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范仲淹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3

“ ”

1052
64

1046
1
2-4
1.
2.
5

1.
2.

1. “ ”

“ ” “ ” “ ” ,

2. ---- =

3.“ ”
1.

2.

3.

4. zhé

5.

6.

7.

8.

9.

10.
11.
12. zhǔ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shāng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qiáng jí

43.

44.
45. ……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zhǐ tīng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jiē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 ……

78.
【岳阳楼记】 练习

1. 越时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有何作用?
说明滕子京治政有方,变化之大,引出重修岳阳楼一事,为下文“不以已悲”张
本。
2. “此则岳阳楼之大凤也”中的“此”具体指哪些内容。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 本文是写岳阳楼的,为什么第二段要写洞庭湖呢?
写洞庭湖实际是暗写岳阳楼,岳阳楼位居洞庭湖畔,登楼望湖,看到可阴可晴的两
种景象,产生或喜或悲的情感,并将其和古仁人之心做对比,突出文章主旨。
4. 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从哪两方面阐述的?它的可贵之处是什么?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从博大的胸襟的角度来说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从考虑国家大事的角度来说的。最可贵之处:不以自己的
利益为重,以天下为已任。
5.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退”各指什么?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 “微斯人”中的工“斯人”指什么人?
是指古仁人,暗含滕子京
7.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目的:为了将迁客骚人的悲喜和古仁人之心做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自然转入抒
情,突出文章主旨。
8.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思想境界?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受
在后的高尚品德。
9. 孟子主张“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和范仲淹的政治抱负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源于民本思想,是针对国君提出的,止的是缓和阶级矛盾,维
护封建社会的安定,客观上是有利于人民,但不具有普遍意义;范仲淹在此基础上
发展了这一思想,并以此作为仁途进退的原则,有深远影响。
10. 文章构思巧妙,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
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11. 世上因好文好诗而闻名的景观很多,岳阳楼就是因为文质兼美的《岳阳楼记》而名满
天下的,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岳阳楼更令许多仁人志士向往。阅读全文,根据你的岳
阳的楼的第为理解说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岳阳楼》道出了许多仁人志士的心声,即旷达的胸襟、远大的政治抱负、忧国忧
民的情怀。
12. 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
分别指什么内容?
前者提“被降职远调的官员和探奇访胜的诗人观赏景物的心情”,后者指代“有去
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
风,其喜洋洋者”。
13. 请谈谈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看法。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自己的心语,其内容就是要超越个
人的忧乐,以在下为已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就要不为
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逆难易,都不能动摇心中
的信念。当今社会,我们青少年一代也应具备这种崇高的思想。
14. 翻译下面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延做官就为百姓担忧;身处僻远的江湖就为国君担忧。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