仰。内陆地区不参与黄金贸易的农民,
有一部分接受伊斯兰教的方式是以家族为单位,在传统和习惯法的框架下接受新的宗教,


Amir Sjarifoedin Tj.A.: Minangkabau dari Dinasti Iskandar Zulkarnain Sampai Tuanku Iman Bonjol, Jakarta: PT. Gria Media
Prima, 2011, p.326.

Amir Sjarifoedin Tj.A.: Minangkabau dari Dinasti Iskandar Zulkarnain Sampai Tuanku Iman Bonjol, Jakarta: PT. Gria Media
Prima, 2011, p.332.

Amir Sjarifoedin Tj.A.: Minangkabau dari Dinasti Iskandar Zulkarnain Sampai Tuanku Iman Bonjol, Jakarta: PT. Gria Media
Prima, 2011, p.333.

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年,第 239 页。
24
最终整个那格里一起皈依伊斯兰教。长期处于播种与收割的节奏中的农民,长期与大自然
打交道,不自觉地处于万物有灵和精灵崇拜的影响下,做好事,做仪式,让精灵或神高兴,
请求巫师帮助沟通。此时伊斯兰教对于农民并没有什么用。至 19 世纪初,仍有很多内陆
地区的村庄没有皈依伊斯兰教。
从最初的阿拉伯商人直接影响,到后来已信奉伊斯兰教的马六甲王朝、巴赛王朝对米
南地区的影响,从苏门答腊西海岸到内地,从东海岸到内地,经历了漫长的持续不断的几
个世纪。正是因为这样的从商贸开始的、细水长流的过程,给米南地区带来了稳固的伊斯
兰教的影响。
伊斯兰教在米南地区的传播、发展和普及的过程中,谢赫·布尔汉丁(SyehBurhanuddin)
是一个重要人物。谢赫·布尔汉丁原名波诺(Pono)。据说他 1646 年出生于巴里让安那格
里,由于家里生活困难,搬迁到了靠近西海岸地区,在那里他受到了伊斯兰教的启蒙,决
心前往亚齐巴赛王国学习伊斯兰知识。在亚齐期间,师从谢赫·阿甫度劳夫·阿尔辛基

(SyekhAbdurraufal-Sinkil),是苏菲主义教团来到印尼后的重要继承人。 约 21 年后,谢
赫·布尔汉丁从亚齐归来,定居在米南加保西海岸的帕里亚曼。
回到米南地区后,谢赫·布尔汉丁开始有针对性地传教。谢赫·布尔汉丁注意观察,
发现当时米南加保人民喜欢赌博、喝酒、斗鸡。对于成年人和青年,谢赫·布尔汉丁以纠
正他们生活恶习的方式开始传教;对于容易受影响的小孩,注重向他们诵读古兰经,给予
引导,一起玩游戏,让小孩在游戏开始之前诵读感恩真主的话语以获得游戏胜利。这样一
来,谢赫·布尔汉丁很快便发展了一帮弟子。

谢赫·布尔汉丁在米南地区的最大贡献是建立了通过 Surau 来传播伊斯兰教的方式,
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重要的形式。Surau,现在的印尼语-汉语字典中翻译为“村内的
小清真寺”
,它与清真寺(mesjid)的区别在于,村内的小清真寺更小,不用于周五主麻节
祷告和开斋节等大节日的祷告,更注重教育的功能,一般与清真寺相邻。一般认为,surau
在伊斯兰教传入之前就有了,是米南加保人女孩男孩学习的场所。谢赫·布尔汉丁把 surau
变成了主要学习伊斯兰教义和诵读古兰经的地方,着重年轻一代。孩子们白天在 surau 学
习,晚上进行宵礼之后,再学习功夫、艺术、谚语等。女孩子回家住,男孩子大约 7 岁开
始晚上就住在 surau。晚上舅父会来到村内小清真寺,对外甥进行教育。
把 surau 发展成学习伊斯兰教义的地方,也就是把米南加保的习俗与伊斯兰教结合在
一起了。没有继承权的男孩子住在村内小清真寺,符合母系氏族的情理。男孩子们在村内
清真寺,离开父母照顾,培养了独立自主的性格,培养了集体意识,全身心地接受伊斯兰
的教导。新式学校普及之前,孩子们都在清真寺里接受伊斯兰的教育。这样的方式发展形
成后,在很长的时间内对伊斯兰教在米南加保的发展和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Halimah: Peran Syekh Burhanuddin dalam Pengembangan Agala Islam di Minangkabau pada Awal Abad ke-17, Padang:
Universitas Andalas, 1987.

Amir Sjarifoedin Tj.A.: Minangkabau dari Dinasti Iskandar Zulkarnain Sampai Tuanku Iman Bonjol, Jakarta: PT. Gria Media
Prima, 2011, p.352.
25
荷兰殖民者完全占领苏门答腊岛后,客观上加速了米南加保地区的现代化,也影响了
伊斯兰教的发展。19 世纪 40 年代起,当地的新式教育逐步发展起来后,出现了一批新的
知识分子。其中沙伊尔·阿赫玛·卡迪毕业于武吉丁宜国王学校,1877 年前往麦加学习。
学成归来做老师后,向学生传输改革思想,影响了一批米南加保及其他地区的改革派的信

徒,他们反对神秘主义流派,倡导回归到古兰经。
在世俗教育不断发展的同时,1923 年,米南地区出现既教授科学知识也教授伊斯兰教
义的寄宿制学校,大受当地人民欢迎。大约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男孩子不再住在村内小
清真寺,在家里也有房间。村内小清真寺辉煌不再。

图 3‐1 巴里让安那格里内古老的村内小清真寺(左)

第二节 米南加保母系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适应的原因

文化传播、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作为三种重要的动态文化现象,对文化发展过程产生
极为复杂的影响。文化适应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可以指两种文化间接交往的协调过程;既
可能表现为起点上两种文化一开始碰撞就能协同发展,也可以表现为结果上两种或多种文

化通过调整、变革而彼此和平相处。


Mochtar Naim: Merantau: Pola Migrasi Suku Minangkabau, Jakarta: PT. Raja Grafindo Persada, 2013, p.85-86.

李莉:《论文化传播、冲突、适应与文化发展》,《山东社会科学》2012 年第 12 期。
26
事实上,伊斯兰教与印尼的各地的文化都能相适应。公元 13 世纪,伊斯兰教经印度
胡茶辣国(Gujarat,今古吉特拉)由商人传入印尼。最初从印度传入印尼的是伊斯兰教的
苏菲派。苏菲派神秘主义派别与印尼当时的原始宗教、佛教、印度教中的神秘色彩相吻合。
伊斯兰教经由印度传入印尼时,已经过印度文化的过滤,因此,对于当时信奉印度教和佛

教的印尼人来说,伊斯兰教的很多元素与佛教、印度教的元素相似,易于接受。 印尼是
一个由 300 多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印尼文化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当伊斯兰教和本土多元文
化相碰撞,印尼伊斯兰教的纯粹性发生了变化。印尼伊斯兰教徒至今仍保留了许多与当地
习俗相结合的习惯。世界四大文明在不同时期对印尼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各种文化在这
片大地上都容易找到相似的元素。
具体到伊斯兰文化为什么能与米南加保族母系文化相适应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
伊斯兰教伴随着商贸传入,苏门答腊岛成了伊斯兰教徒商人最早的落脚点,边经商边传教
的过程中,经过漫长的几个世纪的时间,形式上和时间长度上都让人容易接受,两种文化
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伊斯兰文化作为外来文化影响相当巩固。其次,伊斯兰教义中有
很多元素与米南加保的习惯法相似,而米南加保族非常尊崇习惯法,这大大地减少了伊斯

兰教传入所受到的阻碍; 再者,米南加保习惯法强调“以发展中的大自然为师”,习惯法
的核心内容是母系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到来只是环境的一种新发展,足够为习惯法所包容。
米南加保母系文化与伊斯兰文化适应是一个彼此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的双向过
程。
穆斯林在社会生活中按照信仰化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来行动,法律、信仰和道德之
间没有明显的界线,这与米南加保族以习惯法为法、为信仰、为道德规范的精神相似。伊
斯兰法《古兰经》和《圣训》具有法律宗教化,宗教法律化的特征。以《古兰经》为例,

” 这与米南加保习惯法中
《古兰经》第 42 章第 38 节“他们的事务,是由协商而决定的。
强调的从家庭、家族、部族分支至那格里内部的协商精神一致。
《古兰经》第 65 章第 1 节,

“谁超越真正的法度,谁确是不义者。” 这与米南加保传统上强调一定要遵守习惯法和史
话的规定一致。

第三节 米南加保母系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并行发展

一、米南加保母系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并行发展在民间文学中的体现

长谚语是米南加保族民间文学的重要形式。长谚语类似诗歌,前半段起兴,后半段表
意。长谚语形式上便于传播,人们喜欢诵念长谚语。在西苏门答腊省,长谚语、板顿诗等


梁敏和:《印度尼西亚文化概论》,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年,第 72‐73 页。

Amir Sjarifoedin Tj.A.: Minangkabau dari Dinasti Iskandar Zulkarnain Sampai Tuanku Iman Bonjol, Jakarta: PT. Gria Media
Prima, 2011, p.331.

马坚译:《古兰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第 396 页。

马坚译:《古兰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第 461 页。
27
都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这些都对习惯法的传承起了重要作用。
长谚语 4-1

Simuncakmatitarambau, 慕扎 摔下山而死,
Kaladingmambao, 带着砍刀到田里,
Lukolahpaokaduonyo. 两腿皆伤及。

AdatjosyaratdiMinangkabau, 米南加保里的习惯法与伊斯兰法
Ibaratauahdengantabiang, 像是悬崖与凤尾竹,

Sanda‐manyandakaduonyo. 互为依靠。
长谚语 4-1 主要表达了习惯法和伊斯兰教法互相补充,互相支撑,
“骨肉相连”。习惯
法负责社会关系调节,伊斯兰法占据信仰方向,两者平衡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

长谚语 4-2
Adatbasandisyarak, 习惯法以伊斯兰教规为基础,
SyarakbasandiKitaballah, 伊斯兰教规以古兰经为基础,
SyarakmangatoadatMamakai, 教规指导,习惯法实践
Carminnantidakkabuah, 镜子不再模糊,

Palitonantidakpadam. 油灯不再熄灭。
米南加保习惯法是一个历经变化的,还在不断变化的习惯法,既是持续的,也是变化
的。习惯法强调“以发展的大自然为师”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发展中,则要平静地看
待变化,适应之,容纳之。

长谚语 4-3
Alahbauriehbaksipasin 巴新走出一排脚印,
Kokbakiokalahbajajak, 鸟儿留下许多痕迹,
Habihtahunbagantimusim, 年岁更替季节变幻,
Sandiadatjangandianjak. 习惯法的奥秘不变。
历史上米南加保族所经历的佛教、印度教影响时期,现在的伊斯兰教影响时期,从前
的巴卡路荣王国,现在的印尼共和国,于历史长河而言只是一瞬间,就像季节更替一样,
习惯法不断地适应、变化、容纳,而核心没有变。因此,米南加保人民也可以接受时代改
变,可以接受习惯法的一些非核心的改变,不断地在“变”与“不变”的哲学中往前走。
可以说,于米南加保族而言,习惯法就是一种信仰。


注:慕扎(muncak)是米南加保族男子的一种头衔。

H. Idrus Hakimy: Rangkaian Mustika Adat Basandi Syarak di Minangkabau, Bandung: Penerbit Remaja Rosdakarya, 2001,
p.29.

H. Idrus Hakimy: Rangkaian Mustika Adat Basandi Syarak di Minangkabau, Bandung: Penerbit Remaja Rosdakarya, 2001,
p.30.
28
二、“填补空白”与“并行发展”

伊斯兰教进入米南地区时,并没有改变母系、舅父制度等核心内容,伊斯兰文化只是
影响了一些原来习惯法中没有做出规定的或规定不够具体的方面,就像“填补了空白”。
例如,伊斯兰教进入米南地区之前,对于米南加保的葬礼,习惯法的规定是“活着有地方
住,死后有墓地躺;病了去看望,死了去吊唁。”伊斯兰教传入后,这些没有改变,增加

了洗涤遗体、包裹克凡、殡礼、埋葬等环节的规定。 伊斯兰教还改造了米南人民喝酒、
赌博的习惯。但是,习惯法并没有对伊斯兰文化全盘接收,一些被民众认为不好的东西并
没有吸收进去。例如伊斯兰教中的死刑、鞭刑等,并没有吸收进习惯法,也没有得到米南
加保族的认可。传统上,在那格里做了不仁义的事情,例如偷窃,按照习惯法规定进行惩
罚,最严重的惩罚是将此人逐出家乡,此人变成了流浪之人,不再有家乡。
访谈节选 4-1
时间与地点:2016 年 8 月 24 日,新建成的加当屋内
被采访人:苏莱曼,男,44 岁,中学教师
主要问题:伊斯兰文化为什么可以与母系文化并存?
我并不认为伊斯兰文化与母系文化有很大的冲突。在伊斯兰教到来之前,米
南地区曾受印度教和佛教的影响,现在是伊斯兰教时期,是时代变化、外部环境
的变化。我们只是处在历史发展的一个大时代。米南加保族习惯法强调“以发展
中的大自然为师”,“大自然”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还有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生
活中,习惯法与伊斯兰教联系在一起。例如,一个舅父如果不信伊斯兰教,他不
可能为大家所接受,就不能成为氏族首领;反之,一个研究伊斯兰的人如果不尊
崇习惯法就不可能被称为“伊斯兰学者”。
访谈节选 4-2
时间与地点:2016 年 8 月 24 日,芒古多家中
被采访人:芒古多,男,82 岁,巴里让昂那格里的前任首领
主要问题:伊斯兰文化为什么可以与母系文化并存?
如果一个人杀了人,米南加保族习惯法里没有死刑,这一点跟伊斯兰教不一
样;即使有人通奸,其刑罚也不像伊斯兰教法那样会受到鞭刑。在米南加保从来
都没有。习惯法自产生以来就带有伊斯兰法的特点。习惯法认为大自然就是真主,
伊斯兰教认为真主创造了世界,大自然是真主对人类的恩赐,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
员,两者都强调尊重大自然。所以其实冲突并不大,伊斯兰教传入时,习惯法只
做了一些改变。也因为这样,现在米南加保族 99%信奉伊斯兰教。我们经过了几个
不同信仰时期,之前的信仰时期里,习惯法与佛教和印度教不冲突,伊斯兰教传
入后,习惯法与伊斯兰教也不冲突。我们也曾经历了印度教和佛教影响的时期。


Amir M.S: Adat Minangkabau: Pola dan Tujuan Hidup Orang Minang, Jakarta: PT. Mutiara Sumber Widya, 2006, p.128.
29
我们现在还有在河里洗澡能洗涤罪恶说法,就像印度人看待恒河那样,相信这是
印度文化影响的体现。
访谈节选 4-3
时间与地点:2016 年 8 月 24 日,芒古多家中
被采访人:芒古多,男,82 岁,巴里让昂那格里的前任首领
主要问题:伊斯兰文化强调男性,母系文化强调女性,为什么两者可以并存?
的确米南加保族非常强调女性,总是先说你母亲再说你父亲,这是从习惯法
的角度看的,但是从宗教的角度看,我们也是父亲的后代。例如米南加保族无论
男女,死后在墓碑上刻的“自己的名字+bin+父亲的名字”,而不是母亲的名字。可
以说,习惯法方面,我们用母系,在宗教方面,跟随伊斯兰,并没有完全“融合”。
笔者在田野调查期间,基本对所有的访谈对象都提出了上述几个问题,得到的答案是
类似的。这说明,至少现在米南加保族人民本身并不认为米南加保族母系文化与伊斯兰文
化之间有很大冲突。现在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页,习惯法曾经和佛教、印度教并存,现在
也可以和伊斯兰教并存。可以说,伊斯兰教传入以来,以“填补空白”的形式对习惯法做
了一些补充,这也是伊斯兰教能够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大部分的情况下,习惯法方面的
母系文化,与宗教方面的伊斯兰教处于文化相适应的状态,两者“并行发展”。

第四节 小结

伊斯兰教传入米南加保地区后,逐渐成为该区影响最大的宗教,对当地文化有着深远
的影响。现在,米南加保族 98%信仰伊斯兰教。米南加保母系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可以相适
应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从伊斯兰教传入的方式分析,伊斯兰教从苏门答腊岛东海岸、西海
岸传入米南加保地区,其路线与米南加保族“出外谋生”的贸易路线相吻合,伊斯兰教的
传播始终与商贸相关联。伊斯兰教在米南加保内地的传播,以“村内小清真寺”(surau)
为重要载体,着重发展年轻一代,“村内小清真寺”发展成学习的场所。又由于母系文化
的缘故,男孩子从小住在“村内小清真寺”
。“母系”、
“青少年”、“教育”这些元素开始与
伊斯兰教联系紧密,进一步扎实了伊斯兰教的发展步伐。
最初从印度传入印尼的是伊斯兰教的苏菲派。苏菲派神秘主义派别与印尼当时的原始
宗教、佛教、印度教中的神秘色彩相吻合。伊斯兰教经由印度传入印尼时,已经过印度文
化的过滤,易于为印尼人民接受。苏门答腊岛是伊斯兰教传入印尼的门户,经过漫长的几
个世纪的时间,米南加保母系文化和伊斯兰文化有足够的时间相互适应。伊斯兰教义中有
很多元素与米南加保的习惯法相似。米南加保族非常尊崇习惯法,强调“以发展中的大自
然为师”。伊斯兰文化的到来只是环境的一种新发展,足够为习惯法所包容。

30
米南加保母系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相适应体现在大量的口头文学中。米南加保母系文化
与伊斯兰文化两者像是悬崖与凤尾竹,相互依靠。伊斯兰教“填补空白”式的补充了米南
加保母系文化没有做出规定的地方,而没有撼动其核心,两者得以“并行发展”。

31
第五章 米南加保母系文化自治体的时代流变

第一节 那格里及母系文化的传统状态

一、前巴卡路荣王国时期

那格里是一个有明确边界的实际地理概念,是米南加保族自下而上自发组建并实行自
治的区域。自下而上先有家庭、家族,发展成部族分支,不同的部族分支在混合居住组成
一个那格里,形成“家庭——家族——部族分支——那格里”的构成。家庭至部族分支一级
由舅父管理,那格里一级形成协商委员会。舅父作为“经理人”依照习惯法进行管理,协
商委员会按照习惯法协调解决问题。米南加保族的史话记载了最早的那格里是马拉比火山
边上的巴里让安,这一点也普遍为各学者和米南加保群众所认同。
阿迪地亚瓦曼王在米南加保地区建立巴卡路荣王朝之前,即 14 世纪之前,米南加保
地区完全实行那格里内部自治,并没有村镇、县市管辖的概念。这时的米南加保族母系文
化十分强调“共同性”,其中体现在:第一、土地属家族、部族分支和那格里所拥有的,
属于世代相传的“高财产”,不属个人拥有。强调互助协作,共同努力把家族的财产发展
壮大,共同分配土地带来收入。第二、“共同性”并不因为婚姻或外出闯荡而改变,并不
影响个人原有的权利和义务。第三、协商一致,共同决定。这一时期的米南加保族母系文
化特别强调协商一致,建加当屋、修道路也要先协商一致。加当屋内一家人协商,家族内、
部族分支内协商,最后各部族分支首领一起在“那格里习惯法会议”内商议。
土地掌握在女性手中,土地不只是用来生产,拥有土地也是米南加保族女性的标志。
每一个那格里的地域范围包括林地沼泽等未开发的,也包括水田、旱地、庄园地和住宅用
地等已经开发的。这些地都属集体共有。当人口逐渐发展,人们便开辟新的土地。在新的
土地上聚居各个部族分支超过四个,拥有特定的设施时,又可以根据习惯法的规定成立新
的那格里。也因此新成立的那格里也会保持各个部族分支混居,没有一个部族分支单独一
个那格里的情况。不同那格里之间相同的部族分支也依然保持联系。人们通过习惯法行事,
通过舅父制度进行社会管理。那格里一级的管理机构“那格里习惯法会议”,由各个部族
分支首领和家族首领组成。
那格里作为一个自治结构,拥有完善的财政制度,财政来源通常包括伐木税、土地使
用税、市场税、罚款、伊斯兰教规定的课功及其他捐款等。民众并不依层级向那格里交税,
各级首领也没有工资。家族首领、部族分支首领、那格里长有权力,但通常更强调“责任”

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名望,而不是政治和阶级的体现。
这些现象都是前巴卡路荣王国时期就己具备的那格里自治状态。母系,舅父制度,自

32
下而上自然发展组建那格里,强调“共同性”,内部自治,我们把这些现象看成未经外来
政治因素破坏之前那格里的自然状态。由于那格里是母系文化的载体,也可以看作是母系
文化的传统状态。

二、巴卡路荣王国时期

大约 14 世纪,巴卡路荣王国时期开始。阿迪地亚瓦曼王以及后来的历任国王都没有
改变那格里内部的自治,只是在那格里内部协商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那格里之间的纠
纷,国王会作为调停方,以此显示国王的权威。阿迪地亚瓦曼王领导和影响下,这时米南
加保人民信仰佛教,处于母系文化和佛教文化并存的状态。王室不属于任何一个那格里,
实行父系制。没有证据表明国王向人民收取赋税,也没有强迫人民劳动。王室的收入来源
于进出口商品税、为民众解决问题收取的费用、囚犯和王室的服务人员耕种田地所得。
王室和国王的存在让米南地区的整体性得到体现和维护。相比于后来的殖民时期和印
尼建国后,这一时期由于国王不插手那格里内部事务,政治因素对那格里内部影响几乎可
以忽略不计,仍可以理解为那格里受政治因素影响前的原始状态。

第二节荷兰殖民时期

1799 年,荷属东印度公司破产,荷兰殖民政府取而代之。荷兰殖民政府加快改造那格
里,那格里被纳入殖民政府体系,属行政体系中最低的一级,那格里首领也就成了殖民政
府的职员。政治上,通过那格里首领征兵;经济上,通过那格里首领征税,包括市场税、
出售商品税、斗鸡或赌博的营业税。“分而治之”的殖民策略下,也利用华人来征收当地
人的税款。19 世纪 40-50 年代,为加大对那格里的控制,殖民政府宣布取消原有的“那格
里首领”的称呼及其内部产生的方法,改设“大首领”
。“大首领”是荷兰人统治那格里的
助手,甚至可以说是“走狗”
,但仍然有米南加保人愿意出任,因为可以拿到工资。于是,
那格里数量的陡然增加。
从这时起,那格里自然分化的发展方式已开始遭到破坏。首领成了荷兰人破坏那格里
内部自治的关键。首领原本为族人管理财产,努力发展壮大家族财产的责任没有得到履行。
舅父制度中“首领”受人尊重,为族人办好事的形象受损。完整的那格里自治开始遭到破
坏。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荷兰殖民时期结束。
在荷兰殖民的最后一个十年里,二战爆发,殃及印尼,经济萧条,印尼民族觉醒,殖
民者无暇顾及那格里事宜。这个十年里只出台了一个法规,影响却足够大,即《1938 年关
于 爪 哇 以 外 的 本 土 自 治 地 区 的 规 定 》( 荷 兰 语 Inlandsche Gemeente Ordonantie
Buitengewesten, IGOB),除了要求那格里及其首领对殖民政府忠诚之外,仍然给那格里以
充分的自治权。

33
第三节 印尼中央政府统一管辖

一、独立之初的三十余年

(一)加入政府和党派元素:印尼独立之初的 1946 年版本


1945 年 8 月 17 日,印尼宣布独立。印尼独立准备委员会随即制定了《1945 年宪法》,
选出正副总统,印尼中央国家委员会成立。各省份城市也成立相应级别的国家委员会,采
用西方民主制度。米南地区在加入政府和党派的元素后,那格里治理上迎来了新一轮的改
变。
1946 年 3 月,那格里首领齐聚米南加保“自然习惯法会议高级委员会”,建议保留“那
格里会议”,直接加入党派代表的席位,然而这个建议未能通过。宣称更能体现民主的“那
格里代表委员会”成立,并强调“那格里代表委员会”不干涉习惯法相关事务,只进行政
府管理。随后《1946 年西苏门答腊省省长第 20 和 21 号政府规定》出台,进一步加强那格
里管理,那格里一级政府由那格里长、“那格里代表委员会”、“那格里日常委员会组成”。
那格里长的地位得到突出,那格里长同时也是“那格里代表委员会”和“那格里日常委员
会”的主席。
《1946 年西苏门答腊省省长第 20 和 21 号政府规定》是印尼独立后对米南加保那格里
的第一个治理办法,体现了政府最初的考虑方式,以加入党派元素为主要特征。它与荷兰
殖民时期有代表性的 IGOB 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表 5-1IGOB 与《1946 年第 20 和 21 号政府规定》对那格里管理的区别
序 荷兰殖民政府《1938 年关于爪哇以 印尼政府《1946 年西苏门答腊省
内容方面
号 外的本土自治地区的规定》
(IGOB) 省长第 20 和 21 号政府规定》
那格里长与那格里代表委员会共
1 领导 那格里首领掌握大权
同管理
那格里代表委员会管理政府日常
管理机构的权 那格里会议既管理日常自治事宜,
2 事宜;那格里习惯法会议管理习
力 也管理习惯法相关事宜
惯法事宜
机构人员产生 那格里会议的成员的任命必须得到 那格里代表委员会成员由人民选
3
方式 殖民者的同意 举产生
4 决议产生方式 反复协商,达到一致通过 少数服从多数
5 法律基础 观念中的法律,即习惯法 成文的国家法律

《1946 年西苏门答腊省省长第 20 和 21 号政府规定》


在独立后风云变幻的形势下产生,
而后的数年间对那格里的管理规定又历经变化。这一法令的影响之大主要体现在,1999 年
印尼政府恢复那格里的行政级别,恢复那格里部分自治权可以说就是恢复到这一版本,而
不是殖民时期的管理版本,或是殖民之前更原完整自治的版本。
(二)“自治区”的设立与取消:1950 年版本
34
印尼政府独立后出台的第二个那格里管理规定是《1950 年中苏门答腊省地方政府条
例》,规定撤销那格里,改设“区”。西苏门答腊省政府提出希望 543 个那格里合并成约 100
个自治那格里,称为“自治区”,区长由省长任命。撤销那格里代表委员会和那格里日常
委员会,设区人民代表委员会。最后合并成 78 个“自治区”。
这样的外力控制下的合并破坏了那格里原有的自治单元、文化单元和民众社区单元,
很快遭到拥护习惯法的人民的强烈反对。1954 年 1 月 15 日印尼总统令宣布废除自治区制
度,基本恢复至 IGOB 那格里自治,并根据民主制度做适当的改变。
(三)动乱与动乱后:1963 年版本
接下来的 1956-1961 年对于米南地区而言相当艰苦。1950 年,政府下令中苏门答腊省
拆分为三个省份,即西苏门答腊省、廖内省和占碑省。由于对中央政府的政治经济政策不
满,包括破坏那格里自治的政策、任由共产党发展壮大、也有一说有外部势力的支持,1958
年 2 月 15 日由阿赫玛·侯赛因领导的动乱在巴东爆发,随后宣布成立“印尼共和国革命

政府”,2 月 17 日迅速得到北苏拉威西和中苏拉威西省的支持和响应。 1961 年中央政府
强力平定动乱之前,米南地区处于混乱状态,中央政府与“印尼共和国革命政府”争夺那
格里的支持,而投身“印尼共和国革命政府”的那格里领导大多不在任上管理那格里,出
现了大那格里领导的空缺。动乱期间及平息后大量人口离开米南加保地区。
1962 年至 1963 年,为整顿那格里的管理,相继出台了《1962 年 01/4/62 政府条例
——关于规范那格里管理》、
《1963 年西苏门答腊省长决定书——关于西苏省的那格里和那
格里治理》。后者规定,那格里的治理应符合“有领导的民主”的思想,决定设那格里首
领、那格里协商会议、联合委员会等。那格里协商会议的成员由来自 10 个不同阶层/方面
的代表组成。这一安排,看似加强了各阶层的参与,实际却是加强了那格里首领的绝对领
导地位。这体现在该法令的第 18、30、34 和 41 条:一、那格里首领同时也是那格里协商
会议的主席,也是联合委员会主席,而那格里协商会议不能任免那格里首领;二、那格里
协商会议所讨论的事宜必须全票通过,不能通过的提交联合委员会讨论,但紧急情况下可
以由那格里协商会议主席即那格里首领自己决定。在联合委员会中讨论也必须全票通过,
若不能全票通过,联合委员会主席也就是那格里首领可以自己决定。
这样集权于那格里协商会议主席,使得那格里协商会议不能体现人民民主的意志。米
南加保族母系文化中那格里完整自治遭到进一步破坏。
(四)“新秩序”时代开始:1968 年版本及 1974 年补充规定
1967 年后,苏哈托上台,“新秩序”时代开始,人们开始更关注经济建设和那格里的
发展,认为之前更着重政治稳定的管理结构必须改变。1967 年 3 月,西苏门答腊省政府工
作会议在巴东举行,会议决定要重新考虑 1963 年版本的那格里行政管理办法。不久便出
台了 1968 年《西苏门答腊省省长决定书 025/GSB/1968——关于西苏门答腊省那格里管理
要点》,规定设那格里长和那格里人民代表委员会,那格里会议只能协调宗教和习惯法事


Latief: Minangkabau yang Gelisah, CV. Lubuk Agung Bandung, 2004.
35
宜,还规定了不能兼任职位。但这一版本在执行的过程中效果也不令人满意,不能很好地
配合国家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至此,那格里都是米南加保地区的最小行政级别。

二、那格里作为行政区域的消亡和复兴

(一) 背景
《1979 年第 9 号印尼共和国总统指示——关于 1979-1980 年村级建设帮助》规定了从
年度国家财政预算中拨款直接支持村一级的建设,由内政部负责。该项目一致持续到
1983-1984 财政年度。同时,《1979 年 5 号法村级管理法》开始在全国生效,该法律规定
村级 desa 是最低一级行政机构,与“屯”
(kelurahan)同样直属镇一级之下,即“省—市/
县—镇—村/屯”。该法律第 35 条第(1)款明确写到:“村或现有的与村同一级的其他称
呼,在本法开始生效后,都如本法第 1 条 a 款的定义称为‘村’。”
(二) 那格里的拆分
面对直接针对村级的拨款,以及具体的村级管理办法,米南加保地区面临着选择:是
否把那格里等同为“村”?当时西苏门答腊省仅有 543 个那格里,如果把那格里等同为“村”
一级,这样能获得的拨款较少。于是决定把每一个那格里进行拆分成几个周隆(Jorong),
让周隆等同于村一级。这样一来,随着《1980 年第 9 号内政部长指示》、《1981 年第 4 号
内政部长条例关于村的建立、拆分、合并和取消》、
《1981 年第 7 号地方条例关于西苏门答
腊省村的建立、拆分、合并和取消》系列法律文件的出台,实际上已经确定并开始把周隆
作为村一级进行建设,此时那格里还处于转型阶段。1983 年 8 月 1 日,《162/GSB/1983
西苏门答腊省长决定书》的发布标志着周隆划分完毕。在米南加保地区形成了“省—市/
县—镇—周隆”的四级结构。那格里不再作为行政级别存在。这样对那格里来说可谓遭受
巨大打击。
同月,根据上述决定书制定的《1983 年 13 号地方条例——关于西苏门答腊省那格里
作为民众习惯法单位》,那格里在这一个时期的地位得到定性,保证了在行政区级别划分
之外那格里通过习惯法继续发挥作用。那格里虽然已不是行政区级别,依然是习惯法单位,
也依然是一个地理概念。
(三) 那格里再次调整
把一个那格里划分为若干个周隆即村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划分得太小,许多
周隆的人口太少,发展动力不足。
《1988 年第 11 号西苏门答腊省省长指示——关于重新调
整村一级行政区区域》出台后,各市县开始据此进行调整,把几个周隆合并成一个。1988
年至 1997 年间历经五次调整,到 1997 年,“村”级单位从 1988 面的 3138 个减少到 1744
个,减少了 56%。政府还考虑用那格里的力量发展周隆,1991 年省长下令在那格里建立了
“那格里建设协商会”,协调一个那格里内各个周隆的发展规划。那格里开始以建设协调
机构的作用。

36
为加强那格里习惯法会议对于推进地区建设的作用,1994 年西苏门答腊省省长签署了
《西苏门答腊省长指示——关于加强那格里习惯法会议对促进那格里建设的作用》。那格
里习惯法会议的地位得以提升,那格里地理概念也依然存在。
(四)恢复与发展
1998 年前后,印尼遭受金融危机,苏哈托总统下台,东帝汶独立,种族歧视恶性排华
事件发生,社会动荡。瓦希德总统上台后,改革和民主呼声高涨。同时,《1979 年 5 号法
村级管理法》在爪哇岛以外的许多地方在执行过程中都存在许多问题。
西苏门答腊省社会各界出于对那格里的热爱,对米南加保族文化的保护,为恢复那格
里为行政级别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省政府带头发力,首先,多种场合多种方式倾听人民诉
求。1988 年 11 月,西苏门答腊省政府召集社会各界齐聚,讨论省政府对于地方自治政策
的转变应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与会者积极要求恢复那格里为“村级”,保证那格里的完整
性。第二,政府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调查,广泛了解人民的意愿。1988 年 12 月至 1999
年 2 月对 16 个那格里进行深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支持把那格里恢复成村一级,
只有一部分村长持反对意见。另外,得到国会二局原则上同意。1999 年 3 月,国会内分管
行政体系的二局表示同意西苏门答腊省根据当地社会文化情况进行村一级政府的建设。
最终,
《1999 年 22 号法律地方政府法》出台,该法令反映出政府的治理观念有了较大
变化。其中体现在序言部分“考量依据”中 b 点,写到:“在进行地方自治的过程中,需
要更强调民主、民众参与、平等与公平的原则,关注地方的潜力和多样性。”“考量依据”
中 e 点写到:
“《1979 年 5 号法律村级管理法》统一村一级的称呼、形式、组织办法和地位
的,不符合《1945 年宪法》的精神,必须承认特殊地区的权利,所以必须进行替换”。
1999 年至今,那格里的地位得以恢复以后,没有再经历巨大的变动。
《2014 年 6 号法
律村级法》更体现尊重地方多样性的精神。由于近年来人口增长平稳,那格里的数量基本
保持稳定。

第四节 小结

前巴卡路荣王国时期,那格里完全依照舅父制度自下而上实行自治。舅父制度从来都
是母系文化的重要内容,这时米南加保族已经形成以那格里为载体的内部自治机制。巴卡
路荣王国统治时期并没有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那格里依然处于自治状态。
荷属东印度公司时期,荷兰人从亚齐手中夺得米南地区的西海岸的控制权后,在那格
里笼络那格里首领,开始把手伸向中心地区的那格里。1667 年,荷兰人任命一位名叫卡约
的那格里首领为巴东的“司令员”,并让卡约在西海岸拉拢其他那格里首领。西海岸的那
格里首领大多是商人,与殖民者相互支持可以为他们带来利益。荷兰殖民政府时期,那格
里被纳入荷兰殖民政府行政体系,殖民者对那格里进行多种干预,人为增加那格里的数量,
破坏那格里自然分化而成的规律,利用那格里首领对人民进行强迫种植,那格里从此没有

37
了完整意义上的“自治”。米南加保族依旧是母系社会,但舅父制度的功能已不像从前,
首领从为族人谋福利变成压迫族人的工具。
进入印尼共和国时期后,中央政府在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促进地方发展中不断探索前
进,政策上出现反复。那格里纳入印尼行政区划体系后,那格里长与那格里日常委员会共
同行使管理职责,那格里长通过选举产生,而不是传统的从舅父制度中逐级推选出那格里
首领。决议产生的方式变成了少数服从多数,不再是一致通过。特别是 1958 年动乱后制
定的关于加强对那格里管理的法令,那格里协商会议主席集权明显。
在习惯法的作用下,政治变化并没有影响米南加保族坚持母系,舅父制度依然在社会
管理中发挥作用。传统上从“家庭——家族——部族分支——那格里”自下而上发挥管理作
用舅父制度,已无法在现代治理中完全保留,无法在那格里一级发挥作用,于是舅父制度
的范围退至“部族分支”一级。
特别是 1979 年至 1999 年,那格里从行政级别中抽离,那格里被拆分成周隆。由于拆
分过细导致难以发展,又人为地把几个周隆合并成一个。部族分支在原本集聚的地方经历
反复拆分合并后,舅父制度下的管理恐怕已经不及“部族分支”一级,只是在家族事务发
挥作用。
1999 年那格里作为行政级别恢复后,在印尼政治经济稳定的背景下,那格里亦稳定发
展,那格里重新成为具体的地理概念,社会自我管理逐渐恢复到那格里一级。国家行政管
理依旧,舅父制度所进行的管理在习俗和习惯法范围内居多,例如保持母系特色、教育外
甥、规范习俗、举办传统仪式、继承土地和财产等。首领在人们心目中德高望重的形象也
得到恢复。
时代变迁,那格里历经政治管理的变化,即使在那格里被拆分成周隆的情况下,习惯
法依然得到尊崇。面对政治环境的变化,米南加保母系文化表现出了强大的适应力。并且,
政治环境的影响始终聚焦在那格里的管理上,那格里的管理是可以退让的,政治从未对母
系发起过挑战,例如对母系继承财产进行过干涉,也是母系文化一直得以延续的原因。

表 5-2 那格里的变迁
那格里状
时期 节点 特点 对母系文化的影响

前巴卡路荣王国时 根据人口和部族分支发展,
殖民时 完全自治
期 自然形成新的那格里 传统状态
期以前
巴卡路荣王国 自治 国王仅发挥协调的作用
政治上,由那格里首领发
荷兰殖民 动,帮助殖民者征兵;经济 不再享有完整的那
政府管理 上,通过那格里首领征税 格里自治;
荷兰殖 那格里纳入殖民政
“大首领”领殖民政府工资 完整的舅父管理系统
民时期 府体系
1914 年重 那格里数量增加 在顶部那格里一级遭
新拥有自 IGOB 法令给那格里以充分 受破坏
治权 的自治权
印尼独 1945 年至 1979 年: 印尼政府 加上印尼政府管理元素 中央管理不断加强,社
立后 1. 1946 年 加 入 党 管理加强 加入党派元素 会自我管理退至那格

38
派元素 里内“部族分支”一级,
2. 1950 年 自 治 区 在习惯法方面进行协
的设立与取消 商管理
3. 1963 年 加 强 集

4. 1968 和 1974 加
强集权
那格里变成不具体
“那格里”一级从国
一个那格里拆分成若干个 的地理概念
家行政级别中取消: --
周隆,尔后无序合并 社会自我管理只在家
1979-1998 年
族事物内发挥作用
那格里重新成为具
体的地理概念,习惯法
那格里作为村一级 那格里作
的社会自我管理逐步
的恢复和发展:1999 为行政级 那格里数量稳定
恢复到“部族分支”一
年至今 别
级和“那格里”一级;
首领的形象得到恢复

39
第六章 结论

通过上述章节,笔者就米南加保族及其母系文化的特点,米南加保母系文化中的男性
角度,米南加保母系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适应,米南加保母系文化自治体的时代流变几个
方面展示了印尼米南加保族母系文化及其变迁过程。
一、米南加保族母系文化的变迁历史
米南加保族男子“出外谋生”的过程,亦是米南加保族发展历程的一个侧面。米南加
保族的出外闯荡最初属于居住区中心地带的拓展,从“三个村”地区往外拓展。在往东、
西海岸拓展的过程中形成相对固定的贸易路线。贸易路线沿线由“侨居地”逐渐变成“常
居地”。大量米南加保族商人到达马六甲王国首都的附近地区。米南加保人在马来半岛同
样建立那格里,遵循母系文化,逐步发展成今天马来西亚的“森美兰州”。荷兰殖民者为
培养服务于殖民政府的当地人,开始建立新式学校,客观上促进了米南地区现代教育的发
展,造就了米南加保族的求学风气。进入 20 世纪后,这一批荷兰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知识
分子已活跃于文学、媒体、教育等领域,为印尼建国初期做出卓越的贡献。城市化的影响
下,特别是印尼建国后,米南加保族到城市中谋发展,到大城市求学,其良好的民族形象,
受印尼各民族尊敬。
习惯法“下去”(从米南加保族中心地带到东西海岸),伊斯兰教“上来”(从东西海
岸传入米南加保族中心地带)。伊斯兰教的传入于米南加保族而言是一个历史节点,它带
来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伊斯兰教伴随商贸传入过程是缓慢而温婉的。从最初的阿拉伯商人
带来的伊斯兰教的直接影响,到后来已信奉伊斯兰教的马六甲王朝、巴赛王朝对米南地区
的影响,从苏门答腊西海岸到内地,从东海岸到内地,经历了漫长的几个世纪。这为包括
米南加保地区带来了稳固的伊斯兰教的影响。伊斯兰教在米南加保内地的传播,以“村内
小清真寺”
(surau)为重要载体,着重发展年轻一代。
“村内小清真寺”、
“母系”、
“青少年”、
“教育”这些元素开始与联系紧密。
那格里是米南加保母系文化的载体。时代的发展与米南加保族的发展在那格里的地理
区域、发展方式、管理方式、行政层级的变化上亦有体现。时代变迁,那格里从完全自治
状态,到上有国王统治,纳入荷兰殖民政府的行政体系,印尼建国后纳入印尼政府的行政
体系,现代治理与传统协商一致自治方式对抗之下,后者退让;从自然发展形成新的那格
里,到外力增加那格里数量,组合成自治区,拆分成周隆,最后还原那格里为“村”一级,
舅父制度从完整的“家庭——家族——部族分支——那格里”逐层自我管理,退至“部族分
支”一级,甚至“家族”一级。1999 年恢复那格里并相对稳定后,特别是在习惯法和社会
管理方面,“舅父制度”呈往上至那格里的趋势。
二、米南加保族的现状展示即米南加保族母系文化的变迁结果
40
米南加保族是一个六百多万人口的母系氏族,历经上述民族发展、宗教、政治方面的
变迁和影响后,本文对米南加保族现状的展示就是米南加保族母系文化的变迁结果。米南
加保族依然按照母系计算世系,女子继承财产,婚姻中“从妇”,男子入住妻子家,尊重
女性,重视亲属关系。米南加保族尊奉习惯法,善于运用习惯法“变与不变”的哲学来应
对时代的变化。也是因为习惯法,米南加保母系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可以并存,米南地区的
伊斯兰教氛围并不比印尼其他地区弱。目前,米南加保族 98%信仰伊斯兰教,米南加保族
母系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依然并行发展。
舅父制度依然是米南加保族的社会管理制度,男子担任舅父、丈夫、父亲、家族首领、
部族分支首领等多重身份。男子管理和发展母家的财产,犹如“经理人”一般。舅父的地
位依然重要,首领受人尊重,舅父制度依然在习惯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米南加保族依然
喜欢出外闯荡,尤其是男性,经济因素成为主要的推动因素。米南加保族在印尼各地经商,
以开巴东菜餐馆为主。米南加保族在印尼各地形象良好。那格里制度尽管历经变化,人们
始终热爱那格里。

41
参考文献

一、中文专著、译著:
[1]T.H.埃里克森著,王亚文译:《族群性与民族主义人类学透视》,兰州:敦煌文艺出版
社,2002 年。
[2]戴建中:《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年。
[3]德拉克雷著,郭子林译:《印度尼西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年。
[4]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
[5]高其才:《中国习惯法论》,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年。
[6]和钟华:
《生存和文化的选择摩梭母系制及其现代变迁》,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年。
[7]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年。
[8]理查德·D.刘易斯(RichardD.Lewis)著,关世杰主译:
《文化的冲突与共融》,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2 年。
[9]梁敏和:《印度尼西亚文化概论》,广州:世界图书广东出版公司,2014 年。
[10]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年。
[11]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2]《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
《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昆明:云南民
族出版社,1983 年。
[13]木丽春:《纳西族通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年。
[14]《纳西族简史》编写组编:《纳西族简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年。
[15]尼古拉斯·塔林主编:
《剑桥东南亚史第 2 卷 19 世纪至 20 世纪》,昆明:云南人民出
版社,2003 年。
[16]吴崇伯等著:
《举足轻重的东南亚大国认识印度尼西亚》,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年。
[17]吴大华,潘志成,王飞:《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通论》,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年。
[18]严汝娴,宋兆麟:《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年。
[19]杨晓强:《后苏哈托时期的印尼民主化改革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 年。
[20]郁龙余,孟昭毅主编:《东方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21]詹承绪等著:
《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年。
[22]张玉安,陈岗龙等著:《东方民间文学概论第 3 卷》,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年。
[23]周华山:
《无父无夫的国度? 重女不轻男的母系摩梭》,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42
年。
二、学术期刊、硕博论文
[1]蔡建明:《中国省级人口迁移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地理研究》,1990 年第 2 期。
[2]陈安娜:《台湾土著社会母系氏族中的男性话语权》,《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8 年第 6 期。
[3]陈斌:
《摩梭人家庭角色的现代冲击》,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2 期。
[4]李莉:《论文化传播、冲突、适应与文化发展》,《山东社会科学》,2012 年第 12 期。
[5]施雪琴:《简论近代欧洲在东南亚殖民扩张中的宗教政策与传教活动》,《南洋问题研
究》,2003 年第 4 期。
[6]肖发荣:《再论“母系制”、“母权制”与女性社会地位》,《妇女研究论丛》,2005 年第
5 期。
[7]闫磊:《泸沽湖畔摩梭人母系制社会的文化人类学探析》,西南财经大学,2013 年。
[8]杨丽娥:《论摩梭母系文化的变迁》,《思想战线》,2005 年第 6 期。
[9]张泉福:《略论舅父权》,《民俗研究》,1993 年第 4 期。
[10]赵华鹏:
《社会人类学视野下的族谱文化研究综述》,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
学版),2013 年第 4 期。
[11]赵鹏:《泸沽湖畔走婚文化的当代抉择》,中央民族大学,2011 年。

三、外文专著
[1]A.A.Navis: Alam Terkembang Menjadi Guru: Adat dan Kebudayaan Minangkabau. Jakarta:
PT. Pustaka Grafitipers, 1986.
[2]Alfred Russel Wallace, Ahmad Asnawi: Sejarah Nusantara: The Malay Archipelago,
Yogyakarta, Penerbit Indoliterasi, 2015.
[3]Amir M.S: Adat Minangkabau: Pola dan Tujuan Hidup Orang Minang, Jakarta: PT. Mutiara
Sumber Widya, 2006.
[4]Amir Sjarifoedin Tj.A.: Minangkabau dari Dinasti Iskandar Zulkarnain Sampai Tuanku
Iman Bonjol, Jakarta: PT. Gria Media Prima, 2011.
[5]Chairul Anwar: Hukum Adat Indonesia: Meninjau Hukum Adat Minangkabau, Jakarta:
Penerbit Rineka Cipta, 1997.
[6]Drs. H. Musyair Zainuddin: Ranah Minang dan Lingkungan Hidup, Yogyakarta: Penerbit
Ombak, 2014.
[7]Elizabeth E. Graves: Asal-usul Elite Miangkabau Modern: Respon terhadap Kolonial
Belanda Abad XIX/XX, diterjemahkan oleh Novi Andri, Jakarta: Yayasan Obor, 2007.
[8]H. Datoek Toeah: Tambo Alam Minangkabau, Bukittinggi: CV. “Pustaka Indonesia”.

43
[9]H. Idrus Hakimy: Rangkaian Mustika Adat Basandi Syarak di Minangkabau, Bandung:
Penerbit Remaja Rosdakarya, 2001.
[10]Heny Gustin Nuraeni, Muhammad Alfan: Studi Budaya di Indonesia, Bandung: Penerbit
Pustaka Setia Bandung, 2012.
[11]Latief: Minangkabau yang Gelisah, CV. Lubuk Agung Bandung, 2004.
[12]Lynn L. Thomas, Franz von Benda-Beckmann: Change and Continuty in Minangkabau:
Local, Region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West Sumatra, Ohio University Center for
Internasional Studies Center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Monographs in Internasional Studies
Southeast Asia Series Number 71, 1985.
[13]Mochtar Naim: Merantau: Pola Migrasi Suku Minangkabau, Jakarta: PT. Raja Grafindo
Persada, 2013.
[14]Muhammad Jamil: Bundo Kanduang di Minangkabau, Bukittinggi: Penerbit Cinta Buku
Agency, 2016.
[15]Muhammad Jamil: Paduan Lengkap Ninik Mamak di Minangkabau, Bukittinggi: Penerbit
Cinta Buku Agency, 2016.
[16]Tsuyoshi Kato (Penulis), Azizah Kassim (Penerjemah): Nasab Ibu dan Merantau: Tradisi
Minangkabau yang Berterusan di Indonesia, Kuala Lumpur: 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Kementerian Pendidikan Malaysia, 1989.

三、 外文法律文件、统计数据
[1]Badan Pusat Statistik: Kewarganegaraan, Suku Bangsa, Agama, dan Bahasa Sehari-Hari
Penduduk Indonesia: Hasil Sensus Penduduk 2010.
[2]Instruksi Gubernur Sumatera Barat Nomor 11 Tahun 1988 tentang Petunjuk Penataan
Kembali Wilayah Administrasi Pemerintahan Desa
[3]Instruksi Menteri Dalam Negeri Nomor 9 Tahun 1980 tentang Pelaksanaan Undang-Undang
Nomor 5 Tahun 1979
[4]Keputusan Gubernur Kepala Daerah Provinsi Sumatera Barat Nomor 015/GSB/1968 tentang
Pokok-Pokok Pemerintahan Nagari dalam Daerah Provinsi Sumatera Barat.
[5]Keputusan Gubernur Sumatera Barat Nomor 02/Desa/Gsb-Prt tentang Nagari dan
Pemerintahan Nagari dalam Provinsi Sumatera Barat.
[6]Peraturan Daerah Nomor 13 Tahun 1983 tentang Nagari sebagai Kesatuan Masyarakat
Hukum Adat dalam Provinsi Daerah Tingkat I Sumatera Barat
[7]Peraturan Daerah Nomor 7 tahun 1981 tentang Pembentukan, Pemecahan, Penyatuan dan
[8]Penghapusan Desa dalam Provinsi Daerah Tingkat I Sumatera Barat
[9]Peraturan Daerah rovinsi Sumatera Tengah Nomor 50/G.P/1950

44
[10]Peraturan Menteri Dalam Negeri Nomor 4 tahun 1981 tenteng Pembentukan, Pemecahan,
[11]Penyatuan dan Penghapusan Desa dalam Provinsi Daerah Tingkat I Sumatera Barat
[12]Residen Sumatera Barat Nomor 20 dan 21 tahun 1946
[13]Surat Keputusan Gubernur Sumatra Barat Nomor 162/GSB/1983
[14]Undang-Undang Nomor 22 Tahun 1999 tentang Pemerintahan Daerah
[15]Undang-Undang Nomor 5 Tahun 1979 tentang Pemerintahan Desa

45
后记

这篇论文可以算是我学习印度尼西亚语十年的阶段性总结。

首先感谢我的父母,这些年来,我虽然没有取得什么成绩,但他们总是默默地支持我,

这篇论文就当作是对父母多年培养的回报。

其次,感谢杨晓强老师十年来对我的指导。2007 年我踏入广西民族大学,杨老师带领

我们开始学习语音、弹舌,一点一滴扎实我们的印尼语听说读写译。也感谢杨老师对我的

科研的关心帮助,让我逐步进入了研究状态。在开展科研初期,我比较迷茫。经过杨老师

的悉心指点,我开始关注印尼米南加保族男子外出谋生的现象,最后选定了这个硕士论文

题目。杨老师还鼓励我前往印尼西苏门答腊省进行田野调查,教授了很多实用的办法,让

我的调查顺利开展。一路下来,我学到了很多,增长了见识,得到了一点进步。感谢杨老

师对我论文的辅导指正,杨老师的认真态度与严格指导是这篇文章的质量保证。

感谢我的所有印尼语老师,滕宗元老师、李秀君老师、韩艳妍老师,外教 Meli 老师、

Umarino 老师,在你们的影响下,我也成了一名印尼语教师。感谢硕士期间的古小松老师、

刘志强老师,还有黄兴球老师、福林师姐、陈程师姐一路上对我的帮助。硕士期间可爱美

丽的同班同学,能遇到你们是我的福气。此外,还要感谢我的好闺蜜赖老师和颜老师,是

你们一直在我身边,给我支持。

最后,感谢自己,经历过怀疑、迷惘、放弃和醒悟,依然坚持笑对生活。不觉十年便

过去,愿以这篇文章提醒自己——生活千锤百炼,青春易逝,年华易老,且行且珍惜!

4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梁炳猛,杨君楚: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交往与合作》,
《中国-东盟年鉴·2014》,线装书
局,2015 年。
[2]杨晓强,杨君楚:《印度尼西亚 2014—2015 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东南亚纵横》,2015
年第 3 期。
[3]杨晓强,杨君楚:《印度尼西亚 2015—2016 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东南亚纵横》,2016
年第 2 期。
[4]杨君楚:《从部族主义走向大印度尼西亚——略论印度尼西亚早期的民族主义文学》,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 年第 9 期。

4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