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

DOI:10.15994/j.1000-0763.2014.02.

018

第 36 卷 第 2 期 自 然 辩 证 法 通 讯 Vol.36, No.2, 2014


2014 年 4 月 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Sum No.210

・ 科学技术文化学 ・

用知觉去解决技术问题
——伊德的技术现象学进路

张 正 清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49)

摘 要:伊德的技术现象学有别于传统的现象学和解释学,其使用后现象学的方法来描述现代技术的
问题,把技术问题的源头追溯到人的知觉和人的生存。技术现象学理论运用身体知觉、人与技术的关系
和技术中介透明性等概念,分析技术哲学中技术悲观论的直接回归身体知觉和技术乐观论的盲目转化身
体知觉这两种倾向,来描述、解释技术的物质性问题、透明性问题、目的性问题,指出透明性是使人忽
视身体知觉并单一化身体知觉的原因,而要解决这些问题,要用知觉主义的技术现象学去重新审视人在
生活世界中与技术的关系。
关键词:技术现象学 技术 知觉 透明性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0-0763(2014)02-0086-07

一、什么是技术现象学和为什么要研究技术现象学

技术现象学是后现象学和扩展的解释学,是理解人的生活世界最基本问题的途径。技术现象学对人
与世界、技术与科学有独特的理解:其认为人是由身体和被身体化的东西构成的,而世界是这些东西的延
展。物质化的技术是使身体获得特定知觉和使事物具身化的途径,而技术化的科学是使作为途径的技术
得以实现的工具。
那么技术现象学的方法与现象学和解释学有什么区别?传统的现象学研究主体的意向性,这是一种
单向的作用;而后现象学是“知觉主义的”,是实用主义和经典现象学的混合与修正,这样既可以避免现
象学成为一种主体性科学,又能利用经典现象学的理论资源。
从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技术现象学是关于“人 - 技术”关系的现象学讨论,是为了发现“人 - 技术”
存在结构的特征([1], p.373)。这是一种内在关系存在论,来自于实用主义和传统现象学,“指的是人类
经验者从存在论上与环境或世界相关联,发生内在关系的双方都在这种相关性中得到了转化。”([2], p.37)
人与世界发生关联,靠的是人对世界的感知,感知活动获得知觉,才形成人生存的经验和与世界之间的
联系。因而优先进行知觉的研究,这是后现象学不同于传统现象学的地方,是后现象学新的使命。
解释学本来是对人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而技术现象学指出对文本的解释是一种把对不
能感知的事物的认识转化成知觉的活动。这里的文本不单指技术领域中的东西,例如仪表、图纸等,还

[ 收稿日期 ] 2013 年 5 月 22 日
[ 作者简介] 张正清(1989-)男,河北辛集人,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e-mail: sd1178350
@vip.qq.com

86
泛指图像、文字等。
从扩展的解释学角度来看,技术现象学是研究用技术去感知的方式和技术转化知觉的方式。伊德对
知觉有定义,他认为知觉分为两种:微观知觉,即感知到的知觉,指的是通过感观和身体的关注所感到的
知觉;宏观知觉,即文化的或者解释的知觉,指的是通过转化的途径感知到的知觉。技术现象学通过这两
种知觉把技术和科学统一在一起,并指出了两者的关系。
对现代技术问题的反思有两种重要的倾向,一种是“乡愁病”,这是形容海德格尔对技术反思的态度,
认为技术消极的一面占主要地位,要回到前技术时期,这是敌托邦式的技术观。一种是“尘世的矛盾” ,
这是伊德形容人们对技术的期望,既想完全利用技术转化自己的知觉,又想使其完全具身,这是乌托邦
式的技术观。
技术现象学就是要通过对知觉的研究来转变这两种倾向,发展新的技术观,揭示当代技术的真正问题,
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那么,为什么要研究技术现象学?技术现象学在研究技术问题上比以往有什么优越之处?国内许多
学者都在研究技术现象学,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对于技术现象学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侧重点也不一样。
至于为什么要研究技术现象学,其有什么优越之处,大致看来,首先现象学的方法是最人本位的、回归
经验的([3], p.9)。一切好的哲学都要切近人本身,所以有人说好的哲学都是现象学。技术现象学不同于
现象学的地方在于其看到人与世界的联系这一层面,而现代社会人与世界的联系是借助于技术的,或者
说技术创造了现代世界,所以技术与知觉的探讨是技术现象学区别与传统现象学的地方。再者,在当代
社会,技术是现代性的体现,是研究这个时代现状和问题的切入点。技术现象学不同其他技术哲学之处
在于其把知觉作为人与世界关系的中心,以此来解释一切技术和科学现象,这是一个新的角度。

二、技术现象学对技术问题的描述

技术现象学是如何描述现代技术问题的?总体上说,现代技术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追求技术透明性
的活动掩盖了技术的本质,即身体知觉的基础地位。
理解技术是理解科学给当今世界带来问题的基础,诸如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技术的异化、人性的
消亡、科学的本质,都必须从技术问题的分析开始。中国当今不需要考虑后现代的问题,而是应该把目
光放在现代性的问题上。而技术就是这种现代性的体现。技术不是科学的应用, 而是人本质的体现。因此,
只有彻底研究清楚技术问题,才能理解人的问题。技术现象学就是要恢复这种对人生存本质的研究,那
就必须要恢复技术的基础地位。
想要恢复技术的基础地位,首先要恢复身体知觉在技术中的基础地位。
掩盖技术的本质造成了什么后果?那就是上面提到的两个倾向,一个是认为技术是异人而在的, 是“在
手的”而不是“上手的”,强调技术的对象性,没有重视技术具身化的一面。另一个认为技术应该是完全
具身的,这样才能无限地并且无后顾之忧地转化人类的知觉,而没有看到技术物质性的一面。因此为了
揭示技术的本质和其所造成的问题,技术现象学从身体知觉、具身化和技术透明性三个递进的层次来描
述这个问题。
什么是身体的知觉?为什么其处于基础地位?身体是讨论具身化的基础。身体有自身的属性,那就
是身体性。梅洛 - 庞蒂认为,理解世界景象和我们的生存之间关系的重点在于理解“这些景象和作为肉身
化主体的我之间形成的奇特关系” ([2], p.52)。他提出身体性的生存是活动的和定向的,所谓活动是指人
在情景中的活动,而定向是指我们在情景中活动的方式和对世界中除身体以外东西的切近方式。这又与
海德格尔对空间性的分析有异曲同工之妙。海德格尔问: “……这个世界是如何展开的,通过什么来展开
([4], p.118)梅洛 - 庞蒂的回答是:
的?” 身体与世界的共存在经验上引出了世界展开的方向。 ([5], p.250)
由此,技术现象学认为作为存在者的人是作为身体(I-as-body)而在世的。技术现象学就是要讨论人与
世界的关系的,那么身体必然就处于核心地位了。
在技术现象学中,身体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作为知觉初始条件而存在的。人对世界进行的一切经过
延伸的感知,都是以身体为基础的。所有延伸知觉的技术中介,是根据我们身体来确定的,即我们的身

87
体决定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海德格尔对身体的这种基础性作用有独特的认识。例如,他认为身体有“去
远”的属性。 ([4], p.124)所谓远近,就是其它存在者在世界中与我们身体的距离; “去远”是消除这种
距离。再联系上海德格尔锤子的例子,那么技术中介与人的距离,即在世界这个因缘整体中的关系密切
程度,就会因身体而有所区别。
而从人与技术的关系来看,与技术转化过的知觉相比较,身体知觉先于被转化的知觉。由此得出, “去
远”这类活动是本来就有的, 先于技术与人的关系。还有根据身体的左右来定向,“这绝对不是一个先验的、
我对我两侧之区别的单纯感觉”([4], p.126),我们是不可能以人与技术的关系来获得一个方向,那就证
明在人与技术发生关系之前就已经有了方向。那么这个方向是哪里来的?这种远近与定向是由身体与其
他世界中事物的关系来确定的,如果我们在与技术发生关系之前就有了方向,那么必定是之前就有了对
工具的上手性,那就是身体。人作为“人 - 世界”关系中的一员在始终携带着这些方向,也携带着对这些
工具的“去远”。我们与技术发生关系就像去异乡一样,只能靠自己本来有的东西,作为重新定位这个世
界中可上手性的技术存在者的远近。这个本来就有的东西就是身体。
由此,身体知觉的基础性作用就在技术现象学的语境下描述了出来。用一句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
的话来说就是“哪里有要做的事情,我的身体就出现在哪里”([6], p.46)。总之,身体这是我们的原始知
觉位置,就像伊旬园中的亚当和夏娃一样,身体对世界的感知是直接的、最切近的。因为单凭身体与世
界发生关系,是没有中介的。考虑没有中介的情况是探讨有中介情况的基础。但在没有中介情况下,我
们对世界的知觉一定是最透明的,几近于梅洛 - 庞蒂的不可见(invisible)。
那么,是什么使人不能认识到身体知觉的基础地位,以至于使对透明性的追求代替对人本身知觉的
认识的?是人把技术中介具身化,并且忽视技术中介的物质性基础,从而导致了被转化了的知觉掩盖了
身体本来的知觉。
首先是出现了不同于身体知觉的感知方式,那就是通过技术中介去感知。而使这种感知方式与身体
感知相趋同的就是人与技术的具身关系和解释学关系。具身关系表达出来是“ (人 - 技术)- 世界”
,意思
是人的身体知觉和技术中介联系在一起,然后去感知世界;另一种是“人 -(技术 - 世界)”,意思是用身
体知觉去感知技术中介所感知的世界。
从上面这种划分可以看出,技术是这两种关系中的变项。这个变项的中介性质很明显,在第一种关
系中,技术是作为身体知觉的终端;第二种关系中,身体知觉只感知到了技术中介。但是这两种关系中的
知觉是不同的。在具身关系中,知觉大致还是身体知觉的原始类型,技术只有“放大 - 缩小”的效应。知
觉借助于这种技术中介,是改变了其知觉的效果,而不是改变了知觉的本质。在没有出问题之前,这种
技术中介是“抽身而去”的。这种“抽身而去”就体现了技术的透明性,即人在专注于知觉功能的发挥
时感受不到扩大(或缩小)知觉的技术的存在。而在解释学关系中,人对世界的感知被转化了。某些温
度是不可能有身体感知的,比如太阳中心热核反应的温度,但是仪表或者光谱可以表示这种数值。如果
能把被转化的知觉与身体知觉区别开来,并且能在技术中介出现问题时把知觉位置的变换展现出来,技
术的问题还不算大,但是由于对透明性的追求,导致人有目的地忽视这种区别。
对透明性的追求始于具身化。当身体要改变其对外部世界的知觉时,就需要技术,这是“人 - 技术”
结构。人对这种结构的经验首先来自于对身体和技术发生关系的方式,那就是具身化。所谓具身化,就
是“‘作为身体的我’(I-as-body)借助于技术手段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各种方式”([1], p.374),这种相
互作用表现为实践,是一种与世界的生存关系。而生存关系,就是人在世界中,与世界互动的方式,或
说是在世界中见之于自我的活动。伊德使用了光学的例子来描述这种活动。 “但是这种中介性还不构成具
身性,想要构成具身性还要确定技术沿着什么样的关系连续统,技术是在哪里以及如何被经验到的”([2],
p.78)。
从而就有了知觉的位置和透明性的问题。“在哪里”说的是人知觉所感知的位置,即在哪里感知技术,
在哪里感知技术所转化的对世界的知觉;而“如何”,是知觉的方式,是直接地扩展(或缩小)知觉,还
是转化知觉,效果是由透明性决定的,因为想要具身化需要看技术与身体知觉的切合程度,即技术能不
能“抽身而去” 。人借助于眼镜来看这个世界,不论眼镜质量如何,人的感受如何,这都与不用工具的看
不同。那么就称“这种与世界生存的技术关系为具身性关系,因为在使用这种视觉技术的情景中,有一

88
种特殊的方式把这种视觉技术融入到了我们的经验中,我们通过这种视觉技术来转化我们的技术和身体
感觉”。
技术想要达到具身化,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是物质性条件,那就是技术首先是透明的, “即被‘技
术地’看透,这里‘技术的’是指技术的物理特征”([2], p.78)。从表面上看,这种“看透”的意思是指
我们的知觉可以穿透这些技术中介,并且在穿透时得到转化。一项技术首先不能阻碍人本身功能的发挥。
然后技术能改变这种感知外界的功能,这是对这种功能的延伸,而不是替代。总之,具身化的理想状态
是尽可能的展示人本身的功能。
然而,从深层次看,“技术的物质特征”还是有某种程度上的转化意味。伊德说这种物质特征应该是
“可以被设计或者被发现的”。这就指出具身化理想的不可能性。所谓具身化理想,就是“人既希望技术
变得透明,完全的具身,成为自身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技术完全就是身体本身和个人自在的知觉;另一方
面,人希望技术能带来力量和知觉转化,即带来那些不属于人自身的东西,表现为身体能力的扩大”([2],
p.80)。具身化是一种知觉的转化,是把技术中介和人融为一体,我们的理想就是完全感觉不到这种中介,
只感到这种功能的强大,而物质性正好就使这一点破灭了,我们总想使用技术工具,所以我们期待技术
中介是透明的以便使知觉可以到达事物本身,但这是期望中介的物质性消失, “这就是尘世技术中所包含
的最基本的矛盾”([2], p.81)。
如果人在具身化一个技术中介时,感知不到这种技术的存在,那么这种中介的物质性就消失了,这
里感觉不到是指知觉无法到达,即没有可供知觉的位置。伊德在分析具身关系和解释学关系的知觉方面
区别时指出了这一点。因为一种东西想要成为异人而在的东西,首先它是一种独立于人自身知觉的存在物,
而物质性保证了这一点;如果人完全具身化了技术,那么这种同化作用就导致了“人 - 技术”关系的消亡,
想消灭这种关系第一步也是要消灭中介的物质性基础,当这种技术不能独立于人而筹划和发现时,它就
不存在于人之外了。所以伊德后面跟上一句说:这种特性“说明这些特征是有用的” 。意思是具身化的有用,
所谓具身化的有用是指具身化不是人整体知觉能力的改变,而是改变人有目的需要的那一部分。这是有
目的的转化。
简言之,“具身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情景运用。技术必须是适合于使用的。技术的好坏决定于对于技术
的不可见性和透明性的接近程度” ([2], p.79),越是能扩展身体的感觉,这种技术越好。这里的“适于使
用” ,就是上面一段所说的知觉和透明性之间关系的一种说明。透明性不是绝对的,而是基于对某种功能
的追求。所以伊德说,当人期望与技术融为一体的时候,就否定了技术本身的含义和人与技术关系间的
转化效应。因为技术在扩展身体的同时也转化了它们。这就表明技术不是中性的,人对具身化的期望必
定导致一系列问题([2], p.81)。技术有自身的意向性,我们充其量只是发现并利用其中的一部分。而当
我们高灵敏度的号角式接收天线系统总是排除不了一些奇怪的杂音时,我们对这种技术中介的透明性感
到怀疑了。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却因此发现了 3K 背景辐射,那么对于宇宙背景辐射来说,这个技术中介的
透明性又是那么好。技术自身的透明性与我们把其“抽身而去”之间是有距离的。
大致来说,身体化(具身化和透明性的实现)和行动参照点(知觉的目的和位置)是身体条件被显
现出来的方式。这种身体条件的显现是技术中介转化后的显现,这就是具身关系的显现。因此具身关系
就是人 - 技术领域的一种生存方式。
具身技术是如何通过转化知觉,使透明性掩盖了身体知觉本身?
具身技术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技术中介总是带有一种不可感知的知觉位置。人的眼睛是各种光学
原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加上眼睛的美学意义等,就会使眼睛的知觉能力极端复杂。而技术只是扩展(或
缩小)其中的一种或一些。当人执着于其中的一种或一些知觉功能,并且还得到了透明性的保障时,那
么技术就指引着我们的视觉走向狭窄的极端。这就是伊德所说的“视觉也遭到了简化” 。我们追求眼睛的
锐度,必然导致与世界的关系也进入追求锐度的境遇。那么这个世界被知觉得越清晰真的就越好吗?显
然不是。更重要的是,只追求清晰就好吗?那更不是。只有适当地牺牲一些不可见性才是合适的。当人
一心扩大自己的一种知觉能力时,人的世界就被这种能力所统治,而透明性使这种统治理所当然。这也
是海德格尔所说的解蔽与遮蔽的关系。
透明性还是乌托邦和敌托邦梦想的根源。这种对纯粹透明性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新型的柏拉

89
图主义”。([2], p.81)这种追求使这样一种结果出现了:只要感知到技术中介,身体知觉的复杂性就消失了,
只剩下技术限定下来的东西。人越是想扩大自己的知觉能力,就是越是把这种简单性极端化。这就是说,
其实人在具身化技术中介时,不只是用那种被扩大的单一知觉来感受世界,其实我们“是以一种对事物
的统一的感觉的经验方式,用我的整个身体来看”的。 ([2], p.82)我们去感知世界的能力背后,有一种
文化背景的力量在起作用。然而,经过长期使用单一维度的工具,这种对世界的统一感知变得不实在了,
仿佛只有被锐化的某种单一知觉才是实在的。
人身体的知觉是最复杂的,这好像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身体也是一种自在之物,它知觉的位置永远
不能穷尽。我们对自己眼睛的知觉功能总是有技术所不能转化的。“机器是按照具身的方向完善的,根据
人的知觉和行为来塑造的”([2], p.80)。因此,身体知觉才是技术中介的根源,而不是要用身体去符合技
术。可是人的目的有时候是超越人的身体功能的,这样必然就会导致简单化和技术的决定论。这是透明
性的分析让我们警醒,也是时候看看我们专注和期盼的那些转化或扩展我们身体知觉的技术中介有什么
问题了。

三、技术现象学对技术问题的解释

技术问题有两种倾向,乡愁病和尘世的幻想。伊德指出海德格尔有一种乡愁病,其总希望回到没有
受到现代性技术影响的生活([7], p.9)。其实海德格尔本人并没有一种明确的反科学、反技术的倾向,但
是从他对现代性的描述来看,总是能感觉出来一种归乡的情结。他认为“最切近的交往方式并非一味地
进行知觉的认识,而是操作着的、使用着的操劳——操劳有他自己的‘认识’”,其认为知觉认识是第二
位的,是以对工具的使用为基础的。
这种对于知觉的认识是摆脱不了透明性困扰的。要既能使用工具,又不把工具作为对象去感知,这
就预设了人既能发挥工具的功能,即那种转化或者说“切近”人的知觉的技术属性,而不与技术工具发
生它异关系,这其实就是透明性问题的翻版。
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中提到了莱茵河上的水力发电厂,他认为这种技术形式摆置了自然,是
一种强力地拷问([8], p.39)。其实这并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技术忽视身体知觉本位越来越对技术
单一目的进行追求而造成的。是一连串对感知能力进行放大的技术环节,使得“水压摆置涡轮机,涡轮
机推动机器,机器驱动装置制造出电流,……电网为这种电流而被订造……” 。这只是简单的、想实现某
种感知目的的想法与复杂的目的实现方式之间的矛盾而已。当对实现感知目的的方式的关注多于对实现
知觉本身的关注时,技术才会出现海德格尔所不想看到的问题。
因此,想带着现代技术返乡,就会遇到透明性的问题;而不带着技术返乡,又是一种自然主义的诉求。
这是没有看到技术的本质所造成的结果。
尘世的幻想来得更直接,这是一种技术乐观主义。抱有尘世幻想的人也能看到诸如水力发电场这种
技术的非具身性,但是他们追求更不现实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感知目的。他们追求现实中感觉不到存在、
但又能发挥实现其感知诉求的技术。其认为,当技术不摆置自然的时候,似乎技术的某些错误就得到修
正了。
技术的基本问题不在于它有没有促逼自然,而在于它在实现身体知觉的感知上有没有单一化、理想化、
目的化。不论是阻拦河流还是以自身的某种超现实的力量去发电,这种技术都没有完全展示身体感知的
完整性,这才是技术的基本问题。
所以,乡愁病和尘世的梦想都没有看到技术问题的实质,而只是在技术实现目的的方式上进行谴责
或者幻想。下面要讨论一种知觉实现感知的方式,这将有助于对技术实现目的方式有进一步的理解。
从知觉的角度理解科学可以更好的理解技术的目的。关于科学究竟是什么, 是绝对没有统一的观点的。
但是从一种视角,可以得出对科学的某种统一认识。从实现身体知觉的方面看,科学就是具身化非身体
知觉的技术方式。
伊德在谈技术幻想与具身化的时候([9], p.5),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来表现一种身体和思维都没有被
具身化的状况。他提出当我们身体和思维都被局限在影壁之前时,什么是基础的身体知觉呢?伊德曾分

90
析过赛博空间和矩阵世界等科幻世界,他对于精神与身体,这种自笛卡尔以来的两个对立的方面,谁在
知觉感知的方面处于基础地位,有全新的认识([10], p.12)。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思维也有感知的能力,
最基本的表现便是理解。当说“苹果是红的”,是思维用对红色的感知来理解,可以说成是思维通过这个
语句对其中的词项有颜色上的感知。而当电子的分布只能用统计概率来描述时,身体的某些知觉就不能
感知了,只有一种特殊的身体感知,即思维来理解这种描述,去感知这种情形,这也是基础的身体感知,
只是不能明确地说其源于身体的哪个部分。
不论古代那种纯粹好奇或者神圣性的自然探索,还是数学化、实验化的科学,都是扩展人类知觉的
方式。好奇源于未曾感知。当未知的天体以数的形式被和谐的揭示出来时,毕达哥拉斯派以某种单一的
方式感知到了天体。而物体之间的作用的规律,又以数量的方式被人所感知,这是人的知觉扩展到五官
所不能感知到的领域。而人还是有思乡病,现代量子力学中有四色,其实完全不是颜色,但是这种把思
维感知回归原始官能的思路还是存在的。
这种知觉方式是如何具身化的呢?通过把技术问题诉诸科学,当科学命题、系统成为人与世界之间
的中介时,人以科学的理论来理解世界时,科学这种感知方式就被具身了。但是被具身化的物质中介必
须有物质性的一面,那就是大脑。人通过改变人的知觉基础——比如脑神经的结构——来得到实现知觉
目的的结果,这是人生存在世界中最危险的举动。
这种技术中介有着与视觉技术中介一样的透明性问题。就像眼镜只是放大了人的某种知觉一样,具
有科学理论思维的大脑也只是扩展了感知的某一方面,用海德格尔的话就是“筹划了特定的领域” 。科学
知识本身的属性不是具身化带来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实际上是人具身化科学知识后,其所提供的扩展
功能导致了科学主义等问题。科学主义不是科学理论的科学主义,而是学了科学知识的人的科学主义。
感知是人类生存在世的最主要活动。去感知是扩充生存活动之外的生存领域的基本手段。我们改造
自然得到的结果不是根本的,根本的是我们通过改造自然使自然具有了某种人的属性,即可以用人的方
式把握自然了。所谓克服生存的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生活实践的重要性,并不与感知的目的相冲突。
技术从来都是作为中介出现的,是人感知作用对象的方式。黑格尔指出,劳动是受到限制或节制的欲望,
亦即延迟了的满足的消逝。农业社会的人不是去土地上找食物,而是在土地上创造食物;生存是直接的,
而有了技术中介的生存是延迟的、间接的。土地上的植物是无法被感知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满
足自己生存欲望的目的与途径;而土地上的农作物是可以感知的,它从无法感知的阶段中来,按照我们知
觉的方式进行生长,最终实现无须感知的、但已被塑造的形式。农业技术的作用如此,其他技术类型也
是一样。所谓身体技术、社会技术、科学技术,都在目的层面起到一种延迟的作用,这是人生存的感知
和所处世界进行沟通和作用的必然。
最初,技术的习得不一定都是有目的的。知觉是活动中的知觉,人在生活的重复中可以潜在地获得,
这种重复必然会固定特殊的知觉。技术在这种意义上讲,有一种类似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当今的社
会中大家利益至上,在人际交往的技术中就常常培养出一种特定的倾向,这种单一的技术倾向就会表现
在交往、工作的环节中。这种自然而然的状况就像走路一样,只不过两条腿走路太平常,我们没有发现
其技术含量而已。显然,有目的所习得的技术与无目的习得的技术都有潜在的目的,那就是实现自身的
感知。怎么去除对现代商业社会的陌生感?学习一套经济社会的技术;而直接进入社会的人没有学习经济
学的技术,但也在无目的的状态下习得了。前者是主动用一种感知方式获得对社会的知觉,后者是在社
会中获得那种特定的知觉。人是在处理无法感知世界的活动时借助技术,或者在重复感知世界中习得技术,
这是技术出现的原因。
人在世界中生存必须借助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技术中介,而由于技术有延迟目的和唯一目的的特性。
技术中介实现知觉的过程越复杂,即延迟越高,目的就越是单一。这种单一性就是上面所说到的透明性
问题。首先,技术实现知觉扩大或缩小的方式是转化,转化程度越高,延迟越大,这是显而易见的,人
类的“大眼睛”远比手持的望远镜转化效率要高得多,步骤也繁琐得多。而现在人们的注意力都关于在
转化的过程和享受知觉改变的惊奇与骄傲中,而忘记了人本身知觉的复杂性,忘记了延迟的是什么,要
实现的本来是什么。因此,科学主义和技术乐观论不是崇拜科学知识的问题,而是沉溺于复杂延迟过程
的问题。

91
四、技术现象学对技术问题的解决办法

技术问题是哲学上一直被忽视的问题,想要解决技术带来的问题,首要回归技术本位。我们要看到
科学在现代性本体论中的从属地位,无论什么时代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而技术比科学离人更近,更根本。
况且这个时代是个人迷失的时代,这突出地体现在技术问题上,人追求扩大的能力,而忘记自己存在的
根本,即身体知觉。正是对技术的种种追求导致了这一点,科学只是起到了辅助的作用而已。很多生活
中自然而然的东西,一旦没有从技术的层面进行分析,就看不到其隐含的问题。不能从展开知觉、进行
感知的层面看,很多关于科学、宗教、社会现象的问题就会陷入理论的争端中,而不能从生活、生存的
角度加以理解。
解决技术带来的问题,关键还在于进行具身关系的研究。带来问题的东西不来自于未知的领域,而
恰恰来自于熟知的领域,那些具有准透明性的或者已经具身化的东西,应该仔细分析其知觉的位置,具
身化的状况,这样才能找到人本身到底在哪里,处于什么位置。
总之,技术的问题不易发现,解决的方法更是难以找出。但是,
总是能从某个角度发现其问题的单一性,
来启迪人从多维来看待自身。当人试图去理解或者感知什么东西的时候,单一性总是在这时出现;而如实
地在世界中去生活时,去除了目的性,反而感到某种博大深邃。技术恰恰兼备这两种情况,所以还是有
出路的。

[参 考 文 献]
[1] 唐 ・ 伊德:
“技艺现象学”,转引自吴国盛编:技术哲学经典读本 [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373-374。
[2] 唐 ・ 伊德: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旬园到尘世 [M],韩连庆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7,78-82。
[3]Idle, D., Experimental Phenomenology[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6, 9.
[4] 马丁 ・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M],陈嘉映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118,124,126。
[5]Merleau-Ponty, M.,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M], trans. Colin Smith, New York: The Humanities Press, 1962, 250.
[6] 唐 ・ 伊德:让事物“说话”[M],韩连庆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6。
[7] 韩连庆:超越乌托邦与敌托邦 [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5):8-10。
[8] 韩连庆:技术与知觉——唐 ・ 伊德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批判和超越 [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5):38-42。
[9]Idle, D., Embodied Technics[M], New York: Automatic Press / VIP, 2010, 5.
[10] 杨庆峰:物质身体、文化身体与技术身体——唐 ・ 伊德的“三个身体”理论之简析 [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4(1):12-17。
[责任编辑 孟建伟]

92
genius”, and “theory of invention giants”, etc. Heroic theory of invention has gained mor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under the
theoretical critiques in the 20th century.
Key Words: Invention; Heroic theory of invention; Philosophy of invention

Ethical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p.71)
LUO Yongneng
(School of Marxism,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of a society, often leading to a series of ethical dilemma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re concepts of the engineering ethics,
and deals with the security issues, the utility evaluation, the eco-ethical issues, the issue of public rights and the problem of interest
allocation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and the resettlement of inhabitants. The paper
aims to find a valid approach to resolve these ethical issues.
Key Words: Engineering ethics;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thical issues

The Industry-Academy Collaboration of China’s Engineering Material Industry in


Knowledge Prod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authored Papers”: Also Comparison with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p.75)
ZHAO Zhengguo, XIAO Guangling
(Center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Abstract: Based on statistical studies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co-authored industry-academy papers published in
seven journals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indexed in Total List of Chinese Core Journals (2011) included in CNKI from 2001 to
2010, this paper casts some light on the industry-academy collaboration of China’s engineering material industry in S&T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makes a detailed comparison with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he result shows that both of the two industries
share great similarity in the basic performance and major characteristics, except that the co-authored industry-academy papers of
engineering material industry are nearly immune to the geographical restrictions. Industry-academy collaboration on S&T knowledge
production does exist, what’s more, it has reached a certain scale and is developing rapidly. Therefore, relevant studies must keep
pace with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timely policy adjustment is also expected.
Key Words: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Industry-academy collaboration; Co-authorship; Knowledge production

The Shaping of Engineering Science from 1895 to 1960 by China’s Institutions and Tasks
(p.81)
ZHANG Jiuchun1, ZHANG Baichun2
(1.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0;
2.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0)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discipline not only follows the inner logic of the knowledge system, but also is shaped
by the society. Since it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modern science has been shaped by both institutions and tasks, and finally gets
localized. Th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institution system between 1895 and 1960, the restructuring of schools and departments in the
1950s, as well as the tasks of long-term progra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this has shaped the developmental
mode and direction of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in China.
Key Words: Institution; Task; Engineering discipline

Solving Technical Problems Through Perception:


Don Idle’ Approach of Phenomenology of Technics (p.86)
ZHANG Zhengq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Beijing, 100049)
Abstract: Distinguished from the classical phenomenology and hermeneutics, Idle’s phenomenology of technics applies the
method of post-phenomenology to describe the problems of modern technology, tracing them back to the perception and existence
of human being. Phenomenology of technics uses such concepts as body percep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technology,
and transparency of technical mediums to analyze the two tendencies in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of returning straightly to body
perception held by technical pessimists and transforming body perception blindly held by technical optimists, and to describe and
interpret the problems of materiality, transparency and intentionality of technology. This theory claims that transparency is the cause
for ignoring and simplifying the body perception an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t is necessary to re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technology in life world.
Key Words: Phenomenology of technics; Technology; Perception; Transparency

Comment on Karen Warren’s Ecofeminism (p.93)


WANG Yunxia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2)
Abstract: As the leading figure of ecofeminism, Karen Warren’s ecological ideas bear uniqu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She
deconstructs the patriarchy dominant in Western culture,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 of Western philosophy and ethics, and criticizes the
deep ecology’s concept of ego. Warren claims that ecofeminism is the connection of feminism and environmentalism, and emphasizes
that the solution to ecological problems must b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environmental justice. A summarization and analysis of

12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