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4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

一、改革开放之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最悠久、学
脉最深厚的学科之一。在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伊始,就继承了大夏大学和光华大
学的学术传统。解放以前,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近现代史专家陈旭麓先生
就在大夏大学任教。1951 年,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筹备委员会的筹备委员,陈旭
麓先生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的建校元勋。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后,陈旭麓先生出任历史系副主任,开始专任近现代史
的教学与研究,在教学上,他为本科生、进修生系统讲授“中国通史”“社会
发展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等课程,还从 1955 年开始
招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生班。 1自此,在教学与学科建设上,陈旭麓先生奠定了
华东师范大学近现代史发展的基础。

这一时期,陈旭麓先生的学术研究,不仅为我系的近现代史学科构筑了学
术基础,也为整个新中国的近现代史研究和近现代史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
础。1955 年,陈旭麓先生出版了《辛亥革命》一书,他系统地论述了自孙中山
创建兴中会起,至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止,辛亥革命前后的国际环境与
国内经济、政治形势,这是新中国第一本辛亥革命史专著,出版后引发极大反
响,在新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陈旭麓先
生还发表了大量的辛亥革命史研究论文,其中关于新军与辛亥革命、革命党人
的纪年以及宋教仁的研究论文,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在辛亥革命史研究之外,这一时期陈旭麓先生主要关注了中国近代知识分
子和思潮研究,发表了许多文章,深刻剖析了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思想文
化,他的《五四前夜政治思想的逆流》 2 系列文章和《论五四初期的新文化运
动》3以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政治斗争在思想上的反映为切入点,指出了“任
何思想斗争,都与政治有或明或暗的关系”, 4系统论证了五四时期新文化产生
的原因和条件,他认为近代新文化启蒙的发展和对封建旧文化的彻底反击这两

1
周武:《陈旭麓学记(上)》,《上海文化》,2019 年第 10 期。
2
陈旭麓:《五四前夜政治思想的逆流(一)——民国初年的反动复辟思潮》,《学术月刊》,1959 年第
2 期。
3
陈旭麓:《论五四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历史教学问题》,1959 年第 5 期。
4
陈旭麓:《论五四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历史教学问题》,1959 年第 5 期。
种历史合力共同孕育出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这些研究极大拓展了新中国成立初
期的五四运动研究成果,同时承启了后来中国近现代史学界和我系近现代史学
科对五四运动史的研究,此外,对五四运动中变革与反变革力量的思考,也是
先生晚年最重要的成果“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的先声。

1958 年,先生还参与主编了自五四运动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教材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这一以“时期”和“通史”命名的专著,
不仅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为近现代史的下半部出现,而且作为“通史”,
在革命史以外,也涉及经济、文化和少数民族等方面的历史。此书的出版,为
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石。5

与此同时,陈善学先生也发表了《略论陈独秀的一生》, 6《李大钊与中国
第一次“社会主义论战”》7等文章,对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问题做出探讨。
夏东元先生是洋务运动研究领域的巨擘,在我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洋务运动史领
域的学术史中占据突出的地位,他被称为“为洋务运动正名的第一人”。 81958
年,他在《华东师大学报》上发表他第一篇关于洋务运动的文章——《论清政
府所办近代军用工业的性质》, 9 开始专研洋务运动史,他在这一时期出版了
《郑观应传》并编辑出版了《郑观应集》。他认为清政府所办洋务工业具有封
建性、浓厚的买办性、相当程度的资本主义性质,肯定洋务运动进步的一面,
但对洋务派持否定态度。 10这些观点在当时的洋务运动史研究领域都具有独创
性。

文革期间,诸位学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严重地影响了我系中国近
现代史学科的学术发展。

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的学术发展迎来新的高潮。我系在中国近现代
史领域也涌现出更丰富的成果。这一时期我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学术
风气是超越以往的革命史研究范式,从近代化角度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再解
释。

在八十年代,陈旭麓先生逐渐进入他学术研究的巅峰,在十年中,他发表
5
周武:《陈旭麓学记(上)》,《上海文化》,2019 年第 10 期。
6
陈善学:《略论陈独秀的一生》,《历史教学问题》,1958 年第 2 期。
7
陈善学:《李大钊与中国第一次“社会主义论战”》,《历史教学问题》,1957 年第 5 期。
8
包汉中:《为洋务运动正名的第一人》,《华东师范大学校报》2004 年 9 月 8 日。
9
夏东元:《论清政府所办近代军用工业的性质》,《华东师大学报》1958 年第 1 期。
10
李娜娜:《夏东元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初探》,山东大学,硕士,2018 年。
论文和学术性文章近一百篇,所讨论的范围,几乎涵盖了民族反思大潮所涉及
的所有重要层面。他提出的诸如海派文化与上海史研究、中等社会研究、秘密
会党与中国社会史研究等领域,至今在中国史学界有重大影响。11

此外,陈旭麓先生在这一时期还出版了最重要的两部著作《浮想录》和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主编了《近代中国八十年》,《五四以来政派
及其思想》等多种极具影响力的著述。12

在这一时期的历史著述中,陈旭麓先生对中国近代历史中的革命与改良、
国家与社会的思考最终促成了他对新的近代历史架构的确立。他提出了自己学
术生涯中最重要以及最系统性的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近代中
国社会新陈代谢”论。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式发展脉络的提出,突破了
过去以革命史为主线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范式,将中国近现代史视为中国不断
追求“近代化”的历史。先生创造性重构了建国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线
索,他在 1988 年于《历史研究》发表了《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线索的思考》 13一
文,更简明扼要地概括出他的“新陈代谢”观,他于传统以太平天国、义和团
和辛亥革命三大革命高潮为分界的近现代史格局之外,提出近代中国社会是
“一个变革与反变革、反复推进的时代”,其本质是一步步有限地推向近代
化。在他的近现代史架构中,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帝国主义不断加深的侵
略与中国人民为中国的近代化而不断付出的努力交织在一起,封建主义和资本
主义的缠斗成立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动力,封建主义在中国社会中一步步
削弱,而资本主义因素在近代社会中一步步加强。革命史的叙事也融入进中国
近代历史的“新陈代谢”结构之中,陈旭麓先生认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革
命高潮分别是 1911 年的辛亥革命、1927 年的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后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解放战争。革命浪潮不再是以往的历史叙事中从高峰到低谷再到高峰的
“凹”字型模式,而是不断地推进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递进型模式。资产
阶级的成分在前后不同的革命对象中不断增长,而革命队伍从领导层到基础革
命力量也经历了三个层次,这三次革命浪潮一次复一次,不断地完成着推翻封
建主义的历史使命,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这样,革命史就成为了近代
社会新陈代谢的组成部分。14

陈旭麓先生为我系的近现代史学科和整个中国的近现代史学界留下了丰厚
的学术遗产。“新陈代谢”说不仅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近现代史学术界产
生了重要影响,而且成为近代中国研究的经典范式之一。15陈旭麓先生关于中国
11
高瑞泉、杨国强等:《陈旭麓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传统(笔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18 年第 6 期。
12
周武:《陈旭麓学记(下)》,《上海文化》,2019 年第 12 期。
13
陈旭麓:《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线索的思考》,《历史研究》,1988 年第 3 期。
14
陈旭麓:《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线索的思考》,《历史研究》,1988 年第 3 期。
15
高瑞泉、杨国强等:《陈旭麓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传统(笔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历史思辨,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架构,至今仍深刻影
响着一代代中国近现代史学人。16

这一时期,我系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也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特色研究领域,
近代政治与外交史研究,近现代思想和知识分子史研究以及上海史研究都大为
发展。

夏东元先生继续对洋务运动以及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思想史进行研究,并
逐渐形成对洋务运动整体的独特认识,在 1981 年发表的《关于洋务派阶级属性
问题》一文中,他将清政府所创办的近代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称为“官僚资本
主义的胚胎”,他没有简单地对其批判,而是肯定了他们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的一面,从这以后,他对洋务运动的研究开始超越传统的历史解释,逐步走
向“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改革史学’”。17

此外,他在这一时期突出的学术贡献是提出了“洋务运动发展论”和“ 110
年中国近代历史两段论”等重要观点。在 1980 年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的
《洋务运动发展论》一文中,夏东元指出:洋务运动也有它发生发展到结束的
过程,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应当放在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加以评述。18在对洋务运动
指导思想、发展过程中内容和客观作用的讨论中,他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虽
是一个,表现却大不一样”,19洋务运动初期促进了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在
后期当历史需要洋务派更进一步进行政治变革时,他们却止步不前,成为历史
发展的阻碍。在洋务运动研究的基础上,夏东元还提出了中国近现代史以戊戌
变法为分界线的“两段论”观点,在八十年代针对传统三次革命高潮理论的修
正中独树一帜。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而自戊戌变法
开始,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思潮开始成为政治实践,因此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的
转折点。1989 年,有《110 年中国近现代史应以戊戌变法为分段线——兼论中
国近现代史体系问题》20发表在《历史研究》上。

八十年代之后,夏东元先生在洋务运动史领域最重要的著作是他于 1992 年
出版的《洋务运动史》,他在该书中立足“盛宣怀档案等搜集多年的未刊资
料,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运动‘阶级观点和历史主义相结合’的评价标准,
对洋务运动进行了完整并系统的介绍”。他在“承认洋务运动所办企业存在对
内镇压人民起义,适应侵略者需求的同时,充分并着重肯定洋务运动抵御侵

学版)》2018 年第 6 期。
16
周武:《陈旭麓学记(下)》,《上海文化》,2019 年第 12 期。
17
李娜娜:《夏东元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初探》,山东大学,硕士,2018 年。
18
夏东元:《洋务运动发展论》,《社会科学战线》,1980 年第 3 期。
19
夏东元:《洋务运动发展论》,《社会科学战线》,1980 年第 3 期。
20
夏东元:《110 年中国近现代史应以戊戌变法为分段线——兼论中国近现代史体系问题》,《历史研
究》,1989 年第 4 期。
略,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面”。21

同样关注洋务运动研究,与夏东元先生的洋务工业研究不同,刘学照先生
更加侧重于对洋务思潮的研究。他于 1982 年在全国第二届洋务运动史学术研讨
会上,提交了《论洋务政论家王韬》一文,提出了“洋务思潮”的新概念;其
后,又在《论早期维新派的重民思想》、1986 年在《历史研究》上发表的《论
洋务思潮》等文中进一步阐明和深化了洋务思潮问题,他认为洋务思潮是一个
低阶段的、对层次的,于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发生相对应的近代化思潮,
早期维新派和洋务派官僚是洋务思潮的左右两翼。22他对洋务思潮的研究集中体
现在 1994 年出版的《洋务思潮与近代中国》这部学术论文集中。他对洋务思潮
的研究拓宽了洋务运动史的研究宽度,对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作出了很大
贡献。

在近代中日关系等问题上,刘学照先生也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成果,1989 年
在《近现代史研究》上发表的《清末民初中国人对日观的演变》 23,1990 年在
《历史研究》上发表的《略论李鸿章的对日观》以及 1994 年在《近现代史研
究》上发表的《论李鸿章和伊藤博文──19 世纪中日近代化轨迹的投影》 24
等。

改革开放之后,我系也迎来了一批新鲜血液,不仅自身的学术实力得以加
强,在教学方面也有突出成绩,还为日后的中国近现代史学术界培养出一大批
知名学者。

在 1981 年留校任教的胡逢祥教授致力于近现代史学史的研究,他的研究也
以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或者说近代化的发展为理路,试图发掘中国近现代
史学是如何走向现代化的。在 1985 年于《历史研究》,发表的《论辛亥革命时
期的国粹主义史学》25一文中,他突破了传统上把国粹主义当作近代封建文化残
余势力的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时期的国粹主义史学仍然体现出资产阶级和民族
主义的色彩,他认为国粹派提倡国学的实质是“以资产阶级国学来取代封建学
术的地位,借用旧经史资料阐发反对封建专制,宣传近代民主思想”,“表现
出一种试图在传统学术基础上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文化的意向”。26此后他在九
十年代将关注的焦点转向五四运动,撰写了一系列关于“五四”时期中国史学
问题的论文。他认为“五四”是中国史学走向现代化的真正起点,其所确立的

21
李娜娜:《夏东元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初探》,山东大学,硕士,2018 年。
22
何开丽:《“洋务思潮”研究的“始作俑者”——刘学照教授<洋务思潮与近代中国>》,《西南师范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 年第 2 期。
23
刘学照:《清末民初中国人对日观的演变》,《近现代史研究》,1989 年第 6 期。
24
刘学照:《论李鸿章和伊藤博文──19 世纪中日近代化轨迹的投影》,《近现代史研究》,1994 年第 3
期。
25
胡逢祥:《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国粹主义史学》,《历史研究》,1985 年第 5 期。
26
胡逢祥:《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国粹主义史学》,《历史研究》,1985 年第 5 期。
新一代治学规模和风气,对此后直至当代中国史学的理论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27

在晚清儒学变迁、晚清知识分子与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史的研究领域内,
杨国强教授取得重要成果。在研究中,他将清代儒学和士风的变迁紧紧与清代
历史发展的现实结合在一起,认为清初的文字狱使得士大夫在精神上日趋蜷
缩,并越来越梳理了二千年儒学涵育出来的担当世运之气,只有到十九世纪
后,一系列的社会危机让清代知识分子重新思考社会现实问题,在衰世来临之
际建立起晚清的理学和今文经学,二者都力图经世,但理学人物的经世之路越
不出取新卫旧的界限,而今文经学却促成过除旧布新的事业。 28他于 1987 年发
表在《历史研究》上的《曾国藩简论》29获上海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1986-1993)著作一等奖,还出版了《百年嬗蜕——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等重
要著作。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一方面,由陈旭
麓、夏东元和刘学照等先生开创的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知识分子史被继承下
来。如易惠莉教授继续了其导师夏东元先生对洋务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研究,
在九十年代主要致力于对王韬和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知识分子的研究,并于
1998 年出版了专著《郑观应评传》。另一方面,一些新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
域,例如近代上海城市史研究也被开辟出来,上世纪九十年代,忻平教授在上
海史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主要关注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社
会,从建筑、空间、教育以及社会整合等多方面研究近代上海社会的现代化, 30
他认为这一时期是近代上海社会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上海随着社会发展与
经济增长、政治整合力与社会民间整合力均得到了强化与发展,形成一种前所
未有的独特的社会整合体系,为上海社会发展与生活进步提供了现代活力与自
由空间。31

总而言之,在二十一世纪之前,我系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已经形成了深厚
的学术研究传统,逐渐培养出一大批享誉国内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界的知名学
者,在近代社会文化史、知识分子史和近现代史学史等研究领域取得优势。逐
步形成了以近代化为主线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范式,为中国的近现代史研究做
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为二十一世纪华东师大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新发展奠

27
如:胡逢祥:《“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与西方现代史学》,《学术月刊》1996 年第 12 期。
28
杨国强:《儒学的衍变和清代士风》,《史林》,1995 年第 1 期。
29
杨国强:《曾国藩简论》,《历史研究》,1987 年第 6 期。
30
如建筑与城市空间领域:忻平:《人·建筑·空间·文脉——论 20 至 30 年代上海建筑文化》,《同济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 年第 7 期。教育领域:忻平:《现代教育:20——30 年代上海人社会
化的主渠道》,《教育评论》,1996 年第 3 期。社会整合领域:忻平:《试论 20——30 年代上海社会整
合机制》,《学术月刊》,1996 年第 5 期。
31
忻平:《试论 20——30 年代上海社会整合机制》,《学术月刊》,1996 年第 5 期。
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发展概况: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系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进一步发展。二十年来,我系
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在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方面都不断进步,2007 年,中国近
现代史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我系的中国近现代史学
科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学科,在多个学科评价榜单上名列前茅。

在师资队伍上,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已有专任教师十六
人,其中教授九人,副教授七人。许多教师还在重要学术团体担任重要岗位,
如:韩钢教授担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许纪霖教授担任上海历史学会副
会长、秘书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以及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等。本学科教授
还有多人次入选上海市晨光人才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
市曙光人才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系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在中国当代史、江南史、知识
分子史与思想史等领域拥有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在教育部、上海市等各级哲学
社会科学评奖中,本学科获得过许多重要奖项,如:茅海建教授获得教育部人
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本学科学者二十一世纪以来共出版或编辑学术专著 74
种,许多专著都在国内外引发重要反响。目前,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国近现代史
研究体现出学科化、机构化和跨学科研究相结合的特点,在雄厚的学者队伍之
外,一批专业的研究机构也组建起来。

四、二十一世纪以来的研究机构:

2000 年 3 月,华东师范大学组建了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同年 9 月成
为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它是在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研
究所、史学研究所、文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创立的,整合了全校文、史、哲三个
学科的优势资源。依托华东师范大学悠久的中国近代思想史和知识分子史研究
的传统,我系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为这一研究所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中国近
现代史学科许纪霖教授还担任研究所的副所长。研究所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
数十项国家或上海市社科项目,出版或发表了众多学术成果,为中国现代思想
文化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在人才培养的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另一个重要的跨学科学术研究和培养机
构是成立于 2007 年的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思勉高等研究院是直属学校的实体
性人文研究机构,她以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之名命名,传承光
华大学、大夏大学的人文学术传统,遵循吕思勉、施蛰存、王元化、冯契等华
东师范大学老一辈学者开创的学术之路,推进人文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探索新
型的学术研究机制,凝聚、培养杰出的人文研究人才。我系中国近现代史学科
在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茅海建教授曾担任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的院长,目前
茅海建教授、杨奎松教授和许纪霖教授在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担任特聘研究员
和学术委员会委员。

除了跨学科的学术机构,我系中国近现代史学科自身也建立了一批专业的
学术研究机构。2007 年 12 月,华东师范大学当代史研究中心成立了,它是中国
大陆高校设立的第一家专门研究中国当代历史的研究机构。该中心主要任务是
专题研究、搜集整理民间资料和地方档案。现已出版的相关党史研究资料集和
学术著作出版物有:《中国当代史研究》系列(共有三辑)和《中国当代民间
史料集刊》系列(目前为共九卷)。该中心还汇聚了诸多中共党史研究的优秀
学者:杨奎松、韩钢等。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成立于 2007 年 12 月,旨在推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深入与发展、促进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与对话、竭力
抢救散落于民间的各种史料。目前中心主要着眼于新中国建国史的资料发掘、
搜集和研究的工作。凡涉及 1949 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经济、文化、法
律、军事、外交、教育、科学、社会等新政权制度体制建设过程中的种种历史
事实与历史问题,均属本中心研究的范畴。杨奎松教授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当代
史研究中心主任。

2016 年 10 月 10 日,华东师范大学民间记忆与地方文献研究中心经学校批
准成立,并于 2017 年 4 月 22 日举行了成立典礼。该中心将致力于抢救民间散
落的纸质与口碑史料,推动地方历史研究之深入。民间记忆与地方文献研究中
心试图开展两方面的工作:地方文献之搜集、整理与研究;民间记忆(物质及
非物质)之抢救性记录与整理。该中心在地方文献与口述历史资料的收藏方面
已经初具规模。正在进行数位化整理,建立数据库,以供学界利用,并与各友
好单位建立共享合作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民间记忆与地方文献研究中心由冯筱
才教授担任主任,李世众教授为中心副主任。

五、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专业建设和学术成果:
二十年来,我系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在专业建设和学术研究上成果斐然。
汇聚了茅海建、许纪霖、杨奎松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承担了为数众多
的各级项目,并在各类重要期刊上发表大量论文,出版或编辑了一系列学术专
著,对我国近现代史学界的学术研究产生很大影响。本学科学者承担或参与了
许多重大科研项目,自 2000 年迄今已有 32 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 11 项,教
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4 项。在论文发表方面,新世纪以来,本学科学者
在各类权威期刊上发表许多重要论文。在《历史研究》和《近现代史研究》两
种权威期刊上就发表论文 35 篇。

(一)近代政治与外交史:

以茅海建教授为首的一批专家学者带领我系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在中国近现
代政治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学术突破。茅海建教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
史系,师从陈旭麓先生,历任中国军事科学院百科全书编审室助理研究员,中
国社会科学院近现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
学系教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近现代的政治
与外交。茅海建教授最初主要关注鸦片战争研究,尤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清政府的军事与外交研究。出版于 1994 年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是茅海建教授鸦片战争研究的重要著作,该书是他八九十年代鸦片战争研究的
集中成果,也是我国鸦片战争研究领域内的经典名著。他在该书中对清王朝在
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充分的探讨,认为不适应于近代化的“天朝观
念”和“天朝体制”是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必然失败的原因。鸦片战争的战败
也即意味着传统观念中“天朝”的崩溃,它为中国提出了走向近代化的任务。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历来是国内近现代史学界重视的领
域,国内的鸦片战争研究以 20 世纪 80 年代为界,经历了从单纯的侵略与反
侵略斗争史向近代化史、政治史、军事史、中外关系史和国际关系史等多元研
究的转变过程。茅海建教授从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写就的《天朝的崩溃》则
是我国鸦片战争史研究成熟的标志之一。32

新世纪以来,茅海建教授的研究重心逐渐转向戊戌变法研究,2005 年将研
究成果集中出版了论文集《戊戌变法史事考》,在 2008 年来到华东师范大学任
教后,又先后出版了《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戊戌变法史
事考二集》和《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戊戌变法的另面》等重要学术著作,由
面到点,又由点到面地进行研究,既有宏观研究,又有繁琐考证,在戊戌变法

32
葛夫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鸦片战争史研究》,《史林》,2016 年第 5 期。
研究领域内成就斐然。茅海建教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运用丰富的史料,对戊
戌变法时期包括“公车上书”以及戊戌政变开始的时间等诸多史实进行了精准
的考证,对戊戌变法时期政治体制和政治改革运作的新探索,极大地推进了我
国的戊戌变法研究。

李文杰教授师从茅海建教授,也关注于中国近现代的政治与外交。他承担
了 2012 年度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清总理衙门、外务部职
官年表整理与职官群体研究”和 2016 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季中央
政府的文书流转、政务运作与制度变迁研究”,该项项目的研究成果,出版于
2020 年的《辨色视朝:晚清的朝会、文书与政治决策》一书被评为国家社科基
金优秀成果。李文杰教授早期研究主要侧重于晚清总理衙门,近年来开始关注
对晚清外交官群体和政治权力运作的研究。

(二)近代思想与知识分子史:

近代思想史和知识分子史是我系近现代史学科的传统优势领域,从陈旭麓
先生开始就有一批批学人关注此研究方向,新世纪以来,在许纪霖教授等专家
学者的带领下,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也在稳步推进。许纪霖教授毕业于华东师范
大学政治系,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历史系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博士
生导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学科
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
究所常务副所长。兼任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上海
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委员,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杂志编委。主要
从事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与知识分子、上海的城市文化研究。许纪霖教授的近
代知识分子研究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87 年发表的《从中国的<忏悔录>看
知识分子的心态人格》33以及《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历史探索》34等文章引
发了社会关注,至今出版或主编了数十种代表著作,包括 1995 年主编出版的
《中国现代化史》,2007 年出版的《大时代的知识人》以及 2017 年出版的《家
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许纪霖教授长于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进行个案研究,他在研究中将知识分
子的个体经验与时代气候相结合,在进行个案研究的同时,也把握住近代中国
思想变迁或者说思想近代化的宏观脉络,同时让自己的研究超越传统的历史学

33
许纪霖:《从中国的忏悔录看知识分子的心态人格》,《读书》,1987 年第 1 期。
34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历史探索》,《走向未来》丛刊,1987 年第 1 期。
研究,引入一系列西方哲学、政治学等理论与方法。他提出将二十世纪的中国
知识分子划分为六个代际,以 1949 年作为中界,划分为晚清一代、五四一代、
后五四一代和“十七年”一代、“文革”一代和“后文革”一代。在关注知识
分子的世代交替之外,许纪霖教授还关注他们的阶级出身和文化关系,这种注
重时代、阶级和惯习的研究方法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研究开拓了新路径。 35许纪
霖教授的研究在我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界乃至社会上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瞿俊教授和唐小兵教授也是近代知识分子研究领域的生力军。他们都师从
于许纪霖教授。瞿俊教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
师;兼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青年研究员,ECNU-UBC 现代中
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历史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上海东方青年
学社理事。曾主持 2011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现代国家观念的
普及化研究(1895—1919)”和 2018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五四运动在
江浙地方社会的拓展与回应研究(1917—1927)”,出版了多部著作并在权威
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目前,瞿俊教授主要关注近代知识分子和思想运动的
社会背景,以及思想运动的地方化等研究领域,在瞿俊教授 2017 年出版的《天
下为学说裂:清末民初的思想革命与文化运动》一书中,他不仅从宏观角度考
察近代中国的观念转型,而且将思想运动置于上海地方社会中进行考察,为近
代中国社会的启蒙与现代转型提出了新思考。

唐小兵教授是华东师范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与世界联
合研究中心研究员,哈佛燕京访学学者。曾主持 2015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
目“左翼文化在上海的兴盛、传播及其影响”。最初关注中国近代社会的报刊
业和公共舆论,后逐渐将研究视域扩展到回忆录、口述史与 20 世纪中国的历史
记忆;左翼文化与 20 世纪中国革命等。

(三)近代经济、社会史和上海史:

在近代政治史、外交史和知识分子史之外,我系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也有一
批学者致力于近代经济、社会史研究。周健副教授主要从事清代中后期的经济
制度史研究,尤其是清代田赋与国家财政研究,于 2020 年出版了《维正之供:
清代田赋与国家财政(1730-1911)》一书。他参与了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
目,分别是 2017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代价格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与 2020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视角下传统中国货币与财政关

35
许纪霖:《世代、阶级和惯习:知识分子研究的新路径》,《江淮文史》,2019 年第 5 期。
系研究(1368—1911)”。

董建波副教授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长于二十世纪上半期的江
浙农村经济与社会研究。他同样关注历史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将田野调查的
研究研究方法融入到近代江浙农村社会的个案研究之中。出版的独著有 2013 年
出版的《维正之供:清代田赋与国家财政(1730-1911)》和 2014 年出版的
《塘栖:一个江南市镇的社会经济变迁》。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十数篇。

李世众副教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社会、乡土中国的现代转型、20 世纪中国
知识分子和区域社会史的研究。集中研究近代浙江地方社会,曾在温州市委、
市政府的温州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温州通史》编纂中任清朝分卷主编。
在多个重要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

依托地域特点,上海史也是我系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关注的重要领域。从上
世纪开始,我系就有学者研究近代上海社会。其它研究方向的学者往往也对近
代上海进行过研究。方平教授是上海史学者,他师从刘学照教授,目前从事中
国近代社会文化史和上海史研究。他的上海史研究主要关注近代上海公共领域
的发展与变迁,于 2007 年出版了《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后
逐渐关注上海的地方自治与民间社团发展等问题,在重要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
十余篇。

阮清华副教授也是知名上海史学者,他是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史研究中心主
任,主要研究自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海基层社会与社会组织。曾承担
2009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课题,“建国初期中共对城市社会闲杂
人员的处理研究”和 2018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代宁波商帮史料收集
与整理研究(1840-1949”子课题“近代宁波商帮档案史料收集与整理研究
(1840-1949)”。出版多部上海社会史研究专著,如 2009 年出版的《上海游
民改造研究(1949-1958)》,和 2020 年出版的《慈航难普度:慈善与近代上
海都市社会》等。

(四)当代史研究:

新世纪以来,我系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在传统强势的近代史研究之外,当代
史研究也得到迅速发展,建立了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取得了众多学术成果。
在杨奎松教授、韩钢教授、冯筱才教授等学者的努力下,我系中国近代史学科
的当代史研究方向稳步发展。
杨奎松教授是中国当代史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历任中共中央党校编辑、
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现
为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当代
史研究中心主任一职。研究方向为中华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迄今已出
版专著数十种,如:《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西安事变新探——张
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走近真实——
中国革命的透视》、《海市蜃楼与大漠绿洲——中国近代社会主义思潮研
究》、《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等,发表的代表性论文百余篇,在国内
学界享有重要地位。

杨奎松教授长期从事中共党史研究,时间跨度和研究对象都很广,对中国
革命、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等政治运动
等问题均有深入研究。他凭借丰富的档案资料,研究重大历史事件与上层政治
人物,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产生、革命的曲折过程,同时也注重对建国初期
的政治运动与社会结构等内容,如对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探讨。。在用严谨的史
实考辨研究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国初期的一系列重要史实之余,也关
注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他于 2016 年出版的《“边缘人”纪事》
和 2013 年出版的《忍不住的“关怀”》均以个案研究来探讨社会政治生态中的
个人境遇问题。

韩钢教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东方
历史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韩钢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改革开放前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史,侧重于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体制和决策机制的研究。出
版或主编了《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发展概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和
《中国当代史研究》(第一至第三辑)等多种重要专著,在我国当代政治体制
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在历史研究中,韩钢教授也重视民间文献的应用,层
就此问题发表《民间档案和实证研究》一文,36并合作主编了《中国当代民间史
料集刊》九种十一册。

冯筱才教授的研究领域从晚清一直到当代,侧重于政治社会史、政治经济
史和商人史。近年来在从事 1950 年代私营工商业改造、20 世纪社团政治化等课
题的研究。出版的主要论著有 2004 年出版的《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
人》、《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和 2013 年出版的《政商中国:虞
洽卿与他的时代》等。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赵晋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企业史和中国银行史等领域的研
究,主要关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私营企业和商人问题。2018 年出版了专著《大

36
韩钢:《民间档案和实证研究》,《北京党史》2005 年第 4 期。
时代的公私合营:以上海刘鸿生家族章华毛绒纺织公司为中心》,曾参与国家
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史及资料整理研究”和主持教育部 2015
年度一般项目(青年基金)“新中国初期的私营工商业研究——以上海刘鸿生
家族企业为中心的考察”。在多种重要期刊上发表了十数篇研究论文。

六、总结:

从 1951 年到 2021 年,七十年的时光里,我系中国近代史学科一直与华东


师范大学一同成长。在创立之初就汇聚了陈旭麓、夏东元等著名历史学者,这
些学人奠定了本学科发展的基础,开创了沿袭至今的一系列学术传统,带领本
学科在二十世纪站在了国内高校近现代史研究的前列。新世纪以来,本学科进
一步发展壮大,培养和吸收了更多的知名学者,建立了许多或跨学科、或专研
的研究机构,不仅传统上有优势的近代社会思想史、知识分子史和政治外交史
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批新的研究领域如上海史也逐步开辟出来,当代史研究也
有了长足发展。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上,我系
中国近代史学科讲迈向新的学术高峰。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