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5

中一 – 单元一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
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
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
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
尚,他的约 1400 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
深远。759-766 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注释
1. 西岭:西岭雪山。
2.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 泊:停泊。
4.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创作背景
公元 755 年,爆发“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公元 763 年, “安史之乱”
结束。结束之后第二年,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
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

赏析
  黄鹂俗称黄莺,在中国为夏候鸟。“莺处处有之。立春后即鸣,麦黄椹熟时尤甚,
其音圆滑,如织机声,乃应节趋时之鸟也。”唐王涯《广宣上人以诗贺发榜和谢》:
“龙门变化人皆望,莺谷飞鸣自有时。”唐罗隐《赠滈先辈令狐补阙》诗:“花迎彩
服离莺谷,柳傍东风触马鞭。”

1
  翠柳:柳树冬枯叶。初春柳叶是嫩黄色的。仲春柳叶是嫩绿色的。季春柳叶绿色
变深开始发翠。夏天的柳叶才是翠色的。盛夏不适合黄鹂交配,所以黄鹂鸣翠柳的时
间就在春末夏初。那么两个黄鹂所鸣也就呼之欲出。新郎官亦是官。民间有妻子称自
己的丈夫为“官人”的。莺鸣乃应节趋时,暗示官位升迁。
  黄鹂相对白鹭是小鸟,小鸟应节趋时。则大鸟又将如何?
  白鹭的脚很长。高脚与高洁在古代是谐音。所以白鹭又暗喻高洁之士。唐刘禹锡
《白鹭儿》: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孤眠芊芊草,久
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白鹭:习性喜沿溪滩觅食。受惊扰,会依次起飞;故有一行而上的景象。联想最
后一句严武任成都尹、剑南东西川节度使。经严武推荐,杜甫被任命为节度使署中参
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其中的连带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仿佛在官场中也看见了“一行
白鹭上青天”的场景。
  这个“上”字非常妙。与天上飞一行白鹭的意境拉开了距离。“上”恰到好处地
描绘了这一场景,并有拔高提升的感觉。更可以引发联想到身处荒野的高洁之士被提
拔高升了。突出了来船的重要性。杜甫因举荐而要去做官,提拔高升就在眼前。其中
的感恩之念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达。饮水不忘掘井人。一切都是因为来船,这个
“船”字突出了这首诗的中心以及重点。更在说明一群高洁之士是被提拔高升的。
  窗是房屋的配件,房屋表示有人存在。西岭是山。窗含西岭说明房屋不在山上,
在山旁边。山旁有人正是东窗才能含西岭,东窗正是读书的地方。读书的地方能见到
雪,便有了寒窗苦读的味道。
  再联想到前面所讲“两个黄鹂鸣翠柳”。暮春初夏时节,此时西岭雪未化,足见
雪存在之久远。千秋这个漫长的时间概念却影射了修炼的艰辛,更蕴含了多少失意与
落寞。还表示岁月没有荒废,都快修炼成仙了。内中的逻辑是环环相扣并相互印证。
表达的是有人在这里寒窗苦读、学成要出山的意象。这里还包含另外一层意思:自己
被别人提拔是主要是因为自己修炼的结果。有一种自我的肯定。
  门泊“万里之船”言下之意,接自己出山的船已经停泊在家门口了。船:在古代
又称“舟”。《易·系辞下》:“舟揖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船行于水,
水映天。船犹如行于天上。万里船更隐含了学有所成,要去纵横天下的意味导向。
  《荀子·王制》:“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
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上了船也就是人生上了一个台阶,脱离了庶人阶级,进入上层阶级。这又强化了
“两个黄鹂鸣翠柳”所导向的要出山了的意蕴。更有“一行白鹭上青天”哪种被提拔
高升的味道。
  船的象征意义十分浓重。杜甫因严武举荐出来跟着严武做官共事,可以理解为上
了严武的船。而三国时期有个同名同姓的东吴严武是著名棋士。其字:子卿。擅下围
棋。同辈中无人能胜过该严武,所以有。官场如棋局。杜甫故意把这条船说成是东吴
的,显然是在借两严武同名同姓把举荐自己的那个人喻为“棋圣”。
  暗示一个政治家是棋士,还是“棋圣”;带有一种崇敬与赞美的意味存在。或许
还暗示作者甘愿成为一枚棋子。这可以理解为作者一种感恩图报的宣示。行万里更有
要做一番事业的寓意。而且坐船还意味着有一种要同舟共济的表达。整首诗的旨趣围
绕着“船”字。所以这“东吴万里船”意味深长。

2
  “两个黄鹂鸣翠柳”引发了“应节趋时”的话题,又从侧面见证了雪存在的久远、
船来泊惊起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而又说明了学成要出山的事件。水中有天,人将
坐船出行,暗喻将与高洁之士一同纵横天下。“窗含西岭千秋雪”暗示:“寒窗苦
读”、“修炼得道成仙”又应承了“应节趋时”功夫不负有心人的话题。而东吴之船
更点明了全篇的关键,感恩之情溢于言表。所有的意象意境都在那里有机地碰撞回荡
融合。一切都让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描绘的是以作者家为事件发生的中心地,时间在春末夏初的六月,家旁的
柳树上成双结对的黄鹂鸟在卿卿我我地鸣叫,预示着什么事要发生。果不其然,作者
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有船来接作者与一群高洁之士要同去做官了。事件脉络表达
的非常清晰明确。
  时间、事件、地点、情节、故事表述完满。并且互相印证、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感知、感怀、感恩还注入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人类最伟大的人生理
想。更体现了文化人那种“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的做人境界。表面看上去写
的是优美的景物,实际上则寄托了作者此时此刻的志趣情操。
  全诗以赋的方法写作,且浑然天成,而又恰到好处不露痕迹。以至于外行人以为
杜甫这首诗是在描写自然风景。上下两句,两两相对,且那些明比、暗喻让人浮想联
翩。是运用“赋、比、兴”的经典之作。让人见识到了什么叫托物言志,什么是诗的
语言。读这样的作品几乎是与读福尔摩斯探案小说一样引人入胜。诗词之妙莫过如此。
杜甫再一次向人们述说:诗是不可翻译的。

中一 – 单元二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者简介

陆游(1125 年 11 月 13 日-1210 年 1 月 26 日 [1]  ),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


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
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
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

3
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 卷,收诗
9000 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 卷、《老学庵笔记》10 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
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注释
1. 示:训示、指示。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2. 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遗:保留,存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
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3. 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
4. 纸:书本。终:到底,毕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5.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行:实践。躬行:亲身实践。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
自实践才行。

赏析
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
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
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
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从古人做学
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
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
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后两句,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
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
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
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
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要
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
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诗人的意图非常
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4
全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诗人从古人
“学”、“问”不遗余力的经验中引出议论,告诫儿子,要想老有所成,一是莫负年
华,应在年轻力壮时苦下功夫;同时不能仅以书本知识为满足,而应注重“躬行”。
这首诗不仅包含诗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要珍惜
时光,趁着年轻努力学习并坚持不懈。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死读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于庆元五年(1199 年)于山阴写给小儿子陆聿的,此时陆聿二十一岁,
正值“少壮”。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
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
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子聿。

中一 – 单元二
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
1. 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 11 点到 1 点
为三更。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2.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3. 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
4. 方:才。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
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5
创作背景
颜真卿 3 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亲自督
学。颜真卿也格外勤奋好学,每日苦读。这首诗正是颜真卿为了勉励后人所作。

作者简介
颜真卿出生于琅玡临沂,字清臣,号应方,小名羡门子,唐代有名的书法家,与赵孟
頫、柳公权、欧阳询合称为“楷书四大家”,与柳公权并称为“颜筋柳骨”。

作品赏析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前两句通过对学习环境描写来表达
年少读书时应该勤奋,后两句通过头发颜色变化来表达年长时读书已晚。劝勉青少年
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劝学》
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
学》为的诗歌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
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
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
忙碌开了。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第二句为
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
建功立业。
第三、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句子中
“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过对比的手法,突
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
“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作为
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
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习的
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诗
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
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6
中一 – 单元三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
1. 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2.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3. 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4. 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
湿的意思。
5. 凭:托,烦,请。
6. 传语:捎口信。

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

作者简介
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
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
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
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

7
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
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
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
边塞诗派的代表。其诗题材广泛。有《岑嘉州诗集》。

创作背景
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 749 年(天宝八载)诗
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
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 34 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
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
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
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
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
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
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
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
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
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
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
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
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
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
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
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
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
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8
中一 – 单元四
七步诗(曹植)
煮豆然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中国安徽省亳洲市)人。三国时期曹魏诗人,
文学者,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
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
丕合称为“三曹”。曹植的诗辞藻华茂,描写深刻细腻,擅于用雄奇壮阔的形象,表
现慷慨悲壮的情怀。其代表作有《洛神贼》《白马篇》《七哀诗》等。

注释
1. 持:用来、用作。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2. 漉:过滤。 豉:煮熟后发酵过的豆。有版本也作菽
3. 萁:豆茎,晒干后用作柴火烧。
4. 釜:古代的一种锅
5. 煎:煎熬,比喻迫害

译文
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
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创作背景
黄初元年(220 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
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
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
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
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
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
惭色。

9
这首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
曹植之手尚难肯定。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
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魏志》中了也说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曾试
之以《登铜雀台赋》,植援笔立成,而且斐然可观,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这样一
首好诗也完全是可能的。
《七步诗》的真伪存在很大争议。余秋雨认为,以曹丕的智商,不大可能在宫殿上做
这样残暴而又儿戏式的恶作剧。况且曹丕深知曹植才思敏捷,要刁难他也不会做得这
么笨。余秋雨认为这首诗比喻得体,有乐府风味,很可能确实是曹植的手笔,但创作
时的戏剧场面,大约就是后人虚构的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系罗贯中伪作,不是七步诗的原文。

鉴赏
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释常谈》)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中也说:“子建思捷而才俊, 诗丽而表
逸。”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也说:“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避父兄,
何以故?才太高,辞太华。”可见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华出众,禀赋异常的特点,而
最能表现其才华的例子就是这首《七步诗》。
这首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
略加疏通,其意自明。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
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
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
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
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
为观止。后两句笔锋一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
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来已成
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这首诗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口吻委婉深
沉,讥讽之中有提醒规劝。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
迫害手足的残忍。这首诗之妙,在于巧妙设喻,寓意明畅。豆和豆秸是同一个根上长
出来的,就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烧起来却把锅内的豆煮得翻转“哭泣”,以此来比
喻兄弟相残,十分贴切感人。
当然,这首诗的风格与曹植集中的其他诗作不尽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
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
年来的读者的称赏。

中一 - 单元四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0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
1. 过:拜访。
2.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庄,田庄。
3. 具:准备,置办。
4.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5. 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6. 邀:邀请。
7. 至:到。
8. 合:环绕。
9.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10. 斜: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 xiá。
11. 开:打开,开启。
12. 轩:窗户。
13. 面:面对。
14.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15.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16. 把:拿起。端起。
17. 话桑麻:闲谈农事。
18. 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19.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20. 还(huán):返,来。
21.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去他乡村田家玩。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对上姓田的朋友家做客这件事的描写。作者心旷
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
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
“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

11
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
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
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
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
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
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就像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
作者“至”,文字上毫无渲染,开门见山,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
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
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
头,不是很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
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
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
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由此运用了
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景物。这个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
不冷傲孤僻。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
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
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
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
麻”,认为是“相见无杂言”(陶渊明《归园田居》)。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
和菜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话桑麻,就更让读者感到是
田园。于是,读者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
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有这两句和
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
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读者耳边。它不同于
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采。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
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
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
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中可以看出,他的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
农庄的环境和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有几分皈依了。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
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
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
严中丞》中说:“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杜甫诗中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浩
然诗中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杜甫的郁结与孟浩然的恬淡之别,读者从这里可以窥
见一些消息。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
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

12
变得自由和灵便了。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作者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
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它是在
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
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曾显得薄弱。比如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
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
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地流露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
依恋。这些句子平衡均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
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这是所谓“篇法之妙,不见句法”(沈德潜《唐诗别裁》),
“不钩奇抉异……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皮日休《郢州孟亭记》)。他把艺术美
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
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
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
盛妆”了。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
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
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了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
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
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中一 – 单元五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简介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
723 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
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
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
《崔颢集》。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13
注释
1. 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 年重建,传说
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 乘:驾。
4. 去:离开。
5. 空:只。
6. 返:通返,返回。
7. 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8. 悠悠:飘荡的样子。
9. 晴川:晴日里的原野。
10. 川:平原。
11. 历历:清楚可数。
12. 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3.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4.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
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
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15. 乡关:故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而得名,传说费祎登
仙驾鹤于此,这首诗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
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
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
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
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
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历代写黄鹤楼的
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怎样写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
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
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
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
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
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
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
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
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
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
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
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
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

14
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
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
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
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
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
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
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诗人未必是有意在写拗律,但他跟
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
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
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
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此外,双声、叠韵和叠音词或词组的多次运用,如“黄鹤”、
“复返”等双声词,双声词组,“此地”,“江上”等叠韵词组,以及“悠悠”、
“历历”、“萋萋”等叠音词,造成了此诗声音铿锵,清朗和谐,富于音乐美。

中一 – 单元六
白居易诗两首(一)燕诗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译文
屋梁上来了一双燕子,翩翩飞舞,一雄一雌。
衔泥在椽条间垒窝,一窝生下乳燕四只。
四只乳燕日夜成长,求食的叫声喳喳不住。
青虫不容易抓到,黄口小燕似乎从来没吃饱饭。
双燕用爪抓,用嘴衔,气力用尽,不知疲倦。
不一会儿往返十来转,还怕饿着窝里的小燕。
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喂肥了小燕。

15
喃喃不断教小燕发音,一一为它们梳理打扮。
小燕一朝羽毛长得丰满,引上了庭院里的树枝,再不回头,随着风儿四下飞散。
雌雄双燕,空中叫喊,声嘶力竭,也唤不回还。
只好回到空窝里面,悲鸣通宵不断!
老燕啊,切莫悲叹,你们应当回想从前:
想想你们是乳燕的时代,也同样远走高飞,
抛弃父母那时父母多么挂念,今天你们应有体验!

注释

1. 翩翩(piān):鸟飞轻疾的样子。
2. 椽(chuán):装于屋顶以支持屋顶盖材料的木杆。
3. 索食:求食。孜(zī):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4. 黄口:小儿。《淮南子·汜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高诱注:“黄
口,幼也。”
5. 觜 (zī ):觜爪指鸟类的爪和嘴。敝(bì):这里指疲惫,困乏,衰败。
6. 心力:指精神与体力。
7. 须臾(yú):顷刻;瞬间。
8. 雏(chú):幼小的鸟。
9. 刷毛:整理羽毛。
10. 庭树枝:庭院里的树枝。
11. “举翅” 句:向上伸起翅膀而不回头看。
12. 啁啾(zhōu jiū):形容鸟叫声、奏乐声等。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 年),根据题目可知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孩
子独自远走高飞的刘姓老汉

赏析

  赏析此诗的内容,要能够透过双燕辛劳抚育幼燕的经过,深刻体会父母的养育之
恩。借鉴此诗的表达技巧,要准确知道诗中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绘声——索
食声孜孜,借代——黄口,对比——母瘦雏渐肥,对偶——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拟人——声尽呼不归,呼告——燕燕尔勿悲。雌与雄为叟,四儿为爱子

作者简介

16
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
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
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
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 846 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
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中一 - 单元六
白居易诗两首 (二)慈乌夜啼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译文
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每
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
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
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
啊!慈乌啊慈乌!你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注:曾参是孔子弟子中以孝心孝行著称
的门生。)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贞元十六年进士,元和年间任左拾
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缉拿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
司马。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通俗易懂,相传其诗作要老妪听懂为止。与元稹并称“元
白”,与刘禹锡首开中唐文人倚声填词之风。有《白氏长庆集》。

17
注释
1. 哑哑:形容乌鸦的叫声。哑,音。
2. 经年:终年、整年。
3. 故林:旧林,指往日与母亲所栖息的树林。
4. 夜夜夜半啼:每晚在半夜里啼叫。夜夜,每天晚上。
5. 沾襟:眼泪沾湿衣襟。襟,音 ,同「衿」,上衣的前幅。
6. 反哺:慈乌初生的时候,母亲餵养它,等它长大了,便捕取食物来餵养母亲,这
叫做反哺;引申是说:报答父母的恩情。哺,音 ,餵养。
7. 尔 :你。
8. 不任:不能承受悲痛。不任,不堪、不能承受。任,因为押平声韵的关系音。
9. 吴起:战国时鲁国名将。他曾为了追求功名,母亲死了,却不回家料理丧事。他
的老师曾申(曾参的儿子)知道这件事,就和他断绝来往。
10. 殁: 死亡。
11. 丧不临:即「不临丧」,不奔丧的意思。古代习俗,父母或尊长过世,
从外地赶回料理丧事或祭拜,称奔丧。
12. 嗟哉:叹词。嗟,音。
13. 斯徒辈:这一类的人。斯,此、这。徒、辈都是类的意思--
14. 复 又:这里是加强语气。
15.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是当时有名的孝子。

作品赏析
慈乌,较小的一种乌鸦,有母慈子孝的美德,故称慈乌。唐白居易《慈乌夜啼》诗曰: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
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笔者在以“慈乌”自喻,寄托“舐犊情难报,未尽反哺
心”的无尽愧恨和哀伤。
白诗借物言志,以鸟喻人借慈乌鸟表达自己的愧恨和哀伤。又运用典故借吴起、曾参
事,从反、正两个方面点明诗歌的情感。孟诗运用细节描写,用“临行密密逢”的动
作描写与“意恐迟迟归”的心理描写,描摹出母亲的慈爱,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
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两句,用比喻直抒胸臆,表达游子回报母爱的决
心。

18
中一 – 单元六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1. 凌寒:冒着严寒。
2. 遥:远远地。知:知道。
3. 为(wèi):因为。
4.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5. 数枝:几枝。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主张“发富民之藏”以
救“贫民”,富国强兵,进行全面改革。而反对者谤议不断,熙宁七年(1074)春,
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王安石罢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宁九年
(1076),再次被罢相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退居钟山。此时作者孤独心态
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的地方,因此写下此诗。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 年),字介甫,号半山,汉族,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
池)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等,并
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 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
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
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作品赏析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杰
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谥号“文”。神宗熙宁三年(1070)和
八年(1075)两任宰相,曾积极进行政治经济改革。但由于受保守势力的反对,终于

19
失败并被罢相。晚年退居在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悲愤死去。他工于绝句,
且内容充实,语言精练,风格雄健。晚年作品艺术造诣极高。作品有《临川文集》。
作者王安石当时正处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仍然积极力主改革,因此,
非担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反而却遭到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其孤独的
心态和艰难的处境,与梅花共同之处自是可知的。这首小诗看似平白浅显,实则意味
深远,它告诉人们坚强高洁的人格才最具伟大魅力。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其意大致为,在墙旮旯的地方,有几枝梅花正在
那儿冒着严寒默默地开着。 “墙角”,说明“梅”生长的环境极为偏僻,换言之,就
是告诉人们,这几枝“梅”所处的环境不佳,地位卑微,无人赏识和眷顾,但依然凌
寒开放。正如陆游《咏梅》之“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一样,梅花不择地势,不
择土壤,方寸之地足以,尽管并无人眷顾与赏识。第二句是第一句意思的进一步加深。
“凌寒”,即迎着严寒,冒着风雪。“独自开”,即孤独地默默地开放,意在告诉人
们,那梅花不仅不择地势和环境,更可贵的是它还不畏严寒,不畏孤独和寂寞,不向
严寒低头,不向风雪弯腰,坚韧,倔强,刚强,高洁。
读到这里,我们应该不难体会诗人的用意了,从字面上看,诗人是在描写梅花,
赞美梅花可贵的品性,而实则在字里行间渗透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诗人是在以梅花的
坚强和高洁品格喻像诗人自己一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
义的那些人,为国家强盛不畏排挤和打击的那些人。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两句诗的大概意思是说,那墙角处挂满枝头的
花朵远远地望去就知道不是雪,因为那梅花淡淡的幽香早已经一阵一阵地飘过来了。
“遥知”,即远远地就知道。这一句说的是一个结果,与下句的“为有暗香来”构成
了一个倒装的因果关系的句式。“暗香”,即梅花淡淡的隐隐约约的幽香时断时续地
飘散开来。“暗香”一词在前人的咏梅之作中时有出现,在王安石之前同一朝代的诗
人林逋在他的《山园小梅》中就曾有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佳句,
但由于表现的是其出世的自命清高的思想情怀,这与王安石是截然不同的。王安石虽
然借用了其诗句之“暗香”一词,但其目的在于赞美梅在“香”这方面胜雪一筹的特
点和梅花不畏严寒、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的高贵品格。
这首小诗在写法上主要得力于语句的朴素自然。全篇没有一丝刻意雕琢的痕迹,
也没有晦涩难懂的典故,语句浅显平白,如话家常,而意蕴却深远悠长,耐人回味。

中一 – 单元六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0
注释
1. 碧玉:青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妆:装饰,打扮。
2. 一树:满树。一,满,全。古文中的数量词并不一定表示确切数量,下一句的
“万”,就是很多的意思。
3. 绿丝绦(tāo):绿色的丝带。形容轻柔婀娜的柳条。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4. 裁:剪裁。
5. 似:如同,好像。

译文
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堆成,柔美的枝条好似万千条飘垂的绿丝带。
不知道这绿叶是谁的巧手裁出,二月的春风好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贺知章奉诏告老回乡,百官送行。他坐船经南京、杭州,顺
萧绍官河到达萧山县城,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
此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
心情自然格外高兴,即景写下这首诗。

作者简介
贺知章(约 659—约 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区)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
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天宝三
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好饮酒,与李白友善。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并称
“吴中四士”。其诗今存二十首,多祭神乐章和应制诗;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歌咏
了早春嫩柳的迷人风姿,赞颂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碧玉妆成一树高”,写柳树给人的总体印象。柳树的形象美在于它那曼长披拂的枝
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
态。这里的“碧玉”既可指真实的玉,又暗含“碧玉小家女”(《碧玉歌》)中“碧
玉”之意,指小户人家出身的年轻秀美的女子。古典诗词常借用柳树的形象美来形容
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肢,但此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将柳树化身为美人。用
“碧玉”来比柳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
“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是年轻的
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里,“碧玉”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
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
密叶藏鸦的时候,同时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21
“万条垂下绿丝绦”,具体描写那茂密并轻柔下垂的柳枝,它是柳树最具代表性的部
分。有了上句的铺垫,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变成了美人的裙带。上句的“高”
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
有“杨柳”和“腰肢”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
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
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典故。但这里的化用,几乎看不出一点痕迹。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两句进一步细描细绘,刻画柳树的嫩叶。
每一片树叶都造型别致,纹理细腻,仿佛都是精心裁剪而出。诗人由于惊叹不禁发问:
这满树的细叶到底出自哪位高明的裁缝之手?接着找到了答案:原来是大自然的杰作,
她手持二月春风这把大剪刀裁出了满树春色。绿叶好比美人衣裙上的花纹和图案,至
此,那位美人便形神毕现地跃然纸上了。“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新巧的比喻,把视
之无形又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化地描绘出来。春风和剪刀,本来全不相干,它们的相
同处只存在于诗人的想象之中。因此,“二月春风似剪刀”既新奇,又能唤起人们丰
富的联想。
这首诗立意高远,比喻巧妙,先从大处着眼,然后分部描述,越写越细,把柳树的形
神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题目是咏柳,但又不仅仅是咏柳,更是咏春,歌咏自然造
化。全诗由“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
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
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
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可以看出诗人一系列艺术构思的过
程。诗歌里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中一 – 单元七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注释
1. 疑:怀疑。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
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
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
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
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2.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
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
叫舒望,又名纤阿。
3. 团团:圆圆的样子。

22
4. “白兔”二句: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
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
5. 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
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此诗中蟾蜍似另有所指。圆影:指月亮。
6. 羿:后羿,中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
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
《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
7. 天人:天上人间。
8. 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阴精也指月。沦
惑:沉沦迷惑。
9.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为决绝之辞。
10. 凄怆:伤心之意。

译文
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飞到了天上。在
晚上观看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两足开始慢慢地出现,接着一棵团团的大桂树也
出现了。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请问它是捣给谁吃的?又传说月中有一个大蟾蜍,
是它蚀得月亮渐渐地残缺了。以前有位后羿,是他将九个太阳射落了,只留下了一个,
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宁。阴精的沉沦蛊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
观看了。对此我觉得忧心非常,凄怆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
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
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
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
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
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
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升的时候,
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
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
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蟾蜍,俗称癞
蛤蟆;大明,指月亮。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
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
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在这里引出这样
的英雄来,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
下。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
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是无可奈何的办
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
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
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
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

23
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
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

作者简介
李白(701 年—762 年 12 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
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旧唐书》记载李白
为山东人 ;《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
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中一 – 单元八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注释
1. 奉和:做诗词和别人相应和,达到一唱一和的效果。令公:即指裴度,令公是
唐朝对中书令的尊称,裴度(765 年至 839 年)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中立,
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因为拥立文宗有功,进位至中书令。又绿野堂为裴
度之宅,所以这里的令公是指裴度。绿野堂:唐代裴度的住宅名,故址在今天
的河南省洛阳市南。《旧唐书·裴度列传》:“又于午桥创别墅,花木万株,
中起凉台暑馆,名曰绿野堂。”
2. 开:创立,建设。物华:万物的精华。
3. 桃李:代指学生。

译文
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指着宅子说这是裴令公的家啊。
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作品赏析
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
在房前再种花呢?此诗运用借代的修辞,以桃李代学生,绿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
子名。这首诗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房子显眼气派)。表现
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

24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
“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
《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
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
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中一 – 单元九
端午古诗二首(一)《端午》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注释

1. 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自:自从。
2. 屈原(前 340—前 278):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战国时代楚国政治家。名
平,字原。因贵妃郑袖、令尹子兰、大夫靳尚等诋毁排挤,被贬黜流放。楚败
于秦,郢都失陷后,自沉汨罗江。相传端午节习俗就是源自对屈原的纪念。
3. 楚江:楚国境内的江河,此处指汨罗江。
4. 直臣:正直之臣,此处指屈原。

创作背景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一年三节”之一。相传此日为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
屈原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
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作者这首绝句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
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
这首诗言近意远,言简意深,很有力量。

作者简介

25
江南诗僧。昭宗时居长安,为文章供奉。与郑谷、齐己为诗友。曾游南五台。事迹见
《唐诗纪事》卷七四、《唐才子传》卷三。《全唐诗》存诗 1 首。另《锦绣万花谷后
集》卷四存文秀诗 2 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中一 – 单元九
端午古诗二首(二)《和端午》(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陨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译文
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
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注释
1.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2.竞渡:赛龙舟
3.讵:岂,表示反问
4.陨:死亡
5.离骚: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

作者简介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楚州淮阴人。北宋文
学家,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张耒擅长诗词,其诗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
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
一卷。

创作背景
屈原(公元前 340 年-公元前 278 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提倡“美政”,
主张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而被流放。楚被秦攻破后,屈原悲愤交
加,怀石自沉于汩罗江,以身殉国。后人为了纪念他,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投粽子,
相沿而成端午节的风俗。
张耒的《和端午》赞颂屈原的爱国精神和《离骚》将永不消亡。

作品赏析
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
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
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

26
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但此句,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
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于是三四两句便水到渠
成、一挥而就。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
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
中一 – 单元九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1.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2.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3. 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4. 深林:指“幽篁”。
5.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
相照。
6. 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
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译文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创作背景
《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
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
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
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
而命笔成篇的。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
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
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
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
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
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
集》。
作品赏析

27
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
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
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
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
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
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
随意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笔。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
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
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
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
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
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
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
“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
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
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
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
“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像是随意写出了眼前
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
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
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
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
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为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
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
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
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
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
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
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
成的作用。可以想见,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
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
《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
“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
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
安排,信笔所之。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
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
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
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
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

中一 – 单元十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
1. 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 君:指作者自己。
4.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5. 悠然:自得的样子。
6. 见:看见(读 jiàn),动词。
7.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 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9. 相与还:结伴而归。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
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朝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
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做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
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 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
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 393 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 29 岁
到公元 405 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 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 406 年(义熙
二年)至公元 427 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 20 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
期。陶渊明被称为 “隐逸诗人之宗” ,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

29
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 “为诗之根本准则” 。传世作品共有诗 125 首,文 12
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作品赏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
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
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陶渊明早
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到“真
风告逝,大为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
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
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
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
因此前人激赏其“词彩精拔”。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
俗,超凡脱俗。 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
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
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
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
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
之中。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
“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
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
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四句叙写诗人归隐之
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东篱边随便采菊,偶然间抬
头见到南山。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诗人从南山美
景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飞鸟朝去夕回,山林乃其归宿;
自己屡次离家出仕,最后还得回归田园,田园也为己之归宿。诗人在《归去来兮辞》
中曾这样写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他以云、鸟自喻,云之无心出岫,
恰似自己无意于仕而仕;鸟之倦飞知还,正像本人厌恶官场而隐。本诗中“飞鸟相与
还”两句,与《归去来兮辞》中“鸟倦飞而知还”两句,其寓意实为同一。

  “采菊东篱下”四句,古人对此评价甚高。张戒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此景物在目前,而非至闲至静之中,则不能到,此味不可及也。”那么,张戒
所说的“味”是什么呢?为何说“此味不可及”呢?我们知道,陶诗不尚藻饰,不事
雕琢,明白如话,朴素自然,故前人常用“平淡”两字以概其诗风。但陶诗之平淡乃
从“组丽”中来,是平而有趣,淡而有味。这种貌似平淡实则醇美的特色,实为一种

30
更高的艺术境界,非常人所知,亦非常人所能。张戒所说的“味”,当是陶诗醇美的
韵味。此种韵味之所以“不可及”,原因固然众多。我们撇开文学修养、艺术才能等
条件,可以说这种韵味只有像陶渊明那种不愿随俗浮沉,不肯汩泥扬波的诗人才能写
出,也即只有寄心于远、心境“至闲至静”者才能写出。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
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
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
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
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
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
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
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此诗主要描摹诗人弃官归隐田园后的悠然自得心态,体现出陶渊明决心摒弃浑浊
的世俗功名后回归自然,陶醉在自然界中,乃至步入“得意忘言”境界的人生态度和
生命体验。此诗以“心远”纲领全篇,并分三层揭示“心远”的内涵。首四句写身居
“人境”而精神超脱世俗的虚静忘世态。中四句写静观周围景物而沉浸自然韵致的物
化忘我心态。最后两句又深进一层,写“心”在物我浑化中体验到了难以言传的生命
真谛此诗意境从虚静忘世,到物化忘我,再到得意忘言,层层推进,是陶渊明归隐后
适意自然人生哲学和返璞归真诗歌风格最深邃、最充分的体现。王国维在《人间词
话》中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首诗就是陶渊
明“以物观物”所创造的“无我之境”的代表作。

中一 – 单元十一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释
1. 解:知道,懂得。三秋:秋季,一说指晚秋,农历九月。
2. 二月:早春,农历二月,一说指春季。
3. 过:经过。
4. 斜(xié):倾斜,歪斜。

译文
可以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可以催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竹倾斜。

31
创作背景
此诗作年未得确证。有人认为,李峤、苏味道、杜审言三人一起在春天游泸峰山,山
上景色秀美,一片葱郁。等及峰顶之时,一阵清风吹来,李峤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了
这首诗。

作者简介
李峤,唐代诗人。字巨山,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是隋内史侍郎李元操曾孙,少
有才志,二十岁举进士。初为安定县尉,累迁给事中、吏部尚书、中书令。刚直廉正,
因触忤武后,贬为润州司马。后召为凤阁舍人。一生崇尚节俭,反对铺张。曾反对武
则天在洛阳白司马坂建造大佛像,但未被采纳。在文学上造诣很深,诗文为当时人所
称道,前与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相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和
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后被尊为“文章宿老”。也是武则天至唐
中宗时期著名的御用文人,其诗多为咏风颂物之作,词新典丽,而内容较为贫乏。有
集五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李峤集》,《全唐诗》中有其作五卷。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风的力量。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
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
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
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
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
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在这
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
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赋、比、兴”为古典诗歌表现的
基本手法。所谓的“兴”意指“兴发”“感兴”,由物及心,即因为外物的作用而产
生内心“情变”。“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叶落”与“花开”,乃事物发展
到极态而自然产生的质变,外力的作用只能是加速或减缓其变化的速度。在此处,诗
人把叶落花开归因于风的作用,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微与内心的细腻,把自然万物的
变化同风——外力的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隐性地昭示着风之生命力及其给外物
的温情关怀。“解落”,“解”字用得好。常言道“秋风扫落叶”,秋风之蛮横可见
一斑。不用“扫”“吹”,也不用“刮”“剥”,就用一个“解”。“解”,是细心,
是用心,是专心地去化解,不急不慢,不狂不躁,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了母体,找
到了很好的归宿。风之柔情让人感动。“能开”,“开”,是唤醒,是催生,是召唤,
在寒冬中沉睡的花儿,在风儿的轻轻抚摸下,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伸懒腰,又将迎来
一个美丽、美好、美妙的春意。风之温情让人舒坦。“解落”与“能开”,把风的温
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那或许早有些漠然的心绪,重新唤醒人
们对美好生命的感念。“赋”意指“直赋”“赋陈”,由物即心,直面陈说,直接表
白。“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急浪高,直冲

32
云宵,风之气力是何等威风;风,“入竹”引来“万竿斜”,风狂竹伏,万般无奈,
风之外力是何等潇洒。此处,风之强悍,风之强劲,风之强势,同之前风之温情,风
之柔情,风之痴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喜怒哀乐”之表现,
“风”也不例外。风的变幻莫测便是很好的例证。
讲究对仗或对偶,《风》一诗亦如此。例,“解落”对“能开”,“三秋叶”对“二
月花”工整有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在“兴发”方
面更为出色的话,则后两行在“对仗”则更显特色,“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过”“一入”,“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把风对自然界物象在风
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幻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综观此诗,诗人通过抓住“叶”“花”“浪”“竹”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
易变,间接地表现了“风”之种种形力,让人真切地感受“风”之魅力与威力。全诗
除诗名外,却不见风字;而每一句都表达了风的作用,如果将四句诗连续起来,反映
了世问的欢乐和悲伤,表达了“世风”和“人风”。风是善变的,有柔弱,又有彪悍,
风是多情的,姿态丰盈,万竹起舞,短短的四句诗,以动态的描述诠释了风的性格。

中一 – 单元十二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释
1. 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2. 堪:可以,能够。
3. 直须:不必犹豫。直:直接,爽快。
4. 莫待:不要等到。

译文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
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不要爱惜荣华富贵,一定要爱惜少年时光。
就像那盛开枝头的鲜花,要及时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时,等到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
折取花枝了。

创作背景

33
这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据说元和时镇海节度使李锜酷爱此词,常命侍妾杜秋娘
在酒宴上演唱(见杜牧《杜秋娘诗》及自注)。歌词的作者已不可考。有的唐诗选本
径题为杜秋娘作或李锜作,是不确切的。

作品赏析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
情。可是,它使得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
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
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
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的坦诚
流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因此,若作“行乐及时”的宗旨
看似乎低了,作“珍惜时光”看,便摇曳多姿,耐人寻味。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
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
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
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
至于其原因,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
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
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真不少
呢。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殷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两
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
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
三、四句则构成第二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二句差不多,还是“莫负好
时光”那个意思。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回旋
反复。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是
比义。于是重复中仍有变化。三、四没有一、二那样整饬的句式,但意义上彼此是对
称得铢两悉称的。上句说“有花”应怎样,下句说“无花”会怎样;上句说“须”怎
样,下句说“莫”怎样,也有肯定否定的对立。二句意义又紧紧关联:“有花堪折直
须折”是从正面说“行乐须及春”意,“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从反面说“行乐须及
春”意,似分实合,反复倾诉同一情愫,是“劝君”的继续,但语调节奏由徐缓变得
峻急、热烈。“堪折——直须折”这句中节奏短促,力度极强,“直须”比前面的
“须”更加强调。这是对青春与欢爱的放胆歌唱。这里的热情奔放,不但真率、大胆,
而且形象、优美。“花”字两见,“折”字竟三见;“须——莫”云云与上联“莫—
—须”云云,又自然构成回文式的复叠美。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与字的反复、句与
句的反复、联与联的反复,使诗句琅琅上口,语语可歌。除了形式美,其情绪由徐缓
的回环到热烈的动荡,又构成此诗内在的韵律,诵读起来就更使人感到回肠荡气了。
有一种歌词,简单到一句两话,经高明作曲家配上优美的旋律,反复重唱,尚可获得
动人的风韵;而《金缕衣》,起诗意单纯而不单调,有往复,有变化,一中有多,多
中有一,作为独立的诗篇一摇曳多姿,更何况它在唐代是配乐演唱,因此而被广泛流
唱了。
此诗另一显著特色在于修辞上的别致新颖。一般情况下 ,旧诗中比兴手法往往合一,
用在诗的发端; 而绝句往往先景语后情语。此诗一反惯例,它赋中有兴,先赋后比 ,
先情语后景语,殊属别致。“劝君莫惜金缕衣”一句是赋 ,而以物起情,又有兴的作

34
用。 诗的下联是比喻,也是对上句“须惜少年时”诗意的继续生发 。不用“人生几
何 ”式直截的感慨,用花来比少年好时光,用折花来比莫负大好青春,既形象又优美,
创造出一个意象世界。
这就是艺术的表现,形象思维。错过青春便会导致无穷悔恨,这种意思,此诗本来可
以用但却没有用“老大徒伤悲”一类成语来表达,而紧紧朝着折花的比喻向前走,继
而造出“无花空折枝”这样闻所未闻的奇语。没有沾一个悔字恨字,而“空折枝”三
字却耐人寻味,富有艺术感染力。

3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