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

DOI:10.13959/j.issn.1003-2398.2011.04.

024

2011 年第 4 期 总第 120 期
人文地理
文章编号:1003-2398 (2011 )04-0040-08

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及特征研究
刘碧寒 1,沈凡卜 2
(1. 北京大学 深圳研究生院,深圳 518055 ;2. 美国 BNIM 建筑事务所,美国堪萨斯市 64105 )

A STUDY ON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JOBS-HOUSING


STRUCTURE IN BEIJING

LIU Bi-han1, SHEN Fan-bu2


(1.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55, China;
2.BNIM Architects, Kansas 64105, USA)

Abstract: This paper provides a case study of Beijing metropolitan area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ment and residential locations. With data from the second national census of basic units of Beijing and
the fifth population census of Beijing, the authors construct geography data base on the platform of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software so as to reveal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employment and living sites. Based on
that, they identify employment centers and living centers, aiming at evaluating the local balances between em-
ployment and residential sit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ividing standards, 9 high-density employment centers,
4 employment sub-centers and 6 employment intensive areas are identified with tools of grid analysis in GIS.
The driving forces of these employment centers are complicated, but urban plan and the allocation of large
scale corporations, industrial parks and government offices might exert a tremendous influence. Despite of
lack of accurate living sites data, the authors have taken data of streets from the fifth population census of
Beijing instead to identify residential centers. 12 high-density residential centers in inner city, 4 residential
sub-centers in suburbs and 6 residential sub-centers in outer suburbs are picked out respectively. The residen-
tial spatial structure is affected greatly by living suburbanization and land transfer market. Conclusion comes
that employment centers are more concentrated than residential centers in inner city, and the employment
centers are separated from residential centers to a great extent.When coming to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two
functions, the authors adopt index of jobs-housing balance to evaluate the local balances between employ-
ment and residential sites. Jobs are surplus compared to local living workers in inner city and residents are
surplus compared with local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in surrounding area. Index of jobs-housing balance
goes down along with rising distances away from urban center. Both on district scale and street scale, spatial
structures come into imbalances between employment and residential sites, which has been a highlighted fea-
ture for Beijing metropolitan area.
Key words: jobs-housing balance; balance index; employment center; living center

提 要: 近二十年来, 在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 评价北京都市区的就业与居住平衡状况。 研究结果表


程 不 断 加 快 的 背 景 下 , 我 国 许 多 大 城 市 的 就 业 —居 住 明 , 就 业 —居 住 分 离 是 当 今 北 京 城 市 空 间 结 构 的 突 出
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研究以北京都市区为 特征。
例, 建立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基础地理信息数 据 库 , 关键词: 就业—居住平衡; 平衡指 数 ; 就 业 中 心 ;
运用 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北京就业—居住空间关系进行 居住中心
多尺度分析, 在界定就业中心和居住中心的基础上, 中图分类号: C912.81 文献标识码: A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076)
作者简介:刘碧寒(1987—),女,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E-mail:
liubihan623@pku.edu.cn。
收稿日期:2010-09-15 ;修订日期:2011-03-08

40 HUMAN GEOGRAPHY Vol.26.No.4 2011/8


刘碧寒,
沈凡卜: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及特征研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 居住平衡研究的热潮。
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中国许多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发生 职住平衡的基本内涵是指在某一给定的区域范围内,居
了巨大的变化,单位大院的逐渐解体、人口及住宅的不断外 民中劳动者数量和就业岗位数量大致相等,大部分居民可以
迁、产业的转移和置换,都使得城市各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就近工作,通勤交通采用步行、自行车或其他非机动方式,
发生了转变。在以集聚经济为代表的集聚力和通勤成本为代 有 利 于 减 少 交 通 拥 堵 和 环 境 污 染 等 问 题 [10]。 塞 维 罗
表的分散力的作用下,城市呈现出单中心或多中心的复杂形 (Cervero) 认为,在给定的地域范围内,就业岗位的数量与
态。作为城市功能的基本要素,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分布及其 家庭的数量之比在 0.8—1.2 之间即是平衡的,此为平衡度
相互关系成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Balance) 的测量[11];托马斯 (Thomas) 修正了塞维罗的单
职工家庭假设,采用 “独立指数 (Independence Index)”,即
1 就业—居住空间结构的研究回顾 给定地域内居住并工作的人数与到外部工作的人数之比进行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 测量,被称为自足性 (Self-containment) 的测量 [12]。虽然对
代,芝加哥学派就从生态学的视角对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进 职住平衡是否能够有效减少交通通勤流量的政策效果还存在
行研究,得出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型和多中心模型三种城市 争议[13-15],但研究大城市内部是否出现了职住过度分离的现
空间结构类型,随后的行为学派、结构主义学派等对城市内 象,及其可能对城市交通造成何种影响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部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大量不同视角的研究。 1.2 国内就业—居住平衡研究
1.1 欧美就业—居住空间结构的研究历程 相比之下,国内对居住空间布局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居住空间分布是反映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形式,研究内 就业空间布局及就业—居住空间结构的研究则较少。居住空
容主要包括城市内部人口分布、居住空间的地价竞租、个体 间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居住用地扩展 [16]、居住空间分
迁居行为、居住分异与社会公平等。具有代表性的有克拉克 异[17]、住宅郊区化[18]、迁居及住房选择偏好 [19]等。以此为基
(Clark) 的城市内部人口密度模型 [1];布隆梅尔 (Brummell) 础,学者们开始探索城市内部的就业与居住平衡关系。周一
的 综 合 迁 居 行 为 模 型 ; 阿 隆 索 (Alonso) 、 姆 斯 (R
[2] [3] 星,吴国兵等人从郊区化的视角,认为就业和居住在市场作
Muth) [4]和米尔斯 (Mills) [5]的单中心城市假设下的居住空 用下开始分离并向新的空间结构发展。许多大城市开始进入
间决定模型 (AMM 模型) 等。这些模型以不同的视角对城 郊区化的发展阶段,人口与产业的郊区化现象成为当今中国
市内部的居住空间结构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分析,从不同的 城市化进程中的最新特征 [20,21]。郑思齐等基于就业与居住空
侧面解释了城市居住空间的形成、演变和发展机制。 间关系的城市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了城市发展中居住和就
与反映夜间城市人口分布的居住空间不同,就业空间布 业的空间匹配问题,并结合中国现状提出研究前景和方
局能更好地反映城市居民白天的工作活动状况,因此受到越 向 [22]。宋金平等人认为产业郊区化与居住郊区化并不同步,
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就业单中心是许多中小城市的一般空间 职住分离造成了就业空间错位[23]。周素红、闫小培以广州为
形态,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就业次中心 (Employment 案例,分析了广州市居住—就业空间均衡性、宏观空间组织
Subcenter)” 不 断 涌 现 , 许 多 大 城 市 朝 着 “多 中 心 城 市 模式和不同片区的居住—就业中微观空间组织模式等[24]。
(Polycentricity)”的空间形态演变。麦克米伦 (McMillen) 国内学者研究就业—居住空间关系的难点在于就业数据
和麦克唐纳 (McDonald) 认为,城市就业中心的本质在于 的获取,通常采用的数据获取方法有两种:利用区县尺度的
它是否是经济活动中各种要素流 (特别是信息流) 的节点, 就业数据进行职住平衡分析,反映人口通勤的宏观流向趋
以及它是否对周边的就业、人口和住房 (土地) 价格有足够 势;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微观个体研究,反映某一区域内就
的主导能力[6]。麦克米伦 (McMillen) 和史密斯 (Smith) 认 业居住的空间关系。区县尺度的就业数据虽可以反映城市宏
为多中心的城市结构融合了大城市和小城市的优点,就业次 观情况,但精度较差,很难突出职住平衡有特色的街道;调
中心不仅可以导致次中心当地的人口密度和房地产市场的增 查问卷在反映城市整体的职住平衡关系上还有欠缺。本研究
长,而且可以为集聚经济提供比 CBD 更低的薪水和地价[7]。 基于北京市 2001 年单位普查的数据,全面掌握北京 12 个区
从麦克唐纳 (McDonald) 开始,学者们利用就业人口的空
[8] 县 242 个街道的就业和居住空间数据,在甄别就业中心和居
间数据,从就业密度和就业总量两方面对就业次中心进行判 住中心的基础上研究职住平衡关系,在反映城市整体就业—
定,界定出亚特兰大、巴尔的摩—华盛顿、休斯敦、波士 居住平衡趋势的同时确保研究的精度,突出职住特色鲜明的
顿、印第安纳波利斯、洛杉矶[9]等美国许多大都市区的次级 街道和地区。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全面地了解北京都市区
就业中心。 就业中心与居住中心的空间分布以及各个尺度上的就业和居
虽然居住和就业的空间形态各自得到了大量经验和实证 住平衡状况,从而对北京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有一个比较准确
的研究,但二者的平衡关系却是在八十年代后期才引起学者 地把握。
的注意。随着企业及其提供的就业机会在城市中心区不断集
2 北京都市区的就业中心
聚、人口及住宅不断外迁,职住过度分离、长距离通勤和交
通拥堵等现象在全球许多大城市内部出现。致力于建设紧凑 本文研究的北京都市区范围为除平谷、怀柔、延庆、密
城市、引导土地混合利用、减少私家车出行的 “精明增长” 云以外的 12 个区县,即通常意义上的最远可达通勤圈,总
规划理念倡导就业和居住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引发了就业— 面积 90,723km2。其中新东城、新西城 (区划调整前的东城、

HUMAN GEOGRAPHY Vol.26.No.4 2011/8 41


2011 年第 4 期 总第 120 期
人文地理
西城、崇文、宣武四区) 为中心区,朝阳、丰台、石景山、 于 8,000 人 /km2、就业总量大于 100,000 人的地区进一步界
海淀为近郊区,中心区与近郊区组成传统意义上的城八区, 定为就业高密度地区。在主中心外,依据就业总量是否大于
门头沟、房山、大兴、通州为远郊区 (图 1)。 80,000 人分别界定出就业次中心和就业密集地区。依据以上
三种不同的划定标准,分别界定出高密度就业中心、就业次
中心和就业密集地区三种就业中心类型 (表 1)。
从北京市 2001 就业密度等高线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北
京市都市区就业主中心的空间范围边界大约在四环左右,处
于向五环扩张的过程中,其中北部、东部的扩展突破了五环
的界线。就业次中心和就业密集的地区沿交通轴线分布的现
状较明显,分布的方向主要为北部、东北、东部、西部和西
南,主要是八达岭高速、北苑路、京顺路、京通快速路、京
沈高速、京石高速。

图 1 北京都市区空间范围界定
Fig.1 The Scope of Beijing Metropolitan Area

数据来源为 2001 年基本单位普查数据,主要采用 GIS


的网格法和空间分析的方法对来源数据进行分析。就业中心
的识别采用 ArcGIS 中的 GRID 模块,将都市区划分为 9517 图 2 北京都市区就业趋势面

个 1×1km 的网格,计算每个网格内 2001 年的就业岗位数 Fig.2 Employment Density Trend Surface in Beijing MA
和单位个数,并用克里格差值模拟就业岗位密度等密度线和 2.2 高密度就业中心特征分析
趋势面,得到北京都市区的就业空间分布形态。 2001 年,北京城八区内的就业主中心存在 9 个明显分
2.1 就业中心识别 化的高密度就业中心,分别为建国门、中关村、阜外、广安
2001 年 北 京 都 市 区 有 单 位 244,615 个 , 就 业 人 口 门、太平桥、卢沟桥、和平街、酒仙桥①,它们的面积占就
9,850,744 人,岗位密度 1,073 人 /km ,平均单位规模 40 人。
2
业主中心的 69.3%,而岗位数量占到就业主中心的近 80%。
其中中心区的就业密度最大,为 27,466 人 /km2,近郊区以 从就业密度来看,建国门、广安门、阜外、太平桥的就
4,086 人 /km2 的岗位密度次之,远郊区最少,就业密度仅为 业密度均比较高,有单位面积岗位数量超两万的就业密集区
245人 /km2。 出现,其中除太平桥外其余三个均是中心城区的传统就业中
依据 GIS 的网格分析结果,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北京 心;北四环附近的中关村和和平街的就业密度也比较大;近
实际情况,选取 5,000 人 /km2 等值线为就业密集地区的基准 郊区内沿的丰台、卢沟桥和酒仙桥密度相对较低。从就业总
线,基准外直至就业密度为零的等值线以内为该密集地区的 量看,二环附近的建国门、阜外—广安门的就业呈现高密
影响范围。在北京都市区中心内,有一块大面积、高密度的 度、大面积的特点,不仅就业密度高,而且就业总量也比较
就业密集连绵区,将其定义为就业主中心。由于在主中心内 大;中关村、和平街的就业规模较为可观,约占整个就业主
出现了一些密度地区的分化,所以在主中心内将就业密度大 中心就业规模的 22%左右。此外,从单位规模的数据来看,

表 1 北京市就业中心的划分
Tab.1 Types of Employment Centers and the Major Streets in Beijing MA

42 HUMAN GEOGRAPHY Vol.26.No.4 2011/8


刘碧寒,
沈凡卜: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及特征研究

太平桥、卢沟桥和酒仙桥地区单位规模较大,都在 50 人以 就业密集地区的就业总量占整个都市区的比重都在 1%
上。阜成门、丰台的单位规模其次,在 40 人以上,中关村、 以下,面积都在 10km2 以下。其中首都机场、燕山地区的单
和平街的单位规模普遍在 30 人左右,相对较小 (表 2)。 位规模很大,但单位密度非常低,这类似于首钢次级中心的
情况:大型单位的存在导致某地区的就业规模和密度都很
表 2 北京高密度就业中心空间特征
大,但对区域的带动能力有限 (影响力指数较低)。仁和街
Tab.2 The Spatial Feature of High-Density Employment
区、黄村、亦庄的单位密度和就业密度都远远高于其它就业
Centers in Beijing MA
密集区、甚至高于其它就业次中心,同时影响力指数相当
高,反映了与上述大单位带动截然不同的影响效果 (表 4)。

表 3 北京都市区就业次中心空间特征
Tab.3 The Spatial Features of Employment Sub-centers in
Beijing MA

探析这些高密度就业中心的空间布局成因,早期城市规 表 4 北京都市区就业密集地区空间特征

划的路径依赖及近期的产业推动演变及土地出让等政策都可 Tab.4 The Spatial Features of Employment Intensive Area in


能是影响主城区内高密度就业中心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因 Beijing MA
素。早在建国初期,北京第一个城市规划草案中,朝阳区的
建国门—大望路区域就被划分为工业建设用地,成为就业高
度集中的地区之一。在经历了文革动荡及改革开放初期的恢
复性增长期后,1993 年北京首次提出构建城市 CBD 的设
想,一大批涉外写字楼和饭店在此兴起,建国门—大望路区
域不仅成为北京最早的对外开放窗口,也成为时至今日人气
最旺、总部经济最集聚的地区之一。随着 1988 年 “北京新
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成立,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在这里成立并日趋昌盛,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
机构的强力科技支撑,使得这里成了北京高智力人才就业最
密集的地区。除此以外,阜外—广安门片区的金融街,太平
桥附近的交通枢纽就业区,酒仙桥电子工业园等多有政府引
导规划建设的作用所在。 研究就业次中心和就业密集区发现,远离就业主中心的
2.3 就业次中心及就业密集区分析 就业区的形成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种:①大型单位带动型,如
北京的就业次中心和就业密集地区分布在北京的近郊区 航空产业带动下的首都机场、燕山石化所在的燕山地区等,
和远郊区,整体规模相对较小,一般不超过 8 万人,就业次 这一类型的地区单位规模大、单位密度低、影响力指数低;
中心的总就业规模占北京都市区总量的 8.21%,就业密集地 ②区首府型:昌平区首府所在的昌平街区、通州区首府所在
区仅占 5.85%,但个别就业密集地区的就业密度可能很高。 的永顺街区、顺义区首府所在的仁和街区以及大兴区首府所
就业次中心分别为首钢、上地、永顺街区和龙泉镇。从 在的黄村,其中历史较悠久的的永顺街区和昌平街区面积和
就业总量上来看,首钢比重最大,其规模是其它三个次级中 就业总量较大,较新的仁和街区和黄村面积和总量虽小,但
心的两倍左右,其次是永顺街区、龙泉镇,而起步时间较晚 岗位和单位密度非常高,并且影响范围大;③开发区型:北
的上地次级中心略小。从就业密度来看,首钢的岗位密度最 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的亦庄、信息产业基地所在的上地,
高,其次分别是上地、永顺街区,龙泉镇较其它三个次级中 其中开发已经较为成熟的上地的面积和就业总量较大,而较
心而言相对较低,低于 8000 人 /km2。从单位规模来看,首 新的亦庄地区面积和总量虽小,但岗位和单位密度极高,并
钢的单位规模大大超出其它三个中心,而单位密度低于其它 且影响范围极大。
中心,可以推测首钢大型单位的存在导致了这个结果。从影
3 北京都市区的居住中心
响力指数②来看,永顺街区的影响能力较大,而首钢地区的
影响能力较弱 (表 3)。 北京都市区居住中心识别的数据来源为 2000 年北京市

HUMAN GEOGRAPHY Vol.26.No.4 2011/8 43


2011 年第 4 期 总第 120 期
人文地理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与就业数据不同,居住数据不能够划 阜外居住中心。德外居住中心位于北二环至北四环之间,囊
分出 9517 个 1×1km 的网格作为分析的基本单元,因此仅 括包括德外、安贞、北太平庄、花园路和双榆树在内的多个
采用 242 个街道的几何中心点作为空间属性点,运用克里格 街道。东北二环和东北四环之间的香河园、和平街、左家庄
差值模拟居住密度等密度线和趋势面,并依据区域划分标准 等也是人口密集区。西二环边上的阜外、丰盛和月坛,及东
界定出高密度居住中心、近郊居住次中心和远郊居住次中 二环边上的景山、朝阳门、东四,居住同样较为密集。中心
心 (表 5)。 区南部居住密度总体较低,但大栅栏和崇外居住相对密集。
3.1 居住中心识别 数量特征上,居住密度最高的为海淀的八里庄街道,居住人
2000 年,北京常住在业人口 6,320,432 人,平均在业人 口密度 26,405 人 /km2,阜外的居住密度 21,689 人 /km2,排
口密度为 687 人 /km ,在业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是在中心城
2
名次之。居住人口总量规模最大的为德外,居住面积
区,主要集中在西城、东城和宣武三个区,崇文区的外围地 18.69km2,居住人口达 25 万。阜外和香河园的居住规模也
区居住密度较低。根据等高线的闭合情况判断居住中心的位 相对较高 (表 6)。总体来说,2000 年北京市在业人口的居
置,针对中心内城区和近郊区、远郊区分别设定 4,000 人 住空间格局呈现北重南轻的态势,景山以北、四环线以南是
/km 和 800 人 /km 作为不同的密度临界值标准,并将主中
2 2
北京市在业人口居住的重心所在,南三环以南密集居住区明
心内密度大于 12,000 人 /km 的街道划为高密度居住中心。
2
显偏少。这不仅反映了传统的 “北部上风上水”对北京人购
从识别的结果看,北京都市区同样存在一个边界在四环左右 房决策的影响,更反映了在过去十年土地出让和住宅供应市
的大面积高密度的居住主中心,其中居住密度最大的 “双 场运作下的城市居住空间新格局。
峰”位于北三环至北四环之间。居住主中心突破四环的界限 3.3 居住次中心分析
向东扩展的迹象较为明显。近郊及远郊的居住次中心分化不 近郊居住次中心和远郊居住次中心的划分由所处功能区
显著,除垡头、管庄两个距离主中心较近的次中心外,其余 的不同而定义,两者之间的居住密度存在显著差异,近郊次
次中心均不能从趋势面图上直接看出 (表 6)。 中心的平均居住密度在每平方千米 8,000 左右,而远郊的次
3.2 居住主中心特征分析 中心只有不到 2,000 人,随着距离中心城区距离的增加,居
北京都市区的居住主中心总在业人口为 259.4 万,占整 住人口密度大幅下降,反映出北京都市区在业人口距离中心
个北京都市区的 40.9%,覆盖面积 281.4km2,平均人口密度 区远近呈梯度递减的空间规律。
9,217 人 /km (图 3)。
2
北京都市区的近郊居住次中心有四个,分别是垡头、管
空间分布上,主中心内部呈现出多个分化明显的高密度 庄、东高地和聂各庄,在业人口总量占总人口的 4.33%。其
居住中心。居住密度最高的 “双峰”分别是德外居住中心和 中朝阳区的垡头和管庄密度较大,分别为 11,784 人 /km2 和

表 5 北京居住中心的划分
Tab.5 Types of Residential Centers and Major Streets in Beijing MA

表 6 主中心居住密度 12000 人 /km2 以上街道信息


Tab.6 The Information of Streets over 12000 People/km2 in Inner City

44 HUMAN GEOGRAPHY Vol.26.No.4 2011/8


刘碧寒,沈凡卜:
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及特征研究

8,708人 /km2,海淀的聂各庄和丰台的东高地密度稍小。管 们仍选择在主城中心就业,职住分离的形势将更加严峻。从


庄包括三间房乡和管庄街道两个街道办事处,居住规模最 城市经济学的角度看,虽然职住分离是企业生产形成集聚经
大,居住总量为 124,091 人。 济的必要条件,但因规划缺失导致的职住过度分离的空间结
构却可能影响到集聚效益的发挥。

图 3 北京都市区居住趋势面
Fig.3 Residential Density Trend Surface in Beijing MA.

远郊次中心有 6 个,分别是昌平街区、永顺街区、城关 图 4 主中心内就业中心与居住中心分布示意图


街区、首都机场、官道乡和旧宫镇,居住占总人口的 Fig.4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mployment Centers
5.54%,居住密度较为平均,约在 2,000 人 /km2 左右。昌平 and Residential Centers in Inner City
区政府、通州区政府和丰台区政府所在地的昌平街区、永顺
街区和城关街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 4 北京都市区的就业—居住平衡度分析
北京居住次中心的分布,沿交通干线的分布较为明显,
八达岭高速、机场高速、京通快速、京石高速沿线的居住人 评价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平衡程度,采用分街道或分
口密集,昌平街区、永顺街区、首都机场、城关街区等次中 区的就业岗位数量与在业人口居住数量比值—就业—居住平
心多在此发育,但总体来说,居住次中心的规模和密度,都 衡指数 (JHB) 作为测度标准。对数据进行处理后 ④,依据
无法与中心城区相比。 塞维罗 (Cervero) 的测度标准进行划分:JHB 在 0.8—1.2
3.4 居住中心与就业中心的对比特征 之间为居住就业平衡区,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在业居住人口数
首先,北京都市区就业空间的集聚程度较高,居住空间 量基本匹配;JHB 大于 1.2 表示提供岗位数量与在业居住人
的分散性更强。比较主中心内就业中心和居住中心分布,建 口相比较大,就业岗位富余;JHB 小于 0.8 表示在业居住人
国门、和平街、中关村、阜外—广安门—六里桥四大就业板 口数量较大,就业岗位供给不足。此外,为更好地反映职住
块集中分布在四环以内,不仅空间上相互接近且沿城市中轴 严重不均的街道,将 JHB 大于 5 的地区划分为高度就业主
线呈现一定的对称性;居住中心分布相对较分散,有德外、 导区,将 JHB 小于 0.5 的地区划分为高度居住主导区。就
阜外、香河园、景山、团结湖、崇外等多个居住片区,居住 业—居住平衡指数等于 1 时反映了职住平衡的状态,就业—
区范围由五环逐渐向五环外扩展。此外,比较就业中心与居 居住平衡指数越接近 1,说明该地区越接近职住平衡,就
住中心的等级规模,建国门就业中心的首位度 ③明显高于德 业—居住平衡指数越远离 1,说明该地区的职住越不平衡。
外居住中心的首位度,同样说明就业的高度集聚性。 4.1 区县尺度的就业—居住平衡度
其次,北京都市区的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分离程度较高。 分析北京 12 个区县的就业—居住平衡度状况,中心及
以城八区为例,除阜外是高密度就业中心和高密度居住中心 近郊区县的就业岗位明显富余 (崇文区除外),远郊区县的
双覆盖区域外,其它地区的就业与居住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分 居住指向性更突出。在 12 个区县中,就业—居住平衡指数
离。在就业最为密集的建国门地区,周边缺少大型的居住中 最大的为东城区 (旧区划中的东城区),平均每一个居住人
心,虽然分布有景山、崇外、团结湖等居住中心,但可容纳 口对应三个以上工作岗位,就业岗位明显富余。就业—居住
的人口规模小,住房供给量不足。此外,比较五环外围的就 平衡指数最小的为房山区,仅有四成左右的居住者可能在当
业次中心与居住次中心的空间分布,一些区首府所在地如昌 地工作,居住人口远大于就业人口。唯一满足就业—居住平
平街区、永顺街区、城关街区等既是就业次中心也是居住次 衡的区域为朝阳区,平衡指数为 1.17。近郊四区的就业—居
中心;规划指引下的工业开发区如亦庄、上地、首钢等地成 住指数低于中心四区,但也属于就业主导性的区域,海淀区
为就业次中心,但周边缺少必要的居住配套 (图 4,图 5)。 和丰台区尤甚。远郊六区均为居住主导性区域 (表 7)。
近年来,北京的居住郊区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在城市近 比较北京的中心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 JHB 值,发现
郊区外围出现了回龙观、望京、天通苑这样的大型居住社 近郊区的就业—居住平衡状况最好,修正后的 JHB 值为
区,但由于缺少相应的就业规划,就业岗供应不足,居住者 1.33,最接近 0.8—1.2 的标准值。中心城区是提供充分就业

HUMAN GEOGRAPHY Vol.26.No.4 2011/8 45


2011 年第 4 期 总第 120 期
人文地理
的主要区域,远郊区的居住功能性更强。由中心区向远郊 4.3 就业—居住平衡度特征分析
区,就业的比重逐渐下降,居住的比重逐渐上升,反映出北 第一,北京都市区的 JHB 值由中心向外围递减,但该
京都市区就业向中心集中、居住向外围扩展的变化趋势。 递减模式不是有规律的圈层式递减,还存在一定的变动性:
①远郊区县交通干线附近街道的就业指向性更强;②城乡结
合部处的 JHB 值的变化有跳跃性。分析其原因,交通干线
附近的就业集聚,可能是城市产业外溢的结果,也可能是远
郊区县首府的大型单位带动影响,具体形成机制还需进一步
分析。城乡结合部处的 JHB 变动异常可能与之前的城市产
业结构调整、大型单位整体向近郊区搬迁有关。

图 5 中心区外围就业中心与居住中心分布示意图
Fig.5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mployment Centers and
Residential Centers in Suburbs

表 7 北京市各区就业居住平衡指数
Fig.7 The Jobs-Housing Balance Index for Districts
in Beijing MA. 图 6 北京市各街道就业—居住平衡状况图
Fig.6 The Jobs-Housing Balance for Streets in Beijing MA

注:JHB 修正值为 JHB 值除以修正指数,修正指数为研究范围


内就业岗位总量与常住在业人口总量之比,比值为 1.06。
图 7 北京都市区各类型街道数量分布
4.2 街道尺度的就业—居住平衡度
Fig.7 The Distribution of Types of Streets in Beijing MA.
将分辨率更高的街道级就业—居住指数落在空间上,依
据六大分类标准进行空间分类,得到整个都市区的就业—居 第二,北京都市区的街道就业—居住平衡程度较差。主
住平衡状况 (图 6)。北京市就业—居住空间结构整体表现 要表现在:①就业—居住平衡的街道在总街道中所占比例
为中心城区及近郊区内沿的街道以就业为主导,近郊区外沿 小,从中心区、近郊区到远郊区,平衡街道的数量为 6、
和远郊区的街道为居住主导。但中心区、近郊区内沿内部也 12、9,分别占 17%、12%和 8%,平均水平约占都市区的
存在一些居住主导的街道,近郊区外沿、远郊区存在数个就 10%,份量不大;②中心区就业导向型街道所占比例较高,
业主导的街道。平衡情况较好的街道一般出现在就业主导与 平均每七个街道中有五个是就业主导型,部分街道就业规模
居住主导地区中间的地带,但并非所有中间地带都存在过渡 在区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③远郊区居住导向型街道覆盖广
地带:从就业主导到居住主导的突变也是一种常见的情况。 泛,数量约占整个区县的四分之三,居住功能较强 (图 7)。
相对于区县尺度,街道尺度下的就业居住平衡状况呈现出了 第三,就业中心或居住中心的判定不能做为判断就业主
更加复杂的形态。 导或居住主导的标准,城八区与远郊区的情况存在差异。在

46 HUMAN GEOGRAPHY Vol.26.No.4 2011/8


刘碧寒,沈凡卜:
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及特征研究

城八区内,就业主导区既有如建国门、东四、东直门、上地 Society, 1951,114(4):490-496.


等就业中心,也有左家庄、和平街、双榆树等居住中心;居 [2] Brummell A C. A Model of Intraurban Mobility[J]. Economic Ge-
住主导区多为居住中心,但覆盖街道范围并不广泛。远郊区 og-raphy, 1979,55(4):338 -352.

的就业主导区如昌平、永顺、首都机场等,既是就业中心也 [3] Alonso W. Location and Land Use[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8-46
是居住中心,反映了该区域就业和居住的双集聚;居住主导
[4] Muth R F. Cities and Housing[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区广泛地存在于远郊区县内,与居住中心的关联性不大。单
Press, 1969.80-97.
纯地判定就业中心或居住中心并不能够直接估算出就业—居
[5] Mills E S. An Aggregative Model of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住平衡指数,其他因素如历史路径依赖、土地供应计划、地
Metropolitan Area [J].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 1967,57(2):
区开发的时间和开发程度等也影响着就业—居住的平衡。
197-210.
[6] McMillen D P, McDonald J F. Suburban subcenters and employment
5 结论
density in Metropolitan Chicago [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北京都市区在空间上存在连绵成片的就业主中心及居住 1998,43(2):157-180.
主中心,范围大约在五环以内。分析主中心的内部,发现高 [7] McMillen D P, S C Smith. The Number of Subcenters in Large Urban

密度就业中心的集聚程度更高,高密度就业中心与高密度居 Areas[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3,53(2):321-338.


[8] McDonald J F. The identification of urban employment subcenters[J].
住中心的空间分离度较高。评价北京都市区的就业—居住空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87,21(2):242-258.
间关系,都市区整体呈现内城就业指向、外城居住指向,
[9] Giuliano G, Kenneth A Small. Subcenters in the Los Angeles Region
JHB 值由中心向外围递减的趋势。无论是区县尺度还是街道
[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91,21(2):163-182.
尺度,就业—居住的平衡状况都比较差,就业与居住的空间
[10]孟晓晨,吴静,沈凡卜.职住平衡的研究回顾及观点综述[J].城市发
分离成为当今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突出特征。
展研究,2009,16(6):23-26.
考虑到本研究仅仅是基于数量匹配的角度得到的就业— [11]Cervero R. Jobs-housing balance and regional mobility[J]. Journal of
居住平衡特征,而实际中岗位匹配、居住偏好、子女教育等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89,55(2):136-150.
因素都会产生影响,就业与居住的平衡状况会更为复杂,因 [12]Thomas R. London's New Towns: A Study of self-contained and
此进一步研究分行业、分岗位的就业—居住平衡状况是很有 Bal-anced Communities[M]. London:PEP, 1969.21-38.
必要的。此外,简单地评价平衡或不平衡不能作为判断城市 [13]Cervero Robert. Planned Communities, Self-containment and
空间结构好或差的标准。这是因为,职住接近虽然可以有效 Com-muting: A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J]. Urban Studies, 1995,
地减少上下班通勤距离,却会因为集聚经济的缺失而导致企 32(7):1135-1161.
业效率低下;职住分离有助于企业获得集聚经济的外部性, [14]Giuliano G. Is jobs housing balance a transportation issue [J].

却可能带来长距离通勤和交通拥堵等问题。只有找到了职住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991,13(05):305-312.


[15]Hamilton B W. Wasteful commuting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
空间相互作用的平衡点,既有利于集聚经济的发挥又能有效
co-nomics, 1982,90(05):1035-1053.
地控制交通成本,才能称作最优的城市空间结构。此议题应
[16]刘长岐,甘国辉,李晓江.北京市人口郊区化与居住用地空间扩展
为职住空间结构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研究[J].经济地理,2003,23(5):666-670.
致谢: 本文是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孟晓晨老师的
[17]张文忠,刘旺.北京市住宅区位空间特征研究[J].城市规划,2002,26
指导下完成的,在此特别致谢。
(12):86-89.
[18]冯健,周一星.郊区化进程中北京城内部迁居及相关空间行为—基
注释: 于千份问卷调查的分析[J].地理研究, 2004,23(2):227-242.
①这些高密度就业中心的界定以划分出的 1×1km 网格为最小 [19]柴彦威,周一星.大连市居住郊区化的现状、机制及趋势[J].地理科
单元,依据所覆盖区域最最重要的街道名称命名,并不是狭义上的街 学,2000,20(2):127-132.
道办事处概念。 [20]周一星.北京的郊区化引发的思 考 [J]. 地 理 科 学 , 1996, 16 (3):
②影响力指数 = 影响面积 / 覆盖面积,该指标用来测定次级中 198-206.
心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和带动程度。 [21]吴国兵,刘均宇.中外城市郊区化比较[J].城市规划,2000,24(8):
③此处的首位度概念类比城市首位度,为排名第一的就业中心 36-39.
/ 居住中心的人口与排名第二的就业中心 / 居住中心人口之比。 [22]郑思齐,龙奋杰,王轶军,于璐.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匹配—基于城市
④本文北京市就业—居住平衡度的测量主要以街道为基本统 经济学角度的思考[J].城市问题,2007,(6):56-62.
计单元,
但由于单位普查和人口普查的统计口径差别,2001 年的就业 [23]宋金平,王恩儒,张文新,彭萍.北京住宅郊区化与就业空间错位[J].
岗位 8,992,575 个,
2000 年常住人口 6,345,870 人,前者是后者的 1.42 地理学报,2007,62(4):387-396.
倍。因此需要对部分流动性较大的行业进行剔除,剔除后就业岗位为 [24]周素红,闫小培.广州居住—就业空间及对居民出行的影响[J].城
5,335,738 个,常住人口为 5,044,513 人,两者比值为 1.06,接近于 1。 市规划,2006,30(5):13-18.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汪丽
[1] Clark C. Urban Population Densities [J]. 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cal

HUMAN GEOGRAPHY Vol.26.No.4 2011/8 4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