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1

《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章》

【課文語譯】

1. 齊宣王問孟子:「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的事情,您可以說給我聽聽嗎?」

2. 孟子回答說:「孔子的門徒沒有談到齊桓公、晉文公的事跡,後世也沒
有流傳下來,我也沒有聽說過。如果我們不結束談話,那就說說通過王道來
統一天下的事吧。」

3. 齊宣王問到:「要怎樣的德行才能以王道統一天下呢?」

4. 孟子說:「愛護百姓,使百姓生活安定而統一天下,那就沒有人能夠抵
禦得到了。」

5. 齊宣王說:「像我這樣的人,可以使百姓生活安定嗎?」

6. 孟子說:「可以。」

7. 齊宣王說:「憑甚麼知道我可以做到呢?」

8. 孟子說:「我曾聽胡齕說.有一天,大王你坐在堂上,有人牽著牛從堂
下經過,你看到便問:『牽著牛要到哪裏去?』那人回答:『準備殺了牠來
祭鐘。』大王又說:『放了牠吧!我不忍心看牠恐懼發抖的樣子,好像無辜
送去受死。』那人問:『那麼要廢除祭鐘這儀式嗎?』大王說:『怎麼可以
廢除呢?用羊來代替牛吧!』不知是否有這回事?」

9. 齊宣王說:「有這事。」

10. 孟子說:「憑這種不忍之心就足以統一天下了。百姓以為大王吝嗇,我
當然知道您是不忍心。」

11. 齊宣王說:「對呀!確實有這樣看我的百姓,齊國國土雖然狹小,可是
我怎麼會吝嗇一頭牛呢?我就是不忍心看見牠那害怕發抖的樣子,好像無辜
而被殺掉,所以才以羊來代替牠。」

12. 孟子說:「大王您不要為百姓認為您吝嗇而感到奇怪。您用小的來替換
大的,百姓又怎能知道您的心意呢?如果大王可憐牠無辜而被殺掉,那麼牛
和羊又有甚麼分別呢?」

1
13. 齊宣王笑著說:「這到底是甚麼心理呢?我並非吝嗇錢財而以羊代替牛
的。看來百姓說我吝嗇也是應該的了。」

14. 孟子說:「沒有關係,這正是仁愛,因為您看見牛沒有看到羊。君子對
於禽獸,看到牠們活著,便不忍心看到牠們死去;聽到牠們的聲音,就不忍
心吃牠們的肉。因此,君子總是遠離廚房。」

15. 齊宣王很高興地說:「《詩經》上說:『別人的心思,我能夠揣摩出來。』
說的就是先生你這樣的人。我當初這樣做了,反過來探求自己為何這樣做,
卻說不出所以然來。經先生這麼一說,使我內心有所領悟了。那麼我這種不
忍之心和王道相合的原因是甚麼呢?」

16. 孟子說:「假如有人向大王您報告說:『我的力量足夠舉起一百鈞,卻
不能舉起一根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鳥獸身上新換的細毛,卻看不見
整車的木柴。』那麼您相信他的話嗎?」

17. 齊宣王回答:「不相信。」

18. 孟子接著說:「現在大王的恩德足以施及禽獸,卻偏偏不能惠及到百姓
身上,這是甚麼緣故呢?這樣看來,拿不起一根羽毛,只是不肯用力氣而已。
看不見整車的木柴,只是不肯用眼睛去看的緣故;百姓得不到安定的生活,
是因為大王不施恩德的緣故。所以大王不行仁政統一天下,只是不肯去做,
並非不能做到。」

19. 齊宣王說:「怎麼區分不肯做和不能做呢?」

20. 孟子說:「把泰山挾持在胳膊底下跳過北海,告訴別人說:『我不能做
到。』這的確是做不到的。替老人折取樹枝,告訴別人:『我不能做到。』
這是不去做,並非做不到。所以大王您不能推行仁政以統一天下,不屬於挾
持泰山跳過北海之類,而是屬於為老人折取樹枝之類。」

21. 尊敬自己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孩子,從而
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小孩,(以此原則出發)統一天下就像在手掌裏轉動東西
那麼容易了。《詩經》上說:『先給妻子做榜樣,然後推廣到兄弟,進而推
廣到治理好國家。』指的是把仁愛之心施加在別人身上而已。所以說,推廣
恩德就足以安定天下,不推廣恩德就連自己的妻子兒女也保護不了。古代的
聖賢之所以能遠超過一般人,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善於推廣自己的好行為罷
了。現在大王您的恩惠足以施及禽獸,卻不能使百姓受惠,這是為甚麼呢?」

2
22. 「秤一秤,然後能知道東西的輕重;量一量,然後得知物體的長短。各
類事物都是如此,人的心更是這樣。請大王您衡量一下吧!」

【內容分析要點】

1 「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張:齊宣王與孟子的談話以「霸道」開始,孟子把話
題轉向「王道」,順勢提出「保民而王」的論點。

2 「以羊易牛」乃仁愛表現:孟子以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他有不忍之心,
具有「保民而王」的思想,建立其施行王道的信心。

3 「不為」與「不能」的區別:孟子以多個比喻來說明齊宣王不肯行王道,說
明宣王「不用恩」非「不能」做到。

4 推恩的具體做法:孟子提出推恩的方法和正面效果。他以「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說明推恩的具體方法。

5 霸道之不可行:孟子從反面論述了武力稱霸、不施仁政的嚴重後果,使宣王
明白必須行王道。他又使宣王說出阻礙王道實施的原因為「求吾所大欲」。

【寫作手法要點】

1 掌握心理,因勢利導:齊宣王向孟子詢問武力稱霸之事,孟子因勢利導,把
話題轉入「王道」
。並以「以羊易牛」的親身經歷,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

2 反覆設問,引人入彀:孟子掌握主導權,誘引宣王進入預先構想的問答中,
闡述仁政思想,如孟子以問題推出宣王是不為非不能的結論。

3 結構嚴謹,前後呼應:本文緊扣「保民而王」這論點,層層深入展開論述,
結構嚴謹。孟子巧妙地將「霸道」轉向「王道」
,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張。

4 善用比喻,形象鮮明:孟子善用顯淺、具體的比喻來說明論點,如以「挾太
山以超北海」比喻絶對辦不到的事情。

5 正反立論,對比鮮明:把事物的正反情況相映對照,使事理更加鮮明,令人
留下深刻印象,如以對比彰顯齊宣王恩及禽獸、功不至於百姓這種行為的反
差,加強說理效果。

3
6 善用類比,闡明事理:孟子把性質相同、相似或者在某一點上義理相通的事
物放在一起,使其相互參照,闡明事理。

7 善用例證,加強說服力:王道、仁術、不忍之心、推恩等都是較難理解的,
孟子舉出顯淺生動的事例,使抽象的道理變得具體,增強說服力。

8 語言流暢,質樸精煉:文中在散句中穿插駢語儷句,靈活貼切,整齊中又有
差錯落感。文中善用虛詞來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9 文句多變,善用反問、排比:本文富於變化,善用排比、反問手法,加強文
章的氣勢及感情,突出了文意。

【課文賞析】

一、高屋建瓴,片言居要

戰國時代,列強紛爭,給人民帶來嚴重的災難。齊國號稱強國,齊宣王野
心勃勃,很想憑武力稱霸中原,所以劈頭就問孟子「齊桓晉文」之事,其用心
至為明顯,但是孟子是極端鄙視霸道的,他從獨倡王道,反對暴政、戰爭,提
倡仁愛禮義。

面對宣王的問題,該如何回答呢?桓文之事,孟子並非真的不知(在《論
語》和《孟子》兩書的其他篇章中都有所評價),而是不願講,不屑講。於是他
用「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的話,就輕輕
把宣王的問題推掉;接著又用「無以,則王乎」一語,把問題拉到自己鋪設的
軌道上來:真有一種高屋建瓴之勢。儘管宣王對王道並不熱心,可是他有「闢
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的大欲,也就是說,希圖能夠統一天下,而
行王道可以不戰而統一天下,這「統一天下」,正是孟子所要「求」的「同」;
宣王也想聽聽,於是又有「德何如,則可以王矣」的再問。孟子及時抓住這個
機會,用極其明確的、斬釘截鐵的語言提出自己的政治觀點──「保民而王,
莫之能御也」,並以此作為全篇立論的總綱。

二、因勢利導,層層緊逼

孟子是很善於根據對方心理,因勢利導地進行說理的。首先,孟子幫助宣
王樹立起「保民而王」的信心。誰都知道,善於發掘對方的長處,也就容易討
得對方的歡心。在這一回合中,孟子抓住「以羊易牛」這件小事,抓住宣王說
過「吾不忍其觳觫」這句話,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能「保民而王」的基礎。
孟子又借「百姓皆以王為愛(吝嗇)」這一誤解,並特意強調「以小易大」,讓

4
宣王陷入窘境。這時「王笑曰」的「笑」,乃是一種無可奈何、自我解嘲的笑。
接著孟子代為辯解,幫他擺脫困境,肯定「是乃仁術」,並且說不光你宣王是這
樣,君子也都是這樣。這就使得宣王十分高興,把孟子看成是「深知我心」的
人。經過這樣一擒一縱,孟子不僅向宣王宣傳了有了「不忍之心」,就可以「保
民而王」的道理,而且博得了宣王的歡心。

宣王被孟子說動了,但還是不明白為什麼不忍之心「合於王」的道理,故
要首先解決他思想上的矛盾,使他明確意識到自己是完全能夠做到「保民而
王」
,目前之所以未能做到,「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孟子連續用了三個貼切生
動的比喻,然後才點出主旨:「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 ,即不能「推恩」。因
為按照儒家說法,仁愛是有等級的,先「親親」,後「仁民」,最後才是「愛物」。
現在宣王既能「愛物」,那理應能夠「仁民」了。這樣,就打消了宣王的畏難情
緒,鼓勵了他行王道的勇氣。在這基礎上再正面說理,並以古人為榜樣,鼓勵
宣王效法古人,語重心長地請宣王深思猛省。

三、比喻精當,氣勢磅礡

在先秦諸子的著作中,多數善於運用寓言、比喻來闡明抽象、深奧的道理,
而孟子尤為突出。

本文多處運用比喻來說理,在第二大部分的論述中已有涉及,現再舉幾例。
如「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這個問題要想正面回答是很困難的,但孟子
用「挾太山以超北海」
、「為長者折枝」這兩個誇張性比喻,就把「不為」與「不
能」的區別一下子端在對方面前。又如用「天下可運於掌」比喻懂得推恩,天
下就很容易治理,簡練鮮明。

全文採用層層推進的方法來論辯、說理,特別是文中多次使用了排比句,
極盡鋪排的能事,讀來氣勢磅礡,音調鏗鏘,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與感染力。此
外,如「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的反復逼問,如見其
色,如聞其聲,語意關切,令人心動。

5
【問答詳析】

1 「以羊易牛」一事中,齊王、百姓及孟子如何看待齊宣王「以羊易牛」行為?

齊宣王:他說自己這樣做的原因是看到了牛恐懼發抖的樣子,就好像沒有犯罪
而被押往刑場的人一樣,因而產生了不忍之心,所以以羊易牛來釁鍾。

百姓:認為這是齊王出於吝嗇,因為牛的價值要高於羊。如果說是出於不忍之
心的話,那麼牛和羊同是生命,又有甚麼分別呢?

孟子:認為齊王這樣做不是由於吝嗇,而是出於不忍之心,因為宣王見到了牛
恐懼可憐的樣子,而沒有見到羊。如果顛倒過來,他也同樣會憐憫羊,可能會
以牛或他物來交換羊。

2 「不能」與「不為」有甚麼分別?文中是怎樣說明的?

兩者的分別:「不能」是指真的沒有能力實現的事情,「不為」是指有能力做
而不去做。

手法:文中以兩個形象化的比喻來說明「不能」和「不為」的分別。「不能」
是指真的沒有能力實現的事情,比如「挾太山以超北海」,不是不肯做,而是
根本不可能做得到。「不為」是指有能力做而不去做,比如替老人折樹枝做手
杖,卻說「不能」,其實是「不為」而己。

3 孟子為甚麼說齊宣王「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原因:因為孟子肯定了宣王有「不忍之心」,這是推行王道的基礎,但是他卻
「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比起禽獸來講,百姓應該更容易受到國
君的恩惠。因此他不愛護百姓,不是「不能」,而是「不為」罷了。

4 《論語》和《孟子》的其他篇章中,都對齊桓晉文之事有所評價,那麼為甚
麼孟子卻說「臣未之聞也」呢?

迴避有關霸道的言論:齊桓公和晉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齊宣王一開始
便問「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其目的在於與孟子探討如何以武力稱霸,
這與孟子「行王道」的政治主張是背道而馳的,如果直接回答,說服齊王的意
圖便不能實現。

為自己的言論鋪路:所以,孟子說:「臣未之聞也」,對這個問題避而不答,
這不是有意說謊,而是設法給自己將要講的內容鋪路。後文用「無以,則王乎」
來吸引齊宣王,化被動為主動,把話題轉到自己想說的「王道」上來。
6
5 文中為甚麼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你覺得這句話適用於現今的社會嗎?

孟子說此話的原因:孟子認為君主如有尊老愛幼之心,又能推己及人,像愛護
自己親人一樣愛護百姓,使人民安居樂業,必然會受到人民擁戴,這樣治理天
下,就好像在手心裏轉動東西那樣簡單了。

言之成理即可。參考示例:雖然當今社會沒有唯我獨尊的君主,可是政府官員
如果能推己及人,認真為人民利益著想,就能受到民眾的愛戴。

6 文章用「挾太山以超北海」
、「為長者折枝」和「緣木求魚」的比喻分別說明
了甚麼道理?試談談它們對你有甚麼啟發?

「挾太山以超北海」:比喻不是不想做,而是絕對做不到的事情。

「為長者折枝」:比喻只是舉手之勞,卻不願意做的事情。

「緣木求魚」:用爬到樹上去捉魚,說明齊宣王要以區區一齊之力,去和國力
比自己強大的諸侯國作戰,是多麼愚蠢和荒謬的行為。

言之成理即可。參考示例:

「挾太山以超北海」、「為長者折枝」:提示我們正確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
難,要根據情況,不要奢求做一些不可能的事,但也要調整自己的目標,加倍
努力追求,免得最後一事無成。

「緣木求魚」:這個比喻提醒我們做事情如果方向、方法不對,就不能達到目
標。

7 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孟子》善設機巧的特色?

「臣未之聞也」:文章開頭,孟子以「臣未之聞也」的回答避開桓文之事,再
用「無以,則王乎」的妙問,輕易把話題引向王道。

「則王許之乎?」:在講完「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能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
末,而不見輿薪」之後,孟子立刻就問:「則王許之乎?」齊宣王回答的必然
是「否」,這就為後面宣王承認「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埋下伏線。

7
8 本文結構嚴謹,層層深入,富有邏輯性,試簡要分析之。

緊緊圍繞「保民而王」深入論述:文中始終緊緊圍繞「保民而王」這一中心論
點深入地展開論述。文章開篇,孟子便借助巧妙的談話,明確提出王道,即「保
民而王」的政治主張。接下來的論述緊扣這一中心論點,逐步說明,藉「以羊
易牛」一事肯定齊宣王有「不忍之心」,再以「恩及禽獸」推論出「恩及百姓」,
帶出「不能」與「不為」的分別,最後才解說「王天下」的道理。全文一氣呵
成,層層漸深,邏輯結構十分嚴密。

9 孟子在文中所描述的理想社會是怎樣的?你認為這種理想在當時能實現
嗎?為甚麼?

國泰民安的理想社會:孟子描繪了一個國泰民安,天下太平的社會。在那裏人
民安居樂業,社會道德高尚。國君有仁愛之心,能推己及人,愛民如子。國家
經濟發達,天下各個階層的人都有意歸附,百姓有恆產,生活富足。而且懂禮
儀,人人皆有愛心。

言之成理即可。參考示例:

不能實現:他的理想社會,與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樣,只是烏托邦式的空想。
在諸侯爭霸的春秋戰國時期,只有兼併才能結束分裂,一統天下,根本沒有時
間和條件去實行孟子那一套「王道」的政治理論。

10 孟子對「以羊易牛」的解釋,使得齊宣王說出「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
的話。那麼,孟子是怎麼達到這種效果的?

抓住「以羊易牛」引申發揮:一事孟子抓住齊宣王「以羊易牛」這件小事中其
「吾不忍其觳觫」的說法來大做引申發揮,說這種「不忍之心」也就是「仁術」
的表現,讚美齊宣王,獲取了他的歡心。齊宣王本來還在為百姓的誤解而自嘲,
經孟子這樣一解釋,當然不由得把孟子看成知己了。

8
【補充資料】

《齊桓晉文之事章》全文

(上接必讀課文部分)

1. “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于諸侯,然後快於心與?”

2. 王曰:“否,吾何快於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

3.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

4. 王笑而不言。

5. 曰:“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
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
為是哉!”

6. 曰:“否,吾不為是也。”

7. 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
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8. 王曰:“若是其甚與?”

9. 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
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

10. 曰:“可得聞與?”

11. 曰:“鄒人與楚人戰,則王以為孰勝?”

12. 曰:“楚人勝。”

13. 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
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蓋亦反其
本矣!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
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
于王:其若是,孰能禦之?”

9
14. 王曰:“吾惛,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
請嘗試之!”

15. 曰:“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茍
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
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
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
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於
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
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
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
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
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語譯】

1. 還是說您發動戰爭,使將士冒生命的危險,與各諸侯國結怨,這樣
心裡才痛快麼?”

2. 齊宣王說:“不是的,我怎麼會這樣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這辦
法求得我最想要的東西罷了。”

3. 說:“您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可以聽聽嗎?

4. 齊宣王只是笑卻不說話。

5. 說:“是因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夠吃呢?又輕又暖的衣服不夠穿
呢?還是因為美女不夠看呢?美妙的音樂不夠聽呢?左右受寵愛的大
臣不夠用呢?您的大臣們都能充分地提供給大王,難道大王真是為了這
些嗎?”

6. 說:“不是,我不是為了這些。”

7. 說:“那麼,大王所最想得到的東西便可知道了:是想開拓疆土,
使秦國、楚國來朝見,統治整個中原地區,安撫四方的少數民族。(但
是)以這樣的做法,去謀求這樣的理想,就像爬到樹上卻要抓魚一樣。”

8. 齊宣王說:“真的像這麼嚴重嗎?”

10
9. 說:“恐怕比這還嚴重。爬到樹上去抓魚,雖然抓不到魚,卻沒有
什麼後禍;假使用這樣的做法,去謀求這樣的理想,又盡心盡力地去幹,
結果必然有災禍。”

10. 說:“可以讓我聽聽嗎?”

11. 說:“鄒國和楚國打仗,那您認為誰勝呢?”

12. 說:“楚國會勝。”

13. 說:“那麼,小國本來不可以與大國為敵,人少的國家本來不可以
與人多的國家為敵,弱國本來不可以與強國為敵。天下的土地,縱橫各
一千多裡的有九個,齊國的土地總算起來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
量去降服八份,這與鄒國和楚國打仗有什麼不同呢?還是回到根本上來
吧。您現在發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當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來做
官,種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來耕作,做生意的都要存放在大王的集市
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國那些憎恨他們君主的人都
想跑來向您申訴。如果像這樣,誰還能抵擋您呢?”

14. 齊宣王說:“我糊塗,不能懂得這個道理。希望先生您幫助我的願
望。明確的指教我,我雖然不聰慧,請試一試。”

15. 說:“沒有長久可以維持生活的產業而常有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
能做到,至於老百姓,沒有固定的產業,因而就沒有長久不變的心。如
果沒有長久不變的善心,不服從約束、犯上作亂,沒有不做的了。等到
犯了罪,隨後用刑法去處罰他們,這樣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愛的君主
掌權,卻可以做這種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規定老百姓的產
業,一定使他們上能贍養父母,下能養活妻子兒女;年成好時能豐衣足
食,年成不好也不致於餓死。這樣之後督促他們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
隨國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規定人民的產業,上不能贍養父母,下不能
養活妻子兒女,好年景也總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凶年免不了要餓死。這
樣,只把自己從死亡中救出來,恐怕還不夠,哪裡還顧得上講求禮義呢?
大王真想施行仁政,為什麼不回到根本上來呢?五畝地的住宅,種上桑
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上絲織的衣服了;雞、小豬、狗、大豬這些家
畜,不要失去時節,七十歲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畝的田地,不要
耽誤了農時,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餓了;重視學校的教育,反復地
用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叮嚀他們,頭髮斑白的老人便不會再背
著、頂著東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絲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餓受凍,
如果這樣還不能統一天下,那是沒有的。”

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