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0

目录

一、 物权行为的概念...............................................................................2
二、 物权行为理论的价值.......................................................................3
三、 物权行为的法律行为之归属探讨...................................................4
四、 物权行为的特征...............................................................................5
五、 物权行为的独立性...........................................................................5
六、 物权行为的无因性...........................................................................6
七、 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与无因性...........................................................7
一、物权行为的概念
拉仑茨将概念作为体系的基石。说明了概念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我国的法
律是由一系列的概念、规则、原则、制度构成的法律体系。概念是规范、原则、制度
的基础,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就没有科学合理的法律制度与体系,也不能形成清晰
的法律思维。此外,概念还有承认、共识和储藏功能,以及减轻思维工作的负担等
功能1。因此,研究物权行为理论,首先应合理界定物权行为。
物权行为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萨维尼在其《现代罗马法体系》一书中提出
实际上,物权行为制度早在罗马法中便已存在。罗马法上的交付要求当事人一方
以转移所有权的意思,移交物件与另一方,才能转移所有权。在要式买卖中也强调
物权转移必须采取一定方式,不得附条件、期限与负担。这些对萨维尼的物权行为
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物权行为理论正是在总结与阐释罗马法的基础上创
立的。
究竟何为物权行为?不同学者有不同解释。如萨维尼所说:“私法上契约,以各
种不同的制度或形态出现,甚为繁杂。首先是基于债之关系而成立之债权契约,其
次是物权契约,并有广泛适用,交付具有一切契约之特征,是一个真正的契约,一方
面包括占有之现实交付,他方面也包括转移所有权之意思表示。此项物权契约常
被忽视,例如在买卖契约,一般人只想到债权契约,但却忘记交付中亦含有一项与
买卖契约完全分离,以转移所有权为目的之契约。”从这一论述可看出,物权行为
有三方面:(1)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交付是一个独立的契约,是独立于债权契约的
“一个真正的契约”,与买卖契约完全分离的。它与买卖契约即原因行为并非是
同一个法律关系。(2)交付必须体现当事人的独立意思表示。这一独立意思表
示与原因行为无关,便产生了无因性理论。(3)交付必须以转移所有权为目的。
物权行为的目的是使物权产生变动。与萨维尼同时代的德国学者弗鲁沫在界定
“法律行为”时也区分了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他指出,“法律行为,依其内容所
涉法律关系不同,得区分为债法上的法律行为、物权法上的法律行为、人法或家庭
法上的法律行为和继承法上的法律行为。故此,买卖为债法上的法律行为,所有权
转移为物权上的法律行为,收养为人法上的法律行为,遗嘱为继承法上的法律行为。
财产法上的法律行为与人法上的法律行为因一般区别而相对存在。因设义务抑或
变动既有权利之不同,财产法上的法律行为得予以区分。后者谓之物权行为。物权
行为之概念适用于法律行为,须与物权之概念一致,在《德国民法典》即其第三编
‘物权’。可以看出,弗鲁沫是从法律行为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所在法律领域的角
度对法律行为进行分类的,而所谓不同法律领域,即不同法律效果,通过不同法律
领域区分。弗鲁沫的分析将物权行为在法律行为的分类中界定得非常清晰—物权
行为是发生物权法效果的法律行为。德国学者拉仑茨则依法律部门不同,将法律
行为区分为债法上的行为、物权法上的行为、亲属法上的行为和继承法上的行为
四种。其中,“物权法上的行为是指设定、变更、移转或废止具有绝对效力、得对抗
任何人的物权的行为。”③这从法律部门的角度出发对法律行为进行分类,从而
界定物权行为,并使之与具有其他法律效果的法律行为相区别。也就是说,物权行
为的成立是以债权行为、物权行为、亲属法上的行为与继承法上的行为的区分为
前提的。
虽然有的学者否认独立的物权行为概念的存在。但多数学者认为物权行为概
念客观存在的,并且为各国学者普遍认可的,从我国学者的论述来看,对物权

1
黄茂荣著,《法学方法与现代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52 页.
行为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从其目的出发界定物权行为,认为物权行为是以物权变动为
目的的法律行为。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包括刘春堂2、郑玉波3、李肇伟4、赵勇山5等。
史尚宽先生亦持这一观点,他认为,“物权行为,谓以物权之设定、移转、变更
或消灭目的之法律行为6”。
第二种观点:从其效力角度出发来界物权行为,认为物权行为是直接发生
物权变动的法律行为或发生物权法律效果的法律行为。胡长清先生持这一观点,
他认为,“物权行为者,发生物权法上之效果之法律行为也7”。另外,洪逊欣、
施启扬、李模、孙宪忠8以及刘心稳9等人也持这一观点。
第三种观点:从其内容角度出发来界定物权行为,认为物权行为是以物权
变动为内容的法律行为,如曾世雄先生认为,“物权行为者,以物权直接变动
为内容之法律行为,物权直接变动之方式,同样可为发生、变更或消灭”10。
第四种观点:从物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出发对其加以界定,认为物权行为是
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与特定形式相结合的法律行为,如姚瑞光先生认为,“物权
行为,由物权的意思表示与登记或交付相结合而成之要式行为”11。另外,谢在
全12、杨与龄13、王利明14、陈岫岩15、牛振亚16等亦持这一观点。王泽鉴先生亦赞同
姚瑞光先生的说话,并指出,“物权行为是指使物权之设定或移转直接发生变动
之法律事实。因法律行为而生之物权变动,必须具备意思表示及交付(动产)或
登记(不动产)二项要件”17
上述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物权行为进行了界定,但对物权行为的界定必须
足以分辩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并反映其形式上和内容上的要求。因此,笔者认
为,第四种观点是较全面的,它体现了传统的物权行为理论。物权行为的确存在
债权的合意并不能代替所有权的转移的合意。所有权的交付、登记、他物权的预
告登记等诸多行为,以债权行为是无法包容的。在债权行为之外的确存在着能引
起物权行为产生、变更、移转和消灭的行为。此行为即为物权行为,其模式为:
动产所有权移转之合意+交付;不动产所有权移转之合意+登记。既然承认物权存
在,当然得出物权行为的概念能够成立。所有权移转之合意与交付或登记即为物
权行为。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也即由此产生。
二、物权行为理论的价值
物权行为理论对民法学理及现实交易均有着重要作用18:
(一)它有助于民法典体系建设,使民法典总则自成体系。民法总则的核心
是法律行为,物权行为理论完善了法律行为的分类。如果不承认物权行为,那么法

2
参见刘春堂:《判解民法物权》, 1989 年第 6 版,第 5 页。
3
参见郑玉波:《民法物权》, 1984 年修订 10 版,第 35 页。
4
参见李肇伟:《民法物权》, 1970 年第 3 版,第 54 页。
5
参见赵勇山:《论物权行为》,载《现代法学》 1998 年第 4 期。
6
史尚宽:《物权法论》, 1989 年台北六刷,第 17 页。
7
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89 页。
8
参见孙宪忠:《物权行为理论探源及其意义》,载《法学研究》 1996 年第 3 期。
9
参见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346 页。
10
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 1993 年版,第 239 页。
11
姚瑞光:《民法物权论》, 1983 年版,第 18 页。
12
参见谢在全:《民法物权论》, 1992 年版,第 68 页。
13
参见杨与龄:《民法物权》, 1984 年版,第 9 页。
14
参见王利明:《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5 页。
15
参见陈岫岩:《关于建立我国民法物权行为制度的几点思考》,载《中国法学》1992 年第 3 期。
16
参见牛振亚:《物权行为初探》,载《法学研究》1989 年第 6 期。
17
王泽鉴:《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之检讨》,载《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 1 卷),中国政法大
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57 页。
18
参见王利明:《物权行为若干问题探讨》,载《中国法学》 1997 年第 3 期;刘兴旺:《我国物
权立法应采纳物权行为制度》,载《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年第 1 期;李
磊:《物权行为理论探析》,载《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5 期。
律行为的唯一理论支柱就只有债法上的债权行为了。因此,物权行为及其理论在
民法典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它有助于保护交易安全。交易双方对安全的追求不同,出让人渴望在
商品交换中不轻易丧失其权利归属的利益,即静态的交易安全;受让人则期待法
律保护其基于交易行为所取得的利益,即动态交易安全。物权行为理论应当兼顾
此两种交易安全,平等地保护各交易主体的利益。只注重保护动态的交易安全却
忽视静态的交易安全的物权行为理论,对交易安全保护是不完全的。
(三)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有利于区分各种法律关系,准确适用法律。根据
无因性理论,法律关系非常明晰。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交易活动频繁,
交易标的物范围日益扩大,现实经济生活和法律关系越来越复杂多样化,引入物权
行为理论有助于法律的正确适用。
(四)物权行为理论有稳定合同关系、促进债务合同履行的功能。买卖契约
是债权行为,使出卖人负有转移标的物所有权于买受人之义务,但为使买卖标的物
之所有权发生移转,在当事人间尚须完成物权行为。在动产物权行为中,物权行为
的成立与生效往往同时于交付之时;而在不动产物权行为中,物权行为的成立与
生效有时有一个时间段。在这一过程中,可认为物权合意在交付房屋时成立,完成
房屋产权变更登记才使物权行为最后得以生效。这有利于抑制不动产出卖人撕毁
合同的弃信背义行为,因为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
法律规定或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
(五)区分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可以使国家公权对不动产交易的干预限制
在适度的范围。民法属于私法,物权行为、债权行为是私法上的法律行为。私法上
的法律行为本身就要求国家的干预以必要为限度。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相独立,
从而在民法中,特别是债权行为中使意思自治原则得以更有效地贯彻。因为在采
纳物权行为理论后,不动产登记不再是债权行为成立的标志,而是物权行为的生效
标志,这样国家以公法行为对债权行为的过份干涉得以排除。在债权法中意思自
治原则的有效贯彻,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保证市场交易的
畅通。
(六)物权行为理论最终解释了物权公示的“公信力”。物权之所以要公示,在
于它是绝对权。民法区分绝对权与相对权的意义在于实现法律的调整,法律对绝
对关系必须采取权利法定原则,这一限制原则与绝对权可以对抗一切人的事实相
联系。所有的绝对权必须公示,使得每个社会成员在民事活动中考虑到这些权利
关系,避免侵犯他人权利。但这对于相对关系来说却是不必要的,因为其效力仅限
于当事人之间。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使得物权公示的公信力得到最终理论上的解
释。第三人因信赖公示而为之交易应给予保护。
三、物权行为的法律行为之归属探讨
法律行为是指由平等主体参加的符合民事法律规范的具体民事权利和民事
义务为内容的合法行为。在私法中,实现私法自治的手段就是法律行为。作为法
律行为必须是人的活动而产生的行为。这里的“人”既指自然人也指法人及非法人
的社会组织。当然并非所有的“人”的活动都是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是主体为意思
表示的行为,故又称表意行为。在契约中必须是当事人的表意行为,物权契约也
不例外。所以物权行为如果有行为人的表意而客观上引起物权变动的属法律行为
反之客观上虽然引起物权的产生、变更、移转或消灭,但主观上没有行为人的表
意,则不属于法律行为,应属事实行为。如先占取得所有权、取得时效而取得所
有权、所有权抛弃行为等这些行为,客观上引起了物权变动产生了物权效力属物
权行为,但因无行为人的表意,故属于法律行为。“表意”是物权行为作为法律行
为的构成要件之一,此外客观上的交付与登记行为是物权行为作为法律行为的
另一构成要件。登记或交付作为物权行为的外部形式,其目的是公示产生公信力
判定主体对其标的物享有所有权,外部形式是非常重要的。以登记或交付作为占
有标的物的外部形式,起到了明显的公示效果,由此公众产生公信力,而所为
的公示行为(即登记或交付)即物权行为。凡符合法定登记或交付的行为属于法律
行为,反之该物权行为不构成法律行为。
综上所述,并非所有的物权行为都是法律行为,构成法律行为的物权行为
必须具备主客观两方面的构成要件:一是行为人的表意,二是依法定形式的公
示。作为法律行为的物权行为是指民事主体旨在以物权的设立、变更、移转或消
灭并依法定形式为物权变动的合法行为。
物权行为是法律行为。物权行为是指以物权的设立、移转、变更或消灭为目
的,依法定方式(登记或交付)为物权变动标志而发生的法律行为。物权行为的
法定方式,按照法律规定,可以是要式的法律行为,也可以是不要式的法律行
为;而要式的法律行为强调的只有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法律行为才能成立。
在我国的法律上,物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有:意思表示、法定方式(登记和交付)以
及书面形式。
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意思表示是物权行为的成立要件。没有意思表
示,就无所谓民事法律行为的发生,也就无物权的变动。因为物权变动的法律效
力是基于意思表示的内容。但意思表示不能等同于物权变动。这是由于法律行为
除了意思表示外,还必须有其它法律事实作为其它构成要件。
四、物权行为的特征
(一)物权行为以物权变动为目的,物权行为以设立、变更或消灭物权关系
为目的。它与债权行为不同,债权行为是以发生给付义务为目的的法律行为,所
以又称为负担行为。而物权行为是以发生物权变动为目的的行为,又称为处分行
为。由于物权行为将发生物权变动的法律后果,因而行为人应对标的物享有处分
权,“而于负担行为,则不以负担义务者对给付标的物有处分权为必要”。
(二)物权行为以交付或登记为其生效要件。物权行为以物权变动为目的,
但要发生物权变动的法律效果,还必须依赖于交付或登记行为。王泽鉴先生认为
依广义物权行为概念,物权行为必然包括登记或交付。我国台湾地区学者也大多
接受了这一观点。正如谢在全教授所指出的,“不动产之物权行为,乃物权变动之
意思表示,与登记、书面相互结合之要式行为;动产之物权行为乃动产物权变动
之意思表示,与交付相结合之法律行为”。
(三)物权行为必须具有物权变动的合意。物权行为以物权变动为目的,则
物权变动必须先由当事人达成物权变动的合意。此种合意学者通常称为物权契约
狭义的物权行为理论,认为物权行为仅指物权契约,“物权行为就其固有意义而
言,仅指当事人欲使发生物权变动之意思表示”。物权合意直接决定了登记或交
付行为的实施,由于交付或登记都是基于物权合意而产生的行为,无论是通过
交付或登记设立所有权或他物权,都取决于物权合意的内容。物权合意的存在是
物权行为独立于债权行为的基础。从此种意义上说,物权合意是物权行为的核心
五、物权行为的独立性
所谓物权行为的独立性,是指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相互分离且独立于债权
行为之外。
(一)肯定说
赵勇山认为,虽然从交易观念来看,将简单的财产行为分为三个阶段,有
将简单东西复杂化之嫌,但仔细分析之,即使不承认物权行为独立性,从人们
的一般认知来看,对于财产之转移,人们同样不会关注所谓的债权行为、意思表
示,不会从法律层面分析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或者此一交易存在几种法
律关系,其所关注的仅仅是是否拿到物、是否拿到钱。对于交易中存在什么样的
效果意思,存在几种法律关系,是否存在物权行为往往是法学家或者法官所关
注的,而他们已经对于物权行为的概念已不陌生,事实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
19

李永军认为,不当得利制度的设计是物权行为独立性的印证。如果不承认物
权行为的独立性,债权合同直接产生物权变动的后果,债权合同不成立、无效或
被撤销的,物权无法发生变动,原权利人可以直接行使物权请求权,而不得行
使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如此,不当得利制度的适用范围被大大缩小。20
张龙文认为不当得利制度的创设就证明了物权行为独立性的存在,“盖如依
债权契约即可移转物权,则债权契约无效之场合,物权仍属原主所有,原主仅
得本于所有权请求回复占有,自不生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债权契约,仅发生
特定给付之请求权而已,债权人不得依债权契约而直接取得物权。故应认为债权
契约以外,有独立之物权转移之原因即物权契约之存在。”21
(二)否定说
梁慧星认为,如主张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将生活中简单的财产转让行为硬
从法律上分解为三个完全独立的行为,违背生活常情,与一般观念不符,只是
抽象观念的产物,使得法律过于晦涩,不利于培养人们的法律观念,同样也有
害于法律的正确适用22。
德国学者基尔克对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作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这一理
论是“学说对社会生活的凌辱”。因为按照这一理论,“到商店购买一双手套,当场
付款取回标的物者,今后亦常非考虑到会发生三件事情不可:其一,债权法上
缔结契约,由此契约所生债权关系,因履行而会消灭;其二,与此种原因完全
分离之物权契约,为得所有权让与缔结;其三,除此二个法律行为以外,还须
有行使 ‘交付’之法律上的行为。这完全是拟制的,实际上此不过对于单一的法律
行为有二个相异的观察方式而已。今以捏造二种互为独立之契约,不仅会混乱现
实的法律过程,实定法亦会因极端之形式思考而受到妨害”
王利明认为物权行为独立性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所谓转移物权的合
意实际上是学者虚构的产物,在现实的交易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独立于债权合意
之外的移转物权的合意。以买卖为例,当事人订立买卖合同的目的,就是使一方
支付价金而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另一方通过交付标的物而取得价金的所有权。
因此,转移价金和标的物的所有权既是当事人订立债权合同的目的,也是债权
合同的基本内容。如果将移转标的物和价金所有权的合意从买卖合同中强行剥离
出来,买卖合同也就不复存在。此外,当事人订立任何一份买卖合同,都必须对
价金和标的物转移问题作出规定,否则买卖合同将因缺少必要条款导致根本不
能成立。既然当事人在买卖合同中规定了价金和标的物的转移问题,也就没有必
要就标的物和价金的所有权转移问题另行达成所谓的物权合意。因此,移转物权
的合意无疑是包含在债权合同之中的,它本身不可能超出债权合同之外而存在。

19
赵勇山.论物权行为[J].现代法学,1998(04)
20
李永军.我国民法上真的不存在物权行为吗?[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8(04)
21
张龙文:《民法物权实务研究》,第 4 页,台北,汉林出版社,1977。
22
梁慧星.我国民法是否承认物权行为[J].法学研究,1989(06)
董安生指出:“物权行为中所包含的意思表示在法律意义上是对债权行为意
思表示的重复或履行。”23
谢在全认为:“物权行为不过是原来债权行为意思表示的贯彻或延伸,并非
有一个新的意思表示”。24
六、物权行为的无因性
按照历史法学派创始人萨维尼的主张,债权契约与物权契约是两个不同的
法律行为。债权契约的效力在于使双方当事人享有债权和负担债务,并不能发生
物权变动。要发生物权变动,有赖于独立于债权契约之外,以直接发生物权变动
为目的之法律行为,即物权契约。以买卖为例,双方缔结的买卖契约属于债权行
为,仅能使双方当事人负担交付标的物和支付价金的债务。要发生标的物和价金
所有权的移转,须另有物权契约,由双方就移转标的物和价金所有权达成合意。
于是,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截然分开,各自独立。这就是所谓物权行为独立性。
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即指物权行为的法律效力不受债权行为的影响。换言之,
物权行为的效力独立于债权行为,债权行为是否存在或者债权行为是否有效,
不影响物权行为的效力,从而原因行为不存在或者失去效力时,物权的处分失
去法律上的原因,适用不当得利返还规则,但不影响已经发生的物权变动的效
力。
(一)肯定说
孙宪忠认为物权行为无因性是物权行为独立性的逻辑必然,物权行为独立
性是为无因性服务的。进一步而言,物权行为既已与债权行为相分离,其有自身
的成立、生效要件,在合意、登记或者交付均有效的情形下,物权行为即发生效
力,与债权行为的效力状况没有关系。25
田士永认为我国《物权法》也确立了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在他看来,物权行
为的有因或是无因,应当看法律有没有明文将原因(债权合同)作为物权变动
的构成要件,依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并没有将原因(债权合同)明文规定
为是物权变动的构成要件,因而可以认定,我国的《物权法》已经确立了物权行
为的无因性原则。26
赵勇山认为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是立法政策的需要,是保障交易安全的一个
重要制度,正如萨维尼所言,“一项源于错误的交付同样有效”。以买卖为例,
假设甲与乙订立一个买卖动产的合同,基于此买卖合同,甲向乙支付价金,乙
向甲交付该动产,甲获得了该动产的所有权,其后甲又将该物出卖于丙,并且
交付。此时,乙发现订立合同时存在错误的认识,意图以错误为由,撤销合同。
如果由此导致所有权变动被撤销,乙属于无权处分,使丙处在不确定的情境之
中。在日常的交易中,为确保交易人员具备处分权,进行每项交易前都要调查前
手是否具备处分权,显然将有碍交易的顺利进行,同时,后手也很难得知前手
的交易情况,显然不利于后手利益的保护与交易的安全。因而,物权行为无因性
的确立对于保障交易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善意取得也具有保障交易安全的
功效,但其在适用前提、适用范围上与物权行为无因性存在差异,并不能替代物
权行为无因性。 27
(二)否定说
米健认为物权行为的独立性抑或是物权行为的无因性都可以作为一种法理
23
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第 166 页。
24
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67 页。
25
孙宪忠.物权行为理论探源及其意义[J].法学研究,1996(03)
26
田士永.《物权法》中物权行为理论之辨析[J].法学,2008(12)
27
赵勇山.论物权行为[J].现代法学,1998(04)
上的构想,但是并非为逻辑的必然。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均属于法律行为,在德
国,法律行为的本意来源于“法律交易”这一更为广泛的概念。一项法律交易之目
的在于变动一种法律关系,法律交易必然表现为一种行为,因而,可以直接将
法律交易看成是法律行为。一项法律交易中只能有一个交易的意思,若这个意思
需要分阶段表示,则前后必须一致,而且前后阶段的意思的不同会导致整个法
律交易的瑕疵或者无效。因而,在一项法律交易之中,没有必要硬分出两个或多
个法律行为,即使作此划分,如在买卖交易中划分为买卖的债权行为与移转所
有权的物权行为,前者的瑕疵或无效也会影响到后者的效力。28
梁慧星认为物权行为无因性完全无视出卖人的利益。具体而言,当债权合同
如买卖合同,由于某些法律上的原因,被撤销或者被宣告无效后,物权行为仍
然有效,买受人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出卖人只能依照不当得利请求买受人返
还出卖物。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属于债权请求权,相对于原物返还请求权而言,
对于出卖人的保护力度相对较弱,例如,在买受人破产的情形,在物权行为无
因性理论之下,出卖人只能以债权人的身份与其他债权人一起平等地参与破产
财产的分配,而不能以物之所有权人的身份提出异议之诉,不符合公平原则与
诚实信用原则。 29
王利明认为物权行为无因性的相对化实际上就是对于无因性的否认。首先,
在共同瑕疵论下,物权行为可因与债权行为相同的瑕疵而影响到效力,实际上
是对无因性,更甚是对独立性的否认;其次,在条件关联说下,可以因当事人
的意思使得物权行为效力与债权行为相关联,只有债权行为行之有效的情况下,
物权行为方能有效,这明显与无因性相悖,而进入了有因性的范畴;最后,在
法律行为一体说下,可以将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视为一个法律行为,根据法律
行为一部无效的原理,当债权行为的无效影响到整个法律行为的效力时,则全
部无效。此种相对化本身不得不说是对物权行为理论的彻底否认,债权行为与物
权行为如为一个法律行为,则无独立性可言,更无所谓无因性了。30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及立法的最大缺点,在于严重损害出卖人利益,违背
交易活动中的公平主义。在交付标的物之后发现买卖契约未成立、无效或被撤销
因物权行为之无因性,不受债权行为之影响,买受人仍取得标的物所有权,出
卖人仅能依不当得利之返还。于是出卖人有所有权人变为债权人,不能享受法律
对物权的特殊保护,其地位十分不利。1、如果买受人已将标的物转卖,第三人
即使属于恶意亦能获得所有权。出卖人不能对该第三人行使任何权利,他只能向
买受人请求返还转卖所得价金。2、如果买受人已在标的物上设定担保物权,因
担保物权在法律效力上优于债权,出卖人不能请求返还标的物,只能向买受人
请求赔偿。3、如果买受人的其它债权人对该标的物强制执行,则出卖人则出卖
人不能依法提出异议之诉。4、如果买受人陷于破产,出卖人不能依所有权行使
别除权从破产财产取回标的物,他只能同其它债权人一起,按债权额比例受清
偿。5、如果非因买受人的过失致标的物毁损灭失,买受人可以免责。

七、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与无因性
物权行为独立性指在物权变动的法律行为中,作为债权法上的原因行为(如买
卖合同)和作为物权法上的履行行为(如合同标的物的交付),是两种不同的行为,物
权行为独立于债权行为而存在。也就是,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相互分离,而且独立`
28
米健.物权抽象原则的法理探源与现实斟酌[J].比较法研究,2001(02):44-52.
29
梁慧星.我国民法是否承认物权行为[J].法学研究,1989(06)
30
王利明.物权行为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法学,1997(03)
于债权行为之外。债权契约仅能使当事人互享债权和负担债务,而不发生所有权
移转的效果。只有通过物权行为,才能导致所有权的移转。以买卖为例,当事人之
间缔结买卖合同的合意是债权行为或债权合同。它仅能使双方当事人负担交付标
的物和支付价金的义务。如果要发生标的物和价金的所有权移转,则当事人必须
达成移转的合意,同时还要从事登记或交付行为。
物权行为的无因性理论指物权行为的成立和有效不受债权行为的影响。“物
权行为基于债权之原因行为,而为其履行行为时,始发生有因与无因问题。即物权
之得失变更,为债权原因所左右,为有因主义。不当然受债权原因关系之影响,谓之
无因主义。”根据无因性理论,原因行为即债权行为的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并不
影响物权行为的效力,物权行为一旦生效,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
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与无因性,为物权行为理论的两个核心问题。其中,又以独
立性问题为根本。如果承认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就基本上承认了物权行为理论。如
果认为无独立于债权行为之外的使物权直接发生变动的法律行为,则亦无讨论物
权行为的必要。因此,论证物权行为的独立性,成为物权行为理论的基础问题。何
为物权行为的独立性?有学者认为:“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相互分离,独立于债权行
为之外,此谓之物权行为之独立性。”物权行为的独立性问题,实质上是物权行为有
无存在价值的问题。按照大陆法系的理论,如果债权行为本身的功能,即可涵盖物
权变动的效果,则不需要于此之外再有物权行为的概念,反之,应承认物权行为的
合理性。
我国理论界对无因性涉及较多,但对物权行为的独立性问题,却似无深入之探
讨。王利明教授从转移物权是学者虚构的产物,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独立于债
权合意之外的转移物权的合意,物权与债权的本质区别并非一定导致物权的意思
表示必须独立于债权的意思表示,进而否认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在此基础上,他认
为无因性理论虽有利保护买受人与第三人利益,但是以违背民法公平原则和诚信
原则为代价的,因此也否认物权行为的无因性31。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物权行为是指民事主体直接设立、变更、终止物权的法律行为。物权行为依
不同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单独存在的物权行为,这种物权行为与其他法律行为(特别是债权行
为)没有任何关系。这类物权行为既然不与债权行为发生关系,当然不发生所谓“独
立性与无因性”的问题。如:因不当得利返还原物,物权的抛弃等。
第二种是与一定的债权行为有关系的物权行为。即这类物权行为虽然与债权
行为有关即发生在一个大的交易系统中,但关系不是那么密切,有债权行为并不必
然产生物权行为。如设定抵押权的行为、承揽合同中承揽人享有的留置权等均属
之。尤其在第三人提供其自身的财产为债务人的债务做抵押担保时,物权行为(设
定抵押权的行为)与债权行为(如借贷)的当事人不一致。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都是
明显分开的,也不会发生物权行为的独立性、无因性的问题。
第三种物权行为是存在于买卖、赠与和互易这些交易行为中的物权行为。以
买卖而论,一般都包括两个阶段,即订立买卖合同和接着而来的履行这个合同。这
两个阶段的关系如此密切,有时几乎分不开,在现货交易中更是如此。但在民法理
论中,这两个阶段又是可分的:前一阶段是成立一个合同,是债权行为,后一阶段是
移转标的物(买卖标的物和价金)的所有权,是物权行为。这就发生了在买卖中是否
存在两种行为,即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以及这两种行为的关系的问题,并由此引
发了所谓区分原则以及买卖中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问题。

31
工利明著,《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35 一 137 页。
由上观之,在一般的物权行为种类中,买卖等行为会至少会涉及到“物权行为
的独立性与无因性”,物权行为理论有其现实性;另外,就物权行为理论价值来说,它
有其独立价值,是其它相关制度所不能替代的,有其合理性。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