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1

第一篇

1 記得在小學的時候,每星期有作文課。國文老師除了在作文卷上有批語外,還把全
班的作文排好了名次,當堂唱名發還。如名次排在後面,顯得非常難堪,所以大家對
作文全很努力。我本來就喜歡作文,再加上努力,所以作文發還時,常是名字在前幾
名之中。
2 一次作文題目是「北風」,還是「春風」,我已記不清了,作完了自己很得意。當
時覺得下星期發還時,我一定是在前幾名之中。沒有想到,不僅是前幾名沒有我,甚
至中間也沒有,而是排在最後一個。我根本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3 下了課,去問國文老師。老師說:
「這不像你這個小學生作的,一定是抄自甚麼雜誌
上的。」我驚訝得不得了,我說:「確實是我作的。」老師說:「你不可能作這麼好,你
是抄的。你如果說你不是抄的,拿出證明來!」我反抗也無從反抗起,委屈得哭了一
場。
4 小孩時的多少事情,現在幾乎都忘了,惟獨這次所受的委屈,總是記得清清楚楚。
5 事情竟然無獨有偶,我在大學三年級時,又出現一次類似的事。那是考交流電路的
課,有一道最低、還是最高功率的問題,教授所講過的是用微分求最大或最小的方
法。我在考試時,嫌那個方法麻煩,竟異想天開在不到一小時中發明了用幾何作圓,
利用切線的關係,很容易找出答案來。那一次考試,我又是很得意,卻沒有想到這一
題竟然得了零分,老師說我不會微分。而這個幾何方法呢,一定是從別處抄來的。於
是我在小學時所受的委屈心理又為之再版一次。
6 時光如流水似的過去了,我在美國當教授了,遇到又一次類似的事件。不過我扮演
的不是學生了,而是對方的角色。
7 有一個美國學生提出一篇學期論文,當作期末考試。我翻來覆去的看他這篇論文,
不僅是風格清新,而且創意滿紙,令人不能相信是一大學生之作。
8 我很自然的懷疑他是從甚麼地方抄來的。問題就這麼極端:如果是抄來的,只有給
不及格;如果不是抄來的,那就太好了。我到圖書館查了兩天最新到的期刊,看看有無
類似的東西,不得要領。於是請教一位同事,問他該怎麼辦!
9 我這位同事對我所提出的問題,倒顯得有些驚異。他說:
「如果你不能查出你學生是
抄來的,你就不能說他是抄來的。你的學生並沒有義務去證明他不是抄來的,這是羅
馬法的精神;文明與野蠻的分際,就在這麼細微的差別上。我覺得這是常識,你卻覺得
這是個問題,好奇怪!」
10 聽了這一番教訓後,我倒沒有甚麼慚愧的感覺,而是想起中國文化中好多好多莫
須有與想當然的故事。
一九八二年四月十六日
(陳之藩《莫須有與想當然》)

1
第二篇
《古文兩篇》
(一)
1 管仲病,桓公問曰:
「群臣誰可相者?」管仲曰:
「知臣莫如君。」公曰:
「易牙如何?」
對曰:
「殺子以適[1]君,非人情,不可。」公曰「開方如何?」對曰:「倍[2]親以適君,
非人情,難近。」公曰:
「豎刁如何?」對曰:
「自宮以適君,非人情,難親。」管仲死,
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專權。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節錄))
注釋
[1]適:切合、迎合。
[2]倍:背叛。

(二)
1 仲之疾也,公問之相。當是時也,吾意以仲且舉天下之賢者以對,而其言乃不過曰:
豎刁、易牙、開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2 嗚呼!仲以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與桓公處幾年矣,亦知桓公之為人矣乎?
桓公聲不絕於耳,色不絕於目,而非三子者,則無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
以有仲焉耳。一日無仲,則三子者可以彈冠而相慶矣。仲以為將死之言,可以縶[1]桓公
之手足耶?夫齊國不患有三子,而患無仲。有仲,則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豈
少三子之徒哉?雖桓公幸而聽仲,誅此三人,而其餘者,仲能悉數而去之耶?嗚呼!仲
可謂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問,舉天下之賢者以自代,則仲雖死,而齊國未為無仲也,
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蘇洵《管仲論》(節錄))
注釋
[1]縶:捆綁。

2
第三篇
1 近來發生了幾宗刑事案件,犯案者雖然都有前科,但因為證據不足,沒有定罪。事
件發生後,有論者指責司法機關以前放過了有前科的被告,使他能再度犯案。
2 為甚麼會有這種論點出現?這是因為一般人對近代刑事訴訟程序的一項重要精神─
─「無罪推定」原則,仍然陌生,甚至指「無罪推定」原則是罪犯的護身符,只要證據
不足,他們便可脫身。
3 因此,有人會想,為甚麼我們要採「無罪推定」的原則呢?難道我們不能採「有罪
推定」的原則嗎?他們認為「有罪的人在無罪推定下仍會有罪,無罪的人在有罪推定下
仍會無罪」。
4 其實,這種想法太天真了。
5 所謂「有罪推定」,是先給被拘者假定某種罪名,然後組織罪證。這些罪證,當然
可以搜集而得,亦可能以刑訊逼供或誘供而取得。罪證組識好後,便可以把被拘者定
罪。而被拘者要洗脫罪名,要能證明自己無罪。事實上,只要被認定有罪,要證明自
己無罪,是異常困難的。
6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假如你被人指控如廁後沒有洗手的習慣,你有甚麼辦法
證明這是不實的指控呢?人證沒有,物證全無,絕不可能常年自行錄影,以證 清
白……「有罪推定」的原則是,除非你能證明你自己無罪,否則你就是有罪。你無法證
明自己洗了手,你便是「不潔」之人。從這例子可見,在有罪推定的氛圍下,只要你受
到指控,十有八九你是會被定罪的。
7 無罪推定原則,意指「未經審判證明有罪確定前,推定被控告者無罪」。這是現代
法治國家刑事司法通行的一項重要原則,是《國際公約》確認和保護的一項基本人權。
這個原則是在啟蒙運動時代意大利刑法學家貝卡利亞提出的,在 1948 年,聯合國《世
界人權宣言》首次予以確認。中國法學界在 1950 年代中期及 1980 年代初期,對這項原
則進行過探討,但因某些原因,「無罪推定」一度被認為是法學界的「精神污染」。 直
至 1996 年 3 月,修正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 12 條明確規定:「未經人
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中國的司法亦採無罪推定原則的精神
了。在無罪推定原則之下,證明被告犯罪的責任由控訴一方承擔,被告人不負證明自
己無罪的義務。
8 為甚麼近代文明的法律,在二者之間,選擇了「無罪推定」呢?「有罪推定」原則
會讓刑事被告承擔自證無罪的責任,但被告僅憑一己之力勢難證明清白之身,而司法
機關也容易形成「寧枉毋縱」的態度。結果若真罰錯了人,將產生兩個被害者:一個為
罪犯所害,一個受不義法律所害,而真正罪犯卻逍遙法外。因為「有罪推定」容易導致
寧可錯殺不可錯放的情形,自然會出現更多無辜受害者。因為刑事犯罪的處罰往往涉
及生命自由的剝奪,刑事被告是否被判有罪而接受刑罰,茲事體大,不容輕忽。採用
「有罪推定」的方式,把罪犯判罪的機會或可增加,但是亂槍打鳥的結果,波及無辜,
容易引發人人自危的恐慌,所要付出的社會成本更不容小覷,因此,兩害相權之下,
寧取其輕。
9 但是不是法律上取「無罪推定」的原則便萬事大吉呢?人心上是不是仍慣於取「有

3
罪推定」呢?
(佚名《有罪推定和無罪推定》)

4
第一篇
以下是一篇分析《莫須有與想當然》的文章,當中部分內容須由考生填寫、選擇。
* 在填充部分,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在選擇題中,每題選出一個最適合的答案,然後塗滿與答案相應的圓圈,多
選者0分。
文題中的「莫須有」是指(1) ;

(2 分)而「想當然」則指 (2) 。

(2 分)

A 肯定的 

B 否定的 
作者對以上兩者的態度是(3) 。(1 分)
C 只肯定其一 

D 不置可否 

文章的第 1 段提到,一位國文老師把學生的作文卷排了名次來發還,這種發

卷方法的好處是(4) (2 分)
,而

壞處是(5) 。
(2 分)要是我的老

師採用這種方法來派發作文卷,我會:
(請用不多於 60 字,寫出你的感受和原因。)

(4 分)。
(6)
^1

^60

1
作者在文章第 2 段至 3 段引述了一件令他「委屈得哭了一場」的往事。
A 他無法反抗 

B 他無法拿出證據  。(1 分)
他感到委屈的原因是(7)
C 他的作文不能名列前茅 

D 他的作文被指是抄襲的 

在這段所引述老師的話中,(8)「 」

(須抄錄原文)(2 分)正與香港現行找出證據來證明被告有罪的法制相矛盾。

A 總結上文 

B 開啟下文 
第 4 段在文章的結構上起了(9) 的作用。(1 分)
C 承上啟下 

D 起承轉合 

作者在第 5 段中,敘述了第二件往事。他在這段用了(10)「 」

(2 分)(11)「 」、(2 分)和(12)「 」(2 分)三


個詞語,指出這件事與第 2 至 3 段所述之往事相似。

文章的 7 至 8 段,作者敘述了第三件往事。他當了教授,當學生的論文寫得
很好時:
正確 錯誤 部分 無從
正確 判斷
(13) 他的反應和他在第 1 至 3 段提及的國文老師一    
樣;
他的處理方法和那位國文老師不同。(2 分)

文章作法之中,有所謂「卒章見志」的方法。這篇文章正是用了這種方法,

它的主旨是

(14) 。(2 分)

2
第二篇
以下是一篇分析《古文兩篇》的文章,當中部分內容須由考生填寫、選擇。
* 在填充部分,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在選擇題中,每題選出一個最適合的答案,然後塗滿與答案相應的圓圈,多
選者0分。

兩篇古文內容都是關於(15) (2 分)

一事,但兩篇古文的體裁卻有所不同,第一篇屬(16) 文,(2 分)文

中的人物對話都用(17) (2 分)敘述;第二篇屬(18) 文,
(2

分)文中的人物對話都用(19) (2 分)敘述。

在第一篇古文中,齊桓公問管仲「群臣誰可相者」時:
正確 錯誤 部分 無從
正確 判斷
(20) 管仲直接指出哪三個人不可用;    
他在齊桓公追問時才說出三人不可用的原因。
(2 分)

A 管仲 

B 群臣  。(1 分)
「知臣莫如君」一句中,「臣」是指(21)
C 齊桓公提及的三人 

D 以上三者以外的人 

在第二篇古文開首也提及這件事:
正確 錯誤 部分 無從
正確 判斷
(22) 文中所記符合第一篇古文《史記‧齊太公世家》    
的記載;
蘇洵不認同管仲對此事的處理方法。
(2 分)

在這篇古文中,蘇洵以問句「仲與桓公處幾年矣,亦知桓公之為人矣乎?」

意思是 (23) (2 分)。

根據作者所述,桓公為人:

3
正確 錯誤 部分 無從
正確 判斷
(24) 好聲色;    
懼怕管仲的勸阻。
(2 分)

蘇洵指出管仲一死,那三個人便會「彈冠而相慶」。「彈冠相慶」在文中指
A 三人撣去帽子上的灰塵,準備為相 

B 一人為相,其餘二人互相慶賀將可入仕 
(25) 。(1 分)
C 互相慶賀解除束縛 

D 互相慶賀將得到齊桓公重用 

蘇洵批評管仲不知(26) ,
(2 分)

他認為管仲應該(27) 。
(2

分)這樣便不會有後來(28) (2 分)的事發生了。

蘇洵行文凌厲,文中多處運用了(29) (2 分)修辭法,如

「仲以為將死之言,可以縶桓公之手足耶?」
、「而其餘者,仲能悉數而去之耶?」

使語氣比直接陳述更加強烈。

4
第三篇
以下是一篇分析《有罪推定和無罪推定》的文章,當中部分內容須由考生填寫、
選擇。
* 在填充部分,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在選擇題中,每題選出一個最適合的答案,然後塗滿與答案相應的圓圈,多
選者0分。

這是一篇(30) 文(2 分),主旨是(31)

。(2 分)

A 借事說理 

B 引申說明  。(1 分)
在內容方面,文章的第 1 段能(32)
C 舉出例證 

D 引入主題 

作者在第 2 段開首提出了一個問題,這是運用了修辭上的(33)
(2 分)。這種修辭法(1 分)
(34)  可使文章綱目分明
 可引起讀者注意
 可加強語氣
 可解答疑難
A 、 A B C D
B 、    
C 、
D 全部

這篇文章的 第 4 段是 一個 只有 一 句的 「獨句 段」,在 這篇文章 裏 起 了

(35) (2 分)的作用。作者在第 3 段至 6 段,主要探討了


正確 錯誤 部分 無從
正確 判斷
(36) 有罪的人在「無罪推定」下仍會有罪;    
無罪的人在「有罪推定」下仍會無罪。
(2 分)

在第 6 段中,作者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37) 「


(須抄錄原文)
(2 分)的情況。
《莫須有與

5
想當然》一文記敘(38) (2 分)

這事,也可以作為例子。

作者在第 7 段介紹了「無罪推定」原則的(39) (2 分)和

(40) 。(2 分)

第 8 段結尾寫「兩害相權之下,寧取其輕」。這裏所指的「兩害」是指

(41) 。
(2 分)那被認

為是「較重」的「害」有下列缺點和隱患:

(42) ;(2 分)

(43) 。(2 分)

本文結構嚴謹,例如在第 3 段開首提出的問題,可在第(44) (2 分)段

找到答案。這種結構稱為(45) 。
(2 分)

這篇文章的巿內容值得我們深思,結合起《莫須有與想當然》最後兩段:
我這位同事對我所提出的問題,倒顯得有些驚異。他說:「如果你不能查
出你學生是抄來的,你就不能說他是抄來的。你的學生並沒有義務去證明他
不是抄來的,這是羅馬法的精神;文明與野蠻的分際,就在這麼細微的差別
上。我覺得這是常識,你卻覺得這是個問題,好奇怪!」
聽了這一番教訓後,我倒沒有甚麼慚愧的感覺,而是想起中國文化中好
多好多莫須有與想當然的故事。

我體會到中國和西方社會的人民對「有罪推定」和「無罪推定」兩種原則的
認識相去甚遠:(請用不超過 100 字,寫出你的體會)
(46)
^1

6
^100
(5 分)。

-試卷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