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F 3 e 34 CCC 5 B 43 D 4 Ad 63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0

共識如何形成?——鄰居停車空間的規範與秩序

法三乙 107601110 鄭筑云

壹、 研究動機與背景

在台灣擁擠的都市圈,能充分體會到甚麼叫作「車水馬龍」。但是在有許多
車輛的情況之下,台灣面臨停車位不足的問題。不只是觀光景點有停車位不足
的情形,社區住宅之中,停車位不足的情況也所在多有。而社區住戶彼此是鄰
居關係,是物理空間上最親密的一群人,這種親密的狀態是長久且持續的。在
持續性關係的情形下,共識的形成與糾紛的產生是更值得注目的,因此本研究
旨在以鄰居停車空間為分析對象。

由於社區中停車空間並不充足,導致有些住戶會以私人物品占有合法停車
位、有些住戶在沒有合法停車位的情形下,直接停在紅線上,或以私人物品圈
地畫出屬於自己的停車位。住戶們這樣的行為實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
例》 1,也妨礙到其他住戶甚至用路人的權益。不只會被民眾檢舉,警察也會於
巡邏時祭出罰鍰。因此,住戶們為了能有「安全」的,不會被檢舉、開罰的停
車位,時常引發糾紛、衝突 。但是台灣的某些老舊社區,由 4-5 樓左右的一棟
棟公寓集合而成的社區,只有在幾塊空地有畫設停車格,設置的停車位依然並
不充足。在這類的社區中也有住戶以私人物品占有合法停車位、停在紅線上、
以物圈地畫出屬於自己的停車位等這些容易引發糾紛的情形。但是住戶們對於
停車方式卻自然而然形成某種默契:沒有人去主動檢舉、地方巡警即使看到違
法情形也不太主動開罰,免除了糾紛的發生。

當有住戶會將車輛停放在「不安全」區域的老舊社區中,意味著在這些社
區中透過社會生活中的互動經驗,建立某種非正式規範,重新詮釋了《道路交
通管理處罰條例》。使住戶們認為以私人物品占有合法停車位、停在紅線上、以
物圈地畫出屬於自己的停車位這類行為符合有法律性的非正式規範。

這樣的非正式規範如何形成,Ewick 和 Silbey(1998)在 The Common Place


of Law: Stories from Everyday Lives 認為人們會將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法律的概念和
術語進行的社會互動相結合,以文化圖示(schema)為媒介建構出法律性
(legality)。在老舊社區的案例之中,停車空間之非正式規範之產生,有不少文
化圖示為媒介。以私人物品占有合法停車位、在沒有合法停車位的情形下,直
接停在紅線上,或以私人物品圈地畫出屬於自己的停車位這類種種行為被默契

1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 56、82 條
1
的允許出現在社區之中,所根據的文化圖示,可能包含物理性的占有、對他人
財產的尊重等客觀概念。但是這些建立出共識的文化圖示,是否除了客觀概念
還有主觀因素?又社區之中如何為非正式規範建立合法正當性,產生無形中架
空了正式的法律的結果?

貳、 研究目的

非正式規範與正式法律間的的關係為何,學術界已經有不少討論。但是本
研究的重點不再於此。重點在於非正式規範的形成,且該非正式規範確實有重
新詮釋了書本中實定法意義,產生地方民眾以非正式規範架空實定法的結果。
並了解為何會產生以這樣的現象。

要了解為何產生非正式規範架空實定法的現象,首先要釐清關於法意識
(legal consciousness)的定義。Ewick 和 Silbey(1998)認為法意識是由日常中
的人際互動,在個體或集體中的認知理解、生活經驗和行為方式所形塑。然而
根據 Chua 和 Engel(2019)統整性的研究指出,法意識不單單只是個體法意識
而已,近年來關係法意識蓬勃發展。因此本研究的指涉的法意識承襲 Ewick 和
Silbey(1998)關於法意識的定義,更進一步補充到,社會互動經驗也會回頭影
響認知理解、生活經驗和行為方式,形成一種動態循環。在這個循環中,法律
並不總是被認知到,有可能被認為不相關而不被援引。而且主觀上的情緒以及
群體中的歸屬感也會影響法意識,進而影響人們的行為(Chua & Engel, 2019;
Engel & Munger, 2003;Wang, 2018, 2019)。

鄰居是僅次於家人,物理空間上最親密的一群人,在鄰居關係之下,非正
式規範在日常生活中長期且持續的發生作用,與鄰居們的生活必然產生有重大
的影響。因此非正式規範如何建構、其他主觀因素如何影響非正式規範的建
構,以及非正式規範在社區之中如何作用是本研究的欲進一部更深入探索的問
題。

參、 文獻回顧

一、 非正式規範的法律性

過去學者們對法律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進行了不少研究,Ewick 和 Silbey
(1998)透過個人對於生活困擾之敘述,理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解釋法
律。例如,在北美小區中,居民會在把停車位的雪鏟起後,放把椅子,以示椅
子的主人享有使用這塊空間的權利。人們的規範究竟如何產生,Ewick 和 Silbey
(1998)認為人們對社會的理解是透過文化圖示與資源所建構而成,形成一種
2
非正式規範,違反非正式規範會受到相應的制裁或是不利後果。故雪地裡的椅
子所代表著是某種意義上的所有權、投入勞力所應享有的成果等等,連結了法
律中在傳統財產權中既有的觀念,這樣的觀念提供了一種文化圖示,支撐這個
小區的居民形成以椅子占停車位社會規範。透過這樣的例子可以看見,共識的
形成是由於法意識整合了人的行動和社會結構的限制,法律性就是由人們在日
常生活中運用法律的概念和術語進行的社會互動所建構而成,透過文化圖式使
法律和社會現象相結合,建立起對非正式規範的認知。故實定法的意義不只是
書本中的意義(law in books)而是透過文化圖示所建構。法意識的來源包含過
文化圖示產生的非正式規範,對於鄰居停車案例中上產生一定的拘束力,最終
在社區鄰居間形成一種默契和共識。

本研究認同 Ewick 和 Silbey(1998)所說社會互動經驗形成的由文化圖示建


構出非正式規範的合法性,且該非正式規範會拘束人們的行為。但是 Ewick 和
Silbey(1998)所談論的文化圖示只包括如邏輯、價值、傳統、罪惡或清白的概
念、承諾和契約的義務等等客觀的元素。然而法意識是動態的循環過程,且社
會互動常常牽涉到主觀的情感因素,主觀上的情緒以及群體中的歸屬感也會影
響法意識,進而影響人們的行為(Chua & Engel,2019;Engel & Munger,
2003;王曉丹,2018;2019)。故鄰居停車案例中非正式規範會受到什麼樣的主
觀因素影響?非正式規範的法律性除了客觀文化圖示的建立,是否可能摻雜了
鄰里、家庭之間等主觀情感因素?

二、 鄰居關係與非正式規範

(一) 鄰居關係影響非正式規範

鄰居關係對人們的法意識有甚麼影響,美國有不少學者投入關於鄰居之間
解決問題之研究。有許多學者曾基於鄰里關係去解釋訴訟行為,證實有親密關
係的鄰居不太可能向第三方(包括法院)尋求幫助(Black, 1984;Engel、
Greenhouse, & Yngvesson, 1994)。法意識受到鄰居關係的影響,進而改變人們的
訴訟行為。非正式規範作為法意識的來源之一,也會受到鄰居關係的影響,而
對人們行為產生影響。Hendley(2011)透過研究俄羅斯公寓鄰居如何面對由人
為疏失所引發的漏水問題,這種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所會面臨的問題,瞭解俄羅
斯人對「法律」的認知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Hendley(2011)在俄羅斯受到早期共產主義影響下,鄰居之間少有搬遷機
會的時空背景下進行研究,因為少搬遷機會大家被聚集在一個「共同入口」
中,鄰居間認知到彼此之間需要和睦相處,因此有了非正式規範的出現。非正
3
式規範在解決糾紛時扮有重要影響力,會被加強為鄰居之間的「準法律」。例如
在調解時的規範中帶有強烈的個人責任感,造成損害者需要負擔賠償。但是同
樣是造成損害,若向老人、窮人和無資源的鄰居追究會被認為是無意義、甚或
是道德上錯誤的。紛爭解決時所形成的非正式規範反映了俄羅斯鄰居對什麼是
正確和錯誤的內部衡量標準,塑造了俄羅斯鄰居的法意識,書本中的法律反而
在其後。

非正式的規範在社區中,雖然產生法律性,並有一定的拘束力,但是可能
隨著關係改變而有所撼動。在非正式規範下既有起訴鄰居是被排斥理由的共
識,但是當人們認為對方是局外人(新鄰居)時,這個規範卻容易受到動搖,
映證了 Black(1984)和 Engel 等人(1994)的研究,說明人們在與陌生人發生
問題時比與親密的人發生問題時更有可能求助於第三者甚至是法院介入。

(二) 關係如何產生影響:關係自我

然而,鄰居「關係」會影響非正式規範的認知進而影響法意識的型塑,仍
只停留在人們外在行為的論述,王曉丹(2018)指出在涉及人際關係、糾紛持
續進行中交換意見、爭論事實等情形,法意識的分析除了個人的認知過程,還
需要進一步討論社會文化中「自我」的主觀意識,因為只有指出自我與這些社
會關係的關聯,分析出「自我」的意義,才能進一步探知這個文化中人們的行
為以及資源與權力的正當性。

「關係自我」是指在人際關係互動中所感受到的主觀情感活動,這些感受
均受到關係所影響。更精確地說,自我是存在於關係之中的,因此研究自我勢
必要進入關係之中。此外,人非理性,認知本就會受到情感、非意識層面的影
響,因而研究中也應考量了情感因素。Chua 和 Engel(2019)也指出關係法意
識的研究應著重於集體法意識。Ewick 和 Silbey(1998)僅討論個體對於生活困
擾的敘事,並未深入分析個體面臨困擾時關係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關係法意識除了需在多人間共同的集體層次進行研究外,王曉丹(2018)
透過一個鄰居糾紛個案指出,在台灣社會環境下應加入華人文化在集體法意識
所注重的情、權威和公共性。「情」表現在個體敘事時為了保全自我在關係中的
形象,會發展出有利於自己的的版本;「權威」指人們在不對等的關係中找到自
我認同中的適當位置;「公共性」則指社會集體透過參與而確認自我與他人連結
上合宜的屬人模式。法意識不只有情緒,還包含文化、歷史等的深層內在;「關
係」不只是影響行為表現,是從根本自我認知即產生影響。在鄰居停車案例
中,鄰居關係中對自我的認知,使彼此之間在「情」、「公共性」中有甚麼行
4
為、在與警察互動的過程中又如何在「權威」中產生自我認知。釐清了鄰居的
自我認知後,才能進一步分析鄰居關係下所生的法意識。

(三) 動態的自我認知與合法性

在關係之中,自我的認知是構成法意識的重要因素,但是自我的認識也會
透過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重新建構。Young(2014)在夏威夷 Moa 島上鬥雞者
相互之間以及警察執法的互動中關係中透過二階法意識進一步闡述鬥雞者對於
彼此、非正式規範、實定法與警察執法行為的認知。Young(2014)並不是首位
使用二階法意識這個概念的學者,卻是第一位將二階法意識作為關係法意識的
類型進行討論。在關係法意識的類型下,二階法意識的核心內涵為一個群體的
成員認為他人在想什麼,這樣的猜想會回過頭來影響自己的認知與行為。鬥雞
者們認為警察是合法的權威人物,有責任和能力執行法律;而認為法律禁止鬥
雞的規定視為非法,映證了 Farrell、Pennington 和 Cronin(2013)的研究指出
人們對法律合法性(Legitimacy)的看法並非單一的。這種差異表明,當涉及到
理解創造或破壞合法性的過程時,不能單方面地將法律權威概念化。立基於關
係法意識的觀點,從二階視角觀察法意識,強調了合法性不是停滯的,它是處
在一個動態的過程中不斷有所浮動,人們對於法律的經驗會綜合成一種信念,
為其行為建構合法性。

在鄰居停車案例中,鄰居在明白自己的行為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
例》,鄰居之間能夠相互檢舉、警察也能依法開罰。在這樣的情形下,透過關係
中的二階法意識釐清在關係下的自我認知,才能深入分析非正式規範中的文化
圖示。

三、 地方巡警與非正式規範

透過文化圖示所形塑之非正式規範,顯然拘束當地社區的人們。此處所指
受到拘束的人顯然不單單只有鄰居之間而已,也包含警察於執法時的行為。
Young(2014)在個案研究中透過二階法意識也提及了警察在執法過程中受有影
響,警察漸漸與鬥雞者在取締的時間、地點形成某種默契。

警察身為國家的執法機關,理應受正式法律的拘束。警察在這樣的角色之
下如何受到非正式規範的拘束?Martin(2007)從文化與歷史的脈絡探討當代
台灣警察如何在社會中實踐法律,並研究警察在法律與情感的落差中如何建構
合法性。如果合法正當性來自於法律,警察作為國家的執法機關,其執法時理
應也有合法正當性。但 Martin(2007)提到在當代台灣警察文化的制度下,警
察作為國家授權的衝突管理代理人,雖然他們是執法者,但是他們認知中的法
5
律是純粹工具性的,法律就是一個規定,本身沒有合法內涵。

在這樣的認知底下,警察本身的行為並不當然具有合法正當性。在更深入
探詢下,可以發現警察執法的合法性是在正式法律與實際執法的空間中有一個
社會文化情感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之中,正式法律並不是核心,而是社會文化
情感,合法正當性就鑲嵌在其中。社會文化情感是指在人際關係的網路之中,
如果人們認為警察應該做什麼事,警察卻並未有行動,會使人們認為警察所為
不具合法正當性(Martin, 2007)。在不同的社區背景之下,有不同的人際關係
網路,人們對警察會有不同的期待。在不同的社區中,警察會有不一樣的行
為、不一樣的合法正當性是可以預期的(Smith, 1986)。而在特定社區的人際關
係的網路之中,人們會認為警察應該做什麼事,無異是在有共同社會互動經驗
之中,人們彼此之間所形成的一種期待。如果這樣的期待與正式法律相互牴
觸,則會形成非正式規範。由於非正式規範是透過人們在社區中的互動經驗所
形塑,具有法律性(Ewick & Silbey, 1998)。且它既是社區居民所期望警察應該
做的事情,在社會文化情感的範疇內賦予了非正式規範合法正當性。因此警察
在執行職務時在情感的層面會受到這樣非正式規範的拘束。

在鄰居停車糾紛案例中,除了鄰居之間已達成默契不容易相互檢舉外,地
方警察在巡邏過程中看見違法停車的情形也不會主動執法,開出罰單。但警察
與民眾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對立面:執法者與被裁罰者。在這樣權力關係不對
等的關係下,警察身為上位者,在互動的關係中找到自我的位置,而產生自我
認知,顯然與鄰居之間在關係中的產生自我認知的互動過程有所不同。在鄰居
之間彼此都會因為關係的淡薄而減弱了非正式規範的拘束力(Hendley, 2011)
而警察站在與民眾對立的角度下,所產生關係中的自我認知,是否也同樣在某
種情形中動搖了非正式規範的拘束力,是能夠再更深入剖析的。

肆、 研究意識

Ewick 和 Silbey(1998)定義了法意識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法律理解。透
過文化圖示,建構出之非正式規範具有法律性,是法意識來源之一。但是法意
識是動態的循環過程,且受到主觀上的情緒以及群體中的歸屬感的影響。既然
法意識可能受到主觀因素影響,故本研究想探討在法意識的更上位概念:非正
式規範及文化圖示,是否也受到主觀因素影響。

在鄰居關係之中非正式規範之建立以及拘束力之強度確實會受到鄰居「關
係」之影響。關係之研究,應從集體法意識著手,研究人際關係互動中所感受

6
到的主觀情感活動之「關係自我」,並應考量文化脈絡影響下之自我認知。因為
在關係之中,自我的認知是構成法意識的重要因素,自我認知也會在與他人互
動的過程重新建構。法意識的動態性,顯然受到關係自我中,自我認知的動態
性影響。而自我認知中包含許多關係、主觀情感、社會文化脈絡,會影響關係
中的非正式規範。型塑非正式規範之文化圖示是否亦囊括主觀因素?若肯定,
產生何種主觀文化圖示?

民眾與警察對於非正式規範達成共識之後,將合法正當性鑲嵌於正式法律
與實際執法間的一個社會文化情感空間,警察因而亦受到非正式規範的拘束。
鄰居關係中,關係的淡薄會減弱非正式規範的拘束力(Hendley, 2011)。從執法
角度觀之,警察與民眾可說是處於對立關係。帶有「權威」的對立關係對非正
式規範有甚麼影響?

伍、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採取個案研究並輔以半結構式的訪談方法,依據研究問題設計訪
談大綱作為輔助,引導訪談的方向,但在訪談過程中仍保有彈性調整空間。雖
然提出同樣的問題,但受訪者個人經驗及對問題本身的認知有所差異。因此藉
由透過半結構式訪談方法獲得受訪者不同的反應。

個案研究的對象會以滾雪球的方式從一個出現在停車空間已形成共識的社
區中找到約 10 名受訪者。由於本研究旨在探討關係等主觀因素的影響,因此研
究對象的選擇不能同於 Ewick 和 Silbey(1998)僅以單一個體為主。受訪者應包
括居民與警察,接觸不同角色的訪談對象能更全面的理解非正式規範在社區之
中如何被建構與持續運行,才能以宏觀的視角進一步研究個案。

目前選定基隆市七堵區長興里作為研究社區,基隆市七堵區長興里是一個
由許多 4~5 層樓公寓所群聚而形成的一個老舊社區。住戶多是長者,長久居住
於此處。彼此之間使用同一出入口、會在附近公園或傳統市場有所互動、(孫)
子女就讀社區對面之學校種種因彼此之間形成一定的關係。在老舊社區之中關
係的出現不單單只有 Hendley(2011)研究中所示「使用同一出入口」。關係的
出現錯綜複雜,因此關係緊密、淡薄如何界定,本研究認為有一個光譜從左到
右界定關係緊密程度。這個光譜的考量因素應包含:社區中是否有相熟或相識
之人(越多越緊密)、自己不認識但親朋好友相熟或相識之人、參與社區活動之
意願與頻率。

因為研究者有親戚住在基隆市七堵區長興里,長年觀察下來發現這個社區

7
在停車位不足的情形對停車空間秩序已經達成一定的共識。也因為有熟識的親
戚居住於此,由熟悉的中間人作為引薦,能更容易取得受訪者的信任。考量人
力、時間及受訪者可觸及性,目前僅規畫以基隆市七堵區長興里作為個案研究
對象。然而,此研究方法之限制在於台灣社區型態多樣化,除了如長興里這般
由高齡長者群聚組成的社區之外,還有眷村、由同姓氏者所組成的社區(有親
緣關係)、社區大樓 2種種型態。這些不同居住型態的社區,鄰居間彼此之間的
關係有所不同。若有非正式規範的出現,建構非正式規範之文化圖式可能與一
般老舊社區有所不同。

陸、 重要性與預期結果

由於本研究目前尚未實際執行,僅先列出研究者認為可能之重要性與預期
結果。以往的研究在發現規範之法律性缺少關係性的因素後,多著重在描補關
係法意識。本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在描繪關係對於規範之建構外,回頭反思關
係、主觀因素得否成為文化圖示之一部。並且分析共識在關係、對立關係間產
生之文化圖示以及關係對於非正式規範拘束力之影響。

現階段對於個案之初步發現,肯認非正式規範確實受到關係影響。不過於
關係之中,不同於 Hendley(2011)所研究之搬遷會造成關係淡薄,影響非正
式規範之拘束力那麼單純。在老舊社區之中,關係淡薄本就仍有拘束力。雖然
在老舊社區搬遷情形不多,但少數搬遷的情形的確創造新的關係,新關係一開
始趨近於無,在這樣非常淡薄的情況下,似乎仍舊有拘束力之存在。也發現在
老舊社區之中,關係其實是常態性變動的不如以往認知中的穩定:由於住戶都
是長者,常有後輩回老家探親、小住,後輩回老家探親、小住又創造新的關
係,而這類型關係無論淡薄、緊密,似乎會被住戶(長者)的關係所覆蓋,因
此也是非正式規範拘束力所及。

惟現階段的初步發現仍停留在外在行為的表現,經由個案研究整理出在鄰
居停車案例,預期可以深入釐清關於非正式規範的共識在緊密關係中是如何形
成的、如何受到關係的影響、個體的自我認同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文化
圖示是否包含主觀因素,以及如何為非正式規範建構合法正當性。

柒、 參考文獻

註腳

2
社區大樓雖然有規畫停車位,但是有些社區規畫的停車位數量卻不充足,仍有停車秩序的問
題。
8
何冠毅、蔣睦宇(2021)。 移車搶車位爆衝突! 住戶控店家機車佔位。取自
https://news.tvbs.com.tw/local/1496015
邱瑞杰(2021)。 基隆路邊車位住戶搶紅眼 改設機車格。取自
https://udn.com/news/story/7328/5266245
書籍

Engel, D. M., & Munger, F. W. (2003). Rights of inclusion: Law and identity in the life
stories of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wick, P., & Silbey, S. S. (1998). The common place of law: Stories from everyday lif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書籍篇章

Black, D. (1984). Social control as a dependent variable. In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social control (pp. 1-36): Elsevier.
Engel, D. M., Greenhouse, C. J., & Yngvesson, B. (1994). The oven bird's song:
Insiders, outsiders, and personal injury in an American community. Law and
Community in Three American Towns, 27.
期刊文章

Chua, L. J., & Engel, D. M. (2019). Legal Consciousness Reconsidered. In R. J.


MacCoun (Ed.), Annual Review of Law and Social Science, Vol 15 (Vol. 15, pp.
335-353). Palo Alto: Annual Reviews.
Farrell, A., Pennington, L., & Cronin, S. (2013). Juror perceptions of the legitimacy of
legal authoritie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criminal cases. Law & Social Inquiry,
38(4), 773-802.
Hendley, K. (2011). Resolving Problems among Neighbors in Post-Soviet Russia:
Uncovering the Norms of the Pod” ezd. Law & Social Inquiry, 36(2), 388-418.
Martin, J. (2007). A reasonable balance of law and sentiment: social order in
democratic Taiwan from the policeman's point of view. Law & Society Review,
41(3), 665-698.
Smith, D. A. (1986). The neighborhood context of police behavior. Crime and justice,
8, 313-341.
王曉丹(2018)。法意識探索: 關係自我的情感衡平。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67),頁 103-159。
Wang, H. T. (2019). Justice, Emotion, and Belonging: Legal Consciousness in a
Taiwanese Family Conflict. Law & Society Review, 53(3), 764-790.
doi:10.1111/lasr.12422
Young, K. M. (2014). Everyone Knows the Game: Legal Consciousness in the Hawaiian

9
Cockfight. Law & Society Review, 48(3), 499-530.

1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