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第一章 矿物与岩石

一、填空题
1. 工程地质条件是一综合概念,主要包括: 地形地貌条件 、 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 、 地质构造、 水文地质条件、
物理(自然)地质现象 和 天然建筑材料。
2. 矿物的光学性质有:颜色 、 条痕 、 光泽 和 透明度;力学性质有:硬度 、 解理、和 断口 。
3. 岩石的工程性质包括:物理性质 、 水理性质 和 力学性质。
4. 风化作用按照破坏岩石的方式可分为:① 物理风化作用 、② 化学风化作用和③ 生物风化作用 。
其中① 物理风化作用包括 气温变化 、 冰劈作用 和 盐类结晶作用 三个主要作用因素;② 化学风化作用 则主要包括 溶
解作用 、 水化作用 、 氧化作用 和 碳酸化作用 四种风化作用。
5. 确定岩石风化程度主要依据的是矿物颜色变化 、 矿物成分改变 、岩石破碎程度 和 岩石强度变化 四
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 4 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 未风化 、微风化 、中等风化 、
强风化 和 全风化 和残积土。
6. 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 温度 、 压力 、 化学活泼性流体 。
7. 岩浆岩按照 SiO2 的含量分为 酸性 、 中性 、 基性 、 超基性 。
8. 粘土矿物主要是指 伊犁石 、 高岭石 、 蒙托石 。
9. 碎屑岩的胶结方式有 孔隙式 、 基底式 、 接触式 。
二、名词解释
矿物:天然生成的化合物或单质,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一定化学成分,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单位。
岩石:矿物在地壳中按一定的规律共生组合在一起,形成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天然集合体称为岩石。
层理:由于沉积环境的变化,先后沉积下来的岩石沿垂直方向在大小、形状、成分、颜色、结构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成层
现象。
风化作用:地表及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岩石,在温变化、水溶液、气体及生物等自然因素作用下逐渐产生裂隙、发生机
械破碎和矿物成分的改变,丧失完整性的过程。
解理和节理:矿物受外力敲击时,能够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的性能称为矿物的解理;岩石中的裂隙称为节理(或位
移不明显的断裂构造)。
片理:顺着平行排列的面,可以把岩石劈成一片一片和小型构造形态,叫做片理。
风华带及风化壳:一般将地壳表层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着风化作用的部分,称为风化带;将风化带的上部,风化相对
强烈而对人类建筑活动可能发生较大影响的部分,称为风化壳。
三、简答题
1. 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勘察和评价工程建筑场地的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和预测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
影响;选择最佳的场地位置;提出克服不良地质作用的工程措施;为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
据。
2. 简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沉积岩形成的过程主要包括:母岩风化(沉积物形成)、搬运与沉积(沉积物搬运与沉积)、成岩作用(沉积岩形
成)三个过程。
3. 防治岩石风化的措施有哪些?
(1)挖除法:适用于厚度不大的严重风化层,应予以清除。
(2)抹面法:在岩石表面喷抹水泥砂浆、沥青或用石灰、水泥砂浆封闭岩面。
(3)胶结灌浆法:向岩石孔隙、裂隙中注浆,提高岩石的整体性和强度,降低其透水性。
(4)排水法:为了减少具有侵蚀性的地表水、地下水对岩石中可溶性矿物的溶解作用,需做一些排水工程。
4.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影响岩石风化的主要有岩石的成因、岩石性质、气候和地形等因素。

第二章 地质构造

一、填空题
1. 构造运动按照运动方向可分为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其中前者又称为 造山运动 ,后者又称为 造陆运动 。
2. 岩层产状要素的记录方法有文字表示法和符号表示法两种。
3. 根据断裂面两侧岩体产生位移的大小情况,断裂构造分为 节理 和 断层。
4. 岩层产状符号 长线表示 走向 ,短线表示 倾向,数字表示 倾角 。
1
5. 褶皱的基本形式为背斜 和 向斜。
6. 根据褶皱轴面产状(横剖面形态),褶皱可分为 直立褶皱 、倾斜褶皱 、倒转褶皱 、平卧褶皱;根据枢纽产状分
为水平褶皱 、 倾伏褶皱。
7. 地质作用依据其能源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内动力地质作用 和 外动力地质作用 ;其中前者主要包括
构造运动 、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在地表主要形成 山系 、裂谷 、隆起 、凹陷 、火山 、地震 等现象;后者主要
有风化作用 、 风的地质作用 、 流水的地质作用 、 冰川的地质作用 、 冰水的地质作用 、 重力的地质作用 等。
8. 一副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 地质平面图 、地质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并标明 图名 、比例 、图例 、和 方位 等。
9. 常见的地质图包括 普通地质图 、构造地质图 、第四纪地质图 、基岩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 和 工程地质图 等六种。
10. 地质作用依据其能源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内动力地质作用 和 外动力地质作用 ;其中前者主要包 括
构造运动 、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在地表主要形成 山系 、裂谷 、隆起 、凹陷 、火山 、地震 等现象;后者主要有
风化作用 、 风的地质作用 、 流水的地质作用 、 冰川的地质作用 、 冰水的地质作用 、 重力的地质作用 等。

二、名词解释
褶皱构造:岩层或岩体受力产生断裂后,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着断裂面产生位移的断裂构造。
褶曲: 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称为褶曲。
断裂构造:岩层受构造运动作用,当所受的构造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石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断裂,称
为断裂构造。
节理: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岩层或岩体受力产生断裂后,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着断裂面产生位移的断裂构造。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岩层的产状要素?绘图表示。
确定岩层在空间分布状态的要素称为岩层产状要素。一般用岩层面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进行
描述,分别称为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2. 试简述岩层和地层两概念的差别?
岩层一般泛指各种成层岩石,是由层状的沉积岩(固结的岩石或松散堆积物)、火山岩和它们的变质岩组成,不具
有时代的概念。地史学中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石称为该时代的地层,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时间概念,
是具有一定时代意义的岩层或岩层组合。
3. 简述地层的接触关系。
沉积岩之间主要有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岩浆岩之间主要是穿插接触关系,岩浆岩
和沉积岩之间是侵入接触和沉积接触。
4. 论述节理对工程的影响。
(1)节理的存在增强了岩体的透水性,成为地下水的通道,加速了岩石的溶解破坏,尤其在可溶岩易形成溶洞,
发育成为地下暗河;
(2)节理就是岩石中的裂隙,它切割岩石,破坏了岩石的完整性,加速了风化作用和冻胀作用,影响边坡的稳
定程度;
(3)节理会降低爆破作业的效率;
(4)节理使岩石力学强度降低,地基承载力下降。
5. 简述地质图的阅读步骤。
阅读地质图应按照如下顺序:一、图名、比例尺和方位;二、地形和水系;三、图例;四、地质内容,主要包括地层
岩性、地质构造和地质历史等。
6. 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是怎样形成的?
平行不整合:地壳先下降接受稳定沉积,然后胎生到侵蚀基准面以上接受风化剥蚀,再后地壳由下降接受稳定沉
积的地史过程;
角度不整合:地壳先下降沉积,然后挤压变形和上升剥蚀,在下降接受沉积的地史过程。
四、读图题
识读下图,写出此平面图中的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形成时代,并判断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若同一构造类型有若
干个,那么请在图上用①、②、③、④、⑤标出,然后分别描述)

1 2 3
4

2
答:
地质构造:
① 1~4 号褶曲属于一个褶皱构造,形成于 T 之后,J 之前,1 ~3 号褶曲属倾伏倾斜褶曲,4 号属倾伏直立褶曲;5
号向斜形成于 J 之后,K 之前,是直立褶曲。
② 逆断层,逆掩断层,形成于 J 之后,K 之前。
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S~D,D~C,P2~T
平行不整合 C~P2
角度不整合 T~J, P2~J,C~J,C~K,D~K,S~K,J~K
γ 与 D、C、P2、T 为侵入接触;J、K 与 γ 为沉积接触。

第三章 土的工程地质

一、填空题
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50007-2002)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作为建筑地基的
土,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
2.一条河流从河源到河口一般分为三段,即 上游 、 中游 和 下游 。从河谷横断面上,也可将其划分为三部分,即①
河床 、② 河漫滩 和③ 河谷阶地 。其中③用罗马数字按顺序编号,其编号越大,则 阶地位置愈高 , 生成年代愈早 。
3.分布在中国范围内的黄土,形成于早更新世(Q1)的午城黄土和中更新世(Q2)的离石黄土,称为老黄土;晚更新世
(Q3)形成的马兰黄土及全新世下部( )的次生黄土,称为新黄土;全新世上部及近几十年至近百年形成的最新黄土,
称为新近堆积黄土。
4.湿陷性黄土又可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5.软土并非指某一特定的土,而是一类土的总称,一般包括软黏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和泥炭等。
6.冻土根据其冻结时间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种。
7.中国的多年冻土按地区分布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原型多年冻土,另一类是高纬度型多年冻土。
二、名词解释
1. 碎石土:是指粒径大于 2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 50%的土。
2. 砂土:是指粒径大于 2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 50%的土,且粒径大于 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
量 50%的土。
3. 粉土:是指塑性指数小于等于 10 且粒径大于 0.075mm 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 50%的土。
4. 黏性土:是指塑性指数大于 10 的土。
5. 人工填土: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堆填而形成的各类土。
6. 黄土:黄土是第四纪以来,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陆相松散堆积物。
7. 黄土的湿陷性:黄土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的性质称为黄土的湿
陷性。
8. 软土:软土是指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抗剪强度低的呈软塑~流塑状态的黏性土,如淤泥
等。
9. 膨胀土:膨胀土又叫胀缩土,裂隙黏土、裂土,具有较明显的膨胀性和收缩性的黏性土即称为膨胀土。
10. 冻土:温度小于等于℃,并含有冰的土层,称为冻土。
三、简答题
1. 我国特殊土主要有哪几种?它们各自最突出的工程地质问题是什么?
答:我国特殊土主要有黄土、膨胀土、软土、多年冻土、盐渍土等。
黄土最突出的工程地质问题是湿陷性和黄土陷穴;膨胀土最突出的工程地质问题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胀缩性问题,
强度衰减性;软土最突出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变形大,透水性差,承载力低;冻土最突出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冻胀融沉;盐
渍土最突出的工程地质问题是腐蚀性、融沉性。
2. 什么是黄土?黄土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黄土是第四纪以来,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陆相松散堆积物。黄土的基本特征如下:
(1)颜色为淡黄、褐色或灰黄色(有时老黄土可能呈褐红色);
(2)粒度成分以粉土(0.075~0.005mm)颗粒为主,含量约占 60~70%,一般不含粒径>0.25mm 的颗粒;
(3)含各种可溶盐,尤其富含碳酸盐主要为 CaCO3,一般含量为 10~30%,可形成钙质结核(姜结石);
(4)孔隙多且大,结构疏松,孔隙度多为 33~64%,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或虫孔、植物根孔等;
(5)无层理,但有垂直节理和柱状节理。天然条件下能保持近直立的边坡;
3. 防治黄土湿陷的工程措施有哪些?
答:防治黄土湿陷的工程措施有:换填法、强夯法、预先浸湿法、深层浸水法、防排水(包括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
物理化学方法(如注浆法)。
4. 软土工程性质的特征有哪些?
答:软土工程性质的特征主要有:高压缩性和低透水性、触变性、流变性、低强度、不均匀性。
5. 常见的软土地基的加固措施有哪几种?

3
答:常见的软土地基的加固措施有:砂井排水、砂垫层、生石灰桩、强夯法、旋喷注浆法、换填法等。
6. 膨胀土的工程性质有哪些?
答:膨胀土的工程性质有:强亲水性、多裂隙性、强度衰减性、超固结性、弱抗风化性、快速崩解性。
7. 为防止冻害,建筑的地基可采取哪些处理措施?
答:为防止冻害,建筑的地基可采取的措施有:保温法(在建筑物基础底部或周围设置隔热层),换填法(用粗砂、
砾砂、砂卵石等非冻胀性的土置换天然地基的冻胀性土),物理化学法(在土体中加入某些物质,以改变土粒与水之间的
相互作用,使土体中的水分迁移强度及其冰点发生变化,从而削弱土冻胀的一种方法。其中常见的处理方法有人工盐渍化
法和憎水性物质改良地基土的方法),排水隔水法(具体措施包括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季节融冻层范围内的土体含水量、
隔断水的补给来源和排除地表水等方法)。
四、论述题
1. 如何理解黄土、膨胀土、软土和冻土的工程地质应用中的排水问题?
答:在黄土、膨胀土、软土和冻土等特殊土中,在其工程性质和工程地质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均与水的作用有关。
如黄土遇水产生湿陷性,由黄土自重湿陷和地下水沅蚀形成的黄土陷穴常引起工程建筑物的破坏及上覆土层或工程
建筑物突然陷落等问题;
膨胀土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胀缩性问题,如果多次胀缩使建筑物强度很快衰减,导致修建在膨胀土上的工程建筑物
开裂下沉、失稳等问题,因此只要膨胀土中水分发生变化就能引起胀缩变形;
软土自身由于天然含水量高,透水性差、压缩性高,其承载力和抗剪强度很低呈软塑-流塑状态,修建在软土地基上
的建筑物因软土的变形大,透水性差,承载力低而引起破坏;
冻土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冻土地区病害主要是冻胀融沉,使冻土工程性质变化较大,性质不良,例如多年冻土
区开挖路堑,使多年冻土上限下降,则可产生基底下沉,边坡滑塌等问题。
以上特殊土的工程地质问题均与水的因素有关。因此作为对这些特殊土的工程地质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之一就是排水。
通过排水可以有效地缓解或抑制黄土的湿陷性和黄土陷穴的发生;通过排水或保持水分可以有效缓解或抑制膨胀土的胀
缩性质;通过排水可以提高软土的固结强度,提高承载力,改善软土的不良性质;通过排水可以抑制冻土的发生,改善
冻土地区岩土的工程质。
总之,特殊土的工程性质及工程地质问题与水的因素有着密切的直接的关系,而解决这些工程地质问题,提高改善
特殊土的工程性质,排除水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章 地下水

一、填空题
1. 木工程中地下水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地下水供水的重要来源 ,二是 地下水是威胁施工安全和造成工程
病害的重要因素 。
2. 水在岩土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① 气态水 、② 液态水 和③ 固态水 。其中②包括 重力水 和 毛细水 ;
3. 地下水化学成分出现最多的是: Na+ 、 Ka+ 、 Ca2+ 、 Mg2+ 等阳离子和 Cl— 、 HCO3— 、 SO42— 等阴离子。
4.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①包气带水、② 潜水 和③ 承压水 三种,其中最适宜形成③的地质构造是; 向斜构造 和
单斜构造 。
5. 地下水按含水层性质可分为① 孔隙水 、② 裂隙水 和③ 岩溶水 三种。
6. 一个完整的承压盆地可分为 补给区 、 承压区 和 排泄区 。
二、名词解释
地下水:埋藏和运移在地表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称为地下水。
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上直到地表称为包气带。
包气带水:地面以下,潜水位以上,未饱和岩层中的水。
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的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承压水:埋藏并充满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是一种有压重力水。
三、简答题
1. 简述潜水等水位线的用途。
① 确定任一点的潜水流向;
② 确定潜水流动方向上两点间的水力坡度;
③ 确定任一点潜水埋藏深度;
④ 确定潜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补给关系。
⑤ 确定泉或沼泽的位置。
⑥ 确定给水或排水工程的位置。
2. 简述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类型。
主要包括:溶出侵蚀、碳酸侵蚀、硫酸盐侵蚀、一般酸性侵蚀和镁盐侵蚀
四、论述题
论述地下水对土木工程的影响。
五、读图题(P133-8 题)
某地区潜水等水位线图如图所示,等高线及等水位线高程以米记。试确定:1.潜水与河水之间的补排关系;2.AB 两点
之间的平均水力坡度;3.若在 C 点处凿水井,多深可见到潜水面;4.D 点处有何水文地质现象?

4
第五章 地貌

一、填空题
1.地貌基本要素包括地形面、地形线和地形点。
2.主要的地貌形态测量特征有高度、坡度和地面切割程度等。
3.地貌等级一般划分为四级:巨型地貌、大型地貌、中型地貌、小型地貌。
4.以内力作用为主所形成的地貌为内力地貌,它又可分为构造地貌和火山地貌。
5.以外力地质作用为主所形成的地貌为外力地貌。根据外动力的不同它又分为水成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岩溶地
貌和重力地貌等。
6.山岭地貌具有山顶、山坡、山脚等明显的形态要素。
7.按山坡的纵向坡度分类,山坡的纵向坡度小于 15°的为微坡,介于 16~30°的为缓坡,介于 31~70°的为陡坡,山坡
坡度大于 70°的为垂直坡。
二、名词解释
1. 地貌:由于内、外力地质作用,地壳表面形成各种不同成因、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起伏形态,称为地貌。
2. 地形:“地形”是专指地表既成形态的某些外部特征,如高低起伏、坡度大小和空间分布等。
3. 垭口:山脊标高较低的鞍部,即相连的两山顶之间较低的部分称为垭口。
4. 阶地:阶地是沿着谷坡走向呈条带状或断断续续分布的阶梯状平台。
三、简答题
1. 河谷地貌有哪些要素?画图表示。
答:典型的河谷地貌,一般都具有(1)谷底,谷底上分布有河床及河漫滩。其中每年都能被洪水淹没的部分称为低
河漫滩;仅为周期性多年一遇的最高洪水所淹没的部分称为高河漫滩。(2)谷坡,谷坡上部的转折处称为谷缘或谷肩,
下部的转折处称为坡麓或坡脚。(3)阶地,阶地可能有多级,此时,从河漫滩向上依次称为Ⅰ级接地、Ⅱ级阶地、Ⅲ级阶

地等。
2. 何谓河流阶地?按物质组成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阶地是沿着谷坡走向呈条带状或断断续续分布的阶梯状平台每一级阶地都有阶地面、阶地斜坡、阶地前缘、阶地
后缘和阶地陡坎等要素。
一般可以将其分为下列三种主要类型:侵蚀阶地、侵蚀-堆积阶地、堆积阶地。

第六章 常见地质灾害

一、填空题
1. 滑坡形成的几何边界条件通常包括 滑动面 、 切割面 和 临空面 。
2. 典型的泥石流沟可划分为 形成区 、 流通区 、 沉积区 三个区。
3.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 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 、 足够的突发性水源 和 陡峻的地形条件。
4. 地震发生时,在地球内部产生地震波的位置叫 震源,其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地面上地震影
5
响相同点的连线称等震 线。
二、名词解释
地质灾害: 由于地质作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危害。
滑坡: 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坡内部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下滑,且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
移的坡体变形。
崩塌:陡峻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坡体向下崩落的现象。
泥石流: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具有极强的破坏力。
岩溶:可溶性岩石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侵蚀作用产生的溶蚀以及由此引起的现象
地震震级:是一次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震级大小由震源释放的能量多少来决定。
地震烈度:某地区地表面和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基本烈度:该地区在一百年内能普遍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
设计烈度:抗震设计中实际采用的烈度。
三、简答题
1. 简述岩溶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影响岩溶形成的条件主要包括:可溶性岩石、岩石的空(裂)隙性、水的溶蚀能力、岩溶水的运动与循环。
2. 防治滑坡的主要工程措施有哪些?
滑坡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是围绕着滑坡的形成条件来开展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排水工程措施:包括排除地表水(截流排水沟)和地下水(截水盲沟)两个方面。
2)刷方减重工程措施:清除滑体上部全部或部分岩土体,并可将其堆放在滑体下部的坡脚处。
3)修建支挡工程措施:常用的支挡工程主要包括挡土墙、抗滑桩和锚固工程。
4)改善滑动面或滑动带的岩土性质: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灌浆法、电渗法和培烧法等。
3. 试述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的联系和区别。
地震震级式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地震烈度是某地区地表面和建筑物
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同一次地震却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烈度。地震烈度除与地震震级、震
中距、震源深浅有关外,还与当地地质构造、地形、岩土性质等因素有关。当环境条件相同时,震级越高,震源越浅,震中
距越小,地震烈度越高。

四、论述题
1. 试述泥石流的形成条件、防治原则及主要防治工程措施。
泥石流是指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爆发、具有很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
1)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
① 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来源(松散固体物质);
② 充沛的突发性水源(水源条件);
③ 适宜的特殊地形(地形条件);
④ 人为因素。
防治泥石流的主要工程措施
2)泥石流的防治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 确定泥石流的规模和类型。对于大型、特大型泥石流以绕避为好;
② 无法绕避的,工程应尽可能选择在流通区段和采用合理的工程结构和综合治理措施;及时清淤。
3)防治泥石流的主要工程措施包括
① 拦挡工程:包括拦挡墙和格栅坝等。主要用于泥石流的上游。目的是将松散的固体物质拦挡在形成区内,尽可能
地减少流入流通区和堆积在沉积区的固体物质数量。及时清淤。
② 排导工程:包括排洪道、导流槽和导流堤等。主要用于流通区末端的出山口处。目的是控制泥石流在流出山口后,
沿着规定的方向和位置通畅排泄和堆积。及时清淤。
③ 水土保持:包括平整山坡、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综合整治措施等。目的是减少水土流失。
2. 试述滑坡的形成条件、防治原则及防治工程措施。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斜坡内部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
(1)滑坡的形成条件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
1)必备条件
① 必须具有一个贯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
② 必须具有与周围母岩分离的贯通的切割面;
③ 必须具有容许滑坡体下滑堆积的临空面。
2)充分条件(力学条件)
总下滑力大于(>)总抗滑力
总抗滑力矩
K=
或: 总下滑力矩
当 K  1 ,斜坡处于稳定状态; K  1 ,斜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K  1 ,斜坡破坏,滑体下滑。
(2)滑坡的防治原则
滑坡的防治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防治工作思想:以防为主、整治为辅;
2)防治工作内容:查明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整治方案;
3)防治工作力度:一次根治,不留后患。

6
(3)滑坡的防治工程措施
滑坡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是围绕着滑坡的形成条件来开展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排水工程:包括排除地表水(截流排水沟)和地下水(截水盲沟)两个方面。
2)刷方减重:清除滑体上部全部或部分岩土体,并可将其堆放在滑体下部的坡脚处。
3)修建支挡:常用的支挡结构主要包括挡土墙、抗滑桩和锚固工程等。
4)改善滑动面或滑动带的岩土性质: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灌浆法、电渗法和培烧法等。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