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

建筑理论 ARCHITECTURAL THEORY

刍议中国当前大学建筑理论研究

张  奕

摘要 / 本文通过考察美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有关大学建筑的研 国内对大学建筑的研究始于上世纪 80年代,自90年代末至今


究成果,认为大学建筑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中国大陆目 的大学扩招导致大学建设量剧增,
大学建筑也相应成为一个热门研
前的研究需拓宽视角,引入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究领域。总体而言,大学建筑研究工作可分为两种类型:实然性研
关键词 / 大学建筑  研究视角  研究方法  多学科 究(关于“是什么”的研究)和应然性研究(关于“应该是什么”的研
ABSTRACT/ By investigating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fruits of
究)。
实然性研究多为历史研究或社会学研究(以调查访谈为主),是
America, the mainland and Taiwan of China,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subject of "current researches on architectural theory in domestic uni- 应然性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应然性研究多为理论思辨或经验归纳,
versities" belongs to an overlapping field of multi-discipline. It would 是实然性研究的目的和结果。多数情况下,实然性研究和应然性研
be necessary to broaden visual angle and import interdisciplinary 究之间并没有特别清晰的界限,应然性研究并非纯粹的理论思辨,
method into domestic current study.
而是依托于实例和史料进行逻辑推演,
实然性研究也不仅仅罗列事
KEY WORDS/ University building, Angle of research, Method of
research, Multi-discipline 实,而是从资料梳理中得出若干结论。
有关大学建筑的研究成果有四种集结形式:专著、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和会议报告。专著和学位论文是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期
刊论文和会议论文往往只针对一些最新的热点问题,
本文汇集的研
究成果包含了上述四种形式,
我们从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
对汇集的成果进行评述。
研究方法是达到研究目的的工具和操作程
序,
研究视角是由一门学科本身具有的某些特定的基本范畴和规范
构成的一些整理和建构研究资料的基本范式或图式。
研究方法受制
于研究视角,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视角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研究视
角框定后,研究方法基本上也确定了。

一、美国大学建筑研究概况及其对中国建筑界的影响
我们搜索一下国内大学建筑研究成果中注明的参考文献,
发现
国内的相关研究深受美国影响。
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高等教育强
国,美国大学不仅拥有雄厚的学术实力,
也拥有令人神往的校园风
貌,而且三分之二的大学建筑建造于上世纪中叶,即美国高等教育
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转型时期,
当前中国大学正处于这种转型
期,因此对于美国大学的学习和借鉴也就成为必然了。
美国高等教育从 20 世纪 40 年代末到 60 年代初发展到大众化
阶段,截止 1962 年,将近 2000所美国大学扩展了自己的规模,并
新建了 200 所大学校园。1963年,美国成立了“大学校园规划与建
筑设计学会”,按期举行学术年会、发行期刊,使大学建筑的设计
和规划研究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
美国学术界对于大学建筑的研究
比较多元化,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并不是每一部论著都得到
中国建筑人的青睐,引用率最高的仅为有限的几本。下面我们就考
察一下这几本经常被国内建筑界引用的专著,
看看它们给予中国建
筑界什么样的影响。
美国著名的建筑理论家理查德・道贝尔(Richard Dober)在大
学建筑研究领域著述颇丰,他近40年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经验凝聚
成三部论著:《大学校园规划》(Campus Planning,1963)[1]、
《大学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430074)
收稿日期: 2004-12-14 校园设计》(Campus Design,1992) [2]、《大学校园建筑》
(Campus

建筑学报 8
Architecture,
1995)[3],
是中国大学建筑研究论文中引用率最高的 当时大学校园建设量很小,
所以学术论文以历史研究(实然性研究)
外文文献。
道贝尔的研究视角是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美国校园 为主,对中国从古到今的大学建筑形态进行了分类总结。内容包括
建设的各种矛盾切入的,研究方法是从大量案例中提炼出主要矛 《中国近代大学校园研究》
(徐卫国 1986)[8]《
、大学校园与城市关系
盾,就矛盾的解决展开论述,论述中再穿插大量案例支持其观点, 研究》
(郭逊 1987)[9]《
、中国古代教育建筑初探》
(张志越 1990)[10]、
最后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属于典型的应然性研究。他提出的“校 《中国当代大学校园研究》
(袁铁声 1993)[11]《
、清华大学校园规划与
园规划重在过程”、
“规划模数化”与“建筑标准化体系”等观点已 建筑研究》
(魏篙川 1995)[12]等。
这批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搜集整理
经成为中国建筑界进行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时的基本原则。 了丰富的大学建筑形态的资料,其中最详的当属《中国古代教育建
道贝尔的研究采用了形态分析和案例归纳的方法。
形态分析是 筑初探》,这份三万余字、五百余份插图的论文基本囊括了中国古
建筑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因为建筑的最终结果归于形态,施加于 代从西周时明堂、辟雍到汉以降太学、国子监、庙学、书院等教育
建筑的各种作用力最终表现为对建筑形态的不同方面的影响。
案例 建筑类型。
分析也是建筑学常用的方法。因为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 这些论文从大学建筑形态本身出发进行研究,
用形态分析法梳
科,建筑理论来源于建筑实践,而任何理论都必须经受实践检验, 理史料,很多史料经过梳理后,建筑形态之外的东西,如:与大学
所以建筑理论的论证较少依靠逻辑思辨,较多依靠经验的分析归 建筑密切相关的不同时代大学制度、
组织与活动等多数都被过滤掉
纳。不知是有意识地借鉴还是建筑学的学科性质使然,中国学者采 了,只剩下孤立的平面图、建筑照片与简短的附属于图片的文字描
用的大学建筑研究方法同道贝尔很类似。 述。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讲过,历史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史实中求
道贝尔的研究属于在多种案例中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结 史识”,大学建筑历史研究的意义在于提供说明大学建筑发展演变
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学院教授C・亚历山大则是就一个设 规律的材料和证据。建筑形态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受到各种外
计的实际操作过程来演绎自己的理论,
他写的
《俄勒冈实验》 也是 [4]
部力量的驱动,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对大学建筑形态的演变
大学建筑研究的经典之作,
该书是亚历山大以自己主持的俄勒冈大 提供了作用力,因此,大学建筑史的研究往往也是教育史、
哲学史、
学校园的工程实践为线索,阐述了其“模式语言” 理论的实际操作 文化史的研究,而非单一的建筑形态总结。
方法,并论证了这一理论的可行性。亚历山大强调大学校园的建设 自上世纪 90 年代末至今,面对大学校园的建设热潮,大学建
是过程性的,其规划应该是一个深层的“程序” 而非一次性的蓝 筑研究成为各高校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的热门选题。
这个时期的论
图。亚历山大和道贝尔的基本观点一致,
但两个人的研究范式完全 文多是应然性研究,针对新建大学建筑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
不同。 案。这些论文虽然没有完全一样的选题,但是研究方法、研究视角
另一引用率较高的专著是由 MIT Press 出版的斯坦福大学教 和理论框架比较类似。
其基本模式如下:研究者选择大学校园空间
授 Paul Venable Turner 写于上世纪 80 年代的《校园: 一个美国 中的某一类形态(教学区、中心区、交往空间或道路系统等),然后
设计的传统》(Campus: An American Planning Tradition)。[5]这 用建筑设计、
城市设计或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对这一形态进行要素分
是一部实然性研究,
作者以多元化的研究视角考察美国大学校园建 析,中间穿插一些案例说明,最后得出一个理论模型。
设的历史,用整体性描述的手法把大学理念、建筑思潮、建筑师个 1994 年出版的,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逸湖、宋泽方编
人风格等诸多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期对大学建筑形态的影响梳理得疏 写的《高等学校的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
是唯一一本系统论述大学
密有致,
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立体的美国大学建筑发展演变的画卷。 校园规划设计的专著。
[13]
该书吸收了很多国外(特别是美国)大学建筑
美国建筑界也有较多的针对大学建筑的跨学科研究。
如:查尔 的研究成果,为20世纪90年代末的大学建设热提供了一定的实践
斯・卡尼・斯芮奇(Strange, Charles Carney)以建筑环境与大学 指导。该书根据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现代建筑设计理论,分别对大
教育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视角,
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大学建 学建筑的群体规划和单体设计进行了归纳总结。
书中有详细的实例
筑进行了分析。[6]托马斯・A・杰尼(Gaines, Thomas A.)依靠美 和指标体系,严格地讲,这本非常实用的专著应该属于设计人员案
学理论论述了一个好的大学校园环境应该具备的特点。 [7]
头常备的建筑资料集,是一本工具书而非理论专著。
无论道贝尔、亚历山大、特纳还是托马斯,他们的成果都深深 珠海出版社 1998年出版的《中国教会大学建筑研究》 是国内
影响了中国当代的大学建筑研究。不过,中国学者往往把他们的论 出版社发行的唯一一部关于大学建筑的历史研究。
[14]
该专著由作者
著当成建筑设计资料集,借鉴或引用他们的研究结论与设计案例, 根据自己的博士论文改编而成,属于“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丛书
而较少关注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
这种功利性的态度局限了 的一部分。书中把研究对象锁定在教会大学建筑上,从文化传播的
中国大学建筑研究理论的深化。 角度对建筑的各种形态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借鉴了文化人类学的深
尽管如此,中国学者在 20余年的大学建筑研究中也形成了自 描(Thick description)研究方法,突破了建筑学“就形态论形态”
身的特色,支撑着当代繁荣的大学建筑实践。下面我们考察一下中 的学科范式。他没有把建筑从背景中剥离,而是把建筑连同赋予建
国学者在这个领域的研究,看看取得哪些成就,又存在哪些不足。 筑生长的丰富的背景(包括文化、社会与教育等)一起进行描述,在
由于资料搜集方面的困难,本文仅针对所搜集到的成果发表意见。 深度描述的基础上进行解释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2001-2004 年分别在北京、台北、武汉、上海举行了海峡两岸
二、中国大陆建筑界的研究 “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如同美国上世纪 60 年代一样,大学建
从上个世纪 80年代开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生即开始着手 筑成为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参加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
大学建筑研究,其成果的主要集结形式为硕士学位论文。也许因为 的大陆学者多数有规划整所大学校园(甚至大学城)的经历,
很多学

9 建筑学报
建筑理论 ARCHITECTURAL THEORY

者提交的报告都是自己实践工程的总结,谈不上理论反思。也有一 组成部分。
“创意校园营造计画”邀请学校行政工作人员和师生共
些学者在会议上引出了大学建筑研究的新热点,
如:同济大学的王 同参与校园的营造,鼓励学校行政机关充分授权师生,以由下而上
伯伟教授针对新时期大学校园和城市的关系问题,
提出随着高等教 方式把营造的决策过程下放到使用者手里。
夏铸九的研究针对的不
育的发展
“校园已不再是城市中一个封闭的系统,它成了所在城市 是建筑形态,而是建筑的决策和机制,研究方法为社会学的方法。
或区域内资源利用、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空间形态等方面极为重 台湾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郭斯杰则以大学建筑的维护和管理制度为
要的部分”,
“校园内的各种功能需求也不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 研究对象,
采用管理学和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台湾大学校园建筑后
统,它将通过社会化的途径,在其周边的相关区域内,由城市的相 续问题。另外还有一些角度独特的研究,如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
关功能来替代”。武汉大学建筑学院赵冰教授更关心大学校园环境 究所的毕恒达在一文中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详细考察了大学校园空间
的意义问题,他认为,大学有两个基本功能—学术创新及其传播 中的性别问题。与大陆动则成千上万亩的校园规划相比,台湾学者
和伦理的建构及其教化,
大学校园空间也应该有相对应的两种气质 的研究都属于“小制作”,但是这些“小制作”却能够相当深入地
—体现学科特色的空间肌理和陶冶心灵的空间体验。 怎样使目 [15] 
刻划出校园形态的形成过程,
呈现了图纸和照片之外的大学建筑真
前功利化的大学校园找回失去的意义是建筑师需要关注的,
他们的 实样态和具体问题。
研究视角预示着大学建筑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上文考察了美国、台湾学者在大学建筑研究方面的部分成果,
必须提及的是,近些年,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在大学建筑方面的 这些学者非常注重跨学科研究,而且用多元化视角考察建筑。这首
实践成果卓著。
最为突出的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的何镜堂院 先是建筑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正如苏哈・厄兹坎所言:“建筑中没
士。何院士主持了三十多项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工作,其中已经落 有简单自明的本质或统一体,从中可以产生单独的理论。相反,建
成的浙江大学基础部(紫金港校区)和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受到好 筑一开始就强调文化和社会心理存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8]
再者,
评,从建筑形态的角度来看属于成功的作品。但是,这些校园的使 大学建筑很少孤立存在,而是以社区的形式组织起来,这使大学建
用者反馈回来的信息似乎并不令人欣喜,
其中多数问题是建筑师个 筑的研究必然是一个复杂系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相对美
人能力无法解决的,
比如,
大学和城市的关系(牵涉到大学的选址)、 国和台湾地区而言,当前中国大陆的大学建筑研究视角较为单一
大学校园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大学行政领导对设计工作的影响等。 化,急需拓宽视角,并引入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大学建筑市场越是
因此,大学建筑研究和实践的多学科参与势在必行,而台湾学者在 蓬勃发展,对大学建筑理论研究的呼唤越是紧迫。我们期待更多学
大学建筑的跨学科研究方面很有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 者投入力量为大学建筑的实践提供深厚的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三、中国台湾建筑界的研究
大陆与台湾虽一水之隔,但由于两岸的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不
参考文献
同、背景殊异,因此在大学建筑研究方面有较大差别。截至 2003 [1] Richard. P. Dober, Campus Planning, Society for College and Uni-
年底,台湾的大学院校总数为 142 所,比起 20 年前的 28 所成长了 versity Planning, Ann Arbor, MI, 1996
[2] Richard. P. Dober, Campus Design, John Wiley & Sons Inc. Hoboken,
近 5 倍,大学生人数为 837,602 人,增长了 4.6 倍,大学录取率为
New Jersey, 1991
88.7%,比大陆提前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3] Richard. P. Dober, Campus Architecture:Building in the Groves of
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16],使我们对台湾地区的 Academe,Mcgraw-Hill (Tx),New York, 1996
[4] (美)C・亚历山大. 俄勒冈实验. 赵冰、 刘小虎译.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大学建筑研究现状有了一定了解。从四次会议提交的论文来看,台 2002
湾学者并不像大陆学者那样关注大学建筑形态,
而是注重大学建筑 [5] Strange, Charles Carney and James, H. Banning, Educating by
Design: Creating Campus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at Work, Wiley,
的“生态性”
、“育人性”,以及大学建筑建造前的论证、过程中的
San Francisco, 2001
管理、建成后的维护等。他们普遍局限于小题目和个案研究(其案 [6] Gaines, Thomas A. The Campus As a Work of Art,
 Praeger Publishers,
例多是研究者所在的大学),无论是研究视角还是研究方法都呈现 New York, 1991
[7] Paul Venable Turner, Campus: An American Planning Tradition,
出跨学科的倾向,而且非常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 1984
生态大学建筑是生态建筑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
台湾成功大学 [8] 徐卫国. 中国近代大学校园研究. 清华大学申请硕士学位论文. 1986
建筑系的林宪德教授采用建筑学、
环境工程学与生物学等多学科的 [9] 郭逊. 大学校园与城市关系研究. 清华大学申请硕士学位论文. 1987
[10] 张志越. 中国古代教育建筑初探. 清华大学申请硕士学位论文. 1990
研究方法,建立了一套生态校园评估理论,该理论成为台湾建筑界 [11] 袁铁声. 中国当代大学校园研究. 清华大学申请硕士学位论文. 1993
研究生态大学建筑的主要理论参照。
逢甲大学建筑系主任郑明仁以 [12] 魏篙川. 清华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研究. 清华大学申请硕士学位论文.1995
[13] 周逸湖、 宋泽方. 高等学校建筑、 规划和环境设计.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
林宪德的《绿建筑评估与解说手册》为依据,通过环境工程学的实
出版社,1994
地测试和归纳量化方法对逢甲大学和静宜大学进行生态评估。
[17] 
高 [14] 董黎. 中国教会大学建筑研究. 珠海: 珠海出版社, 1998
雄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的曾梓峰依据林宪德的绿色建筑指标体 [15] 赵冰. 大学校园空间之意义.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系为高雄大学制定了“生态管制”计划。郑明仁和曾梓峰的研究方
[16] 黄士孟主编, 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 台湾: 建筑
法均体现出科学方法的量化特色,前者着重于建设后的评估,后者 情报季刊杂志社出版, 2002
着重于建设中的管理。 [17] 参见郑明仁, 绿建筑评估技术应用于大学校园环境之研究-以逢甲、 静宜
大学为例, 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
大学建筑的育人性研究以夏铸九教授的“创意校园营造计画” [18]
(美)克里斯・亚伯.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的回应. 张磊、 司玲译.
最为突出。该研究是台湾教育部推动的“创造力教育计划”的一个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序言Ⅶ。

建筑学报 1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