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34

副主编


 主
 ╲
 ╲
庞大鹏
李永 全
『俄罗斯学』在中国
  “俄罗斯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是俄罗斯文明的结晶,

它包括了与俄罗斯有关的所有人文学科领域。过去,国内对俄罗斯

“俄罗斯学”在中国
的研究是按照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民族学、语言、文学

划分的,近年来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俄罗斯学”学科。

  中国“俄罗斯学”研究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息息相关,与中俄

РОССИЕВЕДЕНИЕ
关系的发展历史密切相连。本书介绍了“俄罗斯学”在中国创立形

成的历史渊源、由弱至强的发展脉络、学科关注的重点难点、不同

时期的领军人物,以及本学科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参与本书撰写

的单位几乎囊括了国内开展俄语教学和俄罗斯研究的主要机构、大
В КИТАЕ
学和智库。可以说,本书是第一部介绍和概括“俄罗斯学”在中国

基本状况的著作,为我国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和转型国家研究提供

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主  编  ╱ 李永全
副主编  ╱ 庞大鹏

出版社官方微信

www.ssap.com.cn 定价:79.00 元

“俄罗斯学”在中国封面.indd 1 2017/11/22 17:37:32


“俄罗斯学”在中国

主  编  ╱ 李永全
副主编  ╱ 庞大鹏

环扉.indd 1 2017/11/21 18:16:04


“俄罗斯学”在中国
РОССИЕВЕДЕНИЕ
В КИТАЕ

主  编  ╱ 李永全
副主编  ╱ 庞大鹏

环扉.indd 1 2017/11/21 18:16:04


序言 中国“俄罗斯学”

序 言
中国“俄罗斯学”
李永全

“ 俄罗斯学” 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 是俄罗斯文明的结晶。 与此同


时, “ 俄罗斯学” 在中国又是一个新兴学科, 以全面系统研究俄罗斯为标识的
“ 俄罗斯学” 伴随着近年来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兴未艾。
什么是 “ 俄罗斯学” , 其内涵和外延如何, 目前并没有统一意见。 俄罗斯
人在使用相关概念时, 术语也不统一, 如 россиеведение, руссистика 等。 从
构词形态上分析, руссистика 主要应该涵盖俄罗斯民族的语言、 文化以及哲学
等, 是狭义的俄罗斯学; 而 россиеведение 的研究内容应该包括俄国各民族共
同的历史与文化活动, 即与俄国有关的所 有 人 文 学 科 领 域, 是 广 义 的 俄 罗
斯学。
过去国内对俄罗斯的研究是按照历史、 哲学、 政治学、 经济学、 民族学、
语言、 文学等学科划分的。 近年来, 中国各外语院校和综合大学的俄语系在俄
罗斯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提出了 “ 俄罗斯学” 的概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
东欧中亚研究所也将 “ 俄罗斯学” 作为优势学科进行规划。
俄罗斯是一个独特的国家, 它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 丰富的民族性格
都带有鲜明的个性。 研究俄罗斯问题不能孤立地研究,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方法, 从多学科多角度认识和研究俄罗斯是我们倡导的研究路径。


“俄罗斯学”在中国

根据这一理念, 我们认为, “ 俄罗斯学” 是一门综合性研究俄罗斯国家和民族


的学科, 是关于俄罗斯的总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 具体来说, 它的研究范畴
包括语言、 文学、 艺术、 历史、 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 外交、 战略、 安
全、 民族、 宗教等方方面面。 这与 россиеведение 这一广义的 “ 俄罗斯学” 概
念不谋而合。
中国 “ 俄罗斯学” 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息息相关, 与中俄关系的发展历
史密切相连。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曾几何
时, 为探索救国之路, 一代代中国人, 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去十月革命的故乡
寻求真理。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实行了向苏联 “ 一边倒” 的对外政策, 几乎
全盘照搬苏联发展模式、 发展经验, 苏联也给予中国巨大的经济援助, 留学苏
联的中国学子数以万计。 苏联对中国的影响绝不仅仅在政治、 经济和科技方
面, 在现代文化、 文学、 艺术、 哲学、 宗教等领域无不深深地镌刻上了苏联
痕迹。
1991 年底苏联解体以后, 中苏关系变成中俄关系。 俄罗斯是各大国中与
中国战略处境最为相似、 战略利益最为相近、 战略理念最为相通、 战略优势最
为互补的世界大国, 也是对中国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影响最直接、 最重大的世
界大国。 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符合中国长远战略利益。 25 年来, 中俄关系发
展得非常顺利, 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中俄双方都认为当前的中俄关系
“ 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 堪称 “ 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 在这一历史进程
中, “ 俄罗斯学” 的学科价值尤为重要, 学科地位不言而喻。
中俄 ( 中苏) 关系是一部丰富、 复杂和宝贵的历史。 两国在半个多世纪
的交往中, 经历了结盟、 对抗和一步步走向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历程。 在
这个过程中, 中国一代代 “ 俄罗斯学” 专家的命运也随着双边关系发展的节
奏跌宕起伏。 但是, 历史上无论中俄两国关系变冷还是变热, “ 俄罗斯学” 都
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整理出中国 “ 俄罗斯学” 发展的历史脉络,
不仅对每个从事俄罗斯研究的单位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对中俄关系史的丰富和
补充, 尤其是要向那些毕生从事 “ 俄罗斯学” 的前辈致敬。
编辑和出版 《 “ 俄罗斯学” 在中国》 文集的初衷是 “ 抢救历史” , 主要是
中国 “ 俄罗斯学” 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建所 50 周


序言 中国“俄罗斯学”

年活动期间, 我们发现能够把研究所发展史阐述清楚的人已寥寥无几。 在我曾


经工作多年的中共中央编译局, 情况亦是如此。 撰写中国 “ 俄罗斯学” 的发
展史已成为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当我们把出版 《 “ 俄罗斯学” 在中国》 文集的想法向同行和朋友表明时,
得到了一致的响应和支持, 大家都感觉到了厚重的历史责任。 我们共同起草了
一份国内的俄罗斯研究机构和教学机构的名单, 并向这些机构发出了约稿函。
即使努力穷尽所有研究和教学机构, 挂一漏万也在所难免。 我们未对文稿体例
做刻板规定, 毕竟各单位情况千差万别, 统一体例或许会束缚写作者的思路。
我们认为只要尝试写出一部涵盖各单位 “ 俄罗斯学” 发展大致脉络的文集,
“ 抢救历史” 的尝试就不失为拓荒之举并首战告捷。
令我们欣喜的是, 大多数来稿都写得非常精彩。 通过这些篇幅并不太长的
稿件, 我们似乎看到了 “ 俄罗斯学” 在中国发展的轨迹。 虽然几乎所有稿件
都未以人物为中心撰写, 但是一个个为中国 “ 俄罗斯学” 发展呕心沥血的前
辈的形象已跃然纸上。 从这些稿件中我们也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
如中央编译局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历史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
国翻译、 传播的历史。
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史都是由与该学科发展息息相关的代表人物、 经典著
作和典型事件组成, 《 “ 俄罗斯学” 在中国》 也不应例外。 略显遗憾的是, 收
入本文集的稿件在这方面稍显欠缺。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相信这点不足会在
后续研究中得到弥补, 毕竟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已经始于足下, 它一定会继往开
来, 发扬光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 “ 俄罗斯学” 发展

  历程 ………………………… 庞大鹏  高际香  柳丰华  赵玉明  薛福岐 / 1

黑龙江大学 “ 俄罗斯学” 的发展历程 ……………………………… 靳会新 / 28

北京大学 “ 俄罗斯学” 发展历程 …………………………………… 李明滨 / 53

中央编译局的成立与发展 …………………………………………… 高晓惠 / 81

中国人民大学 “ 俄罗斯学” 的发展历程 …………………………… 关雪凌 / 94

北京外国语大学 “ 俄罗斯学” : 历史、 现状与未来 ……………… 戴桂菊 / 111

面向新时期的首都师范大学 “ 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 ………… 隋  然 / 124

华东师范大学 “ 俄罗斯学” 的发展历程 ………………………… 万青松 / 134

南京大学 “ 俄罗斯学” 的发展历程 ……………………………… 徐来娣 / 150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语言教学与研究回顾 …………… 杨  波 / 184

四川大学 “ 俄罗斯学” 发展历程 ………………………………… 李志强 / 199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 ……………………………… 崔  铮 / 208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庞大鹏  高际香  柳丰华  赵玉明  薛福岐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属于国内最早对 “ 俄罗斯学” 学
科展开研究的一批先行者和实践者之一。 21 世纪初, “ 俄罗斯学” 作为独立学
科被国内学术界提出。 如今, 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和俄罗
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已召开过多次全国性 “ 中国俄罗斯学” 学术研讨会。 经
过十余年发展,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的 “ 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 学科、 “ 俄
罗斯经济” 学科、 “ 俄罗斯外交” 学科的研究成果已经得到国内俄罗斯研究界
同行的高度认可和评价。

一  “ 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 学科的发展历程

“ 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 学科是在原有的 “ 苏联政治” 学科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 总起来看, 政治学科在建所五十年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学科准备阶
段、 学科初创阶段、 学科调整完善阶段以及重点学科建设大发展阶段。
学科准备阶段 (1965—1980 年)
苏联东欧所是 20 世纪 60 年代中央决定新建的一批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之
一, 同时也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门研究苏联东欧国家的机构。 20 世纪 60 年代
初, 国际局势出现了动荡、 分化和改组的新局面。 在新形势下, 我国面临着反
帝反修、 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建立反帝统一战线的三大任务。 新形势向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 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周扬


“俄罗斯学”在中国

同志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上就新形势下中国哲
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任务发表讲话。 他指出, 在加强对我国现实问题研究
的同时, 必须加强对世界各国现状的研究和对国际斗争中出现的新问题、 新经
验的研究, 必须对国际斗争中的各种力量, 进行全面、 仔细的分析。 他列举了
应着重研究的国际问题, 其中就包括需要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新问题、
新经验, 研究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正面和反面经验。①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 根据中央的指示, 一批国际问题研究所得以建立。 在
这些准备新建的研究机构中, 就包括苏联东欧研究所 ( 简称苏东所) 。 该研究
所以研究苏联为主, 同时研究保加利亚、 匈牙利、 罗马尼亚、 波兰、 捷克斯洛
伐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 东德) 、 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国家。
就当时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需求而言, 苏东所研究的重心实际上是政治问题,
主要包括关注苏共领导层的内部斗争、 人事变动、 理论观点、 方针政策等。 这
一时期的积累也为以后本研究所政治问题的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可以说是
政治学科建立的准备阶段。
学科初创阶段 (1981—1991 年)
1981 年研究所划归中国社会科学院之后, 其工作出现了较大变化。 第一,
完成了从 “ 中联部” 到 “ 社科院” 的过渡, 从以形势分析、 政策分析为主过
渡到把研究对象作为一门学科加以研究和发展, 强调研究工作的学术性。 第
二, 制定了两个 “ 面向” 的建所方针, 即面向中央和面向社会。 第三, 开创
了研究所对外开放的繁荣局面。 政治问题的研究伴随研究所上述工作的变化进
入了学科初创阶段。 这个时期的研究所, 按学科原则设立了苏联政治、 经济、
对外关系和理论四个学科和相应的研究室, 按地区原则设立东欧学科和相应的
研究室, 形成苏联东欧学科。 在这一阶段, 作为国别研究的重点领域———政治
学科的研究框架初具规模。
政治学科对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理论、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经济
发展战略、 精神文明建设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 系统、 全面的研究。 这些

① 周扬: 《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战斗任务》 , 《 人民日报》 1963 年 12 月 27 日, 参见 http: / /


news􀆰 xinhuanet􀆰 com / ziliao / 2005-01 / 27 / content_ 2514708􀆰 htm。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研究有助于了解苏联成立以来特别是 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的基本国情,


同时政治学科也积极配合研究所率先在国内开展研究中国对苏关系及整个对外
政策的调整问题, 为新时期中国对外工作的积极调整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这一阶段, 苏联政治研究室的研究课题有 “ 斯大林时期苏联政治体制
中的若干问题” “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民主和法制问题” “ 安德罗波夫时期
的苏联国内政治形势” “ 苏联政治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等。 苏联理论研究室研
究的是苏联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苏联政治经济模式, 研究课题有 “ 苏联发达社
会主义理论综述” “ 列宁关于反对国家官僚化的理论与实践” “ 苏联关于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 苏联社会主义理论概述” “ 苏联的精神文明建设”
等。 上述研究成果大多具有开创性甚至具有学科奠基性。 学科初创阶段的任务
基本完成。
学科调整完善阶段 (1992—2002 年)
1991 年, 苏联解体, 苏联不复存在。 15 个加盟共和国都成为独立国家。
除 5 个中亚国家之外, 俄罗斯、 乌克兰等 10 个国家均在欧洲东部地区之内。
“ 东欧” 这个地理概念涵盖了上述 10 国的地理范围。 当时, 我国外交部、 新
华社等单位也用 “ 东欧” 这一概念泛指原来的苏联东欧国家。 因此, 从 1992
年 1 月起, 研究所改名为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 。 但是, “ 东欧
中亚研究所” 这个名称并没有将研究所最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 俄罗斯”
强调出来。 直到 2002 年 10 月, 研究所更名为 “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
亚研究所” , 该所名沿用至今, 加上 2002 年开始推行重点学科管理体系, 因
此, 我们认为, 1992—2002 年可以被视为政治学科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这个
阶段的主要特点就是明确的学科设置。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的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改变了研究所的学
科建设重点。 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之前, 重点研究的是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
建设的经验教训, 以及如何发展同它们的友好关系。 剧变之后, 研究所面临崭
新的研究任务, 也为政治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转型学的角度看, 苏联解
体后, 俄罗斯东欧中亚地区从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向所谓 “ 现代文明” 社会
转变。 这样的转变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还未曾有过。 这是俄罗斯及东欧中亚地
区人民自己的选择。 毫无疑问, 不管这种转变是顺利还是遭受挫折, 是成功还


“俄罗斯学”在中国

是失败, 都会在人类社会活动实践的历史中占有重要位置。 从社会科学的角度


看, 这种转变无疑会为政治学的发展, 特别是为转型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 提
供丰富和新鲜的材料。 从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角度看, 这一地
区的一些国家同我国接壤, 涉及我国极为重要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利益。 研
究俄罗斯和东欧中亚国家的基本国情, 即这些国家的政治、 历史、 民族和文化
等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 研究所对学科设置进行了很大调整。 1992 年, 对全部学科和研究
室进行了调整: 撤销原有的苏联东欧学科及其各个分科, 设立东欧中亚学科及
其相应的各个分科和研究室, 其中, 按国别原则组建俄罗斯学科并成立对应的
俄罗斯研究室, 政治问题研究被纳入国别研究总的框架内。
苏联解体前, 我国从事苏联问题研究的机构和学者主要是对苏联整体进行
政治方面的研究, 而对其加盟共和国之一的俄罗斯的研究尽管也有涉及, 但总
的情况是俄罗斯政治的研究包含在苏联政治研究之中, 并且一般更注重对联盟
中央政治形势、 政治斗争的研究, 而从 1985 年到 1991 年, 这方面的情况的确
是必须加以重点注意的。 因此, 对作为苏联重要组成部分的俄罗斯的研究明显
不足。 主要表现是, 以对叶利钦等民主派与苏共和联盟中央之间的斗争的研究
为主, 而对俄罗斯本身的研究, 包括政治方面的研究略显不足; 对俄罗斯联邦
内部各种政治力量的研究也是从苏联角度来进行研究的, 对俄罗斯的联邦制,
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 民族问题、 社会 问 题 等 方 面 的 研 究 存 在 着 一 些
空白。
苏联解体后, 1992—2002 年, 俄罗斯开始成为新的研究对象并受到极大
重视, “ 俄罗斯政治” 学科得以建立并迅速发展。 俄罗斯独立之初, 俄罗斯国
内政治斗争十分激烈, 形势错综复杂。 本学科的主要任务是观察、 分析俄罗斯
政治形势的发展, 预测其发展的基本趋势。 重点是研究俄罗斯政治制度转型、
国家权力体系建立、 党派斗争等迫切问题。 这时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追踪研
究, 分析各种政治现象并对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由于俄罗斯处于急剧变化当
中, 作为研究对象的俄罗斯政治本身还不够成熟, 因此, 本学科在当时也处在
发展和逐步形成过程中。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 变化, 到叶利钦总统辞职前后, 本学科的研究领域逐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渐扩展, 研究不断深入, 从开始时集中于政治领域特别是联邦中央权力斗争的


研究, 扩展到对联邦制及地方问题、 民主政治、 法治建设、 政党体制、 社会结
构、 社会思潮、 社会文化等问题的研究, 从一般的形势分析研究, 转向对俄罗
斯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进行理论探讨, 进而对俄罗斯转轨及发展道路做出理论总
结。 2002 年, 借助研究所改名和建立重点学科管理体系的契机, “ 俄罗斯政治
社会文化” 学科终于迎来了大发展的阶段。
重点学科建设大发展阶段 (2002 年至今)
研究所改名为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之前, 1999 年, 研究所根据学
科布局的实际需要, 采取按研究领域与按地区研究划分相结合的思路, 将俄罗
斯学科及俄罗斯研究室按政治、 经济和外交领域划分为三个学科 ( 俄罗斯政
治学科、 俄罗斯经济学科、 俄罗斯外交学科) 并建立相应的研究室作为依托
( 俄罗斯政治室、 俄罗斯经济室、 俄罗斯外交室) 。 俄罗斯政治室正式成立。
2006 年, 本所出台的 “ 十一五” 科研规划提出巩固传统学科的治所方针, 要
求俄罗斯政治室加强对俄罗斯社会与文化问题的研究, “ 俄罗斯政治室” 因此
正式改名为 “ 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室” 。
从 2002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 “ 重点学科建设工程” 以来, “ 俄罗斯政
治社会文化” 学科一直入选院重点学科。 我室出版了 《 俄罗斯十年: 政治·
经济·外交》 《 当代俄罗斯精英与社会转型》 《 重新崛起之路: 俄罗斯发展面
临的机遇与挑战》 《 俄罗斯之痛——— “ 车臣问题” 探源》 《 从叶利钦到普京:
俄罗斯宪政之路》 《 梅德韦杰夫和普京———最高权力的组合》 《 普京八年: 俄
罗斯复兴之路 (2000—2008) ( 政治卷) 》 《 观念与制度: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
斯国家治理》 等近 20 余部专著, 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从 2002 年开始, 本学科在研究内容的专业性、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研究
体系的系统性等方面的建设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做好追踪研究的同时, 在科
研工作中注意把握 “ 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 研究学科性、 理论性和综合性的
特点, 对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对俄罗斯如何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回答已经超越了世界史上已有的
对人类大转型时期制度变迁路径的总结。 俄罗斯的国家治理属于大国治理类
型。 大国治理问题本来就是俄罗斯长期延续的一个历史性课题。 研究俄罗斯问


“俄罗斯学”在中国

题, 不仅需要俄罗斯的视角, 更需要全球的视角, 需要研究全球化与区域一体


化的问题, 需要反思俄罗斯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然而, 即使有了上述研究, 依
然不能完全回答俄罗斯形势发展所提出的很多问题。 可以说, 是俄罗斯形势发
展本身, 倒逼我们政治社会文化学科必须进行综合研究, 必须具备历史思维和
战略思维, 由点及面, 见微知著, 不断积累, 逐步提升, 最后达到对俄罗斯政
治社会文化问题战略分析和综合研究的高度。
“ 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 学科: 内容与方法
“ 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 学科研究的基础性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 对俄罗
斯国家权力结构的研究, 内容包括以总统制为核心的俄罗斯国家权力配置的运
行及其变化、 国家立法机关与执行权力机关的关系、 政府部门设置与组成情
况、 议会内部组成与议会党派的活动等; 第二, 对俄罗斯国家结构形式的研
究, 内容包括俄罗斯联邦制度的历史沿革、 联邦制度的调整完善、 民族问题、
宗教问题、 车臣问题等; 第三, 对俄罗斯政治生态的研究, 内容包括俄罗斯政
党制度的发展变化、 俄罗斯主要政党的发展状况、 “ 统一俄罗斯党” 一党主导
的政党格局、 俄罗斯利益集团的发展变化等, 还包括俄罗斯选举制度的主要内
容与发展变化, 国家杜马历届选举的主要过程、 结果及其影响等; 第四, 对俄
罗斯精英的研究, 内容包括俄罗斯各领域精英的出现、 分化、 更新换代以及对
转型的影响等; 第五, 对俄罗斯社会问题的研究; 第六, 对俄罗斯传统文化及
国家特性的研究。
未来将继续加强 “ 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 学科对以下核心问题的研究:
第一, 俄罗斯政治体制的特点及发展道路的选择; 第二, 政治发展的经济影响
因素, 即垄断性经济结构与政治集权之间的关系; 第三, 政治发展的国际关系
因素, 即俄罗斯精英的国际政治观及俄罗斯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对转型与发展的
影响; 第四, 政治发展的社会影响因素, 即保守主义取向的社会国家性质与政
治稳定之间的关系; 第五, 政治发展的文化因素, 即对内集权、 对外扩张的国
家特性与政治治理之间的相关性联系; 第六, 政治发展的历史因素, 即赶超西
方、 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使俄罗斯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这是贯穿俄罗斯历
史的一条红线。 从大历史观的视角看, 当代俄罗斯的转型与发展也是俄罗斯追
求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 要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 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 学科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 系统研究。 重视史实资料的系统性, 重视对俄罗斯发展横向线索与
纵向脉络的把握, 重视对俄文原始文献的实证性研究。 资料的基础性作用无论
如何强调都不过分。 同时, 也要非常重视对英文文献的阅读, 注意理解西方学
者基于俄罗斯历史沉淀来分析当代俄罗斯政治与未来前景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系统性有利于形成历史思维, 坚持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 通过掌握事物运动的
全过程, 实现研究工作中历史和现实的统一。
第二, 综合研究。 俄罗斯的转型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政
治、 经济、 社会、 历史、 文化和国际关系等诸方面, 这需要在跨学科基础上加
强综合性研究, 理解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 从而形成战略思
维, 把握住影响俄罗斯全局的、 长远的、 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除了学科的综
合, 还要有全球、 地区与国别三个研究层面的综合意识。 仅仅了解一国和地区
的事情是不够的, 还需要关注时代特征。
第三, 理论研究。 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研究需要运用一定理论对研究对象
进行剖析。 掌握理论对于研究俄罗斯问题是有用且必要的。 现代政治学是人类
研究政治行为思想的结晶, 其基本原理、 视角和分析工具是需要运用的。 将现
代政治学作为参照系, 才能把俄罗斯问题放在一个比较研究的国际视野上, 才
有可能在研究中体悟出哪些是一般性的规律问题, 而哪些又具有研究对象国的
特殊性。 当然, 仅仅运用理论是不够的。 科学研究上升到理论是研究过程的飞
跃和归宿。 需要把对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问题的再认识重新上升到理论高度,
进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

二  “ 俄罗斯经济” 学科的发展历程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 我所建立之时隶属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60 年代
中期到 70 年代末期, 我所对苏联经济研究的重要主题是对苏联社会经济模式
的认识和再认识。 我所学者就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苏联的工业化道路、 苏联
的现代化模式等重大理论问题撰写了大量内部报告。 俄罗斯经济 ( 苏联经济)
学科的建立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在 1981 年我所转归中国社会科学院之
后, 俄罗斯经济 ( 苏联经济) 学科蓬勃发展, 成绩斐然。


“俄罗斯学”在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对苏联经济及其经济改革的研究
我所在研究苏联经济体制及其改革方面起步较早, 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起到
了开创性的作用。 不仅如此, 该时期的研究同时也为国内苏联经济学科的建
立、 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 引领作用。 当时推出的不少作品具有开创
性和奠基性, 影响了以后的几代学人。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胡耀邦同志指示学术界写出 100 本书,
介绍国外 ( 主要是苏联东欧国家) 的经济改革情况和经验。 当时隶属于中共
中央对外联络部的苏联东欧研究所很受鼓舞, 全所立即组织科研力量, 展开对
苏联经济及其体制改革的全面调研。
1981 年苏东所转归中国社会科学院。 从此至 1991 年苏联解体, 苏联经济
及其体制改革研究突飞猛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这是苏联经济学科
兴旺发达的时期。 该时期, 从事苏联经济及其体制改革研究的一批专家学者在
实事求是路线指引下, 认真贯彻 “ 双百方针” , 孜孜以求, 不计报酬, 对苏联
经济及其体制改革展开全方位的探讨和钻研, 提出了大量具有深邃见解的观点
和看法, 推出了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的专著、 论文、 文章、 研究报告, 翻译和
撰写了一批译著、 译文和工具书, 有效地配合了国家改革开放的需要, 较好地
发挥了中央期待的 “ 参谋” “ 智囊” 作用。 在开始阶段, 工作的重点一方面是
撰写内部报告, 另一方面是翻译编写有关苏联经济及管理体制的资料。 20 世
纪 80 年代中期以前, 很多成果不能公开发表、 公开讨论, 所以大部分研究成
果都以 《 苏联东欧情况》 的内部报告形式上报, 发送到中共中央办公厅以及
各部委, 供上级决策部门参考。 从 70 年代末到苏联解体前, 我所每年出 《 苏
联东欧情况》 80 余期, 在十多年里撰写的内部报告有 1000 余篇, 其中涉及苏
联经济体制及其改革的达 300 余篇。 具有代表性的有 《 苏联经济改革的历史
发展》 , 这是国内最早系统研究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 分四期发表,
后被收入 1981 年时事出版社出版的 《 苏联经济体制问题》 一书中。 在撰写内
部报告的过程中, 我所还组织翻译出版了不少有关苏联经济及管理体制的资
料, 并且以 《 苏联东欧问题译丛》 ( 一些简称 《 译丛》 , 后改为 《 东欧中亚问
题译丛》 ) 的形式由三联书店连续分辑出版。 1981 年, 我所创办学术期刊
《 苏联东欧问题》 , 经过两年试刊后于 1983 年正式发行。 整个 80 年代, 为适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应形势发展需要, 刊物的主要选题一直以苏联经济以及经济体制改革为主。 作
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该期刊引领了对苏联东欧问题的深入研究, 具有很大
的影响力, 期刊还设有 “ 专题讨论” 栏目, 就某一现实问题或前沿问题刊载
学者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不同的学术观点与思想。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国内的苏联经济问题研究方面, 我所的科研成果在质量
和数量方面都位于前列。 据不完全统计, 在苏联解体之前的十多年间, 我所研
究人员在所内及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的有关苏联经济及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论
文有 200 多篇。 当时国内出版的关于苏联东欧问题的 20 多部论文集都有我所
研究人员参与。 其中主要有: 《 苏联经济体制问题》 ( 时事出版社, 1981 年) ,
《 苏联东欧问题探讨》 ( 人民出版社, 1983 年) , 《 外国经济 管 理 体 制 研 究》
( 人民出版社, 1983 年) , 《 苏联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发展》 ( 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 等。
同时, 我所还主持出版了一些涉及苏联经济的工具书及译著, 如 《 苏联
国民经济发展七十年》 ( 陆南泉、 张础、 陈义初等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8 年, 共计 66􀆰 5 万字) , 《 苏联财政》 ( М􀆰 К􀆰 舍尔麦涅夫主编, 毛蓉芳、
陆南泉译,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0 年) , 《 政治经济学》 ( В􀆰 А􀆰 梅德韦杰
夫等编著的苏联高等学校教科书, 高中毅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年) 等。
80 年代初开始, 苏联东欧研究所开始承担国家和有关部门的一些重点课
题, 苏联经济室承担的课题居多, 课题完成后大多以专著的形式出版。 这一时
期, 我所主持和出版的国家重点课题和专著主要有: 《 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七十
年》 ( 系国家 “ 六五” 计划重点课题, 由刘克明、 金挥主编, 组织所内外多名
专家学者用七年的时间共同完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年, 共计 58 万
字) , 《 苏联经济概论》 ( 受教育部委托为高等院校撰写的一部教科书, 由金
挥、 陆南泉、 张康琴主编, 以我所经济室为主, 组织国内几所重点大学和科研
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撰写, 共计 67􀆰 4 万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5 年) , 《 苏联经济简明教程》 ( 陆南泉教授受国家教委委托主编的一部高
等院校文科简明教材,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1 年, 全书共计 28 万字) ,
《 论苏联经济: 管理体制与主要政策》 ( 金挥、 陆南泉、 张康琴主编, 辽宁人


“俄罗斯学”在中国

民出版社, 1982 年, 全书 60 万字) , 《 战后苏联经济》 ( 金挥、 陆南泉主编,


苏东所经济室共同参与撰写, 时事出版社, 1985 年, 全书 31 万字) , 《 苏联怎
样利用西方经济危机》 ( 杨家荣、 张森撰写,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4 年, 全书
20 余万字) , 《 苏联改革大思路》 ( 陆南泉主编, 张础、 刘清鉴和高中毅等共
同撰写, 沈阳出版社, 1989 年, 全书 30 多万字) 。
总体而言, 20 世纪 80 年代苏联经济及其经济体制研究方面的代表作主要
有三类。
一是对苏联经济及其经济体制进行综合研究。 代表作有: 专著 《 论苏联
经济: 管理体制与主要政策》 《 苏联经济概论》 ; 论文 《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概
况》 ( 载于 《 外国经济管理体制研究》 , 人民出版社, 1983 年) , 《 苏联经济改
革的历史发展》 ( 载于 《 苏联经济体制问题》 , 时事出版社, 1981 年) , 《 苏联
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症结》 ( 载于 《 经济研究参考资料》 1983
年第 37 期) 等。
二是对苏联经济及其经济体制进行的专题研究。 学者们对一些中观和微观
的专题进行深入分析, 形成了体例不同的研究成果。 如杨家荣、 张森等撰写的
专著 《 苏联怎样利用西方经济危机》 , 以及一大批专题论文, 如刘清鉴的 《 苏
联经济管理机构的改革》 ( 载于 《 苏联东欧问题探讨》 , 人民出版社, 1983
年) , 金挥的 《 苏联经济结构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 载于 《 苏联经济体制问
题》 , 时事出版社, 1981 年) , 张础的 《 苏联 80 年代经济结构变化趋势》 ( 载
于 《 苏联东欧问题》 1982 年第 6 期) 和 《 探讨苏联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几个问
题》 ( 载于 《 苏联东欧问题》 1991 年第 2 期) 。
三是对苏联经济及其经济体制的理论研究。 主要的论文集有 《 苏联经济
建设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发展》 ( 陆南泉、 高中毅、 张础、 刘清鉴等) ; 主要
的论文有吴仁彰的 《 关于苏联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 ( 1983 年) 、 《 苏联的超
越阶段思 想 和 经 济 改 革》 ( 1985 年) 、 《 斯 大 林 政 治 经 济 体 制 初 探》 ( 1985
年) 等。
苏联已经成为历史, 但对苏联经济及其体制改革的研究却远未结束。 如
今, 无论是探讨苏联解体, 还是研究今天的俄罗斯, 乃至中国借鉴外国的改革
经验, 都离不开对当年苏联经济及其体制问题的研究。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20 世纪 90 年代以转轨问题为主线的研究
20 世纪 90 年代我所对俄罗斯经济问题的研究主线是俄罗斯经济转轨问
题。 俄罗斯经济转轨问题囊括的课题较多: 从经济体制的角度对苏联解体的深
层次原因进行再探讨; 经济转轨的基本要素和全部内容, 包括转轨的理论和学
说; 转轨的起始条件、 目标模式、 外部环境、 转轨战略、 转轨的绩效; 转轨过
程中宏观、 中观和微观层面的所有问题, 包括所有制改造、 宏观经济体系确立
及运行、 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 社会保障体制的重建、 政府职能转换、 中央和
地方关系的调整; 经济转轨的国际比较等。 自 1991 年底俄罗斯独立以来, 我
所对俄罗斯的经济转轨问题保持着持续的关注, 截至 90 年代末, 发表了大量
的研究成果。 其中主要的专著有: 《 独联体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研究》 ( 陆南
泉主编,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5 年) , 《 经济转轨的
进程与难题》 ( 陆南泉、 李建民、 朱晓中著, 社科院重点项目, 黑龙江教育出
版社, 1996 年) , 《 新俄罗斯: 政治 · 经济 · 外交》 ( 薜君度、 陆南泉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 。
该时期对俄罗斯经济的应用性研究成果颇丰, 主要以对中俄经贸关系的研
究为主。 对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历史进行梳理, 对合作的重要领域、 发展潜
力、 合作的主要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了有分量的带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
对策建议。 这方面的代表成果主要有: 《 1996—2000 年中俄经贸关系发展前
景》 ( 陆南泉、 李建民主持, 哈尔滨市政府委托课题, 1996 年完成) , 《 俄罗
斯投资环境及市场调查》 ( 李建民主持, 顶新集团委托课题, 1998 年完成) ,
《 中俄经贸关系》 ( 陆南泉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年) , 《 推进黑龙
江省对俄日韩经贸关系的战略研究》 ( 陆南泉主持, 黑龙江省政府委托课题,
2000 年完成) 。
2000 年至今对俄罗斯经济宏观、 中观及其微观层面的研究
2000 年之后, 俄罗斯经济学科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时期。 2002 年, 因学科
发展需要俄罗斯学科划分为俄罗斯政治学科、 俄罗斯经济学科和俄罗斯外交学
科。 俄罗斯经济学科的发展一直处于我所学科建设的前沿。 该学科总体发展势
头良好, 学科队伍较为稳定, 涌现出一批具有学术素养、 在学科建设方面做出
突出贡献的学者。 该学科在持续对苏联问题、 苏联经济改革、 俄罗斯经济转轨

11
“俄罗斯学”在中国

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 大国崛起之路、 俄罗斯经济发展阶段性总结与宏观经


济运行、 俄罗斯发展战略、 俄罗斯区域经济、 俄罗斯金融、 俄罗斯产业结构、
俄罗斯区域发展以及俄罗斯对外经济关系、 人口与移民政策、 民生制度、 经济
法、 金融安全、 独联体问题等也纳入了我所学者的研究范畴, 如上领域的研究
在学界占有领先地位, 且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知名度。 该时期出版了大量专著和
论文, 成果丰硕。
深度剖析苏联解体问题和苏联经济改革问题方面的代表性专著有: 《 苏联
兴亡史论》 ( 陆南泉等主编, 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 《 超级大国的崩溃———
苏联解体原因探析》 ( 许新、 陈联壁、 潘德礼、 姜毅著, 中华社科基金项目,
社会科学 文 献 出 版 社, 2001 年) , 《 苏 俄 经 济 改 革 二 十 讲》 ( 陆 南 泉 著, 生
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年) 等。
探讨转轨与改革问题的主要专著有: 《 转型经济的产权改革———俄罗斯东
欧中亚国家的私有化》 ( 许新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 , 《 俄罗
斯经济转轨与中国经济改革》 ( 张森主编, 当代出版社, 2003 年) , 《 苏东剧
变之后———对 119 个问题的思考》 ( 陆南泉、 左凤荣、 潘德礼、 孔田平著, 新
华出版社, 2012 年) , 《 俄罗斯经济二十年 ( 1992—2011) 》 ( 陆南泉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年) , 《 转型中的俄罗斯》 ( 陆南泉主编, 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 2014 年) , 《 俄罗斯企业制度变迁》 ( 张聪明著, 甘肃人民出
版社, 2003 年) 等。
有关大国崛起之路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 重新崛起之路———俄罗斯发展的
机遇与挑战》 ( 许志新主编,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年) , 《 重塑超级大国:
俄罗斯经济改革和发展道路》 ( 许新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
在对俄罗斯经济发展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宏观经济研究方面, 代表作有:
《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 ( 经济卷) 》 ( 许新主编, 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 《 普
京八年: 俄罗斯复兴之路 (2000—2008) ( 经济卷) 》 ( 郑羽总主编, 李中海
主编,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年) 。 主 要 论 文 有: 《 后 危 机 时 期 的 俄 罗 斯 经
济形势》 ( 程亦军, 《 欧亚经济》 2014 年第 6 期) , 《 2011 年俄罗斯经济特点
及未来走势》 〔 李福 川, 《 俄 罗 斯 发 展 报 告 ( 2012) 》 , 社 会 科 学 文 献 出 版
社, 2012 年〕 , 《 2013 年俄罗斯经济形势与未来发展趋势》 〔 程亦军, 《 俄罗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斯发展报告 ( 2014) 》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年〕 。


在对俄罗斯发展战略进行阐释方面, 主要的专著有: 《21 世纪的俄罗斯经
济发展战略》 ( 周全著,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 年) 。 主要的论文有: 《 俄罗
斯对外贸易与发展战略问题分析》 ( 高际香, 《 东北亚研究》 2005 年第 4 期) ,
《 “ 俄罗斯 2020 年前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战略” 述评》 ( 高际香, 《 俄罗斯东欧中
亚国家发展报告》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年) , 《 俄罗斯 “ 2025 年前远
东和贝加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解读》 ( 高际香, 《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11 年第 1 期) 等。
对俄罗斯金融问题的研究中, 主要专著有: 《 金融转型: 俄罗斯及中东欧
国家的逻辑与现实》 ( 王志远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年) 。 主要的论
文包括: 《 论俄罗斯证券市场》 ( 程亦军,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6 年第 4
期) , 《 俄罗斯金融市场述评》 ( 程亦军, 《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6 年第 7
期) , 《 俄罗斯确立大金融监管体制》 〔 程亦军, 《 俄罗斯发展报告 (2014) 》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年〕 , 《 论俄罗斯货币信贷政策及影响》 ( 李中海,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07 年第 4 期) 等。
对俄罗斯产业结构及相关产业的研究中, 代表性著述有: 《 俄罗斯产业结
构研究》 ( 郭晓琼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 年) , 《 国际视野下中俄农业发
展研究》 ( 王志远著, 长春出版社, 2011 年) 。 主要论文有: 《 农村土地流转:
中国与俄罗斯的差异与共性》 ( 王志远, 《 欧亚经济》 2014 年第 3 期) , 《 俄罗
斯农业发展现状与预测》 〔 郭晓琼, 《 俄罗斯发展报告 ( 2012) 》 , 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 2012 年〕 , 《 俄罗斯农业发展与战略政策选择》 ( 高际香, 《 俄罗
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1 年第 4 期) 等。
对俄罗斯区域经济的研究中, 代表作有: 《 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 国
际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发展》 ( 薜君度、 陆南泉主编,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2
年) , 《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俄罗斯的探索与实践》 ( 高际香著, 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 2013 年) 。 主要论文有: 《 普京新时期远东开发的定位和目标》
( 李建民, 《 国际经济评论》 2013 年第 3 期) , 《 俄罗斯远东开发的历史与现
实》 ( 高际香, 《 俄罗斯学刊》 2013 年第 3 期) 。
在对俄罗斯对外经济关系及其加入世贸组织问题、 中俄经贸关系研究领

13
“俄罗斯学”在中国

域, 主要专著有: 《 俄罗斯对外经济关系研究 ( 1992—2007) 》 ( 高际香著,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7 年) 。 主要论文包括: 《 俄罗斯入世影响及中俄经
贸合作面对的机遇》 〔 李建民, 《 俄罗斯发展报告 ( 2012) 》 , 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 2012 年〕 , 《 俄罗斯 “ 入世” 承诺及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 高际香,
《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7 年第 2 期) , 《 中俄经贸合作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 李建民, 《 中国金融》 2006 年 10 期) , 《 2013 年中俄经贸合作》 〔 郭晓琼:
《 俄罗斯发展报告 (2014) 》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年〕 等。
在俄罗斯人口、 人口与移民政策研究领域的主要专著有: 《 俄罗斯人口安
全与 社 会 发 展》 ( 程 亦 军 著, 经 济 管 理 出 版 社, 2007 年) 。 代 表 性 论 文 有:
《 俄罗斯人口发展现状与社会问题》 ( 程亦军, 《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6
年第 2 期) , 《 从最新普查看俄罗斯人口发展状况》 ( 程亦军, 《 西伯利亚研究》
2013 年第 3 期) , 《 俄罗斯外来移民与移民政策选择》 ( 高际香, 《 俄罗斯中亚
东欧市场》 2012 年第 5 期) 等。
在对俄罗斯民生问题及民生制度的研究领域, 代表作有: 《 俄罗斯民生制
度: 重构与完善》 ( 高际香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年) 。 主要论文有:
《 俄罗斯转型经验: 合理分配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 李福川, 《 俄罗斯中亚东欧
市场》 2013 年第 2 期) , 《 俄罗斯新一轮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解析》 ( 高际香,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0 年第 4 期) , 《 俄罗斯住房制度改革及绩效》 ( 高
晓慧、 高际香, 《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8 年第 8 期) , 《 俄罗斯医疗保障
体系改革》 〔 高际香, 《 俄罗斯发展报告 ( 2014) 》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年〕 。
在对俄罗斯经济法规的研究中, 《 俄罗斯反垄断政策》 ( 李福川著, 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年) 是一部有关俄罗斯反垄断政策的专著。 该书介绍
了俄罗斯经济垄断的历史和现状及其反垄断法规体系; 系统并详尽地介绍和分
析了俄罗斯反垄断的政策、 措施和方法, 包括对经济集中的监督与调节、 对
垄断企业的监督与管理、 对自然垄断的监督与调节、 对外国投资的反垄断监
督与调节, 以及发现和制止不正当竞争; 简要介绍了俄罗斯发展竞争的规划
和措施, 以及俄罗斯反垄断机构, 并论述了转型国家加强反垄断调节、 建立
反垄断法规体系以及建立独立反垄断机构的必要性。 阐释经济特区法的主要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论文有: 《 俄罗斯 联 邦 经 济 特 区 法 探 析》 ( 蒋 菁, 《 俄 罗 斯 中 亚 东 欧 市 场》
2006 年第 4 期) 。
在金融安全领域, 专门研究俄罗斯资本外逃等问题的专著有: 《 俄罗斯与
离岸金融中心》 ( 许文鸿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年) 。 该书详细剖析
了俄罗斯的资本外逃与离岸金融中心之间的关系, 阐述了俄罗斯的资本外逃、
离岸金融中心与俄罗斯、 俄罗斯的 “ 返程资本” 、 “ 影子经济” 对俄罗斯经济
的影响及对俄罗斯政府决策的影响。
在独联体问题研究领域, 具有较强学术影响力的专著有: 《 独联体十年:
现状·问题·前景 (1991—2001) 》 ( 郑羽主编、 李建民副主编, 世界知识出
版社, 2002 年) , 《 独联体国家投资环境研究》 ( 李建民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 2013 年) 。 主要论文包括: 《 后苏联空间一体化前景暗淡》 ( 程亦军,
《 俄罗斯学刊》 2013 年第 1 期) , 《 俄白哈关税同盟绩效与独联体一体化前景》
〔 程亦军, 《 俄 罗 斯 发 展 报 告 ( 2012) 》 , 社 会 科 学 文 献 出 版 社, 2012 年〕 ,
《 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经济关系》 ( 高际香, 《 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发展报告》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年) , 《 俄白哈关税联盟论析》 ( 高际香, 《 俄罗斯
东欧中亚国家发展报告》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年) 。
此外, 该时期我室科研人员还有大量外文著述及译作发表, 如 《 入世后
中国经济如何适应世界经济新规则) ( 第三版) 》 ( 蒋菁著, 叶卡捷琳堡乌拉
尔国立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俄文版) , 《 欧亚中心的阿斯塔纳》 ( 许文
鸿参译, 民族出版社, 2006 年) , 《 2050: 中国俄罗斯共同发展战略》 ( 高际
香参译,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年) , 《 市场经济自我调节理论》 ( 高际香参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年) 。
如今, 俄罗斯经济学科发展方向清晰, 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人员队伍稳定
且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梯队; 学科结构布局合理、 发展有序; 人才培养体系基础
良好、 潜力巨大。

三  “ 俄罗斯外交” 学科的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的 “ 俄罗斯外交” 学科是在原苏


联东欧研究所的 “ 苏联外交学科” 的基础上形成的。 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外

15
“俄罗斯学”在中国

交学科以当代俄罗斯的外交战略、 政策和中俄关系等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
1965—1980 年的苏联外交研究
20 世纪 60 年代, 中央决定组建一批国际问题研究机构, 以加强对国际形
势、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所成立于 1965 年 6 月 30 日, 受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
次年划归中联部。 “ 文化大革命” 期间, 研究所曾被取消编制。
建所之时, 正值反修、 防修的年代。 不久, 中苏关系从意识形态大论战发
展到国家关系的全面对抗。 研究对象苏联被宣布为 “ 修正主义” 、 “ 复辟资本
主义” 和 “ 大资产阶级专政” 的国家。 在这种背景下, 自研究所成立到 20 世
纪 70 年代末期, 研究所对苏联外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收集和编译苏联外交相
关资料, 分析苏联外交动向, 揭露苏联外交政策的本质, 并就此撰写内部报告
提交给党中央和国务院。
在公开出版物方面, 研究所重视大事记编纂和苏共相关文献的翻译工作,
先后编辑和发行了数部大事记和文献汇编, 为研究苏联外交动态和中苏关系提
供资料。 其中有 1965 年编辑发行的 《 苏共二十二大选出的中央检查委员会委
员简历》 , 1971 年 编 辑 发 行 的 《 苏 修 第 二 十 三 次 代 表 大 会 发 言 汇 编 ( 上
册) 》 、 《 苏修第二十三次代表大会发言汇编 ( 下册) 》 和 《 苏修第二十四次
代表大会发言汇编 ( 上册) 》 、 《 苏修第二 十 四 次 代 表 大 会 发 言 汇 编 ( 下
册) 》 , 1972 年编辑发行的 《 苏联大事记: 1972􀆰 1—1972􀆰 12》 , 1973 年编辑
发行的 《 苏联大事记: 1973􀆰 1—1973􀆰 12》 , 1974 年编辑发行的 《 苏联大事记:
1974􀆰 1—1974􀆰 12》 , 1975 年 编 辑 发 行 的 《 苏 联 大 事 记: 1975􀆰 1—1975􀆰 12》 ,
1979 年发行的 《 苏联大事记: 1977􀆰 1—1977􀆰 12》 。
这一时期, 研究所苏联外交科研人员对苏联外交进行资料整理、 编纂大事
记与翻译发行相关文献, 进而进行形势与政策分析并提交各种内部报告, 为学
科起步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981—1991 年的苏联外交研究
1981 年 1 月, 苏联东欧研究所再次变更隶属关系, 由中联部划归中国社
会科学院。 不久, 研究所设立了对外关系和理论研究室。 因此, 苏联外交研究
工作发生了较大变化, 从以资料整理与形势、 政策分析为主过渡到以学术导向

16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为主。 一方面, 围绕苏联外交动向, 继续以内部报告的形式提交各种基础资


料、 形势分析、 政策分析与对策建议; 另一方面, 以 1981 年创刊的 《 苏联东
欧问题》 ( 以下简称 《 问题》 ) 为载体, 对苏联外交及其理论论文进行研究。
围绕苏联外交问题, 所内学者有大量论著问世。 其成果可归为如下几类。
第一类, 关于苏联领导人与外交问题的论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关于斯大林与苏联外交。 黄天莹的 《 战后斯大林时期苏联对亚非
拉地区外交政策初探》 一文, 重点探讨了 1945 年至 1953 年期间苏联对亚非拉
地区的外交政策, 并认为其政策的主流是正确的 ( 《 问题》 1987 年第 1 期) 。
郑羽的 《 战后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外战略理论和实践上的失误》 一文认为, 二
战后斯大林时期苏联外交总体来说成绩占主要地位, 但也出现了一系列失误
( 《 问题》 1989 年第 1 期) 。
其二, 关于赫鲁晓夫与苏联外交。 郑羽的 《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外战略
调整概论》 一文, 探讨了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外战略的理论、 策略原则、 具
体方针政策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 《 问题》 1987 年第 1 期) 。 黄天莹的 《 赫鲁晓
夫时期苏联在第三世界地区的外交政策》 一文, 主要分析了赫鲁晓夫执政时
期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形势及苏联相关政策的内容与特点 ( 《 问题》 1990
年第 2 期) 。 郑羽的 《 赫鲁晓夫执政年代相互对峙的苏美军事战略论述》 一
文, 主要论述了赫鲁晓夫执政期间苏美军事战略的形成和演变, 并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两国的军事战略态势和军事关系 ( 《 问题》 1990 年第 3 期) 。
其三, 关于戈尔巴乔夫与苏联外交。 黄天莹在 《 对戈尔巴乔夫政权在第
三世界政策的展望》 一文中, 对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对第三世界的政策进
行了展望 ( 《 问题》 1985 年第 5 期) 。 邢书纲的 《 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
一周年》 一文认为, 戈尔巴乔夫上台一年来, 对国际局势的认识较为清醒,
外交政策和策略趋于灵活, 苏联的国际处境有一定的改善 ( 《 问题》 1986 年第
2 期) 。 李静杰的 《 改革时期苏联内外政策的辩证关系》 , 分析了戈尔巴乔夫
改革措施中内外政策的关系 ( 《 问题》 1988 年第 2 期) 。 黄立茀、 郑羽的 《 赫
鲁晓夫与戈尔巴乔夫和平共处论比较》 一文, 对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的和
平共处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 ( 《 世界历史》 1989 年第 2 期) 。 黄天莹在 《 戈
尔巴乔夫对第 三 世 界 国 家 政 策 的 调 整》 一 文 中 认 为, 戈 尔 巴 乔 夫 提 出 的

17
“俄罗斯学”在中国

“ 新思维” 是苏联调整其对第三世界国家政策的思想基础 ( 《 问题》 1989 年


第 2 期) 。
第二类, 研究苏联外交政策与外交战略的论著。
邢书纲的 《 关于苏联全球扩张战略的几个问题》 一文认为, 20 世纪 70 年
代, 苏联凭借武力, 一方面与西方搞 “ 缓和” 外交, 另一方面推行其全球扩
张战略, 极大地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 《 问题》 1981 年第 1 期) 。 李静杰
的 《 当前苏联对外政策中的若干问题》 一文, 主要分析了勃涅日涅夫去世后
苏联对外政策的特点、 苏联的对外活动、 苏美关系的动向等问题 ( 《 问题》
1984 年第 3 期) 。 邢书纲在 《 关于苏联对外政策性质的探讨》 一文中认为, 苏
联的外交政策具有双重性质, 既有正义、 和平的一面, 也有霸权主义的一面
( 《 问题》 1987 年第 6 期) 。 顾志红的 《 苏联和平共处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一
文认为, 苏联的和平共处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苏联追求目标的不
同而发生变化 ( 《 问题》 1989 年第 3 期) 。 顾志红的 《 苏联对第三世界政策的
反思与调整》 一文认为, 苏联对第三世界实行大踏步后退的全面收缩政策,
与 20 世纪 70 年代所推行的扩张干涉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 问题》 1991 年
第 4 期) 。
第三类, 关于苏联外交实践活动的论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关于中苏关系。 李静杰的 《 中苏关系及其发展前景》 一文认为,
中苏之间存在分歧,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关系相对缓和, 但仍存在阻碍关系
改善的困难, 中苏关系的发展前景受到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变
的总体趋势影响, 苏 联 应 顺 应 趋 势 来 调 整 对 华 政 策 ( 《 问 题》 1986 年 第 3
期) 。 李静杰在 《 戈尔巴乔夫访华和新型的中苏关系》 一文中, 分析了戈尔巴
乔夫访华与中苏关系改善问题 ( 《 问题》 1989 年第 4 期) 。 邢万金、 单令魁
在 《 实现正常化以来的中苏关系》 一文中认为, 自中苏两国领导人举行会
晤以来, 中苏关系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尽管存在着某些可能影响两国、
两党关系 的 因 素, 但 其 发 展 前 景 是 乐 观 的, 合 作 领 域 是 广 阔 的 ( 《 问 题》
1991 年第 2 期) 。
其二, 关于苏美关系。 邢书纲、 李允华、 刘英娜在 《 苏美力量对比及其
对 80 年代国际局势的影响》 一文中分析了美苏对抗对 20 世纪 80 年代国际格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局可能产生的影响 ( 《 国际问题研究》 1983 年第 1 期) 。 倪孝铨的 《 苏美围绕


日内瓦武器控制谈判的争斗》 一文, 分析了美国总统里根上台后苏美两国在
限制和削减战略武器 条 约 谈 判 上 的 交 锋 ( 《 问 题》 1985 年 第 5 期) 。 针 对
1985 年 11 月里根与戈尔巴乔夫在日内瓦举行的会晤, 倪孝铨在 《 美苏首脑
会晤和美苏关系展望》 一文中分析了会晤前的美苏基本态势、 双方在会晤
前和会晤中的争斗以及会晤对美苏关系的影响 ( 《 问题》 1986 年第 1 期) 。
倪孝铨的 《 美苏关系: 从对抗到合作》 一文认为, 对抗曾长期是苏美关系
的主要特征, 而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 合作逐渐成为苏美关系的 主 要 特 征
( 《 问题》 1991 年第 3 期) 。
其三, 地区问题与双边关系。 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涉及苏联与利比亚、 韩国
关系的发展, 以及苏联对亚太地区政策和对两伊战争立场等方面的分析。
在这个时期, 苏联外交研究日益深入。 如郑羽侧重于探讨赫鲁晓夫与苏联
外交问题, 李静杰聚焦于戈尔巴乔夫与中苏关系, 邢书纲倾向于对苏联外交进
行宏观思考, 黄天莹重点探讨了戈尔巴乔夫与苏联第三世界政策之间的关系,
倪孝铨则围绕苏美关系发表了数篇论文。 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苏联外交学科的
发展。
20 世纪 90 年代对俄罗斯外交问题的研究
苏联解体后, 苏联东欧研究所更名为东欧中亚研究所, 后来定名为俄罗斯
东欧中亚研究所; 在原有的国际研究室基础上, 1999 年正式建立了俄罗斯外
交研究室。 该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发表了大量有关当代俄罗斯外交问题的专著和
论文。
对叶利钦时期俄罗斯总体外交政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李静杰和郑羽主编
的专著 《 俄罗斯与当代世界》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年) , 学刚、 姜毅主编
的专著 《 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外交卷》 ( 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 《 俄罗斯
与当代世界》 论述了在 20 世纪 90 年代俄罗斯社会政治与经济转型的背景下,
俄主要政治力量与学术派别对国家外交政策方针的争论和俄外交政策的演变及
其主要内容, 以及俄对 “ 近邻” 、 西方、 原苏联盟友及亚洲国家的外交政策。
《 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外交卷》 论述了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形成和
演变过程, 阐述了这一时期俄对美国、 欧洲、 独联体、 亚太和中国外交的实施

19
“俄罗斯学”在中国

情况, 探讨了影响俄外交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诸如俄外交文化


与决策机制、 俄传统安全观和美国因素等。
其他关于俄罗斯外交的著述包括: 倪孝铨参与撰写的专著 《 新俄罗斯:
政治·经济·外交》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 , 郑羽的专著 《 从对抗
到对话: 赫鲁晓夫时期的苏美关系》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 主要
论文有: 倪孝铨的论文 《 初具轮廓的俄罗斯对外政策》 ( 《 苏联东欧问题》
1992 年第 3 期) 和 《 西方援助和俄罗斯对外政策走向》 ( 《 东欧中亚研究》
1993 年第 3 期) , 顾志红的论文 《 乌俄关系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 《 东欧中
亚研究》 1993 年第 2 期) , 姜毅的论文 《 俄罗斯对独联体的政策》 ( 《 东欧中
亚研究》 1995 年第 4 期) 和 《 俄罗斯与独联体的军事一体化》 ( 《 欧洲》 1995
年第 12 期) 。
进入 21 世纪以来的俄罗斯外交研究
关于普京总统第一任期阶段的俄罗斯外交, 有姜毅等合著的专著 《 重振
大国雄风———普京的外交战略》 (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 年) , 郑羽主编的专
著 《 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的对外关系》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2007 年) 。
《 重振大国雄风———普京的外交战略》 阐述了这一时期俄罗斯对外战略的内涵
和实施要义, 总结了俄对其外交经验教训的认识和对本国外交文化历史遗产的
扬弃, 揭示了普京对外战略和政策的发展阶段, 论述了俄对独联体、 西方、 亚
洲政策的变化。 《 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的对外关系》 论述了 1991 年至 2005 年
间俄罗斯对美国、 中国、 独联体、 欧盟和北约的政策与外交。
关于普京总统第一任期和第二任期时的俄罗斯外交, 有郑羽和柳丰华任总
主编的专著 《 普京八年: 俄罗斯复兴之路 (2000—2008) ( 外交卷) 》 ( 经济
管理出版社, 2008 年) 。 该书分析了叶利钦的外交遗产和普京执政之初面临的
国际环境, 解读了普京外交思想的形成和演变, 论述了在普京执政八年中俄罗
斯外交政策的演变。
关于 “ 梅普组合” 时期的俄罗斯外交, 有柳丰华的专著 《 “ 梅普组合” 的
外交战略》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年) 。 该书论述了当代俄罗斯最主要
的三种外交理论———西方主义、 欧亚主义和斯拉夫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冷战
结束以来俄罗斯历届政府外交决策的影响, 分析了 “ 梅普组合” 时期俄罗斯

20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在独联体、 欧盟、 美国、 中国等优先方向的政策和外交, 将 “ 梅普组合” 的


对外战略归纳为 “ 保稳” 与合作战略, 论述了该战略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效果。
2000 年至今对俄罗斯外交专题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 主要如下几个方面。
关于独联体问题和俄罗斯对独联体政策, 有郑羽主编的专著 《 独联体十
年: 问题·现状·前景》 (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2 年) , 顾志红的专著 《 普京
安邦之道———俄罗斯近邻外交》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 , 柳丰华的
专著 《 “ 铁幕” 消失之后———俄罗斯西部安全环境与西部安全战略》 ( 华龄出
版社, 2005 年) , 《 俄罗斯与中亚———独联体次地区一体化研究》 ( 经济管理
出版社, 2010 年) 。 主要论文有顾志红的 《 普京第二任期内的独联体政策》
(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4 年第 5 期) , 柳丰华的 《 普京时期俄罗斯的独
联体政策》 ( 《 国际论坛》 2008 年第 5 期) 。
关于中俄关系, 有姜毅主编的专著 《 新世纪的中俄关系》 ( 世界知识出版
社, 2007 年) , 郑羽等人合著的专著 《 俄罗斯能源外交与中俄油气合作》 ( 世
界知识出版社, 2003 年) , 郑羽主编的专著 《 全球多极化背景下的中俄关系
(2012—2015) 》 (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5 年) 。 论文包括: 姜毅的 《 安全两
难与中俄关系》 ( 《 东欧中亚研究》 2002 年第 5 期) 、 《 中俄边界问题的由来及
其解决的重大意义》 ( 《 欧洲研究》 2006 年第 2 期) , 柳丰华的 《 中俄战略协
作模式: 形成、 特点与提升》 ( 《 国际问题研究》 2016 年第 3 期) , 吕萍的
《黑龙江省口岸发展现状》 ( 《 俄罗斯学刊》 2015 年第 2 期) , 刘丹的 《 中俄新
型大国关系构建探析》 ( 《 俄罗斯学刊》 2015 年第 10 期) 。
关于中俄美三角关系, 有郑羽的专著 《 单极还是多极世界的博弈: 21 世
纪以来的中俄美三角关系》 (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2 年) , 郑羽主编的专著
《 中俄美在中亚: 合作与竞争》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年) 。 论文有柳
丰华的 《 中俄美在中亚的地缘政治角逐》 ( 《 亚太研究论丛》 第五辑, 北京大
学出版社, 2008 年) 和 《 乌克兰危机以来的中俄美三角关系: 调整与走势》
( 《 国际经济评论》 2017 年第 4 期) 。
关于俄美关系, 有郑羽主编的专著 《 既非盟友, 也非敌人———苏联解体
后的俄美关系 (1991—2005) 》 (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6 年) 。 还有郑羽的论
文 《 重启的消亡: 普京重新执政后的俄美关系》 (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1
“俄罗斯学”在中国

2014 年第 5 期) , 韩克敌的论文 《 特朗普的对俄政策与美俄关系的四个维度》


(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7 年第 4 期) 。
关于俄罗斯的亚太外交, 有李勇慧的专著 《 俄日关系》 ( 世界知识出版
社, 2007 年) 。 论文有柳丰华的 《 俄罗斯的 “ 东进” 政策: 成就、 问题与走
势》 ( 《 俄罗斯学刊》 2013 年第 1 期) , 李勇慧的 《 俄罗斯亚太战略与乌克兰
危机》 ( 《 东北亚学刊》 2015 年第 2 期) 和 《 俄罗斯与亚太经合组织关系研
究》 ( 《 俄罗斯学刊》 2016 年第 1 期) 。
关于苏联外交史, 有韩克敌的专著 《 美国与苏联解体》 ( 经济管理出版
社, 2011 年) 。 赵玉明的论文 《 战后苏联地区日本战俘集中遣返过程的历史考
察》 (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5 年第 3 期) 。
关于俄罗斯地缘政治理论, 有顾志红的专著 《 事实与真相: 俄罗斯地缘
政治与外交》 ( 长春出版社, 2010 年) 。
上述学术成果奠定了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学科在国内的前列
地位, 也使其在国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 俄罗斯外交研究室的科研人员
撰写了大量的调研报告, 为我国不断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供了重要的
智力支持。

四  “ 欧亚战略” 学科的发展历程

战略研究室成立于 2006 年 9 月, 为所级重点学科。 最初设想的研究范围


涵盖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的 28 个对象国, 研究重点是地区重大问题和热点
问题、 区域化问题以及涉华战略性问题。 2009 年 6 月 30 日, 所学术委员会审
议批准的学科建设规划中, 确定 “ 欧亚战略” 学科侧重从欧亚地区政治转轨、
安全态势、 大国关系和经济形势等方面开展研究。
2006 年以来, 战略研究室完成一批院重点和社科基金项目, 承担了一批
部委委托交办课题, 出版专著 5 部, 发表了 100 多篇学术论文、 内部研究报告
等, 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际战略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 欧亚战略是
其中的一个分支, 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综合研究的特点。 欧亚战略学是对欧亚地
区大国关系、 安全态势、 中国与地区国家关系以及地区各国政治经济发展进行

22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综合研究的交叉学科, 关注对欧亚地区的安全稳定产生长期性、 战略性影响的


重大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对地区发展走势进行预判, 属于综合性、 跨学科、 应
用型研究。
战略研究室的研究成果为本室研究人员独撰、 主编、 参与的专著和论文,
学科研究的内容与特点则体现在以下几个重大问题之中。
第一, 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区域一体化。
苏联解体以来, 俄罗斯积极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并在其中扮演主导角色。
该地区相继出现独联体、 欧亚经济共同体、 集体安全条约组织、 俄白哈关税同
盟等政治、 经济和军事性质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与此同时, 一体化进程呈现出
差异化特点。 其中独联体多年来通过的宣言和文件大多停留在纸面上, 缺乏实
际存在的成效。 而俄罗斯自身发展水平和新独立国家内外政策导向等是影响一
体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尤其是长期以来, 俄罗斯将主要精力用于国内政治整
合, 缺乏足够的政治意愿和资源来推动一体化进程。 这是一体化进程缺乏实效
的主要原因。
显而易见, 俄罗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速推进独联体地区一体化, 其国内
中期政治稳定无疑是重要基础和前提, 国际格局重大调整和变化、 地缘政治和
经济利益等多方面的考虑也是重要因素。 此外, 俄罗斯传统上对 “ 战略缓冲
区” “ 势力范围” 有迫切需求。 随着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国力的恢复, 尤其是
美国、 欧洲深陷经济危机无暇顾及独联体地区, 俄罗斯认为重启一体化进程的
时机已经到来。 俄罗斯以新的区域一体化来巩固传统势力范围, 有效地扩大其
战略回旋空间, 这是俄罗斯实现强国战略必然的政策选择。 从国际格局的角度
看, 俄罗斯无法在现有的欧洲和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显著作用。 事实
上, 欧洲一体化进程正在不断吸纳后苏联空间的国家。 俄罗斯客观上面临被边
缘化的窘境。 因此, 在独联体地区推动、 主导一体化进程, 实现商品、 人员、
资本和服务自由流动, 进而在政治和军事上实现整合, 这将给俄罗斯带来切实
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俄罗斯在 2015 年建立了欧亚联盟。
由此可见, 独联体区域一体化是俄罗斯大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国内
局势继续保持稳定, 并能提供足够的政治和资源保障的前提下, 俄罗斯将持续
不断推动一体化进程, 并最终在独联体地区打造出一个具有相当人口、 市场规

23
“俄罗斯学”在中国

模和政治影响力的欧亚联盟。
第二, 欧亚地区的安全态势。
“9·11” 事件以后, 美国及其盟国借反恐进入阿富汗, 并在中亚地区确
立军事存在。 在 2014 年从阿富汗撤军的背景下, 美国推出 “ 新丝绸之路” 战
略, 从本地区国家关切的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入手, 试图实现中亚和南亚地区
的互联互通, 确保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 影响本地区安全稳定的因素仍大量存在。 “ 三股势力” 活动猖
獗, 毒品走私、 跨国有组织犯罪等不仅对本地区的安全和稳定造成威胁, 也直
接影响我国西部边疆地区的稳定。 本地区国家与阿富汗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阿
富汗国内实现民族和解的前景直接关系到本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与该地区主要大国俄罗斯之间复杂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对
欧亚地区的安全态势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此外, 本地区国家内部发展不平
衡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 也是对地区安全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第三, 欧亚地区的大国关系。
首先, 俄美关系是欧亚地区大国关系中最大的变数, 这既是指两国关系的
不确定性, 也是指俄美关系对大国关系影响的不确定性。 在当今世界各主要力
量中, 俄罗斯是唯一尚未在战略上完全定型的大国。 俄罗斯虽然在政治和文化
上基本确定了面向西方的政策选择, 但尚不能完全确定在后冷战时期的国际格
局中对它最有利的位置是什么以及其应以什么姿态占据这个位置。 奥巴马上台
后, 开始执行对俄罗斯的缓和政策, 以 “ 重启” 为标志, 两国关系进入了新
的调适期。 其次, 俄欧关系是欧亚地区大国关系调整的另外一个重点。 双方关
系的基础是 1993 年 12 月双方在布鲁塞尔签署的 《 俄罗斯联邦同欧盟关于建立
伙伴与合作关系的联合政治声明》 。 1994 年 6 月 24 日,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
欧盟领导人签署为期十年的 《 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 。 这一协定在经俄国家杜
马和欧盟各成员国议会批准后, 于 1997 年 12 月 1 日正式生效。 俄欧关系将在
总体上保持稳定, 但双方在二战历史观、 能源合作等方面的分歧将长期存在,
在特定条件下甚至可能进一步激化。 最后, 独联体国家间的内部关系是影响欧
亚地区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独联体自建立以来, 始终纠缠于 “ 独” 与 “ 联”
的矛盾, 各成员国在合作与冲突、 一体化与 “ 去一体化” 的纷争中, 艰难推

24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进政治、 军事和经济一体化进程。 同时, 美欧等外部势力出于地缘政治和争夺


自然资源考虑, 从多方面对独联体国家施加影响, 视独联体为其传统势力范围
的俄罗斯与美欧争夺这一地区主导权和影响的斗争时起时伏, 这成为观察本地
区大国关系的晴雨表。 此外, 欧亚地区大国关系问题研究还覆盖了俄罗斯与亚
太、 南亚和中东国家关系问题。
第四, 中国在欧亚地区的国家利益及双边和多边关系。
苏联解体以后, 欧亚地区出现了许多新独立国家。 在这些国家独立初期,
我国就与这些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首先, 多年来, 中国政府坚持和平友好、
睦邻安邻富邻的对外政策, 与欧亚地区各国建立起牢固的友好合作关系。 其
中, 中俄关系经历了从互视为 “ 友好国家” “ 面向 21 世纪的伙伴关系” “ 战略
协作伙伴关系” 到 “ 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四个阶段, 两国之间建立了首
脑会晤和总理定期会晤等双边合作机制, 在国际事务中进行全面沟通协调和协
作, 在双边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等领域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 两国
关系不断提升, 已达到新的战略高度。 其次, 中俄两国联合除土库曼斯坦以外
的中亚国家, 建立了以打击 “ 三股势力” 为重点的上海合作组织, 并多次举
行联合军事演习, 地区安全和稳定得到加强和巩固。 此外, 中国与欧亚地区国
家进行了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能源合作, 先后建成了中哈原油管道、 中土天然
气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 使我国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欧亚地区国家对我构建和谐周边、 维护领土完整、 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维护与欧亚地区国家的全面务
实合作关系, 符合我国长远的战略利益。
第五, 欧亚地区各国的政治发展。
苏联解体以来, 俄罗斯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制度构建、 制度巩固和主流政治
价值观确立三个历史阶段。 俄罗斯实现了从社会动荡到政局稳定的国家治理。
2012 年 3 月, 弗拉基米尔·普京赢得总统大选, 重返克里姆林宫。 这意味着
俄罗斯有可能在一个时期内保持政治稳定。 俄罗斯中期稳定是前一个阶段政治
发展的结果, 既包括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激进改革阶段, 也有 2000 年以来恢
复发展及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调整。 此外, 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和力
量对比的重大转变也是重要因素。 俄罗斯国内政治稳定是俄罗斯实现国家复

25
“俄罗斯学”在中国

兴、 重振大国地位的必要条件。 与此同时, 2011 年年底以来, 俄罗斯的社会


抗议活动表明俄罗斯在政治参与问题方面依然面临着巨大挑战。 总体而言,
2010—2012 年, 俄罗斯外部环境空前改善, 内部政治经济发展是未来一个时
期的最大挑战。
欧亚地区其他国家的政治发展呈现出差异化局面。 各国都建立了宪政制度
的基本框架。 一些国家独立以来形成的总统权力超大、 任期延长, 即事实上的
无限期执政态势面临新的调整。 各国选择不同的发展策略, 或者积极参与俄罗
斯主导的一体化进程, 或者拉开与俄罗斯的距离, 同时积极与美国接触, 其目
的不外是最大限度地排除外部干扰, 尽量平稳地推进国内发展。 同时, 本地区
国家在外交上均实施平衡政策, 避免外部大国中的任何一国在这一地区发挥绝
对主导作用。
第六, 欧亚地区的经济发展。
苏联解体后, 欧亚地区各国均放弃了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走上了以私有
化、 自由化和稳定化为核心的经济转轨道路。 进入 21 世纪以后, 以俄罗斯为
代表的欧亚地区国家大多走上了经济恢复性增长的道路。 俄罗斯从 1999 年到
2008 年连续十年经济快速增长, 但经济发展模式等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欧亚地区许多国家都具有天然的能源资源禀赋, 并在苏联时期形成了完善
的能源工业体系和油气运输管网。 当前, 欧亚地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陷入
新的危机中, 迫使其不得不转变以能源为依托的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和现
代化问题被本地区各国提上了议事日程。 对欧亚地区国家经济发展和增长模式
的研究是欧亚地区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七, “ 一带一路” 建设与欧亚地区国家的合作。
从 2013 年 “ 一带一路” 倡议的提出到 2015 年中俄达成对接共识, “ 一带
一路” 的开放性、 扁平化特点与欧亚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的需求
构成强劲的合作基础。 双边合作应该是在欧亚地区推动 “ 一带一路” 建设的
基本模式。 与此同时, 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与 “ 一带一路” 对接的路
径、 方式与效率,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 “ 一带一路” 建设在欧亚地区的成效。
第八, 智库建设。
2017 年, 所领 导 决 定 将 新 成 立 的 智 库———中 俄 战 略 协 作 高 端 合 作 智 库

26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 以下简称中俄战略协作智库) 办公室放在战略研究室, 为此增配 2 名年富力


强的研究人员。 中俄战略协作智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的、 旨在推动中国与
俄罗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一个开放性、 国际性的高端智库。 中俄战略协
作智库秉承共建、 共享、 共赢原则, 吸纳国内相关研究力量, 打造中国与俄罗
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框架下的 “ 二轨” 交流平台, 推动国内研究机构与
俄罗斯智库的交流沟通, 为促进中俄关系全面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中俄战略协
作智库将充分发挥协调功能, 就涉及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大问题组
织研究, 召开圆桌会议进行探讨, 并及时向中央有关部门报送重要情况和最新
研究成果。

27
“俄罗斯学”在中国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靳会新

黑龙江大学的俄语学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 在国内具有突出优势与特色
的国家级重点学科, 也是黑龙江省文科唯一一个 A 类重点加强建设学科。 拥有
博士、 硕士学位授予权, 拥有以俄语为主体的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拥有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
化研究中心; 拥有经教育部批准的、 与俄罗斯国立远东大学共建的中俄联合研
究生院; 拥有与中国政府在俄罗斯设立的三个汉语中心相对应的由俄罗斯政府
在中国设立的三个俄语中心之一。 黑龙江大学是黑龙江省属重点大学, 突出对俄
特色始终是学校的工作重点, 在俄语人才培养、 俄语教育、 理论语言学和俄罗斯文
学研究、 俄汉辞书编撰、 对俄研究、 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科创建于 1941 年 3 月, 当时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
学第三分校俄文队, 1941 年 10 月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
队, 1941 年 12 月更名为中央军委军事学院俄文科, 1942 年 6 月更名为中央军委
俄文学校, 1944 年 7 月更名为延安外国语学校, 1946 年 11 月在东北复课, 更名
为东北民主联军外国语学校, 1949 年 1 月更名为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 1953
年 1 月更名为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 1956 年 6 月成立哈尔滨外国语学院, 学
制由三年改为四年, 1958 年 9 月起成为黑龙江大学的一个专业①。

① 参见黑龙江大学简介, http: / / xyw􀆰 hlju􀆰 edu􀆰 cn / 。

28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一  俄语人才培养

( 一) 哈外专
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 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 ( 含此先的东北民主联
军外国语学校, 以下简称哈外专) , 都是单语种的单科院校, 这里校名中的
“ 外国语” 只有俄语。 新中国成立后, 实行对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全面向
苏联学习, 各行各业都需要懂俄语的专门人才, 哈外专培养出大量俄文人才,
满足了国家和社会各个领域的需求, 并为此后的中国俄语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仅 1954 年, 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就招收了 1700 名俄语专业的新生①。
从 1946 年东北复课至 1956 年哈尔滨外国语学院成立, 根据教学目的、 教
学阶段、 教师条件和教学方法的变化, 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以 1955 年召开第
一次俄语教学会议和实施高教部颁布的新教学计划为分界线, 1946—1954 年
为第一阶段, 哈外专俄语教学没有正规的教学计划, 教学不分阶段, 学生在校
学习期间的任务只是打好基础。 教师队伍的特点是决定当时俄语教学法选择的
重大因素。 这一时期, 不懂汉语的苏侨是俄语教师的主力。 模仿、 直观、 直觉
教学占主导地位, 翻译、 分析、 教学占次要地位; 只有实践课, 没有系统的理
论课程。 实践课的重心是训练学生听、 写、 说、 读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讲读
课, 之后是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课, 由苏侨教师担任。 中国教师用本族语讲解
语法规则, 之后由外教在讲读课上巩固。 从实践看, 培养的翻译人才口语较
好, 讲话流利, 但是缺乏语言理论知识, 语法知识不够系统, 对许多语言现象
往往是 “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从 1955 年开始实施新教学计划后, 俄语教学经历了重大变化。 在苏联专
家帮助下, 1955 年举行了第一次俄语教学研讨会, 中心议题是正确处理外语
教学中本族语言同外语的关系, 推动哈外专俄语教学法的研究工作。
中俄教师在教学法上的配合是哈外专教学中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 1954 年
以前的第一个时期, 主要体现在外教的讲读课和中国助教的辅导课上, 通过共
同教案实现。 1954 年以后的第二个时期, 实践课由中国教师讲授, 外教则以

① 刘伟: 《 “ 哈外专—哈外院” 俄语教学概况回顾》 , 《 外语学刊》 2010 年第 1 期。

29
“俄罗斯学”在中国

会话课与其配合。
翻译课当时是一门新课, 完整的翻译理论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翻译课教
学处于摸索阶段。 1953 年才开始为本科高年级学生系统讲授俄译汉、 汉译俄
课, 后来增加口译课。 翻译课分为两个阶段: 翻译理论讲授前和翻译理论讲授
以后到学生毕业。 第一个阶段主要解决课文中的翻译问题, 主要是翻译时事和
日常生活材料; 第二个阶段解决专门性文章的翻译技巧问题。 第一阶段为期一
年半至两年。

( 二) 哈尔滨外国语学院

1956 年 6 月, 随着学校改名为 “ 哈尔滨外国语学院” ( 简称哈外院) ,


学制也由三年改为四年, 进一步执行全国统一的新教学计划。 新教学计划确
定培养目标是俄语翻译和教师。 新教学计划对俄语基础课程实行分科教学
制: 实践俄语、 语法、 词汇分科施教。 讲读课上, 翻译作为教学手段开始被
比较广泛地运用, 不仅作为释义的手段, 也作为巩固和检查的手段之一。 在
词义讲解和语法规则讲授上, 适当进行两种语言的对比。 这时的教学仍然是
为了实际需要, 要求培养出来的俄语人才不仅能在口译和笔译中运用俄语表
达自己的思想, 而且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正确解释和分析语言现象, 能
翻译书籍。 因此, 在校期间, 除了入门阶段外, 还有进一步扩展知识和熟巧
的 “ 提高阶段” 。 第一阶段约两年半到三年, 第二阶段约一年到一年半。 俄
语理论课程用本族语讲授, 在俄语基础课中, 语法实践课全部由中国教师讲
授; 词汇实践课, 即训练说、 读、 听、 写等熟巧的基本课程也由中国教师讲
授。 外教则开设会话课。 三、 四年级的课仍然以苏侨教师讲授为主。 尽管教
师情况有所变化, 本族语在教学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但用俄语讲练俄语的优
良传统被继承下来。

( 三) 研究生培养

哈外专是同一时期国内俄语教育中办学层次最齐全的单位, 包括预科、 本
科和研究生。 早在 1950 年 11 月, 哈外专已经开始进行研究生培养。 当时, 从
本科毕业生中抽调了 24 人组成研究生 1 班, 这是新中国外语院系最早的研究
生教育, 也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俄语研究生。 经过将近两年的艰苦学习, 该

30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班学员于 1952 年 8 月毕业, 大部分留校被充实到教师队伍中。 王超尘、 信德


麟、 高静、 钟鼎、 余养才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1952 年夏, 又开设两年制研
究生班 3 个 ( 2—4 班) , 后又先后增加了 2 个班 ( 5—6 班) , 学员共计 125
名。 根据需要, 学校成立了研究生室, 曲程任主任, 并从苏侨教师中选择经验
丰富的教师任教, 后来苏联专家来校, 改由苏联专家任教。 我国俄语界早期的
一些知名学者、 专家、 教授大多毕业于这一时期的研究生班。 1956 年, 哈外
院开始按苏联学制和模式培养副博士研究生, 由苏联专家讲课并担任指导教
师, 研究生教学更为正规化。 第一期招收 5 名学生, 后来因为全国性政治运动
的冲击, 他们只修完必修课程, 通过考试提前毕业, 并未经过论文答辩, 也未
被授予学位。
党政负责人:
1953 年 12 月至 1958 年 7 月, 书记王季愚;
1953 年 12 月至 1958 年 7 月, 副书记高士英;
1953 年 12 月至 1958 年 7 月, 副书记左毅;
1956 年至 1958 年 7 月, 副书记赵向;
1957 年至 1958 年 7 月, 副书记张天恩;
1949 年至 1956 年 5 月、 1956 年 6 月至 1958 年 8 月, 校长、 代院长王季愚;
1950 年至 1956 年 5 月、 1956 年至—, 副校长、 副院长赵洵;
1952 年至 1953 年 11 月, 副校长陈维帆;
1958 年 9 月至 1964 年, 副校长王季愚;
1958 年 9 月至 1960 年 4 月, 校长刘成栋;
1958 年 9 月至 1964 年, 副校长张天恩;
1958 年 9 月至 1959 年, 副校长史文生。
( 四) 俄语 ( 系) 学院
1􀆰 本科生教育
1958 年 9 月, 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基础上成立了黑龙江大学, 俄语成为
黑龙江大学的一个专业———俄语语言文学, 仍然坚持长期在俄语实践课中形成
的教学法和传统: 既重视交际性原则, 又强调语音、 语法和词汇规则熟巧的掌
握; 初学阶段通过语言形式方面的训练来带动言语技能的培养, 提高阶段则强

31
“俄罗斯学”在中国

调言语技能的训练以巩固言语的熟巧。 培养目标为: 教师、 翻译、 研究人员或


其他俄语语文工作者。 1997 年, 本着适应需要发挥优势、 面向未来突出特色
的原则, 黑龙江大学俄语系重新对俄语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定位, 要求合格的毕
业生应该达到综合素质高、 基础知识牢、 专业面广、 实践能力强、 就业选择面
宽、 适应周期短的标准。 全面调整了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将原有
的实践性课程 ( 包括综合实践课、 听力、 阅读、 写作和翻译等课程) , 语言理
论课 ( 包括语音学、 词法学、 句法学、 词汇学和修辞学) , 文学与国情知识课
( 包括苏联概况、 俄苏文学史、 俄苏文学选读、 文学概论和俄苏文化艺术简
史) 的课时缩减了 30%, 进行了科学、 合理的调整, 确定了必修、 选修、 任
选三类课程, 在低年级增加了口语实践课, 由俄罗斯专家授课, 改变了以往
专家只为高年级授课的情况。 在高年级设置了两大专业模块, 其中 A 模块
针对高级翻译、 高校师资的培养, 而 B 模块针对经贸旅游翻译及管理人才的
培养。 例如在 B 模块中增设了 “ 中俄贸易实务” “ 国际商务函电” “ 旅游俄
语” 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的 选 修 课。 此 外, 还 同 俄 罗 斯 的 学 校 联 合 培 养 本
科生, 采取 “ 2 + 2” 或 “ 3 + 1” 的形式。 按培养目标与俄方学校共同制订符
合中国学生实际情况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以 “ 2 + 2” 的模式为例, 学生
在黑龙江大学学习两年后再送到俄罗斯大学学习两年, 毕业时成绩合格颁发
黑龙江大学、 俄罗斯合作院校的双毕业证书。
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 黑龙江大学俄语专业出版了各类教材及参考书 25
部共 40 册, 从而形成了以本科生、 研究生必修课教材为核心的, 包括辅助教
材、 补充教材、 参考书、 选修课教材和工具书在内的完整教材体系。 这些教材
不仅满足了本校专业教学的需要, 还被 30 多所院校所采用。 黑龙江大学俄语
系、 俄语学院还曾多次组织对大部分教材进行修订、 复审、 再版。
2001 年, 俄语系改为俄语学院。
截至 2016 年 7 月, 共培养本科生近 7000 名。
2􀆰 研究生培养
黑龙江大学初建时期, 研究生层次的俄语教育是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进行
的。 当时国内的大气候是接连不断的席卷全国的无所不在的政治运动。 培养研
究生被许多人误解为 “ 培养精神贵族” 。 就是在这样的国内政治大气候下, 王

32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季愚校长以人民教育家的远见, 坚持并争取在她分工主管的外语系继续办了两
期俄语专业研究生班。 1978 年, 黑龙江大学俄语系在全国外语院系中率先恢
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面向全国招生, 并招收了全国俄语专业 “ 文革” 后的
第一批研究生 ( 来自全国的报考者有 128 人, 经严格筛选, 最后录取 6 人) :
张家骅、 李战国、 武学善、 刘兆祺、 徐永毅、 秦成禄。 学制为三年。 不久我国
学位制正式建立, 这 6 人转为硕士研究生, 他们是我国第一批俄罗斯语文学
硕士。
1987 年, 黑大取得了俄语语言文学学科的博士点。 博士研究生培养一是
继续保持传统的四大研究方向 ( 俄语语言学、 俄罗斯文学、 应用语言学、 俄
罗斯问题) 的优势和特色; 二是进一步拓展理论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 翻译
学、 文化语言学四大方向。
截至 2016 年 7 月, 共培养硕士研究生 409 名, 博士研究生 111 名。
3􀆰 语言理论研究
黑大俄语研究方向自 1995 年在全国高校率先建立俄语语言理论课教研
室, 至今在国内一直居领先地位。 由这一方向学科带头人历年撰写、 商务印
书馆和高等教 育 出 版 社 出 版 的 俄 语 语 法 学 方 面 的 著 作 《 现 代 俄 语 通 论 》
( 上、 下册) 、 《 现代俄语语法》 《 俄语语法———苏联科学院 〈 俄语语法〉 简
编》 《 俄语功能语法》 《 现代俄语语体学》 《 商务版俄语语法》 等都成为俄
语工作者案头必备的著作, 有些被作为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
材。 理论语言学致力于俄罗斯理论语言学创新研究, 注重填补相关领域的空
白, 涵盖语义学、 语用学、 功能语言学、 语言哲学、 认知语言学等领域, 在
国外语言学理论本土化和服务于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语义语法研究方面形成
了鲜明特色。
4􀆰 俄罗斯文学研究
俄罗斯文学研究主要包括古典文学、 白银时代文学、 20 世纪 20—30 年代
文学、 苏联文学及苏联解体以后的文学研究。 出现了以金亚娜为代表的一批国
内知名专家, 出版了 《 充盈的虚无———俄罗斯文学中的宗教意识》 和 《 期盼
索菲亚———俄罗斯文学中的 “ 永恒女性” 崇拜哲学与文化探源》 等理论著述,
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托尔斯泰研究和俄国文学的文化阐释研究, 在该领域的研

33
“俄罗斯学”在中国

究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代俄罗斯小说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
成果。
黑大俄语语言文学学科重视资料建设, 拥有我国高等学校俄语学科最丰富
的外文图书期刊资料, 资料室面向全国为同行服务, 于 1989 年获得国家教委
首届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华劭、 李锡胤、 金亚娜、 张家骅、 王铭玉、 邓军教授
分别于 1990 年、 1995 年、 1998 年、 2006 年、 2007 年和 2011 年荣获世界俄语
教师联合会、 俄联邦政府文化部颁发的普希金奖章。 2009 年在中俄建交 60 周
年和 “ 俄语年” 之际, 本学科邓军教授因其在世界俄语教育传播中做出的突
出贡献, 获得由中国总理温家宝和俄罗斯总理普京联合颁发的 “ 普京奖” ; 郑
述谱教授、 王铭玉教授、 何文丽副教授因在中国 “ 俄语年” 活动中所做出的
突出贡献获得 “ 俄语世界” 基金会的表彰和奖励。 2014 年, 邓军教授入选
“ 国家高层 次 人 才 特 殊 支 持 计 划” ( 简 称 “ 万 人 计 划” ) 第 一 批 教 学 名 师
目录。
2014 年, 根据 《 教育部关于批准 2014 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
定》 ( 教师 [2014] 8 号) , 俄语学院申报的 “ 服务国家对俄战略, 培养高水
平俄语人才的改革与成效” 喜获 2014 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成为黑龙江
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省属高校, 是黑龙江大学在本科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方面取
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本次获奖的成果充分体现了黑大历史悠久的俄语办学传统
和俄语办学特色, 是近年来俄语学院在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标志
性成果, 具有较大的示范推广价值。
1999 年, 经劳动人事部批准黑大设立以俄语学科为主体的外国语言文学
博士后流动站。
党政负责人:
1972—1876 年, 陈景才任系主任;
1978 年, 高静任系主任, 刘敏任党总支书记;
1983 年, 华劭任系主任, 高静任党总支书记;
1984 年, 龙翔任系主任, 张克秀任党总支书记;
1987 年, 阎家业任系主任, 张克秀任党总支书记;

34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1994—1998 年, 张家骅任系主任, 曲依民任党总支书记;


1998—2003 年, 邓军任系主任, 曲依民任党总支书记;
2004—2006 年, 郝斌任系主任, 曲依民任党总支书记;
2006—2010 年, 王铭玉任院长, 郝斌任党总支书记;
2011 年至 2014 年 10 月, 邓军任院长, 孙勇任党总支书记;
2014 年 10 月, 白文昌任院长, 孙勇任党总支书记;
2016 年 6 月, 白文昌任院长, 黄东晶任党总支书记。
( 五) 中俄学院
中俄学院成立于 2011 年 5 月, 旨在培养精通俄语、 熟悉俄罗斯国情、 具
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 通晓相关自然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专业知识、 具有较强
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人才。 2011 年, 中俄学院被评为首批 “ 国家试
点学院” 。
1􀆰 本科生教育
中俄学院采取中外合作办学方式, 实行双长制, 双方专业负责人制 ( 培
养方案、 课程设置等) , 国内国外并行制 ( 国内外课程、 授课教师一致) , 俄
方合作院校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 引进来是指引入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 实
现教师、 教材、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评价体系和管理理念的国际
化。 平均每年有 80 ~ 100 位俄罗斯教师来哈尔滨为中俄学院学生授课, 从 2013
年 3 月至 2017 年 7 月, 达到 353 人次 / 年。 送出去是指本科生实行 “ 2 + 1 + 1”
培养模式, 本科三年级的学生, 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和黑龙江省教育厅资
助项目, 派出人数可达年级学生人数的 40% ~ 45%, 派出学校为新西伯利亚国
立大学, 黑龙江大学选派带队教师负责管理和协调。
定位和培养目标为 “ 专业 + 俄语” , 专业设置有化学工程与工艺、 数学与
应用数学、 应用物理学、 生物技术、 国际贸易 ( 从 2012 年起, 改为金融学方
向) 、 法学。 俄语课程总量 1800 ~ 2000 学时, 最低学分 80 学分。 本科毕业学
生可获得专业毕业证书、 学士学位证书和应用俄语双学位。
经过四年完整的本科阶段的培养, 目前中俄学院已经培养出三届共 497 名
( 按当年获得毕业证学生人数计算) 毕业生。 经过答辩和审核, 2015 届 173 名
学生、 2016 届 148 名学生、 2017 届 170 名学生获得应用俄语双学位证书。

35
“俄罗斯学”在中国

截至 2017 年 7 月, 中俄学院在校本科生共 700 余人。


2􀆰 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
2005 年经中俄两国教育部批准, 中国黑龙江大学与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
成立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 2005 年 10 月, 在北京召开的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
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将 “ 继续支持远东大学—黑龙江大学联合研究生学院的建
设” 列为双方教育领域合作的重点工作。 2006 年 1 月, 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
正式揭牌成立。 2006 年 3 月, 黑龙江大学面向本校教师和应届研究生择优选
派 13 名联合培养研究生, 赴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攻读副博士学位。 截至 2011
年 3 月, 13 人均已获得俄罗斯副博士学位回国, 在相关专业从事教学科研工
作。 2012 年,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批准了我校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俄方
合作院校由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变更为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的申请, 成为中俄
高等教育领域合作的标志性事件, 被写入当年的两国总理工作纪要。 中俄联合
研究生学院与中俄学院合署办公, 为 “ 专业 + 俄语”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
本、 硕、 博一体化平台的搭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中俄学院首批、 第二
批、 第三批本科生的毕业, 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迎来了大批优质的生源, 招生
规模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 由每年招生不足 10 人增加到 50 余人。
截至 2017 年 7 月, 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有化学、 生物学、 数学、 光学、
应用物理学、 法学、 应用经济学、 翻译学 8 个专业硕士研究生 81 名 ( 不包括
秋季即将入学的 56 名新生) 。
党政负责人:
2011 年 11 月至 2014 年 8 月, 张政文任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院长;
2014 年 8 月, 刘德权任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中方院长;
2011 年 4 月至 2012 年 1 月, 闫鹏飞兼任中俄学院院长;
2011 年 11 月至 2013 年 9 月, 王司瑜兼任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副院长;
2011 年 4 月至 2012 年 1 月, 贾旭杰任中俄学院副院长, 2012 年 1 月, 中
俄学院院长, 2014 年 8 月, 任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副院长, 2015 年 7 月至
2016 年 11 月, 兼任中俄学院党总支书记;
2011 年 4 月至 2012 年 1 月, 张晓光兼任中俄学院常务副院长; 2012 年 1
月至 2014 年 8 月, 兼任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副院长, 2014 年 8 月, 聘任为中

36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俄联合研究生学院常务副院长;
2011 年 4 月, 姜晶玲任中俄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兼任中俄联合研究生学
院副院长, 2011 年 11 月, 兼任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副院长, 2012 年 1 月至
2013 年 9 月, 任中俄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
2012 年 1 月至 2014 年 12 月, 田刚健任中俄学院副院长;
2011 年 6 月至 2015 年 7 月, 崔鲁江任中俄学院副院长兼直属党支部副书
记, 2015 年 7 月, 任中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任中俄学院副院长;
2014 年 4 月, 祖雪晴任中俄学院副院长。
2014 年 4 月, 马方来任中俄学院副院长, 2014 年 8 月, 中俄联合研究生
学院副院长;
2014 年 8 月至 2016 年 11 月, 樊志辉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副院长;
2016 年 11 月, 袁建平任中俄学院党总支书记。
3􀆰 硕士生培养
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自 2012 年经教育部批复变更俄方合作院校后, 在黑
龙江大学与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的共同努力下, 构建了全新的 “ 专业 + 俄语”
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 根据两校签署的 《 联合人才培养协议》 , 通过 “ 1 + 2”
的培养模式对硕士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 第一学年学生在黑龙江大学相关专业
学习,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修满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所要求的课程,
完成相关环节学分; 第二、 三学年, 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 俄罗斯教科部
单方奖学金、 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奖学金等相关项目选派优秀学生赴俄公派留
学两年, 在俄方学校完成完整的硕士研究生学制所规定的课程、 修满学分, 用
俄语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答辩。 黑龙江大学对俄方的培养计划、 课程设置、 学
分设置、 论文撰写和答辩等环节均予以认定, 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后,
学生可获得两国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如果因学生个人意愿或
未获得公派出国名额, 则该学生将在黑龙江大学完成全部三年的学术型硕士培
养, 即按照各专业所在学院培养要求和标准在黑龙江大学完成课程修读、 毕业
论文撰写和论文答辩等环节, 顺利答辩后, 获得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
书与硕士学位证书。

37
“俄罗斯学”在中国

二  辞书编撰

黑龙江大学俄汉词典编写工作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 学校当时的名称几经


变化, 先后是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 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 哈尔滨外国语
学院。 为了论述的方便, 将黑龙江大学辞书编纂工作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 (1951—1965 年)
新中国成立后, 中苏关系非常密切, 需要大量俄语人才, 但当时师资、 教
材都极度匮乏。 1950 年 12 月, 时任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校长王季愚、 副校
长赵洵成立教材编译室, 后改为编译室, 编写教材、 语法书、 词典, 翻译苏联
语法、 文学著作。 当时的室主任是刘耀武①, 成员有李锡胤、 张会森、 王士燮
等。 1954 年成立编辑部, 先后编写 《 外专校刊》 《 俄语教学与研究》 , 编辑部
成员包括华劭等。
1951 年, 赵洵副校长提出编写 《 俄汉成语词典》 , 1958 年由哈尔滨外国
语学院出版, 次年再版。 本词典由赵洵同志任主编, 参加编辑工作的同志有佟
轲、 刘耀武、 李锡胤。 参加翻译工作的有十几个人。 参加收集资料工作的是在
校工作的苏联专家。
1954 年, 赵洵副校长决定编写 《 俄语词汇辨异》 和 《 俄语搭配词典》 。
《 俄语词汇辨异》 共分两辑, 分 别 于 1959 年 和 1960 年 由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 俄语搭配词典》 于 1960 年最终编完, 但由于种种原因, 最后未能出版。 不
过, 词典稿子经过潘国民教授的誊写, 最终保存下来。
1958 年下半年, 赵洵副校长提出编写 《 俄汉详解大词典》 , 由李锡胤具体
负责, 但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 直到 1961 年年中, 这部词典的编写仍没有实
质性进展。 1962 年, 赵 洵 从 苏 联 学 成 归 来, 再 次 提 出 编 写 《 俄 汉 详 解 大 词
典》 , 到 1966 年, 这部词典已编写了 1 / 3, 1 / 4 已经排版, 但由于 “ 文革” ,
工作中断。 1963 年, 赵洵副校长组织四川外语学院的老师编写 《 俄汉教学词
典》 , 并把潘国民调到北京参与该词典编写工作, 到 1966 年该词典的编写工作
也停止了。

① 后调到黑大日语系, 任日语系主任, 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38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黑龙江大学赵洵副校长是革命老干部、 教育家、 翻译家、 词典学家, 1959


年赴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攻读词汇学、 词典学方向副博士, 1962 年完成论文答
辩, 受到苏联著名语言学家维诺格拉多夫、 兹维金采夫等的高度评价, 回国后
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等, 她
主持编写了 《 俄汉成语词典》 , 主持翻译了 《 苏联百科词典》 , 是 《 俄汉详解
大词典》 的主编之一, 曾翻译过 《 静静的顿河》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撰写
过 《 辞书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等论文。
第二时期 (1975—1998 年)
1971 年, 潘国民利用俄语系资料室积累了 20 年的俄语教学资料 ( 450 课
共同教案) 编成 《 俄语常用动词例解》 四本, 收录 1400 个俄语动词, 3000 种
词义, 23000 个词组, 16000 个句子。 编书经费自理, 装订了 500 套。
1972 年, 商务印书馆委托黑大修订刘泽荣的 《 俄汉大词典》 , 陈楚祥、 李
锡胤、 潘国民等参与了这项工作。 到 1974 年, 这项工作基本结束。
1975 年, 在广州召开中国辞书规划会议。 黑龙江大学林北星副校长和李
锡胤教授与会。 根据 这 次 会 议 精 神, 黑 龙 江 大 学 负 责 《 俄 汉 新 词 词 典》 和
《 大俄汉词典》 两部词典的编写工作。 《 俄汉新词词典》 于 1978 年出版。 1982
年, 何兆源、 陈楚祥根据俄语新词材料主持编写 《 俄语新词语词典》 。 1987
年, 何兆源又根据俄语新词材料主持编写 《 俄语新词新义词典》 。 为了完成
《 大俄汉词典》 的编写任务, 成立了黑龙江大学俄语系词典编辑室 ( 辞书所的
前身) , 先后从哈尔滨市各大中学校借调俄语教师达 57 人, 还从中国社会科
学院情报研究所借调 15 人。 该词典于 1982 年完成编写, 1985 年由商务印书
馆出版。 这里有个细节需要说明。 刘泽荣的 《 俄汉大辞典》 以 20 世纪 30 年
代苏联出版的乌沙阔夫词典为主要蓝本, 1972—1974 年的修订工作吸收了最
新的词典学理论并参考了最新版本的俄语词典。 因此, 修订后的词典与原词典
在诸多方面都渐行渐远。 潘安荣与刘泽荣的女儿刘华兰来到哈尔滨, 读了部分
修订稿, 很快就注意到这一点。 他们认为, 此词典仍以 《 俄汉大辞典》 修订
版的名义出版未必合适。 修订班子的业务负责人陈楚祥、 李锡胤等人同意了潘
安荣的建议, 词典修订稿以 《 大俄汉词典》 的名义作为一部新的词典单独出
版, 与刘泽荣的 《 俄汉大辞典》 并列发行。 这部 《 大俄汉词典》 的编者共有

39
“俄罗斯学”在中国

72 人, 他们是: 卜东新、 于东林、 马福聚、 王瑛、 王乃仁、 王士燮、 王式斌、


王兴权、 王育伦、 王金芳、 王淑馨、 王鲁生、 王景武、 卢兆泉、 冯文华、 邢慈
娥、 华劭、 刘仲亨、 杜玉田、 杜肖、 朴昌玉、 朱文佩、 朱铁声、 祁品三、 李凤
琴、 李月茹、 李国军、 李素绚、 李锡胤、 李廉恕、 李蕴真、 轩振钧、 吴传真、
吴安迪、 吴宝芬、 何兆源、 沈允、 陈楚祥、 张会森、 张林玉、 张娟云、 迟衡
昌、 陈靖国、 张捷、 罗玲、 郑述谱、 项恩忠、 赵书涵、 赵国琦、 赵葆云、 赵
耀、 郝胜利、 胡生、 徐传煦、 徐翁宇、 高森、 郭育英、 郭晨光、 夏振中、 顾祚
华、 常世襄、 常富英、 章若男、 黄鹏兴、 阎立明、 崔世芬、 温平、 鲁刚、 彭春
芳、 裴兆义、 潘国民、 穆武祥。
1981 年, 在 《 大俄汉词典》 编写工作基本完成之际,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
版社的创始人姜椿芳, 通过黑龙江省委给学校下达了将 《 苏联百科词典》 译
文初稿加工定稿并编辑成书的任务, 学校有 13 位教师参加审校, 该词典于
1986 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为了完成 《 苏联百科词典》 的译审工
作, 黑龙江省委专门为辞书研究所配备了 8 个岗位编制。
在 《 大俄汉词典》 编成前后, 由李锡胤提议、 潘国民主持, 从词典编辑
室挑出 6 名教师编写 《 俄汉常用词词典》 , 最终编成 《 俄语 8000 常用词词
典》 , 于 1985 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印数达 57000 册。
词典编辑室在完成 《 大俄汉词典》 的编写、 《 苏联百科词典》 的译审后,
无论是在词典理论掌握, 还是在词典编撰实践经验上均已臻成熟, 开始筹划更
大规模的俄汉词典。 经过努力, 《 俄汉详解大词典》 ( 以下简称 《 详解》 ) 被
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和中苏两国文化部共同出版、 两国教委共
同编写的项目。 苏联教育部对中国黑龙江大学编写 《 详解》 予以支持, 由普
希金俄语学院与黑龙江大学合作。 黑龙江大学根据需要, 邀请 1 ~ 2 名苏联专
家来华参加词典编写工作, 往返国际旅费由苏方负担, 在华费用由中方负担。
国家、 省 里 一 共 资 助 27 万 元 人 民 币, 这 对 《 详 解》 的 编 写 起 了 决 定 性 的
作用。
从哈尔滨、 北京、 重庆、 长春、 成都、 南京、 上海、 杭州共聘请了 53 位
编者: 卜云燕、 于东林、 于延春、 王乃仁、 王兴权、 王鲁生、 王德范、 冯昭
玙、 吕存亮、 孙致祥、 朱文佩、 邢慈娥、 余善沐、 张捷、 张天俦、 张可任、 张

40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良玺、 李宇宏、 李景琪、 李锡胤、 杨懋辉、 陈靖国、 周以行、 周定国、 贺善


镛、 赵洵、 赵璧、 赵耀、 赵葆云、 夏广智、 徐翁宇、 栾德济、 桑抗、 郭纯武、
郭育英、 高森、 常富英、 章理、 蒋锡淮、 鲁桓、 谭林、 穆武祥、 马福聚、 刘仲
亨、 李蕴真、 陈叔琪、 郑述谱、 赵国琦、 宫铁燕、 章若男、 吴安迪、 谢盛根、
潘国民。
1998 年, 《 详解》 编写工作基本完成, 收词 24􀆰 6 万个, 总字数 2400 万
字, 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一时期, 词典学理论和词典编写的代表人物是李锡胤和潘国民。 李锡胤
教授是全国资深翻译家、 首届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领导、 主持编写了
《 俄汉搭配词典》 《 大俄汉词典》 《 苏联百科词典》 《 俄汉详解大词典》 等, 参
与 《 俄汉成语词典》 、 苏联科学院 《 俄语语法》 , 以及维诺格拉多夫院士 《 词
的语法学说导论》 等书的编译和审定工作, 译著有 《 伊戈尔出征记》 《 老人与
海》 《 聪明误》 , 著有 《 数理逻辑入门》 《 霜天星影》 ( 诗集) 、 《 李锡胤论文
选》 《 李锡胤论文选续编》 《 李锡胤集》 等。
潘国民获得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 他主持编写了 《 俄汉详解大词典》 《 新
时代俄汉详解大词典》 《 俄语 8000 常用词词典》 《 俄语常用词词典》 等, 参与
《 大俄汉词典》 《 苏联百科词典》 等词典编写、 译审工作。
第三时期 (1999 年至今)
《 详解》 出版以后, 辞书所的不少教师先后荣休。 但是一些词典编写工作
仍在继续。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郑述谱从加拿大访学归来, 带回 《 乌克兰语
汉语词典》 的编写任务, 辞书所的几位老师参加词典编写工作, 该 词 典 于
1990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辞书所还参与编写了 《 新编乌克兰语汉语词典》
( 商务印书馆, 2013 年) 。
1992 年出版 《 俄汉双解俄语方言词典》 ( 吕存亮主编, 王乃仁、 郭育英、
鲁醒副主编) 。 根据该辞典编写了 《 便携俄汉大词典》 , 1989 年出版, 2007 年
出版修订版。
辞书所先后对 《 大俄汉词典》 进行两次修订。 第一次修订于 2001 年完
成, 出版 《 大俄汉词典》 ( 修订版) 。 第二次修订于 2009 年启动, 吸收全国高
校的年轻编者十余人参与, 最终成果是将于 2017 年年底出版的 《 新时代俄汉

41
“俄罗斯学”在中国

大词典》 。
对 《 详解》 进行修订的工作于 2005 年启动, 于 2014 年完成, 最终成果交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定名为 《 新时代俄汉详解大词典》 , 总体规模为: 收词 30
万个, 总字数 2700 万字。 参与修订的编者有: 马福聚、 刘仲亨、 李蕴真、 陈
叔琪、 郑述谱、 赵国琦、 宫铁燕、 章若男、 吴安迪、 谢盛根、 潘国民。
在 《 俄语 8000 常用词词典》 基础上, 补以新词编成 《 俄语常用词词典》 ,
由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辞书所还提出 《 汉外教学词典》 的编纂构想, 即 “ 以字为中心” , 突出汉
字与汉语关系的规律性, 在常用汉字上下足功夫, 计划编写 “ 汉英” “ 汉日”
“ 汉韩” “ 汉俄” 系列 4 部词典。 其中, 《 基础汉语学习字典》 ( 韩语版) 和
《 基础汉语学习字典》 ( 英语版) 分别于 2007 年和 2009 年出版, “ 汉日” 和
“ 汉俄” 词典已基本编写完毕, 即将出版。
黑龙江大学还积极参与中国辞书学会的建设和发展。 1993 年, 中国辞
书学会成立时, 郑述谱被选为学会常务理事。 学校于 1995 年、 2016 年主办
中国辞书学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的会议, 《 大俄汉词典》 获得首届中国辞书奖
( 1995 年) 一等奖, 《 俄汉详解大词典》 获得第三届中国辞书奖 ( 1999 年)
一等奖, 辞书所三位老师 ( 李锡 胤、 潘 国 民、 郑 述 谱) 获 得 中 国 辞 书 事 业
终身成就奖。
这一时期, 辞书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郑述谱。 他是 《 大俄汉词典》 ( 商务
印书馆, 1985 年) , 《 大俄汉词典》 修订版 ( 商务印书馆, 2001 年) , 《 苏联百
科词典》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6 年) , 《 俄汉详解大词典》 ( 黑龙江人
民出版社, 1998 年) 等重要大型俄语工具书的主要编写人及领导成员之一。
与加拿大有关方面合作并任主编出版了 《 乌克兰语汉语词典》 ( 商务印书馆,
1990 年) , 著有 《 俄罗斯当代术语学》 《 词汇·词典·术语》 《 郑述谱集》 等。

三  问题研究

( 一)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
研究中心” ( 以下简称 “ 基地” ) 成立于 2001 年, 学校把俄语系 ( 现为俄语

42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学院) 的科 研 主 力 华 劭、 李 锡 胤、 张 会 森、 张 家 骅、 郑 述 谱、 金 亚 娜 调 入
“ 基地” , 联合国内一批俄语著名学者, 如任光宣 ( 北京大学) , 白春仁、 张建
华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余一中 ( 南京大学) , 李勤 ( 上海外国语大学) 等,
建立涵盖国内俄语界主要科研力量的 “ 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 前
身叫作 “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 。 “ 基地” 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黑龙
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 经过三代学者的辛勤耕耘, 已经建成集语言文学基础研
究和服务国家对俄战略 ( 智库) 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其优势研究领域
从俄语语言学和俄罗斯文学扩展为俄语语言学、 俄罗斯文学、 词典学与术语
学、 语言哲学和俄罗斯学 ( 俄罗斯历史、 俄罗斯经济、 俄罗斯外交和对俄战
略) 等, 目前的主攻方向为俄罗斯语言文化基础研究。
“基地” 现有专兼职科研人员 20 人。 其中: 教授 18 人, 副教授 2 人, 教
授比例达到 90%; 有博士学位者 15 人, 60 岁以下科研人员 100% 为博士。 该
团队中, 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 3 人, 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 2
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 2 人, 博士生导师 13 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 2 人;
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 1 人; 教育部 “ 新世纪优秀支持计划” 2 人, “ 龙江
学者” 特聘教授 3 人; “ 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 2 人。 博士生导师团队被评为
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
中心学术特色日益凸显, 在理论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俄罗斯文学与文化
领域成绩卓著。 “ 基地” 人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
省社科基金三类项目中所有级别的课题, 承担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 文化部和
国家语委的相关项目。 迄今, “ 基地” 人人有项目, 个个有方向。 第一任主任
张家骅教授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 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在国内外学界具有广泛
的影响, 所著 《 俄罗斯语义学》 入选首届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 郑
述谱教授是词典学领域的著名学者、 中国术语学的领军人物, 主持完成的教育
部重大项目成果开创了国内术语学研究的新局面。 金亚娜教授获得俄罗斯文化
部颁发的普希金奖章, 主持完成的教育部重大项目成果使我国俄罗斯文学经典
文化的阐释和研究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 基地” 积极为科研人员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 分别以语义学、 俄罗斯文
学、 词典学与术语学为专题定期举办全国性、 国际性的学术会议。 其中, 语义

43
“俄罗斯学”在中国

学研讨会已经举办 8 届, 实现了从俄语语义学到英语语义学、 从国外语义学到


汉语语义学研究的跨越和整合, 已经成为我国语言学界一道靓丽的风景。 中西
语言哲学研究会秘书处设在 “ 基地” , “ 基地” 积极参与研究会的组织、 运行
工作, 为全国语言哲学工作者的学术交流提供方便。 此外, 还多次举办国际学
术会议, 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和开展学术交流。
“ 基地” 设有俄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俄语) 两个二级
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俄语) 硕士学位授权点,
成为我国俄语语言学、 俄罗斯文学、 语言哲学、 词典学与术语学、 俄罗斯文化
研究方面高端人才的摇篮。
“ 基地” 拥有全国高校俄语专业藏书最丰富的资料中心, 每年不断购进新
的专业图书。 主办 《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 电子期刊) , 承办 《 外语学刊》 ,
为全国俄语学者开辟展示自己科研成果的园地。 中心的独立网站 ( http: / /
rlls􀆰 hlju􀆰 edu􀆰 cn) 及时提供中心及国内俄语研究动态, 可下载电子期刊发表的
所有文章。
2016 年开启了 “ 十三五规划” 。 “ 基地” 定位为基础研究型, 把俄语语言
文化基础研究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以 “ 俄罗斯百年文库” ( 语言学百年、 文
学百年和中俄关系百年) 的建设为核心, 以 “ 基地” 重大项目群为基础, 开
展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社会服务、 学术交流。
历届负责人:
2000—2008 年, 张家骅;
2008—2010 年, 黄忠廉;
2010—2011 年, 薛恩奎;
2011—2016 年, 孙淑芳;
2016 年 11 月至今, 李洪儒。
( 二) 俄罗斯研究院
成立于 2010 年 1 月 8 日的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院, 前身是该校的苏联
问题研究所。 1979 年, 黑龙江大学俄语系在原先翻译组的基础上改建为 “ 苏
联问题研究所” 和 “ 苏联学研究室” , “ 所” “ 室” 一套人马, 两块牌子, 是
科研教学合一的机构。 1991 年苏联解体后, 苏联问题研究所改名为俄罗斯研

44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究院。
俄罗斯研究院现有 12 名专职研究人员, 其中 10 人具有博士学位, 正高职
5 人, 副高职 5 人, 硕士研究生导师 6 名, 博士生导师 4 人。 拥有外国语言文
学一级学科目录外二级学科 “ 俄罗斯学” 博士学位授权点, 俄语语言文学
“ 俄罗斯学” 方向硕士学位点。
1979—1991 年, 苏联问题研究所翻译了一系列文学与史学作品, 主要有
《 俄罗斯森林》 《 冈察洛夫环球游记》 《 萨哈林旅行记》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十七世纪的俄中关系》 等; 还对苏联体制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出版了 《 苏联早期体制的形成》 《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 等学术专著, 并
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 十五” 时期, 主要承办全国高校唯一一份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报纸 《 远东
经贸导报》 , 向我国政府、 对俄企业和公司以及对俄罗斯感兴趣的各界人士介
绍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以及中俄经济合作等方面的动
态信息, 受到较为普遍的欢迎, 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同时, 部分研究人员
从事有关俄罗斯问题的研究, 出版 《 俄罗斯经济转轨十年研究》 《 中俄经济体
制改革比较》 《 论俄罗斯经济转轨中的收入分配问题》 《 转型时期的俄罗斯科
技战略》 等 5 部专著, 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50 多篇。
“ 十一五” 时期, 俄罗斯研究院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 第
一, 承担各级各类人文社科科研项目 30 多项, 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 项,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项目 2 项。 第二, 出版 《 转型期的俄罗斯远东》 《 俄罗斯远
东商品市场研究》 《 新世界格局中的俄罗斯》 《 俄罗斯商品市场研究》 《 俄罗
斯国家安全问题研究》 《 中俄地区合作新模式的区域效应》 《 中俄科技合作战
略与对策》 《 中俄能源合作战略与对策》 《 东北亚经贸合作全方位研究》 《 转
轨国家创新经济发展论》 《 俄罗斯外来移民现状研究》 《 俄罗斯区域经济政策
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等专著。 在 《 世界经济与政治》 《 俄罗斯东
欧中亚研究》 《 东北亚论坛》 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60 多篇, 被 《 中国
社会科学文摘》 全文转载论文 1 篇。 被 CSSCI 收录约 30 篇。 第三, 对中俄边
界界务问题、 俄罗斯国家安全问题、 俄罗斯经济转型问题、 俄罗斯创新发展问
题及中俄区域合作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 系统、 深入的研究。 第四, 突出应用

45
“俄罗斯学”在中国

研究, 以服务国家和地方为宗旨, 对俄罗斯经济、 社会和对外关系进行了较为


全面的研究, 为探索中俄合作及俄罗斯与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合作的新途径提
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所撰写的相关咨询报告被国家和省政府有关部门采
用,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十二五” 期间, 俄罗斯研究院着力加强了对俄罗斯东部地区区域发展问
题与中俄区域合作、 中俄人文合作、 俄罗斯经济与中俄经济合作、 俄罗斯外来
移民问题、 俄罗斯城市化问题以及中俄关系史等问题的研究。 同时, 为突出对
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发挥省级 “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协同创新中
心” ( “2011 计划” ) 的智库作用, 加强了对俄罗斯热点问题的追踪研究, 为
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 这一时期, 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 项, 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3 项。 出版 《 中俄人文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 俄
罗斯外来移民现状研究》 《 俄罗斯区域经济发展与政策研究》 《 俄罗斯人口问
题研究》 《 独联体国家国家创新体系研究》 等学术专著, 并发表学术论文 70
多篇。
“ 十三五” 期间, 俄罗斯研究院将继续加强对俄罗斯东部地区区域发展问
题与中俄区域合作、 中俄人文合作、 俄罗斯经济与中俄经济合作、 俄罗斯外来
移民问题、 俄罗斯城市化问题以及中俄关 系 史 等 问 题 的 研 究, 努 力 将 省 级
“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协同创新中心” 培育为国家级智库。 目前, 在研国家社科
基金项目 3 项, 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1 项, 在研省社科基金项目 2 项。
出版 《 从中俄密约到中苏同盟———中东铁路六十年》 、 《 俄罗斯非传统安全问
题研究》 和 《 俄罗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等学术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 20
多篇。
历届负责人:
1979 年, 所长姜长斌;
1988 年起, 负责人为龙翔;
1997—2010 年, 所长李传勋;
2010 年 1 月至 2011 年 1 月, 院长薛恩奎;
2011 年 5 月至 2016 年 5 月, 院长郭力;
2016 年 5 月至今: 院长李洪儒。

46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四  期刊出版

( 一) 《 远东经贸导报》
《 远东经贸导报》 是由黑龙江大学和哈尔滨市经贸委于 1988 年 3 月创办
的, 经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批准, 内部发行。 1992 年 6 月 1 日, 经国家新闻
出版署批准, 在全国公开发行。 2010 年 12 月报纸停刊。
《 远东经贸导报》 的办报宗旨为介绍远东地区, 主要是俄罗斯等独联体东
欧国家, 以及日本、 朝鲜、 韩国等东北亚国家, 越南、 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经
贸信息, 推进我国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 依托黑龙江大学俄语、 新闻
人才优势及在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广泛信息来源, 在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委
对外宣传领导小组的指导下, 以对俄罗斯经贸信息独家报道和我国与独联体、
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状况的报道而闻名国内外, 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特别是
为推动我国对俄经济贸易合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报纸创刊后, 吸引了苏联和东欧国家在华机构的关注, 1990 年 1 月 16
日, 报纸刊登了 1989 年 12 月 27 日保加利亚驻华公使致该报的一封信, 信中
写道: “ 《 远东经贸导报》 人员有促进加深我们之间联系的使命, 衷心祝愿在
新的 1990 年贵报在这方面取得圆满成功。”
报纸各个时期的报道重点都围绕办报宗旨开展。 办报伊始, 曾报道了苏联
经济、 政治以及中苏各领域合作的开展情况, 为中苏开展经济合作提供信息服
务。 是当时唯一一家集中报道这一领域信息的报纸。 1991 年 12 月 25 日苏联
解体, 在俄罗斯独立的前前后后, 其经济出现急剧动荡, 该报对其经济政策的
变化、 制度的变革、 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做了及时报道。 围绕办报宗旨, 该
报还特别关注俄罗斯的政局和社会状况。 譬如, 对 1993 年的总统议会之争、
俄罗斯寡头政治等, 报纸都多有报道。 2000 年 3 月 20 日开辟了探讨理论问题
的专栏——— “ 论坛” , 请专家学者就中俄关系和俄罗斯政治、 经济、 宗教、 文
化、 外交, 以及东北亚区域内各国的合作和中国与中亚各国、 与独联体各国的
关系等问题撰写文章。 除了经济信息外, 报纸还用一定的篇幅介绍俄罗斯的历
史、 文化、 艺术。 2001 年 2 月 26 日刊发的 《 斯大林与波茨坦会议》 、 2002 年
7 月 1 日刊发的介绍俄罗斯著名作家索尔仁尼琴的 《 索尔仁尼琴及其书迷之

47
“俄罗斯学”在中国

家》 、 2003 年 6 月 2 日 刊 发 的 《 北 方 都 城 今 与 夕———圣 彼 得 堡 300 华 诞》 、


2005 年 12 月 12 日刊发的 《 俄国伟大而孤独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等都是
这方面的代表之作。
历届负责人:
1988 年至 1991 年 12 月, 黑龙江大学副校长徐兰许兼任社长, 黑龙江大
学教务长、 副校长尚鹤祥兼总编, 龙翔任副社长, 李传勋任副总编;
1992 年 1 月至 1995 年 12 月, 龙翔任社长, 杨洪杰任总编, 李传勋任副总
编, 秦相源任副总编;
1995 年 12 月至 1997 年 12 月, 杨洪杰任总编兼社长, 李传勋任副总编,
秦相源任副总编;
1997 年 12 月至 1998 年 3 月, 杨洪杰任总编, 李斌华任社长, 秦相源任副
总编;
1998 年 3 月至 1999 年 6 月, 李斌华任社长, 秦相源任总编;
1999 年 6 月至 2003 年 4 月, 秦相源任社长兼总编, 靳会新任副总编;
2003 年 4 月至 2003 年 12 月, 靳会新任总编, 秦相源任社长;
2003 年 12 月至 2010 年 12 月, 靳会新任总编。

( 二) 《 俄罗斯学刊》

2010 年 1 月黑龙江大学成立了俄罗斯研究院, 集中力量研究俄罗斯国情、


历史、 现状等领域的问题, 以在继续发挥黑龙江大学俄语学科专长的基础上,
为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 为黑龙江省对外开放献计献策, 充当智囊。 有鉴于
此, 学校向国家出版管理部门申请, 将 《 远东经贸导报》 转换为 《 俄罗斯学
刊》 , 以发表、 展示、 交流对俄研究成果。 2011 年 1 月, 《 俄罗斯学刊》 创办,
主编为靳会新。
1􀆰 办刊宗旨
《 俄罗斯学刊》 的办刊宗旨为: 展示俄罗斯政治、 经济、 外交、 历史、 文
化、 法律等领域问题的研究成果, 以及中俄关系全局性及区域性合作问题的研
究成果。 在办刊过程中, 突出全局性、 战略性、 前瞻性问题, 同时关注应用性
问题的研究, 突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48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2􀆰 内容与选题
除了发表俄罗斯政治、 经济、 历史、 文化、 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外, 学
刊还围绕一段时间内中俄关系中的热点问题、 俄罗斯重点问题设计和策划一些
有前沿性的、 有原创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重要选题开展专题讨论, 选题几乎涵盖
近几年俄罗斯所有重大问题和中俄合作的热点领域。 其中包括: 俄罗斯能源问
题、 俄罗斯东进政策及中俄区域合作、 俄罗斯历史教科书问题、 乌克兰危机、
苏联卫国战争等。 例如, 2014 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 编辑部组织专题论文。
乌克兰危机对全球地缘政治产生巨大影响, 编辑部及时组织稿件, 请对乌克兰
问题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撰稿, 从内因、 大国博弈因素、 危机前景、 乌克兰危机
对俄罗斯发展战略的影响、 俄国历史进程中的克里米亚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专题论文在 2014 年第 2 期刊登后, 反响很好。 转型研究涵盖政治学、 经济学、
人类学、 历史学、 社会学和哲学等诸多领域。 2014 年是东欧国家转型 25 周
年, 学刊约请该领域的专家围绕政治和经济相互关系如何影响一国的社会发展
和冷战后中东欧与美国关系, 讨论了转型国家中政治和经济关系的相互作用、
中东欧国家和美国在维系相互关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以及避免这种困难
的途径等问题。
3􀆰 学术交流
编辑部积极与学术界建立广泛的联系, 参加学术会议, 开阔学术视野, 勤
与学者们沟通、 联络, 通过努力, 基本建立起了较为稳固的作者队伍。 队伍中
既有知名专家, 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
坚持举办学术研讨会。 曾于 2013 年 8 月召开了 “ 新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经
济及中俄经贸合作” 学术研讨会。 2014 年 8 月 8—10 日, 成功举办 “ 俄罗斯、
东欧、 中亚: 历史与现实比较” 学术研讨会暨苏联东欧史研究会年会。 2015
年 4 月 25 日与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合办青年学术论坛。
4􀆰 开放办刊, 走国际化道路
作为一个展示中俄双方交流思想、 理论和方法等创新成果的学术论坛,
《 俄罗斯学刊》 一直积极促进中外学者在思想和学术上的对话。 专门建立 “ 国
外来稿” “ 外论摘编” “ 专题文论” 等栏目刊登国外学者稿件。 目 2014 年起又
增加了俄罗斯编委, 与俄罗斯 《 比较政治》 杂志建立起合作关系。

49
“俄罗斯学”在中国

建立了 《 俄罗斯学刊》 网站, 方便读者以最快捷的方式阅读学刊的文章。


自 2015 年 1 月开始利用微信推送学刊文章。
( 三) 《 远东经贸导报》 俄文版报纸 ( 《 中国: 经济与合作》 )
20 世纪 90 年代, 中俄关系向前发展的同时, “ 中国威胁论” 也开始泛滥。
针对这种情况, 中国驻俄外交机构正式致信黑龙江省委, 建议由黑龙江省办一
份俄文报纸, 省领导对此非常重视。 省外宣办和省新闻出版局按照省领导的指
示,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确定由黑龙江大学主办这份报纸, 以利用黑大的俄
语优势和对俄罗斯的研究成果。 1998 年报纸试刊, 总编辑为秦向源; 2005 年
报纸正式出版, 总编辑为靳会新, 出版周期为半月, 四开八版。 2011 年变更
为周报, 2015 年 5 月起利用微信推送报纸内容, 2017 年 4 月开始利用脸书,
并利用俄罗斯的 “ 在线” “ 同学” 等社交平台推送报纸内容。
在具体的采编过程中, 报纸工作人员遵循 “ 一定要研究国外读者关心的
问题, 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 的外宣原则, 精选我们最想告诉俄罗斯人和俄
罗斯人最关心的内容, 特别注意以准确的中国的实际来说明中国的存在状态,
树立中国形象, 介绍中国政策, 传播中国的文明文化。
报纸出版后, 受到了俄罗斯读者的欢迎, 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了好评。 认
为首先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两国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 使俄罗斯读者更好地
了解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 消除了以往的一些误解, 而且无论是文字的翻译,
还是使用的版式、 字体、 标题, 报纸都符合俄罗斯人的阅读习惯。 《 远东经贸
导报》 俄文版报纸始终引起俄罗斯驻华机构以及其他独联体国家和东欧国家
驻华机构的关注, 得到俄罗斯许多州区行政长官的重视。 报纸还在试发行时,
当时的俄罗斯大使罗高寿就曾为报纸撰文并题词, 其他使馆官员前来就如何办
好该报同编采人员座谈。 在第十七届哈洽会的高层论坛上, 参会的俄罗斯中国
问题专家基塔连科、 卢金认为, 《 远东经贸导报》 俄文版报纸是一张非常好的
报纸, 在质量和内容上表现出较高水平。 白俄罗斯和阿塞拜疆驻华大使馆也分
别致电本报。 白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工作人员称, 他们知道哈尔滨, 了解黑龙江
大学, 并与黑大保持某些方面的合作, 收到来自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的 《 远东
经贸导报》 俄文版报纸后, 他们了解到了许多关于中国的经济、 政治、 文化、
风俗等方面的最新信息, 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 并称赞说, 能够在中国及时从

50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报纸上读到用地道、 流畅的俄文撰写的新闻实在难能可贵。 并且, 不止一次地


对 《 远东经贸导报》 表示感谢。 同时, 该工作人员还主动留下了白俄罗斯驻
华大使馆联系电话和传真, 希望能够继续按期收到 《 远东经贸导报》 俄文版
报纸, 并表示有机会将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和交流。 阿塞拜疆驻华大使馆负责新
闻事务的秘书埃尔江打来电话, 对报纸给予极高评价, 认为办得非常好, 同时
表达了与我报在信息交流上合作的愿望。
报纸的版面安排
一版为 “ 要闻” , 介绍一个时期中国的时势政策, 系统地报道各行业发展
状况; 二版为 “ 经济与生活” , 报道中国的总体经济形势, 发布的重大经济政
策法规, 重点放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领域, 包括对外国资金、 企业进入中国的
规定, 不定期发布学者对中国经济走势的预测、 评 估 等; 三 版 为 “ 中 国 东
北” , 报道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政策、 投资环境等; 四版为 “ 生
产与合作” , 该版重点服务于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 介绍中国对俄合作领域的
政策、 环境, 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情况, 双方往来的最新动态消息, 中国的生
产、 市场信息, 包括生产资料、 生活资料、 技术、 产权、 信息市场及服务领域
的生产、 供求、 价格等方面的信息, 中俄贸易商品的相关信息是报道的重中之
重; 五版为 “ 专家论坛” , 介绍中国学者对俄罗斯以及中俄关系问题的研究成
果; 七版为 “ 现代生活” , 反映当今中国社会、 百姓生活, 在华俄罗斯人的工
作、 学习情况; 八版为 “ 旅游与健康” , 介绍中国的名山大川、 风景名胜, 健
康知识, 包括中国的传统养生之道等。

本文撰写过程中参阅的资料

1􀆰 刘伟: 《 “ 哈外专—哈外院” 俄语教学概况回顾》 , 《 外语学刊》 2010 年第 1 期。


2􀆰 朱伟光、 田成义等: 《 黑大俄语语言文学学科五十载硕果累累》 , 《 光明日报》 2000
年 4 月 25 日。
3􀆰 刘伟: 《 黑龙江大学俄语研究生教育历史研究》 , 《 黑龙江教育》 ( 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7 年第 5 期。
4􀆰 王铭玉、 孟霞: 《 中国俄语教学的历史、 现状与未来发展方略》 , 《 中国首届 “ 海峡

51
“俄罗斯学”在中国

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 论文集》 。
5􀆰 李锡胤: 《 赵洵小传》 , 《 语言·词典·翻译论稿》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6􀆰 潘国民: 《 赵 洵 与 俄 汉 词 典》 , 《 〈 俄 汉 详 解 大 词 典〉 是 怎 样 编 成 的》 , 内 部 印
刷, 2002。
7􀆰 潘 国 民: 《 黑 龙 江 大 学 与 俄 汉 词 典 》 , 《 往 事———校 友 回 忆 录 之 二 》 , 内 部 印
刷, 2006。
8􀆰 郑述谱: 《 坚守词典编纂、 拓宽词汇研究———写于黑龙江大学校庆 70 周年》 , 《 外语
学刊》 2011 第 5 期。
9􀆰 郑述谱: 《 辞书情缘四十载》 , 《 中华读书报》 2016 年 4 月 6 日。

52
北京大学“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北京大学“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李明滨

在中国, “ 俄罗斯学”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引起重视。 这是一门学科发展成


熟并得到承认的标志。 此前这个名称并未流传开来, 不像在俄罗斯, 研究中国
的专业人才可称为 “ 汉学家” 。 在中国则不习惯于 “ 俄罗斯学家” 这种称呼,
顶多称为 “ 俄国通” ( 或曾经的 “ 苏联通” ) , 用的是大白话, 并未被提到学
科的高度来认识。 因此, 为了学科建设, 应该了解历史, 总结经验。

一  北京大学俄罗斯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开拓

北京大学俄语系于 1988 年申报, 经丁石孙校长主持校长办公会议通过,


同意设立俄罗斯学研究所 ( 原名苏联学研究所, 1991 年 12 月苏联解体后改为
现名) 。 确定研究的重点有二。
一是文化国情研究。 俄罗斯是个大国, 若泛称俄罗斯研究所恐涉及面太广
而为研究力所不及, 故加以 “ 学” 字, 意在从总体上关注国情。 内容再加限
制, 为 “ 文化国情” , 重在精神文化, 便于实际操作。 也可免得和广泛存在的
“ 俄国文化研究” 之名雷同而没有特色。 此外, 也是为了在本系固有的 “ 文
学” 特点之上, 再跨出一步, 拓宽至文化, 力求有所创新, 使学科得以扩展。
先师曹靖华教授主办的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独具特色, 重在培养文学翻译。
依据培养目标设置课程, 除本系专业与基础各门课齐备外, 还引入中文系、 外
文系有关的基础课。 我们的创新, 恰恰在于拓宽学科、 增强文化内涵。

53
“俄罗斯学”在中国

二是对俄罗斯政局的研究, 包括对历史与现状进行梳理。 这在国内可谓别


出心裁。 没想到竟受到友邦关注, 头十年间每年都有俄方学者来访, 或我方派
员外出交流经验, 为北大俄语系走向国际交往创新了局面。
研究所 开 局 良 好, 与 学 校 领 导 的 重 视 和 支 持 有 关。 成 立 的 前 一 年, 即
1987 年 9 月, 丁石孙校长亲率北大代表团 ( 共三人, 另二人为教务部社科处
处长吴同瑞和俄语系系主任李明滨) 访问莫斯科大学, 商定恢复已中断了 20
年的、 还是在 50 年代马寅初任校长时与彼得罗夫斯基校长签订的两校交流协
议和发展合作事宜。
研究所在学科建设及教学、 对外交流、 学术研究三方面做了试验, 有了重
要进展和成果。
( 一) 学科建设及教学

依据成立时设定的研究方向———文化国情学, 在俄语系传统的语言、 文学
两个方向之外, 增加了一个新的方向。 早期的工作是面向研究生开设四门课:
俄罗斯学导论 ( 李明滨) ; 俄罗斯文化史 ( 郏惠康、 陈松岩) ; 中俄文化交流
史 ( 李明滨、 查晓燕) ; 俄罗斯国情研究 ( 由正副所长李明滨、 郏惠康统筹安
排学者讲课) 。 后扩大增加有宗教、 民族、 国际关系、 媒体宣传、 翻译学等专
题课, 供研究生选修。
研究所从 1994 年开始招收文化国情方向 ( 俄罗斯学) 的研究生, 后发展
为硕、 博两级。 师生曾合作了一项重要成果, 编著 《 独联体国家文化国情》
一书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20 万字) 。 研究所开设的基础课———俄罗
斯学导论、 俄罗斯文化史、 中俄文化 ( 文学) 交流史都出了教材。 而利用综
合大学优势广邀文、 史、 哲、 经、 政、 军等校内外同行专家 ( 多数为留苏学
人) 来讲 “俄罗斯国情研究” 系列课程, 讲授各自学科的研究成果、 经验和当
前热点。 所内有李明滨、 郏惠康、 孙静云、 林明虎、 陆嘉玉、 张冰、 戚德平等
参与讲授。 并从各系聘请一批教授、 博导为兼职教授, 阵容可观: 有经济系张
康琴、 张德修、 智效和、 王跃生, 法律系王哲, 国际政治系黄宗良、 刘金质,
哲学系易杰雄, 历史系刘祖熙、 鲍良骏。 校外专家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
研究所原所长刘克明、 外国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叶水夫, 世界历史研究所马龙闪,
中国农科院厉为民, 中国人民大学周新城、 刘献洲, 国防大学李钢林及军事科

54
北京大学“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学院彭训厚等。 其中刘克明、 叶水夫同时被聘为俄语系兼职教授, 每年来系授


课。 戈宝权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孙绳武、 蒋路则为俄语系顾问, 参与学科咨询。
此外, 还对学科史料做初步征集和梳理, 由笔者于 20 世纪 90 年代写出
论文 《 俄罗斯学导论》 《 中国的俄苏学研究史略》 《 北大的俄罗斯学课程》 。
重在阐明学科的目标、 内容、 研究范围和学术史意义。 梳理历史的尝试, 则
注重在本学科教育的 20 世纪 20 年代、 50 年代和 80 年代这三个重要时期。
( 二) 对外交流

与俄方的交流逐步扩展, 由单向增为双向, 由大学增至科学院系统, 由一


个单校增为多校。 方式包括出访、 参会、 合作学术研究以及进修。 内容已超出
语言文学而涉及文化各个方面。 笔者当年身兼系主任和所长, 实际操作起来也
方便。
同莫斯科大学 ( 简称莫大) 结有姊妹学校关系, 交往自然最为密集。 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至 1995 年, 本系教师近 40 人轮流到莫大高访一年或半年,
每人一次, 满足了 50 年代以来毕生教俄语却未去过俄罗斯的教师们之夙愿。
这对于他们热爱专业、 忠诚 “ 俄罗斯学” 教育更是极大的激励。
同苏联三大名校的另两所———圣彼得堡大学 ( 简称彼大) 和基辅大学,
还有喀山大学也建立了定期互访和参会的关系。 个别教师还到过伊尔库茨克大
学讲学。
自 20 世纪 90 年代起与俄国科学院汉学方面的三大研究所: 远东所、 东方
学所、 东方文献研究所, 以及莫大的亚非所、 彼大的东方学系开展密切交流与
合作。 因我方有 “ 俄罗斯学研究所” 之名, 所以很吸引俄方汉学研究机构的
注意力, 双向交流趋向热络。 我所每年至少接待一次俄国汉学家来访, 包括专
访、 顺访和参会、 进修路过等。 有时还有俄驻华大使罗高寿和使馆库利科娃等
官员前来。 重要的学术会议活动, 如纪念苏联最著名的汉学家阿翰林诞生 110
周年 (1991 年) 、 纪念曹靖华诞辰 95 周年 ( 1992 年) 、 纪念普希金诞辰 200
周年活动以及成立 “ 普希金研究会” ( 1996—1999 年) 、 纪念莫大教授波兹涅
耶娃诞辰 100 周年, 以及庆祝齐赫文斯基院士 90 周年华诞。 此外, 还有李福
清院士追思会 (2012 年, 与俄大使馆合办) 。 这些学术会议很受俄方的重视并
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

55
“俄罗斯学”在中国

本所的所名原为 “ 苏联学 ( 含独联体国家) 研究所” , 因此原苏联各国


也对本 所 予 以 重 视。 我 所 先 后 应 邀 参 加 在 基 辅 大 学 和 北 京 举 办 的 首 届
( 1993 年) 、 第二届 ( 1995 年) “ 乌克兰学国际学术会” ( 并建立联系) , 提
出的论文 《 中乌文字之交》 ( 李明滨, 1995 年) 引起国际 “ 乌克兰学” 学
人的关注, 也属于国内首篇全面记述中乌文化交往的论文。 此后作者又几次
撰文论及中国 “ 乌克兰学” 研究的发祥地在北大, 而戈宝权则是中乌文化
关系的开拓者。 其 余 论 文 见 北 大 两 次 举 行 的 乌 克 兰 诗 人 谢 甫 琴 科 纪 念 会
( 2009 年 / 195 周年, 2014 年 / 200 周年) , 后一次是我系与中国社 会 科 学 院
合办。 此后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了戈宝权译 《 谢甫琴科诗选》 , 这是国内唯一
直接译自乌文的作品, 意义重大, 在乌使馆举行了新 书 发 布 式。 笔 者 写 出
《 谢甫 琴 科 与 戈 宝 权》 ( 2016 年) 、 《 戈 宝 权———中 乌 文 化 交 流 的 开 拓 者》
( 2013 年) 等文。

( 三) 学术研究

总的设想是依托文学基础, 权衡自身力量, 汇集校内外同人力量, 向文化各


领域开拓, 并且找准学术空缺, 予以突破, 争取获得能够填补空白的创新成果。
1􀆰 在本学科已有著作上提高
俄语专业已有供本科生学习的、 由教育部审定的通用教材 《 苏联概况》
( 李明滨、 郑刚主编, 1986 年) 。 研究所便动手编著供研究生学习的 《 独联体
国家文化国情》 ( 李明滨、 郏惠康等, 2004 年) , 采取由五届硕博研 19 人先后
参加编撰的方式, 内容包括俄、 乌、 白、 哈等 15 个国家。 经本校研究生院立
项, 完成后作为研究生的基础课程使用, 效果良好。
文学已有统编教材 《 俄国文学史》 ( 曹靖华主编, 1989 年) , 《 俄苏文学
史》 ( 三卷) ( 曹靖华主编, 张秋华、 岳凤麟、 李明滨副主编, 1992 年) 。 研
究所则向文化扩展, 出版了 《 俄罗斯文化史》 ( 李明滨, 2013 年) 。
这样, “ 俄罗斯学” 项下已形成配套著作:
《 苏联概况》 ( 李明滨、 郑刚, 1987 年) ;
《 独联体国家文化国情》 ( 李明滨, 2004 年) ;
《 俄罗斯文化史》 ( 李明滨, 2013 年) ;

56
北京大学“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 中外文化交流史》 ( 合著, 李明滨, 2008 年) ;


《 中外文学交流史———中俄卷》 ( 李明滨、 查晓燕, 2015 年) 。
此外, 在俄苏文学领域还有一大项目成果。 此前, 20 世纪 80 年代初俄语
系内已成立 “ 俄罗斯苏联文学研究室” , 其人员与俄罗斯学研究所有交叉, 室
与所互相配合。 该室 10 余人做了一项大工程, 曰 “ 拾遗补阙” 。 “ 拾” 因 “ 反
修” 形势而遗漏的苏联文坛新资讯, “ 补” 两国中断 20 年来往而缺失的史料。
在 10 年间编成研究史料丛书 《 解冻文学及其思潮》 《 必要的解释》 ( 解冻文学
思潮的启动者爱伦堡文集) ( 李明滨、 李毓榛、 杜奉真主持) 和一本教材 《 苏
联当代文学概况》 ( 李明滨、 李毓榛主编) 。 这些都属于改革以后在国内创风
气之先的著作。
最近俄语系方面新增 “ 俄语语言学” 系列 ( 宁琦等, 2014 年) 和 “ 俄罗
斯研究” 丛书 ( 张国有、 宁琦主编, 已出二辑) 属于俄语系转向文化多方面
发展的成果。
2􀆰 双向研究的几种大项目
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研究, 属于本所的重点工作之一。 建所 20 多年来,
在俄罗斯文化 研 究 方 向, 除 已 成 书 的 《 俄 罗 斯 文 化 史》 外, 正 在 进 行 的 有
《俄语系学科史》 (王辛夷), 《 俄罗斯学家词典》 ( 李明滨主编, 历任系主任王
辛夷、 陈松岩和李玮等参编, 约收录 40 人), 《 俄罗斯学学人简论文集》。 后一
本录入论介名家张西曼、 刘泽荣、 耿济之、 曹靖华、 戈宝权、 孙绳武、 蒋路、
穆木天、 彭慧、 魏荒弩等人的文章。
最为集中的大项目是 “ 俄罗斯文化名人庄园丛书” ( 李明滨主编) , 1999
年开始筹划, 共 10 卷。 至 2007 年已出版 8 卷, 其余 2 卷尚未出 ( 普希金、 阿
克萨科夫) 。 已出的 8 卷为:
《 莱蒙托夫与塔尔罕内庄园》 ( 郭利) ;
《 屠格涅夫与斯巴斯科耶 -卢托维诺沃庄园》 ( 温哲仙) ;
《 托尔斯泰与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 ( 李明滨) ;
《 契诃夫与美里霍沃庄园》 ( 路雪莹) ;
《 高尔基与卡希林庄园》 ( 高奇梅) ;
《 列宾与拜纳忒庄园》 ( 张福生) ;

57
“俄罗斯学”在中国

《 柴可夫斯基与克林庄园》 ( 张海燕) ;
《 列宁与高尔克庄园》 ( 王仲宣) 。
另一大项目为 《 世界神话百科全书》 的翻译, 此书为苏联世界文学研究
所编, 近 400 万字。 自 1989 年立项, 先后组织校内外 48 人参译。 由李明滨、
郏惠康、 张有福、 臧仲伦、 刘晓波、 孙静云、 李济生、 陆嘉玉、 戚德平负责,
现已进入统校, 即将出版。
再一个大项目是 “ 俄罗斯汉学文库” 30 卷 ( 李明滨主编) 。 自 1999 年在
何芳川副校长主持文库会议后, 由主编与出版社责编赴俄协商, 确定计划。 30
卷包括: 个人文集 15 卷 ( 院士 6 人, 资深汉学家 9 人, 每人一卷) ; 名著传俄
10 卷 ( 孔、 孟、 老子等 6 种和三国演义等 4 种, 每种一卷) ; 研究资料史料 5
卷 ( 如 《 敦煌文献在俄国》 《 俄罗斯汉学家名典》 等) 。 首期 10 卷列入 “ 十
二五” 出版规划重点书目, 至 2017 年已出版 8 卷:
《 齐赫文斯基: 中国近代革命史论》 ( 孙玉华) ;
《 阿列克谢耶夫: 诗品的译研》 ( 路雪莹) ;
《 季塔连科: 汉学传统与东亚文明关系》 ( 李明滨、 刘宏) ;
《 李福清: 中国神话与民间文学》 ( 张冰) ;
《 佩列洛莫夫: 孔子与儒学传俄》 ( 陈开科) ;
《 谢列布里亚科夫: 诗词研究》 ( 李明滨) ;
《 波兹涅耶娃: 苏联时代的中国文学研究》 ( 李明滨, 已于 2015 年先期
出版) ;
《 国图馆藏俄国汉学研究书目汇编》 ( 陈蕊) 。
在俄罗斯汉学研究方面, 所长李明滨曾经最早连续推出 5 本著作: 《 中国
文学在俄苏》 ( 1990 年) 、 《 中国文化在俄罗斯》 ( 1993 年) 、 《 中国与俄苏文
化交流志》 (1998 年) 、 《 俄罗斯汉学史》 ( 2008 年) 、 《 中国文学俄罗斯传播
史》 (2011 年) , 因而被誉为我国 “ 新时期俄罗斯汉学与中俄文化交流研究的
开拓者和奠基人” , 荣获 “ 终身成就奖” 。
此外, 李明滨因参与撰写何芳川主编的 《 中外文化交流史》 (2 卷, 2008
年、 2016 年) 荣获教育部优秀著作一等奖。
近期, 我们呼应 “ 文化走出去” 工程, 自 2010 年起, 把 《 中华文明史》

58
北京大学“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4 卷, 150 万字, 北大袁行霈等 4 位教授主编) 作为重点书目推介俄国, 由


俄科学院季塔连科院士和波波娃教授牵头, 组织力量译成俄文。 随后还将推进
匈牙利文译本。

二  “ 俄罗斯学” 教育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概略

( 一) 从俄文教育到 “ 俄罗斯学” 教育
20 世纪 20 年代, “ 俄罗斯学” 教育史可追溯到 1919 年北大正式设立的
“ 俄文学系” ( 见 《 北京大学日刊》 1920 年 12 月 17 日第 2 版) 。 在蔡元培校
长任内, 有 “ 废门立系” 之举, 1919 年宣告设立英、 德、 法、 日、 俄五个外
文学系, 并任命各系系主任: 英、 德、 法系系主任分别为胡适、 杨丙辰、 杨
芳, 俄系由教务长顾孟余兼任。 俄系于 1920 年秋季开始招生, 预科和本科共
录取七八十人。 张西曼参与起草课目表。 聘请苏籍教员来任教。 先后有苏联驻
华使馆汉文秘书伊凤阁 ( 阿·伊凡诺夫) 、 诗人铁捷克 ( 特烈佳科夫) 、 作家
伊文 ( 伊凡诺夫) 、 汉学家柏烈伟等。 先师曹靖华系 1922 年入该系学习的旁
听生, 后学成致用。 高校设系可谓教育近代化的标志之一。 从 1708 年中国设
立第一所俄文学校, 即康熙皇帝下旨创立的俄罗斯文馆, 到如今的俄文学系,
经历了 200 多年的漫长过程 ( 那个阶段也可称为 “ 俄罗斯学” 教育的前史) ,
至此发生了质的飞跃。 从此这门学科立足高校, 有了两大保障: 其一, 培养人
才属于高层次, 有学者素养, 可从事学术研究, 不再是仅以外文为工具充当翻
译而已; 其二, 此专业将会人才辈出, 薪火相传, 学科后续有望。
考察 1919 年设系, 当时一年级课目已具备配套成型的 “ 学系” , 除有主
课俄文, 还加以文法、 散文及会话、 地理、 俄国文学史、 俄国历史五门课。 向
校长倡议设系的张西曼 (1895—1949 年) , 在北大图书馆任职, 同时在北京俄
文专修馆兼任俄文教授, 他有作为教师和学者所应具备的多科知识和能力, 曾
在中俄大学、 政法 大 学 等 多 所 大 学 讲 授 俄 文, 据 北 大 资 料, 张 西 曼 著 译 有
《 俄共党纲》 《 俄国史》 《 中俄交涉史》 等多达九种书, 俄文系的三种实用教
材: 俄文文法和基础读本等均在 20 年代初就已推出, 即 《 俄文文法》 ( 1921
年) 、 《 中等俄文典》 (1923 年) 、 《 新俄罗斯》 读本 ( 1925 年) 。 俄文前辈邵
筠农 ( 北京俄文专修馆学监, 即校长) 为张西曼著 《 中等俄文典》 一书作序,

59
“俄罗斯学”在中国

概括当年的办学风气 “ 治俄文, 穷俄事” , 更成了俄文界办教育的长远方针。


这样, 教授、 教材和教育方针三者齐备, 可以说这门学科业已形成, 张西曼、
邵筠农教授当可称作中国 “ 俄罗斯学” 教育的前驱。
或许历史起源应推得更早, 即张百熙校长 ( 时称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
1902—1904 年在任) 任内, 始于 1903 年的京师大学堂译学馆。 理由在于我国
第一所俄文学校与后续者之间是有传承关系的。 其大致的路程是 1708 年首创
的俄罗斯文馆, 至 1864 年并入京师同文馆, 再于 1901 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两
年后于 1903 年更名为京师大学堂译学馆 (1911 年辛亥革命后, 大学堂便顺理
成章地改名为北京大学了) 。
若从学制和课目考察, 译学馆已具备近代大学的办学规范, 可以培养高级
人才。 学制五年, 课程分三大类: 其一, 基本课外文, 含英、 法、 德、 日、 俄
五种任选一, 但不得兼修别种; 其二, 普通课程, 包括人伦道德、 中国文学、
史地、 数理化、 博学 (生物矿物)、 图画、 体操; 其三, 专门技艺课, 包括交涉
学、 理财学、 教育学。 可惜因其重点仍在 “ 翻译学”, 而且俄文尚未单独成学
科, 仅融合在 “译学” 这个整体学科中。 是故可否算作 “俄罗斯学” 教育的起
源, 尚待斟酌。
北大俄文学系因政治形势所局限, 未能持续多久。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
北大的俄文课虽未全废, 但已趋萎缩, 俄文系则被撤销。 张西曼曾著文 《 北
大俄文系的厄运》 (1948 年) 予以纪念。 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形势
催生下, 这第一个俄文学系虽然产生, 但后来屡经挫折。 不管怎么说, 北大毕
竟是中国 “ 俄罗斯学” 教育的摇篮。 它培养出的学生曹靖华 30 多年后回校来
担任新的俄文系系主任。 正如张西曼所说: “ 该系二期中产生了人物, 一个就
是旁听生曹靖华, 他始终以翻译俄国名家 小 说 自 任, 一 直 保 持 着 他 的 文 化
岗位。”
( 二) 俄文专业与专业俄文并举
20 世纪 50 年代, 俄文大普及时期, 学科教育形成规模。 中苏友好和 “ 全
面学习苏联” 的形势, 促成了 20 世纪 50 年代俄文大普及的热潮。 大学普遍设
俄文课, 作为第一外语必修课, 中学有条件的也开俄文课。 至少在高中, 尤其
是 “ 三北” 地区 ( 东北、 华北、 西北) 。 社会各界也有中苏友协举办的俄文夜

60
北京大学“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校或业余学习班, 教员义务教课, 学员积极学习, 均被视为热爱国家、 思想进


步的表现。 马寅初校长亲自挂帅, 担任北大俄文阅读速成委员会主任, 率领老
少教职员工都来上俄文夜校, 俄文楼每晚灯火通明, 一片热闹的景象。 大好形
势有助于后人考察这段历史, 以确定俄文教育的规模, 界定 “ 俄罗斯学” 的
界限。
在普及俄文教育的大潮中, 高校中明显地分有俄文专业和专业俄文两股巨流。
1􀆰 俄文专业
新中国成立伊始, 由以延安外语学校一分为三来的哈尔滨俄专、 北京俄
专、 上海俄专三校为代表的全国七所新开办的俄专 ( 后来均改为外语学院)
大量招生, 肩负了紧急培养大批翻译人才, 以应外交和各项建设事业需要的责
任。 学制通常为三年或两年, 课程精简、 目标明确。
同时, 在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系统, 有 36 所高校开办了俄语系, 学制四
年。 课程和培养目标比俄专略为宽泛一点, 在主课俄文之外, 配以文科性质的
相应课程, 旨在日后养成师资和研究人才。
在 1949—1956 年, 两类俄文专业学校各具特色, 目标互有区别。 1957 年
以后, 形势变化, 翻译人才需求锐减。 二者办学方向相互靠拢, 逐渐失去各自
特色。 例如北大俄文系为了 “ 多快好省” 而实行 “ 破语法为纲” 和 “ 破文学
为纲” 的教学方针, 系名简称也从 “ 俄文系” 改为 “ 俄语系” 。 这曾遭到曹靖
华先生的埋怨。 他说, 其实 “ 文” 比 “ 语” 高, 相比也要难得多。
不过, 到 60 年代经过 “调整”, 纠正偏颇, 统一实行 “三基” 的教育经验,
即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使得 “俄罗斯学” 教育得以全方位实施。
语言与文学教育成绩突出。 50 年代末苏联专家撤走之后, 中国人独立撑
起俄文教学的局面, 这是对有俄语教育 250 年来主要依靠外籍教师教课局面的
重大突破。 长期积累下来, 至 1981 年, 已有 13 门课的教材通过教育部审定为
全国统编课本; 其中有 1 门课甚至三套课本并存 ( 即北外、 黑大、 上外的基
础俄语课) , 供各类高校自行选用。
依靠苏联专家来华培养的中国研究生独立成才, 除几个外专院校培养有语
言高级别的教师外, 北大和北师大由苏联专家主讲的文学研究班 ( 分别培养
教员 30 人和 94 人) 已占领高校俄文专业和中文系文学专业的 “ 俄苏文学课”

61
“俄罗斯学”在中国

阵地。 形成外国文学课程内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和俄苏文学三分天下的格局。


这对于我们中国借鉴外国经验、 促进本国文学教育的发展也有重大贡献。
俄文大普及时期产生 了 一 批 名 家, 有 令 人 尊 敬 的 前 辈 代 表 人 物 刘 泽 荣
(1892—1970 年) 和曹靖华 ( 1897—1987 年) , 他们都是中国俄文学界的泰
斗。 他们广受尊崇, 有口皆碑。 刘泽荣教授从 20 世纪 30—40 年代就在北大、
清华、 西南联大讲授俄文, 所著 《 俄文文法》 ( 1936 年) 在新中国成立前长
期为俄语学人案头常备, 主编 《 俄汉大辞典》 ( 1960 年) 长期为案头必备之
书。 他精通俄苏国情, 在新中国成立后即为中央各大机构顾问 ( 专做俄文文
辞、 典籍之讲解和辅导) , 其水平和业绩在学界首屈一指。 曹靖华教授 1951 年
为北大复建了俄文学系, 筹组和开拓俄苏文学内在各分支课目的建设, 成为中
国俄苏文学学科的创建者。 有 《 曹靖华译著文集》 ( 1—13 卷) 和其主编的
《 俄苏文学史》 (1—3 卷, 1992 年) 传世。 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深编辑蒋路曾
说: “ 当今好几位优秀的俄苏文学翻译家, 都出自刘、 曹二公门下。” ①
2􀆰 专业俄文
起初名 “ 大学俄文” , 用北大编, 王家福、 戴桂成、 朱士毅、 姚学吾等负
责, 商务印书馆印的 《 大学俄文》 课本。 该名由 20 世纪 50 年代沿用至 60 年
代中期, 50 年代末 “ 大跃进” 时期改称 “ 公共俄语” 。 20 世纪 50—60 年代全
国高校各系除俄文专业外, 均开设 “ 大学俄文” 课, 学习两年。 一般大一为
基础俄文, 大二结合专业俄文, 培养阅读能力。
1958 年 “ 大跃进” 时期, 大一俄文课本内容开始带有专业倾向。 教育部
颁发统编教材 《 俄语》 已分文、 理、 工科用三种, 各有主编学校, 由商务印
书馆印行。 即文科 1—2 册 ( 北京大学吴贻翼、 复旦大学劳修齐主编) , 理科、
工科 ( 同济大学应云天主编) 。 据资料, 还有医学和艺术、 军事等科用的教
材。 各种教材均有配套 “ 教学参考书” 。
大二俄文课本, 课文选材细化到专业俄文课本, 旨在培养阅读专业 ( 科
技) 材料的能力, 以北大为例, 分成文科通用和数、 理、 化、 生、 地六种,
每种都各配有字典性质的 《 俄汉对照专业常用词汇编》 , 以帮助学生读懂普通

① 蒋路: 《 俄国文史漫笔》 , 东方出版社, 1997, 第 262 页。

62
北京大学“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字词在该专业中之词义。 这些教材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庆幸当年有商务印书


馆的支持, 才留下了这样的俄文教材书库。
当年甚至出版过反映专业俄文教学的期刊 《 高等学校俄语教学》 ( 季刊,
人大、 北大、 北师大出资合办, 笔者代表北大担任编辑) , 反映俄文教学的季
刊 《 俄文教学》 ( 北外主办) , 两种季刊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并存多年。
综上所述也可以界定, “ 俄罗斯学” 学科包括两大领域: 俄罗斯语文研究
和俄罗斯国情研究。 后者比前者宽。
( 三) 学科教育定型化
20 世纪 80 年代, 新时期, 经过调整, 一方面公共俄语教学规模萎缩, 俄
语降入小语种行列; 一方面俄语专业教育得到加强, 学科走向完备和定型。 师
资队伍人才辈出, 灿若星辰, 学科内各个分支科目都有名家领衔。 1981 年国
家教育部确定的统编教材列入 13 门课, 两类 ( 综合大学和外语大学) 俄语专
业主干语言课实现大致的统一或同一, 并制定全国统一的低年级教学大纲。 配
套的国情、 文化知识和理论课各有选项, 基本上达到 “ 三基” 完备的局面。
培养人才也有统一设置, 有本科、 硕士至博士的完善制度。
“ 俄罗斯学” 的两大支脉, 即俄罗斯语文研究和包含文史哲经政等人文
及社科各领域的俄国国情研究人才均须在俄语本系的学科教育内得到安排。
这就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出现的俄语本科两种办学方式。 一是实
行培养 “ 一个半专业” 学生。 一个专业是俄语, 加半个专业为其他专业任
选一种, 或在本系里增开 课 程, 或 到 外 系 选 修 某 些 课 程。 二 是 实 行 “ 打 宽
基础, 专业分流” , 即学生在本科阶段把基础学好 ( 因为大学四年要达到俄
语水平全面过关, 已属不易, 再无余力旁顾) , 待到研究生阶段, 才分流出
去报考俄语系以外各类专业。
显示 “ 一个半专业” 倾向的学校, 其选向大致分成四类: 史地、 文化、
政经、 科技。 有的已编教材出版或印刷试用。 据当年教育部统编教材 《 苏联
概况》 ( 李明滨、 郑刚主编) 编写组的登记, 有黑大陈叔琪编 《 苏联地理》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 年) , 厦大陈升法、 上外樊家乃各编 《 苏联地
理》 ( 印讲义) , 东北师大洪宇、 刘庆宁与天津师院郑刚合编 《 简明俄国史》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 年) , 北外李传明编 《 苏联史》 ( 上海外语教育

63
“俄罗斯学”在中国

出版社) , 北 京 师 院 江 昌 仁 编 《 苏 联 历 史》 ( 讲 义) , 南 京 大 学 张 才 兰 主 编
《 苏联文化教育》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 年) , 北京师大徐玉琴编 《 苏
联文化》 ( 讲义) , 吉林大学靳东明编 《 苏联经济》 ( 讲义) 。
同时, 文、 理两种专业的俄文教材也列入教育部统编教材规划: 《高等文科俄
语》 (1—2 册, 北大、 南开各编一套; 3—4 册山东大学编), 《 俄语科技文献》
(1—5 册, 分别由杭州大学、 武汉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编)。
此时的北大, 从曹靖华开始经几代人努力参与的俄苏文学学科教育业已建
成。 文学史、 文选和作家研究共 11 门课成系列, 必修课与选修课配套。 笔者
曾沿用前辈张西曼的文题 《 北大俄文系的厄运》 (1948 年) , 反其意著文 《 北
大俄文系的幸运》 (2009 年) ( 载刘利民主编 《 中国俄语教学研究理论与实
践》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年) 报道学科兴旺的景象。
回顾历史, “ 俄罗斯学” 教育在北大, 于 20 世纪前、 中、 后三个时期,
分别得到三位有作为的校长蔡元培、 马寅初和丁石孙教授的领导和直接支持,
很值得庆幸。
据史实而言之, 可以断定: 中国的 “ 俄罗斯学” 教育起点和高点在北大,
完备点则布向全国高校。
( 四) 面临新时期的新使命
俄罗斯学教育业已规范化。 中俄关系密切发展的形势, 促进本学科人才需
求的旺盛。 而 “ 小语种” 和 ( 俄国) “ 大国情” 的不相称迫使人才的培养工
作相对集中在本系的学科教育内, 规格更为提高。 为此, 本系学科教育更加关
注教育方针、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教学大纲、 教学方法。 这五大环节紧密相
关、 互相制约, 工作实践中需细心落实, 发现矛盾和解决问题。
学科教育面临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树立学科教育新概念和做好务实妥善的
教学安排两个方面。
首先, 如何看待办学的宗旨。 “ 治俄文, 穷俄事” 是前辈的经验概括, 且
已成为传统。 从俄语系的教学来看, 应是立足俄罗斯语文学, 面向俄罗斯国情
学研究。 这样, “ 俄罗斯学” 的宽、 窄两层含义就都包括了。 不过近年来, 人
们似乎无意间将它缩减为 “ 治俄语, 穷俄语” 。 有多少研究生的论文都在研究
俄语语言, 论题集中且数量巨大。 这或许是照搬俄国高校同一专业俄国语文系

64
北京大学“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的结果。 但是国情不同, 在我国 “ 小语种” 的地位已经导致 “ 公共俄语” 消


失, 未来懂俄文的文史哲和社科研究人才正等待俄语系本科教育和培养, 不再
像前述 50 年代另有 “ 专业俄文” 那样的光景了。
此外, 专业的提高方向也值得商榷。 如今, 不管知识类的, 还是技能类
的, 都向理论类科目 靠 拢, 喜 欢 冠 以 “ × × 学” , 或 “ × × 语 言 学” , 实 在 偏
颇。 记得黑大张会森教授和北大左少兴教授在 2009 年北京的一次全国性的
现代俄语学术会议上惊呼: 怎么俄语语言的学术会, 发言全谈语言学, “ 没
有一个讲具体的语言现象、 语法研究” ! 此语指出了时弊。 笔者也有亲历的
事例, 天津师大郑刚教授告诉我, 80 年代我们多校合作的统编教材 《 苏联
概况》 , 后来被有位外校同人作为自己的成果申评副教授 ( 当然还有别的多
种论文) , 竟被告知: “ 概 况, 概 况 嘛, 就 是 大 概 的 情 况, 不 算 学 问! 何 不
改称 ‘ 苏联学’ , 变一字就妥了。” 此说语含揶揄, 不禁令人捧腹。 可见浮
躁之风, 古已有之, 于今为烈!
语言研究, 当然要提高, 我国需要成批顶尖的俄语专家。 然而即使语言学
研究, 也不必一哄而上竞相谈理论。 新时期以来, 新论多半来自西方。 2011
年由刘利民教授总主编、 杜桂枝教授主编 《 当代俄罗斯语言学理论译库》 (12
卷) 面世, 填补缺项, 才算做了点语言学理论 “ 生态平衡” 的工作。 中文系
学者陆俭明教授在该书出版发布会上回应赞赏说: “ 多年来语言学理论一直引
入欧美的, 不知道俄国还有如此丰富深刻的语言学理论可资借鉴。” 众所周
知, 语言没有阶级性, 但语言学是有民族差别的。 想用某一种语言的语言学理
论 “ 放诸四海而皆准” , 恐怕难。 应先做点了解 “ 普通语言学” 的功课。 应该
说明, 此项 “ 译库” 工程还具有培养高级人才这样的重要意义, 它推动这些
来自各高校的译者, 如宁琦、 薛恩奎、 赵蓉晖、 蔡晖、 赵爱国、 李洪儒、 周民
权向理论高度发展, 造就了一支掌握当代俄罗斯语言学理论的劲旅, 而这点恰
巧是提升我国俄语专业教学质量所急需的。
其次, 教学安排问题细致而繁杂。 此处只能简要列举几项。 中国曾是俄语
教育大国, 有 300 年的经验, 论 “ 俄罗斯学” 教育也有近百年。 丰富的经验
业已被著书立说。 已知有两位教授先后成书: 北师大李庭芗主编的 《 高级中
学课本俄语》 和北大李国辰的 《 俄语教学过程优化》 。 教学经验上应该是创新

65
“俄罗斯学”在中国

和守成兼顾, 五大环节也可以依照培养目标不同的学校分类去实行。 注意从中


吸取经验教训, 譬如课程设置, 80 年代末北大有一年曾试将文学史和文选融
合成一门课, 使用俄文原文教材, 旨在提高俄语能力。 结果学生只能记熟作家
作品以及书中人物的名称, 对文学史知识则掌握得不全面不系统, 文学分析能
力陡降, 背离了固有的文学传统, 所以, 试验马上叫停。 可见用不用原文教材
有时也属于教学方法, 受培养目标的制约。 相反的例子, 不少学校如北京师大、
东北师大、 华东师大、 湘潭大学等都有中文系培养俄苏文学研究生的经验 ( 将
俄文列入必修课), 并且出了文学评论的人才。 一些俄语专业出来的人与之相
较, 作文能力稍逊, 原因在于本科生阶段缺乏文学评论的训练, 少了 “童子功”。
总之, 教学安排牵涉诸多方面。 教材怎样适度创新? 是否统一教学大纲?
是否该要教案? 许多行之有效的教材、 教法和措施今日如何传承和使用? 这些
问题都有待于讨论。

三  中国 “ 俄罗斯学” 研究史略

北大俄罗斯学研究所经过十余年的梳理史料, 于 1998—2000 年写出了这


份史略。 史料依据大体截至当年的咨询。
( 一) 酝酿
自 1708 年清康熙帝下令创办俄罗斯文馆以来, 至 1862 年该馆并入京师同
文馆, 已有 154 年历史。 1863 年京师同文馆设立俄文馆, 到 1900 年由于八国
联军入侵而停办, 又是近 40 年。 近 200 年间, 当是培养出不少俄文人才, 但
中国的 “ 俄罗斯学” 却依然进展缓慢。 在那个时期, 仅实现了建立培养俄文
人才的基地, 而对学科研究并无多大建树。 其间虽然也有清政府官员数次出使
俄国或赴边境交涉谈判, 有的并留下著述, 如 1715 年图理琛的 《 异域录》 。
但由于清政府闭关自守政策和腐朽落后的观念, 使得中国人对于俄国缺乏兴
趣, 加之客观条件上的局限, 不要说研究人才, 就是学俄文的人数也无大发
展。 以致原中国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事、 后任北京交通大学校长的邵绚农为
张西曼编 《 中等俄文典》 写 “ 评序” 时发出感叹: “ 往者游学俄国, 见彼邦之
研习汉文者, 于大学校则列为专科, 更设专门学校, 以宏造就; 而文人学子,
亦复苦心孤诣, 出为著述, 以饷后学, 以故人才辈出, 类足以符大彼得经营东

66
北京大学“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方之遗谋。 吁, 可畏也! 俄之于我, 犹之我之于俄。 顾反观我国, 习俄文者,


则寥若晨星!” ①
他提出要 “ 治俄文、 穷俄事” , 实际上是有针对性的。
1898 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后来接纳了京师同文馆, 并于 1903 年将其改为大
学堂的译学馆, 下设英、 法、 德、 日、 俄五科。 学制五年。 首次把翻译人才放
到高等教育的标准上来培养。 这也是对未来中国的 “俄罗斯学” 的有力促进。

( 二) 形成

1􀆰 初步形成
20 世纪初开始, 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并推动下, 中国的 “ 俄罗
斯学” 有了明显的进展, 研究和介绍俄罗斯的人员急剧增加。 正如张西曼所
描述当年的盛况: “ 一九一七年耸动全世界之十月大革命以还, 国人对俄国之
政治、 经济及文学诸方面始感生绝大兴趣, 因而着手研究俄文字以求直接的及
彻底的研究吾邻邦上述诸方面之状况者亦日以众。” ②
郭沫若也说过: “ 应该感谢十月革命。 它唤起了当年的青年, 我也是其中
的一个, 对于新社会产生了作进一步了解的要求。” ③
当时参与介绍俄国的人员由三部分人组成。 一是当年的革命者和文化人。
他们不一定都懂俄文, 但出于对新思潮的向往, 都通过各种外文来进行译介。
李大钊在 1918 年为 《 新青年》 写出 《 庶民的胜利》 《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等文, 陈独秀、 鲁迅、 茅盾、 郭沫若等也都有所著述。 郑振铎写出了我国第一
部 《 俄国文学史略》 ( 1924 年) 。 随后瞿秋白和蒋光慈合著 《 俄 罗 斯 文 学》
(1927 年) 。 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 从 20 世纪初开始, 在 “ 西学东渐” 浪潮
中被作为西学的一部分引进的俄罗斯文学, 如今以更大的势头被译介过来。 二
是直接赴苏俄学习和考察、 懂俄文的人。 有的写成报道, 真实地向中国人介绍
苏俄新情 况, 如 瞿 秋 白 的 《 饿 乡 纪 程》 ( 1922 年) 和 《 赤 都 心 史》 ( 1924
年) ; 有的译出大批文学作品, 如耿济之赴苏俄工作期间翻译了一系列古典文

① 张西曼: 《 中等俄文典》 , 出版社不详, 1923, 第 1、 2 页。


② 张西曼: 《 中等俄文典》 , “ 自序” 第 3 页。
③ 戈宝权: 《 谈中俄文字之交》 , 《 中国社会科学》 1987 年第 5 期。

67
“俄罗斯学”在中国

学作品。 三是在国内兴办俄文学校、 从事俄文教学以培育 “ 俄罗斯学” 人才


的人。 在北京、 上海、 东北各地都有这类学校。 著名的如北京俄文专修馆, 其
前身是为中东铁路培养译员和工作人员的东清铁路学堂, 辛亥革命后改现名,
后又改为北京俄文法政专门学校, 1932 年再改名为北平法商学院。 为俄罗斯
学做了开拓工作的瞿秋白和耿济之就是北京俄文专修馆培养出来的。 1920 年在
上海创办的外国语学社, 主要课程是俄语和马克思主义理论, 由校长杨明斋和
共产国际代表维津斯基的夫人教授俄语, 培养了一批赴苏留学的干部, 但为期
一年即宣告结束。
这类学校中持续最久并有重大影响的是北京大学俄文系。 京师大学堂自
1912 年改名北京大学后, 一向重视学科门类的完备性, 因而坚持开设俄文课
程, 先后聘有多名俄籍教员。 早在译学馆时, 即有俄国汉学家伊凤阁 ( 阿·
伊·伊凡诺夫) 在 1902—1904 年任俄文教习, 1923 年再度来华受聘为北京大
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 至 1927 年回国。 另一名俄籍教师伊文 ( 阿·阿·伊凡
诺夫, 1885—1942 年) 于 1917—1927 年在北京大学任教, 讲授俄文和俄国文
学。 1924 年苏联作家铁捷克 ( 特列季亚科夫) 在北京大学讲授过一年多俄国
文学, 并著成剧本 《 怒吼吧, 中国!》 和长篇传记体小说 《 邓世华》 。 此外,
还有柏烈伟等。
北京大学兴办俄文教育之所以能够持久, 主要还是靠中国的员工。 1903 年
译学馆设 “俄文科”, 到 1919 年发展为 “俄文学系”。 据 《北京大学日刊》 1920
年 12 月 17 日的 “本校二十三周年纪念日特刊” 刊载, 北京大学自 1919 年起设
“俄文学系”。 当时正是蔡元培任校长期间, 他外出赴欧访问, 受托代理教务的
蒋梦麟为 “特刊” 写了引言。 特刊在 “国立北京大学略史” 一节内称: “民国八
年……废去文科理科法科之名目, 改用分系之办法, 以期各种学术之沟通。 计
现已成立之学系有十四……” ① 并开有本科各系课程的列表: “俄文学系: 文法、
散文及会话、 地理、 俄国文学史、 俄国历史……” 共五门课。 此时不仅课程设

① 见 《 北京大学日刊》 第 771 号 (1920 年 12 月 17 日) 。 在第 4 版所公布的系为: “ 数学系、 物


理学系、 ( 天文学系) 、 化学系、 ( 生物学系) 、 ( 心理学系) 、 哲学系、 ( 教育学系) 、 中国文学
系、 英文学系、 法文学系、 德文学系、 俄文学系、 史学系、 法律学系、 政 治 学 系、 经 济 学
系” , 括号中的四系尚在筹备中。

68
北京大学“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置已成型, 而且也趋于成熟, 这时期已造就了像张西曼这样的代表人物。


2􀆰 张西曼在早期的开拓
作为 “ 俄罗斯学” 学者, 从早期来看, 至少应该具备三方面的条件: 通
俄文 ( 包括 国 情) 、 具 学 术 素 养 和 有 研 究 成 果。 张 西 曼 三 者 兼 备。 张 西 曼
(1895—1949 年) , 又名百禄, 湖南长沙人。 1908 年加入同盟会, 1909 年考入
京师大学堂, 1911 年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进俄国国立东方语文专科学校 ( 后改
为东方大学) 学习政治经济学, 1912 年又到圣彼得堡、 莫斯科等地考察, 接
触到俄国革命党和马克思主义著作, 萌生了中俄革命互助的思想。 1917 年与
志同道合者在哈尔滨创办东华中学, 以作为革命活动的据点。 受俄国十月革命
的影响, 1918 年 冬 再 次 赴 符 拉 迪 沃 斯 托 克, 读 到 大 量 俄 国 革 命 宣 传 资 料,
1919 年 7 月回到北京, 任教俄文专修馆, 并与李大钊、 陈独秀等一起在北京
大学创立秘密的社会主义研究会①。 正是这样, 他不但精通俄文和俄国国情,
并认识到俄国革命思潮和经验是中国所需要的, 因此要 “ 治俄文、 穷俄事” 。
此后, 他在俄文专修馆、 中国大学、 北京大学任俄文教员时, 把培养懂俄文的
研究人才作为己任。 有人回忆当年的情况时说: “1930 年, 我曾是国立北平大
学法学院俄文政治经济学的学生, 张西曼先生是我们的教授之一。” ②
张西曼的学术眼光和素养, 还表现在深谙俄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懂得教
材建设的重要。 他说: “ 近年来, 吾国一般觉悟之青年……相率研究俄文以期
树立国民外交之基础, 承受吾老邻邦新主人翁之好意者, 至深且切。 弟彷徨歧
路, 举足兴踵, 埋首经年, 尤难有获; 是合于吾人心理之良好教材之编著, 实
有刻不容缓者矣。” ③ 又在 《 中等俄文典》 自序中说: “ 顾学者恒矻矻穷年,
终有堂奥莫窥之叹, 是岂俄国文字之终难 领 会? 特 未 得 文 法 之 善 本 以 启 导
耳。” 他回顾当年收集教材的状况, 称实不能令人乐观: “ 不佞从事于俄国文
学之研究有年, 搜集关于文法之各种主要材料以资研讨, 尝欲编为专书, 贡诸
当世。 自 ( 民国) 十年春担任北京中国大学俄文讲座以来, 益觉吾人研究俄

① 王昆仑、 屈武、 朱学范、 王炳南、 潘寂: 《 四十年革命为人民, 绝不投机背此心———纪念张西


曼教授诞辰九十周年》 , 《 人民日报》 1985 年 6 月 30 日。
② 于伶: 《 怀念张西曼教授》 , 《 人民日报》 1985 年 9 月 11 日。
③ 张西曼: 《 新俄罗斯》 读本, 1925。

69
“俄罗斯学”在中国

文入手之良籍, 极形缺乏, 而坊间所陈列者, 除一二有其相当之价值外, 率皆


洗略滞晦, 不可卒读。” 据此, 张西曼乃 “ 将历年所讲授之俄文讲义加以相当
之整理、 修正及补充, 印刷成书以应社会之需要” ①。 因而他的学术成果含有
两个方面: 系统编撰俄文教材和培育俄文人才。
在 20 年代初期, 张西曼连续推出三本俄文教科书: 《 俄文文法》 ( 1921
年) 、 《 中等俄文典》 (1923 年) 和 《 新俄罗斯》 读本 (1925 年) ②。 这三本书
的出版反映了一个事实: 张西曼教授是中国俄语教育史上的开拓者。
《 中等俄文典》 是一部完整的中级俄语语法书, 以讲授词法为主, 兼及语
音学, 并以附录的形式列入句法和标点符号法两部分, 构成完整的语法体系。
《 新俄罗斯》 是读本的性质, 兼有巩固语法知识技能和学习掌握俄语词汇、 提
高读写会话能力之功效。 两书采用的已是俄国十月革命后经过文字改革的俄文
新文字, 即依照 1918 年 10 月 10 日苏俄国民教育委员会所颁布的 《 新缀字法
令》 , 摒弃了旧的俄文字母。
在书后附有即将推出 9 种新书的广告, 如 《 俄汉新字典》 《 原文中等俄文
典》 《俄国短篇名家文选》 《俄国革命运动史》 《 俄国文学史》 《 俄国史》 《 中俄
交涉史》 等, 这使人感到, 张西曼是一位视野开阔, 尤其是学术眼界宽广、 造
诣深、 有雄心的专家。 同时, 他极为关心学科的建设。 以俄文图书的配备一项
为例, 他曾做了调查: 至 1920 年北京大学俄文系本预科学生共有 60 余人, 而俄文
图书奇缺, 原版小说只有一本安德烈耶夫的 《七个绞刑犯》。 所以他痛切陈词, 要
求用征集 (包括与俄国图书馆交换)、 印刷、 采购、 借用四种办法来紧急补充。③
( 三) 缓慢进展

从北京大学俄文学系和张西曼的活动, 可以看出我国的 “ 俄罗斯学” 已初


步形成, 但仍不完备, 尤其缺乏有研究成果的学者群。 从 20 世纪 20 年代末期开
始, 由于旧中国当局的反动政策, 限制和打击与苏联有联系文化人, 迫害革命
者, 视马列主义和苏联革命文化为洪水猛兽, 多方加以阻挡, 这更阻碍了我国

① 张西曼: 《 新俄罗斯》 读本, 1925。


② 从这三种书版权页广告看, 当年在中国大学和北京大学第三院内都可购到这些书, 但目前在
国内图书馆藏书中已难以查找。 后两种书的原版现珍藏于莫斯科的列宁图书馆。
③ 张西曼: 《 扩充俄文图书之意见书》 , 《 北京大学日刊》 1920 年 11 月 27 日。

70
北京大学“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俄苏学的发展。 直至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夕, 俄苏学经历着缓慢进展的过程。


在这一阶段, 是根据革命和社会运动的需要而有所进展, 所以俄苏学加强的是
实践活动, 而不是学术性研究。 实践性强也正构成了此时期中国俄苏学的特点。
这一阶段我国的 “ 俄罗斯学” 由研究者主要包括如下几部分人。 一部分
是以文化团体或机构为依托。 如 20 世纪 30 年代的 “ 左联” , 有瞿秋白、 周扬
等; 在南京成立, 后迁往重庆的中苏文化协会, 有张西曼、 侯外庐、 曹靖华、
戈宝权、 葛一虹、 郁文哉、 孙绳武等; 40 年代的如时代出版社有姜椿芳、 陈
梦海、 叶水夫、 陈冰夷、 许磊然、 包文操、 蒋路、 孙绳武、 盛草婴、 张逸侯
( 笔名满涛) 、 张孟恢等。 其中 《 中苏文化》 杂志和时代出版社在译介和传播
俄苏文化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影响深远。
另一部分是在苏联学习和工作的, 有以莫斯科外文出版局中国学者为代表
的一批人, 如李立三、 陈昌浩、 张锡俦、 谢唯真等, 萧三则来往于两国之间。
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及时翻译和传播苏联革命文化书籍。
再有一部分是俄语院校和研究机构的。 如在延安的, 有马列学院院长张闻
天, 以及师哲等, 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有刘泽荣等, 他们主要从事俄语教育和培
养俄语人才。 在延安解放区, 非常重视开展俄文教育。 曾在北京大学学俄语的
王禹夫和刚从苏联回国的师哲最早在俄文讲习班授课。 1941 年秋, 延安大学
俄文系开办, 招收学员 80 余人。 同年 8 月, 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成
立, 有学员 113 名, 卢竞如、 常乾坤等为教员, 培养了一批政治、 军事、 外事
方面的俄语翻译人才。 后改名为延安外国语学校。 1945 年 8 月, 该校人员分
为两路, 一路前往华北、 张家口, 组成华北大学外文系, 1949 年后转成北京
外国语学校, 即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前身; 另一路去东北, 辗转变化, 后组成哈
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 即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的前身。 其主要贡献是造就了一批
俄文人才和知名学者, 成为新中国俄语教育的骨干, 他们之中有卢竞如、 张锡
俦、 王季愚、 赵询、 张天恩、 高亚天、 傅克、 尹企卓、 苏英等。
国民党统治区的俄语教育也在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下来。 抗日战争时期, 北
京大学、 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迁至昆明, 组成西南联合大学, 继续开设俄文课
程。 刘泽荣的教课最具有代表性。 刘泽荣又名刘绍周, 广东高要人, 旅居俄国
23 年。 五岁时随应聘到高加索阿扎里亚地方指导种茶的父亲刘兆彭来到俄国,

71
“俄罗斯学”在中国

在巴统上了中学, 1914 年毕业于圣彼得堡综合大学物理数学系, 曾在俄国任


中学教员三年。 1917 年 4 月任 “ 中华旅俄联合会” 会长, 热心为华人华侨服
务。 他既通晓俄文和国情, 又有高等教育的素养, 回国后自然是难得的俄文人
才, 教课极受欢迎。 当时他所编的 《 俄文文法》 一书不但简明实用效果好,
而且影响大, 曾多次再版。 在 20 世纪 60 年代, 他主编的 《 俄汉大辞典》 出
版, 成了俄语教育和翻译界划时代的大事。
在 1949 年年底以前, 全国 205 所高校中, 设有俄文系或科的学校有 13 所:
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 哈尔滨医科大学、 大连大学、 延边大学、 东北师范大
学、 北方交通大学、 华北大学工学院、 西北大学、 兰州大学、 华东大学、 民国
大学、 西南师范学院、 苏南文化教育学院。 计有教师 145 人, 学生 984 人①。 尽
管条件困难, 至新中国成立前夕, 在教育阵地仍保持有这支 1000 多人的俄文队
伍, 应该说, 是相当可观的, 这正是中国俄苏学不同于俄国汉学的一大特点。
( 四) 快速发展和完备
20 世纪 50 年代中苏关系的形势, 促使中国 “俄罗斯学” 极大发展。 大量培
养俄文人才, 广泛介绍苏联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包括文化的各个领域, 俄
苏学对苏联国情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并且收集到更为完整的资料。 60—70
年代, 两国交往一度中断, 虽然减少了人员和资料的交流, 但俄苏学的研究并
未中断, 形势的变化促使中国的俄苏学家较冷静地探索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
系, 苏联的内政外交、 社会制度以及行政体制和事业管理上的许多问题。 经过
调整, 俄苏学界由翻译介绍为主转入以研究为主, 一批研究苏联问题的研究所
应运而生, 其活动使得俄苏学进入更深层次的阶段。 80 年代两国恢复往来, 俄
苏学活动更为活跃, 学术研究走向系统和完备化。 恰好在这时正式提出了 “ 苏
联学” 的名称, 这是这门学科成熟和完全自觉的标志。 以往在中国, 甚至不习
惯称呼 “俄罗斯学家” 或 “苏联学家”, 对于该门学科的学者, 顶多冠以 “俄国
通” 或 “苏联通” 这样的通俗叫法。 如今这一时期内, 俄苏学研究成果大批出现。
1􀆰 大力培养人才, 学制教材规范化
新中国成立伊始, 除了向苏联派遣留学生, 还在国内开办了 7 所俄文专科

① 付克: 《 中国外语教育史》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 据第 65 页所列表格统计。

72
北京大学“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学校: 北京俄专、 上海俄专、 哈尔滨外专、 沈阳俄专、 西南俄专、 西北俄专、


新疆迪化 ( 后改名乌鲁木齐) 俄专。 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等
17 所大学设立俄文系。 至 1956 年年底, 高校俄语教师有 1960 人, 俄文系共
招生 12472 人, 至 1957 年毕业生有约 13000 名。 1957 年以后进行调整, 使俄
语在外语教育中保持必要的比例, 规模缩小了, 但是不断线, 每年保持招生
200 ~ 300 人, 保证了俄苏学人才源源不断。 据 1983 年统计, 在校俄语专业学
生 1348 人, 俄语师范学生 801 人。 另外逐步提高培养人才的规格, 从 80 年代
起扩大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不仅学制, 而且在教材方面也走上了规范化, 实行全国统编教材, 以保证
教学质量。 经 1980 年设立的国家教委高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 80
年代首次实现了俄语专业通用教材的统编和出版, 主要的计有 11 门 15 种: 一
是 《 基础俄语》 ( 1—4 册) , 丁树祀、 林宝煊各主编一种; 二是 《 俄语视听
说》 (1—5 册) , 杨艳敏主编; 三是 《 俄语阅读》 ( 1—2 册) , 林宝煌和姜秀
文、 胡宏骏各主编一种; 四是 《 俄语泛读教材》 ( 1—2 册) , 阮福根、 周日荣
各主编一种; 五是 《 写作》 ( 俄语) , 诸葛翠、 赵陵生各主编一种; 六是 《 现
代俄语通论》 ( 上、 下册) , 高静主编; 七是 《 俄语修辞学》 , 宗玉才主编; 八
是 《 俄苏文学史》 ( 1—3 册) , 曹靖华主编, 张秋华、 岳凤麟、 李明滨副主
编; 九是 《 俄苏文学名著选读》 , 徐雅芳、 余绍裔等编; 十是 《 苏联概况》 ,
李明滨、 郑刚主编; 十一是 《 俄汉翻译教程》 , 耿龙明主编。 如此大规模、 高
质量、 完整配套教材的出现, 在中国俄语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 其意义在于不
但使全国的俄语高等教育质量有了统一的标准和保证①, 而且使未来的俄苏学
人才能有扎实可靠的学术知识基础, 这也是中国俄苏学业已成熟的一个标志。
2􀆰 研究工作深入, 学科形成体系化
20 世纪 60 年代后, 研究工作走向深入, 至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已有了完
整的学科体系。 据 1983 年统计, 全国高校俄语教师有 1078 人, 加上公共俄语教
师 719 人, 总共近 2000 人。 同时, 在社会科学院、 各省市及各系统的有关研究所、
编译单位也有近千名研究人员和翻译工作者。 这支 3000 人左右的队伍, 以几个学

① 后又据 《基础俄语》 教材对俄语专业学生实行全国统一测试 (考核), 以检验各校俄语学习水平。

73
“俄罗斯学”在中国

会为平台, 负责展开研究和翻译等各种学术活动, 形成全国俄苏学的学术热潮。


苏联东欧学会  1981 年成立, 现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为协
调中心, 团结全国俄苏学学者展开研究和学术交流。 其代表人物有钱俊瑞、 刘
克明、 赵洞、 王意卿、 付克、 李哲、 施平等。 该会成立时正式提出了建立和建
设 “ 苏联学” 学科。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  1982 年成立, 以外文局为协调中心推动翻译和研
究工作。 以姜椿芳、 王子野、 叶水夫、 宋书声、 曹汀等为代表的俄语翻译界团
结全国俄文翻译工作者展开翻译学术交流。
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  1981 年成立, 以上海外国语学院为协调中心。 由
胡孟浩、 田宝齐、 李鑫、 陈楚祥、 周春祥、 赵辉、 倪波、 鲍恺、 群懿等一批教
授专家为代表, 推动俄语教育界的学术活动。
中国苏联文学学会  1979 年成立,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为
协调中心。 由叶水夫、 戈宝权、 孙绳武、 陈冰夷、 包文棣等为代表规划和协调
我国俄苏文学翻译与研究者的学术交流活动。
由此, 中国组成了一支庞大的俄罗斯学学者队伍, 在促进翻译、 研究和教
学工作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 五) 研究机构
1􀆰 主要研究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中亚研究所
1965 年 3 月成立。 先后归属于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工作部和中共中央对
外联络部, 1992 年起改用现名。 其任务是对东欧、 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政治、
经济、 对外关系、 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基础研究, 并开展一定的应用研
究。 下设俄罗斯、 中亚、 乌克兰和东欧四个研究室。 出版刊物 《 东欧中亚研
究》 ( 季刊) 和 《 东欧中亚问题译丛》 ( 丛刊) 。 在 80 年代, 该所就苏联和东
欧国家的基本情况、 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 民族关系、 对外政策、 苏联和东欧
国家的改革等问题进行基础研究, 编成 《 苏联概览》 《 东欧概览》 等大型工具
书, 出版专著 《 苏联经济概论》 《 苏联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发展》
《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比较分析》 《 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七十年》
《 苏联东欧政治体制研究》 等。 90 年代初写出专著 《 苏联剧变研究》 《 苏联演

74
北京大学“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变的历史思考》 。 曾先后举办以 “ 苏联问题” “ 苏联移民问题” “ 中苏农业问


题” “ 俄罗斯问题” “ 俄罗斯、 中亚和中国” “ 中亚地区经济发展进程” 为题
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该所同时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东欧中亚研究所
1964 年 7 月建立。 原名苏联东欧研究所, 苏联解体后改为现名。 在 “ 文
化大革命” 期间工作一度停顿。 1973 年 6 月恢复后划归北京大学, 至 1978 年
7 月中国人民大学复校, 再度迁回。 主要任务是以研究苏联东欧国家的现状为
主, 兼顾历史。 从 1978 年到 1992 年先后出版的研究成果有 《 苏联东欧国家经
济》 《 苏联经济战略》 《 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政治体制的演变》 等专
著 43 种和 《 苏联东欧大事记》 等工具书 37 种, 翻译 《 苏联共产党和政府经
济决议汇编》 《 苏联对外政策史》 《 苏维埃建设学》 《 苏联与各加盟共和国立
法纲要汇编》 等书 86 种。 下设有苏联政治、 苏联经济、 东欧等研究室和图书
资料室。 该所招收博士生、 硕士生和双学士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1964 年成立 (1977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后, 隶属该院) 。 现有研究人
员 188 人, 其中研究俄苏文学者为 30 人。 设有苏联文学研究室, 主要研究俄
罗斯苏联文学。 也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 挂靠有中国苏联文学学会, 以协调全
国的俄苏文学研究学术活动。 苏联解体后该会改为俄罗斯文学学会。 该所主办
《 世界文学》 ( 双月刊) 、 《 外国文学评论》 ( 季刊) , 以介绍和评论现当代外国
文学状况, 发表外国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评介外国文学中的新现象, 其中均
广泛涉及俄苏文学。 其主办的 “ 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 也以俄苏文学为重
点之一, 如有 《 列宁和俄国文学问题》 《 “ 拉普” 资料汇编》 《 俄国作家论列
夫·托尔斯泰》 《 欧美作家论列夫·托尔斯泰》 《 肖洛霍夫研究》 等。
此外, 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的世界史、 宗教、 民族、 世界经济与世界政治
等研究所都设有研究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的研究室。 黑龙江社科院设西伯利亚
研究所, 上海社科院设东欧中亚研究所, 安徽大学设俄罗斯研究所。
2􀆰 教学和科研中心
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
1951 年成立。 前身是 1919 年设立的北京大学俄文学系, 其历史可追溯到

75
“俄罗斯学”在中国

1903 年京师大学堂所设译学馆的俄文馆。 该系成立时, 下设俄语、 俄罗斯苏


联文学、 公共俄语三个教研室。 1980 年增设苏联当代文学研究室, 1988 年增
设苏联学研究所。 该系招收博士生、 硕士生和本科生。 主要培养俄罗斯语言和
俄苏文学的翻译和研究人才、 高校师资。 1980 年以来承担国家教委统编教材
的任务, 编撰有 《 俄苏文学史》 《 俄苏文学名著选读》 《 苏联概况》 等几种俄
语专业通用教材。 与校内外语系合办 《 国外文学》 季刊, 每期均登载俄苏文
学的评论文章和译作。
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其前身是 1941 年在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 俄 文 大 队,
1949 年成为外国语学校俄文部, 1954 年该校改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 同时,
1949 年成立的北京俄文专修学校也于 1955 年改名为北京俄语学院。 1959 年两
所学院合井, 设俄语系, 主要任务是培养外事翻译人才。 1980 年起转归教育
部领导, 任务是培养高水平的俄语人才, 承担国家教委的任务, 完成编撰俄语
专业通用的 《 基础俄语》 教材。 主办 《 中国俄语教学》 ( 季刊) 和 《 俄语学
习》 ( 月刊) 两种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俄罗斯 ( 苏联) 文学研究所
1979 年成立。 兼有研究和教学任务, 主要培养俄苏文学的研究、 教学、 翻
译和编辑人才。 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 主办 《苏联文学》 (双月刊), 苏联解体
后该杂志改名为 《俄罗斯文化》。 出版有 《俄国文学批评史》 等一系列成果。
上海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创建于 1949 年 12 月。 前身是上海俄文专科学校, 1956 年改为现名。 主
要任务是培养熟练掌握俄语的对外经济贸易人才、 外事管理人才、 新闻工作
者, 翻译工作者、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者和高校俄语师资。
黑龙江大学俄语系
1958 年 8 月设立。 其前身是 1941 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第三分校俄文大队, 后依次改为中央军委俄文学校、 延安外国语学校俄文系、
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俄文系。 招收博士生、 硕士生和本科生。 同时, 黑龙江
大学还设有与俄苏研究相关的研究所: 苏联问题研究所、 俄语语言研究所、 辞
书研究所。 1980 年以来完成了国家教委委托编撰的 《 基础俄语》 教材, 供俄

76
北京大学“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语专业学习通用。 并编纂 《 大俄汉词典》 ( 商务印书馆出版) 等十几部词典,


主办 《 俄语教学与研究论丛》 等多种期刊。
此外, 设有俄语系科以培养高等俄语人才的各类高校还有许多。
培养俄语语言文学人才的有: 南开大学、 辽宁大学、 吉林大学、 山东大
学、 武汉大学、 四川大学、 兰州大学 7 所综合大学。
培养俄语人才的有: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中央民族学
院、 天津外国语学院、 河北大学、 大连外国语学院、 南京大学、 杭州大学、 厦
门大学、 广州外国语学院、 四川外国语学院, 西安外国语学院、 新疆大学、 中
国人民警官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长春大学 16 所大学。
培养俄语师资的高校有: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学院、 沈阳师范学院、 东北师范大
学、 四平师范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 苏
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河南
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贵
州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
培养科技俄语人才的高校有: 北京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培养俄语国际贸易人才的高校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在我国台湾培养俄文人才的高校有: 政治大学东方语文学系的俄语组 (1956
年设立, 现已成立为系)、 中国文化大学东方语文系的俄文组 (1963 年设立)。①
新时期有新 机 遇。 “ 俄 罗 斯 学” 教 育 一 如 既 往 肩 负 起 培 养 新 人 才 的 任
务———既为了中俄两个国家的友好与交流, 也为了本学科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西曼: 《 历史回忆》 , 东方书社发行, 1948。


2􀆰 付克: 《 中国外语教育史》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
3􀆰 李明滨、 郑刚主编 《 苏联概况》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6。

① 以上资料据赵亮宏、 赵学文、 韩振乾主编 《 中国高校》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77
“俄罗斯学”在中国

4􀆰 蒋路: 《 俄国文史漫笔》 , 东方出版社, 1997。

5􀆰 李明滨: 《 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6􀆰 李明滨主编 《 独联体国家文化国情》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7􀆰 刘利民 主 编 《 中 国 俄 语 教 学 与 研 究 ( 理 论 与 实 践) 》 , 外 语 教 育 与 研 究 出 版

社, 2009。

8􀆰 刘利民总主编、 杜桂枝主编 《 当代俄罗斯语言学理论译库》 ( 12 册) , 北京大学出

版社, 2013。 12 册计有: Ю􀆰 Д􀆰 阿普列相 《 语言整合性描写与体系性词典学》 ( 上、 下) ,

杜桂枝译; Н􀆰 Ю􀆰 什维多娃 《 俄语新论: 语法·词汇·意义》 ( 上、 下) , 宁琦译; T􀆰 B􀆰

布雷金娜、 A􀆰 Д􀆰 什梅廖夫 《 世界的语言概念化》 , 刘利民译; И􀆰 Б􀆰 沙图诺夫斯基 《 句子

语义与非指称词: 意义·交际域·语用》 , 薛恩奎译; Ю􀆰 С􀆰 斯捷潘诺夫 《 现代语言哲学

的语言与方法》 , 隋然译; Л􀆰 П􀆰 克雷欣 《 社会语言学与现代俄语》 , 赵蓉晖译; E􀆰 B􀆰 帕杜

切娃 《 词汇语义的动态模式》 , 蔡晖译; Н􀆰 Д􀆰 阿鲁玖诺娃 《 语言与人的世界》 ( 上、 下) ,

赵爱国、 周民权译; A􀆰 B􀆰 邦达尔科 《 功能语法体系中的意义理论》 , 杜桂枝译。

附件: 部分专著封面

   

78
北京大学“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79
“俄罗斯学”在中国

   

80
中央编译局的成立与发展

中央编译局的成立与发展
高晓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简称中央编译局。 成立于


1953 年 1 月, 成立时的主要职能是翻译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的全
部著作。 迄今为止, 中央编译局已走过 60 余年的时光, 已经发展成为集马克
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 中共中央文献对外翻译、 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研
究于一身的中共中央直属单位。
不过, 述说 “ 俄罗斯学” 要从中央编译局与俄罗斯之历史渊源说起; 叙
述只选取其中与俄罗斯相关的内容, 以为应题。

一  中央编译局成立

1953 年 1 月 29 日, 毛泽东同志亲自批发了关于成立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
译局的决定, 决定指出: “ 中央决定将中央俄文编译局与中央宣传部斯大林全
集翻译室合并, 并以此二单位为基础成立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 其任务是有系
统地有计划地翻译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的全部著作。”
从上述决定中可以看 到, 中 央 编 译 局 的 两 家 奠 基 机 构 都 是 与 俄 罗 斯 相
关的。
中央俄文编译局是根据 1949 年 5 月 21 日中央做出的 《 关于成立外文翻译
机构的决定》 于 1949 年 6 月成立的。 宗旨是提供俄文口译、 笔译, 并负责俄
文人才之训练、 调查和分配等项事宜, 由师哲同志兼任局长。

81
“俄罗斯学”在中国

中央宣传部斯大林全集翻译室是从 1948 年成立的斯大林全集翻译组在中


共中央进北京后升格而成的, 专门从事斯大林著作的翻译。
中央编译局沿用了原中央俄文编译局的办公地点。 中央俄文编译局成立初
期, 办公地点在北京香山玉华山庄附近, 后搬迁到西单西斜街 19 号院和南宽
街 13 号院 (13 号院原是京剧大师马连良赴港居住前的私人宅邸) 。 中央编译
局成立后又购入与 19 号院一墙之隔的西斜街 36 号院 ( 当时为山东中学) 。 这
一办公地点至今未变。
与俄罗斯相关的还有中央编译局的首任领导们。
师哲担任中央编译局首任局长。 师哲是我国著名的俄文翻译家, 曾长期在
苏联工作。 1940 年春, 他随周恩来、 任弼时回国, 先后在中央办公厅、 中央
社会部、 中央书记处等部门工作, 长期兼任毛泽东、 周恩来、 刘少奇、 朱德等
中央领导同志的俄文翻译。 他还在 1949 年主持创建了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和外
文出版社, 并担任首任校长和社长。
原斯大林全集翻译室主任姜椿芳担任副局长。 姜椿芳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
和编辑出版家。 他是上海俄文学校, 即后来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创办者, 还是
中国现代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人。 他经常被毛泽东、 刘少奇、 周恩来点名去做
俄语口译工作。
同时进入中央编译局领导班子的, 还有著名革命家陈昌浩。 他与局校审主
任谢唯真都是从苏联回国的老资格的革命翻译家。 在苏联期间, 他们曾在位于
莫斯科的苏联外国文书籍出版局中文编译部从事过翻译工作。 1955 年, 曾留
学苏联、 在延安主持党的翻译工作的张仲实被调到中央编译局, 担任副局长。
初创时期编译局的领导, 都是从事与俄文工作相关的知名人物, 可谓名流荟
萃, 济济一堂。
中央编译局成立之初首设办公室、 编审室 ( 后称校审室, 负责校订、 定
稿、 付排) 、 第一翻译室 ( 翻译经典著作) 、 第二翻译室 ( 翻译一般著作) 、 图
书资料室; 其中第一翻译室下设马恩组、 列宁组、 斯大林组。 随着编译局机构
的初设, 按照中央的决定, 马恩列斯三大全 集 的 翻 译 工 作 从 此 启 动 并 全 面
铺开。

82
中央编译局的成立与发展

二  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室与全集翻译

如上, 中央编译局成立后下设两个翻译室, 其中第一翻译室负责主持经典


著作的翻译。 第一翻译室是在中宣部斯大林全集翻译室的基础上组建的, 由副
局长姜椿芳兼任室主任。 该室下设斯大林组、 列宁组和马恩组。 1953 年 12
月, 经机构调整, 分别设立斯大林著作翻译室和列宁著作翻译室。 工作任务,
顾名思义, 各司其职。
据中央编译局前局长宋书声回忆, 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 最先进入实践的
是翻译 《 斯大林全集》 。 经典著作的难度与时间成反比, 也就是说越早期的越
难, 这也符合语言学的发展规律。 所谓易也是相对而言, 在当时条件下, 作为
出版马列全集的第一次尝试并非易事。 尝试等于考验。 《 斯大林全集》 第 1 卷
于 1953 年 3 月开始翻译。 1953 年下半年开始启动 《 列宁全集》 中文第 1 版的
翻译工作。 1955 年当苏联出版完成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 版后, 又着手
依据这个俄文版本启动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中文第 1 版的翻译工作。
《 斯大林全集》 中文版根据苏联 1946 年开始出版的 《 斯大林全集》 俄文
版翻译。 《 斯大林全集》 中文版第 1 卷是马恩列斯三大全集中文版的首部作
品。 为了打响第一炮, 中央编译局制定了严密的工作程序, 对每一个环节都做
了明确要求, 同时局长和副局长亲自挂帅。 当时规定, 翻译室负责初译, 编审
室负责校订、 定稿、 付排; 参加人员包括主译、 副译、 校审员、 助理校审员、
资料员、 修辞员; 分工负责, 密切配合。 《 斯大林全集》 第 1 卷的中译文初稿
是苏联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已准备付排的稿本, 1952 年由刘少奇同志访苏回国
时带回, 其中一部分经过中宣部斯大林全集翻译室翻译家曹葆华同志重新校订
过。 但此稿交给新成立的编译局后, 仍作为译文初稿由编审室按规定的工序进
行校审。 译文初稿分别由副局长兼第一翻译室主任姜椿芳、 编审室副主任陈
山、 第二翻译室主任何匤等同志审校, 然后彼此互校。 苏联汉学专家李必新、
安东诺夫、 郭朗秋各自根据俄文对全卷译文校阅一遍, 提出修改意见。 译稿经
过这样几道修改后, 形成初校稿, 再由编审室修辞组对初校稿进行中文润色,
卡片组进行译名、 引文和技术规格的统一后, 交给副局长兼编审室主任陈昌浩
同志, 再次进行校改, 形成二校稿。 二校稿分送国内著名汉语学者叶圣陶、 吕

83
“俄罗斯学”在中国

叔湘、 朱文叔、 陆志韦、 王力等同志, 从汉语修辞角度进行加工, 最后送局长


师哲同志审定, 形成定稿。 定稿分送中央分管理论工作的领导同志和马列学
院、 人民出版社理论研究室等研究单位征求意见。 定稿付排前夕, 苏联专家又
根据俄文核对一遍, 卡片组和修辞组再次对译名、 引文、 技术规格和语法修辞
进行复查, 最后由局长签字付排。 在以上各个工作环节中, 始终贯穿着集体协
作的精神, 重大和疑难问题提交业务会集体讨论解决, 重要篇章和段落由局长
主持召集的业务讨论会逐字逐句集体定稿。 如此精雕细刻, 在编译局的翻译实
践中也是后无来者。 也正是如此, 一些基本的翻译原则被确定下来, 但是概括
出来却是高度浓缩的 8 个字: 意思正确, 文字通顺。
《 斯大林全集》 中文版第 1 卷的译校工作于 1953 年 3 月开始, 6 月付排,
同年 9 月出版。 出版后, 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 人民日报》 专门刊发社
论, 并以整版篇幅介绍该卷的翻译和出版情况。 1953 年 11 月, 第 2 卷出版。
从 1954 年至 1956 年, 每年出版 3 卷, 1957 年和 1958 年分别出版 1 卷。 至此,
《 斯大林全集》 中文版全部完成, 总计 13 卷, 收入斯大林 1901 年至 1934 年间
的著作近 500 篇, 共 336 万多字。
《 列宁全集》 中文第 1 版的翻译工作从 1953 年下半年开始启动, 是以苏
联 《 列宁全集》 俄文第 4 版及其补卷为蓝本。 工作启动后进展较为缓慢。 到
1955 年, 共翻译完成 5 卷。 1955 年 12 月, 《 列宁全集》 第 1 版第 1 卷出版。
到 1957 年为止, 出版 7 卷。 1956 年, 中央指示加快马列著作的翻译工作。 中
央编译局为此制订 1956—1960 年五年计划, 预计在 5 年之内翻译完成 《 列宁
全集》 23 卷, 到 1962 年完成全部 38 卷 ( 当时俄文版第 39 卷尚未出版) 的翻
译。 为加强译校力量, 是年列宁室和斯大林室合并为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室
( 简称列斯室) 。 1958 年 5 月, 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通过建设社会主义的
总路线, 社会各界出现了学习马列著作的热潮。 一些六七十岁的老同志提意见
说, 我们革了一辈子的命, 如果连 《 列宁全集》 都看不到, 真是遗憾。 为此,
编译局领导班子经 过 多 次 认 真 研 究, 再 次 修 改 计 划, 提 出 “ 出 齐 《 列 宁 全
集》 , 向国庆十周年献礼” 的宏伟任务, 也就是将原计划提前 3 年完成, 而此
时离十周年国庆就剩下一年半的时间, 而尚未出版的全集还有 31 卷。 为了完
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局内全局一盘棋, 从各翻译室抽调力量, 同时增加列斯室

84
中央编译局的成立与发展

的人员编制, 最多时达 70 人。 同志们夜以继日, 奋力拼搏, 在一年半的时间


里完成了 31 卷的译校任务。 1958 年出版 9 卷, 1959 年 1—9 月出版 22 卷, 有
两个月每月出版 6 卷, 终于在建国十周年之际完成了全部卷次的翻译出版, 为
国庆献上了一份厚礼, 实现了我国出版史上的一个创举。 1963 年, 翻译出版
了增补的第 39 卷 《 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 。
《 列宁全集》 第 1 版总计 39 卷: 第 1—33 卷为著作卷, 第 34—35 卷为书
信卷, 第 36 卷为补卷, 第 37 卷为家书集, 第 38—39 卷为笔记卷。 收载列宁
文献 4285 篇, 总计 1500 万字。 《 列宁全集》 第 1 版的翻译出版解决了重要的
有无问题, 在一个较长时期内, 成为学习和研究列宁思想遗产的重要文献。
“ 献礼” 任务完成后, 列斯室大部分译校人员的工作有了调整, 最后编制
为 19 人。
1960 年, 以 《 列宁全集》 第 1 版为蓝本编辑出版 《 列宁选集》 第 1 版,
共 4 卷, 收入列宁文献 205 篇, 约 258 万 字。 此 外, 从 1960 年 起, 还 参 加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的译校工作。
1962 年 8 月, 收集全集外的斯大林著作, 因为 《 斯大林全集》 只编到第
13 卷, 收 载 的 文 献 截 至 1934 年 1 月, 最 终 编 成 《 斯 大 林 文 选 ( 1934—
1952) 》 上、 下册作为内部发行出版, 收入斯大林文献 103 篇, 约 46 万字。
1966 年开始的 “ 文革” 打乱了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 直到 1969 年业务工
作才得以恢复。 根据 1971 年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的精神, 为适应学习马列著
作的要求, 1972 年编辑出版 《 列宁选集》 第 2 版。 这一版仍为 4 卷, 收入列
宁文献 187 篇, 约 256 万字。
随着编译工作的推进、 学术研究的开展, 以及国外马列著作新版本的出
现, 编译工作者深感以往工作中存在严重不足。 于是, 自 1975 年起列斯室开
始筹划编译 《 列宁全集》 中文第 2 版。
《 列宁全集》 中文第 1 版 “ 大跃进” 于 1959 年完成以后陆续发现了一些
问题。 首先, 它完全依据 《 列宁全集》 俄文第 4 版翻译。 俄文第 4 版出版于
1941—1950 年, 囿于时代条件, 文献不全, 资料过简, 有些提法不够科学和
准确, 带有时代烙印, 这使 《 列宁全集》 中文第 1 版也存在同样的缺憾。 此
外, 《 列宁全集》 中文第 1 版翻译过程比较仓促, 译文质量难免存在这样或那

85
“俄罗斯学”在中国

样的问题, 虽然有关著作在后来的单行本、 选集本修订时做了订正, 但这又给


读者阅读和引用带来不便。 1958—1965 年, 《 列宁全集》 俄文第 5 版出版, 收
载列宁著作 9000 多篇, 比第 4 版多 5000 余篇, 参考资料也非常丰富, 这为新
版 《 列宁全集》 中文版的编译提供了较好的参照基础。
《 列宁全集》 中文第 2 版的前期筹备工作在版本定位、 新文献翻译、 重要
文献校订、 基础资料建设、 建章立制等几方面做了充分准备。 通过对 《 列宁
全集》 俄文版从第 1 版到第 5 版、 俄文版 《 列宁文集》 以及其他国家出版的
同类全集进行比较研究, 确定了 《 列宁全集》 中文第 2 版的收载文献、 分卷
原则、 编辑方针。 在这之后, 广泛收集列宁新文献, 组织全国 17 所高等院校
的俄语教师参加翻译, 经校订后编成 17 卷 《 列宁文稿》 分卷出版。 与此同
时, 重新校订列宁的部分重点著作, 探索并确立 《 列宁全集》 中文第 2 版的
译校标准, 统一译名, 试编通用注和人物小传, 确定各种索引和资料的编写原
则, 还编写了 《 列宁著作资料汇编》 和 《 列宁著作典故》 。 人民出版社也为准
备出版 《 列宁全集》 中文第 2 版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组织力量译出俄文第 5
版人名小传和卷末注释, 编成 《 列宁全集俄文第五版注释选编》 和 《 列宁全
集俄文第五版人名索引》 两本工具书。 组织力量翻译出版苏联马列研究院编
的 《 列宁年谱》 , 出版了 4 卷。 而这些准备工作的背后是充实了编译队伍。 列
斯室先后从局内兄弟室和外单位调入大批骨干, 并陆续从各外语院校招收了
10 余位应届毕业生。 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编译人员一度达到 72 人。
经过六年的积极筹划和准备, 编译新版 《 列宁全集》 的条件日趋成熟。
1982 年 5 月, 中央书记处讨论了中宣部和中央编译局的有关报告, 正式决定
编译出版 《 列宁全集》 中文第 2 版。 1984 年 10 月, 新版 《 列宁全集》 首批 4
卷面世, 此后每年出版 7 ~ 11 卷。 至 1990 年年底, 总共 60 卷全部出齐。
《 列宁全集》 中文第 2 版是一个全新的版本, 是以俄文第 5 版为基础而由
我国自行编辑的一部全集本, 也是迄今在全世界各种列宁著作全集本中收录文
献最多的版本, 共收入列宁文献 9289 篇, 比中文第 1 版增加 5004 篇, 总字数
达 2998 万字。 整卷由 60 卷组成, 分为三大部分: 第 1—43 卷为著作卷, 第
44—53 卷为书信卷, 第 54—60 卷为笔记卷。 全书译文根据最新原文重新校
订, 纠正了第 1 版译文在理解方面的不确切之处。 对于原译在逻辑关系、 语气

86
中央编译局的成立与发展

分寸方面把握不当、 表达欠妥之处, 也尽量予以改进, 力求通顺流畅。 此外,


全书中各种常用术语、 译名和引文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了统一, 确保思想和逻
辑的前后一致和横向一致。 全书资料丰富、 完备, 立足中国读者的需要, 涉及
各卷前言、 卷末注释、 人名小传、 文献索引和各卷年表。 新版还增加了 53 页
我国在 20 世纪 20—40 年代翻译出版的列宁著作的书影插图, 说明了列宁著作
在中国的传播简况。 《 列宁全集》 中文第 2 版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产物, 对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列斯室在全力编译 《 列宁全集》 新版的同时, 1979 年重新校译了斯大林
的部分重要著作, 编成 2 卷本 《 斯大林选集》 出版, 收入斯大林文献 58 篇,
约 100 万字。 1985 年, 在 原 《 斯 大 林 文 选》 的 基 础 上, 重 新 编 译 斯 大 林 在
1934—1952 年间 的 著 述 113 件, 编 成 1 卷 本 《 斯 大 林 文 集 》 出 版, 约 50
万字。
1990 年, 鉴于 《 列宁全集》 中文第 2 版工作完成, 列斯室编制再度压缩,
减至 32 人; 1994 年又根据中央编译局整体机构的调整, 马恩室与列斯室合并
而成统一的马列部, 分设列斯相关处室 2 个, 迄今更压缩到 1 个。 但是, 人员
虽精简, 工作任务并未减少。
《 列宁全集》 中文第 2 版问世后, 收集和翻译列宁新文献的工作并未停
止。 由于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列宁著作编译工作遇到一些困难。 不过, 编译
工作者仍竭尽全力从俄罗斯搜寻列宁新文献, 致力于 《 列宁全集补遗》 的编
译。 经过多年努力, 约 65 万余字的 《 列宁全集补遗》 ( 1) 于 2001 年出版,
共收载列宁文献 289 件, 约 65 万字。 《 列宁全集补遗》 ( 2) 也已准备出版,
共收载列宁文献 341 件, 计 50 余万字。
《 列宁全集》 中文第 2 版经过多年销售, 其中多卷已经售罄。 2010 年, 人
民出版社和中央编译局协商编辑出版 《 列宁全集》 中文第 2 版增订版, 对
《 列宁全集》 中文第 2 版进行增补和修订, 目前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整套全集
已于 2017 年 3 月出版。 《 列宁全集》 中文第 2 版增订版新增文献 44 篇, 总计
约 20 万字。 同时对全集各卷加以重新修订。 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根据 10 卷
本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的最新译文, 对列宁著作 ( 包括注释) 中出现的马
克思和恩格斯著作引文加以统一; 对列宁著作译文中的个别疏漏加以补正, 对

87
“俄罗斯学”在中国

各类重要概念的译名进行复核和统一; 对各卷的前言进行适当修订和完善; 对
人名索引和注释的释文中不恰当的表述和评价加以修正, 并且尽量统一不同卷
次中相同人名条目和注释条目的释文; 对文献索引、 大事年表进行修订、 统一
等。 此外, 还补齐全集各卷前言后、 正文前的列宁不同时期的照片。
同时, 马列部列斯方面的同志为完善马列经典著作版本系列做着自己的努
力。 首先在选集系列。 1995 年 6 月, 依据 《 列宁全集》 中文第 2 版编成 《 列
宁选集》 第 3 版, 选出列宁在各个时期的主要著作 178 篇, 总字数 300 多万
字。 这一版是改革开放后的成果, 着重增选反映列宁在理论和实践上创造性地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规律的文献。 其次在文集系列。
2004 年 1 月, 党中央在 《 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中, 做
出了组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决定。 这项工程的一个重点项
目, 就是重新审核和修订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重点著作的译文。 其最终成果
是编成 10 卷本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和 5 卷本 《 列宁专题文集》 , 并于 2009
年年底正式出版。 《 列宁专题文集》 总字数约 150 万字, 采用了全新的编辑思
路和框架结构。 文集分专题编为 5 卷, 即 《 论马克思主义》 《 论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 《 论资本主义》 《 论社会主义》 《 论无产阶级政党》 。 这 5 个
专题基本上体现了列宁主义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以及列宁对发展马克思主义
的巨大贡献。 最后在文库系列。 2013 年, 中央编译局开始编辑马列主义经典
作家文库, 这是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著作的宣传普及读本。 截至目前, 列宁
著作已出 3 批 6 本: 《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 列宁论新经济政策》
《 国家与革命》 《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 什么是 “ 人民之友” 以及他们
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 《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 “ 左派” 幼稚病》 , 新的批次仍
在持续的编辑当中。
中央编译局成立 60 余年来, 在马列经典著作编译方面已经形成了完备的
版本系列, 包括全集、 选集、 文集、 文库等。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
设工程实施以来, 成果更为突出。 2017 年适逢俄国十月革命 100 周年, 《 列宁
全集》 第 2 版增订版的出版成为最好的纪念。 2018 年将迎来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 编译局将配合推出马克思著作及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单行本 15 种、 马克
思画传、 马克思传记专题电视片等, 这些持续不断的出版宣传活动势必有力地

88
中央编译局的成立与发展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学习和研究。

三  苏联俄罗斯问题的编译研究与俄罗斯研究中心

前面说过, 中央编译局的前身为中央俄文编译局, 起始于翻译 《 斯大林


全集》 《 列宁全集》 , 即使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也是从俄文版翻译的, 因此,
编译局拥有一大批俄文翻译和研究力量。
1953 年建局后, 中央编译局继承了中央俄文编译局的一个重要遗产———
《 学习译丛》 杂志。 这个刊物原拟称 “ 理论译丛” , 后经局长师哲请示中央,
毛泽东主席说: “ 就叫学习译丛吧!” 后来师哲还请毛泽东题写了刊名, 从
1953 年第 7 期起, 刊名由原来的印刷体改用毛泽东题写的字体。 译丛的主要
内容就是翻译苏联 《 共产党人》 《 哲学问题》 《 经济问题》 《 历史问题》 等杂
志以及 《 真理报》 《 共青团真理报》 等刊登的重要理论文章, 介绍苏联的理论
动态, 还曾选载过马恩列斯著作的部分中译文。 译丛的一些重要理论文章曾汇
编成书出版, 如 《 辩证唯物主义论文集》 (3 册) 、 《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论
文集》 ( 上、 下册) 、 《 苏联文学艺术论文集》 ( 2 辑) 等。 1955 年 《 学习译
丛》 转归中宣部, 完成了在编译局的任务。
1957 年, 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莫斯科会议决定各国党共同创办 《 和平
和社会主义问题》 杂志, 以俄文、 中文和英文出版 ( 英文刊名 《 马克思主义
评论》 ) 。 中央决定杂志中文版由中联部主管, 由编译局负责把俄文版译成中
文版。
列斯室除编译经典著作外, 还做了大量的翻译工作, 其中有关于列宁的一
系列书籍, 如 《 列宁传略》 《 列宁传》 《 忆列宁》 《 回忆列宁》 ( 5 卷本) 和
《 亲属忆列宁》 《 论列宁》 等; 有关于苏联历史的书籍, 如 《 苏联共产党代表
大会、 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 ( 五分册) 、 《 联共 ( 布) 党史简明教
程》 、 《 苏联共产党历史》 (6 卷本) 等。
中央编译局自建局以来, 第一任局长师哲就倡导 “ 翻译与研究相结合” 。
因此编译局不满足于做纯粹的翻译工作, 还开始做研究。 不过, 编译局的研究
有自己的特点, 有位老同志在解释师哲局长的观点时说: “ 局长师哲同志强调
翻译要和研究相结合, 即必须在吃透原文 ( 包括文字和理论两个方面) 的基

89
“俄罗斯学”在中国

础上进行翻译, 同时通过翻译工作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不要只当 ‘ 翻译


匠’ 。”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编译局的研究要以编译史料为基础, 正如前
局长许立群所言: “ 研究从搞材料开始比较合适, 空谈研究将一无所有。” 从
这两方面出发, 编译局的研究首先是结合经典著作翻译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同时开展对与马克思主义相伴而产生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研究, 许立群说是
“ 从正反两面研究马克思主义” 。
中央编译局的研究正是从翻译、 从收集资料起步的, 其中俄文的翻译和研
究力量是其重要的一支。 1960 年 12 月, 编译局成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资料
室 ( 简称国际室) 。 成立之时正值中苏大论战的高潮期, 因此, 国际室奉中央
之命收集和编译新老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的资料。 为完成这一任务, 国际室开
始集中收集和选编国际机会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的言论, 如伯恩施坦、 考茨
基、 普列汉诺夫、 托洛茨基、 布哈林等人的言论。 在当时各种资料短缺的情况
下, 国际室编成有关系列图书目录 《 修正主义者、 机会主义者著作目录》 , 合
作出版系列图书, 在当时称其为 “ 灰皮书” 。
苏联方面的内容是编译 “ 灰皮书” 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项工作的难度在
于没有现成的版本依据, 缺乏资料, 有时需要从历史上出版的各种报纸杂志上
去找。 国际室利用编译局俄文资料较丰富的优势, 比如在编选苏联的布哈林、
托洛茨基等的言论时, 普查了编译局收藏的 《 真理报》 和 《 布尔什维克》 杂
志, 最终完成了编选工作。 苏联 《 真理报》 在 “ 灰皮书” 编译工作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 所以引起中央重视, 决定影印编译局收藏的全套 《 真理报》 , 这是
20 世纪 50 年代苏共中央马列研究院送给编译局的。 《 真理报》 共影印 100 套,
每套 138 本, 《 真理报》 的影印使我国各大图书馆和研究机关拥有了一份极为
重要的资料。
据统计, “ 灰皮书” 工作前后进行了差不多 20 年, 编译出版了 200 多种
书。 当然这并非依靠编译局的一己之力完成的, 是众多单位合作的产物。 编译
局完成的主要是 “ 老修” 的言论部分, 如 《 伯恩施坦言论》 《 考茨基言论》
《 托洛茨基言论》 《 布哈林言论》 等。 编译局参加编译 “ 灰皮书” 的过程, 应
该说是一个从受命完成任务向自觉完成任务过渡的过程。 编译局, 尤其是国际
室因此而大有作为, 开始从单纯编译 “ 老修” 言论转向全面编译国际共运史

90
中央编译局的成立与发展

上一些重要人物的著作, 并且同时开展研究工作和学术交流, “ 灰皮书” 起到


了思想解放和拓展工作领域的作用。
经过大量翻译和编译资料, 中央编译局的研究工作自然得到了推进, 其
中, 尤其是苏联问题的编译和研究逐渐形成规模和特色。 自建局以来, 为了翻
译马列经典著作, 也出于翻译马列经典著作的需要, 对苏联的政治、 经济、 历
史、 文化, 特别是对俄国的社会主义思潮和共产主义运动非常关注, 当然对苏
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的发展也持续给予关注, 曾编译一系列有关文献资料和专
题文集, 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许多学术论文和专著。 曾编译的一些文
献具有极高的史料和理论研究价值, 如上面提到的 “ 灰皮书” 系列中的 《 托
洛茨基言论》 《 布哈林言论》 , 对日后深入研究真实的苏联历史人物和苏联历
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国际室还编译过 《 俄国民粹派文选》 , 是迄今为止我国
自己编译出版的最为完整的民粹派文献资料, 编译李可夫、 沃兹涅先斯基等人
的文集和苏联 “ 无产阶级文化派” 、 “ 民主集中派” 和 “ 工人反对派” 的材
料, 等等。 而在此基础上所做的研究有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如郑异凡教授
的布哈林研究和苏联史研究 ( 成果 《 布哈林论稿》 《 布哈林论》 《 新经济政策
的俄国》 ) , 李宗禹教授的斯大林模式研究 ( 成果 《 斯大林模式研究》 《 国外
学者论斯大林模式》 ) , 李兴耕教授领衔进行的国内最早对俄国侨民的研究
( 成果 《 风雨浮萍———俄国侨民在中国》 ) , 等等。
为了发挥中央编译局拥有的俄语翻译和研究人才的优势, 整合全局的人才
力量, 推动研究工作的开展, 1999 年 11 月 3 日成立了 “ 俄罗斯研究中心” 这
样一个非实体学术研究协调组织。 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从事有关俄罗斯兼及东
欧历史与现状问题的研究, 重点是当前俄罗斯政治、 经济、 社会领域中的重大
现实问题及政党、 思潮、 流派的理论与实践。 主要职能是不定期地举行学术讨
论会、 报告会, 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和学者建立广泛联系, 交流俄罗斯研究的最
新动态和学术成果, 根据需要成立课题组承担国家的和局内的社科基金项目,
并承接有 关 课 题 的 研 究 和 编 译 工 作, 协 助 研 究 人 员 发 表 或 出 版 研 究 成 果,
等等。
俄罗斯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第一, 开展国际国内学术
交流, 举办学术论坛和会议。 如中俄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论坛是由中央编译局和

91
“俄罗斯学”在中国

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联合创办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俄罗斯研究中心负责协调
和组织。 论坛设计成中俄双方长期合作的机制, 从 2003 年至今已分别在中俄
两国举办十四届国际会议, 针对中俄两国社会、 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进
行了深入探讨。 中心还独立或与国内其他学术单位联合举办了多次国内学术研
讨会, 针对苏联历史问题、 俄罗斯当前形势进行深入探讨。 第二, 出版期刊。
俄罗斯研究中心在 2000 年曾经编辑出版 5 期 《 俄罗斯研究信息》 内刊, 后因
经费问题停刊。 2010 年, 在北京东方历史学会和局社科基金的大力支持下,
重新启动这项工作, 开始不定期组织编辑出版内刊 《 俄罗斯研究信息》 。 主旨
是及时报道有关俄罗斯的研究动态和信息, 介绍国内外学者有关俄罗斯问题的
最新研究成果。 遗憾的是, 因为科研管理问题, 《 俄罗斯研究信息》 出到 2014
年即停刊, 此时 2015 年第 1 期稿件已备好。 本计划 2017 年恢复出版, 并已经
出版了第 1、 2 期, 又再次因为科研方向的调整而告终结。 为了保持这份成果,
中心将 此 刊 物 所 发 表 的 文 章 辑 录 成 书, 出 版 《 俄 罗 斯 问 题 研 究》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2015 年共 5 卷。 第三, 进行学术研究: 中
心成立以来以中心名义申请了三项局课题, 其中关于俄罗斯各界对苏联解体原
因的观点综述和关于俄罗斯政党研究的成果获得学术界肯定, 出版 《 前车之
鉴———俄罗斯关于 苏 联 剧 变 问 题 的 各 种 观 点 综 述》 《 当 代 俄 罗 斯 政 党》 两
本书。
2017 年, 因为中央编译局科研方向的调整, 俄罗斯研究中心和中俄论坛
被撤销。 俄罗斯研究中心作为有形的存在, 经历了 18 个年头。 这 18 年中, 有
成绩, 也遇到严峻挑战。 在新时期, 机构和职能转换问题在哪里都会遇到, 编
译局自然也不例外, 俄罗斯研究中心也不能置身事外。 如何对待曾经的辉煌,
发挥传统的优势, 同时又能适应时代的变迁并做出符合实际的调整, 是需要思
考的。 俄罗斯研究中心虽告终结, 但对俄罗斯问题的翻译和研究不会终结, 相
信仍会继续下去。
中央编译局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几经变化, 目前定位是党的马列主义编译和
理论研究机构, 是党中央理论工作机构之一。 现在拥有 7 个内设机构和机关党
委。 与业务相关的部门有: 两个翻译部门是马恩列斯著作编译部和中央文献翻
译部; 两个研究部门是马克思主义研究部和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 马列主义文

92
中央编译局的成立与发展

献信息部———中国藏量最为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信息中心之一; 人文社会科
学核心期刊四种《 国外理论动态》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
义》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 主管全国性学术团体三家———中国马克思恩格斯
研究会、 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和中国索引学会; 一家出版社———中央编译出
版社。

参考资料

《 中共中央编译局建局四十周年纪念册 (1953—1993) 》 ( 内部出版) ;


《 中央编译局 50 年 (1953—2003) 》 ( 内部出版) ;
《 传播真理奋斗不息———中共中央编译局成立 50 周年纪念文集 ( 1953—2003) 》 ( 上、
下卷) ( 内部出版) ;
《 中共中央编译局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册 (1953—2013) 》 ( 内部出版) ;
《 灰皮书回忆与研究》 ( 漓江出版社, 2015 年) ;
《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
《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 。

93
“俄罗斯学”在中国

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关雪凌

2015 年 9 月 2 日, 中 国 人 民 大 学—圣 彼 得 堡 国 立 大 学 俄 罗 斯 研 究 中 心
( 以下简称俄罗斯研究中心或中心) 在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 中国国务院副
总理刘延东和俄罗斯副总理戈洛杰茨出席仪式, 为中心成立揭牌并对中心工作
提出了殷切希望。 俄罗斯研究中心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联合
发起创立的综合性学术机构, 是中俄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
只要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的人就会知道, 作为以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和
经济管理科学为主的中国最著名大学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在苏联 / 俄罗斯教学
与研究方面有着丰厚的土壤、 雄厚的教学与科研力量和辉煌的成就。 俄罗斯研
究中心的成立既是对中国人民大学分散在全校各个院系从事俄罗斯问题教学与
研究力量的重新整合, 更是对该校过去 60 多年享有盛誉的苏联 / 俄罗斯研究的
传承。 从最初按苏联莫斯科大学模式建校到 21 世纪的新型综合性大学, 从当
年的苏联东欧研究所到今天的俄罗斯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一直站在中国
“ 俄罗斯学” 的最前沿, 是中国最主要的 “ 俄罗斯学” 教学与研究机构。

一  按苏联模式办学为俄罗斯研究奠定丰厚基础 ( 20 世纪 50
年代)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将苏联经验与本国实践相结合建立起来的新型社会主
义大学, 建校初期就被深深地打上了苏联的烙印, 从而为苏联 / 俄罗斯研究奠

94
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定了良好的基础。
早在 1949 年 9 月,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华北大学根据中共中央的指
示, 成立了由 500 多名学生组成的俄文大队, 任务是培养新中国建设所急缺的
翻译人才。 1949 年 12 月 16 日, 中央人民政府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
央政治局的建议, 做出了 《 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 , 教育方针是 “ 教
学与实际联系, 苏联经验与中国情况相结合” ①。 1949 年 12 月 23—31 日, 中
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北京召开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根据政务院
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 借鉴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 拟订了中国人民大
学的办学计划。② 1950 年 10 月 3 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后, 所有的系所及
课程等都比照苏联莫斯科大学的模式进行设置。
为了办好这所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在建校初期曾聘
请了大量苏联专家前来指导工作。 据有关资料, 在 1950—1957 年, 先后有 98
名苏联专家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 是当时全国聘请苏联专家 人 数 最 多 的 高
校。③ 苏联专家分布在全校的各个学科领域, 任教研室科学指导员和课程主讲
人, 其中有不少是苏联著名专家与学者, 如著名汉学家和外交家谢·列·齐赫
文斯基, 著名哲学家弗·然·凯列等。
2017 年 6 月 2 日, 经济学院党委书记、 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
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关雪凌教授等人在莫斯科拜访了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著
名汉学家谢尔盖·列奥尼多维奇·齐赫文斯基。 20 世纪 50 年代, 齐赫文斯基
曾受吴玉章校长邀请, 在中国人民大学讲述国际法、 国际关系等课程。
苏联专家在专业设置、 人才培养、 师资培训、 教材编写、 科学研究等方面
给予中国人民大学全面的指导和帮助, 对建校初期的师资培养和学科建设起到
了重要作用, 也为后来的苏联 / 俄罗斯问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与人才, 使
研究苏联 / 俄罗斯问题的专家学者遍布中国人民大学的各个系所。

① 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丛书编委会: 《 中国人民大学纪事 (1937—2007) 》 上卷, 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 2007。
② 李曜明: 《 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新中国教育总方针》 , 《 中国教育报》 1999 年 9 月 8
日第 2 版。
③ 《 中国人民大学 1950—1957 年的苏联专家工作情况的报告》 ,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 1960-XZ11-
XB-24􀆰 0001。

95
“俄罗斯学”在中国

关雪凌教授等拜访齐赫文斯基
图片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网站。

二  苏联东欧研究所的建立与发展 (20 世纪 60—80 年代)

1964 年, 中国人民大学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 成立了苏联东欧研究所,


成为中国高等学校中最早成立的专门研究苏联东欧问题的机构。 苏联东欧研究
所虽然曾经在 “ 文化大革命” 中遭遇重大挫折, 但在 “ 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
进入了快速发展的 “ 黄金时代” , 在中国高等学校的苏联东欧研究中具有极高
的地位, 起着引领作用。
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开始, 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出现裂痕, 进入 20 世
纪 60 年代后, 中苏关系全面恶化。 1963 年, 中共中央召开 “ 如何加强研究外
国工作问题” 的座谈会, 决定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成立苏联东欧研究所。 1964
年 7 月, 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正式建立, 其主要任务是从战略上配合
当时国际斗争的需要, 系统地收集和整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材料, 并就有关问
题进行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所成立早期, 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 所长曾先后由中国人民
大学副校长黄松龄、 孙泱 ( 曾任朱德的秘书) 兼任, 副所长有宋涛、 韩铭立

96
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和樊亢等。 其中, 宋涛是经济系主任, 同时兼任苏联东欧研究所副所长; 韩铭


立曾任法律系副主任并兼任国家与法权理论教研室主任, 他在 1955 年到 1957
年被派到苏联莫斯科大学法律系进修过, 对苏联的政治经济情况比较了解, 被
调到苏联东欧研究所任副所长兼党总支书记; 樊亢是我国著名经济史专家, 在
调入苏联东欧研究所前担任经济系国民经济史教研室主任。
苏联东欧研究所内设六个科室, 分别为苏联政法研究室、 苏联经济研究
室、 波兰研究室、 南斯拉夫研究室、 图书资料室及办公室, 研究人员由来自中
国人民大学经济系、 马列主义基础系、 法律系等多个系的 30 多人组成, 主要
有关怀 (1927—2014 年, 我国著名法学家, 新中国劳动法学科奠基人) 和王
益英、 刘艺文、 王正泉、 周新城、 王德根等。 然而苏联东欧研究所成立不到两
年, “ 文化大革命” 就开始了, 正常的教学研究被打乱。 1969 年 11 月, 苏联
东欧研究所部分教师被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改造。 1970 年中国人民大学停办
后, 所里全体教师被分到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 直到
1978 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 苏联东欧研究所才获得重生。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 随着国际局势和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 中国人民
大学的苏联东欧问题研究出现新的局面, 苏联东欧研究所进入了快速发展时
期, 成为国内苏联东欧研究方面的翘楚。 一是研究人员大幅度增加。 1978 年
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 原苏联东欧研究所的大部分人员纷纷返回, 还陆续从校
内其他系所及校外调入多人, 使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大大增加, 最多时达到 50
多人。 二是教学工作进入正轨。 所里开始招收苏联政治、 苏联经济、 苏联法律
及东欧问题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并面向全校开设了苏联东欧经济、 苏联
经济史、 苏联政治、 苏联政治体制研究、 战后苏联对外政策、 东欧国家的政治
与经济、 苏美关系、 苏联东欧现代史、 匈牙利经济等多门课程。 三是推出大批
科研成果。 当时, 苏联东欧研究所科研的主旨是以研究苏联东欧国家的现状为
主, 兼顾历史, 总结其经验和教训, 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服务。 从
1978 年到 1988 年年底, 研究所共发表专著 111 本, 译著 85 本, 包括教材 37
本, 工具书 39 本; 论文 851 篇, 译文 201 篇, 以及上报中央有关部门材料 16
篇。 其中 《 苏联经济改革概况》 《 苏联经济战略》 《 苏联农业》 《 苏联的发达
的社会主义理论》 等著作在当时都曾产生较大影响。 四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

97
“俄罗斯学”在中国

从 1981 年起, 苏联东欧研究所经常公派教师和学生到苏联与东欧国家进修、


访问和留学。 五是为中国对外政策提供学理支持。 1989 年开始的苏联及东欧
剧变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开放和对外政策的制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
战。 根据中央有关部门的安排, 从 1989 年 12 月到 1992 年 5 月, 当时苏联经
济室的研究人员关雪凌和苏联政治室研究生桂从友先后被借调到中共中央政策
研究室, 跟踪研究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全过程。 六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
大批人才。 20 世纪 80 年代, 苏联东欧研究所每年招收硕士和博士生 10 多名,
他们毕业后大都从事与苏联 / 俄罗斯有关的工作, 并且成绩斐然, 其中包括现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欧亚司司长桂从友、 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周
力、 国内著名俄罗斯问题专家关雪凌教授等。

三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的兴衰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1991 年 12 月苏联解体后, 苏联东欧研究所于 1992 年改名为俄罗斯东欧


中亚研究所, 重点研究俄罗斯以及东欧中亚国家政治、 经济与外交的历史与现
状, 特别是政治经济制度转轨问题。 然而, 由于俄罗斯国际地位的下降及中国
改革开放的深入, 中国学术界的视野更多地转向西方国家, 对苏联和俄罗斯问
题的研究迅速变冷, 加之苏联东欧研究所里赵大轮、 姚渭玉等大批老教师的离
休与退休, 部分教师或者调到其他院系, 或者调离学校, 研究所的人员编制也
随之减少。 截至 1999 年年底, 研究所共有教师 10 人、 行政人员 4 人。 教师中
有教授 2 人、 副教授 2 人。
但在 20 世纪 90 年代,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依然是中国高校中研究俄罗
斯东欧中亚问题实力最为雄厚的机构, 不仅一直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 而且不
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在研究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教训方面,
可谓成果卓著, 影响巨大。 所里老师先后出版了 《 苏联东欧国家的演变及其
教训》 《 评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 《 苏联东欧国家的演变及其历史教训》 《 对
世纪性悲剧的思考———苏联演变的性质、 原因和教训》 《 苏联剧变后的原苏联
东欧国家》 等多部专著, 在各类报刊上发表论文数百篇。 主持了 “ 俄罗斯和
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前景” “ 苏联演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 剧变
后的原苏联东欧国家 ( 1989—1999) ” “ 20 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社会主义

98
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以及经验教训” 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社会科学
基金项目。 周新城和王正泉教授是学界公认的权威, 在国内俄罗斯东欧研究界
具有极高的声誉及影响, 关雪凌等青年教师则在这一时期奠定了自己在俄罗斯
东欧研究方面的学术地位, 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
2000 年, 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专业和院系调整, 决定由国际政治系、 欧洲
研究中心、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三家单位合并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
院,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的地位在合并后被严重弱化, 由原来的一个校级研
究所 ( 所长的行政级别为处级) , 变为学院的一个教研室。 这次调整导致所里
部分教师的调离, 如原所长周新城调到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任所长关雪凌调到
经济学院, 另有两名教师分别调到公共管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
此后,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按照专业划分成为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两个
部分, 虽然对外宣称主要开展苏联东欧和中亚地区政治经济的教学与研究工
作, 但由于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导向、 研究所人员较少, 加之教师们为了完成教
学与科研工作量, 不得不去承担一些基础课程及其他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 俄
罗斯问题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受到较大影响, 研究所在国内学界的地位也大不如
从前。

四  俄罗斯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研究重新走向辉
煌的起点

2015 年 9 月, 由中俄两位副总理出席并剪彩的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
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在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宣布成立, 此举引发了国内外众
多媒体和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也意味着中国人民大学的俄罗斯问题研究开始走
向一个新的辉煌历程。
( 一) 俄罗斯研究中心成立的背景
2001 年, 中国人民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签署两校合作协议, 商定
双方每隔一年轮流在所在国家举办 “ 中俄高级经济论坛” 。 为了协助学校有
关部门操办 “ 中俄高级经济论坛” 相关事务, 经学校批准, 以经济学院关
雪凌教授为主任的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于 2001 年建立。 从 2002 年
开始至 2014 年, “ 中俄高级经济论坛” 分别在中国人民大学和俄罗斯圣彼

99
“俄罗斯学”在中国

得堡国立大学举办了六次, 成为一个常规性的论坛, 不仅是中国人民大学和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校际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而且成为推动中俄两国经贸关系
健康发展、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高水平运转的重要平台。 该论坛的影响力
越来越大, 为后来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的建立
奠定了基础。
2013 年 3 月 22—23 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时, 中俄两国元首共
同批准了 《 〈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实施纲要 (2013—2016) 》 。 为落实纲
要, 贯彻 “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 推进中俄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
制, 加强中俄两国在教育、 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深入交流, 2014 年 5 月 23
日, 中国人民大学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在圣彼得堡签署校级学术合作谅解备忘
录, 就两校开展联合研究、 共建研究机构、 人才联合培养、 学生交流等合作达
成一致, 并商讨了共同建立俄罗斯研究中心的问题。 2015 年 9 月 2 日, 中国
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揭牌成立。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俄罗斯副总理戈洛杰茨出席仪式, 亲自为中心成立
揭牌并发表致辞。

    2015 年 9 月 2 日,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与俄罗斯副总理戈洛杰
茨共同出席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图片来源: 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

100
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 二) 俄罗斯研究中心的宗旨与机制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指示、 文件与建议, 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和圣彼得堡国
立大学签署的两校合作协议, 俄罗斯研究中心的主旨是进行科学研究、 人才培
养和促进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俄罗斯研究中心实行中俄联席主任负责
制, 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各出一位学校领导共同担任联席主
任。 联席主任通过管理委员会、 顾问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对重大行政、 学术、
人才和文化交流活动进行决策。
俄罗斯研究中心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机构, 以中国人民大学和圣彼得堡国
立大学的学者为核心, 同时聘请两国其他知名学者组成学术团队。 目前, 中方
研究人员主要由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 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 俄罗斯语
言文学、 新闻传播、 哲学、 历史、 艺术等各个学科的 40 多名专家学者组成,
对原来分散在各个院系的俄罗斯研究力量进行了大整合, 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
大学俄罗斯研究的雄厚实力, 推动中国人民大学的俄罗斯研究进入一个更高更
好的阶段。

( 三) 俄罗斯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主要成就
俄罗斯研究中心成立两年来, 在平台机制建设、 促进中俄人文交流、 人才
联合培养、 高端智库研究、 理论成果实践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不少
成就。
1􀆰 建立中心网站
2016 年 11 月 21 日, 中心网站正式上线, 设置了新闻中心、 合作交流、
智库研究、 学术品牌、 欧亚大讲堂五个核心板块, 重点展示中俄高等教育交流
与合作的成果。
2􀆰 成功承办第七届 “ 中俄高级经济论坛”
2016 年 10 月 21 日, 俄罗斯研究中心作为主要承办方, 成功承办了由中
国人民大学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联合主办的 “ 第七届中俄高级经济论
坛” , 论坛在 “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调整中的中国与俄罗斯” 主题下, 围绕 “ 丝
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 “ 建立欧亚全面伙伴关系的措施
与影响” “ 深化中俄产业合作问题研究” “ 中国、 俄罗斯与新的全球经济治理

101
“俄罗斯学”在中国

体系” “ 中俄经济转型升级问题” “ 中俄经济贸易合作如何优化升级” 六个议


题展开。 与会者不仅有来自中俄两国政府机构的代表及学者, 还有来自哈萨克
斯坦两所高校的专家及中俄企业界代表。

2016 年 10 月 21 日, 第七届中俄高级经济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图片来源: 新华社记者高帆摄。

3􀆰 出版著作
出版了 《 普京政治经济学》 《 俄罗斯经济与政治发展研究报告》 《 普京家
族》 等著作。 2015 年 9 月, 由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关雪凌教授和哈尔滨工业
大学张猛老师合作完成的 《 普京政治经济学》 一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
版。 书中全面分析和论述了在总统普京 “ 强国富民强军” 治国理念的指引下,
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因和内在规律以及面临的问题。 该书出版后, 好评如
潮, 得到国内多位知名俄罗斯问题专家和学者的推荐。 2017 年 5 月 20 日, 由
中国人民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专家学者合作完成的 《 俄罗斯经济与政
治发展研究报告 (2016) 》 正式发布, 报告是两国学者对俄罗斯经济形势、
政治局势、 外交走势和中俄关系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具有重
要的参考价值。
2017 年 5 月 20 日, 《普京家族》 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隆重的中文首发式。
该书由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堂弟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普京撰写, 俄罗斯研
究中心副主任王宪举率领的团队进行翻译。 这本花费了作者近 30 年时间完成的
力作, 描述了近百年来俄罗斯的巨变及对人们的影响, 反映了俄罗斯复兴的进程。

102
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4􀆰 举办了 “ 欧亚大讲堂” “ 中亚学术沙龙” 等多种学术研讨活动


“ 欧亚大讲堂” 是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精心
打造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 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高端智库系列讲座之一。 开
办大讲堂的主旨是邀请国内外著名国务活动家、 政治家、 外交家、 专家学者等
卓越人士就国际形势、 国际关系等问题发表自己的高见。 “ 欧亚大讲堂” 开办
以来, 已先后有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鲁斯塔莫娃·奇娜尔·塔吉耶夫娜、 吉尔
吉斯斯坦驻华大使巴克特谷洛娃、 中国前驻俄罗斯大使李凤林、 哈萨克斯坦驻
华大使沙赫拉特·努雷舍夫、 波兰共和国驻华大使米罗斯拉夫·加耶乌斯基、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 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等
多人应邀前来讲座。 “ 中亚学术沙龙” 则是不定期举行的有关中亚问题的学术
研讨会, 主要是为国内研究中亚问题的学者提供一个自由交流与研讨的平台。

五  中国人民大学的主要俄罗斯研究专家及其代表性科研成果
周新城
男, 汉族,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55—1962
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读本科和研究生, 获得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1962
年毕业留校工作, 1964 年调入苏联东欧研究所。 1984 年经国务院特批, 聘为
教授。 1986 年 5 月至 1990 年 5 月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1990 年 5
月至 2000 年 10 月任院长 ( 副校级) , 兼任苏联东欧研究所所长。
周新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曾被誉为中国苏联东欧问题研究的泰
斗, 科研成果十分丰富, 出版专著多部, 发表论文数百篇。 其中有关苏联与俄
罗斯问题的代表性成果列举如下。
主要专著: 《 苏联经济改革概况》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1 年) , 《 苏
联农业》 ( 农业出版社, 1981 年) , 《 苏联经济战略》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年) , 《 苏联 东 欧 国 家 的 演 变 及 其 教 训》 (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 1991
年) , 《 评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 《 苏联东
欧国家的演变及其历史教训》 (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 《 对世纪性悲剧
的思考———苏 联 演 变 的 性 质、 原 因 和 教 训》 (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 2000
年) 等。

103
“俄罗斯学”在中国

主要论文: 《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维———当前苏联经济体制改革中一
些重大原则问题述评》 ( 《 教学与研究》 1989 年第 2 期) 、 《 对苏东剧变的原因
的分析与思考》 ( 《 北京高等教育》 2001 年 Z1 期) 、 《 苏东剧变的原因和教训》
(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997 年第 1 期) 、 《 “ 斯大林模式” 辨析》 ( 《 求
是》 2005 年第 2 期) 、 《 如何看待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年第 6 期) 、 《 必须科学地分析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 ( 《 中共石家庄市委
党校学报》 2011 年第 9 期) 。
王正泉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1956—1960 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历
史系马列主义基础专业, 毕业后留校任教。 1964 年调入苏联东欧研究所从事
苏联问题研究, 此后一直在苏联东欧研究所、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工作。
1986 年任副教授, 1991 年任教授。 王正泉教授在国内苏联 / 俄罗斯研究方面造
诣颇深, 在 1980 年到 2010 年的 30 年间, 出版过 12 本独著与合著的专著, 在
各类报刊上发表论文 400 多篇。 即使在退休后仍然有大量著述推出, 并频频出
现在各种媒体有关俄罗斯的评论节目中。
主要代表性著作: 《 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政治体制的演变》 ( 主
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年) , 《 苏联东欧大事记》 ( 主编, 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 1990 年) , 《 剧变后的原苏联东欧国家 (1989—1999) 》 ( 主编,
东方出版社, 2001 年) , 《 斯大林与社会主义———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剖
析》 ( 副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年) , 《 走进 21 世纪的俄 罗 斯》
( 副主编,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3 年) , 《 俄罗斯地方权限及其调整》 ( 副主
编,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8 年) 等。
主要代表性论文: 《 论苏联政治体制的三次改革》 ( 《 苏联东欧问题》 1988
年第 5 期) 、 《 戈尔巴乔夫的社会主义多元论》 ( 《 教学与研究》 1989 年第 2
期) 、 《 从苏共 28 大看苏联党政关系的根本变化》 (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990 年第 4 期) 、 《 苏联演变的进程及原因初探》 ( 《 苏联与东欧》 1992 年第 3
期) 、 《 俄罗斯共产党的纲领、 策略及其前景》 ( 《 东欧中亚研究》 1996 年第 2
期) 、 《 俄罗斯中间派政党和组织》 ( 《 东欧中亚研究》 1997 年第 5 期) 、 《 俄罗
斯围绕外交构想的三次争论》 ( 《 国际观察》 1998 年第 2 期) 、 《 评俄罗斯政治

104
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体制的转轨》 ( 《 东欧中亚研究》 2000 年第 4 期) 、 《 俄罗斯政党格局的新变


化》 ( 《 东欧中亚研究》 2001 年第 2 期) 、 《 俄罗斯多党政治发展的三个阶段》
( 《 东欧中亚研究》 2003 年第 1 期) 、 《 俄罗斯与朝鲜核问题》 ( 《 东北亚学刊》
2004 年第 1 期) 、 《 普京严防国内发生 “ 颜色革命” 》 ( 《 高校理论战线》 2005
年第 12 期) 、 《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对俄罗斯的不利影响》 ( 《 俄罗斯东欧中亚
研究》 2006 年第 1 期) 、 《 梅普关于现代化的思路有差异》 ( 《 欧亚社会发展研
究》 2011 年第 6 期) 等。
关雪凌
经济学博士,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教授, 博士
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中国世
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常务理事。
1980—1984 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专业读本科, 1984—1987 年在中
国人民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攻读世界经济专业 ( 研究方向为苏联经济) 硕士
学位, 1987 年硕士毕业后留在苏联东欧研究所工作, 曾先后被借调到国家经
济委员会、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协助研究苏联经济改革、 东欧剧变、 苏联动荡
和解体等问题。 1995 年开始担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2001 年
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 同时担任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研究中
心主任, 负责中国人民大学与俄罗斯高校的合作交流工作。 从 2015 年开始,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联合成立俄罗斯研究中心的协议, 担任
该中心的中方执行主任并负责中心主要工作的开展。
从 1984 年大学毕业至今的 30 多年时间里, 关雪凌教授一直从事苏联和俄
罗斯问题的教学、 研究与中俄高校交流等工作, 是中国知名的俄罗斯问题专
家, 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科研成果。
主要专著: 《 叶利钦传》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年) , 《 艰难的历程———
俄罗斯经济转轨八年》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 《 苏联和东欧国家
演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 《 俄罗斯社会转型期
的经济危机》 (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 年) , 《 俄罗斯经济转型》 ( 上海人民出
版社, 2005 年) 、 《 普京政治经济学》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年) 。

105
“俄罗斯学”在中国

主要代表性论文: 《 制度变迁中的俄罗斯经济转轨战略》 ( 《 东欧中亚研


究》 2000 年第 5 期) 、 《 欧盟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 ( 《 欧洲问题研究》 2001
年第 2 期) 、 《 经济全球化与俄罗斯经济转轨》 ( 《 东欧中亚研究》 2001 年第 4
期) 、 《 制度变迁中的俄罗斯经济转轨战略》 ( 《 世界经济学》 2001 年第 2 期) 、
《论俄罗斯经济危机的政治因素》 (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02 年第 4 期) 、
《 俄罗斯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吗?》 (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4 年第 1 期) 、
《 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与影响》 (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4 年
第 6 期) 、 《 面临需求约束的俄罗斯经济》 ( 《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5 年第
4 期) 、 《 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俄罗斯经济定位的困境》 ( 《 国际观察》
2005 年第 4 期) 、 《 俄罗斯经济的现状、 问题与发展趋势》 ( 《 俄罗斯东欧中亚
研究》 2008 年第 4 期) 、 《 俄罗斯产业结构的调整、 问题与影响》 〔 《 复旦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2010 年第 2 期〕 、 《 透视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俄罗斯经济困
境》 (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0 年第 1 期) 、 《 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的艰难
转型》 (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0 年第 2 期) 、 《 后危机时代俄罗斯经济现代化
探析》 (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 年第 1 期) 、 《 俄罗斯经济现代化: 背
景、 布局与困境》 (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11 年第 1 期) 、 《 论后危机时代
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转型》 ( 《 教学与研究》 2012 年第 7 期) 、 《 普京执政后俄罗
斯经济走向展望》 ( 《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3 年第 1 期) 、 《 保障中俄经贸合作
进入新阶段的条件》 ( 《 西伯利亚研究》 2014 年第 6 期) 、 《 普京新保守主义解
析》 (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5 年第 2 期) 、 《 美国需要什么样的俄罗斯》
( 《 国际经济评论》 2015 年第 4 期) 、 《 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美博弈的分析与展
望》 ( 《 经济导刊》 2015 年第 4 期) 、 《 俄远东超前发展区给中俄合作带来的机
遇和挑战》 ( 《 西伯利亚研究》 2016 年第 1 期) 、 《 俄罗斯经济盛衰与全球经济
互动关系的演变路径》 ( 《 世界知识》 2016 年第 22 期) 等。
安启念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82 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
士研究生毕业, 留校任教。 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及苏联、 俄罗斯哲学研究与教
学。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中国
苏俄哲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 俄罗斯 Вопросы

106
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философии、 Свободная мысль、 Век глобальзации 等杂志外籍编委。 出版个人


专著 2 部、 译著 3 部及合著多部, 发表论文数十篇。
主要代表性专著有: 《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哲学》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 ( 俄罗斯学者卷) 》 ( 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 2009 年)
主要代表性中文论文: 《 苏联哲学的人道化及其社会影响》 ( 《 高校理论战
线》 1997 年第 1 期) 、 《90 年代的俄罗斯: 社会转折与哲学走向》 ( 《 高校理论
战线》 1998 年第 1 期) 、 《 新世纪初俄罗斯社会思潮》 ( 《 教学与研究》 2002
年第 7 期) 、 《 今天的俄罗斯哲学与俄罗斯社会变革》 ( 《 俄罗斯研究》 2005 年
第 3 期) 、 《 关于苏联哲学的评价问题》 〔 《 苏州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年第 5 期〕 、 《 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突破》 ( 《 学术月刊》 2008 年第
9 期) 、 《 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观点》 ( 《 学术月刊》 2009 年第 10 期) 、
《 从苏联解体看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教训》 ( 《 理论视野》
2010 年第 7 期) 、 《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弗罗洛夫哲学》 (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年第 6 期) 、 《 从奥伊泽尔曼看后苏联时期俄罗斯哲学》 ( 《 俄罗斯研究》 2013
年第 6 期) 、 《 俄罗斯哲学界关于苏联哲学的激烈争论》 ( 《 哲学动态》 2015 年
第 5 期) 、 《 俄罗斯 60 年代人哲学的人道主义背景》 ( 《 世界哲学》 2015 年第 3
期) 、 《 关于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几个问题》 (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6
年第 5 期) 等。
主 要 俄 文 论 文: Россия и Китай: проблема понимания􀆰 Вопросы
философии􀆰 2002 №6; Переосмысление философии академика Ойзермана􀆰
Вопросы философии􀆰 2004 №5; Современная русская философия в китайском
провидении􀆰 Свободная мысль, 2005 № 5; Взгляд китайского учёного на
советсую философию􀆰 Вопросы философии􀆰 2008 № 9; Моё понимание
В􀆰 Ж􀆰 Келле􀆰 Философская наука􀆰 2010 № 12。
陈新明
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中心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1983
年 9 月至 1986 年 7 月, 在兰州大学历史系攻读世界近代史专业俄国史研究方
向硕士学位; 1994 年 9 月至 1997 年 7 月,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

107
“俄罗斯学”在中国

研究所攻读国际政治学专业俄罗斯社会发展研究方向博士学位, 并获得博士学
位。 1997 年 6 月以来,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从事教
学与研究工作。
主要科研成果: 《 政府在苏联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 《 东欧中亚研究》 2000
年第 6 期) 、 《 俄罗斯与欧盟国家的经济合作》 (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02
年第 4 期) 、 《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的 “ 跳跃” 与挫折》 (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
究》 2002 年第 1 期) 、 《 俄罗斯经济转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 当代世界与
社会主义》 2002 年第 4 期) 、 《 俄罗斯关于民族国家身份识别的误区》 ( 《 俄罗
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4 年第 1 期) 、 《 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政党发展》 ( 《 中国社
会科学院研究生 院 学 报》 2004 年 第 6 期) 、 《 中 俄 关 系 顺 利 发 展 及 其 影 响》
( 《 国际问题研究》 2005 年第 2 期) 、 《 欧洲的分歧与俄罗斯回归欧洲的困扰》
(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5 年第 1 期) 、 《 俄罗斯政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原
因分析》 (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06 年第 1 期) 、 《 独联体前景析论》 ( 《 现
代国际关系》 2006 年第 11 期) 、 《 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转型》 ( 《 湖南师范大
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年第 5 期) 、 《 社会转型与秩序建构———对俄罗斯生意
人与国家冲突的分析》 (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7 年第 4 期) 、 《 论影响俄
欧关系的三大要素》 ( 《 国际论坛》 2008 年第 6 期) 、 《 俄美关系中的硬实力和
软实力———一项符号学意义的考察》 (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8 年第 6
期) 、 《 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关系: 新趋势与新战略》 (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
究》 2009 年第 4 期) 、 《 两次危机两种形式———俄罗斯 2008 年和 1998 年两次
金融危机的九大不同》 ( 《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9 年第 9 期) 、 《 俄欧关系
争执激烈的思想根源与主要问题》 (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10 年第 4 期) 、
《 苏联模式的兴与衰》 ( 《 人民论坛》 2011 年第 35 期) 、 《 俄欧关系的走向分
析》 (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12 年第 6 期) 、 《2000 年以来俄罗斯与欧盟的
贸易争端》 (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13 年第 3 期) 、 《 乌克兰危机与德俄关
系及其演变趋向》 ( 《 现代国际关系》 2014 年第 9 期) 、 《 俄罗斯与欧盟国家的
现代化伙伴关系》 (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14 年第 2 期) 、 《 新世纪以来俄
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评析》 ( 《 东北亚论坛》 2015 年第 5 期) 、 《 欧洲政治中
的俄罗斯与乌克兰》 (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15 年第 2 期) 、 《 俄罗斯对欧

108
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盟能源政策的立场分析》 (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16 年第 6 期) 等。


许勤华
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先后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和中国人民大学, 曾留学捷克布拉格经济大学, 为美国丹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
克利分校访问学者, 亚太能源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
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 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
任。 曾独自或与人合作出版著作十几本, 在各类报刊发表论文多篇。
主要科研成果: 《 俄美争夺东欧中亚势力范围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 《 求
实》 2004 年第 1 期) 、 《 从中哈石油管道看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 ( 《 俄罗斯
中亚东欧市场》 2005 年第 4 期) 、 《 跨国石油公司与里海能源安全》 ( 《 国际政
治研究》 2005 年第 2 期) 、 《 中亚地缘政治的历史演变》 ( 《 亚非纵横》 2005
年第 3 期) 、 《 中欧 “ 天鹅绒” 革命的全球化视角》 (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5 年第 3 期) 、 《 解析 “ 巴杰管线” 对里海地区的战略影响》 ( 《 亚非纵横》
2006 年第 1 期) 、 《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 《 理论前
沿》 2007 年第 9 期) 、 《 大国中亚能源博弈的新地缘政治学分析》 ( 《 亚非纵
横》 2007 年第 3 期) 、 《 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分析与思考》 ( 《 教学与研究》 2008
年第 12 期) 、 《 后金融危机时期上合组织框架内多边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
(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12 年第 4 期) 、 《 欧盟能源一体化进程及前景》
( 《 现代国际关系》 2012 年第 5 期) 、 《 中国对外战略中的俄罗斯: 显著意义与
潜在负项》 (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16 年第 2 期) 。
赵永华
新闻学博士, 曾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 俄
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访问学者。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
赵永华教授已出版专著、 教材 ( 包括独著与合著) 多部, 在各类中文期
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100 多篇。
主要专著: 《 中亚转型国家的新闻体制与媒介发展》 (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3 年) , 《 大众传媒与政治变迁———聚焦独联体国家 “ 颜色革命” 》 ( 中国
书籍出版社, 2013 年) , 《 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史 ( 1898—1956) 》 ( 中国

109
“俄罗斯学”在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
主要代表性论文: 《 俄苏在华办报追溯》 ( 《 国际新闻界》 2001 年第 1
期) 、 《 俄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始末考》 ( 《 国际新闻界》 2003 年第 4 期) 、 《 俄
罗斯 〈 星火〉 周 刊 的 转 型 之 路———对 俄 罗 斯 转 型 期 传 媒 变 迁 的 个 案 研 究》
( 《 国际新闻界》 2006 年第 8 期) 、 《 当前俄罗斯新闻周刊的发展图景与态势剖
析》 ( 《 国际新闻界》 2008 年第 11 期) 、 《 对布尔什维克在哈尔滨出版报纸的
历史考察》 ( 《 中国出版》 2008 年第 3 期) 、 《 俄罗斯新闻教育观念的转变与困
境》 ( 《 国际新闻界》 2009 年第 4 期) 、 《 穷媒体、 无序民主与国家动荡———解
析吉尔吉斯斯坦政变中的传媒之争》 (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0 年第 4 期) 、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沙俄官方和民间在华出版报刊的历史考察与简要评析》
( 《 俄罗斯研究》 2010 年第 6 期) 、 《 政治新闻架构中的画框隐喻———基于 〈 纽
约时报〉 对乌克兰 “ 橙色革命” 报道的框架分析》 ( 《 俄罗斯研究》 2013 年第
5 期) 、 《 全 球 治 理 视 阈 下 “ 一 带 一 路” 的 媒 体 合 作: 理 论、 框 架 与 路 径》
( 《 国际新闻界》 2016 年第 9 期) 。

110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罗斯学”:历史、现状与未来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罗斯学”:
历史、现状与未来
戴桂菊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罗斯学学科专业与学术研究的基地是俄语学院。 它是以
传统的俄罗斯语言文学为依托, 根据苏联和新俄罗斯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为适应我国新的战略形势需要而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一  扎实的俄语学科基础

俄语学院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中国共
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 其前身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
文大队。 1941 年 3 月, 为了加强与苏联的交流与合作, 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
事政治大学第三分校成立俄文队。 不久, 俄文队发展为俄文大队 ( 下属一、
二、 三队) 。 自成立之日起, 俄语大队就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
级革命家的关怀和指导, 归中央领导直接管辖。 1941 年 12 月, 俄文大队转为
延安军事学院俄文科。 1942 年 6 月, 军事学院俄文科调整为军委俄文学校。
1944 年 6 月, 学校增设了英文系, 随之改名为延安外国语学校, 杨昆校担任
校长。 战争年代, 学校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大批军事翻译和外语人才。 1945
年 8 月, 抗日战争胜利。 延安外国语学校师生分批离开延安, 前往东北和华北
解放区。 一路到达华北, 办起了华北联合大学附属外国语专修学校; 另一路远

111
“俄罗斯学”在中国

赴黑龙江, 成立了哈尔滨外国语学校。
1948 年, 华北联大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 1949 年 6 月, 华北大
学二部外语系与外事学校合并为北京外国语学校。 1954 年 8 月, 北京外国
语学校经 高 教 部 呈 请 国 务 院 批 准, 改 称 北 京 外 国 语 学 院。 1949 年 10 月 1
日, 在俄文大队的基础上, 北京俄 文 专 修 学 校 ( 北 京 俄 专) 正 式 成 立, 由
毛泽东主席亲题校名。 1955 年 6 月, 经高教部呈请国务院批准, 北京俄文
专修学校改为北京俄语学院。 1955 年 7 月, 中国人民大学俄文系并入北京
俄语学院。 1959 年 2 月, 根据中央决定, 北京俄语学院并入北京外国语学
院, 成为该院的俄语系。 当时, 北京外国语学院设有六个系八个专业和一个
留苏预备部。
1980 年, 北京外国语学院由外交部管辖转归教育部直接领导。 1994 年,
北京外国语学院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1996 年,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更
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 1981 年 11 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外
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为硕士学位授权点, 它是中国首批具有硕士授予权
单位之一。 1986 年 7 月, 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获得教育部博士
学位授予权; 2002 年, 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2007 年, 作为北外 “ 语言学和
应用语言学” 的主要组成部分, 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单位; 2008 年, 在北京市
重点学科评审中评为优秀, 名列外语类榜首。 目前, 俄语学院有本科、 硕士、
博士三个教学层次。 此外, 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截至 2017 年 9 月, 北京外
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共有在读本科生 289 人, 硕士研究生 75 人, 博士研究生 27
人, 博士后 5 人, 访问学者 2 人。 另外, 还有中俄两国政府项目俄罗斯青年外
交官培训班的俄罗斯留学生和独联体国家留学生 5 人。
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 苏联就宣布承认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为世
界上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对苏联采取 “ 一边倒”
的政策, 以苏联人为师。 政府聘请苏联专家来华帮助搞建设。 同时, 派遣中国
各领域的人才赴苏联留学, 学习苏联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在这种情况下, 北京
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在 20 世纪 50 年代就成为中国俄语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
地。 1950 年 1 月, 党中央副主席刘少奇接见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科级以上的干
部, 强调国家恢复和建设急需培养大批俄文翻译干部, 从而为俄文专修学校指

112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罗斯学”:历史、现状与未来

明了办学方向。 随即, 北京俄专六个班的学生正式开课。 9 月, 苏联专家鲍米


诺娃、 马蒙诺夫和毕丽金斯卡娅等人先后到北京俄专任教。 苏联专家不仅为学
生直接授课, 而且对中国俄语教师进行教学法指导。 在他们的带动下, 俄文专
修学校的俄语师资力量不断加强。
1952 年 2 月, 经中央批准, 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内部成立留苏预备部。 凡
是国家派往苏联和东欧国家学习和进修的人员, 必须在这里集中学习一年俄
语。 这样, 俄专在我国俄语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1955 年, 留苏预
备部在读学生有 2000 多人。 为了满足教学需要, 俄文专修学校急需扩大师资
队伍。 当时在这里任教的除了留校毕业生, 还有从哈尔滨俄专调来的俄语教
师。 当然, 苏联专家在俄专教学和师资培养中同样功不可没。 1952—1960 年,
苏联来华专家的数量逐年激增, 由 1952 年的 294 人增至 1156 人①。 根据规定,
凡是到中国工作时间超过半年的苏联专家均可以携带家属。 以 1956 年 6 月为
例, 当时在华苏联专家总人数为 2189 人, 加上家属则达到了 5000 人②。 为了
充分发挥苏联专家家属的作用, 1956 年 3 月, 国务院发出通知, “ 各部门确实
由于工作需要, 可以聘请专家家属参加工作” ③。 这对于俄语学员人数激增和
俄语教师严重不足的北京俄语学院来说, 显然是个难得的契机。 恰巧, 北京友
谊宾馆于 1955 年建成。 这座苏联专家设计的建筑一开放便成为来京苏联专家
的主要住所之一。 由于友谊宾馆与北京俄语学院比邻, 一些苏联专家家属便来
北京俄语学院任教。 她们把苏联的俄语教学法传输给中国教师。 不仅如此, 在
留苏大军中, 也不乏北京俄语学院的教师。 他们被派往莫斯科大学和列宁格勒
大学等苏联顶尖高等学府语文系攻读学位。 学成回国后, 他们继续在北外工
作。 自 1977 年恢复高考至 20 世纪末, 北外俄语学院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有相当一部分是当年的留苏归国人员。
进入 21 世纪以来,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在秉承 20 世纪 50 年代优良
教学传统的基础上, 不断创新,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俄语教育体系。 如今, 北外
俄语学院的教师绝大多数拥有博士学位, 相当一部分教师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工

① 沈志华: 《 苏联专家在中国 (1948—1960) 》 , 新华出版社, 2009, 第 145 页。


② 沈志华: 《 苏联专家在中国 (1948—1960) 》 , 新华出版社, 2009, 第 164 页。
③ 沈志华: 《 苏联专家在中国 (1948—1960) 》 , 新华出版社, 2009, 第 164 页。

113
“俄罗斯学”在中国

作, 100%的教师拥有海外学习经历。 一流师资是培养一流俄语外事人才的重
要保证。
北外俄语学院是以培养俄语翻译人才和外事干部起家的, 最初的课程设置
主要围绕提高学生的口笔语实践能力进行。 这里开设了俄语实践课 ( 精读) 、
俄语语法课、 俄语听力课、 俄语阅读课 ( 泛读) 、 俄汉互译 ( 笔译和口译)
课、 俄语写作和俄罗斯文学选读等语言技能课程。 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 本科
阶段还开设了知识型的俄罗斯文学史课。 需要指出的是, 无论是精读, 还是泛
读, 北外俄语学院传统上均以文学作品为文本进行授课。 学院老一代俄语教师
及俄语毕业生都是在俄罗斯文学经典作品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自 1982 年起,
北外俄语学院开始招收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它包括现代俄语
( 含俄语语法和翻译) 和俄罗斯文学两个方向。
在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本科阶段教学中, 语言对象国国情课一直作为一门
辅助性知识课伴随着语言技能课而存在。 早在 1970 年, 周恩来总理就特别强
调, 外语教学要练好政治、 语言和文化知识三个基本功。 具体说来, 学习外语
“ 不光是要掌握外语的语音、 词汇、 语法, 做好听、 说、 读、 写、 译五个字,
还要懂得历史、 地理。 不仅要读中国地理、 历史, 还要读世界地理、 历史” ①。
然而,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 我国的外语教学基本陷入了停滞状态, 三个基本功
的训练也根本无法正常进行。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全面恢复。
为了帮助俄语专业的学生更好地了解俄语语言背景知识,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
起, 北外俄语学院开始在俄语专业本科阶段开设为期一学年的苏联国情课。 所
使用的教材是本校教师编写的 《 苏联地理》 ② 和 《 苏联史 (1917—1945) 》 ③。
其中, 苏联地理课所讲授的主要内容是苏联作为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区
划状况, 苏联历史课的主要内容是自苏维埃政权成立至卫国战争结束期间的诸
多重大历史事件。 1989 年, 中苏之间曾经中断了近 30 年的关系恢复正常化。

① 戴炜 栋、 胡 文 仲 主 编 《 中 国 外 语 教 育 发 展 研 究 ( 1949—2009) 》 , 上 海 外 语 教 育 出 版 社,
2009, 第 31 页。
② 李传明编 《 苏联地理》 。 起初, 该教材只是作为油印材料使用。 1990 年 6 月, 由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出版。
③ 李传明编 《 苏联史 (1917—1945) 》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

114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罗斯学”:历史、现状与未来

随后, 两国交往日渐频繁。 为了培养出适合新形势需要的俄语人才, 北外俄语


学院及时将苏联国情课的内容做了适当的扩充: 在讲授俄罗斯地理和历史的基
础上, 增加了有关战后苏联政治、 经济和外交等专题内容。 1988 年 9 月, 北
外俄语学院首批苏联国情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入学。
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高校俄语院系,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在 76 年
(1941—2017) 的发展历程中, 凭借着优良的教学传统、 一流的俄语师资队伍
和完备的教学体系, 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俄语翻译和外事干部。 在
北外俄语学院的毕业生中, 既有国务活动家和学术泰斗, 也有外交官和实业界
领军人物。 尤其是在与俄罗斯和其他使用俄语国家的交往中, 北外俄语学院的
校友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在外交部, 上自中国驻俄罗斯和后苏联空间其他国家
的大使, 下至青年随员, 每个级别的外交官中都不乏北外俄语学院毕业生的身
影。 基于此, 北外俄语学院堪称我国驻后苏联空间国家外交官的摇篮。 过硬的
俄语语言文学功底和苏联国情学知识启蒙为北外俄语学院在苏联解体后展开
“ 俄罗斯学” 教学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 俄罗斯学” 的产生与发展

苏联的解体改变了其各加盟共和国的命运。 一时间, 前苏联版图上出现了


十五个独立国家。 除了俄罗斯联邦保持俄语作为唯一的法定国语, 其他独立国
家均首先将自己的主体民族语言升格为国语 ( 其中个别独立国家将自己的主
体民族语言和俄语并列为国语) 。 在这种情况下, 俄语在后苏联空间的命运发
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 苏联国情学” 作为一门学科宣告终结。 受其影响, 我国
高校俄语专业开设的语言对象国国情课也相应由苏联国情课转为俄罗斯国情
课。 不过, 在苏联解体初期, 我国许多高校俄语专业依然按照以往的教学传统
讲授苏联国情课。 所不同的是, 此时的国情课被冠名为 “ 前苏联国情课” , 教
学内容也由讲授苏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国情知识变成分别讲授前苏联十五个
加盟共和国的国情知识。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 我国高校俄语专业的国情课
程逐渐定格在俄语语言对象国———俄罗斯联邦国情上。
苏联解体后, 中俄国关系不断向前推进。 由 “ 相互视为友好国家” (1992
年) 到 “ 建设性的伙伴关系” (1994 年) , 再到 “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 1996

115
“俄罗斯学”在中国

年) , 直至建立 “ 睦邻友好与合作关系” (2001 年) 。 随之, 两国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和军事等领域的交往与合作也全面展开。 面对俄罗斯政治转制、 经
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新形势, 仅仅传授国情概况知识显然无法满足学生全面了
解当代俄罗斯发展动态的需要。 因此, 扩大 “ 俄罗斯国情” 或 “ 俄罗斯概况”
课的内涵并加强该课程的深度成为历史的必然。 新的现实要求我国高校俄语专
业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由传统的 “ 经院式” ① 的人才培养转变成新的复合型人
才培养。 作为俄语教学领军院系, 北外俄语学院在教学改革中也走在了前列。

( 一) 本科阶段教学———夯实 “ 俄罗斯学” 专业基础


2007 年, 北外俄语学院在本科教学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 制定了全新的
俄语专业培养方案。 根据新的培养方案, 俄语专业的课程划分为专业必修课和
专业选修课。 其中专业必修课包括外语技能课和外语专业课, 为本专业学生修
业期间必须学习的课程, 也是保证学生具备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
听、 说、 读、 写、 译能力的课程。 专业选修课是指为了深化和拓宽专业知识而
开设的课程。 俄语学院拟开出总计 16 门专业选修课程, 给学生提供更大的选
课范围和自主性。 我院的专业选修课共设三个方向: 语言学和翻译学方向、 文
学和文化方向、 俄罗斯社会方向。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至少选修 7
门。 同时, 大多数高年级的选修课不限制选修年级 ( 学生可根据个人情况在
三年级或四年级选修) 。 此外, 为保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继续提高俄语语
言水平, 选修的知识性课程尽量发俄语讲义, 上课用中文和俄语双语进行。 其
中, 俄罗斯文学和文化方向中的俄罗斯文化、 俄罗斯艺术和俄罗斯电影等课程
都是新增课程; 俄罗斯社会及其所有的课程 ( 当代俄罗斯社会、 俄罗斯外交、
俄罗斯经济、 当代国际关系、 俄罗斯经贸文读和历史人物与俄罗斯文明) 也
属于新增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 传统的俄罗斯国情课在教学内容方面也做了较大调整: 由
传统的以讲授俄罗斯地理和俄罗斯历史知识为主转向侧重展示俄罗斯政治、 经
济、 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全貌。 《 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 ( 以下简称 《 大

① 戴炜 栋、 胡 文 仲 主 编 《 中 国 外 语 教 育 发 展 研 究 ( 1949—2009) 》 , 上 海 外 语 教 育 出 版 社,
2009, 第 204 页。

116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罗斯学”:历史、现状与未来

纲》 ) 对 21 世纪我国高校俄语专业俄罗斯国情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规范。
在这里, 俄语语言的对象国明确指代俄罗斯这一个国家。 对于除俄罗斯以外的
前苏联其他国家的知识, 《 大纲》 没有做出具体规范, 只是建议 “ 各校可根据
需要适当补充” ①。 另外, 《 大纲》 还将俄罗斯国情知识定义为俄罗斯 “ 国情
文化知识” ②, 其内容涵盖俄罗斯地理、 历史、 教育、 科技、 新闻媒体、 文学、
艺术、 体育、 生 活 习 俗、 经 济、 宗 教、 节 日 和 语 言 国 情 等 诸 多 领 域。 按 照
《 大纲》 要求, 北外俄语学院于 2005—2010 年向全国高校俄语专业推出了一
套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俄罗斯国情多媒体教程》 ③。
该系列教材由 《 俄罗斯地理》 《 俄罗斯历史》 《 当代俄罗斯》 《 俄罗斯文
化》 四个分册组成。 其中, 前两分册在高校俄语专业本科低年级使用, 后两
分册在高校俄语专业本科高年级使用。 《 俄罗斯地理》 和 《 俄罗斯历史》 是在
继承我院近 30 年国情课教学传统的基础上, 参考俄罗斯教育部指定的相关权
威教学成果写成。 《 俄罗斯历史》 按照年代顺序讲述了自古罗斯国家建立到苏
联解体前夕俄罗斯历史的演变过程。 通过学习, 学生能够对俄罗斯文明进程中
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有个宏观的了解。 作为高年级课程, 《 当代俄罗
斯》 和 《 俄罗斯文化》 都是以专题讲座形式编写的。 教材从新俄罗斯社会和
文化领域中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专题作为讲授内容, 系统阐述了这些重大社
会现象和重要文化形式的发展轨迹及丰富内涵。 整体来看, 《 俄罗斯国情多媒
体教程》 包含了我校俄语专业俄罗斯国情课教学的全部内容。 至今, 该系列
教材仍在全国各高校俄语院系被普遍使用, 并被推荐为考研必修书。
2012 年, 北外俄语学院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对本科教学培养方案进行了修
订。 新版培养方案在教学改革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具体说来, 在保持俄语
语言基本功训练传统的基础上, 建立和完善厚基础和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此, 对课程的内容体系和结构安排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通过课程整合, 确立
了外交俄语和经贸俄语等具有专业倾向的原文阅读课程。 另外, 增设了区域学

①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组编 《 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 , 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 2003, 第 50 页。
② 同上。
③ 戴桂菊主编 《 俄罗斯国情多媒体教程》 ( 四卷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2010。

117
“俄罗斯学”在中国

方向, 将选修方向由原来的三个增加至四个: 俄罗斯语言、 俄罗斯文学与文


化、 俄罗斯社会和俄罗斯区域学。 在课程设置上, 相应新增了俄罗斯区域学和
俄罗斯法律等课程。
( 二) 研究生阶段教学———强化 “ 俄罗斯学” 专业特色

最集中体现北外俄语学院 “ 俄罗斯学” 特色的教学层面是硕士和博士生


培养层面。 20 世纪 90 年代, 北外俄语学院研究生阶段的苏联 ( 俄罗斯) 国情
学方向因为缺少师资而中断。 硕、 博士生培养只恢复了传统俄语语言和俄罗斯
文学两个方向。 为了弥补专业过窄的短板, 学院鼓励年轻教师跨专业到国内外
综合大学攻读博士。 经过 10 年的酝酿, 在引进师资和跨专业孵化博士的基础
上, 北外俄语学院在语言对象国国别研究领域建立起一支与新时期外语人才培
养需要相适合的新型师资队伍。 在 2002 年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中, 北外俄
语学院参照北外英语学院等外语院系的专业设置分类, 在硕、 博士生层面增设
了俄罗斯社会与文化方向。 该方面被称作北外俄语学院的特色方向, 也是在全
国俄语界率先开设的研究领域。 在课程设置中,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方向开设了
俄罗斯文化史、 当代俄罗斯社会、 俄罗斯东正教文化等课程。 为了加快研究生
培养的国际化进程, 2006 年, 北外俄语学院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商定联合
培养硕士研究生, 授予双学位, 方向确定为 “ 国际关系与俄罗斯外交” 。 基于
此, 在 2007 年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中, 北外俄语学院及时增设了国际关系
与俄罗斯外交方向, 并于 2007—2008 学年首次招生。 与此同时, 俄罗斯外交
课程也开始启动。 随后的几届硕士研究生在二年级时都获得了到俄罗斯人民友
谊大学进修一年的机会, 学术视野得到了开拓。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 2001 年, 它是目前全球唯一的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
际区域一体化组织, 它的成立彰显出 21 世纪我国在多极化世界中的重要地位。
为了加强上合组织成员国在教育领域里的合作, 2007 年, 俄罗斯总统普京提
议建立上合组织大学。 2009 年, 上合组织成员国协商一致, 共同确定区域学、
生态学、 能源学、 IT 技术和纳米技术五个专业为优先合作方向。 其中, 我国
外语类高校加入的是区域学方向。 北外俄语学院是最早加入上合组织大学区域
学方向的国内五院校之一。 考虑到区域学需要在掌握俄语语言基本功的基础上
进行专业研究, 北外俄语学院把上合组织大学框架内的区域学人才培养首先定

118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罗斯学”:历史、现状与未来

位在硕士生培养层面。 自 2011—2012 学年起, 北外俄语学院首次在硕士培养


层面招收上合组织大学区域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在 2012 年的研究生培养方
案修订中, 学院及时新增 “ 上合组织大学区域学” 方向, 并将 “ 国际关系与
俄罗斯外交” 并入其中, 从而实现了专业的更新及教学资源的整合。 在课程
设置中也相应新增了俄罗斯区域学课程。 如今, 北外俄语学院已经在上合组织
大学框架下招收了七届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 三) 在国内学界首次明确 “ 俄罗斯学” 的内涵
作为教育部 211 高校之一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一向奉行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办
学理念。 作为北外历史最悠久的院系, 俄语学院不仅注重在各教学层面加强
“ 俄罗斯学” 的成分, 而且努力在科研领域做到与时俱进。 为了提高全院师生
对俄罗斯问题研究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利用俄语优势从事俄罗斯问题研究, 北外
俄语学院率先开始了与国内外相关综合院校及科研院所进行学术交流的尝试。
2003 年 11 月 14—18 日, 北外俄语学院承办了中国苏联东欧史学会年会———
“ 俄罗斯思想与俄罗斯道路” 国际学术研讨会。 这是我国高校俄语界与俄罗斯
问题研究界学者们的首次学术聚会。 在与会代表中, 既有我国俄罗斯语言及文
学界的学术前辈, 也有俄罗斯科学院和知名学府的资深历史学家、 哲学家和文
化学家, 还有我国权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俄罗斯问题专家。 俄罗斯科学院院
士、 乌拉尔大学著名历史学家阿列克塞耶夫和莫斯科大学知名历史学教授列昂
诺娃出席, 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前来致辞, 参会人数达到 100 多人。 会议的
成功举办对于北外俄语学院的 “ 俄罗斯学” 研究这一新生的专业方向发挥了
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6 年 11 月 25—26 日, 北外俄语学院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大兴基
地举办了全国首次 “ 俄罗斯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的主题为 “ 中国 ‘ 俄
罗斯学’ 建设与中俄文化交流” 。 参加会议的学者多达近百名, 其中相当一部
分是来自中、 俄两国俄罗斯问题研究和教学机构的知名学者。 会议由北外俄语
中心主任李英男教授主持。 会上, 学者们全面探讨了 “ 俄罗斯学” 的概念问
题, 尤其对该术语的俄语说法 ( 是 “ pоссиеведение” 还是 “ pусистика” 的问
题) 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与会者一致认为, “ 俄罗斯学” 是一门新型的综合学
科, 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俄罗斯语言与文学, 更强调的是俄罗斯政治、 经济、

119
“俄罗斯学”在中国

外交、 社会和文化等语言与文学以外的内容。 因此, 用传统的以俄语语文学为


核心的 “ 俄罗斯学” ( pусистика) 不能涵盖当代俄罗斯学的全部内容。 多数
学者赞成当今的 “ 俄罗斯学” 俄语表达法为 “ pоссиеведение” 。
2013 年 9 月 27—29 日, 北外俄语学院与苏联东欧史研究会联合主办 “ 道
路的选择———俄罗斯、 东欧、 中亚国家与区域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的学术研
讨会。 会议期间, 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 100 多位从事俄罗斯、 东欧、
中亚国别与区域历史及现状研究的老、 中、 青三代学者, 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
讨论。 在 9 月 28 日进行的主旨发言部分, 22 位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了发言。 其
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静杰研究员的 “ 中俄关系的特殊性” 、 中国社
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南泉的 “ 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分析” 、 中国
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李永全研究员的 “ 当代俄罗斯道路之
争” 以及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的 “ 精英变迁与俄罗
斯的未来” 等报告对整个学术研讨会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北外俄语学院
李英男教授和戴桂菊教授分别就俄罗斯传统文化的特征和俄罗斯东正教会的外
交职能问题做了主旨发言。 29 日上午, 会议分 “ 历史传统与俄罗斯道路的选
择” 和 “ 俄罗斯、 东欧、 中亚国别与区域发展道路的探索” 两个主题进行了
四场分组发言与讨论。
2015 年 10 月, 在西安举办的中国苏联东欧史学会年会暨三十周年纪念研
讨会上, 北外俄语学院副院长戴桂菊教授当选为中国苏联东欧史学会副会长。

三  “ 俄罗斯学” 的现状与未来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是全国俄语高校中历史最悠久和学科层面最齐全
的院系之一。 这里设有四年制本科、 三年制学术型硕士、 二年制应用型硕士、
三年制脱产博士和四年制在职博士培养阶段。 此外, 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俄
语学院教学和研究方向包括语言学、 文学、 翻译、 文化、 区域学、 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 俄罗斯经济等。 在本科阶段, 开设俄语实践、 语法、 听力、 阅读、
翻译 ( 笔译和口译) 、 写作等语言技能课程。 此外, 还包括俄罗斯地理、 历
史、 文化、 文学、 社会、 区域学、 俄罗斯经贸、 外交等专业知识课程。 其中,
俄罗斯历史和当代俄罗斯社会都被列入主干核心课程。

120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罗斯学”:历史、现状与未来

按照北外十三五规划和综合教改方案, 俄语学院今后 5 年工作的策略是在


保持传统的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优势的基础上, 重点扶持和发展高端翻
译和区域学方向。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 在本科阶段, 借助于俄语语言基本功过硬的优势, 培养复语型翻译
人才。 为了以具体行动落实国家 “ 一带一路” 倡议, 自 2016 年起, 北外俄语
学院实施以 “ 一俄带多语” 的语种建设战略, 逐渐实现以多语种教育和区域
研究为重心的专业和学科建制。 未来将完成东斯拉夫三个种语言 ( 俄、 乌、
白) 和中亚五个种语言 ( 哈、 乌、 塔、 吉、 土) 的人才培养任务。 2016 年,
俄语学院招收了首批俄语 + 乌克兰语和俄语 + 哈萨克语复语本科生; 2017 年,
首批俄语 +乌兹别克语和俄语 +塔吉克语复语学生也入校学习; 2018 年和 2019
年, 北外俄语学院将分别实现俄语 + 土库曼语和俄语 + 吉尔吉斯语复语招生以
及俄语 +白俄罗斯语和俄语 + 塔吉克语的复语招生。 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的复
语是指本科全程学习俄语和后两年学习非通用小语种的组合模式。 未来这些毕
业生主要从事对后苏联空间地区的翻译和外事工作, 非通用小语种基础是这些
外事人才未来从事后苏联空间国别与区域研究的重要基础。
第二, 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是北外俄语学院高端翻译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自
2002—2003 学年起, 北外俄语学院翻译专业分成口、 笔译两个部分。 2012 年,
俄语翻译硕士作为应用型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形式落户北外俄语学院。 随之, 翻
译方向彻底从俄语语言方向中分离出来, 成为北外俄语学院一个独立的专业方
向。 在 2018 年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中, 学校明确规定将应用型与学术型硕
士研究生的培养区分开来。 这样, 高端翻译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人员, 都按照
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模式来培养。 北外俄语学院翻译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德
智体全面发展的、 具备专业水准的口译或笔译人才。 该方向的毕业生能够独立
承担国际组织、 政府部门、 企事业单位的文献和新闻稿件翻译和审校或出版机
构的编辑工作, 能够承担正式场合谈判、 采访和会议翻译 ( 包括交替传译和
同声传译) , 或承担译前文字稿件的准备工作。 2018 年翻译硕士的课程设置更
加注重翻译实践的训练, 所有课程都围绕毕业生更好地适合未来的翻译工作而
进行。 翻译硕士方向自设立以来, 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目前, 它在北外
俄语学院已经形成一种品牌。

121
“俄罗斯学”在中国

第三, 学术型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是北外向国家输送 “ 俄罗斯学” 后备


人才的重要平台。 正在制定的 2018 年研究生培养方案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
养更加强调外语能力、 跨文化沟通能力、 学术创新能力、 实践创新能力和科学
研究能力, 目的是培养高端复合型和复语型人才。 为此, 北外俄语学院在修订
研究生培养方式时, 新增了一些跨学科的课程, 如当代俄罗斯语言与文化研
究、 俄罗斯文学与思想、 俄罗斯思想史、 中俄文化比较、 中俄文学比较等课
程。 此外, 将俄罗斯社会与文化方向与上合组织大学区域学方向的专业核心课
程根据培养目标单独开设。 如, 俄罗斯社会文化方向的核心课程包括俄罗斯文
化史、 文化学导论、 俄罗斯思想史、 当代俄罗斯社会、 俄罗斯东正教文化和中
俄文化比较研究; 上合组织大学区域学课程则包括俄罗斯区域学、 当代俄罗斯
社会、 俄罗斯经济、 俄罗斯外交、 中亚国别与区域研究和斯拉夫文明。 区域学
课程设置实现了北外俄语学院开设的东斯拉夫三国 ( 俄、 乌、 白) 和中亚五
国 ( 哈、 吉、 塔、 土和乌兹别克斯坦) 国别与区域研究全覆盖。 目前, 作为
全国最早开设上合组织大学区域学课程的院系, 北外俄语学院在硕、 博士生阶
段的区域学课程体系已初具规模。
第四, 实现各语种对象国研究全覆盖, 将北外俄语学院建设成全国高校
“ 俄罗斯学” 的重要研究基地。 除了教学, 北外俄语学院积极与国内外相关科
研机构合作, 努力打造 “ 俄罗斯学” 研究阵地。 2009 年, 由俄罗斯总统普京
颁令成立的俄罗斯世界基金会与我国教育部合作,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设立了中
国第一家由俄罗斯世界基金会资助的俄语中心, 它是中俄两国政府合作的一个
项目。 成立 8 年来, 北外俄语中心在辅助首都高校俄语教学、 传播俄罗斯文
化、 举办俄语比赛和俄罗斯文化节、 聘请中俄专家进行讲座以及举办俄罗斯语
言、 文化和国别研究研讨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7 年 5 月 25 日, 北
外俄语学院与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联合成立北外斯拉夫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 它
借用两个学院涵盖斯拉夫所有 (12 个) 国家语种的优势, 整合国内外相关高
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 成为中国首家涵盖斯拉夫所有国家国别与区域研究
的科研中心。 在举行斯拉夫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后, 两个学院和全国
各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近百名同行举行了为期两天的学术研究会———“ 全国首届
斯拉夫国别与区域研究” 研讨会。 目前, 会议的发言稿已经结集成册, 由外

122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罗斯学”:历史、现状与未来

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2015 年和 2016 年, 北外俄语学院在开设乌克兰语


和哈萨克语的同时, 分别成立了乌克兰中心和哈萨克斯坦中心。 2017 年 10
月, 它们分别以乌克兰研究中心和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的称谓在教育部注册。
此外, 同时注册的还有俄罗斯研究中心。 相信随着乌克兰语、 白俄罗斯语和中
亚五国语言专业的不断成熟, 一批批俄语加东斯拉夫其他语种和俄语加中亚五
国语种的复合型、 复语型研究人才将被培养出来。

123
“俄罗斯学”在中国

面向新时期的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
隋  然

一  “ 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 成立背景

俄语语言文学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最悠久的本科专业之一, 创建于 1960


年, 并招收第一批本科学生。 1980 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 俄语专业曾
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在国内首开俄语广播讲座, 引起国际上的关注。 俄语专业
拥有 “ 本科 -硕士 -博士 -博士后” 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是北京市市属高校的
重点学科、 北京市特色专业及国家级特色 专 业, 本 学 科 长 期 在 国 内 居 一 流
水平。
进入 21 世纪, 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成功实现了 “ 学科先行, 专业跟进” 的
发展模式, 开始谋求和实施 “ 走向国际” 的发展战略。 2008 年 12 月 8 日, 由
首都师范大学和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共同举办的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语言
类高校教育合作互动前瞻: 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方案框架下共同教育计划的制订
与实施” 国际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 来自国内北京外国语大学、 上海
外国语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俄罗斯联邦、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吉尔吉斯
共和国、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的 8 所高校校长, 以及俄罗斯联邦教育部、 吉尔吉
斯共和国教育与科技部、 北京市教委领导及相关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代表 30
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与会各国高校领导人就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高校之间的

124
面向新时期的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

国际联系、 制定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网络大学方案、 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所需


专业人才进行语言培训等问题富有成效地交换了意见。 与会各国高校领导人高
度重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高校国家系统与世界教育空间一体化问题, 致力于
扩大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 开发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高校
在外语人才培养方面所积累的潜力, 有效利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高校资源培
养各自的学生, 有计划地导入一系列国际合作方向的课程设置。 与会各国高校
领导人就以下议题形成决议: 第一, 制订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高校语言与
跨文化交际” 创新教育计划; 第二, 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网络大学框架下语言
类高校教育合作的完整体系, 组织创新性教育计划的教学和信息项目的协同行
动, 更有效地参与国际计划、 项目和国外人才的培养; 第三, 在筹建上海合作
组织网络大学的框架下, 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语言类高校合作的组织和法
律基础; 第四, 实施与会各高校和各国际组织的有效合作; 第五, 确保高校国
家体系的学术灵活性与一体化, 形成上海合作组织教育共同体; 第六, 设立组
织执行领导小组 ( 中方成员刘利民) ; 第七, 成立协调制订上海合作组织成员
国 “ 语言与跨文化交际” 创新教育计划工作小组 ( 中方成员刘利民、 隋然) 。
与会各国高校领导人和代表正式签署了会议决议案和备忘录, 并即时报送上海
合作组织秘书处。
2009 年 5 月 4 日, 首都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宫辉力教授和莫斯科国立语
言大学校长哈列耶娃教授在北京签署了两校 “ 关于建立博士学位研究生联合
培养基地的合作协议” , 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成员国高校在该培养计划上互认
学分、 互认学历奠定基础, 为未来的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在该培养计划上颁发统
一学历证书做积极准备。 两校还合作制定了包括 “ 外国语” “ 当今世界的全球
化和地区化进程” “ 地区学研究的若干迫切问题” “ 东方国家人民的社会政治
思想史” “ 世界和地区政治中的中国” “ 俄罗斯的专业化地区政策” 等 19 个硕
士学位研究生专业方向在内的培养方案草案。
2009 年 5 月 26 日,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 教育无国界” 教育周及首届大
学校长论坛在莫斯科大学举行, 由教育部推荐并指定的首都师范大学等 10 所
合作项目大学校长组成的 15 人中国代表团以及来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独
联体国家的几十所主要高校的校长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建

125
“俄罗斯学”在中国

设教授和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隋然教授作为代表团团员应邀参会, 隋然教授同时
担任中国代表团秘书长。 会议期间, 与参会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相关高校共
同签署了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人文大学联盟” 协议及章程。
2010 年 11 月 1 日, 中国教育部下达了 《 关于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
内部协调机制的通知》 ( 教外司欧亚 [2010] 1406 号) , 正式设立了 “ 上海合
作组织大学中方内部协调机制秘书处” , 隋然教授出任秘书长。 中方内部协调
机制秘书处参与了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关于创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的协
定》 《 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章程》 《 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方案的协调办法》 《 上
海合作组织大学学历证书附件》 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草案的起草、 讨论、 制定
以及中文文本的校译工作。
为启动并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各合作方向的学科建设工作, 建立学术交
流平台, 中方内部协调机制秘书处建议成立了 “ 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区域学中
方研究中心” , 并于 2013 年 12 月 13 日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举行了揭牌仪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李永全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这是
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成立的首个中方研究中心, 迄今已经举办了两届学术年会。
至此, 首都师范大学俄语学科和专业实施的 “ 学科先行, 专业跟进, 走
向国际” 这一发展战略及相关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二  适时成立的 “ 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

“ 十三五” 期间, 首都师范大学俄语学科的战略规划是: 在传统学科的基


础上, 对部分学术领域进行转型和升级, 迅速面向新时期国家的对外发展战
略, 为实现 “ 一带一路” 倡议提供人文精神和思想、 国际关系战略及区域合
作方面的学术咨询服务, 力争建成国际性、 高水平的学科, 开启创新国际性人
才的培养模式和国际及区域问题的研究模式, 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区域发展战
略。 俄语学科将进一步拓展思路, 在俄语语言文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实现俄
语语言文学研究的社会化成果转换, 服务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对外合
作战略, 发挥显著的学科效应, 而且将具有厚积薄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俄罗斯民族为代表的斯拉夫民族是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民族之一, 历史悠
久, 文化灿烂, 体现着罕见的文化多样性, 为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

126
面向新时期的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

过巨大贡献。 斯拉夫地区又是欧洲乃至世界最为动荡的区域之一, 近百年来,


这里始终是地缘政治的角力场。 庞大的族群和多样的文化、 复杂的历史和重要
的地理位置、 碰撞的文明和博弈的政治利益, 使得这一地区注定成为世界关注
的焦点。 在当代世界, 斯拉夫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对人类文化的发展, 对
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稳定, 都具有重大影响。 在当前和今后可预见的国际形势
和世界格局下, 中国与俄罗斯之间建立起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及其发展状
态, 两国共同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等, 对于 21 世纪全球政治、 经济、 军事格
局的变化和走势必将发挥决定性影响。
为搭建北京人文社科智库建设平台, 2014 年下半年, 首都师范大学依托
俄罗斯语言文学学科开始筹备组建 “ 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 ( 以下简称中心) ,
并于 2015 年 4 月 15 日举行了隆重的成立揭幕仪式,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
仪式并讲话,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萼出席仪式并致辞, 周建设副校长宣布
了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 邱运华副校长主持了揭牌仪式, 俄罗斯科学院通
讯院士、 俄国文学院研究所所长巴格诺先生, 俄罗斯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陶米
恒先生、 文化教育处处长妮娜女士, 俄罗斯莫斯科 《 十月》 杂志主编巴尔梅
托娃女士以及来自俄罗斯、 美国、 日本、 瑞士和中国的著名斯拉夫学者, 中国
社会科学院、 北京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外著名研究机
构和高校的领导、 著名学者和学科带头人及我校相关院系师生代表出席了揭幕
仪式。
刘利民教授担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邱运华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刘文飞
教授担任中心首席专家。 中心组建了开放式的学术委员会, 吸纳了国际国内著
名斯拉夫问题研究专家为委员, 与国内相关的主要研究机构和国际著名的斯拉
夫研究中心建立了正式的学术联系。
“ 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 已经与以下国内外研究机构和高校建立了合作关
系: 美国哈佛大学 ( 戴维斯俄罗斯暨欧亚研究中心) 、 耶鲁大学 ( 斯拉夫系) ,
日本北海道大学 ( 斯拉夫暨欧亚研究中心) , 俄罗斯科学院、 莫斯科大学、 圣
彼得堡大学、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以及东欧和中亚等国
的一流大学; 国内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
语大学、 黑龙江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 俄罗斯研究中心) 等展开合作。 今后

127
“俄罗斯学”在中国

将设计稳定和规范的合作交流计划, 建立常态化机制, 积极开展多层面、 多领


域、 多渠道的实质性合作。 着力打造与美国 “ 戴维斯中心” 和日本 “ 北海道
中心” 比肩的著名世界级斯拉夫问题研究中心。
“ 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 成立以来, 已经召开了若干次重要的国内和国际
研讨会, 如 “ 新世纪俄罗斯文学: 世界性与俄罗斯性” (2014 年 12 月 27 日) 、
“中俄文学论坛” (2015 年 9 月 3 日) 、 “ 俄罗斯文学史的多语种书写” 国际研
讨会 (2015 年 11 月 21 日) 、 “ 巴别尔全集” 出版座谈会 ( 2016 年 10 月 13
日) 、 “ 苏联解体后的乌克兰文化研究” 国际研讨会 ( 2016 年 10 月 23 日) ,
等等。 中心年度计划中的 “ 语言中的人与世界” 国际研讨会也将于 2017 年 10
月在北京举行。 中心定期编发简报。 《 北京斯拉夫评论》 学术期刊第 1 期即将
刊发。

三  “ 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 校内学术团队

中心首席专家刘文飞, 文学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 首都师范


大学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 刘文飞教授担任中国俄罗斯文
学研究会会长、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 中
国翻译家协会理事, 是中国作协会员, 并担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
俄罗斯语言文学和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
审组专家, 还兼任 《 译林》 《 世界文学》 《 外国文学》 《 当代国际诗坛》 《 俄罗
斯文艺》 《 俄罗斯语言文学研究》 《 俄罗斯文化评论》 《 外文研究》 等杂志的
编委和胡绳青年学术奖、 鲁迅文学奖、 政府出版奖等奖项评委。 2015 年 11 月
4 日, 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亲自为刘文飞教授颁发了俄罗斯国家
“ 友谊勋章” 。
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利民, 原为教育部副部长、 总督学, 现任中国教
育国际交流 协 会 会 长, 欧 美 同 学 会 党 组 副 书 记、 副 会 长, 首 都 师 范 大 学
“ 俄语语言文学” 专业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 国际俄语教师联合会
副会长,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 《 中国俄语教学》 主编, 国际俄
语协会会刊 《 国外俄语》 编委, 是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名誉博士。 2006 年
11 月 4 日, 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亲自授予刘利民教授俄罗斯

128
面向新时期的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

国家 “ 友谊勋章” 。
中心主任邱运华,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 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博士
后合作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
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全国马列文论学会常务理事
兼副会长。
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隋然,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合作
导师,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兼俄语系主任, 首都师范大学语言哲学研究所所长、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
会俄语分委会委员、 全国翻译资格考评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
副会长、 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理事、 《 俄罗
斯研究》 理事, 《 莫斯科语言大学学报》 编委、 《 俄语学习》 编委, 上海合作
组织大学中方内部协调机制秘书长。
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杜桂枝,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
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 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原秘书长及 《 中国俄语教学》 执
行副主编。
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宗琥,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
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 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
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林精华,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博
士后合作导师, 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比较文学系主任, 中国高教学会外国
文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心组建了开放式的学术委员会, 吸纳了国际国内著名斯拉夫问题研究专
家为委员, 并为他们颁发了聘任证书, 计划协同合作开展重点领域的研究工
作。 此外, 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各成员国项目院校的区域学专家也将与中心展开
合作。 中心吸收了该研究领域国内外最优秀的专家学者。 本校俄语系的全体教
师也将进入中心的后备力量和梯队序列。

四  “ 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 学术依托及研究领域规划

中心学术团队成员在以往各自研究领域的成就为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学术

129
“俄罗斯学”在中国

基础。 首席专家刘文飞教授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社科基金重大和一般项目, 如
“ 苏联文学史” ( 1984 年) 、 “ 苏联文学反思” ( 1999 年) 、 “ 斯拉夫派和西方
派的思想论争及其在俄国文学中的渗透” ( 2002 年) 、 “ 俄罗斯 《 中国精神
文化大典》 中文翻译工程” ( 2012 年) , 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 “ 普
希金研究” ( 1998 年) 、 “ 普里什文研究” ( 2006 年) 、 “ 二十世纪俄国思想
史研究” ( 2011 年) , 等等。 刘文飞教授先后 4 次获得中国社科院科研 奖,
还获得过俄罗斯国际俄语教育协会 “ 突出贡献奖” ( 2007 年) , 俄联邦政府
“ 阅读俄 罗 斯” 翻 译 大 奖 ( 2012 年) , 俄 罗 斯 “ 利 哈 乔 夫 奖” ( 2012 年) ,
俄联邦 独 联 体 事 务、 俄 侨 和 国 际 人 文 合 作 署 “ 国 际 文 化 合 作 奖” ( 2013
年) , 人民出版社学术著作奖 ( 《 俄国文学史》 , 2013 年) , 《 新京报》 年度
最佳图书奖 ( 《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 2013 年)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刘文飞教授出 版 的 专 著 近 20 部, 主 要 著 作 有: 《 二 十 世 纪 俄 语 诗 史》
( 1996 年) , 《 诗歌漂流 瓶———布 罗 茨 基 与 俄 语 诗 歌 传 统》 ( 1997 年) , 《 墙
里墙外———俄语文学论集》 ( 1997 年) , 《 红 场 漫 步》 ( 2000 年) , 《 明 亮 的
忧伤: 重温俄罗斯》 ( 2000 年) , 《 阅读普希金》 ( 2002 年) , 《 布罗茨基传》
(2003 年) , 《 文学魔方》 ( 2004 年) , 《 思想俄国》 ( 2006 年) , 《 伊阿诺斯,
或双头鹰 》 ( 2006 年 ) , 《 俄 国 文 学 大 花 园 》 ( 2007 年 ) , 《 别 样 的 风 景 》
( 2008 年) , 《 俄 国 文 学 史》 ( 2010 年) , 《 普 里 什 文 面 面 观 》 ( 2012 年 ) ,
《 耶鲁笔记》 ( 2014 年) 等。 刘文飞教授出版的主要译著有: 《 文学与革命》
( 1992 年) , 《 普 希 金 诗 300 首》 ( 1997 年 ) , 《 时 代 的 喧 嚣 》 ( 1998 年 ) ,
《 文明的 孩 子》 ( 1998 年) , 《 三 诗 人 书 简》 ( 1998 年) , 《 “ 百 事” 一 代》
(2001 年) , 《 萨宁》 ( 2002 年) , 《 俄罗斯侨民文学史》 ( 2004 年) , 《 俄罗
斯文化史》 ( 2005 年) , 《 俄罗斯美女》 ( 2005 年) , 《 中国人的性格》 ( 2007
年) , 《 布罗茨基传》 ( 2009 年) , 《 抒情诗的呼吸》 ( 2011 年) , 《 俄国文学
史》 ( 2013 年) 等, 共 50 余部。 刘文飞教授另编有 《 普希金全集》 《 陀思
妥耶夫斯基全集》 《 诗与思文丛》 《 巴别尔全集》 等大型图书 10 余套; 发表
论文和各类文章 200 余篇。
邱运华教授主持和负责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
重大项目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子课题等。 1992 年入选湖南省

130
面向新时期的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

教学科研百人工程, 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国家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各一次。 代表著作有 《 诗性启示: 托尔斯泰小
说诗学研究》 ( 2000 年) , 《 19—20 世纪之交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史论》
(2005 年) , 《 俄苏文论十八题》 ( 2009 年) , 《 蒲宁》 ( 2003 年) 和 《 文学批
评方法与案例》 (2006 年) 等, 在 《 外国文学评论》 《 外国文学研究》 《 国外
文学》 《 俄罗斯文学》 等刊物上发表论文 30 多篇。
隋然教授在国内外核心及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语言学、 语言哲学研究论文
40 余篇, 出版专著 3 部, 教材 11 部, 语言学、 语言哲学、 文学等译著 7 部,
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以及北
京市科研项目。
杜桂枝教授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 出版专著 3 部,
其中 《 二十世纪后期的俄语学研究及发展趋势 ( 1975—1995) 》 已被多所高
等院校列为俄语专业研究生教材或必读书目, 并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
果二等奖。
王宗琥教授出版学术著作 3 部, 教材 3 部, 其中军队 “ 2110 工程” 重点
项目教材 1 部、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2 部, 出版译著 5 部; 在 《 莫斯
科大学学报》 《 俄罗斯科学院人文社科书评》 《 世界文学》 《 俄罗斯文艺》 《 外
国文学动态》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等杂志发表论文 33 篇。 全国优秀博
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2007 年) 。 专著 《 叛逆的激情———20 世纪俄罗斯小说中
的表现主义倾向》 获 2012 年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 专著 《20 世纪俄罗
斯文学: 思潮与流派》 获北京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2014
年) , 论文 《 荒诞、 变形的现实》 在教育部外指委举办的 “ 第一届全国高校专
业俄语优秀论文评选” 中获二等奖 (2009 年) 。 王宗琥教授主持了全国优秀博
士论文资助项目 “20 世纪俄罗斯文学: 思潮与流派” , 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
“ 俄罗斯乌托邦文学中的文化问题” , 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俄罗斯乌托
邦文学中的文化问题” ; 参与了 2012 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 俄罗斯
《 中国精神文化大典》 中文翻译工程”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9 世纪俄国文学
经典与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现代性建构” “ 当代俄国文本分析方法研究” ; 参与
了 “ 十五” 国家级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 并主持子项目 《 俄语语音

131
“俄罗斯学”在中国

教程》 的编著工作; 参与了黑龙江省重大社科项目 “ 先锋主义: 俄国 1910—


1930 年俄苏文艺研究” 。
林精华教授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 在核心和权威期刊发表大量论文, 主持
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 重大项目及北京市科研项目。
首都师范大学俄语语言文学学科长期以来已经形成明确稳定的俄罗斯语
言、 文学、 文化、 人文思想和区域学等研究方向和特色, 据此中心设计并规划
了三个研究领域: 一是 “ 俄罗斯文学及文化研究” , 二是 “ 俄罗斯语言学、 语
言哲学及人文思想研究” , 三是 “ 俄罗斯、 独联体国家和中东欧国家文学、 文
化及国别区域问题研究” 。

五  “ 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 今后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中心将与教育部、 外交部、 北京市教委等政府部门合作, 精心设计研究项


目, 提出专题咨询报告。 一是保持 “ 俄罗斯学” 研究的高水平, 积极开展与
俄罗斯相关政府部门的合作, 开展协同项目研究, 并争取获得适当的支持。 二
是展开对乌克兰、 塞尔维亚、 白俄罗斯、 波兰、 保加利亚等国家的研究, 特别
是对我国政府尤为关注的问题加以重点关注。 三是加强对环斯拉夫区域的地缘
问题 ( 地缘政治、 地缘经济、 地缘社会和地缘文化等) 展开研究。 四是发挥
中心在国内的标志性作用, 在与国内外顶级研究机构协同合作的同时, 引领和
带动国内著名高校的俄语学科拓展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向, 聚集一批高水
平学者, 培养一批有前途的青年学者作为后续有生力量, 更有效地发挥国内主
要高校俄语学科在人才培养、 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
中心将加强专门研究队伍建设, 形成研究领域全面覆盖, 研究团队研究人
员的年龄、 学历、 学缘、 职称、 研究方向合理配置, 培养与引进并举, 使该平
台不断涌现著名青年学者和后续力量, 并聘请国际专家形成国际性专门研究
队伍。
中心将立足于搭建国际斯拉夫研究高水平开放性平台, 建立与国际著名斯
拉夫研究中心的学术联系, 就斯拉夫地区热点问题展开合作研究, 形成协同研
究的常规机制。 主持编辑多语种 《 北京斯拉夫评论》 学术研究期刊, 构成本
学科研究的国际学术中心。 延请国际著名专家来京讲演, 开辟斯拉夫问题研究

132
面向新时期的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

的公开讲坛。
中心计划出版俄罗斯和斯拉夫国家的学术史, 包括文学通史、 思想史、 东
方学、 区域学等分量厚重的学术著作, 定期召开高端国际学术研讨会, 建立稳
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 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设计项目并承担国家级项目,
尤其是重大重点项目, 力争获得高层次奖项。 中心将继续发挥文学研究优势,
实现 “ 文学外交” 的创新思维和理念。

133
“俄罗斯学”在中国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万青松

一  俄罗斯研究中心发展沿革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 ( 简称中心) 成立于 1999 年, 其前身是


1981 年创办的上海苏联东欧研究所, 2000 年 9 月, 该中心成为教育部人文社
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1 年至 2010 年是中心逐步凝聚学术方向、 汇聚科研
队伍、 构建发展平台、 推进改革创新的 10 年。 “ 十二五” 期间,中心发展再上
新台阶。 在教育部 151 所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测评中获评 “ 优秀” , 中心成为全
国 30 个优秀基地之一。 在 “ 港澳台国际问题研究” 学术片的 13 个基地中,
中心在标志性、 代表性成果方面取得第一的佳绩。 “ 十三五” 期间的建设目标
是把中心建成一个国内知名、 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 以扎实学术研究为支撑的
大学智库型研究机构, 围绕国家和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
为国际研究的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提供规范基础。
中心所在的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拥有国际关系博士学位授予权, 设
有以面向欧亚国家留学生为主的 “ 当代中国研究” 全英文硕士项目, 每年在
俄罗斯、 中亚等国家招收 20 名留学生。

二  中心主要研究方向: 俄罗斯与欧亚研究

中心以基础研究与决策咨询研究相结合, 以国际化和多学科合作研究为
发展战略, 努力发挥国家文科基地的思想库作用。 建设 18 年来, 中心在中

134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俄关系、 俄罗斯国家转型、 俄国政治与外交、 大国关系、 欧亚地区与国别研


究、 国外俄苏研究、 上海合作组织、 “ 一带一路” 倡议、 苏联史、 俄苏文学
史等方面取得了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俄罗斯与欧
亚研究。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为适应国家重大战略与发展需求, 中心的俄罗斯 -
欧亚研究还有针对性地侧重于有关俄罗斯与欧亚地区发展的重大趋势性问题、
与我国和平发展相关的重大全局性问题和区域性问题, 特别是与中俄双边战略
伙伴关系建设以及与中亚、 上海合作组织相关的重大问题, 同时也包括广义上
的欧亚空间, 如中东欧和欧盟问题研究。 本研究方向从历史、 政治、 经济、 人
文、 外交、 地理等多个视角和维度展开对俄罗斯 - 欧亚地区相关问题的研究,
由中心主任冯 绍 雷 教 授 领 衔, 逐 渐 形 成 一 支 老、 中、 青 骨 干 相 结 合 的 研 究
团队。
在这个研究方向上, 中心的发展还与以外交部前副部长张德广为名誉院长
的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 上海市高校智库周边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 欧洲研究
中心等重要机构展开协同合作与研究工作, 互相补充和促进。
“ 十三五” 期间, 中心在已有基础上力争将本机构建设成为以俄罗斯与欧
亚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的新型地区研究基地。 具体而言, 有以下几点。
第一, 注重基础性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 中心正在进行中的国家社科基
金重大项目: 《 俄国通史》 ( 6 卷本) , 为目前国内第一次由中国人自己组织
写作的多卷本大型俄国通史。 本项目除了广泛采集现有出版物资料之外, 将
采购和利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 “ 1989” 档案资料以及其他最新档案资
料, 秉持开放视野和理性客观立场, 探究苏联解体的根源、 动因、 机理、 影
响及教训。
第二, 中心多年来承担大量资政和服务社会的学术工作, 拟以大学智库建
设为目标 ( 本机构于 2011 年推出 《 智库: 国外高校国际研究院比较研究》 一
书) , 在资政启民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第三, 有关国别研究、 地区研究问题在当代国际研究学界历来众说纷纭。
中心争取以俄罗斯与欧亚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 力争在形成中国特色的区域与
国别研究方面有所建树。

135
“俄罗斯学”在中国

三  中心研究团队介绍

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 13 名 ( 包括俄罗斯籍研究员 2 名) , 兼职研究人


员 14 名。
冯绍雷
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1999 年至今) , 同时担任华东师大学术委员会副主
任, CSSCI 期刊 《 俄 罗 斯 研 究》 主 编, 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2004—2015 年,
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 他同时兼 任 上 海 高 校 智
库———华东师范大学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俄罗斯瓦尔代论坛国
际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社科基金评委, 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 俄罗斯科学
院 《 世 界 经 济 与 国 际 关 系 》 ( Мировая экономика и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 和《 自由思想》 ( Свободная мысль) 国际编委, 中国国际关系学
会副会长, 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
上海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 上海国际战略学会副会长, 上海欧洲学会副会长,
并历任中俄友好、 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中方委员, 上海市立法咨询委员, 上海市
政府决策咨询专家, 上海市政府外事咨询专家, 上海 2010 年世博会国际事务
咨询专家, 上海市政府聘请的会议大使, 联合国开发署 CIS 国家宏观经济问题
专家等职务。 主要研究领域: 俄罗斯与欧洲的政治、 历史及社会转型, 大国关
系史研究, 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等。 著有 《 体制变迁与对外关系》 《 一个欧亚大
国的沉浮》 《20 世纪的俄罗斯》 等专著, 主编 《 转型时代》 ( 多卷本) 、 《 普京
时代》 等集体著作多部, 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曾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著
作一等奖等奖项, 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 曾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
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 哈佛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 俄罗斯科学院、 俄罗斯高等
经济大学、 莫斯科卡内基研究中心、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 法国国际关系
研究中心、 德国汉堡大学和平研究所、 日本北海道大学斯拉夫研究中心等机构
访学和工作。
刘  军
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他同时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国
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 中国东欧中亚学会理事, 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

136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亚学会副会长, 上海市国际战略学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 北约问题研


究, 当代俄罗斯与大国关系研究。 迄今发表学术论文、 评论文章以及提交咨询
报告共 40 余篇, 专著及各类著作 5 部,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 项, 教育部
哲学社会科学项目 1 项, 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 2 项, 上海市哲社项目 2 项;
2007 年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资助, 2012 年获教育部 “ 新世纪优秀人
才支持计划” 项目资助。 代表著作有 《 俄欧关系与中国欧亚战略》 ( 时事出版
社, 2015 年) , 《 俄 罗 斯 国 家 定 位 与 对 外 政 策 研 究》 ( 黑 龙 江 人 民 出 版 社,
2011 年) 等。
贝文力
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 副教授, 他同时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
区发展研究院 -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总支书记, 白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
市翻译家协会理事, 上海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理事。 俄罗斯普希金国立俄语学
院访问学者 (2001—2002 年) 。 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化艺术。 出版专著
《 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文化艺术》 《 大剧院的故事》 , 译著 《 莫斯科佬》 《 彼得堡
的冬天》 , 教材 《 俄语高级口译技能训练与实战演练教程》 。 担任 《 普京文集
(2012—2014) 》 编委。 发表论文 《 经典文学与俄罗斯芭蕾》 《 转型时期的俄
罗斯电影》 《 俄国社会文化图景上决斗影像的描绘》 《 双城记———莫斯科与圣
彼得堡》 《 俄罗斯普通高中侧重专业式教学研究》 《 镜头后的风云》 等。 翻译
《 普希金》 《 柴可夫斯基》 《 穆索尔斯基》 等俄罗斯文艺专题片。 主持 2 项国家
开发银行委托研究项目, 参与 3 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 多次受邀参
加在北京、 南京、 莫斯科、 基辅、 明斯克、 首尔等地举行的国际学术活动。
2017 年 6 月, 获白俄罗斯教育部颁发的 “ 白俄罗斯教育部表彰感谢状” 。
王海燕
俄罗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经济学博士, 圣彼得堡财经大学访问学者。 主
要研究方向为以中亚、 俄罗斯为主的上海合作组织和 “ 一带一路” 国家经济、
社会问题, 主要涉及国际关系、 比较政治经济学、 国际贸易、 国际区域经济合
作、 国际区域组织、 区域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区域能源合作、 人口、 资源与
环境经济学、 人类经济学等领域。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3 项及其他课题 6
项, 参与完成课题 30 余项; 出版专著 3 部, 合著 10 余部; 发表论文、 研究报

137
“俄罗斯学”在中国

告和内参 80 余篇, 获得省部级等奖励 10 余项。 代表作 《 新地缘经济: 中国与


中亚》 (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2 年) 获上海市第十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
秀成果 (2012—2013) 评选著作类二等奖。 多次赴俄罗斯、 中亚等国家参加
国际学术会议。
姜  睿
俄罗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经济学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 中亚和俄罗斯等
国际经济问题、 转型经济与产业经济等。 主持课题共 4 项, 发表论文 21 篇,
省部级研究报告 4 份, 其中独立承担完成并被采纳批示的报告 1 份 ( 获国开行
董事长等多位领导批示) 。 参与的 3 项省部级研究报告均已出版。 出版个人专
著 1 部, 先后参与集体著作 9 部, 共撰写约 32􀆰 5 万字。 担任上海市俄罗斯东
欧中亚学会副秘书长及理事, 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会员。 代表性成果: 《 以上
海为核心节点的 “ 一带一路” 等国家战略整合机制探索》 ( 《 现代经济探讨》
2015 年第 4 期) 、 《 上海合作组织的金融合作 (2014—2015) : 进展、 问题与路
径设想》 (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6 年第 3 期) 。
万青松
俄罗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破格晋升) , 博士。 上海市晨光学者 ( 2016
年) , 上海高校智库第十批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经济学、 大国关系、
俄罗斯问题、 欧亚地区事务等研究, 精通俄语 ( 专业八级) , 熟练掌握英语
( 大学六级) 。 兼任中心秘书, 上海高校智库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
究员, CSSCI 期刊 《 俄罗斯研究》 编辑部成员。 目前已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公
开发表中、 俄、 英 文 学 术 论 文 30 余 篇, 部 分 论 文 被 《 人 民 日 报 ( 内 部 参
阅) 》 、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人大 《 复印报刊资料》 、 《 国际政治》 和 《 中
国外交》 等全文转载或转摘。 目前独立主持 1 项国家级课题、 3 项省部级课
题、 5 项横向课题, 参加 3 项课题, 另有 6 篇决策报告分别被中央、 省级政府
部门采纳, 其中 3 篇获得中央领导的批示。 曾获 2016 年上海市俄罗斯中亚东
欧学会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 青年教师组) 、 中国教育部国家奖学金 ( 两次) 、
2015 年广东省优秀学生等奖励。 2016 年 10 月至 2017 年 1 月, 受邀在中共上
海市教卫委党委办公室挂职。 曾在北京新华通讯社总社对外部实习、 广东国际
战略研究院兼职。

138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张  昕
俄罗斯研究中心讲师,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政治学博士。 主要研究领
域: 比较 / 国际政治经济学、 比较资本主义、 俄罗斯与欧亚地区内政与外交。
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包括 Geopolitics, Osteuropa, Russia in Global Affairs, The
China Journal, 《 世界经济与政治》 等在内的多国、 多语种学刊和政策刊物上。
代表性论文为 “ Chinese Capitalism and the Maritime Silk Road: a world⁃systems
perspective”, (Geopolitics)。 论文 《 大规模私有化的阴影: 来自转型经济的证
据》 获得上海市第十一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论文
类二等奖 (2016 年)、 上海欧洲学会第一届优秀青年论文奖一等奖 (2014 年)。
肖辉忠
俄罗斯研究中心讲师, 华东师大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法国加香高
师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 俄罗斯、 中亚国家农业问题, 俄罗斯金砖外交。 主持
或参与 6 项课题研究, 发表学术文章 10 余篇, 代表作 《 试析俄罗斯金砖国家
外交中的几个问题》 ( 《 俄罗斯研究》 2012 年第 4 期) 、 《 俄罗斯农用土地私有
化以及流转问题研究》 (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5 年第 1 期) 。 合作专著 1
部 ( 《 俄罗斯海洋战略研究》 , 时事出版社, 2016 年) 。
闫德学
俄罗斯研究中心讲师, 国际关系学博士、 历史学博士后。 兼任上海高校智
库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上海反恐研究中心理事、 《 俄罗斯研
究》 编辑, 曾访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和俄罗斯莫斯科国立高等经济研究院。 主
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战略研究和中国智慧研究, 重点方向为日本对外关系、 反恐
研究等, 出版专著 ( 合著) 4 部, 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 被采纳调研报告 30
余份, 完成各级课题 15 项, 开设 “ 日本问题研究” 和 “ 中国智慧” 等课程。
论文 《 冷战后的日本俄苏研究》 , 获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代表性论
文: 《 治理结构与相互认知: 帝国与周边关系的比较研究》 ( 《 俄罗斯东欧中亚
研究》 2017 年第 2 期) 和 《 斯拉夫·欧亚研究的 “ 日本范式” 》 ( 《 俄罗斯研
究》 2016 年第 3 期) 。
郑润宇
俄罗斯研究中心讲师, 莫斯科大学哲学系政治学博士。 研究方向: 后苏联

139
“俄罗斯学”在中国

空 间 大 国 关 系、 后 苏 联 空 间 区 域 国 际 组 织、 中 亚 政 治 安 全。 著 有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России и Китая в борьбе с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м терроризмом,
《新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反对派———对 2011—2012 年俄罗斯反对派运动的思考》
(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3 年第 3 期) 及 《 俄哈促进的欧亚一体化的起
点: 海关同盟》 ( 《 国际经济评论》 2011 年第 6 期) 。 参与 《 环球时报》 百余
篇重要时评文章的撰写。
张  红
俄罗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法学博士。 上海市高校智库周边合作与发展
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 主任助理, 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会员及复旦大学联
合国研究会会员。 精通英语, 熟练运用法语。 主要研究领域: 大国关系、 俄罗
斯文化 与 外 交、 中 亚 社 会 福 利 以 及 反 恐 研 究。 曾 赴 法 国 高 等 社 会 科 学 院
( EHESS) 、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访学。 主持上海市教委、 国家开发银行及华
东师范大学委托项目 6 项, 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7 项, 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
篇, 独立撰写咨询报告 4 篇, 合作撰写咨询报告 2 篇, 撰写专报 5 篇, 参编著
作 4 部, 在 《 俄罗斯研究》 、 俄罗斯核心期刊 Russia in Global Affairs 及瓦尔代
国际辩论俱乐部官网等发表译文 60 余篇。
Sergey Birykov
俄罗斯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政治学理论, 区域政
治学, 地缘政治学, 比较政治学, 中亚区域问题等。
Vladislav Savin
俄罗斯研究中心专职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 俄罗斯能源、 中俄关
系等。

四  中心主办刊物

中心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有关俄罗斯、 欧亚研究领域的学术期刊 《 俄罗
斯研究》 , 并入选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 中
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 自创刊以来, 《 俄罗斯研究》 努力将期刊打
造成体现我国俄罗斯问题和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和水平的重要平台之一, 为推进
我国的俄罗斯问题和相关领域的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把开展国际学术交

140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流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 旨在与我国俄罗斯问题和相关领域研究的广度和
深度相适应。

五  中心国际化发展与主要合作伙伴

“国际化” 是俄罗斯研究中心长期坚持的重点发展方向。 2012 年, 上海市


教育委员会主任薛明扬在 《 中国教育报》 (2012 年 1 月 5 日) 撰文谈上海高等
教育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时, 特别提到: “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多年
来坚持走国际化道路……已逐步形成学术联系、 学术交流、 学术合作、 科研攻
关的国际化发展模式, 国际影响力正在稳步提升。” 目前, 中心与莫斯科高等
经济大学、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 远东研究所、 俄罗斯外
交部下属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与外交学院、 哈佛大学戴维斯俄罗斯研究中心、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 挪威国际事务研究所、 法国巴黎人文之家、 荷兰阿
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 日本北海道大学斯拉夫研究中心、 新加坡国立大
学等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高校以及中亚和东欧的重要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
了稳定的学术联系。 目前中心的主要合作伙伴和主要国际学术活动如下。
1􀆰 “ 瓦尔代” 国际辩论俱乐部
自 2010 年起, 中心已连续四次与由普京总统亲自倡议的 “ 瓦尔代” 国际
辩论俱乐部合作举办中俄分组会和一次内部研讨会。 “ 瓦尔代” 中俄分组会议
成果直接报送普京总统, 对普京对华政策的出台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近 2 年的
会议成果专报都上送中共中央办公厅、 外交部、 教育部等部门, 并被采纳, 其
中 3 篇报告分别获得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的批示。 此外, 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
连续 11 年参加普京总统每年出席的 “ 瓦尔代” 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 自 2013
年起, 冯绍雷教授任 “ 瓦尔代” 国际辩论俱乐部七人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和
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 并担任俄罗斯知名学术期刊 《 自由思想》 《 世界经济与
国际关系》 的国际编委。
2􀆰 俄罗斯高等经济研究大学
中心与该校合作始于 2006 年。 该校学术带头人、 俄政府前经济部部长、
著名经济学家叶甫根尼·亚辛, 世界经济与政治系主任、 “ 瓦尔代” 国际辩论
俱乐部主任卡拉加诺夫等重要学者与我校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关系。

141
“俄罗斯学”在中国

2011 年, 两校签订交流合作框架协议。 该校的数位校领导和重要学者都曾访


问我校, 参加学术活动。 2013 年, 中心和莫斯科高等经济大学互设海外工作
室, 将交流合作机制化和常态化, 旨在扩大中心国际学术影响力, 搭建学术资
源网络, 及时了解国外学术信息, 培养青年研究人员, 进一步提升中心在科学
研究、 人才培养、 咨询服务等方面的水平。 此外, 2011 年至今, 两校每年合
作举办 “ 中俄国际关系暑期学校” , 互派资深教授和中青年学者讲学授课, 迄
今已经举办七届, 多样化的合作不断成熟。
3􀆰 主要国际学术活动
中心每年还举办一系列重要的国内外学术活动, 包括连续 3 年 ( 2014—
2016 年) 举办 “ 中俄联合研究院·中俄青年学术精英讲习班” , 作为中俄人文
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 得到了教育部的专门立项资助, 以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
东同志的批示; 连续 8 年 (2010—2017 年) 举办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及观
察员国暑期学校” ( 上海) , 每次共有 30 余名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及观察员国
的青年学员来华, 进行为期近 1 个月的学术与交流活动; 连续 12 年举办 “ 中
欧历史文化讲习班” , 这是目前国内在此领域内最高级别的讲习班, 得到了法
国人文之家、 巴黎十大等单位的鼎力支持, 该讲习班不仅涉及俄国问题研究,
而且讲习班所探讨、 交流的研究方法论, 对欧洲研究、 俄罗斯研究起到了很大
的推动作用。

六  中心主要科研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 迄今俄罗斯研究中心出版著作 40 余部, 发表论文 350 余


篇, 研究报告 100 余份。 10 余项成果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
项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人文社会科学) 二等奖。 教
育部社科司主办的 《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简报》 2013 年第 10 期刊登了刘
延东副总理的讲话, 充分肯定了华东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的工作, 讲话摘要
如下: “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
教育政策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 学 俄 罗 斯 研 究 中 心、 南 开 大 学 APEC 研 究 中
心、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等已在相关研究领域享有良好声誉, 形成品牌
效应。”

142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1􀆰 科学研究
2001—2010 年, 中心在科学研究方面产出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代表性与
标志性成果, 并在全国及上海市各类社科领域评奖中获奖。 冯绍雷教授主持的
《 俄罗斯社会转型丛书》 (5 卷本) 以社会转型与大国关系为主题, 在国内学
术界率先全面而深入地剖析了社会转型的理论与实验。 《 俄罗斯政治经济外交
与文化》 (4 卷本) 邀请俄罗斯、 西方、 中国一流的专家参与写作, 真正体现
了全球层面的跨学科合作。 沈志华教授的 《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 套装共
3 册) 是一部有关苏联 74 年兴衰历史的实证性专题研究著作, 由 22 名中国学
者合力完成, 涉及政治、 军事、 外交、 经济、 文化、 民族等各个方面, 在学术
界及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 陈建华教授参与完成的 “ 外国文学鉴赏辞典大系”
( 全 15 册) , 由季羡林、 草婴等担任顾问, 国内诸多专家任各分卷主编, 季羡
林教授还为丛书题写了书名。 这一浩大的出版工程不仅凝结了诸多编写者个人
的心血, 也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新一代中国学人对于异域文 学 的 集 体 研 究
成果。
2001—2010 年标志性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其一, 《 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 , 陈建华, 重庆出版社。
该书由基地副主任陈建华教授主编, 对中国百年俄苏文学研究做了科学的
学术梳理。 该书阐述了本学科的诸多重大理论问题, 对学科发展具有奠基性作
用。 复旦大学教授夏仲翼等学者称, 这 “ 是近年来一部真正潜心撰写的上乘
学术著作。 全书架构完整, 叙述详尽, 具有十分宽阔的学术视野。 全书设计颇
具匠心” , 是 “ 有创见、 高质量的学术史研究专著” 。 本成果已获多种奖项。
2008 年 9 月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著作二等奖) , 2009
年 6 月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多家本专业重
要刊物发文, 高度评价该成果。
其二, “ 转型时代” 系列丛书 (5 卷本) , 冯绍雷等,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负责丛书的构思和组织编写, 专家队伍主要来自于俄
罗斯研究中心的专、 兼职研究员以及国内外其他机构的著名学者, 如俄经济部
前部长雅辛、 俄总统前顾问伊拉里奥诺夫、 卡内基基金会莫斯科中心主任卡卿
斯、 布鲁金斯学会盖迪等。 本丛书对发生在俄罗斯的由传统体制向现代民主政

143
“俄罗斯学”在中国

治和市场经济的转化以及与此相伴的社会转型进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 在有
关制度转型的起因、 动力、 机制、 路径的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 本丛书获
得国内国际学界的好评, 获得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
等奖。
“ 十二五” 期间, 中心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部文科基地试点改革单
位, 进行了重大项目一次立项、 整体管理的改革, 申报的 12 个项目一次全部
成功立项。 主持俄罗斯研究中心重大项目的不仅有国内一流的学者团队, 还有
来自日本和德国的专家。 同时, 中心还特别提出申请, 允许个别具有学术潜力
的副教授主持中心重大项目, 研究成果丰富, 其中, 在国际知名刊物 ( SSCI)
上发表近 10 篇学术文章; 一项成果获上海市社科评奖一等奖; 还有一份咨询
报告得到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批复, 若干份研究报告被中央办公厅、 上海市
委、 外交部、 发改委、 国家开发银行等采纳。 除了中心重大项目之外, 中心还
在上海合作组织研究 ( 借助教育部的 《 上海合作组织年度发展报告》 培育项
目的推动) 、 俄国通史 ( 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俄国通史》 6 卷本为依
托) 等重大问题上, 扎实推进, 已经产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 十二五” 期间主要代表性成果如下。
2014 年 5 月, 在普京总统来华出席亚信峰会之际, 受外交部委托, 中心
组织编译出版了 《 普京文集 ( 2012—2014) 》 。 王毅部长为普京文集撰写序
言。 他在序言中指出: “ 出版 《 普京文集 ( 2012—2014) 》 , 是一件很有意义
的事情。 《 普京文集 (2012—2014) 》 , 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很强的可读性。
我相信, 这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俄罗斯领导人的执政理念
和俄罗斯人民在强国富民道路上取得的最新成就, 进一步增进中俄两国人民的
相互了解和友谊, 促进双方各领域的合作。” 首发式在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举
行。 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与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共同为文集
揭幕。
冯绍雷: 论文 《 一场远未终结的辩论———关于苏联解体问题的国外学术
诠释》 , 《 新华文摘》 2012 年第 14 期全文转载。
冯绍雷、 封帅: 论文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 功能与趋势》 , 获
上海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

144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冯绍雷、 刘军: 《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思考》 , 时事出版社, 2013 年。


周尚文: 《 苏共执政模式研究》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年。 获第六届高
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刘军: 《 俄欧关系与中国欧亚战略》 , 时事出版社, 2015 年。
刘军、 李海东: 《 北约东扩与俄罗斯的战略选择》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刘军: 《 俄罗斯国家定位与对外政策研究》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年。
王海燕: 《 新地缘经济: 中国与中亚》 , 获上海市第十届邓小平理论研究
和宣传优秀成果二等奖。
贝文力: 《 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文化艺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年。
杨成: 论文 《 “ 上海精神” 与上海合作组织机制: 超越地缘政治的视角》 ,
获上海市第十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一等奖。
杨成: 论文 《 中国俄苏研究的范式重构与智识革命》 , 获上海市第九届邓
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三等奖。
杨成: 论文 《 形成中的中亚地区格局: 尚存的单极残余、 不稳定多极和
其他选择》 , 获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杨成、 王化江、 王彬: 咨询报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
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 (2009—2015) 》 , 获上海市第十届哲
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内部探讨奖。
利布 曼: 论 文, “ Sub⁃National Variation of Corruption in Russia: What Do
We Know About It?” , 发 表 于 SSCI 期 刊 Region: Regional Studies of Russia,
Easter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 2013 年第 2 期;
利布曼: 论文 “ Roving Bandits in Action: Outside Option and Governmental
Predation in Autocracies” , 发表于 SSCI 期刊 KYKLOS, 2012 年第 4 期;
松里公 孝: 论 文 “ Faith or Tradition: the Armenian Apostolic Church and
Community⁃Building in Armenia and Nagorny Karabakh1 ” , 发 表 于 SSCI 期 刊
Religion, State & Society, 2013 年第 1 期;
松里公孝: 论文, “ Contextualized violence: politics and terror in Dagestan” ,
发表于 SSCI 期刊 Nationalities Papers: The Journal of Nationalism and Ethnicity,

145
“俄罗斯学”在中国

2014 年第 2 期;
张昕、 冯绍 雷: 论 文 《 乌 克 兰 危 机 的 理 论 透 视》 , 《 世 界 经 济 与 政 治》
2014 年第 6 期。
“ 十三五” 期间, 中心积极参与服务国家 “ 一带一路” 建设, 贡献智力支
持。 通过设立中心重大项目, 突出体现中心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特色。 “ 十三
五” 中心重大项目的主题是: “ 一带一路” 、 “ 欧亚伙伴关系” 下的中俄关系。
邀请国内外在中俄关系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参与基地重大项目研究, 有卡拉加诺
夫 ( 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 、 利布曼 ( 德国慕尼黑大学) 、 于滨 ( 美国文博大
学) 等。 这一时期中心的五项重大项目分别是以下几个。
其一, 冯绍雷: “ ‘ 一带一路’ 与 ‘ 欧亚伙伴关系’ 对接中的中国定位与
战略” 。
其二, 卡拉加诺夫 ( 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 : “ 欧亚合作与中俄关系的战
略定位” 。
其三, 利布曼 ( 德国慕尼黑大学) : “ 大欧亚伙伴关系与地区化进程” 。
其四, 刘军: “ 中俄经贸合作的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基于对两国毗
邻、 非毗邻地区和支点城市的企业合作调研” 。
其五, 于滨 ( 美国文博大学) : “ 21 世纪的国际格局与中俄关系: 传统、
现代与未来” 。
近两年, 中心在推进服务国家 “ 一带一路” 倡议建设方面开展了许多研
究工作。
在专著出版方面, 冯绍雷教授主编了学术专著 《 让梦想照进现实: “ 一带
一路” 的愿景与行动》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年) 。 自 2012 年开始主编年度
报告 《 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 , 已经出版发行 4 部, 从不同的视角深入解读
上合组织成员国、 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情况与 “ 一带一路” 倡议。
在项目研究方面, 2016—2017 年, 中心获得国家、 省部级项目 6 项: 刘
军教授主持的 2017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跨欧亚伙伴关系背景下的中俄
‘ 两河流域’ 合作研究” 、 2016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
目 “ 中俄经贸合作的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基于对两国毗邻、 非毗邻地区
和支点城市的企业合作调研” , 万青松博士主持的 2016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

146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资助项目 “ 跨国政治协作空间的建构———以欧亚地区国家间合作为例” 、 2016


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 次区域合作视域下上海对接服务 ‘ 一带
一路’ 建设研究———以两河流域、 两城合作为例” 、 2016 年度上海市 “ 晨光计
划” 项目 “ 欧亚全面伙伴关系的构建与中俄战略合作” 。
在服务 “ 一带一路” 建设的实地调研方面, 2016 年 1—3 月, 受中国外交
部和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的共同委托, 中心 “ 中俄两河流域 ( 长江中上游地区
与伏尔加河沿岸地区) 合作项目” 科研团队先后实地走访了长江中上游 6 省
( 市) 的 50 余家政府机构、 企业、 科研院所、 高等院校, 进行深入考察与实
地调研, 旨在为落实中俄两国元首关于深化两国区域层面经贸、 人文等领域的
合作提供政策支持。 调研团队提交多篇调研报告, 并获得中央、 省级部门的采
纳, 其中 1 篇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批示。 2016 年 5—8 月, 中心团队在
2016 年 1—3 月已经开展的 “ 中俄两河流域” 合作国内调研基础之上, 启动对
江浙沪三省市的中国与俄罗斯企业展开实地调研。 本次调研得到俄罗斯驻上海
总领事馆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在前期调研基础之上, 2017 年 3 月 25 日, 由中心倡议的 “ 两河流域” 合
作智库联盟启动仪式暨首届智库论坛在上海成功举行。 论坛围绕中俄 “ 两河
流域” 之间的经济、 人文合作现状与前景, 以及 “ 两河流域” 智库合作重点
与未来规划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外交部欧亚司司长桂从友以及来自长江中上
游六省市的相关涉俄合作部门负责人共 50 余位嘉宾出席论坛, 旨在为推进中
俄 “ 两河流域” 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在对外合作方面, 中心与国内 10 家兄弟高校的国家重点研究机构和 6 家
国家级外宣媒体共同组建 “ 一带一路” 人文交流智库联合体, 并举办 “ 一带
一路” 软力量建设高端论坛。 智库联合体首次尝试以问题为导向, 开展跨高
校、 跨学科、 跨地域的研究合作, 以此探索多学科交融的智库建设方式和向高
端智库转型的可行性制度创新路径。 此举旨在落实 2016 年 12 月 5 日中央全面
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 关于加强 “ 一带一路” 软力量
建设的指导意见》 , 致力于加强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建设, 推进舆论宣传和舆
论引导工作,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为 “ 一带一路” 建设提供有力理论支
撑、 舆论支持、 文化条件。

147
“俄罗斯学”在中国

2􀆰 资政启民
除了开展学术研究, 围绕关乎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 俄罗斯研究中心发挥
自身长期积累的优势, 积极开展应用与对策研究, 提供高层次咨询服务。 据不
完全统计, 中心成员多年来共向中共中央办公厅、 教育部、 外交部、 国家发改
委、 上海市委办公厅、 上海市教委等部门提交各类咨询报告 100 余份, 获得了
较好的社会影响, 其中多份获得国家领导人的批示。
2014 年, 冯绍雷教授撰写的咨询报告 《 未来十年国际体系调整变革背景
下中美俄关系 走 向、 中 俄 战 略 互 动》 , 得 到 国 家 最 高 领 导 人 习 近 平 同 志 的
批示。
2015 年, 冯绍雷教授撰写的咨询报告 《 “ 一带一路” 赢得积极呼应  情绪
推进面临多重挑战》 《 把握战略支点统筹布局  增信释疑确保顺利推进》 两篇
稿件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德江同志批示, 引起有关方面重视。
2016 年, 冯绍雷教授撰写的 《 关于 2017 年我国纪念十月革命 100 周年的
若干建议》 被中共中央宣传部 《 舆情摘报》 单独采用, 并获中央领导同志批
示 ( 政治局常委以上领导批示) 。
2016 年, 刘军教授提交的 《 中国应利用 G20 主场优势推动有利于我方议
题建设的建议》 , 获中共中央办公厅 《 观点摘报》 综合录用。
2016 年, 万青松博士、 冯绍雷教授提交的 《 当前中俄关系发展面临的若
干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一篇 《 深化和发展合作关键点上中俄关系的未来走向
研判》 、 第二篇 《 中俄经贸合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思路》 、 第三篇 《 中俄
“ 一带一盟” 对接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均获得中央办公厅 《 专报》 单
篇录用, 并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批示。
2016 年, 苏闻宇博士提交的 《 俄罗斯外交战略顾问卡拉加诺夫关于俄对
外战略的主要观点》 , 获中共中央办公厅 《 专报》 单篇录用。
2016 年, 阎德学博士撰写的 《 日俄关系趋向回暖  建议我密切关注》 , 刊
登在新华社国际部 《 参考清样》 第 20160421 期。
智库除了资政之外, 还有启民的重要功用。 中心学者受邀在中央电视台英
文频道、 东方卫视、 新华网、 中新社、 环球网、 凤凰网、 《 国际先驱导报》 、
澎湃新闻、 东方网、 《 解放日报》 《 文汇报》 、 “ 今日俄罗斯” 电视台、 俄罗斯

148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卫星网等各种传统、 现代媒体发声, 就重大、 热点问题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比如, 冯绍雷教授在上海东方卫视主讲了 28 集的 “ 美俄情仇半世纪” , 内容
涵盖美苏冷战、 美苏对抗、 苏联改革、 苏联解体、 古巴导弹危机、 北约东扩等
方面, 个别讲座的点击率超过了百万次, 社会反响良好。
“ 十三五” 建设期间, 俄罗斯研究中心紧紧围绕国家 “ 十三五” 规划纲要
精神, 按照服务国家急需、 突出研究特色、 注重成果质量、 引领学科发展的总
体布局要求, 以基础研究与决策咨询研究相结合, 以国际化和多学科合作研究
为发展战略, 继续发挥国家文科基地的思想库作用, 同时努力将中心建成以俄
罗斯与欧亚研究为主干的新型地区与国别研究基地。

149
“俄罗斯学”在中国

南京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徐来娣

南京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悠久的学科发展史, 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建
立的俄语专业之一, 同时也是我国综合性院校中为数不多的不间断招生的俄语
专业之一, 其发展轨迹是我国俄语教学与研究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在历史上,
本专业曾有过辉煌, 也曾有过低迷, 前后经历了各种起伏与波折, 留下了丰富
的经验和教训。 总结过去, 展望未来, 对于本学科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图根据现有史料及本专业老前辈的回忆, 主要从学科发展
历程、 主要发展阶段、 主要学者介绍、 主要科研成果和主要合作伙伴这五个方
面, 来梳理南京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自 1945 年建立以来的学科发展史, 力
图客观再现本学科 70 年以来所走过的历程, 系统介绍本学科有史以来最重要
的教学与科研成果, 以期对本专业未来的学科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  学科发展历程

追溯历史, 南京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建立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1945


年 2 月 4 日至 2 月 11 日, 苏、 美、 英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 主要讨论如
何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如何分配等问题, 会议期间决定, 中、 苏两
国将签订友好同盟条约。 为培养中国自己的俄语外交人才和翻译人员, 承担沟
通中苏两国交流的重要使命, 国立中央大学 ( 即南京大学前身) 奉命自 1945
年 2 月起增设俄文专修科, 学制三年。 1945 年 2 月, 中央大学俄文专修科开

150
南京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始招收第一批学生, 丁文渊和姜寿春先后担任俄文专修科主任。 当时的俄文专


修科, 隶属于文学院。
1948 年 9 月, 俄文专修科改为俄文组 ( 即专科改为本科) , 学制五年, 划
归外国语文系。
1949 年 8 月, 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同年 9 月, 上海师专、
上海幼专并入南京大学, 原两校部分英文、 俄文专业的学生并入外文系学习。
1950 年 9 月, 俄文组改称为俄语组。
1952 年 10 月, 南京大学院系调整后, 俄语组改建为俄罗斯语言文学系,
直接隶属于南京大学, 系主任陆丰。
1954 年 9 月, 厦门大学俄语专业并入南京大学俄文系, 系主任仍为陆丰。
俄文系下设俄罗斯语言文学教研室和普通俄语教研室, 专俄教研室主任为殷德
善, 普俄主任为陆丰。
1954 年 9 月, 南京大学西语系、 俄文系执行新的四年制教学计划。
1955 年 7 月, 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与西方语言文学系合并为南京大学外国
语言文学系, 商承祖为系主任, 陈嘉、 林文峥、 陆丰为副系主任, 下设英国语
言文学教研组、 德国语言文学教研组、 法国语言文学教研组、 俄罗斯语言文学
教研组和普通俄语教研组。
1956 年 9 月, 根据高教部通知, 本专业自 1956 年秋季入学的本科生新生
起改为五年制。
1964 年 9 月, 本专业招收 2 名非导师制苏联当代文学研究生: 过继高和
聂刚正。
1978 年, 本专业恢复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 同年招收文学方向硕士研究
生 2 名: 余一中、 傅文宝。
1980 年, 国家教委确认本专业为全国俄语人才培养五大基地之一。
1981 年, 国务院公布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南京大学俄语专业
被列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 余绍裔、 陈敬咏、 李志乔、 王恩圩、 诸葛苹被列
为国内俄语学科首批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85 年, 南京大学外文系下属的公共英语教研室和公共俄语 ( 即普俄)
教研室独立出来, 成立了系级建制的公共外语教研室, 1986 年更名为南京大

151
“俄罗斯学”在中国

学大学外语部。
1993 年, 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扩建为外国语学院, 下设四个系: 英
语系、 西语系、 俄日语系和国际商务系。
1999 年 3 月, 本专业与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共同成立普希金俄罗斯
文化研究中心, 旨在为加强中俄两国之间的经济、 文化、 教育等领域内的交流
与合作做实事。
2002 年 3 月, 南京大学对外国语学院西语系、 俄日语系建制进行调整,
批准建立法语系、 德语系、 西班牙语系、 俄语系、 日语系。
2007 年 3 月,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相关规定, 本专业被批准增列为
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点。 该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俄罗斯文学、 俄语语言
文化、 俄语修辞学。
2006 年 6 月, 王加兴教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2007 年开始招收博士生,
2007 年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招生, 2008 年
起, 在本学科博士点招生, 每年招收博士生 1—2 人。
2010 年 10 月, 本学科成功申请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经过
两年的优化提升建设, 本专业于 2012 年 10 月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的检查验收,
并获评优秀。
2013 年 10 月, 经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批复, 我校成立 “ 南京大学俄
罗斯学研究中心” , 中心负责人为本专业学科带头人王加兴教授。
根据上述史实, 我们可以粗略地勾勒出本专业的学科发展轨迹: 南京大学
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历史, 始于 1945 年建立的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俄文
专修科。 其后, 随着学校的校名更替和学科调整, 先后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外国
语文系俄文组 (1948 年) 、 国立南京大学外国语文系俄文组 (1949 年) 、 国立
南京大学外国语文系俄语组 ( 1950 年) 、 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 ( 1952
年) 、 南京大学俄文系俄罗斯语言文学教研室和普通俄语教研室 ( 1954 年) 、
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俄罗斯语言文学教研组和普通俄语教研组 ( 1955
年) 、 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俄罗斯语言文学教研组 ( 1985 年) 、 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俄日语系俄语专业 (1993 年) 等历史时期, 于 2002 年改建为南京
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152
南京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二  主要发展阶段

笔者认为, 南京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史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发展
阶段: 初创期 (1945—1948 年) 、 兴盛期 (1949—1965 年) 、 停滞期 (1966—
1976 年) 、 复兴期 (1977—1992 年) 、 平稳发展期 ( 1993 年至今) 。 下文试图
从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与科研、 人才培养等方面, 逐个具体介绍本学科的五个
发展阶段。
( 一) 初创期 (1945—1948 年)
1945—1948 年, 是南京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的 “ 初创期” 。 在这一阶
段, 本专业的学科发展基本处于初创阶段, 主要经历了 1945 年的俄文专修科
创建和 1948 年的专转本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至于学术研究, 就目前史料来
看, 暂时尚未兴起。
正如前文所言, 1945 年 2 月, 为承担沟通中苏文化之使命, 满足社会对
俄文人才之需求, 国立中央大学奉令于 1945 年 2 月创建俄文专修科, 隶属文
学院。 当年俄文专修科的创建, 受到了校方的极大重视, 学校特聘请原国立同
济大学校长丁文渊出任科主任。 丁先生毕业于同济医学院, 后留学德国, 获法
兰克福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 先后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参议、 考试院参
事、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参赞、 同济大学校长、 国民政府外交部专门委员等。
1945 年 2 月, 在中央大学俄文专修科任科主任。 丁先生不懂俄文, 为了有更
多的机会接触学生, 专门开设德语课作为第二外语, 丁先生亲自授课。 1947
年, 丁文渊调离, 再次担任同济大学校长, 而中央大学俄文专修科科主任则由
姜寿春继任。 当年中央大学俄文专修科的专职教师有: 丁文渊、 姜寿春、 宋裕
坤、 南文明、 殷德善、 葆仁娜、 黄阿丽等。 其中, 宋裕坤曾在国民政府军委任
职, 殷德善曾任国民政府驻苏安集延、 森塔领事, 而葆仁娜、 黄阿丽 ( 韩)
是外籍教师。
1948 年 9 月, 国立中央大学俄文专修科改为俄文组 ( 即专科改为本科) ,
学制五年, 划归外国语文系。 由于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苏关系的好转, 许
多大学一、 二年级的学生放弃原来专业重新报考俄文组。 开课后, 还有很多教
授、 讲师前去旁听, 教室里总是非常拥挤。 学校聘请著名教授张西曼讲授俄文

153
“俄罗斯学”在中国

文法。 此外, 苏联大使馆也很关心中央大学俄文专业的发展, 使馆文化参赞潘


克拉托夫先生曾亲自在中央大学教授俄语会话课。
在人才培养方面, 据 1945 级校友张全民回忆, 中央大学俄文专修科 1945
年招生时, 报考者多达数百人, 录取 30 多人, 其中有不少学生已在其他专业
读过一两年, 考虑到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决定改学俄语。 后来几年的招生情况
不详。
遗憾的是, 由于史料有限, 本学科初创期的具体情况我们也就只能介绍以
上内容。
( 二) 兴盛期 (1949—1965 年)
众所周知, 20 世纪 50—60 年代, 正值新中国建设初期, 由于中国在外交
上实行一边倒政策、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的签订、 苏联对中国社会主义
建设的全方位援助等各种因素, 中苏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 “ 蜜月
期” 。 当时的中国俄语教学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
背景之下, 本学科在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与科研、 人才培养等方面进入了迅猛
发展的 “ 兴盛期” 。 这一阶段本学科主要经历了 1952 年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
文学系建立、 1964 年非导师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1􀆰 兴盛期的师资队伍建设
这一时期本学科的师资队伍得到了迅猛扩大, 增加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生力
量。 当时的南京大学俄语学科队伍规模相当大, 分为专业俄语 ( 约 20 人) 和
普通俄语 ( 约 30 人) 两个教研组。 下文着重介绍专俄教研组的情况。
当时的南京大学专俄教研组主要由五个梯队组成。 第一梯队是 4 位曾任国
民政府外交官的老先生: 陆丰、 吕同仑、 徐德光、 殷德善 ( 1956 年调至 北
外) 。 第二梯队是 5 位留苏毕业生: 1957 年入职的张景海 ( 后调到新华社) 、
王恩圩、 余绍裔、 陈敬咏, 及稍后进校工作的沈渝来。 张景海、 王恩圩两人专
攻俄语语言学, 余绍裔、 陈敬咏、 沈渝来三人从事俄苏文学研究。 第三梯队是
本校毕业生, 他们是 1951 届的李鑫, 1954 届的李志乔、 诸葛苹、 项淑娟、 王
薇生、 徐竹生、 张 大 本、 邱 志 朴 ( 后 四 位 于 1957 年 被 打 成 右 派 后 离 职) ,
1956 届的刘璧予, 1957 届毕业生杨岱勤、 过继高 ( 后调离) , 1959 届毕业生
王志棣, 1960 届毕业生聂刚正, 1964 届毕业生张敏、 石国雄、 曹缦西、 张家

154
南京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霖、 袁玉德。 第四梯队是其他学校的毕业生, 如 1956 年前后入职的马吉增、


张才兰、 范彬等。 第五梯队是 2 位俄罗斯人: 张纳德和刘妮娜。 总的来说, 无
论是从年龄层次, 还是从学缘结构来看, 本学科的师资队伍在这一时期已经得
到迅速扩大和优化。
1949—1965 年, 本专业负责人主要是陆丰。
2􀆰 兴盛期的教学与科研
1949—1965 年, 本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有了迅猛发展, 取得了不少
成绩, 主要有教学改革、 教材编写、 译著出版和单篇论文发表等。
第一, 教学改革。 从 1964 年开始, 由于国内缺乏外语学习环境, 南京大
学外文系开展外语教学研究, 提出了 “ 听说领先, 读写跟上” 的教学理念。
俄语专业在李鑫的号召下, 进行了俄语教学改革。 当时参与俄语教改活动的主
要有诸葛苹、 刘璧予等低年级老师。
第二, 教材编写。 这一时期本学科共编写出版 17 本中小学俄语教材, 由
本校专俄教研组和普俄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参与, 其中包括 7 本一套的和 10 本
一套的江苏省中小学俄语课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60 年代初出版) 。 当时由
余绍裔为以上所有教材录音并灌制唱片, 而刘璧予负责到南大附小试教。
第三, 译著出版。 本学科吕同仑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先后出版 3 本译
著: 《 植物本性的改造者》 (1951 年) 、 《 苏联学校教学的组织和方法》 ( 1954
年) 、 《 语言学概论》 (1956 年) 。 其中, 第三本译著尤为重要。 这是一本苏联
语言学经典名著, 原作者是苏联著名语言学家布达哥夫。 该译著在我国语言学
界很有影响, 不仅对于我们了解和学习苏联语言学理论很有帮助, 而且对于我
国的语言学研究, 尤其是对于我国教学语法与理论语法相互关系的研究, 有着
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四, 单篇论文发表。 这一阶段的论文内容涉及苏联语言学研究成果介
绍、 苏联文学研究以及俄语教学研究。 主要有吕同仑的 《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
革命以来的莫斯科大学的语言科学》 ( 1956 年) 、 陈敬咏的 《 高尔基的剧本
〈 敌人〉 ———冲突与性格》 (1959 年) 、 诸葛苹的 《 中学俄语语音教学中的几
个问题》 (1963 年) 等。
由此可以看出, 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 20 世纪 50—60

155
“俄罗斯学”在中国

年代, 本专业教师就已开始在俄语语言学、 俄罗斯文学、 俄语教学等多个领域


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3􀆰 兴盛期的人才培养
1949—1965 年, 本专业的招生规模迅猛扩大。 根据 2002 年 5 月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编写的毕业生名录, 1949—1965 年, 本专业的招生情况大致如下:
1949 年 ( 人数不详) 、 1950 年 24 人、 1951 年 20 人、 1952 年 42 人、 1953 年
44 人、 1954 年 40 人、 1955 年 26 人、 1956 年 18 人、 1958 年 17 人、 1959 年
32 人、 1960 年 31 人、 1961 年 18 人、 1962 年 24 人、 1963 年 ( 人数不详) 、
1964 年 29 人、 1965 年 16 人。 其中, 1957 年, 由于俄语人才出现严重过剩,
全国高校俄语专业暂停招生一年。 从 1963 届到 1970 届实行的都是五年制。 显
然, 在 1952—1954 年, 本专业本科生的招生规模达到了顶峰。 据本专业老前
辈回忆, 那几年的南京大学俄语专业, 通常需要把一个年级的学生分成 3 个平
行班授课。 另据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 年编写的院史记载, 1952 年 11 月,
俄文专业在校生有 87 人, 而英文、 法文、 德文专业在校生人数分别为 63 人、
10 人、 36 人, 也就是说, 1952 年南京大学俄语专业的在校生人数大大超过了
本校其他外语专业。 当年俄语专业的兴盛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顺便提一下,
1953 年 2 月, 本学科还专门开办了专业俄文速成学习班, 本校教师及行政工
作人员共 150 余人参加, 一些年过半百的老教授也欣然报名。 许多人经过短期
的刻苦学习, 基本具有了俄语的读、 写能力, 能够阅读俄文资料, 有的还参加
了教材翻译。 另, 1960 年, 本专业还开办了一期两年制的俄文专修班 (27 人)。
1949—1965 年, 本学科在课程开设方面同样进入了 “ 兴盛期” 。 据余绍
裔、 王恩圩、 诸葛苹、 刘璧予、 曹缦西等老师回忆, 当年本专业开设的课程有
俄语实践课、 语法课、 翻译课、 文学史课、 文学选读课等。 具体来讲, 1957
年以前本专业开设的课型较为单一, 只有精读、 语法、 翻译等。 1957 年以后,
也就是留苏生余绍裔、 王恩圩、 陈敬咏等来到我校之后, 本专业参照苏联模
式, 在高年级开设各种选修课, 包括语法学、 语音学、 词汇学、 文学史、 文学
选读等。 这是当年本学科俄语专业教学方面的一大特色。
此外, 1959—1963 年, 本专业的刘璧予老师受江苏省广播师范学校邀请,
在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开设俄语课, 一星期录音 1 次, 分 3 次播放, 共授课 4

156
南京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年, 为我国培训了大批中学俄语教师。 教材由刘璧予老师编写, 授课教师也是


刘璧予, 扮演听课学生的是尚未毕业的曹缦西和张家霖。
1964 年本学科正式开始了研究生培养工作。 当时, 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
生指标, 本专业招收了 2 名非导师制研究生———聂刚正和过继高, 学制两年,
具体指导工作由余绍裔和陈敬咏共同负责。 可惜的是, 到了 1966 年, 他们还
没开始写论文, 就因 “ 文化大革命” 的开始而中断了正常的研究生学习。
南京大学俄语专业在 1949—1965 年的 “ 兴盛期” , 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优
秀俄语人才。 主要有: 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和常务理事、
南京大学外文系原党总支书记李鑫 (1951 届本科业) ; 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俄
语教学研究会理事、 南京大学俄语专业硕导李志乔教授 (1954 届本科生) ; 我
国著名俄语语音学家、 南京大学俄语专业硕导诸葛苹教授 (1954 届本科生) ;
第三届和第四届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的理事和常务理事、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副院长、 南京大学俄语专业硕导曹缦西教授 (1964 届本科生) ; 曾任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俄日语系主任的俄语专业硕导石国雄教授 (1964 届本科生) ; 原任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学部委员、 中国
中俄关系史研究会会长李静杰 (1965 届毕业生) 等。
( 三) 停滞期 (1966—1976 年)
1966 年, “ 文化大革命” 爆发, 学校开始停课搞各种运动, 各个学科遭到
空前劫难, 大批学校领导、 教师及学生遭到残酷迫害, 教学与科研事业受到严
重摧残。 本专业的学科发展随之进入长达十年的 “ 停滞期” 。 这一阶段本学科
主要经历了 1972—1975 年连续招收 4 届工农兵大学生, 以工农兵大学生为教
学对象的 “ 听说领先、 读写跟上” 教学改革, 20 世纪 70 年代专俄和普俄教研
组全体教师参与马列文献翻译这三个重大历史事件。
1􀆰 停滞期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1966—1976 年, 本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 殷德
善、 张景海先后调离, 陆丰、 吕同仑、 徐德光先后离职或退休, 其他成员基本
变动不大。 “ 文革” 前期, 本专业负责人是陆丰; “ 文革” 后期, 则由余绍裔
负责工作。
1966—1976 年, 本学科的招生规模急剧萎缩。 1966 年 6 月 13 日, 中共中

157
“俄罗斯学”在中国

央、 国务院发出通知: “1966 年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迟半年进行。” 自


此, 本专业停止招生达六年之久 ( 1966—1971 年) 。 同年 6 月 30 日, 高教部
发出通知: “1966 年、 1967 年研究生招生工作暂停。” 自此, 本专业停止招收
研究生, 直到 1978 年才开始恢复招收研究生。
1972 年 4 月, 本专业恢复本科招生工作, 招收首届工农兵学员 39 名, 学
期三年。 1973 年 9 月, 本专业招收第二届工农兵学员 14 名。 1974 年和 1975
年, 又分别招收工农兵学员 15 名。
显然, 这一阶段本学科的人才培养工作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如果没
有 1972—1975 年招收的这四届工农兵大学生, 这一阶段的人才培养工作几乎
就是一个空白。
2􀆰 停滞期的教学与科研
然而, 本专业教师即便在停滞期还在坚持搞科研, 其成就主要集中在教改
和马列文献翻译两个方面。
1972 年, 本学科从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大学生开始, 继续按照 “ 听说领先,
读写跟上” 的理念进行教学法改革, 并自编一套讲义 ( 8 本) , 可惜没有正式
出版, 只在校内油印使用。 据我系老前辈诸葛苹回忆, 这一改革前后持续多
年,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并在全国俄语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那几年, 不仅
本地的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教师前来我校学习观摩, 而且, 东北、 广州、 新
疆、 内蒙古等地的高校俄语教师也纷纷前来取经。 当年参加教学改革的教师主
要有诸葛苹和刘璧予, 以及后来加盟的王志棣、 韦韫华、 莫宗、 曹缦西等。
此外, 据院史记载, “ 文革” 期间, 我校俄语专业受中共中央编译局委
托, 由余绍裔总负责, 先后翻译 《 列宁文稿》 第 6 卷 ( 由王恩圩审定) ( 后由
人民出版社于 1977 年出版)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1 卷 ( 后由人民出版
社于 1982 年出版) 。 译著均由本学科全体教师集体完成, 包括专俄教研组和普
俄教研组的所有教师。
( 四) 复兴期 (1977—1992 年)

1977 年 5 月 2 日, 邓小平提出要办重点大学, 集中优秀人才办。 在经历


长达十年的 “ 文革” 以后, 我国于 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 自此, 本学科也随
之在各个方面进入 “ 复兴期” 。 这一阶段本学科主要经历的大事有: 1978 年恢

158
南京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复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 1980 年被国家教委确认为全国俄语人才培养五大基


地之一, 1981 年被列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 1982—1985 年开展俄语强化教
学改革, 20 世纪 80 年代编写 8 本 “ 部编教材” 等。
1􀆰 复兴期的师资队伍建设
1977—1992 年, 本学科的师资队伍在前十年较为稳定, 大致同前一阶段。
但是,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20 世纪 50—60 年代入职的老教师相
继退休, 如李鑫、 李志乔、 马吉增、 余绍裔、 陈敬咏、 王恩圩、 诸葛苹等, 只
剩下刘璧予、 聂刚正、 范彬、 王志棣、 曹缦西、 张家霖、 石国雄, 以及 80 年
代先后入职的中青年教师余一中、 范洁清、 王加兴、 王磊 ( 后调离) 。 显然,
这一时期的本学科师资队伍规模急剧缩小, 开始出现青黄不接的严峻形势。
1977—1992 年, 俄语教研室主任先后由余绍裔 ( 1979—1981 年) 、 李志
乔 (1981—1984 年) 、 王恩圩 ( 1984—1986 年) 、 曹缦西 ( 1986—1989 年) 、
张家霖 (1989—1993 年) 担任。
2􀆰 复兴期的人才培养
“ 文革” 结束以后, 本学科的人才培养工作逐渐得以恢复。
1979 年, 本学科恢复招收本科生, 当年招收本科生 9 名。 自此, 本学科
的本科招生工作重新走上正轨。 在 1977—1992 年的复兴期内, 本学科的本科
招生规模不大, 但较为稳定, 基本控制在 10 人左右。 具体如下: 1979 年 9
人, 1981 年 11 人, 1982 年 9 人, 1983 年 9 人, 1984 年 8 人, 1985 年 10 人,
1986 年 7 人, 1987 年 9 人, 1988 年 13 人, 1989 年 13 人, 1990 年 8 人, 1991
年 10 人, 1992 年 10 人。
1978 年, 本学科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 招收硕士研究生 2 名, 他们是余
一中和傅文宝。 1981 年, 国务院公布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本专业
被列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 余绍裔、 陈敬咏、 李志乔、 王恩圩、 诸葛苹被列
为国内俄语学科首批指导教师。 但是, 在 1977—1992 年的复兴期, 本学科硕
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比较小, 除了 1985—1986 年的短暂高峰, 招生人数基本
不超过 2 人, 而且曾有几年暂停招生。 具体如下: 1978 年 2 人, 1983 年 2 人,
1985 年 7 人, 1986 年 4 人, 1987 年 2 人, 1988 年 2 人, 1990 年 2 人, 1991 年
1 人。

159
“俄罗斯学”在中国

在本科生课程设置方面, 本学科在复兴期不仅重新开设了以前的课程, 还
在高年级新开了一些专业课, 如俄语视听说课、 俄语新闻课等, 另外还开设了
门类齐全的各种选修课, 如俄语翻译学、 俄语词汇学、 俄罗斯文学、 俄语语音
学、 俄语构词学、 俄语语法学、 话语语言学等。 至于研究生的课程, 除了公共
课以外, 基本由各方向的指导教师自己开设相应课程, 同时让研究生到中文系
选修相应课程。
此外, 1979—1981 年, 本专业教师还为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举办过两
期俄语教师进修班: 第一期是 1979 年 9 月至 1980 年 7 月, 第二期 1980 年 9
月至 1981 年 7 月, 每期约 13 人。 当时开设的课程有精读、 泛读、 文学、 翻
译、 语法、 语音、 修辞等。 据洛外相关老师反馈, 在南京大学进修过的老师,
后来都成为洛外的栋梁之材, 即使有人后来调到其他部队单位或转业, 他们也
都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
1977—1992 年, 南京大学俄语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优秀俄语人才。 主
要有: 曾任中国普希金研究会副会长、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南京大学
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 当代外国文学》 杂志主编、 “ 普希金奖章” 和 “ 高尔
基奖章” 获得者、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博导余一中教授 ( 1981 届硕
士生) , 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副主任委
员、 中国巴赫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
秘书长、 南 京 大 学 外 国 语 学 院 俄 语 专 业 博 导 王 加 兴 教 授 ( 1983 届 本 科 生、
1990 届硕士生) , 新华社亚欧总分社副社长、 首席记者金学耕 ( 1985 届本科
生、 1988 届硕士生) ,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吉尔吉斯共和国前大使、 外交学院党
委书记兼中国外交培训学院常务副院长齐大愚 (1986 届本科生) , 北京大学俄
语系硕士生导师褚敏教授 (1988 届本科生) , 等等。
3􀆰 复兴期的教学与科研
1977—1992 年, 本学科在俄语教学研究、 俄罗斯文学研究、 俄语语言学
研究等方面, 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1) 教学改革
20 世纪 80 年代, 本专业教师在全国俄语教学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
用。 无论在理论探索方面, 还是在教学实践方面, 我们专业的老师始终走在全

160
南京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国俄语教师的前列。
第一, 余绍裔在 《 中国俄语教学》 创刊号上发表重要教改论文 《 俄语教
学改革畅想》 。
1982 年 2 月, 余绍裔在 《 中国俄语教学》 创刊号上发表重要论文 《 俄语
教学改革畅想》 。 该文指出了中国俄语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和症结所在, 并呼吁
大家对俄语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 论文引起我国俄语学界广大教师对于俄语教
学改革的热烈讨论, 并对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本校乃至全国俄语专业的教学改
革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该文于 1987 年获得 《 中国俄语教学》 首届优秀论
文奖。
第二, 本专业低年级教师在全国高校俄语专业中率先进行俄语 “ 强化教
学” 实验。
1982 年 9 月, 我校俄语专业低年级教师根据当时世界上最 新 外 语 教 学
法———强化外语教学法的三大理念——— “ 缩短教学期限、 学时高度集中、 充
实教学大纲” , 在全国高校俄语专业中率先进行 “ 强化教学” 实验, 并在本专
业学生入门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增加俄语实践课时; 二是
增加俄语教学内容; 三是提高教学要求。 当时参与教改的主要有本专业低年级
教师刘璧予、 范彬和张家霖等, 实施强化教学的对象主要有本专业的 1982 届、
1983 届、 1984 届、 1985 届等年级的学生。 尽管针对 1982 届本科生的强化教
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但是, 经过几位老师的不懈努力, 从 1983 届开始, 本专
业的俄语 “ 强化教学” 实验效果日益显著。 1983 年, 本专业被全国高校俄语
教学研究会定为俄语强化教学试点单位, 1984 年全国十余所学校派教师代表
来南京大学观摩俄语专业的强化教学。 也正是入门阶段的强化教学, 使得本专
业学生俄语成绩进步明显, 在 1987 年的我国俄语界第一次全国水平测试中,
本专业 1985 届学生取得均分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
第三, 高年级实践课进行分科教学。
与此同时, 本学科的高年级实践课也拉开了改革帷幕。 从 1984 年起, 本
学科对高年级俄语实践课正式进行分科教学, 把高年级俄语实践课分为阅读、
写作、 视听说三种课型进行教学。 当时, 主要参与改革的有诸葛苹等。 实践证
明, 三种课型自成系统, 任务明确, 分工协作, 相互配合, 有利于促进四会能

161
“俄罗斯学”在中国

力的提高。 1990 年, 诸葛苹的 “ 俄语专业高年级课程改革与建设” 获江苏省


普通高校优秀教学质量评比一等奖。
(2) 四级统测
此外, 本学科在这一阶段, 还在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四级水平测试方面做出
了重要贡献。 1986—1987 年, 本专业受国家教委委托, 由曹缦西具体负责,
组织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四级统一测试工作, 以便为修订基础阶段俄语教学大纲
提供必要数据。 经过一年的精心准备, 水平测试于 1987 年 9 月 15 日和 16 日
在 25 所高校俄语专业 1985 届学生中进行, 有 647 人参加。 这是我国俄语界的
第一次全国水平测试。
(3) 教材编写与出版
1980 年, 国家教委确认南京大学为全国俄语人才培养五大基地之一。 因
而, 在整个 20 世纪 80 年代, 本专业在全国高校专业俄语各项教学与科研活动
中, 尤其是在俄语 “ 部编教材” 的编写工作中, 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老前辈余绍裔、 王恩圩、 诸葛苹等人回忆, 从 1980 年起, 南京大学俄
语专业受到我国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的重托, 组织教师投
入 8 本 “ 部编教材” 的编写工作。 所谓 “ 部编教材” , 就是受教育部高等学校
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托、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承办、 属于教育部统一编写
的教材。 在时任全国高校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余绍裔的带领下, 本专业全
体教师参加了教材编写工作, 并陆续出版了 《 俄罗斯苏联文学名著选读》 ( 余
绍裔主编, 商务印书馆, 1984 年) , 《 俄语写作》 ( 诸葛苹主编, 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 1985 年) , 《 俄汉科技翻译教程》 ( 李志乔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1986 年) , 《 苏联文化教育》 ( 张才兰主编, 刘璧予、 何国芳、 张家
霖、 李乐愚参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 年) , 《 苏联当代文学作品选读》
( 余绍裔参编, 商务印书馆, 1987 年) , 《 俄语科技文选》 ( 第五册) ( 马吉增
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 年) , 《 俄国文学史》 ( 余绍裔、 沈渝来、
余一中参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 年) , 《 现代俄语理论教程》 ( 下) ( 王恩
圩参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 年) , 等等。 从 上 述 书 名 可 以 发 现, 本
专业教师参编的部编教材, 几乎涵盖了俄语实践课以外的所有重点俄语教
材, 包括俄罗斯文学、 俄语语言学、 俄罗斯文化、 俄语翻译、 俄语写作等各

162
南京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门重要学科。
(4) 项目及获奖
1977—1992 年, 本学科共获得国家重点项目 1 项、 国家项目 3 项、 省级
重点项目 1 项。 具体如下: 1986 年, 应天士的 “ 中国编辑学” 被国家社科六
五规划立项为重点项目; 1988 年, 陈敬咏的 “ 苏联战争文学题材研究” 入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获经费资助; 1991 年, 王恩圩的 “ 俄语新词多方位研究”
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 诸葛苹的 “ 汉俄语音对比实验研究” 获中华社科基金
资助; 1992 年, 余一中的 “ 苏联文学现状研究” 入选江苏省社科八五规划重
点项目并获经费资助。
1977—1992 年, 本学科共获科研奖项 3 项, 其中, 1 项省级, 2 项国家
级。 具体有: 1991 年, 陈敬咏的 《 当代苏联战争文学评论》 获江苏省哲学社
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2 年, 余绍裔、 沈渝来和余一中参编的 《 俄国文
学史》 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 王恩圩参编的 《 现代俄语理
论教程》 获优秀奖。
(5) 论著发表
本学科在复兴期的论著发表数量, 较之前面的 “ 初创期” “ 兴盛期” “ 停
滞期” , 有了质的飞 跃。 据 笔 者 统 计, 1977—1992 年, 本 学 科 共 发 表 专 著 3
部, 发表论文 120 篇左右, 出版译著 18 部, 出版教材 7 部。
其中, 3 部专著影响都很大, 第一部是应天士的专著 《 当代外国文学宏观
研究》 (1989 年) , 第二部是陈敬咏的 《 当代苏联战争文学评论》 ( 1990 年) ,
第三部是陈敬咏的 《 苏联反法西斯战争小说史》 (1992 年) 。
1977—1992 年, 本专业所发表的论文, 内容涉及俄语教学、 俄语语言学、
俄罗斯文学的各个领域。 其中, 影响较大的论文有余绍裔的 《 俄语教学改革
畅想》 ( 1982 年) , 刘 璧 予、 余 一 中、 张 家 霖 的 《 论 俄 语 强 化 教 学》 ( 1985
年) , 曹缦西的 《 俄语基 础 阶 段 水 平 测 试———为 制 订 大 纲 提 供 数 据》 ( 1989
年) , 陈敬咏 的 《 未 经 战 争 者 写 战 争———论 苏 联 纪 实 小 说 〈 战 争 中 没 有 女
性〉 》 (1986 年) , 陈 敬 咏 的 《 苏 联 反 法 西 斯 战 争 文 学 的 主 题 思 想 倾 向 》
(1992 年) , 等等。
其中, 有 3 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 《 复印报刊资 料》 转 载: 陈 敬 咏 的

163
“俄罗斯学”在中国

《 论苏联战争题材小说的发展和趋向》 ( 1984 年) ( 被人大 《 复印报刊资料》


1985 年第 6 期转载) , 陈敬咏的 《 革命责任感与英雄行为的颂歌———评瓦西里
耶夫的战争题材三部曲》 (1985 年) ( 被人大 《 复印报刊资料》 1986 年第 1 期
转载) , 石国雄的 《 从 “ 断头台” 看艾特玛托夫的创作意识》 (1991 年) ( 被
人大 《 复印报刊资料》 1991 年第 3 期转载) 。
另, 1985 年, 刘璧予在美国 《 斯坦福大学学报》 上发表过 1 篇介绍中国
俄语教学现状的论文, 可惜具体文献信息不详。
在这一阶段出版的教材中, 影响较大的有: 余绍裔等人编写的 《 俄罗斯
苏联文学名著选读》 ( 1984 年) , 李志乔、 倪家泰编写的 《 俄汉科技翻译教
程》 (1986 年) , 王恩圩参编的 《 现代俄语理论教程》 ( 下) (1988 年) 等。
( 五) 平稳发展期 (1993 年至今)

1993 年, 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扩建为外国语学院, 而俄语语言文学


专业和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合并为俄日语系。 从 1993 年起, 本专业的学科发展
不再有大起大落, 而是逐年稳步向前发展, 并且逐渐进入学科研究的平稳发展
期。 21 世纪以来, 尤其是 2002 年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的建立、 2007 年
本学科博士点的增列、 2013 年南京大学俄罗斯学研究中心的建立, 使得本学
科的研究特色和优势更加凸显。
1􀆰 平稳发展期的师资队伍建设
世纪之交前后, 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平稳度过了青黄不接的困难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初, 刘璧予、 聂刚正、 范彬、 王志棣相继退休, 2000 年, 曹缦
西、 张家霖、 石国雄也相继退休。 与此同时, 本专业陆续补充了一批新生力
量, 他们是 20 世纪 90 年代入职的段丽君、 董晓 ( 后调离) 、 徐来娣、 张俊
翔, 2000 年后入职的孙飞燕、 杨正、 赵丹、 赵杨, 以及 2010 年后留校的汪
磊。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 2010 年退休的余一中教授, 在本学科的新老交
替过程中,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世纪交替之时, 作为我系的学术带头
人, 一方面, 他把老一辈的优良学术传统带给了下一代, 另一方面, 他为我系
新生力量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2013 年 4 月, 余一中教授不幸病逝
之后, 由王加兴挑起了本学科学术带头人这一重担。
截至 2016 年年底, 我系现有教师 11 人, 包括教授 2 人, 副教授 6 人, 讲

164
南京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师 2 人, 助理研究员 1 人, 其中有 10 人已获得博士学位, 所有教师都在俄罗


斯长期学习或工作过。 另, 我系每年聘请 2 名来自莫斯科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
等俄罗斯著名高校的专家担任外籍教师。
2006—2008 年, 我校聘请圣彼得堡大学语文系对外俄语教学及教学法教
研室哲学博士 Л􀆰 Д􀆰 萨莫赫瓦洛娃到我系担任教授职务。 2015 年, 我校还聘请
了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俄罗斯科学院 “ 世界文化史” 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И􀆰 В􀆰 康达科夫到我系担任兼职教授。
可以认为, 本学科的现有师资队伍尽管规模不大, 但是年龄、 学历、 职
称、 学缘结构较为合理。
从 1993 年起至今, 先后担任俄语系主任的有石国雄 ( 1993—1997 年) 、
王加兴 ( 1997—2002 年) 、 余 一 中 ( 2002—2004 年) 、 王 加 兴 ( 2004—2009
年) 、 徐来娣 (2009—2015 年) 、 张俊翔 (2015 年至今) 。
2􀆰 平稳发展期的人才培养
1993 年至今, 本专业的招生工作基本正常进行, 规模大多在 10 ~ 20 人。
具体情况如下: 1993 年 16 人, 1994 年 9 人, 1995 年 6 人, 1996 年 11 人,
1997 年 6 人, 1998 年 16 人, 1999 年 14 人, 2000 年 19 人, 2001 年 11 人,
2002 年 10 人, 2003 年 14 人, 2004 年 16 人, 2005 年 14 人, 2006 年 20 人,
2007 年 17 人, 2008 年 19 人, 2009 年 16 人, 2010 年 21 人, 2011 年 20 人,
2012 年 14 人, 2013 年 12 人, 2014 年 20 人, 2015 年 12 人, 2016 年 21 人。
另外, 1993 年, 本学科还招收了 25 名经贸俄语专科生, 学制两年, 但次年就
停止了招生。
本阶段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呈扩大趋势。 1990 年代初期和中期 1 ~
2 人,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 3 ~ 5 人, 2000 年代初期大多为 2 ~ 4 人, 从 2007 年
开始, 招生人数基本稳定在 7 人上下。 具体情况如下: 1993 年 2 人, 1994 年 1
人, 1995 年 1 人, 1996 年 1 人, 1997 年 5 人, 1998 年 3 人, 1999 年 4 人,
2000 年 2 人, 2001 年 4 人, 2002 年 4 人, 2003 年 2 人, 2004 年 5 人, 2005 年
1 人, 2006 年 3 人, 2007 年 7 人, 2008 年 8 人, 2009 年 6 人, 2010 年 6 人,
2011 年 7 人, 2012 年 7 人, 2013 年 6 人, 2014 年 7 人, 2015 年 8 人, 2016 年
8 人。

165
“俄罗斯学”在中国

2007 年 3 月, 本专业被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点, 研究方向包括俄


罗斯文学、 俄语语言文化和俄语修辞学。 博士点的增列, 使本专业的学科建设
迈上了新台阶, 学科特色和优势更为突出, 人才培养层次更为齐全。
2006 年 6 月, 王加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同年开始招收博士生, 2007 年
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招生, 2008 年起, 在
本学科博士点招生, 每年招收博士生 1 ~ 2 人, 迄今已培养 10 多名博士。 另
外, 王加兴于 2005—2007 年、 2011—2013 年, 分别完成了赵杨、 姚霞的博士
后培养工作。
1993 年至今, 本学科培养了一批年轻有为的优秀俄语人才, 如, 南京大
学文学院副院长、 比较文学方向博士生导师董晓教授 ( 1991 届本科生、 1994
届硕士生) , 深受读者喜爱的青年学者、 新晋通俗历史作家王方 (2008 届本科
生) , 青年翻译家、 南京大学俄语专业硕导张俊翔博士 (1997 届本科生、 2000
届硕士生) , 新华社国际部俄文采编室主任赵宇 ( 1998 届本科生) , 青年翻译
家、 南京大学俄语专业赵丹博士 (1998 届本科生、 2000 届硕士生) , 等等。
3􀆰 平稳发展期的教学与科研
自 1993 年以来, 无论是在教学方面, 还是在科研方面, 本学科研究视野
更加开阔, 在俄语语言学、 俄罗斯文学、 俄语教学各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
丰硕成果, 并获得多种奖项和项目①。 与此同时, 本学科与国内外专家之间的
学术交流日趋频繁。
第一, 共出版专著 16 本。 主要有: 诸葛苹等的 《 汉俄语音对比实验研
究》 (2001 年) 、 王加兴的 《 俄罗斯文学修辞特色研究》 ( 2004 年) 、 赵丹的
《 多重的 写 作 与 解 读》 ( 2005 年) 、 余 一 中 的 《 俄 罗 斯 文 学 的 今 天 和 昨 天》
(2006 年) 、 赵 杨 的 《 对 话 与 反 思———跨 入 新 世 纪 门 槛 的 外 国 文 学 研 究 》
(2006 年) 、 徐来娣的 《 汉俄语言接触研究》 ( 2007 年) 、 余一中的 《 余一中
集》 (2013 年) 、 王加兴等的 《 俄语语言与文化六讲》 ( 2014 年) 、 范洁清的
《 汉俄方位体系对称与偏离的多维度研究》 ( 2015 年) 、 徐来娣的 《 俄汉语流
重音声学实验对比及应用研究》 (2016 年) , 等等。

① 此处统计的成果截至 2016 年 12 月。

166
南京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 共发表论文 283 篇, 年均 12 篇左右, 内容不仅涉及传统的俄语语


言学、 俄罗斯文学, 而且还涉及俄罗斯文化、 俄罗斯文明。 主要有: 余一中的
《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是一本好书吗?》 (1998 年) 、 王加兴的 《 巴赫金言谈
理论阐析》 (1998 年) 、 徐来娣的 《 析中国学生在俄语重音方面的汉语干扰因
素》 (2000 年) 、 赵丹的 《 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俄罗斯的命运》 ( 2001 年) 、 余
一中的 《 历史真实是检验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再谈 〈 钢铁是怎
样炼成的〉 》 (2004 年) 、 段丽君的 《 当代俄罗斯女性主义小说中的 “ 疯女
人” 形象》 (2005 年) , 等等。
其中, 有 8 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 《 复印报刊资料》 转载。 具体有: 段
丽君的 《 炎 凉 世 态 · 冷 峻 笔 锋———试 比 较 〈 小 工 具 箱〉 与 契 诃 夫 的 〈 苦
恼〉 》 ( 被人大 《 复印报刊资料》 1993 年第 1 期转载) , 石国雄的 《 市侩习
气、 日常生活、 时代风貌》 ( 被人大 《 复印报刊资料》 1993 年第 1 期转载) ,
石国雄的 《 深邃隽永的艺术世界———当代俄罗斯作家邦达列夫的创作个性》
( 被人大 《 复印报刊资料》 1995 年第 2 期转载) , 王加兴的 《 巴赫金言谈理论
阐析》 ( 被人大 《 复印报刊资料》 1999 年第 2 期转载) , 石国雄的 《 战争文学
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贝科夫 70 和 80 年代创作透视》 ( 被人大 《 复印报刊
资料》 2000 年第 1 期转载) , 赵丹的 《 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俄罗斯的命运》 ( 被
人大 《 复印报刊资料》 2002 年第 3 期转载) , 段丽君的 《 当代俄罗斯女性主
义小说中的 “ 疯女人” 形象》 ( 被人大 《 复印报刊资 料》 2005 年 第 5 期 转
载) , 段丽君的 《 当代俄罗斯女性主义小说对经典文本的戏拟》 ( 被人大 《 复
印报刊资料》 2006 年第 5 期转载) 。
另外, 近年来, 本专业还有多位教师在俄罗斯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主要有: 陈静的 《 现当代政论文中准直接引语的特点》 ( 上) , 载 《 莫斯科大
学学报·新闻学 ( 第 10 卷) 》 2006 年第 6 期, 陈静的 《 现当代政论文中准直
接引语的特点》 ( 下) , 载 《 莫斯科大学学报·新闻学 ( 第 10 卷) 》 2007 年
第 1 期, 徐来娣的 《 调型结构中的重音》 , 载 《 俄语言语》 2010 年第 4 期, 杨
正的 《 论维·阿斯塔菲耶夫小说 〈 最后的致敬〉 的创作经历和体裁》 , 载 《 莫
斯科大学学报·语文学 ( 第 9 卷) 》 2011 年第 4 期, 杨正的 《 “ 士兵的” 小
说与战争的真相》 , 载 《 文学问题》 2011 年第 6 期, 杨正的 《 论维·阿斯塔

167
“俄罗斯学”在中国

菲耶夫小说 〈 最后的致敬〉 中农民语言的智慧》 , 载 《 俄语言语》 2012 年第 3


期, 杨正的 《 当代俄罗斯文学在中国大陆的译介图景》 , 载 《 新世界》 2014
年第 10 期。
第三, 共编写出版教材 25 部。 本学科在平稳发展期的教材选题较以前更
为广泛, 不仅包括俄语语言学、 俄罗斯文学、 俄语阅读方面的教材, 还包括俄
语新闻、 俄语测试模拟等, 甚至还出现了 3 本对俄汉语教材。 其中, 尤为重要
的是王加兴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 “ 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高等学
校俄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 《 俄语阅读教程》 ( 1—4 册) , 该套教材于 2011
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
第四, 共出版译著 47 部。 其中, 影响较大的有: 余一中、 董晓译的 《 不
合时宜的思想》 ( 1998 年) , 曹缦西、 张俊翔译的 《 午夜日记———叶利钦自
传》 (2001 年) , 石国雄、 王加兴译的 《 白银时代俄国文学》 ( 2001 年) , 张
俊翔等译的 《 马蒂斯》 (2009 年) , 王加兴等译的 《 对话中的巴赫金》 ( 2014
年) , 胡学星、 王加兴、 范洁清译的 《 俄罗斯文明的起源与意义》 (2014 年) ,
张俊翔译的 《 叶尔特舍夫一家》 ( 2014 年) , 张俊翔等译的 《 俄罗斯大众传
媒》 (2015 年) , 王加兴等译的 《 普希金之家》 (2016 年) 等。
第五, 共出版编著 2 套。 第一套是 “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译丛” ( 含 《 俄罗
斯文明的起源与意义》 《 二十世纪的俄罗斯族人》 《 俄罗斯大众传媒》 《 二十
世纪俄罗斯文学史》 ) ; 第二套是 “ 跨文化视界中的巴赫金丛书” ( 双主编之
一是王加兴, 包括 《 俄罗斯学者论巴赫金》 《 欧美学者论巴赫金》 《 中国学者
论巴赫金》 《 对话中的巴赫金: 访谈与笔谈》 《 剪影与见证: 当代学者心目中
的巴赫金》 ) 。
第六, 共获各种奖项 26 人次。 其中包括 3 个国际奖项、 5 个国家奖项、
12 个省部级奖项以及 6 个校级奖项。
国际奖项有: 余一中于 1999 年荣获俄罗斯文化部颁发的普希金奖章; 余
一中于 2006 年荣获俄罗斯作家协会颁发的高尔基奖章; 张俊翔参与翻译的长
篇小说 《2017》 于 2013 年荣获首届 “ 俄罗斯·新世纪” 奖 ( 俄罗斯当代文学
作品最佳中文翻译奖) 。
国家奖项有: 陈敬咏的专著 《 苏联反法西斯战争小说史》 于 1995 年获全

168
南京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国高校首届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石国雄的论文 《 从 “ 断头台” 看


艾特玛托夫的创作意识》 获 1995 年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首届优秀论
文奖; 段丽君的论文 《 当代俄罗斯女性主义小说中的 “ 疯女人” 形象》 于
2005 年获全国高校第三届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奖论文奖; 王加兴参与完成的教
改项目 “ 以研究性课程建设为抓手构建研究型外语专业教学体系” 于 2014 年
获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王加兴主编的 “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译丛”
之一 《 俄罗斯文明的起源与意义》 于 2015 年获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
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省部级奖项主要有: 王加兴的教研论文 《 试析中国高校俄语专业本科教
学的非文学倾向》 于 2015 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
专业分委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专业俄语优秀论文一等奖; 王加兴主编的普
通高等教育 “ 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本科生系
列教材 《 俄语阅读教程》 ( 1 - 4 册) 于 2011 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
材; 赵丹和王加兴的教研论文 《 我国高校俄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热点难
点问题透析》 于 2015 年获江苏省高校教学管理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同年
获教育部外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俄语
专业优秀教学论文三等奖, 等等。
第七, 共获得各级项目 53 个, 其中包括 4 个国家级项目、 24 个省部级项
目和 25 个校级项目。
4 个国家级项目包括: 1993 年余一中获中华社科基金项目 “ 俄国 1980 年
代新作家与文学新潮” , 2010 年徐来娣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俄汉语流重音声
学实验对比及应用研究” , 2011 年王加兴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俄罗斯
《语言学大百科词典》 翻译工程” 子项目课题负责人, 2016 年王加兴担任国家
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苏联科学院 《 俄国文学史》 翻译与研究” 第一子项目负
责人。
24 个省部级项目主要有: 2001 年余一中获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黑龙
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重点项目 “ 1990 年代俄罗斯文学” , 2005 年王
加兴获江苏省重点立项建设精品教材项目 “ 俄语专业阅读教程” ( 1 - 4 册) ,
2009 年王加兴获江苏省高等学校立项建设精品教材项目 “ 俄语修辞学” , 2011

169
“俄罗斯学”在中国

年王加兴获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 巴赫金文学语言理论研究” , 2015 年王


加兴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 俄罗斯汉语教育现状调
查与分析” , 等等。
第八, 共举办国内外学术研讨会 5 次。 具体有: 1995 年 10 月, 举办 “ 全
国俄国文学和俄语教学研讨会” , 这是中国俄语教师协会自成立以来召开的第
一次大型文学研讨会; 1998 年 5 月, 举办 “ 全国第四届俄语语言与文化研讨
会” ; 2002 年 6 月, 举办 “ 当代俄罗斯文学国际研讨会” ; 2008 年 5 月, 与教
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
学院联合举办 “ 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四、 八级考试大纲修订会议” ; 2014 年 11
月, 与中国巴赫金研究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中心、 全国外国文论
与比较诗学研究会、 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
“ 跨文化话语旅行中的巴赫金” 国际研讨会暨 “ 跨文化视界中的巴赫金丛书”
首发式, 等等。

三  主要学者介绍

本学科自成立以来, 前后曾涌现出不少学有建树的知名学者。 其中, 俄罗


斯文学方向的学者主要有余绍裔、 陈敬咏、 余一中等, 俄语语言与文化方向的
学者主要有王恩圩、 诸葛苹、 李志乔, 俄语修辞学方向的学者主要有王加兴
等。 具体介绍如下 ( 按学者出生年份为序) 。
( 一) 李志乔 (1927—2012 年)
浙江奉化人, 1954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俄文专业。 1954—1957 年, 在国家
煤炭部担任翻译。 1957 年起在南京大学俄语专业任教。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俄汉对比、 俄语翻译, 是国内俄语学科俄汉对比方向的首批硕士生
指导教师之一, 在科技俄语翻译领域颇有建树。 1981—1990 年, 任第一届、
第二届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理事。 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十多篇论文, 主要有
《 科技文词汇的某些特点》 ( 1984 年) 、 《 翻 译 教 学 的 内 外 关 系》 ( 1986 年)
等。 共出版教材 3 部。 其代表作为 《 俄汉科技翻译教程》 ( 主编, 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 1986 年) 。 该书是国家教育部统编俄语专业教材, 主要阐释了科技
语体的特点及俄汉科技翻译技巧, 多年来被列为我国高校俄语专业翻译课经典

170
南京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教材, 也是我国俄语科技翻译工作者的必备参考书。

( 二) 余绍裔 (1931— )
山西晋城人。 1950 年考入大连大学俄文专业。 1952—1957 年, 在苏联列
宁格勒国立大学语文学系留学。 1957 年起, 在南京大学任教。 教授, 硕士生
导师, 国内俄语学科俄罗斯文学方向的首批硕士生指导教师之一, 是我国俄罗
斯古典文学领域的著名学者。 曾任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全国高校外国
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全国高校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南京大
学副校长等胑。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长期研究俄罗斯古典文学, 发表论文数
十篇。 他发表在 《 中 国 俄 语 教 学》 创 刊 号 上 的 论 文 《 俄 语 教 学 改 革 畅 想》
(1982 年) , 对当时的中国俄语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于 1987 年获
得 《 中国俄语教学》 首届优秀论文奖。 论文 《 论 〈 复活〉 》 ( 1986 年) , 于
1988 年获江苏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其参编的 《 俄国文学史》
(1983 年) , 于 1992 年获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 另出版教材十多
部。 其中, 他主编的 《 俄罗斯苏联文学名著选读》 ( 1984 年) , 历年来被列为
我国高校俄语专业的必备教材。 2016 年荣获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颁发的 “ 中
国俄语教育杰出贡献奖” 。

( 三) 陈敬咏 (1931— )

福建福州人。 1950 年起就读于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1952—1957 年,


在苏联莫斯科大学语文系留学。 1957 年起, 在南京大学任教。 教授, 硕士生
导师, 是国内俄语学科俄罗斯文学方向的首批硕士生指导教师之一, 是我国苏
联战争文学领域的资深学者。 曾任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中国翻译
协会文艺翻译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 《 当代外国文学》 杂志
副主编等。 长期研究苏联战争文学, 发表论文数十篇, 出版专著 3 部, 译著 2
部。 1988—1991 年,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苏联战争文学题材研究” 。
其代表作 《 苏联反法西斯战争小说史》 , 于 1995 年获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科
研究优秀成果奖。 出版论文集 《 当代苏联战争文学评论》 (1990 年) , 获 1991
年江苏省哲学社 会 科 学 优 秀 成 果 奖。 还 有 一 篇 重 要 论 文 《 未 经 战 争 者 写 战
争———论苏联纪实小说 〈 战争中没有女性〉 》 (1986 年) , 该文是国内报刊首

171
“俄罗斯学”在中国

篇介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文章。

( 四) 王恩圩 (1931— )

北京人。 1952 年毕业于北京俄文专修学校, 同年留校任教。 1952—1957


年, 在苏联列宁格勒国立大学语文学系留学。 1957 年起, 在南京大学任教。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国内俄语学科俄语语言学方向的首批硕士生指导教师之
一, 我国俄语词汇学与词典编纂学领域的知名学者, 发表论文数十篇, 主要
有: 《 俄语中词的缩略》 ( 1982 年) 、 《 源于俄语的汉语外来词》 ( 1987 年) 、
《 谈谈外汉身势语词典的编纂》 (1997 年) 等。 出版教材 4 部、 词典 2 部、 译
著 5 部, 其中有 2 部是汉译俄的学 术 类 译 著。 主 持 国 家 社 科 基 金 项 目 1 项
( “ 俄语新词多方位研究” ) 。 其代表作 《 现代俄语理论教程》 ( 下) ( 合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 年) , 于 1992 年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
优秀奖, 是国家教育部统编俄语专业教材, 多年来被列为我国高校俄语专业俄
语语言学理论课程的经典教材。

( 五) 诸葛苹 (1931— )
浙江东阳人。 1954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俄文专业, 同年起留校任教。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俄汉对比, 国内俄语学科该方向的首批硕士生指导教
师之一, 我国俄语语音学领域的著名专家, 是我国俄语学界把声学实验用于俄
汉语音对比研究的第一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 出版
专著 1 部、 教材多部。 1992—1998 年, 主持并完成中华社科基金项目 “ 汉俄
语音对比实验研究” 。 项目成果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填补了我国
俄汉对比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空白点。 2001 年出版同名专著, 2002 年获
江苏省高校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 世纪 60—70 年
代, 曾是南京大学俄文专业 “ 听说领先, 读写跟上” 教学改革的主要践行者
之一, 曾多次获学校教学成果奖。 1991 年获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质
量奖一等奖。

( 六) 余一中 (1945—2013 年)
浙江瑞安人。 1968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俄文专业。 1978—1981 年, 在南京
大学俄文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1981 年起留校任教。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

172
南京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俄罗斯文学界、 翻译界的著名学者。 曾任中国普希金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高校


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
究所所长、 《 当代外国文学》 杂志主编等职。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在俄罗斯
文学领域成绩斐然, 发表论文数十篇, 论著 2 部, 译著 10 多部。 曾获俄罗斯
文化部颁发的 “ 普希金奖章” 及俄罗斯作家协会授予的 “ 马克西姆·高尔基
奖章” 。 1998 年, 他在 《 俄罗斯文艺》 上发表的论文 《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是一本好书吗?》 , 在我国文学界、 思想界引起了极大反响。 其代表作 《 俄罗
斯文学的今天和昨天》 ( 2006 年) , 在我国俄罗斯文学界影响深远。 其译作
《 不合时宜的思想》 (1998 年) ( 笔名朱希渝) , 2000 年获江苏省第六届哲学社
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09 年获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单位组织的
“ 回顾与展望: 江苏省外国语言文学与翻译研究六十年” 优秀成果评奖活动荣
誉奖。
( 七) 王加兴 (1962— )
江苏盐城人。 1983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俄语专业。 1985 年起, 在南京大
学任教。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理论和文学修辞学。 现
任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
国巴赫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外国文论与比
较诗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目前已发表论文 60 余篇, 出版专著 3
部, 教材 12 部, 译 著 10 部。 其 专 著 《 俄 罗 斯 文 学 修 辞 特 色 研 究》 ( 2004
年) , 是运用文学修辞学理论对俄罗斯经典作家的作品进行文本分析的全新
探索之作, 于 2005 年获第五届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另
一部专著 《 俄语语言与文化六讲》 ( 2014 年) , 于 2015 年 获 第 二 届 “ 全 国
高校俄语专业优秀教材奖一等奖” 。 已主持完成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2015 年起,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 俄罗斯汉语
教育调查现状与分析” 。

四  主要科研成果

大半个世纪以来, 本学科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在俄罗斯文学研究、 俄语语言


与文化研究、 俄语修辞学研究等领域, 发表了一批又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论

173
“俄罗斯学”在中国

文、 专著、 教材、 译著等, 为我国 “ 俄罗斯学” 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鉴


于篇幅有限, 我们在此分别从俄罗斯文学、 俄语语言与文化、 俄语修辞学、 俄
语教学这四个方面, 简要介绍本学科的一些代表性科研成果。
( 一) 俄罗斯文学方面的重要成果
《 俄罗斯苏联文学名著选读》
余绍裔主编, 商务印书馆 1984 年出版。 这是一套国家教育部统编的俄
语专业教材, 分上、 下两册。 该教材在选编作品时, 遵循思想性和艺术性统
一的原则, 兼顾不同时代、 不同流派、 不同艺术风格的 各 种 文 学 体 裁 和 题
材, 力求全面反映俄苏文学发展过程, 历年来被列为我国高校俄语专业的必
备教材。
《 俄国文学史》
余绍裔、 余一中、 沈渝来参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 年出版。 余绍裔编
写 “ 列夫·托尔斯泰” 后半部分, 余一中编写 “ 冈察洛夫” , 沈渝来编写 “ 屠
格涅夫” 。 这是一本国家教育部统编俄语专业教材, 被公认为是国内同类教材
中最为权威的俄国文学史教材, 该书从最早的民间传说开始追溯俄罗斯文学的
源头, 按照时间顺序和作家作品书写整个俄罗斯文学史, 是我国高校俄罗斯文
学史教学的经典教材, 同时也是研究俄罗斯文学的重要参考书。 于 1992 年获
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
《 当代苏联战争文学评论》
陈敬咏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年出版。 该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撰写的
有关苏联战争题材文学研究的论文。 作者通过对近 20 位作家 40 部名著的评
述, 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苏联当代战争文学中的 “ 战壕真实派” 小说、 “ 全景小
说” 、 纪实文学、 战争文学中的题材融合和篇幅集约倾向等文学现象及各种文
学流派, 勾勒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文学的发展轨迹。 1991 年获江苏省第三次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二等奖。
《 苏联反法西斯战争小说史》
陈敬咏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出版。 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苏
联战争文学题材研究” 的最终成果。 专著综合运用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方
法, 着重探讨了自 1941 年起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半个世纪以来的苏联反法西

174
南京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斯战争小说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最后就英雄主义、 人道主义和历史主义三个专


题, 系统研究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小说的发展规律, 认为苏联战争文学的主旨
思想并非 “ 人道主义模式” , 而是爱国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及其具体表
现———革命英雄主义。 1995 年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
秀成果二等奖。
《 俄罗斯文学的今天和昨天》
余一中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年出版。 该书收录了 1990 年以来作者
所发表的有关俄罗斯文学的文章, 大致可分两类: 第一类论及 20 世纪 90 年代
以来的俄罗斯文学, 第二类论及 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的俄罗斯文学, 因而文集
名为 《 俄罗斯文学的今天和昨天》 。 该书探讨了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俄罗
斯文学研究界的一系列重大课题, 例如, 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讨论, 关于
苏联文学道路的总结, 对高尔基的重新评价, 对 《 普希金秘密日记》 的质疑,
关于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讨论, 关于俄罗斯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等。 该书
在我国俄罗斯文学界影响深远, 对于我国俄罗斯文学研究、 俄罗斯文学作品翻
译研究, 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 余一中集》
余一中著,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年出版。 该书内容丰富, 收录了作者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发表的部分文章, 其中既有对 19 世纪俄国文学的粗略
探讨, 又有对 20 世纪俄国文学的深刻反思; 既有对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
俄罗斯文学的跟踪研究, 又有对我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与翻译工作的认真思考,
另外, 还有一些对俄罗斯社会文化现象的介绍。 《 余一中集》 不仅反映出作者
研究俄罗斯文学各种问题的不懈努力, 而且还折射出作者试图 “ 把奴性从自
己身上一点一点地挤榨出去” 的毕生追求。
( 二) 俄语语言与文化方面的重要成果
《 俄汉科技翻译教程》
李志乔等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 年出版。 这是一本国家教育部统
编俄语专业教材。 该书以俄语科技语体特点及其翻译策略为研究视角, 在论述
俄语科技翻译的性质、 标准、 过程以及对科技翻译工作者的要求基础上, 详细
讨论了俄语科技术语及专业用语、 俄语科技文常用结构及句式、 俄语科技文各

175
“俄罗斯学”在中国

种体裁的翻译方法。 该书自出版以来, 一直被列为我国高校俄语专业翻译课程


的经典教材, 同时也是我国广大俄语科技翻译工作者的必备参考书。
《 苏联文化教育》
张才兰主编, 刘璧予、 何国芳、 张家霖、 李乐愚参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 1987 年出版。 这是一本国家教育部统编俄语专业教材。 该书系统阐述了苏
联文化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阐释苏联文化教育的发生发展全过程, 介绍重要艺
术家、 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品, 是当时我国高校俄语专业苏联文化课的指定教
材, 苏联解体后成为我国研究苏联文化和教育的重要参考书。
《 现代俄语理论教程》 ( 下册)
王恩圩参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 年出版。 王恩圩负责编写该书第
六编 “ 词汇学” 的第二章 “ 词汇体系” 1—3 节, 第三章 “ 词汇意义” 1—3
节和第四章 “ 成语学” 。 这是一本有关俄语语言学理论的经典教材。 该书和
《 现代俄语理论教程》 ( 上册) 一起, 是受国家教委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
委托, 为全国高等学校俄语专业学生编写的教科书, 主要介绍现代俄罗斯标准
语的语音学、 构词学、 词法学、 句法学、 词汇学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 多年
来被列为我国高校俄语专业俄语语言学理论课程的经典教材, 对于我国俄语语
言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992 年, 该套教材荣获全国
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优秀奖。
《 汉俄语音对比实验研究》
诸葛苹等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出版。 这是一本有关汉俄语音实验
对比研究的理论专著, 是同名中华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 1992—1998 年,
诸葛苹主持并完成中华社科基金项目 “ 汉俄语音对比实验研究” 。 课题组利用
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的语图仪、 音高显示仪等各种声学实验设备, 采用声学实
验手段, 从音节、 词、 语调、 重音等方面, 对汉俄语音进行了全方位的对比研
究, 这在国内语音学界尚属首次。 2002 年, 专著获第四届江苏省高校人文社
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汉俄语言接触研究》
徐来娣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年出版。 这是一部系统阐述汉俄语言
接触中俄语对汉语影响的理论专著。 该书以社会语言学的语言接触理论为依

176
南京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托, 从词汇、 词法、 句法、 语义几个层面全面阐述了俄语对汉语的影响。 该项


研究对于认识汉俄语言接触中俄语对汉语的影响, 具有重要的语言学意义, 同
时也为汉语中的俄语外来词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 2009 年获第七届南京
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10 年获江苏省高校第七届哲学社会
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俄语语言与文化六讲》
王加兴、 袁俭伟、 孙飞燕、 汪磊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年出版。 这是
北京大学出版社于 2010 年后推出的 “ 大学外国文化通识教育丛书” 之一。 该
书从代表俄罗斯形象的白桦树、 熊、 伏特加、 套娃, 姓名称谓及亲属称谓, 动
物词汇的文化象征意义, 菜肴及餐桌礼仪, 常用名言, 杰出人物六个方面, 向
读者介绍了相关的俄罗斯国情文化知识。 该书笔调轻松活泼, 突出俄罗斯文化
知识的实践性、 趣味性、 独特性, 可以有效地帮助俄语学习者掌握俄语学习的
背景知识, 激发其对俄语语言文化的学习兴趣, 是我国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生和
研究生 “ 俄语语言与文化” 课程的教学用书。 2015 年获第二届 “ 全国高校俄
语专业优秀教材奖” 。
《 俄汉语流重音声学实验对比及应用研究》
徐来娣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年出版。 这是由作者主持完成的国家社
会科学基金项目 “ 俄汉语流重音声学实验对比及应用研究” 的最终成果。 该
专著以俄、 汉语音学理论为依托, 以对比语音学为研究视角, 采用先进的声学
实验方法, 试图在整理声学实验数据和分析语图的基础上, 进行俄汉语流重音
对比研究, 发现俄汉语流重音在音长、 音强、 能量、 音高等声学特征方面的主
要异同点, 从而探索中国学生在俄语语流重音习得中典型偏误发生的最根本原
因, 最终寻求纠正和预防这些偏误的有效方法。 课题研究成果对于俄语语音
学、 汉语语音学、 俄汉对比语音学乃至普通语音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对于语言类型学的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外, 课题研究成果还具有
重大的实践意义, 对中国的俄语语音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三) 俄语修辞学方面的重要成果
《 巴赫金言谈理论阐析》
王加兴著, 论文, 载 《 南京大学学报》 ( 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177
“俄罗斯学”在中国

1998 年第 4 期, 被中国人民大学 《 复印报刊资料》 1999 年第 2 期转载。 作者


在文中指出, 俄罗斯著名学者巴赫金针对传统语言学对于认识人类交往活动的
不足和局限, 提出了 “ 超语言学” 理论。 超语言学研究的是活生生的、 作为
言语交际的语言。 言谈是超语言学中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 巴赫金的言谈是在
语言单位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 巴赫金重视言语的体裁特征乃是关注言谈
社会属性的必然结果。 该论文对于我国巴赫金理论研究、 俄罗斯文论研究具有
重要参考价值。 1999 年, 该 文 获 第 二 届 南 京 大 学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优 秀 成 果 二
等奖。
《 俄罗斯文学修辞特色研究》
王加兴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出版。 是一部运用文学修辞学理论对
俄罗斯经典作家的作品进行文本分析的全新探索之作。 该专著以文学修辞学理
论为依托, 对普希金、 果戈理、 契诃夫、 阿赫玛托娃、 肖洛霍夫等俄罗斯经典
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修辞特色和语言风格, 进行了文本分析研究。 该书实例丰
富, 分析得当, 为研究俄国文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对于我国的俄罗斯文
学研究和翻译研究,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5 年获第五届南京大学哲学社
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当代报纸新闻体裁的言语结构》
张俊翔著, 俄罗斯莫斯科 МАКС Пресс 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该书以俄罗
斯报纸新闻体裁为研究对象, 以 2002—2004 年的俄罗斯 《 消息报》 和 《 莫斯
科共青团员报》 为语料来源, 从语篇生成的角度出发, 着重归纳了当代俄罗
斯报纸新闻体裁的系统性特点, 梳理了语篇实现过程中的常用语言手段。 2007
年获第六届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9 年获由江苏省
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单位组织的 “ 回顾与展望: 江苏省外国语言文学与
翻译研究六十年” 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二等奖。
《 俄罗斯文学修辞理论研究》
王加兴等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 年出版。 这是一部有关 20 世纪俄国
文论的专著。 该书主要研究了俄罗斯文学修辞理论中的三大核心范畴: 作者形
象、 语言学诗学和文学作品风格。 目前是我国高校俄语专业硕士、 博士研究生
俄国文学修辞学课程的专用教材, 对于我国俄罗斯文学修辞理论的研究与教学

178
南京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四) 俄语教学方面的重要成果
《 俄语教学改革畅想》
余绍裔, 论文, 载 《 中国俄语教学》 创刊号。 该文指出, 中国俄语教学
中的现存问题主要是 “ 长” “ 少” “ 低” “ 窄” , 其根源是 “ 精” 读 “ 豆腐干”
式的课文。 作者认为, 在俄语教学中应正确处理技能、 知识和智力开发三者的
关系, 把智力开发放在首位; 应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应改革实践课。 作者设想
了一个俄语教学的新模式。 该文引起了我国俄语学界广大教师对于俄语教学改
革的热烈讨论, 并对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本校乃至我国俄语专业的教学改革起
到了重 要 的 引 领 作 用。 该 文 于 1987 年 获 得 《 中 国 俄 语 教 学》 首 届 优 秀 论
文奖。
《 论俄语专业口译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的优化》
张俊翔, 论文, 载 《 中国俄语教学》 2011 年第 3 期。 论文在分析高校俄
语专业本科阶段口译课程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口译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思
路。 认为口译课程应高度重视技能训练, 强调语体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强化学
习者要有处理文化冲突的意识, 突出教学的实践性; 口译教材编撰质量的提升
有赖于更科学的内容编排、 更合理的练习设计和更全面的多媒体手段支持。 该
论文于 2015 年获教育部外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
办的第二届俄语专业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
《 我国高校俄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透析》
赵丹、 王加兴, 论文, 载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 年第 3 期。 论文
认为当前我国俄语本科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主要体现在将 “ 俄罗斯学” 引入
本科教学、 推进双外语教学、 用俄语开设中国文化类课程、 开展实践教学等方
面, 而难点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课时数不足、 教师语言实践水平不够、 师资队
伍建设的整体水平亟待提高等方面。 该论文于 2015 年获江苏省高校教学管理
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同年获教育部外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
导分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俄语专业优秀教学论文三等奖。
《 试析中国高校俄语专业本科教学的非文学倾向》
王加兴、 В􀆰 Д􀆰 杨琴科, 载俄罗斯核心杂志 《 科学与教育》 2015 年第 3

179
“俄罗斯学”在中国

期。 论文主要剖析了目前中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俄罗斯文学课程在教学大纲与
教学实践之间脱节的问题, 强调必须遵循教学大纲, 重视俄罗斯文学教学, 建
议进一步扩大高校俄语专业学生的俄罗斯文学作品阅读量, 在教学中要采用
“ 慢读细品” 的方法, 将俄语语言教学与俄罗斯文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该论
文于 2015 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
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专业俄语优秀论文一等奖。

五  主要合作伙伴

从 2005 年开始, 本学科与俄罗斯多所著名高校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在学生互换、 师资交流、 互赠图书、 科学研究等方面, 进行了多方位的合作交
流。 我们的合作伙伴主要有莫斯科大学、 圣彼得堡大学、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
学、 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 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等。
( 一) 莫斯科大学
进入 21 世纪以来, 本学科与莫斯科大学之间展开了多方位的合作, 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和语文系为我校本专业先后培养了 3 位副博士,
他们是: 张俊翔 ( 2001—2005 年就读于莫斯科大学新闻系) 、 陈静 ( 2003—
2007 年就读于莫斯科大学新闻系) 、 杨正 ( 2008—2012 年就读于莫斯科大学
语文系) 。
第二, 近 5 年来, 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每年都与我校联合培养本专业博士生
1 名。 另, 我系还有 2 位教师曾在莫斯科大学进行访学或进修, 其中, 王加兴
访学 2 年, 汪磊进修 1 年。
第三, 该校曾不止一次以合作交流的方式向我系正式派遣外籍教师。 如,
2004—2006 年, 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曾向我系派遣 И􀆰 В􀆰 泽泽卡罗担任外籍教
师; 2012—2015 年, 莫斯科大学国际教育中心曾向我系派遣 Н􀆰 Л􀆰 维尔图诺
娃担任外籍教师, 等等;
第四, 2014—2017 年, 莫斯科大学有 4 位知名教授向 本 专 业 提 供 其 著
作版权, 与我们合 作 出 版 《 俄 罗 斯 社 会 与 文 化 译 丛》 一 套 ( 王 加 兴 主 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已出版 《 俄罗斯文明的起源与意义》 ( 维·沙波瓦洛夫

180
南京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著, 胡学星等译, 2014 年) , 《 二 十 世 纪 的 俄 罗 斯 族 人》 ( 亚 · 弗 多 文 著,
郑振东译, 2015 年) , 《 俄罗斯 大 众 传 媒》 ( 亚 · 扎 苏 尔 斯 基 著, 张 俊 翔 等
译, 2015 年) , 《 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史》 ( 谢·科尔米洛夫著, 赵丹等译,
2017 年) 。
第五, 2016 年 10 月 15 日至 11 月 5 日, 莫斯科大学派遣 C􀆰 И􀆰 科尔米洛夫
教授来我校开设系列讲座, 为期 20 天, 主题为 “20 世纪俄罗斯文学历史诗学”。

( 二) 圣彼得堡大学
2005 年 12 月, 南京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正式签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
大学与俄罗斯联邦国立圣彼得堡大学合作协议》 , 协议有效期为 3 年。 根据协
议精神, 2005—2008 年, 两校每年互派学生 1 ~ 2 名, 互相邀请教师从事科研
和教学工作 2 ~ 3 名, 并互赠图书几百册。
根据上述协议精神, 南京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之间的合作, 主要在三个方
面展开: 互派学生、 师资交流及互赠图书。
首先, 我系根据协议内容, 在 2006—2008 年, 共派出 3 名学生到圣彼得
堡大学留学半年。
其次, 我系根据协议内容, 先后聘请多名圣彼得堡大学的教师在我系担任
教授或外籍教师。 如, 2006 年 3 月, 圣彼得堡大学派遣该校语文系对外俄语
教学及教学法教研室哲学博士 Л􀆰 Д􀆰 萨莫赫瓦洛娃到我系担任教授 ( 2006—
2008 年) ; 再如, 该校语文系对外俄语教学及教学法教研室还向我们派出 2 位
高级讲师来担任我系的外籍教师, 她们是 Ю􀆰 阿列尼科娃 ( 2008—2012 年) 、
Л􀆰 Г􀆰 尹 (2008—2012 年) 。
另, 2013 年 12 月至 2014 年 1 月, 我系还曾邀请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赫沃
洛斯奇扬诺娃教授、 普世卡廖娃副教授前来开设为期 2 周的系列讲座, 题目分
别为 “ 诗人的散文和散文家的诗等” “ 现代俄语语法积极化进程” 。

( 三)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
本学科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之间的合作, 主要在师资交流方面。
首先, 该校对外俄语系曾两度派其教师 В􀆰 Д􀆰 杨琴科博士在我系担任外籍
教师。 第一次是在 1999—2001 年, 第二次是在 2003—2005 年。

181
“俄罗斯学”在中国

其次, 该校对外俄语系还曾两度派其教师 В􀆰 Д􀆰 杨琴科教授前来给我系师


生开设系列讲座。 第一次是在 2009 年 9—10 月, 杨琴科前来为我系师生开设
了为期一个月的系列讲座, 题目为 “ 俄语教学法回顾与思考” 。 第二次是在
2014 年 9—10 月, 杨琴科再次前来为我系师生开设了为期一个月的系列讲座,
题目为 “ 俄语语言与文化” 系列讲座。

( 四) 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
近年来, 南京大学俄语系与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主要在师资交流方面进行
了多次合作。
2012 年 6 月, 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 И􀆰 В􀆰 康达科夫教授应邀为我系师生开
设题为 “20 世纪俄罗斯文学” 的系列讲座, 并就合作事宜与我系余一中教授
以及系主任王加兴教授进行了多次交谈。
2015 年 10 月 23 日至 11 月 6 日, 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 И􀆰 В􀆰 康达科夫教
授在我系讲学, 题为 “ 俄罗斯文学与文化” , 共 10 场, 为期两周。
2016 年 4 月 25 日下午,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俄罗斯科学院 “ 世界文
化史” 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И􀆰 В􀆰 康达科夫教授受聘南京大学兼职教授仪式在外
国语学院侨裕楼举行。 聘任仪式结束后, 康达科夫教授举行了题为 “ 俄罗斯
艺术文化中的文学中心主义” 的学术讲座。
2017 年 6 月 11 日至 7 月 3 日, 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 И􀆰 В􀆰 康达科夫教授
以 “ 文化历史语境中的俄罗斯文学” 为题在我校俄语系开设讲座, 共 10 场,
为期两周。

( 五) 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
2009 年 6 月, 南京大学和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交换学生协议正式签订,
商定在 2009—2011 年, 两校每年互派学生 1 ~ 2 名 1 年或 2 ~ 4 名半年。
2011 年 7 月, 两校续 签 上 述 协 议, 并 决 定 扩 大 互 派 学 生 名 额, 商 定 在
2011—2014 年, 两校每年互派学生 3 名 1 年或 6 名半年。
2015 年 4 月, 两校再次续签上述协议, 商定从 2015 年起, 两校继续每年
互派学生 3 名 1 年或 6 名半年。
根据上述协议精神, 本学科与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之间的合作, 主要体现

182
南京大学“俄罗斯学”的发展历程

为两校学生及教师之间的校际交流合作。 从 2009 年到 2016 年, 本专业曾先后


派遣 37 位本科生和硕、 博士研究生前往该校插班学习 1 年或半年, 还曾派过
2 位教师前往该校进修学习 1 年。

六  结语

回顾本专业建立 70 多年以来的发展历程, 尽管 20 世纪 60—70 年代由于


受到 “ 文革” 的冲击, 本学科曾一度陷入长达 10 年的 “ 停滞期” , 但这并没
有影响我们学科不断向前发展的趋势。 自 1977 年我国恢复高考以来, 本学科
进入 “ 复兴期” , 在教学与科研的方方面面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尤其是在世纪之交, 本学科进入 “ 平稳发展期” 以来, 这种发展势头更加强
劲, 教学与科研成果数量成倍增长, 而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
总体而言, 本专业的学科特色主要表现为: 第一, 创建历史悠久, 学科发
展稳定; 第二, 精品教学模式, 培养层次齐全; 第三, 师资队伍精干, 富有协
作精神; 第四, 教学与科研并重, 翻译与探索共举; 第五, “ 一条主线, 三个
方向” , 即所有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活动, 以 “ 俄罗斯学” 为主线, 结合自己的
研究专长, 辐射出俄罗斯文学、 俄语语言与文化、 俄语修辞学三大研究方向。
21 世纪以来, 本学科不断拓宽研究领域, 研究内容几乎涉及 “ 俄罗斯学”
的方方面面, 包括俄罗斯文学、 俄语语言与文化、 俄语修辞学、 俄语教学、 俄
汉对比研究等, 最近几年, 还有学者开始涉猎俄罗斯文明、 俄罗斯文化的译介
和研究。 当然, 我们的学科发展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 例如, 高层次人才不
少, 但领军人物不够; 发表论著数量不少, 但国际影响力不够; 各种教学科研
立项和奖项不少, 但国家级比重不够; 俄罗斯文学研究者过多, 而俄语语言学
研究队伍过于薄弱; 学科成员 60 后、 70 后的老师不少, 而 80 后的只有一位
教师; 等等。 因此, 本专业的学科发展道路还很漫长, “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
仍须努力” 。

183
“俄罗斯学”在中国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
语言教学与研究回顾
杨  波

中国的俄语教育始于 1708 年 3 月在北京开设的俄罗斯文馆。 较之北方地


区, 上海的俄语教育起步相对较晚,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 上海共产
主义小组从学习苏联革命经验的需要出发, 于 1920 年在上海创办了外国语学
社, 这是我党开设的第一所系统开展俄文教学的机构。 1922—1927 年, 中国
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联合创办的上海大学培养了一批精通俄语、 对民族复兴和
共产主义运动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和社会知名人士。
新中国成立后, 为了学习和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在急需大批俄
语人才的情况下, 由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同志倡导, 经中共中央华东局、 上海
市委决定, 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第四部为基础, 在上海创办一所培养俄语人才
的学校。 1949 年 12 月,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正式成立, 这就
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前身, 也是新中国成立伊始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校。
上海市委任命多年从事俄语新闻和文学翻译出版工作、 在文化界颇有知名度的
时代出版社社长姜椿芳同志为第一任校长。
近 70 年来, 从一所培养国家急需人才的俄语学校到培育高端外语人才的
知名高等学府,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发展历程离不开一代代俄语人的智慧和奉
献, 上外俄语人筚路蓝缕的创校历程、 奋发有为的辛勤耕耘和求真务实的奋斗

184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语言教学与研究回顾

往事, 那些热火朝天、 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种自强不息、 投身事业的精神是上


外俄语人最为宝贵的财富和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文从历史沿革、 学科建设、 国
际交流、 新世纪新征程四个部分对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语言教学与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简要的梳理。

一  历史沿革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简历与发展和国家大环境的变迁息息相关。 1949 年 10
月 1 日, 新中国成立, 苏联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建交的国家。
随着两国交流日益频繁, 需要大量俄语翻译, 建立俄文学校培养俄语干部成为
国家的当务之急。
1􀆰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 (1949—1950 年)
1949 年 11 月 23 日, 《 解放日报》 刊登了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
学校的招生简章, 12 月 29 日录取第一期新生 389 人。 姜椿芳校长克服校舍、
教师、 教材短缺的困难, 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建校筹备工作。 师资
上, 姜椿芳聘请了当时在上海的具有较高学历的苏联侨民担任大部分的教学工
作, 同时又从外地聘请了国内俄语界前辈夏仲毅教授来校担任俄语教研室主
任, 负责俄语教学工作。 教材上, 他采用现成的国民政府中央大学俄文专修科
曾使用过的俄语启蒙教科书, 即作者署名为贺青的 《 俄文读本》 , 教材编著者
贺青其实是姜椿芳的笔名。 没有办公室, 干部的寝室就是办公室和会议室; 椅
子不够, 就坐在窗沿上开会。 校园环境差, 姜椿芳就领着学生一起动手, 平整
校园, 师生一起挥汗修路; 没有课外读物, 姜椿芳校长就从自己主办的时代出
版社精心挑选俄文原版小说、 诗歌, 政治、 文化书籍和苏联翻译作品译本, 将
这些书拉到学校, 分类归档并建起图书馆。
1950 年 2 月 6 日, 开学典礼在东体育会路 330 号 ( 原暨南大学旧址) 隆
重举行, 陈毅市长亲临学校, 做了鼓舞人心的讲话, 勉励学员勤学苦练, 早日
成才。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校长、 时任华东局宣传部部长舒同也做了报告。 陈毅
的夫人张茜任教育股股长。 成立之初的上海俄文学校是一所专业结构单一、 以
学习俄语和俄罗斯苏联文学为主的外语类高校, 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俄语口笔译
人员和俄语教学师资。 当时的课程只有政治和俄语两门, 语言上强调高效速

185
“俄罗斯学”在中国

成, 思想上要求政治方向坚定。 学生每天上两个小时的俄文课, 其他时间都要


进行思想政治改造, 请一些知名人士来校做报告, 包括华东局宣传部部长冯
定、 经济学家沈志远等, 陈毅市长也到学校做过报告。
2􀆰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 (1950—1952 年)
陈毅市长对俄文学校十分关心, 多次亲临指导, 为配合国家外交外贸工作
需要, 根据陈毅同志的指示, 学校于 1950 年更名为 “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
外文专修学校” 。
1951 年 9 月 25—28 日, 为了加强对俄语教学的领导, 中宣部、 教育部和
中共中央俄文编译局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俄文教学工作会议。 会后经周恩来
总理批准, 于 1952 年以联政文字第 11 号下达了 《 关于全国俄文专科学校的决
定》 。 该决定对当时各校的俄文教学方针和任务做了规定, 其中对上海俄文专
修学校的规定如下: “ 上海俄文专门学校, 以现华东革大附设外文专修学校为
基础组成之, 人数以 1000 至 1500 名为限。 其任务以培养财经、 文教 ( 包括师
资) 、 贸易方面的俄文人才为主。 各科学员人数比例, 由华东军政委员会研究
决定之。 该校归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领导。”
专修学校一、 二期学员学制为两年。 前三个月为政治学习, 此后转入业务
学习。 每个教学班 20 ~ 25 人, 周课时 20 节, 由苏侨教师和中国教师任教。 学
生在校学习分初级、 中级、 高级和专业四个阶段。 初级班要求掌握语音、 语
法、 词汇等基础知识, 主要发展背诵和会话能力; 中级班着重词法、 句法、 翻
译教学; 高级班学习 《 高级俄文文选》 中的政治、 经济、 文艺类文本, 教授
句法和作文。 除传统的语言语法、 翻译会话训练, 学生课外还组织 “ 俄语通
话运动” , 用俄语演讲、 朗诵、 编排剧目。 当时由于各条战线急需翻译人才,
很多学生提前结业进入工作岗位。 很多人毕业后走上抗美援朝战场或者参与苏
联援助项目, 成为苏联顾问的翻译。 毕业生中还有一部分人留校任教或者出国
深造, 这些同志后来都成了学校教育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骨干力量。
3􀆰 上海俄文专修 ( 科) 学校 (1952—1956 年)
1952 年下半年, 全国高校实行统一招生, 同时开始院系调整。 经决定,
上海俄文学校仍以发展俄语为主, 南京华东军政大学和沪江大学部分师生员工
并入其中, 并于同年 8 月 11 日改校名为 “ 上海俄文专修学校” , 受华东军政

186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语言教学与研究回顾

委员会教育部领导。 又于 11 月 24 日再度更名为 “ 上海俄文专科学校” , 以大


专名义招生。 学制固定为三年, 设马列主义、 俄语、 体育三门课。 这一时期,
学校的教学工作从培训式教学走向正规化教学, 树立了正规教学的观念, 建立
和完善了教学组织, 取消了综合性的俄语教研室, 成立了实践课、 翻译、 文学
史、 语言学等 10 个教研组, 制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 建立了学籍管理制度,
取得较好的效果。
自 1953 年起, 苏联援建的工业项目迅速增加, 急需大量俄语工业翻译人
才。 为此, 学校及时调整了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 将每期 20 多个班中的绝大
多数调整为工业翻译班, 将最后一学年专门用于学习冶金、 机械制造、 能源交
通等行业的专业知识, 这些班级的毕业生大多被分配到各工业部委和大型企
业。 1954 年 9 月, 俄文专科学校开始设立旨在培养师资的两年制的研究生班。
第一期共招收 30 名研究生。 1956 年 7 月, 第一批研究生班的学生毕业, 其中
25 人留校任教, 为学校俄语事业的发展壮大及时补充了教育和管理人才。
1949 年 12 月至 1956 年 6 月, 上海俄文专科学校在校教师人数达 241 名
( 苏侨教师 90 人, 中国教师 151 人) , 先后招收七期学生共 3998 人, 其中毕业
2087 人, 为国家各条战线输送了一批急需的俄语人才。
4􀆰 上海外国语学院 (1956—1994 年)
1956 年, 经国务院批准, 学校更名为 “ 上海外国语学院” , 学制由三年改
为四年。 这一时期, 学校采取多项措施解决学制调整后的师资问题。 1956 年
秋, 根据 《1956 年高校招收副博士研究生暂行办法》 招收了四年制副博士研
究生 3 名, 又从在职教师中遴选 12 人攻读在职副博士研究生。 1961 年 4 月,
中央召开了文科教材会议, 规定了文科的教学方针、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以及
外语等 7 个专业的教学方案及教材选编计划。 俄语系据此调整了理论和实践教
学的比例, 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 编写出版了一系列教材。
1963 年 9 月 12 日, 经中央批准, 上海外国语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
校, 直属教育部领导。 1964 年 10 月 31 日, 经国务院第 148 次全体会议通过,
由周恩来总理签署, 原黑龙江大学副校长、 俄语翻译家王季愚同志被调任为上
海外国语学院院长, 这是上外自 1949 年建校以来第一位由国务院任命的校长。
正当上外师生和干部鼓足劲头、 充满信心地迎来办学的新发展阶段时, 一

187
“俄罗斯学”在中国

场延续十年之久的 “ 文化大革命” 开始了。 “ 文化大革命” 首先从文教战线开


刀, 一下子就打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工作秩序。 上外和上海市其他高校一
样, 从 1966 年 6 月起就开始了所谓的 “ 停课闹革命” , 全校党政工作和各项
管理工作无法进行, 俄语系也被迫停课, 教学科研陷于停顿。
1976 年 10 月, 一举粉碎了 “ 四人帮” , 十年 “ 文革” 终于结束, 上外的
教学工作开始逐渐走出低谷, 俄语教学得到重新发展。 俄语专业 1978 年 2 月
开学, 学制恢复为四年。 俄语系本着加强学生基础理论及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原
则进行了教学改革, 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充分利用电教设备, 在各年级开设
试听说课; 二是在教学中注意国情知识的介绍; 三是课内增设泛读课 ( 1—3
年级) ; 四是定期进行外语知识水平测试, 检查教育质量; 五是开展外语课外
活动; 六是利用本院有苏联留学生的有利条件, 系统组织座谈、 交谈及文娱活
动; 七是每学期组织 1 ~ 2 次较为大型的文娱活动, 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1978 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也为上外的国际
问题研究, 特别是苏联问题研究带来了新机遇、 新思路。 1979 年下半年, 时
任上海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季愚积极推动俄语系筹建苏联问 题 研 究 室, 并 于
1980 年年初正式成立。 同年 3 月, 研究室主办的 《 苏联问题参考资料》 创刊
号面世, 为研究人员发布成果和向社会发出上外苏俄研究声音跨出了可喜的第
一步。 苏联问题研究室的建立标志着上外政治学科发展的起点。 1985 年, 苏
联问题研究室从俄语系脱离, 成为苏联研究所。 苏联解体后, 1992 年, 其转
为国际问题研究所, 2006 年更名为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学院, 2014 年 6 月又
更名为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 苏联问题参考资料》 1990 年更名为 《 苏联
研究》 , 1993 年 1 月正式更名为 《 国际观察》 , 老外交家黄华同志为第一期题
写刊名。 回忆这段历程, 首任主编杨希钺不无感慨地说: “ 《 国际观察》 现在
已经成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在我国国际问题研究学界占有一席之
地, 其影响力与日俱增。 正好比枝繁叶茂、 硕果累累的百花园。”
1981 年 5 月, 时任上外校长胡孟浩会同其他全国兄弟院校在上海正式成
立了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 上外俄语语言文学学科是研究会的发起单位和首届
会长单位, 也是研究会会刊 《 中国俄语教学》 的创办者和首任主编单位。 从
此, 沉寂多年的中国俄语教学研究活动又得以恢复并逐渐活跃和扩大起来。

188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语言教学与研究回顾

1984 年, 胡孟浩受国家教委委派, 率领中国俄语教学代表团访苏并会见国际


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联合会 ( МАПРЯЛ) 秘书长科斯托马罗夫院士。 1985 年,
国际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联合会正式邀请中国俄语教师代表团参加下一届年
会, 这为加强中国俄语教师同国际俄语教师的联系、 提高中国俄语教学和研究
在国际上的声誉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1984 年, 国务院批准上海外国语学院为
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胡孟浩教授为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同
年招收俄语专业博士研究生两名。 1987 年 7 月, 根据国家教委通知, 上外的
俄语语言文学学科被评为国家教委重点学科。
这一时期, 俄语系在科研上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胡孟浩教授的 《 俄语模
式句法学》 被列为国家教委 “ 七五” 博士点基金项目, 《 俄语语义学》 被列入
国家教委 “ 七五” 规划基金项目; 夏仲毅教授主编的 《 汉俄词典》 于 1978 年
出版, 填补了国内空白, 其质量超过了苏联历史上同类词典的水平。 1984 年,
《 汉俄词典》 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俄语系还编写出版了一
系列与时俱进的教材。
进入 90 年代, 上外俄语系又制定了更高、 更强的发展目标, 修订了本、
硕、 博三级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1993 年起, 俄语系开始实施学分制。 除基
础俄语、 高级俄语、 俄语实践语法、 俄语视听说、 俄语写作等必修课, 还开设
了语言、 文学、 国情、 经贸等方向的近 20 门专业选修课, 使得俄语系毕业生
的专业知识、 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 具备了更强的社会竞争力。
5􀆰 上海外国语大学 (1994 年至今)
1994 年, 经国家教委批准, 学校正式更名为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同时被
列为国家教委和上海市共同建设的首批学校之一。 1996 年, 学校通过教育部
审核, 成为进入 “211 工程” 的全国重点大学。 进入 21 世纪, 学校于 2000 年
新建了位于上海松江大学城的新校区, 俄语系拥有一幢独立的教学楼。 上外俄
罗斯东欧中亚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0 年以后的发展详见本文第四部分。

二  学科建设

1􀆰 学科概况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俄语语言文学和国际关系两个二级学科分属外国语言文

189
“俄罗斯学”在中国

学和政治学两个一级学科。 俄语语言文学学科是全国第一个获得俄语语言文学
博士学位授予权 (1983 年) 的学科点, 1987 年被列为全国俄语语言文学唯一
的重点学科, 2001 年被评定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2002 年和 2007 年又连续被列
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9 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 俄语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
占有重要地位, 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学科点现有 5 个研究方向: 俄语语言
学、 俄罗斯文学、 俄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欧亚国别区域研
究。 拥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 (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 。
依托俄语学科深厚积淀及建设发展需求, 俄语系积极拓展俄罗斯东欧中亚
地区战略语言专业建设, 除俄语专业之外还成立了中亚语言教研室、 中东欧语
言教研室, 2008 年开设乌克兰语专业, 2015 年至今建设乌兹别克语、 塔吉克
语公共课堂教学, 2016 年开设匈牙利语专业, 2017 年 3 月, 教育部正式批准
备案波兰语、 捷克语、 哈萨克语、 乌兹别克语专业, 其中波兰语、 哈萨克语专
业已于 2017 年 9 月招收第一批学生。 同时, 为促进外国语言文学与新兴学科
的交叉融合, 加强区域国别研究, 设有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基地、 教育部直属
俄语中心和俄罗斯俄语世界基金中心, 2011 年至今, 参与教育部国际合作与
交流司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 “ 俄罗斯研究中心” 建设, 2015 年 11 月, 国内首
个 “ 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 在上外正式揭牌, 2017 年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和
中亚研究中心被教育部列入 2017 年度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 俄语系
还设有乌克兰研究中心、 捷克中心和匈牙利中心, 开展 “ 一带一路” 沿线国
家区域国别研究。 目前, 学科发展已经涵盖俄罗斯、 东欧和中亚地区。
2􀆰 科研实力
近十年, 上外俄语系、 俄罗斯研究中心和中亚研究中心先后获得 7 项国家
社科基金项目, 20 项省部级基金项目 ( 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1 项、
教育部 “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项目 1 项、 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指向性
课题 8 项, 上海市学位办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 2 项、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
3 项、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项目 5 项) , 16 项 “ 211 工程重点学科”
规划项目, 11 项 “ 十二五” 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42 项校级基金项目 ( 包
括校级重大课题 3 项、 校学科建设规划项目 4 项、 校级区域国别研究中心项目
16 项、 校级 “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专项课题 8 项和校级

190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语言教学与研究回顾

规划课题 11 项) 。 此外, 十年间已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 50 余篇, 出版学


术专著、 译著、 论 文 集 及 工 具 书 30 部, 教 材 40 部 等。 其 中 代 表 性 科 研 成
果——— 《 汉俄大词典》 ( 顾柏林主编) 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著作奖语言
学类二等奖、 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 时间与空间中
的俄语与俄罗斯文学: 第十二届世界俄语大会论文集》 ( 1—5 卷) ( 郑体武、
许宏等编) 获第十二届上海图书奖二等奖。
根据上海外国语大学 “ 服务国家发展、 服务人的全面成长、 服务社会进
步、 服务中外人文交流” 的办学使命, 尤其是在上外新型特色智库 “ 咨政、
咨商、 启民、 育人” 原则的指导下, 2015—2016 年, 俄语系教师学者就俄罗
斯经济新常态、 G20 峰会、 高校在 “ 一带一路” 国家交往中的作用等问题提
交咨政报告 10 余篇。 在 《 环球时报》 、 人民网、 新华网、 乌兹别克斯坦 《 人
民言论报》 和 《 东方真理报》 等媒体上发表中、 俄、 英、 乌兹别克语评论近
百篇。 着力打造 “ 丝绸之路” 人文交流品牌论坛, 2015 年、 2016 年连续两年
在撒马尔罕成功举办 “ 伟大丝绸之路上的人类价值观与民族价值观: 语言、
文化和教育” 国际学术研讨会。 出版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国别研究专著
各 1 部。 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东方语系合作完成供中国学
生使用的 《 基础乌兹别克语》 教材初稿的撰写。 2016 年, 支持乌兹别克学者
翻译出版了首部乌兹别克语版 《 道德经》 和 《 中国文学史》 。
3􀆰 教学体系
俄语系教学拥有覆盖本、 硕、 博三级的教学体系, 招生规模稳定, 实施人
文教育和技能训练并重, 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 健全知识结构、 扎实
专业技能、 较强思辨能力和 “ 会语言、 通国家、 精领域” 的高端复合型俄语
专业人才。 俄语系多数课程都能以自编的教材组织教学, 以现代化的手段辅助
教学。 主干课程有: 基础俄语、 高级俄语、 俄语视听说、 俄语写作、 翻译理论
与实践等。 俄罗斯文学史、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俄语口译 3 门课程入选上海市
精品课程, 俄语实践语法入选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多名教师获得宝
钢优秀教师奖, 吴克礼主编的 《 新世纪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
获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 3 部教材分获第一届全国高校专业俄语优秀教材
二、 三等奖。

191
“俄罗斯学”在中国

4􀆰 师资力量
截至 2017 年 8 月底, 俄语系共有专职教师 29 人。 专业分布为: 俄语 23
名, 乌克兰语 2 名, 波兰语 2 名, 匈牙利语 1 名, 哈萨克语 1 名。 其中, 45 岁
以下青年专职教师 16 人, 占专职教师总数的 55%。 在职称结构方面, 现有教
授 7 人、 副教授 11 人, 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 62%。 在学历
层次方面, 76%的专职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所有教师都有海外研修经历。 在学
术背景方面, 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涉及语言学、 文学、 翻译、 文化、 区域国别
研究等。 俄语学科共有 6 位专家荣获国际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联合会颁发的普
希金奖章 ( 该奖设立 40 年来共有 26 名中国学者获奖① ) , 分别是胡孟浩、 倪
波、 顾柏林、 吴克礼、 郑体武和章自力。 2006 年, 吴克礼教授获颁俄罗斯政
府的 “ 俄语教育突出贡献奖” 。 2016 年 11 月, 吴克礼、 倪波获中国俄语教学
研究会颁发的 “ 中国俄语教育终身成就奖” 。 从队伍情况来看, 以俄语学科雄
厚实力为基础, 经过近年的东欧中亚语言人才储备, 俄语系已基本具备一支专
业布局到位, 学历、 年龄、 学缘和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5􀆰 教学资源
俄语系在松江校区拥有 2500 平方米的独立教学楼, 在虹口校区拥有 7 间
教学科研用房。 俄语学科拥有俄语专业文献 11 万余册、 音像资料 5000 多种,
常年订阅俄文专业学术期刊 48 种。 与国外一些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学术交
流和合作研究等方面有深度合作, 能够及时获取国外第一手研究资料和学术信
息。 学校图书馆装备有 East View 俄罗斯大全俄语数据、 WISEBOOK 外文原版
电子图书数据库、 World eBook Library 外文电子图书库、 牛津多语种在线大辞
典 ( Oxford Language Dictionaries Online) 、 牛津在线学术专著数据库、 Oxford
Scholarship Online 等电子数据库。
俄 语 系 建 设 以 下 信 息 平 台: 俄 语 系 官 网 ( http: / / www􀆰 sres􀆰 shisu􀆰
edu􀆰 cn / ) 、 俄罗斯研究中心官网 ( http: / / www􀆰 crs􀆰 shisu􀆰 edu􀆰 cn / ) 、 上外多
语种 外 文 网 俄 文 网 ( http: / / ru􀆰 shisu􀆰 edu􀆰 cn / ) 、 乌 克 兰 语 网 ( http: / / uk􀆰
shisu􀆰 edu􀆰 cn / ) , 建设有 “ 上外俄语系”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号: shangwaieyu) ,

① 26 人获奖名单见国际俄语教师联合会官网, https: / / ru􀆰 mapryal􀆰 org / medal⁃pushkin / 。

192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语言教学与研究回顾

致力于成为面向世界俄语区资讯传播和服务全国的教学、 科研、 人才培养信息


平台。

三  国际交流

1􀆰 学生海外交流
俄语系每年通过中俄政府奖学金、 优秀本科生项目、 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
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 校际交流等项目选派约 40 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赴海
外进行不同期限的交流, 覆盖俄语专业 50% 以上的学生, 乌克兰语、 匈牙利
语出国访学比例达 100%。 标志性学生国际交流项目有: 上海市学位办研究生
暑期学校、 上海市 3S 暑期学校、 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暑期短期交流项目、
中哈人文交流田野调查项目等。
2􀆰 高校智库合作
俄语系同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 圣彼得堡大学、 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
文学研究所、 莫斯科语言大学、 俄罗斯赫尔岑师范大学、 俄罗斯远东大学、 俄
罗斯高尔基文学院、 乌克兰基辅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保持长期的密切合作关
系。 目前正式签署合作协议的俄罗斯高校和智库如下: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
圣彼得堡大学、 “ 俄罗斯世界” 基金会、 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 俄罗斯科学
院社会信息研究所、 俄罗斯科学院历史学所、 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 俄罗斯国
立普希金语言学院。
近年来, 俄语系致力于进一步发展与 “ 一带一路” 沿线中亚、 东欧国家
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 开展教学交流合作和区域国别研究。 正式签署协议的
中亚高校和智库如下: 哈萨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 哈萨克斯坦阿布赉汗国际
关系与世界语言大学、 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 乌兹别克斯坦世界
经济与外交大学、 塔什干国立纳沃依乌兹别克语言文学大学、 乌兹别克斯坦世
界语言大学、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现代历史研究所、 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
立外国语学院, 吉尔吉斯—土耳其玛纳斯大学; 中东欧高校如下: 匈牙利巴拉
斯学院、 赛格德大学, 捷克查理大学, 波兰华沙大学、 亚当·密兹凯维奇大
学、 哥白尼大学。

193
“俄罗斯学”在中国

3􀆰 孔子学院建设
2013 年 9 月, 习近平主席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期间与卡里莫夫总统共同见
证了共建撒马尔罕孔子学院协议的签字仪式, 上海外国语大学受国家汉办委托
为中方执行单位。 2014 年 10 月, 上海外国语大学与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
签订了合建撒马尔罕孔子学院的执行协议。 2014 年 11 月 27 日, 撒马尔罕孔
子学院正式揭牌, 我驻乌大使馆临时代办邹艳辉、 上外周承副校长出席揭牌仪
式。 2015 年 1 月 7 日, 孔院学生康晓鑫在第 14 届世界大学生 “ 汉语桥” 比赛
中荣获亚洲区一等奖, 并跻身全球十强。 2016 年 5 月 20 日, 孔院新场地剪
彩, 中国驻乌大使孙立杰、 上外杨力副校长出席剪彩仪式。 2016 年 6 月, 上
合组织峰会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举行, 习近平主席访乌参会, 在 6 月 22 日
发布的 《 中乌联合声明》 中特别强调双方将 “ 共同办好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孔
子学院” 。 习近平主席的乌兹别克斯坦之行还为撒马尔罕孔子学院带来了更多
关注, 中央电视台 CCTV - 13 和 CCTV - 4 分别进行了 “ 撒马尔罕孔子学院搭建
中乌沟通桥梁” 的报道,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俄语广播进行了 “ 撒马尔罕孔子
学院搭建中乌文化交流新平台” 的报道, 有力扩大了撒马尔罕孔子学院的知
名度和影响力。 2016 年 9 月 26 日, 撒马尔罕孔子学院协助上海市外宣办在塔
什干举行 “ 魅力上海” 摄影展并接受上海图书馆赠书。
4􀆰 国际观察员
鉴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在推动中乌教育人文交流方面的积极贡献, 乌兹别克
斯坦外交部和乌中央选举委员会三次邀请上外学者担任国际观察员。 2014 年
12 月, 俄语系主任章自力、 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波赴塔什干、 撒马尔罕
观摩了乌三级议会选举, 接受乌外交部世界新闻通讯社的采访。 2015 年 3 月,
上外副校长周承、 俄语系主任章自力、 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波三人赴塔什
干、 撒马尔罕、 希瓦、 费尔干纳观摩了乌总统大选, 周承为乌兹别克斯坦国家
广播电视公司录制的专访在大选当日播出。 2016 年 12 月, 上外党委书记姜锋
和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波赴塔什干、 撒马尔罕和布哈拉观摩了乌总统大
选, 姜锋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专访, 并在塔什干 “2016 选举 News Club” 接受
乌方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 上外学者认真履行观察员义务, 公正评价乌方备选
和投票情况, 受到乌中央选举委员会好评。

194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语言教学与研究回顾

5􀆰 第十二届世界俄语大会
2011 年 5 月 10—15 日, 主题为 “ 时间与空间中的俄语和俄罗斯文学” 的
第十二届世界俄语大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 来自世界 48 个国家的 1000 多
名代表与会。 本届世界俄语大会的承办权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中国俄语教学研
究会于 2007 年击败德国、 西班牙、 印度等 9 个国家获得。 大会受到中俄双方
政府的高度重视, 时任俄罗斯联邦总理普京专门向大会致以贺信, 中国国务委
员刘延东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第十二届世界俄语大会共设 15 个专题, 举行
了 35 场学术讨论会, 此外还举行了 6 场圆桌会议。 与会者就俄语教学与研究、
俄罗斯文学、 俄罗斯文化、 跨文化交际等专题展开了全方位、 多层面的学术交
流, 展示了世界俄语、 俄罗斯文学与俄罗斯文化研究最新的学术成果。
2011 年第十二届世界俄语大会是亚洲和中国第一次承办这样的盛会。 每
四年举行一届的世界俄语大会是俄语学界规模最大、 层次最高的学术盛会, 为
各国开展俄语学习研究和跨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世界俄语大会首次走进
亚洲, 来到中国, 体现了世界俄语学界对中国俄语教育研究成绩的充分肯定,
展示了中国政府对俄语教育研究和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高度重视, 对提高中国
俄语教学与研究水平、 推进中俄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和人文合作、 增进中外教育
领域的交流、 扩大中国俄语学科乃至中国高校的国际影响, 具有重大意义。 本
届世界俄语大会是一届组织精细、 和谐有序的学术盛会, 主会场和全部分会场
都安排在上海外国语大学。 这也是全球俄语界对中国、 对上海、 对上外的充分
信任。 对上外而言, 更意味着一种莫大的荣誉和光荣的使命, 也为上外校史增
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6􀆰 多语种外文网俄文网
上海外国语大学多语种外文网俄文网 ( http: / / ru􀆰 shisu􀆰 edu􀆰 cn / ) 2014
年 12 月 19 日正式上线。 网站立足教书育人, 鼓励师生用俄语编写稿件, 展示
学术人文成果, 报道师生文化活动, 促进知识普及与资讯传播, 展示上外办学
特色, 塑造上外国际化形象。 上外俄文网的评论板块建设富有特色, 发布的俄
文报道和评论获得人民网俄文编辑部、 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世界新闻通讯社、
乌兹别克斯坦 《 人民言论报》 等多家机构的转载。 获得今日俄罗斯 ( Russia
Today) 、 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 中国驻

195
“俄罗斯学”在中国

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 国家汉办等中外机构的外交官、 媒体记者、 学者的关注


和转载。 截至 2017 年 6 月 30 日, 人民网全文转载报道 4 篇, 新华网摘编转载
1 篇, 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世界新闻通讯社摘编转载报道近 90 篇, 乌兹别克
斯坦 《 人民言论报》 全文转载 1 篇。
俄文网在海外传播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已初显成效。 上外多语种外文网站建
设工作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亲自批示, 受到教育部、 上海市教卫党委、 上
海市教委、 上海市新闻办、 上海市外宣办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先后多次来校调
研。 2015 年 4 月, 教育部刊发了简报, 题为 《 上海外国语大学着力推进外文
门户网站内涵建设》 。 2015 年 9 月, 上外入选教育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试点单
位, 重点就高校外文网站开展试点工作,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2016 年 5 月, 上外在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名站名栏评选活动中荣获 “ 全国高
校优秀网站” ( 上外多语种外文门户网站群) 。
俄文网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 CRI) 、 上海外语频道 ( ICS) 、 上海市对外
宣传办公室等单位合作共建, 探索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传播的新模式, 并邀请记
者为师生进行业务培训。 上外俄文网积极配合上海市策划宣传的 “ 一带一路”
系列推广活动, 包括 2016 年 9 月 27 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上海市对外文
化交流协会、 塔什干市政府、 乌兹别克斯坦 艺 术 学 院 在 塔 什 干 共 同 主 办 的
“ 魅力上海” 摄影展和 “ 上海之窗” 图书赠书仪式。 2017 年 4 月 27 日, 上海
电视台新闻部 “ 直播上海” 播出 “ ‘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访谈录系列———哈萨
克斯坦总领事采访” , 2017 年 6 月 9 日播出 “ ‘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访谈录系
列———乌兹别克斯坦总领事采访” 。 2017 年 8 月 28 日,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
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上海图书馆和世博会博物馆联合主办的 2017 阿斯
塔纳世博会 “ 世博会博物馆馆日” 暨 “ 魅力上海” 推广活动等。

四  新世纪新征程

进入 21 世纪, 上外的俄罗斯东欧中亚语言教育与研究进入了良性、 稳定、


健康发展的阶段。 社会的快速发展、 时代的深刻变化、 学科发展的需要, 不断
向俄语学科的建设提出挑战。 上外俄语学科根据新形势确立了规模适中、 发展
均衡、 质量上乘、 特色鲜明、 效益突出、 影响显著的学科规划建设原则。 积极

196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语言教学与研究回顾

推进教学改革, 加强人文教育和技能训练。 目前, 俄语教学已形成一套完整的


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 在俄语语言、 俄苏文学、 俄汉翻译、 词典编撰等研究领
域独树一帜, 为我国俄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欧、 中亚语言教
育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也初具规模, 布局合理, 走上稳步发展的道路。
目前, 上外俄语语言文学学科是教育部和上海市两级重点学科, 在上外和
国内同类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俄语系本科学制四年, 硕士研究生学制三
年, 博士研究生学制三年。 俄语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 60 名左右, 硕士研究生
16 名左右, 博士研究生 6 名左右。 乌克兰语、 匈牙利语、 波兰语、 哈萨克语
每届招收本科生 10 名左右。 2012 年 9 月, 上外高级翻译学院开始招收汉俄英
口译硕士。 俄语学科毕业生就业率在各专业中名列前茅, 进入外交部等国家部
委工作的俄语系毕业生人数连续 5 年居上外全校之首。
俄语系的师资队伍实力雄厚, 学术造诣精深的老一辈专家学者悉心指导,
奋发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担当重任, 新开设的匈牙利语、 波兰语、 捷克语、
哈萨克语、 乌兹别克语等 “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语言专业积极引进对象国培
养的优秀师资。 俄语系常年聘请来自俄罗斯、 乌克兰、 匈牙利、 波兰、 哈萨克
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的专家任教, 指导青年教师, 并参加科研课题。
着眼于上外俄语系的历史传承和发展机遇, 在 “ 一带一路” 倡议实施的
大背景下, 俄语系于 2015 年启动筹建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的相关工作, 主要
宗旨为: 巩固发展俄语语言文学学科优势, 实现 “ 多语种 + ” 卓越国际化人才
培养, 打造俄罗斯东欧中亚战略语言群和拓展该领域的学术研究, 建设国内一
流的俄罗斯东欧中亚语言和区域国别研究的教学科研机构和学术平台。
筹建中的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二级教学研究单位, 是从
事俄罗斯、 中东欧和中亚地区语言文学、 文化教学和研究的机构, 也是俄语语
言文学学科点及中东欧和中亚区域语言学科的依托单位。 学院将坚持传统俄语
语言文学学科的核心地位, 加强优势学科的建设工作; 开展具有上外特色的俄
罗斯东欧中亚区域国别研究, 努力打造成为在该研究领域和学界中具有较强实
力、 较大影响的一流教学科研实体, 保持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的领先优势。
目前, 上外俄罗斯东欧中亚语言教学与研究正面临着国家 “ 一带一路”
倡议全面推进, 上海国际金融、 贸易、 航运、 经济 “ 四个中心” 齐头并进,

197
“俄罗斯学”在中国

上外建设 “ 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 等新的


发展机遇, 同时也迎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优化学科结构和组织机制、 进一步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新的挑战。 上外俄语人将继续发扬奋发有为、 求真务实的
光荣传统, 扎实推进、 开拓创新, 与国内业界同行互学互鉴, 共同开创我国俄
罗斯东欧中亚教学研究事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曹德明主编 《 文 脉 守 望———听 前 辈 讲 上 外 故 事》 ( 第 一 辑) , 上 海 外 语 教 育 出 版
社, 2014。
2􀆰 胡孟浩: 《 改革教育体制培养新型外语人才———上海外国语学院历史、 现状及发展
方向》 , 《 外国语》 1985 年第 1 期。
3􀆰 李传松、 许宝发: 《 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4􀆰 李越常: 《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系史 (1956—1994) 》 , 内部资料。
5􀆰 《 上海外国语大学年鉴》 (2010—2016 年) 。
6􀆰 院史编 写 组: 《 上 海 外 国 语 学 院 简 史 ( 1949—1989) 》 , 上 海 外 语 教 育 出 版 社,
1989。  
7􀆰 郑体武主编, 刘利民、 Л􀆰 А􀆰 Вербицкая 等参编 《 继往开来———中国俄语教育三百年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198
四川大学“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四川大学“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李志强

四川大学 “ 俄罗斯学” 是在原有的俄语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 总体看来, 俄罗斯学科在近 60 年的发展中大致经历了筹备起步、 曲折发
展、 蓬勃进步、 整合协同四个发展阶段。

一  筹备起步阶段 (1959—1962 年)

20 世纪 50 年代初, 中苏关系比较友好, 我国西南地区, 尤其是四川省对


俄语人才的需求较为突出, 经过数年的筹备和论证, 四川大学在 1959 年成立
了俄文专业, 并于当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学制为五年。 赫鲁晓夫上台后, 中
苏两国在重大意识形态上产生了分歧, 不过政治、 外交领域发生的变化并未及
时传导到教育领域, 为刚刚诞生的川大俄文专业保留了较为宽松的生存空间。
在本阶段, 俄 文 专 业 的 教 师 主 要 有 两 个 来 源: 一 是 来 自 北 京 俄 语 学 院
( 现北京外国语大学) 等知名高校的毕业生; 二是原在其他专业任教, 后经四
川大学选派去哈尔滨外语专科等学校进修两年后返校的教师 ( 例如 1956 年,
中文系派教师陶道恕到北京师范大学苏联文学进修班进修, 在苏联专家维·科
尔尊和娜·格拉西莫娃指导下学习俄罗斯文学) 。 尽管面临师资不足、 教材缺
乏等种种问题, 俄文专业的教师们仍然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认真的教学态
度, 培养出了包括前国务委员戴秉国等在内的优秀毕业生。

199
“俄罗斯学”在中国

二  曲折发展阶段 (1963—1979 年)

20 世纪 60 年代初, 中苏关系加速恶化, 全国开始 “ 反修” “ 防修” , 俄


文专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很多教师退居了二线。 尽管如此, 俄文专业
教师仍然坚持集体备课, 潜心钻研教学, 建立了 “ 集体备课、 定期试讲、 轮
流听课” 的教学管理体系, 并延续至今。 中苏关系降至冰点后, 俄文专业停
止了招生。 1975—1976 年, 俄文专业的工作重新启动, 招收了两届工农兵学
员, 为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做了准备。 1979 年, 俄文专业重新开始通过高考招
生, 教学和科研工作逐渐走入正轨。

三  蓬勃进步阶段 (1979—200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初, 四川大学俄文专业加入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 与国内


外同行的交流日渐频繁。 俄文专业为适应时代发展, 自 1980 年开始不断修订
教学大纲, 增设 “ 科技俄语” “ 经贸俄语” “ 俄汉互译 ( 口译) ” “ 俄汉互译
( 笔译) ” 等课程以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1985—1988 年, 俄文专业通过与广州外国语学院、 四川外国语学院及北
京大学等高校合作, 以联合培养的方式招收了三届硕士研究生, 负责研究生课
程的老师有张继莹、 涂尚银、 段文润、 邓学禹等。
从 1987 年开始, 俄文专业开始常年聘请俄罗斯专家, 贯通了外语教学所
必需的最后一个环节。 此外, 俄文专业还定期组织俄语角、 俄语诗歌朗诵会、
俄语影视欣赏、 俄国国情介绍等活动, 极大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在这一阶段, 俄文专业的教师们编纂出版了 《 学俄语》 等教材, 翻译了
《 苏联历史百科全书》 ( 第 12 卷) 及 《 苏联文学 20 年代大事记》 《 邻居》 《 冬
末之夜》 《 瞬间》 《 最后的问候》 等文学著作, 在 《 俄苏文学》 《 外语学刊》
《 中国俄语教学》 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及译文。
1994 年, 中文系在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下面设立俄国文学研究方向, 刘亚
丁副教授开始指导该方向的硕士生。 1995 年, 他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 肖洛霍夫的创作与苏联文学的关系” 。 出版了 《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纲》 《 苏
联文学沉思录》 《 顿河激流———解读肖洛霍夫》 等著作。 在 《 外国文学评论》

200
四川大学“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 外国文学研究》 《 俄罗斯文艺》 《 俄罗斯研究》 《 文艺理论与批评》 等杂志发


表多篇论文和译文。
1999 年, 经过长期的策划和筹备, 四川大学决定以外文系为基础成立外
国语学院, 原俄文专业建系, 并在外国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科之下开辟了俄罗斯
文学与翻译专业, 开始了完全独立的研究生培养工作, 涂尚银、 杨华中、 吕宗
兴等老师为该专业首批硕士生导师。

四  整合协同阶段 (2000 年至今)

千禧年之后, 四川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借助四川大


学这一高水平、 综合性大学的平台, 与其他院系和专业深度合作, 逐渐从单一
的语言学科发展成为囊括俄语语言学、 俄罗斯文学、 俄罗斯问题 ( 包括俄罗
斯政治、 经济、 文化等诸多方向) 的综合性学科, 积累了丰硕的成果, 并于
2010 年成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2003 年, 文学与新闻学院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下设立 “ 俄国文学”
研究方向, 刘亚丁教授在该方向下招收博士生; 2014 年, 外国语学院在外国
语言与应用语言学下设立 “ 俄罗斯文学与翻译” 方向, 李志强教授在该方向
下开始招收博士生。
四川大学 “ 俄罗斯学” 的研究人员在 《 外国文学评论》 《 外国文学研究》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研究》 《 国外社会科学》 《 俄罗斯研究》 《 俄罗斯东
欧中亚 研 究》 《 俄 罗 斯 文 艺》 《 东 北 亚 论 坛 》 《 中 国 文 化 研 究 》 Проблемы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Мир Шолохова, Вёшенский вестник, Восточная
коллекция, Роман⁃журнал XXI века 等 刊 物 发 表 多 篇 论 文; 出 版 《 顿 河 激
流———解读肖洛霍夫》 《 肖洛霍夫学术史研究》 《 俄罗斯文学 ( 1760—2010)
感悟录》 《 索洛古勃小说创作中的宗教神话主题》 《 大学俄语》 《 当代俄罗斯
文学作品选读》 《 地 理 大 发 现 研 究》 《 中 国 与 苏 联 司 法 鉴 定 制 度 比 较 研 究》
《 俄罗斯领土变迁史》 《 语篇回指与翻译研究》 《 汉俄语境下茶语言文化研究》
等专著; 在 《 世界文学》 等刊物发表译文, 出版 《 肖洛霍夫秘密生平》 《 童
年》 《 自白》 等译著; 并在 《 人民日报》 《 光明日报》 《 中国社会科学报》 《 文
艺报》 等报纸发表文章。 2012 年, 刘亚丁教授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

201
“俄罗斯学”在中国

项目 “ 俄罗斯 《 中国精神文化大典》 中文翻译工程” 。


俄罗斯学科群均非常重视实际的对俄交流工作, 无论是俄文系、 中文系,
还是政治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等下设的各个系均与俄罗斯建立了常规交流机
制。 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有以下几个。
2008 年 “5·12” 地震期间, 四川大学俄文系师生参与了全面抗震救灾工
作。 先后为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米 - 26 机组、 俄罗斯救援队、 俄罗斯医疗队担任
翻译, 并获得广泛好评。 2008 年、 2009 年、 2013 年、 2014 年多次为四川地震
灾区儿童赴俄疗养团担任翻译工作, 受到了中俄两国教育部的表彰。
2010 年 3 月 27 日, 为庆祝世界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升空 50 周年及 《 中
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签订 10 周年, 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和四川大学联合举办
了俄罗斯宇航员会见川大学子的活动。 俄罗斯驻华公使陶米恒先生出席并致
辞, 俄罗斯联邦英雄、 宇航员帕达卡尔发表演讲并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2012 年 8 月 19—23 日,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邀请的俄罗斯莫斯科大
学研修团一行 150 人访问川大。 期间, 四川大学当代俄罗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会主席刘亚丁教授为来访的莫大师生做了内容丰富的题为 “ 中国文化” 的学
术报告。 俄文系副主任池济敏副教授做了题为 “ 成都面孔” 的精彩讲座。 此
后, 四川大学师生代表同莫大代表团一起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李克强副总理、
袁贵仁部长、 俄联邦驻华大使拉佐夫先生等中俄官员的接见。
2012 年 9 月 8 日, 在成都参访的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瓦莲京娜·伊万
诺夫娜·马特维延科, 在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副主席乌马哈诺夫陪同下, 率代表
团到四川大学访问并发表演讲。 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
员长桑国卫,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渝等领导随同参加了访问。 马特维延
科主席对四川大学与俄罗斯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表示赞赏。 她表示, 四川大学
在促进俄中两国友好合作方面既具备能力, 也拥有基础。 尤其在科研合作和学
生交流方面, 俄罗斯高校与四川大学之间的合作潜力还有待充分发掘。 希望双
方进一步加大交流合作的力度。 随后, 马特维延科主席就中俄两国关系、 中俄
青年交流等问题向川大师生发表了演讲。
2012 年 12 月 10—16 日, 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副院长斯米尔诺娃
教授一行三人赴四川大学俄文系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俄语教学法讲习班活动。 活

202
四川大学“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动期间, 代表团一行与石坚副校长举行会谈, 两校签订了校级合作协议和师生


交流协议。 语文系主任法利先科娃教授和沃赫米娜教授分别为俄文系四年级和
二年级本科生上了公开课。 12 月 15 日的教学法讲习班上, 斯米尔诺娃教授介
绍了普希金俄语学院概况, 法利先科娃教授做了讲座, 沃赫米娜教授做了示范
课。 随后, 代表团成员与省内高校的俄语教师和研究生代表举行了座谈。
2013 年 5 月, 受莫斯科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邀请, 四川大学 20 名学生访
问莫斯科大学并参加青年论坛。
2014 年 11 月, 四川大学俄文系举办了俄罗斯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自
牛津大学、 谢菲尔德大学、 科罗拉多大学、 东京大学、 莫斯科高等经济学院、
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四川大学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 充分交流, 取得了不俗
的效果。
2015 年 7 月末, 四川大学承办了中俄 “ 两河流域” 青年论坛开幕式。 本
次论坛以 “ 友谊、 青春” 为主题, 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
领导人第四次座谈会的配套活动之一。 四川大学还接待了 50 名来自 “ 长江—
伏尔加” 地区的中俄师生, 在为期 12 天的活动中, 为他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
活动, 让他们亲身体验了中华文化和四川人文历史风情。 同时, 四川大学师生
还协助四川省外侨办承办了中俄两河流域地区领导人第四次座谈会, 全面参与
了会见口译、 礼宾接待、 对外联络、 资料翻译等工作。
2012—2016 年, 每年 6—7 月四川大学都邀请 20 ~ 40 名俄罗斯高校师生参
加为期两周的四川大学国际交流周。 受邀学生来自莫斯科大学、 圣彼得堡大
学、 下诺夫哥罗德国立大学、 乌拉尔联邦大学、 莫斯科航空学院。
此外, 四川大学俄文系、 中文系及医学院和政治学院等教学单位下设的教
研室每年均与俄罗斯的合作单位开展各项活动, 如高端医学大会、 国外政治理
论短期讲座等。 2005 年, 我校生命科学院还与俄罗斯国家工业微生物遗传和
育种科学研究所联合开展了中俄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计划及国际科技合作重点
项目计划 “ 资源微生物及微生物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 。
2010 年 9 月, 经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批准, 四川大学当代俄罗斯研
究中心挂牌成立, 为教育部设在四川大学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 2014 年 12
月, 四川大学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联合成立中俄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203
“俄罗斯学”在中国

2016 年 5 月, 俄罗斯世界基金会拟在四川大学设立俄语中心, 相关合同已经


签署完毕, 中心筹备工作正在进行。
当代俄罗斯研究中心
当代俄罗斯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四川大学作为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科研和人
才潜力, 吸纳了来自俄语语言文学、 艺术学、 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 法学、 历
史学、 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人员, 现有教授 7 人 ( 其中博导 4 人) ,
副教授 5 人, 讲师 4 人。 他们中有 3 人分别在俄罗斯师范大学、 沃罗涅日大学
和白俄罗斯明斯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其他人则分别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
俄罗斯师范大学、 普希金俄语学院、 乌拉尔联邦大学、 下诺夫哥罗德师范大
学、 斯塔夫罗波尔师范学院, 美国科罗拉多 大 学 等 知 名 学 术 机 构 做 过 访 问
学者。
当代俄罗斯研究中心十分重视团队建设和学术水平的提升, 聘请了数名国
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术顾问, 包括季塔连科 ( 俄, 已故) 、 卢基扬诺夫
( 俄) 、 别列罗莫夫 ( 俄) 、 李静杰、 吴元迈、 吴恩远等。
当代俄罗斯研究中心的学术委员有: 刘亚丁、 李志强、 徐坡岭、 冯玉军、
刘文飞、 段禹农、 列伊杰尔曼 ( 美) 、 罗曼诺夫 ( 美) 等。 中心主任为李志强
教授, 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为刘亚丁教授。
当代俄罗斯研究中心成立的宗旨是: 以服务于国家的外交和人文交流咨询
为己任, 立足国内,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以研究中国与俄罗斯的政治、 经济和
外交关系, 尤其是研究中俄的文化交流关系为主, 以关注俄罗斯的重大政治、
经济、 外交事件为中心, 以课题为抓手, 以研究报告为载体, 尽快建成具有一
定国内、 国际影响力的学术研究、 咨询机构。 中心成立以来, 立足四川省, 为
四川省的对俄交流工作提供政策研究、 咨询服务、 翻译服务。 中心人员陆续承
担了国家社科项目, 以及外交部和国家发改委及四川省外侨办的项目。 中心人
员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新华社、 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的内部刊物
发表研究报告。
中俄文化研究中心
中俄文化研究中心为四川大学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共建, 中方研究
人员来自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外国语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等二级学院,

204
四川大学“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其成立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合作科研、 翻译、 出版等方式促进中俄文化交流。


中俄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 拟翻译出版中俄文化经典和学术著作, 包括 《 中国精神文化大典》
《 俄罗斯诗歌选》 《 五经》 《 中国诗歌选》 等; 在中心的框架下, 刘亚丁教授
作为首席专家从 2012 年开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 俄罗斯 《 中国
精神文化大典》 中文翻译工程” 。
其二, 共同举办双边高层次学术会议。
其三, 双 方 拟 共 同 展 开 中 俄 文 化 核 心 命 题 对 比 研 究。 双 方 就 “ 道 ”
( глагол) , “ 自然” ( природы) , “ 和” ( гармония) 等中俄文化核心命题展开
研究, 从双方的古代神话入手, 以哲人、 思想家、 文学家的著作为中心, 梳理
这些核心命题的意义和流变。 写出不同层次的文章 ( 学术性的和普及性的文
章) , 分别在中俄的学术刊物和有影响的平面大众传媒发表。 以增进中俄两个
国家的进一步了解。
其四, 拟共同培养研究中俄文化的博士生 ( 副博士) 并编写教材。
截至目前, 中心已经在俄罗斯出版 《 道德经》 《 诗经》 《 中庸》 《 论语》
《 三字经》 的俄文版; 正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支持下, 完善 《 中国精神
文化大典》 的汉译工作; 2016 年, 中心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 丝路书香
工程重点翻译资助” 项目两项: 《 易经》 《 春秋》 俄译。 现正在全力从事 《 礼
记》 《 孝经》 俄译。
2017 年 6 月, 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高校联
盟正式成立, 四川大学为高校联盟中方牵头高校, 与俄方牵头高校下诺夫哥罗
德国立技术大学共同负责联盟的组织、 筹建和日常运行, 联盟中方秘书处也设
在四川大学。 经中国外交部授权, 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
联邦区地方合作理事会官方网站由四川大学运营。
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高校联盟智库论坛的成
员单位为中俄双方近 70 所高校。 论坛学术委员会由中俄双方各 11 位从事国际
问题研究的知名专家和顶尖学者组成。 论坛旨在整合资源、 搭建平台、 优势互
补、 相互促进, 联合开展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成果转换, 提高论坛成员学术
水平和学术地位, 加强中俄两河流域地区间政府和民间合作, 为中俄战略合作

205
“俄罗斯学”在中国

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四川大学的 “ 俄罗斯学” 在科研方面取得进展的同时, 在人才队伍建设
方面也取得显著成绩, 李志强教授被选为中俄友好和平发展委员会委员, 成为
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 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
事、 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 刘亚丁教授成为四川大学教学名师、 教育部
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 中
国外国文学学会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常务理
事。 唐磊成为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 四川省政府立法咨询委员。 张箭教授成
为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
事。 沈影副教授成为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
会理事。 一批年轻研究人员正在迅速成长。
“ 俄罗斯学” 的内容与方法
四川大学 “ 俄罗斯学” 侧重当代俄罗斯及俄罗斯文学文化研究, 也向中
俄文化关系、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等领域扩展。 研究方向主要覆盖以下问题: 第
一, 对俄罗斯政治现状的研究, 包括俄罗斯国家权力的运作机制、 各政党的政
治立场及力量对比、 政府部门的辖域分配、 主要政治人物的施政纲领及领导策
略等; 第二, 对俄罗斯经济现状的研究, 包括研究俄罗斯各项经济指标、 财政
税收政策、 招商引资需求、 地方开发政策等; 第三, 对俄罗斯社会现状的研
究, 包括调查俄罗斯现存的主要社会问题, 探索俄罗斯社会思潮, 分析俄罗斯
的社会系统及团体的运作程序等; 第四, 对俄罗斯宗教现状的研究, 包括各类
宗教在俄的发展现状、 东正教与政权的关系、 东正教及其他世界宗教的关系、
东正教与其他在俄传播的小型宗教的关系等; 第五, 对俄罗斯文化现状的研
究, 包括俄罗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 俄罗斯文化在当代社会条件下所
呈现的状态及发生的变化; 第六, 对俄罗斯文学的研究, 包括古罗斯文学作品
研究、 19 世纪俄罗斯经典作家作品研究、 现当代俄罗斯作家作品研究、 俄罗
斯文论研究、 俄罗斯文化哲学研究、 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译介及翻译研究等。
在中俄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后, 四川大学 “ 俄罗斯学” 从偏向共时研究转
向共时与历时并重, 以文化研究为抓手, 将着眼点逐渐投放在了俄罗斯文化、
政治、 经济等国家生活各方面的历时特征上, 形成了更为广阔和全面的研究

206
四川大学“俄罗斯学”发展历程

网络。
四川大学 “ 俄罗斯学” 的研究方法可归类为以下两大方向。
一是理论研究。 要对俄罗斯这一庞大、 复杂的国家实体进行研究, 必须具
备极完备的理论体系, 现代政治学、 经济学、 历史学、 文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
体系和工具均可使用。 基于四川大学的综合性优势, “ 俄罗斯学” 作为细分学
科集群, 打破了不同学科门类间的壁垒, 建立了以课题为导向的理论研究平
台, 开拓出了非常广阔的前景。
二是实证研究。 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 若没有相关材料或史料佐证, 将会
使研究成果失去着力点, 化为 “ 空中楼阁” 。 “ 俄罗斯学” 之下, 任何细分门
类均设有与实证研究的方向, 例如: 文学作品考据、 历史资料发掘与汇总、 政
治史对比与编修等, 在学科的整体研究中占据了极重的分量。

207
“俄罗斯学”在中国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

崔  铮

一  发展历程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
地, 是国内研究转轨经济学、 俄罗斯经济政治、 中东欧经济政治和中亚国家经
济政治等问题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平台。 2010 年 12 月经教育部批
准,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于 2011 年 1 月 1 日正式成立, 中心
目前下设转型经济政治理论研究室、 俄罗斯经济政治研究室、 中亚国家经济政
治研究室以及中东欧国家经济政治研究室。
中心首任主任程伟教授曾长期担任辽宁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 他是我国研
究俄罗斯、 东欧等转型国家问题的著名专家, 目前兼任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
会副会长、 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 中心现任主任刘洪钟教授是我国新
兴市场国家经济研究领域的优秀学者, 目前担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 中
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心学者多年来致力于对俄罗斯、 中亚及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历程进行实
证分析和比较研究, 并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 深入研究中国与这些转
型国家的经济政治关系。 中心未来的建设目标是通过积极的对外合作、 扎实的
理论研究等方式, 将中心打造成为国内一流、 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中东欧及
独联体等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的新型高校智库。

208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

二  主要发展阶段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 2011 年 1 月至 2016 年 6 月, 成立初期依托学科优势, 夯实国
内基础。 中心成立初期依托国家重点学科世界经济专业, 下设转型理论研究
室、 转型国家经济研究室以及转型国家政治研究室。 聚焦俄罗斯与独联体其他
国家经济、 转轨经济学, 在相关领域内占有重要地位, 并依此拓展国内学术
交流。
第二阶段是 2016 年 6 月至今, 加速扩大国内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优势,
同时向国际化发展起步。 中心当前依托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优势, 将研究室
重组为转型经济政治理论研究室、 俄罗斯经济政治研究室、 中亚国家经济政治
研究室以及中东欧国家经济政治研究室。 在国内方面, 邀请陆南泉等专家为中
心顾问, 邀请石泽等专家为中心兼职研究员, 并主办大型国内学术会议。 国际
方面, 中心主任刘洪钟教授带队出访俄罗斯、 白俄罗斯等国拓展国际学术交
流, 邀请多国学者到中心访问交流, 与转型国家多所知名高校、 科研机构建立
合作伙伴关系, 并主办 “ 欧亚经济政治论坛系列会议” 。 同时中心科研人员也
赴国外知名转型研究机构进行访学和讲学。

三  主要学者介绍

中心现任主任为刘洪钟教授, 研究人员详细信息见表 1, 此外, 转型国家


经济政治研究中心设有学术委员会。 委员会主任为程伟教授, 委员会成员包括
以下人员 ( 按姓氏首字母排列) : 关雪凌教授、 黄泰岩教授、 刘洪钟教授、 李
晓教授、 李永全教授、 张宇燕教授。 委员任期自 2016 年 6 月 27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
程  伟
1990 年毕业于俄罗斯联邦政府财经金融大学世界经济专业, 获经济学博
士学位。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原辽宁大学校长、 党委书记, 现任辽宁大学转型
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兼任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理事
长、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 国家教育部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

209
“俄罗斯学”在中国

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主攻转型国家经济研究, 是中国研究俄罗斯问题的著名专家。 公开出版学
术专著 10 余部, 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主持并完成国
家级、 省部级科研项目 20 余项, 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3 项, 教育部哲
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 1 项,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3 项。
刘洪钟
1999 年毕业于辽宁大学, 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辽宁
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同时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 中
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
为世界经济理论、 新兴市场国家经济。 先后出版专著 7 部, 发表论文 50 余篇。
主持国家级、 教育部、 省市级课题项目近 20 项。
曲文轶
2000 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政治专业, 获法学博士学位。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主要研
究领域为世界经济、 转型经济学、 俄罗斯经济。 先后出版学术专著 6 部, 在
《 世界经济》 等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20 余篇, 主持课题、 教育部人文
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省市级社科基金项目等近 10 项。
殷  红
2008 年毕业于辽宁大学, 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教授, 硕士生导师, 辽宁
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俄罗斯经济、 中
东欧独联体国家经济政治转型。 出版学术专著 4 部, 在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等中国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0 余篇,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1 项, 教
育部、 省市校级课题多项。
谢晓光
教授, 硕士生导师,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研
究领域为比较政治学和东北亚地区政治与外交。 出版专著 《 俄罗斯与东亚转
型理论与实践》 , 在 《 国际政治科学》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等学术期刊发
表论文 40 多 篇, 主 持 省 部 级 课 题 项 目 9 项, 获 得 辽 宁 省 政 府 奖 等 奖 项 10
余项。

210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

韩  爽
2005 年毕业于辽宁大学, 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教授, 硕士生导师, 辽宁
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理论、
转型国家经济。 先后出版学术专著 1 部, 在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等中国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20 余篇, 主持并参与国家级、 省部级课题多项。
崔  铮
2015 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 获政治学博士学位。 辽宁大学转型国
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俄罗斯政治与外交、 大国
关系等。 2016 年以来, 出版专著 1 部, 在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 俄罗斯
政治学》 ( 俄) 等中俄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0 多篇, 并在 《 新民晚报》 《 法治
周末》 等报纸及新华网等主要网站上发表时评 16 篇, 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
项目。
肖  影
2016 年毕业于辽宁大学, 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讲师。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
经济政治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是中亚国家经济、 转型经济理
论。 在 《 俄罗斯研究》 等中国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李永涛
2013 年毕业于辽宁大学, 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
治中心助理研究员, 2011 年 9 月至 2012 年 3 月在英国埃克塞特大学 ( Exeter
University) 进行实验及行为经济学学术访问, 2013—2017 年在复旦大学从事
政治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为转型经济学、 中国的发展经济学、 应用微
观计量及政治经济学, 部分研究涉及分权、 犯罪及腐败等问题, 参与国家级及
省级课题多项。
周  帅
2017 年毕业于辽宁大学, 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
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转型经济、 国际和比较政治经济学。
先后在 《 东北亚论坛》 《 当代亚太》 等中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0 多篇, 并参
与多项国家级、 省级科研项目。

211
“俄罗斯学”在中国

表 1  会员信息汇总表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职务职称 最高学历 研究专长

1 刘洪钟 1970 年 11 月 主任、 教授 博士 世界经济、 转型经济学

2 曲文轶 1971 年 5 月 教授 博士 转型经济学、 俄罗斯经济

3 殷红 1967 年 10 月 教授 博士 转型经济学、 俄罗斯经济

4 谢晓光 1972 年 4 月 教授 博士 转型国家政治、 比较政治制度

5 韩爽 1973 年 3 月 教授 博士 转型经济学、 俄罗斯经济

6 崔铮 1978 年 9 月 助理研究员 博士 俄罗斯政治、 中俄关系

7 肖影 1977 年 5 月 讲师 博士 中亚经济、 转型经济学

8 李永涛 1982 年 10 月 助理研究员 博士 转型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转型经济学、 国际和
9 周帅 1987 年 1 月 助理研究员 博士
比较政治经济学

四  刊物及学术活动

为加强学术影响,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办有内部出版刊
物——— 《 转型国家经济政治动态》 。 该刊物以介绍独联体和中东欧转型国家经
济政治体制转型及发展动态为主。 刊物的创办宗旨是突出时效性, 在为广大学
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的同时, 也为政府政策提供资讯服务。 刊物定期出版, 每
月一期, 呈送国家相关部委及国内主要研究机构。
当前, 中心主办的学术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常规学术活动为 “ 转型国
家论坛” 。 该论坛每两周举办一次, 主要邀请校内外科研人员围绕中心研究相
关方向进行学术报告。 目前 “ 转型国家论坛” 已经举办至第 44 期。 同时, 中
心每学期不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活动 “ 青年学术论坛” 。 该论坛主要通过邀请校
内外优秀青年教师或青年博士进行学术报告。
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每年均会举办大型学术会议, 目前包括以下
系列: 欧亚 经 济 政 治 论 坛 之 中 俄 学 术 会 议: “ 一 带 一 路” 背 景 下 的 中 俄 合
作, 欧亚经济政治论坛之中白学术会议: “ 一带一路” 背景下的中白合作,
以及欧亚经济政治论坛之中哈学术会议: “ 一带一路” 背景下的中哈合作。
上述三个国际会议主要 邀 请 俄 方、 白 方、 哈 方 以 及 中 方 专 家 围 绕 “ 一 带 一

212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

路” 背景下双方合作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具有深度的探讨, 为推进 “ 一带
一路” 倡议发展贡献智 慧。 其 中, 在 会 议 议 题 方 面, 中 俄 会 议 共 分 为 四 个
分议题: “ ‘ 一带一路’ 与中俄合作” 、 “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
对接” 、 “ 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文交流” 和 “ 区域政策与发展模式” 。 中白和中
哈会议均分为两个子议题, 分别为: “ 白俄罗斯投资与经济环境” “ ‘ 一带一
路’ 与中白合作” , 以及 “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哈合作” “ 欧亚区域经济” 。
此外, 转型国家经济政治中心每年与复旦大学联合举办大型学术会议。 2017
年在辽宁大学召开, 此次 会 议 主 要 围 绕 “ 后 危 机 时 期 的 俄 罗 斯 经 济: 结 构
改革与发展前景” 展开, 并分为三个分议题, “ 俄罗斯应对西方经济制裁的
战略及其影响” “ 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及其前景” “ 俄罗斯的对外
经济关系及中俄合作” 。

五  科研成果简要摘录

( 一) 论文类 (2016 年 6 月至 2017 年 9 月)


1􀆰 刘洪钟: 《 “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与 “ 16 + 1” 合作框架内的中匈投资合
作》 , 《 欧亚经济》 2017 年第 4 期
现阶段, 中国对匈牙利的投资趋势稳健, 投资额稳步上升, 大型中资企业
相继涌入, 投资领域逐步拓宽。 本研究认为在 “ 一带一路” 背景下, 中匈两
国外交政策相互契合, 金融合作逐步深入, “16 + 1” 合作正推向高潮。
2􀆰 殷 红: 《 西 方 制 裁 下 的 俄 罗 斯 经 济 形 势 与 政 策》 , 《 国 际 经 济 评 论》
2017 年第 3 期
本文探讨分析了西方制裁下的俄罗斯经济形势与应对政策。 具体来说, 在
西方经济制裁和国际油价下跌的背景下, 2014—2015 年俄罗斯经济陷入衰退
与高通胀。 2016 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逐步趋稳, 特别是制造业出现较快增长,
通胀率降至历史新低。 在外部环境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 俄经济出现转机的
主要原因是政府在坚守 “ 通胀目标制” 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同时, 围绕进口替
代实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促进制造业发展, 从而实现了降通胀、 促增长与调结
构的多重功效, 并为今后扩大投资、 建立投资拉动型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尽
管俄罗斯较为成功地顶住了外部冲击的压力, 其经济形势已出现转机, 但远未

213
“俄罗斯学”在中国

走出发展困境。 面对持续的西方经济制裁、 低油价和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 俄


罗斯依然处于发展道路与政策的抉择中。
3􀆰 刘洪钟: 《 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定位与包容性的提升———基于国际金融
公共产品的视角》 , 《 亚太经济》 2017 年第 3 期
金砖国家的金融合作实质上是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的供给。 国际金融公共产
品有其自身特质, 通过它的供给激励和 “ 包容性三角结构” , 可以分析金砖五
国金融合作的定位与提升包容性的措施。 本文研究发现, 金砖五国在供给国际
金融公共产品时, 应更关注所获产品中的自主权及与现有体系的相容性。 金砖
银行需要在扩展贷款目的国、 积极邀请其他新兴经济体加入并维护后加入者利
益方面加强合作, 以此来提升包容性, 而应急储备安排可通过吸纳更多成员国
来提升包容性, 并可在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风险监管方面加强合作, 适时设置
常设秘书处, 推动金砖国家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4􀆰 崔铮: 《 俄罗斯科技发展制约因素与优先政策选择》 , 《 俄罗斯东欧中
亚研究》 2017 年第 3 期
科技高水平发展和先进科技成果的生产应用, 早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
致力发展的目标。 从 20 世纪末开始, 俄罗斯为建立以科技为依托的创新型经
济做了很多尝试与努力, 但取得的成果并不尽如人意。 受乌克兰危机及由此引
发的西方国家多轮制裁的影响, 自 2014 年起, 俄罗斯经济出现了停滞和下滑。
本文认为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俄罗斯科技发展水平, 未能在危机时期起到提振经
济的关键作用。 俄罗斯科技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
用的结果。 当前俄罗斯政府将发展国防工业作为优先政策选择, 符合俄罗斯的
实际情况, 以此可以实现摆脱制裁影响、 刺激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 维护国家
安全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5􀆰 张志明: 《 俄罗斯在亚太价值链中的角色及其演变态势》 , 《 俄罗斯东
欧中亚研究》 2017 年第 3 期
借助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 MRIO) 和国际投入产出表 ( WIOT) , 本文
从亚太价值链联系和亚太价值链地位横纵两个维度考察了俄罗斯在亚太价值链
中的角色及其演变态势。 结果表明: 其一, 俄罗斯主要围绕中国、 美国和日本
开展增加值贸易活动, 其在亚太增加值贸易联系中扮演依附者角色, 其中, 与

214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

服务业相比, 俄罗斯制造业的依附者角色更为凸显; 其二, 俄罗斯主要与亚太


各经济体进行价值链前向联系与合作, 且随着时间推移, 其与亚太各经济体的
价值链联系日趋深化, 综合而言, 俄罗斯在亚太价值链联系中主要扮演上游中
间品提供者角色; 其三, 总体来看, 俄罗斯在亚太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对较高,
位居亚太价值链的高端生产环节, 但呈现出不断弱化的趋势。 分行业来看, 俄
罗斯在亚太初级产业、 劳动与资本密集型工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普遍较高, 但在
亚太技术密集型工业和服务业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对较低。
6􀆰 戴利研: 《 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现状与投资策略转变》 , 《 辽宁大
学学报》 2017 年第 3 期
本研究发现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深化使得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遭受严重
损失, 后危机时代主权财富基金在投资策略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 国际投资
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基金的资产配置结构更加多元化, 另类资产持有比重增加,
风险偏好有所提高; 投资区域更加广泛, 注重对实体部门的投资, 未来基础设
施建设的强大需求将备受主权财富基金关注; 主权财富基金间的投资合作开始
起步并平稳发展。 这些变化源于主权财富基金自身的 “ 双重特性” , 对高收益
和流动性之间的权衡, 以及金融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日益严 峻 的 国 际 投 资
环境。
7􀆰 程伟: 《 俄罗斯经济新观察: 危机与转机》 , 《 国际经济评论》 2017 年
第2期
以经济衰退与宏观经济不稳定并行显现为内涵界定的俄罗斯经济危机, 诱
因来自于外部, 根源却在内部。 本研究认为经济危机加重了矛盾, 但也催生了
变革, 进而迎来了转机。 俄罗斯正在走出经济危机状态, 但并不意味同时就在
走出经济困局。 普京政权将走出经济困局的主要目标设定为两点: 一是经济稳
定, 二是经济增长; 细化就是两个 4%, 即通胀率降到 4%, GDP 增长率提到
4%。 比较而言, 实现增长目标的难度更大, 加之考虑战略诉求以及现实迫切
要求等重要因素, 增长可谓是俄罗斯走出经济困局的关键。 出口与投资拉动,
是俄政府旨在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举措, 其主要的路径依赖在于经济结构的改
革和国家管理体系的重构。 本文的最后, 提出了对俄罗斯经济发展前景的基本
看法。

215
“俄罗斯学”在中国

8􀆰 崔铮, Анализ исторических материалов о помощи китайского народа


Советскому Союзу во время Великой октябрь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 《 十月革命期
间中国人民对苏联支援的史料研究》 ) , Вопросы политологии ( 《 政治学问
题》 俄罗斯核心期刊, 2017№1)
国际支援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取得成功和巩固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 中苏
( 俄) 两国人民在历史上有广泛的交往。 十月革命结束了俄国的阶级压迫和民
族压迫, 开创了中苏 ( 俄) 人民友谊的新时期, 期间中国人民对苏联提供了
许多支援: 在革命胜利发展和获得巩固的艰苦年代, 旅俄华工直接参加和保卫
了十月革命, 在苏联工农红军中组建了华工部队, 促进了苏俄国际部队的形成
和发展; 中国人民反对协约国对苏俄实行武装干涉, 中东铁路区域内的中国工
人积极参加罢工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有力地打击了霍尔瓦特和谢苗诺夫匪帮;
中国人民对苏俄灾民予以同情和支援, 为统筹全国赈济俄灾活动, 北京成立俄
灾赈济会, 中国各界人民在严重困难的条件下尽可能地给苏俄人民以物质支
援。 这一切对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为中苏 ( 俄) 两国
人民的友谊奠定了坚固的基石
9􀆰 程伟: 《 2017 年俄罗斯经济能否走出危机》 , 《 欧亚经济》 2017 年第
1期
2014 年乌克兰危机后, 欧美制裁、 油价下跌、 卢布贬值, 俄罗斯经济内
外交困深陷危机。 两年多来, 俄罗斯在危机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抗打压能力和
适应能力。 本文发现通过实施反危机计划, 俄罗斯经济呈现企稳迹象, 很多经
济指标出现好转。 2016 年除资本净流出大幅减少外, 通货膨胀明显缓解, 上
半年, 工业整体上停止衰退, 股市交易量明显上升, 目前俄财政收入的 2 / 3 来
自非石油天然气领域, 经济结构也得以优化, 并通过浮动的卢布汇率获得竞争
优势。 预计 2016 年第三季度俄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 0􀆰 4%, 第四季度环比增
长 0􀆰 5%。 俄央行认为, 俄罗斯经济衰退的局面已经结束, 今后一个时期俄
经济将迎来缓慢增长。 中国与俄罗斯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 俄罗斯经济未来
走势直接影响中国与俄罗斯的投资合作思路和贸易方式。 本刊编辑部特邀请
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讨论。 探讨俄罗斯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 俄罗斯经济是
否已经真正企稳? 俄罗斯经济走出危机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俄罗斯经济欲摆

216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

脱危机还面临哪些挑战? 2017 年俄罗斯经济能否走出危机? 中俄经贸合作


如何做出相应调整?
10􀆰 程伟: 《 普京的选项———经济颓势下的外交强势》 , 《 俄罗斯东欧中亚
研究》 2017 年第 1 期
本文认为发展与安全是普京治下俄罗斯国家利益的两大核心要件, 而捍
卫、 发展国家利益, 是俄罗斯旨在实现普京强国战略终极目标的基本着力点。
普京总统曾经有过发展利益优先的实践, 且成就斐然。 2012 年他重返克里姆
林宫后, 出于多重考虑, 一改先前在安全利益上低调以求尽快放大发展利益的
套路, 转向直面美国的强势外交, 以至于不惜以发展利益的暂时受损为代价。
外交强势的后果可谓有得有失。 俄罗斯仍然面临发展与安全的双重挑战, 然
而, 当下面临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发展利益端。 综观俄罗斯内外部局势的演
进, 普京政权对于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二者关系的考虑, 很有可能将进入一个
向回归前者调整的新的拐点。
11􀆰 崔铮: 《 俄罗斯对中东国家的军事外交》 , 《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7 年
第1期
本文对俄罗斯在中东的军事外交活动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冷战时期, 中
东地区是美苏对抗的重要地区。 苏联解体后, 综合国力下降的俄罗斯逐渐失
去了在中东的影响力。 “ 阿拉伯之春” 爆发前, 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存在大
多以 “ 调解人” 和 “ 中立者” 的角色出现, 经济和安全利益是俄罗斯在该
地区追求的主要目标。 随着叙利亚危机和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与加剧, 俄罗斯
面临的政治、 安全环境不断恶化, 促使俄罗斯的中东政策出现重大转变。 俄
罗斯力图将自己的角色从中东地区中立的劝和调解者向把握事态发展方向的
参与者和塑造者转变。 俄罗斯通过与中东国家开展军事外交和联合反恐行
动, 打破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武力垄断。 军事外交成为俄罗斯摆脱政治经济
危机、 捍卫国家利益的特殊手段, 其效果既有助于叙利亚危机的政治解决,
又巩固了普京在国内的执政基础。
12􀆰 崔 铮,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Sino⁃Russian relations in a multipolar
world, Russian Political Science,2016 (1)
关于当前世界属于多极化世界还是向多极化发展的阶段, 中外学术界有着

217
“俄罗斯学”在中国

不同的判断。 本文倾向于世界格局是多极与单极共存、 多极与单极之间既有协


作又相互制衡这一观点。 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中国的外交政策正在从
“ 韬光养晦” 向 “ 奋发有为” 转变。 面对美国的遏制政策, 关于中俄两国是否
结盟的讨论日渐活跃。 中国政府和大部分国内学者秉承不结盟的立场, 支持
“ 结伴不结盟” 的表述。 作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两极, “ 均衡并有所侧重” 的
外交政策是中俄的明智选择, 在平等互利、 互相尊重基础上建立的全面战略协
作伙伴关系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13􀆰 谢晓光: 《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
《 辽宁大学学报》 2016 年第 6 期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是分别由中俄两国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
二者的对接意义重大。 2015 年 5 月 8 日, 中俄两国共同签署了 《 中华人民共
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
合声明》 , 这标志着二者对接合作的开始。 本文认为虽然二者合作前景广阔,
但是由于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充满变数和欧亚地区国际局势风云变幻, 双方在
对接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风险, 中国应该充分考虑面临的挑战, 并做好应对措
施, 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避免这些不利因素影响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
济联盟的对接。
14􀆰 韩爽: 《 俄罗斯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研究》 , 《 辽宁大
学学报》 2016 年第 5 期
通过对服务业细分而分化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最主要特征是其制造业中间
投入品性质。 依据这一基本特征, 本文分析了俄罗斯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制造业
规模、 制造业技术水平和制造业专业化水平等中介变量对于经济增长的中介效
应。 实证结果显示, 俄罗斯的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效应从大到小依次是金融业、
房地产业、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批发零售业。 俄罗斯的生产性服务业都可
以通过提高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而促进经济增长, 但是在其他的中介效应方面
则各有侧重。
15􀆰 徐坡岭: 《 俄罗斯经济增长中的技术效率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非
径向超效率 DEA 模型》 , 《 俄罗斯研究》 2016 年第 4 期
俄罗斯经济发展体系的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规

218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

模报酬可变条件下, 基于非径向超效率 DEA 模型, 本文求解 1992—2011 年俄


罗斯技术效率及其调整方式。 依据定量分析结果, 从技术创新、 经济体制转型
及金融危机三个方面对俄罗斯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结果发
现: 资本投入不足对俄罗斯技术效率的改进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 不能忽视能
源产业在俄罗斯经济增长中对技术效率改进的作用; 增加劳动力投入可以带来
技术效率的改进。
16􀆰 徐坡岭: 《 对中亚国家经济的几点思考》 , 《 欧亚经济》 2016 年第 4 期
中亚五国经济属于资源型小国开放经济, 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高, 经济
自主性差, 输入型增长和易受外部冲击是中亚五国经济的普遍特征。 本文认为
受制于国内市场规模和产业规模, 创新驱动和技术推进的经济增长很难获得发
展的条件, 对外开放、 加入区域分工体系、 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实现投资促进的
增长是可行的选择。 中亚国家经济开放的方向选择和竞争优势定位决定着未来
一段时间这些国家的经济前景。
17􀆰 谢晓光: 《 普京时代俄罗斯公共外交政策评析》 ,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
义》 2016 年第 3 期
普京执政以来, 俄罗斯为改善国家形象并扩大全球影响力, 使公共外交在
外交战略中得到强化, 公共外交组织趋向多样化, 对西方国家采取 “ 吸引”
与 “ 说服” 的策略, 对独联体国家采取 “ 操控” 但同时弱化意识形态的策略。
本文认为俄罗斯强化公共外交的主要原因有: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综合国力的激
烈竞争, 独联体国家的 “ 颜色革命” , 国际舆论环境的恶劣等。 考察普京执政
时期俄罗斯公共外交战略的基本状况, 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公共外交应突出扩
大文化多元和平等参与的理念; 加强新媒体建设以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 注重
外交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18􀆰 徐坡岭: 《 俄罗斯进口替代的性质、 内容与政策逻辑》 , 《 俄罗斯东欧
中亚研究》 2016 年第 3 期
进口替代作为重要的工业化发展战略, 有其内在的逻辑基础和重要的实践
价值。 本文认为俄罗斯的进口替代从自发进程到政策实践, 是经济危机和内外
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性质和内容看, 俄罗斯当前的进口替代是国家安全战
略和结构发展战略的综合, 其根本目的是在反危机过程中逐步解决经济发展中

219
“俄罗斯学”在中国

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 在 WTO 框架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贸易保护和复汇率


制等传统进口替代政策工具已经失效, 但一定时期的卢布汇率贬值和制造业劳
动生产率的逐渐提升依然能够满足进口替代的必要条件。 本文认为, 俄罗斯进
口替代战略的政策逻辑具有合理性。
19􀆰 徐坡岭: 《 俄罗斯的经济航船能否驶出迷雾险滩》 , 《 世界知识》 2016
年第 7 期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签署 2016 年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行动计划。 本文发
现这些反危机措施中, 财政和金融支持对象基本没有涉及军工和其他垄断部
门。 这增加了反危机措施被强力部门阻挠的风险。
20􀆰 徐坡岭: 《 俄罗斯卢布贬值及货币政策调整的长期经济影响》 , 《 国外
理论动态》 2016 年第 3 期
在西方制裁和国际石油价格下跌的背景下, 卢布急剧贬值, 俄罗斯中央银
行随之对货币政策进行了调整。 本文认为卢布汇率完全自由浮动和以金融系统
风险监管为核心的货币政策定位, 将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 其中, 卢
布估值更加接近甚至低于制造业要素产出率将有利于制造业的复苏和增长, 进
而推动经济的结构性转型。 以物价稳定和金融市场风险控制为核心的货币政策
有利于经济自生能力的培养, 并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环境。
( 二) 学术专著 (2012 年 6 月至今)
1􀆰 崔 铮: 《 金 砖 国 家 创 新 发 展 背 景 下 的 中 俄 科 技 合 作 研 究》 ( 俄 文) ,
“ МАКС Пресс” , 2016 年
这是中国年轻学者第一次在俄罗斯学术界发表有关在金砖国家创新发展与
合作背景之下俄罗斯与中国科技合作的研究成果。 书中分析了中俄在科学与技
术领域的战略伙伴关系。 本书全面深入地讨论了俄罗斯和中国关于经济发展的
战略, 以及两个国家积极参与例如在金砖国家框架内的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形
式。 本书研究的重点是中俄两国政府为鼓励本国高科技部门优先发展、 赢得世
界高科技贸易市场中的领先地位而采取的工业政策措施。 研究的基本结论为:
中俄两国的科技进步与合作为摆脱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局面, 以及帮助俄罗斯
走出经济危机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有助于两国实现经济转型, 提高各自在
世界劳动分工中的地位。

220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

2􀆰 韩爽: 《 美 日 俄 后 工 业 社 会 演 进 的 制 度 分 析 》 , 辽 宁 大 学 出 版 社,
2016 年
本书将研究的视角定位于后工业社会演进问题, 论 证 后 工 业 社 会 演 进
的本质是社会分工, 通过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模型搭建社会分工与制度
之间的分析路径。 同时, 在制度分析框架内比较研究美国、 日本、 俄罗斯
后工业社会演进的经济制度、 企业制度和创新体制, 并依据框架构建后工
业社会演进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美国、 日本和俄罗斯的后工业社
会演进绩效。 最后, 基于文章得出的结论探讨了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借鉴意义。
3􀆰 程伟: 《 后金融危机时代俄罗斯转型战略调整研究》 ,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6 年
本书回顾了俄罗斯转型战略的历史, 系统梳理了金融危机后俄罗斯转型战
略的基本构想, 从经济、 政治和外交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剖析, 并加入了对
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战略转型再调整的分析。 在创新方面, 本书致力于以下两
方面。 第一, 进一步拓展或延伸转型理论。 计划经济国家的社会经济转型发展
到了新阶段, 对于处在转型深化与调整之中的转型国家而言, 转型战略既是国
家发展战略的特殊表现形式, 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此为依
据, 对转型战略的内涵、 关键点以及分析框架进行理论构建, 尝试实现本研究
项目的理论突破。 第二, 对俄罗斯的转型问题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研究。 学界对
于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转型的前期研究大多局限在经济和政治制度构建的层
面, 而对转型的延伸问题, 即转型中发展与发展中转型的相互关系, 或曰转型
深化与调整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书尝试将俄罗斯转型研究拓展至系
统性的转型战略领域, 且进行动态的跟踪研究。
4􀆰 戴利研: 《 全球视野下的主权财富基金》 ,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7 年
长期以来。 虽然世界经济在失衡和平衡中迂回前行, 但是, 21 世纪初的
世界经济失衡格局尤为突出。 世界经济失衡的加剧和缓解与主权财富基金的建
立和发展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 世界经济失衡导致中东、 亚洲等发
展中国家和地区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 为主权财富基金的建立提供了资金来
源; 另一方面, 主权财富基金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策略, 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世

221
“俄罗斯学”在中国

界经济失衡的程度。 挪威、 新加坡等国的经验表明, 通过对主权财富基金进行


更加积极的管理, 可以提高资产的长期购买力, 提升一国的国际竞争力。 本书
在深入分析主权财富基金的成因及其投资对世界经济影响的基础上, 通过借鉴
成功基金的运营模式, 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建议, 对完善中国主权财富基
金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5􀆰 程伟: 《 美 国 单 极 思 维 与 世 界 多 极 化 诉 求 之 博 弈 》 , 商 务 印 书 馆,
2012 年
以苏联解体为标志, 人类社会步入了后冷战时代。 世界政治、 经济格局发
生了深刻的变化, 且演变态势存在诸多难以把握的不确定因素。 然而, 美国单
极思维与世界多极化诉求之间的博弈, 始终是而且仍将是左右冷战后时代世界
大变革基本方向的一条主线。 本书在我国学界属填补空白之作。 全书论述了美
国单极思维的形成历史、 冷战后时代美国强化单极思维面临的障碍、 中俄转轨
对美国固守单极思维构成的致命挑战和美国遭遇自身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等内
容, 并提出了关于中国应对准则及策略选择的思考。
6􀆰 于娟: 《 卢布汇率制度安排对俄罗斯经济影响研究》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2007 年由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所导致的经济下滑, 引起了
人们的深度思考。 思考之一是全球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史可
鉴, 关键是如何驾驭好金融, 使之发挥积极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思考之二是
国际经济失衡再次浮出水面, 由此延伸出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国际货币
体系改革也被提上日程。 这一系列的变化再次考验着转型国家汇率政策安排的
合理性和有效性, 因此对于转型国家汇率安排的研究愈发有现实性和紧迫性。
经济转型典型国家之一———俄罗斯, 虽然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与我国一致, 即
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但是由于二者经济基础、 政治制度和市场化进程的差
异导致了不同的转型路径选择, 并形成了不同的汇率制度安排, 从而产生了不
同的经济影响结果。 本书基于上述背景通过分析卢布汇率安排对俄罗斯经济的
影响, 并提炼和总结其中的经验与不足, 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
考, 这也是研究的目的所在。 作者尝试以国际经济学理论为核心, 结合现代宏
观经济学的国际货币理论, 分析俄罗斯在经济转型时期汇率制度选择的目标设

222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

计、 政策执行和由此产生的经济影响, 试图寻找经济在市场化过程中对汇率制
度的要求和决定这一相互作用关系。
7􀆰 徐平、 刘钧霆和耿丽华: 《 中国市场化民主化现代化特色之路》 , 经济
科学出版社, 2013 年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发生了深刻的转型。 本书围绕上述背景展开,
涵盖了经济、 政治、 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 其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30 多年来, 中国转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 9􀆰 9% 的速度增
长, 2010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至 6 万亿美元,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进
出口总额达到 2􀆰 97 万亿美元, 上升至世界第 2 位, 外汇储备超过 2􀆰 8 万亿美
元, 连续四年稳居世界第一。 本书宗旨是按照对世界现代化总体进程和总体特
征的理解, 来构建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认知框架。
8􀆰 徐坡岭: 《 转型政治经济学导论》 ,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4 年
经济转型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以来的一个全球性事件。 一系列
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是这一转型进程的最突出标志, 同时这些国
家的经济转型也伴随着广泛的政治和社会转型。 政治民主化的进步和反复, 社
会现代化的扩散和深化, 都成为和经济市场化转型相伴随的重要社会进程。 特
别是随着经济转型进程的加深, 转型国家对经济制度的探索越来越受到本国国
情的制约, 同时也受到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的影响。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
影响使转型国家第一次认真反思经济转型的目标设定问题; 2008 年以来的全
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一方面使得国际社会对自由市场经济提出质疑, 另
一方面也使转型国家再次深入审视自己的转型方向和经济制度设置。 本书围绕
上述背景展开分析, 强调经济转型不是层出不穷的偶然政策的堆砌和反复无常
的制度调整过程, 相反, 经济转型是一项人类探索自身发展道路的伟大尝试和
系统工程, 从而, 建立一个理解经济转型本身的逻辑框架, 并发展出分析转型
的工具和方法是转型研究的优先任务。
9􀆰 殷红、 王志远: 《 中东欧转型研究》 ,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3 年
本书侧重于中东欧国家转型的总体特征分析: 对中东欧国家政治和经济转
型进行了综合性的梳理, 并着重分析了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重点分析影响和

223
“俄罗斯学”在中国

制约中东欧转型的初始条件和转型约束条件、 其加入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体制的
特殊方式, 以及来自欧洲以及美国的外国 影 响 与 制 约 等, 供 相 关 读 者 阅 读
学习。
10􀆰 曲文轶: 《 俄罗斯转型研究》 ,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3 年
本书主要围绕俄罗斯转型展开。 首先, 本书介绍了俄罗斯转型的由来, 为
此回溯至苏联后期, 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为何最终会导致苏维埃大厦崩溃。 其
次, 本书对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的市场改革与民主演进进行解释, 重点回答
两个问题: 苏联后期匆忙建立的民主制度对于市场化转型发挥了怎样的影响?
过渡性危机怎样影响了俄罗斯新兴的民主政治? 在集中分析普京执政时期出现
的 “ 民主倒退” 以及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现象后, 本书结合自全球金融危
机以来出现的最新变化对俄罗斯民主与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 最后, 重新
检视主要的研究结论, 这些结论与俄罗斯转型演进轨迹的决定因素有关。 作者
强调俄罗斯经济同样经历着深刻的转型。 早在 1987—1988 年, 随着苏联 《 国
有企业法》 和 《 合作社法》 的颁布, 传统的国有制垄断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
制已经开始出现裂痕。 1990 年年底, 计划管理机构的解散标志着苏联计划经
济的解体达到了高潮, 但市场经济的制度、 组织以及管理机构等基础构件只是
到了俄罗斯独立之后才逐渐形成。 叶利钦主政时期, 通过所谓的 “ 休克疗法”
迅速在俄罗斯创建了市场经济框架, 通过大规模快速的私有化, 1996 年私有
制就占据了 60%的产出。 但市场化转型并没能抑制苏联后期的生产下滑趋势,
相反却带来了更大的破坏, 叶利钦执政后期, 俄罗斯甚至滑向了 “ 寡头资本
主义” 的泥潭。 普京执政后, 俄罗斯发生了戏剧性变化, 实现了连续 10 年的
经济增长, 进入耀眼的 “ 金砖国家” 行列; 与此同时, 产权制度回潮, 国家
再次向经济领域扩张, 一些战略性的命脉产业重新国有化, 在寡头治理之后俄
罗斯又获得了 “ 官僚垄断资本主义” 的称号。
11􀆰 李淑云: 《 中亚转型研究》 ,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3 年
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 由民族历史相近、 地理位置相连、 因苏
联解体而独立的五个民族国家 ( 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组成。 苏东剧变带来的不仅是世界大变革, 而
且使独立后的各国迅速进入了经济、 政治和社会的全面转型。 作为前苏联的加

224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

盟共和国, 中亚五国与其他前苏东国家一样都属于转型国家, 但其经济、 政治


和社会转型既不同于俄罗斯和外高加索国家, 也不同于中东欧国家。 本书以国
家社科基金研究成果为基础, 结合上述两个研究项目的方向, 对研究内容和书
稿体例进行了重大调整和修改。
12􀆰 刘 洪 钟、 崔 岩 和 佟 苍 松: 《 东 亚 转 型 研 究 》 , 经 济 科 学 出 版 社,
2013 年
本书重点研究导致东亚区域各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落后殖民地经济一
跃进入快速的发展轨道, 并成为世界经济重要区域之一的主要因素; 论述随着
经济全球化等国际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和东亚各国经济快速发展引发的社会经
济结构的变化, 东亚发展进入了一个怎样的重要转型期。

六  国外主要合作伙伴

莫斯科国立大学政治系                          2016 年 12 月签约;


莫斯科国立大学经济系                      2016 年 12 月签约;
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                      2016 年 12 月签约;
俄罗斯联邦财政金融大学社会政治系          2017 年 3 月签约;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                    2017 年 6 月签约;
白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017 年 6 月签约;
哈萨克斯坦 -法拉比国立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2017 年 7 月签约。

225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俄罗斯学”在中国 / 李永全主编. -- 北京 : 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11
  ISBN 978-7-5201-1777-7

  Ⅰ􀆰 ①俄… Ⅱ􀆰 ①李… Ⅲ􀆰 ①俄罗斯-研究


Ⅳ􀆰 ①K512.07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7)第 279547 号

“俄罗斯学”在中国
主  编 / 李永全
副 主 编 / 庞大鹏

出 版 人 / 谢寿光
项目统筹 / 祝得彬
责任编辑 / 张苏琴

出  版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分社(010)59367004
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甲 29 号院华龙大厦  邮编:100029
网址:www􀆰 ssap􀆰 com 􀆰 cn
发  行 / 市场营销中心(010)59367081 59367018
印  装 / 三河市尚艺印装有限公司

规  格 / 开 本:787mm×1092mm 1 / 16
印 张:14􀆰 5 字 数:236 千字
版  次 / 2017 年 11 月第 1 版 2017 年 11 月第 1 次印刷
书  号 / ISBN 978-7-5201-1777-7
定  价 / 79􀆰 00 元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读者服务中心(010-59367028)联系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副主编

 主
 ╲
 ╲
庞大鹏
李永 全
『俄罗斯学』在中国
  “俄罗斯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是俄罗斯文明的结晶,

它包括了与俄罗斯有关的所有人文学科领域。过去,国内对俄罗斯

“俄罗斯学”在中国
的研究是按照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民族学、语言、文学

划分的,近年来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俄罗斯学”学科。

  中国“俄罗斯学”研究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息息相关,与中俄

关系的发展历史密切相连。本书介绍了“俄罗斯学”在中国创立形

成的历史渊源、由弱至强的发展脉络、学科关注的重点难点、不同

时期的领军人物,以及本学科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参与本书撰写

的单位几乎囊括了国内开展俄语教学和俄罗斯研究的主要机构、大

学和智库。可以说,本书是第一部介绍和概括“俄罗斯学”在中国

基本状况的著作,为我国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和转型国家研究提供

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主  编  ╱ 李永全
副主编  ╱ 庞大鹏

出版社官方微信

www.ssap.com.cn 定价:79.00 元

“俄罗斯学”在中国封面.indd 1 2017/11/22 17:37:3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