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22

HERITAGE OF THE SHAM SHUI PO DISTRICT, HONG KONG

編著 : 梁炳華
Author : Leung Ping-wa

封面題字 : 饒宗頤
Cover inscription : Jao Tsung-i

深水埗區區議會出版
© Published by Sham Shui Po District Council

000_前頁_目錄_20110831.indd 1 31/8/2011 15:52:32


新 安縣圖,見《廣東圖說》,卷十三,148 頁

000_前頁_目錄_20110831.indd 2 31/8/2011 15:52:40


攝於 1927 年

000_前頁_目錄_20110831.indd 3
攝於七十年代

七十 年代末深 水 埗全貌 ( 五十 年 間本區 出現了巨大變化 )


Out look of Sha m Shui P o D i s tr ic t , la te 1970's (The district changed d ram at ically in fift y years)
相 片來 源 : 香 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及香港政府新聞處

31/8/2011 15:52:50
Contents
深水埗風物志
新安縣地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五十年間的 深 水 埗 全 貌 變 化 比 較 ............................ 3
序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籌備感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深水埗區簡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Abst r ac t ( 英 文 撮 要 ) . . . . . . . . . . . . . . . ............................ 19
地方名字由 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 地方名稱探源:.
. 昂船洲 32. 美 孚 32. 荔枝角 33. 長 沙 灣 33.
蘇 屋 34. 李鄭屋 34. 元 洲 35 深水埗 35
. 鴨寮街 37. 石硤尾 37. 界限街 37. 大坑西 38
大坑東 38. 九龍塘 39. 畢架山 39.
‧ 街道名稱探源 ( 與原有村落及名稱有關 ):
. 元州街 40. 石硤尾街 40. 長沙灣道 40. 荔枝角道 40
. .福華街 41. 窩仔街 41. 鴨寮街 41. 醫局街 41
‧ 街道名稱探源 ( 與中國城市或歷史遺跡有關 ):
. 九江街 42. 汝州街 42. 東沙島街 42. 保安道 43
. 南昌街 43. 界限街 44. 桂林街 44. 海壇街 44
. 通州街 45. 基隆街 45. 欽州街 45.....
深水埗全區 及 分 區 發 展 面 貌 .................................... 46
‧ 英治前至二戰後初期深水埗的面貌 46
‧ 英治前至二十世紀末昂船洲的發展面貌 49
‧ 各分區於日佔前後的面貌:
. 荔枝角 53. 長沙灣 54. 石硤尾 56. 九龍塘 58
. 九龍仔 59
日佔時期的 深 水 埗 區 . . . . . . . . . . . . . . . . . . ........................... 61
滄海桑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4
‧ 海岸線之變化 64 ‧ 填海工程 66
歷史建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3
‧ 李鄭屋古墓 73 ‧ 前北九龍裁判法院 75. ‧ 前荔枝角醫院 77
‧ 深水埔公立醫局 78. ‧ 深水埗警署 79
‧ 深水埗廟宇 ( 三太子廟及北帝廟 81、天后廟 82、關帝廟 84)
‧ 深水埗「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石硤尾邨美荷樓的歷史及活化計劃.( 今香港青年旅舍協會青年旅社 ).86
. 前荔枝角醫院的歷史及活化計劃 ( 今中華文化促進中心 ).88

000_前頁_目錄_20110901.indd 4 1/9/2011 16:17:37


目 錄
前北九龍裁判法院的歷史及活化計劃 ( 今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 ) 89
‧ 騎樓
元州街 75 號 91 北河街 58 號 92 汝州街 269-271 號 94
南昌街 117-125 號 95 基隆街 130-132 號 97 欽州街 51-53 號 98
鴨寮街 187-189 號 99 醫局街 170 號 100
湮沒風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
北河街舊街市 101 南昌街大水渠 104 深水埗軍營 105
深水埗碼頭 109 蝴蝶谷 112
西方教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4
‧ 基督教
中華聖潔會 114 青山道潮語浸信會 116 宣道會深水埗堂 118
深水埗崇真堂 119 深水埗浸信會 123 深水埗潮語浸信會 124
路德會協同堂 125
‧ 天主教
耶穌寶血女修會 128 聖方濟各堂 131
節慶與傳統 信 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4
‧ 盂蘭勝會 134 ‧ 深水埗區節 137 ‧ 關聖帝君迎聖大典 139
有關深水埗 區 的 詩 詞 畫 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3
優美風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8
荔枝角公園:嶺南之風 148 深水埗公園 150
漢花園 152 龍翔道觀景台 154
區內歷史悠 久 的 學 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6
‧ 小學: 天 主教善導小學 156 五 邑 工 商 總 會 學 校 158
深 水埔街坊福利會小學 161 聖多馬小學 163
福 榮街官立小學 165 德雅學校 166
‧ 中學: 九 龍工業學校 168 天 主 教 南 華 中 學 171
中 聖書院 174 香島中學 176
路 德會協同中學 180 瑪 利 諾 神 父 教 會 學 校 183
德 貞女子中學 185
‧ 大專: 香 港能仁書院 188 新亞書院 189
歷史悠久的 機 構 及 民 間 組 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2
‧ 醫院:
明愛醫院 192 寶血醫院 194
‧ 商業機構 :
利工民 197 財利船廠 199 嘉頓 202 樹記 205

000_前頁_目錄_20110831.indd 5 31/8/2011 15:52:51


Contents
深水埗風物志 目 錄
‧ 非牟利服務機構:
魚類統營處 207 蔬菜統營處 209
‧ 民間組織 :
九龍仔街坊福利會 211 石硤尾街坊福利會 212 李鄭屋街坊福利會 213
長沙灣街坊福利會 214 南山區街坊福利會 215 美孚荔灣街坊會 216
深水埔街坊福利事務促進會 217
東方冬泳會 221 深水埗體育會 224
部分屋苑簡 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6
‧ 石硤尾邨 226 ‧ 李鄭屋邨 230 ‧ 美孚新邨 232
‧ 澤安邨 236 ‧ 蘇屋邨 238
各行各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4 0
‧ 疋頭批發 240 ‧ 電子產品銷售業 243 ‧ 製衣業 244
‧ 籐器製造業 250 ‧ 小販 254 ‧ 天光墟 259
火災雨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4
‧ 災難年表 264 ‧ 石硤尾六村大火 266 ‧ 九龍塘村大火 268
人物憶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0
‧ 司徒宏先生 270 ‧ 全叔 276 ‧ 列航飛博士 279
‧ 林嘉華先生 281 ‧ 林寶如女士 284 ‧ 侯鎮球先生 286
‧ 陳 東博士 289 ‧ 梁頌明先生 292 ‧ 馮文傑先生 295
‧ 馮好珠女士 297 ‧ 馮名姬女士 300 ‧ 馮檢基先生 302
‧ 嬋姐 304 ‧ 簡錦源先生 307
文物徑及考 察 路 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1
‧ 古蹟 311 ‧ 騎樓 312 ‧ 宗 教 建 築 313
‧ 特 色街道 314 ‧ 傳統民間手工藝 315
計劃小組成 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7
鳴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8
後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9
分區地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0

000_前頁_目錄_20110831.indd 6 31/8/2011 15:52:55


深水埗風物志
序 Sham Shui Po
《深水埗風物志》序
深水埗位處九龍半島的西北面,是香港最早發展
的地區之一,同時亦是香港最早期的工商業中心。現
今的深水埗仍然是個充滿特色的地方,除了有李鄭屋
漢墓及多座古廟外,更有眾多的服裝及玩具批發店、
以專門售賣電子產品聞名的鴨寮街、著名的電腦商場
及不少遠近馳名的食肆。近年來,區內更有多個把舊
有 建 築 物 活 化 作 新 用 途 的 項 目, 包 括 已 經 完 成 並 已
投入運作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及薩凡納藝術設計學
院;另外,美荷樓和前荔枝角醫院的活化工程亦進行
得如火如荼,所以深水埗的確是個新舊共融和多元化
的社區。
深水埗由昔日一個小小的村落發展成為現時人口
稠密的地區,當中經過無數變遷;由填海工程到發展
成工業區,以及興建徙置區等,短短數十年間,逐漸
演變成為今日的深水埗。出版《深水埗風物志》,希
望能讓大家重溫深水埗以往的面貌,一窺本區獨特之
處。
《深水埗風物志》得以順利完成,實有賴編者梁
炳華博士、深水埗區議會節日慶祝及宣傳工作小組主
席盧永文先生及各成員所付出的努力和熱心參與。同
時亦感謝各個區內團體、地區人士及機構的協助,提
供相關的珍貴資料,豐富本書的內容,讓市民認識深
水埗的歷史及昔日風貌。
期望各界人士能藉着本書進一步了解深水埗的變
遷及特色,增加對本區的歸屬感,從而加強社區的凝
聚力。
深水埗民政事務專員
陳穎韶

深水埗風物志 7

000_前頁_目錄_20110831.indd 7 31/8/2011 15:52:59


深水埗風物志

感 Sham Shui Po
《深水埗風物志》籌備感言
深 水 埗 屬 早 期 發 展 地 區, 有 源 遠 流 長 的 歷 史 特
色。從李鄭屋漢墓的考古資料及歷史文獻,已找到深
水埗昔日的蹤影。戰後深水埗在香港發展史上更佔有
重要的地位,包括新亞書院、石硤尾六村大火、第一
個公共屋邨、香港工業之母的紡織業、六七暴動、第
一個大型私人屋苑等大事,都屬深水埗的一部分;而
區內的傳統工藝、地道美食、騎樓建築等,更是香港
非物質文化的最佳遺產。
時至今日,深水埗已發展成為一個新舊交融的多
元社區,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為美荷樓、前荔枝角
醫院及前北九龍裁判法院提供新元素,讓這類深具歷
史意義的建築透過嶄新的模式繼續發揮作用。而市區
重建更加速了深水埗的發展,區內一幢又一幢新型樓
宇相繼落成,改善了舊樓所衍生的樓宇結構及管理問
題,同時優化了整體的居住環境,為深水埗注入新活
力。
《深水埗風物志》是繼《從深水步到深水埗》之
後另一本重要的地區著作,從中可以了解深水埗的歷
史與發展,極具價值。我希望透過今次編寫,為深水
埗留了歷史印記,更希望以後能夠定期作出修訂,增
添點滴,傳承使命。
深水埗區議會
節日慶祝及宣傳工作小組主席
盧永文

8 深水埗風物志

000_前頁_目錄_20110831.indd 8 31/8/2011 15:53:03


深水埗簡史

深水埗簡史
深 水 埗 簡 史

從金山遠眺深水埗,攝於 1927 年
Sham Shui Po viewed from Golden Hill, 1927
相片來源:政府檔案處 歷史檔案館

地域沿革
深水埗是香港十八個行政分區之一,成立於 1981 年。現今人
口三十七萬多人。位於九龍半島西北部,面積約一千零四十七公頃。
北以畢架山、尖山、琵琶山及獅子山郊野公園南麓為界,南面頻海
及連接昂船洲;西面以呈祥道及荔景山道為界;東面以港鐵東鐵線
為界。本區可分為七個區域,包括美孚、荔枝角、長沙灣、深水埗
中、石硤尾、又一村及西九龍填海區。區內地方包括石硤尾、南昌、
李鄭屋、蘇屋、長沙灣、荔枝角及部分九龍塘 ( 港鐵東鐵線以西 ) 等。
根據 1955 年出土的李鄭屋古墓考證,深水埗地區 ( 註 1),遠
在東漢時代,即公元 25 至 220 年,已有人定居。
深水埗以至整個香港範圍,自秦朝南平百越時已被併入中國
版圖,並由南海郡番禺縣所管轄。東晉時撥入寶安縣;唐朝列入東
註 1 埗 : 音保,由步字轉變而成,源出壯 ( 僮 ) 語,指碼頭或水邊可泊船的地方。宋吳
處厚:《青箱雜記》,嶺南謂津為步。見饒久才 :《香港地名探索》,166 頁,天
地圖書有限公司,1998 年。

深水埗風物志 9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9 31/8/2011 15:42:49


深水埗簡史

莞縣的範圍,明中葉至清初歸新安縣管理。康熙時代曾暫屬東莞縣
治,後來撥歸新安縣治理。民國以後易名寶安縣。深水埗以至整個
新界於 1898 年被英國強租九十九年,成為英屬香港殖民地的一部
分,至 1997 年 7 月 1 日與香港其餘部分回歸中國。( 註 1)

清朝時期
清初因鄭成功據守台灣,對沿海構成威脅,故康熙元年至八
年曾實施遷界措施。所有沿海五十里的居民都要向內陸撤走,導致
不少村落家散人亡,十室九空,並成為盜賊盤踞的地方。至復界後,
清廷為居民提供種子、農具、甚至學額吸引內地人入居。當時不少
經濟困難、生活無依靠的客家人響應遷入,使香港地區包括深水埗
也出現了不少客家村落。當時在區內生活的氏族有鄧、周、曾、李、
鄭、蘇、黃、葉、謝、吳及徐等。不少還建有祠堂供奉祖先。( 註 2)
1898 年以前,深水埗屬中國新安縣,主要有長沙灣、深水埗
和九龍塘幾個村落,及一些人數較少的客家村,人口約二千多人,
主要靠務農、飼養禽畜、捕魚、航運貨物及打工維生。其中深水埗
是最大的村落,也是當時區內的市集。「深水埗」的名字,是由於
當時位於現今北河街與通州街交界的一個深水碼頭而得來。

海防前哨
自英國於 1842 年南京條約割佔香港之後,九龍半島已成為中
國海疆防衛的前哨重地,期間清政府或鑒於港島英人的威脅,設深

菴由,攝於 1927 年
Om Yam, 1927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註 1 參閱梁炳華 :《北區風物志》,8 頁,北區區議會,1994 年。


註 2 從《深水步到深水埗》,深水埗區公民教育委員會,2006 年。

10 深水埗風物志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10 31/8/2011 15:42:50


深水埗簡史
水莆汛,以三十五名房兵駐守,由大鵬協水師右營管轄。( 註 1)
1860 年由於清政府在英法聯軍之役戰敗,位於深水埗西面的
昂船洲,連同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的地方,於 1860 年割讓予英國。
1887 年清政府於馬灣設立九龍海關,其屬下之水門關廠附設
荃灣、谷灣及深水莆三分廠。1895 年深水莆升格為關廠,以監視
海上船隻活動,後改為鴉片驗證,辦理小額物品徵稅及作為海關船
隻停泊之所。1899 年英軍接管界限街以北的租借地,故深水埗關
廠關閉。
1898 年之前,因深水埗區剛位於英屬九龍的邊界 ( 界限街 )
之外,為罪犯逃避英國法律管治提供了方便之門,故一度成了走私
者、罪犯及賭徒的避難所。1898 年,清政府被迫將九龍界限街以北,
直至深圳河的地域租借予英國,為期九十九年。深水埗被劃入新九
龍,並稱為第四約。
當時,深水埗仍未發展為市區前,已有村落聚居;如位於北
部的元洲村、東南的田寮村、西面的菴由村,以及西北的馬龍坑村。

發展之初
據《駱克報告書》記述,當時的深水埗屬郊野,聽聞有中國
人於 1899 至 1902 年間在深水埗的山洞發現過兩隻老虎。長沙灣近

1950 年代的深水埗全貌
Whole view of Sham Shui Po, 1950's
註 1 深水埗汛營房可能位於前荔枝角醫院範圍,因深水埗關廠界石曾保存於該院前荔
康居內。

深水埗風物志 11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11 31/8/2011 15:42:52


深水埗簡史

海地方,有很多造船廠製造大木船及小船,是當時全港這類船隻生
產最多的地方。根據報告書所附的圖表顯示,當時深水埗有十五間
私塾,平均每間學校約有二十人,本地人的學校有七間,客家人的
有八間。
據香港史學者施其樂牧師的研究,十九世紀末深水埗的土地,
很多都屬於新界錦田鄧氏,而且一直向政府繳納地租。但也有其他
姓氏與鄧氏發生業權糾紛;不少居民或租戶地主都會在海邊築堤防
洪。居民有務農、捕魚、飼養禽畜、經商、打工等。1902 年建成
的大埔道可由深水埗通往新界甚至深圳。
深水埗隨著九龍市區的發展而逐步開發。1910 年至 1920 年
代,深水埗多次進行填海工程。發展初期由私人發展商小規模地進
行,如南昌街至桂林街一帶的填海工程。1912 年後,政府決定於
深水埗大規模填海,範圍由桂林街伸展至東京街,移平了於現今海
壇街附近的西角山,於 1914 年完成,獲土地約十英畝。1919 年,
當局再開始另一階段填海,由東京街延伸至荔枝角,歷時十年才陸
續完成。1923 區內已築成長沙灣道、田寮街、元州街。1926 有石
硤尾街,1930 年建成了福榮街、福華街,1932 建成了九江街。

工業初步發展
1920 年以後,由於海外四邑華僑 ( 註 1) 的投資,較現代化的
工商業從沿海地帶一直伸展至荔枝角,行業包括紡織、製衣、五金、
籐器及搪瓷等。三十年代
後期,沿長沙灣近海邊一
帶仍有很多船廠、木廠,
而近岸地方也建起了不
少紡紗廠。
大規模的填海工程
完成後,欽州街以西一帶
新填地被英國軍方接管
以興建軍營,而長沙灣一
帶則於三十年代發展成
一 工 業 區,1928 年, 美 利工民廠房內部的情況
An interior view of Lee Kung Man factory

註 1 是指來自開平、台山 ( 新寧 )、新會、恩平的華僑。

12 深水埗風物志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12 31/8/2011 15:42:54


深水埗簡史
國美孚石油公司選擇在荔枝角灣畔建儲油庫(已興建為美孚新邨)。
三十年代以後,隨著內地民眾逃避日本侵華的戰火而不斷湧
入,香港人口急劇增加,深水埗區是這些民眾的集中地。1937 年
日本侵華,香港華人努力募捐支援中國政府抗戰。1938 年 8 月,
七十多名中環及深水埗的小販發起義賣,其後各區不少小販及商人
加入,一個月內籌得救國捐款超過一百萬港元。
在日軍入侵香港前不足一個月,兩營約二千人的加拿大兵團
抵港增援,進駐深水埗軍營。由於時間緊迫,至開戰前,他們的重
型裝備仍在運送途中,終於這批二千名加拿大士兵中有超過四分之
一死於香港。

日佔時期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於十八天內攻佔香港。
深水埗軍營成為日軍囚禁外籍戰俘的集中營。由於糧食不足,環境
惡劣,營內腳氣病和痢疾等非常猖獗,不少戰俘因未能得到適當的
診治而死亡。
當時香港由於生活困
難,不少市民或病或餓致死,
大量人口疏散回鄉。區內人
口銳減。中國游擊隊港九獨
立大隊也活躍於區內,於界
限街等地設有聯絡站,與同
志及英軍服務團保持聯繫。
期間區內只有少量機構
仍可繼續運作,如與瑞士巴 德貞女子中學校舍,1940 年代末
色會關係密切的崇真會教堂 A building of Tack Ching, late 1940's
及學校、由意大利嘉諾撒女修會衍生而來的耶穌寶血女修會及其開
辦的寶血醫院、德貞女子中學等。
日佔後期,南昌街一帶成為九龍的娛樂區及紅燈區,賭坊及
妓院林立,夜夜笙歌、紙醉金迷,出現了短暫而病態的繁榮。

艱難歲月
1945 年抗日戰爭結束,香港人口開始增加。1949 年以後,
大量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進入香港,深水埗的居民急劇增加,造成

深水埗風物志 13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13 31/8/2011 15:42:55


深水埗簡史

嚴重的僭建木屋問題。區
內木屋數量為全港第一。
1953 年底,石硤尾木屋區
發生一場全港有史以來涉
及面積最廣的大火,五萬
多名居民痛失家園。政府
為安置災民,興建石硤尾
徙置區,成為香港第一個
公 共 屋 邨。1954 年 7 月
1953 年石硤尾大火 22 日,另一場大火在大坑東
A serious fire happened in Shek Kip Mei, 1953
木屋區發生,毀屋二千多間,
令二萬四千多人無家可歸,政府興建大坑東邨以容納災民。此後港
府陸續在區內興建了不少徙置區和廉租屋。

社會動盪
戰後香港經濟困難,不少人做小販以糊口,區內小販充斥,
成為長期難以解決的問題。小販聚集於北河街、大南街、桂林街、
汝州街、基隆街、鴨寮街一帶。至八十年代,港府興建多層式的市
政街市綜合大樓後,並大力整頓南昌街渠面及北河街的小販,問題
才逐漸解決。
1956 年深水埗發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民眾暴動。由於有李
鄭屋徙置區居民懸掛青天
白日滿地紅旗,紙旗被職
員撕下,引發騷動,聚集
的居民達數千人,拒絕散
去。有人闖進辦事處取出
傢俬、文件放火燒燬,並
追打職員。演變為大型暴
動事件,並擴展至旺角及
荃灣等地。
騷 動 期 間, 有 人 闖
入嘉頓公司及香島中學縱
火,包圍警方的巡邏隊, 1960 年代深水埗的兒童生活
並以石塊、棍棒、磚頭襲 Children living in Sham Shui Po, 1960s

14 深水埗風物志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14 31/8/2011 15:43:01


深水埗簡史
擊警察。大坑東徙置區的警崗被焚,深水埗警署也受到襲擊。護督
決定派遣三營陸軍增援,包圍暴徒,並下令九龍實施戒嚴、渡海小
輪停航,警察大舉逮捕暴徒與搶匪,暴動才告平息。

胼手胝足
二次大戰後,不少上海及廣州工商業家為避開國共內戰,來
香港發展,將機器、技術和資金投入香港的各行各業,尤其是紡織
及成衣業。
五、六十年代,由
於深水埗地價及租金較
廉宜,且低下階層人口眾
多,故吸引了不少海外華
僑投資。區內工業發展日
益蓬勃,有紡紗、織布、
紐扣等。除較大型的工廠
多位於長沙灣及青山道
外, 小 型 的 多 位 於 北 河 深水埗區內之山寨廠,1960 年代
街、元州街等一帶地方。 Family-owned factory in Sham Shui Po, 1960s
住宅樓宇亦出現了不少以家庭式經營的山寨廠,生產成衣、玩具、
籐籃、五金、膠花等,廠家將材料外發給大眾取回家作業,使不少
家庭得以自食其力,掙錢糊口。在人浮於事的社會,提供一條自力
更生的途徑。至今已成為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
其間大量公共屋邨和私人樓宇相繼落成。當中最著名的莫如
位於荔枝角的美孚新邨,設施完善,自給自足,成為中產階層理想
的居所。八十年代初,深
水埗的人口達四十多萬,
成為當時全港人口最多、
密 度 最 高 的 地 區。 並 曾
列入健力士紀錄大全。

船民困擾
位於欽州街的英
軍舊軍營,最高峰時可容
李鄭屋古墓發掘情況,1955 年
Lei Cheng Uk Han Tomb under excavation, 1955
納七千多人,在戰後一直

深水埗風物志 15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15 31/8/2011 15:43:04


深水埗簡史

荒廢了多年,一直是區內團體積極向政府爭取興建公共設施的「荒
漠甘泉」。
七十年代末,大
量 船 民 湧 來 香 港, 港
府於 1979 年宣佈香港
成為「第一收容港」。
港府將深水埗軍營改
建 為「 越 南 難 民 營 」
及「 越 南 船 民 營 」。
於八十年代中期容納
過 二 千 多 名 難 民, 及
四千多名船民。
1979 年越南難民蜂擁而至 深水埗難民營於
Vietnam refugees crowded into H.K., 1979
1990 年 3 月交還港府
發展。而越南船民營於 1989 年關閉後,其位置建成了麗安邨、怡
靖苑和西九龍中心。

經濟起伏
踏入七十年代,香港經濟日漸起飛,港府在區內的基建及政
府建築也不斷推展。隨著大規模填海工程的完成,區內土地增加,
設施如公共房屋、道路、天橋、學校、公園、綜合政府大樓、碼頭
等日益完善。區內環境有一定的改善,工業發展也日益蓬勃,為居
民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
各種各式的工廠
在區內建立,高峰時多
達 六 千 多 間, 可 惜 自
二十世紀末,中國實行
開放改革,吸引很多工
廠北移。不少廠房及寫
字樓荒廢,工廠數目也
大幅下跌至二千餘間。
大量工人及文員只好
美孚新邨
改行。 Mei Foo Sun Chuen

16 深水埗風物志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16 31/8/2011 15:43:09


深水埗簡史
回顧前瞻

深水埗區內之小販,攝於 1979 年
Hawkers at Sham Shui Po, 1979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踏入廿一世紀,發展商及市區重建局不斷在區內進行收購重
建。不少舊建築包括頗具特色的騎樓都被拆去,不少舊風貌也隨著
消失,如何在汰舊佈新的同時,可以像前北九龍裁判署、前荔枝角
醫院等得以保育,留下居民的集體回憶,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課題。
根據 2010 年的統計結果,深水埗區的人口為三十七萬五千多
人,佔全港人口的百分之五點三。西九龍填海工程為深水埗區提供
約一百六十五公頃土地,用以興建私人樓宇及公共房屋,以及作商
業發展用途,預計區內人口將有所增加。隨著市區重建局及香港房
屋協會在區內開展多項市區重建項目,深水埗日後定必有一番新景
象。

深水埗風物志 17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17 31/8/2011 15:43:12


深水埗簡史

深水埗繼續承
擔交通樞紐的角色;
西 九 龍 快 速 公 路、
連接赤鱲角香港國際
機場和市區的機場鐵
路,都經過深水埗的
填海區。在南昌街對
面一幅大面積的休憩
用地已經平整,作為
住宅區與西九龍快速
公路間的緩衝區。西
舊北九龍裁判署,現為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 鐵是一條連接新界西
The former North Kowloon Magistracy has been changed to SCAD 北部和九龍市區的客
運路線,經過西九龍填海區,在深水埗設有兩個車站:南昌站及美
孚站。而大圍出荔枝角的隧道也於 2008 年建成。使深水埗的交通
更為方便,更是由新界地區進出九龍和香港的重要通衢。

照片後方為深水埗區內四個私人屋苑,分別是泓景臺、昇悅居、宇晴軒及碧海藍
天,人稱『西九四小龍』
Four private housing estates in Sham Shui Po district,namely Banyan Garden, Liberte, Pacifica
and Aquamanne,, are called 'Four Little Dragons in West Kowloon'

18 深水埗風物志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18 31/8/2011 15:43:16


A Brief History of Sham Shui Po District

深水埗簡史
A Brief History of Sham Shui Po District

深水埗的地理形勢,攝於 1927 年
Landscape of Sham Shui Po, 1927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Geographical Landscape and its History


Sham Shui Po District was established in 1981. It is one of
the eighteen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in Hong Kong. With a population
of about 370000, i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Western part of Kowloon
Peninsula occupying an area of 1047 hectares. It was geographically
bounded by Beacon Hill, Crow's Nest, Piper's Hill and Lion Rock
Country Park on the north, the sea and Stonecutters Island on the south,
Ching Cheung Road and Lai King Hill Road on the west and the MTR
East Rail Line on the east. The district is divided into seven areas: Mei
Foo, Lai Chi Kok, Cheung Sha Wan, Sham Shui Po, Shek Kip Mei and
Yau Yat Chuen and Stonecutters Island. The district comprises a number
of places, including Shek Kip Mei, Nam Cheong, Lei Cheung Uk, So
Uk, Cheung Sha Wan, Lai Chi Kok and part of the Kowloon Tong (west
of the MTR East Rail Line).
Findings of a research on the unearthed tomb of Lei Cheng Uk
in 1955 revealed that Sham Shui Po was already inhabited in the first
century AD (i.e. Eastern Han dynasty, AD25-220)
Sham Shui Po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territory of China
since the Qin Dynasty and ruled under the Panyu County of the Nanhai
Shire. It came under the governance of Baoan County during the Dongjin

深水埗風物志 19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19 31/8/2011 15:43:17


深水埗簡史

Dynasty, Dongguan County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and Xin’an County
between mid-Ming Dynasty and early Qing Dynasty. During the realm
of Emperor Kangxi, Sham Shui Po was temporarily under Dongguan
County before it was grouped under Xin’an County. It was later renamed
as Baoan County under the rule of Republic of China. In 1898, it was
leased to the British for 99 years under coercion and became part of the
British colony of Hong Kong. On July 1, 1997, Sham Shui Po District,
together with the rest of Hong Kong, returned to China. (Note 2) See
Leung Ping-wa: "Heritage of the North District", 8, Northern District
Council, 1994.
During Qing Dynasty
During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aiwan, ruled by Zheng
Chenggong, posed a constant threat to
the coastal areas of China. As a result,
during the first eight years of Emperor
Kangxi’s rule, the boundary was re-
demarcated and people had to retreat
into the mainland by fifty kilometres.
Many villages were deserted and
became the bases of thieves and
深水埗的帆船工場, 攝於 1927 年 robbers. After the boundary was
Junk Yards, Sham Shui Po, 1927
相片來源: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reinstated, the government provided
seeds, farming tools and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as incentives to the
people to move from the mainland to the coastal areas. This attracted
many poverty-stricken people to move in,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many Hakka villages in many parts of Hong Kong including Sham
Shui Po. There were many clans in the district, including Tang, Chow,
Tsang, Lee, Cheng, So, Wong, Yip, Tse, Ng and Chui. Most of them built
ancestral halls to worship their ancestors. (note 3)
Before 1878, Sham Shiu Po was a part of Xinan County, which
was mainly composed of a few villages in Cheung Sha Wan, Sham
Shui Po and Kowloon Tong, and some other smaller Hakka villages. It
had a population of 2,000 people approximately. They mainly lived on
farming, poultry and livestock breeding, fishing and shipping, or working
under employment. The biggest village was Sham Shui Po Village, in
which the market of the district was located. “Sham Shui Po” was named

20 深水埗風物志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20 31/8/2011 15:43:19


深水埗簡史
after a deep water pier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Pei Ho Street and Tung
Chau Street today.
Outpost for the Marine Force
Hong Kong Island was ceded to the British under the Treaty of
Nanking signed in 1842. Since then, the Kowloon Peninsula became
a crucial defensive outpost. In view of the threat posed by the British,
the Sham Shiu Po Sea Force was established, which was guarded by 35
soldiers under the rule of the Right Camp of the Da Peng Marine Navy.
(note 4)
In 1860, the Qing army was defeated by the Anglo-French allied
forces. As a result, the Stonecutters Island, together with the south of
Boundary Street in Kowloon Peninsula, was ceded to Britain in the same
year.
In 1887 the Qing government set up the Kowloon Customs in
Ma Wan, Kowloon. The Shui Mun Tariff had three branches in Tsuen
Wan, Sham Shui Po and Kok Wan. In 1895, Sham Shui Po branch was
upgraded to a tariff, which was used to monitor maritime activities. Later

深水埗的舊建築物,攝於 1918 年
Old buildings in Sham Shui Po, 1918.
相片來源:The National Archives

深水埗風物志 21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21 31/8/2011 15:43:20


深水埗簡史

it was used for opium inspection, customs duties collection for small
value articles and the port for customs vessels. In 1899 the British took
control of the territory north of Boundary Street and Sham Shui Po tariff
was closed.
Before 1898, since Sham Shui Po was just next to the boundary of
British Kowloon (Boundary Street), it provided a convenient doorway
for the criminals to run away from the English jurisdiction, and thereby
it once became the safe haven of the smugglers, the perpetrators and
gamblers. In 1989, the Qing government was forced to lease the land
between Boundary Street and the Shenzhen River to the British for 99
years. Sham Shui Po
became part of the
new Kowloon and was
called the forth treaty.
At that time,
before any urban
development, rural
遠望深水埗村,1898 年
Sham Shui Po Village viewed from distance, 1898 settlements already
相片來源:政府檔案處 歷史檔案館 existed in Sham Shui
Po, namely, Un Chau Village in the north, Tin Liu Village in the south
east, Um Yau Village in the west, and Ma Lung Hang Village in the north
west.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Days
According to the Lockhart’s Report, Sham Shui Po was a rural
area in the early days. Rumor had it that two tigers were found in the
caves in Sham Shui Po between 1899 and 1902. Located near the sea,
Cheung Sha Wan was full of shipyards which manufactured wooden
ships and boats. It was then Hong Kong’s largest manufacturing centre of
vessels. As for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there were around 15
private schools of about 20 students each, of which 7 were local schools
and 8 were Hakka schools.
According to Reverend Sze, a Hong Kong historian, by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 large majority of land in Sham Shui Po belonged
to the Tang family in Kam Tin, which paid land rents to the government
continuously. There were title disputes between the Tang family and the

22 深水埗風物志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22 31/8/2011 15:43:22


深水埗簡史
other families. Many residents, landlords and tenants built some dikes
and embankments to prevent flooding. Residents usually made a living
by farming, fishing,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running businesses
and working under employment. In 1902, Tai Po Road was built. Since
then, people could travel from Sham Shui Po directly to the New
Territories or even Shenzhen.
Sham Shui Po was gradually developed along with the urbanization
of Kowloon. In the 1910s and 1920s, Sham Shui Po underwent a number
of reclamation works. Initially some small-scale ones were conducted
by private developers, such as those between Nam Cheong Street and
Kweilin Street. After
1912, the government
decided to extend its
large-scale reclamation
w o r k s f r o m K w eilin
Street to Tonkin Street.
The Sai Kok Hill,
which was near to the
present Hai Tan Street,
was leveled off. It was 深水埗軍營建於填海得來的土地上,1920 年
Sham Shui Po Camp was built on reclaimed land, 1920
completed in 1914 and
9.67 hectares of land was obtained. In 1919, the government commenced
the next stage of the reclamation works, which extended from Tonkin
Street to Lai Chi Kok. It took 10 years to complete. In 1923, Cheung Sha
Wan Road, Tin Liu Street, Un Chau Street were constructed. In 1926,
streets were constructed in Shek Kip Mei. In 1930, Fuk Wing Street
and Fuk Wa Street were established. In 1932, Kiu Kiang Street was
constructed.
Initi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fter 1920, because of the investment of overseas Chinese from
the ‘four counties’ (note 5), more moder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ctivities extended from the coastal areas to Lai Chi Kok. Various
industries were flourishing, including textile and garment, hardware,
rattan and enamel. In the late 1930s, there were many shipyards and
timber plants built along the coast in Cheung Sha Wan. Quite a number
of spinning mills were also built there.

深水埗風物志 23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23 31/8/2011 15:43:24


深水埗簡史

After 1930s, as Japan invaded China, many refugees escaped from


their homes to Hong Kong, surging the population of Hong Kong. Most
people gathered around Sham Shui Po District. In 1937, when Japan
invaded China, the Hong Kong Chinese eagerly donated money to fund
China in the Sino-Japanese War. In August 1938, hawkers from Central
and Sham Shui Po held a charity bazaar. Eventually, many other hawkers
and merchants from other districts joined in. They raised over 1 million
Hong Kong dollars within a month to save the nation.
In less than a month before the Japanese invasion of Hong Kong,
two battalions of about two thousand Canadian soldiers arrived in Hong
Kong to lend support. They stationed in Sham Shui Po Camp. Due to
time constraints, their heavy military equipment was still en route when
the war started. Finally, one fourth of the soldiers died in Hong Kong.
During Japanese Occupation
In December 1941, the Pacific War broke out. Japan occupied
Hong Kong in eighteen days. The Sham Shui Po Camp became the
concentration camp of the Japanese army to imprison foreign prisoners
of war. Because of the shortage of food and the poor living condition,
beriberi and dysentery were rampant. Many prisoners died due to the
lack of proper treatment.
As life was difficult,
lots of people died out
of sickness or starvation.
Many people returned to
their homelands, causing a
sharp fall of the population
of the district. However, the
Chinese guerrilla Battalion
was still very active. They
set up liaison station in
1941 年香港淪陷,投降士兵入住戰俘營
Hong Kong fell in 1941. Soldiers were moving into Boundary Street and other
a prisoner camp after they surrendered places to keep in touch with
the British Army regiment and Chinese comrades.
At that time, only a small number of organizations could continue
to function. For example, the Tsung Tsin Mission Church and its school

24 深水埗風物志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24 31/8/2011 15:43:27


深水埗簡史
could run because of its close tie with the Basel Evangelical Missionary
Society. Sisters of Precious Blood, derived from the Italian Canossian
Daughters of Charity, were also unaffected, and so were the Precious
Blood Hospital and Tack Ching Girls' Secondary School founded by it.
At that time, Nam Cheong Street became Kowloon's entertainment
area and red light district. Casinos and brothels were everywhere. People
enjoyed their dissipative night life. There was a brief yet ill prosperity
within the society.
The Hard Times
After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Hong Kong’s population began to
rise. Since 1949, Mainland Chinese crowded into Hong Kong. The sharp
increase in the population of Sham Shui Po l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unauthorized squatter wooden houses in the district. At
Christmas of 1953, a house caught fire and a huge fire broke out in Shek
Kip Mei. The affected area was the largest ever in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causing over 50,000 people homeless. In order to provide shelter
for the victims, the
government constructed
the Shek Kip Mei
resettlement areas,
which became the first
public housing estate
in Hong Kong. On 22
July 1954, another fire
broke out in the squatter
area in Tai Hang Tung,
burning down over 2,000
houses and making
24,000 people homeless.
The government built
t h e Ta i H a n g T u n g
Estate to accommodate 深水埗五十年代的木屋區
the victims. Afterwards, Squatter house area of Sham Shui Po, 1950's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continued to build many resettlement areas
and low-cost housing in the district.

深水埗風物志 25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25 31/8/2011 15:43:31


深水埗簡史

The Unsettled Society

李鄭屋邨,攝於五十年代
Lei Cheng Uk Estate, 1950s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In the post-war years, life was difficult in Hong Kong and many
people became hawkers to make a living. The large number of hawkers
in the district posted a long term problem in the neighborhood which was
difficult to resolve. They gathered around Pei Ho Street, Tai Nan Street,
Kweilin Street, Yu Chau Street, Ki Lung Street and Apliu Street. This
problem remained unsolved until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ulti-storey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s and the rectification of hawker problem in
Nam Cheong Street and Pei Ho Street by the government.
The largest riot in Sham Shui Po happened in 1956. A resident in
Lei Cheung Uk resettlement area raised a Republic of China flag, which
was then torn off by the
office staff. This triggered
uproar and a few thousand
people gathered and
refused to leave. Someone
broke into the government
o ff i c e , t o o k a w a y t h e
furniture and documents 李鄭屋古墓發掘情況,1955 年
and set them on fire. Office Lei Cheng Uk Han Tomb under excavation, 1955

26 深水埗風物志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26 31/8/2011 15:43:34


深水埗簡史
staff was assaulted. This incident turned into a large-scale riot in Sham
Shui Po, which spread to Mongkok and Tsuen Wan later.
During the riot, some people barged into the Garden Company and
Heung To Middle School to set fire. Some surrounded the police patrol
officers and attacked them by stones, sticks and bricks. The police post
in Tai Hang Tung was burnt down and the Sham Shui Po Police Station
was also attacked. At that time, the Governor decided to deploy three
battalions to render support and besiege the mob, and ordered to impose
a curfew in Kowloon and suspend the ferry services. The police carried
out a massive operation to arrest the mob before the riot was settled.
Striving for the Future
After World War II,
many industrialists and
businessmen from Shanghai
and Guangzhou escaped to
Hong Kong to avoid the civil
war in China. They brought
machinery, technologies and
capital into different trades
of Hong Kong, mainly the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1960 年代深水埗徙置區的兒童
Children in Sham Shui Po resettlement area, 1960s
In the 1960s, Sham Shui Po enjoyed
relatively low rent and land prices with a
large lower class population, it therefore
attracted a vast amount of investment
from the mainland and overseas Chinese.
Industries bloomed, including spinning,
weaving and button, etc. Large-scale
factories were mostly located in Cheung
Sha Wan, while small factories were mostly
located in the vicinity of Pei Ho Street
and Un Chau Street. Cottage factories 1960 年代深水埗區內的山寨廠
prevailed, producing clothes, toys, rattans, Family-owned factory in Sham
Shui Po, 1960's
hardware accessories and plastic flowers, etc.

深水埗風物志 27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27 31/8/2011 15:43:39


深水埗簡史

Manufacturers outsourced
their jobs to families, and
a lot of them could make a
living on the handy works
at home. In time of high
unemployment, it provided a
way out for people to rely on
their own effort to survive.
It has become a collective
memory of most Hong Kong
people. 政府興建臨時兩層平房安置大火災民
Meanwhile, many The government built two-storey temporary houses
to settle the victims
public and private housing
estates were completed. The most famous one was Mei Foo Sun Chuen
located in Lai Chi Kok. With plenty of facilities, the estate became an
ideal home for the middle class. With a population of more than four
hundred thousand people, Sham Shui Po became the most densely
populated district in Hong Kong in the early 1980s.

興建中的明愛醫院,1960 年代
Caritas Medical Centre under construction, 1960's

28 深水埗風物志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28 31/8/2011 15:43:43


深水埗簡史
Troubles of the Boat People
The old British barrack located
in Yen Chow Street had a peak
capacity of more than seven thousand
people. After World War II, it has
been abandoned for years. Therefore,
this place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the 'stream of the desert’ by many
organizations in the district which has
strongly proposed to the government
to turn it into public facilities.
In the late 1970s, a lot of boat
people flooded into Hong Kong. In
越南難民 1979, the government declared Hong
Vietnam refugees Kong to be the ‘first port of asylum
‘. The Sham Shui Po barrack was converted into the ‘Vietnam Refugee
Camp’ and ‘Vietnamese Boat People Camp’. In the mid-1980s, they
accommodated over two thousand refugees and over four thousand boat
people respectively.
In March 1990, the Sham Shui Po Refugee Camp was returned to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fter the closure of
Vietnamese Boat People Camp in 1989, Lai On Estate, Yee Ching Court
and Dragon Centre were built in the same place.
Economic Fluctuations
In the 1970s, Hong
Kong’s economy began to
prosper. Local infrastructure
and government buildings
were gradually constructed.
Wi t h m u c h l a n d g a i n e d
from the sea as a result of
the large-scale reclamation
works, many facilities
such as public housing
利工民廠房內部情況
estates, roads, flyovers, An interior view of Lee Kung Man factory

深水埗風物志 29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29 31/8/2011 15:43:48


深水埗簡史

深水埗北河街之小販,攝於 1979 年
Hawkers at Pei Ho Street, Sham Shui Po, 1979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schools, parks,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s, piers were built. The living
conditions improved drastically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as rapid,
providing a lot of job opportunities for the local residents.
Many factories of different nature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community. The number of factories was over six thousand at peak.
Unfortunately, because of the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from 1978,
many factories moved to the mainland. Many local factory and office
buildings were abandoned, and the number of factories fell sharply to
about two thousand. Thus, many workers and clerks were forced to work
in other sectors.

30 深水埗風物志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30 31/8/2011 15:43:50


深水埗簡史
Review and Prospect
At the turn of the 21st
century, developers and the Urban
Renewal Authority have acquired
many buildings in the district for
redevelopment. Many old buildings
including those with distinctive
arcades and verandahs have been
demolished. Many old features in
this old district are also vanishing. 深水埗的工廠
Therefore, how to preserve old Factory in Sham Shui Po
buildings such as the North Kowloon Magistracy and Lai Chi Kok
Hospital for the purpose of collective memory at the time of urban
renewal is an interesting subject to study.
According to the census, the population of Sham Shui Po was
estimated to be 370000, which accounted for 5.3% of Hong Kong’s
total population. The reclamation works in West Kowloon will provide
163 hectares of lan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rivate and public housing
estates, as well as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population in the district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As the Urban Renewal
Authority and the Hong Kong Housing Society have started several
renewal projects, the community will surely see a new appearance in the
future.

美孚新邨
Mei Foo Sun Chuen

深水埗風物志 31

001_深水埗簡史_20110831.indd 31 31/8/2011 15:43:53


地方名稱探源 地方名稱探源

地 方 名 稱 探 源
昂船洲
早年稱為「仰船洲」,
據《新安縣志》記載,「仰
船洲山,在城東南洋海中,
形如仰船。」( 註 1) 這是書上
唯一對昂船洲的記載。清政
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
位於深水埗西面的一個小島
昂船洲,連同九龍半島界限
街 以 南 的 土 地, 於 1860 年 1974 年的昂船洲
Stonecutters Island, 1974
割讓予英國。
昂船洲名稱的由來眾說紛紜。因為昂船洲遠望像條船,因此
有些人說昂船洲的得名是由於它的形狀。也有人說因為附近風浪很
大,船隻容易在這裏翻船(又稱仰船)或觸礁,所以土人就稱它
「昂」( 讀去聲,土話意指翻船 ) 船洲。廣東話俗音把「仰」字讀
成「昂」字上聲,實是「仰」字的意思。因為俗音沒有相近的音,
大家就寫成「昂」字,但讀的仍然是「昂」( 上聲 )。
英國人初到香港的時候,昂船洲十分荒蕪,島上只有幾戶在
寮屋居住的石匠及他們工作的石礦場。因此英國人就給它起個名稱
Stonecutters Island。意思是「打石匠島」。( 註 2) 亦有極少數人將其
中文名字翻譯為「擊石島」。

美孚
 該地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是美孚石油公司 (Mobil Oil Corp)
設置大油鼓的地方。1966 年,油鼓移往青衣島,美孚石油公司成
立了美孚企業有限公司 (Mei Foo Investments Ltd),專責項目規劃及
營造等事情。自 1967 年陸續建成大型屋邨之後,屋邨也以「美孚」

註 1 王崇熙等編:《新安縣志》,50 頁,1978 年重印,1992 年加印。


註 2 〈港內三小島昂船洲〉,見黎晉偉:《香港百年史》,南中編譯出版社,1948 年。

32 深水埗風物志

002_地方名字由來_20110831.indd 32 31/8/2011 16:16:57


地方名稱探源
命名。美孚新邨是全港第一
個大型的私人屋苑,居住了
約六萬五千人。

荔枝角 興建中的美孚新邨
Mei Foo Sun Chuen under construction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荔枝角位於美孚新邨及
昔日荔園一帶。荔枝角的得
名,是由於該地以往是荔枝
園,種植了很多荔枝樹,同
時該地因形狀較突出,在海
角形成一個圓形的地貌,形
似荔枝,故被當地居民名為
荔枝角舊貌
Lai Chi Kok in the past 荔枝角。( 註 1)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長沙灣
長沙灣本來是一片長長的沙灘。《新安縣志》記載那裏有一
條「長沙灣村」。「長沙」
這個名稱,早於七、八百年
前,已有文獻提及,足以反
映當時長沙灣一片的風光,
令文人也曾留意和描述。約
七、八百年前錦田鄧族先人
已在元朗落籍定居,當時鄧
符協在荃灣曹公潭尋得一個
風水「龍穴」,名為「半月
七十年代的長沙灣
照潭」,並掘出一首讖詩, Cheung Sha Wan, 1970's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註 1 見《深水埗星報》,〈香港地〉區內曾經有一個著名的遊樂場,名字就是就地取材,
名為「荔枝園」,只是後來簡化成為「荔園」,1987 年 2 月 28 日。

深水埗風物志 33

002_地方名字由來_20110831.indd 33 31/8/2011 16:17:02


地方名稱探源

為「白玉禪師」所撰:「長
沙 左 手 接 青 羅, 右 手 青 衣
濯碧波。深夜一潭星斗現,
有人得下朝陽穴,十三年來
即登科。若是世人尋不得,
回頭轉問釣魚哥。」內容描
繪龍穴所在地,指出若將先
人下葬該穴,後人將高中科
舉。據說鄧族以這裏作為墓
地後,家族發展興旺,後人 長沙灣的六間船廠
亦能得中功名及致富。 ( 註 1) The six shipyards in Cheung Sha Wan

由這一首讖詩,可以瞭解七、八百年前的鄉土風貌,當年長
沙灣的古代風光,就活現眼前。
 
蘇屋
蘇屋原是位於長沙灣附
近的一條小村落,村內的人都
是姓蘇的客家人,房屋不多。
港府後來在該處附近興建公共
房屋時,便用了村落本來的名
字。

( 右 ) 昔日的蘇屋村
(Right) Old So Uk Village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李鄭屋    
據嘉慶年間《新安縣志》記載,區內的李屋村位於長沙灣北
面,而鄭屋村則沒有記載,估計該村應在較後期才遷至。在政府往
昔出版的地圖上,李屋村和鄭屋村分別被寫為兩條村落,只是在門
牌的編號上才寫為李鄭屋村而已。( 註 2)

註 1 《深水埗報》,1983 年 8 月 20 日。
註 2 羅香林 :〈李鄭屋村與香港地區自漢至清初之沿革〉,載《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
論文集》

34 深水埗風物志

002_地方名字由來_20110831.indd 34 31/8/2011 16:17:06


地方名稱探源
或許由於兩條村各只
有十戶八戶人家,故被政府
合稱為「李鄭屋村」。及後
由於逃港難民眾多,建成了
大 量 木 屋,1954 年 被 大 火
燒 燬。 政 府 為 居 民 重 建 家
園,建成了多座廉租屋,並
命名為「李鄭屋邨」。

昔日的李鄭屋徙置區
Lei Cheng Uk resettlement area in the past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元洲
「元州街邨」,原本寫
作「元洲街邨」,名字來自位
於長沙灣附近的一條小村。小
村的得名可能與填海前該村面
對著一個圓形的小島有關,故
原本寫作「元洲」。後來附近
有 不 少 街 道 都 用「 州 」 字 為
名,如欽州、汝州、通州等,
所以後來元洲邨的名字也改為
「元州邨」。 位於元洲的帆船工場,1927 年
Junk Yards at Un Chau, 1927
1955 年前,元州街一帶 圖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只是個大海灘,不過當時的海水污濁,不宜游泳。但吸引了不少捉
魚的人。初時海灘旁邊只有兩間建築物,一間是廣群興船廠,另一
間是南盧酒店,後來才多了一間木園。( 註 1)

深水埗
深水埗與很多地方名稱一樣,以往只有讀音,較少機會寫字,
註 1 《深水埗報》,1983 年 8 月 6 日。

深水埗風物志 35

002_地方名字由來_20110831.indd 35 31/8/2011 16:17:10


地方名稱探源

故此很多同音字便會
出現,以致地名也會
出現很多不同寫法。
深水莆是清朝期間已
存在的一條村落。清
朝嘉慶時舒懋官重修
的《新安縣志》已提
及『深水莆』,是『官
富 司 管 屬 村 庄 』。
二十世紀初年稱為深 1920 年代末以填海土地建成的深水埗軍營
Barracks at the newly reclaimed area of Sham Shui Po, late 1920's
水 埔, 如 區 內 建 於
1930 年的公立醫局便寫為「深水埔公立醫局」。戰後漸改為深水埗。
據說其得名與一位師爺有關。二戰結束後,有英國官員巡視深水埔,
陪同的翻譯師爺聽到接待者稱這裏為深水埔,便據自己的理解,將
埔字寫成埗字。從此出現了字典也沒有的深水「埗」了。( 註 1)
據 1866 年一位外國傳教士所繪的新安縣全圖,圖中沒有深水
埗的名字,而只有長沙灣的名字,其對開海面則稱為清水莆。( 註 2)
已故香港歷史學者羅香林教授認為「古代越族人稱水津曰
步」,水津是指碼頭。據說早期深水埗近大角咀之處有一石岸,為
一天然的好碼頭,水位深度足夠,適宜船隻碇泊,因以得名。

香港傳教士繪製的九
龍地形圖,在 1873
年刊出
Kowloon landscape
in 1873, drawn by a
missionary
註 1 作者訪問深水埔街坊福利會時,得其總務主任吳琪告知。
註 2 從《深水步到深水埗》,15 頁,1998 年出版。2007 年第四版。

36 深水埗風物志

002_地方名字由來_20110831.indd 36 31/8/2011 16:17:18


地方名稱探源
鴨寮街
最初鴨寮只是一條
村落,大約位於今南昌街
與欽州街之間的地方。當
時蓋滿鴨寮,附近是一片
近海的泥沼地方,居民以
養鴨、畜牧和種植為生。
鴨寮街在上世紀初仍未出
現,及後政府在深水埗進
鴨寮村,1898 年  行大規模填海工程,才有
Ap Liu Village, 1898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鴨寮街的出現。鴨寮街漸
漸出現了上舖下居的三層高建築物,商住混合,後來更成為了擺賣
雜架的地方。

石硤尾
早 年 稱 甲 石 尾, 或 硤
石尾。是九龍西部的一個山
谷地帶,東至港鐵東鐵線路
軌,南至界限街,西至巴域
街和大埔道,北面畢架山山
麓為界。
1949 年 前 後, 中 國 昔日石硤尾
Shek Kip Mei in the old days
政局逆轉,千萬難民湧進香 相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港,當時石硤尾一帶的農地和山麓,成為了難民的聚居地,並在短
短一、兩年間蓋搭了數以千計的木屋。( 註 1)

界限街
自英國割佔九龍半島南端以後,便在旺角與深水埗之間,劃
分兩國管治的分界線。深水埗本有清軍駐守,在深水埗與旺角之間
設有長長的木柵。英國強租新界後,趕走了清兵,並將此原來的分
註 1 見《深水埗星報》,〈香港地〉,1987 年 3 月 15 日。

深水埗風物志 37

002_地方名字由來_20110831.indd 37 31/8/2011 16:17:21


地方名稱探源

界線建設為一條南北走向的交
通幹道,命名為界限街。(英
文名字:Boundary Street)反映
昔日這裏是中、英兩國管治地
的分界線。
清軍哨站,位於中英邊界 ( 今界限
街 ),1898 年
Chinese outpost in the boundary between
British and Chinese territory, 1898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大坑 東、大坑西
據知九龍仔棠蔭街上
往昔有一條大坑,終年有
水自畢架山向下流過。令
該地彷彿一分為二,交通
也不方便。這條大坑流到
南昌街,形成了早年的大
坑 渠, 然 後 流 進 大 海。 及
後,港府在大坑東西兩側
興建屋邨,命名為大坑東
邨和大坑西邨。區內的龍
二十年代深水埗的大坑
The nullah (Tai Hang) in Sham Shui Po, 1920's 珠街公園仍保留了一些大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渠的圖片和痕跡。

大坑的舊貌
The original view of the nullah (Tai Hang)

昔日的大坑流經此地,現為大坑西及南山邨
Nullah in the past, Tai Hang Sai and Nam
Shan Estate at present

38 深水埗風物志

002_地方名字由來_20110831.indd 38 31/8/2011 16:17:27


地方名稱探源
九龍塘
據《新安縣志》記載,早年的九龍塘是一個範圍很細小的村
落,遠不如現今的面積廣闊,約位於今深水埗警察體育會至大坑東
運動場之間。九龍塘之得名,或與當時該處有一個池塘有關。

九龍塘的稻田,1898 年
The rice fields at Kowloon Tong, 1898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畢架山
位處九龍塘與石硤
尾 的 北 方。 數 百 年 前 名
叫「 都 龍 嶺 」, 主 峰 高
四百六十三公尺。早在康
熙 年 間, 人 們 稱 之 為「 煙
墩 山 」。 明 清 年 間, 從 中
國福州、廣州等沿海城市
出 發 前 往 南 洋、 非 洲 等 地 (Beacon
右上 ) 畢架山
Hill (Top right hand corner)
進 行 貿 易 的 船 隻, 中 途 大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都停泊在屯門。逢三、四月季候風颳起時,煙墩山上燒起狼煙,發
出訊號,通知泊在屯門的船隻,可以出海遠航。( 註 1)
直到英治時期,相信由於煙墩的英文名稱是 'Beacon',譯音為
「畢架」,故被稱為「畢架山」。
註 1 〈今昔煙墩山〉,大公報(香港),2002 年 4 月 27 日。

深水埗風物志 39

002_地方名字由來_20110831.indd 39 31/8/2011 16:17:30


街道名稱探源

街 道 名 稱 探 源
一 . 深水埗有不少街道名稱,源於區內村落和固有地方的名字。

元州街 (Un Ch au St re et)


與早年鄰近長沙灣的元洲村有關。

石硤尾街 (S he k K ip Me i St re et)
與早年鄰近的石硤尾村有關。

長沙灣道 (Cheu n g S h a Wa n Ro ad)


源於區內的一個大型海灣:長
沙灣,旁邊曾有一條長沙灣村。在
清嘉慶年間編寫的《新安縣志》也
有記載。二十年代,長沙灣道只由
界限街至深水埗軍營為止。戰後,
長沙灣道隨着深水埗填海工程的拓
展而不斷延長,並與荔枝角道相接。

荔枝角道 (L a i Ch i Kok Ro ad)


源於區內荔枝角。起於與旺角
相接的彌敦道弼街口,一直通往荔
枝角,達於美孚新邨,與長沙灣道
差不多成平行的狀態。早年由於深
從北河街眺望荔枝角道,攝於 1927 年
Lai Chi Kok Road looking from Pei Ho Street, 1927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40 深水埗風物志

002_地方名字由來_20110831.indd 40 31/8/2011 16:17:35


街道名稱探源
水埗填海區建成了一個廣闊的軍營,
由欽州街橫跨至東京街,故荔枝角
道只能達至欽州街,及至軍營改建
為麗閣邨及深水埗公園後,荔枝角
道才慢慢貫通起來,直達荔枝角。

福華街 (F u k Wa St re et)
與早年鄰近長沙灣的福華村有關。

窩仔街 (Woh Ch a i St re et)


與早年鄰近石硤尾曾有一條窩仔村有
關。

鴨寮街 (Apl iu St re et)


源於當年深水埗靠近海邊的鴨寮
村。沿一條大坑建有不少鴨棚,居
民養鴨為生。

醫局街 (Ye e Ku k St re et)


與在戰前由深水埗坊眾捐資建立
的一個華人公立醫局有關。

深水埗風物志 41

002_地方名字由來_20110831.indd 41 31/8/2011 16:17:44


街道名稱探源

二 . 深水埗有不少街道名稱,也源自中國的地方名字。這或許反
映區內市民或為街道命名的華裔師爺對中國的深厚感情。
九江街 (K iu K i a n g St re et)
名稱源自江西省九江市。
九江位處江西省北面,位於
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四省交
界,歷史悠久,有風景優美的廬
山。東有鄱陽湖,北有長江,是
長江黃金水道十大港口之一。

汝州街 (Yu Ch au St re et)


名稱源自河南省平頂山市的
汝州。
汝州街早年是深水埗北河街
街市雞、鴨、鵝的集散地。當年
沿街放滿了家禽類的竹籠。 
汝州屬平頂山市六個縣區之
一。汝州境內煤炭、鋁礬土、水
泥灰岩、地熱水等資源豐富,具有發展工業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歷史上有“百里煤海”之稱,1988 年被國家煤炭部列為全國一百
個重點產煤縣市之一。經過建國幾十年的發展,擁有了卷煙、汝瓷、
建材、化肥和五金交電門類齊全的工業。( 註 1 )
汝窯,為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汝瓷因
產自宋代汝州而得名,特別是汝官瓷,更是宋代宮廷用品。汝窯燒
造僅短短二十年,便因戰亂而成為千古絕唱。當今藏有宋代汝瓷的
博物館不足十家,藏品不到七十件,古人有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
汝瓷一件」的口碑廣為流傳。( 註 2 )

東沙島街 (Prat a s St re et)


名稱源自東沙群島。

註 1 人民網 http://www.people.com.cn/BIG5/66977/66992/4559466.html
註 2 文匯報 : 2010 年 9 月 16 日。

42 深水埗風物志

002_地方名字由來_20110831.indd 42 31/8/2011 16:17:47


街道名稱探源
東沙群島古有「月牙島」之
稱,位處國際航海重要的交通樞
紐,清代屬廣東惠州管轄。東沙
群島位於台灣南部高雄市西南方
四百四十四公里。二次大戰後由
台灣政府管治。東沙群島被珊瑚
礁包圍,曾為日本所佔,島上遺
下日軍的建築物,包括飛機跑道
及軍用設備。現時台灣海岸巡防署約有百多名官兵及官員在島上駐
紮。

保安道 (Po O n Road)


名稱源於香港所屬的寶安
縣,故原名「寶安道」,以示香
港與寶安的關係密切。
寶安縣原名新安縣。範圍包
括 現 今 香 港 及 深 圳 全 境。 新 中
國建立後,大力發展深圳,寶安
被劃為深圳眾多區域中的一區。
六十年代以後,或許為了簡化的原因,寶安道被改為保安道。也有
人說是因為 1967 年以後,當局認為保護市民的安全十分重要,故
把「寶」字改為「保」字。( 註 1 ) 但英文名字則沒有改變。

南昌街 (Na m Che on g St re et)


名稱源自中國江西省的省會
南昌市。
南昌位於江西中部偏北,長
江以南,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文化
名城。古代南昌在青瓷器、紡織
品、銅器製造以及金、銀首飾品
的生產工藝方面都很有名,是江
南冶煉、紡織、造船和商業城市。是南唐的都城,民國北伐時,蔣
介石曾考慮設南昌為首都。
註 1 梁濤:《九龍街道命名考源》,市政局出版,1993 年。

深水埗風物志 43

002_地方名字由來_20110831.indd 43 31/8/2011 16:17:51


街道名稱探源

界限街(B ou nd a r y St re et)
名稱源自英國割佔九龍南部
時所劃定的界線。
這裏曾是英法聯軍之役後,
1860 年中英北京條約割讓九龍
半島南端的邊界線,這條界線由
深水埗南部伸延至九龍城。約由
昂船洲以北起,至九龍灣為止,
南部屬英國管治,北部仍歸中國。當年有英軍駐守,以防有人越界
生事。1898 年,半島自邊界線以北的地方被英國強租,納入控制
之中。港府於二十世紀初,把這條舊的邊界線發展為一條街道,譯
作界限街,反映了這裏曾作為邊界的歷史。

桂林街 (Kwe i l i n St re et)


名稱源自廣西壯族自治區桂
林市。
桂林以風光優美見稱,位處
漓江旁邊,有不少奇峰怪石,有
「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說。新亞
書院始創時期,便是位於桂林街
的唐樓之上。

海壇街 (Hoi Ta n St re et)


名稱源自福建省福州市對面
的海壇島。
海壇島又稱平潭島,在 1912
年設平潭縣。海壇島是福建省第
一大島、中國大陸第四大島,面
積三百七十一平方公里。海岸線
長四百零八公里,有「千礁島縣」
之稱。與福清市隔著海壇海峽。平潭與臺灣新竹間為臺灣海峽最狹
窄之處,只有六十八公里。

44 深水埗風物志

002_地方名字由來_20110831.indd 44 31/8/2011 16:17:54


街道名稱探源
通州街 (T u n g Ch au St re et)
名稱源自江蘇省南部的一個
縣市-通州。
通州距上海約一百公里。以
往以農業為主,近年致力開發工
業和旅遊業,並加強與上海的聯
繫。

基隆街 (K i Lu n g St re et)
名稱源自台灣省基隆市。
基隆市是台灣省北部最重要
的港口,有捕魚業及航運業。

欽州街 (Ye n Chow St re et)


名稱源自廣西南部的港口欽
州。
原 屬 廣 東 省, 新 中 國 建 立
時,併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
位處北部灣沿岸,有多處天然深
水良港,是中國西南沿海主要出
海口。早年以農業為主,較貧困
落後,不少人往海外發展,故有
華僑三十多萬人,分布在四十六
個國家和地區。近年發展迅速,
於重工業、旅遊業、航運業等急
速增長,引起國內所謂的「欽州
現象」的研究。

深水埗風物志 45

002_地方名字由來_20110831.indd 45 31/8/2011 16:18:00


深水埗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
深 水 埗全區 及分區發展面貌

英治前至二戰後初期深水埗的面貌
˙
英治前至二戰後初期深水埗的面貌

深水埗村,1898
Sham Shui Po Village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本屬一條村落的名字
清朝時期深水埗只是一條歷史較悠久的村落,約位於今汝州
街和北河街一帶。附近有五、六條鄉村和街道。南面是大角咀半島,
北面是突出的海角,旁邊有一條水坑經過菴由、元洲及田寮三條村
落,直至海口。
據學者的考證,「深水埗」是指靠近深水埗碼頭的一個市場。
牧師兼學者施其樂 (Carl T. Smith) 藉一本學術性的英文字典,對 po
字的解釋,指深水埗是一個位於碼頭旁邊的市場。( 註 1) 這個市場
位於西角山東面上圍的房屋之間,鄰近區內的市場、碼頭、中國海
關和關帝廟。( 註 2)
學者指出,在 1867 年,深水埗區的邊界是:東面:九龍塘
及元嶺仔的旁邊的稻田;西面:西角山;南面:海旁德角山(Praya
Tak Kok Shan);北面:甲石山的稅田為界。( 註 3) 深水埗區早年的村
落包括北面的鴨寮、菴由、元洲、田寮,及南面的上圍、深水埗村
等。南昌街與通州街之間有西角山。在二十世紀初期,深水埗區的
人口只有約二千人,居民的主要籍貫為廣州及客家,以務農為主。
區內最繁盛的中心只有五條街。( 註 4)
註 1 施其樂著、宋雄耀譯:《歷史的覺醒 – 香港社會史論》,208-9 頁,香港教育
圖書公司,1999 年。
註 2 同上,200 頁。
註 3 同註 1。
註 4 《深水埗報》,1984 年 5 月 5 日。

46 深水埗風物志

003_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_20110831.indd 46 31/8/2011 16:23:31


深水埗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
西角山形成了深水埗村的西面邊界,房屋建在陡坡之上,朝
南的海岸曾一度被開發為養殖牡蠣和捕魚的地方,南面和西面的山
腳建有石灰窯。沙灘的北面有幾間造船的小房屋。( 註 1)
西角山以北是沙灘,低潮時沙灘會外露出來。這個沙灘名為
西角沙 (Sai Kok Sha),是由北向南端伸展的一個小沙灘。而整個沙

˙
英治前至二戰後初期深水埗的面貌
灘的名字叫長沙灣,是指長形的大沙灘。( 註 2)
罪犯和賭徒的避難所
1898 年英國租借新界之前,深水埗是走私者、罪犯和賭徒的
避難所。深水埗穿越舊九龍的邊界,使它成為罪犯避開英國司法轄
制的逃亡之地。
在 1875 年,一個督察稱深水埗是「臭名昭彰的慣犯出沒地,
村落裏有十個賭場,有二十個慣犯…都是英國九龍的強盜和他們聚
集在那裏的同夥。」( 註 3)
在 1890 年,《士蔑西報》(Hong Kong Telegraph) 曾把深水
埗與賭博掛勾:「社區中的一部分群眾,包括婦女,甚至兒童,乘
搭蒸汽船到深水埗,他們
在烏煙瘴氣的中國賭窟裡
賭 博 (poo-chi) 和 玩 番 攤
(fan-tan), 以 消 磨 星 期 日
的下午,…中國的小官吏
在收受「禮物」後,便視
而不見。」( 註 4)
在十九世九十年代,
深水埗已設立三所廟宇,
其規模在二十世紀初有所
發展。1902 年沙田通往深 清軍哨站,位於中英邊界 ( 今界限街 ),1898 年
水埗的大埔道開通,政府 Chinese outpost in the boundary between British and
Chinese territory, 1898
開始發展深水埗,並開闢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註 1 施其樂著、宋雄耀譯:《歷史的覺醒 – 香港社會史論》,201 頁,香港教育圖


書公司,1999 年。
註 2 施其樂著、宋雄耀譯:《歷史的覺醒 – 香港社會史論》,208-9 頁,香港教育
圖書公司,1999 年。
註 3 同註 1,207 頁。
註 4 同註 1,207-8 頁。

深水埗風物志 47

003_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_20110831.indd 47 31/8/2011 16:23:33


深水埗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

沿海一帶土地。當時深水埗河渠縱橫,泥灘及沙灘較多,政府於是
向私人承建商招標,在元洲村和鴨寮村等地方進行小規模的填海工
程,並夷平位於今南昌街、醫局街和通州街之間的小丘—西角山。
併入九龍的深水埗約
1904 年,政府公佈深水埗約的範圍,深水埗及新九龍同屬於
˙
英治前至二戰後初期深水埗的面貌

九龍全約的第四約。( 註 1) 1911 年,第一期填海工程完成後,開闢


了鴨寮街、長沙灣道、汝州街、桂林街、荔枝角道及北河街等,並
以通州街為海邊。1912 年,政府大力發展深水埗,並展開更多移
山和填海的工程,令深水埗的面貌產生重大的變化。
戰前,深水埗區的總面積約一平方英里,大部分為填海土地,
屋宇約二百間,居民人數約六萬,繁榮的程度可媲美油麻地。其後
擴展的街道,方向都由西北延至東南,如荔枝角道、長沙灣道,大
南街、大埔道與青山道等。警署設於荔枝角道和欽州街交界處,旁
邊設有第一段及第十一
段長途汽車總站。英軍
軍 營 位 於 警 署 附 近,
後面有兩個運動場,北
面有九江街。是來往長
沙灣之孔道。往返深水
埗香港之輪船碼頭,早
期座落於南昌街尾,但
1923 年 已 移 建 於 北 河
街。
從北河街眺望荔枝角道,攝於 1927 年
戰 後 初 期, 全 區 Lai Chi Kok Road from Pei Ho Street, 1927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最繁盛的地方是北河
街、大南街、荔枝角道及街市一帶。街市位於桂林街、北河街、基
隆街與大南街之間,販商主要售賣蔬果。大南街由街市起至旺角止,
該路段商店如林,遊人如鯽,繁榮程度可媲美油麻地之上海街。北
河街設有龍江茶樓及北河戲院。街市附近有雜貨店、米店、藥材店、
西餐室等。街市在入夜之後,燈火輝煌,如同白晝。荔枝角道設有
明星戲院及東南、東陞、一園、大華四間酒家。大華酒家是該處著
註 1 政府參照新界的鄉約,劃分不同的地域(約),將九龍界限街以南及深水埗等鄰
近地區分為若干約。深水埗屬於第四約。

48 深水埗風物志

003_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_20110831.indd 48 31/8/2011 16:23:34


深水埗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
名的酒樓,它位於荔枝角道、太子道與上海街交界,酒樓對面為旺
角戲院。長沙灣道雖然廣闊,但商店稀疏,且相隔甚遠。晚上的燈
光不算明亮。道路的中央種有草地,並以鐵鍊圍繞,以免行人踐踏。
桂林街、欽州街、元州街、福華街及福榮街商店甚少,工廠較多。
大埔道設有「大埔路汽車公司」及數十間宏偉的洋樓,它與青山道

˙
英治前至二十世紀末昂船洲的發展面貌
交匯處,左轉經鷹巢山的山麓,可通往沙田及大埔等。

英治前至二十世紀末昂船洲的發展面貌
昂船洲

1927 年的昂船洲
Stonecutters Island, 1927
昂船洲位於維多利亞港的西面,朝着深水埗和葵涌的方向。
該島是長形的,由上俯瞰像英文字母 'N'。直至 1863 年,昂船洲是
個「無人居住的荒島」。那時候,香港經常發生犯人逃獄的事件。
因此總督羅便臣建議在昂船洲興建監獄,囚禁犯人。
昂船洲監獄建成之前,政府購買了廢船「沙宣」號,經改建
後收容囚犯。威廉遜被委任為獄船及監獄分所所長。昂船洲監獄可
收容約六百多人,而獄船可收納逾三百人。昂船洲監獄改善了囚犯
常常逃獄的問題,也紓緩了域多利監獄人滿之患的情況。
在 1874 年 9 月 20 日,颱風突襲香港,風勢猛烈。由於昂船
洲監獄的結構不甚牢固,全座被颱風吹毀,囚犯缺乏救援而全部喪
命。事後當局在沿岸撿獲三千餘具屍體。經此役後,昂船洲回復了
原來荒島的面貌。
其後,昂船洲成為了紳士們的好去處。他們發現昂船洲可以

深水埗風物志 49

003_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_20110831.indd 49 31/8/2011 16:23:35


深水埗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

作為週末去打獵的地
方。有些人士組織了
小規模的打獵團體,
籌集款項,購買打獵
用 的 東 西, 例 如 獵
˙
英治前至二十世紀末昂船洲的發展面貌

槍、獵犬、馬匹等外,
並買了一批獸類放在
島上,讓牠們繁殖,
然後獵取。( 註 1)
當時除了官紳
富商外,普通市民也
昂船洲上的軍人,攝於 1899 年
Soldiers in Stonecutters Island 1899
會到昂船洲玩樂。不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少市民有見昂船洲水
清沙幼,是一個天然的海浴場所,故一到夏天便前去游泳,十分熱
鬧。
到了 1883 年,政府決意把昂船洲規劃為軍事區域,建築炮壘、
軍械庫、兵房等,又駐紮陸軍,禁止市民進入。1889 年 3 月 13 日,
政府頒布〈封閉昂船洲條例〉,違反法規之人或船隻皆送官究治。
昂船洲附近海面也被劃為「禁海」。( 註 1)
在香港淪陷的三年零八個月期間,昂船洲被日軍佔領,成為
日本的軍事基地。日本人為昂船洲起了一個日本名字,名為「向
島」,日語讀成 Muku Shima,意思是「前面」或「對面」,也許是
由於昂船洲位於香港島
的前面。
在 1957 年以前,
昂船洲由英國皇家海軍
駐守,並被列作軍事禁
區。後來昂船洲成為了
軍事基地,沙灘也被封
閉了,沒有許可證的艇
昂船洲軍樂團, 攝於 1899 年
船不准靠近。二次大戰 Stonecutters Island Band, 1899
期間,英國皇家海軍在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註 1 〈昂船洲的過去(上)〉,載《華僑日報—香港掌故》:1948 年 2 月 18 日。

50 深水埗風物志

003_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_20110831.indd 50 31/8/2011 16:23:39


˙ 深水埗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
英治前至二十世紀末昂船洲的發展面貌
軍人營帳,攝於 1899 年
Military tents, 1899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島上建造了一個龐大的軍械庫,當中包括十一個地下軍火庫。在
1930 年,英國皇家海軍在島上建設了一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
在遠東最先進的情報截聽站。
在 1984 年,昂船洲興建了新的軍人宿舍,翌年,在昂船洲
北面,填海得地六公頃,開設污水處理廠。1986 年,政府在昂船
洲北面興建長四百五十公尺的海堤。為處理工業和家庭廢物及進行
其他發展,填海得地二點八公頃,以設置西北九龍污水處理廠。在
1988 年,政府在昂船洲建築海堤,並在海床進行填海,提供土地
興建道路及地
盤, 作 政 府 或
工 業 用 地。 昂
船洲亦建成了
長達一百八十
公尺的防波堤,
供海軍船隻作
避風塘。
到了八十
年 代 末, 政 府
雲湧昂船洲 ( 畫家:梁硯奴 )
Clouds over Stonecutters Island (Painter: Ms. Vivien Leong)
着手興建八號

深水埗風物志 51

003_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_20110831.indd 51 31/8/2011 16:23:43


深水埗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

貨櫃碼頭。政府經過
環境評估及水質測試
後,認為把昂船洲八
號貨櫃碼頭用填海的
方式,與深水埗區連
˙
英治前至二十世紀末昂船洲的發展面貌

接較為合適。此外,
填海亦可闢出土地,
興建貨櫃碼頭的各項
配套設施如貨櫃車停 昂船洲曾是英治時期的軍火庫
The island was once an arsenal under British rule
泊處、修理處及貨櫃
儲存處。填海也可以配合道路發展工程,以解決當時九龍區道路擠
塞的問題。貨櫃碼頭與美孚新邨距離較遠,不會影響到居民的生活。
( 註 1)

在 1993 至 1995 年間的西九龍填海工程,使島北和深水埗接


連,變成半島。半島上有新海軍基地、雷達站、八號貨櫃碼頭、中
央污水處理廠和新政府船塢。1995 年,政府在西九龍開拓土地約
三百八十公頃,包括昂船洲填海工程,配合政府在赤鱲角興建新機
場。填海得來的土地作新機場的連接道路之用,如第三條海底隧道、
西九龍快速公路及機場鐵路,以及更多的遊憩設施及政府設施。
1990 年代中,有五間造船廠遷至昂船洲。現時,位於昂船洲的船
廠有合興、宏德、海洋造船
及粵興船舶用品等。( 註 2)
九七香港回歸時,昂
船洲的海軍基地及軍械庫等
軍事設施已由中華人民共和
國解放軍使用。駐港解放軍
每年都會舉辦開放日,接待
市民參觀表演及軍事設施。

2011 年位於昂船洲的多間造船廠
Shipyards located in Stonecutters
Island, 2011

註 1 《香港年鑑》1984-1986,1988,1995。
註 2 《深水埗星報》,第 160 期。

52 深水埗風物志

003_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_20110831.indd 52 31/8/2011 16:23:47


深水埗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
各分區於日佔前後的面貌
( 內容參考 江山故人 《
: 香港新界風土名勝大觀》,第三章,南部寫真。
見《華僑日報》特約撰述,日期不詳,藏香港大學孔安道圖書館。)

荔枝角 

˙
各分區於日佔前後的面貌
荔枝角舊貌
Lai Chi Kok in the past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位於長沙灣的西面,面積不大,西面由荔枝角道往東至昂峨
山 ( 約位於蝴蝶谷附近 ),距離少於一英里。
1950 年代初,該處只有數十間樓房,商店包括茶室得心、廣
治興、協興居等,另有理髮室、雜貨店、小食攤、藥材舖等,合計
只有八、九間,是全區最繁盛的地方。此外有美孚火油公司氣油鼓、
開灤煤礦公司貯貨場、荔枝角游泳場、荔枝角監獄、梅江旅館。監
獄建於小山崗上,居高臨下,四週有石牆圍繞,看似一座小城,被
稱為香港最完善的監獄。往昔的楊屋村已被改建為一所女子監獄。
荔枝角海灣面積約三分之一平方英哩,東西兩邊有兩個小山
崗,北通九華徑,南望昂船洲,北部是一片沙灘,風平浪靜,設有
陸軍游泳棚及公眾海浴場,東部有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游泳場。每當
炎夏,九龍半島的居民喜歡前往游泳,因為和日本投降後的九龍半
島一帶,適宜海浴的只剩下這裏和紅磡的大灣。這裏商店既少,居

註 1 一般深水埗的居民仍記得荔園位於深水埗,但政府在劃分十八區的範圍時,卻將
荔園劃在葵涌之內。

深水埗風物志 53

003_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_20110831.indd 53 31/8/2011 16:23:48


深水埗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

民與泳客也不多,晚間十分寧靜。
五十年代初,富商邱德根以一百多萬美元,從「荔園」創辦
人張軍光手上購得荔園遊樂場。他除仿照香港過去的遊樂場,設立
博彩檔之外,還從九龍市區引進了幾種艷舞表演節目,使荔園遊樂
場入夜之後,便見人頭湧湧,時常爆滿。( 註 1)
荔枝角原是煤炭倉與美孚油庫的地段,及後發展為中產人士
˙
各分區於日佔前後的面貌

的新型屋苑—美孚新邨。
長沙灣

昔日長沙灣的雞鴨棚
The poultry shed in Cheung Sha Wan

長沙灣有不少村落,當中蘇屋、上李屋、黃屋三村都位於長
沙灣的北部,北臨大蓮澳山 ( 即蘇屋邨所在 ) 的山麓。由西而東,
有黃屋、上李屋、蘇屋,互相毗連,村落都以居民姓氏最多者命名。
蘇屋與上李屋都有數百名居民,黃屋也有百多人。蘇屋有蘇氏宗祠,
頗為簡陋,沒有對聯等文字紀錄。其餘兩村沒有宗祠。村民多以種
菜為生,上李屋有生產豆腐的工場。村舍多欠整潔,頹垣敗瓦,十
分破落,且以細小的寮屋為主,附近滿眼都是菜田。
小山崗上有新圍仔村,若朝東面前往黃屋,最接近的路可沿
大華鉛筆廠登山而去。居民有陳、曾等姓十多戶人,住了不長的時
間,以養豬和種菜較多。往北而行有路徑登山,約十五分鐘可至荔
枝角,高四百八十呎。沿途頗多松林,是青山道往沙田的捷徑。
1920 年代的長沙灣道自界限街起,至深水埗軍營為止。在軍
註 1 很多深水埗的居民仍記得荔園位於深水埗,但政府在劃分十八區的範圍時,卻
將荔園劃在葵涌之內。

54 深水埗風物志

003_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_20110831.indd 54 31/8/2011 16:23:49


深水埗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
營所佔的大片土
地以北,自海灘一
直伸展至美孚油
庫,是大小船廠和
木廠的所在地。木
廠的木排和木材,

˙
皆浮在水面。元州

各分區於日佔前後的面貌
街的一邊,即香港
紡織廠的背後,也
設有船廠與木廠。
長沙灣舊貌 戰 後 初 年,
Cheung Sha Wan in the past
政府繼續填海取
地,長沙灣很多船廠、木廠都遷移了。在元州街向海面傾下石塊泥
土。不久長沙灣道便由欽州街伸展至荔枝角了。
當時全區約有屋宇二百多間,多位於青山道,那裏工廠和商
店較多,計有集珍園,永和隆,太和隆等醬園,廣源興、李話梅菓
子廠、廣益芝麻工
場、 大 華 鉛 筆 廠、
順興銀硃棧、鼎豐
籐廠。新填海的一
帶已闢為街道,定
名為元州街、福榮
街、 福 華 街 等,
與深水埗相接。這
三條街道共有六十
餘 幢 樓 宇, 設 備
有 浴 室、 廁 所、 水
喉、 電 燈 等。 每 層
月租由八、九元至
十 三、 四 元。 海 濱
有很多船廠、木廠,
計有廣長興、廣民 從高處俯瞰長沙灣
An aerial view of Cheung Sha Wan
興、 興 記、 昭 記 等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深水埗風物志 55

003_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_20110831.indd 55 31/8/2011 16:23:51


深水埗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

船廠,寶興、榮茂祥等柚松杉木廠。順興銀硃棧旁邊,有通道向南
至黃屋村,聚集了很多小販,像一個小墟市,附近又有和新酒醋廠、
民元機器廠,煙囱凸出,有軋軋的機器聲,是全區最繁盛的地方。
石硤尾
˙
各分區於日佔前後的面貌

石硤尾木屋區
Shek Kip Mei squatter house area

在煙墩山(畢架山)範圍內的石硤尾村、白田村都位於山麓
凹進去的平地。1902 年大埔道建成後,路的左邊仍是菜地。1949
年前後,大陸移民湧至石硤尾村,建成龐大的木屋區。( 註 1)
在 1941 年前,大埔道有兩間頗為著名的中學:香江中學及崇
真教會所辦的崇真書院。前者在「百步梯」旁,後者在煙墩山山麓
下。香江中學對面是一些兩層高的洋房。
在 1920 年代初年,深水埗漸漸建成街道網,一些港島的富商
都在深水埗購地建築住宅或小型工廠。沿大埔道過了右邊的黃竹街
與石硤尾街口,可見到一些兩、三層高的洋房。大埔道上斜坡前的
左邊,也有較早建成而較寬敞的兩層洋房。有一間名叫「東廬」的
花園別墅 ( 註 2) ,主人名黃耀東,是三十年代深水埗最富有和最具
註 1 〈大埔道今昔〉,載《大公報》,2002 年 4 月 28 日。
註 2 「東廬」原址後來已改建為「東廬大廈」 ,位於石硤尾街。

56 深水埗風物志

003_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_20110831.indd 56 31/8/2011 16:23:53


深水埗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
影響力的華人紳士。早年的大埔道十分偏僻、荒涼,在一九五○年
後才日漸興旺起來。
白田村與石硤尾村都位於市區的東北,三面環山,一面通向
市區。白田位於北河街的盡頭,西面是大埔路,小谷之中滿是村舍
和菜田,居民有四百多名。有王園、瑞華園,飄香醬園及生利、利
生兩個豬欄。王園佔地不廣,而環境優美,建有一個圓型的人工池,

˙
各分區於日佔前後的面貌
中間建有涼亭。園中花木扶疏,池中種了荷花,香風暗浮,別饒佳
趣,旁邊有河流蜿蜒流過,有村民在河邊洗衣。
在小山丘上建有六間洋樓,都只有一層高,其前方有曾氏墓
地。向南走數百碼,便是石硤尾村,也有叫甲石尾村的,居民有
一千多人。屋宇多不整齊,沒有甚麼修飾,茅舍泥屋,縱橫錯雜,
有不少「掘頭巷」,…村人多從事製豆腐、麵筋、綠豆芽菜、大豆
芽菜、揀雞毛、製鈕、養豬種菜等。發芽菜的有十多家,方法是預
備一些大水缸,缸底有去水位,放綠豆或白豆於缸內,不斷灌入清
水,約一日一夜,豆便可發芽生長,當地的人表示,每日可出產數
十桶運往市場出售。雞毛廠約有五六間,每間雇用十多至三十多名
工人,薪酬為每斤三、四個銅圓。製豆腐的有十餘家,麵筋廠有四
家;也有發豆芽而兼生產麵筋的,產量頗大,十分暢銷,可獲不少
利潤。製鈕的只有三、四名工人,原料用白貝殼、雲母,雲母每擔
賣六、七十圓,白貝殼每擔賣八、九元,故用雲母製鈕,每一百只
賣幾元,而白貝殼造的則只賣幾
角。製法多用人手,雲母鈕每人每
日可製造七、八十顆,而白貝殼則
可造雙倍。該村製鈕的工廠,只
有和興一家。該廠有一具製鈕機,
但不常用。用機器製鈕,耗費材料
多而出品不夠精緻,反及不上人手
所造的好。所以廠家寧願使用人手
製鈕。豬欄有倫生棧、均生棧等五
家。豬隻分大、小兩種,大的每
擔賣十七元,小的每擔賣廿六元,
每頭在四十斤左右的則賣十八元。
每個豬欄常備大、小豬隻數十頭, 1901 年的深水埗巴色會
Basel House, Sham Shui Po, 1901

深水埗風物志 57

003_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_20110831.indd 57 31/8/2011 16:23:56


深水埗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

每日清晨,運往油麻地車站發售,豬的來源多在惠州、淡水等地。
大埔道往南有德明中英文女校、文化中學、巴式會及新常林
園。東廬四周建有圍牆,內有園林和西式建築,陳設華麗,庭院幽
深。左邊是德明女校,學校建在平台之上,有幾幢樓房和一個廣場。
有圍牆保護,面積十分廣闊。外表美觀,為全區之冠。巴色會是一
座面積廣闊的洋樓,建於山坡上,旁邊種滿樹木,往下開闢了道路,
˙
各分區於日佔前後的面貌

直達大埔道,有門額刻上「巴色會」三字,仿似禪林的山門。
九龍塘

九龍塘的稻田,1898 年
The rice fields at Kowloon Tong, 1898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九龍塘位於九龍嶺 ( 獅子山鄰近一帶 ) 之間,區內以山為主。


西連鷹巢山,東面是獅子山,北面可俯瞰沙田谷,而南面為九龍半
島。周圍的五、六哩內,泉石林木非常茂密,以北部最為青蔥。沿
著大埔道前往沙田,到山下時回望,便可發現山嶺景色明媚。各山
氣勢雄偉,東西二峰對峙,相距約二百碼,下陷處有小泉。小泉
旁邊的草長至及膝,野菜雜生。主峰在東邊,比副峰高約七十英
尺。山頂附近有較多松樹,登峰的山路呈「之」字形。站在山頂回
望九龍嶺的山脊,有如長蛇一般蜿蜒。往東一哩是九龍凹。該處高
一百三十六呎,有一個荒廢了的砲壘,壘石圍成圓形,上面有鐵板
圍繞覆蓋。九龍塘區內愛好旅行的居民都常到此登高。由歌和老街
的旁邊有一山徑,步行約半小時即可到達山峰。如果時間尚早,行

58 深水埗風物志

003_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_20110831.indd 58 31/8/2011 16:23:57


深水埗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
山者亦可同時登上獅子山,或轉到沙田。由九龍塘望過去,山峰的
破口,與大嶼山的鳳凰嶺略為相似,又像已爆發的火山。山下有九
廣鐵路(現今為港鐵東鐵線)最長的山洞。
在市區發展方面,一批英商於 1922 年組成九龍塘發展有限
公司,希望將九龍塘發展為一個有多幢英式兩層高花園別墅的新市
鎮。可是工程受到 1925 年省港大罷工和發起人病逝的影響而停頓。

˙
各分區於日佔前後的面貌
數年後,工程才由何東爵士繼續進行,並於 1929 年完成。因此,
九龍塘當時的建築帶有濃厚的英國風味,如金巴崙道、雅息士道、
劍橋道、牛津道、打比道、約克道等等。此外,為紀念何東爵士,
建成了一條何東道。六十年代末,當局將九龍塘旁邊的一段龍翔道
的分支改名為廣播道,以配合設立在山坡上的多家電視台及電台。
( 註 1)

九龍仔

圖中央為九龍仔村,左上方為九龍塘的「花園城巿」
New Kowloon Centre, Kau Lung Tsai Village, with Kowloon Tong Garden City beyond and
to the left, 1923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位於石硤尾與九龍塘之間,是活在老街坊口中的一個地區。

註1 鄭寶鴻、佟寶銘編著:《九龍街道百年》,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0
年 8 月初版,70-83 頁

深水埗風物志 59

003_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_20110831.indd 59 31/8/2011 16:23:58


深水埗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

據口述資料,九龍仔位於石硤尾至九龍塘之間,範圍包括九龍塘的
一部分、南山邨、大坑東邨、大坑西邨一帶。早年十分荒涼,沒有
甚麼人煙。英國租借新界之後,港府於 1904 年曾對新界與九龍相
連的地方,繪製了較細緻的地圖。根據地圖,九龍仔的所在地便是
現時九龍仔公園及其鄰近地區。七十至八十年代,九龍仔的名稱開
始在香港的地圖上消失,只餘下九龍仔公園的名稱和位置。
˙
各分區於日佔前後的面貌

九龍仔位於界限街以北,也是 1898 年新界租借地裏面的一片


地方。由於與 1860 年割讓的九龍半島南端接壤,故被視為市區的
範圍而管治,亦屬於被稱為新九龍的一部分。
戰後九龍仔經過幾次大火之後,部分地方建成了大型的公共
屋邨,以致九龍仔的範圍日漸縮少,名字也漸漸湮沒。目前只餘下
九龍仔公園可讓年長的人記得這一帶原本的名稱。
1954 年九龍仔發生大火,火燒了三日三夜。1962 年,九龍
仔再一次發生大火,有九百名居民無家可歸。同年,颱風溫黛肆虐,
九龍仔的木屋區又再遭遇嚴重的破壞。當時政府清理瓦礫也要三個
月的時間。
有人稱:戰後九龍仔隨着大火的發生,和政府在那裏大量興
建公屋,「乘勢進佔當地,改造當地面貌,整治當地生活,…使
新一輩的港人往
往只知深水埗與
九龍塘之間有大
坑 東 邨、 大 坑 西
邨和南山邨等公
屋地區而不知當
地有九龍仔的存
在」。( 註1)

( 左上方 ) 九龍仔公
園,攝於 1975 年
(Top left) Kowloon
Tsai Park, 1975
相片來源:政府檔案處
歷史檔案館

註 1 張少強:〈城市的規劃與九龍仔的失落〉,載《舊區新語 九龍仔社區實踐與
非政府組織》,9 頁,深水埗社區協會,2008 年。

60 深水埗風物志

003_全區及分區發展面貌_20110831.indd 60 31/8/2011 16:24:00


日佔時期的深 水 埗

日佔時期的深水埗
日 佔 時 期 的 深 水 埗

日 佔 時 期, 日
軍成立的佔領地總督
部將深水埗區改名為
青山區。當時日軍將
大部分外籍戰俘關在
深水埗軍營。1942 年
1 月, 深 水 埗 軍 營 十
分擠迫,情況惡劣,
日軍感到難以管理,
才將二千名戰俘轉囚
戰俘在日軍看守下,列隊進入深水埗戰俘營
於 北 角 軍 營。 及 至 4 The war prisoners queued and went into Sham Shui Po
月,日軍指定深水埗 Camp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Japanese Soldiers
軍營只用於囚禁普通士兵。不少戰俘被迫參與修築道路、擴建機場
等苦役。
深水埗軍營是日軍佔領下眾多軍營中情況最差的,因為人多
擠迫、糧食短缺、衛生惡劣、藥物不足等因素,令營內的戰俘患上
白喉、痢疾及腳氣病等,情況異常嚴重,1942 年中便有百多人病
重死亡。1943 年由於社會人士和團體的努力呼籲而有所改善,但
1944 年 之 後 由 於 物
資非常短缺,問題更
為嚴重。到日本投降
時,大部分戰俘已面
無人色,骨瘦如柴,
氣若遊絲了。
1942 年 日 軍 在
深水埗設立華人的慰
安區及娛樂區。日軍
在日軍搜捕抗日志士的過程中,許多無辜的香港市民 與漢奸在深水埗大南
被殺,屍體堆積如山
When Japanese army tracked down and arrested the anti- 街設立公開式妓寨,
Japanese people, many innocent HK citizens were killed. 找來生活無依的可憐
Dead bodies were piled up.

深水埗風物志 61

004_日佔時期_20110831.indd 61 31/8/2011 16:30:23


日佔時期的深水埗

婦 女 當 妓 女。1942 年 9
月 9 日,總督部頒令中西
區的按摩業、妓寨等遷往
深水埗區或石塘咀區,以
集中管理。
日 軍 佔 領 香 港 後,
早期實施禁賭,但不少人
仍 私 自 開 賭。1942 年 由 日佔時期的購米票
一個擔任日軍幫兇姓袁的 A rice ticket during Japanese occupation
「密偵」頭子出面,在深水埗南昌街一帶開設六、七間規模較大的
賭館,賭博種類有骰寶、牌九、番攤等,有女
伶演唱,並有大鑼大鼓的樂隊伴奏。吸引賭徒
聚賭。後來一個日本軍曹,向袁某要求平分利
潤,但袁某拒絕。日軍軍曹下令關閉南昌街所
有賭檔。但袁氏卻化整為零,在九龍各地開設
非公開式的小型賭檔繼續經營。( 註 1)
1945 年 2 月,一個日本憲兵頭子金澤圖
雄中佐成立了一個「香港治安協助團」,為賺
取維持經費,除成立字花廠,每天開兩次,以
獲取收入外,又大開賭禁,在港九各
地的戲院和酒家開賭。當時在深水埗
設立的官方賭場位於大華酒家。
當時日軍軍政廳有見港九市區
的小販,聚集於人口密集的地方,影
響 交 通, 所 以 於 1942 年 1 月 27 日
發出通告,規定小販只可以在指定的
範圍擺賣,否則重罰。深水埗區可擺
賣的地方有 : 大南街、欽州街、南昌
街、北河街、基隆街。
市民在日軍總督部指定的白米配給所輪侯配給
HK citizens queued and took rice from designated
rice ration station assigned by the Office of the
Japanese Viceroy
註 1 參閱謝永光 :《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294 頁,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 年。

62 深水埗風物志

004_日佔時期_20110831.indd 62 31/8/2011 16:30:28


日佔時期的深水埗
日佔時期,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屬下的港九獨立大隊在香
港十分活躍,成為香港地下抗日的重要力量,其下的國際工作小組
於 1942 年三、四月間,在深水埗界限街某號二樓,設立接頭聯絡
地點。( 註 1) 國際工作小組的工作可分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盡快通過各種渠道,趁日軍佔領香港後立腳未穩,
尋找營救國際友人的線索。
第二階段:兼搜集日軍情報。例如他們統計日軍在香港九龍
採取了甚麼措施、手法,社會輿論、群情反映等。
第三階段:配合英軍服務團,以情報工作為主。
該小組於 1942 年底於深水埗設立了廣恒雜貨舖,作為與英軍
服務團駐惠州的前進總部在港九市區的地下聯絡站。當時雜貨舖的
開辦費用英方負擔,雜貨舖的用人和管理由港九獨立大隊派出四人
負責,英方指定一人到雜貨舖聯絡。至 1943 年夏,英軍服務團駐
港人員陳養失手被拘,日軍便派幾名便衣於清晨到雜貨舖搜查,並
抓去一人,隨即釋放。然而雜貨舖便放棄作為聯絡站的功能。游擊
隊與英軍服務團在香港市區的聯絡也只得中斷。( 註 2)
此外,港九獨立大隊著名的游擊隊員劉黑仔 ( 原名劉錦進 ),
自 1941 年 底 進 入 港
九地區活動,被委任
為紅槍隊副隊長。他
率領的短槍隊進入港
九地區後,於港島筲
箕灣、銅鑼灣,九龍
尖沙咀、深水埗及新
界沙田等地活動。他
曾為抗日在香港幹過
幾件大事,令日本人
大感頭痛。

抗日游擊隊提供情報協助抗日
Anti-Japanese guerilla provided information

註 1 以上內容參閱徐月清:《戰鬥在香江》,98 頁,《新界鄉情系列》編輯委員會出版,
1997 年。
註2 同上,98-101 頁。

深水埗風物志 63

004_日佔時期_20110831.indd 63 31/8/2011 16:30:30


滄海桑田 滄海桑田

海 岸 線 之 變 化
‧海
岸線之變化

1902 年的深水埗海岸線
Coastline of Sham Shui Po, 1902

1924 年深水埗的海岸線
Coastline of Sham Shui
Po, 1924

1937 年的深水埗海岸線
Coastline of Sham Shui
Po, 1937

Reference: Empson, Hal, Mapping Hong Kong : a historical atlas. Hong Kong: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1992.

64 深水埗風物志

005_滄海桑田_20110831.indd 64 31/8/2011 16:40:36


‧海滄海桑田
岸線之變化
1947 年深水埗地圖
Map of Sham Shui Po, 1947

1964 年深水埗的海岸線
Coastline of Sham Shui Po, 1964

1990 年深水埗地圖
Map of Sham Shui Po, 1990

Reference: Empson, Hal, Mapping Hong Kong : a historical atlas. Hong Kong: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1992.

深水埗風物志 65

005_滄海桑田_20110831.indd 65 31/8/2011 16:40:44


滄海桑田

填 海 工 程
深水埗區地少山多,
‧填

面積較為狹小。惟靠近海
海工程

邊,便於填海爭取土地。
二十世紀初,以鴨寮村一
帶為中心,填成了現今深
水埗的主要街道,並在得
來的土地上建成深水埗軍
營,約達至現今的東京街。
1945 年 二 次 大 戰 結
束後,政府繼續進行填海
工程。
七十年代以後,西九 深水埗填海區地圖,1918 年
Plan of reclamation area in Sham Shui Po, 1918
龍填海工程進行,漸漸把 相片來源:The National Archives
昂船洲與九龍半島連結起來。填海增闢了更多土地,建築房屋及各
種道路、橋樑等基建設施。至今填海得來的土地約佔深水埗區的四
分之一。

二十世紀初至二次大戰前
自 1898 年中英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後,深水埗便位於
港英政府管治範圍內。為取得更多可用的土地,以發展商住及輕工
業,並為英軍提供軍事用地,以建設軍營,政府積極發展深水埗。
1910 年 由私人承建商承建,完成填海工程 ( 編號 NKIL 26),取
得二萬二千五百平方呎土地。
1911 年 私人填海工程 ( 編號 NKIL 27),取得一萬一千三百一十
平方呎土地。又完成荔枝角道桂林街與北河街之間、南
昌街至桂林街之間的一片土地,並開闢了鴨寮街和汝州
街。另外,編號 NKIL41 的工程,有二萬零二百四十平方
呎填海工程仍在進行中。
1912 年 政府耗資二萬八千八百九十八港元,在深水埗大規模填
海,由桂林街伸展至東京街,夷平西角山。工程至 1914
5-12 月 年完成,獲九點七英畝土地。委聘私人發展商完成填海

66 深水埗風物志

005_滄海桑田_20110831.indd 66 31/8/2011 16:40:46


滄海桑田
工程,取得五英畝土地安置少量因遷拆舊村落民居的村
民。西北面與鴨寮村的改善工程相接。另一幅土地則由
另 一 發 展 商 (Po Yick Co.) 填 出 四 點 六 畝 土 地。(NKIL

‧填
39,46,47,48,49,50)

海工程
1914 年 耗費五萬零五百八十一元的第二期填海工程完成,用作
安置拆遷舊村落的居民。
1919 年 由於人口增加及工業發展,土地需求殷切,港府遂決定
在深水埗大規模進行填海。由於面積廣濶,耗時約十
年才結束。工程共填取六十五點二英畝土地,當中有
三十七點九英畝作建屋的用途。工程完成後,欽州街以
西一帶新填地被英國軍方接管以興建軍營,而長沙灣一
帶則於三十年代發展成一工業區。1928 年,美孚石油選
擇在荔枝角灣畔建儲油庫。 ( 註 1)
1920 年  夷平在大角咀及福全鄉之間荒蕪的小山丘,藉以清除深
水埗和大角咀之間的阻隔。另外,又在大埔道以東,塘
尾以外的防波堤外填取四十二點九英畝土地,並在 1923
年建成長沙灣道、田寮街、元州街等。( 註 2)

1936 年的深水埗
Sham Shui Po, 1936

註 1  其所在之土地已於 1967 年以後陸續興建為美孚新邨。


註 2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September 28,1923.

深水埗風物志 67

005_滄海桑田_20110831.indd 67 31/8/2011 16:40:48


‧滄海桑田

海工程

五十年代的深水埗
Sham Shui Po, 1950's
二次大戰後
1965 年 港府在深水埗長沙灣填海區外加建一條海堤。( 註 1)
1967 年 港府在長沙灣一帶的填海工程取得五英畝土地。
1974 年 為興建小輪碼頭廣場及發展西九龍走廊道路計劃,於深
水埗碼頭北面開始建築一條長達一千二百呎的海堤,並
同時進行填海工程以增闢所需的三十英畝土地。( 註 2) 在
深水埗完成建築一條長達一千二百呎的海堤,繼續填海
工程,已填就八點二英畝土地。( 註 3)

填海前 ( 左圖 ) 及填海後 ( 右圖 ) 的長沙灣


Cheung Sha Wan, before (left) and after (right) the reclamation works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註 1 “Public Works and Utilities 1965”,p.173.”


註 2 《1974 年香港年鑑》 第二十七回,香港全貌,一年來之香港建設,第二篇,52
頁。及 1974 年《公共工程與公共事業》114 頁。
註 3 1975 年《公共工程與公共事業》114 頁。

68 深水埗風物志

005_滄海桑田_20110831.indd 68 31/8/2011 16:40:53


滄海桑田
1976 年 深 水 埗 第 一 期 填 海
工 程 完 成, 得 到 的
土地可作為新碼頭

‧填
廣場之用。

海工程
1977 年 深 水 埗 動 工 興 建 新
小 輪 碼 頭 及 廣 場,
以代替在北河街的
舊碼頭。
1977 年 荔 枝 角 海 灣 填 得 一
點 二 公 頃 土 地, 並
開始在該處興建第
二所精神病院。 七十年代填海後的長沙灣區
Cheung Sha Wan after reclamation work, 1970's
1978 年 取 代 北 河 街 舊 碼 頭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的深水埗新小輪碼頭及廣場,接近完成 ( 註 1)。沿通州街
海旁填海三十英畝,大致已告完成。並在新填地興建一
座兩層高的新型渡海小輪碼頭,落成後可供兩艘小輪同
時停泊,並有上落斜橋及現代化的設備。而位於北河街
原有的深水埗小輪碼頭,遷往新填好的岸邊。並繼續進
行填海至南昌街對開海面,與大角咀通州街銜接。荔枝
角海灣繼續填海,並填得五公頃土地,以作為康樂及曠
地用途。
1979 年 荔枝角的填海工程繼續進行,再填得二公頃土地,作曠
地及康樂用途。另用公眾傾泥方式進行的深水埗填海工
程已填得三點四公頃,供機關及團體使用。深水埗興建
的渡海小輪碼頭及廣場及荔枝角美孚新邨的臨時渡海小
輪碼頭己經完成。
1980 年 深水埗及長沙灣均劃出公眾傾瀉泥土區,深水埗區共填
地二點五公頃。留作曠地之用;長沙灣區亦已填得四公
頃。用作興建批發市場及附屬建築物用。
1981 年 深水埗公眾傾瀉泥土區進行第二期填海工程已告完成。
填地約三公頃。作曠地之用。

註 1 《1978 香港年鑑》第三十一回,香港全貌,一年來之香港建設,第二篇, 七八頁。

深水埗風物志 69

005_滄海桑田_20110831.indd 69 31/8/2011 16:40:56


滄海桑田

1982 年 長 沙 灣 填 海 區 進
行全長四百公尺
的海堤上層建築
‧填

工程。
海工程

1983 年 長 沙 灣 海 堤 上 層
建 築 工 程 完 成。
當局準備沿新海
旁一帶興建碼頭, 八十年代末的西九龍填海工程
以 代 替 舊 的 起 卸 West Kowloon reclamation work, late 1980's
設備。政府已批出合約,在昂船洲進行填海工程。包
括長達一千二百三十公尺的海堤及一百七十公尺的防波
堤。長沙灣的公眾傾卸泥土區,取得四公頃土地,供政
府及工業用途。
1984 年 長沙灣一帶填海取得四公頃,以備建造蔬菜及魚類批發
市場和工業用途。
1985 年 長沙灣繼續填海工程,填得土地四點五公頃,供興建魚
市場、屠房各一個,及興建西九龍走廊。昂船洲北部填
海得地六公頃,用作開設污水處理廠。
1986 年 在昂船洲北部建有長四百五十公尺的海堤。又在長沙灣
建堤,供處理工業及家庭廢料和其他發展用途。在長沙
灣填海得地八公頃,以建造西九龍走廊、食品批發市場
和工業設施及市容地帶。昂船洲北部填海得地二點八公
頃,供設置西北九龍污水處理廠。

1974 年 ( 左圖 ) 及 1995 年 ( 右圖 ) 的昂船洲與西九龍


Stonecutters Island and West Kowloon, 1974 (left) and 1995 (right)

70 深水埗風物志

005_滄海桑田_20110831.indd 70 31/8/2011 16:41:03


‧填滄海桑田
海工程
九十年代昂船洲的填海工程
Reclamation work at Stonecutters Island, 1990's
1988 年 在昂船洲興建長一百八十公尺的海堤,供海軍船隻避風
之用。
1990 年 在荔枝角灣進行填海工程。港府決定在西九龍填海,以
取得三百三十公頃土地,於 2002 年前分期完成,以發
展商住樓宇,貨櫃業後勤支援及交通設施。
1994 年 西九龍填海工程進展穩定,工程分階段進行。
1996 年 填海所得的三百四十公頃土地北至荔枝角及昂船洲,南
至油麻地。土地用作興建私人住宅及公共房屋,並作商
業、工業、政府、團體、社區、休憩用地及其他用途。
1997 年 西九龍填海工程大致完成,連接西區海底隧道、西九龍
快速公路及三號幹線其中一段的主要幹道,相繼於 1997
年落成通車。此外,雨水幹渠及污水系統改善工程已大
致完成。填海區餘下的道路及排水工程也逐步完成,以
配合有關發展。南昌邨前面的一幅大型休憩用地發展已
經 完 成, 作 為 該 住
宅區與西九龍快速
公 路 間 的 緩 衝 區。
西九龍填海區內的
其他發展工程亦在
進 行 中, 其 中 包 括
私 人 屋 苑、 公 共 房
屋 及 商 業 樓 宇。 這
九十年代初的長沙灣填海工程
些發展可容納約
Reclamation work at Cheung Sha Wan, early 1990's 十一萬八千名居

深水埗風物志 71

005_滄海桑田_20110831.indd 71 31/8/2011 16:41:10


滄海桑田

民,紓緩了鄰近住宅及工業區的擠迫情況。當局將西九
龍填海區的五個工業地盤重新劃作住宅用途,比原先訂
立的目標人口多容納三萬八千人。
‧填

深水埗是個商住混合的舊區,人口非常密集。八十年代初,
海工程

區內人口接近五十萬,成為當時全港,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
地 方, 並 列 入
健力士世界紀
錄 大 全。 隨 著
舊區重建及西
九龍填海工程
帶來大面積的
用 地, 深 水 埗
的擠迫情況已
有所改善。

九十年代區內填海及發展計劃
The reclam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s of the district

香港不同時期的填海工程
Reclamation work at different times

72 深水埗風物志

005_滄海桑田_20110831.indd 72 31/8/2011 16:41:15


歷史建築

歷史建築
李 鄭 屋 漢 墓
位於九龍深水埗東京
街 41 號,建於東漢年間,
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法定
古蹟。
李 鄭 屋 漢 墓 是 1955
年港府在興建李鄭屋邨徙
置大廈時發現的。建築工人
六、七十年代李鄭屋古墓 在夷平一個小山坡時,發現
Lei Cheng Uk Han Tomb, 1960-70s
了這座磚室古墓。港府安排
了專家進行研究及發掘。當時古墓的發現轟動全港,並吸引無數市
民到場觀看。據說有些工人和市民在港府未及派人守護之前,進內
拿取了一些文物,以致專家在內所得的文物並不完整。也有部分在
發掘時遭受破壞。經復修後,共有五十八件明器,包括陶製器皿及
青銅器,大多為漢朝房屋的模型及牲畜模型。相信是時人過身後慣
常使用的陪葬品,可反映東漢時期香港地區社會民生的生動面貌。
陪葬的陶製房屋多有欄杆,屋內及屋旁多豢養禽畜,當中有
豬、狗、雞、牛等。憑著古墓的資料,可以想像早年香港地區先民
的生活狀況及居住環境。
這種墓穴多屬富裕人家或達官貴人所擁有,當時香港地區為
偏遠之地,居民多屬土著,
主要是農民、漁民和鹽工,
故學者相信墓主為管理鄰近
鹽場的鹽官,或駐守鄰近營
寨的將軍。
當時香港大學中文系
教授林仰山負責主持這個古
墓的發掘和研究,取得了很
有價值的成果。其後學者根
據墓室的形制、墓磚銘紋及
出土文物等推斷,該墓應建 從古墓掘出的陶器及青銅器
於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間, Ceramics and Bronze exacavated from Han Tomb

深水埗風物志 73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73 31/8/2011 17:01:58


歷史建築

即 東 漢 時 期。 古 墓 與 在 廣
州、番禺等鄰近地區出土的
漢墓十分相似,只是規模較
小。
漢墓的文物曾長期放
在香港大會堂高座公開展
覽,自從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建 成 後, 當 年 出 土 的 文 物
已 移 送 博 物 館 展 覽, 供 人
參 觀。1988 年 李 鄭 屋 漢 墓
香港大學林仰山教授與其學生一起參與古墓
被列為法定古蹟,得以永久 發掘工作
保存。為了穩定漢墓內部的 Prof. Drake and his student during the exacavation
of the Han tomb
濕度和溫度,減緩墓室的損
耗,墓室不對外開放,但遊客可透過裝嵌在墓道門口的玻璃,窺探
古墓的內貌。
李鄭屋漢墓旁邊是一個小型展覽館,除了展出從漢墓出土的
陶器及青銅器外,還設有「李鄭屋漢墓」和「華南漢文化」兩個展
覽。博物館人員運用文字、圖片、照片、地圖、錄像和模型等輔助
展品,介紹漢墓的地理環境、發現經過和墓室結構,參觀者可從中
了解漢代 ( 公元前 206 至公元 220 年 ) 華南地區的社會文化特色。
古墓的主要結構呈十字型,並分為前、後、左、右四個墓室,
以磚砌成,部分磚塊刻有東漢使用的小篆。內容如:大吉番禺等。
反映香港地區在東漢時期
歸番禺所管轄。前室在正
中央,底部呈正方形,頂
部為穹窿頂,其餘三個墓
室都呈長方形。古墓有一
個類似防空洞的十字形地
下室,藏有陶器及青銅器
件,包括陶罐、陶壺、陶
盂、陶勺、陶禽等。
李鄭屋漢墓的出土
李鄭屋古墓入口
Lei Cheng Uk Han Tomb
令香港早期的社會文化歷

74 深水埗風物志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74 31/8/2011 17:02:01


歷史建築
史推前了一大步,並讓
我們知道香港和中國之
間十分密切的關係。古
代香港不但已入於中國
的管轄範圍,而且深受
中原文化的影響。

李鄭屋古墓內部情形
An interior view of Lei Cheng
Uk Han Tomb

前 北 九 龍 裁 判 法 院
建 成 於 1960
年,被列為二級歷史
建築。位於九龍石硤
尾大埔道 292 號,毗
鄰石硤尾邨。北九龍
裁判法院樓高七層,
由巴馬丹拿建築及工
程師有限公司設計,
於 1960 年 建 成。 採
簡單的建築風格,強 前北九龍裁判法院
調實用為主,故裝飾 Former North Kowloon Magistracy
細部皆較為簡約,沒有過份精美的裝飾,但大樓的直線線條仍清晰
有力,外型較為雄渾莊嚴。在六十年代可說是深水埗區內最雄偉矚
目的建築物。( 註 1)
法院大樓屬新古典主義式的建築,含有羅馬及希臘古典建築
的特色,如對稱的格局、有石柱的立面、突顯垂直向上的線條等。
藉以展示莊嚴的法治制度。牆上的巨型窗戶有利採光,減少能源消
耗及保持通風的效果。以灰色為主調,石柱及樓梯均有雕飾。
北九龍裁判法院運作了四十四年,審理的主要是一些較為輕
註 1 《變翻深水埗 》,12 頁,深水埗區議會市區更新及歷史建築保育工作小組。

深水埗風物志 75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75 31/8/2011 17:02:05


歷史建築

微 的 案 件, 如 無 牌 小
販、小販阻街、吸毒、
打架、交通事故等。故
在法庭上出現的大多是
販夫走卒、普羅大眾、
職業司機等,也有一些
吸毒者等輕微罪犯。
該裁判法院對保
安固然十分重視,當中
有不少固若金湯的囚室
及覊留室,以防疑犯及 前北九龍裁判法院內部情形
犯人逃脫。內部設有多 An interior view of Former North Kowloon Magistracy
條獨立通道,方便法官及庭警押解犯人前往法庭。
興建北九龍裁判法院目的是審理北九龍區的罪案。在 1942 年
前,全香港只有兩所裁判法院負責審北九龍區的罪案。一所位於眾
坊街與街市街交界的上海街,而另一所位於加士居道。位於上海街
的裁判法院已於 1957 年拆卸。加士居道的裁判法院亦於 2000 年關
閉,於是北九龍裁判法院一度成為九龍區唯一審理案件的法院。
北九龍裁判法院以往負責審北九龍區的案件,包括旺角、深
水埗、石硤尾、長沙灣及何文田。二十一世紀初,港府提出精簡司
法 機 構 的 架 構, 裁
判法院由原來的九
間 合 併 為 六 間, 北
九龍裁判法院亦於
2005 年 1 月 3 日關
閉。
北九龍裁判法
院於 2008 年成為首
批「 活 化 歷 史 建 築
夥伴計劃」下的七
幢建築物之一。

第二法庭入口
Entrance of No.2 Court

76 深水埗風物志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76 31/8/2011 17:02:07


歷史建築
前 荔 枝 角 醫 院
位於青山道
800 號, 始 建 於 1904
年, 被 列 為 三 級 歷 史
建 築。 一 百 年 來 經 歷
了 不 同 的 用 途, 也 不
斷 的 進 行 改 建。 現 存
樓 宇 依 山 而 建, 可 分
為 上、 中、 下 三 個 部 前荔枝角醫院
分, 建 築 物 超 過 三 十 Former Lai Chi Kok Hospital
幢,總面積約六萬五千平方公尺。
建築群位於青山道及蝴蝶谷道之間,旁邊為荔枝角收押所。
依山而建,有不少樹叢環繞,地方隱蔽,適宜作隔離用途。主要的
建築物有十二、三幢。設計以實用為主,屋頂為金字頂,中、下部
分的建築物大多以磚建成。且以一行直磚,一行橫磚的砌築法。這
種排法較為堅固耐用,適用於監獄、醫院、宿舍、警署等政府建築
物。
自 1898 年 英 國 租 借 新 界
後,最早期由英國商人擁有,及
後由政府購入,並先後撥作不同
的用途:
一 . 豬仔館 1904-1905 年
二 . 霍亂隔離營 1907-1912 年
三 . 軍營 1912-1914 年
前荔枝角醫院荔樂花園門樓
四 . 荔枝角監獄—香港第二個 Entrance of former Lai Hong Garden
監獄 1924-1937 年
五 . 傳染病療養院 1938-1970 年代
六 . 痳瘋病療養院 1974-2000 年
七 . 荔康居護理院 2000-2004 年
前荔枝角醫院
Former Lai Chi Kok Hospital

深水埗風物志 77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77 31/8/2011 17:02:13


歷史建築

深水埔公立醫局 ( 深水埗美沙酮診所 )
位於醫局街,是
在 1930 年 建 成 的 第
二代深水埗醫局,被
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醫局街是以此得名。
第一代醫局建於 1910
年,位於深水埗天后
廟的旁邊。由於該醫
局規模較小,且日漸
殘破,未能滿足深水 深水埔公立醫局
Sham Shui Po Public Dispensary
埗人口日漸增加的需
要,故於 1930 年拆卸並遷到現址。據說此醫局於二十世紀三十年
代初由市民籌款興建而成。當時有「深水埗皇帝」之稱的富商黃耀
東先生捐出第一筆的款項,並在華籍警察陪同下向街坊募捐。
深水埗公立醫局樓高兩層,是一幢具有時代特色的建築物;
採西方的建築模式興建,沒有絲毫中式建築的元素。外表樸實無華,
予人厚重和堅穩的感覺。牆身刻有不少筆直的線條,形象清爽簡潔。
地下有騎樓的設計特色,以六根長條形的方形支柱承托;二樓有陽
台,並設有窗花和欄杆。二樓近頂部書有「深水埔公立醫局」幾個
大字。可見戰前深水埗寫作深水埔。
醫局佔地一千二百平方公尺,一樓設有辦公室和職員的休息
室;地下設有詢問處、診療室、疫苗注射室、更衣室及一間辦公室
等。醫局雖然曾經過數次修建,但建築物的主要結構仍能保存。
戰前這家醫局由深水埗街坊組織管理,日間為醫療中心,晚
上則用作街坊們聚會和議事的場所。二次大戰後交由政府接管,初
期主要是為病人提供門診服務。1972 年香港推行美沙酮計劃,醫
局的配藥室成為了美沙酮治療中心。
2002 年醫局進行翻新工程後,設施漸趨完善,為戒毒者提供
一站式的診治服務。時至今日,深水埗公立醫局已改名為「深水埗
美沙酮診所」,並由香港醫療輔助隊管理。

78 深水埗風物志

006_歷史建築_20110901.indd 78 1/9/2011 15:36:20


歷史建築
深 水 埗 警 署

深水埗警署
Sham Shui Po Police Station

位於荔枝角道與欽州街交界,於 1924 年興建,1925 年落成。


鄰近麗安邨及西九龍中心。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是九龍區第二歷
史最悠久的警署。當年位於深水埗軍營旁邊,是區內的警察總部,
戰前管轄範圍遠至荃灣一帶。
二十年代初,深水埗日漸發展,入遷人口愈來愈多,惟區內
警 力 不 足, 治 安 日
差,罪案不斷增加。
政府為維護法紀,便
建造這個警署以保
障市民人命財產的
安全。
深水埗警署是
典型的英國殖民地
建築,樓高三層,有
傳統的圓柱門廊,具
明顯的維多利亞式 1936 年的深水埗警署
Sham Shui Po Police Station, 1936

深水埗風物志 79

006_歷史建築_20110901.indd 79 1/9/2011 15:36:24


歷史建築

建築風格。
日 佔 時 期 (1941-1945
年 ),毗鄰警署的軍營被日軍
改為戰俘拘留營,警署被用作
拘留營的指揮部。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由
於 深 水 埗 人 口 眾 多, 學 額 不
足,故港府曾計劃將深水埗警
署所在地方保留作小學用途。 深水埗警署槍房,攝於 2002 年
Gun room in the police station

及後可能因為治安問題的惡化,
及小學學位漸見充足,故此警署
得 到 保 留。 長 沙 灣 警 署 於 1978
年建成後,深水埗警署成為了區
內的分區警署。

( 左圖 ) 警署外的走廊
(Left) Corridor outside the police station

俯視深水埗警署
Vertical view of Sham Shui Po Police Station

80 深水埗風物志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80 31/8/2011 17:02:22


歷史建築
三 太 子 廟 及 北 帝 廟
三太子廟位於深

‧深
水 埗 汝 州 街 198 號,

水埗廟宇
鄰近北河街,被列為二
級 歷 史 建 築。 該 廟 建
於 1898 年 ( 清 朝 光 緒
二十四年 ),距今已有超
過一百年的歷史,是香
港唯一供奉哪咤為主神
的 廟 宇。( 註 1) 在 1915
三太子廟 年,廟宇在新址的工程
Sam Tai Tsz Temple 開始,一年後完工,此
後廟宇便座落在汝州街。( 註 2) 毗鄰相接的北帝廟建於 1920 年,被
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由深水埗的漁民所集資興建。相傳北帝是海神,
是漁民的守護神。 
1894 年中,香港發生鼠疫,很快傳遍全港,數以千計的人死
亡,為史上所罕見。弄得人人自危、恐慌不已。有人認為是妖魔作
祟,建議請來神靈鎮壓妖邪,三太子是中國神話傳說中大將李靖的
三子哪咤,擅長驅邪趕鬼。深水埗內的客家人建議前往廣東惠陽,
請來三太子神像巡遊,並請道士作法,對付地方上的妖怪幽靈。據
說供奉神像出巡後,瘟疫便告停止。故此一班客家籍的打石工人便
於 1898 年 興 建 三 太 子 廟 供
奉三太子的神像,以守衛深
水埗區,以免居民再受災劫。
三太子廟採傳統中國兩
進式的建築形式,第一進是
門廳,中間有天井,第二進
北帝廟內部
An interior view of Pak Tai Temple

註 1 澳門柿山 ( 位於大三巴正門旁邊 ) 也有一間哪咤廟,據說歷史還沒有深水埗那一


間那麼長久。
註 2 施其樂著,宋鴻耀譯:《歷史的覺醒 香港社會史論》,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1999 年,222 頁。

深水埗風物志 81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81 31/8/2011 17:02:32


歷史建築

是神壇。供奉了三太子、觀音、包
公、金花娘娘、唐三藏、齊天大聖、
朱八戒、哮天犬、六十太歲、土地
‧深

等。廟前的旁邊有香爐。廟內亦設
水埗廟宇

有祖先靈位供善信安奉先人。
現時廟內仍保留晚清光緒年間
製造的鼓和鐘等。據說詠春拳著名
的大宗師葉問,於五十年代曾在三
太子廟內教授詠春拳法。( 註 1)
節慶 : 農曆三月十八日為三太
子誕;農曆三月初三日為北帝誕。
北帝廟
Pak Tai Temple

天 后 廟

位於桂林街的天后廟
Tin Hau Temple, situated in Kweilin Street
深水埗天后廟建於 1901 年 ( 光緒廿七年 ),位於醫局街與桂
林街交界處,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深水埗昔日為漁民聚居的地方,
漁民恆以為藉神力可使風調雨順,波浪不興。遂與當地的陸上居民
與商戶集資在深水埗醫局街建廟以奉祀天后。(註 2) 天后廟座北向
註 1 《入廟拜神》,102 頁。
註 2 據學者 Carl Smith 的研究所得,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於長沙灣與福榮街
之間,有另外一間天后廟,可見深水埗昔日當是漁民集中的地方。另參考《從深
水步到深水埗》,43 頁,深水埗區議會,1998 年。

82 深水埗風物志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82 31/8/2011 17:02:39


歷史建築
南,當時建築物座落在西角山的山腳,
在雜亂的海灘和一堆大石之中。( 註 1)
由於位於海邊,可望見大海及對岸的

‧深
中、上環。只是後來不斷填海,並興

水埗廟宇
建了不少高樓大廈。故現在深水埗天
后廟已遠離海邊。
天后本姓林名默,生於北宋建
隆元年 ( 公元 960 年 ) 二月二十三日。
據云:林默出生時「地變紫,有祥光、
異香,經旬不散」。據說林默長大後,
對海事有先知先覺的特異功能,對海
上的風雲變幻有不同凡響的感應,經 天后廟內的銅鐘
常泛舟海上救助遇難的漁民和商人。 Bronze bell in Tin Hau Temple

有一次,林父與四子乘船到福州辦事,林默忽然感應到父兄
的船遇到風暴,她雙眼直視前方,口中唸唸有辭。幾日後,父兄歸
來,訴說海中遭遇風暴及被拯救的經過,方知這次遇險幸得林默
「元神出竅救父兄也」。自此,林默搶救遇險船民的故事便廣為人
所傳頌,以後各朝的皇帝多次封贈,如天妃,後來更被朝廷封為「天
后」,作為膜拜的對象。清初更下令沿海各地廣建天后廟,以保護
在海邊居住和生活的居民。
深水埗天后廟初位於海灘,風水殊佳,後因填海之故,今日
已處於深水埗的市中心。廟內建築皆依照古制,正殿 ( 即諸神之壇
位 ) 在後,其左右設有偏殿。廟內除了供奉主神天后外,還供奉了
觀音、太歲及包公等神祇。該廟於 1915 年及 1990 年重修,並保存
了重修的碑記。
該廟的建築頗具特色,中門上保存了一對像蘇繡般的木屏風。
( 註 2) 正門為花崗石的門框,其上刻有「天后廟」三字,旁邊刻有
一副對聯:「百粵著聲靈大道為公錫福自天宏啟宇;八方虔禱祀群
生在宥臚歡薄海慶安瀾」。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的天后誕,香客、
善信絡繹不絕。

註 1 施其樂著,宋鴻耀譯:《歷史的覺醒 香港社會史論》,220 頁,香港教育圖書公


司,1999 年。
註 2 〈2006 年深水埗天后廟〉,單張,華人廟宇委員會印行。

深水埗風物志 83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83 31/8/2011 17:02:41


歷史建築

關 帝 廟 ( 舊 稱 武 帝 廟 )
原 稱
‧深

協天宮及武
水埗廟宇

帝廟,是九
龍區唯一供
奉關帝為主
神的廟宇。
位於九龍深
水埗海壇街
與界限街交
界,被列為
二級歷史建
築。建築物 關帝廟新建門樓
背靠深水埗 The newly constructed gatehouse of Guandi Temple
公立醫局,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深水埗武帝廟建於清朝中葉,
年份已不可考,而最近一次重建是於清朝光緒十七年(1891 年)。
廟內仍有鑄於光緒十七年的銅鐘及祭壇。兩件文物刻鑄的字句及花
紋圖案 , 十分精緻,顯示當時官方及民間對這所廟宇的重視,也反
映了當時中國金屬及木刻鑄造工藝的優秀水平。( 註 1) 廟中有一刻
於 1885 年的紀念碑,上面有贊助人的名單。( 註 2) 2010 年,易名
關帝廟,為大事慶祝,舉行大規模的巡遊、廟會,並上演神功戲。
當地人興建這座主祀關帝的廟宇,祈求監察貿易的忠誠。也
由於深水埗區的前清文武官吏為了紀念關公的精忠義勇,足為後世
人臣之典範,於是在光緒十七年 (1891 年 ) 斥資在深水埗海壇街興
建關帝廟。早期關帝廟位於海旁,附近有不少卸貨的碼頭及船廠。
( 註 3) 。關公,本姓關名羽,三國時代蜀國的名將,與劉備及張飛桃
園結義,立志興復漢室。關公一生戰績彪炳,曾擊敗吳、魏之師;
曹操屢以名利勸之仕魏均不果,以重義重情見稱。後敗走麥城,為
孫權所擒,不屈而死,終年五十八歲。據說他死後英魂不滅,當陽
註1 見廟內的古鐘及祭壇。
註 2 見廟內鑲嵌在牆上的石刻紀念碑。
註 3 參閱《關聖帝君迎聖大典暨深水埗關帝廟門樓落成典禮特刊》,28 頁,典禮籌
備小組,2010 年。

84 深水埗風物志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84 31/8/2011 17:02:44


歷史建築
玉泉山普淨上人聞其
大呼:「還我頭來!」
百 般 勸 喻, 其 魂 始

‧深
息。傳說關帝屢在玉

水埗廟宇
泉山顯靈,土人得其
庇蔭,立廟祀之。由
於其忠肝義膽激動人
心,成為中國歷史上
極受尊崇的人物。很
多朝代的皇帝都曾對
他封贈榮譽和稱號。 關帝廟的正門
Entrance of Guandi Temple
關帝廟早期由
建廟的熱心人士主持。初期由街坊組成的神功值理會管理,有廟祝
主理其事。1915 年重修;至 1931 年,交由華人廟宇管理委員會管
理。
關帝廟初時位處海邊。廟外原建有一座「玉仙亭」,可供遊
人欣賞海景。前面保留了一片空地作為市場,側面有一些棚屋。及
後因填海之故,如今已遠離海邊。
1922 年,隨着樓宇和市場被重建發展的關係,有人提議遷移
關帝廟,但政府官員卻認為實行獻金以保存廟宇和醫局會是一個較
好的選擇 ( 註 1) ,因此關帝
廟得以保留下來。
廟內建築皆依照古
制,正殿在後,設有供奉諸
神 的 祭 壇。 每 年 農 曆 5 月
13 日 及 6 月 24 日 的 關 帝
誕,香客、善信絡繹不絕。
深水埗關帝廟除供奉關帝
為主神外 , 亦供奉了文昌、
六 十 太 歲、 觀 音、 包 公 及
朱立大仙等神祇。 廟內新置的赤兔馬
The horse of Guandi
註 1 CSO 檔案 1464/1919。參考施其樂著,宋鴻耀譯:《歷史的覺醒 香港社會史論》,
222 頁,香港教育圖書公司,1999 年

深水埗風物志 85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85 31/8/2011 17:02:48


歷史建築

深水埗「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深水埗「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2 0 0 8 年,發 展 局 推 出「 活 化 歷 史 建 築 伙 伴 計 劃 」,第
一 批 七 個 項 目 中,深 水 埗 佔 有 三 個 歷 史 建 築 物 ( 群 ),包 括
前 荔 枝 角 醫 院、石 峽 尾 邨 美 荷 樓、前 北 九 龍 裁 判 法 院,供
非 牟 利 團 體 申 請,以 優 惠 租 金 租 用。

政 府 希 望 在 持 續 發 展 和 保 育 文 物 兩 者 之 間 取 得 平 衡,
並 推 行 措 施,加 強 文 物 保 育 工 作,將 這 些 歷 史 建 築 物 好 好
地 活 化 再 利 用,為 它 們 注 入 新 生 命,供 市 民 大 眾 一 同 享 用。

石硤尾邨美荷樓 ( 香港青年旅舍協會青年旅社 )

美荷樓是石
硤尾邨第四十一
座,是政府公共房
屋計劃的先驅,美
荷樓是全港僅存
的 H 型公共房屋
之一,位於深水埗
第一期石硤尾邨
第 41 座, 建 成 於
1954 年。 被 列 為 美荷樓
二級歷史建築。美 Mei Ho House
荷樓屬全港最早期的徙置大廈,也是唯一保留下來的一幢,於 2004
年停用及關閉,見證了香港公共房屋的誕生及演變。
2009 年政府推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在深水埗推出
三批歷史建築物供非牟利團體申請,以優惠租金租用,美荷樓是其
中之一。結果香港青年旅舍協會的建議書獲得採納,發展局向立法
會申請撥款一億九千萬元,活化美荷樓。入選的香港青年旅舍協會
負責計劃,並展開改裝工程。最快於 2012 年投入服務。
有市民說:「保留都是好事,可以回憶以前的生活。」亦有
市民說:「我相信沒有幫助,我們這裡不是商業化,又不是商業性

86 深水埗風物志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86 31/8/2011 17:02:51


歷史建築
質。」( 註 1)
青年旅舍協會多年來在本港設立七間青年旅舍,但全部位處


深水埗「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較為偏遠的近郊位置,美荷樓將是協會首間位於市中心地帶的青年
旅舍。並表明這間位於市內的青年旅舍,營運方式有點像一間酒店。
( 註 2)

美荷樓修葺及翻新之後,成為香港青年旅社協會的城市旅社,
是市區唯一的青年旅舍,約有一百三十間房。連接兩翼大廈的中間
部分拆卸重建,加建升降機和走火通道等設施,原來的H型大廈設
計會保留。旅社以社會企業的方式營運,價錢較為便宜,預計雙人
房房價每晚約五百元;當中設有公屋博物館,展示徙置區的環境和
生活風貌。
美荷樓最大的優勢,就是位於近市中心的地區,交通方便,
四通八達。由於收費較廉,青年旅舍能吸引「背包族」及本地團體
入住,近年內地來的自由行旅客成為另一客源。青年旅舍協會邀請
顧問公司就美荷樓的改建工程進行詳細建議及設計,就建築、文化
保育、結構工程、屋宇裝備及園景等多個範疇提供建議。( 註 3 )
青年旅舍協會還要向城規會申請規劃許可,及向屋宇署及消
防處申請證明設計符合法例規定,並申請經營旅舍和咖啡室牌照,
到 2011 年底始能實際動工。
美荷樓改建
後, 提 供 一 百 零 九
間 雙 人 房、 九 個 宿
舍、 兩 個 家 庭 房 及
四個傷健人士房間,
並設有公屋博物館、
展 覽 場 地、 多 用 途
室 及 咖 啡 室, 體 現
建築物原有的歷史
背 景, 建 設 成 本 估
美荷樓俯瞰圖
計為一億九千萬元。 An aerial view of Mei Ho House

註 1 《亞洲電視》新聞, 2010 年 4 月 20 日。
註 2 《星島日報》,2009 年 8 月 30 日。
註 3 《星島日報》,2009 年 8 月 30 日。

深水埗風物志 87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87 31/8/2011 17:02:55


歷史建築

前北九龍裁判法院 ( 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 )

深水埗「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北九龍裁判法院於 2008
年成為首批「活化歷史建築夥
伴計劃」下的七幢建築物之一。
結果美國「薩凡納藝術設計學
院」的建議書獲得採納,2009
年 2 月 17 日,政府宣佈該學院
獲得前北九龍裁判法院大樓的
營辦權。

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內部情形
這個項目成為唯一毋
須 政 府 補 貼 的 項 目, 學 院 斥 資
An interior view of SCAD
一億五千萬元復修建築物,並表示會聘用二百人,主要會聘請本港
人士。法院改變為學院後,設有約四十個課室,薩凡納藝術設計學
院提供動畫、攝影及動作數碼媒體設計等課程,提供一千五百個全
日制專上學位,供本地及海外預科畢業程度的學生報讀,平均學費
約二萬七千美元。又計劃打造成亞洲主要的數碼媒體研習中心。
薩凡納藝術學院於 2010 年 9 月開學。學生主要來自香港,
也有不少來自美國及世界各地,尤其是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各國的
分校可以互通學分,
學生到不同地方的分
校上學,學分都受承
認,讓他們獲得不同
地方的生活及學習經
歷。該學院亦強調地
方特色的藝術創作元
素,故學生的專題學
習方面尤多以地方上
的民生、社會及經濟
為題材。像廟宇、商
舖、古蹟等。(註 1) 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內部情形
An interior view of SCAD

註 1 按英國的司法制度,最高級的法庭為終審法院,其次為最高法院,其下有區域法
院,最基本的是裁判法院。

88 深水埗風物志

006_歷史建築_20110901.indd 88 1/9/2011 15:40:26


歷史建築
該學院應港府的要
求,盡量保持法院的原


深水埗「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貌, 如 法 庭、 覊 留 室、
大堂等,間隔、結構和
設施都與以往的裁判法
院分別不大。只是改善
了色調、增加了一些藝
術和設計效果。令莊嚴
肅穆的法院變得活潑而
有生氣。
覊留室改建為辦公室
The cells were transformed into offices

前荔枝角醫院 ( 今中華文化促進中心 )
政 府 於 2008 年
推出「活化歷史建築
伙伴計劃」,前荔枝
角醫院便是其中之
一。中華文化促進中
心的建議書獲得接
納,將該地發展為推
廣中華文化的園地。
裏面設有圖書館、課
室、研討室、演講室、
餐廳、展覽廳、辦公 前荔枝角醫院
室、書店等。( 註 1)  Former Lai Chi Kok Hospital

前荔枝角醫院的面積是七個活化計劃中最大的,約三萬二千
平方公尺,當中包括十五座以上的建築物,分布於上、中、下三個
區域,可由升降機和橋樑連接。
中華文化促進中心計劃在前荔枝角醫院的原址開設區域文化
城-突顯「香港文化傳承」,以達成以下目標:保存歷史建築,承
傳建築物及其鄰近社群的歷史價值;向香港市民和海外遊客推廣中

註 1 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前副總幹事陳德恒先生於 2010 年向本作者提供的資料。

深水埗風物志 89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89 31/8/2011 17:03:04


歷史建築

華文化教育體驗;舉辦中華文化教育課程、香港和海外的文化交流
活動、遊學團、論壇和工作坊;並鼓勵社會參與、帶動經濟和促進

深水埗「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社會和諧。
該中心計劃把歷史建築活化再用,為荔枝角醫院帶來新的生
命,並吸引本地、內地和海外遊客到該區;幫助本地推動文物保育、
國民教育和中華文化,使它們達到協同效應。
中式庭園是本項目的主要設計特色,使現代氣息與中國文化
和建築的特徵巧妙地融合起來。該中心計劃設立一個文化旅舍,包
括八十五間客房及多個中式庭園。中式庭園的設計與原殖民地建築
的風格相融合,並把歷史建築改建成為獨一無二的文化地標。該中
心又計劃設立一個保育展館和一個歷史展館,展示前荔枝角醫院和
荔枝角區的發展歷史。並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使公眾可欣賞歷史
建築的價值及重要性。
這項計劃的建設成本約一億九千三百九十萬元,中華文化促
進中心營運所需的政府資助約二百萬元。預計建築物的翻新工程需
時約二十一個月,最快可於 2012 年開始營運。

活化中的前荔枝角醫院
Lai Chi Kok Hospital is being revitalised

90 深水埗風物志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90 31/8/2011 17:03:06


歷史建築
元 州 街 7 5 號 騎 樓


騎樓
元 州 街 75 號
的四層高商住大
廈, 洋 溢 典 型 的
騎 樓 建 築 風 格。 現
時, 該 大 廈 地 下 及
閣樓是一家傢俬公
司 的 陳 列 室, 樓 上
各層則間隔成多間
套 房 分 租 給 租 戶。
元州街 75 號附近亦
有很多具歷史價值
的 建 築, 例 如 三 太
子 廟 及 關 帝 廟、 深
水 埗 警 署、 南 昌 街
117, 119, 121,
123, 125 號 以 及
汝 州 街 269,271
號。 由 於 其 歷 史 及
文 化 價 值, 因 此 建
議列為三級歷史建
築物。( 註 1)
這座騎樓座落 元州街 75 號騎樓
於深水埗最繁忙的 No. 75 Un Chau Street
地區中。它的正門已上鎖,不能進行深入的考察。它根據以前的地
圖及官方文件,它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建成的。根據資料,這幢騎
樓最先由 Mr. Chu Sum-wing 擁有,但交易紀錄無從查證。台灣人陳
紫光在 1940 年 2 月 6 日購入這幢騎樓,用作住宅及紡織工場。
這幢騎樓很具特色,屬長而窄的方型建築。樓高四層,地下
是一間商店。面對街道的部分有一個凸出至行人路上的露台。於露
註 1 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發佈的 'List of the Historic Buildings in Building Assessment
(as of 15 June 2011)'。 

深水埗風物志 91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91 31/8/2011 17:03:08


歷史建築

台下面有兩條落地方柱,行人在地面走過,就如穿越門廊一樣。那
些在門廊上的露台一般被稱之為騎樓。騎樓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十

騎樓

分普遍。騎樓的樓層被設計成梯級狀的式樣。露台及門廊均有新古
典主義特色,一條條石柱支撐著樓頂、外牆及露台。在外牆上的星
形圖案是樓宇唯一的裝飾。
時至今日,騎樓在香港已是十分罕有。現時已不再容許興建
這類別具一格的拱廊。因此,此類騎樓甚具文化價值。現在,樓宇
結構或出現了改動,如門窗、屋頂結構、招牌、瓷磚鑲嵌等,影響
了這座騎樓的完整性,但這些地方都可以還原的。惟現時這幢騎樓
已經較為陳舊,需要大規模的修葺。
這幢騎樓亦在深水埗區的商業發展中扮演重要的歷史角色。
此外,它亦提供了廉宜的居所給區內人士。

北 河 街 5 8 號 騎 樓

北河街 58 號的三層高樓房,建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在
2009 年 12 月 18 日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物。( 註 1) 它屬於深水埗首
位發展商李炳所建的三十二幢樓房之一。1906 年 4 月 12 日,李炳
獲政府批出十萬八千九百平方呎的土地。
這座建築物樓高三層,位於大南街與北河街交界近南的位置。
形成了一段有蓋的行人路,是二十年代十分普遍的建築物。面向大
南街一邊的三樓外牆建有一個懸掛式的窄長形露台,具喬治亞式建
築特色。天台四周建有矮牆。建築物後面連接一間一層高的小屋,
可能是廚房或厠所。樓宇內的結構已被改動,例如一樓的遊廊已被
鋼窗所封閉,三樓露台亦建有非法的僭建物。
早年此地靠近海邊的貨物起卸區,很多水手和苦力在附近登
岸。二十世紀深水埗經歷多次填海,這裏距離海邊愈來愈遠。而北
河街也成為街市的範圍。據街坊稱,早年這個店舖也曾是一間酒舖,
主要的顧客是海員。
該建築物長期為「成豐押」所擁有,業主是澳門中華總商會
主席高可寧。當年他長袖擅舞,經營銀行、金融、房地產及貿易等
註 1 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發佈的 'List of the Historic Buildings in Building Assessment
(as of 15 June 2011)'。 

92 深水埗風物志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92 31/8/2011 17:03:08


歷史建築
生意,及在港澳擁有押店網絡。成豐押在深水埗經營了差不多五十
年,至 1970 年代,由於避免與附近南昌街的南昌押直接競爭,才


騎樓
遷往北角。由七十年代至今,北河街 58 號一直由大金龍蔘茸藥材
海味公司所使用。據店主稱,該店開張時位於上環高陞街,由於競
爭激烈,租金上升,故將門市遷往深水埗。
由於舊區重建,這種建築物已愈來愈少,較為罕見。其價值
在於作市區發展過程的見證,代表了其中的一個階段,受歷史學家
及保育工作者的重視。
現在,騎樓面向北河街街市,後者為一座新型綜合政府大樓。

北河街 58 號
No.58 Pei Ho Street

深水埗風物志 93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93 31/8/2011 17:03:10


歷史建築

汝 州 街 2 6 9 至 2 7 1 號 騎 樓

騎樓

汝州街 269-271 號
Nos. 269 and 271 Yu Chau Street

這幢騎樓位於汝州街和桂林街交界,建於二十年代初。271
號地下的裕棧雜貨店,自 1959 年營業至七十年代終才告結業;刻
在一樓臨街外牆的雜貨店商號,至今依然完好保存。騎樓外部由多
個部分拼湊而成,建築風格別樹一幟,異於一般戰前騎樓。
汝州街 271 號在 2010 年 11 月 10 日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物。
( 註 1) 由於它具特色的弧形拱廊,可算是深水埗區的地標之一。附
近的樓宇多為中型的建築。在深水埗區亦可發現一些戰前的唐樓,
例如在南昌街 117-125 號及鴨寮街 96 號。
根 據 1930 年 的 土 地 紀 錄, 汝 州 街 269 號 的 最 早 的 業 主 為
Chan Tung Lun,而現時的業主為 Wong Sai Ching。至於汝州街 271

註 1 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發佈的 'List of the Historic Buildings in Building Assessment


(as of 15 June 2011)'。 

94 深水埗風物志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94 31/8/2011 17:03:16


歷史建築
號,最初由 Yu Loi 擁有,現時由 Sai Sai Property Limited 所擁有。
汝州街 269 號及 271 號是一幢三層高的騎樓。上層作為住宅


騎樓
用途,地下則為商店。在一樓有一個由大柱支撐的陽台,面向街道
延伸出來,組成有蓋行人通道。這類商住用途混合的騎樓在二十年
代十分普遍。騎樓的第三層則回歸到建築線上,不再延伸出來,還
有一個平坦的屋頂及壺形的欄柵。露台並沒有經過精心的修飾。自
二樓伸出的落地方柱之間有簡單的欄柵。屋頂的設計則十分精緻。
此騎樓獨特的外觀及圓形的角使它成為極具價值的建築物。
現時此樓宇結構上出現了改動,如騎樓外圍的門窗、屋頂結構、招
牌等等,影響了樓宇的價值。此建築物已較為陳舊,需要進行大規
模的復修。

南 昌 街 1 1 7 - 1 2 5 號 騎 樓

南昌街是在二十年代發展起來的。南昌街 117,119,121,
123,125 號是在三十年代集體建成,樓高三至五層不等,呈現不
同的建築風貌。由於這騎樓罕有且具特色,因此南昌街 117 至 125
號在 2010 年 12 月 21 日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物 ( 註 1) 。而旁邊的
南昌街 127 號已被改建成一幢很普通的中層大廈。
五幢騎樓中,119 及 121 號在 1933 年落成,是最早建成的。
117 號地下由一間名為南昌押的當舖所擁有。五樓臨街外牆刻有「同
安大押」的商號,或是南昌押的原名。德興茶樓使用南昌街 125 號
的唐樓接近五十年,直至 2002 年結業為止。較高的樓層則作為住
宅用途,但有些地方已改建為倉庫。
這五幢騎樓有不同的高度、設計及裝飾。其共通特色是露台
下面的落地方柱,行人在地面走過,猶如穿越門廊。
南昌街 117 號的騎樓是一幢五層高的建築,在戰前的騎樓中
算是較高的一座。它有典型的現代主義及包豪斯風格的特色,設置
了圓形舷窗。門面有簡約的灰泥粉飾。前面的陽台已被玻璃封住。
第 119 號和 121 號都是三層高。具有精緻的新古典風格裝飾

註 1 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發佈的 'List of the Historic Buildings in Building Assessment


(as of 15 June 2011)'。 

深水埗風物志 95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95 31/8/2011 17:03:16


‧歷史建築
騎樓

南昌街 117-125 號
Nos. 117-125 Nam Cheong Street

的牆壁和頂部。騎樓的頂部有一個模製的飛簷。飛簷下是一幅牆壁,
牆壁上有具觀賞價值的柱子和兩個刻有 1933 年字樣的三角楣飾。
陽台被後來加上的門窗所覆蓋,影響了整體的外觀。
第 123 號和 125 號是兩幢四層高的騎樓。天台上已加建了一
些僭建物。部分三角楣飾仍被保存。具觀賞性的陽台欄柵和落地方
柱等具有新古典主義的建築特色。
由於市區重建的關係,騎樓已變得十分罕見。所以這五幢騎
樓極具文化及集體的保育價值。在外觀上,不少具特色的部分仍然
保留下來。

96 深水埗風物志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96 31/8/2011 17:03:18


歷史建築
基 隆 街 1 3 0 - 1 3 2 號 騎 樓


騎樓
基隆街 130-132 號
Nos. 130-132 Ki Lung Street
根據屋宇署 1949 年批出的入伙紙,這幢位於基隆街的建築約
於四十年代末建成。由於它具特色的弧形拱廊外觀,可算是深水埗
區的地標之一,在 2011 年 1 月 22 日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物。( 註 1)
這座建築物最早為一位紡織業的商人陳孔民所擁有。1943
年,他分別以軍票七千二百圓及軍票五千五百圓的價錢將物業 (Nos.
130&132) 售予兩名果醬商人毛澤生及郭澤培。及後物業數度易手。
現時這幢唐樓是用作紡織品及服裝生意,而樓上各層則被間隔成多
間套房分租給租戶。
這幢建築物樓高四層,但頂層可能是加建而成。懸吊在行人
路上的露台並無柱子支撐。露台的圓角及白色的外牆令這幢建築物
呈現巴豪斯風格的外觀。外牆並無任何裝飾。建築物運用鋼筋混凝
土框架配以木製或磚頭的隔牆板建成。樓宇結構上出現了改動,如
門窗、屋頂結構等,但原本的樓梯、欄柵、地磚等均被保留下來。
由於有進行定期的復修,這幢建築物仍處於良好的狀況。
註 1 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發佈的 'List of the Historic Buildings in Building Assessment
(as of 15 June 2011)'。 

深水埗風物志 97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97 31/8/2011 17:03:23


歷史建築

欽 州 街 5 1 - 5 3 號 騎 樓

騎樓

兩幢騎樓在 2011 年建議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物。( 註 1) 屋頂的


三角楣飾上有 '1932' 的字樣,清楚顯示了建築的年份。與其他騎樓
一樣,具商住用途。現時,欽州街 53 號地下為一家餐廳餅店。
這兩幢相連的騎樓具有新古典主義風格,樓高四層,前面有
方柱承托,造成有蓋行人通道。內部保存了部分原裝的木樓梯及木
門。這樣的騎樓建築並不多,故屬具有高度價值的古蹟。多年來樓
宇設施已作過一些
更換和改變,如門、
窗等,又如 51 號的
陽台已被密封,天
台亦有僭建物,而
大部分可以還原。
樓宇外牆看來有良
好的維修保養。 
這類騎樓甚
具 社 會 價 值, 它
們見證深水埗早年
的社會經濟發展,
也是往昔住宅的形
式。由於建築物帶
有新古典主義模
式,與附近的同類
建築甚為不同,頗
具特色。

欽州街 51-53 號
Nos. 51-53 Yen Chow Street

註 1 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發佈的 'List of the Historic Buildings in Building Assessment


(as of 15 June 2011)'。 

98 深水埗風物志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98 31/8/2011 17:03:27


歷史建築
鴨 寮 街 1 8 7 - 1 8 9 號 騎 樓


騎樓
鴨寮街 187-189 號
Nos. 187 and 189 Apliu Street
鴨寮街 189 號在 2010 年 8 月 31 日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物 ( 註
1) 。根據土地註冊處的資料,這幢騎樓建於 1926 年。189 號樓宇約
於八十年代分割。由於缺乏維修,曾被荒廢二十年,因此表面損毀
嚴重。有關這兩幢騎樓的歷史背景並不多。
這兩幢騎樓高三層,一梯兩伙,兩幢騎樓共同使用在中間的
樓梯。第一層有陽台,以大柱支撐,形成有蓋行人路,正面立面以
新古典主義模式設計。並有樽形欄杆。旁邊有一個古雅的拱形窗,
仍保存原裝的窗戶。
唐樓建築現已愈來愈少,1997 年的調查,只餘下約六百座,
而具有騎樓的則更少。二次大戰後,騎樓式而具有蓋行人路設計的
樓宇已禁止興建。
187 號最近已經重修,堪稱面目全非,而 189 號雖然有不少
改動,如三樓露台的加建物、陽台的鋼窗、去水管等,但仍保留原
有的外形及意趣。
註 1 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發佈的 'List of the Historic Buildings in Building Assessment
(as of 15 June 2011)'。 

深水埗風物志 99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99 31/8/2011 17:03:28


歷史建築

醫 局 街 1 7 0 號 騎 樓

騎樓

這幢騎樓的
建築模式較為罕
見, 屬 新 古 典 主 義
建 築。 已 於 2010
年列為二級歷史建
築 物。( 註 1) 樓 高
三 層。 據 其 建 築 特
色, 估 計 建 於 二 十
世紀二十至三十年
代, 是 典 型 陽 台 式
騎 樓 建 築, 陽 台 建
於 行 人 路 之 上, 有
兩條古色古香的大
柱 承 托。 前 方 的 立
面 髹 上 白 色, 兩 條
大柱及一樓外牆以
紅 油 寫 上「 一 平 」
等 中 文 字。 內 裏 仍
可見原裝的橫樑及
天 花, 當 年 較 罕 見 醫局街 170 號
的廚房和厠所設施 No. 170 Yee Kuk Street
已經具備,樓梯屬半段轉向式,是當年較少使用的設計。現時陽台
及內部間隔和結構有一定的改動,但可復原。
1977 年,地舖的購買價為三十三萬元,1986 年二樓及三樓
的購買價合共五十萬元。早年地下曾用作廠房,一樓部分地方作商
業用途,其餘部分作住宅用途。現今地下亦已作為商業用途。
這幢騎樓是二十世紀初年本港住宅最早期的一種形式,見證
深水埗早年的社會經濟發展,對認識深水埗的城市結構及市民生活
有所幫助,甚具歷史及保育價值。

註 1 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發佈的 'List of the Historic Buildings in Building Assessment


(as of 15 June 2011)'。 

100 深水埗風物志

006_歷史建築_20110831.indd 100 31/8/2011 17:03:34


湮 沒風貌

湮沒風貌
北 河 街 舊 街 市

北河街,攝於 1927 年
Pei Ho Street , 1927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在深水埗多個街市中,歷史最悠久的是至今已超過一百年的
北河街街市。它是區內著名的大街市。前身是深水埗街市。起初深
水埗街市位於界限街附近,後來隨着區內的發展,才向西北方遷移
到今北河街的位置。( 註 1) 在二十世紀初,街市由廟宇委員會管理。
1907 年,錦田鄧氏聲稱自己擁有街市的土地,而屬於鄭公堂
的廟宇委員會則聲稱自己才是街市物業的擁有者。此事後來鬧到法
庭,當時政府接受雙方的辯解,並於深水埗改善計劃中,給廟宇委
員會兩座建築物作為賠償。政府亦選擇了北河街現址作為新街市之
用,於 1918 年落成啟用,並於 1928 年擴建。
三十年代,很多小販在北河街擺賣蔬菜。居民有見蔬菜的價
錢較附近街市所賣的便宜,紛紛前往選購,令街道十分擠擁。深水
註 1 葉碧青:《從深水步到深水埗》,深水埗區公民教育委員會,2006 年第四版,
39 頁。

深水埗風物志 101

007_湮沒風貌_20110831.indd 101 31/8/2011 17:11:08


湮沒風貌

埗警署曾多次派員搜捕,但小販擺賣的混亂情況卻沒有太大改善。
( 註 1)
五十年代末,政府整頓北河街小販攤檔,並進行大掃除。自
此之後,固定攤位的形式及大小必須符合市政局規定,流動小販必
須申領牌照。( 註 2) 但北河街街市一段仍堆滿小販和買菜的居民,
加上車輛不時進出,令秩序十分混亂。( 註 3)
北河街小販眾多,環境一直十分惡劣,影響居民健康。1969
年末,市政事務處、警務處和深水埗民政處聯合在街上進行大規模
清潔工作,改善環境及整飭秩序,小販大多能衷誠合作。( 註 4)
七十年代起,北河街街市負荷日重,衛生環境十分惡劣。北
河街與桂林街一帶的小販問題亦日益嚴重,所以政府銳意整頓。

昔日的市集
The market in the past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註 1 《天光報》, 1934 年 1 月 10 日
註 2 《工商日報》, 1957 年 12 月 25 日
註 3 《工商日報》, 1963 年 10 月 16 日
註 4 《華僑日報》, 1969 年 11 月 16 日

102 深水埗風物志

007_湮沒風貌_20110831.indd 102 31/8/2011 17:11:11


湮沒風貌
1986 年 中 着 手 重 建 成 市 政 大
廈。( 註 1)
為遷就重建,在原街市售
賣的肉類、魚類的、蔬菜及雞
鴨等八十五個攤檔需要臨時遷
移到北河街、大南街及基隆街
繼續營業。在北河街街市周圍
約一百個固定檔位的小販亦需
約 1920 年深水埗街市位於關帝廟旁邊
In around 1920, Sham Shui Po Market was located 遷移。而原本已在北河街及南
near Guandi Temple 昌街之間的大南街四十七個持
牌小販,因其所在地會用以容納街市檔位,亦需要遷往在該區可供
使用的空置固定檔位。政府又趁這個時機對街市周圍的無牌小販進
行清理。
市政大廈耗資約一億元,初時工程計劃在 1989 年完成,但因
為商戶遷移及政府清理無牌小販需時,因此進度不斷受到阻延。結
果,興建臨時街市的工程於 1991 年開始進行,一年後完成。而原
來只有一層高的街市就在 1992 年 5 月開始重建。建成後就是今日
所見的北河街市政大廈。北河
街街市的重建改善了區內擠迫
的情況,及區內的居住環境。
九層高的北河街市政大廈內除
有街市、熟食中心、室內運動
場外,還有圖書館,使深水埗
居民能夠方便地享受一應俱全
的生活設施。
市政大廈周圍有很多售
賣各種廉價食材及水果的地舖 北河街街市今貌
外,更有許多店舖出售衣物、 Pei Ho Street Market at present
鞋及日常用品。連同北河街街市,形成了超越室內外分隔的大街市
模式。( 註 1) 由於商販眾多,競爭激烈,因此貨品價格較低,吸引
了不少區內外的市民前來選購。每逢週末,北河街一帶還會出現很
多流動小販,售賣各種小吃,工藝品,場面十分熱鬧,仿如「趁墟」。

註 1 《深水埗星報(香港)》,1986 年 4 月 30 日。

深水埗風物志 103

007_湮沒風貌_20110831.indd 103 31/8/2011 17:11:15


湮沒風貌

南 昌 街 大 水 渠
往昔九龍仔
棠蔭街附近有一
條大坑,終年有水
自畢架山上流下。
後來建成於大坑
東西兩側的屋邨,
便被命名為大坑
東邨和大坑西邨。
這條大坑流到南
昌街,成了早年南
昌街的大明渠,接
着坑水流到通州
街,再流入大海。
每 當 天 雨,
大坑常常氾濫,令 二十年代深水埗的大坑
當 地 居 民 十 分 不 The nullah (Tai Hang) in Sham Shui Po, 1920's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便。 政 府 有 見 及
此,於戰後將南昌街大水渠由明渠轉為暗渠。1953 年,石硤尾六村
大火令數以萬計的居民失去家園,為安頓小販及提供擺賣的地方,
政府容許小販到南
昌 街 經 營。 後 來 南
昌街無牌小販問題
日 益 嚴 重, 被 安 置
的小販常將攤檔加
蓋 僭 建 物, 令 環 境
十 分 惡 劣。 政 府 銳
意 整 頓, 在 八 十 年
代清拆南昌街暗渠
上 的 小 販 攤 檔, 然
後興建休憩公園。
南昌街今貌
Nam Cheong Street at present

104 深水埗風物志

007_湮沒風貌_20110831.indd 104 31/8/2011 17:11:17


湮沒風貌
深 水 埗 軍 營

於深水埗軍營步操的營隊,攝於 1928 年 5 月
Battalion on parade, Sham Shui Po Camp, May 1928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由英軍駐守的深水埗軍營 (Sham Shui Po Barracks) 建於 1927


年,分為專門供印度籍士兵入住的「南京軍營」,以及英籍士兵駐
紮的「銀禧軍營」兩部分,是九龍最大的軍營。南面為海邊,北面
為長沙灣道。東面為欽州街,西面至東京街。軍營的門口位於欽州
街,十分寬敞,並且有一條筆直而寬闊的大道貫通整個軍營,大道
兩旁為不同的營房,大多是半圓桶形的軍營。  
軍營內,從門口近海的一邊,最近的是工程器材供應庫,負
責為軍隊提供工程用品,如機械、化學品、電機器材等。近海的建
築物還有陸軍水運部,附有碼頭,供軍部的水上運輸汽船停泊。旁
邊為銀禧大樓,建於三十年代,為慶祝喬治五世登基銀禧紀念而命
名,是軍眷的宿舍。其旁邊是軍隊供應品倉庫,裏面儲存供軍人食
用的罐頭食品和麵粉穀類等。東側是第六軍需庫,負責提供各種軍
需品,從軍用車輛到軍士的床鋪棉被,一應俱全。軍需庫旁邊的便
是一大片的軍營。而位於近長沙灣及欽州街一角的是皇家陸軍工程
隊修械廠,五十年代,龐大的廠房曾被譽為東南亞最具規模的修械
廠。( 註 1)
日本佔領香港期間,深水埗軍營曾用作囚禁加拿大、英國及
印度籍戰俘的集中營。1942 年日軍在啟德機場建築新跑道時,盟
註 1 《深水埗報》,1984 年 5 月 5 日。

深水埗風物志 105

007_湮沒風貌_20110831.indd 105 31/8/2011 17:11:18


湮沒風貌

軍派出轟炸機多次空襲荔枝角油庫。1945 年,盟軍再次派戰機空
襲佔領香港的日軍,至同年 8 月 15 日,日皇宣布投降,香港結束
三年八個月日本統治時期。幾年間戰機多次投下炸彈,部分沒有爆
炸,深埋於泥地下,及後因建築和修路時才陸續被發現和挖掘出來。
戰後英軍復用深水埗軍營駐紮軍隊,軍營最高峰時曾容納
七千多人,但在戰後用途不大,軍營至 1977 年關閉。成為了區內
團體積極向政府爭取興建公共設施的「荒漠甘泉」。港英政府於
1979 年宣佈香港成為「第一收容港」,軍營改建為「越南難民營」。
同年 5 月 31 日,大批「豬籠車」在警方的護送下,沿長沙灣道向
難民營進發,那是第一批自喜靈洲遷到深水埗禁閉式難民營的越南
難民。這個難民營於八十年代中期容納過二千多名難民及四千多名
船民。
為了方便管理,營內分為 A、B 營。A 營是用石棉瓦蓋頂,牆
身用磚建造,所以營內不致酷熱;而 B 營則是用鐵片蓋搭,夏天會
較酷熱。A 營約住了二千二百餘人,B 營住了二千八百多人,兩營
合共有五千多人。難民多從北越坐船來港,多半是農民,沒有受過
甚麼教育,較難被歐美國家收容,只得滯留香港。B 營的多是後期
來港,當中不少是退役軍人。
營內的主要問題是人數太多,非常擠迫。普通一張雙人床要
睡三個成年人。營內將男、女難民分別安置在兩端。中間則是夫婦
和他們的兒女住宿的地方。營內的床都是三層的,床與床之間的通
道十分狹窄,只容一人通過。營內設施簡陋,只有最基本的燈光照

深水埗軍營、菴由及美孚行,攝於 1927 年
Sham Shui Po Camp, Om Yam and Standard Oil Company Yard, 1927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106 深水埗風物志

007_湮沒風貌_20110831.indd 106 31/8/2011 17:11:21


湮沒風貌
明、風扇。由於夏天炎熱,
通風不足,所以營內的男子
及小童為求涼快,都會半裸
上身。營內也沒有娛樂設施,
所以很多難民都愛躺在床上
睡覺聊天或彈結他。最佳的
活動是扭開水龍頭洗澡、洗
手洗腳。所以據稱營內的用
水量是正常的九倍。
船民問題困擾深水埗
區的居民多年,難民營更爆
發多次騷動事件。被輿論評
為香港社會的計時炸彈。
1990 年,由於該營須
越南船民 交給政府作公共用途,深水
Vietnamese boat people
埗羈留中心經過一連七天的
搬營行動,全部四千多名船民陸續分批安置於沙田白石營。搬遷期
間,有百多名船民不肯遷離,進行抗議及要求港府交還船隻給他們
航行往日本。最終深水埗難民營於 1990 年 3 月順利交還政府發展。
而越南船民營於 1989 年關閉後,其位置建成了麗安邨、怡靖
苑和西九龍中心。麗安邨和怡靖苑於 1993 年入伙,由香港房屋委
員會負責屋邨管理。西九龍中心則於 1994 啟用。

深水埗風物志 107

007_湮沒風貌_20110831.indd 107 31/8/2011 17:11:25


湮沒風貌

昔日深水埗軍營的所在地
Barrack area in the past
八十年代,軍營只剩下在長沙灣道
近欽州街的一個修械廠。以前的陸軍水運
部碼頭,經過六十年代的填海後,建成了
長沙灣屠房。而當年軍營近海的工程器材
供應庫,後來改為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及
副食品批發市場。
荔枝角道軍營舊址則改建為深水埗
公園,公園內仍留有紀念碑,紀念二次
軍營的地界石 大戰時陣亡的加拿大籍軍人。2006 年長
Boundary stone in the barrack
沙灣東京街一帶發現大批戰時炸彈及手榴
彈,相信該處曾是英軍軍
營的所在地,有可能埋下
了大批武器炮彈仍未被發
現。( 註1)

深水埗軍營拆卸後,已改為商住用途
The barrack has changed to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purposes

註 1 《明報》,2006 年 4 月 9 日。

108 深水埗風物志

007_湮沒風貌_20110831.indd 108 31/8/2011 17:11:34


湮沒風貌
深 水 埗 碼 頭

1930 年代深水埗碼頭外觀
Sham Shui Po pier, 1930's

深水埗碼頭早年由鄭公堂轄下的廟宇委員會管理。碼頭旁邊
有一個海關檢查站。1900 年,政府徵求殖民地部的同意,興建一
座新碼頭,取代已殘破不堪的舊碼頭。1904 年,三十五個店主申
請在界限街盡頭建造一座長七十呎、寬六呎的臨時碼頭。但新碼頭
卻過於短窄,無法與海水接合,船隻無法靠岸把貨物載走。居民曾
經反映意見,申請另外延長五十呎。為了這個特權,政府每年的渡
船費由六十元加至九十元。
碼頭初時只有一些設備簡陋的單層木船行駛來回中環及深水
埗航線。當時頭等艙票價為五仙,三等艙為二仙。位於南昌街街口
的碼頭地皮是填海得來的,而碼頭只是用木搭建而成。1918 年,
九龍四約小輪公司組成,四個區域為維多利亞、油麻地、旺角和深
水埗。1919 年,小輪公司向政府取得了專利權,同時將單層木船

註 1 《深水埗故事 從社區公共歷史建築看地方發展及其人文價值》,深水埗區議會市
區更新及歷史建築保育工作小組,2010 年 3 月,135 頁。

深水埗風物志 109

007_湮沒風貌_20110831.indd 109 31/8/2011 17:11:36


湮沒風貌

轉為雙層。而小輪公司亦將增加的成本轉嫁到乘客身上。當時一等
艙收費為一毛,二等為五仙,三等艙船費則為三仙。( 註 1)
到 1923 年年底四約小輪公司約滿後,政府把專營權批予油麻
地小輪公司,並在北河街興建新碼頭。其後,鑒於小輪碼頭過於狹
小,不便居民來往,因此在欽州街附近新建碼頭。碼頭在 1931 年
7 月竣工,此後輪船來往便停泊在這個碼頭。及至北河街碼頭擴建
後,此碼頭便只作處理垃圾之用。
1950 年,油麻地小輪公司為改善搭客擠迫的問題,決定開辦
上環至深水埗航線,而位於北河街的深水埗碼頭也進行改建工程,
加建頭等及三等的輪候室。航線在同年 9 月開航,而九龍巴士也在
深水埗碼頭附近增加巴士路線作為配套。
1977 年欽州街對開進行深水埗第一期填海工程以興建南昌邨
及搬遷深水埗碼頭。舊有深水埗碼頭便於 1978 年 6 月 25 日由位於
欽州街的新碼頭取代,以便騰出地方填海至南昌街對開海面,與大
角咀連接。( 註1) 兩層高的新深水埗碼頭,可容納兩艘三層船停泊,
更是全港首個安裝電動閘口的碼頭。

1960 年代的深水埗碼頭舊貌
Sham Shui Po pier, 1960's

註 1 《從深水步到深水埗》,深水埗區公民教育委員會,2006 年,39 頁。

110 深水埗風物志

007_湮沒風貌_20110831.indd 110 31/8/2011 17:11:38


湮沒風貌
從深水埗至中上
環的航線,可知道深水
埗在早年香港的交通扮
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但
隨着陸路交通的不斷發
展,渡輪乘客量大減。
來往中環的渡輪服務,
因為地鐵荃灣綫通車,
及新建深水埗碼頭遠
北河街和通州街交界處便是昔日深水埗碼頭的所在地
離深水埗鬧市,使來往 Sham Shui Po Pier was near Pei Ho Street and Tung
中環的渡輪乘客不斷減 Chow Street in the past
少。其後港英政府於 1989 年興建新機場,並於西九龍進行填海計
劃。
由於以上的因素,深水埗的渡輪服務最後於 1992 年 6 月 1 日
取消,由九巴與中巴聯合營辦的 114 號線取代。114 號線來往深水
埗碼頭與中環港澳碼頭,於 1997 年改編號為 914(因中華巴士取
消專營權改由新巴接辦)。深水埗碼頭最後被拆卸,原址興建了富
昌邨。

北河街舊貌,攝於 1918 年
Pei Ho Street, 1918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註1 施其樂著,宋鴻耀譯:《歷史的覺醒 香港社會史論》,香港教育圖書公司,1999
年,225 頁。

深水埗風物志 111

007_湮沒風貌_20110831.indd 111 31/8/2011 17:11:41


湮沒風貌

蝴 蝶 谷

1970 年代蝴蝶谷已建成一批平房
Many cottages were built in Butterfly Valley after 1970's

蝴蝶是香港的名產之一,在世界自然科學史上的地位十分重
要。根據有名的寇沙氏所著的《香港與東南中國的蝴蝶》,香港出
產的蝴蝶有一百四十二種之多。在荔枝角的蝴蝶谷,因蝴蝶數量多
而著名,而且是一個適合大眾遊玩的地方。日佔時期前後,不少學
生和職工每到深秋佳節會來到這幽靜的山谷,旅行野餐,紓解壓力。
蝴蝶谷的名字也是因為當時谷中有很多可愛的蝴蝶而得名。
以前蝴蝶谷的樹木十分茂盛,當中以小松樹和「鴨腳樹」為蝴蝶最
愛的棲息地。每到蝴蝶生長的季節,一群群毛蟲蛻化成功,破繭而
出,展開粉翅。蝴蝶大多是金黃色的,形成一片金黃。偶爾一兩隻
顏色斑斕的蝴蝶飛過,格外惹人留意。亦由於早年蝴蝶谷內有很多
蝴蝶,吸引了不少人士前往考察和蒐集標本。( 註 1)

註 1 鰲洋客,〈香港掌故〉,載於《華僑日報》,1948 年 5 月 11 日。

112 深水埗風物志

007_湮沒風貌_20110831.indd 112 31/8/2011 17:11:43


湮沒風貌
由於蝴蝶生長的時間不長,許多人因為沒依蝴蝶生長的季節
去谷中遊玩,就看不到蝴蝶了。因此多數遊人能夠欣賞到的,只是
谷內的花草樹木。
其實蝴蝶谷離市區不遠,當時已設有巴士到達荔枝角灣附近。
選擇步行的話,由深水埗青山道出發,向長沙灣走,沿途馬路寬大,
灣景優美。到達前荔枝角監獄(即現時舊荔枝角醫院)後,沿柏油
路向北走,經過小橋和菜圃,走到山腳。向左邊望去便會發現一條
山溪,滿布大小不一的石頭。沿着右邊一條蜿蜒到前面的羊腸小徑
走,便會到達蝴蝶谷。其實溪中兩邊各有一條小徑入谷,但靠右的
小徑是較好走的,而且不會走錯,而左邊的小路沿途風景則較好。
可惜,蝴蝶谷在香港淪陷時期曾被日軍破壞,很多樹木都被
砍伐。戰後為拓展道路,也曾砍伐谷中的樹木,現今蝴蝶谷名字依
舊,但已難復舊觀了。( 註 1)

( 右 ) 1980 年代的蝴蝶谷新村
(Right) Village in Butterfly Valley, 1980's

註 1 《深水埗報》,1983 年 12 月 20 日。

深水埗風物志 113

007_湮沒風貌_20110831.indd 113 31/8/2011 17:11:45


西方教會 西方教會

中 華 聖 潔 會
成 立 於 1930 年 的 基
˙基

督 教 教 會, 位 於 深 水 埗 懷
督教

惠道 18 號中聖書院校舍內
( 前 地 址 為 170 號 ), 由 來
自國內的吳仲連牧師所創
立, 是 一 個「 自 養 自 治 自
傳 」 的 獨 立 教 會。 吳 仲 連
牧師夫婦及幾位熱心信徒
於 深 水 埗 街 頭 佈 道, 開 始
聚會。初期會友數目很少,
會眾多是區內貧苦大眾。吳
牧師夫婦及數名熱心信徒
中華聖潔會 除了在深水埗街道佈道外,
China Holiness Church 更為了進行傳福音的工作,
開設識字班,每班三十人,極受當時缺乏入學機會的普羅大眾歡迎。
結果識字班愈開愈多,而會友也不斷增加。早期租用荔枝角道一所
車房聚會,及後人數增長,曾遷址桂林街及鴨寮街。
日治時期,雖然教友星散,但未有停止聚會,會友之間互相
扶持,共度時艱。該會為方便內地的福音工作,在中山設置佈道所,
但於戰後結束。
戰後,會址設於白楊街,面積約一千平方呎。由於會友回港
日多,教會有擴展的需要,眾人在祈禱後,興起擴建的念頭,更希
望為深水埗區的居民建立一所學校,培養人才。
有建築商答應,教會若籌得一萬,他們也願意捐出一萬元。
這信息對教會是一個很大的鼓舞,於是會眾們合力募捐,目標是各
籌五百元。由於當時社會經濟不景,教會面臨巨大的財政困難。籌
款極為不易,熱心會友每天都虔誠向神禱告、哀傷的跪求、唱詩、
講道。
婦女也努力不懈,組成籌款小組,向親友、會眾募捐。由於
她們節衣縮食、過十分儉樸的生活,沒有餘錢購置衣服,衣衫襤褸,
當時被人稱為「烏衣隊」。

114 深水埗風物志

008_教會_20110831.indd 114 31/8/2011 17:24:03


西方教會
最後,有約六位會友以自住的房屋按給銀行,終於籌得一筆
款項買下地皮,及有五萬元作打樁費。地基工程足可建成五層高的
樓房,但由於籌款額不足,只得四十萬元,故只建成三層,待日後

˙基
有足夠資金時,再建成其餘的兩層。

督教
該會在 1956 年建成了一所私立小學─中聖學校,成為當年
區內少數擁有自置校舍的小學,吸引眾多學生申請入讀。因應社會
的要求,教會同時開辦幼稚園。由於當時香港人口眾多,學位缺乏,
上、下午校的學生總人數曾達千名以上。及至七十年代,由於港府
銳意發展教育,小學數目大增。相反地,中學學位卻嚴重不足,於
是中華聖潔會議決改辦私立中學。
1976 年中聖學校轉為中學──中聖書院,仍以為區內有需要
的貧苦兒童提供教育為目標。當年由於區內多屬貧困家庭,兒童大
多沒有機會讀書,勉強完成了小學便多離校,進入社會工作,或在
球場閒逛玩樂,容易受壞人影響或加入黑社會,為非作歹。中聖書
院著重愛心,盡量給予清貧學生讀書的機會,讓他們改變命運。
該會現主辦兩所中學,除深水埗堂址所在的直資中學「中聖
書院」外,另一所為 1998 年於大埔創校的津貼中學「靈風中學」。
2008 年,中華聖潔會隨著校舍擴建工程完成而遷返深水埗。同年,
懷惠道校舍繼續為區內的青少年提供教育的機會。

教會外的佈告板
The notice board outside the church

深水埗風物志 115

008_教會_20110831.indd 115 31/8/2011 17:24:06


西方教會

青 山 道 潮 語 浸 信 會
˙基
督教

九江街會址外貌
Church outlook, Kiu Kiang Street
相片來源:青山道潮語浸信會

青山道潮語浸信會位於長沙灣道 137-143 號長利商業大廈 2


字樓,創辦於 1957 年。原址位於青山道 88 號 3 樓,於 1976 年 10
月遷至現址,更於 1969 年於葵涌創辦信望愛佈道所。由於聚會人
數增加,該會事工亦不斷擴展,地方不敷應用,於 1993 年 12 月購
入隔鄰 A 單位,
及 後 更 於 2008
年 12 月 購 入 3
字樓 B 單位作為
辦公室及福音天
地。
雖然近年
該會會眾居住地
區分佈分散,但
聚會人數穩定上 九江街會址獻堂禮 (1966 年 )
升, 從 2010 年 Church Dedication Ceremony, Kiu Kiang Street,1966
相片來源:青山道潮語浸信會

116 深水埗風物志

008_教會_20110831.indd 116 31/8/2011 17:24:09


西方教會
4 月起,週日有兩堂崇
拜。該會除了恒常探訪
外, 又 致 力 向 會 眾 親

˙基
友傳福音,並積極推動

督教
區內新移民及其子女事
工,更定期接觸區內板
間房居民,向他們提供
適切的關懷和協助,同
時將信仰帶給他們。又
青山道 88 號會址 ( 約 1960 年 )
透過不同的機構,在禱 Church at 88 Castle Peak Road (around 1960)
告 及 經 濟 上 支 持 國 內 相片來源:青山道潮語浸信會
及東南亞多個地區的基督教信仰傳揚及培訓事工,又組織交流探訪
隊,到當地體驗及協助。( 註 1)

長沙灣道會址外貌,攝於 2011 年
Church Outlook, 137-143 Cheung Sha Wan Road, 2011
相片來源:青山道潮語浸信會

註 1 上述資料之版權屬青山道潮語浸信會擁有。

深水埗風物志 117

008_教會_20110831.indd 117 31/8/2011 17:24:12


西方教會

宣 道 會 深 水 埗 堂
宣道會深水
˙基

埗堂位於長沙灣
督教

東 京 街 37-39 號
恆順大廈二字樓。
1960 年, 宣 道 會
西差會在李鄭屋
邨第十七座開辦
天 台 小 學, 名 為
「 宣 光 小 學 」,
是深水埗宣道會
的 前 身。 當 時 的
1960 年第一屆洗禮 天台小學面積只有
1st Baptism Ceremony, 1960
四 百 多 平 方 呎, 日
間用作上課,晚間及星期六、日則舉辦慕道班、主日學及聚會等。
同年 3 月 5 日舉行開堂禮,當晚並舉行佈道會。9 月 10 日舉行第
一屆浸禮,有十五人參加,由於會員人數陸續增加,故此開辦青年
團及婦女會。
深水埗宣道會的開堂牧師為時恩證,面對開荒的工作,人手
不多,資源缺乏,加上社會對西洋宗教仍抱有很大的歧見,雖未至
排斥,但也不輕易主動接近。故時恩證牧師為李鄭屋堂的開荒工作
付出了大量心血。
及後教會曾建堂於荔枝角道近桂林街的一幢樓宇的二樓,會
友不少屬李鄭屋堂的第二代,年青的不少是留學外國的畢業生。由
於發展迅速,人數持續
增加,荔枝角的會址不
敷應用,故遷往現址。
現時的堂主任是黃昌發
牧師,另有四位全職的
傳道人。

1968 年第十屆洗禮
10th Baptism Ceremony, 1968

118 深水埗風物志

008_教會_20110831.indd 118 31/8/2011 17:24:16


西方教會
深 水 埗 崇 真 堂
深水埗崇真堂 ( 以下簡稱

˙基
深崇 ) 創立於 1897 年,位於大

督教
埔道 58 號,初名巴色會。創辦
人為婁士牧師。當年他有見於深
水埗一帶很多客家人,散居於石
硤尾、九龍仔、水塘坑等,多以
務農為業,生活艱苦,子女也沒
有機會上學讀書,於是向他們傳
福音。1893 年,婁牧師在深水
埗和大角咀間建立宣道的地方,
同時開辦學校,教導當地孩童。
很多農民加入成為教友。
1901 年的巴色會 1897 年,婁牧師籌建禮拜
Basel House, 1901
堂。他先向巴色會借出三千元,
再向港府借二千元,然後向政府申請購地。最終購得大角咀福全鄉
街三號地段,面積三千平方呎,作建教堂及學校之用。
婁牧師建了一座兩層高的正方形石屋, 樓下有兩個房間。大
的用作學校和教堂,禮拜天把學生書枱移到牆角,作為禮拜聚集的
地方。小的用作廚房,有樓梯可上二樓,二樓有牧師住所、議事廳、
教員住所等。樓的一
邊是界限街,另一邊
向旺角道,前面向大
角咀的農地,後面向
海。海邊有一間用鐵
皮蓋搭的船廠。每當
主日禮拜鐘聲一響,
很多教友便放下灌溉
用的尿桶來聽道。( 註
1) 巴色會學校的學生
Students from Basel House, early 20th Century
註1 《基督教崇真會深水埗堂一百一十週年紀念特刊》,63 頁,基督教崇真會深水埗
堂出版, 2008 年。

深水埗風物志 119

008_教會_20110831.indd 119 31/8/2011 17:24:21


西方教會

初 時, 傳 教 工
作 除 婁 士 牧 師 外,
西營盤巴色會 ( 即教
˙基

恩堂 ) 主任張聲和牧
督教

師、江懷清、李發伯
等也一起來協助。教
學方面,有洪睿明、
黃啟真等幫助。由於
不斷耕耘,使教會和
學校慢慢建立起來。
深 水 埗 堂 ( 當 崇真會黃竹街堂址
時 仍 未 稱 為 深 水 埗 Former site in Wong Chuk Street
崇真堂 ) 的首任牧師是凌善元,到 1925 年開始自立。凌牧師年邁
提出退休,該堂聘請萬鼎新為主任牧師。當時約有教友百多人。
隨著發展需要,政府在深水埗、長沙灣一帶移山填海,拓展
土地。當時大埔道近大角咀處有一個小丘,是埋葬死人的地方,嶺
上種有黃竹,故後來填平後被命名為黃竹街。當時深崇幾位長老認
為黃竹街的地段較接近會友,適宜遷堂,經商議後,向政府申請換
地,以大角咀地段交換黃竹街 17 號至 19 號地段。
由於建新堂須耗費三萬六千六百多港元,籌措不易,除政府
補回四千八百元外,加上教會歷來的積蓄,也不足以支付,該堂只
好把換來的八千三百平方呎賣去二千多平方呎,才足夠興建新堂。
新堂由 1931 年中興建,年底落成,翌年 1 月 1 日舉行開幕禮。
並命名為「深水埗崇真堂自立會」。當時深水埗的禮拜堂不多,該
堂可算是區內最雄偉的基督教堂。這間客家禮拜堂,堅固不凡,雖
經日軍炮火侵襲,仍然迄立至 1979 年,達四十七年。
1933 年,第二任牧師萬鼎新退休,由何道修牧師接任,由於
教會經濟困難,只能送他一部二手鋼琴作為紀念。
1941 年年底,日軍佔領香港,香港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慘況
當中,不少教友回鄉,或遭遇不測,學校亦遭停辦。深水埗崇真堂
被日軍佔領,用作拘留所,校舍用作區政所。當時何道修仍死守堂
會,每逢星期日,日軍還把犯人暫時轉移他處,讓他打開禮拜堂大
門舉行崇拜。故此信徒仍可維持信仰生活。當時有教友獲日軍准許

120 深水埗風物志

008_教會_20110831.indd 120 31/8/2011 17:24:24


西方教會
養牛產奶,並供應大豆餵牛,故有剩餘的大豆可供養何牧師。戰後,
何牧師工作過勞,染上肺病,最終病逝於廣華醫院。
日佔時期雖然結束,但中國內戰導致大量難民逃來香港,包

˙基
括很多國內的崇真會友。故此深崇暫作難民營,容許他們入住,故

督教
此教友大增。巴色會也來設立救濟會,開辦醫療所,派發救濟品和
食物。深崇每星期日都座無虛席。學校的學生也即時由二百多人增
至一千多人。執事會計劃為期十年,覓地增建教堂和學校。1950 年,
巴色差會打算出售位於大埔道 58 號的巴色樓。深崇把握機會,以
十五萬港元購得巴色會的一半地段,並分三期付款,每年繳交五萬
元。深崇買了巴色樓,便著手改裝為校舍。但工程需要龐大款項,
連同第一期還款需約十多萬元。最終全賴區會、會友及熱心人士幫
助,問題終能解決。
五十年代,香港人口急增,學額嚴重不足,黃竹街的小學校
舍太小,故深水埗崇真堂計劃把禮拜堂及小學遷往巴色樓。該堂請
求差會將巴色樓餘下的一半地段送贈發展教育事工。1957 年獲差
會答允,翌年進行建校工程。
第三任牧師何道
修運用會友送贈的退休
金在屯門購置了一幅土
地, 死 後 捐 予 深 崇。 土
地後來被政府用重價收
購,所得的地價除足夠
支付建築英文書院的
五十萬元外,尚有餘款。
因此,當時崇真堂遇到
的經濟困難得以解決。
( 註 1) 1960 年 代, 深 崇
在巴色樓的計劃已差不
多完成。接著就是要解
決教堂的重建問題。
1979 年, 執 事 會 教堂內的講台
Platform inside the church
註 1 《基督教崇真會深水埗堂一百一十週年紀念特刊》,68 頁,基督教崇真會深水埗
堂出版, 2008 年。

深水埗風物志 121

008_教會_20110831.indd 121 31/8/2011 17:24:26


西方教會

及堂議會通過拆卸黃竹街崇
真 堂, 然 後 在 大 埔 道 58 號
巴色樓山上重建新堂。當時
˙基

深崇的長老張惠民直接向瑞
督教

士巴色會借款建堂。及後差
會來信,表示毋須借貸,由
會方直接送贈三十萬瑞士法
郎 ( 折合九十多萬港元 ) 予
深崇興建新堂。1980 年,黃
竹街堂改建成深崇閣,1983
年完成。賣樓得款一千六百
萬元,除用作清還債務外,
還運用了其中的一百六十萬
元開辦沙田崇真英文中學。
尚餘款項一千一百多萬元,
則作興建新堂之用。
深水埗崇真堂外觀,攝於 2007 年 1983 年,深崇英文中
Shamshuipo Tsung Tsin Church, 2007
學頂層有小部分崩塌。政府
撥出一間沙田的校舍。深崇逐步將學生遷往沙田,然後將有危險的
舊校舍清拆,並決定興建三層高的新堂。地下為辦公室,頂樓為禮
拜堂,二樓作副堂。命名為何道修牧師紀念堂,以紀念他對深崇的
貢獻。
深崇見證
深水埗的發展過
程,並印證教會
在面對困難和逆
境時的堅毅,得
以更上一層樓,
獲得豐碩的成
果。

崇真堂內觀
An interior view of Tsung Tsin Church

122 深水埗風物志

008_教會_20110831.indd 122 31/8/2011 17:24:30


西方教會
深 水 埗 浸 信 會

˙基
督教
深水埗浸信會
Sham Shui Po Catholic Church at present
位於深水埗廣利道,成立於 1949 年,母會為九龍城浸信會,
初時名為「浸信會佈道所」。當年九龍城浸信會有見政府大力發展
深水埗,而深水埗人口也日漸增多,遂於青山道地下成立佈道所,
於 5 月 9 日舉行第一次聚會。被差派前往開荒的教友十分積極,而
九龍城浸信會亦時常派人協助佈道工作。
1953 年,佈道所租用的地方發生業權問題,故遷上原址二樓。
及後,聚會人數不斷增加,空間已不敷應用。故此會眾均有感遷堂
的需要。1955 年,白箴士牧師為佈道所會眾購得保安道 30 至 32
號二樓作為新堂址。會眾於同年 3 月遷堂,並於同年 10 月正式成
立教會,命名為「寶安道浸信會」,當時有七十四人自願由九龍城
浸信會加入新成立的寶安道浸信會。陳有恒、謝佩坤被按立為會佐。
翌年,寶安道浸信會得母會及尖沙咀浸信會致函推介,加入
華人基督教聯會成為會員堂。1957 年,寶安道浸信會加入港澳貸
款資金會為會員。當時該會的主日學發展十分興旺,人數差不多達
三百人。學生人數不斷增加,該會只得商借培善小學等多處地方供
學生上主日學之用。當時該會資源並不寬裕,人手也不太多,但發
展卻頗為迅速,人數大幅增長。
1962 年,該會加入香港浸信會聯會。當時香港浸信會聯會建

深水埗風物志 123

008_教會_20110831.indd 123 31/8/2011 17:24:31


西方教會

議將保安道原址開
辦國語浸信會,並
委任該會為國語浸
˙基

信會的母會。同年
督教

10 月按立林惠馨、
張恩愛、張達民及
余壁輝四位執事。
翌 年, 該 會
深水埗浸信會 獲得美南浸信會國
Sham Shui Po Catholic Church 外傳道部、港澳貸
款部會及港澳貸款資金會捐助與貸款三分之二的費用,購買廣利道
現址。1966 年 2 月 20 日,新堂正式開幕,定名為「深水埗浸信會」,
並開辦幼稚園。同年 4 月,國語浸信會在保安道開幕。1975 年,
該會增設早堂崇拜。翌年,教會正式成立,定名為「深水埗國語浸
信會」( 即今基磐浸信會 )。1976 年,國語基址成立教會,定名為「深
水埗國語浸信會」。並興建宗教館,在 1978 年落成啟用。教會又
加蓋了天台,命名為「以勒堂」。
1978 年,該會耗時五年及斥資九萬多元建造、裝修及購置傢
俬的宗教館正式啟用。該會與突破輔導中心在宗教館五樓合辦「深
水埗輔導中心」,並於同年成立學生溫習室。為作出長遠發展,聖
工發展委員會正式成立,由會友施摩地捐贈遺產作為基金。

深 水 埗 潮 語 浸 信 會
位於南昌街 203 號至 211 號三樓,創立於 1946 年,早期以
長沙灣道 98 號二樓為會址。當時香港正光復不久,深水埗嶺東浸
信會的一班基督徒,進行家庭聚會,及後借用大埔道喜樂福音堂為
會址,成立「深水埗潮語浸信會福音堂」,並於 1949 年復活節,
舉行第一屆浸禮。是年會友人數增至數十人。
當時深水埗潮語浸信會除主日崇拜、主日學、團契外,還有
婦女會和詩班等。由於人數激增,地方不敷應用,故有購買堂址的
呼聲。全體會眾為了達成自購堂址的要求,一起節衣縮食,每月將
省下來的金錢奉獻教會。加上海內外的熱心信徒捐助,終可購買長

124 深水埗風物志

008_教會_20110831.indd 124 31/8/2011 17:24:33


西方教會
沙灣道 98 號二樓為會址。( 註1)
該會成立初期聘請了陳聯芳為傳
道,並於 1952 年 4 月 6 日正式成立教會,

˙基
命名為「深水埗潮語浸信會」,並按立

督教
七位會佐。會方又聘請王淑娟為女傳道,
倪鑑輝為傳道主任。及後得到熱心人士
的捐助,購得福榮街 40 號二、三樓為堂
址,並於 1955 年 12 月 16 日舉行獻堂禮。
由於當時學位缺乏,失學兒童眾
多, 於 是 該 會 創 辦 榮 基 學 校, 藉 以 教
育會友子弟。由於信徒不斷增加,故在 深水埗潮語浸信會
附近分設九龍仔及保安道兩間福音堂。 Swatow Baptist Church Shamshuipo
1961 年,黃孝忠受聘擔任主任傳道、兼任榮基學校校長,翌年按
立為牧師,是該會第一位主任牧師。1971 年,該會另購南昌街 203
至 211 號二樓為會址。1988 年黃牧師退休,由陳賜耀牧師接任。
及至 1990 年代中,會友已逾一千人,由於堂址面積所限,已
不足以滿足該會發展,尤其在宗教教育方面的需要。經過與香港政
府商討後,該會獲得新九龍 6182 號地段,作興建禮拜堂、安老院
及英文幼稚園之用。後來教會與潮州商會合作,承建潮州頤安院的
一部分,得到該會建堂委員會主席黃天榮律師、李春融太平紳士、
林思顯博士等籌劃,呂明才基金會及植豐基金會的捐助。建堂工作
最後得以順利進行,為區內的安老工作及幼兒教育作出貢獻。

路 德 會 協 同 堂
創立於 1957 年。「協同」一詞除開教義部分外,還有協存同
心之意。教會由 1957 年秋開基到近年,先後有十位牧師任職,在
名冊登記的受洗教友超過二千三百人人,扣除已離世、轉會和失去
聯絡者,還有七百人,而平均出席崇拜人數則有一百四十人。( 註 2)
現時教會的婦女會、團契、主日學、詩班等組織健全,又定期舉行
佈道會及培靈會。

註 1 資料來自該會所提供的簡介。
註 2 《路德會協同堂三十週年慶典紀念特刊》,路德會協同堂,1987 年。

深水埗風物志 125

008_教會_20110831.indd 125 31/8/2011 17:24:35


西方教會

協同堂的
歷史跟協同中
學有莫大關係。
˙基

1957 年 秋 天,
督教

協同中學遷入
九龍大坑東道
12 號 上 課。
美國路德會總
會 乃 於 同 年 10
月, 委 派 宣 教
師, 利 用 協 同
中學禮堂和其
他 設 備, 成 立
路德會協同堂 教會並開展福
Concordia Lutheran Church
音 工 作。 現 今
堂址,以前是山邊一窩水潭,於 1957 年改建成為現在協同中學的
前身。( 註 1)
1957 年 12 月 15 日,協同堂第一次舉行正式主日崇拜,由尹
嘉華宣教士為堂牧,丘恩處博士為教士,積極開展福音工作。開始
時只有幾個教友,但教友數目迅速增加。
九龍協同中學的師生是協同堂重要的資源。在地方使用和福
音事工上,學校提供了各種方便。多年來每逢假日、課餘的時候,
教會都借用中學的禮堂作堂會傳福音。而協同中學每日課前都有靈
修、唱詩、讀經、禱告,由同學分擔工作,使校內一片濃郁的宗教
氣氛。那時的牧師亦任教學校的宗教課,課後又鼓勵同學參加學道
班及青年團契。團契設多種興趣班,例如舞蹈班、話劇班和唱詩班。
學校的師生不但多有參加聚會,且在協同堂受洗的人也很多。那時
學校和教堂混為一體,學校支持教會,教會牧養學校,相得益彰,
發揮了堂校合一的精神。
教會章程於 1960 年 11 月通過。第一屆長執會於 1961 年 11
月 10 日成立。除了一般教會聚會外,協同堂也舉辦其他活動予教
友參與。例如該堂不時舉辦旅行、聯誼晚會、中秋晚會、聖誕大聚
註 1 《路德會協同中學廿周年校慶特刊》,路德會協同中學,1972 年。

126 深水埗風物志

008_教會_20110831.indd 126 31/8/2011 17:24:37


西方教會
餐等等。在 1964 至 1967 年間,
教堂的協同劇社在不同的地方演
出各類的話劇,1987 年 3 月 23

˙基
日,教會在九龍白田臨時房屋區

督教
接辦閱覽室,藉社會服務傳揚福
音。教會亦有設立自身的刊物。
1963 年,該堂「協同堂周報」
創刊。1985 年,「協同堂季刊」
主日學,1960 年
亦正式開始出版。 Sunday school, 1960
教會建堂多年來都是借用協同中學大禮堂作為聚會之所,但
為了朝著自傳、自養、自立的目標,1964 年,「香港福音道路德
會協同堂建堂委員會」正式成立,不時舉辦籌款建堂換物會。1983
年 10 月,為期兩年的「建堂計劃捐獻運動」開始。( 註 1)
教會在八十年代的發展十分迅速。1981 年 11 月 24 日獲香港
政府核准成為非牟利註冊法團,命名為「路德會協同堂有限公司」。
1988 年,購買了太子道德興大廈兩個相連單位,正名為「路德會
協同堂佈道所」,在 1989 年 11 月至 1990 年 6 月曾借給基督教福
音堂作定期聚會。
行政方面,1998 年,該堂修訂了工作大綱手冊,正名「協同
堂行政手冊」。同年,成立「堂務小組」,處理辦公室人事及常務。
2004 年 2 月,成立教會發展小組,討論佈道所及教會財務安排。
協同堂也關心國內及海外事務。該
堂在 1994 年為華南水災捐獻了一萬餘
元及救災物資。2005 年 1 月,曾透過香
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支援南亞海嘯賑災的
工作。2005 年 11 月成立「中國事工小
組」,推動國內福音工作。
一直以來,協同堂在社區和學校裡
積極推展福音工作,堅守聖經的道理和
路德會的教義去傳揚上帝救人的真理。
堂校合一,至今不變
The church is still located at the school

註 1 《路德會協同堂 40 週年紀念特刊》,路德會協同堂,1997 年。

深水埗風物志 127

008_教會_20110831.indd 127 31/8/2011 17:24:40


西方教會

耶 穌 寶 血 女 修 會
˙天
主教

昔日的寶血女修會
Precious Blood Convent in the past
位於元州街寶血醫院旁。創立於 1922 年,簡稱為「寶血女修
會」或「寶血會」,為香港天主教國籍女修會。會祖為譚加辣修女。
1929 年 7 月 19 日,該會獲羅馬教廷頒令,成為香港宗座代牧區的
本地修會。使命與精神是:特別師法被釘十字架的耶穌基督,祂傾
流寶血,自我犧牲,以促進天人合一。該會修女藉著團體生活及使
徒工作,作證耶穌寶血的犧牲修和精神,致力傳揚福音,服務人群。
據香港教區的紀錄,羅馬教廷的頒令內容如下:「我的前輩一向特
別關心和推薦這樣一個修會,因為它的熱心的修女們,欲依本國人
的傳統及精神,從事福音工作,為主的葡萄園培植美果。」 ( 註 1)
寶血會與嘉諾撒修會關係密切。「1861 年,幾位年輕的中國
籍少女,在首批嘉諾撒修女於 1860 年 4 月抵港後,自告奮勇地願
意在修院內協助他們工作,當時有位卅歲的漂瑪大肋納在 1861 年
8 月 1 日起,進入該意大利修院,翌年 11 月 11 日穿會衣,1863

註 1 轉引自《深水埗星報》,1984 年 4 月號。

128 深水埗風物志

008_教會_20110831.indd 128 31/8/2011 17:24:42


西方教會
年 12 月 25 日 發
聖願。漂瑪大肋納
不論在中文學校、

˙天
孤兒院或慕道班,

主教
都非常勤懇地工
作。 後 來, 一 位
十六歲的漂亞納
加入照顧棄嬰的
工作,她們在工作
中的善良和喜樂, 座落於元州街的寶血女修會
吸 引 了 不 少 女 孩 Precious Blood Convent is situated at Un Chau Street
子。會長對此事密切注視,並預期這些女性會對教會,特別為中國
婦女作出很大的貢獻,於是考慮依照嘉諾撒第三會規章,為她們成
立一個修會。」
至 1910 年,已有近百名中國籍的修女在香港及澳門工作。漂
亞納及漂瑪大肋納分別於 1906 年及 1913 年逝世。那時寶血會修女
仍與嘉諾撒修女並肩工作,並照顧棄嬰,當時她們全隸屬於嘉諾撒
會同一會長。修女在筲箕灣 106 地段擁有房舍,用作女子學校和主
日彌撒的小聖堂。1913 年聖十字架樓建成後,本地教友團體便轉
往該處。至寶血會成立後,聖十字架樓成為了寶血會第一座修院。
1919 年 7 月 13 日由當時的師多敏主教制定了整套「寶血修
女傳教區工作的特別守則」。1922 年,寶血會正式脫離嘉諾撒修
會而獨立,擁有自己的會長、會院、學校、初學院、會衣和聖願禮
儀,定名為「耶穌寶血女修會」。寶血會是中國人組成的天主教修
會,著重濃厚的家庭氣氛,生活方式亦與香港人十分接近。
修會成立之初,借用天主教教區在西灣河聖十字徑的住房成
為臨時會址。1929 年才於深水埗元州街建成總修院,該會修女從
此為深水埗區居民服務。

該會成立以後的工作有三方面:
一: 在中國內地鄉村進行傳教工作,為窮鄉僻壤的村民服務。
二: 因應當時社會的需求,致力辦學,寓教育於傳教工作中。
三: 興辦慈善工作,於 1932 年在總修院樓下附設嬰兒醫院,免費

深水埗風物志 129

008_教會_20110831.indd 129 31/8/2011 17:24:44


西方教會

收容貧苦嬰兒,及贈醫施藥。留醫者日多,故籌建寶血醫院。

太平洋戰爭後復原及重新開展的服務:
˙天

一:鄉村傳教工作
主教

日佔時期結束,惟當時內地局勢不穩,故修女改在香港的西
貢、鹽田梓、大浪赤徑等地繼續為村民服務。
二:教育工作
和平後專注於在港島開辦寶血女子中學、小學及幼稚園;至
今港九新界的女子中學共三間、津貼小學七間、幼稚園兩間及幼兒
園一間,繼續培育莘莘學子,使他們日後能造福社會。
三:慈善工作
寶血醫院因曾被八島日本軍隊徵用為總部,和平後已殘舊不
堪,所有醫療儀器被日軍搬走。醫院仍繼續為病人服務,亦繼續收
養孤兒。1966 年邀請社會賢達及醫務署協助籌建新翼。1972 年擴
建,由美國人民經天主教福利會捐款。大樓於 1975 年落成,命名
為喬治華盛頓新翼。(註 1)
1951 年,該會獲政府批出元州街總修院對面的土地興建孤兒
院,1952 年 12 月落成開幕。而該會在粉嶺亦購買了土地興建孤兒
院,亦於同年落成。於是,寶血醫院嬰兒部年齡較大學會行走的女
童都遷入粉嶺孤兒院,而嬰兒則遷往元州街 123 號之嬰兒院。此後
兩所孤兒院的院童
在修女悉心照顧下
不斷成長。及後,
香港的孤兒逐漸減
少,香港社會福利
署將暫時缺乏家庭
照顧的女童送往粉
嶺孤兒院,交由修
女 照 顧。1961 年
粉嶺孤兒院改建成
寶血女修會正門 十間小型房舍,以
Front view of Precious Blood Convent
註 1 詳見本書有關寶血醫院的介紹。

130 深水埗風物志

008_教會_20110831.indd 130 31/8/2011 17:24:45


西方教會
家庭模式照顧女童,每個家舍設有一名媬姆 ( 家長 ) 以照顧女童的
日常起居生活,孤兒院亦改稱為寶血兒童村;深水埗之嬰兒院亦因
棄嬰減少,而改為日間託兒中心,即現今的寶血幼兒園。( 註 1)

˙天
寶血會的傳教工作不斷因應社會和教會的需要而改變。現今

主教
有修女教授神學,亦有修女在醫院擔任牧靈工作,以照顧醫院病人
心靈上的需要,及安慰病人家屬等;在學校則設有校牧一職,部分
由修女擔任,專責接觸學生及照顧他們心靈上的需要。修女一如以
往致力團體生活及使徒的工作。

聖 方 濟 各 堂

聖方濟各堂
St. Francis of Assisi Catholic Church
聖方濟各堂位於石硤尾街 58 號,建成於 1955 年。
五十年代的香港,社會上彌漫饑餓貧困等問題,無數人無家
可歸。當時白英奇主教倡議擴建聖堂和學校,計劃首先在深水埗推
行。1953 年底石硤尾六村大火,政府在清理災場後,興建一批兩
層臨時房屋安置災民,並撥地給天主教會作興建聖方濟各堂及附屬
註 1 資料由耶穌寶血女修會提供。

深水埗風物志 131

008_教會_20110831.indd 131 31/8/2011 17:24:47


西方教會

學校之用。天主教會得政府撥出位於東廬花園後面一片環境優美的
土地和毗鄰的山坡,面積超過二十五萬平方呎。聖方濟各堂可遠眺
海港,也可望見獅子山,其鐘樓一度是區內最高的建築物,可眺望
˙天

區內景色,是深水埗區早年的地標。
主教

寶血堂 ( 聖方濟各堂的前身 ) 的教友大力響應奉獻建堂的呼


籲,踴躍捐輸。1954 年中開始打樁。1955 年 3 月 25 日由白英奇
主教主持聖堂奠基禮,12 月中完工。那是一間中西合壁、灰牆紅瓦
的塔樓式大教堂,也是當時全港可容納最多人一起聚會的聖堂。( 註
1) 聖方濟各堂由一個葡籍教友的家族捐建,雲石大祭台由聖德肋
撒堂轉送,全堂一百六十張柚木長櫈由寶血堂教友等捐贈。聖堂在
1956 年 10 月 21 日舉行開幕禮。同年堂區屬校聖方濟各小學落成,
分上、下午校上課。上午校是英文小學,下午校是中文小學。
1962 年獲德國熱心教友捐助,學校得以擴建新翼。自此下午
校便改名為聖方濟各愛德小學。七十年代,堂區先後創辦了白田天
主教小學及聖方濟各書院,大力培育本區學童。在七十至八十年代,
為了區內失學的兒童,更於聖方濟各小學開辦夜小學。1997 年後,
響應陳日君主教呼籲,為新來港學童短暫開辦夜間小學課程。( 註 2)
早期聖方濟各堂每逢主日彌撒,總是座無虛席,慕道和領洗
人數甚多。可能與
當年深水埗區內
居民較為貧窮,而
到聖堂聚會,有較
多機會分享救濟
物品有關。也可能
由於當時深水埗
區工廠林立,工人
數目眾多,不少來
自勞工界的人士
加入教友的行列。
聖方濟各堂
教堂外的奠基石
由六十年代至今, The foundation stone outside the church

註 1 《聖方濟各堂五十週年金禧紀念特刊,1955-2005》, 24 頁,2005 年。
註 2 《聖方濟各堂五十週年金禧紀念特刊,1955-2005》, 25 頁,2005 年。

132 深水埗風物志

008_教會_20110831.indd 132 31/8/2011 17:24:49


西方教會
除努力實行「榮主救靈」的職責外,更與天主教明愛機構合作,推
行社區工作及家庭服務,對區內有需要人士施以援手。包括義賣籌
款協助貧苦家庭及有需要人士、籌辦老人聯歡聚餐、提供低息貸款、

˙天
探訪老人等,貢獻良多。

主教
1963 年聖方濟各堂右鄰有五層高的新翼落成,聖方濟各愛德
小學也在同年落成。由開堂至 1964 年是該堂傳福音收穫最大的時
期,九年間有八千多人領洗加入教會。當時因美國天主教福利會源
源送來救濟物資,該堂每月約分派三、四次。
1967 年,該堂響應梵二大會議的決定,將禮儀本地化,把大
祭台拆開,祭台被移近面對教友,聖體搬近牆邊,告解亭先後兩次
改為修和室。1977 年至 1987 年的十年間,該堂有兩位神父在任內
逝世,令該堂遭受一定的打擊。2001 年 10 月 7 日胡振中樞機最後
一次親臨該堂主持慶祝主保贍禮大彌撒。
至今到聖方濟各堂崇
拜的會友不復當年踴躍,而
教堂再也不是區內最高的建
築物。正如該堂的譚坤神父
說 :「 時 代 的 改 變 是 無 法 避
免,上主賜人的智慧應與時
並進。一種優勢的消失象徵
另一個世代的開始。…五十
年代堂區建築物由高變矮,
並不意味將燈放在斗底下,
反而用另類的方法,保持基
督喜訊的活力。萬古常新的
聖言,除舊更新的原則,任
何時候也可以發揮其動力。」
( 註 1) 可見教會也很明白與時
並進,洞悉社會演變的重要
性。
教堂門口的十字架
The cross behind the entrance of the church

註 1 《聖方濟各堂五十週年金禧紀念特刊,1955-2005》, 23 頁,2005 年。

深水埗風物志 133

008_教會_20110831.indd 133 31/8/2011 17:24:52


節慶與傳統信仰 節慶與傳統信仰

盂 蘭 勝 會

五十年代九龍仔的盂蘭勝會
Hungry Ghost Festival at Kowloon Tsai, 1950's
農曆七月的下旬,為長沙灣潮籍盂蘭勝會舉行的日子,也是
在保安道球場舉行的四個盂蘭活動中的最後一個。潮籍盂蘭已有悠
久歷史,2011 年在保安道球場舉行的更是第一百屆 ( 註 1) ,可算是
全港規模最大的盂蘭勝會之一。
「盂」、「蘭」、「勝會」的意思
「盂蘭」是由梵文「Ullambana」譯來,意思為「救倒懸」,
即救度亡魂倒懸之苦,來自民間《目蓮救母》的故事。在香港盂蘭
節亦稱為中元節或鬼節。
盂蘭勝會的名稱有它特別的意思,首先是「盂」,皿字部,
是代表了盂蘭節傳統所用的青銅製成的盂蘭盆,「蘭」代表蘭花,
比喻潮州人一條心,而「勝會」是「一大班人」的意思,代表潮州
人同心同慶這個盂蘭節。
相傳農曆七月,地獄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會釋放出來。直
到七月三十日才會關閉。所以人們在七月舉行設食祭祀、誦經作法
註 1 長沙灣街坊福利會提供資料。

134 深水埗風物志

009_節慶與傳統信仰_20110831.indd 134 31/8/2011 17:31:35


節慶與傳統信仰
等「普渡」活動,以超渡孤
魂野鬼,防止它們為禍人間,
或祈求鬼魂保佑平安。
但亦有人說盂蘭節是
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目蓮修成
正果的日子。據佛經說目蓮
的母親因前生罪孽深重,死
後在餓鬼道,不能吃東西,
就算吃下東西,口裡的火亦
不少長者參與 2011 年長沙灣盂蘭勝會
會將食物燒成灰燼,令目蓮 Many elderly people joined Hungry Ghost
母親飽受饑餓之苦。目蓮是 Festival of Cheung Sha Wan in 2011
個孝子,不忍看見母親受苦,遂向佛祖求助。佛祖教他如要化解,
便要找法師諗經超渡,將法師唸經用的拂水給母親喝,並要用青銅
製造一個盂蘭盆放置食物才供母親食用。目蓮依從佛祖所言,其母
親果然能回復正常吃東西。故有人認為盂蘭節並非鬼節,而是佛祖
的「歡喜日」。

香港的盂蘭勝會
香港盂蘭勝會始於中國潮州、海豐、陸豐、鶴佬籍等移居香
港的人士,他們在四、五十年代從中國內地來到香港,並將他們在
家鄉流行的盂蘭節也一併帶來。這些活動於 2011 年更以「香港潮
人盂蘭勝會」名義被列入香港首批「國
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今天在香港仍可看到以不同規模
與形式舉行的盂蘭活動。一個完整的盂
蘭勝會是由以下部分組成:一系列的儀
式、僧人或道士唸誦經文、獻祭、神功
戲、巡遊和素菜讌席。
盂蘭勝會的宗旨是發揚因果報應
之說,更希望能教化年青人,最終達致
社會和諧。盂蘭節派米已經有很多年的
歷史。經過拜祭的祭品被視為福品,有
2010 年盂蘭勝會 吉祥之意,保佑合家平安。各人都會為
Hungry Ghost Festival, 2010

深水埗風物志 135

009_節慶與傳統信仰_20110831.indd 135 31/8/2011 17:31:39


節慶與傳統信仰

獲得這些福品感到高興。派發福品的方
式主要是排隊輪候,有的由義工派送至
坊眾家中。主要的福品是平安米,對貧
窮的人幫助最大。許多長者都很熱心去
輪候,相信平安米可以保佑全家。
盂蘭勝會當中定必會擺放一個巨
型紙紮的玉像,名為「大士王」,亦即
由觀音幻化的「鬼王」。在燒街衣的時
候,會眾會將「大士王」抬出來,用以
維持秩序。「大士王」一般由竹架紙糊
而成,頭頂觀音、額上雙角、一副凶惡 大士台
嚇人的模樣,是為了鎮懾群鬼。普渡結 Platform for the Ghosts' King
束時,人們還會舉行「化大士王」的儀式,將「大士王」的像火化,
以恭送「大士王」離開。
當地居民有感疫症盛行,每年亦有不幸枉死的人,希望藉舉
辦盂蘭勝會超渡亡魂,以求心安理得、神靈保佑。在每年七月十四
盂蘭節,主辦者秉承中國人的傳統,在空地搭棚,請法師打齋超渡
亡魂,祈求平安。當然,燒衣紙和拜神是不可少的,近年更有鬼王
和鬼王袍的紙紮。按照傳統,除了部分旗幟之外,所有紙紮物都要
在最後一晚燒掉。此外,打齋超渡的法事,多從上午九時一直進行
至晚上十一時。為了有足夠的衣紙以供焚燒,通常在一個多月前,
一大班老街坊 ( 多是女性 ) 已坐著凳子,在街道旁摺衣紙。她們都
是自發幫忙的。摺成的衣紙足可放滿幾十個黑色垃圾袋。
香港各區幾乎都會舉辦盂蘭勝會,團體至少有六十多個,觀
塘、九龍城、深水埗等舊區
最多。近年農曆七月間,深
水埗有四個不同的組織租
用長沙灣保安道球場舉行
盂蘭勝會。( 註 1)
在保安道球場舉行的盂蘭勝會,
攝於 2011 年 8 月 23 日
Hungry Ghost Festival held in Po On
Road Playground, 23 Aug, 2011

註 1 《商報》, 2011 年 8 月 13 日。

136 深水埗風物志

009_節慶與傳統信仰_20110831.indd 136 31/8/2011 17:31:44


節慶與傳統信仰
深 水 埗 區 節
深水埗區議會早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舉辦區節,目的是為社
區帶來歡悅的氣氛,增加深水埗居民的歸屬感,令市民對深水埗區
有更深入的了解。( 註 1) 區節都是在冬季舉辦,但每年的舉辦日期
略有不同。區議會亦希望藉區節回饋市民,令他們受惠。
區節的活動十分豐富,
多姿多采。區議會通常邀請
社會知名人士作為主禮嘉
賓,亦會邀請對該區或社會
有貢獻的人士分享生活點滴
和成功心得。開幕禮之後,
設有區節嘉年華及攤位遊
戲,市民樂在其中。此外,
區節亦會舉行不同的體育比
攤位遊戲
賽。 Game stalls
區節的一個重要的活動是盛大的晚宴及大
型娛樂表演活動。在不同年度的區節,主辦單
位都會邀請藝人到現場表演,包括已故歌后梅
艷芳等。而粵劇表演也
是區節晚會中常見的項
目,吸引大批居民欣賞。
及至九十年代中
期,區節開
闢了一個新
環節;為慶
祝聖誕及新
年的來臨,
籌備節日燈

區節中很多著名藝人都在晚會表演
Many famous artists performed in the evening party
註 1 《文匯報》,2004 年 10 月 29 日。

深水埗風物志 137

009_節慶與傳統信仰_20110831.indd 137 31/8/2011 17:31:55


節慶與傳統信仰

書、畫、篆刻展覽
Calligraphy, painting and carving exhibition

飾。由十二月中至農曆正月十五左右,
體育嘉年華開幕禮 在欽州街、長沙灣道、南昌街等多個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sports carnival 地方掛滿五光十色的霓虹燈,照亮深
水埗,平添不少歡樂的節日氣氛。
舉辦區節及節日燈飾活動
的費用大部分來自區議會,亦有
以 私 人 名 義 捐 助。 以 2004 年 深
水埗區節為例,整個活動開支約
二百萬元,其中透過區議會撥款有
一百二十萬元,另外八十萬元則由
私人贊助。由於區節旨在回饋市
民,因此大
部分活動
都可免費
參與,居民
只需索取
門票便可
入場。( 註 1) 聖誕及新年燈飾
Festive lighting in Christmas
and the New Year

註 1 《蘋果日報》,2004 年 10 月 29 日。

138 深水埗風物志

009_節慶與傳統信仰_20110831.indd 138 31/8/2011 17:32:03


節慶與傳統信仰
關 聖 帝 君 迎 聖 大 典
背景簡介
位於海壇街
的深水埗關帝廟在
1891 年 前 已 興 建
的,原稱協天宮,是
九龍區主祀關聖帝
君之廟宇中面積最
大的,廟宇已有超過
一百二十年的歷史。
1931 年 起, 該 廟 交
由華人廟宇委員會
管理。 1927 年的深水埗關帝廟
廟 宇 雖 歷 有 Guandi Temple, 1927
修葺,但畢竟已有百年歷史,受盡風吹雨打,部分建構需改善。在
2010 年,石柱出現傾
斜 現 象, 廟 頂 的 木 樑
被 蟲 蟻 侵 蝕, 瓦 頂 及
多件具宗教意義的法
器,亦需更換及補充。
委員會十分同意推廣
武 帝 廟, 傳 揚 關 聖 帝
君忠義仁勇的處世哲
學 及 風 高 亮 節, 令 公
關帝聖像 眾更重視保育歷史建
The statue of Guandi 築和傳統風俗文化。
因此與古物古蹟辦事處相討後,以保育古蹟及不影響原貌為原則,
斥資六百多萬元重修廟宇,把傾斜了的石柱扶正,更換木樑及廟頂
綠瓦,補回各式法器。另外,廟中又加建了門樓,重塑帝君、關平
及周倉聖像,更安奉了赤兔馬與青龍偃月刀等聖物,並加入種種關
帝事蹟的元素。工程在 2010 年 8 月完成。

深水埗風物志 139

009_節慶與傳統信仰_20110831.indd 139 31/8/2011 17:32:06


節慶與傳統信仰

迎聖大典的過程
為慶祝廟宇完成重
修工作,華人廟宇委員會
於 2010 年 10 月 16 至 17
日在深水埗楓樹街遊樂場
舉辦「關聖帝君迎聖大典
暨深水埗關帝廟門樓落成
典禮」,為新建門樓開光
及聖像崇陞。國學大師饒
宗頤教授為新建的門樓親
門樓落成的開光典禮 題對聯及牌匾,而廣州市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gatehouse 道教協會則致贈匾額。慶
典的科儀分別由香港道教聯合會及廣州道教協會,派出高功道侶舉
行祈福法事。
是次典禮由國家宗教局副局長蔣堅永先生及中國道教協會會
長任法融道長親臨主禮,也雲集了兩岸四地以至新加坡的高功道侶
前來道賀。亦藉此加強了粵港澳及外地的宗教交流。本港多個紀律
部隊均派出要員參加,顯示紀律部隊對「拜關帝」傳統的重視。
慶祝活動中以兩岸四地及海外關聖帝君分靈理陣出巡最為觸
目。巡遊隊伍由不同表演團
體組成,從關帝廟出發,經
海壇街、南昌街、長沙灣道
進入會場。此外還有道教科
儀為聖像崇陞、隆重的開幕
典禮、豐富的表演節目及攤
位遊戲供市民參與。大老倌
羅家英和阮兆輝亦主演了三
齣著名粵劇《關公月下釋刁
嬋 》、《 關 公 送 嫂 》 及《 關 門樓落成當日,在楓樹街球場舉行的祭祀活動
雲長單刀會魯肅》。另一方 Worship ceremony in Maple Street
面,會場免費派發由著名漫畫家李志清先生負責繪畫插圖之《超凡
入聖 關雲長》書畫冊。此外還有神功戲和盆菜宴等節目。在兩天的
慶典中,不同類型的節目闡釋了崇祀關帝的意義,並加深了市民對

140 深水埗風物志

009_節慶與傳統信仰_20110831.indd 140 31/8/2011 17:32:10


節慶與傳統信仰
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 註 1)

巡遊路線
巡遊前,在關帝廟內進行了約兩小時的慶典科儀。儀式閉門
進行,但有轉播給廟外善信觀

大埔
長 福

看。巡遊以深水埗關帝廟作起 沙





道 福




點,經南昌街及長沙灣道,到 寮 街





達楓樹街遊樂場作結。隊伍由






數百人組成,先由二龍七獅領 荔




頭,五行旗陣、花擔提燈陣及 醫

道 楓樹街遊樂埸
Maple St. Recreation
局 Ground
仙樂陣緊隨其後,加上鳴鑼開 街





道,護送關帝鸞駕出巡。上環




關帝廟
文武廟、兩岸四地及新加坡迎 界限道

請的關帝分靈及「深水埗天后 巡遊路線圖
廟」和「深水埗三太子及北帝 Route of the parade
廟」列聖諸神則作為陪駕,沿路由道教羽侶誦經護駕。為配合關帝
形象,廟中的赤兔馬及青龍偃月刀也列於隊中。巡遊隊伍進入慶典
會場後,便由香港道教聯合會一眾道侶迎接聖帝駕臨。整個巡遊約
歷時四十分鐘,沿途有警察開路及維持秩序。

巡遊隊伍經過深水埗街道
Parade teams pass through streets in Sham Shui Po

迎聖大典中舞龍活動
Dragon dance performance

慶典活動中神功戲的表演
Opera performance during the event

註 1 《關聖帝君迎聖大典暨深水埗關帝廟門樓落成典禮特刊》,華人廟宇委員會,
2010 年。

深水埗風物志 141

009_節慶與傳統信仰_20110831.indd 141 31/8/2011 17:32:15


節慶與傳統信仰

重修內容
1. 門樓
為了讓善信更易察覺廟宇所在,委員會新建門樓以立地標。門
樓以傳統的「四柱三間」,即「四根柱子,三個門洞」的模式興建,
大楣為傳統的雙龍吐珠,兩側以蝠鼠吊金錢及蟠桃作為裝飾圖案,
寓意福祿及長壽。國學大師饒宗頤親題門樓中「英名震華廈 祈福保
平安」對聯及額匾「關帝廟」。

2. 環境保育
為免廟內樹木因興建門樓工程而受損,委員會根據專家的建
議,對將受影響的樹根進行「養根」的工作,確保樹木不受影響。
為使廟宇環境得以持續改善,委員會亦特意在廟中加強綠化。

3. 扶正石柱
委員會發現支撐整個廟宇前廊頂的石柱基座出現移位,隨即對
石柱進行監測,又對該石柱基座進行臨時加固工程。待情況穩定後
便立即扶正石柱及進行基座永久加固的工程。

4. 屋樑瓦頂
廟內曾被白蟻蛀蝕,令部分橫樑結構受到影響,瓦頂在暴雨下
亦出現漏水。委員會因此決定更換部份橫樑及瓦頂,為善信提供更
安全的參拜環境。

5. 重新粉飾
廟內的石像和裝飾因受多年香火所煙薰,或受風雨的侵蝕,日
見殘舊。有見及此,委員會藉此機會重新粉飾廟內瑰寶,使市民可
欣賞及感受當年建廟者的心血。委員會藉李志清先生畫作「桃園結
義」、「千里送嫂」及「義釋曹操」,繪於廟殿外牆上供善信欣賞,
以頌揚關帝忠義的事蹟。

6. 致贈牌匾
廣州道教協會為支持廟宇及紀念是次重修,及頌揚帝君聖德,
特別訂製了「德耀古今」的匾額贈予關帝廟。該匾額現置於殿內中
門之上。( 註 1)

註 1 中門即位於關帝廟石製正門入口內的木門。

142 深水埗風物志

009_節慶與傳統信仰_20110831.indd 142 31/8/2011 17:32:15


有關深 水 埗區的 詩詞畫作

有關深水埗區的詩詞畫作
〈 九 約 竹 枝 詞 〉 許 永 慶

「順風時過昂船洲,文明欽羨九華徑,...
長沙灣出九龍塘, 深水埗前過客商,因摘荔枝
麻地賣, 回頭旺角 ( 又稱芒角、忘覺, 現稱旺角 )
一銀莊。」

〈九約竹枝詞〉,約撰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見蔡子傑:
《沙田古今風貌》,105 頁。

〈 香 江 惜 別 竹 枝 詞 〉 葉 穎 林

序 : ( 太平洋戰爭初期,香江易手,人多疏散。於別離之日,
曾代友書贈其愛侶,頗感悽惻纏綿,似可目之為亂離綺作。) 抗戰
時避戰港澳,曾任教於澳門粵華中學,後移居香港,任教於喇沙中
學二十年,1969 年退休。詞載《葉穎林詩文集》(1969 年 )。

「長沙環 ( 灣 ) 道 一 明 娟 , 深 水 灣 頭 甫 上 船 。
相 識 似 曾 故 低 問 ,夜 昏 何 處 北 河 邊 。」
「錦繡年 華 碧 玉 身 , 不 輕 衣 鬢 逐 香 塵 。
愛 河 未 慣 翻 心 浪 ,顧 盼 如 君 第 一 人 。」
「問來身 世 出 田 扉 , 樁 謝 萱 殘 柳 絮 飛 。
縫 紉 豈 辭 宵 旰 苦 ,天 寒 猶 御 一 單 衣 。」
「鐵骨銅 膚 健 美 軀 , 型 非 黛 玉 亦 非 腴 。
添 來 剪 水 雙 瞳 眼 ,況 許 無 量 十 斛 珠 。」
「恩愛成 癡 爾 我 知 , 月 明 前 夕 記 相 思 。
慚 非 志 士 收 名 劍 ,惜 贈 佳 人 少 黛 脂 。」
「寄跡茶 樓 下 翠 幔 , 無 言 相 對 已 消 閑 。
一 盃 試 出 君 清 味 ,心 在 青 山 紅 葉 間 。」
「不肯低 頭 入 玉 幃 , 記 曾 寧 榜 月 明 歸 。
恨 無 玳 瑁 雕 樑 棟 ,忍 使 啣 泥 草 上 飛 。」

深水埗風物志 143

010_有關深水埗區的詩詞畫作_20110831.indd 143 31/8/2011 17:33:20


有關深水埗區的詩詞畫作

「相聚難 時 見 亦 難 , 只 緣 彼 此 為 衣 餐 。
憐 卿 寂 寞 吳 宮 冷 ,珠 淚 衾 前 夜 夜 彈 。」
「簾隔春 風 不 易 吹 , 蓮 心 未 似 苦 相 思 。
銀 河 十 丈 人 千 里 ,誰 許 梢 頭 月 上 枝 。」
「不期烽 火 起 香 江 , 甫 定 驚 魂 返 故 鄉 。
三 月 柔 情 自 茲 別 ,相 堅 惟 願 鐵 心 腸 。」

〈 香 港 竹 枝 詞 廿 六 首 〉 馮 漸 逵

詞載 1953 年《碩
果詩社第四集》,169 頁。
馮 漸 逵, 廣 東 順 德 人,
1929 年 移 居 香 港, 創 辦
三 達 學 校。 後 任 教 於 官
立女子師範學校、漢文中
學、聖保羅中學等。工詩
文,碩果社發起人,著有
《馮漸逵先生詩存》。

1980 年代的花墟 畫家:余元佳


Flowering marketplace,
1980's Painter: Mr. Yu
Yuan Chia

「曉妝才罷 趁 花 墟 。 玉 手 雙 攜 意 自 如 ,
買 得 緋 桃 花 一 束 ,問 郎 儂 貌 可 輸 渠 。」

144 深水埗風物志

010_有關深水埗區的詩詞畫作_20110831.indd 144 31/8/2011 17:33:24


有關深水埗區的詩詞畫作
「九龍新闢 荔 枝 園 , 如 鯽 遊 人 笑 語 喧 。
我 倆 興 蘭 聯 袂 返 ,月 兒 相 照 到 家 門 。」
「何事標名 界 限 街 , 鴻 溝 中 劃 莫 相 乖 。
沿 途 最 苦 驕 陽 炙 ,翠 袖 時 將 粉 汗 揩 。」

19 5 0 年 代 的 荔 枝 角 灣 及 荔 園
La i C h i K o k B a y a n d L a i C h i K o k A m u s e m e n t Park, 1950's

〈 香 港 竹 枝 詞 〉 溫德基 ( 約作於 1950 年 )

「半山斜對 九 龍 塘 , 港 九 榮 華 萃 兩 方 。
城 市 園 林 別 墅 靜 ,那 知 世 外 有 滄 桑 。」
( 九龍塘 )

香 港 竹 枝 詞 十 首 羅 錦 堂

「貧民窟裏 一 徘 徊 , 孤 寡 哭 聲 動 地 哀 。
昨夜 迫 遷 今 夜 雨 ,天 災 人 禍 踵 時 來 。」
( 木屋區 )

深水埗風物志 145

010_有關深水埗區的詩詞畫作_20110831.indd 145 31/8/2011 17:33:25


有關深水埗區的詩詞畫作

當年深水埗居民常活在災難之中
Residents in Sham Shui Po District often
suffered torments from disasters
相片來源 : 明愛醫院

1950 年代初的石硤尾木屋區
Shek Kip Mei squatter house area,
early 1950's
相片來源 : 明愛醫院

寮屋區的居住環境不如理想
Living environment in the squatter houses
was poor
相片來源 : 明愛醫院

兒童的娛樂不多
Primitive forms of entertainment
相片來源 : 明愛醫院

146 深水埗風物志

010_有關深水埗區的詩詞畫作_20110831.indd 146 31/8/2011 17:33:36


有關深水埗區的詩詞畫作
〈 香 港 竹 枝 詞 〉 黃棣華 ( 日 佔 時 期 見 聞 )

「賭局開場 已 數 天 , 輝 煌 匾 額 掛 門 前 。
人 來 人 往 無 休 息 ,如 蝶 穿 花 蟻 附 羶 。」
「博場黑暗 不 通 風 , 炭 氣 薰 蒸 刺 鼻 中 。
不 講 衛 生 惟 鶩 賭 ,眾 生 盡 是 可 憐 蟲 。」
「博局紛陳 數 十 檯 , 人 人 痴 想 發 橫 財 。
其 中 最 旺 推 牌 九 ,惟 有 番 攤 淡 可 哀 。」
「正午開場 子 夜 休 , 不 分 性 別 立 檯 頭 。
摩 肩 擦 背 尋 常 事 ,禮 法 何 能 限 女 流 。」
「水錢盡日 不 停 抽 , 積 少 成 多 利 路 優 。
試 問 水 錢 何 處 出 ,無 非 專 向 賭 徒 求 。」
「生計艱難 未 易 尋 , 為 謀 衣 食 起 貪 心 。
傾 家 典 當 匆 匆 去 ,希 冀 贏 錢 入 賭 林 。」

19 8 0 年 代 , 政 府 銳 意 打 擊 不 法 行 業 , 圖 為 清 拆僭建物及色情招牌
Th e r e m o v a l o f i l l e g a l s t r u c t u r e s a n d s i g n s w i th indecent meaning, 1980's

深水埗風物志 147

010_有關深水埗區的詩詞畫作_20110831.indd 147 31/8/2011 17:33:39


優美風光 優美風光

荔 枝 角 公 園 : 嶺 南 之 風
位於深水埗西北岸
的填海區,鄰近美孚新
邨第一期,北面為荔灣
道, 西 接 荔 景 山 道, 有
港鐵、西鐵及公路可達,
交通方便。「嶺南之風」
便是位於荔枝角公園第
三期,是全港第一個以
古典嶺南風格為主題的
荔枝角公園入口牌坊
公園。 Gateway at the entrance of Lai Chi Kok Park
荔枝角公園總面積達十七點六五公頃,內有很多康樂設施。
如網球場、硬地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兒童遊樂場、門球場、
滾軸溜冰場、滑板場及緩跑徑等。當中最具特色的,是園內佔地一
點二五公頃的「嶺南之風」公園。
「嶺南之風」於
2000 年 11 月 11 日正式
開放給市民遊覽。由於
這個公園位於荔枝角灣
的填海區,而荔枝又是
嶺南名果,故此當局便
興建一個以傳統嶺南風
格為主題的中式公園。
當中有各式水中景緻,
面積達二千六百平方公
荔枝角公園 尺,環繞水池中央向外
Lai Chi Kok Park 伸延,並以長廊連接。
其餘地方有小丘、亭台樓閣、溪流、橋廊等。「嶺南之風」園內有
十個景區,當中不少以月亮為題材。包括:「有鳳來儀」、「群星
邀月」、「橋廊畫舫」、「月起薰來」、「健月開雲」、「奕亭殘
局」、「溪流影月」、「北門漫步」、「健康去屣」及「泰然自若」。
園內置有多副對聯,以明清、民國至今的廣東名人的作品為主,如

148 深水埗風物志

011_優美風光_20110831.indd 148 31/8/2011 17:46:02


優美風光
梁啟超、康有為、李文田、
葉劍英、黎簡、劉華東、
高劍父、陳璞等。此外,
有灰塑、石雕、陶塑、瓦
作、木砌等藝術品。配合
不同景觀及天時,令公園
內充滿中國古典風味及情
調。
流水淙淙 園內的假山石以來
Flowing water 自嶺南著名的英德太湖石
為主。公園由東門至橋廊屋檐一帶,都鋪設了彩色光纖燈飾,令園
內景色在月夜下更添嫵媚。園內廣植各種嶺南樹木,綠樹成蔭;此
外,更擺設了大量精緻的盆景,供遊人欣賞。
花園內有一個景點名為「健康去屣」,是一條用卵石鋪砌而
成的小徑。卵石徑可供遊人赤足或穿著布鞋來回步行,促進足部血
液循環。每天的不同時段,
卵石徑均見遊人如鯽。
公園每天上午七時至
下午十一時開放,遊客可乘
搭港鐵在美孚站下車,再步
行前往。此園最為人津津樂
道者,是香港無線電視古裝
劇集《宮心計》的宮廷園林
嶺南風味的傳統建築
情節不少在此取景。 Architecture in Lingnan style

嶺南之風令美孚環境更為優美
The park makes Mei Foo Sun Chuen more charming

深水埗風物志 149

011_優美風光_20110831.indd 149 31/8/2011 17:46:22


優美風光

深 水 埗 公 園
深水埗公園分為兩
期, 在 1983 年 建 成。 主
要的部分位於荔枝角道
旁,東面為欽州街,南面
為 海 壇 街, 由 康 文 署 管
理。公園內有涼亭、噴水
池和游泳池,位於靠近東
京街的一邊,有一個較大
的泳池,和五個較小的泳
深水埗公園前身是軍營
Former Sham Shui Po Barrack 池。
深水埗公園前身為 1927 年建成的深水埗軍營。公園內有紀
念二次大戰為抵抗日軍而犧牲的軍人的元素。香港淪陷時期,軍營
內的南京營及租庇利大樓曾被日軍改
作戰俘集中營,囚禁了數千名外籍士
兵。深水埗公園建成後,仍然保留軍
營內的幾塊界石。此外,公園設置了
兩塊紀念碑,並於 1989 年和 1991 年
兩次植樹,以紀念為守衛香港而戰死
的戰士及加拿大軍人。
其中一塊金屬紀念碑記載如下:
「1941 至 1945 年期間加拿大國家士
兵在此戰俘集中營中備受折磨而殉職
者多名,其忠烈行為,令人欽敬難忘,
特於 1991 年 12 月 5 日在此種植楓樹
兩棵,永為記念。加拿大駐港退伍軍 深水埗公園外的地界石
人協會」 Boundary stone outside Sham Shui Po Park

Two maple trees were planted on 5 December 1991 in memory of our


Canadian comrades who paid the supreme sacrifice, perished in prison camps
and have since died as a result of the suffering inflicted. 1941 – 45, we will never
forget. Hong Kong Veterans Association of Canada .( 註1)
註 1 見公園內金屬製紀念碑的內容。

150 深水埗風物志

011_優美風光_20110831.indd 150 31/8/2011 17:46:29


優美風光
另一塊黑色的紀念石碑記載如下:「此樹木乃由香港戰俘聯
會於一九八九年八月廿六日種稙以紀念為香港作戰及在獄營中受苦
而犧牲的人士。」
These trees were planted on 26th August 1989 by the Hong Kong
Prisoners of War Association In memory of All who died in Battle of Hong Kong in
the Prison Camps and since as a result of their sufferings. ( 註 1)
深水埗公園第二
期 分 為 兩 部 分, 包 括
第 一 期 以 南 的 空 地,
和麗閣邨中間的現有
園地。
近年深水埗公園
附近不只一次發現二
次大戰時期日軍及盟
軍 投 下 的 炸 彈。 如 富
昌 邨 外 的 一 個 地 盤,
工人便曾在地底發現 公園內風景優美
一枚兩呎半長的大炮 The tranquil environment in the park
彈頭。( 註 2) 經爆炸品專家
檢查後證實無殺傷力,但也
令附近的人虛驚一場。

加拿大軍人紀念碑
Memorial stones for the Canadian troops

註 1 見公園內雲石製紀念碑的內容。
註 2 《明報》,2010 年 12 月 15 日。

深水埗風物志 151

011_優美風光_20110831.indd 151 31/8/2011 17:46:32


優美風光

漢 花 園
位於東京街與保
安道交界,於 1993 年
12 月 建 成。 毗 鄰 李 鄭
屋 漢 墓 博 物 館。 漢 墓
於 1955 年興建徙置區
時被發現。博物館建成
後, 周 邊 的 房 屋 依 原
定計劃興建。八十年代
中期,李鄭屋邨開始重
建,為使古蹟與社區更
協調,房屋署將第九及
十一座拆卸後,修建了 漢花園入口
一個中式庭園,定名為 Entrance of the Han Garden
漢花園。
漢花園園內設施景物仿照漢代風格建造,由香港房屋委員會
管理,古意盎然,亭台樓榭,魚池假山,甚受區內居民。
漢花園以中國漢朝時期的園林設計為主題,園內建有涼亭,
供遊人休息,可擋烈日及風雨。漢花園是配合李鄭屋漢墓而設計的
花園。漢朝距今二千年,沒有甚麼建築物流傳後世。公園內有石燈、
石獸、漢台、亭
榭,與香港常見
的仿清朝公園有
很大分別。公園
建成後由康文署
管理。相信建造
時曾參照不少古
蹟、遺址,耗費
不菲。可惜園內
缺乏文字介紹,
也沒有解釋其建
漢花園亭園
A pavilion in the garden

152 深水埗風物志

011_優美風光_20110831.indd 152 31/8/2011 17:46:36


優美風光
築理念和依據,否則可作為學校教學的戶外教室。園內有多個景點,
下列為較具特色的:
1. 「妙趣園」:展覽雕塑石
像,供人欣賞,四周設有涼
亭供人坐下休息。

漢花園內的太極石雕
A rock sculpture of Tai Chi

2. 「蹴鞠臺」:是一個正方
形的高臺。1993 年,為紀念 蹴鞠臺
香港政府營運公營房屋四十週 Soccer Terrace
年,香港總督彭定康在這裏埋下文物囊。
3. 「聽雨廊」:位於「蹴鞠臺」的旁邊,是一列前臨蓄水池邊的有
蓋長廊。
4. 「漢舫」:穿過「聽雨廊」就是一艘置於蓄水池內飾有龍頭的石舫。
5. 「怡趣亭」:位於「漢
舫 」 的 對 面, 透 過 該 亭
襯 託 出 蓄 水 池 的 景 緻。
設 有 倒 鈎, 讓 遊 人 把 自
備 的 雀 籠 掛 於 亭 上, 聆
聽 雀 鳥 的 叫 聲。 怡 趣 亭
位 於 漢 花 園 的 最 高 點,
可 眺 望 園 內 各 個 角 落。
旁邊除種了好些樹木以
外, 也 種 了 不 少 竹 樹,
漢舫
頓令經過的人產生一種
Han Boat 脫俗出塵之感。
6. 「蓄水池」:池內飼養了不少錦鯉及烏龜,為漢花園平添了不少
生氣。

深水埗風物志 153

011_優美風光_20110831.indd 153 31/8/2011 17:46:42


優美風光

7. 「奕亭」:位於蓄水
池的另一方,由四組四
柱的方亭所組成,整個
亭有十六根支柱,設有
四枱棋盤供遊人對奕中
國象棋或圍棋。
漢花園內還有仿
漢的照壁,照壁上有漢
代的車馬、士卒、房屋 蓄水池
等, 頗 有 蘇 州 園 林 特 A fishpond in the garden
色,但亦有人認為公園面積較小,可觀性不高。這純因人而異,事
實上香港土地貴重,能闢出一幅土地,並配合漢墓遺址的所在而建
成一個以漢文化為主題的公園,已經顯出建園者的心思了。
據 2010 年深水埗區議會進行的「地區願景研究」,李鄭屋古
墓及旁邊的漢花園是深水埗區認受性最高的古蹟,但其展覽內容及
環境設計仍有很大的發揮空間。2011 年 1 月 15 日深水埗區議會舉
行文化徑及漢花園設計比賽工作坊,主辦當局將參加者分為四組,
在親身考察李鄭屋古墓及花園後,將意念轉化為文字及規劃圖。

龍 翔 道 觀 景 台
位於獅
子山山腰的龍
翔道,日間車
水馬龍,是來
往東、西九龍
的主要幹道。
在豐力樓附近
不遠的龍翔道
觀景台位於深
水埗區畢架山
花園附近。在
觀景台內貌 天氣較佳的日
An interior view of the lookout

154 深水埗風物志

011_優美風光_20110831.indd 154 31/8/2011 17:46:47


優美風光
從觀景台俯瞰
An aerial view from the lookout

子,可遠眺維多利亞港及對岸灣仔區與中區的景緻。
龍翔道觀景台曾被公認是俯覽九龍半島和維多利亞港景緻的
最佳地點,所以一向以來,都有不少遊人專程到此觀光,欣賞宏闊
的九龍和香港景色。觀景台設有涼亭,附近廣種樹木,讓遊人舒適
地觀賞九龍景緻。從觀景台下望,深水埗區的地標如又一城、城市
大學等均盡收眼底,還可遠眺舊啟德機場的全貌。
1997 年香港回歸前,在香港舊機場—「啟德機場」尚未搬遷
前,這裡是欣賞飛機升降的最佳地點。以往飛機於鬧市上空降落,
仿似撞入民居的震撼情景,很多人仍記憶猶新,也是很多攝影愛好
者的獵影題材。站在觀景台前面的行人天橋上,看見體積龐大的飛
機在九龍城上空拐彎,然後降落在馳名的啟德機場跑道上,十分刺
激。故這裏以往是旅行團熱門遊覽地點之一,因為該處可俯瞰整個
九龍半島,最難得的是可以看到飛機不停升降。可惜近年這裡樹木
叢生,日漸遮蓋前面的景觀,加上啟德機場遷至赤鱲角後,此地已
不像以前那麼受遊客的歡迎,但仍是一個值得遊覽的景點。
龍翔道觀景台和太平山頂遙遙相對,遠眺香港島,和飽覽九
龍半島的夜景,有人認為其景色比由太平山頂觀看毫不遜色。
有人稱在「龍翔道觀景台」見到的夜景雖不是最燦爛的,卻
是最「真」的,因為可以看到獅子山下萬家燈火的地道香港。此地
交通還算方便,除駕駛私家車,或乘坐公共巴士外,還可在黃大仙
地鐵站乘坐計程車前往,距離不遠,毋須跳錶便可到達。

深水埗風物志 155

011_優美風光_20110831.indd 155 31/8/2011 17:46:49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區內歷史悠久的學 校

天 主 教 善 導 小 學
位 於 廣 利 道 9 號, 創 立 於
1960 年。原名「李鄭屋天主教小
學」,後易名「善導學校上午校」。
2002 年 9 月轉為全日制,再定名
為「天主教善導小學」。該校為一
˙小

所 政 府 津 貼、 天 主 教 香 港 教 區 小

學。
五十年代李鄭屋村人口急劇
增 加, 教 育 服 務 的 需 求 很 大。 當
( 圖 1) 1960 年聖堂及學校落成
時 天 主 教 教 區 積 極 發 展 教 育, 於
Figure 1. Church and school established, 1959 年興建一所與聖老楞佐堂相
1960
連、可容納上下午各十二班的校舍
( 前座 )。是年暫借長沙灣慈母學校處理校務,以「李鄭屋天主教小
學」名義收生。新校舍於 1960 年 8 月中落成,由白英奇主教正式
命名為「善導學校」,奉聖母瑪利亞為主保,並以「仁愛、忍耐」
為校訓。( 註 1 )
1966 年, 學 生 人 數 不
斷增加,天主教教區向政府
申請獲准,將校舍後面的山
坡夷平,擴建一座樓高六層
的後座校舍 ( 註 2) 。自 1967
年起,善導學校可容納上、
下午各二十四班的學生。
二十世紀末,香港人口 ( 圖 2) 2010 年聖堂及校舍外貌
出生率日漸下降,小學面對 Figure 2. The church and the school, 2010
縮班殺校的風潮。為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及提升教學質素,善導
學校上午校於 2002 年 9 月由半日制轉為全日制,並命名為「天主
教善導小學」。( 註 3)

註 1 見圖 1。
註 2 根據該校提供的資料。
註 3 見圖 2。

156 深水埗風物志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56 31/8/2011 18:10:05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聖老楞佐堂與天主教善導
小 學 創 辦 至 今, 已 渡 過 了 半 個
世紀,在深水埗區內廣為人知。
聖堂的教友、職員與校內的教職
員、家長及學生,透過不同的堂
校合作活動,發揮宗教的互助互
( 圖 3) 聖堂內保留了五十年來的歷史, 愛精神。

˙小
凝聚了不少教友
學 校
Figure 3. The church preserves a lot of


希望學生除
memories of the members
具備學科知識外,也在教義及真理的薰陶下,
對倫理道德及社會意識富有積極的態度。「十
年樹木,百年樹人」,善導小學培育了不少優
秀的人才。擔當不同的角色,為社會服務。
聖堂與學校雖然經歷了五十多年的蛻變,
( 圖 4) 聖堂修和室
但聖堂內大部分的設施仍保留了初建成的模樣, Figure 4. Inside the chapel
一牆一瓦皆讓教友們珍惜 ( 註 1) ;而校園、聖堂及
天井仍保留了五十年前的建築特色 ( 註 2)。學校與時並進,歷任校長不
斷完善校舍,冀能配合二十一世紀教育的發展及學生的需要。例如學
校增設了小太陽發電站、環保天台花園、校園電視台等,讓學生在一個
理想的環境中愉快學習。
該校建校以來,發揚基督捨己愛人的精
神,秉承「仁愛忍耐」的校訓,促進學生德、智、體、
群、美、靈六育的均衡發展,同時亦引導學生向
善,積極面對挑戰,勇於承擔責任,愛己愛人,造
福 社 群。多 年
來,學校培育了
無數莘莘學子,
令他們茁壯長
成,因此深受家
( 圖 5) 創校聖堂學校內貌
Figure 5. Interior view of the
長的信任與認
( 圖 6) 現今聖堂學校內貌
school in the past 同。 Figure 6. An interior view of the
school at present
註 1 見圖 3 及圖 4。
註 2 見圖 5 及圖 6。

深水埗風物志 157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57 31/8/2011 18:10:09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五 邑 工 商 總 會 學 校
五邑工商總會學校位於保安道 ( 原稱寶安道 ) 與永康街之間,
創辦於 1957 年。五邑工商總會是由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
山五縣的工商業家及社會賢達所組成。戰後,港人回流,大量國內
人士亦因國共內戰逃難來港。當時香港社會困頓、失業失學者眾,
故此有心團體及人士紛紛謀求辦學,為青少年提供教育的機會。當
˙小

時,不少五邑人士聚居於深水埗一帶,故此五邑工商總會籌劃於區

內建立學校,優先供五邑子弟入學。及後取消了這個條件,採取有
教無類的方針。
五邑工商總會學校的前身可追溯至三十年代,五邑工商總會
遷址九龍上海街,會長岑良元捐贈一千元,倡議開辦義學,免費招
收五邑籍貧困子弟,贈送書籍,至保安道新校舍落成始告結束。
1953 年,校方向教育司署申請撥地建校,翌年簽領九龍深水
埗順寧道與寶安道交界之土地為校址,並成立建校委員會,由馮秉
芬出任主席。本港及海外五邑籍鄉親紛紛響應。共籌得二十二萬元。
該會又出售亞皆老街的物業,得款十三萬元,作建校經費。1957
年 9 月第一期工程完成。學校佔地八千餘平方呎,首三層先告落成。
1958 年加建左翼三樓,1961 年獲准加建四樓,翌年完成。
學校以鄧北泉為
創 校 校 監, 譚 國 光 為
首 任 校 長。 校 內 有 雨
天 操 場 暨 禮 堂 一 個,
可 容 四 百 餘 人, 亦 設
有 音 響 燈 光, 可 作 表
演舞台。課室十五間,
另設有美術手工室、
音 樂 室、 監 督 室、 校
長 室、 主 任 室、 校 務
處及教員辦公室等各
一個。課室走廊有隔
音設備,衛生室設有
梁振英先生及孫穗芳博士先後造訪該校
Mr. C.Y. Leung and Dr. Lily Sun visited the school
病 床 兩 張。 設 施 堪

158 深水埗風物志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58 31/8/2011 18:10:13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稱完備。
當時為鼓勵會員樂助捐
獻,除設立捐款獎勵條,刻名及
鑲嵌瓷相片外,捐款五千或募捐
一萬港元以上者,以其名字為課
室命名。結果五邑工商總會學校
以捐款人名字命名的課室有秉芬

˙小
室、玉泉室、玉麟室、祥杏室、 五十年代學生在走廊的合照


尚信室、仕超室、陳正室、一諤 Photo of students in the corridor, 1950's
室、北泉室、宏德室、器石室、關梅室、國光室和炎培室。
該校原屬私校性質,由於以服務貧困學童為主,故學費廉宜。
又擴充學額,1957 年開幕之後,便開辦上下午班。至 1961 年,上
下午皆設十五班,學生共一千三百五十人,教職員共三十五人。兼
設英文夜校,錄取失學青少年,使其可於工餘進修,同時讓日校英
語水平欠佳的學生補習英語。學生人數連年增加,首兩年已開設四
班,有學生一百八十人。教育司署以該校具備規模,且學生人數眾
多為理由,故先後於 1959 年及 1966 年,發放政府津貼予下午部及
上午部,並提供部分免費學額,供成績優異或清貧學童免費就讀,
以示獎勵。該校自開課以後,報讀人數與年俱增,廣受區內家長歡
迎。及至 1976 年,由於香港政府鼓勵節育,適齡兒童減少,故上、
下午班各縮減兩班,共有二十六班,學生接近一千人。
早期該校已著重培養學生的獨立、自治和自信,除提供多元
化的才藝訓練和表演機會外,更舉辦童軍等課外活動,及舉辦運動
會,以提高學生對運動的興趣,並鍛煉強健的體魄,以適應未來社
會的需要。
五邑工商總會學校的校
董會主席馮秉芬在該校創辦
兩週年的紀念特刊表示:「教
育功能,遂融合個人與社會之
關係,所以激發青年之進取,
誘導其創造之能力,尤切現
學校的正門
Front view of the school

深水埗風物志 159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59 31/8/2011 18:10:17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實之需要。平民學校為啟迪兒童智識之要鑰,培養健全公民之始基,
其所負國民教育之使命,實至重大。」( 註1)
自 1988 年起,該校由小一至小三開始實行活動教學。1996
年, 實 施 目 標 為 本 課 程, 並 在 2001 年 成 立 家 長 教 師 會。 踏 入
二十一世紀,由於出生率下降,小學學額過剩,不少學校面對縮班
問題,甚或結束。五邑工商總會學校也曾面對每級只剩一班的惡劣
情景。黃錦耀於 2002 年出任該校校長,全力革新,改善學校環境,
˙小

提升教學質素,加強照顧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需要,努力發展體操等

強項,並積極籌備四十五週年校慶。另外,該校於 2003 年獲教育


局撥款二千多萬元進行擴建校舍工程,興建一幢具千禧規格的新教
學大樓,令學校在區內建立聲譽。
2004 年,學校成為教統局常識科種籽學校,並參與教統局小
班教學研究。又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設立校園電視台。翌年參與教
統局內地與香港教師交流及協作計劃。2006 年,該校成立校友會,
並於小一開始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新教學大樓亦於該年落成。
2007 年,該校舉行了金禧校慶暨千禧新翼揭幕啟用儀式。大
樓地下為行政中心,有校務處、教員室及圖書館等;一樓為演藝世
界,設有音樂及舞蹈室、視藝堂、禮堂等;二樓為科技世界,設有
電腦室、校園電視台、多媒體英語室等;三樓為綠色世界,設有空
中花園;四樓為資源中心。
同年該校法團校董會正式成立,並與東莞市光明學校結為姐
妹學校。是年該校獲優質教育
基金撥款建立學生成長檔案。
由於該校強調關顧學生各方面
的需要,故此該校獲頒「關愛
校園」優異獎。

中國體操運動員李小鵬 ( 前排左二 )
及楊威 ( 左三 ) 到訪該校
Chinese gymnast Li Xiaopeng (the second
one from the left) and Yang Wei (the
third one from the left) visited the school

註1 《香港五邑工商總會學校二週年紀念特刊》,1959 年 1 月 1 日出版。

160 深水埗風物志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60 31/8/2011 18:10:21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深 水 埔 街 坊 福 利 會 小 學

˙小

1969 年該校畢業禮
Graduation Ceremony, 1969
1962 年,深水埔街坊福利事務促進會獲政府撥出汝州街 179
號地段,計有六千九百平方呎的地方,興建六層的校舍 ( 最先定為
四層,後以不敷應用而改為五層,最後盡用該地而定為六層 )。創
辦深水埔街坊福利會小學,建築費連同設備費需一百萬元以上,其
時由教育司署補助及免息貸款、各首長及理事長捐款三十餘萬及街
坊福利會演劇籌款四十萬,令小學得以興建。
深水埔街坊福利會
小學分上、下午校,上午
校是私校,由街坊福利會
辦理,設十二班,有一至
五年級,每級兩至三班。
下午校是政府津貼,亦有
十二班。合共為一千八百
名學童提供教育。
深水埔街坊福利會
小學亦著重訓育工作的
深水埔街坊福利會小學落成
Establishment of the school, 1960's 薰陶,培養學生有高尚品

深水埗風物志 161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61 31/8/2011 18:10:37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格,推行學生課外活動,培
養熱愛群育及合作精神。
深水埔街坊福利會小
學創校校監為黃伯芹。他亦
是 1949 年深水埔街坊福利事
務促進會創辦人,並任深水
埔街坊會理事長七年。他於
˙小

1940 年已出任為深水埗公立 深水埔街坊福利會小學 1972 年參觀美國軍艦


The school visiting a US warship, 1972


醫局主席,1957 年改任深水埗街坊會
會長,區內經歷石硤尾六村、李鄭屋村、
九龍仔等大火,均由他任急賑會主席。
校長陳昆棟亦為街坊福利會理事長。基
隆街日昇製造廠創辦人余近卿亦是該校
創校校董之一。
深水埔街坊福利會會所學校落成碑記
Foundation stone of the school

深水埔街坊福利會小學
Sham Shui Po Kaifong Association Primary School

162 深水埗風物志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62 31/8/2011 18:10:43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聖 多 馬 小 學
本位於深水埗南昌街
213 號,創立於 1924 年。
其創立與第二次大戰前的
英國宣教士何里士女士有
關,她在港九多個地區設

˙小
立聖公會小學。1924 年在


深水埗創立聖多馬小學的
前身,可惜由於太平洋戰
爭爆發,日軍攻佔香港,
學校只得停辦。 ( 註 1) 聖公會聖多馬小學舊址
戰 後, 何 里 士 返 國 Original site of SKH St. Thomas Primary School
休養,囑咐施玉琪牧師籌劃復校,施牧師於 1950 年於深水埗長沙
灣道租賃樓宇,註冊復校,廣收失學兒童。礙於條件,學校只能收
取小一至小四級的學生。何明華會督在石硤尾現址增建了兩間鐵篷
屋,開始招收五、六年級的高小學生。學校規模開始奠立。
當年石硤尾是全港最貧困及規模最大的木屋區。貧困家庭的
兒童多沒有機會接受教育。而區內學校不足,何明華會督擔心失學
兒童流浪街頭而習染不良風氣,遂向政府申請撥地籌建新校。新校
舍於 1952 年奠基,翌年落成。新校舍樓高四層,共有二十四班,
學生人數超過一千人。但要求入學者眾多,學位供不應求。1965
年, 教 區 在 石 硤 尾 興 建
「聖多馬堂」,聖多馬學
校亦因此可加建課室,並
與聖堂連在一起,班數擴
展至三十四班,翌年更增
至三十六班。學費每月二
點五元。
七十年代是聖多馬
聖多馬小學正門
The main entrance of the school
註 1 《聖公會聖多馬小學 七十五周年鑽禧紀念特刊》,28 頁。

深水埗風物志 163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63 31/8/2011 18:10:46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小學的成長期。由於學
校著重提升學生的學術
水平及靈性培養,故此
校風淳樸 ; 教師上下同
心, 管 教 學 生 十 分 嚴
格,但也付出愛心與關
懷,故校譽日隆。
˙小

八 十 年 代, 聖 多

馬小學曾斥資五十多萬
修葺校舍。1988 年,更 聖多馬小學的奠基石
在全校裝設冷氣設施,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the school
並安裝雙重隔音窗戶。同年該校小六學生獲派官津中學的比率高達
百分之九十六。故此令該校更受家長歡迎,小一學位競爭激烈。
踏入九十年代,面對電腦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該校開始使
用電腦處理日常的行政和管理工作,1995 年起開始參加教育署的
行政及管理電腦化計劃 (SAMS)。
進入廿一世紀,為配合教育改革的需要,學校於 2006 年轉為
全日制。由於聖多馬小學的校舍狹小,而且面對通衢大道,環境對
學校的教學和發展大有影響,故此向政府申請新校舍,終於在 2011
年 9 月,遷進東沙島街 145 號的一幢新校舍。
該校是一所政府資助的小學,是聖公會小學監理委員會的屬
校,以「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為校訓,
本著基督精神,除了緊貼教改步伐,
致力提高學生學術水平外,更著重其
品 格 培
養。 學 校
以愛心為
本, 故 受
到深水埗 學校新址內觀
An interior view of
區內外家 the new site
長和學生
的支持。
聖多馬小學新址
New site of the school

164 深水埗風物志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64 31/8/2011 18:10:51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福 榮 街 官 立 小 學
位 於 福 榮 街 231
號, 創 建 於 1958 年 1
月,前身為福榮街官立
上午小學。前任校長梁

˙
省嫦女士、已榮休的前



副教育署署長湯啟康為
該校第一屆畢業生。高
曼麗校長於 1982 年在
改建前的旺角球場(花
墟道)舉辦該校首屆運
福榮街官立小學 動會,開創了九龍區官
Fuk Wing Street Government Secondary School 立小學在運動場舉辦運
動會的先河。
1987 年,該校為九龍區首間安裝空調設備的官立小學,更成
立家長教師會,增強了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和協作。學校改建工
程在 1998 年 8 月完成,將花圃改為樓高四層的校舍新翼。
自 1998 年起,福榮街官立小學大力推行資訊科技教育,更
於同年申請優質教育基金共達三十八萬元,創建了該校大型管弦樂
隊。2000 年該校確立以「崇德尚學」為該校校訓,培養學生尊重
德性、勤奮向學,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都得到均衡發展,
翌 年 譜 編 校 歌,2000
年起推行融合教育。
該 校 在 2002 至
2003 年度改為全日制,
改名為「福榮街官立小
學」,同時更換校徽和
校 服, 成 立 校 史 檔 案
組,並進一步改善校舍
課室設備,為學生提供
更舒適的學習環境。 學校的內觀
Interior view of the school

深水埗風物志 165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65 31/8/2011 18:10:56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德 雅 學 校
德雅學校位於
九龍塘又一村達之路
20 號,始建於 1960
年。開辦至今一直以
˙

天主教私立學校的模

式辦學。德雅小學的

教育理念是以聖若望
鮑思高神父的教導,
秉承基督精神,培養
學生於德、智、體、
群、美五育上的均衡
發展。其建立與新中
國成立後外國教會不
學校的正門
能繼續在國內立足有 The main entrance of the school
關。
1919 至 1938 年間,意大利慈幼會會士郭怡雅神父在韶州教
區渡過了艱辛的歲月。在土匪、內戰、疾病、經濟不景等重重困難
下,以教區總司鐸的身份,設立眾多教友團體、學校、聖堂,並積
極地展開傳教工作。新中國成立後,郭神父被軟禁了六個月後,無
奈離開中國,抵達香港,在香港仔工業學校擔任神師的工作。
1954 年,顯主會女修會在長沙灣展開傳教工作。得郭怡雅神
父的安排和帶領,服務得以推廣,並於 1956 年 7 月獲香港主教白
英奇支持,在港開設學校。顯主會女修會以聖女德肋撒為該校的主
保,便取聖女德肋撒的「德」字及聖宗徒雅各伯的「雅」字作為學
校名字,好讓青年學生效法他們成為社會良好的公民。
創辦人郭怡雅神父肩負籌辦的工作,學校於 1958 年 11 月獲
香港政府批准開辦。在又一村達之路撥出面積一萬三千平方呎土地
建築校舍。1960 年 2 月 25 日舉行奠基禮。該會為紀念顯主會女修
會的創辦人雷鳴道主教 (Bishop Versiglia)殉道三十週年,便以「雷
鳴道主教紀念德雅學校」為名註冊。

166 深水埗風物志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66 31/8/2011 18:10:59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1960 年 9 月,聖德肋撒堂區主任司鐸,借出三間課室作為臨
時課室之用。1961 年 2 月 20 日全體師生遷到新校舍上課。同年 11
月邀請助理教育司高本先生(Mr. Corkburn)及夫人舉行開幕儀式。
德雅學校在創辦之初只有小學,郭神父關注學生的升學問題,
隨即籌辦中學。1962 年 5 月 1 日獲教育司批准增辦中學,1962 年
正式開課。1963 年 3 月 9 日,政府決定將毗連學校小山丘,面積
一萬九千四百一十平方呎的土地,撥予興建中學校舍。該校舍於

˙小
1964 年落成。同年 11 月 3 日由駐華公使主持聖祭,1965 年 1 月


11 日,全體中學師生遷入新校舍,同年 7 月 3 日香港主教白英奇
降福校舍並舉行感恩祭。
郭神父於 1966 年逝世,他離世前仍計劃籌辦另外一所女校—
聖母玫瑰書院。顯主會修女為紀念他的貢獻,於數年後在青衣開辦
「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

德雅學校
Tak Nga Primary School

深水埗風物志 167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67 31/8/2011 18:11:02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九 龍 工 業 學 校
於 1961 年 9 月 1
日 創 立, 初 期 稱 為「 深
水埗工業學校」,及後
教育署接納創校校長劉
國禎的意見,改名為「九
˙中

龍工業學校」。創校初

期,學校借用了福華街
實用中學部分校舍上
六十年代的九龍工業學校 課, 現 為 該 校 校 舍 初 中
Kowloon Technical School, 1960's 部。 至 於 現 今 的 高 中 部
校舍是創校翌年才建成,建築費為二百萬港元。而福華街實用中學
在 1964 年 9 月併入該校。
福 華 街 實 用 中 學 (Fuk Wah Secondary Modern School) 創 校
於 1960 年, 初 時 借 用 巴 富 街 喇 沙 書 院 (La Salle College Wooden
Buildings) 的校舍上課,分上午和下午班:各開設八班中一,上午
班校長為譚吉利,下午班校長為唐天德。1961 年 9 月 11 日,九龍
工業學校創校,開校初期借用福華街實用中學部分校舍上課,合共
開設六班全日制中一,並有學生二百一十三名。學校由曹德泉任署
理校長,即今日 CHO House 所紀念者。
1962 年劉國楨就任第一任校長,即今日 LAU House 所紀念者。
同年新校舍正式落成啟用。中一和中二合共十二班,在現時高中部
校舍上課。翌年該校已開設中三,從福華街實用中學上、下午校共
十六班的中三同學中,挑選四班成為該校中四級學生。前任匯豐銀
行亞太區主席鄭海泉為其中升讀該校的學生之一。
1963 年學生會成立。同年福華街實用中學併入該校,合共
五十班學生,教師八十六人,由劉國楨校長負責統籌。1 月 18 日,
港督戴麟趾爵士到該校訪問。3 月 6 日,舉辦首屆畢業禮,鍾士元
伉儷擔任主禮嘉賓授憑和頒獎。是年該校學生首次參加中學會考,
共取得八優及八十一良佳績。同年開辦中六課程。1964 年,學生首
次參加香港大學入學考試。保安局局長李少光為該年預科畢業生。
舊生會亦告成立。

168 深水埗風物志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68 31/8/2011 18:11:04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1970 年 9 月 英
國人 Mr P. R. Halliwell
( 何 禮 和 ) 接 任 校 長,
即該校 Halliwell House
所紀念者。他原是地理
科教師,歷任數間中學
的 校 長, 辦 學 經 驗 豐

˙中
富。他致力改善校舍設


施及開設更多科目讓學
生選擇。 九龍工業學校今貌
Kowloon Technical School at present
1975 年,由於校
舍不敷應用,遂借用福華街官立小學 ( 今許仲繩學校校舍 ) 一層上
課。1980 年關永誠接任校長。他上任後將中四分為商科、金工、
木工和電子四組,以配合社會的轉變。該校班數激增至五十一班,
學生人數達一千九百名,教職員人數約共九十人。中六和中七預科
班亦開始招收女學生。
1987 年韋漢忠出任校長,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於中四
級增設純文組和純理組,並開設班主任課。該校在 1989 年裝置空
氣調節及隔音設備,令讀書環境大為改善。翌年林榮生接任校長,
致力提高學習氣氛和改善學生的紀律,並開始定期集會。
1992 年該校成立家長教師會,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聯繫,讓家
長有機會就校政表達意見。
1996 年慶祝該校成立三十五周年。自該年起進行校舍改善工
程,高中部和初中部兩座校舍相連一起。該校亦應教育署之邀,成
為「啟動課程」的先導學校,為新來香港的學童開辦適應課程。
2011 年 10 月 11 日舉行四十周年校慶揭幕禮。11 月師友計
劃開始,由校友擔任中六同學的導師。12 月 15 日,校友鄭海泉作
畢業禮主禮嘉賓,並主持學校歷史資料閣揭幕儀式。
2003 年該校獲教統局邀請,成立「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
2004 年,獲香港電腦商會邀請,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辦的
「香港電腦通訊節 2004」中,展出超級電腦的製作成果。另一方面,
該校與扶輪社、校友會及家長教師會合辦「兒童輪椅計劃」,讓學
生認識及幫助落後地區的傷殘兒童。

深水埗風物志 169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69 31/8/2011 18:11:05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2005 年蔡崇機接任校長。在優質教學基金資助下,資訊科技
組悉力推動「超級電腦」製作計劃,建立科技與環保結合的意識。
2006 年舉行四十五周年校慶,由李少光擔任畢業禮主禮嘉賓。
2008 年該校高中開辦航空學、多媒體科藝、酒店營運等應用
學習課程,令高中學生不但可以
選修更多科目,擴闊視野,更可
作升學及就業雙軌發展。該校在
˙中

2009 年獲「香港貿易發展局」

贊助,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
之「國際資訊科技博覽」中展示
學校資訊科技的成就─以群集式
超級電腦製作多顯示屏電視牆。 九龍工業學校
是年,招收第一屆中一女生。 Kowloon Technical School

2010 年該校參與了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宇航學會、中
國無線電運動協會合辦的「兩岸四地共希望 ---- 希望一號衛星青少
年業餘無線電通信活動 」,通過設立在北京、南京、廣州、香港、
澳門和臺北的業餘無線電通聯會場,完成希望一號衛星首次「兩岸
四地」青少年業餘無線電通聯。
該校在創立之初著重數理和工科。在七十年代起,為使學生
更能適應社會的變遷,學校開始提供多元化的課程,文、理、工、
商並重。踏入二十一世紀,為配合新高中學制的展開,提供更多的
科目組合選擇。該校近年更積極與社區融合,與非政府組織協作,
籌辦教學活動。
該校為社會培育了不少人才,前任滙豐中國董事長及台灣區
主席鄭海泉、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國立新加坡大學研究部主任倪亦
靖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協
理副校長龐鼎全教授、香
港理工大學工業中心總監
黃河清博士等均為該校校
友,各自發揮所長,貢獻
社會。

學校的內觀
An interior view of the school

170 深水埗風物志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70 31/8/2011 18:11:08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天 主 教 南 華 中 學
位於九龍深水埗永
明街 5 號,創辦於 1946
年,由陳燕翔開辦。該校
最初名為「南華中學」,

˙
校舍位於九龍何文田太



平 道, 全 校 只 有 三 百 餘
人。 陳 燕 翔 身 兼 校 監 與
校 長 之 職。1948 年 秋,
天主教南華中學以前名為南華中學 遷校堅道天主教總堂側。
The school was formerly named 'Nam Wah Middle School' 1965 年,陳校長將學校
交天主教教區主辦,校監一職由教區總務長明鑑理神父出任。不久
因為學生人數日增,該校獲政府撥地,於九龍深水埗永明街興建新
校,遂由港島遷至九龍現址,校舍佔地四萬餘平方呎。該校亦成為
教區中學之一員。
陳校長於 1967 年 4 月逝世,歷任南華校長二十一年。同年 9
月,薛秉坤出任校長,1978 年被委任為校監。從 1967 年至 1983 年,
薛校長銳意革新,在 1971 年增設英文部及先後開辦中文大學及香
港大學預科班,成績不斷提升。此外,學校在 1978 成為完全接受
政府津貼的中英文中學。
隨著時代發展,學校於八十年代初期進行擴建工程。第一階
段於 1982 年 4 月開始,1983 年 5 月竣工,在主校舍加建四層。
第 二 階 段 於 1983 年 9 月
李晉鏗校長到任時開始施
工, 於 1985 年 8 月 落 成
啟用。這一階段的工程把
原有的聖母山舊址拆除,
以學校禮堂代之。
李 校 長 於 到 任 後,
更全力改善學校行政架 1981 年畢業禮,左 3 為校友李樂詩博士
構,開設家政科、工藝科 1981 Speech Day. Alumnus and renowned traveler
Dr. Rebecca Lee was invited as guest

深水埗風物志 171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71 31/8/2011 18:11:09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及增開中六地理科。八十年代是學生輔導的發展時期,李校長全力
發展訓育、學生輔導、升學及就業輔導等各項工作。這個年代又是
該校體育的黃金時期,該校男、
女子隊躍升至全港第一組,成
績驕人。
李校長於 1992 年移民外
國,職位由毛秀英校長接任。
˙中

她擅長英語,在任十年間致力

提 升 學 生 的 英 語 水 平。 她 又
主動為學生批改作文及練習會 陳志明副主教為聖母洞落成祝聖
話,令不少學生受惠。毛校長 The Virgin Hole was blessed by Father Chan VG
除致力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外,亦積極營造校內宗教氣氛。
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有不少新來港學童申請插班入學。
1998 至 2000 年,當局邀請該校為新來港學童開設短期課程。
2002 年吳婉華接任校長。推動擴建校舍及兩文三語活動,為
該校創立兩文三語的傳統。吳校長於 2004 年調任另一所教區中學,
由莊紹文校長接任。莊校長引進綜合人文及通識科,訓練學生九種
共通能力,改善行政架構,引進新教學思維,加強教職員專業培訓。
學校改善工程亦於此時竣工。
莊校長於 2005 年調任另一所教區中學,由校董陳子良校長接
任。陳校長於 2006 至 2007 年積極加強員工培訓,開拓教師視域。
又選出中文科及數學科兩隊,參與教區中學組與「香港大學教育領
導研究中心」籌辦之「一課兩講交流計劃」,為同工培養專業研習
及交流氣氛。
該 校 從 2006 年
首次開放課室,邀請官
員、學者、家長、友校
教師訪校,在觀課後進
行專業交流,並從各方
建議中改善教學設計。
在 2007 年 10 月 的 校
昔日的南華聖母山現今已成為學校禮堂校舍 外評核中獲得當局的肯
Lady of Mount has become part of the campus now 定,半數課節獲評定為

172 深水埗風物志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72 31/8/2011 18:11:11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優良級。
2009 年林超強
接任第八任校長,繼
續發展生本教育,推
行學生自治計劃 ( 早
會主持、時事論壇、
議 會 論 政 ); 實 踐 對 八十年代的南華中學

˙中
「 每 個 學 生 都 能 成 Nam Wah Middle School, 1980's


功」的信任,包括讓學生主持早會、時事論壇、議會論政等。
學校更特別的是議事論政。該校除了有學生會外,還有另一
個類似南華立法會的「學生議會」。「學生議會」由各班班會幹事
選出一人參與,再由他們自行選出議會幹事,定期召開會議,導師
( 教師代表 ) 只列席,在有需要時回答議會代表的提問。「學生議會」
可討論校政,提出意見,但需包括有欣賞及建議兩部分,體現民主
精神的真諦。

天主教南華中學今貌
Nam Wah Catholic Secondary School at present

深水埗風物志 173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73 31/8/2011 18:11:12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中 聖 書 院
中華聖潔會於 1930 年在深水埗區成立,並在區內傳福音。
1957 年在懷惠路 170-176 號建校建堂,開建「中聖學校」,目的
是令當時失學兒童接受教育,同時又致力向學生、家長及坊眾傳福
音。以當年的標準而言,是一間辦學成績不錯的小學,學生不但培
養出良好品格,學生畢業後也派入較佳的中學。
˙中

中聖書院的學

生主要來自基層家
庭, 部 分 學 生 面 對
家庭問題,影響到他
們的心靈發展及情緒
表現。故此傳統以來
學校特別重視學生的
輔導工作。除駐校社
工外,特別設有由教
中聖書院原址 師、輔導員及社工組
Original site of China Holiness College
成的輔導組,提供跨
專業的輔助。此外,學校亦十分接納由國內來港的「新移民」學生,
讓他們在關愛的環境中成長。
1976 年因着深水埗區小學生人口下降,中學學額需求增加,
中聖學校轉變為一所中學──中聖書院,繼續以非牟利私立學校方
式,為區內有需要的貧苦兒童提供教育。那時起,該校每年為約
五百名學生提供全日制全人教育。
當年政府利用「買位」制度(即政府派學生來,並給予適當
的買位入讀資助),將水準較差的私校淘汰。中華聖潔會的嚴謹辦
學方針經歷了無數的評核,終於在百多間私校被淘汰後,能成為買
位中學。
中華聖潔會在 1985 年在將軍澳開設分堂,名為「中聖教會」:
以開拓傳揚福音的機會。
1990 年初,政府推出「直接資助」計劃,進一步淘汰質素較
差的私校,規定買位私校必須在 1999 年前轉為直資中學,這對很

174 深水埗風物志

012_學校_20110901.indd 174 1/9/2011 15:46:55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中聖書院現址
Current site of China Holiness College
多私校造成極大的衝擊。不少私校轉為直資後,便要面對市場,在
收生不足時,資助也相應減少。
1997 年,林銘棠校長帶領中聖書院申請加入「直接資助計
劃」。申請直資時,中華聖潔會會友共奉獻了七十多萬元,支持中
聖書院作為儲備。1998 年中聖書院被教育署接納,加入直資學校的
行列,及開設中六預科商科班。1999 年 7 月,政府落實改善直資
學校校舍政策。學校得到當時教育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的支持,
得以原址擴建,全校四百
多 名 師 生 從 2003 年 起 至
2007 年間遷到荔景中華基
督教會完全第二小學的校
舍上課。2008 年,擴建工
程完成而遷返深水埗懷惠
道。

中聖書院正門
Front door of the school

深水埗風物志 175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75 31/8/2011 18:11:17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香 島 中 學
˙中

1946 年之窩打老道校舍
Campus at Waterloo Road, 1946
位於九龍塘桃源街,城市大學旁邊。於 1946 年由吳炳昌創
立。早年校址位於九龍窩打老道 72 號,首任校長是盧動,郭沫若
亦是其時學生的家長。翌年因學生人數倍增,遂遷至九龍運動場道
15 號,而原校則用作小學部。1956 年大坑東桃源街正校落成,九
龍運動場道則改作分校。至 1963 年九龍運動場道 29 號新校落成,
學生從九龍運動場道 15 號的分校遷出。1968 年除中學部外,更開
辦幼稚園、大學預科及夜中學。而分校除深水埗外,亦拓展至土瓜
灣、慈雲山、大埔及荃灣等處。
團結合作,重視科組隊伍,是香島中學推行的校政方針之一。
早於 1957 年該校已註冊成立「校董會」,其時學生已增至二千人。
1958 年成立「家長教師聯誼會」,1959 年成立「香島中學校友會」。
( 註 1) 建立密切溝通及聯繫機制,在早期香島中學創校時已見基礎。
一直以來香島中學展現鮮明的愛國學校形象,而所謂愛國學
校,當時是透過學校教育推行「中國特色的民族主義」。在香港昔
日的殖民地時期,這種被視為「左派」的力量是受到監察和壓抑的。
註 1 〈校史歷程─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12 頁,未刊打印稿,年份不詳。

176 深水埗風物志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76 31/8/2011 18:11:18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就如 1950 年首任校長盧動便被遞
解出境。1951 年警方以接報懷疑
校內藏有炸彈為由,出動軍警百多
名, 硬 闖 學 校 搜 查, 並 把 住 校 的
二十多名教職員扣上手銬,押解警
察局審問,然事後卻查無實況,此
為當時轟動一時的「搜書院」事件。

˙中
1956 年 10 月 10 日 因 李 鄭


屋邨樓宇牆上張貼的青天白日滿地
紅旗被撕下,事件演變為深水埗以
至九龍區的大型騷動事件。騷動期
間,有人闖進香島中學縱火。據身
歷事件的校友憶述,當時大坑東徙
置區內的警崗被焚,數以千計的暴
徒意圖闖進香島中學,他們叫囂、 1956 年暴動後新修復正校
School was rebuilt after 1956 riot
衝擊及縱火。其時校內住有約二十
多名教職員工,他們向深水埗警署報警求助,但據稱警方遲遲未派
出人手救援。最後暴徒攻入校內,教職員工只得把桌椅堵塞在梯間,
並退至二樓,當時情況相當危急,直至 11 日午夜,警方才出動過
千人,包括輔助警察,亦有使用警棍、催淚彈、悶煙彈等,及鳴槍
一至兩響,直至近天亮時份,才把動亂鎮壓下來。據聞這次騷亂中
有人死傷,而桃源街正校及運動場道分校均被焚,尤其正校焚毀較
為嚴重,校方稱此次事件為「抗暴記」。暴動後,靠各方支持及師
生節衣縮食,學校最後籌得款項,不到一年便修復了被燒燬的校舍,
學生人數不減反增。
強調民主愛國教育
是香島中學的特色。建校
以來學校著重培訓學生關
愛 社 會、 服 務 社 群 的 精
神,以愛國為目標。除多
次發起籌款運動,回國救
災外,在深水埗區內多次
該校 1968 年舉行第二十二屆校慶
22nd Anniversary, 1968

深水埗風物志 177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77 31/8/2011 18:11:20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發生的火災、雨災等,師生們多次與坊眾奮起滅火救災,協助災民
重建家園。1969 年九龍仔木屋區發生大火,香島中學師生聞訊後
立刻趕到現場參加救火,儘管火勢非常猛烈仍奮力撲救,貫徹學校
服務社會的優良傳統。( 註 1 ) 事後學校將是次經歷編寫成一本名為
《滅火救災》的小冊子。
該校師生一直參
與 社 會 事 務, 關 心 群
˙中

眾。除了本區外,該校

員生也有參與荃灣、大
埔雨災的搶救工作。同
時師生也開展了訪貧問
苦的工作。早期學校會
定期舉辦賣花籌款的活
動,服務社會。
當時每當天雨季
節,校舍附近的木屋區 香島同學勇敢協助救火
便會出現積水,嚴重時 Students helped fight the fire
甚至浸上屋頂。師生們主動幫助居民搬東西,甚至安排災民到學校
暫避,又給他們送上飯菜及衣物。
香島師生同樣關心內地社會。早在 1949 年廣州市解放時,該
校的師生便已發動愛國籌款,組團回內地慰勞解放軍。五十年代初,
師生就籌款急賑廣東嚴重的水災。師生們又踴躍認購新中國的「人
民勝利公債」,支持恢復國家的經濟。他們又與其他愛國單位組織
參觀各種展覽會,藉以宣傳新中國。五十年代的畢業生,不少返回
內地升學,很多人其後都參與國家的建設,並留在國內發展。全國
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便是其中之一。朝鮮戰爭期間,也有香島的學
生奔赴前線。
四、五十年代,該校只靠租用民房作為校舍。1963 年,香
島中學才建有第一座自建的分校。該校為改善學習環境,充實教學
設備及提升教學業務,在 1973 年於大埔分校及慈雲山分校擴建新
校舍,1975 年在正校擴建課室及室內球場。校舍都是陸續自置的,
而球場也是師生自行填土建成的。1992 年,正校的校舍再次拆建,
註 1 《香島中學六十週年校慶特刊 一九四六─二○○六》,31 頁,2006 年。

178 深水埗風物志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78 31/8/2011 18:11:23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正校師生搬到慈雲山校舍上課。1994 年 7 月,大坑東新校舍落成,
師生於 9 月遷回。校舍經歷多次搬遷、重建和裝修。
學校的發展
七十年代,香島中學大力發展體育文藝活動。1972 年,在伊
利沙伯青年館、荃灣分教處、大埔分教處先後舉行九場體育表演,
觀眾達二萬多人。及至八十年代,學校根據形勢的發展和當時的需

˙
要,實行多元化辦學。1980 年 8 月,夜中部改制,開辦了英文專



科夜校,1983 年分校增設高中英文班級,還在荃灣開辦香島語言
商科學校。1988 年,夜校中文校名改為「香島英專商科夜校」,
至 1993 年再易名為「香島專科夜校」。踏入九十年代,學校發展
蓬勃。1991 年 9 月,大坑東校獲通過成為本港首批直接資助學校
之一。
隨著時間的轉移,香島中學亦一直向前邁進,在科研及學術
上取得佳績外,在不同的課外活動方面亦屢獲獎項。創校六十多年
來,培育了很多精英,不少畢業生抱著愛國熱誠回國服務。

香島中學今貌
Heung To Middle School at present

深水埗風物志 179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79 31/8/2011 18:11:24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路 德 會 協 同 中 學
位於九龍塘又一村海
棠 路 70 號, 創 辦 於 1953
年。初期設於大埔道救主堂
和巴域街主臨萬邦福音廣播
辦事處。與鄰近的石硤尾、
˙中

大坑東徙置區約於同一時期

建成。
其起源可追溯至 1949
年 11 月,當時新中國成立,
驅逐所有外國教會及傳教
士。有四位美國路德會宣教
師由中國四川省撤退到港,
在等候航機返回美國時,眼
見香港難民處處,十分需要
幫助和照顧的景象,於是決
定留下,開辦救濟和宣教的
事工。當時香港百廢待舉,
無數兒童失學。因此他們決
定開辦學校,為兒童提供基 路德會協同中學
Concordia Lutheran School
督教教育。
創辦之初,未有正式校舍,只有學生三十七人。由於學校管
教認真,投考者眾多,辦學者有感須加以擴展。
1956 年,美國路德會派遣祁士德博士來港擔任教會的教育專
員,並兼任學校校監,翌年兼任校長。祁士德積極籌劃興建新校舍,
亦獲得政府撥出大坑東一片菜田作為校舍的用地。興建學校的經費
則由美國路德會婦女宣教支助團籌募捐獻所得。當時這個團體發起
一項「小錢捐貲」的愛心行動,凡參加的團友可獲發一個細小的紙
盒錢箱,每次購物後,把剩餘的五分或一仙放入盒子裏。每次團友
聚會,婦女便帶同錢盒,把錢集中點算,捐給香港路德會進行辦學
工作。
新校舍於 1957 年 12 月落成,在奉獻禮程序表中,提到「此

180 深水埗風物志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80 31/8/2011 18:11:27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校建築費完全是由美國的教友捐獻,建造宗旨用以協助香港路德會
實行耶穌的使命,使萬民作祂的門徒,並將基督吩咐我和教導我們
的去教導他們。校址是香港政府撥給的,…所有建築設備費超過
七十五萬元,預計容納學生七百八十人。從幼稚園起至高中止」。( 註
1)
五、六十年代,協同附屬小學本為上、下午兩班制的。但由
於失學兒童太多,為了讓更多兒童獲得教育機會,便在下午班放學

˙中
後,加開特別下午班,讓更多失學兒童得以上學讀書。


五十至六十年代,香港的經濟尚未發展,民生困頓,協同學
生多來自困苦的家庭,依靠學校的獎助學金。學校又利用來自美國
的救濟奶粉煮奶水,免費供應給學生當早餐。有鑒於學生多住在徙
置區及木屋區,環境惡
劣,故開放校舍作為自
修的地方。
七 十 年 代 以 前,
協同仍是一所私立學
校,很多學生是隨父母
逃難來港的難民,不少
老師也是逃港的知識分
子。教師薪金低微,部
分也是住在徙置區。教
師工作條件雖差、生活
困難,但仍積極投入教
學工作,有些更從薪金
中取出部分幫助貧困的
學生。學生們更珍惜機
會而努力學習 ( 註 2) 。
1963 年, 協 同
中學為適應社會的發展
和需要,策劃在又一村
地段擴建校舍,以增辦 路德會協同中學操場
Playground of the school
註 1 《路德會協同中學金禧紀念特刊》,27 頁,路德會協同中學,2003 年
註 2 《路德會協同中學金禧紀念特刊》,26 頁,路德會協同中學,2003 年

深水埗風物志 181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81 31/8/2011 18:11:30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英文部,1967 年工程完成啟用。1968 年,路德會救主小學校舍落


成,協同小學部及幼稚園遷往上課,自此協同中學成為一所純粹的
中學,並分為中、英文部。
過去數十年間,協同中學培育了不少社會上的人才,如國際
知名導演吳宇森。 他至今仍銘記教會牧者對他不離不棄的教導和無
私的協助,( 註 1 ) 學校亦培育出不少的學者、商界精英、校長、政
府官員等。
˙中

踏入廿一世紀,校舍不敷應用,學校因應教育局推出的改善

校舍計劃,籌劃擴建校舍。學校同時借用白田邨一座空置校舍,安
排高中及初中分開地方上課,以便原校舍進行擴建工程。

路德會協同中學校舍今貌
The school campus at present

註 1 《路德會協同中學金禧紀念特刊》,64 頁,路德會協同中學,2003 年

182 深水埗風物志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82 31/8/2011 18:11:32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 ( 中學部 )
位於香港九
龍大坑東桃源街 2
號, 創 立 於 1957
年,中學部為政府
第一間正式津貼

˙中
中學。五十年代有


很多國內民眾逃
到香港,他們有極
大的物資上和精
神上的需要。當時
五十年代的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 九龍塘山上全是
Maryknoll Fathers' School, 1950's 設備簡陋的木屋
受着不同災難所威脅,醫療、住屋和教育的需要是很迫切的。因此,
當時政府與很多社區團體或宗教團體合作興建學校。瑪利諾神父教
會的賴神父離開中國梧州後,在九龍仔區工作了三年,被委任成立
學校。當時學校的設備不足,只有一條慢跑徑、一個教堂及一個自
修室;教師亦不多,只能提供基本的教育。賴神父遂向政府申請興
建一間津貼學校。他初時只想到興建一間小學,但政府竟批准另外
興建一間中學,使他喜
出望外。
初期建校任務是
十 分 艱 鉅 的, 幸 得 第
一任校長唐紹元夫人
幫助,令學校在組織管
理上都有很大的進步。
最 後, 這 兩 幢 學 校 座
落於大坑東的河流和
明 渠 旁 邊。 而 小 學 部
有十二個課室,分上、
六十年代的學校環境
Environment of Maryknoll
Fathers' School, 1960s

深水埗風物志 183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83 31/8/2011 18:11:36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下午班。中學部則
有十二個課室及一
些 科 學 實 驗 室。
1957 年, 學 校 正
式開幕,典禮由白
英 奇 主 教 (Rt. Rev.
Bishop Lawrence
˙中

Bianchi) 及 港 督 葛

量洪主持。同年 9
月 26 日, 一 眾 政
府官員和達官貴人 九十年代的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
到訪學校,表揚對 Maryknoll Fathers' School, 1990's
瑪利諾教會及幾位創辦人的敬意。
1959 年第一屆中五生正式畢業。開學初年的成功也令學校能
夠繼續擴充。教育署容許學校在原址後面的空地上加建新翼校舍,
在 1965 年新學年開始時正式啟用。新翼於 1966 年 2 月 17 日由多
納西主教 (Rt. Rev. Bishop Frederick Donaghy) 祝福。新翼內有一個圖
書館,十二個課室及具有較先進設備的教學設施。新翼的禮堂可容
納五百人,可作典禮或公開考試之用。
學校繼續整合及發展。中文班被逐步取消,而中學部設有中
一至中七級文理科供同學選擇。至今學校已培育了約六千名畢業
生,服務香港各行各業,以致世界各地。而為學校貢獻良多的賴神
父 終 在 1994 年 6 月
19 日 正 式 逝 世, 但
學校卻會在原有堅實
的基礎上繼續發展下
去。
( 資料來源:瑪
利諾神父教會學校中
學部網頁 )

校舍今貌
The school campus at present

184 深水埗風物志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84 31/8/2011 18:11:40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德 貞 女 子 中 學
位 於 深 旺 道,
創辦於 1923 年,由
耶穌寶血女修會創
辦。早期定名為「德

˙
貞學校」,校址在九


龍深水埗南昌街。該


校首任校長為黃巴爾
拔納修女,初時僅有
初級小學,學生不及
百人。
德貞女子中學 該校第一校舍
前校長魏瑪利修女曾 The first site of the school
為德貞的校名作出解釋:「中華寶血會以德名校,而繩之以德:德
以明心見性,貞以克己勵行,抱德守貞,所以求潔心污,灌心枯,
長至智,恒安樂,拓小我為大,我其道靡不由。『德貞』之為義,
其濫觴於斯乎。」( 註 1)
早年物資匱乏,物價高昂,然而德貞學校的教職員卻自願接
受較低的待遇。這
是因為她們看教育
不是職業,而是服
務。( 註 2) 當 年 德
貞的發展迅速,校
舍屢有擴展。有人
讚賞其制度:「學
校中,職務上也有
校長、主任、教員
和職工之分,地位
上 都 是 平 等 的,
該校第二校舍
The second site of the school
註1 《德貞一九四八年校刊》,「文字」,1 頁,德貞女子中學,1948 年。
註 2 同上,第 15 頁。

深水埗風物志 185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85 31/8/2011 18:11:41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待遇也完全一律,有些則更完全盡着義務。今日的校長,他日可能
調為是微末的職工,反之今日的微末職工,有一天會負起較重要的
職務。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看起來,倒頗像原始共產公社中的現
象。」( 註 1)
1924 年由石瑪利修女接任校長,並增設高小部。1929 年元
州街校舍落成。1934 年由陳玉英及譚羅撒兩位修女輪流出任校長。
1938 年由魏瑪利修女接任校長,並增設初中部及幼稚園,改名為
˙中

「德貞女子中學」。香港淪陷期間,該校暫時關閉。不久日本在港

成立軍政府後,由於耶穌寶血女修會與來自意大利的嘉諾撒女修會
淵源深厚,( 註 2) 故德貞女子中學成為當時全港仍可設辦的三十四
所華人學校之一。( 註 3)
1945 年
8 月中,日佔時
期結束,香港重
光,該校仍由魏
瑪利修女擔任校
長,並於灣仔增
設德貞女子中學
分校,由呂加大
肋納修女任分校
校長。翌年,香
港分校獨立,更
名為「寶血女子 德貞女子中學校舍,1940 年代末
The school campus, late 1940's
中學」。
1948 年,德貞已開辦幼稚園、小學部及中學部。學生人數約
為一千人,教職員有四十多位。該校於 1949 年加開班數,及開辦
高中部,令更多有志讀書的青少年可得償所願,學生人數達二千多
名。同年,於元州街的新校舍亦告落成。港督葛量洪爵士主持揭幕
典禮。同年學校增辦高中部,全校學生人數達二千多名。1963 年,
該校慶祝四十周年校慶,徐誠斌神父剪綵。翌年開辦中六大學預科
註 1 《德貞一九四八年校刊》,「文字」,15 頁,德貞女子中學,1948 年。
註 2 見 本書《深水埗風物志》宗教篇有關耶穌寶血女修會的介紹。
註 3 見《香島日報》,1942 年 12 月 18 日,另參考梁炳華:《香港歷史專題》,99 頁,
1996 年。

186 深水埗風物志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86 31/8/2011 18:11:42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課程。
1968 年於青山道興建的七層高新校舍落成,教廷駐華大使艾
可儀主教蒞臨主持揭幕典禮,並對新校舍進行祝聖儀式。元州街校
舍改為小學部,全校人數達四千餘人。1973 年,學校慶祝創校金
禧紀念。1978 年中學部成為政府津貼中學。1980 年由阮慧雲修女
接任校長。同年中學部開設特殊教育班。

˙
1988 年,學生人數增至一千三百七十五人。1989 年校監兼


中學部校長阮慧雲修女任寶血女修會會長,由黃美美修女接任中學


部校長。阮修女仍任中、小、幼各部門校監。1992 年中學部開辦
預科高級程度及高級補充程度課程。
2003 年 9 月該校參與教統局的地區教師交流計劃。是年為該
校創校八十週年,除舉行多項活動如校慶感恩祭、美術展及北京之
旅。同年教統局公佈德貞女子
中學獲得興華街西的千禧校
舍,暑假進行遷校。2004 年
9 月深水埗興華街西新校舍正
式啟用。2005 年成立法團校
董會。

學校現時校舍
The campus of the school at
present

興華街西的校舍內觀
An interior view of the campus at Hing Wah Street West

深水埗風物志 187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87 31/8/2011 18:11:43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香 港 能 仁 書 院
位於荔枝角道 325 號,由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於六十年代創
辦。當時香港人口劇增,高等教育學位奇缺。社會人心頹廢的問題
亦日趨嚴重。有見及此,釋洗塵法師、寶燈法師等於 1968 年 1 月
召開董事會,一致通過在本港創辦佛教大學,以順應時勢的需要,
及推廣佛教信仰。同年 4 月即展開籌備工作,假新界藍地妙法寺,
˙大

舉行水陸息災法會,初步籌得基金港幣十九萬餘元,得香港東蓮覺
專院校

苑借出荃灣弘法精舍為校址,辦理招生、授課等工作。
由於教授與學生認為校址遠處郊區,交通往返浪費時間,希
望改於市區上課。該校遂租賃深水埗福華街 35-39 號為臨時校舍。
1969 年 4 月聘請前香港助理教育司黃國芳為名譽院長,釋洗塵法
師為校監兼總務長,釋覺光法師為院長,白志忠為教務長兼訓導
長。當時大專部設有佛學系、中國文史學系、英國語文學系、社會
教育學系、工商管理學系及藝術學系。大學預科分設文、理組。學
生可自由選修以應升學就業需要。大專、大學預科兩部學生共計
二百二十六人。
1970 年 4 月該校為發展的需要,斥資港
幣六十餘萬元,購得九龍深水埗醫局街
176-178 號樓高六層的樓宇一幢,設有
實驗室、圖書室、特別室等設備。同年
5 月該校以「香港能仁學院」名義,正
式向臺北教育部申請立案。1970 年度
秋季開始招生後,反應十分踴躍。
1971-1972 年, 該 校 大 專 部 及
中學部先後獲臺北教育部核准立案,
在荔枝角道 325 號興建七層大樓。
由於設備充足,又能聘請國內外著名
學者擔任教授,因此學位課程皆為
美、加、日、澳等國的大學承認。
1978 年,該校為提升學術研究

香港能仁書院
Hong Kong Buddhist College

188 深水埗風物志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88 31/8/2011 18:11:46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水平,於九龍元州街 340 號三樓自置校舍,增設哲學研究所,為大
學應屆畢業生和在職人士提供碩士、博士學位課程。翌年獲臺北教
育部核准。未幾,增設中國文學研究所。1988 年將「文學所」改
為「文史所」。至 1997 年 5 月,該校哲學暨中國文史研究所由元
州街舊址遷往醫局街新址。
香港能仁書院曾計劃將自置的醫局街校址改建為二十層的大
廈,增聘名師,擴充設備。該校擁有《四庫全書》一套,為本港大

˙大
專院校所罕有;另有各種《大藏經》版本七套,《卍續藏經》、《道

專院校
藏》及其他文史哲叢書巨著極多。近年來,該校致力開拓與內地大
學合作辦學的途徑,先後與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協商並
經國家教育部批准,開辦宗教學、中國文學、語言學、法學等專業
的大學課程與碩士、博士研究生班。

新 亞 書 院 ( 桂 林 街 時 期 )
成 立 於 1949 年 10
月 10 日,起初名為「亞洲
文商書院」。早期假佐敦
道偉晴街華南中學課室夜
間授課。半年後,商人黃
岳峰購入桂林街 61、63、
65 號三個單位中的第三、
四 層, 命 名 為「 新 亞 書
院」,希望學校能繼承宋
桂林街校舍,攝於 1950 年 明的書院學風。其時由錢
Campus in Kweilin Street, 1950 穆任校長,唐君毅任教務
長,張丕介先生任總務長,趙冰先生任法律顧問。只有一塊木牌簡
簡單單的懸掛於三、四樓的樓梯間,上面寫著「新亞書院大學部」。
當時的深水埗桂林街一帶屬香港的貧困的地區,其時有不少
從國內逃難而至的難民居住其中。據書院的創辦人錢穆憶述,當時
每個單位每層約三百方呎。63 號三樓用作男生宿舍,每晚由另一創
辦人張丕介督促溫習自修。另兩個單位各分成前後兩間,即前後共
有四個房間,張丕介及唐君毅居住前面有陽台的兩間房子,錢穆居

深水埗風物志 189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89 31/8/2011 18:11:49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於 張 丕 介 後 面 的 房 子,
隔鄰則為學校辦公室及
三 位 先 生 的 膳 堂, 四 樓
三個單位間成四間課室,
兩大兩小,64 號四樓則
用作女生宿舍。
1952 年, 政 府 規
˙大

定所有私立學校要辦理
專院校

公 司 登 記, 但 新 亞 書 院 桂林街時期的新亞書院,攝於 1972 年
的教授們均認為書院的 Kweilin Street campus of New Asia College, 1972
創立乃為教育而教育,精神在於傳統文化及民族思想的承傳,絕不
能在校名之後冠以有限公司之名。力爭一年,結果得到政府同意,
成為當時唯一非牟利的私立學校。
事實上,新亞書院可說是區內文化的先導者,除正規課堂外,
新亞書院曾於 1952 年 2 月在區內辦過小學義學,由本科學生義務
授課,政府免其商業登記,夜校在區內一直辦至 1971 年,為區內
貧窮兒童作出重大貢獻。
當時學校的規模相當簡陋,據曾就讀其間的唐端正憶述:當
時的深水埗環境嘈雜;對面是三寶佛
堂,廟會頻頻;後面是一間潮州飯店,
稍斜是一間小舞廳。石硤尾六村大火
發生時,新亞書院附近騎樓下和空地
上有不少難民用紙皮搭建臨時住所,
可見其時環境之惡劣。
當時書院的學生人數不到一百
人,不少學生更未能繳交學費,收取
學費者只及百分之二十。九成學生從
大陸逃難來港及居於調景嶺難民營。
他們背景複雜,當中有大學生,也有
青年軍,甚至有高級軍官、電影明星、
僧人、學者、文化人、商人子弟等。

第一任校長錢穆
First President, Mr. Ch'ien Mu

190 深水埗風物志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90 31/8/2011 18:11:57


區內歷史悠久學校
他們多來自國內不同省市,年齡由十七至四十三歲不等。他們有在
學校天台上露宿,有的蜷臥睡於三、四樓的樓梯上,教員、學生夜
歸時須多次踏被而過。學生需負責學校中的雜務,如掃地、抹窗等,
可獲少許津貼。學校亦無工友,僅有一位廚師負責膳食,由黃岳峰
家中派來。當時校務處只有一位由廣州教育部流亡來港的文書。老
師的薪酬為每小時二十元。後來,王岳峰生意失敗,不能再提供資
助,新亞財政更陷入絕境。所以當時的「新亞書院」確是「手空空,

˙大
無一物」,學校交不起租金,老師收不足薪金,學生交不出學費。

專院校
書院自 1950 年起,每逢星期六晚上七時至九時舉辦公開學術
講座,內容遍及新舊文學、中西哲學、史學、經學、宗教、藝術、
社會學、經濟學等等。除校內老師主講外,亦請有校外教授及專家
學者前來演講,校外講者有:林仰山(當時港大中文系系主任)、
徐 訏、 董 作 賓、 沈 燕 謀、 羅 時 憲 等 學 者。 三、 四 年 間 共 舉 辦 了
一百五十五次。當時不少校外人士都前來聽講,每晚擠滿了六十至
八十人。其時有一位與胡適同年出國留學,在美國修讀化學的學者
沈燕謀也是座上客。學生也於 1954 年組織演講會,活動達八十多
次,為區內平添了不少學術氣氛。此外,1955 年學生更先後組成「人
文學會」、「人文學術研究社」、「長風文學會」、「英文讀書會」、
「國劇研究會」、「歌詠隊」等,其中學生奚會暲、余英時、列航
飛、唐端正等更參與出版《中國學生周報》,對香港文教界影響甚
大,可見桂林街時期的新亞書院文化之鼎盛,為深水埗留下輝煌的
一頁。
1954 年
「新亞書院」獲
美國雅禮協會慷
慨支持,香港政
府撥予農圃道校
址,美國福特基
金會捐贈建築經
費,哈佛燕京學
社資助新亞研究
所,新亞書院遂
遷離深水埗。 新亞書院舊校已被拆卸
Original site of New Asia College was demolished

深水埗風物志 191

012_學校_201100831.indd 191 31/8/2011 18:11:59


歷史悠久的機構 歷史悠久的機構及民間組織

明 愛 醫 院
於 1964 年由天主
教機構香港明愛創立,
˙
醫院

位於香港長沙灣道永康
街 111 號。1991 加 入
醫院管理局,是九龍西
聯網醫院之一。為一所
急性全科醫院,共有病
床一千多張。為九龍西
北部居民提供廿四小時 明愛醫院門診部,1964 年
急症服務,以及全面的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Caritas Medical Centre, 1964
急性醫療服務、伸延服務、普通科門診、外展醫療服務、包括住院
與門診的專科服務。
宗旨是本著「明愛精神」,服務貧苦大眾。開始時只有病床
二百零七張及一間肺病診所。十年後病床增至八百九十八張。1978
年,懷明樓啟用,增添設備,以接待急性專科的病人。( 註 1 )
隨著病人不斷增加,明愛醫院迅速擴展,1978 年開始接受政
府資助。1982 年病床增至一千四百六十四張。1980 年明愛醫院獲
得英國皇家醫學院承認,其內科、
外科、兒科、婦科各專科作為訓練
中 心。1988 年 樓 高 十 七 層 的 賽 馬
會懷愛樓的建成是明愛醫院發展的
一個里程碑,為醫院提供更多醫生
護士宿舍、護士學校、行政辦公室
及其他附設服務。九十年代初,明
愛醫院已是一所具備規模的全科醫
院,員工超過一千八百名。設有弱
智兒童病房及老人病房,各有三百
張床位。( 註 2)
六十年代的明愛醫院
Caritas Medical Centre, 1960s

註 1 曾婉媚、蔡劍春等:《香港明愛 施受同惠四十年》,130 頁,香港明愛,1993 年。


註 2 http://www.ha.org.hk/haho/ho/hesd/100163c.htm。

192 深水埗風物志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192 31/8/2011 18:22:26


歷史悠久的機構
該院設有各種支援服務,包括病理學、放射科、麻醉科、以
及各類專職醫療服務。其他非住院及外展服務包括老人科日間醫院
及外展隊、社康護理、以及家居紓緩治療服務。服務範圍針對服務
地區的人口結構:老人、低收入人士及新移民等。

˙
醫院
該院是醫管局九龍西醫院聯網的眼科轉介中心,為整個九龍
西區提供專科服務。九龍西醫院聯網的骨科復康服務亦以明愛醫院
為基地。此外,該院的紓緩治療部 ( 包括住院及家居 ) 的服務範圍
亦包括整個九龍西聯網。該院並設有全港規模最大的兒童發展復康
部 ( 陽光之家 ),讓十六歲以下嚴重弱智的兒童在家居的環境下成
長,接受教育及治療。
為了應付對醫療服務不斷提高的要求,明愛醫院多年前開始
進行重建工程。第一期工程已於 2002 年完成,為一幢樓高十四層
的急性服務綜合大樓 ( 懷信樓 );第二期重建計劃目的為改善院內
其他設施 ( 門診、復康及支援服務 ),主要針對改善日間醫療、復
康及支援服務、醫院現代化,工程涉及五幢現有建築物,包括懷明
樓、懷愛樓、懷德樓、懷安樓及懷仁樓。有關重建的工程已全面展
開,預計於 2013 年竣工。現時明愛醫院仍然保持與創辦機構香港
明愛的連繫和天主教的傳統精神,強調明愛箴言「獻出愛心、帶來
希望」。
明愛醫院由七幢大樓組成,分別是「懷明樓」、「懷愛樓」、
「懷仁樓」、「懷義樓」、「懷德樓」、「懷信樓」及「懷安樓」。
明愛醫院設於七
號幹線呈祥道對
下 的 山 坡 上,
呈祥道設有受電
閘管制的私家路
(往荔景方向的
14A 出 口 ), 只
供救護車及其他
有特別需要車輛
進入醫院範圍。

七十年代普通科病房
Medical Ward, 1970s

深水埗風物志 193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193 31/8/2011 18:22:28


歷史悠久的機構

在永康街近廣成
街處,設有稱為「文迪
尼塔」的升降機塔,由
教宗保祿六世捐助,於
˙
醫院

1967 揭幕。「文迪尼塔」
已 於 2009 年 拆 卸, 原
地重建的新升降機樓於
2010 年 4 月啟用。
高空俯瞰明愛醫院
Aerial View of Caritas Medical
Centre

寶 血 醫 院
位於深水埗元州街
人 口 稠 密 的 西 九 龍 區, 於
1937 年由寶血女修會創立。
寶血醫院是一所非牟利的天
主教全科醫院,有一百三十
多張病床,提供高質素的醫
療復康服務。1993 年 4 月,
香港明愛接手管理,遂改名
為寶血醫院 ( 明愛 )。
1931 年的深水埗,經 剛建成的寶血醫院
濟環境異常惡劣,加以社會 Precious Blood Hospital (Caritas) just after completion
對節育常識認識很少,很多家庭亦沒有能力養育孩童,不少人將初
生嬰孩棄置於寶血女修院門前,修女們見到這些可憐而被父母遺棄
的嬰孩生出憐憫之情。於是在修院樓下撥出部分房舍,予以收容,
漸漸嬰孩數目日多,達三十多名。以致人手及地方皆不足夠,而嬰
兒生病亦需要醫生診治。故此萌起創辦醫院,收容棄嬰及醫治貧苦
病人的念頭。遂組成值理委員會,成員包括恩理覺主教、艾神父、
謝容光、關澤民、馮強等二、三十人。又設籌募委員會,除自動捐
輸外,又向各界募捐,幾經努力,寶血醫院終於 1937 年 6 月 5 日
註 1 生活區報 (香港經濟日報)- 西九龍,2006 年 10 月 27 日。

194 深水埗風物志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194 31/8/2011 18:22:30


歷史悠久的機構
落成。
初時寶血醫院樓下為門診
部,一樓收容孤兒,二樓充作病
房,三樓為手術室、產科室等。

˙
醫院
開幕後,收容孤兒漸多,病人入
院 亦 不 斷 增 加。 地 方 漸 不 敷 應
用。經值理商議後,籌得善款六
產房護士修女為嬰兒洗澡 萬 元, 在 原 址 旁 邊 增 建 一 座 大
A nurse sister got the baby washed 樓。1939 年落成。一樓為公眾病
房,內有病床三十二張,每天收費三元,設病床一百零六張,劃出
二十四張病床免費供應貧苦病者,對清貧病者常全部免費。二樓為
頭等病房,三樓為產科部,當時可收容病人一百多人,孤兒達百多
人。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戰事爆發,日本侵港期間,寶血會修女
及護士曾總動員參加醫療互助隊的工作,搶救及收容被炸受傷的市
民。不分晝夜,全力服務。當時九龍新界時疫流行,該院又收容很
多患上如霍亂、流行性腦炎、傷寒、天花、白喉等的病人,予以醫
治。日佔期間,日軍於 1942 年 4 月起徵用該院,至 1943 年 10 月,
歷時一年半,始退出及交還房舍,但醫院內原有的所有設備,被掠
一空。其時,日軍又徵用牛池灣天主教安老院,將院內五十名老人
送交寶血醫院照顧。該院立即將樓宇修理粉飾,購置醫療器材、床
鋪被服,恢復門診,及收容病人、產婦,
亦繼續收容孤兒,不因時局動盪而停止服
務。
戰後,寶血醫院鑑於所收容的孤兒
已日漸長大,而病人入院日多,地方擠
迫,於是撥款在元州街及粉嶺興建孤兒院
各一所,將孤兒分別遷往教養,以便收
容更多病人,及擴展贈醫施藥的工作。
1949 年,國共內戰,大批國內的神職人
員撤到香港,無處容身,寶血醫院遂加以
收容。 病人在藥房門外等候取藥
至 1971 年, 寶 血 醫 院 設 有 病 床 Patients waiting for medicine at the
dispensary

深水埗風物志 195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195 31/8/2011 18:22:33


歷史悠久的機構

一百三十七張,仍有免費病床二十四張。住院房租分三元、五元、
十元、廿元、四十元 ( 有冷氣、電視等設備 ) 等。防疫期間,設有
防疫站,免費為市民注射預防藥苗。門診有眼、耳鼻喉、皮膚、肺
等及婦產、整容、小兒各專科,另設 X 光檢驗、測心電圖、物理治
˙
醫院

療等部門,收費較為廉宜。寶血醫院設有托嬰部,為職業婦女提供
方便,收費廉宜,深受歡迎。由於辦理完善,常有人滿之患,有地
方不足之嘆。遂決定擴建新翼,並增加免費病床,需籌募七百萬元。
除公開呼籲募捐外,又銷售一元慈善獎券,及在港九各地舉辦賣物
會等籌募。獲得美國天主教福利會響應,代表美國政府的遠東難民
計劃,捐出二百萬港元。
1972 年 4 月 12 日寶血醫院新翼舉行擴建第一期的奠基禮,
新翼命名為「佐治華盛頓翼」,並邀請得美國駐港總領事及徐誠斌
主教主禮。「佐治華盛頓翼」於 1974 年落成,1975 年 1 月啟用。
新翼樓高七層,增設病床八十多張。地下為停車場及焚化庫,二樓
為門診部,設計新穎的配藥室,三、四、五及七樓都是病房,六樓
是廚房和食堂。
1986 年 5 月開始,寶血醫院門診部為便利深水埗坊眾就診,
特增設夜診,時間為下午七時至九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日
診則維持由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
寶血醫院於 1994 年因應本港出生率下降,曾一度停止婦產服
務。2009 年有見婦產科需求上升,公私營醫院產房相繼爆滿的情
況,該院斥資三千五百萬進行裝修,新設手術室、產房、育嬰室及
病房,並增聘數十名護理人員及助產護士,每月可接生逾一百名嬰
兒。同年 9 月重開婦產科,以低廉價錢提供服務,開張首月已吸引
逾三十名孕婦,內地孕婦佔總數近八成。
由於西九龍人口上升,
寶血醫院已開設二十四小時門
診,並考慮將醫院改建為兩座
十二層高的大樓,床位由原來
的一百三十張大幅增加至三百
張,以應付需求日增的醫療服
務。 寶血醫院 ( 明愛 )
Precious Blood Hospital (Caritas)

196 深水埗風物志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196 31/8/2011 18:22:34


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
利 工 民 織 造 廠
創設於 1923 年,當時由馮薵如一手創辦,是香港歷史最悠
久的內衣生產及零售商。當時在砵蘭街(早年稱為砵崙街)設廠,
1928 年利工民已在德輔道中設門市,戰前將工廠遷至深水埗南昌
街現址。
利工民的老舖仍然穩守在南昌街同一位置。雖然經歷搬廠房、
拆舊樓、重建商廈,但門市部仍留守南昌街與元州街交界的轉角位
置,成為香港利工民現存的四間門市中,歷史最悠久的一間。利工
民第二代接班人馮嘉鎮六十年代接手這盤家族生意。
日戰時期,對利工民的影響極大,生意大為縮減。而且當時
治安很差,做生意必須保安嚴密。馮嘉鎮說﹕「門市不再以開放式
做生意,一分為二,中間有鐵閘,前面做生意,做到生意,收的錢
遞入窗口並送到後面。」財物必須謹慎保存起來。
戰後,愈來愈多人遷到深水埗,人口日益稠密,對各類貨品
要求日多。利工民於 1953 年 8 月 1 日闢出廠房地下一角作為門市
部,也就是現在利工民在華麗廣場的同一位置。後來,由於商業繁
盛,土地有價,加上廠方拓展海內外市場,產品大受歡迎,供不應
求,需要更大的廠房,故遷到當時較「荒涼」的荔枝角。
七十年代,年幼的馮嘉鎮曾居
於深水埗元州街。他憶述:「那時工
廠對面什麼都沒有,對開大埔道全是
西洋菜田,十分荒涼。青山道一帶都
是山邊。」
利工民織造廠的商戶遍及世界
各地,主要有日本、美國、新加坡等。
凡有華僑的地方差不多都有該公司的
鹿牌線衫的銷售。該公司出產的針織
產品最負時譽,其著名品牌有金鹿藍
鹿、光華及秋蟬等均廣為社會人士所
認識。
利工民東主馮嘉鎮先生 憑着數十年製造內衣的經驗,
Owner of Lee Kung Man

深水埗風物志 197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197 31/8/2011 18:22:42


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

其所製造的產品具有爽、結、幼、
薄和適體耐用等優點。從選擇原料
到製作完成,中間經過非常嚴格複
雜的過程,務求精工細作,產品更
經過嚴格標準的檢查後,才能供給
顧客選購。
利工民織造廠的廠房仍然設
於香港,佔地約萬多平方呎,由於
產品在香港製造,所以有一定的品
質保證,顧客相信並非一般在國內
生產或加工的可以相比。該公司建
立的品牌深入民心,尤其是那口號 縫盤
「成身暖晒」和「成身爽晒」人所 Knitting machine
共知。在銷售方面設有四個門市部和數十個代理商,遍佈香港、九
龍、新界及澳門,方便顧客選購。

利工民在工展會的攤位,1966 年
Lee Kung Man's stall in Hong Kong Brands and Products Expo, 1966

198 深水埗風物志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198 31/8/2011 18:22:44


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
財 利 船 廠

九十年代位於長沙灣的財利船廠
Choy Lee Shipyard located at Cheung Sha Wan,1990's
位於昂船洲與荔枝角之間的新填海區,地址為興華街西 89-91
號。早於 1870 年,財利已在上海成立。( 註 1) 三十年代初期,日本
開始侵華的行動,財利的東主決定遷往香港。1935 年,財利船廠
在牛池灣創立。當年船廠所在的海岸線很長,可同一時間建造十多
艘大型船隻和幾十艘其他船隻。奠定了財利在香港造船業的基礎。
在戰後的四十至六十年代,財利船廠由羅氏八兄弟之先父羅
濤主理,及設計生產過程。他做事親力親為,嚴格監控質量,故所
出產的船隻品質極佳,令顧客十分滿意,口碑載道。
財利在戰後發展的過程中,把握了一個機遇。羅濤無意中認
識了一位美籍郵輪船長,經他的介紹,把財利建造的遊艇運往美國
展覽,結果大獲好評,為他們帶來每年二百多艘遊艇的訂單,成為
了財利船廠擴展的一大突破。
及後政府要收回牛池灣土地發展,財利惟有將船廠的一小部
分遷往長沙灣。那裏地方較狹小,未能大展拳腳,阻礙生意發展。
據財利船廠董事羅樹瑩憶述,早期深水埗長沙灣一帶的環境頗為清
靜,交通不算十分方便。他提到蝴蝶谷附近有很多大牌檔,供應鄰
近工廠員工的膳食,財利船廠的工人也有找人包伙食。附近的治安
大致良好,出入尚算平安,船廠只曾發生過幾次小規模的爆竊。竊
匪晚上出動,從海上駕船過來,但只偷取工友的手機、工具及小量
財物等。( 註 2 )
註 1 http://www.cheoyleena.com/yachts.php?sec=3593&id=11214。
註 2 財利船廠董事羅樹瑩向作者透露。

深水埗風物志 199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199 31/8/2011 18:22:45


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

由於政府收回
牛池灣船廠土地,該
公司於六十年代已決
定到大嶼山竹篙灣購
地,建造一個較大型
的船廠。因該地偏遠,
船廠相信政府再度收
財利在珠海的船廠 回土地的機會很低,
Choy Lee's shipyard in Zhu Hai 可以安心為船廠建設
作長遠投資,但最終也事與願違。大嶼山船廠開發十分困難,須自
行進行填海。初期又沒有水、電供應,四周亦沒有公路,十分荒蕪,
因此早年的發展工作須由財利一手包辦。財利在九十年初已預見香
港的造船業將會再次受政府的海濱土地使用政策阻礙發展,故乘着
中國在經濟上開放改革,為香港及海外的投資者提供優惠和方便,
到珠海斗門買地及投資發展。及後並將公司的生產總部遷往上址。
造船屬於重工業,需要很多基建設施,如重形機械、碼頭、
船塢等,而政府卻每十多年便向船廠收地另作發展,令香港的造船
業面對不穩定的環境,使業界不斷要做開荒牛,浪費精力和時間。
近年廠家買地的難度更大,尤其是船廠區劃為長條形和狹窄海岸線
的土地後,又難買到相連的大片土地。對發展較具規模的造船或修
船廠十分不利。
在九十年代,船廠已擁有中港兩地的
廠房,在斗門也開設了船廠,派出董事監
督日常運作。其生產基地已遷往國內,建
設上也可放心長遠發展。現時船艇的生產
工序都在室內進行,不受天氣影響,工人
沒有那麼辛苦。產品方面,船隻的品質也
不會受天雨影響。尤其燒焊的技術,優質
的技術是由上向下燒,故造船時也要把船
反轉,由上向下燒。
財利船廠生產的高級豪華遊艇大多
財利船廠董事羅樹瑩先生
可越洋航行。材料方面,有鐵、鋁、及玻 Mr. S.Y.Lo, director of Choy
璃纖維。在製造中型船隻方面,他們的規 Lee Shipyard

200 深水埗風物志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00 31/8/2011 18:22:48


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
模可算是世界較知名的,財利不單在本港造船業界享有崇高的聲
譽,在國內也是行內口碑頗佳的船廠。他們製造的以中型船隻為主,
大多長約一、二百呎。生產量佔市場的一大份額。他們也有少量的
產品是較小型的,而較小型的船隻則以在香港使用的較多。
及至九十年代中期,港府大舉發展長沙灣,並進行填海工程,
把船廠前的海濱填為陸地。船廠東主聯合向政府爭取,遷往昂船洲
的新填地。終獲港府同意。至今財利的造船業務大部分已遷往內地,
香港主要用作修船業務,及作為爭取生意的前哨陣地。
廿一世紀初期,由於迪士尼公司計劃在大嶼山財利船廠附近
興建主題公園,政府需要收回竹篙灣的土地,並取消出入該地段的
海權,船廠無海不能運作。財利船廠雖然極力反對,但最終接受收
購,將土地交還政府。
他們生產的遊艇以美國為主要市場,在小型遊艇上的競爭不
及美國當地的造船廠。但財利的一大特色是船隻的設計很多元化,
也能按不同顧客的需求和口味而製造。他們也生產了不少世界性需
要的船隻,有水警輪、渡海小輪、消防船、維修船、民用登陸艇、
拖船及為鑽油台起錨的船隻等等,故訂單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中東
的海上油田地區、巴拿馬運河、西澳洲的礦石出口港、香港及新加
坡貨櫃碼頭等。早期生產的遊艇以柚木建造較多,後期的則以玻璃
纖維為主。因為船身較輕,省油耐用,價錢也較廉宜。
財利已是進入第四代的造船家族,憑著勇氣、毅力和前瞻,
遠自上海來到香港發展。在戰後經歷了香港造船業的盛衰變化,並
建立了一個有名氣的高
級遊艇王國。也見證了
香港經濟上的多番起落
和轉型,並同步回到國
內設廠發展。使公司業
務更上一層樓。羅氏家
族凡事都親力親為,努
力不懈,終於成就了一
個香港企業的傳奇。
牛池灣船廠
Site at Ngau Chi Wan
註 1 http://www.cheoyleena.com/yachts.php?sec=3593&id=11214。

深水埗風物志 201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01 31/8/2011 18:22:51


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

嘉 頓
位於深水埗青山道與大埔道的交界。創建於 1926 年,由張子
芳及其表哥黃華岳所創立。他們曾於香港動植物公園商討開麵包店
的計劃,故以公園的英文字 Garden 的中文譯音「嘉頓」為麵包店命
名 ( 註 1 )。嘉頓的商標是一個麵包師,帶著微笑是表示美食為大家
帶來歡樂。宗旨是以大眾化的價錢,為市民提供營養衛生的食品。
嘉頓由一間小型麵包店發展起來。張子芳發現香港人很喜歡
吃西式麵包,故此一開始便經
營麵包店,前舖後居,努力經
營,一年後便在中環設立銷售
點。
1927 年, 嘉 頓 在 港 島 德
輔道中開設第一個零售與批發
點。初期工場設於荔枝角道,
只 有 員 工 十 餘 人 ( 註 2) 。1931
嘉頓,2011 年 年,工場遷至鴨寮街,面積增
Garden, 2011
至三個舖位,採用港製機器,
日間製造餅乾,夜班生產麵包。1933 年冬節,嘉頓工場失火焚燬,
因保險單有失誤未能獲得賠償,停工數月,嘉頓陷於困境。1935
年嘉頓具標誌性的鐘樓落成。據說是為了方便到深水埗碼頭乘船的
人士而設的。
1937 年 7 月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嘉頓為支持中國抗日,連續
七天二十四小時加班,生產了二十萬磅營養特別豐富的抗日勞軍餅
乾。1938 年,工場遷至青山道現址,面積擴展至一千四百平方公尺。
二戰期間,為香港政府製造了大量防空洞餅乾及軍用餅乾。( 註 3)
戰後,嘉頓恢復生產,並廉價供應麵包和餅乾,大受市民大
眾的歡迎。1947 年,嘉頓改組並註冊為有限公司,擴大規模,陸
續引進更先進的外國生產機器,每日產量達一萬磅。
及至 1956 年 10 月 10 日至 11 日,深水埗發生雙十暴動事件。
註 1 《蘋果日報》,2004 年 3 月 4 日。
註 2 《Garden Company Limited: 60th Anniversary》,嘉頓有限公司,1986 年,1 頁。
註 3 《蘋果日報》,2001 年 2 月 22 日。

202 深水埗風物志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02 31/8/2011 18:22:52


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
有預謀的暴徒闖入青山道廠房,縱火焚毀廠內機器,令嘉頓損失慘
重。不久,嘉頓上下發揮團結抗逆的精神,收拾殘局,裝修樓面並
盡量修復機器。結果短期內餐廳恢復營業,翌年 1 月,廠房恢復生
產。
1959 年嘉頓餐廳擴充營業,而廠房亦更新設備。1960 年,
嘉頓為求建立具代表性的產品,於是推出歷久不衰的「生命麵包」。
外國人形容麵包為生命的要素 ( 註 1) ,「生命麵包」的名字亦由此
而來。其麵包強調有雙倍維他命,有益健康。及後更推出多種口味,
如高纖、高蛋白質及蜜糖味等,皆廣受歡迎。1962 年,嘉頓於深
井購入一萬三千多平方公尺土地,興建餅乾及糖果廠。生產力大增,
從此成為全港最大規模的食品廠之一。六十年代,嘉頓不斷推出新
產品,其中薄餅及雞片更獲得國際優質食品組織頒授金牌及銀牌的
獎項。
1966 年開始,由於受到國內文化大革命運動的影響,嘉頓
經歷了一段困難時期,至七十年代初,香港經濟恢復,嘉頓營運日
見好轉。為了建立員工的歸屬感,增強競爭力,嘉頓推出了一項措
施,就是員工下班時,可領取走一款食品。此舉吸引了很多工人遠
道前去青山道嘉頓「打工」。( 註 2)
1979 年,嘉頓興建雪糕廠,同年開始生產「時時食」品牌的
餅 乾。1985 年, 於 廣
東省東莞市投資設立
嘉 華 食 品 有 限 公 司。
1999 年青山道的嘉頓
中 心 進 行 維 修 工 程,
其 中 兩 層 作 為 廠 房,
並增設烘培中心及研
究 中 心, 供 會 員 及 同
業參觀使用。2001 年,
深井廠房發生四級大
嘉頓展銷中心 火, 估 計 損 失 約 一 百
Exihibition and sales centre, Garden

註 1 〈生命麵包打造香江傳奇〉,《蘋果日報(香港)》,2004 年 3 月 4 日:外國人
慣說 '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
註 2 《蘋果日報(香港)》,2004 年 3 月 4 日。

深水埗風物志 203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03 31/8/2011 18:22:55


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

萬元。2004 年,創辦人張子芳病逝。( 註 1)
由於麵包餅乾是廉價消費品,也是生活上的必需品,因此不
但不會受到經濟低迷的影響,反而會刺激銷量有所上升!即使近十
年來香港經濟多番受到周邊環境的衝擊,但嘉頓的經營也沒有受到
影響。嘉頓執香港生產麵包餅食方面的牛耳,以超級市場的銷量計
算,現時嘉頓在香港麵包銷售比率高達九成,蛋糕則有六成,而餅
乾也有兩成!
嘉頓公司在歷史上有很多個「第一」的紀錄;嘉頓是全港第
一間使用蠟紙包裝及彩色宣傳海報的本地食品公司,也是第一間使
用鐵罐禮盒包裝月餅的公司,同時是第一間進軍內地市場的本地麵
包生產商。( 註 2)
中國的開放改革帶來了很大的商機,內地民眾日益喜歡嘗試
西式的食物,故此嘉頓的新方向是發展國內的市場,現時嘉頓已於
東莞、揚州等地設有大規模的廠房,並陸續建立分銷點及運輸網絡。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嘉頓的產品已有過千種,包括糖果、
薯片、台式食品、英
式鬆餅、牛角包、月
餅等。並且每年都推
出十多種新款的食
品,盡量予消費者一
種新款時尚的感覺。
至今嘉頓公司
及其鐘樓仍是深水埗
的 地 標, 當 它 們 於
1935 年 落 成 時, 是
區內最高的建築物,
現仍是不少深水埗居
民的集體回憶。( 註 3)

嘉頓俯瞰圖
Aerial view of Garden
註 1 《蘋果日報(香港)》,2004 年 3 月 4 日。
註 2 《蘋果日報(香港)》,2006 年 12 月 30 日。
註 3 嘉頓有限公司網站。

204 深水埗風物志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04 31/8/2011 18:22:56


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
樹 記
開展事業
創 立 於 1948 年, 位 於
欽 州 街 236 號。 當 時 創 辦 人
孔樹工作十多年後,儲蓄了
一筆金錢,便毅然開設雜貨
舖,專門售賣糧油雜貨。
在五、六十年代,區內
不少人的宗教及傳統中國習
俗 的 意 識 甚 重, 每 逢 初 一、 樹記內觀
十五及盂蘭、新年的時候都 An interior view of Shu Kee
會吃齋菜。當時區內的人並不富裕,而腐竹豆品的價錢較為便宜,
所以樹記眾多貨品中以腐竹最受歡迎。

轉型的困難
有見及此,孔樹打算將店舖轉型。他找到一位做腐竹的師傅
入股,在荃灣開設山寨廠腐竹店。他起初以為腐竹是一門輕而易舉
的好生意,但後來才發覺腐竹師傅要在四十多度的高溫下工作,除
了力氣足夠,造腐竹的技術要求也很高。腐竹又不是貴價的食物,
因此初時樹記的利潤只夠他一家糊口而已。
後來,他為了增加生意,向不同食肆推銷產品,又和酒樓師
傅一同研究,生產各種用腐竹製成的點心,如腐皮卷和鮮竹卷等。
樹記的生意自此發展起來。1963 年,樹記在元朗開設廠房,人手
增加了五倍。
一直以來樹記以家庭式作
業,因此第二代常常要到店中幫
忙。孔樹為培訓接班人,令兒子
孔祥基承擔責任,由接待門市及
批發客人、製造腐竹甚至買賣黃
豆都要兼顧。

店內的凍櫃
The refrigerator inside the shop

深水埗風物志 205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05 31/8/2011 18:22:59


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

手法
傳統上,腐竹要用柴火燒滾豆
漿而成,但會產生異味。七十年代,
因為木柴價格上升,樹記為減低成
本,試用木糠,意外發現木糠能減少
異味。但用木糠燒製腐竹的方法需要
一名員工長時間控制爐火。他嘗試其
他方法,但即使採用先進機器都以失
敗告終。最後以木糠燒製腐竹的方法
樹記店內的神位和風車
沿用至今。現時廠房有三百個火爐, The soul tablet and windmill inside
每個火爐都有專人打理。 the shop

好黃豆是好腐竹的先決條件。樹記採用豆油較多的黃豆,帶
出其油香及味道,雖然價格比一般黃豆貴得多,但物有所值。店內
預留好品質的黃豆作存貨,在貨源不夠好的情況下動用存貨,保證
腐竹的水準穩定。
存放產品也是一門學問。腐竹極易變壞,因此要放在攝氏三
點八度的冰箱,否則會出現異味。腐皮也要一片片的掛在通風處以
避免水氣積聚。

有危又有機
八十年代開始,內地有山寨廠生產腐竹銷到香港,價錢比香
港的店舖便宜一半,令富隆正記及李祥和等大廠相繼結業。幸好孔
樹已把廠房遷到深圳龍崗,才能有實力競爭下去。
在九十年代,由於社會日
漸先進,宗教的觀念日漸薄弱,
吃齋的人較以前少,樹記失去
了不少佛寺齋堂的生意。但不
少人更注重健康,素食更一度
成為潮流,吃腐竹的人不斷增
加。家庭主婦也因傳媒的介紹
下到樹記購買腐竹,令樹記增
添不少零售的客人。
樹記門庭若市
Many customers visited Shu Kee

206 深水埗風物志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06 31/8/2011 18:23:03


歷史悠久的機構
魚 類 統 營 處
魚類統營處(下稱魚
統處)是一個自負盈虧的

˙
非牟利服務機構
非牟利機構,成立於 1946
年, 現 時 辦 公 室 位 於 深 水
埗 荔 枝 角 道 757 號, 而 長
沙灣魚類批發市場則位於
欽州街西 38 號。其成立是
喜 樂 司 博 士 的 構 思。 當 年
他 在 香 港 大 學 擔 任 講 師,
在一次專題研究中發現本 六十年代中之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
港漁、農民的生計均受制 Cheung Sha Wan Wholesale Fish Market, mid-1960's
於當時巧取豪奪的批發商,因此希望改善這個情況。及後香港淪陷,
他在赤柱集中營內構想了一個成立漁業處及整頓漁業的計劃。
魚統處剛成立時,二次大戰才剛結束,香港經濟蕭條,糧食
亦十分緊張。政府決心拓展本地漁業生產,制訂原產品統營制度,
以增加及穩定食品供應,保持社會穩定。魚統處成立目的是希望為
魚類產品提供方便和公平的產銷渠道,保障漁農生產者的合理回
報。成立之初,欄商不斷向漁民施壓,但漁民明白統營計劃為他們
帶來的好處,沒有向壓力屈服。
魚統處成立後,在堅尼地城、大埔設立魚類批發市場,1950
年,處方在九龍油麻地設立魚類批發市場。五十年代,魚統處轄下
的五個魚市場中,以九龍魚市場的銷售量最大。所賣的貨品有海魚
和鹹魚。及後香港人口不斷增加,油麻地魚類批發市場已不足以
應付。1964 年,魚統處獲殖民地發展及福利基金撥款一百一十五
萬元,及英國海外發展福利基金資助九十四萬元,在長沙灣發祥街
興建新的魚類批發市場,以取代油麻地的舊市場。兩年後,長沙灣
發祥街魚類批發市場落成啟用,蛋殼型的設計使光線充足及空氣流
通。它在法例上是一個經濟獨立的機構,漁民在一個健全合理的體
制下出售魚穫,取得更高的回報。
其後,政府開展合作事業,扶助各區的漁業合作社,加強漁
民互助合作的精神。除提供魚產品統銷服務外,魚統處在過去多年

深水埗風物志 207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07 31/8/2011 18:23:06


歷史悠久的機構

來積極推動本地漁業現代化,致力提升漁船的續航力和擴闊作業範
圍,推廣先進的捕魚方法以改良捕魚效率,及建立一支現代化之漁
船隊等。1968 年,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改用電動起魚機,取代傳
統人手操作,並裝置電動運輸帶運送漁穫。
˙
非牟利服務機構

1984 年,長沙灣的臨時魚市場重建完成。1993 年,由於填


海的關係,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遷往西九龍填海區的政府長沙灣綜
合批發市場第一期內繼續經營。( 註 1)
魚統處一直專注在提升魚類運銷服務的質素,發展多元化的
市場,積極培訓漁業人才、推行漁業貸款及改善捕魚效率。魚統處
為吸納人才,對漁民及魚類批銷業人士、其子弟,及擬投身漁業的
人士,特別成立了海魚獎學基金,使他們可獲深造及訓練機會。為
解決捕魚業面對作業漁船勞工短缺的困難,魚統處亦曾協助政府推
行「中國籍漁工過港計劃」。( 註 2)
魚統處已在多個重要地點設立批發市場,提供的服務已擴展
至交易設施、魚類統銷和會計服務。魚統處收取的服務費用為成交
總額的 7%(透過拍賣或議價方式)或每十五斤海魚抽取五元(透
過直接銷售方式)。
買家不用繳付任何
費 用。 魚 統 處 亦 會
向 食 肆、 零 售 商、
超級市場及老人院
等 機 構 批 發 魚 類。
( 註 3) 現時長沙灣魚
類批發市場仍然十
分 活 躍, 為 市 民 提
供穩定充裕的海鮮
批 銷, 及 協 助 本 地
俯瞰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
漁 業 達 至 可 持 續 發 Aerial view of Cheung Sha Wan Wholesale Fish Market
展。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註 1 《魚類 / 蔬菜統營處金禧紀念》,83 頁,魚類 / 蔬菜統營處金禧紀念籌備委員會,


1996 年。
註 2 《魚類 / 蔬菜統營處金禧紀念》,6-8 頁,魚類 / 蔬菜統營處金禧紀念籌備委員會,
1996 年。
註 3 魚類統營處網頁:www.fmo.org.hk。

208 深水埗風物志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08 31/8/2011 18:23:08


歷史悠久的機構
蔬 菜 統 營 處
蔬菜統營處(下稱菜統處)是由賴以能神父領導成立的,是
一個自負盈虧的非牟利機構。成立於 1946 年,早期在舊東方煙廠

˙
非牟利服務機構
設立蔬菜批發市場,並以拍賣方式銷售。現時菜統處位於深水埗荔
枝角道 757 號,批發市場也座落於此。處長之職位由政府提名公職
人員充任。1950 年以後,處長並負有發展與造福農民之任務。
其成立的目的是管理蔬菜批發市場及其輔助組織,制定有效
率及系統化的經銷制度,及批發新鮮和安全的蔬菜供市民食用。菜
統處的功能是創造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使生產者得以銷售其產
品及獲取合理的回報,同時消費者亦可用合理價錢買到蔬菜。此外,
菜統處亦肩負扶助本地
農業發展的角色。
長沙灣蔬菜批發
市場是菜統處成立以來
歷史最長久的蔬菜批發
市 場。1950 年, 蔬 菜
批發市場遷至油麻地新
填地街的魚類統營處九
龍批發市場旁邊,並以
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開幕,1965 年
議價方式代替拍賣。後
The opening of Cheung Sha Wan Vegetable Wholesale 來由於業務擴展,油麻
Market, 1965
地的場地不敷應用,遂
決定於 1965 年在長沙灣興建新市場。建築費二百九十萬元,其中
一百四十萬元由英國殖民地發展及福利基金支付,餘額由菜統處承
擔。該市場佔地十四萬六千多平方呎,較舊址大一倍以上,於同年
啟用。( 註 1)
除提供完善的農產品統銷服務外,菜統處方在過去多年積極
推動本地農業現代化,向農民推廣多種肥料及自動灌溉系統,及引
進犁田機以提高生產效率。亦資助改良農村的公用基建及水利。更
重要的是協助落實優質蔬菜之產銷,以拓闊農民生產層面,和保障

註 1 《魚類 / 蔬菜統營處金禧紀念》,69 頁,魚類 / 蔬菜統營處金禧紀念籌備委員會,


1996 年。

深水埗風物志 209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09 31/8/2011 18:23:10


歷史悠久的機構

其收益,貢獻良多。( 註 1)
菜 統 處 於 1988 年 設 立「 農 業 發
展基金」,利用其盈餘資助各項農業發
展計劃。當時亦大力推廣「信譽農場計
˙
非牟利服務機構

劃」,以保障市民食用蔬菜的衛生,及
維護守法菜農的應得收益。現時全港只
價格資訊電子板,2011
有二百四十個信譽菜檔,每檔均有「好
Electronic price index board,2011 農夫」標誌。菜統處於 2004 年度成立
了一所設備完善的優質蔬菜包裝中心,
以保存蔬菜的質量,又致力推廣有機蔬菜及溫室蔬菜。現時菜統處
亦有提供電腦化會計服務及蔬菜運輸車隊。
現時菜統處的市場面積為一萬三千五百八十三平方公尺,蔬
菜供應者有二百多個,註冊投買人已增至逾一千五百人。市場年均
銷售量更超過十六萬公噸。在蔬菜種植地區亦設有五個蔬菜收集站
及多個指定收集地點、以收集、秤量蔬菜及辦理有關文件。現在大
部分收集站由蔬菜產銷合作社接管。長沙灣菜統處仍有收集站繼續
服務,以便部分不經由合作社代銷之農民將其產品運抵市場銷售。
時至今日,在長沙灣的蔬菜批發市場仍十分活躍,交易亦十
分方便。農民把蔬菜交到收集處,便有菜統處職員秤菜及進行運輸
工作。然後菜統處會統籌菜蔬的拍賣,待拍賣過後,經過職員核貨
及轉蘿,便能
完成交易。款 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
Cheung Sha Wan Vegetable
項亦會由菜統 Wholesale Market
處交付給貨
主。現時,蔬
菜批發市場主
要批發到食
肆、超級市場
及供一般零售
之用。 ( 註 2)

註 1 《魚類 / 蔬菜統營處金禧紀念》,6-8 頁,魚類 / 蔬菜統營處金禧紀念籌備委員會,


1996 年。
註 2 蔬菜統營處網頁:www.vmo.org。

210 深水埗風物志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10 31/8/2011 18:23:13


歷史悠久的民間組織
九 龍 仔 街 坊 福 利 會
該會成立於 1977 年,現時會址設於深水埗大坑東邨東龍樓。
在 1956 及 1967 年兩次暴動後,政府鼓勵居民組織成立街坊會,
令其作為政府與居民的橋樑,增強溝通。九龍仔街坊會因而誕生。
該會一直秉承深水埗區街坊福利會的傳統四大信條,付出時間和精

˙
深水埗區街坊福利會
力,為坊眾服務,希望營造一個更美好的社區環境。
該會雖然規模較小,但所提供的服務也毫不遜色。該會一直
以來,致力發展福利事務,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如敬老慈幼、贈
醫施藥、清潔衛生及各類文娛康樂活動等等。例如該會曾協辦「京
奧嘉年華」,與坊眾一同感受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氣氛;又曾於
2009 年與慈善機構舉辦派米活動,將一千公斤的大米派發給長者。
該會經常與政府各個部門聯繫及合作,配合不少反吸毒及撲
滅罪行的活動,共同致力區內的和諧穩定。
據說 ( 註 1) 街坊會現時設有「長壽會」,在會員去世後,親屬
可憑著死者的死亡證領收一千元及花圈一個。以前長壽會要收取會
費五元,但自 1995 年取消。而會員年費也在 1996 年取消收取,改
為永遠會費二十元。

早年九龍仔的盂蘭勝會
Hungry Ghost Festival Ceremony in Kowloon Tsai in the past
註 1 據曾任九龍仔街坊會理事長的伍義林先生所述,參閱《從深水步到深水埗》,51
頁,深水埗區公民教育委員會,2006 年。

深水埗風物志 211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11 31/8/2011 18:23:15


歷史悠久的民間組織

石 硤 尾 街 坊 福 利 會
成立於 1966 年,現時會址設於石硤尾巴域街石硤尾邨二十一
座地下。早期稱為「石硤尾新區街坊福利會有限公司」,在 1973
年後才改稱「石硤尾街坊福利會有限公司」。該會秉承深水埗區街
坊福利會的四大宗旨 :「守望相助、休戚相關、患難相扶、移風易
˙
深水埗區街坊福利會

俗」。
該會會址曾在六十
年代出現過幾次變化。該
會成立後,政府撥出石硤
尾邨第八座地下一個單位
作為會址;但會方因環境
不合適為由而獲政府批准 深水埗雙週開幕典禮
遷往第十二座地下十七號 Sham Shui Po Fortnight opening ceremony
單位。到了 1969 年,因辦公室不敷應用而被調往二十三座地下的
一連六個單位作為新會址。由此可見,石硤尾街坊福利會在六十年
代不斷擴展,突顯當年街坊會在社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石硤尾街坊福利會為滿足不同坊眾的興趣,舉辦不同的興趣
班予坊眾參加,包括風水班、粵曲班、青少年跆拳道班及健康舞班
等,使區內人士善用餘暇,紓緩壓力。
該會也常在節日期間舉辦各種活動,與坊眾一起共度佳節。
活動包括在中秋節舉辦迎月晚會及在新年時候派發年糕,增添節日
氣氛。此外,該會也常舉辦遊覽活動,例如本地一日遊活動或青少
年暑假一天遊等。
近年,石硤尾街坊福利會常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合作,在石
硤尾社區會堂舉辦不同的表
演活動,供坊眾免費欣賞,
最常見的有「粵曲折子戲」
及魔術表演等。該會也舉行
不少敬老活動,顯示該會對
老人家的關注。

街坊福利會冬賑
Winter relief by the Kaifond Welfare Association

212 深水埗風物志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12 31/8/2011 18:23:18


歷史悠久的民間組織
李 鄭 屋 街 坊 福 利 會
李鄭屋街坊福利會於 1962 年在台灣成立,會址現設於保安道
李鄭屋邨仁愛樓地下。其組織結構與其他街坊會大同小異,但從會
所內懸掛的孫中山先生畫像及國民黨旗幟中所見,該會的政治理念
較為鮮明。

˙
深水埗區街坊福利會
據說 ( 註 1) 該街坊會
成立至九十年代初期,經
費主要來自台灣僑務委員
會的支持。又因街坊會在
台灣成立,因此慶祝雙十
節是該會每年三個大型活
動之一。街坊會也會到台
灣進行考察活動。由於該
會主要由一位理事長與台
灣方面聯繫,因此在他去 職員宣誓
世後,雙方便失去聯絡, The committee was making a vow
街坊會再也沒有來自台灣的經費支持。
該會一直秉承深水埗區街坊會「守望相助、休戚相關、患難
相扶、移風易俗」的四大信條,為區內坊眾服務。現時該會所舉辦
的活動跟其他街坊會的差不多。
例如該會每年都會舉辦春茗、
嘉年華、協助慈善機構籌款及
盂蘭節
活 動
等, 適
合不同
居民參
街坊福利會工作情況 與。
Work in the association

街坊福利會活動情況
Activities of the association

註 1 據曾任李鄭屋街坊會理事長的梁廣樂先生所述,參閱《從深水步到深水埗》,50
頁,深水埗區公民教育委員會,2006 年。

深水埗風物志 213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13 31/8/2011 18:23:26


歷史悠久的民間組織

長 沙 灣 街 坊 福 利 會
成立於 1962 年,會址設於深水埗長沙灣永隆大廈。該會的宗
旨是「守望相助、休戚相關、患難相扶、移風易俗」。
每 年 的 盂 蘭 節, 長 沙 灣
˙

街 坊 福 利 會 都 在 公 曆 8 月 23
深水埗區街坊福利會

日舉辦盂蘭勝會,為坊眾祈求
區內康泰安寧、週年旺相,很
多坊眾都參與其中。該地的盂
蘭節活動始於民國元年,由街
坊 們 自 行 籌 辦, 街 坊 會 成 立
後,承接了這個傳統。據說 ( 註
街坊福利會活動情況 1) 當年瘟疫流行,老人們都去
Activities of the association 酬神作福,並在路邊參拜,於
是坊眾籌辦了盂蘭節活動,至今已超逾一百年。
一直以來,街坊會的職能十分廣泛。在六十年代,雖然福利
局已經成立,但街坊會仍負責所有緊急救濟的工作,不但贈醫施藥,
還會在了解貧困村民的情況後,按他們的需要借出生活費。此外,
在天災人禍時,街坊會的角色便更加重要。早年香港常常制水,街
坊會也負責派水的工作。
教育方面,該會在 1996 年創辦了長沙灣街坊福利會李譚燕華
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多年來為居民服務,所付出的努力亦受到社區
人士的認同和支持。街坊會亦
曾嘗試興辦中學,但政府不批
予土地,只得作罷。
為滿足不同坊眾的需要,
該會亦舉辦不同的興趣班,如
歌唱班等,令坊眾有機會參與
有益身心的活動,並參與區內
的表演。
該會舉辦的暑期活動
近年,長沙灣街坊福利 Summer activities organized by the association
註 1 據該會創辦人黃平漢先生憶述,參閱《從深水步到深水埗》,50 頁,深水埗區
公民教育委員會,2006 年。

214 深水埗風物志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14 31/8/2011 18:23:31


歷史悠久的民間組織
會舉辦了不少關顧老人的服務。該會常舉辦健康檢查活動,每年受
惠的長者超過五百人。此外,該會又舉行「敬老揚孝聯歡宴」,除
了送贈長者禮物包外,還會安排一些表演活動,讓長者樂在其中。
另外,該會又協辦「聯合慶祝街坊節暨敬老聯歡大會」,藉以提倡
敬老護老的訊息。
除了為居民舉辦各種活動外,長沙灣街坊福利會亦支持一些

˙
深水埗區街坊福利會
慈善工作,如參與公益金百萬行籌款活動等,為社會出一分力。

南 山 區 街 坊 福 利 會
成 立 於 1957
年, 現 時 會 址 設 於
南山邨南安樓地下。
街坊會的前身為大
坑西徙置區街坊福
利 會。 該 會 一 直 秉
承深水埗區街坊會
「 守 望 相 助、 休 戚
相 關、 患 難 相 扶、
移風易俗」的四大
信 條, 在 這 半 個 多
世 紀 以 來 不 斷 為 居 街坊福利會位於南山邨
民 服 務。 辦 公 室 旁 The Kaifong Association is located in Nam Shan Estate
邊設有診所,為居民提供醫療服務。
在大坑西徙置區街坊會成立後,設立了西醫診所,又曾舉辦
例如一元一劑中藥贈醫助藥運動,及介紹區內孕婦到九龍樂善堂接
受廉價留產等。
1978 年南山邨落成後,舊有的大坑東邨亦被納入範圍之內,
使大坑西徙置區街坊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成為南山區街坊福利會。
近年,該會舉辦不同的興趣班,如足球訓練班、電腦班等等,
又成立了童軍一六八六旅,讓青少年能夠參與不同的活動,培養不
同的興趣。該會又參與舉辦不同的嘉年華活動,例如慶京奧嘉年華
及東亞運動會傷健共融嘉年華等等,不少坊眾都參與其中。

深水埗風物志 215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15 31/8/2011 18:23:35


歷史悠久的民間組織

美 孚 荔 灣 街 坊 會
創立於 1971 年,
會址設於美孚新邨百
老 匯 街 17A 平 台。 該
會 成 立 之 初, 會 員 人
˙
深水埗區街坊福利會

數有欠理想。( 註1) 當
時, 由 於 該 會 獲 得 友
好及理事會成員的鼎
力 支 持, 故 可 以 在 建
立初期便籌募得足夠
該會新址開幕典禮
Opening ceremony for the new site of the association 的款項自置會所。
該會秉承四大信條:「敬老關愛、團結齊心、出錢出力、任
勞任怨」。在過去數十年間,舉辦了不少福利活動,包括敬老扶幼、
聯誼康樂、籌款賑災等等。該會的主要工作是為美孚新邨的居民
擔任排解糾紛、協調和斡旋的工作。例如在 1972 年,居民在增加
管理費的事宜與美孚企業有限公司爭論,當時街坊會曾協助排解糾
紛。
該會為滿足不同街坊
的 需 要, 開 設 不 同 的 學 習
班,如健體班、粵曲歌唱班、
風水命理班、太極班、六通
拳班等,並設跌打醫療服務
及旅遊活動,吸引了眾多居
民加入街坊會,當中不乏社
會上的知名人士。
該會舉行籌款活動
在 交 通 發 展 方 面, 鑒 Fund raising activities held by the association
於美孚新邨人口增加,對外交通網絡需要加強,於是街坊會在 1972
年與有關單位研究增設來往中環的渡輪航線。結果油麻地小輪公司
成功興辦這條航線,並在 1974 年 4 月正式啟航。在醫療方面,美
孚荔灣街坊會與博愛醫院在 1995 年開辦老人中心,籌募經費,贈

註1 《美孚荔灣街坊會第二十二屆會長理事及職員就職典禮暨敬老聯歡晚會特刊》,
109 頁,美孚荔灣街坊會,2010 年。

216 深水埗風物志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16 31/8/2011 18:23:42


歷史悠久的民間組織
醫施藥。
該會本著守望相助的精神,推廣各項慈善活動,遍及各區各
地。如曾為博愛醫院籌款,屢創佳績。先後獲得屋邨慈善籌款冠、
亞軍等獎項。近年,除捐款支持本地的賑災工作外,亦積極支援內
地的賑災工作。2004 年登記為「慈善團體」,以更有效進行慈善
活動。

˙
深水埗區街坊福利會
該會又經常與政府部門、
區議員、地方組織等聯合舉辦
多元化的活動,如元宵綵燈晚
會加強聯繫合作,共同致力區
內的和諧穩定,共享繁榮。
由於美孚荔灣街坊會歷屆
理事都能付出時間、精力及金
錢, 推 動 會 務, 服 務 社 群, 因 該會的中樂組
此獲得坊眾的欣賞。 Chinese music group of the association

深 水 埔 街 坊 福 利 事 務 促 進 會
深水埔街坊福利事務促進會的前身於 1940 年由黃伯芹等所創
立,1949 年 10 月 23 日在政府鼓勵下正式成立。港督葛量洪接受
當時的社會局局長麥道軻的建議,於 1949 年 5 月開始倡導,由黃
伯芹、鐘仲山、招福申、陳達三及陳昆棟等籌組成立街坊福利會。
當時街坊福利會這類組織在香港是從所未有的,章則亦無藍本可供
參 考, 從 零 開 始,
其困難可想而知。

背景
深水埔街坊
福利會的前身是日
佔時代的深水埗公
立醫局。當時的醫
局是一個管理地方
街坊福利會奠基石
更練團的組織。黃 Foundation stone of the Kaifong Welfare Association

深水埗風物志 217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17 31/8/2011 18:23:49


歷史悠久的民間組織

伯芹希望藉着成立更練團,招募一些熱心服務的人士,義務為社會
當「看更」,維持治安。( 註 1)
及 至 戰 後, 香 港 經 濟 十 分 困
難, 失 業 者 眾, 民 不 聊 生, 加 上
1949 年下半年,大量中國難民湧入
香港,令居住環境已經十分惡劣的
˙
深水埗區街坊福利會

深水埗更是雪上加霜。很多人露宿
街頭,或在山邊蓋搭木屋居住。面
對居住、衣食、教育等問題。一般
市民都有同病相憐之心,彼此接納、
包容,以求共渡時艱。可惜缺乏社
會保障,貧苦大眾無法解決最基本
的生活問題。
當時不少人要住木屋,環境十
分惡劣,每遇颱風火災,便會釀成
慘劇。深水埔街坊福利會每每身先
士卒,發揮群策群力的精神,幫助 深水埔街坊福利事務促進會創立人
災民,並補政府之不足,協助他們 Founders of Sham Shui Po Kaifong
Welfare Association
渡過最困難的日子。 
當年失學兒童眾多,街坊會於 1950 年起開辦多間義學,至
1964 年街坊福利會學校落成,各義學遷入,並繼續於晚間上課。
及後由於港府日漸推行義務小學教育,義學才告結束。
街坊福利會的開辦經費由前身的自衛團餘額一千多元撥出。8
月 20 日開始徵求會員,幾天之內已徵得一千五百零六名會員,並
於 1949 年 10 月 23 日於元州街德貞女子中學召開第一屆理監事就
職禮,由麥道軻主禮,定名為「深水埔街坊福利事務促進會」( 以
下簡稱為街坊福利會 )。
街坊福利會自創立之後,秉承四大信條:「守望互助、休戚
相關、患難相扶、移風易俗」。為區內人士提供不同的服務,為坊
眾謀幸福。該會為深水埗的街坊謀求福利、處理事務及促進友誼,
維繫區內居民,意義深長。

註 1 《深水埗報》,1984 年 5 月 5 日。

218 深水埗風物志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18 31/8/2011 18:23:52


歷史悠久的民間組織
街坊福利會
早年沒有會址,最
初在現址蓋建木屋
作為會所。但因地
方所限,而且設備
簡陋,未能應付會

˙
深水埗區街坊福利會
務發展及滿足坊眾
的需求。1964 年,
獲各方的支持下,
建成現今的會址。
街坊福利會
推 廣 敬 老 揚 孝 運 1964 年,深水埔街坊福利事務促進會會址落成
Site of Sham Shui Po Kaifong Welfare Association was
動, 發 揚「 老 吾 老 established in 1964
以及人之老」的美德。每年都舉辦敬老聯歡活動,免費招待老人參
加,歲晚亦會向貧窮老人派發利是。1983 年開辦陳昆棟老人康樂
中心。
該街坊福利會是香港第一個成立的街坊福利會,於 1954 年全
港九各區街坊福利會聯席會議上,通過以深水埔街坊福利會的成立
日為全港的街坊節。

工作概況
街坊福利會旨在為街坊提供福利
及服務,其工作還包括 :
1. 醫療福利
1950 年街坊福利會成立之初即開
設診療所,有中醫及註冊西醫二人。最
初免費贈醫,分早、晚應診。1953 年開
始收藥費一元。自 1955 年聘有牙醫一
位,( 註 1) 每日贈診約三百人。而作為街
坊會的會員直系親屬亦可享有廉診,每
次三元。每個月的第一天街坊會亦會發 當時華民政務司麥道軻送贈題辭
Inscription by Mr. MacDougall,
證給區內貧苦產婦,合資格者可獲街坊 the Colonial Secretariat
註 1 《深水埗星報》,1989 年 10 月 30 日,6 頁。

深水埗風物志 219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19 31/8/2011 18:23:59


歷史悠久的民間組織

會支付全數留產所的分娩費用。此外,每年夏天亦會免費為區內坊
眾注射預防霍亂針。
2. 興學育才
1950 年街坊福利會設立
義學夜校四間,特別班學校兩
˙
深水埗區街坊福利會

間,學生共八百人,其中三間
夜校及一間特別班學校由政府
津貼。至深水埔街坊福利會小
學開辦後,第四間夜校及特別
班才停辦。 ( 有關深水埔街坊
福利會小學及義學詳見本書: 街坊福利會開幕禮紀念,1949 年
深水埔街坊福利會小學 ) Opening of the association, 1949

3. 濟助貧苦
深水埗乃香港貧困之區,福利會亦關注此問題,常徵集及派
發物資予區內坊眾。此外,街坊福利會亦關注家境貧苦兒童缺乏營
養,於六十年代舉辦童膳食堂。逢週一至週五為小童提供營養膳食,
每日一餐,每餐一角,很受家長的歡迎。
4. 青年事務
街坊會又舉辦青少年活動,如成立童子軍等。
5. 輔導婦女
該會在東沙島街 188 號香港房屋協會公眾會堂開辦車縫、車
花、編織班等,讓婦女擁有謀生技能。
6. 促進家庭和諧
設立調解家庭糾紛委員會,當時每星期處理五至六宗個案。( 註
1) 由此可見當年港府不會介入和處理家庭糾紛,並將這部分的事情
交由各區的街坊會協助調解。

註 1 深水埔街坊福利會曾編印一本《諮詢備忘錄》,列五十六條常見的問題和答案,方
便街坊會員工回答坊眾的疑難。當中第十一條問題是 : 「關於家庭糾紛事件,怎樣
辦理 ?」答案是:「可到彌敦道 405 號中央郵政局大廈十樓九龍華民署投訴,華民
署受理後會發信通知你們雙方,依期到指定之街坊會調處。」 見《諮詢備忘錄》,
11 頁,深水埔街坊福利事務促進會編印,1968 年。

220 深水埗風物志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20 31/8/2011 18:24:01


歷史悠久的民間組織
7. 推廣品德教育
街坊會又十分注重培養坊眾的德育,如舉辦清潔運動等。
8. 救災扶貧
深水埔街坊福利會成立後,應付過火災、水荒。1953 年,石
硤尾大火,街坊福利會發動人力、物力及財力協助居民。

˙
深水埗區街坊福利會
1963 年 5 月期間,香港久旱不雨,面臨水荒,政府限制供水,
每四日供水一次,每次四小時。街坊福利會當時協助坊眾取水,又
開發水源,解救水荒。徵求區內有私家井者交街坊福利會負責供水
給街坊。當時交出私家井者主要來自廠房共十一家。街坊福利會聘
請人員十名,負責開關水喉,每人每日工資約十元。此外,街坊福
利會亦在界限街開鑿水井一口,深二十多呎,以手搖泵抽水;在汝
州街街坊福利會小學的地盤開鑿科學井一口,以電泵抽水,二者均
全天供水,共花費二萬元。

東 方 冬 泳 會
於 1975 年成立,前身為「東方冬泳團」。五十年代荔枝角灣
海灘興起了三個泳場,分別是「華員會」、「青年會」及「東方會」,
三個泳場並排而建,而東方會是最後一個落成的。( 註 1) 當時很多
人住在九華徑,令海水變質,但東方會建於最深水之處,對懂得游
泳的人來說,是一個理想的地方。1955 年,有幾位華員會泳友便
因此轉到東方會。( 註 2) 當時有泳友在泳場宣傳冬泳的好處,鼓勵
他們參加冬泳。同年成立東方冬泳團,首屆會長為彭光先生。
其後泳會迅速發展,由成立至 1972 年政府收回泳場為止,會
員人數由第一屆只有不足六十人到 1972 年時的約七百人,成為全
港最多會員的冬泳團體之一。
1972 年,政府宣佈收回荔灣三個泳場作城市發展,東方會將
場館交出,泳團也被迫解散。當時能夠供給會友游泳的地方不多。
會員除了在政府未執行收回命令的時候賴着不走,又曾分散落腳於

註 1 《一九九五至九六年度 深水埗區節特刊》,一九九五至九六年度深水埗區節統籌
委員會,1996 年,42 頁。
註 2 《東方冬泳會 第十屆職員就職耑刊》,東方冬泳會,1993 年,112 頁。

深水埗風物志 221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21 31/8/2011 18:24:01


歷史悠久的民間組織

山邊木屋及附近的大木船。當年有些創會成員心有不甘,簡廣先生
便提出召集舊日首長商議重新組織,並通過以「東方冬泳會」為名,
註冊立案,首屆會長為簡廣先生。他三屆期滿卸任後,由陳東接任,
再任滿後由馮永寬及馮文傑接任。
泳會接着又到
海邊發展,建成美孚
˙
東方冬泳會

橋畔的會址,並度過
十多年。及後,泳會
又須遷到近水灣。到
九十年代,泳會成功
向政府爭取發展青龍
灣,將其改建成理想
的康樂活動場所,為
會員打下良好的條
件。 新 址 在 1993 年
裝修完成,泳會便遷 九十年代荔枝角的東方冬泳會會址
到青龍灣新址。在開 The site of the swimming association, 1990's
幕日,深水埗政務專員黎蕙明太平紳士、深水埗警區指揮官周富祥
總警司、立法會議員馮檢基先生、市政局議員張永森太平紳士及區
陳玉蓮女士剪綵。新址設有室內乒乓球場及沙灘,可容納更多會員
使用。
東方冬泳會是一個非牟利的團體,宗旨是希望促進社會健康
教育、聯絡全港愛好游泳的人士、提倡冬泳運動及培養抗寒耐勞與
健全人格思想。在九十年代,泳會在農曆新年舉辦元旦聯歡泳賽,
每年都吸引大批參加者。當年,泳會在城門谷和美孚都有進行訓練
活動。
泳會經常舉辦各種游泳、潛水、拯溺等運動比賽及訓練活動
供會員參加。泳會成立游泳隊,參加各項公開泳賽,同時鼓勵會員
子弟參加游泳訓練。此外,泳會更設立拯溺班,以訓練會員提供義
務拯溺服務。( 註 1) 種種活動都鼓勵會員善用餘瑕。
近年東方冬泳會經常造訪海峽兩岸的冬泳組織,進行觀摩與

註 1 《一九九三至九四年度 深水埗區節特刊》,一九九三至九四年度深水埗區節統籌
委員會,1994 年,42 頁。

222 深水埗風物志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22 31/8/2011 18:24:06


歷史悠久的民間組織
交流。除了游泳活動外,泳
會也會支持區內的公益事務。
在每年一度的深水埗區節、
體育節及籌募公益金活動中,
泳會皆有參與合辦或協辦,
並取得良好的表現與成績。( 註

˙
東方冬泳會
1)
至今東方冬泳會培育了
東方冬泳會近水灣會址 不少精英,其中香港著名游
The site of Eastern Winter Swimming Association 泳運動員司徒瑞祈也曾屬於
東方冬泳會。( 註 2)

青龍灣會址開幕,1995 年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Dragon Bay site, 1995

泳會元旦聯歡泳賽
Lunar New Year Swimming Gala

冬泳會會員
Members of the association

註 1 《一九九三至九四年度 深水埗區節特刊》,一九九三至九四年度深水埗區節統籌
委員會,1994 年,42 頁。
註 2 “司徒瑞祈”,http://hkswim.com/swimmer/szeto.html

深水埗風物志 223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23 31/8/2011 18:24:20


歷史悠久的民間組織

深 水 埗 體 育 會
深水埗體育會創
立 於 1982 年 1 月 18
日。當年政府銳意於各
區成立體育及文藝協進
˙
深水埗體育會

會,藉此推動各區之康
體及文化活動。深水埗
體育會因此情況下成
立,但區內的體育會和
文藝協進會則是兩個獨
( 右一 ) 名譽會長王霖太平紳士
(First one from the right) OBE Mr. Wong Lam, 立的組織。體育會的創
Honorary President of the association 立主要是聯繫區內體育
團體,配合警方,合辦及推展各種體育活勳,包括田徑、各式球類、
游泳等,對象以青少年及「先進人士」(三十至五十歲)為主。其
中足球及羽毛球是體育會的強項。
據深水埗體育會總幹事鄭錦華憶述,當年體育會開幕時相當
隆重,並由其時的政務司鍾逸傑爵士及地區專員主禮。初期除執委
外,更有委員二十九人,共同睦力為區內居民的康體發展而努力。
至今體育會成立快三十年,鄭錦華表示每年 9 月至 2 月是他們最忙
碌的時候。各大、小型活動及比賽絡繹不絕,幸好體育會資源尚算
充裕,而委員們亦能同心合作,毫不計較地為區內居民服務。
六十年代的深水埗人、車俱少,居民以步行為主,也沒有甚
麼體育設施及活動。鄭先生
難忘體育會創辦之前,區內
體育設施匱乏,只能到楓樹
街的荒地踢足球。當時楓樹
街球場內亦設有一部大電
視,所以踢球以外,也是他
們的娛樂場所。至於游泳,
則可以到設於美孚的四個泳
棚去,但需付款。直至七十 體育會積極參與區節的體育嘉年華
年代中後期,李鄭屋泳池建 The association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Sports
carnival in the District festival

224 深水埗風物志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24 31/8/2011 18:24:24


歷史悠久的民間組織
成開放給區內市民,深水埗才有
標準的泳池可供使用。
體育會創立後,先後向政
府 作 出 不 少 建 議, 包 括 1987 年
引進門球,鼓勵長者運動;提供
意見予市政局,先後在區內建成

˙
深水埗體育會
網球場、壁球場、高球練習場及
有冷氣的室內運動場等。目的是
透過各式球類活動,如:足球、 ( 中 ) 會長鄭錦華先生
(Middle) Chairperson, Mr. Cheng
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
網球、壁球,甚至近年的高爾夫球、欖球等,推廣體育活動。此外,
體育會亦舉辦不少田徑及游泳活動。八十年代中更聯絡區內體育團
體及警方,合力發展區內大型康體活動,1985 年開始更每年舉辦
深水埗區體育節,後改名為「體育嘉年華」,與警方配合,以滅罪、
禁毒、助更新為目標,按此每年更迭,於荔枝角體育館舉辦除夕及
聖誕舞會、龍舟競賽等,全面地關注區內居民的體能和健康發展。
對於體育會成立近三十年來能成功地發展,鄭錦華認為主要
是自創立以來委員們能以居民健康福利為目標,不計較地出錢出
力,為推進體育活動的發展,同心合作投入效力,為區內取到不少
資源,提升體育設施及質素。

體育會舉辦的越野賽
The cross-country race held by the association

深水埗風物志 225

013_歷史悠久的商業機構及民間組織_20110831.indd 225 31/8/2011 18:24:29


部分屋苑簡介 部分屋苑簡介

石 硤 尾 邨

(中)石硤尾邨俯瞰圖
An aerial view of the Shek Kip Mei Estate (Middle)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石硤尾邨從昔日的鄉村,變為木屋區,經歷一場大火後,而
發展為全港首個徙置區,可謂歷盡滄桑。石硤尾邨位於深水埗大埔
道及南昌街以北,是香港第一個公共屋邨,在 1954 年開始興建,
1972 年展開重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石硤尾仍是一座荒山,只有一片菜地,
村落只住有少數靠種植西洋菜為生的居民。自抗戰勝利後,本港回
流人士和新移民大量來港,人口急增,石硤尾也頓時成為眾多難民

226 深水埗風物志

014_部份屋苑簡介_20110831.indd 226 31/8/2011 18:32:36


部分屋苑簡介
棲身之所。當時的香港政府仍未訂立照顧低下階層的房屋政策,一
些貧苦大眾在菜田及山邊一帶自行搭建木屋棲身,各種攤檔、商店、
工廠亦應運而生。有些熱心人士更設立了一些社區設施如學校、防
火隊及診所,成為了難民木屋區。其時港九各處山坡亦迅速布滿僭
建的寮屋,但情況以深水埗一帶最為嚴重。這些木屋以廢木和鐵皮
等物料搭建,設備簡陋,建築密集,衛生環境惡劣,還經常發生火
警。
1953 年 12 月 24 日晚上,石硤尾木屋區發生了一場前所未
見的大火災,火勢迅速蔓延,波及鄰近的白田上、下村、窩仔下
村及大埔村,大火在十五小時後才被撲滅 ( 註 1) 。是次火災令多達
一千五百間木屋被焚燬,霎時間令五萬多人變得無家可歸。這場史
無前例的大火引起了社會關注,同時促使政府直接介入房屋供應。
政府立即把部分災場夷平,興建了一批兩層高的平房用以臨時安
置災民,稱為「保寧平房」。由於這些平房不足以解決災民的長
遠 住 屋 問 題,1954 年 4
月,政府設立徙置專員
一 職。「 徙 置 事 務 緊 急
小組委員會」建議政府
興建多層徙置大廈,並
成立「香港屋宇建設委
員 會 」。 同 年 6 月, 成
立徙置事務處,並決定
在災場原址以鋼筋混凝
土興建二十九座徙置大
臨時建造的保寧平房
廈,以安置災民。 Temporary houses built after the great fire
首八座徙置大廈(A-H 座,後改稱 10 至 13、35 至 41 座)由
聯合國撥款建造。1955 年,港府拆卸臨時安置災民的平房,再興
建二十一座第一型的徙置大廈,建成全香港首批共二十九座的徙置
區──石硤尾邨。奠定了香港公共房屋發展的基礎。
這些屬於「第一型」設計的徙置大廈分成兩翼,連接兩翼的
走廊設置公用衞生間和洗滌設施;從上俯瞰,這些大廈外型呈「工」

註 1 見 香 港 房 屋 委 員 會 網 頁 : http://www.housingauthority.gov.hk/hdw/b5/aboutus/
events/community/heritage/about_history.html

深水埗風物志 227

014_部份屋苑簡介_20110831.indd 227 31/8/2011 18:32:39


部分屋苑簡介

字型,故亦稱為工字型大
廈。只有第 27 至 29 座(後
來的第 8、9 及 14 座)採
用單幢式設計。
為了從速安置災民,
石硤尾邨由規劃、打樁至
建成,只用了約一年的時
間,因此質素及設備較為
薄弱;當年學位嚴重不足,
麥理浩爵士探訪石硤尾區
為紓緩逼切的兒童教育問 Sir MacLehose visited Shek Kip Mei Estate
題,政府容許一些團體使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用每幢樓宇的頂層設置學校,是本港於徙置大廈開設天台學校的先
河。
每座徙置大廈的單位都呈一字形排開,門口朝向街道方向的
走廊,背後則是另外一排的單位。凡五個或以上成人的家庭可編配
一個面積只約一百二十平方呎的單位。室內並無廚房和浴室設備,
居民須使用設於兩翼之間的公共廁所和浴室,並在家門口的走廊煮
食和晾曬衣物。大廈也沒有電梯,居民要用設於兩翼末端的樓梯徒
步上落。當年很多男住客都會把「帆布床」搬到單位外的走廊睡覺,
以爭取較多空間和感覺涼快一點。
1973 年 5 月 28 日,
香港房屋委員會(簡稱房
委會)成立,負責統一管
理所有徙置大廈和廉租屋
大廈,而石硤尾邨也被分
為「上邨」(廉租屋邨)
和「下邨」(徙置屋邨)。
石硤尾上邨建於七十
年代,有七幢十三層高的
大廈。每兩個單位共用一
當年的居住環境 個廁所,樓宇質素較佳。
The living environment inside the apartment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 註 1)

註 1 陳志華 :〈石硤尾邨〉,見《大公報》,2007 年 1 月 11 日。

228 深水埗風物志

014_部份屋苑簡介_20110831.indd 228 31/8/2011 18:32:43


部分屋苑簡介
房委會為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下
邨於 1973 年開始重建,包括拆卸十一幢
徙置大廈,及改建十八幢徙置大廈,把
工字型大廈前後兩排單位中間的間隔牆
拆除,把兩個單位合併為面積較大、有
獨立廁所的居室,向外的公共走廊改建
為單位內的獨立廚房。聯繫大廈兩翼之
間的空間,亦改建為住宅單位。被稱為
石硤尾下邨。重新編配樓宇座號,新樓
宇於 1977 至 1983 年入伙,而「上邨」 石硤尾邨居住許可證
及「下邨」也於 1984 年再合併為石硤尾 Occupation Permit
邨。邨內增加了多項社區設施,包括社區會堂、停車場、行人天橋
和露天展覽場等,亦建有學生溫習室及青年中心。重建完成後,石
硤尾邨的四十四幢公共樓宇可容納超過四萬人居住。
隨著市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日高,房委會早於 1990 年決定重
建石硤尾邨,把殘舊和不合時宜的大廈拆卸。預算最早可於 2012
年全部完成,並接收受蘇屋邨因拆遷影響的住戶。
舊石硤尾邨只保留其中一幢 - 美荷樓 ( 或稱 41 座 ) 。該樓是
首八幢於 1954 年興建的「第一型」(即 H 型的六層大廈)徙置大
廈之一,已被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法定歷史建築,反映其在香港公
共房屋發展史中的重要
性;政府亦已決定將美荷
樓活化為附設公屋博物館
的青年旅舍。
石硤尾邨的舊公屋
大廈重建計劃分為四個階
段進行,第一階段先把部
分七層高的大廈拆卸,重
建為兩座新型公屋大廈,
已於 2006 年完成。完成
後的新石硤尾邨提供了約
六千六百個租住單位。
石硤尾邨現貌
Shek Kip Mei Estate at present

深水埗風物志 229

014_部份屋苑簡介_20110831.indd 229 31/8/2011 18:32:47


部分屋苑簡介

李 鄭 屋 邨

李鄭屋邨的
前 身 為 李 屋 村( 註
1) 和 鄭 屋 村, 位
處鷹巢山及畢架山
山腳交匯處,毗鄰
蘇屋邨,是一個歷
史較悠久的公共屋
邨。
該地於五十
年代前為西洋菜田 興建中的李鄭屋徙置區,攝於 1955 年
及木屋區,附近的 Lei Cheng Uk Resettlement area, under construction, 1955
廣利道一帶是亂葬崗。自 1953 年石硤尾六村大火後,政府先後在
石硤尾、九龍仔及李鄭屋興建徙置大廈安置災民。1955 年,工人
在興建李鄭屋徙置區時,意外發現一個古墓,後建成李鄭屋漢墓博
物館。 ( 註 2)
1956 年 10 月 10 日,李鄭屋徙置區發生暴動。當時徙置區的
職員因沒收及禁止在徙置區內掛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引起一些支
持國民黨人士的不滿,雙方發生衝突,導致深水埗多處地方發生暴
動。暴徒縱火、打人、搶掠,後來更波及荃灣、旺角等地。
八十年代,香港房屋委員會決定將李鄭屋徙置區分區重建
為新型公共屋邨。1982 年 5 月,李鄭屋邨進行了第一期重建計
劃,興建了三幢大廈,工程在 1984 年完成。三幢大廈中包括一座
二十六至二十八層高的雙工字型大廈及兩座十九層高的長型大廈。
重建計劃包括一項造價超過一億的工程,以興建一座商場、兩層停
車場、三條行人天橋、一座涼亭及道路和渠道。此外,邨內又興建
不少社區設施如托兒所、青年中心、社區服務中心、老人康樂中心、
診所、報案中心及垃圾站。( 註 3)
註 1 清代志書已有長沙灣李屋村的記載,當時以村中主要姓氏為鄉村命名已非常普
遍。
註 2 請參閱本書歷史建築一章有關李鄭屋漢墓一節。
註 3 《深水埗報》,1983 年 4 月 10 日。

230 深水埗風物志

014_部份屋苑簡介_20110831.indd 230 31/8/2011 18:32:49


部分屋苑簡介
李鄭屋邨第二期重建計劃是把第四至第八座拆卸重建。重建
完成後,居民的生活環境得到改善。而全部工程歷時近十四年,
興建了十幢公屋和兩座相連的居屋,可供租住的單位有一千五百
個,單位面積由二十七點八至八十四點三平方公尺,最多可容納
三千九百人。( 註 1 ) 公屋以中國傳統推崇的品德人格命名,例如:
信義樓、和平樓、忠孝樓、仁愛樓、和睦樓、廉潔樓、禮讓樓、道
德樓、孝廉樓、孝慈樓。當局在原址興建了一個公園,並在「漢
墓 」 旁 興 建 了 一 個「 漢
花園」。 ( 註 2)
2002 年 港 府 推 出
了第五期「租者置其屋」
計 劃, 把 李 鄭 屋 邨 部 分
單 位 售 予 租 戶, 並 成 立
業 主 立 案 法 團, 房 屋 署
及房屋協會協助管理。
重建後的李鄭屋邨
Lei Cheng Uk Estate after reconstruction

六十年代的李鄭屋邨
Lei Cheng Uk Estate, 1960's
註 1 見 香 港 房 屋 委 員 會 網 頁 : http://www.housingauthority.gov.hk/b5/interactivemap/
estate/0,3-347-10_4905,00.html
註 2 可參考本書內有關「漢墓」及「漢花園」的介紹。

深水埗風物志 231

014_部份屋苑簡介_20110831.indd 231 31/8/2011 18:32:51


部分屋苑簡介

美 孚 新 邨

位於荔枝角的美孚石油公司舊址
The original site of Mobil Oil Depot, Lai Chi Kok
位於荔枝角,面臨荔枝角灣,始建於 1966 年,建成於 1978
年。由日本投降至新中國成立期間,香港人口急升,由戰後初期的
五十萬,二十年間增至四百萬。市區有人滿之患,多數人不是住在
木屋區,便是住在一些設施簡陋的唐樓。當時一層舊樓經常居住了
五、六個家庭的成員,環境十分擠迫,很多人都渴望改善生活環境
和質素。這是美孚新邨產生的時代背景。
美孚新邨的所在地是 1921 年填海得來的十七公頃土地。二十
年代,美孚在荔枝角興建了一個佔地超過二百萬平方呎的油庫,設
有四個油鼓 ( 舊稱火油井 ),服務香港及華南大部分地區。此外,
附近還有香港商業廣播電台及香港汽水廠。(註 1)
三 十 年 代 初, 香 港 曾
經歷一段經濟、社會迅速發
展的時期,可惜因二次大戰
及日軍侵佔而停頓下來,美
孚石油公司的辦事處也關閉
了 三 年 零 八 個 月。1946 年
重開時,香港正迅速復甦。
二次大戰後,美孚在中國的
業務於 1951 年被中國政府 興建中的美孚新邨
Mei Foo Sun Chuen under development
接管,翌年離開中國。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註 1 《先鋒與典範 美孚在中國的一百年》,44 頁,香港美孚石油有限公司出版,
1994 年。

232 深水埗風物志

014_部份屋苑簡介_20110831.indd 232 31/8/2011 18:32:56


部分屋苑簡介
六 十 年 代, 香 港
人口日益增加,市區土
地需求十分殷切。港府
加速向新界邊緣地區擴
展,並推出一些大型建
設計劃。其中一個是荔
枝角美孚油庫的所在
地,政府需要土地興建
道路通往急速發展的葵
涌。
當時深水埗的民居 青衣島上的美孚油庫
日漸與油庫接近,美孚 Mobil oil depot in Tsing Yi
石油公司感到居民安全問題做成的壓力;加上政府願意以優厚的條
件作出補償,故樂意接受搬遷。( 註 1 )
美孚油庫舊址仍剩下四十畝土地,本地一家建築公司建議與
美孚合作發展房地產,並為此做了一份研究報告,結論十分正面。
美孚在美國的總公司初時有點猶豫,畢竟房地產並不是該公司擅長
的範圍。總公司邀請在美國曾合作過的一家著名土地發展商給予意
見,結果,該發展商不僅予以正面的評價,更參與入股成為股東。
1965 年,美孚石油企業提出發展全港首個綜合現代社區生
活的概念 (Comprehensive Modern Community),計劃遷拆油庫,興
建全世界最大型由私人融資發展的多層式住宅。發展商成立了美
孚 企 業 有 限 公 司 (Mei Foo
Investments Ltd),專責項目
規劃及營造等工作,又聘請
「王董則師樓」負責項目發
展,並以王顯麒為認可建築
師,由「新昌營造」負責樓
宇興建。動工時更請得當時
興建中的美孚新邨
Mei Foo Sun Chuen under completion
相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註 1 港府撥出青衣島海邊超過四十畝未開發的土地,以換取荔枝角油庫五十畝土地
中的十畝。

深水埗風物志 233

014_部份屋苑簡介_20110831.indd 233 31/8/2011 18:33:03


部分屋苑簡介

的港督戴麟趾主持奠基禮。興建的過程中,工人發掘出兩座長一點
七公尺的西式古炮,屬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的產物,與當年東印度公
司船上的大炮相同。
美孚新邨分為八期。1966 年,正當工程開展時,中國發生文
化大革命,香港也接著發生暴動事件,很多地產商都把項目叫停,
而負責建築工程的美孚投資有限公司卻沒有下令中止,故此在六十
年代末及七十年代初,美孚可為市場提供高檔住宅和商用物業。
1968 年第一批業主遷入居住。發展商將第一期售樓後的資
金立即投放於第二期的建築費上,其他的資金包括向政府取得的
抵押貸款。第一期推售時,每
平 方 呎 只 售 六 十 多 元, 及 至
最 後 一 期 發 售 時, 呎 價 已 達
二百五十多元了。十多年間,
樓價已升了幾倍。美孚第二期
的商場已有中央冷氣系統,並
把商舖門面統一,更改善邨內
的水管。樓宇的主人房面積擴
大 了, 不 少 單 位 設 有 露 台。
1978 年 全 部 九 十 九 座 樓 宇 建
築完成,面積由四百平方呎至 美孚新邨今貌
一千三百平方呎,整個屋苑的 Mei Foo Sun Chuen at present
樓高都是二十層。單位數目超過一萬三千個,可容七萬多人居住。
美孚新邨可說開創了香港建築業的先河。例如「城市中的城
市」便是運用了劃時代的屋苑規劃取向,首次由發展商獨自發展如
此龐大的屋苑工程。工程所動用的資金為五億六千萬港元,在當年
可說是天文數字。美孚的發展計劃除了針對戰後不斷增加的中產人
士外,也特別照顧員工,以優惠價格將樓宇售予他們。
美孚新邨是香港首個設置中央石油氣系統的屋苑。其地底喉
管網絡是全球其中一個規模最大的系統。其後,美孚的工程部被多
個屋苑聘請設計及裝備同類型系統。尤其是新界地區屋苑及新興衛
星城市,還未有煤氣供應,使用中央石油氣是一個安全而方便的選
擇。美孚新邨具備社區發展配套,自給自足的住屋環境概念,成為
日後大型屋苑及政府樓宇的模仿對象。邨內每期樓宇都設有平台,

234 深水埗風物志

014_部份屋苑簡介_20110831.indd 234 31/8/2011 18:33:05


部分屋苑簡介
大部分平台是相通的。美孚八期自成一區,每期平台上各有一景,
如第一期有美新園、二期有豐年台、三期有九如台、四期有飛馬廣
場、五期有寶鼎台、六期有雅翠園、七期有萬事達廣場、八期有八
德園。合稱「美孚八景」。
美孚是香港第一個大型私人屋苑,擁有大型商場、學校和其
他社區設施,如多達四萬平方公尺的商舖及一點六萬平方公尺的社
區設施。附近有瑪嘉烈醫院、大型的巴士總站、渡輪碼頭、地鐵和
西鐵站等。
八十年代,荔枝角橋底是兒童及青少年的理想活動場所。那
裏有兩個籃球場、三個羽毛球場、一個雪屐場、六張乒乓球桌及一
些兒童休憩設施。在美孚新邨第二期,有一間面積二千平方呎的孚
佑堂,供不同的社團租用以舉辦活動。每逢假日,遊人都喜歡到鄰
近的荔枝角公園,在紅紅的九曲橋拍照留念。( 註 1)
儘管設施一應俱全,但荔枝角焚化爐問題曾長期困擾美孚新
邨的居民,當中以第二、三、及第八期最為嚴重。由於焚化爐鄰近
美孚新邨,所排出的廢氣及微塵,影響居民生活。雖然環保署一直
密切注視焚化爐的操作情況,以及在焚化爐安裝沉澱器,但肉眼
可見的灰塵廢氣及垃圾的臭味卻依然存在。更因為風勢吹到美孚新
邨,居民為此要時常關閉窗戶。為解決此問題,政府在 1990 年關
閉荔枝角焚化爐,把九龍
區的垃圾送往九龍灣垃圾
轉運站處理。
美孚新邨至今仍被
視為私人屋苑的「典範」,
很多規劃及設施都具創新
性;包括居住環境、配套、
管理、交通、燃料供應、
遊樂場所等,吸引了不少
新興的中產家庭入住,配
合他們對生活品味的追
求。美孚新邨為本港房屋 荔枝角焚化爐曾對居民帶來困擾
The incinerator in Lai Chi Kok brought troubles to residents
歷史寫下新的一頁。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註 1 《深水埗報》,1983 年 5 月 20 日。

深水埗風物志 235

014_部份屋苑簡介_20110831.indd 235 31/8/2011 18:33:07


部分屋苑簡介

澤 安 邨

六十年代,澤安邨原址 ( 右上方 ) 只有一些平房


There were only low-rise houses at the site of Chak On Estate in 1960's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位於九龍石硤尾北面,即白田邨的後面。澤安邨原為大窩坪
工業安置區,政府於八十年代清拆工業區,建成澤安邨及提供兩個
豪宅地皮。於 1983 年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對比其它同
區公共屋邨,澤安邨是整個深水埗區地勢最高的屋邨,在這裡能夠
觀賞維多利亞港的景緻。先後吸引了不少電視劇在澤安邨取景,例
如無線電視劇集—「阿旺新傳」和「師奶股神」、香港電台電視劇—
「小時候」等。邨內的單位面積由十一點三至三十九點一平方公尺,
可容納一千八百戶,四千二百人居住。( 註 1 )
註 1 見 香 港 房 屋 委 員 會 網 頁 : http://www.housingauthority.gov.hk/b5/interactivemap/
estate/0,,3-347-10_4917,00.html\

236 深水埗風物志

014_部份屋苑簡介_20110831.indd 236 31/8/2011 18:33:09


部分屋苑簡介
1989 年,戴安娜王妃
造訪澤安邨,並探望邨內伸
手助人協會屬下的澤安邨護
老院內的老人。戴妃受到居
民熱烈歡迎,並吸引大批居
民圍觀。期間戴妃顯示親民
的一面。護老院也為戴妃準
備了多項參觀節目,點心製
作、麻雀耍樂等等,其中最
吸引戴妃的是兩位長者為她 1989 年戴安娜王妃探訪澤安邨
即席揮毫,創作字畫。 Princess Diana visited the estate, 1989
澤安邨本來設有街市,但隨著居民老化,導致成邨內消費力
減弱,街市商戶難以經營。為了解決街市空置問題,房委會已將
前街市的店舖租予
城市大學作為持續
進修中心。加上澤
安邨不設任何熟食
店舖,令居民頗感
不便,須前往石硤
尾和北河街一帶買
菜。

澤安邨入口
Entrance of Chak On
Estate

澤安邨今貌
Chak On Estate at present

深水埗風物志 237

014_部份屋苑簡介_20110831.indd 237 31/8/2011 18:33:16


部分屋苑簡介

蘇 屋 邨
位於李鄭屋邨旁,明愛醫院附近。蘇屋原是長沙灣一條小村
落的名字,村民皆姓蘇,房屋及人口不多。蘇屋邨的建築工程在
1955 年展開,第一幢大廈於 1960 年落成及入伙,到 1963 年整個
屋邨興建完成,歷時八年。蘇屋邨共有十六幢樓高八至十八層的大
廈,全以花卉命名,提供五千多個租住單位。邨內有多元化的設施,
包括休憩場地、商舖、銀行、診所、學校、郵政局等。
蘇屋邨屬早期的「廉租屋」,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前身 - 「屋
宇建設委員會」興
建的第三個公共
屋 邨。 相 對 於 徙
置區,廉租屋的居
住環境及設施較
佳,對居民有較高
入息要求,租金亦 六十年代興建中的蘇屋邨
So Uk Estate under construction, 1960's
較高。單位面積由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十九點五至四十九點一平方公尺,可供租住單位有二千五百個,(註
1) 可容人口約一萬人。
由於規模龐大,蘇屋邨由五大建築師樓聯合興建,並由甘洺
建築師樓負責整體設計。
屋邨混合多種不同類型
設 計, 包 括 相 連 長 型 大
廈, 其 中 五 幢 為 全 港 第
一批「Y」型公屋,名為
丁 香 樓、 楓 林 樓、 金 松
樓、 櫻 桃 樓 和 綠 柳 樓。
大 廈 全 以 花 卉 命 名, 以
呼應屋邨的「蘇」字 ( 蘇
是一種香草 )。其餘十一
六十年代的海棠樓
Begonia House, 1960's
座樓宇也都以花卉名字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註 1 見 香 港 房 屋 委 員 會 網 頁 : http://www.housingauthority.gov.hk/b5/interactivemap/
estate/0,3-347-10_4929,00.html

238 深水埗風物志

014_部份屋苑簡介_20110831.indd 238 31/8/2011 18:33:18


部分屋苑簡介
命名 : 杜鵑樓、海棠樓、茶花樓、
百合樓、彩雀樓、荷花樓、劍蘭
樓、石竹樓、壽菊樓、蘭花樓及
牡丹樓。
蘇屋邨由南至北順著山勢
而建,樓宇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平
台上,使更多單位可以向南及享
有海景,並顧及採光和通風效 九十年代蘇屋邨的巴士總站
果。蘇屋邨有很大的綠化面積, Bus terminus at So Uk Estate, 1990's
平台間的斜坡遍植樹木,整個屋邨綠蔭處處。
邨內有充裕的設施,包括休憩場地、商舖、銀行、診所、學校、
郵政局等。蘇屋邨的建築費超
過五千萬港元,被稱為當時亞
洲區內最大型的綜合式住宅發
展計劃。
蘇屋邨可說是本港中產階
級的搖籃,不少社會名人曾在
此居住及成長。邨內清幽的環
蘇屋邨樓宇以花卉命名,圖為杜鵑樓
The buildings were named after flowers, e.g. 境孕育了很多本地音樂演藝人
Azalea House 才, 包 括 許 冠 傑 兄 弟、Beyond
樂隊的黃家駒、黃家強兄弟,還有蔡楓華、伍衛國、林嘉華等。
經歷了四十多年,蘇屋邨日漸老化。一個全面結構勘察的結
果顯示,若要進行大規模的維修工程,耗資甚巨,不符成本效益。
房委會於 2006 年決定將
蘇 屋 邨 清 拆, 但 保 留 邨
內一些具歷史意義的建
築, 包 括 屋 邨 的 入 口 牌
匾、 昔 日 售 賣 火 水 的 白
色 三 角 屋, 和 繪 畫 蘇 屋
邨面貌的一幅天花壁畫
等。

蘇屋邨內觀
An interior view of So Uk Estate

深水埗風物志 239

014_部份屋苑簡介_20110831.indd 239 31/8/2011 18:33:23


各行各業 各行各業

疋 頭 批 發 業
疋頭批發這行業一向
集 中 於 中 環 蘇 杭 街,( 註 1)
中國大江南北、歐美及日本
的布疋都可在那裡選購。及
至戰後,深水埗一帶製衣業
蓬勃發展,工廠林立及出現
無數的山寨廠。當時除了一
家大小參與製衣工作之外,
尚大量外發予區內的家庭主
婦協助生產,產品遠銷世界
各地,故此對布疋的需求不
斷增加,亦形成了一個龐大 五十年代深水埗的一間絲綢及布疋行
的疋頭市場。 A silk and cloth company in Sham Shui Po, 1950's

戰後深水埗區的小型山寨製衣廠愈來愈多,至八十年代,保
守估計有過千家。其中有些自製自賣,有些則把成品賣給小販發售,
這也是形成深水埗區有眾多小販聚集營生的原因。由於山寨廠的成
本較輕,製成品比一般大廠出品的成本低,價錢較相宜。故一般居
民都喜歡向小販購買日常用品,小型山寨製衣業。無論自售或批發
給小販,都要謀求貨品的銷售。於是鴨寮街、黃竹街,至長沙灣道、
汝州街這些地區,由晨早六時至八時便出現了一個「天光墟」。起
初有數十檔擺設,過不了兩年,已有數百檔在此營業,成為深水埗
區內馳名的製衣業天光墟。( 註 2)
蘇杭街疋頭批發商發現九龍區的買家日漸多於香港區,專門
為批發商運輸布疋的「明記貨車」,由最初三部貨車逐漸增加到
十五部貨車,仍不能依時將貨送到買主手上,做成賣家與買主經常
發生不愉快的事情。當時沒有今日海底隧道的方便,須靠油麻地汽
車渡輪過海,有時貨車輪候到子夜仍未能過海,買家怪責貨主,貨
主怪責運輸,運輸唯有說車輛在海邊等候了半天還不能過海。
註1 即現在的乍畏街。
註 2 〈疋頭批發行業繁榮了深水埗〉,鄧啟明,載《港九纖維布疋批發商聯會紀念會
刊》,1987 年。於〈成衣業天光墟〉一文之中,曾提及天光墟於深水埗區游走
過不同的地方,也曾停留在長沙灣道至基隆街的一段石硤尾街。

240 深水埗風物志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40 31/8/2011 19:11:30


各行各業
一些頭腦靈
活的疋頭批發商為
了準時交貨,避免
不必要的麻煩,開
始在深水埗汝州街
自 置 舖 位。1960
年間,汝州街一千
平方呎左右的地下
舖位,只售港幣十
萬 元 ( 到 今 日, 時
值數百萬至過千萬
元 )。 貨 到 可 以 送 布疋行,1971 年
返舖面,九龍區廠 Cloth shops, 1971
家要貨隨時可以交貨,不致受運輸影響,深受九龍區買主的歡迎。
因此疋頭批發商不斷向九龍方面發展,形成當年深水埗之汝州街、
南昌街、大南街、基隆街、長沙灣道,舉目盡是疋頭批發商,不下
五百家,每日的貨櫃車、運輸車川流不息,做成一片旺盛景象,買
賣頻繁。
除了區內廠商有所需求外,澳門、南非、中東、菲律賓、坦
桑利亞等地區前來深水埗採購外,還有港九新界的零售商、回鄉購
物店等前來訂購。就以九龍區這一千個以上的山寨製衣廠來說,有
些一天用數百碼,有些一天用約一千碼,( 用一千碼以上的中、大
型工廠不計 ) 平均每個山寨製衣廠用六百碼一天,一天就需要六十
萬碼,每碼以十元計
算,每天就有六百萬
元的營業額。加上國
內的水客,輸入國內
的加工布料,已足夠
維持深水埗區疋頭批
發商的營業需求。
港九纖維布疋
現今基隆街依然布行林立
There are still many cloth
stalls in Ki Lung Street

深水埗風物志 241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41 31/8/2011 19:11:35


各行各業

批發商聯會成立於 1979 年,大部分會員都在深水埗經營,而會址


也設於深水埗大南街 171 號五樓,可見該會與深水埗關係的密切。
( 註 1) 該會過了八年,已發展至日本、台灣、南韓都有該會的會員。
多次外國紡織業產品在香港舉辦展覽會,都發函邀請該會成員出席
參觀,可見該會受到外國紡織業廠商的注意和認識。自八十年代開
始,中國大陸實施經濟開放,對各種各樣的原料、物資需求愈來愈
大,對香港各行各業幫助很大,布疋行的生意額也急速增長,令疋
頭批發商獲利甚豐。
時至今日,由於中國大陸的開放改革,吸引了很多廠商返回
國內開設廠房,而且日漸轉向外國及國內的布疋生產商訂貨,加上
深水埗以至九龍區的山寨製衣廠日漸凋零,大多已經結業,令香港
對疋頭的需求不斷減少。故此深水埗的疋頭批發業也由高峰期大幅
回落,業務大受影響。

欽州街布市場(右下)
Cloth market in Yen Chow Street (Bottom right-hand corner)

註 1 該會與深水埗關密切,參閱 1987 年出版的《港九纖維布疋批發商聯會紀念會刊》


的內容及紀述,有幾件事情可以顯明:
1) 該會頒贈錦旗予深水埗警署的幾位警官;
2) 該會贊助深水埗區節大會,並任大會副會長,由理事長率領一眾理事參加大
會的開幕禮;
3) 深水埗南昌東分區區節日,由該會理事長出席為主禮嘉賓。

242 深水埗風物志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42 31/8/2011 19:11:37


各行各業
電 子 產 品 銷 售 業
位於欽州街至南昌街之
間的一段鴨寮街,街上有許多
售賣無線電、收音機、錄音機、
擴音器等零件和器材的店鋪及
攤檔,也有不少專賣二手電子
產品的攤檔。深水埗區是本港
最早開發的商業及輕工業中心
之一,所以該區部分商舖仍保
留著傳統的作業模式,相比於 電子商品店
其他大型購物商場而言,另有 Electronics store
一種氣氛。為方便遊人,這一段鴨寮街於每天中午十二時至九時被
劃為行人專用區,車輛不准駛入。
這裏的店舖也有較便宜的水貨
出售,不過鴨寮街最出名的是二手市
場攤檔,不少旅客來港旅遊也喜歡到
鴨寮街走一趟,看看有沒有熱門的二
手手機。

鴨寮街中滿是電子產品
Electronic goods are everywhere in
Apliu Street

鴨寮街的小販售賣二手電子產品
Second-hand electronic goods sold in
Apliu Street

黃金商場是售賣電腦產品
的主要地方
Golden Centre is the centre 黃金商場內部
for electronic goods Interior view of Golden
Centre

深水埗風物志 243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43 31/8/2011 19:11:46


各行各業

製 衣 業
深水埗在二十世紀
二十年代開始發展,當時
出現不少新建成的街道,
發展商亦建成了不少三、
四層高的樓宇出售。不少
五 邑 華 僑 回 港 投 資, 除
購買住宅居住及放租外,
亦有經營一些小型工廠
和 商 店, 令 深 水 埗 區 日
漸 興 盛 起 來, 為 日 後 深
水埗製衣業的發展帶來
有利的條件。 六十年代的製衣廠
Garment factory, 1960's
二十年代,香港已
出現較有規模的布廠—中亞,至三十年代,有民元、三光、國華、
華生、利華等布廠。因地價較廉,布廠多位於荃灣。製成品主要銷
往南洋,也有供本銷的,為香港製衣業的發展奠下有利的基礎。
1932 年,香港出現了家庭式山寨廠,生產童裝、妹裙等到商
店出售,當時也有些山寨廠利用英聯邦特惠稅的優惠。( 註 1) 承接
貿易商的訂單,外發加工,漸漸接到更多英國貿易公司的訂單,順
利開拓在英國、非洲、中東、東南亞及北非等地的市場。香港著名
品牌「利工民」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發展起來。
1932 年,林根成創立的美安製衣廠,位於深水埗醫局街。
當時由於深水埗區人口眾多,勞工充足,故此大部分製衣廠都設於
此。他曾說:「香港製衣的歷史是一部艱苦奮鬥的辛酸史。」( 註 2)
可知製衣業的發展充滿困難,毫不容易。幸而當時香港可以享受英
聯邦國家的特惠關稅優惠,而廠家的生產技術及產品質素亦日漸提
升。
1937 年,日本侵華,大量勞工和資金及技術設備等流入香港,

註 1 當年英國規定只要成衣產品的總值有四分之一在香港生產,便可享有特惠稅。
註 2 見吳昊編 :《香港服裝史》,對林根成所作的介紹。1992 年,香港製衣業總商會
等出版。

244 深水埗風物志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44 31/8/2011 19:11:47


各行各業
促使香港紡織業及製衣業有所發展。四十年代初,香港的製衣業已
具規模,而衣車主要是來自美國的二手腳踏衣車。
戰後製衣業迅速復業,在港的印度商會利用銷售網,打開中
東市場,令製衣業復甦。由於廠商不諳英語, 故須經洋行作中間人,
熟手車衣女工每月約有三十至四十元工資,以全件式的方法生產,
以童裝及恤衫為主,以東南亞、中東、非洲及英國為主要市場。
五十年代初由於中國政局出現劇變,不少具有實力的上海資
本家來港設廠,主要投資紡織業,對香港的同業形成了很大的刺激
作用。
五十年代中,香
港製衣業在美國發展
市場,出口逐年增加。
加 上 價 廉 物 美, 令 外
國的製衣業大受威脅,
導 致 英 國、 西 德、 挪
威、 美 國 等 先 後 實 施
對香港的成衣實施配
額制度。( 註 1)
六十年代的製衣廠 1958 年 和 1962
年, 英 國 和 美 國 先 後
Garment factory, 1960's
利用關貿總協定的條文,訂定配額,限制香港六十四類全棉產品輸
美的數量。1986 年,美國實施香港棉麻提出配額限制;1989 年,
美國商人對香港毛衫業提出人造纖維的毛衫反傾銷控訴。
當年香港紡織業的副主席,曾任羊毛化纖針織業廠商會會長
的方鏗曾說 :「香港的毛衫業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全靠同業間的
團結精神,並以高超的智慧,靈活的頭腦,在能力限額以外尋求發
展,當新的配額制生效時,再次尋求突破,如此迴旋向上,不斷發
展。但今天面臨外國保護主義抬頭之際,更有美國的反傾銷的指控,
怎樣才能令本港的毛衫業衝破障礙,取得發展 ?」( 註 2) 可見當時香
港的製衣業和紡織業實在面對非常困難的局面,但業界亦在荊棘滿
途之中團結合作,合力解決種種困難。
註 1 見吳昊編 :《香港服裝史》,85 頁,香港製衣業總商會等出版,1992 年。
註 2 同上。

深水埗風物志 245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45 31/8/2011 19:11:48


各行各業

香港的製衣業主要是在戰後的六十年代才開始,往後的數十
年,香港成為了舉世聞名的製衣業中心,主要生產高質素的時裝。
製衣業振興了香港的經濟。當年因為深水埗人口密集,樓價和租金
較為廉宜,且交通遠較葵涌、觀塘等方便,大部分的山寨工廠都集
中在深水埗醫局街一
帶。故此深水埗的製
衣業日益鼎盛,也吸
引了更多人到此居住
和就業,連帶刺激起
其他的相關行業,如
衣車行、鈕扣廠、疋
頭行、針織業、紡織
業等,都成行成市,
十分興旺。故五十至
七十年代,深水埔街
深水埗震歐線衫廠是老品牌 坊福利會最受歡迎的
Chun Au Garments was a famous old brand
其中一項活動,便是
衣車技術培訓。該會曾先後培訓了數以萬計的製衣業從業員。很多
山寨廠更將材料分發給區內外的家庭婦女,在家作業,提升生產數
量及速度,減低成本,令香港的製衣業更具競爭力。而很多家庭在
當時困難的經濟環境下亦因此得以找到生計、改善生活。
1990 年,香港製衣業出口總值超過七百億元,居世界第一位。
香港的製衣業發展,從戰後開始,不到半個世紀,已創出這驚人的
成就。
大陸開放改革後,香港大部分的毛衫廠將織片工序遷到內地
生產。好景不常,1984 年美國改變產地來源證的條例,規定香港
生產的所有毛衫織片一定要在香港生產,令廠家把織片工序遷回香
港,於是廠家面臨工人不足及工資飛漲的壓力。
九十年代初期,製衣業人士已瞭解到,低檔貨不能與鄰近地
區競爭,香港須走高價貨路線。香港作為統籌中心,以中國大陸為
生產基地,並以香港在運輸、金融、資訊等優勢,才能與世界各地
競爭。( 註 1)

註 1 製衣業總商會理事長林根成所述,同 245 頁,註 1,90 頁。

246 深水埗風物志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46 31/8/2011 19:11:49


各行各業
九十年代後期開始,香港
面臨中 國 內 地 製 衣 業 的 強 大 競
爭,加上地價高昂、廠房價格及
租金猛漲、技術工人薪酬不斷上
升,原料成本不斷增加,大部分
廠家已將廠房遷至大陸,只餘下
部分生產高檔貨品的廠房仍在作
業, 及 只 設 寫 字 樓 在 香 港 作 宣
政府高層官員菲臘到製衣廠探訪 傳、接待客人等工作。香港的製
Mr. Philip, a senior official visited a garment 衣業已日漸式微,同時大大影響
factory
相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疋頭批發業及天光墟的生意。

著名的成功例子:林伯欣創立麗新集團的發展經歷
戰後初期,林伯欣是一個成衣推銷員,是興起於深水埗的製衣業
廠商。他在當年十分艱難的經濟環境下,藉著香港人的拼搏精神,
和國內大量勞動人口抵港等有
利條件,於和平後初年,世界
各國對成衣的需求日漸增加的
背景下取得成功。林伯欣早年
在深水埗元州街租下兩個單
位,創辦「成福針織廠」,生
產繡花女裝衫料及睡衣。早年
艱苦經營,盡量開源節流,並
努力提升產品的質量。林伯欣
親自打理廠務及擔任買手,事
事親力親為。由於信譽良好,
生意額不斷增加,產品供不應
求,1950 年, 他 買 下 位 於 基
隆街的「麗新製衣廠」,一間
規模細小的製衣工場,往後擴
展梭織製衣的生產。( 註 1) 製衣所用的器材
麗新製衣積極拓展新市 Machines used for manufacturing clothes

註 1 見吳昊編 :《香港服裝史》,對林伯欣所作的介紹。1992 年,香港製衣業總商會


等出版。

深水埗風物志 247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47 31/8/2011 19:11:54


各行各業

場,1953 年, 麗 新
成為第一家銷售成衣
往英國的製衣廠。其
間林伯欣接到一份東
非的訂單,訂製七百
打恤衫,必須在限期
內送貨。其時每月僅
有一班輪船從日本經
香港駛往非洲,在香
港僅停留三、四天,
林伯欣立即向日本訂
剪裁袖口 購所需的人造纖維布
Trimming of sleeves 料,爭取在貨輪停泊
香港期間完工並依時送貸。林伯欣憶述:「船到後,我們到碼頭收
貨,一定要在船離港直航非洲之前把製成的恤衫落貨,如果不能用
同一班船運往東非,交貨必然過期。林伯欣要求全廠通宵開裁,翌
早外發車縫,再回廠上領,釘鈕…至包裝,一切工序,在三天之內
完成,結果及時將貨送上船,打破一切紀錄。」他還表示:「當時
全靠上上下下齊心拼勁,能人所不能,假如是今日的分科流水作業
生產方式,根本做不到。」林百欣的經歷,反映香港製衣廠商當年
艱苦創業及其克服困難的精神。於是林百欣成功開闢非洲市場,並
被同業冠以「非洲王」的稱號。( 註 1)
1956 年,林伯欣購買青山道一幅面積達一萬平方呎的地皮,
建成了三萬多呎的廠房。並將成福針織和麗新製衣遷入生產。遂令
麗新的規模雄踞於香港的製衣業前列。
香港自 1957 至 1960 年打開了美國的龐大市場後,麗新的業
務再創高峰。1968 年,林伯欣在青山道購入一幅廣濶的地皮,建
成了十七萬平方呎的百欣大廈。到六十年代後期,麗新製衣的產品
已遠銷英、美、德和加拿大,成為香港主要的成衣製造商之一。
1972 年,林百欣趁香港股市攀上高峰時將麗新製衣在香港上
市,並將上市所籌得的資金用於更新設備、擴建廠房。當時,麗新

註 1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hk/%E9%BA%97%E6%96%B0%E9%9B%86%E5
%9C%98

248 深水埗風物志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48 31/8/2011 19:11:56


各行各業
製衣已成為香港最大的紡織品配額持有人之一。七十年代,林百欣
看到投資地產的潛力,遂將公司剩餘資金購地興建廠房,作收租用
途。1980 年,麗新投資的廠房面積已超逾一百萬平方呎。地產收
益漸成為麗新重要的收入來源。1983 年,香港地產陷入低潮,麗
新卻將資金悉數投入地產,吸納九龍塘至窩打老道一帶的貴重住宅
用地,到 1985 年地產復甦時,麗新的實力已大幅提升了。
1987 年林氏透過麗新製衣斥資七點九二億港元向陳俊家族購
入上市公司鱷魚恤六成股權。麗新收購鱷魚恤後,於同年 10 月重
組集團架構,成立麗新製衣國際有限公司,作為集團控股公司,在
香港上市。麗新製衣則改名為麗新發展有限公司,專責地產發展業
務。1988 年,林氏家族再展開收購行動,先後收購經營北美洲酒
店業務的景耀國際六成以上股權及亞洲電視四成以上的股權。使林
氏家族躋身香港華資大財團之列。( 註 1)
至九十年代初,麗新製衣廠已擁有二十六萬平方呎面積的廠
房。工人達一千二百人。產品包括針織及梭織等不同種類的服裝。
由於林伯欣向地產、電視及酒店業進軍,業務趨於多元化,並因應
香港經濟的發展而作不同的投資,終於獲得豐厚的收益。他努力發
展 的 經 歷, 正
是很多深水埗
以至全港製衣
業廠商成功的
寫 照。 至 今 麗
新發展的總部
仍設於長沙灣
道 680 號 麗 新
商 業 中 心, 可
見他們仍很重
視深水埗這個
令麗新成長的
地方。
現在長沙灣道仍有不少時裝批發店
There are still many wholesale shops in Cheung Sha Wan Road

註 1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 hk/%E9%BA%97%E6%96%B0%E9%9B%86%E


5%9C%98

深水埗風物志 249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49 31/8/2011 19:11:58


各行各業

籐 器 製 造 業
深水埗曾經是籐器業的集中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大
南街、南昌街、汝州街等一帶,曾出現不少商舖及工場,區內不少
商人及工人都以此為業。
本港的籐器業始於 1870 年,在香港開埠後只有二十餘年。當
時中國仍處於落後狀態,農村經濟極度困難。粵東一帶的興寧、梅
州山區農民為了生計,外出謀生,原在惠州一帶及澳門做竹器傢俬
的工人,也到香港尋找生計。當時香港的工業仍未發展,只有轉口
貿易。由於香港缺乏竹子作原料,工人改以籐代替,形成了籐器傢
俬這一門新興手工業。當時海外和國內資金逐漸流入香港,華商初
露頭角,開始出現了小規模的手工業。( 註 1)
由於來港工人增加,籐器商號亦不斷增加。有見及此,興寧
籍的邱裕和等人便發起成立籐器業行會,以聯繫同鄉同業的感情、
維護同業謀生利益。行會起初命名為「永興堂籐器行會」,會址位
於灣仔廈門街,開展了香港華人工商史上開創社團組織的先河。
當年定名為永興堂,是因為創會者為了在不大安寧的環境下,
避免被不良分子騷擾,以站穩陣腳,故取名與某些館口、堂口名稱
相似的名字,故用「永興堂」,也是取其永遠興旺的含義,及以
會為家的聚會場
所。( 註 1)
該會以「維
護同業工商業利
益,精研籐器製
品技藝,發展籐
器出口市場及聯
繫同業感情」為
宗旨。早期永興
堂籐器行會的會
員只有五十多 戰後初年,售賣籐器的店舖都集中在大南街及附近街道
Rattan stores were concentrated in Tam Nan Street and nearby
家,店東大多屬 streets at post-war times
註 1 〈永興堂籐器同業商會歷史沿革紀略〉,鍾俊宏整理,載《港九永興堂籐器同業
商會 第一百屆理事會紀念特刊》,24 頁,2003 年。

250 深水埗風物志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50 31/8/2011 19:12:00


各行各業
廣 東 興 寧 人。 歐 美 人
士 以 籐 器 輕 便 美 觀、
柔 滑 舒 適, 遠 非 其 他
物 料 的 製 成 品 可 比,
因此使用籐器者日眾,
本港籐器製品銷量日
增。 第 一 次 大 戰 前,
英國商人已來港採購
籐器。
早年一些小規模
的 生 產 商, 拿 著 一 兩
張編織好的籐椅到尖
沙咀碼頭輪船停泊處,
向 歐 美 水 兵 推 售, 很
受 歡 迎。 籐 器 漸 漸 為
歐 美 入 口 商 所 認 識,
各國的需求不斷增長。
個別著名廠商,如「九
龍 籐 器 公 司 」, 最 初 達成籐器
只 是 招 請 幾 個 工 人, Tack Shing rattan store
然後不斷發展,既做門市,又辦理出口,漸漸遠銷至美國、英國、
德國、法國及日本各地,生意不斷擴展,公司名字亦人所共知。
1898 年香港殖民地擴展至新界地區。1902 年沙田至深水埗
的大埔公路通車,1910 年,九廣鐵路新界至尖沙咀段亦開拓完成。
獅子山鐵路隧道貫通,新界至九龍的交通大為改善,因此該會把在
政府註冊的名稱改為「港九永興堂籐器公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
間,香港未受戰火波及,經濟穩步向前,工商業得以蓬勃發展,期
間本港籐器產品出口十分興旺,工廠林立,出口數目及貨值十分龐
大。
1921 年籐器業的勞工組織「港九籐器愛群總工會」成立,( 註
2) 早期只有五、六十名會員。至五、六十年代已有二千七百多名會
註 1 〈籐器老人話滄桑 訪香港灣仔百歲老人林日文籐器老前輩〉,林日文口述,鍾俊
宏筆錄,同 250 頁,註 1,53 頁。
註 2 後來於 1974 年改名為港九籐業竹器職工總會。

深水埗風物志 251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51 31/8/2011 19:12:02


各行各業

員,至廿一世紀初仍有約一千
多人。
戰前及戰後初年,深水埗
大南街一帶,籐器舖最為集中,
籐器工人最多。當年由於警力
不足,治安不靖,他們為了自 籐櫃
保,便組織了以總工會為主體 A rattan wardrobe
的「街坊自衛巡邏隊」。保護工友、家人及坊眾的安全。
抗戰勝利後初期,香港經濟蕭條,工人生活困苦,港九籐器
愛群總工會的會所欠租達幾個月,工會面臨解散。幸好踏入五十年
代,經濟日漸好轉,工會於六十年代決定購置會所。工友們出錢出
力,成績理想,遂於深水埗區買下兩個單位。1974 年又籌置上水
會所。同年,工會易名為「港九籐業竹器職工總會」。
「港九永興堂籐器同業商會」每年新春正月初十都會舉行敬
老獎學慶賞元燈聯歡晚會,農曆六月十三日則慶祝魯班先師寶誕,
筵開數十席,此外,春季秋季皆舉行旅行活動,促進同業之間的感
情。該會與「港九籐業竹器職工總會」,多是同鄉同業的關係,一
向相處融洽,很多籐器廠東主都是由籐工出身,深明工人的生活和
困難。故勞資雙方能互相體諒,互相支持,一起為籐器業的發展而
努力。
1926 年,籐器公所第五十五屆理事會建議購
入深水埗鴨寮街 171 號一幢樓宇作為嘗產會所,又
易名為「旅港永興堂籐器總公會」。東家行及西家
行濟濟一堂,共謀發展。當時會內成員計劃擴張業
務,開拓市場。可惜 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1939
年又出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各地的交通困
難,運輸斷絕,大大打擊了籐器業的發展。1941
年,日軍入侵,香港淪陷,市面混亂,籐業中人大 用籐織成的玩具
A toy horse made
多避難返鄉,業務及會務被迫停頓。至 1945 年, with rattan
日本投降,香港光復,業界陸續返港復業。由於全球交通運輸陸續
恢復正常,各國訂單日漸增加,籐器業得以再度蓬勃發展,甚至比
戰前有過之而無不及。
1949 年,新中國成立,國內人士來港大增,勞動人口、資金、

252 深水埗風物志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52 31/8/2011 19:12:02


各行各業
技術各項條件俱備,香港製造業漸漸興
旺,亦養活了香港大量新增的人口。當
時加入「港九永興堂籐器總公會」的會
員廠商達五百多家。1953 年,香港籐器
製品在香港貨物出口總值中佔第三位,
為香港賺取大量外匯,及提供了大量的
就業機會。到了 1969 年,由於鴨寮街 籐椅
會所殘破,且面積太小,有礙會務的發 Rattan chairs
展,故第八十四屆理事會積極籌募資金,購入九龍彌
敦道 654 號利威大廈三樓 B 座為新會址,並向港府
更改註冊名稱為「港九永興堂籐器同業商會」。1975
年該會將鴨寮街舊會所出售,轉購通菜街 18 號三樓
為出租物業,所得租金收入作為該會常年雜項開支。
日本的籐器產品也以精美著名。六十年代末期,日本經濟起
飛,而籐器利潤微薄,已慢慢被日本商人所放棄。故此很多國際籐
器訂單由日本流入香港,令香港籐器業發展更上層樓。
八十年代初,中國實施開放改革,地價、廠租及工資遠比香
港低廉,適合籐器製造這種勞力密集的輕工業,製造籐器的生產成
本也相宜得多。因此香港籐器業紛紛北移珠三角一帶設廠。由於籐
器主要倚靠人手製造,而且需要較大的廠房,故港商必須將訂單外
判,近的外判至南海、順德、新會等,遠的甚至需把訂單外判至山
東、江西等地。產品種類亦不斷增加,如各行各業的擺設,或者混
合鋼材、木料、塑膠等原料製成的傢俬。有些工廠所生產的品種已
達數千之多。
至九十年代初,香港籐器產銷總值每年仍達數十億港元。日
本也成為主要市場之一,輸入貨值接近十億港元。歐美對籐器的需
求持續增加,故籐器商的前景仍很樂觀。但籐器工人的命運卻大不
如前。其實在八十年代以後,由於本港工業逐漸北移,籐業亦走下
坡,大量工人轉行。時至今日,由於廠商北移國內,位於深水埗的
籐器廠已如鳳毛麟角。不久之前,深水埗荔枝角道的最後一家籐器
店「達成籐器」,也因為年邁的東主廖師傅過身而宣告結業。( 註 1)

註1 廖師傅的故事可參閱民間博物館計劃 :《訪尋深水埗手工業者》,深水埗區議會
出版,2007 年。

深水埗風物志 253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53 31/8/2011 19:12:03


各行各業

一百多年來,籐器製造業成為香港的手工業支柱,為香港賺
取大量外匯,並養活了大量人口。商人和工人不斷努力,打造了香
港製造業的一個傳奇,他們靈活變通、勤奮和運用智慧,闖過一個
又一個的難關,可惜敵不過外在客觀的現實環境的衝擊,免不了在
廿一世紀走下坡,商人尚可在內地投資設廠,繼續經營,而工人則
面對失業及轉型的命運。

小 販
1950 年 間, 深
水埗區長沙灣道、南昌
街、 汝 州 街 一 帶 的 街
道, 成 為 小 販 的 聚 集
點,混亂的情況使該區
市民極感不便。市政局
為著順從民意,又顧及
小販的生計,於是發出
固定小販牌給小販在街
道兩旁擺設,留下中間
一條通道給行人通過。
誰知只能安穩一段很短 1950 年賣家禽的小販
的時間,就出現了「降 A poultry hawker, 1950
落傘步隊」,做成了更大的混亂。「降落傘步隊」是有牌小販對一
般無牌小販的稱號,無牌小販用一塊三尺乘三尺的方布,在四個布
角上釘上一條繩,將貨物放在布中央,一手抽繩就成了一個布袋,
背在肩膀上,然後到有牌小販的區域中,在人流最旺盛的地方將布
袋放下,攤開叫賣。日子一久,這類小販愈來愈多,不但妨礙了有
牌小販的生意,連中間一條通道都擠得密麻麻,居民及兩邊的商店
都大聲疾呼,要求市政局主持公道。於是 1956 年間,小販們被全
部撤走,轉移到北河街和獅子石道,將長沙灣道疏通為主要交通道
路,南昌街、汝州街一帶遂恢復正常。
八十年代,市政局已開始着手解決小販問題。根據深水埗市
政主任司徒廉所述,截至 1982 年尾,區內共有六千多名小販,其

254 深水埗風物志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54 31/8/2011 19:12:05


各行各業
七十年代北河街小販眾多
Hawkers were everywhere in Pei Ho Street, 1970's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中有牌小販有三千多名。市政署又劃分區內八條通渠大道,由警方
負責掃蕩無牌小販。當時很多小販都聚集在順寧道和北河街。根
據當地的政務主任曹振華所述,北河街小販遷入新建成的深水埗街
市,而部分順寧道的小販則遷入保安道街市。其他的小販要在新長
沙灣街市建成後再作安排。市政署又對無牌小販進行調查,及決定
哪些小販擁有競投新街市攤位的權利,哪些小販可以優先競投新街
市的擺賣攤。市政局為了針對情況,着手興建保安道街市、福榮街
街市、福華街街市及重建深水埗街市,以解決區內的需求。( 註 1)
早於 1970 年,市政署就曾在深水埗區的街市內調查小販。至
註 1 《深水埗報》,1982 年 12 月 8 日。

深水埗風物志 255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55 31/8/2011 19:12:08


各行各業

八十年代,不少人以家貧為理由申請小販牌照,希望更容易成功。
但在 1984 年,市政署強調家貧之申請人應向社會福利署求助,不
能以家庭環境惡劣作為申請小販牌照的藉口。( 註 1)
1986 年,市政局一共負責管理區內約三千個小販攤檔,及
三千四百七十五名流動小販。另外,局方亦負責管理汝州西街、白
田下邨、欽州街、南昌街及興華街五個小販市場及長沙灣熟食中心。
但深水埗區內的兩個街市只能提供一百二十八個檔位,而五個小販
市場和熟食中心亦僅有二百一十四個檔位,遠遠不能應付區內的需
求,引致區內有大量無牌小販在街上擺賣,引起嚴重的環境衛生和
交通的問題。 ( 註 2)

大南西街小販問題
1985 年的大南西街一帶約有五百名小販。他們普遍在上午七
時至十時、下午四時至六時及一段午膳時間在街道上做生意。
大南西街是深水埗區嚴重的小販黑點,市政署一般事務隊每
天均會派員作突擊行動,拘捕無牌小販。但行動卻困難重重,因為
小販最多的時候也是街道最繁忙的時間,事務隊不能草率行事,以
免傷及市民。因此事務隊大多只能在非繁忙時間行事,但有時也會
聯同警方一起行動。市政署和警方經常互相協調,更會採取大規模
的掃蕩行動,希望對無牌小販起阻嚇作用。警方也成立了一支名為
「特遣隊」的小隊,其中一項工作便是對付小販,在解決小販問題
上有積極的作用。( 註
3)

南昌街寮屋檔
南昌街中央的
商 業 寮 屋 區, 長 久 以
來被容許違例搭建上
蓋, 部 分 更 加 建 二 至
三 層, 曾 成 為 深 水 埗
一 個 社 區 問 題。1953 南昌街僭建物清拆工作
年 聖 誕 前 夕, 石 硤 尾 The stalls in Nam Cheong Street was being demolished

註 1 《深水埗星報》,1984 年 9 月份第二次版,第三頁。
註 2 《深水埗星報》,1986 年 2 月 15 日。
註 3 《深水埗星報》,1985 年 7 月 15 日。

256 深水埗風物志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56 31/8/2011 19:12:12


各行各業
六村發生大火,數萬人無家可
歸。很多小販亦失去了經營的
檔口,部分受災的商戶便轉移
到南昌街雨水渠兩旁擺設地攤
謀生。幾年後,港府將明渠改
為暗渠,將小販安置在渠面上
擺賣,並給他們合法的小販牌
照,劃定每檔面積為三呎乘四 南昌街公園今貌
呎。 Nam Cheong Street Park at present

攤檔主要是經營五金用品、
傢俬、洋服店、鐵器工場、建築業
務等。部分以家庭式手法經營,故
此有些攤檔被作為商住兩用。
後來有些小販不斷擴大攤檔
面積,甚至向上空發展,建成兩三
層高的建築物,既有損市容,亦做
成潛在的危險。區議會成立後,不
斷接到市民投訴,如「有礙市容、
阻塞交通、引起衛生問題」等。故
此區議會建議清拆渠面的寮屋檔。
市 政 署 在 1983 年 4 月 開 始
拒絕向該處檔戶發出牌照,但檔戶
南昌街清拆過後建成了休憩公園 仍繼續營業。據同年 8 月統計,該
A park was built in Nam Cheong Street
處仍有二百一十七個寮屋檔。故當
局計劃在南昌街中央興建一個休憩地方,平衡區內人口的密度。

北河街街市重建及小販搬遷
1986 年,市政局計劃將北河街街市重建成新型的市政大廈。
因此小販須遷到其他地方。當時各街道容納小販的情況如下:
1. 欽州街及桂林街之間的大南街可容納二十四間雞鴨檔及三
個公共劏雞房。
2. 桂林街及北河街之間的大南街可容納十四間雞鴨檔、三個
公共劏雞房及十三個菜檔。

深水埗風物志 257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57 31/8/2011 19:12:15


各行各業

3. 北河街及南昌街之間的大南街可容納七個魚檔及十五個肉
檔。
4. 基隆街及大南街之間的北河街,可容納十二個固定攤販檔。
所有檔位以單行排列及面對行人路,檔位後面又設有阻隔鐵
欄,以防止非法延伸及阻塞交通。當時每一個臨時街市檔位可獲得
水電供應,亦可安裝電話。公共劏雞房亦設有煤氣供應。固定的攤
位中則每十至十五個攤位便設有一條水喉以供小販使用。而各檔位
行列每隔三至四檔便有一個寬五呎半的間隙,方便商戶上落貨及居
民進出。( 註 1)

北河街小販,攝於 1978 年
Hawkers in Pei Ho Street, 1978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註 1 《深水埗星報》,1985 年 2 月第一次版。

258 深水埗風物志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58 31/8/2011 19:12:17


各行各業
成 衣 天 光 墟
當年,曾經有一個超逾半世紀歷史的成衣天光墟,存在於深
水埗內,並隨著區內的發展和變遷而游走於不同的地方。八十年代,
每日破曉時分,在長沙灣道至基隆街的一段石硤尾街,都會聚集大
量成衣小販,零售各類成衣,購買者人山人海,仿似古時的墟場,
故名為天光墟。( 註 1 )
墟市在古代是
不 常 設 的 市 集, 且
是有日子和時間限
制的一種貿易形式。
售賣的東西常是一
些 民 生 日 常 用 品。
通 常 是 早 上 開 始,
中 午 前 結 束。 如 新
界 的 墟 期, 為 方 便
不 同 地 區 的 居 民,
現在蔬果也成了天光墟的貨品 會按著每月不同的
Vegetables and fruits are also sold in the dawn market now 日 子 開 墟, 如 上 水
石湖墟和沙頭角東和墟都在每月逢一、四、七日開墟。但深水埗的
天光墟則是每天都有,除了打風落雨外,每天早上最早約四時便開
始,約八時前後便會結束。( 註 4) 它的產生可說配合了深水埗工商
業的發展及促進了香港的貿易與繁榮。
在天剛亮時,小販們已開始擺賣。天光墟內的貨品繁多,由
嬰兒至老人的服飾皆備。彩色繽紛令人目不暇給,小販大部分都不
用手推車,而是將貨物盛在紙皮箱內,或是以膠布舖在地上擺賣。
1982 年一件男裝恤衫,只售十元八塊,半打女裝恤衫只售三十多
元,一件女士的套裝裙只售二十二元。七彩繽紛的童裝,色調較沉
的婆婆衫,都有發售。當年內地人很喜愛的太陽眼鏡只賣四元,聲
稱是來路貨的打火機只售十八元。
註1 《深水埗星報》,1982 年 8 月 ( 下 )。
註 2 梁炳華:《北區風物志》,62 頁,北區區議會出版,1994 年。
註 3 梁炳華:《北區風物志》,86 頁,北區區議會出版,1994 年。
註4 《深水埗星報》,1988 年 4 月 15 日。

深水埗風物志 259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59 31/8/2011 19:12:20


各行各業

天光墟兩旁的
店舖幾全是成衣批
發 店, 各 店 門 前 亦
放滿了一箱箱的成
衣, 但 顧 客 不 及 街
上 的 多。 有 些 店 主
更將貨物擺到街上
售 賣, 兼 做 臨 時 小
販。 天 光 墟 的 經 營
者 以 前 只 做 批 發 生 顧客在選購貨品
意, 把 成 衣 賣 給 小 Shoppers are selecting goods
販,後來有很多回鄉探親者得悉天光墟品種多而價錢廉宜,故亦紛
紛前往大量購買,於是買者和賣者皆趨之若鶩。漸漸連本地的零售
顧客、內地客都聞風而至,於是不少外來的小販也湧來擺賣。不少
深水埗的製衣商人,亦因著天光墟而發迹。
天光墟的起源可以追溯於日佔時期,日軍佔領香港後,工商
業幾陷於癱瘓狀態,海陸交陸差不多完全停頓。當時糧食短缺,物
資十分缺乏,物價飛漲,很多市民在香港生活不下去,加上日軍推
出「歸鄉政策」,部分居民便執拾細軟,扶老攜幼返回國內過活。
當時九龍地區有一個主要的碼頭,就是在深水埗,不少在九龍區的
回鄉客都從這個碼頭乘船回鄉,由於回鄉客能攜帶上船的物品有
限,而且也需要盤川水腳,故此不少人會在碼頭附近把衣物賤賣,
故令深水埗形成了一個以售故衣為主的天光衣物雜架市場。( 註 1)
此外,當時交通不便,船票難求,大部分市民只能走路回鄉。
很多人都從深水埗經大埔公路前往羅湖,再返回鄉間。他們為了減
輕沉重的行裝,及購買糧食,便將衣物賤賣,以充路費之用。故此
深水埗當年衍生了大量以買賣故衣為業的小販,他們將購得的故衣
翻新,再擺攤銷售,以賺取微薄的金錢。( 註 2)
當年曾任天光墟商會主席的秦順良追憶:日佔時期天光墟位
於長沙灣道近南昌街的地方,由於長沙灣道的車輛稀疏,而馬路中
心有一塊長滿野草的泥地,成為了故衣小販聚集的地方。天還未亮

註 1 《深水埗星報》,1982 年 8 月 ( 下 )。
註 2 《深水埗星報》,1988 年 4 月 15 日。

260 深水埗風物志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60 31/8/2011 19:12:22


各行各業
時, 小 販 便 挑 著 載 滿
故 衣 的 竹 籮, 到 這 片
泥 地 上 叫 賣, 最 初 只
有幾十人到這裏經營。
( 註 1)
小販聚集於這
裏, 和 當 時 南 昌 一 帶
是人口較密集的地區
有 關。 加 上 南 昌 街 一
帶, 有較多人從事各
種 各 樣 的 手 工 業, 對 現今的天光墟
經 營 故 衣 是 很 好 的 合 Dawn market at present
作伙伴。當年深水埗以南昌街、北河街、桂林街一帶為中心點,人
口較密集,商業活動較多。
香港光復後,巴士改於長沙灣道行駛,交通較頻繁,車輛川
流不息,故此天光墟只得遷往旁邊的汝州街。及後汝州街也開始通
車,商販只得再遷往石硤尾街和鴨寮街一帶。直至 1980 年代尾,
天光墟仍持續不衰。商販在面對不同的困難下,反而更加團結,更
於 1975 年成立了「天光墟商會」,爭取同業的權益。
當時,天光墟是香港最具特色的成衣集散地,商會的二百多
名成員中,大多已不是以售賣故衣為主。部分甚至擁有自己的工場,
經營自產自銷的批發生意。 其中很多是小規模的家庭式工廠,又稱
為山寨廠,置有少量衣車。山寨廠除招請部分全職工人,培訓為熟
手技工外,並將物料和工序批發予區內甚至全港各區的家庭,最普
遍的是屋邨的家庭主婦,讓她們帶回家中生產。故她們可以在照顧
家庭的同時,也可賺取一些金錢,減輕家庭的負擔。這種經營模式
養活了很多家庭。戰後,大量人口聚居於香港,人浮於事,正需要
一些勞動力密集而技術性不太高的生產行業,深水埗天光墟及成衣
市場方興未艾,正配合這個歷史背景而產生。
「天光墟商會」的會員不少僱有五、六名工人,加上自己的
家人,在天光墟接過訂單之後,便回到工場全速生產,以準時「起
貨」交付客戶。當中有做睡衣、運動服、西褲、內衣、牛仔褲等不
註 1 《深水埗星報》,1988 年 4 月 15 日

深水埗風物志 261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61 31/8/2011 19:12:24


各行各業

同的產品。七十年代後期開始,不少客戶更來自國內,情況更愈來
愈多。不少東主由工人和學徒做起,及後自立門戶,經營小型工廠,
甚至購入舖位,在天光墟接收訂單,自銷自賣,憑著努力和靈活的
頭腦,適應各種艱難而多變的環境,不少得以致富,子女能到外國
留學,自己也購置不少房產。那是一個深水埗區居民發奮向上、逆
境自強和白手興家的動人故事,但不是有很多人知道。
當中有些小販更是在國內文革期間游水偷渡來港的難民,早
期只利用紙皮箱在天光墟擺賣,後來成為山寨廠和店舖的東主,他
們胼手胝足,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忍受較別人更大的辛勞,終
於靠自己的雙手,在香港站穩陣腳,並為自己和家庭創出一片天空。
( 註 1)
天光墟為深水埗區以
及香港不少市民帶來就業機
會,也訓練了很多製衣業的
人才。因為他們主要是靠小
本的山寨廠方式經營,一半
以上的貨品都是外發加工為
主。這種山寨廠在深水埗區
特別興旺,而廠家在收集製
成品之後,便整批或零散的
出售。八、九十年代在天光 長沙灣道的時裝批發業
墟謀生的人,很多已不是貧 Fashion wholesale in Cheung Sha Wan Road
困的小販,而是一些工廠東主。他們擁有自己的成衣工場,擺賣的
主要是本身的成衣製成品。他們努力工作、安份守己,不少在經營
多年以後,都成為了中小型企業的老板,當中部分更建立了自己的
品牌,在製衣業享有一定的名聲。據悉當年市面上一個名牌牛仔褲
的生產商,就是天光墟場的一名會員。
由於時代與經濟不斷發展,消費者的要求不斷提高,口味也
日新月異,所以天光墟所銷售的物品也需要追上潮流。經營者也要
生產各式各樣運用新穎花款布料、製作趨時而又適合老、中、青三
註1 作者當年住在深水埗的鄰居葉先生正有這樣的背景和經歷。兩堂兄弟都在六十年
代從國內游水到達香港,投靠伯父,共住一個房間,早期經營地攤售賣成衣,儲
蓄到一定的本錢後,便開山寨製衣廠,並租用店舖經營。接著開分店,然後自置
物業,營業額愈來愈大,擁有大量資產。

262 深水埗風物志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62 31/8/2011 19:12:25


各行各業
代合用的衣裳,自行批發銷售,務使產品質優價廉,人人樂用。於
是「天光墟」之名,不脛而走,而相關的各種輕工業,也因此而日
益興旺和發展起來。布疋業等也因這個墟市的帶動而興盛起來,促
成深水埗區成為銷售各種零件、配料的後援基地。
隨著天光墟日漸繁榮,區內各種各樣相關的行業亦應運而生,
很多具時代性的產業如紡織業、紡紗業、棉紡業、漂染業等,是五、
六十年代在深水埗、大角咀輕工業蓬勃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如疋
頭業、鈕扣業、線帶業,也在南昌街附近蓬勃發展。來光顧的,主
要是以經營批發生意有關的商人。天光墟部分賣家的貨品轉購自廠
商之外,不少自產自銷,所以貨品價格較市面廉宜,吸引了不少零
售商,其中包括成衣店店主、小販及回鄉客等。他們來自港、九新
界及離島等地方,這段時間最主要的不是即時進行買賣,而是買賣
雙方進行初步接觸。讓買家直接見到貨品,以達成訂購貨物的最終
目的。當然買家也有不少是散客,且多是附近的居民。
後期到天光墟經營的不單是商會的成員。一些流動小販也前
往湊熱鬧,人數更多於固定在墟場內擺賣的百多二百名會員,使墟
場更為擠擁。由於他們不受商會的約束,販賣的貨品更多元化。
早年香港市區的範圍有限,人口多,但是商舖不足,租金、
人工等開支不是一般人所能負擔的。故此一些地攤和小販的經營方
式便曾經大行其道。這種買賣方式的優點是成本低廉,經營手法靈
活,可以隨著市場的需要而作出調整,加上成本低,風險不高,即
使經營失敗也不會帶來
太大的損失和嚴重的後
果。只要有少許本錢和
人手,甚至一個人也可
以參與,難怪在人口多
而較貧困的深水埗區可
以歷久不衰,並成為了
九十年代香港仍然存在
的幾個著名墟場之一。
( 註 1)
現今的鴨寮街
Apliu Street at present
註 1 《深水埗星報》,1991 年 5 月 15 日。

深水埗風物志 263

015_各行各業20110831.indd 263 31/8/2011 19:12:27


火災雨災 火災雨災

火 災 、 雨 災
自 1949 年大量難民抵港,不少在深水埗區的山邊和田地上搭
建木屋居住,也有人專門建屋出租及出售,以致深水埗出現成千上
萬的木屋。由於木屋區眾多,連綿不斷,而居民皆貧苦大眾,防火
意識及設施都不足夠,加上缺電缺水,煮食沐浴都以木炭或火水生
火,易生危險,在風高物燥和寒冷的日子,更易出現火頭,火勢更
易蔓延。起火時居民亦往往無處取水以即時撲滅大火,以致釀成巨
災。尤以五十年代最甚。香港歷年各區發展的過程中,相信火災的
頻盈、受災的人數、被焚的房屋,深水埗定居各區之冠。
以下是深水埗自 1949 年至 1957、1965、1966 及 1986 年歷
年所發生的較嚴重的火災。( 註 1)
賑款 ( 另衣物
日期 災區 受災人數
食物藥品 )
1949 年 12 月 5 日 青山道蘇屋村火災 3000 餘人 2,877.95 元

1950 年 12 月 4 日 李鄭屋村火災 2600 餘人 不詳

1951 年 10 月 24 日 石硤尾壽岡里及十足巷火災 380 餘人 不詳

1952 年 4 月 29 日 九龍塘村火災 9064 人 55,683 元

1952 年 11 月 29 日 石硤尾村沙梨園火災 3661 人 80,839 元

1953 年 1 月 26 日 九龍塘村萬香園火災 2073 人 57,872 元

1953 年 9 月 31 日 白田村中約西街火災 184 人 不詳

1953 年 12 月 25 日 石硤尾六村火災 58000 餘人 2,316,794 元

1954 年 7 月 22 日 九龍塘村大坑東火災 25000 餘人 412,996 元

1954 年 10 月 1 日 李鄭屋村火災 7000 餘人 66,276 元

1954 年 11 月 20 日 大埔道村火災 5855 人 37,843 元

1955 年 1 月 9 日 長沙灣新村火災 4426 人 5,230 元

1955 年 5 月 26 日 九龍仔榕樹道火災 250 餘人 不詳

1955 年 6 月 24 日 石硤尾村坑篤大街火災 400 餘人 不詳

1955 年 9 月 28 日 福華村火災 653 人 222 元

註 1 參考深水埗街坊福利促進會歷年的會刊。

264 深水埗風物志

016_火災雨災_20110831.indd 264 31/8/2011 18:55:05


火災雨災
1955 年 11 月 1 日 花墟村火災 6800 餘人 50,447 元

1955 年 11 月 26 日 青山道船東街火災 2100 餘人 不詳

1955 年 12 月 28 日 蘇屋村火災 230 餘人 不詳

1956 年 10 月 22 日 大坑西花墟村火災 2800 餘人 11,893 元

1957 年 2 月 17 日 大坑西西成里火災 350 人 不詳

1957 年 5 月 16 日 石硤尾村健康里火災 1300 餘人 3,739.8 元

1957 年 5 月中下旬 各木屋區因大雨而出現水災 7000 餘人 3,627 元

1957 年 8 月 1 日 青山道船東街火災 2900 餘人 1,328.6 元

1965 年 2 月 7 日 福華村木屋火災 800 餘人 3000 餘元

李鄭屋村近大埔道山邊木屋
1966 年 3 月 3 日 166 人 830 元
火災

1986 年 1 月 27 日 朱牯仔村火災 2000 餘人 不詳

1965 年福華村大火
Fuk Wah Village Fire, 1965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深水埗風物志 265

016_火災雨災_20110831.indd 265 31/8/2011 18:55:07


火災雨災

石 硤 尾 六 村 大 火 ( 1953 年 )

九龍深水埗區石硤
尾山坡一帶是一大片木
屋 區, 居 住 在 那 裡 的 多
為 貧 苦 大 眾。 他 們 多 為
二 戰 結 束 後, 逃 難 回 流
人 士 和 新 移 民, 來 到 深
水埗,但求有棲息之所。
他們只草草以廢木和鐵
皮搭建寮屋,不但雜亂, 六村大火的情形
衛 生 環 境 極 差, 且 建 材 The great fire burnt down six villages

亦容易引起火災。
1953 年 12 月 25 日聖誕夜晚上九時三十分木屋區一帶發生空
前大火。火頭先從白田村開始,當時恰巧隆冬物燥,加上強風助虐,
火勢隨強烈北風蔓延,相連的白田上、下村,石硤尾村,窩仔上、
下村,大埔村等六村均受波及。大火影響的範圍極大,當時港九消
防局集中搶救,開動二十餘條水喉噴射,仍未能控制火勢。
大 火 燃 燒 五 小 時, 大 量 房 屋 焚 毀, 據 報 告 當 時 焚 燬 戶 數
共 一 萬 二 千 餘, 災 民 四 萬 八 千 人, 後 來 登 記 災 民 人 數 為 五 萬
七千一百五十一人。火災時不少居民受傷,家園被火燒燬,災民露
天蓆地,在寒冬之中瑟縮街頭,情形十分悽慘。是次木屋區大火災
情之嚴重,是香港有史以來罕見的。
社會局負責處理災民登記,並向災民派發飯菜。同時,民安
隊、童軍隊、及警察等則維持秩序。當時也有西醫、接生人員、救
傷隊及醫院等,義務負責急救護理服務,而工務局、衛生局負責向
災民提供潔淨的食水。
政府亦即時在災場附近的百步梯村 ( 即石硤尾健康院山坡一
帶 ) 興建兩層高的長方形平房,簡稱「二層樓」,陸續安置居民。
這些臨時房舍以紅磚水泥作間格,屋頂作村屋金頂瓦面形式,既沒
有電力和食水供應,也沒有衛生間。並以當時工務局長的名字命名
為「保寧平房」,臨時安置災民。但因災民數量驚人,這些平房不
足以容納全體災民,因此港府興建六層混凝土大廈(後加至七層),

266 深水埗風物志

016_火災雨災_20110831.indd 266 31/8/2011 18:55:09


火災雨災
亦促成了日後徙置區的出現。
區內亦隨即邀約港九各社團,及慈善機關於同月 26 日晚上八
時在東廬舉行緊急救濟會議,當時災區各防火會都有參加。即時組
織了「深水埗石硤尾六村火災急賑委員會」。經大會議決後,根據
委員會成立的宗旨,於 1 月 26 日及 2 月 15 日分派現金,同時也派
發衣物用具予災民。當時
大埔道東廬亦騰出地方收
容災民;不少義學校舍亦
臨時撥出及借用作災民收
容所。
另一方面,六村大火
災情之嚴重亦喚起區外社
會人士群起關注,各報館
都幫忙籌集捐款。統計收
得賑款港幣二百三十二萬
六千七百九十四元六角二 1953 年石硤尾六村大火後災民等候領取賑款的情形
Victims waiting for distribution of money after the
分。( 註 1) great fire at Shek Kip Mei, 1953

大火後頹垣敗瓦
The great fire caused massive destruction
註 1 參考《深水埔石硤尾六村火災急賑委員會特輯》,深水埔石硤尾六村火災急賑委
員會,1954 年。

深水埗風物志 267

016_火災雨災_20110831.indd 267 31/8/2011 18:55:14


火災雨災

九 龍 塘 村 火 災 ( 1954 年 )

深水埗區木屋之多為
港 九 之 冠。 自 1953 年 聖 誕
前夕六村火災,災情嚴重。
急賑事宜剛辦妥,豈料在 7
月 22 日 下 午 六 時 三 十 分,
九龍塘村大坑東又告大火。
由於該處地接山腰,平日居
於其間的居民,往返已感跋
涉維艱。一旦遇上火災,居
民扶老攜幼,爭相走難,狼
狽不堪。後來,雖經消防局
極力灌救,警隊鼎力協助,
不幸受傷而罹難者仍有三
人,燒燬木屋約一千一百多
間,災民約二萬五千人。災
情慘重,僅次於六村大火。 九龍塘村大火情形,1954 年 7 月
Scene of the great fire, Kowloon Tong Village,
火 災 後, 街 坊 福 利 會 July 1954
主席黃伯芹先生立即趕赴場視察。而社會局局長亦於翌日邀集港九
各區街坊福利會及慈善社團召開臨時緊急會議,議決成立「深水埗
九龍塘村火災急賑委員會」,並以黃伯芹為主任委員。東華三院主
席胡兆熾、九龍城街坊福利會理事長許庇縠為副主任委員、社會局
局長乾瑾鼐、首席副局長柯力新、副局長李孑農、社會福利顧問謝
雨川、李樹繁、華人代表周年先生、羅文綿爵紳、周錫年先生、羅
文惠先生、顏成坤先生及郭贊先生等為顧問。展開籌募急賑工作,
並設總務部、財務部、徵募部、文書部及稽核部六個部門。
當時政府每日施派膳食兩餐給災民外,社會上不少熱心人士
及社團亦抱著救災恤難之義,響應捐輸,其間捐贈物資者不少。最
後,籌得善款總計為港幣四十一萬二仟九佰九拾一元六角一分正。
另受災之日起,政府又作收容之計。( 註 1)

註 1 參考《深水埔九龍塘村火災急賑委員會徵信錄 》,深水埔九龍塘村火災急賑委員
會,1954 年 10 月。

268 深水埗風物志

016_火災雨災_20110831.indd 268 31/8/2011 18:55:16


火災雨災
九龍塘村大火所做成的破壞
Destruction of the fire

九龍塘村大火災民在楓樹街排隊輪侯膳食
Victims of Kowloon Tong Village fire was queuing for food at Maple Street

深水埗風物志 269

016_火災雨災_20110831.indd 269 31/8/2011 18:55:21


人物憶昔 人物憶昔

司 徒 宏 先 生
司徒宏先生 : 宏德船廠東主,曾留學中國及日
本,是學術及技術兼備的造船業
專家,在深水埗發展了數十年。
訪問日期: 2011 年 4 月 4 日

背景及學歷
1936 年出生,父親是司徒浩。家裏有十兄
弟姐妹,他排第九,還有一個妹妹。1951 年,
在香島中學畢業後,由於他是個熱血青年,有較強的愛國心,決定
回國進入廣州培英中學就讀,後來在華南師範大學畢業,主修理科。
六十年代初回港。他在國內讀書時,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自豪和責
任感,在思想、行為和道德品格上都受到良好的薰陶。
當年的深水埗
在司徒宏的記憶中,蝴蝶谷是個郊區,內有一條山坑,青山
綠水,還有溪澗小魚,是旅行的好地方。深水埗當年多低下階層人
士居住,山邊有很多木屋。區內有一些紗廠如南洋紗廠等,製衣廠
也不少,如麗新等。此外,還有不少製造木船的船廠。另外,還有
荔園、荔枝角游泳消暑的海灘等名勝。居住方面,富有人家及中產
人士多住在九龍塘、界限街。中產家庭多住在深水埗福榮街和福華
街。低下階層多居於李鄭屋邨及蘇屋邨。

日佔時期
日本轟炸香港時,司徒宏曾帶着仇恨心態前往執拾炸彈碎片,
見到盟軍與日本戰機在空中交戰。他自言日佔時期是他人生中一大
逆境。當時香港淪陷,廠裏沒有工作,但父親仍要養活夥計。最困
難的時間,沒有飯吃,只能吃粥水、蕃薯和樹皮。家中只有自己、
兩個哥哥和一個妹妹等數人留下,其餘的被迫回鄉。父親為了養活
家人及工人,惟有聯絡淪陷前認識的日本商人,去修理日本漁船及
商船。但收入只有米糧,夥計總算得以糊口。後來生活得到改善,
父親有餘糧,便派米予街坊。戰後很多鄉人來港工作,都來投靠其
父,其父盡量收留,照顧鄉里。
在三年零八個月裏,司徒宏一家住在新填地街,面積只有三、

270 深水埗風物志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70 31/8/2011 19:49:47


人物憶昔
四百平方呎。他與妹妹及父母同睡一張大床,稍後便住在廠房,睡
在「朝行晚拆」的帆布床。香港淪陷初期,他在幼稚園讀書,當時
學生只有不足十個,由兩夫婦執教,課室前排為低班,後排為高班。
及後他到了鑰智學校讀書,要修讀日文。日佔期間,他經歷了艱苦
歲月,見過不少人無家可歸,在樓梯底棲身,也有見過餓死的人。
戰後,中學一、二年級在德明學校上課,三年級則在諸聖堂側,近
廣華醫院對開的道群中學就讀。

他與宏德先後誕生
1938 年,其父司徒浩創立了位於旺角砵蘭街的宏德機器廠。
據說在司徒宏出生後,父親的生意運程有突破,故將原與友人合夥
的打撈沉船業務轉為獨資經營的宏德機器廠。工廠先後位於豉油
街、大角咀、油塘灣、長沙灣。1961 年易名「宏德機器鐵工廠有
限公司」。船廠於 1993 年 10 月遷到昂船洲。回憶當年豉油街的工
廠地方很小,材料及機器都要放在街上或行人道上,晚上才可搬回
廠內。小時候,他逢星期六、日要到廠內工作,並要收拾垃圾。廠
內有寫字樓,他也要當跑腿。那時樓梯很陡,很容易滑倒。廠內有
工場、倉庫,還有學師樓,內有二十多個學徒。隨着司徒宏稍長,
放假也要回廠房工作,如操作機械、燒焊等。當時造船、機器等都
屬較高技術的行業,受人尊敬,但地位當然不能與白領相比。工人
有較強的凝聚力,對公司很有歸屬感。
他的母親每天中午煮飯,送到工廠給
員工吃。
國內大學畢業回港後,司徒宏
加入父親長沙灣船廠,主要擔任購買
材料的職務。為了節約,他會直接到
供應商購買,到全港五金舖大批購買
所需金屬銅材料和物料。先付錢買下
和包辦了他們的存貨,要用時便去取,
不用時放在店舖,並委託五金舖老闆
若大幅漲價時可先行出售圖利。由於
司徒宏曾在「日立造船」擔任
當時越戰,銅為軍事物資,電線及銅
造船師,1971 年 鋁等金屬的價格都看漲及不穩定。他學
Mr. Szeto was once a shippping
engineer of Hitachi, 1971
會了購買期貨 ( 當年算是先鋒 ),及後又

深水埗風物志 271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71 31/8/2011 19:49:48


人物憶昔

由採購進展為出入口代理等業務。

蓬勃的造船業
中國解放初期,仍有很多國內外大企業的船隻來港維修。司
徒宏曾到號稱造船王國的日本深造,學習造船。當時日本在造船方
面頗為先進。由於他長得像日本人,所以可以到一些外國人不能進
入的生產製造廠房偷師學藝。
回港後,他全力投入新船的設計建造,為中國製造了很多
高科技的船隻,除中國外,也有賣予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國家。
八十年代,中國實施開放政策,對香港船隻的依賴漸漸減少。公司
於是轉型,參與陸地的建設。除了港島東區走廊外,他又承接了路
政署及私人公司不少發展港九和新界的鋼結構工程。司徒宏又致力
培訓人才,認為自己曾受別人的培育,也該盡一點責任培育別人,
「取之社會,用之於社會」。他最欣賞船廠上下齊心發展,感情猶
如一家人。

由高峰滑落的造船業
六十至八十年代是香港造船業的高峰期。六十年代,香港的
修船技術比新加坡最少先進十年,新加坡曾邀請司徒宏的兄長前往
協助他們發展。他自日本回港後,曾應中國邀請到當年國內最先進
的船廠參觀,給予意見。他覺得國內最高檔和最低檔的造船技術很
有潛力,但中檔的則一片空白。經濟開放以前,中國修船業務不及
香港先進,國內同業無法競爭,因速度不夠快,設備也落後,故香
港獲得大量機會。但改革開放後,中國於八、九十年代迅速發展,

六十年代的長沙灣船廠
Shipyards in Cheung Sha Wan, 1960's

272 深水埗風物志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72 31/8/2011 19:49:51


人物憶昔
急起直追,至今已取代香港的地位。現時國內外的大部分船隻將貨
物運到中國之後,順道在國內維修。現在本港修船業真正對外的只
有 HUD、友聯和合興船廠等。他認為造船業在八十年代已開始沒落,
前景不太樂觀,故沒有安排兒子繼承祖業。
宏德船廠過去主要從事國內外的修造船工作,被稱為「船隻
急救室」。在遠洋輪船需要年檢、大修或發生機械故障時給予緊急
搶救。輪船不能進入船廠,須派人到海上船隻進行維修。一般輪船
四年要大修一次,一年一次定期維修。如遇上緊急事故,也須進行
急修的工作。
1990 年 前,
香港造船業共
有工作人員超
過一萬二千人
以 上。 黃 金
年代,宏德船
廠有員工多達
一千多人,佔
全港十分之
一,可見規模 1995 年司徒宏出席天星小輪首航禮
之大。 Mr. Szeto attended the star ferry's first voyage, 1995
長沙灣時期,宏德附近有擁有浮塢的友聯船廠,隸屬中國交
通部—遠洋局。也有中太船廠維修海港浮動船隻,更可造十萬噸級
以下的船,但後來賣了給何鴻燊。此外,還有海洋、英輝、財利及
東方石油所擁有的合興等船廠。港澳水翼船及後賣了給中旅信德。

為新機場而讓路
九十年代,港府公佈興建新機場計劃,須在長沙灣收地填海,
建築公路和鐵路幹線。長沙灣的船廠首當其衝。司徒宏發起長沙灣
友好船廠組成「關注小組」,與政府商討,並反對遷往青山公路小
欖 ( 近海員訓練學校及水警基地 ),他認為該地是石灘,十分荒蕪,
距離港口作業區太遠,附近沒有吃飯的地方,也沒有其他配套設施,
對原材料的運輸,員工往返極為不便,是死路一條。經過連串與政
府商討,終於獲得答允,以一尺換一尺的方式遷往昂船洲,並經土
地測量師及其他專家協助下,核實面積換地。司徒宏支持政府的計

深水埗風物志 273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73 31/8/2011 19:49:53


人物憶昔

第一代電子挖泥船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electronic dredger
劃,配合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多填土地,以應付未來發展需求。香
港港口西移,坪洲和大嶼山均適合修船業的發展,而有效率的修船
業有助本港港口發展。遠洋輪船在離港前往往要進行維修,港口運
作也需要大小船隻,修船業可以提供支援。

深水埗沿海發展藍圖
根據政府早期規劃,深水埗沿海地段原計劃作為一號至九號
貨櫃碼頭的支援地帶,但至今並未落實,土地閒置。政府本來計劃
在大嶼山竹篙灣興建十一、十二、十三號碼頭 ( 現為迪士尼樂園用
地 ),但由於本港貨運業萎縮,現在已沒有這需要,故至今香港仍
只有十個貨櫃碼頭。司徒宏認為深水埗沿海長期空置,實屬浪費,
而蔬菜統營處及屠房等設施也不必靠近市區的海邊,可遷往較偏遠
地方,如屯門及將軍澳等地,也可以和珠海、惠州、汕頭等水路接
通。他建議配合深水埗的歷史文化特色,在海邊興建中、低密度的
住宅,和工商金融業等土地用途。可接通現在的集裝箱運碼頭、國
際機場、到國內的高鐵,未來亦會接通港珠澳大橋的第三號幹線等
交通要道。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小港灣海景計劃」,政府沿奧海城

274 深水埗風物志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74 31/8/2011 19:49:56


人物憶昔
沿岸一直到昂船洲
一帶,填海興建船
廠,現已成為維多
利亞港的另一個罕
有的寧靜優美小港
灣,遠望大嶼山觀
日落的美景。他主
張把握機會改善和
發 展 新 深 水 埗、
改善區內交通和各
項設施,讓深水埗 1987 年司徒宏(左 1)製造冷藏船
Mr. Szeto (the first one from the left) visited a refrigerator ship
展現新的金融、商 manufactured by Wang Tak, 1987
業、酒店及住宅的綜合性發展面貌。
司徒宏由求學到繼承父業,選擇走自己的路,並將家族生意
發揚光大,於上世紀下半葉為香港造船業、修船業、陸上鋼結構工
程業務放一異彩,走在香港同業的前列。至二十世紀末香港造船業
走下坡,司徒宏亦能團結一眾船廠東主,互相信任,彼此合作。配
合政府的海港發展計劃,達致雙贏。

宏德製造的天星小輪
Golden Star Ferry manufactured by Wang Tak, 1989

深水埗風物志 275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75 31/8/2011 19:49:59


人物憶昔

全 叔
全叔 : 出身貧困,刻苦自勵,把握學習機會
勤奮上進,在製衣業找到自己的天地。
訪問日期:2011 年 5 月 23 日

坎坷的童年
1942 年於長洲出生。自幼家貧,九歲前未
受過正統教育,幸好在九歲那年,被一個辦學機構抽簽抽中,才開
始唸小學一年級。二年級時未能跟上程度,必須重讀。到完成三年
級,他剛十二歲,父母沒有能力再養他,他要搬到北角與舅父同住。
期間協助舅母在春秧街擺檔賣菜。他們從上環街市購入一仙一斤的
菜,經處理後,在春秧街可賣一角五仙一斤,利潤不錯。但警察管
得很嚴,時常到街市拉人。他知道舅父母有交保護費,但仍需輪流
交人─即被充公貨物及上法庭接受法官審訊。北角基督教會靈糧堂
設有識字班,當時他利用賣菜時的空隙時間到靈糧堂重讀小三,鞏
固基礎知識。

努力進修
1955 年,他在時裝店做學徒,由取針、車衣、畫紙樣做起。
未滿師時沒有薪水,師傅只提供膳食和住宿房。幾年後滿師,月薪
升至港幣六百至七百元,算是豐厚。當年物價不算貴,大瓶的啤酒
才九角一支。
1967 年,香港暴動,社會很亂,到處都有暴徒生事,人心惶
惶。當時他年少氣盛,天不怕地不怕,與朋友走在街上,時常用腳
去踢街上的罐狀物體,看看是否真的炸彈。政府宣佈戒嚴期間,他
曾與朋友在福榮街、福華街一帶的大排檔吃晚飯,無視戒嚴和危險。
晚飯期間遇到事故,警察發放催淚彈,催淚彈的烟霧弄得他們一邊
吃飯,一邊流淚。至今印象猶新。
1970 年,他醒悟英文的重要性,開始在易通英專學校進修英
文。日間上班,晚上進修,堅持了四年。此外,他又看了很多不同
的書籍,以提昇自己的語文和知識水平。

276 深水埗風物志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76 31/8/2011 19:49:59


人物憶昔
親歷製衣業的起伏
1973 年他憑藉累積多年的工作經驗,轉入一間位於深水埗的
大型製衣廠工作,全廠有一百五十名員工。工作時間由早上九時至
下午六時,一天工作八小時,中午一時至二時為午膳時間。成衣主
要外銷到美國和加拿大。
深水埗能迅速發展成
衣 業, 與 勞 動 人 口 密 集 有
關。區內有多個公共屋邨,
提供大量勞工。很多人小學
畢業後便入工廠做童工,有
些年紀甚至少至十一歲。暑
假期間,更有大量學生加入
生產線。家庭主婦也會爭相
到工廠取衣服回家加工和剪
線頭,賺取金錢幫補家計。
當時製衣廠的生意
非常好,為了準時交貨,工 六十年代製衣廠內一景
人要帶備棉被在工廠加班和 A scene in a garment factory, 1960's
相片來源:利工民
度宿,幫助老板趕工,以期
在限期前送貨。工廠的規條亦頗為嚴謹,員工上午九時準時上班,
一過九時,工廠立即關門,遲到者該日不得上班,即無工資,並被
扣除勤工獎,故通常沒有人遲到。在工作間,亦有不公平的事發生。
當時車衣工人的工資是以完成件數計算的,多勞多得。車間指導員
地位不高,權却不小,因為每件成衣車工的複雜性可以相距很大,
複雜的需要較長時間完成,指導員往往將較易完成的工序交給與他
關係好的工友,造成工人要巴結指導員,引起工友間的不和。

大小工廠合作
由於大廠的訂單多,部分成衣會判給山寨廠,山寨廠的規模
較小,有的擁有數枱機器亦可成立。山寨廠的產品交還後,大廠會
作品質檢定。香港的品質檢定做得很好,在貨品付運前,客人可派
人到廠進行品質檢定,或請公證行派人檢定。
香港貿易發展局在製衣業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發展局蒐集全

深水埗風物志 277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77 31/8/2011 19:50:00


人物憶昔

港工廠產品的資料,然後向海外推介。外地零售商及批發商根據產
品的資料而訂貨,他所屬的公司亦靠此途徑取得訂單。貿易發展局
亦就每張付運單收取百分之零點三的金額,以成立發展局基金。
全叔曾在起版部當師傅,除做好自己的工作外,也要指導一
班後輩。他工作得很開心。直至 1995 年,由於國內優惠政策及投
資環境較佳,工廠北移至中國寧波市,老闆邀請他到寧波協助培訓
工人一年,期間他每月可公費回港一次,如此禮待,可見老闆對他
的信任和重用。同年,李先生從製衣業退休,轉行做會計的工作,
直至 2003 年才正式退下崗位。他在會計方面的知識,是做製衣師
傅時公餘進修得來的。

晚境安樂
1977 年全叔入住荔灣花園,單位由他的妻子擁有。說來有段
投桃報李的動人故事:全叔太太的朋友出現經濟困難,她雖然不算
富有,但亦拿出一萬元予以幫助。朋友後來從事地產業,看好地產,
將她借來的一萬元作首期,為她買下荔灣花園一個單位,結果單位
不斷升值。
1984 年,全叔在鴨寮街買下另一個單位,那是有電梯設備的
單幢樓宇,他現在仍住在上址。全叔與深水埗很有緣份,他工作在
深水埗、住在深
水埗、現在退休
了,仍活躍於深
水埗街坊福利
會,參與中心的
活動,享受晚年
的生活。
透過全叔
的經歷,我們可
以瞭解到深水埗
製衣業的發展概
況,感受到當年
普羅大眾在艱辛
歲月中成長和拼 政府官員菲臘先生探訪紡織廠
A garment factory was visited by Mr. Philip, a government official
搏的精神。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278 深水埗風物志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78 31/8/2011 19:50:02


人物憶昔
列 航 飛 博 士
列航飛博士 : 新亞書院桂林街時代的學生,創
辦新亞夜校及華夏書院,是戰後
香港私立大專教育的推動者。
訪問日期:2011 年 2 月 15 日

列航飛博士是 1953 年新亞書院經濟系第


二屆的畢業生,他進入新亞書院前,曾就讀於廣
州華僑大學。

熱心學生運動
列航飛在新亞書院就讀期間,曾積極參與學生運動,為文化
界作出貢獻,包括 1950 年協助王震海 ( 曾於新亞書院非受薪服務 )
出版《民主之火》,不定期在街頭派發。這份刊物前後出了三期,
當時著名哲學家司馬長風亦曾為《民主之火》撰寫專欄。此外,列
航飛亦曾參與《中國學生週報》及「優良圖書服務社」,在港九各
區設立流動圖書站,一借一還,鼓勵閱讀風氣。

創辦新亞夜校
1952 年列航飛創立新亞夜校,並正式註冊。據他憶述,他
與同學唐端正茗茶閒談間,興起發展夜校教育的理想,短短一小
時便拍板決定,並以「新亞」為名。為方便註冊,亦取其與新亞
辦學精神一貫的理念。新亞夜校於 1951 年底開始籌劃,1952 年
2 月 4 至 8 日開辦,以「孝父母、敬師長;愛同學,勤學業」為校
訓。
1956 年,列航飛接收及營辦新亞書院位於桂林街 61 至 65 號
的校舍,成為創校校長。其時列航飛於亞洲出版社工作,本身的積
蓄,加上朋友的支持,得款港幣一萬二千元,歸還予租借校舍予新
亞書院的黃岳峰先生,擬將該處發展為教育基地。
早年的新亞夜校規模不大,免收學費,列航飛擔任校長,訓
導主任是唐端正 ( 新亞書院哲學系 1953 年第二屆的畢業生 )。教授
的學科種類很多,有:中文、英文、數學、歷史、地理、自然和公
民等科。其時的學生有拾荒者、魚販及適齡入學而失學者等,多為
貧苦大眾。老師的教學方法着重啟發學生思考,有時老師為令學生

深水埗風物志 279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79 31/8/2011 19:50:03


人物憶昔

更明白書本內容或相關知識,會結合其他科目知識一起教授,如結
合地理知識講解中國語文,令學生容易記得內容及聯想。新亞夜校
的老師不單教授學生知識,也注重與學生的關係,有時會與學生一
起唱唱民謠,彼此互動交流,建立感情及關係。不單給當時由大陸
來港的青年人一個學習機會,更讓他們凝聚一份深厚的師生關係,
使學生深切感受到老師對教學的熱誠。

創新學風
當時夜校教具、風琴等多由新亞書院學生所捐出,例如何漆
園的媳婦周美蓮捐出了港幣五十元,一位來自印尼同學也有捐助,
在集腋成裘下新亞夜校遂在溫情中建立。因夜校老師對教育的熱
誠,學生不單愛老師,也對學校有強烈的歸屬感。當時老師只是義
務教學,但亦十分注重教學質素,對學生循循善誘,並願與學生緊
密接觸。老師的教學熱誠,令新亞夜校的學生得到一份難忘的校園
生活回憶。所以列航飛認為桂林街是一個載體,不少重要人才及學
術文章均在桂林街產生,南來學者在桂林街致力推動的教育事業能
補香港專上教育的不足。
列航飛於 1962 年創立華夏書院,以繼承新亞書院的學風,薪
傳華夏文化為辦學目標。教務方面上溯明末書院的講學精神,旁採
西歐大學的導師制,為社會提供文、史、哲、藝術及中醫等課程。
1964 年新亞夜校縮班 ( 但其時學校的營運是有盈餘的 ),騰出空間
供華夏書院發展。從 1964 至 1970 華夏書院在本港專上教育界扮
演了一個輔助的角色。
他憶述當時香港私立
的 大 專 院 校 不 少, 如
由廣州大學教職員校
友 創 辦 的 廣 大 書 院,
位於桂林街新亞書院
鄰 近 的 碼 頭 旁 邊。 而
新亞夜校是在新亞校
友「 共 業 」 下, 率 先
推 動 民 辦 教 育, 並 以
深 水 埗 為 起 點, 至 列航飛博士,攝於唐君毅教授像旁
(The third one from the left) Dr. H.F. Li, taking a photo
1970 年才結束。 with friends near the statue of Prof. Tang Chun-I

280 深水埗風物志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80 31/8/2011 19:50:05


人物憶昔
林 嘉 華 先 生
林嘉華先生 : 電視及電影明星,警校畢業,曾
任少年警訊電視節目主持,在蘇
屋邨成長及生活多年。
訪問日期:2011 年 2 月 28 日

林嘉華兒時住在蘇屋邨,很適應及享受當
中的生活,尤其是鄰居之間,都能互相照顧,並
且可以提供各種的方便。如誰家沒有鹽、蔥、米
等,都可以向鄰居借取,而鄰居又會樂意幫忙。後來部分住戶擁有
電視機,多容許其他住戶的小孩串門子看電視,只是當吃飯時,才
關上鐵閘,但仍會容許小孩在鐵閘外面觀看。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是蘇屋邨的大事,因為全邨的小孩都會
玩燈籠,並在走廊的欄杆上點起洋燭,與對面樓宇的小朋友爭妍鬥
麗。在蘇屋邨生活,印象深刻的還有屋邨樓下的街頭小食。放學回
家,經過樓下小食車仔檔,當然會忍不住美食的引誘,買幾片紅腸,
吃幾口豬頭肉。
林嘉華仍記得當時有很多人到蘇屋邨售賣各式各樣的東西,
包括飛機欖、油、生活用品,甚至豉油等。當時有很多行街經紀,
拿着很多不同的貨品到蘇屋邨上樓推銷,並送貨上門,省卻住戶出
外購買的麻煩。他很欣賞這種便捷的服務和銷售方式。記得家裡可
以望到對面大埔道的華爾登酒店,看到酒店的泳池,晚上甚至會聽
到由酒店傳來的音樂聲,見到酒店舞廳的的燈光及跳舞的賓客,他
感到彼此的生活是強烈的對比。酒店的音樂伴着他成長,酒店結束
營業時,他也曾和媽媽一起進內買了一隻小銀碟作為紀念。
自林嘉華成為警察,仍與家人在蘇屋邨居住了很長的時間。
他擔任「少年警訊」節目主持人後,很多街坊都認得他,相遇時常
熱情地與他打招呼。壽菊樓的街坊把握機會,邀請他擔任自衛隊隊
員,他也樂於應允,與其他住戶於晚間輪流當值。維持治安,保障
居民出入的安全。
蘇屋邨的後山,即現今龍翔道的山坡,當時漫山「臭花」、
含羞草,有引水道和沙池。那時是小朋友的樂園,他們會去捉草蜢、
在沙池那裡戲水、及在引水道附近的山洞探險。而山洞的另一邊,

深水埗風物志 281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81 31/8/2011 19:50:08


人物憶昔

正是華爾登酒店的後面,附近也有農家居住及種植。後來農民搬走
了,剩下廢屋。
林嘉華對蘇屋後面的山坡十分熟悉,與朋友經常到該處玩耍,
如捉迷藏、捉小動物、探險等。而媽媽十分放心,因為她在樓上可
以直接看到兒子,不怕他走失了,也不怕他和朋友們打架。而林嘉
華也很聽媽媽的說話,不會逾越她容許他到的地方。當時界線就是
明愛醫院的旁邊。林嘉華口中的媽媽十分疼愛他,處處為他設想,
給他足夠的關顧,例如當年他到區外上中學,在開課初期,媽媽曾
遠遠跟在他的後面,看看他是否懂得乘搭巴士,有沒有遲到等。這
是後來媽媽告訴他的。
在深水埗生活,印象深刻的是許多的鄰里關係及人情味。例
如:青山道的一個照相店,樓梯底有一個櫃位,用作售賣菲林、沖
曬相片及收取款項,並
展示了許冠文一家的黑
白照片。樓上是影樓,
林嘉華一家也曾在那裏
拍過全家福的照片。馬
路對面有一間文具店,
名稱已經忘記了,但他
仍記得老闆很特別,他
皮膚很白,但多年來都
喜歡穿黑綢唐裝。他爸 林嘉華熱心社區活動
爸常會去那兒買相簿, He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community activities
有空時大家也會閒話家常,故多年後在加拿大與該老闆的兒子相遇
時,彼此仍有印象。當年興華街附近有一條明渠,兩旁有很多商店,
那兒有一間很大的玩具店,有三個舖位大,每一次經過這玩具店,
他都會凝望一會,但因為玩具都很貴,能夠望幾眼已經很滿足了!
那裡也有一間「魚仔舖」,爸爸常到舖裡買紅蟲、魚、魚缸等回家。
興華街的雜貨店及附近的街市也是他們常光顧的,他們和那兒的老
闆亦相熟,買東西可以記賬呢!兒時,媽媽常帶他到興華街小巷的
理髮店理髮,趁着師傅理髮時,便會去買菜,然後才回理髮店接他。
那時理髮是有「公仔書」看的。他感到深水埗的人情味十分濃厚,
少年時經常光顧的店舖的老板到現在仍然記得他,依然十分親切。
這是他十分珍惜和欣賞的。

282 深水埗風物志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82 31/8/2011 19:50:10


人物憶昔
外公早年在深水埗通州街接近海邊的一間鹽莊工作,任職經
理。鹽莊面積很大,生意很好,鄰近不遠就是北河街碼頭,兒時常
到那裏探訪並和表兄妹一起玩耍。鹽莊有個巨大的金漆招牌,結構
很古老,有木板建造的樓梯,在樓梯上走動時,會聽到吱吱的聲音。
舖內兩邊是貨倉,二樓是辦公的地方,裏面放了一張很大的酸枝圓
枱,是伙記吃飯的地方。二樓有兩三間休息室,有鋼床給員工休息,
也有天台,他曾走上天台向遠處眺望。他自小已經常到那裏探望外
公,過年過節也常到那裏「做節」和吃飯。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
媽媽的家族很大,人口眾多,家族有甚麼大事發生,都會在
鹽莊商議。每逢過節,全個家族也會於鹽莊聚首一堂。二次大戰時,
她們全家曾躲在鹽莊逃避戰火,聽到屋外爆炸的聲音,驚險萬分。
因為鹽莊位處軍營及深水埗海旁附近,小時候他常到鹽莊附近的海
旁玩耍,新年時會在該處放爆竹。印象深刻的還有店舖附近的士多
及流動雲吞麵檔,新年時會用剛取得的紅封包買麵吃,深水埗為他
留下不少兒時的回憶。
他仍記得成為藝人後,多次在深水埗區內拍攝外景,有一次
在通州街附近,看到有青少年在街邊的坑渠附近垂釣,結果釣上幾
條大魚。據他們說是因為當時深水埗碼頭有魚船泊岸,工人卸貨
並將海產運往魚欄
時,有些魚兒躍出
並掉進坑渠,給他
們發現,所以有意
外的收穫。
他在近年也
曾因為拍攝劇集,
多次返回蘇屋邨拍
攝,即使部分範圍
已經封閉,但仍可
透過向房屋委員會
申請,獲得批准。

林嘉華少時常到蘇屋後山玩耍
Mr. Lam liked to play on the hillside behind So Uk when he was young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深水埗風物志 283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83 31/8/2011 19:50:13


人物憶昔

林 寶 如 女 士
林寶如女士 : 來港初期,入住早期的徙置區,
仍記得當年在區內和李鄭屋邨
生活的點滴,對深水埗有濃厚感
情,長期為社區服務。
訪問日期 : 2010 年 11 月 10 日

自幼住在李鄭屋
1956 年林寶如女士來到香港,初到深水埗
時就讀小學一年級,不久與家人入住李鄭屋徙置區。除與父親同住
以外,更要和另一戶素不相識的人家共居於一室,彼此互不相識,
但卻住在一起,是香港早期屋邨常有的情況。當時她住的單位被分
為兩部分,只有一個入口。有些房子最多住上七至八人。後來她們
幾姐妹日漸長大,才容許佔住整個單位。當時每月租金為十四元,
廁所、廚房全設在走廊,火水爐、廚具則放在門外,每家人有一個
小櫃子儲存廚房雜物。
林寶如有三姊妹,父親經營鞋店。當時一般的家庭並沒有電
器如洗衣機、雪櫃等奢侈品,一家是所住一層各單位中最早購置電
視機的,所以吸引了不少鄰居來看電視,好不熱鬧。其時樓下一些
店舖也有電視機,一角錢看一次,並擺設了一行一行的椅子,也吸
引了很多人──尤其是小朋友
前去光顧。
李鄭屋邨有很多座樓
宇,中間為大球場,有鞦韆等
遊 樂 設 施。 部 分 天 台 設 有 學
校,樓下有食肆、雜貨店、理
髮店、雲吞麵店等。後面是蘇
屋邨,街巿、球場的位置和今 天台學校
天沒有多大改變。 A rooftop school

曾就讀於天台學校
她曾在李鄭屋邨的天台學校讀過幾年書,學校的名字已記不
起,印象中是一所教會學校。學校設備簡陋,但小朋友們一起上課,

284 深水埗風物志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84 31/8/2011 19:50:14


人物憶昔
一起遊戲,所以十分快樂。老師對學生很好。還記得該校的班級結
構完整,可以由小一讀到小六,有校歌及正統課程。在當時小學學
額缺乏下,培育了不少學子。至她五年級時,因父親病了,鞋廠也
結束了,寶如惟有輟學,擔負養家的重責。

長期從事製衣業
進入社會以後,她曾在深水埗區內不同的製衣廠工作,仍記
得當時的工作時間很長,假期很少。初時不易找工作,要別人介紹。
及後製衣業愈來愈蓬勃,工人不愁沒有工作,而且工廠的福利也愈
來愈好。部分工廠更設有飯堂,或包伙食工人可留在廠內吃午飯。

回憶區內生活點滴
東京街口有一所新
舞台戲院,而北河街街
市附近有北河戲院,由
於娛樂活動選擇不多,
故戲院經常高朋滿座,
甚至要開設公餘場。戲
院門外有很多小販擺
賣,美食很多,如魚蛋、
烤魷魚、雞蛋仔、牛雜、
車 仔 麵、 豬 頭 肉、 生 菜
魚球等。當年長沙灣道 製衣廠內一景
A scene in a garment factory
一帶很寧靜,晚上有人 相片來源:利工民
「倒夜香」(到舊式唐樓收集糞便)。
1969 年林寶如結婚,夫家當年從事酒樓業。她憶述六十年代
的深水埗,居民娛樂多為看電影、看大戲、買外圍馬、打麻將、到
澳門賭狗等。她自己除喜歡看大戲和電影外,更十分喜愛唱粵曲,
近年更與志同道會者組織業餘的戲班,定期練習,亦經常組織及參
與公開表演,娛己娛人。
林寶如女士於深水埗成長及生活多年,對深水埗建立了深厚
的感情,故積極參與區內事務和活動,並擔任區議會社區事務委員
會委員多年。她說深水埗最大的特色是街坊們能守望相助,彼此間
的情誼是她最留戀的,這也是她一直為坊眾服務的最大動力。

深水埗風物志 285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85 31/8/2011 19:50:15


人物憶昔

侯 鎮 球 先 生
侯鎮球先生 : 道號侯闕豪,遭遇奇逢,全家入
道,服務街坊,努力在本港及國
內推動慈善事業。
訪問日期:2011 年 7 月 10 日

於 1936 年出生,十五歲隨兄到港,住在旺角。
1965 年他到深水埗窗簾店打工,並居於深水埗。
1969 年入道,按信善玄宮弟子分為「紫闕慧殷
明世玄觀儀典參天」十二門派,而他是信善玄宮的第二位弟子,屬
「闕」字派,改名為闕豪,與「豪」、「好」諧音有關。紫字派只
有一人,一般約三十多人為一派,但亦有例外,至今信善玄宮弟子
已發展至「儀」字派。十二門派應用完後,會再扶乩開派。

母親病危得悉天機
侯闕豪回憶入道的經過,說是一個奇妙的經歷:1969 年他在
深水埗經營窗簾店,同年接獲鄉間電報,知悉母親病危,西醫已不
肯寫藥方。由於舅父為旺角「竹隱藏春洞」道觀的扶乩手,故他前
去求乩。時為冬至前一天。乩文說:「冬至寒梅滿院香,人生需要
重倫常;危機時期仍未過,算來還有可商量。」然後又說:「和她
算算命,( 她指母親 ):人生命運,壽有短長,為師法令,人亦康強,
放心!」當時他將求得的紫雪丹、珍珠末於翌日大清早帶回鄉,回
得鄉間已是深夜十二時,母亦被接回家候死。他即時給母親服藥,
三天後母親完全康復。由於工作關係,數天後侯闕豪亦經廣州回港,
其間弟弟因小事爭吵,而侯闕豪全不知情。回港後買了上好檀香及
鮮花叩謝祖師,叩謝時取得另一乩文:「正氣自然充足,無庸言三
與六;聯壇叩謝深恩,兄弟更要和睦。」從此全家入道。

擅於拆字命名
作為信善玄宮的道長,侯闕豪關注區內居民的家宅平安。他
深諳拆字之法,認為凡事要順天行事,他舉出兩個為區內屋邨命名
的例子:一是在他出任分區委員會副主席的一次會議時,( 當時仍
未有區議會 ),房屋署建議將南昌邨命名為通州邨、僑蔭邨或新填
海邨,但侯闕豪反對上述提名,建議命名「南昌邨」,取子孫昌盛

286 深水埗風物志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86 31/8/2011 19:50:16


人物憶昔
之意,且南昌街亦為深水埗居民所熟悉。一週後獲政府接受。數年
後,侯闕豪出任南昌中西分區委員會署理主席時,房屋署提名將麗
安邨定為麗軒邨,侯闕豪認為「軒」與「牽」同音,有「牽掛」之意,
而提出「麗安邨」的建議,又「麗安邨」近欽州街,而欽州街於日
佔時為日人行刑之地,不少人無辜死去,每逢農曆七月陰魂野鬼出
現,故侯闕豪建議名為「麗安邨」,希望能達致陰安陽樂,居民安
居其中,亦被房屋署所接受。
信善堂最先成立於廣州芳村花地,1964 年遷至澳門。1972
年弟子羅紫彥因在深水埗醫局街 136 號六樓開設「權威針織廠」,
將七樓天台借出而成立「信善紫闕玄觀」。後因信眾日多,羅紫彥
將六樓以數萬元售予信善紫闕玄觀,發展至今。據侯闕豪所言,一
為天界,六為地界,之前此單位曾租給很多人,但無人能長久居住。
只有信善紫闕玄觀因道通天地,安然發展至今。而觀中信眾來自社
會不同階層和行業,包括議員、公務員、地產、廣告、裝修、旅遊、
會計、電器等。

闡揚道教精神
信善玄宮成立的
宗 旨 為 忠、 孝、 廉、
節、義、信、仁、惠、
禮,以尊師重道、闡
揚中國道教傳統精
神,惠及黎民,以善
為本。侯闕豪稱初到
深水埗時居民對道教
欠缺認識,不太接受。
在他們默默耕耘下,
漸 已 獲 得 坊 眾 的 認 信善紫闕玄觀
同。他們從成立中藥 The Taoist temple Mr. Hou serves
部開始,除初一、十五外及假日外,每天早晚贈醫;86 年開始施藥,
所贈之藥有二萬多劑。贈醫施藥外,亦為區內服務,包括:乩壇扶
鸞、打齋超渡、祁福消災等功德法事,惠及陰陽,近六年亦舉辦暑
期書法班。每年 2 月 19 日觀音誕免費設齋宴招待街坊長者,齋宴
由二十六多年前在七樓觀內舉行,至近年已改到酒家開席;又為區

深水埗風物志 287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87 31/8/2011 19:50:18


人物憶昔

內屋邨坊眾義務祈福頌經,如今年 7 月 10 日在富昌邨為街坊居民
義務舉行超幽法會,祈福一整天,以求居民平安。
道觀逢星期一、三晚八時及一、三、四、六上午十時開乩,
任何人均可寫下扣示表問乩。觀中有經生,義務為人誦經;經研班,
對捐助者會逢星期四為善長唱讚聲,為其祈福。而扶乩時凡賭博政
治不答。觀中亦有售賣香燭靈符及簽語,亦有解簽及宗教授課。設
獎學金於每年道教節贈予本港道教學校成績優異的學生。侯闕豪憶
述多年前有居民被下降頭,他不惜冒險通宵為其誦經施法除魔,結
果導致自己受傷,影響一眼失明。

捐助國內教育及醫療
信善玄宮除為區內服務不遺餘力外,亦將善信捐贈的資金用
於香港及國內的公益事業、例如:在國內十多個省市,資助和興建
了八十多所中小學校,幫助山區貧困兒童就學;在廣東省英德市及
揭西市興建信善醫院,發展醫療服務,關顧市民健康;設立非牟利
安老院、幼兒院及四十多所孤兒院,恤老扶幼;四川地震時,亦出
錢出力,到內地賑災。更設立「信善愛心助學基金」,捐助國內多
所大學的貧困學生,不少大學生受惠,據說單是為北京人民大學已
捐贈了七百多萬。曾專訪北京白雲觀和各地宮觀,拜訪中國國家宗
教 事 務 局, 開 拓 中
國道教與香港道教
團體的交往。
1977 年 由 於
信 眾 日 增, 深 水 埗
道 壇 已 不 足 應 用,
其時有善信將沙田
大圍白田村一幅土
地 捐 出, 及 後 一 直
發 展, 至 今 更 成 了
信善玄宮的總壇。

2011 年玄宮的道士在富昌邨舉行法會
Taoist priests were holding a blessing ceremony in Fu Cheong
Estate, 2011

288 深水埗風物志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88 31/8/2011 19:50:19


人物憶昔
陳 東 博 士
陳東博士:白手興家,透過街坊會及區議會服務
整個深水埗,努力作出貢獻。
訪問日期:2010 年 11 月 11 日

出生於 1936 年,原名陳東成,學師時師


傅說陳東二字已經足夠,遂名陳東,而日後他經
營的業務多命名為東成。

白手興家
他 1949 年來港,兩年後到深水埗,當時只有十五歲,在大南
街任打鈕門學徒,並住在那裏。其時的大南街及欽州街均非常荒蕪。
當時工資每月只有七元,但能有工作已是不錯的了。主要是騎單車
送貨,大袋的布料衣物堆的滿滿。打鈕門也是邊學邊做。每天早上
七時開始工作,經常要做至凌晨,甚到深夜三時。一年最多只有六
天假期,初一至初三也要輪流看舖。當年的製衣廠,勝家衣車與大
摩打相連,而兄弟牌還未流行。
他在 1959 年結婚,曾做過多份工作,在不同工廠中「捱」過。
1965 年,他到麗新製衣廠任職,升職為師傅,月薪百多元。
1967 至 1968 年他自行開設店舖,最初面積只有數十方呎,
位於荔枝角道 23 號一幢唐樓的十樓,做打鈕門,名為「東成鈕門」。
當時只有三數部衣車,數名工人、母親、外母、一位親戚,一起從
早至晚,努力地做。當時的孩子還小,夫婦倆把蓆子鋪在地上,讓
他們睡。店舖打烊時已是深夜,便把他們抱回家。數年後,他在欽
州街近海壇街以二萬多元買下一個店舖。他與左鄰右里互相幫助,
感情很好。當時舖上住了一些便衣警察,由於他的母親煮得一手好
菜,經常請他們吃飯,於是與這些警察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大展拳腳
與此同時陳東亦在運輸業發展。1967 年他擁有貨車、的士、
小巴。當時的士起錶只是一元。連車及的士牌只需三萬元一輛,最
早使用平治 (M.BENZ) 房車充當的士也是從他開始。而他由三十三部
的士開業,公司則名為「東成的士」,還擁有八部小巴。

深水埗風物志 289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89 31/8/2011 19:50:20


人物憶昔

1970 至 74 年,
陳東在深水埗開設股
票行,其時坊眾買股
票的也不少。但一場
股災令他損失不少。
1978 年他遷離深水埗
至其他地區居住。但
業務仍多在深水埗。
八十年代中陳東
成立針車業商會,當
( 中 ) 陳博士是東方冬泳會創辦人之一 時以四十多萬購入現
Dr. Chan (Middle)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Eastern 時荔枝角道四千多平
Winter Swimming Association
方呎的會址。陳先生
做的衣車生意以日本衣車為主,由於歐洲衣車配件貴,故較少出售。
1989 年更拓展業務,將衣車生意推展至越南、北韓等地。

回饋社區
早自七十年代開始,陳東已參與街坊會的工作,數十年來未
有停止。他表示昔日自己赤手空拳來到深水埗,當發覺自己總算安
定下來時,希望能回饋深水埗。而深水埗的最大特色有二:一是有
人情味,街坊們互相扶持,彼此幫助;另一是深水埗特別多街坊會,
有六、七個之多,和別的地區多只有一個大相逕庭。
陳東熱愛運動,他是東方冬泳會的創會副主席。該會原是東
方體育會屬下的一個冬泳團。早期位於荔枝角美孚橋底,其時主要
的泳會有三個:至健會、青年會及東方泳會。而美孚新邨現址原為
美孚石油公司的油庫。早期泳棚只是竹棚,後來才改為三合土。初
時會費每年十多元。六十年代曾舉辦初冬泳長途賽,參加者非常踴
躍。現在泳會仍然存在,只是地址已遷至汀九的近水灣。
總結陳東能在區內獲得普遍的認同和尊重,其成功的因素,
他認為主要是勤奮和熱誠。

有關深水埗的點滴
陳東憶述早年大埔道近石硤尾一帶,都是西洋菜田,尚未被
開發。通州街對開便是海旁,1960 年底才開始填海。青山道、長

290 深水埗風物志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90 31/8/2011 19:50:23


人物憶昔
沙灣道、荔枝角道均為深水
埗的主要幹線。地鐵原擬建
於荔枝角道,後因商戶極力
反對,始改為長沙灣道。
他還記得桂林街通州
街口有個淡水魚碼頭,不少
漁船買手皆泊船於此,不分
寒暑。每天不少買手赤身跳
進水裏,搶先游到運魚船挑 雙十暴動
選魚類。有一次一個買手跳 The riot in Oct 10, 1956
水時不幸撞在碼頭上死去,政府遂禁止了這種搶先揀魚的行為。
轟動一時的六村大火發生於聖誕節前夕,熊熊大火至翌晨亦
未能撲滅。當時福榮街、福華街等一帶有大量災民睡在街上,無家
可歸。回憶起來也令人傷感。
五十年代的深水埗在十月十日是沒有人掛五星旗的。聞說雙
十暴動與掛上台灣雙十旗有關。一輛領事館的汽車被人群襲擊,調
景嶺也有人前來支援,暴動從李鄭屋、石硤尾開始蔓延,多人死傷。

成功的深水埗人
陳東可說與深水埗結下不解之緣,學師、打工、創業、工餘
活動、公職服務,基本上都與深水埗有密切的關係。他透過不懈的
努力,運用眼光、勇於創業、不斷拓展。由打鈕門,到開設製衣廠、
衣車行、運輸公司、股票行
等。更曾將業務拓展至東南
亞,堪稱眼光及魄力兼備。
難得的是他能兼顧運動,並
長期服務社會,出任街坊會
會長、區議會議員等公職,
過平衡而有意義的生活。

陳博士在活動中致辭
Dr. Chan was giving a speech

深水埗風物志 291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91 31/8/2011 19:50:28


人物憶昔

梁 頌 明 先 生
梁頌明先生 : 自幼經歷考驗,努力求學,幾經
辛苦終於成功。印證了成功需苦
幹的道理,及後積極回饋社會。
訪問日期: 2011 年 6 月 23 日

1947 年生於香港,為忠誠集團創辦人。一
生面對逆境,終憑着堅忍的精神,白手興家,創
立一番事業。

自幼經歷人生的挑戰
梁頌明少時家住塘尾道雷生春附近一幢四層高唐樓的天台石
屋。父親有兩位太太及十二個兒女,在白楊街賣菜,很少回家。母
親是二太太,育有四個兒子,他排行第二。母親在塘尾道賣菜為生,
個性堅強,不提「辛苦」、「慘」等字。梁先生深受母親薰陶,工
作四十五年來從不投訴,抱樂觀態度,享受自然、自在、自得。
梁頌明對家庭生意 ( 他在學生手冊上父母職業欄是寫「商人」
而非「小販」) 付出良多。他曾在後巷看管菜蔬,因抗拒被強盜搶
奪而被襲擊;也因做無牌小販,多次代表家人上法庭。他向法官表
達家境困難,而獲發十五元恩恤金。他面對警察毫無懼色,自小已
養成堅強鬥志、永不言敗的性格。
他在課餘時間便幫母親剪膠花、串膠花,在工廠剪線頭等,
一般清貧子弟幹的活,梁頌明也經歷過不少。

努力求學的過程
小學時梁先生在塘尾道官立
小學完成了一年級後,便轉往較著
名但距離較遠的農圃道官立小學就
讀。他早上做飯給弟弟們進食後,
便步行四十五分鐘上學,中午只帶
麵包,放學後也是步行回家,再到
菜檔幫手。母親每天給的兩角錢車
梁頌明是九龍工業學校的校友 資都儲蓄起來,三個月下來便夠買
Mr. Leung is an alumni of Kowloon
Technical School 一條「扯」褲了。

292 深水埗風物志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92 31/8/2011 19:50:31


人物憶昔
小學畢業後派不
到中學學位,梁先生到
地盤學做水喉匠,三天
後收到福華街實用中學
取錄的信件,母親才舒
一口氣。三年後該實用
中學要與九龍工業學校
合併,三百名初中三年
梁頌明積極支持學生參加考察交流活動
Mr. Leung actively supports students to go on exchange trips 級學生只有少數能獲得
中四學位 ( 註 1),梁頌明成績優秀,排首四十名,故能順利升學。
中五會考他報考七科,成績不錯,獲得升上中六的資格,無奈家中
兩個弟弟仍在求學時期。當年在清貧家庭作為兄長的,於中學畢業
後便要投身社會工作,少有例外。

事業上尋求自己的路向
梁頌明初時投考工務局,面試被考問物理科的波義耳定律及
牛頓定律,對答如流,一見即獲聘用。後來因受不了地盤的曝曬而
辭職,轉往香港大學任會計部文員。三個月後他發覺自己的個性不
喜愛會計,及接受父親「生行街、死掌櫃」的看法,辭職轉往房屋
署,穩定地做了十二年。期間他結婚生子,並不斷在夜間進修管理
課程,且獲 GCE 兩科高級程度及三科普通程度合格資歷,彌補未讀
中六所失去的。後來轉往地政署工作,學習了很多有關地產的知識,
並建立了各方面的人脈,幫助他日後成功創業。他除了在香港開設
忠誠拍賣行、忠誠地產公司外,也到國內如上海等地投資。上海、
廣州、香港三地公司的員工共八百多人,但他能對大小事務瞭如指
掌。
2003 至 2006 年間,他在上海的投資曾經損失淨盡,但捱了
幾年後便恢復元氣。他認為成功不會一帆風順,是有血有淚的。

回憶點滴
1956 年雙十暴動期間,他在窗口張望,被街上的人喝令退回
屋內。

註 1 KTS 校友專訪 – 福華街實用中學上下午十六班選兩班往 KTS,詳見以下網頁:


http://www。kts。edu。hk/ktsaa/interview/lohc/lohc。htm

深水埗風物志 293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93 31/8/2011 19:50:32


人物憶昔

當年有人沿街叫賣飛機欖、麵粉公仔、叮叮糖、棉花糖等。
六十年代初大埔道的山邊仍有菜地,現已不能復睹。
梁頌明年少時的玩意是打波子、拍公仔紙、玩 「斜斜」( 用
小繩穿過搥扁了的汽水蓋,使快速轉動的玩意 )、放風箏、打乒乓
球等。

成功須苦幹
他記起在母校的日子,當年老師十分嚴厲,也沒有對他特別
好,做錯事懲罰很重,但他不記恨,反覺得他們開導了自己,令自
己知所努力,更加發憤。故此今天他很樂意回饋學校。( 註 1)
他也常到國內山區如饒平鎮、大波鎮協助開辦學校,並以扶
輪社名義捐贈物資,如電腦、金錢等,對國家教育出一分力。

積極回饋社會
梁頌明可說是戰後的深水埗,甚至香港貧寒家庭出身而靠自
身奮鬥,創業成功的表表者。檢視由求學、工作至創業的過程,他
的確面對一波三折。從不平坦的道路上,憑他永不言敗,努力不懈
的精神,取得成功。

當年的賣菜小販
Hawkers who sold vegetables in the past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註 1 九龍工業學校四十五周年,梁頌明捐贈了四十五萬元,供學生到外地考察學習。

294 深水埗風物志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94 31/8/2011 19:50:34


人物憶昔
馮 文 傑 先 生
馮文傑先生 : 從事製衣、經紀,到成為製衣廠
東主,從入口衣車到改良技術,
提升製衣業的生產效能。
訪問日期:2011 年 2 月 25 日

他在 1949 年中國「解放」後來到香港的。
由於戰爭的影響,他讀書不多,英文也是在唸夜
校學來的。幸而其父從事教育,對他知識基礎的
建立有所幫助。他在香港第一個落腳點是深水埗,住在深水埗大廈,
大廈有升降機。位於深水埗醫局對面。
戰後深水埗工業的發展
戰後至五十年代前,香港是一個工業並不十分發達的轉口港,
但解放後,不少南來的商人、工人等隨著逃難把工業及技術如:膠
鞋、搪瓷、紡織,紗廠等以至上海的工業設備帶來香港,促成香港
紡織業急速發展。當時香港在紡織及膠鞋這兩個行業發展得特別
好。著名的如:馮強膠鞋及稍後的步陞鞋;紡織方面則由織布發展
為製衣。初期製衣的技術還很原始,後由紡織帶出漂染,接下來又
有搪瓷,但工人容易得到肺病。

製衣業的勃興
香港的製衣業曾經是香港最主要的輕工業,產品質量俱佳,
大受海內外買家的歡迎。製衣業在深水埗的迅速發展也促成了區內
的成衣業天光墟,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光顧。
當時深水埗碼頭附近及公共屋邨人口集中,多為貧苦大眾,
為製衣業提供大量勞動力,有利製衣業發展。其時剪線頭和穿膠花
都很普遍。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是全民就業。單以剪線頭為例,一
有大訂單,差不多所有順寧道的居民都參與剪線頭的工作。
製衣業的勃興,使深水埗出現了幾條很有特色的街道:一是
南昌街,製衣的材料,如線、鈕、花片等均集中在那兒。另一是汝
州街,是布行集中地。而荔枝角道則主要是製衣業的集中地,但當
深水埗碼頭消失後,長沙灣道成為了成衣批發的集散地。直至八十
年代,中國經濟改革及開放,製衣廠開始北移。

深水埗風物志 295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95 31/8/2011 19:50:35


人物憶昔

由經紀到廠家
他六十年代打工,七十年
代創業。這個過程和發展不是
刻意得來的;他起初任職經紀,
慢慢建立人際網絡,建立誠信,
將產品介紹給有需要的顧客,
同時為廠家提供意見。後來一
個機遇自己成立公司,有朋友
馮文傑 ( 攝於東方冬泳會會址 )
協助籌措資金周轉,起初是接 Mr. Fung (Photo taken from the site of
手一間自己任職的公司,用公 Eastern Winter Swimming Association)
司餘下的貨物和日本人做生意。先用家庭衣車,後改用工業衣車。
接到訂單,他便負責混合、處理不同物料。馮文傑還負責裁剪、車
縫及製燙這三個重要部分。首先買布,在裁床上放好,用筆畫上記
號,再裁剪,若做得不仔細會浪費很多布料。所以先由師傅負責畫
上記號,他會用盡布的每一部分,以節省成本。製衣業是勞動密集
的工業,一個縫紉機需四至五名工人分工協作,帶動大量就業機會。

盛極一時的針車業
馮文傑是針車業發展的幕後英雄,多年來一直默默為製衣業
和針車業服務。當年有些針車入口商在歐美,尤其在美國,購買二
手衣車回港供應廠商使用。最初是出租的,因為廠家買不起。他也
開設針車行,輸入不同國家的衣車,供應廠商的需要。他又長期與
與一間日本針車製造廠合作,協助改良衣車,並設計和生產一些優
質的針車配件,讓工人更易操作,提升生產效能。
當時較先進的摩打可以驅動數十部衣車,後來更改用更先進
的「氣摩打」。速度由每分鐘一千轉增為二千轉,再增至四千轉、
五千轉、一萬轉,但後來工人應付不來,所以速度減慢下來。
由於現時香港製衣業日漸式
微,針車業亦隨著製衣廠慢慢北移,
主要的客源也在國內。香港針車行
的數量也不斷下降。
馮文傑是新利標針車有限公司的東主
Mr. Fung is the owner of New & Rebuild Sewing
Machine Co., Ltd

296 深水埗風物志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96 31/8/2011 19:50:39


人物憶昔
馮 好 珠 女 士
馮好珠女士 : 自小學階段已居於深水埗,與深
水埗一起經歷很多滄桑變化。
訪問日期:2011 年 5 月 23 日

1948 年 5 月生於香港,現已退休。年幼
時住上海街,約十歲時遷往深水埗石硤尾街,婚
後住大埔道,於深水埗居住了超過半個世紀。

自幼家貧書少讀
馮好珠家中本來有七兄弟姊妹,她排行第三,兄姊早夭。父
母及五個孩子於深水埗石硤尾街一幢唐樓的四樓居住。戰後香港缺
乏幼稚園教育,小學教育仍未普及和規範化。她小學一、二年級於
一所基督教堂學習,並無正規課程,只是每天數小時聚在一起遊戲
和學習。
她三年級轉往「合一堂」學校,開始學習英文。當時用的英
文課本是牛津出版社當時最流行的 Oxford English Course book 3 “A
man, a pan, a man and a pan, a pan and a man …”課本。直至五年級
因其中一位弟弟要入學讀書,身為女兒的馮女士便要「退位讓賢」,
輟學而進入社會工作了。之後她曾到旺角勞工子弟學校夜學部,及
旺角諸聖堂夜校就讀小六,但由於工廠工作經常需要加班,始終未
能完成小六課程。

進入社會
六十年代香港輕工業蓬勃,尤以製衣業最多,家庭式及「山
寨式」小廠房在深水埗大角咀一帶尤多。
她曾與母親一起,取膠花回家串。馮女
士先後從事過縫車布袋 ( 二元五角一打,
即十二個 )、剪線頭、揀鈕、假髮等行業,
較長時間在大角咀設有獨立廠房的天虹
製衣廠工作。婚後轉往電子廠做半導體
六十年代的織機
A knitting machine, 1960's
裝配工作。當時工資多以件工方式計算,

註 1 詳情可參閱本書有關天光墟一節的內容。

深水埗風物志 297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97 31/8/2011 19:50:40


人物憶昔

每星期或兩星期出糧一次。
六十年代時公共交通除港島有巴士和電車外,九龍新界區的
交通運輸主要還是靠巴士。巴士班次並不頻密,候車半小時是等閒
現象,車費相對也不便宜。她小學時相約同學早上六時起來,步行
上學以節省車費。當年的物價頗為穩定,一毫子可買一個「口琴
飽」,足以飽肚。
由於交通費不便宜,居住及工作在深水埗和大角咀一帶的馮
女士等閒不會往別區去。足跡東不出現今太子及旺角,西不出荔枝
角荔園。買菜在旺角街市或北河街街市,到何文田山已像是去「旅
行」一樣了。

美好的回憶
「睇大戲」( 看粵劇 ) 是馮女士最
熱愛的娛樂。今太子聯合廣場舊址 ---
東樂戲院,是她最津津樂道的地方,因
為常有「大戲」上演。入場時雖有人帶
位收票,但觀眾多帶小朋友一起觀賞是
平常事,帶位員也不會干涉。戲院中零
食叫賣不絕,花生穀滿地。現今楓樹街
球場當年也常搭起戲棚「做大戲」,陳 鴨寮街今貌
錦棠、梁醒波、譚蘭卿等「大老倌」常 Apliu Street at present
有演出。而任劍輝、白雪仙則多數不在戲棚而在大戲院演出,每有
演出,門票必為眾多「媽姐」搶購一空。
除「睇大戲」外,聽收音機是另一重點娛樂。她的父親初買
收音機聽廣播時,鄰居紛來分享。往荔園看大笨象也是假日節目之
一,荔枝角泳棚則視作高級場所而未去過。
馮女士最難忘的節日是農曆七月七日乞巧節 --- 亦即「七姐
誕」。她會約同三五女性知己,買齊紅白黃三色「七姐粉」及果品
一起賞月,歡度節日。當時有大大小小七彩繽紛的「七姐盆」,大
的用來觀賞,小的用來拜七姐後燃燒作祭品。
馮女士憶述當年鴨寮街有俗稱「天光墟」的市場,是批發貨
品給開大排檔或地攤的零售小商人的場所,也有零售。( 註 詳情可
參閱本書有關天光墟一節的內容。) 買賣雙方於凌晨四、五時聚集

298 深水埗風物志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98 31/8/2011 19:50:42


人物憶昔
交易,天亮時便即散去。

慘痛的回憶
由於馮女士於戰後出生,
並無日佔時期的回憶,但聽過
母親提及三年零八個月捱餓的日
子,也聽母親說過近花墟處滿是
餓死的屍骸。馮女士的兄姊戰時
因病不治身故,母親把兩個小孩
的屍體投入近東樂戲院的大坑之 日佔時期她的生活十分艱苦
中,是為畢生的傷心事。 She had a hard time during Japanese occupation

對於 1967 年香港暴動,馮女士記得當時母親不准他們外出。
當年她不看報紙,故所知不多,但仍記得在旺角勞工子弟學校旁的
公主道天橋遇害的林彬。( 註 1 )

戰後深水埗小市民的生活
馮女士來自低下家庭,她的經歷代表了戰後五十年代初成長
的一群:雙親忙於工作,無暇細心照料,兄弟姊妹眾多,父母重男
輕女、一群做大哥大姊的小學仍未畢業,便要投身社會在工廠與各
式勞動行業奮鬥,而弟妹們卻有機會讀上中學甚至大學…,這一群
人士現在均已達退休年齡了。
馮女士述說她童年與進入社會
工作的過程,環繞著深水埗一帶的範
圍。她的成長、工作、結婚、生兒育
女,長達五十三年都居住在深水埗,
可算是一個深水埗的老街坊了。在深
水埗這一類舊區的小市民都過著儉樸
的生活,在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及民間
文化中成長,可惜「大戲」、「乞巧
五十年代深水埗的工廠
Factory in Sham Shui Po, 1950's 節」等在香港現在已日漸式微了。

註 1 林彬是六十年代商業電台的播音員。1967 年暴動期間,他在節目「欲罷不能」中,
痛斥「左仔」( 支持國內文化大革命運動的人士 ) 擾亂社會秩序,是「無恥無良、
低能辣撻,下流賤格」。1967 年 8 月 24 日早上,林彬在何文田山駕車上班時,
遭人潑汽油點火焚燒。翌日傷重死亡。當時有自稱「地下鋤奸突擊隊」的組織發
表公告,承認責任。

深水埗風物志 299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299 31/8/2011 19:50:45


人物憶昔

馮 名 姬 女 士
馮 名 姬 女 士: 居 住 蘇 屋 邨, 父 母 都 是 來 自 國 內
的文教界人士,屬小康之家,但小
學畢業後,也要到工廠當暑假工。
訪問日期:2010 年 11 月 22 日

五邑工商總會學校就讀
出生時住在蘇屋邨百合樓。她與幾兄弟姐妹都在
五邑工商總會學校讀書。1960 年入學,仍記得
班主任是李老師,當年教音樂和尺牘的是蘇老師的丈夫。當時各科
的功課都很多。她又記得讀書時曾代表學校到大會堂表演,十分難
忘。而當時的玩意也有不少,例如跳飛機、跳繩、搲子 ( 米袋 )、波
子、踢毽、公仔紙等。父母都來自教育界
她的外祖父是律師,母親也是唸法律的。母親於廣州讀大學,
來港後,在荃灣一間叫基全的天台學校任
教,後到中聖小學任職訓導主任。當年一
位教師要轉到津校任教要付出五千元茶錢
( 賄賂 ),實在不易負擔,故她選擇留在私
校。當時住蘇屋邨的月租為二百四十元。
父親為馮一正,人稱「正翁」,在
華僑函授學校任教會計科。他同時做老
闆,又做風水師。他曾在雜誌《藍皮書》
馮名姬年少模樣
主持專欄「有問必答」,回答風水問題, The appearance of Ms. Fung
深受讀者歡迎。 when she was young

蘇屋邨的生活
生活方面,她還記得幼年在蘇屋邨百合樓及彩雀樓居住時,
每逢中秋節都會點「蠟燭陣」。當年許冠傑也住在蘇屋邨,曾因為
樂隊「夾 BAND」,聲浪太大而被人投訴。她還記得當時一般家庭
都會串膠花,有鄰居負責取貨、分發、交貨、派人收製成品等。
其爺爺曾取鎖匙扣回來加工:用鐵鉗把鎖匙扣扣好,幾角錢
一「籮」( 即一百四十四件 )。此外有公仔油顏料等。當年也有不少
雜貨,包括米、油、火水、火水爐等物品,也會有人送貨送到樓上。

300 深水埗風物志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300 31/8/2011 19:50:48


人物憶昔
故人雖不出門,但可購買各種各樣的
日用品,十分方便。小學方面,五邑
工商總會學校每年都有不少同學經派
位進入本區的名校。
在 七 十 年 代, 區 內 需 要 大 量 勞
工,於是她借了別人的身份證,報大
自己的年齡,終於到了新蒲崗安培泛
達電子廠工作。後來她又在朋友位於
福榮街和福華街住處的車衣廠工作。
馮名姬曾在製衣廠當暑假工
工廠的衣服大多都是原工起貨。後來 Ms. Fung has done a summer job
經朋友介紹,她也曾當過幼稚園助教。 at a garment factory
相片來源:利工民
她 仍 記 得 童 年 時 的 物 價, 例 如
「斗零」( 五分錢 ) 一碗白粥,其他味道的粥也只需一角錢。此外,
孖腸一角,牛腩河三角,十個雞尾包五角,物價十分廉宜。

馮女士小時住在蘇屋邨
Ms. Fung lived in So Uk Estate in her childhood
相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深水埗風物志 301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301 31/8/2011 19:50:51


人物憶昔

馮 檢 基 先 生
馮檢基先生 : 社會工作者,立法會議員,多年
來在深水埗區服務,為市民解決
各種問題。
訪問日期: 2010 年 11 月 17 日

1976 年,二十三歲的馮檢基於大坑東徙置
區工作。1979 至 1982 年,馮檢基赴英進修,
1982 回港於公共房屋政策評議會工作,在白田
里設立議員辦事處。

對深水埗印象改觀
馮檢基初到深水埗時,是在一個 SOCO(社區組織協會),工
作是將個人團體化起來。最初深水埗給他的印象是髒、舊、亂、怕,
但三個月後他對這區完全改觀。他發覺這區的人情味極濃,居民能
互相關心,每到夏天街坊們會到下面的公園乘涼,閒話家常。他每
次回深水埗,居民也會留下湯水給他喝。
馮檢基對深水埗的認識始於兩段淵源:其一是中三時參加校
內的社會服務團,在深水埗派發救濟品。其二是當時其兄長在深水
埗海壇街的山寨製衣廠工作,每逢暑假馮檢基也會前往當幫工。其
時的山寨廠開於唐樓樓上。而深水埗的山寨廠以製衣廠為多。五十
年代的深水埗是一個擁擠的住宅區,區內人口密集,但以工人居多。
而娛樂設施不少,單是青山道已有幾間戲院。

關注房屋問題
馮檢基指出,當年深水埗有三大徙置區:大坑東邨、石硤尾
邨和李鄭屋邨,問題很多。單是石硤尾已花上了三十年來重建。通
州街臨時街市花了二十年仍未重建。他最先在大坑東時,已推動屋
邨重建,開設合作社、社康組及組織旅行活動,藉以團結居民。他
也曾發動五百名居民包圍房署,要求重建大坑東。馮檢基認為人力
是區內的最大資源。1982 年馮檢基留英,學成返港後,任公屋評
議會職員。當時社區組織協會及深水埗民生關注組經常反對加租。
從石硤尾至白田,馮檢基認為不同屋邨要有不同的處理,如蘇屋邨
有四十年的歷史,第一期已遷至元州邨,第二期仍在處理中。

302 深水埗風物志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302 31/8/2011 19:50:53


人物憶昔
任內他最感得意的是
長沙灣邨重建。當時房屋署
原擬將居民遷往荃灣,但居
民群起反對,並提出原區安
置。長沙灣邨原作興建公園
用,而旁邊的公園則建為屋
邨,但公園由市政局負責,
而屋邨則由房協負責。由於
馮檢基當時身兼市政局議員
及房委會委員之職,結果與 2010 年馮先生出席盂蘭勝會活動
市政局及房委會二者開會及 Mr. Fung attended Hungry Ghost Festival, 2010
斡旋下,不必召開記者會及展開任何抗爭行動,在和平的情況下協
調出良好的方案。而原來長沙灣邨的居民被安置於公園地,即現今
之幸福邨。

難忘的事
最難忘的是南昌渠面小販僭建物清拆事件。當年南昌街擺滿
攤檔,有些更自行蓋上兩、三層。街頭、街尾的大牌檔,衛生及安
全情況均甚差。但街市空間不足,未能安置他們。經過多次的談判,
終於設計了今天的「路邊格仔」擺賣區。
八十年代在「床位寓所條例」下,深水埗的籠屋已大幅減少,
代之而起的是板間房及劏房。昔日的籠屋一張床有三層,床與床間
僅容一人通過,一個單位有十多張床,三十至四十人住在一起,環
境惡劣。住客多為四十歲以
上 的 體 力 勞 動 者。 九 十 年
代,南亞人湧入,不少在區
內工作,亦成為了深水埗的
另一個特色。

深水埗的特色
馮檢基認為深水埗最
大的特色是:舊樓多 ( 全香
港排第三 ),長者比例全港
惜別立法會大樓,2011 年
Farewell of the former site of the Legislative 最高,同時亦是全港最貧
Council, 2011

深水埗風物志 303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303 31/8/2011 19:50:56


人物憶昔

窮和健康最差的地區。但深水埗的快樂指數卻是全港第二,這與區
內居民濃厚的人情味有關。
至於今昔相比,他認為深水埗雖然一直較為貧困,但昔日不
少山寨廠發外工,居民只要願意工作便可以獲得機會;但今天工作
比較難找,肯做也不一定可以有得做。但今天深水埗的居住環境及
公屋設施、區內的配套等卻比昔日為佳。

嬋 姐
嬋姐:天資聰穎,為弟妹而犧牲學業,自食其力,終能擺脫逆境
,改善家庭環境。
訪問日期: 2011 年 6 月 22 日

1956 年生於香港。幼時曾居於深水埗兩層石屋中的半間。四
歲時遷往石硤尾七層徙置大厦 ( 石硤尾臨時徙置區 )24 座 ( 前稱 BB
座 ) ,單位面積為一百二十平方呎,月租十四元。她至今仍保存當
年的租單,現任深水埗政務署職員,對深水埗有深厚感情。

自幼家貧
家有七兄弟姊妹而她排行第二,童年生活清苦,曾立志當教
師。父親收買舊風扇、打字機等,翻新後拿到鴨寮街擺賣。當年鴨
寮街以地攤為主,數量不多,且只賣舊東西,不像現在的商店及攤
檔密密麻麻,銷售的物品五花八門。
母親終日在家車衣,但車縫一件恤衫只得一角錢,收入微薄。
姊 姊 讀 完 小 學 五 年 班 後,
便到工廠做雜工。嬋姐自小
便協助母親的車衣工作,及
打理全屋家務。她九歲時已
負責計劃全家膳食、洗衣熨
衣、照料弟妹洗澡及其他所
有雜務等。母親每天給她若
干買餸錢,她多在石硤尾街
市 買 餸, 然 後 洗 菜 煮 飯。
六十年代深水埗區有很多製衣廠 由於錢很少,所以每餐餸菜
Garment factories were common in the district

304 深水埗風物志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304 31/8/2011 19:50:58


人物憶昔
均 不 多, 只 有 鹹
魚 青 菜、 腐 乳、
豆 腐 花、 豬 油 和
豉 油 撈 飯 等。 如
果某天有通菜炒
牛 肉, 父 親 便 會
叫嬋姐買酒品嚐
了。 當 年 生 活 困
難, 所 以 街 市 也
有一些酒樓食肆
顧 客 吃 剩 的「 餸
腳 」 出 售, 叫 做 六十年代的街市
「 雜 水 」。 有 不 A wet market, 1960's
少人光顧。月尾母親未領到工資前,捉襟見肘,常因缺米而要少量
散買回家。交不了租,典當飾物是平常事。她每天到鴨寮街幫忙父
親收拾攤檔,把沉重的東西搬上五樓再放入牀下。由於她聽話肯做
事,讀書成績又好,自小得到父母的疼愛。
她與父親感情最好,少時最難忘的是父親常單獨叫她在鴨寮
街附近的「煙仔檔」等候,再帶她一起往皇宮戲院看電影,並將全
套《如來神掌》看完。可惜父親喜歡賭博,故家中沒有甚麼積蓄。

為家庭甘願放棄學業
當時基隆街有一個組織叫「培幼會」,以來自美國匿名誼父
母供養誼子女方式,每月津貼嬋姐四十五元生活費,每年聖誕節有
二百元,使她可安心在程度較高的聖多馬小學就讀至六年級。嬋姐
會花一至二元請街邊的寫信伯伯寫信,再由培幼會轉交誼父母。培
幼會要求她不能使用津貼於大陸公司購物,且開支要有單據,並會
上門訪問。一旦發覺家庭生活有改善 ( 如已安裝電話等 ),便會取
消津貼。嬋姐小學畢業之後,便主動放棄津貼,自食其力。
嬋姐小學階段便往製衣廠做暑期工幫補家計。小學會考放榜
後她雖考獲佳績,派往第一志願的銘賢書院,但她經過兩晚思量後,
毅然決定改讀夜校。日間工作幫補家計,並支持眾多弟妹讀書。她
報讀了惠僑夜校,但因要時常加班,且母親要施手術,她僅唸完中
一便輟學,殊為可惜。嬋姐放棄了做教師的願望,後來由兒子完成。

深水埗風物志 305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305 31/8/2011 19:51:01


人物憶昔

家境日漸改善
小學畢業後,嬋姐在青山道尾近昌華街一間工廠車縫旅行袋,
每天帶午餐盒步行上、下班,過著刻苦勤勞、節儉但快樂的生活。
不久她從事製衣工作。七十年代初製衣業蓬勃,1973 至 1974 年更
是全盛時期,極易找到工作。當時她車縫牛仔褲、縫盤等。工餘時
她喜愛和工友一起旅行燒烤,閒時栽種植物自娛。
嬋姐兩個弟弟小學畢業後便做機器學徒,妹妹一直升學,任
職護士,使家境逐步改善。
她在 1979 年婚後遷往荃灣,仍有時接車縫工作在家幹活。及
後搬返深水埗元州邨。她目睹香港製衣業於八十年代因工廠大量北
移開始沒落。

石硤尾徙置區生活回憶
她所居住的七層徙置大厦:前後兩個單位的中隔牆上有小孔
通風;樓梯間有吸毒者;設施不足,只有共用的浴室及洗手間。鄰
里關係融洽,小孩在走廊活動及到天台玩耍,如跳飛機、放風箏等。
治安不錯,但父親的一套「飲衫」(個人最漂亮的衣服)洗後在走
廊晾乾時,需有人看管,否則會被人偷去。
年幼時有一次她與姊姊一起在街上遇見警察,並打招呼,警察
竟給了她們一角錢,當時一角錢可買四個麵包了。她很懷念徙置大
厦的良好鄰里關係,使她十分開心,可惜幼年時的小鄰居,至今大
多失散難覓了。
1964 年港府實施制水,
四天供水一次,她住五樓,
常因水壓不足而缺水,曾與
父親到山邊取水。1967 年因
發生暴動而晚上戒嚴,故父
親呼喚各人收拾檔口,搬運
貨物回家。她記得 1972 年
發生「六一八雨災」,深水
埗街道排水系統較差,每遇

嬋姐所就讀的天台學校的同學
Sim's classmates of the rooftop school

306 深水埗風物志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306 31/8/2011 19:51:02


人物憶昔
大雨,極易水浸。

堅守個人信念
訪問中嬋姐對答如
流,用詞恰當文雅,完全不
像祇有中一程度。她的信念
是:人生不用後悔,每人都
有一條自己的路;要對自己
的選擇有信心,不易受他人
影響。她的成長過程,可說
代表了香港戰後初期,於貧
窮家庭作為大女兒或二女兒
的經歷。中國傳統孝道與為
大局著想的思想,促使她雖
無父母壓力,仍毅然放棄升
學,成全弟妹。
兒童在玩滑梯
Children were playing on the slide

簡 錦 源 先 生
簡錦源先生 : 九龍工業學校畢業,從電子業到
資訊科技業,是資深 IT 界人才,
見證深水埗的發展。
訪問日期:2010 年 11 月 22 日

成長於深水埗
1954 年出生於開平水口。來港後,四歲便
跟隨親人住在保安道一座樓宇的四樓,房屋用三
合土建成,地下的一層前舖後居。屋內有五個房
間及一個廚房,只有尿坑卻沒有大便的設施。石硤尾六村大火還未
發生時,他見到保安道四周仍有不少耕地。祖父和父母都在上環居
住,祖父母是建築公司老板,建屋自住,又出租物業收取租金。父
親做三行的工作 ( 木工、油潻、水泥 )。簡錦源曾經歷過雙十暴動和

深水埗風物志 307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307 31/8/2011 19:51:05


人物憶昔

戒嚴的時刻。
他家附近
的昌華街有部分
出租房間屬一房
四床位的格局,
分租予單身女
性。 五 十 年 代
末,租客們大多
相 處 融 洽。 早
年,前行政局及
立法局議員李鵬
飛在大南街和長
沙灣道附近的香
簡錦源少時就讀於五邑工商總會學校
港紗廠擔任總經 Mr. Kan went to Five Districts Business Welfare Association
理,負責品質管 School when he was young
理的工作。
中小學的階段,簡錦源在深水埗度過。小學就讀於五邑工商
總會學校,他仍記得申請入學的人很多,很不容易才獲取錄。中學
階段在九龍工業中學就讀,很喜歡物理科,經常沉迷於做實驗,及
閱讀很多物理書籍和雜誌,可謂廢寢忘餐,故他物理科的成績很好,
但忽略了語文和其他科目,整體成績欠佳,有留班的威脅。經老師
耳提面命,才猛然省察,注意平衡發展,終於取得會考合格,並升
讀大專。由於他喜歡物理,每有時間便逛鴨寮街,到不同的攤檔購
買零件和二手電器,回去修理和做實驗。他又觀察不同的產品和新
科技,所以對鴨寮街昔日的面貌仍有深刻的印象。

從事電子業的工作
由於家境關係,他中學畢業後,便盡早入讀理工學院,希望
早日投身工作。畢業後他到安培泛達工作,更得到上司提拔。一直
以來,安培泛達奠定高端電子產品的質量標準,其研發的磁帶和記
憶體技術十分先進。當年該公司面試嚴格,十個獲得面試的人當中,
最後只有他一人獲聘。他由低層做起,1972 年的工資為五百元,
1973 年增至九百元。幾年後,他的薪金更增至一千三百五十元,
並且越級升職。他經常主動向上司提出新的和改善的意見,令公司

308 深水埗風物志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308 31/8/2011 19:51:08


人物憶昔
簡錦源 ( 左二 ) 出席國民教育學會的活動
Mr. Kan (the second one from the left) attended an activity held by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的產品質素得以改良,所以很受到管理層的器重。他的工作經驗告
訴他: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當時在鴨寮街謀生的人可分為三類;低下的是收買佬,次之
是梗檔。梗檔是專門買賣次貨的,但在幾年後已被淘汰。高級的是
一些高增值的商家和行業。當時有一家名叫華新的電子產品店。初
期銷售零件、電線、天線,
後來更銷售一些如儀器、成
品、套裝零件等高價值的商
品。及後又跟隨潮流及因應
市場需要,推出不同的手提
電話和電動工具。
高 登、 黃 金 是 主 要 的
電子產品中心。最早在當地
售賣的是冒牌蘋果公司的
貨 品, 然 後 是 國 際 商 業 機
器公 司 (IBM) 的 電 腦 產 品,
兩、三年便是一代。及後更
簡先生 ( 右 ) 與九龍工業學校校長蔡崇機先 多 人 參 與 競 爭, 生 存 空 間
生合照
Mr. Kan (right) and Mr. Choi, the princiapl of
縮 小, 很 多 公 司 也 開 始 轉
Kowloon Technical School 型,如推行雲端運算 (Cloudy

深水埗風物志 309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309 31/8/2011 19:51:11


人物憶昔

computer) 等技術。他們又開始重視減炭排放、減少污染,並提供高
增值的服務。

深水埗正面的東西
他認為深水埗
屬於市區,交通方便,
生 活 多 姿 多 采。 他
又認為深水埗曾經是
中產的搖籃。這些中
產階級多是實幹的人
士。在明愛山邊附近
有較多木屋。但走到
山上的話,則會見到
鄉村和田野,種植了
一些蔬菜等農作物,
四 周 可 見 到 不 少 昆 黃金電腦商場
蟲、雀鳥、田鼠等動 Golden Computer Arcade
物,空氣清新,環境十分舒服。總結來說,深水埗是他度過童年和
接受中小學教育的地方,令他想起很多正面的東西。
他擅長於分析誤差,因為他自覺對事物有更多角度的想法。
他也試過從事買貨、驗貨、售貨,及擔任電子工程師。最終他選擇
自己創業,並加入資訊科技界。他認為香港社會在戰後培養了很多
受過專業和高等教育的精英,是現今香港社會的中流砥柱,很值得
珍惜。他四十多歲時,
遇 上 九 七 移 民 潮, 也
曾 離 開 過 香 港, 不 久
之 後 回 港 發 展。 他 近
年經常返回九龍工業
學 校, 與 師 弟 妹 分 享
他的專業知識和心得,
如製作超級電腦等。

簡錦源的珍藏
Mr. Kan's collections

310 深水埗風物志

017_人物憶昔_20110831A.indd 310 31/8/2011 19:51:15


文物徑 及考察路 線

文物徑及考察路線
遊 覽 路 線 一 : 古 蹟
深水埗有不少具歷史價值的古蹟,實在值得考察和認識。
Rd. 龍翔

ung
Che
ng
Chi
呈祥道
7 eak
Rd. 青
保安道遊樂場
6
s t le P 山

C a Rd.
Wan 長
Che u n g Sha 沙


4



荔枝角道公園(三期)
5

大埔

La 青
Lai Chi Kok Park i 山
Ch 道


(stage 3) i
西

Ko

k

Rd
.

2


深水埗公園


Sham Shuim Po Park 荔





公路



青沙



醫 灣

街 1 道

地圖不按比例 Not to scale

1 2 3 4

深水埗公立醫局 深水埗軍營界石 深水埗警署 前北九龍裁判法院


(今美沙酮診所) ( 今深水埗公園 )

5 6 7

美荷樓 ( 前石硤尾 李鄭屋漢墓 前 荔 枝 角 醫 院


邨第四十一座 ) (2012 年前進行全
面維修工程,未可
入內參觀 )

請注意沿線部分歷史建築物或機構並不對外開放
Please note that some of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along the route are not open to public

深水埗風物志 311

018_文物徑及考察路線_20110831.indd 311 31/8/2011 19:24:03


文物徑及考察路線

遊 覽 路 線 二 : 騎 樓
現時香港僅餘少量騎樓,部分位於深水埗區,歷史悠久,且
各具不同的建築風格,值得仔細欣賞。

2 1 巴


Ch
eu

ng

Sh
a 元
Wa 州
n 街


Rd


.


西九龍中心 福 Un
榮 Ch
福 街 au
華 St

4 3

.
St

ng

Fu

eo

寮 k

Ch
街 Wi
ng

m
Na
Fu St
7 k .

Wa

長 St

汝 沙 .
州 灣
6 街 道


5 基


隆 鴨


街 寮
大 街

醫 街

局 荔 楓樹街遊樂埸



8 Maple St. Recreation



Ground

地圖不按比例 Not to scale

1 2 3 4

元州街 75 號 欽州街 51-53 號 鴨寮街 187-189 號 汝州街 269-271 號

5 6 7 8

醫局街 170 號 北河街 58 號 南昌街 117-125 號 基隆街 130-132 號

請注意沿線部分歷史建築物或機構並不對外開放
Please note that some of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along the route are not open to public

312 深水埗風物志

018_文物徑及考察路線_20110831.indd 312 31/8/2011 19:24:19


文物徑及考察路線
遊 覽 路 線 三 : 宗 教 建 築
深水埗區有不少具有價值的宗教建築,值得了解及探索,可
藉此對區內的文化和歷史發展有更深入的認識。

6
保安道遊樂埸
Po On Road Playground
漢花園
Cas Ha Garden
tle
Par
k R
d. 街

偉智街遊樂埸
Wai Chi St. Playground
青山
5

石硤尾


元州
街 巴域
長沙 街
灣道 1
深水埗公園
Sham Shui Po Park

.
St

ng

荔枝

eo

Ch
西九 角道
4
m
Na
龍走 汝州

廊 街



楓樹街遊樂埸



Maple St. Recreation

醫 Ground
3

海壇 局街

地圖不按比例 Not to scale

1 2 3 4

聖方濟各堂 三太子廟及北帝廟 關帝廟 天后廟

5 6

寶血會女修院 聖老楞佐天主堂
(並不對外開放)

請注意沿線部分歷史建築物或機構並不對外開放
Please note that some of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along the route are not open to public

深水埗風物志 313

018_文物徑及考察路線_20110831.indd 313 31/8/2011 19:24:33


文物徑及考察路線

遊 覽 路 線 四 : 特 色 街 道
深水埗區內有不少具有特色的街道。沿着路線行可以發現很
多新奇有趣的事物。

高登電腦商埸
元州

西九龍中心
2 福榮 1
3 福華

.
St
長沙 街

ng

灣道

eo

鴨寮

Ch

汝州 街

m
Na


Che

ung

4
大南
街 5 Sha
Wan
6

荔枝 Rd.

角道
醫局 基隆 鴨寮

街 街 汝州 街


海壇
街 Lai
7

Chi


Kok



西九 Rd.



龍走


界限街

地圖不按比例 Not to scale

1 2 3 4

福榮街 ( 玩具批發 ) 長沙灣道 ( 時裝 鴨寮街 ( 電子產品 醫局街 ( 大批買賣


街) 跳蚤市場 ) 舊電器 )

5 6 7

南昌街 ( 花邊街 ) 汝州街 ( 水晶珠仔 基隆街 ( 鈕扣街 )


街)

314 深水埗風物志

018_文物徑及考察路線_20110831.indd 314 31/8/2011 19:24:45


文物徑及考察路線
遊 覽 路 線 五 : 傳 統 民 間 手 工 藝
區內有不少具有傳統特色的民間手工藝,當中有些可算是我
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值得保留和發揚。
石硤尾公園

偉智街遊樂埸
Shek Kip Mei Park 1
Wai Chi St. Playground
大埔




元 道



福 街







街 2

西九龍中心 巴

域 大坑東道





汝 寮街


荔 街

角 4


5

3 楓樹街遊樂埸

Maple St. Recreation Ground 大坑東遊樂場


Tai Hang Tung


Recreation Ground
6


西 大 隆

龍 南 街
走 街
廊 界限街 界限街

地圖不按比例 Not to scale


ng
Sha
Wan
Rd. 雄記粉麵熟食檔有很多自製工 1
具,全都是按照麵檔生意的需要
而發明或改良的。( 地址:南山邨
南逸樓地下熟食檔最內面的舖位 )

民協社會服務中心縫紉手藝合 2
作小組,研究了以百家布及針織
等技術組合出來的一系列時裝。
( 地址:石硤尾邨第十九座平台。
並不對外開放 )

深水埗風物志 315

018_文物徑及考察路線_20110831.indd 315 31/8/2011 19:24:51


文物徑及考察路線

德利貿易行經營布藝產品。他
3
們曾展出為客人訂造的布偶,很
多都是較「原創」的設計。( 地址:
基隆街 187-189 號,入口在石硤
尾街 )

華興飾品不單在行人路旁領牌 4
設舖,售賣自造的水晶公仔,更
變成一個「舖位學堂」,教授穿
珠的技術和方程式。( 地址:基隆
街 224 號閣樓 )

何忠記白鐵工程利用樓宇間 5
窄長的橫巷作陳列處和工場,因
此淺窄的空間決定了產品的大小
和製作方式。 ( 地址:長沙灣道
151 號橫門 )

友記車仔回收區內的舊床板和 6
車胎,改造成木頭車的組件。( 地
址:界限街 9 號 A)(註 1)

註 1 此路線出自《小作業大智慧 訪尋深水埗手工業者》,「民間博物館計劃」策劃,
深水埗區議會出版。

316 深水埗風物志

018_文物徑及考察路線_20110831.indd 316 31/8/2011 19:24:57


深水埗風物志
名 Sham Shui Po
《 深 水 埗 風 物 志 》 工 作小組成員名單

主席
盧永文先生
委員
* 陳 東博士,GBS,JP 陳鏡秋先生,MH,JP
陳偉明先生 劉佩玉女士
羅錦有先生 沈少雄先生
黃鑑權先生,MH,JP 王桂雲女士
王德全先生 * 梁有方先生
* ( 註 : 陳東博士及梁有方先生於第十三次會議後再加入工作小組 )

工作小組委員
林寶如女士
秘書
李淑儀小姐 毛凱琦小姐 陳昌弘先生
作者
梁炳華博士
研究助理
郭玉美女士 劉國偉先生 陳維德先生
訪問助理
史玲琴女士 林錦標先生 席德恒先生
趙番有女士 趙崇威先生 潘幗芬女士
簡史英譯審閱
李惠雄先生

深水埗風物志 317

019_計劃小組成員_謝_20110831.indd 317 31/8/2011 19:28:10


深水埗風物志

謝 Sham Shui Po
排名按筆劃序
鳴謝以下機構 / 人士提供寶貴資料、相片及協助

機構: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 馮檢基先生


古物古蹟辦事處 德貞女子中學 嬋姐
利工民織造廠 劉廣聯先生
宏德機器鐵工廠 大專: 蔡崇機校長
東方冬泳會 香港能仁書院 鄭錦華先生
香港大學 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 簡錦源先生
孔安道圖書館 饒宗頤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醫院: (感謝封面題字)
香港政府新聞處 明愛醫院
香港政府檔案處 寶血醫院 ( 明愛 ) 特別鳴謝提供珍貴圖片:
歷史檔案館 九龍工業學校
香港針車業商會 教會: 天主教南華中學
財利船廠 青山道潮語浸信會 五邑工商總會學校
深水埔街坊福利事務促進會 深水埗宣道會堂 石硤尾街坊福利會
深水埔街坊福利會 深水埗崇真堂 利工民織造廠
陳昆棟老人中心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 宏德機器鐵工廠
道教信善玄宮 聖方濟各堂 東方冬泳會
信善紫闕玄觀 路德會協同堂長沙灣堂 長沙灣街坊福利會
華人廟宇委員會 寶血女修會 明愛醫院
華懋集團 青山道潮語浸信會
蔬菜統營處 個人: 香島中學
孔祥基先生 深水埗宣道會堂
學校 ( 小學 ): 司徒宏先生 深水埔街坊福利會
天主教善導小學 全叔 德貞女子中學
五邑工商總會學校 列航飛博士 寶血女修會
深水埔街坊福利會小學 吳 琪先生 司徒宏先生
崇真小學暨幼稚園 林嘉華先生 列航飛博士
聖多馬小學 侯鎮球先生 余元佳先生
福榮街官立小學 陳 東博士 何展源先生
德雅學校 梁家兒小姐 林嘉華先生
梁頌明先生 陳 東博士
學校 ( 中學 ): 許國強先生 梁硯奴女士
九龍工業學校 馮文傑先生 馮名姬女士
天主教南華中學 馮名姬女士 嬋姐
香島中學 馮好珠女士
崇正中學 張順光先生
路德會協同中學 黃錦耀校長

318 深水埗風物志

019_計劃小組成員_謝_20110831.indd 318 31/8/2011 19:28:17


深水埗風物志
記 Sham Shui Po
《深水埗風物志》後記

很榮幸可以為自己成長的深水埗撰寫風物志。要感
謝盧永文主席和全體委員的支持和協助,才可以在有限
的時間內,完成這艱巨的工作。
深水埗的人情味濃厚,鄰里之間彼此關懷,在困難
中互相幫助,不向逆境低頭。深水埗的歷史,是香港人
努力奮鬥、自強不息、善用機遇的寫照。本書反映區內
居民為改善生活,與家人努力奮鬥的歷程。他們生活雖
然清苦,但活得快樂和滿足。深水埗讓很多人包括新移
民得以建立事業,在不同的領域取得成就。這種拼勁和
刻苦精神,令缺乏資源、面積細小的香港創造了一個又
一個的奇蹟。
蒐集資料的過程十分順利,除感謝政府檔案處和政
府新聞處外,亦感謝利工民、明愛醫院、德貞女子中學、
香島中學等機構和熱心人士,提供了不少珍貴照片,讓
我們可以重現深水埗早年的面貌。更萬分感謝饒宗頤教
授在百忙之中為此書題字。
深水埗的歷史古蹟、文化風物十分豐富,超乎我們
的預期。本書由當初構思的二百八十八頁增至三百二十
頁,可惜仍有很多極具價值的資料,未能載入初版當中。
盼望如小組主席盧永文先生所說,《深水埗風物志》日
後可以繼續補充、訂正和完善。不致湮沒寶貴的集體回
憶!
由於時間倉卒,個人識見有限,錯漏難免,尚望各
位仁人君子,包容指導!
梁炳華
二○一一年八月

深水埗風物志 319

019_計劃小組成員_謝_20110831.indd 319 31/8/2011 19:28:24


019_計劃小組成員_謝_20110831.indd 320 31/8/2011 19:28:3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