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11《始得西山宴遊記》2019年試題庫(文言指定篇章試題)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8

2019 年試題庫(文言指定篇章試題) 卷一 閱讀能力

2019 年試題庫(文言指定篇章試題)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1. 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中,柳宗元成為「僇人」後四處遊山玩水,目的是:(1 分)
 打發時間
 體察民情
 增廣見聞
 紓緩恐慌

A  A B C D
B  ○ ○ ○ ○
C 
D 

2. 根據《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中作者在「得西山」前的遊歷經過,判斷以下陳述。(2 分)

無從
正確 錯誤 判斷
(1) 作者和朋友會選擇一些有特色的山水來遊歷。 ○ ○ ○
(2) 從作者一行人坐在草地上喝酒和睡覺可見,作者從「得西山」前 ○ ○ ○
的遊歷中得到樂趣。

3. 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中,通過描寫發現和登上西山的經過與在西山上所見四周景
色,表現出西山甚麼特點?(2 分)又柳宗元以西山的特點比喻自己的甚麼情況?(2 分)

描寫內容 西山的特點 柳宗元的情況


:
發現和登
自己受罰被貶至偏遠的永州,空有一
上西山的
身才華但鮮有人欣賞。
經過

:
在西山賞
西山山勢高聳,跟附近一帶高低起
所見的四
伏,宛如小土丘的羣山不是同類。
周景色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1 頁,共 18 頁 © 2019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2019 年試題庫(文言指定篇章試題) 卷一 閱讀能力

4. 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運用了不同的手法描寫景物。試指出以下引文運用甚麼
手法描寫景物。(可選多於一個答案,全對才給分。)(3 分)

 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
 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縈青繚白,外
與天際,四望如一。
步移法 多角度描寫 多感官描寫 側面描寫
: ○ ○ ○ ○
: ○ ○ ○ ○

5. 根據《始得西山宴遊記》,柳宗元登上西山後,產生以下哪些感受?(2 分)
 感慨自身命運悲慘
 不願意離開西山
 感歎西山卓越不凡
 感覺自己和自然融為一體

A  A B C D
B  ○ ○ ○ ○
C 
D 

6. 根據《始得西山宴遊記》,柳宗元在「得西山」前後,對自己在永州遊覽山水的經歷有甚
麼不同的看法?試摘錄有關句子。(2 分)

時間 對自己在永州遊覽山水的經歷的看法

:(答案不得多於 20 字,標點符號計算在內。)

「得西山」前

:(答案不得多於 20 字,標點符號計算在內。))

「得西山」後

7. 柳宗元在「得西山」前和「得西山」後的遊歷中,均出現「醉」的情況。
「得西山前」的「醉」
和「得西山」後的「醉」的原因相同嗎?試加以說明。(4 分)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2 頁,共 18 頁 © 2019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2019 年試題庫(文言指定篇章試題) 卷一 閱讀能力

8. 在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中,以下哪組句子與「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
幽泉怪石,無遠不到」運用相同的修辭手法?(2 分)

A 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卧,卧而夢,意 A B C D
有所極,夢亦同趣。 ○ ○ ○ ○
B 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
而止。
C 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
知其所窮。
D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9. 根據下面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的引文,回答以下問題。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1) 以上引文運用了哪一種抒情手法?(1 分)
A 觸景生情 A B C D
B 直接抒情 ○ ○ ○ ○
C 緣情寫景
D 借物抒情

(2) 承上題,試說明引文如何運用上述的手法抒發情感。(2 分)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3 頁,共 18 頁 © 2019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2019 年試題庫(文言指定篇章試題) 卷一 閱讀能力

10. 遊西山是《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的重點,但柳宗元卻花不少筆墨記述「得西山」前的遊
歷。他為甚麼這樣寫?試加以說明。(4 分)

11. 《始得西山宴遊記》中的柳宗元與《青玉案‧元夕》中的辛棄疾,兩人的品格有甚麼相近
之處?試分析說明。(4 分)

12. 根據《始得西山宴遊記》的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1) 柳宗元正面對甚麼逆境?(1 分)他以甚麼方法來面對他的逆境?(1 分)

逆境:

方法:

(2) 承上題,你認為他的做法可取嗎?為甚麼?(3 分)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4 頁,共 18 頁 © 2019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2019 年試題庫(文言指定篇章試題) 卷一 閱讀能力

13.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一句中的「僇」字是甚麼意思?(第 1 段)(1 分)

A 合力 A B C D
B 殺戮 ○ ○ ○ ○
C 刑辱
D 侮辱

14.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一句中的「恆」字是甚麼意思?(第 1 段)(1 分)

A 以前 A B C D
B 經常 ○ ○ ○ ○
C 平常
D 永遠

15.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一句中的「窮」字是甚麼意思?(第 1 段)(1 分)

A 窮盡 A B C D
B 貧窮 ○ ○ ○ ○
C 終極
D 查究

16.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一句中的「迴」字是甚麼意思?(第 1 段)(1 分)

A 循環 A B C D
B 旋轉 ○ ○ ○ ○
C 圍繞
D 曲折

17. 「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一句中的「傾」字是甚麼意思?(第 1 段)(1 分)

A 傾斜 A B C D
B 壓倒 ○ ○ ○ ○
C 盡
D 瀉下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5 頁,共 18 頁 © 2019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2019 年試題庫(文言指定篇章試題) 卷一 閱讀能力

18.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一句中的「意」字是甚麼意思?(第 1 段)(1 分)

A 志向 A B C D
B 意料 ○ ○ ○ ○
C 情趣
D 心意

19.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一句中的「極」字是甚麼意思?(第 1 段)(1 分)

A 非常 A B C D
B 到達 ○ ○ ○ ○
C 終極
D 頂點

20.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一句中的「趣」字是甚麼意思?(第 1 段)(1 分)

A 意思 A B C D
B 疾行 ○ ○ ○ ○
C 往
D 趣味

21. 「覺而起,起而歸」一句中的「歸」字是甚麼意思?(第 1 段)(1 分)

A 歸還 A B C D
B 歸附 ○ ○ ○ ○
C 餽贈
D 回去

22.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一句中的「始」字是甚麼意思?(第 1 段)(1 分)

A 曾 A B C D
B 開始 ○ ○ ○ ○
C 最初
D 才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6 頁,共 18 頁 © 2019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2019 年試題庫(文言指定篇章試題) 卷一 閱讀能力

23. 「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一句中的「始」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開始 A B C D
B 才 ○ ○ ○ ○
C 最初
D 曾

24. 「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一句中的「異」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區別 A B C D
B 稱奇 ○ ○ ○ ○
C 不相同
D 不平常

25. 「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一句中的「過」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渡過 A B C D
B 超過 ○ ○ ○ ○
C 經過
D 探訪

26. 「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一句中的「莽」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荒草 A B C D
B 茅塞 ○ ○ ○ ○
C 茅屋
D 茂盛

27. 「窮山之高而止」一句中的「止」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居住 A B C D
B 停下 ○ ○ ○ ○
C 到達
D 盡頭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7 頁,共 18 頁 © 2019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2019 年試題庫(文言指定篇章試題) 卷一 閱讀能力

28.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一句中的「遨」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嬉戲 A B C D
B 飛翔 ○ ○ ○ ○
C 隨意遠望
D 遊歷

29. 「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一句中的「席」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筵席 A B C D
B 卧蓆 ○ ○ ○ ○
C 職位
D 座位

30. 「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一句中的「洼」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深池 A B C D
B 深厚 ○ ○ ○ ○
C 水坑
D 低陷

31. 「攢蹙累積,莫得遯隱」一句中的「累」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連續 A B C D
B 堆疊 ○ ○ ○ ○
C 牽連
D 勞累

32. 「攢蹙累積,莫得遯隱」一句中的「遯」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逃 A B C D
B 遷移 ○ ○ ○ ○
C 放縱
D 失去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8 頁,共 18 頁 © 2019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2019 年試題庫(文言指定篇章試題) 卷一 閱讀能力

33. 「縈青繚白,外與天際」一句中的「縈」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盤旋 A B C D
B 纏繞 ○ ○ ○ ○
C 牽掛
D 彎曲

34.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一句中的「類」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一類 A B C D
B 相似 ○ ○ ○ ○
C 榜樣
D 事理

35. 「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一句中的「俱」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同 A B C D
B 全部 ○ ○ ○ ○
C 具備
D 用具

36. 「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一句中的「頹然」一詞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崩塌 A B C D
B 醉倒 ○ ○ ○ ○
C 衰老的樣子
D 糊塗無知的樣子

37.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一句中的「釋」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解開 A B C D
B 解釋 ○ ○ ○ ○
C 放棄
D 消散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9 頁,共 18 頁 © 2019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2019 年試題庫(文言指定篇章試題) 卷一 閱讀能力

2019 年試題庫(文言指定篇章試題)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1. 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中,柳宗元成為「僇人」後四處遊山玩水,目的是:(1 分)
 打發時間
 體察民情
 增廣見聞
 紓緩恐慌

A  A B C D
B  ○ ● ○ ○
C 
D 

2. 根據《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中作者在「得西山」前的遊歷經過,判斷以下陳述。(2 分)

無從
正確 錯誤 判斷
(1) 作者和朋友會選擇一些有特色的山水來遊歷。 ● ○ ○
(2) 從作者一行人坐在草地上喝酒和睡覺可見,作者從「得西山」前 ○ ● ○
的遊歷中得到樂趣。

答案分析: (2 分,每分題 1 分)
(1) 正確:作者在文中記敍自己和朋友在「得西山」前,會「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即是
幽僻的山泉,奇形怪狀的山石,無論有多遠,也沒有一處不曾到過。可見作者
和朋友是會選擇遊覽有特色的山水,故陳述正確。
(2) 錯誤:雖然作者和朋友在「得西山」前的遊歷中會坐在草地上喝酒和睡覺,但作者只
是記述自己以為已賞遍永州中有特色的山水,而不是說明自己在這些遊歷中真
的得到樂趣,故陳述錯誤。

3. 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中,通過描寫發現和登上西山的經過與在西山上所見四周景
色,表現出西山甚麼特點?(2 分)又柳宗元以西山的特點比喻自己的甚麼情況?(2 分)

描寫內容 西山的特點 柳宗元的情況


:
發現和登
上西山的 ,且人跡罕至(1 自己受罰被貶至偏遠的永州,空有一
西山位處偏僻(1 分)
身才華但鮮有人欣賞。
經過 分)。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10 頁,共 18 頁 © 2019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2019 年試題庫(文言指定篇章試題) 卷一 閱讀能力

:
在西山賞
西山山勢高聳,跟附近一帶高低起
所見的四 自己品格高潔(1 分)
,不與世俗同流
伏,宛如小土丘的羣山不是同類。
周景色
合污(1 分)。

4. 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運用了不同的手法描寫景物。試指出以下引文運用甚麼
手法描寫景物。(可選多於一個答案,全對才給分。)(3 分)(每分題 1 分)

 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
 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縈青繚白,外
與天際,四望如一。
步移法 多角度描寫 多感官描寫 側面描寫
: ● ○ ○ ●
: ○ ● ○ ○

5. 根據《始得西山宴遊記》,柳宗元登上西山後,產生以下哪些感受?(2 分)
 感慨自身命運悲慘
 不願意離開西山
 感歎西山卓越不凡
 感覺自己和自然融為一體

A  A B C D
B  ○ ○ ○ ●
C 
D 

6. 根據《始得西山宴遊記》,柳宗元在「得西山」前後,對自己在永州遊覽山水的經歷有甚
麼不同的看法?試摘錄有關句子。(2 分)

時間 對自己在永州遊覽山水的經歷的看法

:(答案不得多於 20 字,標點符號計算在內。)(1 分)

「得西山」前 以 為 凡 是 州 之 山 有 異 態

者 , 皆 我 有 也 。

「得西山」後 :(答案不得多於 20 字,標點符號計算在內。)(1 分)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11 頁,共 18 頁 © 2019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2019 年試題庫(文言指定篇章試題) 卷一 閱讀能力

然 後 知 吾 嚮 之 未 始 遊 ,

遊 於 是 乎 始 。

7. 柳宗元在「得西山」前和「得西山」後的遊歷中,均出現「醉」的情況。
「得西山前」的「醉」
和「得西山」後的「醉」的原因相同嗎?試加以說明。(4 分)
不同。作者在得西山前喝醉,是因為他被貶後心情鬱悶(1 分)
,於是寄情山水之餘更借酒

消愁,以喝醉來逃避現實(1 分)。而得西山後的喝醉,是因為作者真心欣賞西山的山水,

心胸豁然開朗(1 分)
,在物我兩忘、感到精神與萬物合一的情況下,舉杯飲至醉倒(1 分)。

8. 在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中,以下哪組句子與「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
幽泉怪石,無遠不到」運用相同的修辭手法?(2 分)(排比)

A 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卧,卧而夢,意 A B C D
有所極,夢亦同趣。 ○ ● ○ ○
B 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
而止。
C 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
知其所窮。
D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9. 根據下面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的引文,回答以下問題。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1) 以上引文運用了哪一種抒情手法?(1 分)
A 觸景生情 A B C D
B 直接抒情 ● ○ ○ ○
C 緣情寫景
D 借物抒情

(2) 承上題,試說明引文如何運用上述的手法抒發情感。(2 分)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描寫西山上的暮色由遠至近,四周愈來愈黑的景

色(1 分);作者借眼前的景色,抒發自己對西山的留戀,即使甚麼也看不見時,依然

「猶不欲歸」,捨不得離開西山(1 分)。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12 頁,共 18 頁 © 2019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2019 年試題庫(文言指定篇章試題) 卷一 閱讀能力

10. 遊西山是《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的重點,但柳宗元卻花不少筆墨記述「得西山」前的遊
歷。他為甚麼這樣寫?試加以說明。(4 分)

柳宗元在得西山前的遊歷只是借出遊消閒,到達目的地後便喝酒,酒醒便離開,反映出他

並未得到山水之樂。
(1 分)直到柳宗元遊西山後,感到自己和萬物融為一體,形體得以解

脫(1 分)
,樂而忘返,才真正領略到山水之樂(1 分)
。因此,記敍得西山前的遊歷,能反

襯出得西山後的山水之樂,呼應文章主題「始得西山」的主題。(1 分)

11. 《始得西山宴遊記》中的柳宗元與《青玉案‧元夕》中的辛棄疾,兩人的品格有甚麼相近
之處?試分析說明。(4 分)

兩人都擁有不願同流合污的品格。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中,指出西山是卓絕特立,

不和小土丘同為一類(1 分)
,藉此來自比個人的才華和人格與眾不同,寄託自己不與世俗

同流合污的品格(1 分)。而辛棄疾在《青玉案‧元夕》中,記述自己尋覓意中人的情況,

他先是找了千百遍亦找不到,最後在一個燈火稀疏的角落找到自甘寂寞的意中人(1 分),

藉此同樣是寄寓自己不願同流合污的品格(1 分)。

12. 根據《始得西山宴遊記》的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1) 柳宗元正面對甚麼逆境?(1 分)他以甚麼方法來面對他的逆境?(1 分)

逆境:仕途失意,被貶永州。(1 分)

方法:以寄情山水來排解鬱悶。(1 分)

(2) 承上題,你認為他的做法可取嗎?為甚麼?(3 分)

我認為他的做法可取。被貶是皇帝的命令,他無從改變,只能接受(1 分)。與其日思

夜想重返朝廷、報效國家這種難以實現的事情(1 分),不如放下執着,做眼前可做的

事情,寄情山水,享受人生,這個也是他惟一 可做來抒發鬱悶的方法(1 分)
。(答案

言之成理即可)

其他答案:
我認為他的做法並不可取。柳宗元的做法只是借遊山玩水來逃避現實(1 分),根本改
不了現況,也實現不了自己的抱負,這種做法只會使他的意志變得消頹(1 分),而且
對一個讀書人而言,不能實踐抱負其實是一件令自己難以接受的事,以遊玩來逃避其
實不會令自己快樂(1 分)。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13 頁,共 18 頁 © 2019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2019 年試題庫(文言指定篇章試題) 卷一 閱讀能力

13.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一句中的「僇」字是甚麼意思?(第 1 段)(1 分)

A 合力 A B C D
B 殺戮 ○ ○ ● ○
C 刑辱
D 侮辱

14.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一句中的「恆」字是甚麼意思?(第 1 段)(1 分)

A 以前 A B C D
B 經常 ○ ● ○ ○
C 平常
D 永遠

15.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一句中的「窮」字是甚麼意思?(第 1 段)(1 分)

A 窮盡 A B C D
B 貧窮 ● ○ ○ ○
C 終極
D 查究

16.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一句中的「迴」字是甚麼意思?(第 1 段)(1 分)

A 循環 A B C D
B 旋轉 ○ ○ ○ ●
C 圍繞
D 曲折

17. 「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一句中的「傾」字是甚麼意思?(第 1 段)(1 分)

A 傾斜 A B C D
B 壓倒 ○ ○ ● ○
C 盡
D 瀉下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14 頁,共 18 頁 © 2019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2019 年試題庫(文言指定篇章試題) 卷一 閱讀能力

18.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一句中的「意」字是甚麼意思?(第 1 段)(1 分)

A 志向 A B C D
B 意料 ○ ○ ○ ●
C 情趣
D 心意

19.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一句中的「極」字是甚麼意思?(第 1 段)(1 分)

A 非常 A B C D
B 到達 ○ ● ○ ○
C 終極
D 頂點

20.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一句中的「趣」字是甚麼意思?(第 1 段)(1 分)

A 意思 A B C D
B 疾行 ○ ○ ● ○
C 往
D 趣味

21. 「覺而起,起而歸」一句中的「歸」字是甚麼意思?(第 1 段)(1 分)

A 歸還 A B C D
B 歸附 ○ ○ ○ ●
C 餽贈
D 回去

22.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一句中的「始」字是甚麼意思?(第 1 段)(1 分)

A 曾 A B C D
B 開始 ● ○ ○ ○
C 最初
D 才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15 頁,共 18 頁 © 2019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2019 年試題庫(文言指定篇章試題) 卷一 閱讀能力

23. 「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一句中的「始」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開始 A B C D
B 才 ○ ● ○ ○
C 最初
D 曾

24. 「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一句中的「異」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區別 A B C D
B 稱奇 ○ ● ○ ○
C 不相同
D 不平常

25. 「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一句中的「過」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渡過 A B C D
B 超過 ● ○ ○ ○
C 經過
D 探訪

26. 「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一句中的「莽」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荒草 A B C D
B 茅塞 ● ○ ○ ○
C 茅屋
D 茂盛

27. 「窮山之高而止」一句中的「止」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居住 A B C D
B 停下 ○ ● ○ ○
C 到達
D 盡頭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16 頁,共 18 頁 © 2019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2019 年試題庫(文言指定篇章試題) 卷一 閱讀能力

28.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一句中的「遨」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嬉戲 A B C D
B 飛翔 ○ ○ ● ○
C 隨意遠望
D 遊歷

29. 「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一句中的「席」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筵席 A B C D
B 卧蓆 ○ ● ○ ○
C 職位
D 座位

30. 「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一句中的「洼」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深池 A B C D
B 深厚 ○ ○ ○ ●
C 水坑
D 低陷

31. 「攢蹙累積,莫得遯隱」一句中的「累」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連續 A B C D
B 堆疊 ○ ● ○ ○
C 牽連
D 勞累

32. 「攢蹙累積,莫得遯隱」一句中的「遯」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逃 A B C D
B 遷移 ● ○ ○ ○
C 放縱
D 失去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17 頁,共 18 頁 © 2019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2019 年試題庫(文言指定篇章試題) 卷一 閱讀能力

33. 「縈青繚白,外與天際」一句中的「縈」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盤旋 A B C D
B 纏繞 ○ ● ○ ○
C 牽掛
D 彎曲

34.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一句中的「類」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一類 A B C D
B 相似 ● ○ ○ ○
C 榜樣
D 事理

35. 「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一句中的「俱」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同 A B C D
B 全部 ● ○ ○ ○
C 具備
D 用具

36. 「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一句中的「頹然」一詞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崩塌 A B C D
B 醉倒 ○ ● ○ ○
C 衰老的樣子
D 糊塗無知的樣子

37.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一句中的「釋」字是甚麼意思?(第 2 段)(1 分)

A 解開 A B C D
B 解釋 ○ ○ ○ ●
C 放棄
D 消散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18 頁,共 18 頁 © 2019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