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 24- 港 工 技 术 2001 年 3 月 N o.

用 P-Y 曲线法计算板桩结构
胡立万 郝 军 陈鹭缨

( 大连理工大学 116023)

摘要 根 据 p-y 曲 线 法 原 理 分 别 对 沉 入 砂 性 土 地 基 及 粘 性 土 地 基 的 板 桩 码 头 进 行 了 例 题 计 算 9 并 且 与 传 统 的 m
法进行了比较 G
关键词 板桩结构 p-y 曲线法 m法
中图分类号 : U 656. 11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4-9592( 2001) 01-0024-03

1 前言 形关系的求解不相适应 G p-y 曲线法也是一种基于


板桩结构主要是靠下端沉入地基来工作 G 其上 地 基 反 力 理 论 为 依 据 的 分 析 方 法 9p - y 曲 线 法 假
端一般多用拉杆并通过锚碇结构锚碇 G 它不仅用于 定 : 地 基反 力 p 在达 到 极 限 抗 压 强 度 p ~ 以 前 9 地 基
码 头工程 9 而且 也 可 用 于 船 闸 闸 墙 和 船 坞 坞 墙 以 及 是 按 线 弹 性 变 化 的 9 当 达 到 p~ 以 后 9 地 基 反 力 基 本
其他的挡土和挡水工程 G 这种结构在天津和上海地 上是为定值 G 因此 9p-y 曲线法是非线形的 9 既可用
区得到广泛应用 G 目前我国对板桩墙的计算一般采 于小变形 9 又可适用于较大位移情况的求解 G 另外 9
用弹性线法 9 当板桩刚度较大 9 地基软弱或考虑锚碇 p-y 曲 线 法 还 可 应 用 于 静 力 的 短 期 荷 载 也 可 应 用
点 位移及结构受 力 比 较 复 杂 时 9 将 板 桩 墙 当 作 竖 向 于循环的反复荷载 9 也可适用于任意尺寸 ~ 刚度和箝
弹 性地基梁采用 基 床 系 数 法 计 算 9 其 中 最 常 用 的 方 固状态的桩在发生了弹性变形以至产生塑性变形和
法是 m 法 G 达到或超过剪切破坏时的内力和变位计算 G 在海岸
板 桩 墙是 专 门 用 来 承 受 水 平 荷 载 ( 主 要 是 土 压 工程结构中 9 由于海洋动力因素的影响 9 桩体要承受
力 ) 的结构 G 横断面强度较大 9 允许出现较大的变形 较大的静态和动态的横向荷载 9 桩的位移较大 9 土的
位移 具有非 线形 特 征 9 按 一 般 的 线 弹 性 理 论 来 处 理
( 一般计算水底处的水平位移都超过 10 mm) G 而弹
性 线 法 和 m 法 适 用 于 小 变 形 的 情 况9 当 变 形 较 大 显然不符合实际的情况 G

时 9 就不能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G 而基于非线形理论的 3 p-y 曲线法计算板桩结构


p-y 曲 线 法 则 克 服 了 这 两 种 方 法 对 于 大 变 形 在 计 p-y 曲线法在实际应用中多选用标准 p-y
算 上产生较大误 差 的 困 难 9 考 虑 了 桩 土 非 线 性 相 互 曲线 9 也可 以采用实 测 p-y 曲 线 G 从理论 上讲 9 它
作用的特性 9 既可用于小变形 9 也可用于较大变形情 比 上 述 的 m 法 更 能 很 好 地 反 映 桩 土 相 互 作 用G 但
况的求解 G 是 9 实 测 p-y 曲 线 的 获 得 相 对 于 实 测 m 值 费 用 要
高 得 多9所 以 一 般 非 重 大 工 程 可 采 用 标 准 p - y 曲
2 m 法与 p-y 曲线法特点
线 G 标准 p-y 曲线形式可参见美国 API 规范或参
m 法与 p-y 曲线法方法都是地基反力系数
考文献 1 ~ 2 G 下文中提到的 P-Y 曲线均指标准
法 9 地基反力系数亦称为地基反力模量 9 指的是土压
力同其相应的位移的比值 G 它随许多有关因素的变 P-Y 曲线 G
化 而 变 化 G 地 基 反 力 系 数 在 一 定 的 范 围 内 变 化 9m p-y 曲线法中 9 横向荷载所产生的土 反应由 p
法假定地基反力系数沿深度成三角形分布 G 这种假 -y 曲线表达 9 各深度的 p-y 曲线被假定为互相并
不干扰的曲线簇 G 这些曲线簇表达了桩 土体系的
定的分布形式虽然能根据地基上梁挠曲微分方程通
应力 应变性状 G p-y 曲线法的原则是使由 p-y
过 计算机或无量 纲 系 数 求 解 横 向 承 载 桩 的 承 载 力 ~
曲线法求得的桩变位或内力同由弹性分析法求得的
内力和变位 G 但是 9 当桩发生较大的位移时 9 土的非
结果相协调 9 同时 9 还应使地基反力系数法所用的地
线 形 特征将变得 非 常 突 出 9 使 得 土 压 力 与 位 移 成 线
基 反 力 系 数 与 由 p -y 曲 线 推 求 的 土 模 量 相 一 致G
收稿日期 : 2000-0 -14 否则 9 应调整所用的地基反力系数值 9 使二者达到相
2001 年 3 月 NO. 1 港 工 技 术 25

符或一致 O 基于以上讨论 可将 P-y 曲线法归纳为


图 1 所示的计算过程 O

图2 例 1 土层性质指标

图1 P-y 曲线法计算步骤
T 板桩弹性长度 ;
M 全部外力作用对计算水底墙端部的弯
矩; 图3 粘性土中桩的弯矩图

4 全部外 力作用 在计 算水底 墙端 部 的 水平


力合力 ;
RC 拉杆拉力 ;
Z 计算位置 ;
Z N 踢脚 H 位置 ;
K1 新的地基反力系数 O
T, M, 4 , R C 的计算参见文献 [3]
4 算例比较
4. 1 粘性土地基
例 1: 板桩墙由鞍 N 型钢板桩组 成 码 头 顶高 程 图4 粘性土中桩的位移图
为 + 3. 30 m 计 算 水 位 为 0. 00 m 拉 杆 位 置 + 表1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
1. 00 m 水 底 高 程 - 7. 50 m 地 面 均 布 荷 载 30 入土 水底处的 拉杆拉力 水底以下桩身 水底以下桩身
计算
kN / m 桩 的 El 值 为 67 116 kN m 水 底 以 下 土
2 2
深度 水平变位 RC 最大负弯矩 最大正弯矩
方法
( mD y O ( mmD ( kN D ( kN mD ( kN mD
的 重 度 为 9 kN / m 3 不 排 水 抗 剪 强 度 为 21 kN / m 2
m法 6. 38 46. 7 111. 6 -138 94
地基土的 m 值为 2 000 kN / m 4 O 土层性质见图 2O
P-y
分 别 采 用 m 法 和 P-y 曲 线 法 进 行 计 算 将 所 曲线法 6. 38 59. 1 120. 4 -138 100

得弯矩及位移计算结果用曲线表示 见图 3, 图 4O 4. 2 砂性土地基
例 2: 码 头 墙 高 14 m 拉 杆 位 置 距 码 头 顶 2. 7
m 地面处均布荷载 30 kN / m O 桩的 El 值为 97 800
2
26 港 工 技 术 2OO1 年 3 月 N O. 1

kN m 水 底 以 下 土 的 重 度 为 12. 75 kN / m 不 排
2 3 大 尤 其在 粘 性 地 基 土 中 随 着 外 荷 载 的 增 大 这 种
水 抗 剪 强 度 为 5 kN / m 2 地 基 土 的 m 值 为 7 OOO 变形情况更加突出 所以 在这种情况 下 用 m 法求
kN / m 土内摩擦角为 352G 土层性质如图 5 分别采
4 出的 y O 值误差较大 G 而 P-y 曲线法考虑了土体位
用 m 法和 P-y 曲线法进行计算 结果见图 6~ 图 7G 移与土体反力间的非线性关系 故所求得的 y O 更符
合实际 G

图7 砂性土中桩的位移

( 3D 计 算 位 移 时 在 P - y 曲 法 中 考 虑 到 的 因
素有 土的 密度 土 的 不 排 水 抗 剪 强 度 和 最 大 主 应 力
差一半时的应力值 以及砂性土的内摩擦角 而 m
图5 例 2 土层性质指标
法并 没有考 虑这 些 因 素 这 也 是 两 种 方 法 计 算 得 到
表2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
位移不同的另一个原因 G
入土 水底处的 拉杆拉力 水底以下桩身 水底以下桩身
计算
深度 水平变位 Rc 最大负弯矩 最大正弯矩 ( 4D 因为拉 杆 拉 力 的 计 算 方 法 实 际 上 是 采 用 位
方法
t( mD y U ( mmD ( kN D ( kN mD ( kN mD 移 协 调 方 法 而 用 P- y 法 计 算 得 到 的 泥 面 处 位 移
m法 7. 8 24. 3 13O. 7 -18O 2O2. 5 比 m 法得到的结果要大 G 因此 得到 的拉杆 拉力 也
P-y
7. 8 32. 8 137. 8 -18O 227. 8 比 m 法得到的结果要大 G
曲线法
5 几点说明
( 1D 在工程中地基比例系数 m 的取值有 两种 方
法 一 是通 过 实 验 得 到 二 是 通 过 规 范 查 取 通 过 规
范得到的 m 值是一个范围 G 在 m 法计算中 当 m 取
值相差较大时 在桩的入土段对于弯矩的影响较小
在 入 土 3~ 4 m 处 影 响 较 大 4 m 以 下 影 响 逐 渐 减
小 G 但是 m 的取值对于位移的影响较大 m 取 值越
大 位移 越小 G 而 在 P-y 曲 线法中 土 的地 基反力
系数 k 值和 El 值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 即使 k 值相
差很大 位移变化却很小 G P-y 曲线法经过多次迭
图6 砂性土中桩的弯距 代以后 总能收敛到一个稳定值 G

4- 3 计算结果分析 ( 2D 计算桩 的 位 移 的 时 候 在 小 变 形 的 情 况 下
土体的位移和土体的反力成线弹性关系 m 法和 P
( 1D P- y 曲 线 法 与 m 法 都 是 按 极 限 稳 定 状 态
( 即 " 踢脚 ' 稳定条件 D 来确定板桩墙入土深度的 G 概 -y 曲 线 法 二 者 之 间 的 差 别 并 不 是 很 大 但 是 一 旦
念清楚 安全度明确而且定量 因此两种方法求得的 位移达 到一 定的 程 度 使 得 土 体 受 到 的 外 力 大 于 极

入土深度 t 相同 G 限土阻 力时 土 体 的 位 移 和 土 体 的 反 力 不 再 成 线 弹
性关系 此时 两种方法得到的位移相差比较显著 G
( 2D 粘性土地基情况下 两种方法所得的位移曲
线相差较大 G 由于 m 法假定地基反力系数沿深度呈 ( 3D P - y 曲 线 法 与 m 法 比 较 在 荷 载 条 件 相
线性变化 更适用于小变形情况 而板桩墙的变形较 同 当土质较差时 两种方法计算结 ( 下转第 40 页 D
40 港 工 技 术 2001 年 3 月 N o. 1

2 粘 土 层 中 下 部 且 当 用 DMC- 100 型 锤 二 档 施 打 不符合要求的二类桩经补桩或桩内浇筑泥凝土等技


时 连 续 400 击 平 均 贯 入 度 { 2 mm; 当 用 DMC - 术措施也达到同等的使用要求 O
100 型 锤 一 档 施 打 时 连 续 800 击 平 均 贯 入 度 为 1 4 结语
mm 时 即可停锤 O ( 1) 混凝土大管桩的抗锤击性能显著 它可适用
( 4) 对桩尖 未 能 达 到 4- 2 粘 土 层 中 下 部 的 桩 于任何复杂的地质条件 O
采用高压射水冲泥法 将桩内的泥土排出桩外 然后 ( 2) 要根据 不 同 的 地 质 条 件 选 择 相 应 的 施 工 工
复打 O 如仍未达到要求 补 1 根桩 O 艺 在 穿透 较厚 实 的 砾 砂 层 时 要 有 切 实 可 行 的 技 术
( 5) 对于有明显缺陷的桩 采用水冲法将桩内的 措施 通过 试 桩 综 合 分 析 充 分 论 证 确 定 可 靠 的 停
泥土清除至缺陷下 2 m 然后在缺陷的上下各 2 m 锤标准 O
之间的桩内加 16G 25 的钢筋笼 并在缺陷下 2 m 至 ( 3) 对桩靴进行改造 形成大管桩与钢管桩的组
桩顶的桩内浇筑 C25 混凝土 O 合桩 可沉入一般大管桩无法进入的硬土层 又无需
( 6) 对断桩必须补打 1 根大管桩 O 做防腐维护 值得工程推广应用 桩管壁厚及桩尖长
由于技术措施得当 并随着对该地段地质情况 度 要根据具体工程地质情况确定 O
的 逐渐掌握及沉 桩 过 程 的 熟 练 第 二 阶 段 的 沉 桩 工 ( 4) 加强沉桩过程的分析总结 随时根据地质条
作较为顺利 沉桩效果较为满意 O 根据动测结果 所 件 的变 化情况 调 整 沉 桩 控 制 做 到 理 论 与 实 际 相 结
有 桩 基 承 载 力 均 满 足 设 计 要 求 一 类 桩 占 96. 6% 合O

The Application of Big Pipe Pile of Concrete to Shantou Port


-uang Lizhou
( Shantou Port Group Co. Ltd 515041)

Abstract The condition applying big pipe pile of concrete to Shantou Port waS introduced and the in-
guiy on the Standard and the technical meaSureS f or Stopping hamer of piling were made in the paper .
Keywords concrete big pipe pile

( 上 接 第 26 页 ) 果 差 别 较 大 p-y 曲 线 法 所 得 的 位 1 胡人礼 . 桥梁桩基础分析和设计 . 北京: 中 国 铁 道 出 版

移 和弯矩大于 m 法的计算结果 O 当 土 质较 好 时 二 社 1987

者相差不大 O 这也反映了在大位移变形的情况下 p 2 < 桩基工程手册 > 编写委员会 . 桩基 工 程 手 册 北 京 : 中 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y 法和 m 法的计算结果差别较大 O
3 陈万佳 . 港口水工建筑物 . 北京 :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5
( 4) 板桩墙自身的特点是变位较大 如果应用在
4 横 山 幸 满 ( 日) . 桩 结 构 物 的 计 算 方 法 . 北 京: 中 国 铁 道
海岸工程中 还会 受到波浪的反 复冲 击 而 p-y 曲
出版社 1987
线 法 既适用于小 变 形 情 况 又 适 用 于 大 变 形 情 况 并
5 William R . Cox John W. McCann. AnalySiS of Later-
考虑了反复荷载的作用 这些特点决定了用 p-y
ally Loaded PileS: 801-832 Pile DeSign
曲线法计算板桩墙更适合 精度更高 O 6 Lank Lee White Laterally Loaded Pile. Geotechanical
参考文献 Engineering: 358-401 1983

Using P- Y CurVe Method to Calculate Structure of Sheet -pile

-u Liwan -ao Jun S Chen Luying


(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1602S)

Abstract 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Y curVe method Then two exampleS of Sheet-pile wharVe
on arenaceouS groundwork and argillaceouS groundwork are preSented and analyzed and the perf ormance
of P-Y curVe method iS eValuated by compariSon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m .
Keywords P-Y curVe method Structure of Sheet-pile m method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