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臺灣在近岸聲層析學之發展與展望

臺灣在近岸聲層析學之發展與展望
黃千芬*

摘 要
在國際上水聲層析於深海環境的應用自 1970 年晚期開始發展,而於近岸地區的應用直到 1990
年代晚期才開始,惟在經過近二十餘年的發展後,已獲致相當的成果,並逐漸形成一個領域,稱
之為近岸聲層析。我國在近岸聲層析方面的發展主要緣起於本研究群組。自 2009 年起本團隊展開
一系列的水聲層析實驗,包括:2009 年在臺東外海進行黑潮聲層析測流的實驗;同年在基隆八尺
門進行二維水平流場與溫度分佈的估算; 2011 年在高雄西子灣外海進行水下網絡、水下通訊及水
聲層析實驗,接著,2015 年利用自行研發的水聲層析儀,並結合研究船、漁船拖曳層析儀的方式 ,
以提高在監測水域的聲線密度,實現淺海移動船聲層析的方法。 2017 年起,在基隆望海巷海灣,
更整合了自主式水下載具配載層析儀的方式,使得水聲層析朝向以自主航行載具測繪海洋流場的
方向邁進,目前在科技部沙克爾頓計畫經費支持下持續進行當中。

一、背 景 觀尺度(synoptic scale)的水域資訊。故,利用水

近代海洋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幾近 99%洋流 聲層析原理遙測海洋溫度或流速場已為水聲海洋學

中的動能皆伴隨直徑尺度約為百公里的水團單元, 之重要研究範疇之一。自 1979 年 Munk 與 Wunsch

稱之為中尺度渦流(mesoscale eddies),此項發現 提出了此方法[1.],在海洋學界與聲學界科學家的努

在海洋動力學上帶來極大的震撼,然而,卻面臨直 力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e.g., 1−6.],現已成為海洋

接量測以證實此項發現的困難。原因乃在於這些中 環境監測的一種有效方法。

尺度水團,不僅在空間上很密集且存在的時間亦長 運用水聲層析技術監測近岸區域海洋環境的起

久(約為百天),以至於想要獲得統計上有意義的 步比深海聲層析較晚,首次實驗於 1983 年佛羅里達

量測,必須耗費相當大的財力與物力。由於聲音在 海峽進行流速、溫度、渦度的量測[7.]。該觀測技術

海水中具有良好的穿透性質,因此,啟發以聲音傳 的研發與普及始於二十世紀 90 年代日本廣島大學的

播穿透水體,瞭解水團內部狀況的想法。此種做法 A. Kaneko 團 隊 [e.g., 8.−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類似於地震學上利用地震波探測地球內部狀況,以 found] 。 近 岸 聲 層 析 ( coastal acoustic tomography,

及醫學上利用 X 射線檢驗人體內部機能,因此有 CAT)主要應用於海灣、港口和峽灣等的海洋環境監

Ocean Acoustic Tomography(OAT)之稱,中文譯為 測。在這些區域,漁業活動、海上交通頻繁,一般

「水聲層析學」。 的定點式和拖曳式海洋觀測很難滿足長期海洋環境

水聲層析學主要是以精確方法量測聲音穿越水 的監測和研究需求。

體兩固定點所需要的傳播走時(travel time),以及 以臺灣四周環海的天然環境,不同尺度之海洋

利用聲波在水體內傳播的性質,推算水團內部狀況 動態因子,包括大尺度黑潮洋流、中尺度渦流、內

的一種海洋觀測方法。其設計的主要原理有二:(1) 波、至紊流等,在離岸數百浬內均可觀察到,參見

聲音在水中穿越兩固定點所需的時間與水團的溫度、 圖 1。由於影響沿岸海洋環境的外力或邊界條件更

海流、及其它海洋學相關因子有直接的關係,因此 為複雜,海洋動力學過程包含更短的時間尺度和更

可藉由彼此間的關係,利用逆推原理推算出水團內 小的空間尺度的現象,不僅需較高頻率的時間取樣,

部狀況;(2)低頻的聲波可以有效地貫穿海水,且因 以監測環境時間變化。傳統上,深海水聲層析研究

水中聲速遠快於研究船的航速,因此,易於建立綜 需藉由水聲層析陣列的建置,並輔以水下定位系統
監測陣列位置,因此,不僅需要龐大經費以購置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ASA Fellow
1
臺灣在近岸聲層析學之發展與展望

器而且佈放工程繁瑣,至今於單一實驗中所佈放之 垂直流速剖面與流通量。於水平切面流場測繪上,
陣列串數未曾超過十組,且僅有少數的研究團隊或 創新聲層析方法結合了移動載具(包括船隻、水下
國家可以負擔得起。因此,為了提高重建環境的空 無人載具)應用於近岸流場測繪。以下概述本團隊
間 解 析 度 , B. Cornuelle, W. Munk 與 P. 近年在近岸聲層析領域的發展成果:
Worcester[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等人整合
(一)2009 年黑潮聲層析垂直剖面測流
移動式聲波發收器(acoustic transceiver)來增加高
由於臺灣沿岸之聲波傳播大多與海床頻繁作用
密度的聲線分佈以獲得高解析度之海洋內部影像。
因此,如何正確地辨識聲線的傳播路徑為應用聲層
之 後 , 中 大 洋 動 力 聲 學 實 驗 團 隊 ( Acoustic Mid-
析法進行垂直剖面測流的一大挑戰。本團隊發展聲
Ocean Dynamics Experiment Group, AMODE)於 1991
線 群 組 法 ( ray group method ) [Error: Reference
年在百慕達海域首次獲得中尺度渦旋綜觀尺度的觀
source not found,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來
測[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實現了利用移
估算聲波走時差,且於逆推流場過程中考慮聲傳路
動船進行聲層析(moving ship tomography, MST)之
徑的誤差,以獲得一可信賴的流速結果。
構想。
本團隊與日本廣島大學合作,以其研發之自記
式聲層析儀(見圖 2(a)照片),於 2009 年 8 月 20 日
起在蘭嶼附近黑潮海域進行一水平距離為 50-km 尺
度、為期約一個月的垂直剖面海洋聲層析實驗,以
量測黑潮流速的三度空間的變化,測線分佈參見圖
2(a)或圖 1 紅線。藉由聲線受不同深度海流大小所造
成之來回時間差,以解析不同深度之流速變化。
根據測站對的幾何參數與水聲參數,利用基於
高 頻 近 似 之 聲 線 法 Bellhop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進行模擬研究,以預測聲線在水體的傳播
路徑。測站間之預測聲線分布與對應聲線之走時隨
角度變化,分別如圖 2(b-1)與(b-2)所示。結果顯示
通過表層黑潮水體之聲波為較垂直發射角之聲線
(紅線),且最晚到達接收端(紅圈)。依預測之
圖 1: 夏季期間氣候平均之水深 30 m 單週漂流軌跡
(由 1991 – 2015 年船載 ADCP 資料統計計算 聲線軌跡與量測得之兩測站聲波來回走時差(由圖
而得[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圖 2(b-3)與(b-4)估測而得),利用逆推理論即可估測得
中綠線為 2008 年呂宋海峽黑潮支流聲層析測
沿測站間的流速分量,參見圖 2(c-1)。實驗期間所估
線,紅線為 2009 年蘭嶼附近黑潮海域聲層析
測線,藍色方塊為 2011、2015 年西子灣實驗 測之深度平均流與美國海軍海洋局運作的海洋數值
場域,黃色方塊為 2009、2017 年實驗場域。
模式 HYCOM 結果(圖 2(c-2))在不同水層的變化趨
二、研究成果 勢一致。此成果並且可應用於黑潮水域以估算重要

本團隊自 2010 年起在科技部(國科會)經費支 的黑潮傳輸量[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持下致力於應用水聲層析遙測水域流場與溫度場的
研究,內容包括儀器發展、訊號處理、理論建立,
並與實海域實驗結果驗證。於垂直切面測流上,發
展逆推方法以應用聲層析法量測臺灣東南海域黑潮

2
臺灣在近岸聲層析學之發展與展望

射路徑(Group 1)上的平均溫度,灰色實線為佈放
於黃色星號位置的溫鹽深儀所測得的單點溫度變化;
圖 3(d)中藍色虛線與紅色點線各別表示沿直線路徑
與水平反射路徑上的平均流速,灰色實線與虛線為
佈放於黃色星號位置的水平都普勒海流儀
(HADCP)所測得與岸堤不同距離的流速。分析結
果顯示聲層析技術所測得之潮流速度與海水溫度與
傳統單點量測結果,總體變化趨勢一致,另外亦揭
露了該水域存在有較小尺度的水文空間變異。這項
圖 2:2009 年黑潮支流垂直剖面聲層析實驗。(a)場 研究啟發了未來的方向,包括較小空間尺度的驗證,
址水深變化與廣島大學製作之自記式聲層析
儀;(b-1)與(b-2)為預測之聲線軌跡與傳播走 完整潮汐週期的測量以及進行流場的模擬,以便能
時,(b-3)與(b-4)為觀測之雙向到達波形;(c) 更佳理解其空間變異性。
不同水層之路徑平均流隨時間變化。(修改
自[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二)2009 年基隆八尺門水道單一測站對聲層析

同年 12 月初於基隆市與和平島之間狹隘的水道
–八尺門水道(亦名為八尺門漁港,大致位置參見
圖 1 黃 色 方 塊 ) , 本 團 隊 以 一 對 直 讀 式 ( direct
reading )高頻聲層析 系統在水 平距離 約為 500 m
(測站位置見圖 3(a)中實心圓),進行漁港內漲潮
期間流速與溫度變化之量測。
由於水道之南、北岸堤相距不到百公尺,聲波
在此港區內的傳播過程不僅與海面與海床上下界面
作用,更與狹隘水道的左右兩側岸堤碰撞,因而產
生複雜聲場傳播。圖 3(b-1)為受流速影響下所觀測
圖 3:2009 年基隆八尺門水道聲層析實驗。(a)水平
到的聲波雙向傳播走時,此環境明顯存在兩組到達 聲線分佈;(b)觀測之聲波雙向到達波形與模
走時,第一組(Group 1)的到達走時為 321.8 ms 以 擬水平聲線的傳遞走時;(c)沿水平聲線路徑
之平均溫度變化;(d)沿水平聲線路徑之平均
及第二組(Group 2)的到達走時 323.5 ms。經過垂 流速變化。(修改自 [Error: Reference source
直與水平之特徵聲線模擬分析法發現,由水平方向 not found])

之模擬傳遞走時與觀測結果一致,據此可推論第一 (三)2011 年水下網絡、通訊與水聲層析實驗


組到達能量主要來自聲波受海面、海床多重路徑效 本研究團隊藉由近年來全球海洋界及海軍極力
應所產生(圖 3(a)黑線),而第二組到達能量為來 發展的水下分散式感測網路(Distributed Networked
自北側岸堤之反射訊號(圖 3(a)藍線)。 Underwater Sensors, DNUS ) 系 統 [Error: Reference
此研究充分利用港區內三維環境所產生的反射 source not found]所建構水下環境監測網,發展出一
聲線,以一對聲層析儀來進行水平溫度場( 圖 套 二 維 海 流 測 繪 系 統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3(c))與流速場(圖 3(d))的估算與監測,並與多項 found],利用這些水下數據機在空間上的佈放(圖
其他觀測方式的資料相比較。圖 3(c)中藍色虛線與 4),由所收集的聲波傳播走時來進行反算海洋動力
紅色點線各別表示沿直線路徑(Group 1)與水平反 因子的研究,達成對環境監測的目的。

3
臺灣在近岸聲層析學之發展與展望

於 2011 年 5 月 8 日至 12 日期間,於高雄西子 以此都普勒頻移量補償接收訊號的失真,精確地解


灣海洋實驗場進行水下網絡、通訊與水聲層析實驗。 出聲波訊號到達波形(圖 6(a)與(b))。由都普勒頻
該場址位在左營軍港與高雄港間,地屬緩坡地形, 移推算之拖曳式測站的相對速度,經與 GPS 實測數
水深隨著離岸距離而變深,海床性質以砂質為主。 據比較(圖 6(c)),兩者結果相當吻合。
該地潮型為半日潮,流向以南北流為主。利用 9 組
由 美 國 Teledyne Benthos 公 司 製 作 的 水 下 數 據 機
(型號 ATM-885 Subsea Modem,參見圖 4(a))為測
站佈放於海床,分佈範圍約 30 km2 為架構,水深分
佈 15 – 30 m,互相輪流發射與接受訊號,利用 GPS
的每秒脈衝信號(pulse per second, PPS)同步各個
水下數據機的時鐘,精確地獲得測站間聲波的來回
走時差,以供水聲層析實驗之用。由於需兼顧水下
網絡與水下通訊的實驗,水下數據機分配於聲層析
傳輸訊號的時間有限,因此僅收集 25 筆的聲波雙向
圖 5:台大海研所自行研發的水聲層析儀與佈放照
傳輸資料。 片。(a)與(b)為錨碇式、(c)與(d)為拖曳式。

圖 4:2011 年水下網絡、通訊與水聲層析實驗,以
分散式感測網路所建構之海洋環境觀測網。
(a) Teledyne Benthos 水下數據機;(b)沿測站
對路徑之流速變化與氣象浮標流速的比較;
(c) 流 場 測 繪 。 ( 修 改 自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四)2015 年淺海移動船聲層析 圖 6:(a-1)&(b-1)拖曳式與錨碇式測站間的時間-都普


勒函數;(a-2)&(b-2)經補償因相對運動所造成
由於使用拖曳式測站,其運動將影響來回走時 的都普勒頻移,所獲得的雙向到達波形; (c)
差,且因相對運動影響所造成的都普勒效應,將會 利用 都普勒頻 移所估算的拖曳測站速度與
GPS 結果之比較。
使訊號發生失真的現象。本團隊同時研發了訊號處
理演算法,利用所發射的 M 序列訊號對都普勒頻移
變化的敏感性,對接收到的訊號與不同都普勒的訊
號複本進行匹配濾波,從而計算時間–都普勒函數
以估算都普勒頻移量推算測站間的相對速度,同時

4
臺灣在近岸聲層析學之發展與展望

而 2015 年 8 月底於西子灣外海亦成功地使用四 其主軸平行於地形等深線。資料分析結果顯示,運


個錨碇式和一個拖曳式聲波發收器,以實現移動船 用聲學流場測繪技術所估算的流速隨時間變化與船
聲層析 MST 二維流場測繪的技術,見圖 7。由於水 載式都普勒流速儀的量測一致,並且所重建的二維
聲通道多重路徑的效應,傳統以配對雙向到達波形 流場也展示了在流向改變時,流場分佈有明顯的空
峰值到時估算走時差的方法,因不同傳播路徑之聲 間變異。
線相互干擾,此方法易產生誤差。本團隊提出一基
(五)2017 年移動載具近岸環流測繪
於雙向到達波形之交互相關函數隨時間變化的關係
延續先前淺海移動船聲層析之研究,本團隊在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以追蹤來回走時差。
多組移動載具上配載聲層析儀,收集移動載具聲學
理想情況下,訊號來回走時差可由相關函數最大值
聯網上的走時差資料,以逆推綜觀的海流分佈
所對應的延遲作為估計;但因多重路徑效應,雙向
2017 年 6 月 27 日於基隆望海巷海灣於退潮期間進行
到達波形的相關函數經常存在多個相關係數相近的
一為時 40 分鐘的移動載具聲層析(moving vehicle
峰值。利用相關函數的時間序列,以選擇合適的峰
tomography, MVT)實驗。以三個聲層析儀分別安裝
值來估算來回走時差。
在兩組移動載具(自主水下載具 AUV、漁船)及一
組錨碇浮標,參見圖 8(a)與(b),進行雙向聲波信號
傳輸。

圖 8:2017 基隆望海巷海灣環流測繪。(a)移動載具
圖 7:2015 年西子灣海洋實驗場之移動船聲層析海 聲層析測流;(b)移動船與 AUV 載具照片;(c)
流測繪實驗。(a)四組錨碇式聲層析儀與拖曳 廣義最小平方法所重建之流場(紅色箭頭)
式聲層析儀;(b)分散式感測方法所重建之流 與 其 誤 差 ( 背 景 顏 色 ) 。 ( 修 改 自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Error: Reference
場 。 ( 修 改 自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source not found])
found])
首先,採用先前所發展的分散式感測方法
藉由拖曳式測站所收集的聲學資料經過訊號處
( Distributed sensing method, DS ) [Error: Reference
理後提高可用的聲線量,拖曳式測站和固定式測站
source not found],以三組聲層析儀所獲得的來回走
間的聲線以各種角度掃描水體,同時也增加了流場
測繪的範圍(圖 7(b))。這些聲線上的走時差除了 時差資料與投影於測線方向的載具速度,所得之路
徑平均流,即可即時估測所包圍三角形內的區域流
用於估算流場,亦可藉由多餘的聲線走時差檢驗估
場。DS 估測結果揭露了在實驗期間望海巷海灣內存
算的流場。實驗場址的流場型態以半日潮流為主,

5
臺灣在近岸聲層析學之發展與展望

在一個反氣旋環流。為改善估測結果,假設流場於 NSC 99-2611-M-002-01 、 NSC 101-2611-M-002-


觀測期間為穩態,所有收集到的高信雜比聲線全部 007、NSC 102-2611-M-002-013 、MOST 103-2611-M-
使用於逆推過程。在此藉由廣義最小平方法 002-010 、 MOST 104-2611-M-002-008 、 MOST 105-
(general least-squares method)反算流場,結果成 2611-M-002-013 、 MOST 106-2611-M-002-
功地重建不確定性較小的環流結構(參見圖 010、MOST 107-2611-M-002-018 以及科技部領袖學
8(c))。未來將進一步結合線積分和單點量測這兩種 者助攻方案沙克爾頓計畫 − 突破研究型 整合計畫
不同屬性的資料,以減少估測海洋溫度和洋流的不 「邁向利用沿岸聲層析術的自主海洋測繪」,編號
確定性,並將這些海洋特性的即時估測用於載具群 MOST 108-2638-M-002 -002 -MY2,謹在此一併致謝。
隊的路徑規劃。
參考文獻
三、未來展望與結語 1. W. Munk and C. Wunsch, “Ocean acoustic
tomography: a scheme for large scale monitoring,”
為突破傳統錨錠或船載觀測對近岸海洋環境的 Deep-Sea Res. I, vol. 26, no. 2, pp. 123 – 161, 1979.
取樣限制,本團隊在科技部沙克爾頓突破研究型計 2. P. Elisseeff, H. Schmidt, M. Johnson, D. Herold, N.
畫經費的支持下延續移動載具聲層析 MVT 的研究, R. Chapman, and M. M. McDonald, “Acoustic
tomography of a coastal front in Haro Strait, British
再結合機器人自動控制、海洋物理數值模式等領域
Columbia,” J. Acoust. Soc. Am., vol. 106, no. 1, pp.
的成果與自行開發儀器、無人船的經驗,目前正合 169–184, 1999.
力研發一自主聲層析海洋測繪系統。此系統藉由一 3. D. Menemenlis, T. Webb, C. Wunsch, U. Send, and
C. Hill, “Basin-scale ocean circulation from
組高操控性、快速移動的編隊載具,依據現場聲層
combined altimetric, tomographic and model
析數據反算海洋參數,並同化至海洋數值模型,再 data,” Nature, vol. 385, pp. 618–621, 1997.
根據模型誤差重新規劃觀測路徑,並回饋驅動載具, 4. W. Munk, P. F. Worcester, and C. Wunsch, Ocean
調整隊形做即時的細部採樣。此創新的海洋觀測方 Acoustic Tomograph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法可幾近即時獲得近岸海洋環境高解析度及綜觀的
5. U. Send, G. Krahmann, D. Mauuary, Y. Desaubies, F.
數據,解決傳統沿岸觀測技術的基本困難,有效預 Gaillard, T. Terre, J. Papadakis, M. Taroudakis, E.
測與掌握沿岸海洋的動態。 Skarsoulis, and C. Millot, “Acoustic observations of
heat content across the Mediterranean Sea,”
此突破研究型整合計畫之整體效益包括:在科
Nature, vol. 385, pp. 615–617, 1997.
學上,發展海洋環境感知驅動自主式觀測網路之控 6. U. Send, P. F. Worcester, B. D. Cornuelle, C. O.
制理論與水聲層析重建完整流場之逆推理論的學理; Tiemann, and B. Baschek, “Integral measurements
在技術上,海洋觀測儀器及自主水面載具操控與導 of mass transport and heat content in the Strait of
Gibraltar from acoustic transmissions,” Deep-Sea
航系統的整合,突破基礎海洋科研之觀測關鍵技術;
Res. II, vol. 49, no. 19, pp. 4069 – 4095, 2002.
在應用上,所開發之自主式水面載具,能酬載相關 7. D. S. Ko, H. A. DeFerrari, and P. Malanotte-Rizzoli,
觀測海洋觀測儀器,於淺海水域進行資料搜集,以 “Acoustic tomography in the Florida Strait: Tem-
perature, current, and vorticity measurements,” J.
彌補大型海洋研究船無法進入之淺水水域的取樣空
Geophys. Res. Oceans, vol. 94, no. C5, pp. 6197–
缺。所發展之自主聲層析海洋測繪系統,將可藉由 6211, 1989.
載具群隊之聲線聯網來監測大範圍的水文環境,以 8. H. Zheng, N. Gohda, H. Noguchi, T. Ito, H. Yamaoka,
固守臺灣周遭海域的國防安全。 T. Tamura, Y. Takasugi, and A. Kaneko, “Re- ciprocal
sound transmission experiment for current
致謝 measurement in the Seto Inland Sea, Japan,” J.
Oceanogr., vol. 53, pp. 117–127, 1997.
本研究受科技部(國科會)計畫補助,包括
9. 劉金源,水中聲學–水聲系統之基本操作原理

6
臺灣在近岸聲層析學之發展與展望

國立編譯館,民 90。
10. 蕭明亨、劉金源,“西子灣極淺海域水聲傳播
實驗”,國立中山大學海下科技暨應用海洋物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 98。
11. 董盈穎(2018)。〈出水遺物保存與再利用〉,
《海洋及水下科技季刊》,第 28 卷第 2 期,頁
33-43。
12. 臧 振華 、劉 金源 、黃 漢彰 、楊 光哲 (2018) 。
〈台灣海峽 黑水溝更新世晚期化石調查〉,
《臺灣附近海域水下文化資產普查計劃報告輯
第二階段報告第 2 冊》,頁 154-163,臺中:文
化部文化資產局。

作者簡介
黃千芬,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海
洋研究所教授。獲美國加州大
學 聖 地 牙 哥 分 校 【 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Univ.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
(SIO-UCSD)】 海洋學博士。曾
擔任 SIO 博士後研究員、國立
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系
助理教授。專長水聲海洋學、水下訊號處理、水
聲層析學、地聲反算。近年來在近岸聲層析方面
的研究受到國際矚目,獲美國聲學學會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SA)提名為 2019
年 Medwin Prize in Acoustical Oceanography 得主,
並晉升為學會會士(ASA Fellow)。

You might also like