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三、帝王陵寝

- 帝王生前居于豪华丽的宫殿发号施令,死后 也想保持
这种尊荣,因此,无论哪个帝王都要为自己建造穫。那
么帝王的坟墓为什么叫“陵寝”呢?其形制和演变情况
又如何呢? 这要从坟墓的起源说起。

- 人死了要埋葬,出现于原始社会。但从 文献记载和考
古发掘来看,周代以前还没有坟墓,古书称为“不封 不
树”。殷商时期,只有祭祀死者的地面建筑,并没有封土
作为 葬地的标志。大约到了周代,始有封土出现,并且
按照死者的爵位来 决定封土的大小,爵位越高,封土越
大,大者如山丘,因而那时把一 些国君的墓叫做“墓丘”,
如赵武灵王的“赵丘”,燕昭王的“燕丘” 等。
- 后来,一些国君的墓越造越大,大得如同山陵一样,因
而帝王 的坟墓就称为“山”或称为“陵”,加上前供死者
灵魂起居的寝殿 和子孙祭祀用的祭殿等,合起来就是
通常所说的“陵寝”。但在实 际上,帝王陵寝除了地面
建筑以外,还有华丽的地下宫殿,那是帝 王死后真正活
动的世界,因此帝王陵寝还应当包括地下宫殿在内。
这里,我们从陵冢、陵园、地宫三个方面简述一下帝
王陵寝的形制 和演变。

- 先说 陵冢   :早期的陵冢叫“方上”,就是把封土垒成上
小下大的 方锥体,但顶部是平的,呈覆斗形,故称“方
上”。秦汉时的帝王陵冢  都取这一形式。如陕西省临
潼县的“秦始皇陵”,史载高五十余 丈,周回五里余,那时
叫“骊山”,经过两千余年的风化和人工破坏, 高度和周
长尚余一半多,方形犹具,顶部已成尖形。陕西省兴平
县 的汉武帝“茂陵”,形如覆斗,今所存与史书记载的相
差无几。中期 的  陵冢  ,主要不以人工封土,而是以山
为陵。这种形式以唐代最为 突出。据史书记载,唐太
宗的皇后长孙氏临终遗嘱薄葬,因山为 陵,不另起坟。
也许这位皇后是好意,但实际结果,工程更为浩大, 气势
也更为雄伟,所以在唐代相沿成制。唐太宗的“昭陵”选
在今 陕西省礼泉县的九峻山,与长孙皇后合葬一起。
其山高耸,主峰险 峻,昭陵即于主峰下开凿地宫,据说地
宫深达 230 余米,工程之巨 可想而知。

-唐高宗和武则天合的“乾陵”,在陕西省乾县的梁山, 地
宫凿于梁山主峰之下,南边两峰,东西对峙,峰顶置,形成
天然 门户,气势宏伟异常,在中国帝王陵墓中极其罕
见。晚期陵冢以明 清为代表,都采用“宝城宝顶”形式,
就是在地宫上面建筑圆形或长 圆形的砖城,然后在城
内堆土,使封土成为圆顶,并略略高出城墙, 这就是所
谓“宝城宝顶”。北京的明十三陵和河北省遵化县的清
东陵、易县清西陵都是如此。
- 再说陵园:帝王的陵园建筑规模都很大,这也是要显示
帝王的

威严和至尊。比如秦始皇的陵园,经过多年的普查,其
基本面貌已 比较清楚,陵区如同一座小城,有内外两道
城墙,呈“回”字形,外城 周长达六千多米,内外各开四门,
陵冢在内城的南半部,祭殿(也称 献殿、享殿)在北半
部,现在发掘的兵马俑正当外城东门北侧,应当 说是守
卫地下宫城的一部分御林军。汉武帝的茂陵也有地面
城垣 建筑,只是规模比秦始皇的要小,周长仅 1600
米。唐太宗的陵园 占地 30 万亩,周长 66 公里,因种满
柏树,称为“柏城”。园内陇冢四 周再建方城一座,四面
开门,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 武”,朱雀门内
面对陵冢建献殿,玄武门内建祭坛,在陵家的西南建 下
官,供守陵官员居住。然后在陵家西南以扇形排列功
臣皇族陪 葬墓,计有 167 座。汉唐时代帝王陵墓比较
分散,各起陵园,互不 相关。宋代帝陵稍有集中,但还是
各成一体。从明代的北京 十三陵开始,形成“陵墓聚集
制”,只统一建一个大陵园,园内各陂, 自成体系,功臣不
再陪葬,只允皇族葬于园内。清代沿袭明代做 法,先在
今河北省遵化县建东陵,到雍正皇帝又别出心裁,规
定“子 不随父辈”,于东陵之外,在今易县又建西酸。明
清园的形制大 体相同。
- 以明十三陵为例,十三座陵共一个陵园,四周围墙达
40 公里,南边为正门,由南向北有一条长达七公里的中
轴线,正门前 为大石牌坊(陵园起点)、大红门(陵园正
门,围墙由此开始延伸左 右)、牌楼(内立明成祖神功德
碑)、石像生(在神道两侧,共 18 对,依次为狮子、獬
豸、骆驼、象、麒麟、马、武臣、文臣、臣各两对。
獅子表示威勇武,獬豸表示辟邪扶正,骆驼、大象表示
疆域广大, 麒麟表示吉庆祥瑞,马为皇帝坐骑,石人称
为“种”,相传原为秦 始皇大将翁仲,因防范匈奴有功,死
后始皇铸铜像立于宫门口表 示纪念,后来把这类立于
墓前的石像也称为翁仲)、棂星门,然后一 直通向明成
祖的长陵,而长陵自立围墙,建有一套完整的地面建筑,
如“梭恩门”、“棱恩殿”“明楼”、“宝城宝顶”等。其他
各陵没有 单独的神道,地面建筑基本相同,只是规模有
所差异。

第三说地宫,又叫玄宫、元宫,是放置棺椁的地方,也是
帝王在 阴间的宫城,因此建造也极为豪华。据《史
记》载,始皇陵的地官砌 有纹石,涂有丹漆,建有宫殿,
设有百官位置,放满珠宝玉器,点着 用鱼膏做的蜡烛,装
有防备盗墓用的弯机暗箭,灌注水银如同江河 大海,顶
部画日月星辰,地面像山川大地。始皇下葬时凡宫女
生 育子女者全部殉葬,参加修建地宫的工匠全被封在
墓里。
-《水经 注》记载说,项羽入关以 30 万人掘墓,宝物运
了一个多月还没有运 完,然后用火烧了地面建筑,后来
一个放羊的孩子因羊跑进墓室手 执火把进去寻找引
起火灾烧毁地宫。近年经科学探测证明,秦陵 地宫保
存完好,古人所记;纯系误传。据专家们从文献记载推
断, 在古代帝王陵墓的地宫中,藏有难以估算的宝物,其
中以秦始皇 陵、唐太宗昭陵、武则天乾陵最引人注
目,如世上失传的王羲之《兰 亭集序》真迹极有可能
在昭陵地宫。
- 现在已经挖掘开放的皇陵地 宫有:南京市江宁县
的“南唐二陵”,为南唐前主李昇、中主李環的 嘉,1950
年至 1951 年发掘;四川省成都市“永陵”,为前蜀皇帝王
建 的墓,1942 年发掘;北京明十三陵的“定陵”,明神宗朱
翊钧的墓, 1956 年发掘;清东陵的“裕陵”,乾隆皇帝的
墓;“定东陵”,慈禧太后 的墓,1928 年被军阀孙殿英掘
盗;清西陵的“崇陵”,光绪皇帝的墓, 1931 年被盗。
- 俗语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
上。”西汉和 唐代帝陵集中分布于陕西关中地区,只残
余冢土堆,但其雄伟气 势仍很清晰。现今地面保存较
好的帝王陵墓是宋、明、清三代的, 尤以明清两代的
最好。北宋帝陵集中于河南省巩义市,连同赵匡 胤父
亲的“永安陵”,合称“七帝八陵”。徽、钦二帝死于漠
北,不在 其内。同时有皇族王公大臣的陪葬墓 300 余
座。地面建筑多已不 存,只有陵冢和石人石兽。南宋
帝陵在浙江省绍兴市城外,共六
座,称为“南宋六陵”,其建筑规模本来就小,加上元代的
破坏,已所存无几。

- 明代皇陵除北京十三陵以外还有五处:(一)明祖陵,在
江苏省 泗洪县,朱元璋即位后追尊其祖先四辈为皇帝,
为其高祖、曾祖、祖 父建陵于此,现存陵前石像生,颇
有元代艺术风格。(二)明皇陵, 在安徽省凤阳县,是朱
元璋为其父母建造的陵墓,旧时有地面城垣 三重,现仅
存墓冢,石像生和朱元璋亲撰的皇陵碑。(三)明孝陵,
在南京市钟山南麓,为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原建筑规
模宏大,现 存不多,但气势尚存。(四)景泰帝陵,在北京
市玉泉山北,明代宗 朱祁钰的陵墓,为十三陵外又一
段。明正统十四年(公元 1449 年) 蒙古瓦剌部进犯北
京,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在土木堡被俘,其弟 朱祁钰在
于谦等人的拥戴下即位,是为景泰皇帝。第二年,英宗
被 放回,后来趁景泰帝病重复辟,景帝死,以王侯礼葬于
西山,直到 英宗死后才追复景泰帝的帝号,以礼改建为
帝陵。(五)显陵,在湖 北省钟祥市,是明代“恭献皇
帝”朱祐杬的陵墓。此人生前不是 皇帝,死后才做了皇
帝。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无嗣,遗诏以其叔父兴 献王朱
祐杬之子朱厚熜入维大统,是为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即
位后 在认谁为皇考的问题上朝廷内部斗争激烈,大学
士杨廷和、杨慎父 子等坚持以礼认孝宗朱祐樘为皇考,
张瑞等人则主张以亲认兴献 王朱祐杬为皇考,这就是
著名的明代“大礼仪之争”,结果嘉靖皇帝 以其父为皇
考,追尊为皇帝,为其建陵于此。

- 清代皇陵,除了关内的东和西而外,还有四处在关外。
(一)东京陵,在辽宁省辽阳市郊外,原为努尔哈赤祖父、
父亲、伯 父、弟弟、侄子的坟墓,清顺治时将努尔哈
赤的祖父、父亲迁往新宾 县永陵。(二)永陵,在辽宁省
新宾满族自治县,为努尔哈赤远祖、 曾祖、祖父、父
亲的陵墓。(三)福陵,在沈阳市东北,是努尔哈赤的 陵
墓。(四)昭陵,在沈阳市区北部,是皇太极的陵墓,也是
关外清 陵中最大的一座。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