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9

一.

高中数学教材人教 A 版 B 版整体结构对比
1.1 目录内容体系对比

高中数学人教版 A 高中数学人教版 B

必修 1 必修 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第一章 集合
  1.1 集合 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1.2 函数及其表示 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阅读与欣赏
  2.1 指数函数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
  2.2 对数函数 —自学成才的华罗庚
  2.3 幂函数 第二章 函数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2.1 函数
  3.1 函数与方程 2.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2.3 函数的应用(Ⅰ)
2.4 函数与方程
必修 2 本章小结(1)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阅读与欣赏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函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和直观图 3.1 指数与指数函数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 3.2 对数与对数函数
与体积 3.3 幂函数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 3.4 函数的应用(Ⅱ)
位置关系 实习作业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 本章小结
之间的位置关系 阅读与欣赏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 对数的发明
定及其性质 对数的功绩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
定及其性质 必修 2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1 空间几何体
实习作业
  3.2 直线的方程 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 系
离公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圆与方程 阅读与欣赏
  4.1 圆的方程 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2.1 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本
公式
  4.3 空间直角坐标系 2.2 直线方程
2.3 圆的方程
必修 3 2.4 空间直角坐标系
第一章 算法初步 本章小结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阅读与欣赏
  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算法案例 必修 3
第二章 统计 第一章 算法初步
  2.1 随机抽样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1.2 基本算法语句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
第三章 概率 例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本章小结
  3.2 古典概型 阅读与欣赏
  3.3 几何概型 附录 参考程序
第二章 统计
必修 4 2.1 随机抽样
第一章 三角函数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2.3 变量的相关性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实习作业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本章小结
阅读与欣赏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 附录 随机数表
质 第三章 概率
  1.5 函数 3.1 随机现象
y=Asin(ωx+ψ) 3.2 古典概型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 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
应用 3.4 概率的应用
第二章 平面向量 本章小结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 阅读与欣赏
及基本概念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必修 4
第一章 基本初等函(Ⅱ)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
及坐标表示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数学建模活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阅读与欣赏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 第二章 平面向量
余弦和正切公式 2.1 向量的线性运算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
运算
必修 5 2.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第一章 解三角形 2.4 向量的应用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本章小结
阅读与欣赏
  1.2 应用举例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1.3 实习作业 3.1 和角公式
第二章 数列 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 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
示法 差化积
  2.2 等差数列 本章小结
  2.3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 阅读与欣赏

  2.4 等比数列 必修 5
  2.5 等比数列前 n 项和 第一章 解直角三角形
第三章 不等式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1.2 应用举例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 实习作业
解法 本章小结
  3.3 二元一次不等式 阅读与欣赏
(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第二章 数列
3.4 基本不等式 2.1 数列
2.2 等差数列
2.3 等比数列
选修 1-1 本章小结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阅读与欣赏
  1.1 命题及其关系 第三章 不等式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 均值不等式
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3.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
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本章小结
  2.1 椭圆
2.2 双曲线 选修 1-1
  2.3 抛物线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 1.1 命题与量词
  3.1 变化率与导数 1.2 基本逻辑联结词
  3.2 导数的计算 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
  3.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 题的四种形式
应用 本章小结
  3.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 阅读与欣赏
例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椭圆
选修 1-2 2.2 双曲线
第一章 统计案例 2.3 抛物线
  1.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 本章小结
及其初步应用 阅读与欣赏
  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 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
想及其初步应用 3.1 导数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3.2 导数的运算
  2.1 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 3.3 导数的应用
本章小结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阅读与欣赏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 选修 1-2
入 第一章 统计案例
  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概念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
  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 入
运算 第四章 框图
第四章 框图
 4.1 流程图 选修 4-5
  4.2 结构图 第一章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
明的基本方法
选修 2-1 1.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1 命题及其关系 1.2 基本不等式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4 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
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5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本章小结
2.1 曲线与方程 第二章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
2.2 椭圆 式及其应用
2.3 双曲线 2.1 柯西不等式
2.4 抛物线 2.2 排序不等式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2.3 平均值不等式(选学)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2.4 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优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化的数学模型
选修 2-2 本章小结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阅读与欣赏
1.1 变化率与导数 第三章 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
1.2 导数的计算 等式
1.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3.1 数学归纳法原理
1.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3.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
1.5 定积分的概念 式,贝努利不等式
1.6 微积分基本定理 本章小结
1.7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3 数学归纳法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

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
运算

选修 2-3
第一章 计数原理
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
乘法计数原理
1.2 排列与组合
1.3 二项式定理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2.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
方差
2.4 正态分布
第三章 统计案例
3.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
初步应用
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
想及其初步应用

选修 4-1 几何证明选讲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
关性质
一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二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四 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
第二讲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 圆周角定理
二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定理
三 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四 弦切角的性质
五 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第三讲 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
一 平行射影
二 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
三 平面与圆锥面的截线

选修 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第一讲 坐标系
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
二 极坐标系
三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四 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简

第二讲 参数方程
一 曲线的参数方程
二 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三 直线的参数方程
四 渐开线与摆线
选修 4-5 不等式选讲
第一讲 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
一 不等式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基本不等式
3.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
等式
二 绝对值不等式
1.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第二讲 讲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一 比较法
二 综合法与分析法
三 反证法与放缩法
第三讲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

一 二维形式柯西不等式
二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三 排序不等式
第四讲 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一 数学归纳法
二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1.2 章节顺序对比
在章节编排顺序上,两个版本的教材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必修 1、必修 2 两
册书里.在 A 版中,函数的概念、表示和特征也包含在本章中,这反映了编辑对
知识关系的看法.在 B 版中,"函数"作为单独的章节,内容较为系统,这种课程
设置方法有利于教师教学严格按照课程要求进行,有利于学生明确理解课程标
准的基本要求.此外,对于"函数的应用"一章,A 版是卷末的第三章,而 B 版是
相应的知识点,它分为两部分.相比之下,A 版相对集中,B 版相对层次化,有
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从必修 2 看,A 版分为四章,内容不减,顺序符合新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
《解析几何》是初步的,与新课程内容标准相比更为严格,也有助于分配困难
的两章为四章.
1.3 教材排版的对比
A版

B版

1.4 章节内容对比
针对章节内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 A 版和 B 版内容基本相同,略有不同.从必修
的角度来看,B 版教材更为详细,还增加了初中学习的内容,即"中小学功能",
虽然这些内容是初中学过的,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仍被编进 B 版教
材里.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也有更加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新内容引进,这些内容
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数学的系统性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新角度思考问题.但新
内容添加的比重不应该过大,这样会增加学习过程中的难度.此外,A 版中还有
些章节,如∶必修 2 中的"相等"部分,即分别列为一节的若干等线方程和"点、
线、面位置关系"部分,作者认为一章中知识点过于紧密繁杂,使学生们的学习
压力过大;不能将该知识点理解透彻,影响以后的数学教学.
二.函数部分 A、B 两版教材详细比较
2.1 定义的比较
两个版本教材的函数部分对同一概念也有不同的描述,例如∶
(1)元素
A 版∶通常我们称研究对象为元素,我们称某些元素的整个复合体为集合.
B 版∶一般来说,一些可以确定的不同对象被看作一个整体,即整体是由所有
这些对象组成的集合.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称为集合中的元素.
根据以上的分析来看,版本 A 在集合定义之前确定元素,而版本 B 在元素定义
之前确定集合.
(2)函数
A 版∶让 A 和 B 不是空的数集.如果集合 A 中的一个数 x,根据某种等价关系 f,
具有与集合 B 中的数相对应的唯一数 f(x),则 f∶A→B 是集合 A 到集合 B 的
函数.
B 版∶保留非空实数集.对于 A 中的任意实数 x,根据相应的规则 f,有一个与
之对应的唯一实数 y,则这种对应称为集合 A 上的函数.
相比之下,版本 A 是两个非空集合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而版本 B 仅限于非空
实集合 A,只给出实值 y,没有另一个集合.版本 B 看起来有点抽象,而版本 A
更容易理解.
(3)单调性
A 版∶一般把定义域留给 I∶如果定义域 I 中两个自变量 x1,x2 的值在一定的间隔
D 内,当 x1<x2。时,有 f(x1)<(x2),则函数 f(x)是间隔 D 的递增函数.
B 版∶通常称定义域上的函数 f(x)为 y,A 范围为 m.如果在范围 m 中取两个值
x1 和 x2,且变化量△x=x2-x1>0,则当△y=f(x2)一 f(x1)>0 时,函数 f(x)
是 m 范围内的递增函数.
区别在于在 B 版中引入了新的知识点△x 和△y,而 A 版更直接,但两个版本
的定义都阐述清晰,不难理解.
(4)奇偶性
A 版∶一般来说,对于定义域中的任意 x,函数 f(x)满足 f(-x)=f(x),那
么函数 f(x)称为奇函数;
B 版∶允许定义函数 y=f(x)的定义域为 D.如果 x∈D,有-x∈D,且 f(-x)=-
f(x),则这个函数叫做奇函数.
比较来说,B 版的说法更为确切一些,指出了-x 也是属于定义域,而 A 版这里
是忽视的.
2.2 函数内容展开比较表格(图)
A 版(P15 —36) B 版(P26-50) 区别

(1) 由 详 细 的 3 (1) 通 过 回 顾 初 中 (1)B 版 总 结 了


个实例引入函 数 知识.再由 4 个例 子 两个变量之间 是
概念; 来说 明 局 限 性 , 引 否具有函数 关系
(2) 定 义 自 变 出用 集合 来刻 画 函 的 规 律 , 并 用 比
量、定义域和函 数概念; 较醒目的 方框括
数值、值域; (2) 定 义 自 变 量 、 了 起 来 . 而 A 版
函 (3) 引入函数 中 定 义 域 和 函 数 值 、 没有;
数 常用到的区 间, 值城; (2)B 版 增 加 了

的 给出表示; (3) 例 1 、 2 、 3 求函 例 3 来求解较 有

概 (4) 例 1 、 2 求解 数 的 定 义 域 、 函 数 难度的解析 式,
念 定义域.、函数值 值和值域; 引入“换元 法
和判断函数是 否 (4) 引 入 区 间 的 概 ”;
相等. 念; (3)B 版 多 了 象
(5) 将 概 念 扩 大 ’ 和 原 象 、 一 一 映
通过例 4 、5 、6 引入 射的定义.
映射定义,例 7 判
断是否为映射、函
(1) 统 一 定 义 了 数关 系别
(1) 分 并 在题
给 出后3 给
种 (1)3 种方法在 A
3 种力法; 方法的定义、例子; 版中是一起 给出

函 (2) 例 3 、 4 是函 (2) 例 1 、 2 、 3 是对 的 . 而 B 版 是 分

数 数的表示和分 3 种方法的运用; 别给出的:

的 析: (3) 单 独 将 分 段 函 (2)A 版 映 射 概

表 (3)在 例 5 、 6 数作 为 一 小 部 分 内 念放在分段函 数

示 后, 引入分段函 容来讲解.通过 例 4 后 , 而 B 版 则 在

法 数; 给出定义,例 5 是简 函数概念后.

(4) 给 出 映 射 的 单应用.
概念,例 7 判断
(1) 通 过 观 察 图 (1) 通过观察图 像. (1) 用于观察 的
像的升降.引出 从函数值随自变量的 图像 B 版比 A 版
增、减函数定 増大 、 减 小 , 引 入 多了一类.并且更
单 函
调 义; 增、减函数的概念和 具有一般性;


与 (2) 例 1 、 2 判断 △ x 和 △ y 的 概 念 , (2)B 版 增 加 了

最 单调性并用定 义 给出増、减函数的定 △ x 和 △ y 的 概
大 单
法证明单週 性; 义; 念;
(

小 调
)

值 (3) 通 过 思 考 , (2) 例 1 、 2 用 定 义 (3) A 版 比 B 版



引入最大、最小 法证 明函 数的 增 减 多 了 最 大 值 、 最
值定义,例 3 、 4 性. 小值的概念.
求解最值问题.
(1 ) 通 过 考 察 两 种
(1) 通 过 观 察 图 函 (1)A 版 直 接 观
函数在 x 和-x 处的函
像、具体数值的数 察图像、具体数
奇 数值,引出奇、偶函
对应,引出偶、的 值,更为形象. B
偶 数定义,并总结出两
奇函数定义; 奇 版抽象些;
徃 者的对称性;
(2) 例 5 用定义法 偶 (2)B 版 总 结 了
(2)例 2 研究函教
证明函教的奇偶姓 两种函数的对称
的性质并作出图像.
性. 性 .A 版中没有直
接给出.

2.3 教材内容的比较
就必修 1 中"函数的概念、表示及性质"这部分内容的展开,来分析两版教材的
异同.这部分分别是 A 版教材第一章 1.2、1.3 节,B 版第二章 2.1 节的内容.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就知识内容而言,A 版和 B 版大致相同.不同的是 A 版的内
容相对简单,有些概念被淡化了,比如上面提到的"△x,△y",但这也给了老
师和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而 B 版更为详细,增加了很多 A 版没有的知识点,
丰富了老师讲课时给学生们提供建议的范围.B 版内容更加详细,可以避免学生
在课堂上走神而错过知识点的问题发生.而在内容呈现方面,A 版的内容布局有
所增加,侧重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B 版内容为线性呈现,兼顾了系统性
和逻辑性,适应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2.4 函数模块中涉及到的的高中数学思想
1.集合的思想方法

在一个集合中,虽然每个元素是独立的个体,但其有共同点。那么这个共
同点就是将元素归为一个集合的条件,在函数的教学中,教师要将集合的思想
讲解透彻。在解读数学题目时,详细分析其中存在的直观条件,并找出潜在的
条件,结合已存在的条件去求证答案;另外,一些题目的部分条件是误导条件,
这时候让学生去找出所有条件,将有用的条件归入集合中,这样就有利于学生
找到解题的思路。

集合的思想方法还可以运用到题目的集合中。一些题目看起来是不同的,
但其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是相同的,对这类题目将其归为一个集合,并分析其中
的共同点,有利于在之后的解题中,能够快速识别题目的类型,并快速找到解
题的思路。

2.猜证的思想方法

猜证思想即先猜测结论,通过已知的条件去寻找一条途径求证自己的猜测。
寻找一些问题的切入点是十分困难的,那么直接先对问题进行猜想,将其作为
结果,之后再求证,以一个猜测的结论为求证目标,多方探索,有利于促进思
维的发散。而且猜证的思想本身是一种大胆的思考方式,可以让学生大胆地思
考数学的问题,而不局限于问题的本身。

3.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重点)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是中学数学的基本思想,高考数学题中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占
较大的比例,题型涉及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难度有大有小,且试题中的
大部分压轴题都与函数方程有关。
函数的思想,就是运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集合与对应的思想,去分析和研究
数学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或构造函数关系,再运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去分
析问题,转化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
方程的思想,就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
为数学模型——方程或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或者运用方程的性质去
分析、转化问题,使获得解决。
例 : 已 知 f(t)=log2t,t ∈[1 , 8] , 对 于 f(t) 值 域 内 的 所 有 实 数 m , 不 等 式
x+mx+4>2m+4x 恒成立,求 x 的取值范围。

点评:这道题就要利用到函数与方程思想,将方程转换到函数上,再利用函数
的性质进一步求解出结果。

总结:运用函数观点解决问题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根据方程与函数
的密切关系,可将二元方程转化为函数来解决;二是根据不等式与函数的密切
关系,常将不等式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处理;三
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常涉及到最值问题,通常是通过建立目标函数,利用求
函数最值的方法加以解决;四是中学数学中的某些数学模型(如数列的通项或
前 n 项和、含有一个未知量的二项式定理等)可转化为函数问题,利用函数相
关知识或借助处理函数问题的方法进行解决。运用方程观点解决问题主要从以
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把问题中对立的已知与未知通过建立相等关系统一在方
程中,通过解方程解决;二是从分析问题的结构入手,找出主要矛盾,抓住某
一个关键变量,将等式看成关于这个主变元(常称为主元)的方程,利用方程
的特征解决;三是根据几个变量间的关系,判断符合哪些方程的性质和特征
(如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构造方程等),通过研究方程所具有的性质和特征解
决;四是在中学数学中常见数学模型(如函数、曲线等),经常转化为方程问
题去解决。

2.5 函数模块中涉及到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1.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

数学抽象是指通过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抽象,进入到数学研究的状态。无论
是数量与数量的关系,还是图形与图形的关系,都可以抽象出数学概念或者展
现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在引导学生理解高中函数概念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
数学抽象素质培养作为重点,确保学生深度理解函数知识。在引入函数概念之
后,教师可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提出相应问题。

 例:直线 x=0 和函数 y= f(x)的图象交点有多少个?

很明显,该题目关注的是定义中核心内容的理解,定义域中任意一个 x,都有
唯一的 y 与之对应,此时部分学生可能会迅速得出答案为 1 个。很明显得出这
样答案的学生忽视了函数的三要素之一——定义域,x=0 可不在函数定义域内,
如果能够想到这些,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 0 个或者 1 个。

2. 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指能够从事实和命题入手,依照规则推理
出其他命题的能力。可能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此时可使用归纳或者类比的
思想;还有可能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此时可使用演绎思想。教师在函数教学
中要确保学生可以依靠逻辑推理活动更好地理解条件与性质之间的逻辑关系,
继而更好地运用函数性质的相关知识。
例:现在有边长为 a 的正方形铁皮,如何做出一个容积最大的无盖方盒?

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会引导学生使用数学建模的思维来处理,要想使无盖方
盒的容积是最大,就需要四个角减去四个全等的正方形,在此环节可以设定边
长为 x,这样方盒的容积为 V=x(a−2x)2,x∈(0,)。由此将这一问题进行
转化,区间在(0,)上,x 取多少的时候 V 能够达到最大的状态。在学生能够
正确理解这样的建模知识之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拓展思维,联想圆的内接
矩形面积什么时候是最大的?哪种设计方案可以节省更多建筑材料?依靠这样
的方式,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的本质,也可以使用数学建模的方式
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样,在使用函数对称性的性质时,教师可以选择几个具有
对称性的函数,绘制出对应的图象,让学生观察,学生在此之前有图象平移知
识的储备,可以更好地理解函数的对称性,从而让学生使用精准的语言来表述
对称性。在应用函数周期性知识时,也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设,以此锻炼
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由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涉及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时,
学生可能在联系性质上存在困难,此时就需要教师借助综合性应用情境,使学
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正确理解不同性质之间的关系,由此更好地解决各种
函数问题。

3. 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从理论上来讲,数学建模就是在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数学抽象,继而使用数
学语言来阐述问题,依靠数学方法模型,更好地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对高中
生而言,数学建模思想的学习,是锻炼其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
教师必须在函数教学中巧妙地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进去。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越发关注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此时就需要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教学,作为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路径。

例:已知函数 f(x)=ex+x−2 的零点是 a,函数 g(x)=

        ln x+x−2 的零点是 b,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ea+ln b>2 B.ea+ln b<2

        C.a2+b2<3 D.ab>1

上述题目主要考查的内容是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选择的背景是函数零点。从
条件来看,a 是方程 ex=2−x 的根,b 是方程 ln x=2−x 的根,也就是 ln b=2−b。
很明显这里考查的是学生对函数零点和方程根两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函数 y=ex
与函数 y=ln x 互为反函数,两个函数图象关于 y=x 是对称的,直线 y=2−x 自
身关于直线 y=x 对称,两个直线的交点坐标设定为(1,1),在此基础上再去
分析实际对称性,就可以发现选项 A 和 B 是错误的,再依据不等式知识,可以
得出对应的单调性,这样就可以判断剩下的两个选项的正误。从整体来看,这
个题目的综合性比较强,需要使用函数和方程思想来解决,其中还融入了划归
和转化思想,依靠这样内在关系的探讨,可以将其转化为单变量问题,这样就
可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在此环节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给予学生更
多时间去思考,鼓励学生探索和质疑,同时要控制知识的宽度和广度,选择更
加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建模思想,如在题目讲解完毕
之后,可以让学生来归纳,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才能够增强。

三.代数模块教学设计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奇偶性的概念,会利用定义判断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2.在奇偶性概念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和特
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3.在学生感受数学美的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
于求索的精神.
二、高考要求 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的方
法 掌握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及图象特征,并能判断和证明函数的奇偶性,能利
用函数的奇偶性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
教学难点: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方法与格式
四、教学方法、教具: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归纳总结法 2、教具:多媒体
(一)复习:(提问)1.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并复述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
骤;
2.情景引入(二)新课讲解:
请同学们观察图形,说出函数 和 的图象各有怎样的对称性?
相应的两个函数值对应 x 的值是如何体现这些特征的?1.函数奇偶性概念:

偶函数的定义:如果对于函数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都有 ,

那么 就叫做偶函数。奇函数的定义: 如果对于函数 的定义域内任意

一个 ,都有 ,那么 就叫做奇函数. 如果函数 是奇

函数或偶函数,我们就说函数 具有奇偶性。2.注意:从函数奇偶性的定义
可以看出,具有奇偶性的函数:(1)其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2) 或 必有一成立。
因此,判断某一函数的奇偶性时,首先看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若

对称,再计算 ,看是等于 还是等于 ,然后下结论;若定义


域关于原点不对称,则函数没有奇偶性。
(3)无奇偶性的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

(4)函数 既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因为其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且既满

足 也满足 。
(5)一般的,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
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 轴对称,反过来,如
果一个函数的图形关于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6)奇函数若在 时有定义,则 .

(7)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有时可以用定义的等价形式: ,
(8)设 , 的定义域分别是 ,那么在它们的公共定义域上:
奇±奇=奇 偶±偶=偶 奇×奇=偶 偶×偶=偶 奇×偶=奇
(三)典型例题:例 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 (2) ;

(3) ;    解:
(1) 奇 函 数 .(2) 偶 函 数 . (3) 定 义 域 为 [-1,1], 关 于 原 点 对 称 , 因 为

所以 是偶函数. (4)非奇非
偶【小结】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① 必须先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②看 f(x)与 f(-x)的关系 例 2.已知函

数 若 ,求 的值。

解:构造函数 ,则 一定是奇函数

又∵ ,∴

因此 所以 ,即 .

(四)课堂反馈练习 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2)

2、函数 为奇函数,则 a=              


五.课时小结:
1.函数奇偶性的定义

2.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3.特别要注意判断函数奇偶性时,一定要首先看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否则将会导致结论错误或做无用功。

六、作业布置:已知 ,当 为何值时,

为奇函数。

七、学生反馈:

八、课后反思:

四. 本学期课程反思及总结

本学期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学会了如何分析理解中学数学教材和中学数
学课程标准的研制背景及其相应的基本理念。我也理解到了课程教材编辑者们
的目标和课标中包含的关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观念,让我学会了今后踏上教
师岗位应该努力的方向和将要引导学生发展的目标。
同时,通过对课程的进一步学习,也让我学会了如何解剖教材里的相应知识点,
并将他们整合起来,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其中包含的数
学思想方法,我认为这些数学素养和思想方法和冰冷的题目相比较,更能让学
生受益终身。
不过,我也看到了我应该改进的地方,我也应该不断与时俱进,跟进课程标准
不断改进的脚步,进一步理解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并在不久的将来将这种理解
应用到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 蔡海涛,林运来.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策略[J].数学通报,
2019(9).
[2] 李红霞,赵思林.高中函数的单元教学设计[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12).
[3] 宁锐,李昌勇,罗宗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及其教学意义[J].数学教
育学报,2019(2).
[4] 仇三海.高中函数与方程思想方法教学现状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4).
[5] 王保红,郭甜甜,陈梦瑶.高中数学必修教材中数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
[J].中学数学(上),2019(7).
[6] 闻雷.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不同版本教材比较研究[J].中学数学(上),
2019(6).犉
[7] 韩云霞,马旭.浅谈函数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宁夏师范学院学
报,2016,37(3):92-9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