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8

中图分类号: B82 密级: 公开

UDC: 101 学校代码: 10094

硕士学位论文
(学历硕士)

阿伦特“平庸之恶”伦理思想研究
Research on Arendt's "The Banality of Evil" Ethical
Thought

作 者 姓 名 : 王尚林

指 导 教 师 : 李雪辰

学科专业名称: 伦理学

研 究 方 向 : 中西方伦理思想史

论文开题日期: 2021 年 4 月 9 日

二〇二二 年 五 月 二十四 日
中图分类号: B82 密级: 公开

UDC: 101 学校代码: 10094

硕士学位论文
(学历硕士)

阿伦特“平庸之恶”伦理思想研究
Research on Arendt's "The Banality of Evil" Ethical
Thought

作 者 姓 名 : 王尚林

指 导 教 师 : 李雪辰

学科专业名称: 伦理学

研 究 方 向 : 中西方伦理思想史

论文开题日期: 2021 年 4 月 9 日

I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阿伦特“平庸之恶”伦理思想研究》,是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

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确认(签名):
2022 年 5 月 23 日 2022 年 5 月 23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
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2022 年 5 月 23 日 2022 年 5 月 23 日

II
摘 要

汉娜·阿伦特(1906-1975),是 20 世纪西方政治哲学领域的著名学者。1906 年,

阿伦特出生于德国汉诺威的一个犹太中产家庭,随着德国境内对犹太人的迫害日益升
级,阿伦特于 1933 年逃往法国巴黎,二战期间随着法国的陷落,又于 1941 年逃往美国,
师从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深受其学术思想的影响。从阿伦特去世至今,虽已有四十
余年,但她的著作却并未随时间的流逝而被淡忘。其有关于“平庸之恶”的伦理思想内

容贯穿于她的全部学术思想之中,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本文关于阿伦特“平
庸之恶”的伦理思想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关于阿伦特“平庸之恶”思想的相关内容,包括“平庸之恶”
的提出、内涵以及产生的原因。阿伦特“平庸之恶”概念的提出,主要源于其所参加的
艾希曼审判。在参与庭审的过程中,艾希曼始终坚称自己对大屠杀不负有责任,只是在
执行上级领导的命令,而执行命令是身为下属的义务和责任。艾希曼平庸的外表以及他
的申辩引发了阿伦特就“简单事实”意义上的关于“平庸之恶”的思考,认为艾希曼最
大的问题在于他的无思。同时,阿伦特对于极权主义统治下犹太人民的无思服从、犹太

人领导和组织对纳粹政权的变相支持也提出了质疑。而阿伦特的这些观点都随着“平庸
之恶”的提出,引发了广泛而持久的争论。
第二部分,主要是在阿伦特晚年时期关于责任与判断的思考,即如何反抗“平庸之
恶”。
“平庸之恶”思想在提出之后受到了广泛的争论,阿伦特也受到持续的批判,甚至

因此失去了很多至交好友。但随着阿伦特对这些批判观点的回应,其关于“平庸之恶”
的思想体系也愈发清晰。对于如何反抗这种任何人都可能拥有的“平庸之恶”,阿伦特
将其思考的视角转向责任与判断。在关于责任的思考中,阿伦特指出,集体责任更多的
是一种政治责任,这种责任需要每个身在集体中的个人共同承担,且这种责任并非是因

单独的个体的行为而产生,就像每个民族它既要承担历史发展中前辈的荣光也要承担其
所犯下的罪责一样。此外,除承担集体责任是身在集体中的个人无法避免之外,如何在
社会价值体系崩溃的社会环境中承担个人责任也显得更加至关重要。
首先,阿伦特预设了人具有判断的本性,而这种判断的本性如何体现于最终的个体

的负责任的行动之中,就需要依赖于思考与意志这两种机能共同发挥作用。在关于思考

III
的阐述中,阿伦特更多的是基于康德的关于审美判断中的思想主张。指出人通过想象力

将抽象的东西内化为具体的形象呈现在人的心灵之上,并通过发挥“拓展的精神”与他
人产生“共通感”,进而形成一种能够产生共识的判断。在想象力之外,阿伦特以艾希
曼审判中的情况为例,指出人应该具有的是一种批判性判断的能力,即一种反思的判断。
面对纳粹统治下社会价值体系的全面崩溃,反思能帮助我们唤醒内心的良知,从而帮助

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但与此同时,阿伦特认为,思考只是帮助人拒绝作恶的条件,而
并不能完全杜绝人作恶,在这里她提到了意志自由的观点。她认为意志是理性和欲望中
间的仲裁者,而意志自由又使得意志拥有某种程度的破坏性,它对于人的判断和行动同
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则是对阿伦特“平庸之恶”思想的评析及其现代意义。阿伦特的
“平庸之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西方传统伦理学中关于“恶”的问题的进一
步思考,她确信恶是一种确实的存在,反驳了苏格拉底“无人有意作恶”的观点。但对
于如何消解“平庸之恶”,阿伦特又回到了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关于善恶问题的思考上,

即恶是善的缺乏,人追求至善要过一种沉思的生活。其关于责任与判断的思考也是完全
基于康德的审美判断和奥古斯丁关于自由意志的思想主张。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实的政
治社会中,阿伦特“平庸之恶”的相关思想给国家政权组织和生活在集体中的大众以深
刻的警醒,并为社会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体系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思

考。

关键词:阿伦特 平庸之恶 责任

IV
Abstract

Hannah Arendt (1906-1975) was a famous scholar in the field of West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the 20th century. Arendt was born in a Jewish middle-class family in Hanover,
Germany in 1906. With the increasing persecution of Jews in Germany, Arendt fled to Paris,

France in 1933. During World War II, with the fall of France, he fled in 1941. He w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studied under Heidegger and Jaspers, and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ir
academic thoughts. Although it has been more than 40 years since Arendt's death, her works
have not been forgotten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Her ethical thoughts about "banality and

evil" run through all her academic thoughts, and have aroused continuous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he research on the ethical thought of Arendt's "the banality of evil" in this
paper is mainly carried out from the following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levant content of Arendt's "the banality of evil"

thought, including the proposition, connotation and causes of "the banality of evil". Arendt's
conception of "the banality of evil" mainly stems from the Eichmann trial he participated in.
In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trial, Eichmann always insisted that he wa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massacre, and was only carrying out the orders of his superiors, and that

carrying out orders was the duty and responsibility of his subordinates. Eichmann's mediocre
appearance and his defense led Arendt to think about the "banality of evil" in the sense of
"simple facts", and believed that Eichmann's biggest problem was his lack of thinking. At the
same time, Arendt also questioned the reckless obedience of the Jewish people under

totalitarian rule and the disguised support of Jewish leaders and organizations for the Nazi
regime. And these views of Arendt have caused extensive and long-lasting debate with the
"banality of evil" being put forward.
The second part is mainly about the thinking about responsibility and judgment in

Arendt's later years, that is, how to resist the " the banality of evil ". The idea of " the banality
of evil " has been widely debated after it was put forward, Arendt is also under constant
criticism, and even lost many close friends because of this. But with Arendt’s response to
these critical views, her ideological system on the " banality of evil " has become clearer. And

V
how to resist this " banality of evil" that anyone can have, Arendt will the perspective of his

thinking turned to responsibility and judgment. In thinking about responsibility, Arendt


pointed out that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is more of a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This
responsibility needs to be shared by every individual in the group, and this responsibility is
not due to the actions of individual individuals. Produced, just as every nation has to bear the

glory of its predecessors i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crimes committed by it. In
addition, in addition to taking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is unavoidable for individuals in the
collective, how to take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in a social environment where the social value
system collapses is even more important.

First of all, Arendt presupposes that people have the nature of judgment, and how this
nature of judgment is reflected in the ultimate individual's responsible actions needs to rely on
the two functions of thinking and will to work together. In the exposition of thinking, Arendt
is more based on Kant's ideological propositions about aesthetic judgmen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people internalize abstract things into concrete images and present them on the human
mind through imagination, and develop a sense of commonality with others by exerting an
"enlarge mentality", thereby reaching a judgment that can generate consensus. Outside of
imagination, Arendt took the situation in Eichmann's trial as an example, and pointed out that

what people should have is a kind of critical judgment ability, that is, a reflective judgment. In
the face of the total collapse of the social value system under the Nazi rule, reflection can help
us awaken our inner conscience and thus help us make correct judgments. But at the same
time, Arendt believes that thinking is only a condition to help people refuse to do evil, but

cannot completely prevent people from doing evil. Here, she mentioned the viewpoint of
freedom of will. She believes that will is the arbitrator between reason and desire, and
freedom of will makes will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destructiveness, and it also has a guiding
role in human judgment and action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The last part of the article is an analysis of Arendt's " the banality of evil " thought and
its modern significance. Arendt’s thought of " the banality of evil " can be said to be a further
reflection on the problem of "evil" in Western traditional ethics. She is convinced that evil is a
real existence and refutes Socrates. "No one intentionally commits evil", but on how to

VI
eliminate " the banality of evil ", it returned to the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s' thinking about

good and evil, that is, evil is the lack of good, and people pursue the best. To live a life of
contemplation. His thinking about responsibility and judgment is also completely based on
Kant's aesthetic judgment and Augustine's ideas on free will.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in the real
political society, Arendt's related thoughts on "the banality of evil" have deeply alerted the

state power organization and the public living in the collective, and provided the society with
more perfect legal and moral norms. The system provides theoretical thinking with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Arendt the banality of evil responsibility

VII
目 录

摘 要 ............................................................... III
ABSTRACT ............................................................... V
目 录 .............................................................. VIII

引 言 ................................................................. 1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4

(四)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5


一、阿伦特的“平庸之恶” ................................................ 7

(一) 什么是“平庸之恶” ............................................... 7


1. “平庸之恶”的提出 .................................................. 7

2. “平庸之恶”产生的原因 .............................................. 9
3. “平庸之恶”的内涵与特点 ........................................... 10

(二) “平庸之恶”思想形成的背景及渊源 ............................... 12


1. 时代背景:纳粹德国的极权主义统治 ................................... 12

2. 理论来源:关于善恶问题的讨论 ....................................... 13
二、反抗“平庸之恶” ................................................... 16

(一) 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 ............................................. 16


1. 关于纳粹的集体罪恶 ................................................. 16

2. 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 17
3. 如何在价值体系崩溃的社会环境中承担个人责任 ......................... 17

(二) 思考与判断 ..................................................... 18


1. 人的判断的本性 ..................................................... 18

VIII
2. 对康德审美判断的再思考 ............................................. 19

3. 思考是拒绝作恶的条件 ............................................... 21
4. 意志引导人做出可敬的抉择和行动 ..................................... 23
三、“平庸之恶”伦理思想的理论评析与现实启示 ........................... 26

(一)理论评析 ........................................................ 26

1. 关于“平庸之恶”思想所产生的一系列论争 ............................. 26
2. 阿伦特“平庸之恶”思想的理论贡献 ................................... 27
3. 阿伦特“平庸之恶”思想的局限性 ..................................... 28

(二) 现实启示....................................................... 29

1. 提升个体社会责任感 ................................................. 30
2. 增强思考和判断能力 ................................................. 30
3. 完善法律与道德规范体系 ............................................. 31
结 语 ................................................................ 32

参考文献 .............................................................. 33
后 记 ................................................................ 37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和承担的科研项目清单 ......................... 38

IX
引 言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选题背景
关于善恶问题的讨论一直是伦理学领域的重要议题。从西方传统伦理学主张恶是善
的缺乏,到康德的“根本恶”思想以及黑格尔的“伪善”思想,再到奥斯维辛之后,阿

伦特提出的“平庸之恶”思想,认为恶是一种确实的存在,任何人都有可能作恶。自古
以来,人们对于善恶问题的思索从未停止。
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屠杀百万犹太人,恶行的背后隐藏着统治者的野心和平庸者的
无思。阿伦特“平庸之恶”的提出深刻揭示了在极权主义统治下的庸人行动是一种完全

无思的服从,是下属对上级命令的无条件服从,也是被迫害者对迫害者的顺从。今天,
阿伦特“平庸之恶”的思想对于我们仍有着深刻的警示意义。当前我国经济处在从高速
度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与国家的政治、法律和文化发展是
密不可分的。因而加强法治建设,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道德体系,是我们需要长期努力

的方向,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的思想,则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提供了某种启示。此外,
这种庸人作恶源于无思的主张,也启示我们个人如何更好的在集体生活中承担个人责
任,并提高自己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关于善恶问题的思考、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好的生活以及怎样才能过好的生活这些
问题的追问,一直是伦理学研究的重点。自古希腊以来关于“恶”的相关问题的讨论从
未停止,从康德的“根本恶”思想,到黑格尔的“伪善”,再到汉娜·阿伦特的“平庸

之恶”思想,其中贯穿着内在的逻辑。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是
对“恶”的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对于伦理学以及政治哲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人类在二十世纪经历了诸多变革,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工业革命这些对人们

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阿伦特作为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生于德
国,后又辗转法国并最终于美国定居的犹太裔人,她的思想根植于德国传统哲学研究,
但又与她所处的时代背景紧密结合,超脱了传统哲学中单纯的抽象逻辑,使其思想内涵

1
具有丰富的时代特征。其“平庸之恶”思想一经提出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也

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到没有思考和判断就做出行动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平庸之恶”
思想影响深远,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建构与完善都有着较
强的现实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 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的学术领域关于阿伦特思想的理论研究,虽然相较于欧洲国家来说晚了一段
时间,但到现在为止也收获了很多成果。当前,国内关于阿伦特思想的研究主要从以下
几个角度展开:一是对世界极权主义问题的相关研究,这其中就包含阿伦特的“根本恶”
思想。2006 年,蔡英文出版了《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一书,书中对阿伦特极权主义问

题的思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二是对公共领域、共和主义以及行动问题的相关研究,2013
年孙磊出版《行动、伦理与公共空间:汉娜·阿伦特的交往政治哲学研究》一书,书中
作者提到“公民服从与不服从的两难,其根本原因要诉诸政治与道德的冲突” ①,意思
是说,艾希曼的行为是对当时国家法律的遵从,但这种遵从却是对社会价值体系的违背。

阿伦特的这一主张引发了政治哲学领域对个体政治责任问题的探讨。三是阿伦特思想比
较研究。如,陈高华的《劳动与行动:阿伦特的马克思论述》指出阿伦特提出的关于行
动问题就与马克思的劳动内容有某种程度的关联性。王寅丽的《阿伦特与马克思:解释
的和批判的政治哲学》则是将二者的劳动观念进行对比分析,并表明阿伦特思想中包含

了对西方政治现代性的新思考。四是对其关于思考、判断方面的思想的研究。陈高华和
李晓勇等人都发表了相关的文章,分别对政治与哲学的分裂问题以及阿伦特思想中判断
理论的产生进行了系统分析。五是对于阿伦特的“恶”的概念分析。
对于阿伦特的“恶”概念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根本恶”与“平庸之恶”这两点上,

并且还涉及到了“平庸之恶”与“根本恶”二者的关系问题研究。针对“平庸之恶”概
念,学术领域主要是对艾希曼事件本身进行了分析,并对“平庸之恶”可能会产生的政
治哲学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早期张汝伦发表的文章《正义是否可能》就是对艾希曼
审判事件进行展开,从而对正义问题进行探讨。徐贲的《平庸的邪恶》一文着重对阿伦

特是如何从“根本恶”转变到“平庸之恶”这一问题和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研究。他指


孙磊: 《行动、伦理与公共空间:汉娜·阿伦特的交往政治哲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3 年,第
164 页。

2
出“邪恶不是一种卑鄙地超乎人的理解限度的现象,邪恶是产生于肤浅动机的反常行为,

邪恶因动机的肤浅而平庸。” 强调要将法律上的犯罪和政治与道德上的责任的问题区分
开。在阿伦特的理论主张中,她指出,不仅要从国家政治体制层面来追究历史发展中的
集体罪责,还要从社会价值体系的建设中明确人的个体责任。
关于阿伦特“根本恶”概念,陈联营在《汉娜·阿伦特的恶的观念》中指出极权主

义政治中产生的“根本恶”削弱甚至磨灭了人的自发性与复数性。此外,阿伦特“根本
恶”的概念名词虽然源于康德,但所包含的对于“根本恶”的定义与相关理论研究与康
德是全然不同的。陈高华、刘英等人就对二者的这一主张进行了对比研究。陈高华在《根
本恶的平庸性——论阿伦特关于恶的思想》一文中对艾希曼参与犹太屠杀并在审判中又

对其罪责矢口否认的行为进行了分析,以此来例证阿伦特与康德关于“根本恶”的主张
的不同,阿伦特提出的“根本恶”更多的是一种极端的政治恶。刘英在《汉娜·阿伦特
关于“恶”的理论》一文中指出,阿伦特的“恶”的理论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平
庸之恶”与“根本恶”,通过对二者的分析,刘英提出,这两种恶并不是互相对立的,
“根

本恶”源于极权主义的社会制度,这种社会制度为“平庸之恶”的产生提供了便利条件。
阿伦特的主要作品被国内学者相继翻译成中文,其中关于阿伦特“平庸之恶”思想
的主要有:2003 年孙传钊编著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2006 年姜志辉翻译的《精神生
活》以及 2014 年陈联营翻译的《反抗“平庸之恶”》。此外关于当时社会阿伦特政治哲

学思想的相关著作也相继被翻译出版,包括《黑暗时代的人们》、
《论革命》、
《极权主义
的起源》
、《人的境况》、《过去与未来之间》、《共和的危机》、《康德政治哲学讲稿》等,
这些政治哲学的著作中同样包含着阿伦特关于“平庸之恶”及其思想的相关思考。另一
方面,国外学术界研究阿伦特思想的许多成果也被译成中文。其中包括:《阿伦特:公共

性的复权》、《阿伦特指南:著作与主题》、《历史、政治与公民权:阿伦特传》、《阿伦特
为什么重要》、
《阿伦特与海德格尔一一爱与思的故事》、
《剑桥阿伦特指南》、
《爱这个世
界:汉娜·阿伦特传》《阿伦特手册:生平·著作·影响》等。
2. 国外研究现状

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一经出版就引发了西方政治学、
哲学等领域关于阿伦特思想的讨论。随着阿伦特思想的逐渐丰富,其思想内涵中鲜明的
时代性和颇具争议的观点,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于阿伦特思想的研究。研究涉及到哲学、


徐贲.:《平庸的邪恶》,读书,2002 年第 8 期,第 91 页。

3
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极权主义、恶的平庸

性与犹太人的问题,针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出版之后。
乔治·凯特伯的研究视角主要是在极权主义的意识形态统治问题上,安东尼亚·格鲁嫩
贝格则对极权主义社会中的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伯尔根在《恶
的平庸性:汉娜·阿伦特与犹太问题》中分析了因“平庸之恶”的提出而引发的社会各

界的论争问题,一部分人认同阿伦特人人都可能会犯下“平庸之恶”的观点,一部分人
认为阿伦特的这一思想主张是对犹太民族的背叛,伤害了战后犹太人民已经破败的心
灵。二是对积极生活中行动问题的研究,人要通过行动过积极的生活,这种行动是指在
公共领域的行动。哈贝马斯指出,阿伦特对于公共与私人的界定并不明确,思想中包含

对古希腊城邦政治的沉湎,这对现代性的国家政权体制来说并不适用。
三是对现代性的反思,米尔格兰姆指出,暴力的发生源于个体对权威不假思索的服
从。对此,就要更多的考虑共同责任和责任转移的问题,只有多元权威的存在才会使盲
目服从消失。四是与阿伦特理论思想相关的对比性研究,国外关于阿伦特与其他哲学家

思想的比较研究中,以与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相关研究居多。五是关于判断的相关问
题。
《康德政治哲学讲稿》的编订者罗纳德·贝纳尔试图对阿伦特的判断观点进行分析。
他认为,早期阿伦特的判断思想受亚里士多德思考路径的影响,更偏向于个体在公共领
域中的实践活动,之后转向对康德审美判断的思考,康德的这种判断理论则更强调人的

反思能力,人能够在这种反思能力的帮助下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两者在本质上存在矛盾。
因而罗纳德·贝纳尔主张阿伦特实际上是提出了两种判断理论。
总体上来看,关于阿伦特 “平庸之恶”的研究,多是对其概念的解析以及与其在
《极权主义起源》中提出的“根本恶”思想的对比研究,这对于我们厘清阿伦特关于“恶”

的思想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人们很少将阿伦特思考与判断
的研究与“平庸之恶”相结合,而这也是本文所要详细探讨的问题。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通过整理分析阿伦特“平庸之恶”思想的相关著作和文章,深入研究其思想的背景、

来源、内容和发展,归纳总结其“平庸之恶”思想的理论得失,最后得出相关启示。研
究过程中,既要站在阿伦特自身以及其所处的时代环境的角度看问题,也要用批判性的
眼光分析她的思想,探讨其现实意义。

4
文章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其具体写作思路为:第一部分是引言,通过阅读阿伦

特的相关著作和学术资料,了解阿伦特的“平庸之恶”理论及其相关学术思想。归纳文
章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与阿伦特思想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最后再阐述本文
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明确文章的重难点与创新点。第二部分是对阿伦特“平庸之恶”的
提出、内容以及它的特点与内涵进行论述和分析。第三部分是反抗“平庸之恶”,即阿

伦特对“平庸之恶”的再思考,其主要内容包括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相关论述,以及
意志、思考与判断的关系问题研究。第四部分则是对阿伦特“平庸之恶”伦理思想的评
析及其现实启示。
2. 研究方法

(1)历史分析法。阿伦特“平庸之恶”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因而,在研究其
思想时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对相关作品进行解读。主要有
以下两方面需要用到历史分析法:一是要分析阿伦特所处的时代对其思想的影响;二是
对阿伦特“平庸之恶”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评价。

(2)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法。阿伦特的思想涉及到的学术领域广泛,思想内容庞
杂,需要运用伦理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3)比较研究方法。阿伦特“平庸之恶”思想的提出一方面受到其他思想家思想
的影响,如圣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的思想、康德的“根本恶”思想、黑格尔的“伪善”

思想等,另一方面该思想与其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所主张的“根本恶”思想又
有所联系和区别,因而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能够更好地呈现“平庸之恶”思想的理论
特质。

(四)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 重点难点

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对阿伦特“平庸之恶”的内涵以及如何反抗“平庸之恶”做出
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现代意义。难点有二:一是阿伦特的《判断》
一书并没有完成,其反抗“平庸之恶”思想中有关“判断”的部分只能参考她的大学讲
座和写给好友的书信,缺乏相对完整自洽的逻辑体系。二是反抗“平庸之恶”是阿伦特

将研究的视角从政治领域转向哲学领域的开端,反抗“平庸之恶”需要充分发挥思考与
判断的作用,而这也是晚期阿伦特思想研究的重心,但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的思想
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内容抽象且庞杂,准确理解和系统分

5
析存在一定困难。

2. 创新点
近年来学术界从伦理学角度对阿伦特如何反抗“平庸之恶”,即阿伦特晚年的“思
考与判断”思想的研究较少。本文将从阿伦特参加艾希曼审判之初提出的“平庸之恶”
思想的概念出发,结合其晚年关于“思考与判断”的思想,对阿伦特“平庸之恶”思想

进行系统梳理,较为清晰地呈现这一思想的脉络。

6
一、阿伦特的“平庸之恶”

“平庸之恶”思想研究贯穿于阿伦特的全部哲学思考之中。“平庸之恶”的提出是
对极端的恶的思想的另一角度的阐释。在阿伦特看来,极权主义为“平庸之恶”的产生
提供了制度环境,在此基础上,个体的无思以及对上层统治者权威的绝对服从形成了这

种既不能充分惩罚也无法宽恕的“平庸之恶”。

(一) 什么是“平庸之恶”
艾希曼审判是阿伦特从“根本恶”转向“平庸之恶”的开端,是阿伦特将政治理论
研究的视角转向哲学领域的一种表现。“平庸之恶”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由个体自由意志
的缺失和在极权主义政治统治下人性的异化造成的。此外,“平庸之恶”的提出不仅引

发了世界范围内关于伦理学中“恶”的思想的争论,同时也引发了阿伦特晚年关于思考
问题的哲学探索。
1. “平庸之恶”的提出
阿伦特“平庸之恶”这一名词的提出最早受到她的丈夫布吕赫的影响。布吕赫一

直以来经常思考作为“一种表面现象”的恶的可能性,这种想法促使阿伦特将艾希曼审
判的报告整理出版后以《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命名,而这一
思想主张也在之后的进一步论争中得到确信。在阿伦特的思想中,“平庸之恶”是指在
极权主义统治下,个体的思想被消除,个体借意识形态为挡箭牌逃脱承担个人责任,进

行无思想、无责任的犯罪。
(1)艾希曼审判
阿道夫·艾希曼,作为一名纳粹军官参与了犹太人大屠杀,二战结束后,德国战败,
艾希曼逃往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并在此定居。1960 年艾希曼被以色列情报特机关发

现并以绑架的方式带回耶路撒冷,之后以反人类罪等 15 项罪名被耶路撒冷法庭起诉。
审判从 1961 年的 4 月 11 日持续到 12 月 15 日结束,在进行了长达两百多天,一百一十
多次的审判之后,艾希曼于 1962 年 6 月 1 日被处以绞刑。
作为德国犹太人流亡者,参加艾希曼审判对于阿伦特来说是对过去的义务。于是,

1961 年,阿伦特自荐成为《纽约客》特派记者,参加纳粹分子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法庭的
审判。随着庭审的进行,阿伦特对于过去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首先阿伦特对于艾希曼
的外表进行了描述,认为他只是一个身材矮小、相貌平平的普通人。成为纳粹的一员并

7
参与大屠杀行动只是因为他不能从道德层面上分辨是非。其次,在庭审过程中,艾希曼

的供述表明其加入作为秘密国家警察的情报和调查中心,以及负有监视党内成员任务的
保安处纯属误会,其实他并不了解保安处的性质。加入党也并非出于信仰而只是作为工
作事业。虽参与屠杀但并不仇视犹太人,甚至有犹太朋友,并在战争时期帮助其移民。
大谈与犹太军官如何交好,并且受《犹太国》一书的影响,还曾是一名坚定的犹太复国

主义者。他认为运送犹太人前往集中营是他的工作,是服从命令和遵守德国的法律,因
此,如果要说自己的行为是犯罪,那把自己变成罪犯的不是自己,而是国家法律。这些
虽然看起来好像是艾希曼为了逃脱罪责而编造的说辞,但这却引发了阿伦特关于“平庸
之恶”的一系列思考。

在阿伦特看来,艾希曼他既没有个体作恶的动机,也并不愤世嫉俗。他的行为是一
种无意识状态下的对元首命令的绝对服从,这表现出艾希曼的庸人形象,认为其只是在
极权主义意识形态之下的、没有能力辨明是非的、无思的庸人群众的一员。
“平庸之恶”
的提出或许是阿伦特单纯基于庭审过程中艾希曼的表现而提出的一个名词,但其引发的

社会讨论以及在事后阿伦特对批判的回应和问题的反思中,“平庸之恶”一词显然具有
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包含对国家政权和法令善恶以及社会道德体系的反思。
(2)阿伦特从“根本恶”向“平庸之恶”思想的转变
阿伦特对“恶”的考察最早体现在她对极权主义问题的研究中,并在《极权主义的

起源》一书中提出了“根本恶”的观点。她指出,这“是极权主义极端的政治之恶,是
过于膨胀的国家暴力机器支配着社会秩序,个人的自我空间被挤压到为零的状态,人的
自由主体性被压榨到人之外,国家机器实现了对人的绝对统治,也实现了政治对人的本
质的吞噬。”①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阿伦特将“根本恶”概括为恶俗、恶制和

恶人三者的统一。恶俗是指一种最早源于 19 世纪中期,从西欧逐渐发展起来的反犹主
义;恶制则是指在极权主义的社会制度下,人们所遵循的是国家处于紧急状态下的法律,
这种所谓的法是按照元首赞同的方式来行事,而不是按照普遍化的准则来行事,它不受
普遍化准则和道德的约束;而恶人则是指个人良心的彻底丧失,人的复数性被消灭,人

变成多余的。这种多余不仅是包含纳粹对犹太人所实施的最终解决方案,同样还指并不
关心自己的生命存在且完全突破道德底线失去良心的纳粹群体。
在阿伦特看来无论是“根本恶”还是“平庸之恶”都是因极权主义的社会制度而产


洪晓楠,蔡后奇:《“根本恶”到“平庸的恶”的逻辑演进》,哲学研究,2014 年第 11 期,第 93 页。

8
生的一种极端的政治的恶。
“根本恶”是国家机器通过政治手段对下层人民的统治,
“平

庸之恶”则表现为下层人民对上层统治者绝对权威的无思的服从。这种极端的恶它不能
被宽恕亦不能被充分惩罚。以艾希曼在庭审中的申辩为例,在庭审过程中,艾希曼拒绝
认罪,因为在他看来,依据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命令行动是身处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普通
公民的基本义务,他的行为是任何一个生活在这个国家中的普通公民都应该去做的事,

这是对国家法的遵守。如果按照艾希曼这样的观点进行思考,个体对集体行为不负有责
任,他的行动完全是出于对国家法律的遵守。这就使得个体责任被集体的罪恶掩盖了,
这是社会价值体系的崩溃。基于以上认知,阿伦特认为艾希曼参与犹太人大屠杀的行为
虽然是不可宽恕的,但是因受当时国家政治法律的影响,也无法对艾希曼的行为进行充

分的惩罚。
2. “平庸之恶”产生的原因
在极权主义政权统治下的德国社会,个体中人性的异化与自由意志的缺失可以说是
“平庸之恶”在当时社会产生的主要原因。艾希曼审判之后,“尽管阿伦特接受也赞同

以色列的法律程序,但是,她感到只有用‘人性法’,只有用新的法律道德概念,才能
公正而真实地对卷入国家教唆的犯罪或‘行政性屠杀’的个体进行审判”。 ① 而关于人
性与自由的探讨,在阿伦特早期的作品中就有体现。在阿伦特的思想中,人的存在建立
于“生命本身(life)、生生不息(natality)与必死性(mortality)、世界性(worldliness)

和复数性(plurality),以及地球(the earth)”② 这些条件之上,当这些条件遭到破坏的


时候,人的存在也就面临挑战和威胁,甚至不复存在。德国纳粹所建立的集中营就是对
人的存在条件的摧毁,它的建立证实了人性可变,是一种极端的恶。
阿伦特在关于极权主义的论述中明确指出:“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目标不是改变外

部世界,或者社会的革命性演变,而是改变人性。集中营是实验室,在集中营里试验改
变人性和羞耻心,所以集中营不光是囚徒们的事情,也不光是根据严格的‘科学’标准
来管理他们的人的事情;它关系到所有的人。苦难一向是地球上最多的,但这不是问题,
受害者的数目也不是问题。危险的问题倒在于人的天性(human nature),即使这些实验

的结果不是改变人,倒像是摧毁人,其方法是创造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虚无主义陈
词滥调中所说的人性(homo homini lupus)不断被实现,我们也应该记住,需要全世界


[美]伊丽莎白·杨—布鲁尔:《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陈伟、张新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年,第 367 页。

H. Arendt. Human Condition.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31.

9
控制以显示最终结果的实验必然有局限性。”① 阿伦特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自发性

和复数性是不可能被消灭的,但是在集中营里可以,集中营就是一场纳粹关于人性的实
验。
纳粹集团致力于消灭人的法律人格、道德人格,以最终达到消除人的差异性和个体
性的目的。集中营里关押了各类失去正常行为和犯罪行为能力的人,如犹太人、病人和

旧阶级的代表。这些人在极权主义的统治下失去了法律的保护,步入集中营就成了他们
宿命般的结果;此外在集中营里,纳粹一方面乐于制造匿名的死亡,一方面通过警察等
国家公职人员来强迫人们监视与告发家庭成员,迫使人本来应单纯出于个体良心而做出
的决定变得暧昧可疑,以此来逐渐消灭人的道德人格。当人的肉体被毁灭,尊严被摧毁,

“它创造出一种恐怖,罩住了法律—政治人格(judicial-political person)的愤怒和道德
人格的绝望。正是这种恐怖引起了普遍的虚无主义,使它足以支撑一种表面有理的说法:

所有的人都一样是野兽。” 人的法律人格和道德人格被泯灭,人性被异化,人失去了能
够帮助自己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自由意志。人们关于意志自由的思考与圣奥古斯丁的神学

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将意志视为心灵的主要驱动力,这种意志的力量是无所限
制的、是全然自由的。而身在集中营的人们,面对法律人格、道德人格的破坏乃至于人
性的改变,只剩下麻木与服从,早已失去意志自由。在阿伦特看来,人们不愿判断的背
后隐藏着人失去行动的自由这一前提。

此外,阿伦特认为,要想满足作为人的条件就要过积极的生活,一种致力于参与公
共政治事物的生活。想要过这样的生活,人必须是自由的,这种自由在于人的生活目的
不是维持生计,而是去追寻一种已经完全脱离以生产生存必需品为目的的,不受生产关
系束缚的生活。这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沉思的生活有着相似之处。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生

活分为三类:一是享乐的生活,这样的人单纯追求肉体的快乐,这样的生活是动物式的;
二是政治的生活,在政治生活里人们追求荣誉与德行;三是沉思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是
唯一因自身之故而被人们所喜爱的生活。显然生活在集中营的人们在法律人格、道德人
格乃至人的个体性都被消灭的情况下,失去意志自由,更谈不上过一种积极的生活了。

3. “平庸之恶”的内涵与特点
Berel Lang 在基于对“平庸之恶”与“根本恶”概念区分的基础上,做出了一种关


[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年,第 572 页。


[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年,第 567 页。

10
于“平庸之恶”的生动解释,他指出“如果认为恶是‘平庸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像他那

样行动时,因为尽管作为一个人,他应该清楚地想到他正在做什么但是他却没有;他只
是随声附和从别人那里转接过来的而未被他本人理解的一些支离破碎的理念和陈词;他
并没有充分地思考他正在做的事情的后果是什么,或者他并没有充分思考那些所谓的原
则是否自相矛盾,他根据这些原则来选择他的行动;换句话说,如果作恶者是一个‘中

空的人’,没有任何人之为人的东西,那么结果就是这种‘平庸性’”。①同样的,阿伦特
在《思考与道德关切》中指出,作为罪犯的艾希曼身上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肤浅。虽然他
对犹太人犯下了穷凶极恶的罪行,但他本身看来却并不凶残和恶毒,他只是拥有一种并
非愚蠢的不能思考的特点。这些论述都体现了“平庸之恶”内含的无思想性和个人对权

威的绝对服从。
阿伦特认为,所谓的艾希曼罪责只是艾希曼为获得个人升职而勤奋工作的一种表
现,除此之外,他根本没有任何动机,这就意味着动机变成了多余的东西,而当动机变
的多余时,恶就表现出一种平庸性。正是因为艾希曼完全对于极权主义政治的服从和忠

诚,并未加入自己的思考,并未充分思考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才导致了这场人类灾难的
发生。在阿伦特看来,艾希曼并不是具体的个例,而是代表了那些在二战中有意或无意
参与作恶的庸人群体。
另一方面,阿伦特还指出,犹太人民同样参与了自我毁灭的过程,犹太人委员会与

纳粹合作、犹太人民配合登记个人财产信息,有序的踏上前往集中营的列车而没有反抗,
这种温顺在阿伦特看来也是一种无思考性的行为,这是一种“受害者的无思”。在阿伦
特关于无思想性的思考中,既包含了对于以艾希曼为例的个人的无思和犹太领导者的无
思与不反抗,也包含了在政治上层建筑中,艾希曼作为中下层领导者对于上层统治者的

无思的盲从。
在阿伦特给肖勒姆②的回信中,她对“平庸之恶”做了明确地说明:
“恶决不是‘根
本的’东西,只是一种单纯的极端的东西,并不具有恶魔的那种很深的维度,这是我真
正的观点。恶正犹如覆盖在毒菇表面霉菌那样繁衍,常会使整个世界毁灭。如前所述,

‘恶是不曾思考过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说,思考要达到某一深度、逼近其根源,何况
涉及恶的瞬间,因为那里什么也没有,带来思考挫折感,这就是恶的‘平庸’。只有善


Berel Lang. Hannah Arendt and the Political of Evil. In Hannah Arendt: critical essays, editied by Carol Brightma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1995,p152.

肖勒姆:Gershom Scholem(1897-1982),是一位以色列的犹太神秘主义学者。他与阿伦特有长达 25 年的书信往来,
其中包含了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探讨、对共同好友本雅明的担忧以及因“平庸之恶”而产生的争论等内容。

11
才有深度,才是本质的。”① 阿伦特在对“恶”的平庸性做出概述的同时,提出善才是

人的本质的追求,人要想过善的生活就要学会思考和判断。
随着现代社会公共领域的不断扩大,盲目的从众被视为“平庸之恶”的一种具体表
现。这种盲目的从众行为使人获得一种在集体生活中的隐匿感,个体行为籍此变得盲从
和无所顾忌,从而对他人和社会权益造成损害。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海量的信息

资源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滋养了“平庸之恶”发展的土壤。因“平
庸之恶”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都值得我们对“平庸之恶”所产生的危害进行深刻反
省,并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和判断能力。

(二) “平庸之恶”思想形成的背景及渊源
1. 时代背景:纳粹德国的极权主义统治

极权主义(Totalitarianism)以统治全世界为目标,试图将组织上的国际化,意识形
态上的全面化以及政治野心的全球化统一起来,以此谋求实现帝国主义。阿伦特在《极
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就将希特勒执政时期的纳粹德国政权和苏联的斯大林反肃时期
视为其典型代表。阿伦特把国家意识形态、恐怖、对人类自然关系(特指家庭关系)的

肢解以及官僚政府视为极权主义的各项要素,在阿伦特看来正是极权主义为“平庸之恶”
的产生提供了制度环境。
1918 年 11 月,一战结束,德国作为战败方签署了《凡尔赛条约》,条约的签订使德
国面临巨额的战争赔偿并且失去了大量的人口、国土面积以及全部的海外殖民地。这些

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危机,对军国主义的推崇在德国的青年人之间逐渐
弥漫。1929 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德国内部矛盾日益激化。1933 年魏
玛共和国覆灭,纳粹党通过全民选举上台。为了谋求本国的发展,德国纳粹在世界各地
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1933 年 2 月国会纵火案之后,希特勒指责行凶者是是共产主义

者,并下令大规模逮捕共产党人和其他的纳粹反对者。1939 年 9 月,德国进攻波兰,英
法对德宣战,二战序幕就此拉开。二战期间,纳粹党人在德国内部盛行反犹主义,打砸
犹太人的商店,致使犹太人民无法经商和继续学业,甚至对犹太人民发起了惨绝人寰的
种族灭绝计划。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孙传钊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年,
[美]汉娜·阿伦特等著:
第 110 页。

12
阿伦特在与布鲁门菲尔德①的交往中逐步成为一名犹太主义复国者,她认同布鲁门

菲尔德的观点,主张唤起德国犹太领导人的行动意识,组织犹太人民联合起来,进行移
民行动。在帮助布鲁门菲尔德收集并传播这些信息时,阿伦特被纳粹官员逮捕,被释放
之后,阿伦特和母亲匆匆离开德国,逃往巴黎。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况的升级,逃亡
法国巴黎的阿伦特和她的丈夫布吕赫的生活日益艰难。1939 年布吕赫因政治背景可疑被

法国当局关入战俘营长达四个月。而在次年的 5 月,又因德国入侵比利时并对法国发起
进攻,法国的德裔居民被定义为“敌对的国人”被送往战俘集中营,这其中就包括阿伦
特和她的丈夫布吕赫。四周之后,随着法国的投降,混乱之中阿伦特离开了集中营,并
在与自己的母亲和丈夫会和之后,逃往美国。1941 年 5 月,阿伦特和布吕赫到达纽约,

并逐渐用写作开始重建自己的生活,在学习英语和融入纽约的社交生活圈的同时,把极
权主义政治作为研究对象,并在一些杂志上发表了相关文章,呼吁犹太人与德国纳粹抗
争到底。
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以德国纳粹和在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为例,充

分表现了她对极权主义政权统治的批判。她指出,
“完全的忠诚是极权统治的心理基础。”
是每一个身处极权主义统治的国家的公民所需要完全遵守的,而不管这种“忠诚”对社
会的道德体系构成了多大程度的破坏。阿伦特的这一观点为她“平庸之恶”思想的提出
奠定了基础。

在二战结束之后,作为战胜国的一方,英国、法国、美国以及前苏联在德国纽伦堡
设立国际军事法庭对 21 名纳粹分子进行了审判,而其中并不包括已经逃亡的艾希曼。
而艾希曼审判与纽伦堡审判相比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不同之处,首先纽伦堡审判是一场国
际军事法庭的审判,而艾希曼则是被以色列以绑架的形式带到了以色列国自己的法庭

上;其次,对于在纽伦堡法庭上做出的判决是基于这些纳粹成员自身的反人类罪责行为
而做出的审判,而艾希曼审判过程中,艾希曼逐渐变成一个反对整个犹太民族的象征符
号,而不是单纯地基于其自身的行为而做出的审判。而在阿伦特的文章中一经提到上述
问题就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争论。

2. 理论来源:关于善恶问题的讨论
在西方传统伦理思想关于人性问题的探讨中,古希腊思想家主张人性中总是包含着


布鲁门菲尔德:Kurt Blumenfeld(1884-1963)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倡导者,曾任德国犹太复国主义联盟主席,毕生
关注“犹太人问题”。受布鲁门菲尔德的影响,阿伦特也曾从事与犹太人复国运动相关的工作。

13
向善的希望,认为恶只是善的匮乏。苏格拉底认为人生存在的最佳状态,就是对“善”

的追求,认为行善本身就是幸福的,主张德性根源于灵魂对善概念的普遍永恒的认识,
那些自以为知善却为恶的人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善概念,没有人有意作恶或无意为善;
柏拉图发展了苏格拉底的这一观点,其伦理学思想围绕着善的理念而展开,强调“善”
是一切存在的最高理想和根本依据;亚里士多德以善理念为世界的最初因和第一推动

者,主张幸福是目的善,是最高善。关于善恶的评判,亚里士多德认为,一种行为应该
受到称赞或者谴责,只能是由于该行为源于行为者本身,同样的,判断该行为的善恶也
应该是源于该行为是否是行为者主动选择实践的。
中世纪时期,奥古斯被认为是自由意志领域的先行者。他将世界上的善分为上、中、

下三个等级,分别代指正义与勇敢、理性与自由意志和物体之美。但这些都不是至善,
在奥古斯丁看来,上帝才是至善至真者,万物只是拥有不同程度的善。这种不同程度的
善是至善的缺乏的体现,他把这种至善的缺乏称之为恶。主张善是绝对的、真实存在的,
而恶作为善的缺乏是一种趋向非存在的东西。此外,奥古斯丁在《论自由意志》一书中

还回答了关于恶的来源的问题,认为作恶还是行善都源于人的自由意志的选择。在奥古
斯丁看来,这种意志的自由是一种形而上的自由,是指人处于自然的因果链条中却具有
的一种选择的自由。奥古斯丁提出,上帝赋予人的这种自由意志是一种中等之善,是至
善的某种程度上的缺乏,存在着被误用的可能。当这种自由意志指向和追求的是上等善

或靠近上帝时才是行善,而当其追求低等善或远离上帝时就会是一种伦理上的恶。
当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民被关押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他们无数次向上帝呼救,
但上帝并没有做出回答,而他们的苦难亦并没有得到救赎。于是关于善恶问题的讨论产
生了以下两种声音:一是上帝并不在现世存在;二是恶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现实的存在。

针对上帝并不在现世存在这一观点,19 世纪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
弟》中就有借主人公之口说,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人可以做任何事情。萨特也认为,
如果上帝不存在,人就要为其善或恶承担绝对的责任。此外,针对第二种声音,人们提
出质疑:如果恶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现实的存在,恶人就没有罪责,那谈论伦理道德是

否还具有意义。而直到 1961 年艾希曼审判之后,阿伦特提出的“平庸之恶”概念,对


这一问题有了较为明确的回答。
此外,阿伦特在思考善恶问题时,虽然对于康德的“根本恶”和黑格尔的“伪善”
只是简单提及,但不可否认,阿伦特对善恶问题的深入阐述与康德、黑格尔的善恶思想

14
有着深刻的内在关系。康德讨论经验世界的道德依据是从人性论开始的,他主张人有善

的原初禀赋,但同时又有趋恶的倾向。康德将其解释为:一方面,人有三种向善的原初
禀赋,即自保、性本能和社会本能的动物性禀赋,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来判断自己是否
幸福的人性禀赋以及与责任相关联的人格性禀赋;另一方面人性中又包含有三种趋恶的
自然倾向,分别是人本性的软弱、心灵的不纯正以及人心的恶劣或败坏。前两种在康德

看来是非道德的,最后一种则是反道德的,也就是“根本恶”,它是主动的人心的颠倒,
是一种道德秩序的颠倒,是道德准则的败坏。“在康德看来,之所以一个人是恶的,并
不是因为他所做出的行动是恶的(违背法则的),而是因为这些行动的性质使人推论出
此人心中的恶的准则”①,也就是说康德主张判断善恶的主要根据是人的道德意念。

黑格尔在康德“根本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伪善”,即把恶曲解为善,把善曲
解为恶。伪善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道德诡辩即把善恶的观念曲解,二是坏良
心,黑格尔认为最坏的坏并不是坏本身,而是良心的坏,良心是个人摆脱外在道德法的
约束,而对善恶做出的自由的定义,而坏良心是对善恶评判标准的颠倒和扭曲。黑格尔

的这一观点与康德的“根本恶”的观点基本一致。同样,在艾希曼审判过程中,艾希曼
一直强调自己的职责是分管运输,并没有直接参与杀人,对于犹太人的屠杀并不承担责
任,其行为只是执行领导的命令,即使领导命令自己杀死的是自己的父母他也会执行命
令,因而这与他是否屠杀犹太人无关,也就不应对屠杀犹太人负责。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法庭上的种种表现都完全符合康德的“根本恶”和黑格尔的“伪善”的标准,而这与阿
伦特所提出的“平庸之恶”观点亦有了相通之处。


[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年,第 19 页。

15
二、反抗“平庸之恶”

阿伦特提出“平庸之恶”这一主张之后,世界范围内关于“平庸之恶”问题的争论
愈演愈烈。对此,阿伦特回应道,个体责任被集体的罪恶感掩盖,人们不愿承担责任的
背后是个人思考能力的丧失。人不愿判断和无法判断的背后,是个体自由意志的缺乏。

要想消解“平庸之恶”要从集体与个人两个方面着手,厘清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关系的
同时,引导人发挥独立思考和自由意志的作用,通过反思性判断做出对社会和个人都有
利的选择,做一个自由的行动者。

(一) 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
1. 关于纳粹的集体罪恶

阿伦特在关于纳粹战犯审判的问题上,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确立责任以及罪行的
范围。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被控诉屠杀犹太人的纳粹官员并非出于个人原因去杀害作
为个体的犹太人,而是执行国家元首的命令,遵守国家的法令,通过行政手段对犹太人
进行的集体屠杀;二是这种“行政性屠杀”是纳粹统治者借用国家的公权力手段来实施

的,法律无法针对其行为进行判决。如果判定所有人都有罪,那么所有人都是无罪的。
阿伦特认为,如果要对一个人进行惩罚,那么必须是出于保护社会、防止犯罪、改造罪
犯、警示潜在罪犯,最终实现惩罚正义的目的。这一逻辑对于惩罚战争犯罪来说,显然
是无效的;关于国家宪政同一性之延续问题的讨论,阿伦特认为,如果承认战后德国的

民主宪政具有合法性,那么将不能依照宪法去判定先前国家体制是否合法,也就无法去
证明当时德国纳粹的所有公务员都是纳粹罪行的共犯,甚至去说纳粹德国的公民均需承
担这所谓的集体罪恶。相反的,这种集体的罪恶感,给了那些真正犯下恶行的人粉饰太
平的机会,这是战后德国典型的道德混乱。

总之,阿伦特指出,如果说所有人都有罪,那么其所表达的意思倒不如说是没有人
有罪。当罪恶成为集体的,那么集体的罪恶感就成了帮助真正犯下罪责的人掩饰的工具。
但就纳粹的罪责问题来看,从其上层建筑领域就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而正是由于其问
题来自于上层建筑,这种罪恶就拥有了既不能充分惩罚又不能完全宽恕的极端性,这就

要求人们要思考如何充分厘清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关系,并学会当集体的价值体系和
道德规范呈现崩溃态势之时,个体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好的发挥意志自由和个人良心
的作用,借思考之力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16
2. 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阿伦特认为集体责任与人们的政治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种集
体责任是一种政治责任。阿伦特对集体责任的规定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在为
他并未做过的事情负责任;二是负有责任的这个人必须是在一个政治共同体中具有成员
身份,且这种成员身份不能被个人的自主行为所解除。然而,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全不

从属于一个政治共同体而存在,因而这种集体责任也就无法逃避,只是随着政治共同体
的变化,其所负有的集体责任被新的政治共同体所赋予的集体责任所代替。
在《集体的责任》一文中,阿伦特指出,从哲学的视角来看,人以自我为中心,通
过我与内心中的我的交谈来做出判断,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人,

其行动的准则不是以自我为标准,而是以个体的行动是否对社会乃至世界的发展有进步
意义为标准。苏格拉底“受恶比作恶好”的主张是站在形而上的立场上来告诉人们怎样
成为一个好的人,但是就阿伦特所关注的人的政治生活而言,受恶与作恶都是有害的,
它都给社会公共领域的生活带来了实际意义上的损害。

然而,自古希腊以来道德问题多是基于政治生活提出来的,古希腊或者古罗马的德
性也就具有政治性的特点。探讨的根本不在于一个人是否是善的,而在于他的行为对于
他所生活的世界是否有益,其所关注的焦点在于世界而非自我,讨论的不是个人如何成
为一个好人,而是处于世界中的个人怎样成为一个好的公民。

此外,阿伦特认为,对世界上所发生的任何恶行的抵制都包含着其他的恶的因素,
而要想维护正当则需要依靠法庭。阿伦特主张个人责任主要是要从道德和法律层面上去
定义,其中道德的主张主要是源于自我的良知。
3. 如何在价值体系崩溃的社会环境中承担个人责任

在厘清纳粹的集体罪恶的基础上,阿伦特强调要厘清政治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政治责任是以一定的政治权利为前提的,一方面,每一个政府需要去承担前一任政府的
功过,即要保持国家宪政的同一性;另一方面,每一个民族需要去承担其整个历史发展
过程中的功与过。举例来说,一个国家的领导集团对其上一任领导集团的功过承担责任;

我们每个人因自己民族或父辈的功过而感到荣耀或有罪,即我们对我们未曾做过的事而
感到荣耀或有罪。但归根结底,这种责任不是个体性的。如何在极权主义的强权统治之
下找到并履行自己的个人责任,践行社会道德是人们所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阿伦特认为,承担个人责任首先要拥有明确的与自己相处和交谈的倾向,虽然面对

17
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颠倒和崩溃,这些人无能为力或者说是彻底的无权利者,但良好的

意志和信念使他们直面现实的生活。不去做从众的大多数,而是问自己,当你犯下罪行
之后,是否还能够在心灵深处与自己进行和谐的对话。举例来说,在纳粹德国统治时期
也有一些人宁愿选择自杀也不去参与公共政治生活,表明在他们与自己内心的对话过程
中,无法接受成为罪犯的我与内心中的我和谐共存,这就是人的理性的思考。其次,要

用理性的思考,做出是否服从的判断,因为在政治生活中服从就意味着支持。阿伦特指
出,一位统治者不管他多么强大,但如果没有大多数人的服从,他无法成就自己的事业,
而这种服从就意味着支持。有些人虽然生活在纳粹德国统治之下,但他们通过逃避承担
这样的集体责任的方式来拒绝参加公共领域的政治生活,这在阿伦特看来就是公民对于

独裁统治德不服从。

(二) 思考与判断
在艾希曼审判中,对于艾希曼所表现出来的完全对于思的缺乏引起了阿伦特的兴
趣。阿伦特在其晚年著作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精神生活·判断》是阿伦特的未竟之
作,但阿伦特关于判断的观点却在其讨论纳粹集团统治下的个人责任问题和康德政治哲

学讲稿以及《精神生活·思维》等文章和著述中多次体现。
1. 人的判断的本性
在德国纳粹统治时期,道德问题是随着“合作”问题的出现而产生的,但在许多与
纳粹政权有联系的人或者说与纳粹有着某种情况的“合作”的人看来,纳粹的兴起与他

们是无关的,他们只是对此表示震惊,陷入了不能凭借一般准则而进行判断的困境,个
人判断几乎处于完全丧失的状态。此外,当战争结束之后,这些战犯应该接受怎样的惩
罚,应该由谁制定惩罚的标准,这就需要对人的判断的本性进行认识。“因为,只有我
们确证存在着一种能够使我们不被感情或自私迷惑,而理性地下判断的人类能力,并且

它能自动地发挥作用,不用束缚于个别事例被包括于其中的标准或准则,而是相反,能
通过判断活动产生它自己的准则;只有在对这种能力的假设下,我们才有希望在这十分
不牢靠的道德地基上冒险发现一块坚固的立足之处。”①只有预设人具有判断的本性,并
且能够不受其他条件的约束而自由的做出判断,才能够形成理性行事的准则。

这种人的判断的本性“在思维活动中,是反思的自我对社会成规与教条的批判,以
及审议(deliberate)与评价各种价值、意见的优劣与正当性。在意志的活动中,则是对


[美]汉娜·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陈联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 56 页。

18
于各种差异的价值、意见,持之公允的裁决。”①要想发挥人的判断力作用,就需要把

人的思维与意志的能力进行有机的结合,充分发挥其合力作用,将在思考与意志能力结
合之下做出的判断应用于具体的政治行动之中,并使行动者在具体的处境中对人或事做
出分寸拿捏得宜的行为。
2. 对康德审美判断的再思考

人是思考着的存在者,人的思考活动区别于求知活动,它超越生活实际需要乃至求
知欲望,是一种不为知识效劳,不以实践为指导的思考,思考为判断做准备。在处理具
体的人或事的过程中总有其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人应该怎样避免判断的不足,这便引发
了阿伦特关于判断力的一系列思考。阿伦特对于批判性判断的思考大多是对康德审美判

断的再思考,涉及想象力、共通感以及“扩展的精神”
(enlarge mentality)等相关观念。
(1)想象力
人们思考的东西总是那些直接感官中所没有的或者是从人们的直接感官中抽象出
来的,这种东西通过想象以形象的形式出现。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思考的时候就离开

显现的世界,而进入想象的空间之中。人的判断力使人能够从他人的视角来观察世界,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他人意见的直接同意或者对他人判断的直接采纳,而是通过想象力的
方式从他人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判断包含着某种特殊形态与某种普遍形态之间的关联,
想象力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阿伦特对于判断的理解,首先从发现特殊事件的特殊性开始。她主张,人无法评判
特殊事件,因为它无法用一条具体的规则来概括。因为具体事件所具有这种特殊性,因
而人无法用一个概念来包含全部的具体事件。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的判断能力突破了单
纯概念理解的法则,并从中获得解放和自由。

其次,想象力对于把特殊性归入一种普遍规则的判断力具有重要意义,即这是一种
用演绎的方式做出的判断,是从一般概念推演到某种特殊的事物。举例来说,当我们认
识一座桥时,我们的头脑中首先有一个关于桥的普遍图式,进而在显现的世界里说,这
是一座桥。实际上这座桥是桥的普遍图式的一种特殊形态。同样的理论应用于道德范畴,

如果我们接受了一条“不可杀人”的普遍道德规则,那么在现实的行动中便是“我不能
杀死这个人”。
这种通过想象力把特殊归入普遍的判断,表明想象力在判断力中扮演着程序的角


[美]汉娜·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陈联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 9 页。

19
色,阿伦特将这种程序称为“代表性思维”,这种“代表性思维”使判断成为可能。这

种“代表性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这个世界中获取新立场的同时而又不放弃自我认同,
使人拥有一种能够将他人出发点与自己观点进行批判性对话的能力,以此来做出判断。
此外,想象力对于在特殊性中寻找相应的反思性判断力亦有着重要意义。“想象力
把事物置于我们的内心世界,供我们思考,不过,它同时使该事务的内心被‘感知’,

在反思中得到肯定或否定,这正是反思性判断活动。(想象力就像一个内行的仆人,帮
助人思考、形成意志和做出判断,使人从尘世退出一步或者说超凡脱俗;它还把形象或
事物置于意志面前,供其选择和决断。)”①即人能够对通过想象力置于内心的形象进行
反思而形成意志并做出判断。

(2)共通感与“扩展的精神”
想象力的发挥帮助人在心灵中形成一个并不存在于客观世界的事物的形象,共通感
(common sense)则是将想象力中产生的这种形象转化为现实的一座桥梁,因为共通感
的存在,个人的判断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主观,它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普便意义。对于康

德来说,这种共通感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有着相同的感觉,而是它能够在其他人的
立场上思考,进而使个人与他人成为一个协调的共同体。举例来说,当有人做出一种关
于美的判断时,这种判断并不只是他个人的感觉,还考虑了其他人的普遍认同,因而才
使得这种判断具有普遍意义。

阿伦特认为判断力是需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来得到一种磨练,这种与他人的交往包
括拜访他人、与他人交谈、向他人请教以及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一个人只有基
于此所做出的判断才会产生一种共通意识,才能使人的判断能力具有一般性。“一个人
若拥有这种交流的经验,这样一种‘扩展的精神’(enlarged mentality)(康德的用语),

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现实世界中,都能够超越感知的主观性和个人性,从而获得一种
被称为‘常识’的认识[康德的术语是 sensus communis(共通意识),指人类对某一事物
的普遍理解,与 sensus privatus(私人意识)相对立。]”②。人发挥“扩展的精神”的
作用与他人产生共通感,个体基于此而做出的判断超越了主观性而具有普便意义。

(3)反思
1964 年阿伦特在接受高斯访谈时曾说,一切思想都是事后的思想,是一种对某个事


[美]伊丽莎白·杨-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刘北成,刘小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年,第 118 页。


[美]伊丽莎白·杨-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刘北成,刘小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年,第 115 页。

20
情或事件的反思。

阿伦特认为,无思想性是“平庸之恶”最主要的内容。在极权主义统治的社会里,
人们追求对统治者无思的忠诚,个体逐渐盲从于统治者,社会的普遍道德原则崩溃,社
会失去了判断善恶的标准。要想抵制这种恶,就要依靠个体在孤独中保持判断力,就像
苏格拉底那样不断反省,进行自我批判和追问。这是一种自我和自我之间的无声对话,

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并坚守我们内心的良知。
康德在强调反思性判断的重要性时提出,只有拥有反思性判断能力的人才是一个精
神正常的人。阿伦特则将这种观点推到极致,并将康德关于审美判断的这种反思性判断
应用于政治判断和道德判断。对于阿伦特来说,因极权主义统治而引发的关于艾希曼审

判的一系列事件,就其性质来说,无疑属于政治事件。在政治生活领域,要想消解这种
“平庸之恶”就要发挥反思性判断的作用,在道德体系崩溃的社会环境中直面恶,与自
我进行心灵的对话,发挥思考与意志的能动作用,帮助自己独立的做出正确的判断。
3. 思考是拒绝作恶的条件

阿伦特对精神生活的思考,深受康德的启发。当然,阿伦特关于精神生活的思考也
并不是对康德精神理论的完全照搬,而是包含着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深刻理解。阿伦特主
张,思考使我们在经历某件事情时与它产生某种关联,产生与该事物所相关的表象或者
反思,进而使意志和判断的能力得以发挥。阿伦特认为,思考并不像感觉、知觉或者智

力认知那样是一种有意的行为,思考本身就具有动力,能够不受表象世界的支配,思考
是对人的本质和意义追寻。
康德提出,在一个显现的世界后面,存在着一种根基,这种根基的最大作用和唯一
意义就在于它使之显现的东西。他将存在但不显现的某种东西称为自在之物,将思维的

我视为一种纯粹活动,主张思维的我就是存在本身。阿伦特主张,思考是我与心灵中的
我在进行一种无声的对话,当人在思考的时候,其思考的东西总是一种超脱于人们直接
的感官知觉之上的,只能呈现给心灵的事物或人,而无思则是心灵对话的缺失。阿伦特
将思考视为带着爱意与纯洁动机的一种无目的的从世界的后撤。她将思考区别于认识,

认为认识是带有目标和对象的,但是思考却是没有对象的,并且是自我指示的,除非人
们放弃思考仅考虑结果,否则思考不会停止,而判断也因此具有了一种不可预测性。
此外,关于思考能力的相关探讨,阿伦特受苏格拉底的影响,认为只有受到苏格拉
底的对于爱的启发的人才能进行思考,才是值得信赖的,这种爱的启发在这里是指智慧、

21
美和正义等。在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中,人的德性的意义在于超越外在的现象机制,追

寻人的本质的根据,这种本质的根据就是指人的灵魂机制。苏格拉底认为人的灵魂中存
在生命和理性两种机制,人要体现其作为人的优秀性,就要充分发挥人的灵魂中的理性
机制,做一个有德性的人。
阿伦特主张大多数的恶是由那些既不诉诸精神也不去作恶或行善的人犯下的。阿伦

特对在《高尔吉亚篇》中提到的苏格拉底关于思考的两个命题进行了分析。针对他提出
的“受恶比作恶好”这一命题,阿伦特指出,无论是受恶还是作恶,恶已经产生,因为
恶的产生,作为集体的城邦或者国家已经承受了这种恶,已经受到了实际的侵犯,作为
生活在政治集体中的公民,重要的是要避免作恶。苏格拉底这种“受恶比作恶好”的观

点完全是基于世界角度的、形而上的思考,并非是在以公民的身份参与这一问题的谈论。
另外讨论“认识我自己”,寻找我在同一性之中的差异性,即我不仅仅当自己与他人在
一起时或当他人看到我时我才存在,我也为我自己而存在,这是苏格拉底所主张的合二
为一的思维的本质。针对这一命题,阿伦特指出,在这里思维的我对事物本身的体验被

转移了。如果对事物的考察只从其同一性中进行,我们是不能找出它的差异性的。某一
事物之所以具有意义,是因为当思维把握他们时,他们所经历的转变。
在阿伦特论述思考能力与恶之间的内在联系时,她提出了三个命题:第一,如果二
者确实存在某种内在关联,那么所有的人都必须拥有这种区别于求知的思考能力。阿伦

特对于苏格拉底的“无人有意作恶”这一观点的思考,就体现了阿伦特的这一主张。在
阿伦特的思想中,苏格拉底的这种观点忽略了恶的概念,且将其视为善的缺失,认为恶
是没有根基的乌有之物,在她看来,苏格拉底的这种观点预设了所有的人都有像哲人一
样的思考能力,但就其现实性而言,恶显然并非是一种单纯的虚无,也并不是所有的人

都是哲学家。第二,如果认同康德的思考,对把其结果作为“公理”接受有一种“天然
的厌恶”这一观点,那么所有对于善恶的最终定义以及从思考活动那里产生的所谓的最
终行为准则都是不值得信任的。在康德看来,邪恶的人并不是听不到思考的声音,而是
选择将思考的声音扼杀,无思地臣服于他人的所思所想,这种无思或者说统治者的思考,

是个人内心对话的缺失,其所产生的结果和行为准则是不值得信任的。第三,如果思考
活动是对不可见之物的处理,那么人的思考活动与恶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是因为“我们
今天通常生活于一个关于不显现(disappearance)的最基本的经验已经死亡了的显现

22
世界中”①,这种世界是指道德从行为准则的地位变为一种单纯的因社会历史变化而随

之被改变的风俗,即思考对于既定的善恶标准和价值具有破坏性。因为思考的这种无目
的性以及判断的不可预测性,产生了某种破坏性的效果,因而只能说思考是拒绝作恶的
条件而不是说思考可以阻止人作恶。
4. 意志引导人做出可敬的抉择和行动

(1) 意志能力
阿伦特指出,在关于意志能力的批判考察中,都存在这样一种问题,即每一种关于
意志的哲学思考都不是由主张改造世界的行动者提出的,而是由倾向于解释世界的哲学
家提出的。哲学家更为注重追寻心灵的平静,这种心灵的平静需要依靠和谐的社会秩序

来保证,即一种对确定性和必然性的追寻。阿伦特一方面对于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关
于自制、选择和意愿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另一方面,阿伦特还通过尼采和海德格
尔对于意志能力的重新评价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否定的观点来思考意志如何发挥其作为
行动的动力的作用。

人的大脑作为精神的工具具有反映的特性,不仅受到世界万物变化的影响还受到其
自身的活动的影响。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描绘出来的可见世界也不尽
相同,虽然这些人们采用的象征性的约定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我们却能精确地辨认出他
们所描绘是怎样的现实事物,甚至确定某一艺术作品的国家和年代,这种变化的产生归

根结底是由于人的精神的变化。古希腊哲学家把这些现象材料则归因于作为行动的动力
的意志。这种作为行动的动力的意志的观点与亚里士多德在关于引起灵魂运动的东西是
什么的问题的讨论中提出的自制的观点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之处。亚里士多德指出,理
性下命令,但人并非必须服从这些命令,自制的人在理性的建议下做出行动,而不能自

制的人则按照欲望行事。此外,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关于选择的观点,并将这种选择能
力称为 liberum arbitrium(自由意志),指出选择是介于理性与欲望之间的一种中间能力,
理性给予人行动的目的,而选择是人行动的出发点。亚里士多德认为,选择是一种能力,
这种个人的选择是出于意愿的,能够帮助人对善恶进行区分。但出于意愿的行为并不都

是人的选择能力的体现,它也可能是出于欲望、愤怒等,这时人就应发挥自制的作用,
在理性的建议下做出正确的选择。
奥古斯丁和邓斯·司各脱都将爱视为一种持久且无冲突的意志,阿伦特将基督教神


[美]汉娜·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陈联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 170 页。

23
学思想中关于爱与意志的观点进行融合,她认为“意志的‘重力’或‘引力’转化为爱,

塑造着一个人的性格,训练自我在不同的方案之间(运用判断力)慎重选择。” 此外,
阿伦特还指出,尼采斥责意志的局限性,认为意志无法使人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有所帮
助,也不能消解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因此,尼采试图通过想象人类
拥有一种可以去重估一切价值的权力意志来逃避意志的这种局限性。阿伦特则认为尼采

对权力意志的推崇是一种意志的混乱。阿伦特主张要通过研究集体社会中的宽恕行动来
解决意志存在的这种局限性,发挥宽恕的作用,使人和社会摆脱过去的阴影去迎接未来
的发展。
(2)意志自由与意志冲突

意志自由对意志能力的发挥具有破坏性。在西方伦理学思想中,许多哲学家都不认
同意志是一种能力的观点,而是认为所谓的意志的能力只是一种虚妄,尼采就认为意志
能力就是凭空杜撰出来的,是弄虚作假。这种主张是探讨意志能力时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阿伦特认为,这些哲学家之所以对这种能力的存在提出质疑,最主要的原因是,意志能

力的体现不可避免的会与自由联系在一起,而意志所拥有的这种比思维大的多的自由往
往被思维的人当作是一种祸因。意志的能力来源于心灵的愿望,是理性和欲望的仲裁者,
唯有意志使我既能够意愿我所不欲的东西,也能够意愿去反对或者拒绝理性的声音所告
诉我的正确的东西。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表明理性和欲望都不是自由的,但意志是自由的,

而这种自由意志是自我的,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破坏性。
意志自由使人直面恶。苏格拉底认为“无人有意作恶”,他把恶视作善的缺乏,主
张恶是没有根基的,是并不存在的。阿伦特认为苏格拉底的这种观点是他预设了所有的
人都是具有思考能力并能做出拒绝作恶的判断的人,但显然他无法解释恶人为何自愿作

恶。引发了阿伦特在意志领域的思考,即一个人是否可能成为一个思想者,并且去主动
地直面恶、拒绝恶,去考虑人是否拥有能够肯定或否定理性规则的能力,而这一问题随
着意志能力的发现得到答案。
在阿伦特看来,圣奥古斯丁是意志领域的先行者,他提出了有关意志冲突与意志自

由的观点。“当我们试图在两条道路中间做出选择,并命令自己沿着其中一条路走下去
的时候,我们经历了一场慌乱的、不和谐的体验:我们命令自己,不过立刻体会到一种


[美]伊丽莎白·杨-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刘北成,刘小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年,第 134 页。

24
”①奥古斯
‘我愿意(I-will, velle)’和‘我拒绝(I-nill, nolle)’的冲突,是与否的冲突。

丁认为这种冲突存在于意志的自身之中,同样也是意志自由的一种表现,这是一种上帝
赋予人的自由的意志而不是服从的意志。阿伦特认为这种意志塑造了人的性格,使人能
够在与自我对话的过程中运用判断的能力而做出可敬的抉择和行动。
(3)作为行动的动力的意志

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一书中,对劳动、工作和行动进行了区分,她主张这三种活
动对于人的境况来说有着根本性的意义。劳动相应于人作为动物的生物生命,人们通过
劳动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工作相应于人类在地球上建造的人造物世界,人
们在自然的地球环境中,建立一个“尘世”,无论是帐篷和村庄还是城邦和帝国,人们

在这里耕作、居住,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行动则相应于人们作为不同个体的复数性。
人的复数性或者说多样性,是人类行动的条件。阿伦特指出,行动直接产生在人与人之
间的互动中,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政治生活的特有条件。在阿伦特看来,政治存在
的理由是自由,自由存在于与他人的交往行动中,阿伦特将自由传统区分为古典政治中

的政治自由和意志自由,主张人的自由意味着要服从自己的意志。
阿伦特认为奥古斯丁摒弃了古希腊罗马以来两种妨碍意志体验的思想因素,一种
是将未来视为对过去的再现,相信天性,主张性格决定命运的论调;另一种是把行动视
为在两种预先存在的结局中做选择。奥古斯丁突破了这种循环时间的框架,他认为未来

仅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之中,仅存在于我们在追寻结果的行动之中。受奥古斯丁自由意志
观念的影响,阿伦特认为,从时间的维度看,意志的对象是朝向未来的,是不确定的,
意志是人们用于处理将来事物的精神器官,人要通过意志发挥作用将思想转变为行动,
进而在行动中创建新的世界秩序。

阿伦特在其《精神生活》一书中,通过对苏格拉底的思考论、圣奥古斯丁的意志论
以及康德的反思性判断的回应,形成了自己关于思维、意志以及判断关系的较为系统的
理论主张。她认为,思考为判断和意志提供一种可供思考之物,思考中关于自我的体现
以及判断中与他人的交流则有赖于意志所提供的基础。判断为思考提供扩展的精神,为

意志提供因共通感而构建的公共领域,并使人能够向这一公共领域发送自己的让人愉快
或不快的抉择,并与之交流和讨论。


《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刘北成,刘小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年,第 133 页。
[美]伊丽莎白·杨-布鲁尔:

25
三、“平庸之恶”伦理思想的理论评析与现实启示

阿伦特“平庸之恶”的提出与其阐发的关于责任与判断的观点,对于学术界政治伦
理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因阿伦特极权主义的特殊的生活背景
和其理论体系的庞杂而存在某种程度的局限性。对此我们要客观认识阿伦特的“平庸之

恶”思想,并展开符合现代社会环境的关于反抗“平庸之恶”的思考。

(一)理论评析
1. 关于“平庸之恶”思想所产生的一系列论争
在阿伦特发表了“平庸之恶”的一系列报道文章之后,引发了持续三年左右的论战,
论战由作为起诉者证人,同时也是当时美国在纽伦堡审判中的起诉人迈克尔·穆斯曼诺

法官在 1963 年 5 月 19 日《纽约时报》上发表的批判性言论开始,在艾希曼审判中以色


列的起诉方基甸·霍斯纳于 1966 年出版《正义在耶路撒冷》一书后到达论战的顶点。
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阿伦特的文章中对于犹太民族领导团体的批判,认为起诉利用犹太人的反抗

这一问题而掩盖了其背后的犹太人合作问题。她认为,在这个黑暗的时代,对于整个犹
太民族来说最黑暗恐怖的部分完全是来自于犹太领导者在整个犹太民族行动中所扮演
的角色。她指出,在当时,一些犹太领导者并未充分履行其职责,他们采取的某些手段
脱离了犹太人民的关切,试图以外交手段或党派利益交换解决犹太人问题,甚至有的犹

太人领袖配合纳粹,将犹太人民送入集中营。阿伦特提出当柏林犹太人领导列奥·贝克
拉比和其他纳粹称之为“犹太领导者”的人身处特莱西恩施塔特集中营时,在得知奥斯
维辛是一个死亡集中营后,却并未告诉他的狱友而让犹太人民无知赴死。更为可笑的是
贝克在此时提出要让犹太警察去送这些狱友前往奥斯维辛,理由是同胞会减少他们路上

的苦难,是通过邪恶的途径通往善的道路,是用较小的恶来换取更大的善。
阿伦特的这一观点被反对者认为,这是将个例进行普便化,并且缺乏足够的历史证
据支持。杨-布鲁尔就对此在阿伦特的传记中表示她所说的“协助纳粹的许多事例”有
些明显是错误的。肖勒姆也在给阿伦特的信中说到,虽然有犹太人在大屠杀中存在某种

程度的软弱甚至卑劣的表现,但她的书中却将其进行了过分的放大,并且是以一种带着
夸张的恶意的语调来进行论述的。阿伦特在书中所表现出来的嘲讽与尖刻使得她的众多
好友纷纷对其提出异议,其中老友布鲁门菲尔德直到去世也未能与她达成和解。

26
二是阿伦特关于“简单事实”的观点。阿伦特在回应争议时指出,她是基于在法庭

上的所见所闻,基于庭审过程中艾希曼给她的印象而提出的“平庸之恶”的观点。认为
艾希曼只是作为庸人群众的一员参与了“行政性屠杀”,其很大程度上可能不是要作恶,
而只是不能分辨是非对错。其中,里拉就否定了阿伦特的这一思想主张。里拉反对阿伦
特将艾希曼描述成一个只是无目的地被动服从统治者命令的纳粹分子,认为阿伦特以

“平庸之恶”的名义将艾希曼所参加的反犹主义的行动事实掩盖了。沃林认为,阿伦特
将艾希曼视为一个“公务员杀手”而不是一个自觉的意识形态的倡导者,这会使灾难的
始作俑者得以减轻罪行,并且将大屠杀反犹主义的特殊性转变为了具有普便主义色彩的
“官僚主义”现代性问题。这在沃林看来,是阿伦特对德国文化的维护。

2. 阿伦特“平庸之恶”思想的理论贡献
一是为思考善恶问题提供了新视角。阿伦特“平庸之恶”思想的提出,丰富了奥斯
维辛以来,关于“恶”的思想的内涵,打破了西方传统哲学中认为“恶”只是善的缺乏,
而并非一种确实的存在的认知。阿伦特对于集中营人们生活的思考,揭露了“恶”是一

种存在的事实。
阿伦特从反犹主义、帝国主义和极权主义三个方面,尤以德国纳粹政权和苏联斯大
林主义为例,分析了极权主义社会的构成,并提出了“根本恶”的思想。主张这是一种
政权上的极端的恶,它主要源于上层建筑对于社会的统治。在这种充斥“根本恶”政权

统治的国家里,人性被逐渐扭曲甚至磨灭,社会价值体系与道德规范沦为可随社会变迁
而改变的单纯的一种风俗习惯。作为一名犹太裔流亡者,阿伦特在参加艾希曼的审判之
后,将这种极端的恶进一步指称为“平庸之恶”。
“平庸之恶”并非是说这种恶是平庸的,
而是指这种极端的恶所具有的一种可怕的平庸的性质。如果说“根本恶”是一种政权上

的,从上而下的极端的恶,那么这种“平庸之恶”就是自下而上的,它源自于下属对于
上级命令不假思索地无条件的服从,它源于被迫害者的无意志、无思考的温顺屈从。
艾希曼审判结束之后,阿伦特提出的“平庸之恶”思想受到了社会各界批判,认为
这是对纳粹战犯的包庇,是对犹太民族的背叛。在这些争论中,关于如何反抗“平庸之

恶”,阿伦特开始了完全自洽的逻辑思考。这种思考对于伦理思想中如何过善的生活这
一问题的讨论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在阿伦特看来善的生活是一种沉思的生活,但这种
沉思的生活与亚里士多德的主张并不相同。阿伦特认为人们要想过沉思的生活,就要充
分发挥判断、思维和意志能力的作用。

27
二是为政治伦理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阿伦特将人的生活区分为公共领域的积极的

生活和哲学领域的沉思的生活。积极的生活是劳动、工作与行动的有机统一;沉思的生
活需要思维、意志与判断共同作用。“前者在阿伦特看来是城邦内的生活,后者是超越
城邦的生活,前者是实践智慧,后者是纯思维,相当于亚里士多德所讲的理论思维和哲
学思维”①基于此,阿伦特分别提出了行动理论与判断理论,但两者并不是完全割裂的,

“判断”作为中介将二者联系起来,使人突破内在精神活动的界限而对政治行动产生作
用。这是阿伦特将政治与伦理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具体表现。阿伦特关于反抗“平庸之
恶”的思想就是建立在人能够自由地做出判断,并基于正确的判断而付诸具体行动这一
观点的基础之上的。同时,这种判断能力又源于人自身所拥有的思考能力和意志自由,

人发挥想象力与反思的能力,并通过“扩展的精神”与他人产生“共通感”,在这种思
考能力的帮助下,人的倾向于善的自由意志的选择帮助人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付诸行动之
中。
阿伦特虽然是一位政治思想家,但其在哲学领域拥有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雅尔②对

阿伦特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概述。他说,“从影响来看,阿伦特综合性的复杂的基本
原理广泛地被应用在甚至彼此对立的政治理论中,如本杰明·巴伯(Benjamin Barber)
和希尔顿·沃琳(Sheldon Wolin)的参与民主理论,山度尔和麦金太尔的社群主义,以
及哈贝马斯、威尔默(Albrecht Wellmer)、理查德·伯恩斯坦和西拉·本哈比(Seyla

Benhabib)的主体间的新康德主义等等。从思想来源看,阿伦特的思想从海德格尔、亚
里士多德、奥古斯丁、康德、尼采和雅斯贝尔斯等等思想家获得灵感,从内容看,涉及
的范围大并且各不相同,其中包括极权主义、革命、自由的本性、思维和判断能力以及
政治思想史等等”③这些成果都为后世对政治哲学思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但

正是因为阿伦特思想内容涉及的范围广而大、庞而杂,在其思想中又存在某些方面的局
限性。
3. 阿伦特“平庸之恶”思想的局限性
一是思想中缺乏内在的连贯性。阿伦特为反思极权主义下“平庸之恶”的产生问题,

对原初的道德经验进行分析,区分出了三种道德样态:一是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思想道
德,二是耶稣的信仰道德,三是以马基雅维利为代表的政治道德。在阿伦特的思想中,


浦永春:《汉娜·阿伦特的哲学之思》,浙江学刊,2005 年第 6 期,第 60 页。

雅尔:Majid Yar,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法学院教授,从事犯罪学和文化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浦永春:《汉娜·阿伦特的哲学之思》,浙江学刊,2005 年第 6 期,第 62 页。

28
她将三种不同的道德样态中的某一部分思想置于自己的思想内涵中,其中,苏格拉底“我

与自我的对话”这种对心灵内在和谐的追求,耶稣道德中意志活动对于善的忘我的追求,
这两者分别表现了对政治生活的无意与敌视。只有马基雅维利主张政治行动是进行世界
判断的准则。阿伦特作为政治思想家,将原初道德中与政治生活并不涉及的思想观点纳
入了自己行动者的道德主张之中,其思想缺乏内在一致性。此外,阿伦特晚年对古希腊

传统幸福观思想的回归脱离了早先阿伦特所主张的个体应追寻积极生活这一主张,是对
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某种复兴和对古希腊城邦政治的沉湎,缺乏时代的进步性。
二是阿伦特关于“平庸之恶”的思想深受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思想的影
响,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在纳粹德国发生的恶行超越了所有基于思考活动的道德的

准则,也破坏了所有司法标准,人们完全无法理解那些恶人的行为。阿伦特认为,在西
方思想传统中,一个令人惊奇的事实就是有关这种恶的思考的缺乏。”①基于此,阿伦特
将其研究的视角转向基督教伦理学。奥古斯丁将上帝视为至善,认为上帝是追求善的行
动的代表,人只有将意志能力倾向于上帝才能实现对至善的追求。阿伦特试图用奥古斯

丁的自由意志的观点对她的判断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但奥古斯丁的这种主张是从唯心
主义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的思考,与唯物主义的社会价值观相违背。
三是阿伦特判断理论中对康德审美判断的过度依赖。这种过度依赖使阿伦特的判断
理论具有“政治审美化”的倾向。“她经常把人在公共领域中进行的政治活动比作演员

在舞台上的演出,在她看来美德存在和政治德存在是一致的,都以世界的公开性和人的
多样性为前提,都需要在公共世界中的纯粹显现和他人的欣赏” ②阿伦特将政治判断与
审美判断的这种等同,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人忽略政治背后的道德问题。
就其现实意义而言,阿伦特“平庸之恶”的思想主张虽符合哲学理论研究的严谨性

与逻辑性,但又因其所具有的时代性的特点而造成这一思想理论在发展上的某种程度的
停滞。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与法制状况与阿伦特笔下所描述的“平庸之恶”赖以滋生的
极权主义社会制度大相径庭,再加上阿伦特特殊的个人背景和鲜明的政治取向,她的政
治伦理思想很难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体系所接纳。

(二) 现实启示
社会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完全崩溃的时候,强制与暴力、无思与服从成为统治社会


陈联营:《道德的三种样态——阿伦特对道德哲学的反思》,道德与文明:2019 年第 2 期,第 75 页。

王寅丽:《未写出的政治哲学——阿伦特对康德判断力概念的政治阐释》,社会科学,2006 年第 9 期,第 132 页。

29
的规范原则,阿伦特“平庸之恶”思想的提出深刻揭示了二战前后世界面临的这种政治

和道德危机。在当代社会,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技术理性与经济性原则逐渐成为世界的
主宰,人们越来越依赖大众传媒等信息处理工具,从而使得个人的思考逐渐被裹挟,判
断能力被弱化。“平庸之恶”或许并不是一种罪行,但其发生与发展却对个体和社会都
有着不可忽视的破坏性,正视并消解“平庸之恶”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1. 提升个体社会责任感
阿伦特在探讨纳粹的集体罪恶时指出,集体的罪恶感成为真正需要为其行为负责的
人的遮羞布,真正犯下罪恶的人借集体责任逃脱了其本应该承担的个人责任,造成社会
道德的混乱。同样地,在现代社会中也存在着一些“法不责众”的情况。随着人类文明

的不断发展,个人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日益重要,一般而言,
个体的发展离不开集体,如何在集体中承担个人责任,以谋求更大的集体的发展,是每
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个人都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在阿伦特看来,集体责任是一种政治责任的表现,讨论集体责任的问题就是在讨论

人的政治德性问题。在伦理学领域,强调个人的集体性质也就是强调个人在客观意义上
所必须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每个个体、每个公民都与其所生活的集体息息相关,既享受
作为这个集体中一员的权利,同时也要履行身为集体中的一员所应尽的义务。同样的,
集体是由每一个个体构成的集体,没有拥有道德个性的人的存在的集体也无法成为一个

有生命力的集体。因而,在处理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关系时,首先个体要明确自己所
处的集体以及应该承担的集体责任,其次要明确身在集体中的个人又应如何承担自己在
集体中的个人责任,最后实现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和谐统一,以期在实现集体利益的
同时满足自己的个人利益需求。

2. 增强思考和判断能力
阿伦特认为,良心是见证者,是一种判断能力,是在我自身中对我自身进行评价的
东西以及我自身中的一种声音。道德行为的产生建立在人与自己交流的基础上,“他一
定不能随着自己的心意,把自己作为一个例外,而与自己相矛盾,他一定不能把自己置

于不得不鄙视自己的地位上。”①首先,良心并不会向现实世界展现人采取某种行动而遵
循的原则,它不会告诉我们应该去做什么,而是警告我们不要做什么。这是我们应基于
内在认知而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的一种评价和调控;其次,良心源于个人的情感体验,这


[美]汉娜·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陈联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 87 页。

30
种体验基于个体对应尽道德义务的情感认同,即当你所做出的行为是基于良心时,你的

内心是愉悦而满足的,当你所做出的行为违背良心时,你的内心是不安和痛苦的;再次,
良心可视为是一种意志决断,这种意志决断是个体在认知和认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这
种认知和认同即个体对应尽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的情感认同。当良心被视为一种意志决
断时,它促使我们付诸行动;最后,良心是向善的信念,具有自我评价的能力,其形成

于个体长期为善的道德实践,是知、情、意的统一。
阿伦特将良心视为思想的副产品,认为艾希曼“平庸之恶”的背后是良心的缺失。
一方面,良心具有不可普遍化的主观性;另一方面,良心因无法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知
识水平相比使得个人缺乏与自己交流的兴趣,而无法用世俗的语言对其进行界定。因此,

良心也就无法从政治和法律的角度来证明,艾希曼的基于简单事实基础上的“平庸之恶”
也就很难对其进行充分惩罚。因而,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与自我的对话,发挥良心作为
“道德法庭”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的作用,进而帮助我们在参与公共活动时做出正确的
判断。

3. 完善法律与道德规范体系
在阿伦特看来,极权主义的社会制度是“平庸之恶”滋生的土壤,恶人或许并不自
带恶人的特性,或许其本性并不为恶,普通人的内心同样有着趋恶的倾向。
“平庸之恶”
消除了人的道德人格和法律人格,使人失去意志自由,丧失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那么

要想消解这种“平庸之恶”除了个人提升社会责任感、提升思考判断的能力之外,更需
要健全的法治与完善的道德规范体系。
在现代社会,法治被视为是良法与善治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法制的作用,首先要
制定体现人民意志、反映客观规律、符合公平正义的良法,其次借助有效的法律机制,

以及公民与政府的通力合作,将其转化为一种善治的状态。新时代,在不断推进依法治
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法制建设是从制度建设方面对“平庸之恶”的一种消解。最后,
消解“平庸之恶”还要充分发挥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1
结 语

阿伦特作为杰出的政治学家,在对极权主义政治问题的研究中,展开了关于“根本
恶”与“平庸之恶”的思考,阿伦特对“平庸之恶”进行概念界定的同时也对集体社会
生活中的这种“平庸之恶”进行了反思。在一个社会中,个人与集体显然是密不可分的,
集体责任对于个人来说也是无法逃脱的,而如何在集体中承担个人责任,不以集体为挡

箭牌推脱个人责任,是现代社会中个体需要去努力明确的内容。此外,阿伦特还指出,
当社会价值体系处于崩溃状态下的时候,当错误扭曲为正确,“恶”扭曲为“善”的时
候,个人如何充分发挥思考与意志的作用,并借由二者使个体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将其应
用于具体的行动之中,就显得至关重要。

阿伦特关于“恶”的思考,既继承了古希腊以来的善恶观,也有她自己对善恶问题
的独立思考,与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存在很大差异。由于能力所限,对这些问题的研
究还存在诸多不足。此外,关于善恶问题的讨论不仅需要学术领域进行理论研究,还需
要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直面善恶所带来的现实问题。阿伦特关于反抗“平庸之恶”的思

考,在如何承担个人责任,发挥善良意志的作用方面都带给我们新的启示,值得我们进
一步思考。

32
参考文献

一、著作
[1] (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M].林骧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2008.
[2] (美)汉娜·阿伦特.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M].安尼译.南

京:译林出版社,2017.
[3] (美)汉娜·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M]. 陈联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4] (美)汉娜·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M]. 孙传钊编.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5] (美)汉娜·阿伦特.康德政治哲学讲稿[M].曹明,苏婉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13.
[6] (美)汉娜·阿伦特.精神生活·思维[M].姜志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7] (美)汉娜·阿伦特.精神生活·意志[M].姜志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8] (美)汉娜·阿伦特.过去与未来之间[M].王寅丽,张立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1.
[9] (美)汉娜·阿伦特.共和的危机[M].郑辟瑞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10](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11](美)汉娜·阿伦特.爱与圣奥古斯丁[M].王寅丽,池伟添译.桂林:漓江出版社,
2019.
[12](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4](古罗马)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M].程官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15]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注释本)[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6](德)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M].李秋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7]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8](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9](美)伊丽莎白·杨-布鲁尔.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第二版)[M].陈伟,

33
张新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20](美)伊丽莎白·杨-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M].刘北成,刘小鸥译.南京:译
林出版社,2008.
[21](美)安妮·C·海勒.汉娜阿伦特:活在黑暗时代[M].张乐腾译.上海:上海文艺
出版社,2020.

[22] (德)沃尔夫冈·霍尔、贝恩德·海特尔、斯特凡尼·罗森穆勒,阿伦特手册[M].
王旭,寇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3](加拿大)彼得·贝尔,菲利普·沃尔什.阿伦特指南[M].陶东风,陈战国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24](美)达纳·维拉.剑桥阿伦特指南[M].陈伟,张笑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
[25] 王寅丽.汉娜·阿伦特:在哲学与政治之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6] 陈高华.思考与判断:汉娜·阿伦特的哲学——政治之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2011.

[27] 陈联营.汉娜·阿伦特的康德阐释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28] 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第 2 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9] 邓安庆.正义伦理与价值秩序:古典实践哲学的思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

[30] 邓安庆.现代政治伦理与规范秩序的重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31] 王泽应.伦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2] 孙磊.《行动、伦理与公共空间:汉娜·阿伦特的交往政治哲学研究》北京: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3.

[33] Hannah Arendt.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1976.

[34] Hannah Arendt. 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M].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1983.

[35] Hannah Arendt. Responsibility and Judgement[C].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erome Kohn, New York: Schocken Books,2003.

[36] Hannah Arendt. The life of Mind, vol.1, Thinking[M]. New York: Harcourt&Company,
1978.

34
[37] Hannah Arendt. The life of Mind, vol.1, Willing[M]. New York: Harcourt&Company,
1978.

[38] 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
[39] Berel Lang. Hannah Arendt and the Political of Evil. In Hannah Arendt: critical
essays[C]. edited by Carol Brightma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1995.

二、论文
[40] 王寅丽.“沉思生活”与“积极生活”——阿伦特对传统政治哲学的批判[J].华东
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41] 洪晓楠,蔡后奇.“根本恶”到“平庸的恶”的逻辑演进[J].哲学研究,2014(11).

[42] 乐小军.“未写出的政治哲学”——汉娜·阿伦特与《判断力批判》重构[J].哲学
动态,2019(10).
[43] 乐小军.汉娜·阿伦特与伦理学问题[J].哲学动态,2011(06).
[44] 庞楠,叶颖. 阿伦特论思维的抗恶意义[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9(05).

[45] 涂文娟.阿伦特政治哲学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5(09).
[46] 陈高华.从多余性到无思性:论根本恶的平庸[J].学术交流,2017(09).
[47] 陈联营.道德的三种样态——阿伦特对道德哲学的反思[J].道德与文明,2019
(02).

[48] 王寅丽.未写出的政治哲学——阿伦特对康德判断力概念的政治阐释[J].社会科
学,2006(09).
[49] 潘非欧.从“平庸的恶”看政治责任问题[J].理论视野,2008(12).
[50] 刘英.汉娜·阿伦特关于“恶”的理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05).

[51] 卢彦名.汉娜·阿伦特论历史叙事中的道德判断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2009(01).
[52] 乐小军.康德与根本恶[J].道德与文明,2020(02).
[53] 李建华 李好.论行政忠诚的责任困境及其消解——以艾希曼之“平庸的恶”为例
证[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3).

[54] 乐小军.现代社会的“恶”与现代人的“不思想”——阿伦特伦理思想研究之一[J].
江苏社会科学,2008(02).
[55] 涂文娟.邪恶的两张面孔:根本的邪恶和平庸的邪恶——汉娜·阿伦特对极权主义
制度下的邪恶现象的批判[J].伦理学研究,2007(01).

35
[56] 刘文瑾.重省《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当下美国学界关于“恶之平庸”的论战[J].

学术月刊,2017(04).
[57] 浦永春.汉娜·阿伦特的哲学之思[J].浙江学刊,2005(06).
三、学位论文:
[58] 乐小军.政治恶与现代伦理的困境——从汉娜·阿伦特的视角来考察一个政治伦理

问题[D].上海:复旦大学,2008.
[59] 王寅丽.在哲学与政治之间: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
[60] 潘非欧.思与公共领域的重建——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探要[D].上海:复旦大学,
2004.

[61] 陈联营.汉娜·阿伦特政治思想中的判断问题[D].上海:复旦大学,2007.
[62] 潘旋.阿伦特“人”及其“复数性”思想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63] 周环.行政责任伦理困境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20.

36
后 记

毕业的钟声已然敲响,而关于阿伦特“平庸之恶”及其思想的相关研究也将暂时告
一段落。因自身学术水平有限,在论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希望有机会在未来的学习过
程中得到不断的完善,而关于哲学问题的探索也将永不止步。

时光荏苒,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转瞬而逝。在这三年里,感谢各位专业课老师课堂上
的陪伴与课堂下的指导,感谢各位老师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张
老师对于我论文框架的指导,感谢赵老师和郭老师对于我论文细节的建议,感谢吴老师
对于我论文专业内容的引导和建议,感谢我的导师李老师对我三年研究生生涯里学业与

生活的照顾,对我毕业论文细致、耐心、全面的指导。感谢三年来一起上课一起抗疫的
同门和朋友,愿我们都不负时光,未来光芒万丈!

作者姓名:王尚林
2022 年 3 月 20 日

37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和承担的科研项目清单

期刊刊 署名
文章名称 发表刊物(出版社) 刊发时间 刊物级别
号 次序
亚里士多德幸福 CN 省级出版
作家天地 2022 年 1 月 独立
观浅析 34-1027/I 社

3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