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7

学校代码: 10385 分类号:

研究生学号: 0960210002 密 级:

硕士学位论文

董桥散文创作论
Dong Qiao’s thesis in writing essays

作者姓名: 李 铮
指导教师: 倪金华教授
学 科: 中国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
所在学院: 文学院

论文提交日期:二零一二年三月十二日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成
果。论文写作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内容,如参
考他人或集体的科研成果,均在论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说明。本人依
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所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同意授权华侨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机关或机构送交学位
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
侨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
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签 名 日 期: 签 名 日 期:
摘 要

九十年代以来,董桥散文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董桥的散文将学、
识、情融合贯通,其文本凸显静观的文化特征,感知相依、情理相融,创新文
体、大胆创用,寓庄于谐、亦庄亦谐。董桥用“消闲”的方式来调节机械文明
对人的精神产生的异化,在文化静观中展示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品位,通过超拨
的才情、非凡的睿智、独特的幽默及渊博的知识来保持知识分子特有的的独立
性。 本文讨论了董桥散文的整体风格,包括多体式散文风格,机智幽默,妙喻
连篇以及董桥散文的儒雅与流俗,还分析了其别致的文化韵味,作为中西文化
的融合者,董桥散文具有浓烈的现代意识和传统文化气息,他崇尚自由的写作
策略,彰显现代文人的风范与文学价值。

关键词:董桥散文 文化融合 个性独立 价值彰显 写作策略

I
Abstract

Since the 90’s, Dong Qiao caught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attention. Dong
Qiao combines learning, understanding, and sense into a well digested essay. Its text
clearly presents a leisurely, aesthetic outlook, palpable dependency, fusion of sense,
creative literary form, bold usage, solemnity in humor. Dong Qiao uses the "time
killing" way to adjust the alienation caused by the mechanical culture on the minds of
people. It shows its unique cultural grade within the cultural aesthetic outlook,
through ultra-dial talent, spectacular wits,unique humors, profound knowledge to
maintain uniqueness only possessed by intellectuals.

Key words: Dong Qiao essa Cultural fusion Independent character


Highlighted value Writing strategy

II
目 录

引 言·
···
···
···
·····
···
·····
···
·····
···
·····
···
·····
···
··1
第一章 现代气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
····
···
···
·····
···
·····
···4
第一节 中西文化的融合···
········································4
第二节 儒雅与流俗的融合·
········································7
第三节 对政治的介入与逸出·················
·····················12

第二章 追求个性独立与自我价值的彰显·
···
···
···
·····
···
·····
···16
第一节 静观超然 启迪智慧·······································16
第二节 感知相依 情理相融·······································17
第三节 关心现实 心系社会·······················
················19

第三章 崇尚自由的写作策略与回归文学自身·
···
···
·····
···
·····
··21
第一节 创新文体 不拘格套·······································21
第二节 寓庄于谐 亦庄亦谐·······································23

结 论·
···
···
···
·····
···
·····
···
·····
···
·····
···
·····
···
··27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29
致 谢·
···
···
···
·····
···
·····
···
·····
···
·····
···
·····
···
··30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32

III
引 言

董桥(1942-),原名董存爵,出生于福建晋江,一岁时随父母赴南洋,在
印度尼西亚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十八岁考入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
到香港,在美国新闻处的今日世界出版社工作、嗣后又留学于英国伦敦大学,
同时任英国广播电台中文科节目制作人。1980 年任香港《明报月刊》总编辑,
后又历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部负责人、《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明报》总
编辑。董桥以散文著称于世,结集出版的散文集有《乡愁的理念》、《辩证法的
黄昏》、《跟中国的梦赛跑》、《这——代的事》、《另外…—种心情》、《在马克思
胡须丛中和胡须丛外》、《双城杂笔》等。他还有诗、评论、杂文、翻泽作品问
世。
董桥对散文有深刻的见解。他认为:
“散文须学、须识、须情,合之乃得 Alfred
North White head 所谓‘深远如哲学之天地,高华如艺术之境界’
。‘年来追寻
此等造化,明知困难,竟不罢休’[1] ……,他又说:
“散文,我认为单单美丽是
没有用的,最重要的还是内容,要有 Information,有 Message 给人,而且是相
当清楚的讯息。我对散文有一个最原始的要求:就是不能空洞。”[2] 由此可见,
董桥很看重散文的内容,而这内容则是学、识、情的统一。他强调散文一定要
言之有物,切忌空洞和矫揉造作。他反对卖弄和直露,努力在精炼、浓缩的语
境中追求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董桥散文题材广泛,既有思想散墨、文化眉批,
又有乡愁影印、感情剪接,表现出作者博大的中国情怀。而且他以理性眼光观
察和审视世界万物,而又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自由发挥,纵横捭阖,妙趣横生。
他写马克思到海边度假,也写杨振宁的灵感;写邓丽君的情歌,也写胡适的故
事;写明末清初柳敬亭说书,也写香港前途和两岸统一问题;写中国的竹影粉
墙、小桥流水,也写英国爱德华时代的建筑、维多利亚风味的街灯;写藏书家
的心事,也写满抽屉的寂寞,等等,可以说包罗万象,多姿多彩,艺术容量大,
内容涵盖面广。《听说台先生越写越生气》由台静农先生因受求字人太多所累,

[1]董桥.这—代的事·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2]文心.不甘心于美丽——访董桥谈散文创作.博益月刊.香港:博益出版社,1988.(10)

1
宣布不再为人写字写起,写到黄裳先生主张不可忘记过去,作者由前者的“越
写越生气”写到后者在“文革”中惨遭迫害却连生气的权利也没有,在凝重的
语言氛围中包含着对作家尊敬的深刻思考。
《回去,是为了过去》由胡适从美国
学成归国回到故乡,写到抗战胜利后颠沛流离的中国人的结伴还乡,写到 1949
年海峡两岸的中国人从此几成陌路,一直写到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人期盼着
归人的跫音,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雨声并不诗意》记录了
作者在伦敦时的独特心境:
“窗外的雨好像越来越大了、我隐约听到树叶在说话。
我忽然想到《红楼梦》
,我忽然想到黛玉的小心眼。我忽然觉得如果这座房子如
在金陵,……窗外的雨声也许会很诗意。”这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中国情怀、思
乡恋国之情缠绕着他,使他觉得连这雨声也是故国的有诗意。这是“月是故乡
明”的又一版本。
董桥的散文偏重于知性,他放谈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纵论人生和人性,
政治、经济、时事、历史、书刊、学术无不在他涉及的范围之内。他出入古今,
兼掇中外,力求在每篇文章中都表现自己的见解,显示敏感多思的心灵。他认
为:“散文可以是有评论的,无论是你对人生的评论,对一本书的评论,对一件
事的评论。散文是要有见解的。”[1] 他的散文具有深邃的思想内容,耐得起咀嚼
和回味。
董桥坚持用自己静观的态度来解读政治与文化,在他看来:
“政治是一种‘行
动的人生’;文化却是‘静观的人生’,在朝的政治行动可以颠倒乾坤,在野的
[2]
文化静观始终是一股制衡势力,逼人思其所行。” 这种独特的政治文化创见,
给现代文人的社会角色定位,多少提供了某种人生行动的参照。
在董桥的散文艺术中,感知相依、清理相融便是其散文特征之一。董桥具
有一种“跨文化”的视野,他不仅对国学具有深厚的修养,且精通西学,故能
言他人不能言。他认为知性与感性、哲学与艺术之间的融合贯通才是散文的最
高境界。
纵观董桥作品,其行文之间有他独有的语言基调——亦庄亦谐,寓庄于谐,
使其的话语系统更显独特。这种寓庄于谐的语言风格刚好迎合他轻松、好看的
艺术理念,他以话语系统的文化特征、古典特征构成其文章的庄重基调,又以
幽默谐趣的语言去化解那份书生气,消融书袋、书生的迂腐气息,为文章增添

[1]文心.不甘心于美丽——访董桥谈散文创作.博益月刊.香港:博益出版社,1988.(10)
[2]董桥.静观的固执.董桥文录.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386

2
智慧洒脱。其散文的笔触幽默,文体庄重,显示其温厚与宽容,虽富有书卷气
却不书生气的特征。董桥散文透出一种东方文化的精神底蕴,使魏晋风度的酸
气消失,通过机智幽默的言语来表现其重学重识的人生态度。

3
第一章 现代气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第一节 中西文化的融合

董桥祖籍福建,1942 年出生于印尼,父亲和舅舅合伙开书店,做商务印书
馆的南洋代理商,这让童年的董桥精神和物质生活都相当富足。董桥曾在文章
里描摹印尼家中的书房:紫檀书桌,乌木书橱,窗外荷塘蛙鸣,一丛幽篁,墙
上挂着“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武器但率真”的对联。1958 年,印尼开始排华,
雅加达动乱频频,次年十七岁的董桥起身前往台湾念书。如果说父亲的书房是
董桥在南洋为自己围成的心灵故国,台湾之行则让董桥与他的精神家园真正相
逢。台岛七年,是董桥第一段重要的求学经历。其意义不在于读书,而是令他
见识、珍藏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民国”。1970 年代初,董桥负笈英伦,一边为
BBC 打工,一边入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半工半读,一晃就是八年。这一趟被他
视作学识、素养乃至趣味上的全面洗礼,整个人为之焕然。后来一直在香港撰
写文学散文及文化评论。这种跨文化经验使董桥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台湾孤岛
文化、英国文化以及香港殖民地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也表现在其散文文本写
作中。加之他对事理与现象的把握迥异于常人,不愿循规蹈矩与按部就班,所
以,从其睿智雅致的笔调中我们便读到了为我们平时所不熟悉的表达方式,这
样的表达方式同样可以表达我们对世界的感受,而且还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
董桥的文字用词遣句精致,颇具匠心而又全无匠气,并且曲径通幽,笔底一片
旖旎风光。正如他自己所说:
“我扎扎实实用功了几十年,我正正直直生活了几
十年,我计计较较衡量了每一个字,我没有辜负签上我的名字的每一篇文字。”
学贯中西的文学底蕴,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天赋中清贵的文气,使得“签上
董桥名字的每一篇文章”都如舞台上那舒卷自如的水袖,看似不经意挥洒间,
但也足见主人功力,既显得儒雅深沉,又活泼灵动。1997 年 12 月,董桥荣获香
港艺术发展局首届香港文学奖创作奖,评委们对他的评论是:
“董桥散文一向以
细致深丽精巧见称,内容沟通中西,文笔融合文白,形成脱俗风格,能出入于

4
第一章 现代气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中西文化之间,无所拘滞,能游移于传统与现代之际,不失中国文化品位韵致。
此种中西融会,古今相济,取法得宜,正是董桥特色。”
董桥曾说自己的嗜好是收藏中国文人的古玩意,所以继而偏好中国的旧人
物和旧文化。他在《爱闲说》一文中更提及自己喜爱从这些古玩意中,寻找古
。[1] 这是他作为长期远离祖国的香港作家,一方面迷恋
代文人心灵上的“闲适”
中国传统文化和厌恶中国政权实体,另一方面又崇尚英国优雅文化和嫌弃英国
殖民统治,两种文化制度在互相纠缠的过程中产生了矛盾交混的心理状态。所
以,董桥受着这“爱恨交织”的心态所影响,对“遥想”的中国文化进行个人
喜爱憎恶的选取,结果最后只剩下自己对中国旧式文人雅士的“狭义”传统精
英文化的向往。
“他居住时间最长的香港,也是一个映着帝国余晖的城市,董桥像是香港
的缩影,中西(英)文化的交会,碰撞出杂糅着浪漫情怀的小品文。像上个世
纪的拾荒者,他在帝国余晖里捡拾着传统的碎片。”[2] 香港地处中西文化交流、
融会的焦点位置,是董桥生活与工作的地方,董桥散文也在香港得以成熟,他
的散文有一种很深的香港意识,中国传统文化和香港历史融入其散文中化为一
片浓郁的“文化乡愁”。“文化乡愁”郁结文人的心中,是这个时代的病症,现
代大工业社会里,文明隆隆的步伐挤压着传统文化的位置,文化嬗变中,人们
的内心在剧烈震荡。面对现代大都市的沐雨熏风,背却依靠着千年的古国文化,
在董桥这一代目睹过世事沧桑的文人中,处于历史的中介点,如何摆正自己的
姿态,确非一件易事。文化面临的挑战,也是对于他们这些文人的挑战,为文
化保存一块绿洲,也就是为自己寻求一块栖身之地。于是免不了愁结胸中,白
染双鬓。贝尔说,文化属于感知的范畴,属于情感和德操的范围,属于力图整
理这些情感的智识的领域。寄居这块地壤,怀着对文化深眷之情。抵挡现代文
明的进攻,由此而生发出浓酽的文化乡愁——“知识分子徘徊在文化良知和现
实政治之间的那份错杂心情,久久不能自释。”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之笔和
胸中学识表达他们的关切和深深的忧虑。他们并不退避,那份错杂心情逼迫他
们面对自己,面对现实,去清理着文明,也清理着自己。这种清理是冷静的:
平心静气侃谈,时而蜻蜓掠水,点到为止,时而设一机巧,令人发噱。政治的
围墙隔绝了历史的灯影,而知识的扁舟又载不动太多的伦理包袱。在这样的影

[1]董桥.品味历程:董桥自选集.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2,44
[2]钟怡雯.帝国余晖里的拾荒者——读董桥散文.香港文学.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资料库,2003,(11)

5
响之下,价值判断似乎都没有什么太大意义了。
董桥是中华文化的奶汁哺养大的。他所谓“乡愁影印”、“中国情怀”中的
“乡愁”和“情怀”,主要抒发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和品味,弥漫着中国
文人雅士的情趣韵味和浓浓的书卷气。
“雨天的墨盒,风中的香炉,卖花声里的
长巷,风雨迷离的石桥,河边柳梢的冷月。”[1] 这就是他别梦依稀的故园。
“雨后
黄昏,院子那边的荷塘传来几声蛙鸣,书房反而更显寂静了。”他书房中的对联
是:“南云望气千重紫,华露罗香万亩兰。”以及“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
[2]
但率真” ” 这就是他难以忘怀的父亲的
。“蛙鸣越来越闹,窗外又下起冷雨了。
书房。他认为“茶有道,咖啡无道;茶神秘,咖啡则很波希米亚”。赞赏明人许
然明在《茶疏》中所说的:
“惟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言雄辩,脱略形骸,始
可呼童篝火,汲水点汤。
”他爱园林,喜花草,玩书画,赏奇石,并将自己的体
验诉诸清新自然的文字。他说:
“游必有情,然后有兴。钟情山水,知己泉石,
其审美感受之深浅,实与文化修养有关。”[3] 他赞同李可染论山水画所说的“可
贵者胆,所要者魂”八字,并加以发挥:“中国画可贵者意,所要者识,意与识
会,萝卜白菜(指张大千所画者——引者)当然不再是萝卜白菜了。”[4] 他在英
国的时候,“一天忙忙碌碌,入夜炉边听雨,顺便翻翻那本《十竹斋笺谱初集》

整个思想心情,果然会有一种干净清幽的感觉。”[5] 甚至明知挨宰仍以高价从伦
敦旧书店里买下吴世昌著英文本《红楼梦探源》,并且愤愤地说:“我没有理由
让它沦落在伦敦一家旧书店的书架上,我没有理由让伦敦的这个混蛋书商轻易
[5]
” 真可谓“书迷”、
拿‘悼红轩’开玩笑。 “书痴”!当然,他喝过洋墨水,精读
过西方文化典籍,较长时间在英国居留,更受其文化习俗和文学的熏陶。所以,
在东方文人的雅趣之中,也融汇了英国绅士的风趣和幽默。他这样记叙在伦敦
郊外小镇上的古玩店中,意外地低价买到一本 640 页厚的小说家乔治·艾略特
的传记:
“我向那位粗眉大胡子的店主开价钱,他把书抢过去翻来翻去看了一下
说:‘这他妈的书没图画,给他妈的五十个便士算了。’”
董桥对故园山河怀着深深的思恋之情。他说:
“燕子来时,关心的是昔日的
黄昏庭院,不是日月换了的新天。”(《回去,是为了过去》)其实,他不但能在

[1]董桥.回去,是为了过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46
[2]董桥.这一代的事.这一代的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70
[3]董桥.读园林.这一代的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13
[4]董桥.萝卜白菜的意识.老年教育(书画艺术).山东:老年教育书画研究院,2009,(4)
[5]董桥.另一种心情.这一代的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183
[6]董桥.觅书偶记.这一代的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195

6
第一章 现代气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昔日的黄昏庭院”中重温旧梦,而且“日月换了的新天”更将在他面前展开
一幅恢宏壮丽的新画卷。台湾海峡早已不再是隔断两岸人民的鸿沟。
“度尽劫波
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读董桥,读出来的是一种态度,一种不浮、不躁、不怕的生活态度。读董
桥,读出来的也是一种欣慰,一种可以同呼吸共交流的欣慰。我看到董桥那一
代人的努力,在文化的荒原上垦殖,怀着浓浓的乡愁,处于繁华,甘于寂寞,
却绝不没落。谁说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充裕的物质,文化就一定会成为荒漠?这
种努力势将影响又一代学人,继续未竟之事业。有着这份心思,雨夜孤灯已不
是一种落寞,而是一种幸福了。“三更晓梦书作枕”,文人自有文人的情趣,这
是可欣慰的。

第二节 儒雅与流俗的融合

一、儒雅

刘绍铭评价说:“我们认识的董桥,吐属温文,怀抱清辉。他不调皮撒野的
时候,濡墨信笔,文字意境都惹古趣,令人销魂。
《熏香记》和《缪姑太的扇子》
二篇,足为典范,既见文字钩沉的深厚功力,亦托出了作者营造柳暗花明的心
思。”[1] 董桥偏爱残留的旧时月色,好收藏折扇、书画、印石、竹刻、砚台、玉
器,以文化遗民自称。寄情于传统艺术品,董桥是贪恋其中的古意,是真正的
风雅名士。在《缪姑太的扇子》开篇就说:“古玩发人幽思,也常常惹人艳想。
好古之士未必身沾风流之事,万一遇到薛涛彩笺、飞燕玉印,肯定难禁风流之
心。叶遐庵在北平得到黄莘田桃花冻石章,有莘田题句云:‘十砚斋头最可人,
年来借此伴闲身;摩挲每上葱尖手,丽泽更加一倍新。’叶先生看了不禁‘神往’

说:‘不知葱尖手,是至金樱否也?’黄莘田是康雍年间的县太爷;千金买砚,
筑十砚轩珍藏平生心爱的绝品;千金买婢,婢名金樱,必然也是动人的绝色,
连遐翁都忍不住遥想她的玉手了。”中国的文人雅士都喜欢收藏古玩,因为这些
古玩都有一些故事可以让人神往,可以激发人的幽思和陶冶人的性情。董桥怀
旧,怀的是文化那炷幽明的香火和儒林那份执着的传承。在董桥的文章里,是

[1]刘绍铭.文字是董桥的颜色.董桥自选集·旧情解构·附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7
一种“人事还在”:唐诗宋词明清小品文还在,琴棋书画金石还在,读书人访书买
书藏书丢书的痴心还在,美人还在,书香还在,陆小曼还在,张充和还在,世
界太喧闹而内心的宁静与远古的喟叹还在……难怪他用亨利·米勒的“remember
to remember”来给自己的一本书取名:《记得》。
董桥的散文很多都是忆旧,所以,描写人物就如同小说一样。而董桥笔下
的人物如同绣像一般,有着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快乐,那些故人迷蒙得如在江
南的烟雨中,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已在字里行间阅尽其一生的辗转。董桥的
忆往小品可谓是篇篇华章,字字珠玑。如《熏香记》最后一段:
过了一会,但闻窗外众家丁窃窃私语,那张殷红帷子微微拂动两下,
可香飘然出来,有出尘之慨。但见她背负名剑,手挽包袱,腰系佩玉,秀
眉微蹙,面有愠色。海魔和老人心下惊愕,一时说不出话来,只是徐徐站
起身来,目送她穿过厅堂,走向大门。她倏地立定,回头冷冷瞄了两人一
眼,右手衣袖一扬,连剑带鞘划过厅堂,插入放置熏香炉的长案上,随即
左手衣袖再扬,腰间佩玉刷的一声飞向长案,紧紧系在那名剑的剑鞘之上。
熏香炉依旧散出袅袅青烟,厅堂上一片迷蒙,可香微微一笑,淡淡地
道:‘二位自便!’转身融入念波堂外的苍茫暮色之中。此时后院传来家丁
嘶哑的声音,说道:‘是上灯的时候儿了!’……
这段描写就好像武侠小说一样,一个女侠客的形象跃然纸上,冷峻、绝情、
无望、无助,这个人物让人同情。描叙回忆故事里的女性,董桥多有神来之笔。
云姑“拢到背后编成松松一握辫子的长头发更浓更黑更亮,夜空中寒星似的眼
神天生是无字的故事,藏着依恋,藏着叛逆,藏着天涯。她的鼻子不高而挺,
雕得纤秀,鼻尖素素的,刻意呵护贴紧人中的那一朵工笔朱唇。”蛮妞生活在“背
心、木屐的清白岁月,小家碧玉都从扇面斗方的潇湘水中款步走来,满身都是
幽幽的书香。”碧娅“笑得鼻梁眼尾都荡起千山万水。”萧姨“长年穿着浅色丝
绸旗袍,花白的头发梳得丝丝服帖,圆圆的发髻永远插着一枝翡翠发簪”,“细
腻的粉红肤色衬着精巧端庄的五官,简直钱慧安的淡彩工笔仕女。”
董桥儒雅,表现在忆旧方面,多是中国文化的投影。董桥文雅起来,常人
往往难以企及,他的《字里秋意》单是题目就显示出一种文人的清雅之意。再
看这一段文字:
“窗竹摇影,野泉滴砚的少年光景挥之不去,电脑键盘敲打文字的年代来

8
第一章 现代气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了,心中向往的竞还是青帘沽酒、红日赏花的幽情。”[1]
更显示出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传统文人的高雅与悠闲。希望文坛能多
几个董桥这般人物,心怀幽情,儒雅如君子。

二、流俗

而一旦进入现实社会生活,董桥也禁不住要粗俗骂街了。刘绍铭介绍评论
董桥的散文语言时说:
董桥文字的特色,就是他的文字。他是香港专栏作家的苦吟僧。从他
对自己作品要求之苛看来,可见他今天的成就绝非偶然。还是由他自白吧:
“我扎扎实实用功了几十年,我正正直直生活了几十年,我计计较较衡量
了每一个字,我没有辜负签上我的名字的每一篇文字。”……我们记得他有
一篇文章是用《就一个字:shit!》。他计计较较衡量了每一个字后,觉得
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香港近来发生的一些事:shit!“中文‘屎’字‘也用
以比喻极低劣的事物’,比如‘今嘲恶诗日屎诗’;英文 shit 虽然也‘used
to express anger,impatience on disgust’,活用起来比中文粗得利落。”
董桥说话不避“粗野”之言,你还忍不住要听。想来美国小说家 Joyee Carol
Oates 所说也有道理。有些作家声音特具魅力,你初听时可能不习惯,甚至
会抗拒,可是最后还是不知不觉的,这就是了,“忍不住一再侧耳倾听”
Oates 的话还未说完:“虽然我们说看某作家的作品,是为了认同他们言论
的观点,但实际上,我们是为了欣赏他们独特的文字风格才去读他们作品
的”。[2]
我们看他的《中年是下午茶》。开头两节很儒雅,可是后来,作者笔锋一转,
写道:

中年是危险的年龄:不是脑子太忙、精子太闲;就是精子太忙,脑子
太闲。
中年是一次毫无期待心情的约会:你来了也好,最好你不来!中年的故
事是那只扑空的精子的故事:那只精子日夜在精囊里跳跳蹦蹦锻炼身体,
说是将来抢先结成健康的胖娃娃;有一天,精囊里一阵滚热,千万只精子

[1]董桥.从前.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07
[2]刘绍铭.文字是董桥的颜色.董桥自选集·旧情解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405-406

9
争先恐后往闸门奔过去,突然间,抢在前头的那只壮精子转身往回跑,大
家莫名其妙问他干吗不抢着去投胎?那只壮精子喘着气说:‘抢个屁!他在
自渎! ’”
这种描写很独特,也很少有人敢于这样去写,董桥的粗俗是一种发泄,是
对现代文明对人性压抑的反抗,其中的寓意是深远的,不仅是对中年现象的一
种独特理解,也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解。
所以,文章结尾处,他点题说道:
“中年是‘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的年龄。”
未能免俗,俗得有趣,俗得有意味,有胆量。
他说:
“我的刻意叫别人都以为我是很书生气的、很知识分子的。你们给我
‘骗’了!其实吗,我是很 practical 的,我认为现代的知识分子,唱高调是
没有用的!在你面临生活时,你有权去选择生活吗?你有料,要卖!人家要买,
可以出价,出的价如果我满意,我就会接受,我就立刻去扮演那个角色罢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董桥是一个书斋内外都能应付的散文作家,不是一
个书呆子,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所以,儒雅与流俗在他的身上都可以很自
然地表现出来。杨牧为台湾洪范版《中国近代散文选》作序,说:散文是中国
文学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地位远远超过其同类之于西方的文学传统,原因在
于它多变化的本质和面貌……典型既多,学者不乏闻问之道;一义偶得,体貌
尚且不差,复能推陈出新,固然沾沾自喜,倘有败笔,作者心神之不宁,更恐
怕不是任何西方文人写作散文时之所能够想象。所以,董桥的散文儒雅是中国
古代文化的遗传,流俗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不管儒雅也好,流俗也罢,董
桥都是认真推敲了文字之后写出来的,是针对不同的情形运用不同的语言,表
达不同的情感的。
董桥散文的一大好处,便是“野”。但从证明董桥“野”的一些例子来看,
却都近于“下流”
。一些伟大的经典名家用词也有极粗俗的时候。如现代西方作
家亨利·密勒就极喜用污言浊语,而且发言成章,表现得极其自然,就好像在
说关于吃饭睡觉等的平常言语一样。这使人在震惊之余,又觉得快人快语,不
由得令人佩服。还有托尔斯泰曾批评过莎士比亚用词粗鄙,但大多数人却不同
意托尔斯泰的说法,因为莎士比亚在该高雅的时候便高雅,该下流诗意的微醺
的时候便下流,这在艺术上其实是一个极“上流”的境界。但问题不在于董桥
用语下流,而在于他对自己用语下流的扭扭捏捏而又沾沾自喜的态度。董桥就
像一个刚开始学坏的小孩子,说了一句自己刚学会的脏话就脸红,但同时又为

10
第一章 现代气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自己在玩伴前做了以前没勇气做的事而感到兴奋。换句话说,董桥在使用不雅
语言的自觉意识太强,好像在对人说:“看!我虽是文人出身,但也能下流了!”
柳苏先生以此为董桥的妙处,可说是嗜痂成癖。
喜征引英、美人轶事,并与之称兄道弟,如隔壁邻居般亲热稔熟是董桥散
文的另一特点。有趣的是,这些名人轶事又常是与“精子”有关的。如:“英国
爱德华七世对情妇丽丽·朗里说,我耗在你身上的金钱实在够多了,多得可以
买一艘战舰。’丽丽听了说:‘陛下耗在我身上的精液也够多了,多得可以浮起
一艘战舰。”“巴尔扎克也有谬论,他说,他的作品之好坏,视乎他身体里储藏
的精液是多是少;有一度,他夜夜梦遗,结果好几天都出产不出杰作。
”(《乡愁
的理念·蓍草等等》)”第一则轶事对董桥似乎特别有吸引力,以至他在《乡愁
的理念》中的《让她在牛扒上撒盐》一文里再次引用了一回。征引名人轶事本
身并不是一个缺点,但过了头便成了缺点。比如当你碰见一位熟人,谈话之间
他跟你提起一位他认识的名人,你并不会觉得有何不妥。但如果一顿饭的时间,
他跟你提起了十来位他认识的名人,并将其房帷秘事与你谈起,大概你身上就
要起鸡皮疙瘩了!这可能和中国文人的“
《世说新语》心态”有关。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所作专记载名人言谈、轶事的小说,对后人影
响颇大。《世说新语》是创造性地记录了这些名人轶事,但又有谁能证明魏、晋
间的名士们真的说过、做过书中记录的那些话、那些事?即便真有其事,
《世说
新说》对其也进行了极高水平的艺术加工,它并非想证明什么观点,单单只是
为了叙事的趣味而记录罢了。而董桥所引英美人轶事显然是来自二手资料,因
为大部分已是古人,根本不可能与他见面。董桥不加出处地征引这些英美人的
言谈与轶事,又只重介绍,没有评价,这大概是在英国住得太久,过分服膺西
方文化的缘故吧。
董桥谈论思想或是艺术,似乎总是难以跳出作者的私生活或是“轶事”的
范围。谈风月是董桥的拿手好戏,他欣赏的境界,是“
‘别后十二到朱雀桥,梅
犹有花,春色弥丽’之淡淡的哀愁”,是“雨冷,酒暖,书香,人多情。”(《这
一代的事·一室皆春气矣!》)当然,这些境界本身并不是有什么不好,只是有
些扑鼻的遗少气、头巾气。这些主题早已被中国古代文人歌咏了千百年,董桥
又把它们提出来加以赞赏,真是有些画蛇添足。在“茶边温馨,淡淡描来,欲
隐还现”之后,偏又加上一句“好得很(《这一代的事·我们吃下午茶去!》),
可谓是又酸又俗啊!

11
第三节 对政治的介入与逸出
刘绍铭对董桥这样评价说:“小董最近自述有言,‘活了几十年的人了,烟
水池台,风景阑珊;荒村客路,斜阳无主’
。人生到此境界,大可任自风流,但
求无过,挥墨续写《缪姑太的扇子》余绪就是。但关键时刻,他还是站出来说
话,可见未能忘情,不失报人本色。

我们认为,历来最受欢迎的散文是那些关爱人生、介入现实问题,敢于书
写真性情的散文。面对社会生活之中很多现象,需要有知识、有见地的人介入
发言,他们的声音才是社会大众希望听到的声音,也是能够流传后世的声音。
董桥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介入社会,用他的笔表达知识分子的良知,凸现人文
精神。
董桥自己在谈到散文创作时说过:
“在台湾那几年最大的好处是让我真真正
正的投入中国人的社会,一个很典型的中国旧社会环境。特别是我这个在海外
长大的人,在台湾,我好像隐若觉得自己寻到中国文化的根。
虽然念的是外文系,但周围的人情、环境、气氛都是中国的,有腐败,有
保守,有传统,有新旧的衔接与冲突,基本上是一个很中国的社会,这个环境,
对一个写中文的中国作家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他所说的这个环境,需要作家有
勇气介入。不介入,写作就失去了意义,而介入就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所以,他说这个环境对作家有好处。香港也是这样一个环境,他作为报纸
的主编,自然也就不可避免要对社会生活发表介入意见。例如香港回归的时候,
他就写作了散文《姓董的》
,“‘董’不是大姓。我姓这个姓,原本稀罕,颇为自
得,以为甚贵。自从董建华先生当上特区首长,
‘董’字泛滥,天天见报,日日
广播,骄矜之气顿成众口之的,起初很不习惯,慢慢接受现实。查‘董’字是
监督之意,‘董之用威’也。‘董’字又训‘正’,《楚辞》所谓‘余将董道而不
豫兮’,说自己虽然见先贤执忠被害,依然正身直行,不犹豫而狐疑也。‘董’
字又是董事之简称,如校董。从这些解释看,董建华一步登天,当也合理。”
董建华身体不适,由曾荫权代管,董桥就有一篇散文《新经济便装过时了》

其中有一段:“曾荫权那天出席户外活动,鸭舌帽、黑眼镜、皮夹克配上厚毛的
衣领,说是飞机师装束,看起来倒像是上海滩长胖了的瘪三。曾先生跟着英国
人进进出出几十年,早该学会低调而贵气的衣着,一下子摆出火红的战斗架势,

12
第一章 现代气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不啻品行自杀:‘Carelessness in dressing is moral suicide’!”


董桥的散文介入社会生活,还表现在对媒体的介入。董桥本来就是从事报
业工作的,因此,他对新闻的现实又较别人有更清醒的认识。他在《谁要那套
贞操带!》中这样说:“传媒的信实报道不啻淑女的贞节操守,只是前者错了可
以道歉撤回,后者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个理念是美国报人说的:Accu-racy to a
newspaper is what virtue is to a lady,except that a newspaper can always
print a retraction.新闻界要的是遵守自己的专业守则,不是道歉撤回,更
不是法改会的阉割政策,正如淑女们要的是家教,不是贞操带。”作者在这里运
用相似思维,把新闻传媒的信守与淑女的贞操带联系起来,增加了介入的趣味,
而不至于成为简单的说教。在《最要紧是有种》一文中这样说:“学问好了,还
要俏皮,还要生动,还要敢承担,敢说真话,不要有太沉重的读书人包袱。志
明和尚不会去找女人,起码敢说他想要,有种。”
董桥散文的特点之一是对政治的介入,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现在散文界最缺
少的精神。多少年来,我们的文人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对政治问题都是三缄
其口,讳莫如深。但是董桥的散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介书生的侠胆豪气。
他在《君子与政客,典范的兴衰》中说:“政治人物包容异己,面对语言挑
衅甚至暴力威慑的境况,还必须冷静阐释自己贯彻始终的信念,从容解围及至
自我解嘲。这样的涵养不仅是风度的示范,更是勇气的展露。”他叙述了英国绅
士的经历,最后描述了印度一个议员的遭遇,让人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他这样写道:
“印度有个议员 Minoo Masani,印度独立前经常在议会内外大力批
评殖民政府和总督。独立后,他又不满新政府的作为,终于离开国大党,专心
继续给几家大公司当顾问。不久,那些公司老板都要他闭嘴不再批评政府,否
则解雇他。‘可是,我过去也不停批评英国人,你们并不阻止我啊!’他说。‘对
啊,’老板说:‘当年那些人都是君子。现在这些人是政客。”’
他在《香港的人文空间》中直接批评当政者,
“香港从殖民统治者开天辟地
以来,始终是个华洋商贾招财进宝的胜地,现在连行政首长都是船王之后,股
票地产炒来炒去之外,硅谷才是新欢,当然不会有剩出的情感和精力去营造什
么人文空间了。”对于大陆的社会生活,他也是积极介入,在《在宋词余韵中富
起来》一文中,他说:
“让一部分人在精神上先富起来”当然必须具备一定的先决条件。大
体说来,有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两类。经济上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客观条

13
件是市场机制,无论是姓“社”姓“资”都不相干,市场必须具有一定程
度的开放和自由竞争,否则它便死了。精神上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离不开
一个“思想的市场”(西方现称之为“market of ideas”),这个市场也同
样必须有最低限度的开放与自由竞争的保证。这便是通常所谓“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
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是我们很敏感的话题,但是,董桥认为,精神上的富
足,就在于思想市场的开放,这一点,我们都有共识,但是没有人敢于这样说。
只有董桥敢说,这就是他的可贵之处。他的散文之所以能够吸引人的眼球,就
在于它有内容,读了给人有启迪。董桥自己说:“散文,我认为单单美丽是没有
用的,最重要的还是内容,要有 information,有 message 给人,而且是相当清
楚的讯息。我对散文有一个最原始的要求:就是不能空洞。有了这种要求,自
然就要付出,平时我们看了很多书,接触很多事,见过很多人,个人的生活不
断‘加料’、充实。如何在这么复杂的贮藏室中,发掘一点对社会、对读者有意
思的东西来写呢?我的要求是要言之有物,而且还要与别人不同!这就是我的困
难所在。我还锻炼自己,要写得短,要‘短’就要‘精’
,不要拖长,而且还经
常要删减。有些读者认为我的散文太精简、太浓缩,读一次未必明白,这点我
也同意。每个人的写作是有阶段性的,刚才所说的是我过去一贯的态度,到了
最近,我把散文冲稀一点,不要太浓。在目前我以为就算我在文章不写上自己
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这是董桥写的。”[1]
但是,董桥散文的介入总是很飘逸,点到为止,并不执著,穷追不舍,死
缠烂打,很有些闲淡气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费尔泼赖(fire play)的风格了。
他自己在谈到散文创作时说他要“追求悠闲境界”
,这种悠闲境界首先就是能够
进得去、出得来,当然也可以说,能介入,能逸出,这样才不至于僵。他说:
“我认为这悠闲境界是值得追求的境界,不过这悠闲也是很危险的,一不
小心,就会变成风花雪月、空洞或太过多愁善感了。近代西方的散文作家,他
们是 approach 和 treatment,都很不同,他们往往将一个国家的文化也写出
来;……总之我要叫自己完全掌握得到才停止,这样我才有自己的风格。跟着
我要注意的就是不能西化,要避免西化,得从文字人手。怎样练到自己的文字
很中国而又不迂腐呢!这是很难的事……”(《不甘心于美丽》)虽然董桥谈的是
文化的人与出,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他的介入与逸出,例如《在宋词余韵中富起

[1]文心.不甘心于美丽——访董桥谈散文创作.博益月刊.香港:博益出版社,1988.(10)

14
第一章 现代气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来》,开始介入政治,强调言论自由,可是笔锋一变,这样写道:
二十世纪再过两天就翩然走进青史了。这一天,我跟美国来的朋友吃
午饭,谈到哈佛大学的《儒林外史》
,也谈到中国政坛的《家》
、《春》
、《秋》,
谈到台湾官场的《老人与海》,谈到香港宦商的《赤地之恋》。学府清风明
月,杂草丛中毕竟沟渠处处。唐山教条传家,飞来飞去的燕子飞不出人治
的深深庭院。台北民主上路,只剩了苍老的国民党在时代的巨浪中挣扎求
存。香港柳暗花不明,浅薄霸道的官商北望神州,白白断送了可以扮演示
范橱窗的半壁江山。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董桥散文的特色,敢于介入,又能够智慧逸出,既有
思想,又不偏执。敢于批评,是为了政治开明,生活更好;巧妙逸出,又是为
了不让人生厌。

15
第二章 追求个性独立与自我价值的彰显

第一节 静观超然 启迪智慧


董桥深感现代机械文明对人的精神异化,他用“消闲”来调剂异化,为了
给经济建设的后花园点灯,开始不厌其烦地谈访书、藏书。董桥坚持用自己静
观的态度来理解政治与文化,在他看来,
“政治是‘行动的人生’
;文化却是‘静
观的人生’,在朝的政治行动可以颠倒乾坤,在野的文化静观始终是一股制衡势
力,逼人思其所行。”[1] 这种独特的政治文化创见,给现代文人的社会角色定位,
多少提供了某种人生行动的参照。而他在《“是何妖道”》中对英国政党领袖大
选欺骗百姓的嘲讽;
《有这样一则广告》中对殖民地剥夺香港财货却不敢拍照的
嘴脸之揭露;在《龙、凤凰、狗》中对那些摇着屁股巴结洋人或从洋人胡须中
抓一虱子回来饲养的无骨文人的批评,这些文章又无不显示他对当代社会的独
特视角和见解。
董桥在《静观的固执》中写到:“我和我主编的《明月》也都生活在两个世
界里,一个是热性的政治世界,一个是冷性的文化世界;我和我主编的《明月》
也有两个声音,一个是对文化之真诚与承诺,一个是站在政治边缘上的关怀的
呼吁.”他将自己的生活划分为两个不同的世界,
“一个是对文化之真诚与承诺”
的“冷性的文化世界”,“一个是站在政治边缘上的关怀的呼吁”的“热性的政
治世界”。董桥的散文世界便是由冷和热、出世的悠闲和入世的关怀两面构成,
所以单单读出董桥散文的悠闲是不够的,悠闲之外更要读出他的人文精神和热
烈的中国情怀。他始终坚持“文化静观”可以是一种制衡的力量,是一种逼人
思考的智慧,更是一种真诚的性格和刚毅的精神。
董桥说自己从来不喜欢鲁迅那张革命的脸;玩世越久,自然越不喜欢他那
些革命杂文。同样的事实将是,鲁迅也绝不会喜欢董桥那许多消遣之作。在《小
品文的危机》一文中,鲁迅所批评的“精”“雅”的“小摆设”,正可以给董桥
的很多“散墨”“眉批”式的文章归类:“常常取法于英国的随笔(essay)”、“特

[1]董桥.静观的固执.董桥文录.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386

16
第二章 追求个性独立与自我价值的彰显

别提倡那和旧文章相合之处,雍容,漂亮,缜密。”。类似的不满在那一时代相
当普遍,茅盾当年也一样要求摆脱散文的“名士气味”。而直到今天,论者面对
董桥文章流露出来的“贵族心情”,仍不免要怅惘地问一句:“除此之外的呢?
除此更进一步的呢?。这一问其实多余。董桥文章的意义于此已足,它们正是
“退一步”的思想产物。“我常觉得,人生‘行动’的余地和机缘毕竟不是太大
太多,客观环境往往只容许人生退而静观其变;而知识的唯一好处,大概就是
教人怎么创造转圜的余地,不是教人怎么开拓冲刺的空间。”
贯穿于董桥散文的主要精神,正是这段话的题目所谓“静观的超然”
。一个
做记者编刊物的人,自然难以超然于现实政治的争端之外。然而,董桥的立足
点总是在边缘,着眼处也总是在各色政治标签掩盖之下的民生问题和人性课题。
他具有一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典型特色,“既不必拿‘爱国’做买卖,也不必
拿‘反共’要饭吃,心理上没有什么‘结’,笔下也就没有明诏大号鼓吹什么思
想或主义的文章”,“不想执笔,恐怕越写越积极。”。他警惕的是自己不要沾上
“火药味”,是为了维持个人独立的清醒的价值判断。生活在当代,面对科技文
明窒息人类性灵的趋势,董桥的忧惧也溢于言表。
“科技是人民的鸦片。商业是
人民的精神食粮。金属和塑胶的硬体建设压碎了纸张和竹枝拼凑起来的书窗和
东篱。”。人文工作者无处安顿自己的灵魂。本是属于手工艺性质的文学艺术进
入了批量生产,以品格的降低换取大众廉价的消费。
“人类的七情六欲从此徘徊
在小数点的前后左右,不能超生。”
董桥用以消解现实政治与现代科技的高压之唯一的力量,来自他对文化的
充分肯定与全面承诺。他在《让政治经济好好过个周末》中说:
“我从来不怀疑政治的现实意义,我也始终肯定经济的力量和价值。
但是,政治经济盘算的是怎么支撑到这个星期六的下午一点钟;文化理想
营造的则是可以延展到下一个世纪的精神世界!”
他的选择和自信对九十年代人文知识分子边缘化的精神困惑有某种启发意
义,并为知识分子的生存与独处提供了某种参照。

第二节 感知相依 情理相融


林非认为“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
式,它对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或自然图像的再现,也往往反射或融合于对主观感

17
情的表现中间,它主要是以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1] 而董
桥主张散文创作要学、识、才、情熔于一炉,“深远如哲学之天地,高华如艺
术之境界”,[2] 在他看来,散文的最高境界既具哲学之深远又具艺术之高华,既
是知性的又是感性的,两者圆融一体难以抛离。譬如《论补白》中的这样一段
文字:
“生意要上茶楼海阔天空一番才言归正传;谈恋爱要献许多殷勤才可以一
亲朱唇:找饭吃要向上司拍马屁吹牛才得以苟延残喘;结婚要借钱大摆宴席,
惊动亲友,大忙一番才能够上床专礼成。”
从这段文字就可以窥见董桥的散文风格,他融理于情,情中有理,正如水杨
酸和柳树皮的关系,是融为一体的.再如《门》中对门的描绘:“‘门’是人类
日常生活里一种最恐怖的威胁。开着的门,是陷阱;紧关着的门,是绝望的面
具。中国人有所谓‘门人’或‘门生’之称。更是树朋党立门户的前奏曲。人
间最伟大的‘门’,大概只有生理人体新陈代谢作用的那一‘门’
。”董桥散文在
雕琢的文字背后也不乏深刻的哲理,在《“要博览群书嘛!
”》中他指出:“书籍”
是可以摆布群众的一种物质力量。再如‘桃源,中的这样一段文字:
“桃源思想
可以轻易消磨一个人的神志:政治上甘受敲诈,道德上甘受贿赂,理论上甘受
蒙蔽。”
“董桥的散文不是板着脸尽傲理性沉思,它更是一种极具个性与才情的感
,[3] 可见,董桥散文的魅力更在于感性思辨力和个人才情会通的感性文
性文体”
体。他总是不着痕迹,不直接说理,而是用事、用典,寓理于其中,让人思考,
领悟其趣。《中年是下午茶》最后一节,他这样写:
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这是中年。《晋书》本传里记阮
成,说“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皆锦绮灿目。成以竿挂大布犊鼻于庭。
人或怪之。答日:‘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大家晒出的衣服都那么漂亮,
家贫没有多少衣服好晒的人,只好挂出了粗布短裤,算是不能免俗,姑且
如此而已。
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都在这个典故里了,无需说明。散文中的理一旦说白
了,就没有了趣味,也就面目狰狞,令人生厌了。这就是中国传统散文的意趣,

[1]林非.散文创作的昨天和明天,文学评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学研究所,1987.(3)
[2]孙郁.远看董桥.中国图书评论.北京: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社,1997.(2)
[3]马娟娟,刘小新.论董桥散文理论与创作.漳州职业大学学报.漳州:漳州职业技术学院,2003.(2)

18
第二章 追求个性独立与自我价值的彰显

而这种意趣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表达自然形成的。
他在《“我并没有答应送你一座玫瑰园!"》中说:
“书本像世事,摊得开的,
骗不了人:里头有花园,有废墟,很难说合不合意。谁都不必答应送谁一座玫
瑰园;这倒是真的!”
“理论的最大好处是可烈空谈,不必实践;真让人家拿去实践的话,理论
家反而会觉得人家再摸他的大腿了。”(《“要博览群书嘛!”》)
“枯坐书斋凝视一架破书.半壁旧画,记忆竞如劫后之美术馆:四壁名画
一幅不留,只剩墙上框痕斑斑!少顷,忽闻窗外夜归男女嬉笑之声,开怀到了
忘忧忘我之境界!人类之智慧和愚蠢就靠这样代代相传。”(《春日即事》)
他的一些文学见解是透过很感性的文字表达出来。“董桥的文字是极富雅
[1]
趣的。” 如梵谷的颜色热得可以御寒、罗素虚伪得挺可爱、屠格涅夫小说干净
得像初恋、徐舒很旧旧得有趣,像一个堆满旧钢笔旧信封旧钱包旧护照旧打火
机旧照片的抽屉等等,透着人情味。既沉润着湛醇的感情分子,又闪烁着清澈
的理智的光辉.或许可以说董桥散文情理互渗,情是经受了长久的理智熏陶而
从心灵深谷中点点滴滴地渗透涌出,而其深刻睿智的哲思又是在长久的情感历
炼和浸润中逐渐生发出来的。
董桥自述:
“懂得看破功利社会现象而发出会心微笑的人,才能洞识‘现代
品位’的真谛,才可以在交换价值市场上立足且自得其乐。
”这样的人是董桥所
肯定的,他自己也是这样去做的。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们在董桥散文中读出
思想的深刻、文笔的幽默、态度的放达、情调的唯美的同时,也感到了一丝矫
情和语词上的雕饰。

第三节 关心现实 心系社会


董桥的散文具有一种独特的现代意识,给人一种强烈的时代感,所以,他
的散文常常能够给人很多启迪,帮助人们认识现实社会生活,扩大人们的视野,
从整个世界的角度观察社会,把握世界的动态,与时俱进。
所谓现代意识,就是面向全球,不局限于一隅,不做浅井之蛙,关注国际
动态,感悟人类生存与发展趋势。他在《这一代的事》里写了五个片断,就高
度形象化地概括了我们现在面临的五大问题:首先是两代人之间沟通的问题,
他写了一段对话:
“父亲啜了一口茶说:
‘到了台北赶紧先去看宋伯伯,知道吗?’

[1]卞毓方.海外三大家:董桥、余光中、王鼎钧.海内与海外.北京:海内海外杂志社,2002.(8)

19
‘知道了。’‘国家多难,生活更应朴素,专心向学。’‘是。’蛙声越来越闹,窗
外又下起冷雨了。”作者没有写出两代人之间的不同,但是用“蛙声”、“冷雨”
这样的外景描写可以表达出内心的不同。
其次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他这样写道:
“排骨饭加荷包蛋的晚餐和绿豆汤配
棺材板的宵夜都填不饱胃里萨特的存在主义。沙冈的微笑浮荡在古都舞厅的华
尔兹旋律之中,天一亮竞纷纷沉淀到《文星》杂志、
《文星》丛刊的豆浆碗里去
了。康梁遗墨和《胡适文存》只能推开近代史的一条门缝,十一点钟在女生宿
舍门口说的再见才算卷起中国文化的半幅竹帘。”这些奇特的语言组合表现了现
代校园里的生活,也反映出学院教育的问题。
第三是信仰问题,其中这样一段很有意思:
“西方文化的神髓是:In God we
trust,the rest pay cash;在这样超然的思想背景下,西方人反共只为了求
证一套哲学理论、亲共只为了挑剔一条政治公式,这里面没有一滴血的激情、
一点泪的乡愁。”这就是我们的现实问题,我们应该取何种态度的问题。
第四是香港问题,作者用达达主义宣言表述香港的现状:什么都没有,
“只
剩‘有人晕倒’的政府和‘有人请客’的新闻社”。第五是台湾回归问题,他写
道:
“在桃园中正机场餐厅里跟一位少将谈起香港前途和两岸统一的问题。少将
说:‘统一?那过去几十年我们不都白干了吗?!’没有风雨,飞机准时起飞。”
正是这种现代意识,决定了作者以散文写作勇敢地介入社会生活,做一个有用
的书生。
一个社会厚重的政治伦理负荷,似乎在三言两语中轻松化解开去。作为《明
报》主编,董桥不能不关心社会现实,作为文人,董桥也逃避不了文人的良知。
“我半辈子在几个传播机构出版单位做事,笔底描画过多少中外政界的微雨和
风暴,对于个中是非黑白实在有点茫然了。可是,一个从事编辑工作和过着写
读生涯的人一旦没有理想,丧失信心,根本不可能提起勇气坐到书桌前迎接新
的一天。”文人永远是现实的抨击者,文人的理想尽管与现实社会相去甚远,正
是这种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精神,为社会的价值取向提供了一种选择。身处政治
的烟雾,历经千奇百怪世态炎凉,如何正视现实不绝望,心怀理想不乏冷静,
董桥提供了很好的例子。对于文化和文人面对的这种时代尴尬,他执着地以为:
“政治经济盘算的是怎么支撑到这个星期六的中午一点钟,文化理想营造的则
是可以延展到下一个世纪的精神世界。因而,我们任重而道远。”

20
第三章 崇尚自由的写作策略与回归文学自身

第三章 崇尚自由的写作策略与回归文学自身

第一节 创新文体 不拘格套


董桥出身于书香世家,从小便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爱读书,喜写作,
嗜好收藏图书、字画,爱弹琴,也爱读周作人散文和明清小品,具有浓厚的文
人雅士风范。而负笈英伦的留学生涯又使他以开放的胸襟吸纳西方文明,并对
他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散文既显出中国人的智慧,也不乏英国式的
幽默、他说现在的人情不是太浓就是太淡,话里话外须有情趣和理趣:“太浓,
是说彼此又打电话又吃饭又喝茶又喝酒,脸上刻着多少皱纹都数得出来,存在
心中的悲喜也说完了,不得不透支、预支,硬挖些话题出来损人娱己。友情真
是身外之物了,轻易赚来,轻易花掉,毫不珍惜。太淡,是说大家推说各奔前
程,只求一身佳耳,圣诞新年签个贺卡,连上款都懒得写就交给女秘书邮寄:
收到是扫兴,收不到是活该。”(《一室皆春气矣》)幽默生动地活画出一部分人
的心态和世风人情,联想丰富,比喻精巧,是董桥散文的鲜明特色。
在文体方面,董桥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实验。他说:“我以为小说、诗、散
文这样分野是不公平的,散文可以很似小说,小说可以很似散文。
”他一直在写
多体散文。其中有小说式散文,如《情辩》、《让她在牛排上撒盐》、《偏要挑白
色》、《情画》、《访旧》等散文,运用了小说的表现手法,颇具短篇小说的特色。
有学术性散文,如《辩证法的黄昏》、《樱桃树和阶级》、《铲魅力”问题眉批》、
《翻译与“继承外国文学遗产”商兑》、《从中国文学的界说和种类想起》等,
虽不是严格的学术文章,却不乏学术思想。他甚至还以武侠小说的形式写散文,
[1]
如《薰香记》,此文写了中英谈判 之时,文中的三个人物——“老人”指中国,
“碧眼海魔”指英国,“少女”指香港。作品看似武侠,实谈时书,虽为作家一
时兴之所至的戏墨,其探索散文文体的多样性努力,值得肯定。董桥打破了各
种文体间的界限,扩大了散文的表现力,为散文文体革新作了有益的尝试。董
桥的散文具有独特的风格,他很讲究文字,语言精雕细刻,文笔干净、洗练,

[1]文心.不甘心于美丽——访董桥谈散文创作.博益月刊.香港:博益出版社,1988.(10)

21
不沉闷、不琐碎,在简约浓缩的语境中寻求美感,他的散文结构严谨,或由一
则材料,或由一个观点,或由一种情绪引申开去,旁征博引,自由发挥,看似
散漫实则条理分明,线索清晰,开合有致。董桥从中西文学中获得了丰富的营
养,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将中西文化的精华化为自己的艺术生命,运用得出神
入化、灵活自如,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要求自己的散文,可以进入西方,走
出来;再进入中国,再走出来;再入……总之我要叫自己完全掌握得到才停止,
这样我才有自己的风格。”[1]
这便是董桥散文的特色。浓郁的书卷气,儒雅的文化精神,热烈的中国情
怀,精致的文字,英国式的幽默,成为董桥散文的鲜明标志,构成了独特的“董
桥风格”。
董桥善于通过联想来扩大散文的容量,造成跌宕起伏的文风,又借助于比
喻,增强作品的表达效果。
《中年是下午茶》以一种反讽自嘲的笔墨去探求人生
的奥秘。他说中年是“只会感慨不会感动的年龄,只有哀愁没有愤怒的年龄”;
“中年是吻女人额头不是吻女人嘴唇的年龄”;“中年是杂念越想越长、文章越
写越短的年纪”;“中年是一次毫无期待心情的约会”;“中年是看不厌台静农的
字看不上毕加索的画的年龄”。诸如此类,作品以丰富的联想一气说出许多带有
哲理意味的人生隽语,既亲切自然、活泼生动又充满理趣。在《境界》一文中,
他说王国维的境界三段论被人闲用滥了,他要借用毛泽东诗词建构新的三段论。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此乃第一境界。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此乃第二
境界。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此乃第三境界。董桥如此出其不意地引用读者耳熟能详的诗句经典,常给人出
其不意的惊喜和思索,以谑入雅。再看《藏书家的心事》中的一连串妙喻:“人
对书真的会有感情,跟男人与女人的关系有点像。字典之类的参考书是妻子,
常在身边为宜,但是翻了一辈子未必可以烂熟。诗词小说只当是可以迷死人的
艳遇,事后追忆起来总是甜的。又长又深的学术著作是半老的女人,非打点十
二分精神不足以深解;有的当然还有点风韵,最要命的是后头还有一大串注文,
不肯罢休!至于政治评论、时事杂文等集子,都是现买现卖,不外是青楼上的
姑娘,亲热一下也就完了,明天再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作者极为幽默俏皮地
写出了现代读书人和藏书家的美好想象,这是“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形象写照。

[1]文心.不甘心于美丽——访董桥谈散文创作.博益月刊.香港:博益出版社,1988.(10)

22
第三章 崇尚自由的写作策略与回归文学自身

他的“倒过来说”同样也极为奇妙:
“女人看书也会有这些感情上的区分:字典、
参考书是丈夫,应该可以陪一辈子;诗词小说不是婚外关系就是初恋心情,又
紧张又迷惘:学术书是中年男人,婆婆妈妈,过分周到,临走还要殷勤半天怕
你说他不够体贴;政治评论、时事杂文正是外国酒店房间里的一场春梦,旅行
完了也就完了。”连串的巧比妙喻使作品文气充沛,文采斐然,引人入胜。
董桥的比喻,常常用此事物的许多不同方面与彼事物的许多不同方面一一
相提并论,那距离之大令人惊异。如黄昏、樱桃树、桨声灯影,是感性的世界;
辩证法、阶级、三段论,是智性的世界。到了董桥善于喻引的笔下,便合成了
一个世界:《辩证法的黄昏》《樱桃树与阶级》《桨声灯影里的三段论》。虽然董
文中的喻体与本体之间差距很大,但往往又“一针到肉”地贴切,喻体本身的
漂亮也让人着迷,如《中年是下午茶》:
中年是下午茶:忘了童年的早餐吃的是稀饭还是馒头;青年的午餐那
些冰糖元蹄葱爆羊肉还没有消化掉;老年的晚餐是清蒸石斑还是红烧豆腐
也没主意;至于八十岁以后的宵夜就更渺茫了:一方饼干?一杯牛奶?总
之这顿下午茶是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几滴希望的下午。
把中年比喻为下午茶,有新意而又贴切。中年人生命去了一半,但不失希
望,犹如天空里热气流与冷气流的碰撞、回旋,那情景,搅得中年人心惊肉跳:
往事,想舍又舍不得;希望,虽然仅几滴,但统统在心怀;最可怜的是那淤在
心里的乡愁,把人兴奋得失眠、失神乃至失常。这一切,统统是“下午茶”的
滋味。只要人在中年,这“下午茶”必定是要喝的,只不过,比起他人来,智
慧的董桥把无可选择的“下午茶”喝得更幽默一些——洒脱,自信,亦庄亦谐,
甚至带些“嬉皮笑脸”的味道,让人读了,不得不拍案叫绝。
有时候,董桥的比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手段,也是一种结构文章的
手段,比如《人是机器》《给后花园点灯》《柳树皮和水杨酸朋在马克思的胡须
丛中和胡须丛外》等等,都是以一个比喻做贯穿全局的线索,同时以一种非常
文学的方式概括了文章的主旨。

第二节 寓庄于谐 亦庄亦谐


董桥散文有着中国式的情怀、学者式的学养、英国式的幽默,
“远承晚明小
说的遗风,近继‘五四’白话散文的传统,借接英国十八、十九世纪随笔的余

23
”[1] 董桥之作品,
绪,在融合贯通的基础上自造新境,从而迥异时流,独出机杼。
寓庄于谐,亦庄亦谐是他散文中特有的语言基调。董桥这种语言基调的形成源于
他的创作观,他在《散文赏析与创作》中说:“像我们这样年纪的人,看了那么
多的文章,经历那么多事情,要求已经不高,对文章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就是
‘好看’与‘不好看’
。……人生苦短,要看一些轻松的、好看的东西,而且带
给你一点启示,给你一点愉快的感觉。简单来说,文章就分‘好看’与‘不好
看’,可是一般人大概不会这样想。除了好看、不好看,那就是沉闷和生动。”
因此,这种寓庄于谐的语言风格刚好迎合他轻松、好看的艺术理念,他的散文
既显出中国人的智慧,又不乏英国式的绅士风度,多了份洋味。
“下午三点钟.阳光把伦敦罩成一颗水晶球.喝了一杯英国人的下午
荼,然后在那条看到钟楼的大街上彳亍。狄更斯在这条街上走过。哈代在
这条街上走过。劳伦斯在这条街上走过。毛姆在这条街上走过。老舍在这
条街上走过。徐志摩在这条街上走过。在这样的一个下午里。在水晶球的
下午里。”(《不穿奶罩的诗人》

“英国殖民地官员是归巢的暮鸦;香港竞有一些人甘为学语的鹦鹉!
中国人是老得不能再老的民族,没有闲情陪伦敦国会那些小伙子议员玩民
主、选举的游戏了。
”(《暮鸦・归蕉・古树》)
“从诗性智慧的层面来看,幽默的高境界不但要以精神为底座,以思想为
”[2] 董桥的幽默常常
灵魂,而且必须对人生抱着一种从容达观自然洒脱的态度。
由妙喻构成,令人拍案叫绝。如《玻璃杯子里的教育》中对小孩教育现状的描
述:
“孩子每天的功课实在太忙。孩子忙着咀嚼不像糖果的加减乘除。孩子忙着
拼凑不经深解的句子。孩子对着分数流口水。孩子的血输给了老师贪婪的红
笔.孩子要救赎‘万福玛利亚’。老实说,孩子没有剩余的兴致去长豆芽。”董
桥不仅用妙喻来增加幽默的诙谐色彩,还通过智性的语言来提高幽默的厚度,
比如《新闻》中老师与学生的对话:“笔是争取新闻自由的武器,可是,不是摇
笔杆的人观点又不同.老师说:
‘你又忘了带钢笔上学了,好意思吗?不带枪上
战场的人你把他叫做什么?’学生大声说:‘将军!”“董桥的文章。一个字。写
得真是绝。这个‘绝’里边,包含聪明、机智、逗、剪裁,更包含他的境界。”

[1]陈子善.你一定要看董桥.上海:文汇出版社,1997,98
[2]陈剑晖.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筑.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124

24
第三章 崇尚自由的写作策略与回归文学自身

[3]
又如‘龙、凤凰、狗,中对国人在洋人面前所谈话题的认识:“冒充中国问题
专家.跟洋人大谈中国政治的,不是天才就是白痴,症状相当复杂,咱们没资
格当兽医,不必乱开药方。话说咱们是闻过一点文化屁味的人,还是说说用文
化学术骗洋人的窍门。比较实际;可能说点‘他山之石,可以攻错’的神效。
也未可知。”
“书卷气表现董桥有学问,博览群书遍及西方:书画气表现董桥有艺术趣
味。十分‘中国’”[1] ,董桥散文虽然洋溢着书卷气,但又不乏清丽精致的韵味。
[2]
“我爱读董桥的文章,特别欣赏他文字的弹性” ,在《关于藏书》
、《谈谈读书
的书》
、《马克思博士到海边度假》、《我们吃下午茶去!》、《给后花园点灯》、《中
年是下午茶》、《幽默是福》、《浆声灯影里的三段论》……在这些文章里,董桥
貌似有意在追求魏晋文风,文笔所涉及的形成古典、文化、诗性的话语系统,
让人觉得散淡雅致,古韵浓厚。
“在写作艺术上,这篇文章依然胜在充分利用学
殖的丰厚;胜在援引资料时,行文的跌宕多姿:胜在构思谋篇的逻辑合理、呼
应得当。[3] 在《幽默是福》中,
“变变方式谈政治,常会有料想不到的收获”
,把
政治文章写得幽默,徒然生趣。幽默俨然成为智慧董桥的一种修养。在《作家
与避孕》中,董桥把创作比喻成生孩子,或者把作品比喻成孩子。认为“年轻
人吃避孕药,是怕为了没钱养孩子;中年人吃避孕药,是怕为了照顾孩子而没
有时间去消遣;老年人根本已经力不从心,想散步似的写些散文,到底还是为
了散散心而已。”董桥论及翻译,他说:“好的翻译,是男欢女爱,如鱼得水,
一拍即合。读起来像中文,顺极了。坏的翻译,是同床异梦,人家无动于衷,
”[4] 董桥论及创作,
自己欲罢不能,最后只好‘进行强奸’,读起来像鬼话……。
他说“说雅、说峭,关键在写粉黛是不是写得出真‘味’
,写须眉是不是写得出
其‘气’;福生嫂把门一锁,把脸偎在浸满男人臭汗的毛巾上,正是中国文艺复
兴的序曲。”[5] 董桥论及政治,他说:
“‘乐观’、
‘抱有希望’、
‘有用’,说穿了只
是政治家‘含含糊糊’‘答客问’的话,往往跟说说天气‘很好’差不多,解者
自解,迷者自迷;大家说完之后,雷根照旧大嚼豆形软糖,柴契尔夫人照旧吃

[3]张叹凤.医俗读董桥.文学自由谈.天津:文学自由谈杂志社,1994.(3)
[1]柳苏.董桥的书卷气和书画气.香港:香江文坛,2005.(4)
[2]施友朋.也是阅读笔记.香港:文学世纪,2000.(4)
[3]张静.读董桥笔记三则.香港:香江文坛,2005.(4)
[4]董桥.强奸·翻译.董桥文录.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239
[5]董桥.得友人信戏作.董桥文录.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375

25
油煎鱼加炸土豆,……”[6] 董桥论及国别,他说:“不妨用小偷和裤子的新闻编
个比喻:英国人懒散,根本不想认真解决小偷问题,只好多带一条裤子备用;
中共固执。只有穿在身上的一条裤子,小偷根本偷不到;香港人裤子让人偷多
了,只好拼命赚钱多买裤子,给偷掉一条还有好多条l三方知己知彼,看问题
常会更现实。”[1]
作为知识分子的董桥,始终徘徊于文化良知与现实政治之间,保持知识文
人的独立意识,远离中心立场走向边缘返观文化,静观当今社会的众生相,从
某种意义上说,通过文化的静观化解了他心中的苦闷,特别是幽默手法营造出
来的诙谐气息,足以让人忘其痛苦。

[6]董桥.嚼字篇.董桥文录.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404
[1]董桥.多带一条裤子备用.董桥文录.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407

26
结 论

结 论

现代社会,科技的高度发达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业利润遍及社会的
每个角落,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系统在日渐式微中经历着严酷的考验,董
桥身在其中。文化缺失的苍凉与文化危机的景象触目可及,追求物质享受的现
代人已无心再去寻找遗失的精神家园来浇灌文化的荒园,但董桥始终坚信文化
是道德的指针,是跨世纪的精神世界的力量。他在《陀山鹦鹉的情怀》中曾写
到:
“文化的庭园万一着火,定然入水濡羽,飞而洒之。这一点点操守是要有的。

他对文化的守望是秉承的一种“私我”的静观,是一种默默的留守、看护,一
种不招摇不张扬的姿态,在守望的背后充满了他刚毅的精神及真诚的性格,体
现了他作为一个现代文人所拥有的独立意识与良知。
香港的文学空间一向不大,而且以俗文学为主流。董桥未敢完全忽视通俗
之风,有时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在生活中做些妥协:关心着作品的销量与反应、
出任通俗报纸编辑、任由专栏被煽情的报导包围。可是,他对纯文学的自觉与
坚持一分不减,行文力求雅致,不避雕琢,做到学、识、情兼备的境界。他又
勇于尝试新的文体,做到“散文可以很似小说,小说可以很似散文,现代是 mixed
[1]
一起的了”。 董桥散文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此了。董桥为情而文,常常根据情感
的走向,试图打破散文文体上的局限,打破小说、诗歌、散文的界限,将散文
与小说、诗歌等混在一起,模糊小说与散文的界限,在创作中把它们融为一体,
尤其是将小说的元素融入散文创作,形成各种不同的散文体式。董桥认为“散
文是无国界的,形式无任何限制,而且无定义。
”杨照说周作人的小品文成就斐
然,变成了“挡在路上跨不过去也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山”[2] 。可是,如上所论,
董桥善用天时地利,集诸家之长写文章。他在雅俗的狭缝里为现代散文开拓了
一条新路,承先启后而又自成一格。
董桥写文,为文学,为社会,也为金钱。然而,这三点都像董桥文中的三
个分段,隐含的基调赫然就是“文化”两个大字:“我始终相信文章的品味得自

[1]文心.不甘心于美丽——访董桥谈散文创作.博益月刊.香港:博益出版社,1988.(10)
[2]杨照.华丽而高贵的偏见──读董桥的散文.董桥精选集.台北:九歌,2002,23

27
文化薰陶”[1] ──类似的论调反覆出现在董桥的散文之中,几乎贯通所有作品。
文化可算是董桥的终极关怀,而“文化”也容得下雅与俗。其实董桥为文,一
直都在雅俗之间浮浮沉沉。

[1]董桥.肤浅的文字优越感.荡漾着优越感的语文.香港:明窗,1996,103

28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柳苏.香港文化纵横.广州:人民出版社,1993.
[2] 伍立杨. 岂止妙手偶拈得——董桥和他的散文.郑州:新闻爱好者, 1994,(1).
[3] 张叹凤.医俗读董桥.天津:文学自由谈,1994,(3).
[4] 周蕾.写在家国以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5] 景秀明.九十年代散文精神向度摭谈.成都:当代文坛, 1995,(4).
[6] 张放.扁扁的华丽——董桥《给后花园点灯》片说.成都:当代文坛, 1995,(5).
[7] 刘小新.董桥散文略论.泉州: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1).
[8] 孙宝元.精致文化传统的怀旧者——论董桥散文中的文化乡愁.成都:当代文坛,
1997,(1).
[9] 张伯存.余秋雨董桥合论. 成都:当代文坛, 1998,(2).
[10] 张厚明.读董桥(上). 武汉:写作, 1998,(6).
[11] 刘登翰.香港文学史.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12] 吕欣.论报人散文——董桥的独家笔墨. 南宁:阅读与写作, 1999,(5).
[13] 沈建毫.新闻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糅合──读董桥《邵云环的春天》. 北京:语
文世界, 2000,(3).
[14] 薛隆基.文字事大——董桥的文字观.太原:编辑之友, 2000,(5).
[15] 周泽雄.面对董桥.北京:读书, 2001,(1).
[16] 黄晖.董桥语言与董桥风格.南京:金陵职业大学学报, 2003,(2).
[17] 马娟娟,刘小新.论董桥散文理论与创作.漳州:漳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3,(02).
[18] 黄妍. 董桥散文的表达特点及其发生原因. 新乡: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4).
[19] 李玫.董桥的笔墨与情怀. 锦州: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4).
[20] 金汝平.古木根深不似花——简评董桥的散文.太原:名作欣赏, 2006,(20).
[21] 杨芸芸.你“懂”“桥”吗?——董 u 桥散文概观.南京: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7,(3).
[22] 叶玉婷. 静观的固执——浅析董桥散文创作风格. 福州:福建论坛(社科教版),
2007,(S1).
[23] 袁绍珊.编者之文、文人之文、报章之文——试论董桥杂文的嬗变.汕头:华文
文学, 2010,(6).
[24] 郭海威.散文的想象力——再谈谈董桥.合肥: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12).
[25] 蔡晓滨.我为什么要看董桥——读关于对董桥散文的评析.济南:走向世界,
2010,(26).

29
致 谢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回顾紧张却又充实的写作过程,本人在此向所有关
心我的及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在本次毕业论文中,我特别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倪金华老师, 工作认真负
责,治学严谨,水平深厚,乐于指导。在撰写毕业论文阶段,多次提出了许多
宝贵意见,孜孜教导。没有他的指导,我或许就不能较好地完成课题论文的任
务。
另外,我还要感谢在这几年来对我有所教导的老师,他们孜孜不倦的教诲
不但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让我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更教会了我做人处事
的道理,在此表示感谢。

李铮

2012 年 3 月于华园

30
致 谢

31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一、个人简历
李铮,女,汉族,1984 年 7 月 12 日出生。2005 至 2009 年就读于华侨大学
文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于 2009 年 6 月 25 日毕业,获华侨大学文学学士学
位。2009 年 9 月至今就读于华侨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李铮.试论现当代文学中现实主义与创作性需求.青年文学家,2012,(2):206

三、获奖情况
于 2010 年 5 月获“2009—2010 学华侨学生优秀研究生三等奖学金”;
于 2011 年 5 月获“2010—2011 学华侨学生优秀研究生二等奖学金”。

3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